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2024-09-09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共4篇)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篇1

一、陕西省水利发展及投入现状

(一) 陕西省的水资源总量及供需情况

陕西省地处内陆腹地, 南北狭长, 由南向北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气候带, 除陕南比较湿润外, 关中、陕北属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带。干旱半干旱的气候, 决定了水资源紧缺的省情。全省年均水资源量423亿立方米, 仅占全国的1.51%, 居第19位,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 138立方米, 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同时, 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又极不均衡, 全省71%的水资源量集中在陕南, 70%的降水集中在汛期, 陕西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仅163亿立方米, 其中关中和陕北分别为55.0亿立方米和15.0亿立方米, 陕南93亿立方米 (见图1) 。

从目前的情况看, 陕西省水资源的缺口相当大。据《陕西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全省2010年现状总供水能力85.4亿立方米, 实际需水量为104.2亿立方米, 供水缺口为18.8亿立方米, 占总供水能力的18.1%。其中农业灌溉供水缺口达到12亿立方米, 工业缺水量2亿立方米, 城镇居民生活缺水4亿立方米, 生态缺水0.8亿立方米。到2020年全省需水量将达到124亿立方米, 2030年达到137亿立方米, 供水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水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见图2) 。

(二) 陕西省财政水利建设投入情况

据统计, “十二五”的头三年, 陕西省水利建设总投入572亿元, 是“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的1.9倍, 其中各级财政投入406亿元, 占总投入的71%, 是“十一五”期间财政水利投入的1.7倍。在各级财政投入中, 中、省、市、县财政投入分别为192亿元、121亿元、62亿元和31亿元, 分别占财政资金的47.3%、30%、15.3%和7.4%。

(三) 陕西省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以来, 全省加大投入, 先后启动了渭河综合治理、引汉济渭调水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加快推进引红济石调水、定边供水续建、延安南沟门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 全力建设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继续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民生水利工程项目, 抓紧完善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等, 水利现代化建设布局已基本形成。到2013年底, 全省累计建成堤防长度8 703.33公里, 水利工程供水量89.21亿立方米,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 453.79万人,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7%, 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 209.94千公顷, 节水灌溉面积824.60千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784.91千公顷 (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2 473.17千公顷) , 新修加固淤地坝3185座, 新增小水电装机5.45万千瓦。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 在保障全省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抗御洪旱灾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关中一线两带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同时, 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 绿色已经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 为促进全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

二、陕西省水利投入存在的突出问题

水利投入不足, 既有体制问题, 又有机制问题, 还有管理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水利投入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需求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水利建设的关键是投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面临着艰巨的治水兴水和保障水安全任务, 是水利建设的高峰期, 也是资金需求的高峰期。但受体制机制诸多因素影响, 水利投入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需要。初步测算, 2011-2020年全社会水利建设投入约需2 360亿元, 年均需投入236亿元, 而目前全省年均实际投入仅为190亿元, 资金缺口较大。随着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以及泾河东庄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陆续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投资需求进入高峰期, 受财力所限,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逐年加大。2013年全省重大水利工程省级财政投资需求为33.8亿元, 资金缺口16.3亿元;2014年重大水利工程省级投资需求41亿元, 资金缺口达到24亿元。

(二) 水利建设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并存

目前, 水利建设领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 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仍然存在。对纯公益性的水利建设项目, 如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 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对准公益性或经营性的水利建设项目, 如水电、水产养殖、供水等, 市场化融资、建设、营运改革严重滞后, 政府仍然承担了一定的投入责任。加之长期受全能政府定位的影响, 水利建设和管理中仍有政府干预不当的现象, 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不落实, 法人的领导班子多由行政部门领导担任, 项目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 行政审批程序过多, 法律、经济等间接调控的办法和手段运用不够。同时, 水利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内容不协调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水权初始配置及相应的保护制度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三) 中央与地方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财力和事权不匹配

