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2024-07-20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精选9篇)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篇1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补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镇、村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质量,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到位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已显得日趋紧迫。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探讨了农村小型水利在规划、建设、管理与改革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关键词:水利工程 农村 现状 发展

0 引言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1.2 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 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 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是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当今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先行。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概述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进行抗御水灾旱灾、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渠道流量1m 3/s以下的工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我国农村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主要是由村集体投资建成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贷款等手段募集资金修建的。它主要具有公益性强、群众性和垄断性等特点。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灌溉、防旱抗涝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不但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提高的物质保障,而且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

2 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随之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管理体制严重滞后

目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地方财政没有资金投入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从而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维护不到位、损坏严重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国家对农村实行农税费改革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它不仅要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运行。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制约了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2.2 人员配置不合理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出现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由于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大部分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都集中在省市水管单位,在农村基层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从而给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2.3 财政支持有限

财政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很难有资金用于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进而导致很多工程无法开工,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3 采取措施

3.1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我们要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认真对待,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效益。我们为了扭转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局面,在水利工程建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拍卖经营、专业管理等方式,将农村水利工程交给他们进行管理,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要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进行合理管理,充分发挥小型水利的作用,更好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3.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水利人员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相关专业人才去继续深造,从而适应岗位和市场的双重需求。我们要鼓励职工不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来提高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要针对农村的特色,因地制宜,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各个方面的专家,进而更好的为农民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使他们早日成才。

3.3 降低成本、加大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大对由中央农村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维护和新建的水利工程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从而为保增长、促民生奠定基础。坚决打击挤占挪用农村水利专项资金的违法行为。此外,我们还要降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工程成本,认真核实,不能造假。

4 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虽然我国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为搞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摘要:对目前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其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体制、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人员配置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张兵.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水利经济,2004,22(6):51-52.

[2]龚孟建.社会学视野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31-32.

[3]张芝英.论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6(21):78-79.

[4]杨平富.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思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6):21.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前言

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1、小型水利工程的概述

水利工程最为一个项目工程就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調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的用处很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影响深远,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 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工程主要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我国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发展,修建水利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既能帮助人民生活又能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 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较为缓慢,只有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率,才能切实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在我国, 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面较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财政投入资金较小,由于农村发展较慢,资金相对匮乏各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对农村政策的一度照顾,但是我国农村发达地区较少,农村贫困地区较多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很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由于资金的关系,工程进度很慢,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更使得农民积极性降低,工程进度缓慢并且在农村难以进行下去,导致工程施工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时有发生。②农村水利技术人员素质较低,对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再者说,水利人员素质较低,致使其效率低下,并未达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许多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或者并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③新建工程难度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并且现有工程设施尚未全部配套,如有的灌区缺乏田间工程, 有的有灌无排,有的设施已经老化,加上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工程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

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作者简介

夏残云、男、贵州省余庆县人、本科、从事水利和移民方面的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篇4

2011-07-06 09:34:07|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涵盖了电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以及各种通信IT。通信事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能够在相关领域进行信号处理、传输、存储、检测和显示的综合性人才。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种通信、电视、图像、信息与处理、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的电路、网络、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运行、运营、科研、教学等工作。

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通信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从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本科专业规范,并明确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来,许多高校规范了原来与通信工程相关的专业,还有一些学校新开办了通信工程专业。到2004年,177所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参加了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排名。

通信工程就业方向

通信技术研发人员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通信产品销售人员

职业通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通信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已参与了国际竞争的产业。要提高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从对近期人才市场职业需求行情的观察来看,在京、沪、粤三地人才的总需求中,网络人才占55%,其中仅广东IT专业人才就需要25万名以上。这些人才的来源,一是通过企业内部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二是引进人才。两者均需要高校的支撑。

求职平台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论文 篇5

一、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的重要性

1.1现代化治水要求

现代化水利工程有包括民生、资源、安全及生态等4个方面的基础要求,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必须围绕这4个要求来确定发展目标。国家与社会共同提出了对现代化水利工程的期待,只有实现了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目标,才能改善民生、资源、安全、生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只有不断采取措施完成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目标,才会达到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治水要求。

1.2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要求

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达到了合格的分值线才算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标准。目前的水利行业管理考核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做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所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必须符合水利行业管理考核的发展目标。