分税制改革导致的集权, 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是完全的财政集权, 只是财权或者是收入的集中, 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水利建设方面, 我国财力格局呈现“倒三角”, 即中央财力大, 地方财力小;事权格局呈现“正三角”, 即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小, 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大。这种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的水利建设投入。如, 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每年供水约40亿立方米, 受益地区是跨省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目前生态保护的支出责任却主要由陕西承担, 中央仅在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方面给予一些补助, 远远满足不了投入的需要。再如, 渭河综合整治具有明显的外溢性, 受益范围会扩大到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渭河治理的支出责任应以中央投入为主或受益省份共同承担, 但按目前事权划分, 治理的投入责任主要由陕西承担。截止目前渭河治理95亿元资金中, 中央资金仅有16亿元, 仅占16.8%, 其余全部由陕西承担。

(四) 市场化筹融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近年来, 全省南沟门水库、王圪堵水库等经营性较强的准公益性水资源综合配置工程, 通过企业入股以及用未来水费收入担保融资等市场化方式, 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 积累了一定经验, 取得了好的成效。但是, 全省大部分跨流域调水以及大型水资源综合配置工程, 受前期审批和建设周期长、公益性强、自身收益率低以及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等因素影响, 水利项目建设对金融和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 BOT、PPP、TOT等新型项目融资方式尚未得到充分运用, 水利建设投入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 投资结构单一。2011-2013年全省金融和社会水利资金投入仅为104亿元和62亿元, 分别仅占水利总投入的18%和11%。同时, 现有水利融资平台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陕西省水务集团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融资, 但由于各种原因, 近年来该集团的主要在水利项目建设中进行了大量投资, 其融资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五) 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是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定价机制尚未建立, 难以发挥吸引社会资金作用。农业供水受准公益性、政府价格管制、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约, 成本严重倒挂;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水平较低, 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水价仅能到达成本的70%-80%, 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水利工程分类建设的体制尚不完善, 阻碍了工程项目的筹资、建设、经营和养护, 缺乏水利工程建设的顶层体制设计。三是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不明晰, 管理责任不明确, 管理效益低下, 影响工程长期效益的发挥。四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基层灌区职工收入低、人员不稳定, 难以发挥水利服务机构的应有作用。五是水利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尤其是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缺失, 是全国3个没有省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的省市之一, 加上科技人才匮乏, 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现代化发展。

三、支持陕西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解决水利投入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需坚持系统思维, 立足于水的公共产品属性, 按照水利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 通过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 统筹财政、金融、社会三方投入, 加强管理和改革, 调动全社会各方兴水治水的积极性, 建立水利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为提高水治理能力、加快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 合理划分水利建设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1、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对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 应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对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 应主要通过市场化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2、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对渭河综合整治、汉江综合治理以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保护等跨省区且外溢性很强的水利建设项目, 其事权和支出责任应主要由中央承担或受益地区共同分担。对受益范围局限于我省的其他水利建设项目, 其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由地方承担。

3、要合理划分省级与市县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对水利项目中的骨干治理项目和跨流域的引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其收益范围是全省的, 如引汉济渭、泾河东庄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 其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由省级承担;对受益范围局限的防洪除涝、城市防洪、灌溉排水、河道整治、供水、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小型水电建设等项目, 应按照“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由市县承担支出责任, 省级根据有关政策和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二)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水利投入机制

对于纯公益性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准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性部分,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由各级政府分别承担投资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 确保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紧紧抓住今后10年国家水利投入4万亿元的难得机遇, 深入研究政策动向,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分层次、分梯队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 精心谋划一批高质量的项目, 主动与中央有关部委沟通衔接, 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总盘子, 争取中央更多的资金支持, 缓解全省资金筹措压力。

2、稳定和扩大地方财政投入, 逐步扩大财政支持范围。

调整和优化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结构, 稳步增加预算内基建和水利财政专项资金, 不断提高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同时, 加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从土地出让收益等涉水政策性收费的计征, 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及考核奖惩机制, 确保各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做到应提尽提, 并足额用于水利建设。同时要根据全省水利建设的发展实际, 逐步扩大财政水利资金支持领域, 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治理、水污染治理、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小型水源工程、农村排 (洪) 水等纳入财政支持范畴, 发挥其在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大力整合各类水利建设资金。

建立以省政府领导挂帅、省级财政、发改、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涉水资金整合领导小组, 加强统筹协调, 以规划为依托, 以项目为载体,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 整合各类水利建设资金, 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加快推进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合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和水利建设基金, 加快城市防洪、供水、排水、水污染治理等建设;整合交通、林业等行业部门专项资金, 推进渭河综合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设。

4、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监管和绩效评价。

加大财政涉水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 实行“立项审批、计划下达、方案批复、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控管理。市、县以及乡镇财政要充分发挥“一线监督”和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 对各类涉水资金实行全面监管。省级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不定期全面开展项目及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进一步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 通过对市县财政投入增长、预算执行、项目支出以及使用效益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建立财政激励约束机制。

(三)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建立水利融资新机制

1、提升水利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能力。

整合现有水利项目, 考虑各项目间不同发展阶段、运营模式与发展目标, 通过水利融资平台为全省水利建设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方案。充分发挥资本金注入、贷款授信、股权投资、债券发行、融资租赁的组合效应, 为增强平台资本实力、增加现金流、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走入市场、参与竞争提供可靠的资金及金融支持。对具备较强资产实力及运营能力的水利融资平台予以政策倾斜, 大力扶持, 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手段筹措水利建设资金。

2、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公益性水利项目建设的投入。

有效利用银行贷款, 通过制定水利建设项目发布制度, 建立水利建设项目库, 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水利建设项目名录, 加大水利项目信息推介,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与相关商业银行制定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施行银团贷款模式, 进一步增加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此外, 要积极吸引亚行、世行以及外国政府贷款及捐助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研究制定水利工程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针对不同工程类型, 研究确定财政贴息期限和规模, 撬动和吸引商业银行资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有效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对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以及泾河东庄水库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益性水利项目, 可实行较长时间的全额贴息补助, 对局部受益且经营性较强的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 给予短期较低比例的贴息。开展大型水利建设的信托融资, 凭借信托制度打破水利建设与社会民间资金相互隔绝的状态, 为社会民间资金直接进入水利建设提供一个通道,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水利建设。

3、疏通社会资本对准公益性水利项目建设的投入渠道。

创新项目投资模式, 可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和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河道治理、供水、污水处理、小水电、渔业养殖等准公益性或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重点发展BOT、PPP、TOT等新型水利项目融资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发挥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引导作用, 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中省小型农田水利以及水土保持建设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对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村组集体建设小型水源、渠道、机电井、泵站、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给予补助, 通过以奖代补, 先建后补、收益补贴等方式, 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以及水土保持建设。开展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深入开展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明确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 盘活存量资产, 调动工程所有者的积极性。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明确产权归农户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 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投资, 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同时允许小型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产权流转,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4、用足用活相关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导向作用, 继续对水利设施及其管护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对纯公益性水利项目免征占用耕地税, 对准公益性水利项目减征占用耕地税。

继续对从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对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 (公司) 随水费收入的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 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水环境保护、节水项目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条件的水环境保护、节水等专用设备继续实施投资抵免政策, 用足用活现有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

(四) 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水利管理的体制机制

1、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定价机制。

合理的水价是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的重要基础。应加大改革力度, 合理核定不同类型工程供水价格, 来吸引社会投资水利, 促进水利建设的良性运行。从定价机制方面来讲, 对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供水应实行政府定价,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 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 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对社会资本以独资、控股等形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工程供水, 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协商定价。从用水对象来讲, 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 继续推进农业灌溉综合水价改革, 通过对农灌用电补贴, 弥补灌区单位供水成本同时减轻农民浇地负担;对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 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对居民生活用水, 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2、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 坚持以水定产, 以水定发展,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3、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区分水利工程性质, 分类推进改革, 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加快推行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 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水利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 政策落实更要靠基层, 需要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 支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 强化有关公益性职能, 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 保障必要的经费。