1.3符合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国内存在着较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这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部将监控与信息管理手段作为唯一的现代化管理参照标准,使得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只强调应用先进的监控管理和工程设备,其管理结构及人员水准却并没有随着一起进步,从而导致无法实现人员与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实施。国家不会因为盲目追求达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而进一步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促进现代化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声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目标管理标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去促进水利工程的合理化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水利行业逐渐的稳定发展,而另一方面又能够使水利工程发挥出巨大效益。

二、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

2.1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工作

由行政领导组织与规划,采用一系列奖惩制度来开展水利工程现代化的管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促使水利工程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进行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从安全、实用、可靠、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现代化管理的建议,采用性价适宜的技术,使水利工程管理所需高额的管理及维修费用降到最低。

2.2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得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出管理优势,培养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创设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实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制,通过实施分明的奖惩制度,使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建立安全的应急管理体制,使管理水平保持稳定。

2.3水利工程经济集约化管理

水利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想要建设好现代化水利工程,则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对水利工程的相关设施进行维修和建设。一旦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就很容易出现工程的盲目达标及升级现象,导致国家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出主体意识,全面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篇6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在新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 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 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部, 干旱少雨, 水资源贫乏, 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 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 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 加强资金投入, 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 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 进行科学管理等。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 (组) 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 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 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 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 集体观念淡薄, 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 不愿管水, 在圩堤乱垦乱种, 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 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 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 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 “跑、冒、渗、漏”较为严重, 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 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生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 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 千疮百孔, 逐渐失去供水功能, 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 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样下去, 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 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 水体植被越来越少, 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 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 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 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2.2 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 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 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 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 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 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 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 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 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 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 普洒细雨。

2.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 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 非工程管理岗位多,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导致效率低下, 人浮于事据调查, 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 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 在职职工21002人, 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 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 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 仅占职工总数的19%, 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 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3.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 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 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 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 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 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 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 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 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 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尊重农民意愿, 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 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 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 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有偿服务, 核算成本, 降低费用, 促使工程良性运行, 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3.2 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 需大量的工程投资, 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 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 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 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 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 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3 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并能统揽全局, 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4 结束语

水利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 水利要先行。

摘要: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补项目的建设管理, 提高镇村级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质量, 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到位率,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已显得日趋紧迫。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村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智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Z].2000.[1]张智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Z].2000.

[2]张涛, 除恩英, 冯文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调研与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2]张涛, 除恩英, 冯文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调研与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

关于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篇7

摘要:

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相对高的水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选择部分国家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对不良现象进行纠正。

关键词:水利工程;开发利用;管理体制

一、田纳西流域的开发管理模式

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TVA) 是美国一家水利管理部门,目前他们已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条件和流域经济运行与开发模式,这有利于我们学习美国流域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的先进经验,促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流域管理能力建设。

(一)机构的组成

TVA是依据TVA法案成立的,制定TVA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航运和治理水灾、促进田纳西流域的植树造林和流域内贫瘩土地的合理利用、发展该地区的经济。为此目的需成立一个单一的政府机构来管理整个流域内所有的资源,同时应将政府的权利及服务与社会的动机与营利的私有企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相结合,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地区的发展。基于此,TVA被定位为一个既享有政府的权利。

(二)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设立TVA的宗旨,就是要促进田纳西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TVA成立后,积极发展防洪、航运事业,开发水电资源,帮助流域内的人民转变观念、改变生产和耕作方式,并以其自身的发展带动全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日本管理模式

日本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管理体制上,日本属于“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模式

水资源开发管理分别由国土厅、建设省、农林水产省、通商产业省、厚生省按准公益性政府赋予的职能进行管理。

(二)依法治水管水是其鲜明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9年起日本陆续制订了许多水的法律,如《水防法》、《国土综合开发法》、《工业用水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自然环境保护法》和《下水道法》等。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日本开始编制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陆续指定里根川、淀川、筑后川、木曾川、吉野川、簧川、丰川等七大水系为水资源开发水系。其范围覆盖了大半个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设。到了八十年代水资源工作继续深入,《21世纪水的供求》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订和发表,标志着日本水资源开发、管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执法和监督

据日方介绍,主要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据了解,一条河流的分水方案制订以后,各方均须遵守,不得转让,更不得违犯。

(四)水资源开发公团的作用

根据1961年制订的《水资源开发公团法》,于1962年创建了水资源开发公团。公团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各项长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远景规划,对日本的七大水系统一进行开发、治理,调整各方面的关系、筹集资金、统筹全国的水资源开发事业。

三、英国管理体制

英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地区为代表的水管理体制。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

(一) 国家级机构

英国没有专管水利的国家级行政部门,水利由环境、运输与区域等有关部门分管。①环境、运输及区域部。②国家环境署。③水服务办公室。④区域级机构。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自1970年开始,水管理体制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革。第一次是根据1973年议会通过的水法,实行按流域(或联合附近几个小流域)分区域管理,合并、整顿,改组了原来1000多个大小水管理机构,成立了10个水务局。流域内不再按过去的行政划分和受其管辖权的限制,每个水务局对本流域与水有关的事务全面负责、统一管理。第二次大的变革是八十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顺应这一政策的要求,1989年水务局实现私有化,改为水公司。英国的水工业私有化目前只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而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至今供水管理部门还是国营公共事业机构。

(二)地方级机构

郡、区、乡镇地方级不设水管理机构,只有地方议会负责管理排水及污水管道。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在英国农村地区成立内地排水区。该排水区由农业土地和建筑物使用者(即交纳排水税者)成立用水用户协会,选举一个董事会进行管理。

四、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各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充分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对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十分必要。研究表明,国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之处主要是:

(一)依法治水

结合我国情况,国土面积大,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水资源分配不均,开发利用情况复杂,流域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同时对水事活动中政、事、企单位划分不清,责任不明,使得我国的水管理工作困难很多。

(二)流域管理

国外流域管理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建议加强对国外流域管理和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流域管理体制。

(三)综合开发治理

治水、利水相结合。水资源的开发治理与防洪、供水、发电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综合考虑。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国家优先安排立项,鼓励并支持有关地区和部门联合开发具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工程。

(四)建立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

首先,水利与电力、交通、通讯等同为基础设施,需要注意墓础设施之间的协同发展。其次,财政资金无偿投入和有偿使用相结合。最后,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五)开发多种融资方式

水利事业是全民的事业,水利资金的筹集需要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其数量才有保证。积极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是加快水利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外较早对水利资金的融资开辟可间接融资方式,即允许水利项目开发公司(业主)上市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政府出面发行水利建设债券,并以其收益、收费、政府财政性补助资金还本付息。国外多种融资渠道的开辟保证了水利资金有足额的配置量,有力地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02年9月17日

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篇8

宜宾县水利局局长 何大忠

自古以来,水利保民安都是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系民生水利的基石。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各种兴水政策和水利项目源源不断地出台和下达,给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老化失修、水库病险频繁、工程效益衰减、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明显降低、“靠天吃饭”现象仍然严重等问题,已成为我县农业最大的县情。如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切实加快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我县水利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急待加强

多年来,全县经过水利建设,水利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农业最大的县情仍是旱情,农村最大的忧患仍是水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有些涉水问题呈现出更加严峻的趋势。目前,我县有小型水库101座、石河堰262座、山坪塘6046口、各类引水工程408处、提灌工程26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9处。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引提水总量达10528万立方米,控灌面积达29万亩。

(一)水库病险严重,保障功能弱化。我县是农业大县,同时又是水利基础薄弱县。全县无一处中型水利工程,仅有小型水库101座。虽近年来加大了对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但至今仍有不少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病险。其主要问题是:由于水库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不少水库设计和施工质量“先天不足”,加上水库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大量水库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水库大坝不同程度出现滑坡和沉陷,放水设施陈旧、涵卧管破裂、渗漏严重,溢洪道损毁,防汛不达标等问题。虽然近两年一直实施病险水库整治,但仍有较大部份水库存在病险隐患,许多水库不能按设计水位蓄水,降低了水库蓄水能力,难以发挥水库正常的供水效益。据调查,全县101座小型水库的设计蓄水量为2922万立方,而常年实际蓄水为17532万立方,仅占设计蓄水量的60%。

(二)工程配套不足,灌溉效益低。全县干渠2093公里,支渠380公里,其中各类防渗渠道305公里,仅占全县渠系总长的12%,其余水库渠系均为土渠。全县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由于灌区渠系工程不配套,渠道防渗率低,导致工程输水能力减弱,灌溉效益下降。据调查,全县各类工程设计灌面为33.4万亩,而实际有效灌面仅为25.3万亩,占设计灌面的76%。在李场镇调研时了解到,镇内4座水库均无配套的防渗渠系,全为年久失修的土渠,每年春灌用水时,土渠渗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已导致工程灌溉效益大大降低。