5、支持推进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政府购买水利服务新机制。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法人机构负责水利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维护, 政府通过付费的方式补偿投资和运行成本。对于合适的已建工程, 在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基础上, 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市场化机制, 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法人机构负责水利设施运行维护, 政府通过付费方式补偿运行成本。在工程管理方面, 逐步推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 推行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篇2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水利发展资金预算55亿元,加上2017年10月提前下达的605.75亿元,至此,2018年预算安排补助地方的水利发展资金660.75亿元已全部下达。

为贯彻落实《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确保中央确定的重点任务资金需求,财政部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方式,将水利发展资金按因素法测算下达到省,由地方根据任务清单,统筹用于有关水利建设,重点支持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篇3

一、地方政府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必要性

(一)地方政府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的体制来源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基本沿袭了苏联模式,《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集权的性质,即“全国高等学校以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统一领导为原则”。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由此拉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1993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实行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两级负责为主的管理体制”。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规定81所高等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方式。2000年初,国务院决定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大调整,至此有400余所高等院校由中央部委所属改为地方政府所属,从而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教管理体制。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由来已久,并根据时代变化逐步调整完善,有充分的理论和体制基础。

(二)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的联系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吹响了新一轮高职教育前进的号角,“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高等院校的布局结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1],这样的阐述明确要求落实各级政府职责,发挥地方政府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探索符合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实际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专门型人才为目标,而地方经济发展依赖大量的一线技术人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输出”与地方政府需要的人才“输入”,在人员类型、层次和要求方面有较高的相似度,这决定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系。

首先,地方政府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发展地方经济,地方区域经济特点、结构与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态势等经济发展因素都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指向。

其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人才资源,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需要提供两类人才。一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各行各业所需的一线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与管理人员,他们将为地方科研成果转化、产业技术专家诊断提供智力支持。

再次,地方政府与属地高职院校互为“门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行政区划的省内各地,毕业生就业去向也大范围集中在省内,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多,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态势良好,也会为地方政府带来正面声誉。

二、地方政府支持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架构造成管理制约

高职院校大多由省级政府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办学经费投入、考核发展评价等与其主管部门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与属地政府,主要是市、区(县)一级政府没有直接管理关系,校政双方缺乏顺畅交流的渠道,造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欠缺,地方政府扶持属地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投入不足,投入不均

《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职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明显,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各地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仍然偏弱。从全国整体来看,2013年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16 388.57元,是地方高职院校9 976.97元的1.64倍。差距最小的是内蒙古和辽宁,约1.08倍;差距在2倍以上的地区有6个,分别是宁夏、河南、安徽、河北、广西和贵州,贵州省的差距最大,达到2.5倍。”[2]

以江苏为例,江苏经济发展2011年比上年增长11%,2012年比上年增长10.1%,2013年比上年增长9.6%;而2011年江苏省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3.48%,2012年比上年增长3.58%,2013年比上年增长4.32%[3]。由此可见,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与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对属地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或其他方面的支持也会因校而异,公办与民办院校之间有差距,“国示范”与“省示范”、“非示范”与“示范”之间也有差异,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未能做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也没有统筹均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指导不足,差别对待

高职院校虽在地方政府管辖地区,但往往隶属于省级政府,有些民办高职院校隶属于当地教育厅(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指导不顺畅、不深入,地方政府无法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度高的导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对应,人才培养标准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同时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对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不同层级示范院校的指导、关心程度也有差别。

(四)参与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发展推崇校政企共建,无论是产学研成果转化还是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是自我推介、相互考量、选择合作的流程,由政府主导,为高职院校和地方知名企业牵线搭桥的合作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优质企业资源众多,高职院校需求也不少,然而政府参与校企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地方政府助推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径

(一)健全地方制度法规,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针对性强、可操作的高职院校支持政策。根据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文件,特别是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文件精神建立符合地方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特点的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综合性制度。

出台地方政府参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政府的组织机构、职责和义务,为高职院校提供明确的政府导向。

制订支持地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横向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实训基地挂牌、实践教学、接受实习生等方面,对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参与效果好的企业给予地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提高地方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的参与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国家层面已经明确,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 000元[4],各地政府应以此为指导,研究确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确保每年度的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同等本科院校,不低于当地经济发展增长速度。

对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考量人员、专业数量和结构,有侧重、有梯队地给予支持,但不能有失公允。

除生均拨款标准以外,地方政府还可以以专项经费的形式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例如高职院校师资技能培训专项资金、科研专项资金、传承特殊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等,建立“大师工作室”等,对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和亟需提升的项目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指导高职院校重新定位,调整专业设置,提升师资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以地方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发挥实效为目标,联合区域内高职院校共同商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帮助高职院校找准办学定位和各自特点,帮助高职院校实现办学、专业各有侧重的特色发展与均衡发展。淘汰不符合时代发展形势的专业,增设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侧重农业发展的城市,区域内高职院校可配合设置农产品相关的检测、包装专业;重点打造金融产业的城市,区域内高职院校可配合设置理财服务相关专业;全力发展休闲度假的城市,区域内高职院校应配合设置养生保健、度假定制管理等相关专业。

地方政府应指导高职院校完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质量。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对培养技能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师资形成了严峻考验。首先要以轮训形式提升专职教师专业技能。由政府牵头,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到专业相关企业实践锻炼,在2-3年内轮训一遍,不走过场,务实施教,加强考核,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以及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前沿科技,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能。其次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政府主导聘请企业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组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资源库,统一发放聘书,提升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兼职教师资源库逐年更新,高职院校相似专业人才共享。再次,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内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带头人团队,带领专业教师共同学习、实践、进步。

(四)密切参与,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为各方创造价值

改进体制,建立稳定的参与合作机制。地方政府主动、有效地作为,联合地方企业、属地高职院校建立产教联盟以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推动高职院校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本地技术人才紧缺局面,为区域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为就读学生创造工作价值,为高职院校创造生源价值。

强化政府主导,深化校企合作,吸引地方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意味着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重大转变,要实现转变,企业的意愿尤为重要。企业以盈利为目标,地方政府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既能实现企业盈利,又能帮助区域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强化政府主导,以政府组织资源和信用为高职院校提供信誉担保,鼓励地方龙头企业与地方高职院校紧密合作,探索组建覆盖地方产业链的各类职教集团,通过职教集团章程、责任和义务、权力和分配、签订联合培养目标责任书等方式,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育人过程。

强化政府主导,鼓励高职院校扶持地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在地方经济实体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规模小、数量多而科技能力较弱,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属地高职院校与产业一线贴合的专业优势,借助高职院校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优势,帮助小微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地方政府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对属地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支持,才能帮助高职院实现产教融合,成为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支持的企业协同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也将为地方政府创造财富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在国家社会经济转型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地方政府应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属地高职院校的发展予以重视,推动相关支持体制的改革进程,探索支持的多种有效路径,深入拓展政府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扶持渠道,真正推动属地高职院校的发展,实现政府和高职院校的双赢。

关键词: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7/201511/20151102_216985.html.

[2]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5147/201507/t20150723_195187.html.

[3]周亚君,王素云,潘恒楚等.江苏高职院校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5(4):139-141.