(三)供水工程老化,农村饮水困难。截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3027处,其中:水窖755个,小型集中供水1453处,机井和人工井20819口;城镇自来水和企事业单位自备井180余眼,其中26个建制乡镇日供水能力达到19450m3。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50.9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4.8 %。目前仍存在饮水不安全41.9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5.2%。通过近期在李场镇调研时了解到:“李场镇由于自来水站建造时间久,老化失修,管理不善,出现场镇供水严重不足,长期出现停水断水现象场镇居民对此苦不堪言”。据调查,像李场镇这样缺水乡镇还很多,而且全县农村人畜饮水既存在缺水困难,又存在水质不达标问题。缺水困难表现为:随着场镇的快速发展,多数年久失修的供水站已不能正常满足供水需要。农村水质不达标问题表现为:水氟含量超标、Ⅳ类水污染和细菌学指标超标等问题。据调查,造成农村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体制不顺,供水管理不善,供水工程老化,技术改造跟不上,水源污染严重等。

(四)水土流失严重,保持水土乏力。因我县绝大部分地方为深丘地形地貌,山势普遍较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1999年全省遥感普查,我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596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51%。1989-2007年,虽然我县先后开展了“长治”一、二、三、五、七期工程,随着近年来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增长,我县又抢抓机遇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但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较大,同时,受开发性建设项目影响,全县在一边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另一边又产生了新的水土流失。因此,全县水土流失现象不容乐观,要保持水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任重而道远。

(五)常旱片区年年旱,投入不足难改善。受地理地形制约,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南片横江、双龙等乡镇属常旱片区,几乎是十年九旱,农业“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滞后的水利基础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瓶颈”。群众对此苦不堪言。从横江、双龙、凤仪等乡镇调查了解,形成常旱片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建设滞后。

二、主要原因:制约因素日益凸现

(一)投入不足。税费改革以前,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在依靠财政资金补助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是靠提留统筹资金、农业水费和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中农民投入部分完全丧失,同时,受农业税取消政策的影响,农业水费的计收也举步为艰,其难度逐年加剧,绝大部分乡镇已收不起农业水费。这样一来,农村水利建设与维护由以前的“多元投入”变成了如今“财政单打一”局面,加之地方财政困难,支农投入有限,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二)体制不顺,管理不善。由于“一龙管水”变成了“多龙管水”,从而造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产权不清晰、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管理混乱、建管脱节现象,大家都习惯用“大锅水”,只用不管。由于水利设施长期管理不到位或根本无人管,以致农村大量小微型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多数山坪塘、渠系、提灌站和供水站长期处于“带病”运行,少数塘、堰、渠则处于滩痪状态;因管理不善或无人管,大量提灌机器设备老化诱蚀,已严重遭受破坏。农村水利体制不顺,已造成水利设施保障功能的严重弱化。

三、对策和建议:让农村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民本,创新治水理念

当前和今后发展时期,农村水利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水利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产业”四大重点,用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全局理念,科学谋划全县今后农村水利建设,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重点,逐步形成集防洪、灌溉、排涝、供水等“四位一体”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水利投入

水利发展的目的在于富民惠民。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群众参与的水利产业发展新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水利建设,打造新的农民致富途径,凸显发展水利、改善生态、促民增收多赢效益。要加快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就急需建立健全长效的投入和增长机制。首先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使用于我县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的主体投入作用。按照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三是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取民间资金、企业资金投入小型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四是大力推行政府对农田水利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乡镇、村、社及广大群众开展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理顺体制机制,实现水务一体化

要深化全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水利体制和管理关系,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和管护权限,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增添管理措施,做到建管并重,切实解决农村大量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问题,确保水利设施建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对农村场镇集中供水工程,要逐步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由水利主管部门统管后,科学进行规划、统一申报立项、在五年内分批实施开造,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以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的形式,科学解决农村饮水难题,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着力构建可持续治水、兴水的体制机制,使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1、加快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五年内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要求,要进一步抓好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积极做好饮水安全项目储备和申报,做到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全县4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切实防治水土流失。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防治水土流失。要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在扎实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及各项惠民政策,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力争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以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快推进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切实保障水库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确保201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2010年前完成现有1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此,我县要坚持科学编制病险水库整治方案,及时申报立项,争取省级投入,确保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所有病险水库整治任务,消除水库安全隐患,保证水库安全,提高水库效益。