浅谈水利院校电子专业的发展之路 篇4

1 电子专业面临的挑战

1.1 传统电子产业人才需求减少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 传统的电子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被机器加工代替。比如, 早先电子企业中有电子元件插件工, 现在改为贴片机进行插装, 企业就没有这个工种的需求了。

智能机器制造的成本下降,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装备智能机器来取代人工, 机器代替人是未来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报道了富士康酝酿30万机器人计划的新闻。能够吸收消化大量职业院校电子类学生的岗位减少甚至消失, 使得电子专业类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

1.2 传统维修行业的萎缩

电子集成化、小型化的不断发展、成熟, 生产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规模生产下的电子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如液晶彩电、手机等消费类的电子产品价格一路走低, 一方面使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呈现繁荣和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电子消费类维修行业的快速萎缩, 从事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大量维修技术人员转行。同时智能化集成化技术发展使得电子消费类产品电路复杂, 维修困难, 知识技能要求高, 行业技术垄断, 社会吸纳维修技术人员能力下降, 都降低了维修行业吸收消化电子专业人才就业的能力。

1.3 招生宣传导向不利于电子专业

调查显示, 初中毕业生受到父母、老师或者朋友、同学影响而选择专业的占60%以上。而水利院校以水利专业为特色, 国家又对水利类中职生提供助学金的政策, 导致学生扎堆于所谓的热门专业, 冲击了电子与其它专业的招生。

2 电子专业发展机遇

2.1 开拓新产业

传统的电子行业不断萎缩, 产业的升级转型注定电子专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兴产业。现在的汽车电子、LED照明、智能防盗、物联网技术等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些行业吸收消化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的能力较强。因此我们要认准方向, 与时俱进, 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上往这些方面靠拢。

2.2 立足于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没有消亡, 机器代替人工是一项高投入的行为, 动辄上千万, 并非是每个企业能够承受的, 故机器代替人工目前仍然是大型企业才能做到的。中小型电子企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满足生产需求。比如电子玩具产业, 需要较多具有电子专业能力的人才。近年来, 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受企业管理层重视, 岗位较好, 有发展前景。打铁还需自身硬, 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完全可以在传统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3 自主创业

为支持学生创业,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电子产业分工的精细化, 产品加工成本的下降, 使学生有机会在电子产业链中的一环立足, 开创事业。

一种电子产品从方案设计, 项目推广, 元件采购, 电路加工, 产品组装, 产品营销一整套完整的生产链中, 每个环节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可以吸纳大量的学生自主创业。学生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完全可以胜任创业需要。在深圳, 笔者调研过两个人的微型电子公司, 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接收产品方案, 根据需方要求设计电路板, 采购元件, 外包完成产品贴装, 返回公司经过调试完成产品的初级加工, 再销售给下游企业。这种模式投入小, 见效快, 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非常适合学生创业。

3 电子专业发展之路

3.1 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本地、服务于水利行业

电子信息业是全国五大支柱产业, 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地区及杭州、宁波等沿海地区广泛建设了电子产业群, 吸引了大量的电子专业的技能人才。随着产业的转移, 内地经济区引进一大批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企业, 使培养的人才更方便地服务于江西, 服务于本地, 能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水利领域。比如水土保持科研项目, 水利枢纽建设中就大量应用了电子传感器、智能自动控制等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物联网的推广应用, 未来在水利类专业开设电子信息课程将更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的水利人才。

3.2 加强校企合作

电子行业分工精细, 每个企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对于学生来讲, 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广泛, 在校学习时间短, 针对性不强, 会造成工作后专业技术不够用, 满足不了企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故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专业发展的出路, 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电子专业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 通过订单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形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对口就业,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3 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应该是确定专业培养方法,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首先, 教师要注意追踪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成果, 更加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 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二是整理以往教学改革的成果,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改理论。三是形成一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4 引进高端综合性人才

引进在电子技术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方面有一定造诣电子信息高端人才, 可以满足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这些人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锻炼、成长为专业带头人, 带动电子专业团队的发展。

4 结束语

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使得电子产业分工更加精细, 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更具针对性, 只要我们与时俱进, 锐意改革, 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强, 就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 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中, 传统电子产业的就业能力出现了萎缩, 电子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当代产业变革下发展电子专业, 本文从立足于行业和本地, 推动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引进人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子专业,挑战,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进.顺德中职电子专业招生萎缩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4) .

[2]陈海标.“家电王国”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萎缩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职业, 2014 (8) .

上一篇:变频设计下一篇:实体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