4、加快推进旱山村建设工程,切实增强农村抗旱能力。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旱山村建设,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加快推进旱山村建设工程,依托旱山村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塘、堰、池、渠等微型水利工程,不断夯实干旱缺水村的水利基础,改善干旱村缺水状况,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5、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切实提高工程灌溉效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指出:“2015年前完成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增加有效灌面1000万亩;到2020年,通过新建骨干和配套工程,新增灌面1300万亩,使农业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此,我县要以此为机遇,大力推广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积极争取省级水资源费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全县节水灌溉建设,大力实施水库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新建一批防渗干渠和支渠,做好节水灌溉示范,扩大工程新增灌面和改善灌面,从而提高工程灌溉效益。

水利工程发展现状 篇9

要改变水利建设方向,首先要理清治水思路,转变人们的治水观念,树立现代水利新观念。

为了寻求人与自然的有效平衡,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我们就需要将生态学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在设计的过程中减少水利工程对于人和自然造成的影响。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相比较,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当中不但需要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还需要加强对于河流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的重视,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在符合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点需要放在保护河流生态修复功能等方面,需要重视设计方案当中是否表现出生态水利工程应具备的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2.2建立现代水利管理机制实施

生态水利需要新的管理机制,首先是法制建设。搞好水利管理,就必须完善水利法规体系。其次是在法制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水利管理机制,包括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市场分配机制,水利项目专家评估、社区群众参与机制,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制、建设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自建、自管、自利机制,水利项目管理良性运行机制,水环境和水土流失监控机制等等。其三是完善水利管理体制,健全水利管理机构。

2.3实施流域综合规划

流域规划是治水的基础,它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人口和资源确定经济结构,并要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经济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发展与保护、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一是流域内不能建设大型污染企业,对小污染企业更应严加控制;二是缺水地区原则上不建用水大户,控制需大量灌溉的农作物面积;三是发展第三产业要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加强管理;四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循环利用资源,不生产或少生产废料;五是农业生产结构要与国际接轨,提高总体经济素质,使产品结构多样化、高品质化;六是按流域特性设重点保护区和缓冲区。流域规划必须合理确定水源林的面积比重及森林结构,同时制定水土保持目标,逐步治理流失区,控制工矿、交通、建筑等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2.4合理配置水资源

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首先要将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科学化、一体化的轨道,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因地制宜地逐步建立水务管理服务体系,对防洪、排涝、供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实行一体化管理;其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资源分配机制,根据供求关系理顺供水价格体系,实行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市场价及农业水政府适当补贴的成本价,要让用户感到合理的节约用水对国家和自己都有利,以促进节水措施的自觉推广;三是协调配置流域的水资源,目前水资源的利用机制不顺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工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要在流域立法的基础上加以解决,由流域机构统一协调分配;四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防止地下水资源枯竭和被污染。

2.5完善防汛体系建设

防汛体系建设要坚持防治并重,软硬件同建,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按流域特性设置保护屏障,在流域中上游丘陵山区建第一道防护屏障-水源林和水土保持林。水源林的林地在枯水期可补充大量的河川径流,缓解水污染,保护水域和湿地的生态环境。生态防护林建设要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旅游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中上游地区布设第二道防线-调蓄水库。目前水库群落体系大部分已建成,应继续完善。关键是要完善配套设施,除险加固,治理库区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健全管理体制,确保水库持续运行。在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不宜兴建水库,以免工程报废带来更大的危害。

2.6发展抗旱农业

许多地区水资源缺乏,单靠传统的灌溉方法投入太大,经济效益太低。所以一方面要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采用喷灌、滴管、微灌等技术节约大量用水;另一方面干旱地区在发展节水灌溉的同时,应发展抗旱农业。比如甘肃省发展的”梯田+水窖+地膜+结构调整”旱作模式,在未增加灌溉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将来人们可用基因技术把沙漠植物的耐旱基因植入农作物,开辟新的抗旱途径,而无需跨流域引水。

参考文献

[1]姚南翔.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6):243.

[2]汪恕诚.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努力[N].中国水利报,:3.

[3]陈小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水利政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J].水利发展研究,(12):1-4.

上一篇:法院落实“五个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下一篇:团结合作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