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共6篇)
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 篇1
随着信息和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发展, 电子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此推动了新的产业诞生与发展, 并使得传统产业分工更加精细,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少传统的产业萎缩和分化,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如何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探寻电子专业在新形式的发展之路, 做好人才需求的培养工作, 必须用发展眼光来关注。
1 电子专业面临的挑战
1.1 传统电子产业人才需求减少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 传统的电子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被机器加工代替。比如, 早先电子企业中有电子元件插件工, 现在改为贴片机进行插装, 企业就没有这个工种的需求了。
智能机器制造的成本下降, 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装备智能机器来取代人工, 机器代替人是未来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报道了富士康酝酿30万机器人计划的新闻。能够吸收消化大量职业院校电子类学生的岗位减少甚至消失, 使得电子专业类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
1.2 传统维修行业的萎缩
电子集成化、小型化的不断发展、成熟, 生产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规模生产下的电子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如液晶彩电、手机等消费类的电子产品价格一路走低, 一方面使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呈现繁荣和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电子消费类维修行业的快速萎缩, 从事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大量维修技术人员转行。同时智能化集成化技术发展使得电子消费类产品电路复杂, 维修困难, 知识技能要求高, 行业技术垄断, 社会吸纳维修技术人员能力下降, 都降低了维修行业吸收消化电子专业人才就业的能力。
1.3 招生宣传导向不利于电子专业
调查显示, 初中毕业生受到父母、老师或者朋友、同学影响而选择专业的占60%以上。而水利院校以水利专业为特色, 国家又对水利类中职生提供助学金的政策, 导致学生扎堆于所谓的热门专业, 冲击了电子与其它专业的招生。
2 电子专业发展机遇
2.1 开拓新产业
传统的电子行业不断萎缩, 产业的升级转型注定电子专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兴产业。现在的汽车电子、LED照明、智能防盗、物联网技术等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些行业吸收消化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的能力较强。因此我们要认准方向, 与时俱进, 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上往这些方面靠拢。
2.2 立足于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没有消亡, 机器代替人工是一项高投入的行为, 动辄上千万, 并非是每个企业能够承受的, 故机器代替人工目前仍然是大型企业才能做到的。中小型电子企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满足生产需求。比如电子玩具产业, 需要较多具有电子专业能力的人才。近年来, 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受企业管理层重视, 岗位较好, 有发展前景。打铁还需自身硬, 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完全可以在传统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3 自主创业
为支持学生创业,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电子产业分工的精细化, 产品加工成本的下降, 使学生有机会在电子产业链中的一环立足, 开创事业。
一种电子产品从方案设计, 项目推广, 元件采购, 电路加工, 产品组装, 产品营销一整套完整的生产链中, 每个环节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可以吸纳大量的学生自主创业。学生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完全可以胜任创业需要。在深圳, 笔者调研过两个人的微型电子公司, 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是接收产品方案, 根据需方要求设计电路板, 采购元件, 外包完成产品贴装, 返回公司经过调试完成产品的初级加工, 再销售给下游企业。这种模式投入小, 见效快, 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非常适合学生创业。
3 电子专业发展之路
3.1 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本地、服务于水利行业
电子信息业是全国五大支柱产业, 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地区及杭州、宁波等沿海地区广泛建设了电子产业群, 吸引了大量的电子专业的技能人才。随着产业的转移, 内地经济区引进一大批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企业, 使培养的人才更方便地服务于江西, 服务于本地, 能为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等水利领域。比如水土保持科研项目, 水利枢纽建设中就大量应用了电子传感器、智能自动控制等电子信息技术。随着物联网的推广应用, 未来在水利类专业开设电子信息课程将更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的水利人才。
3.2 加强校企合作
电子行业分工精细, 每个企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对于学生来讲, 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广泛, 在校学习时间短, 针对性不强, 会造成工作后专业技术不够用, 满足不了企业对专业技术的需求。故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专业发展的出路, 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电子专业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 通过订单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形式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对口就业,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3 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应该是确定专业培养方法,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首先, 教师要注意追踪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成果, 更加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 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二是整理以往教学改革的成果,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改理论。三是形成一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4 引进高端综合性人才
引进在电子技术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方面有一定造诣电子信息高端人才, 可以满足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这些人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锻炼、成长为专业带头人, 带动电子专业团队的发展。
4 结束语
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使得电子产业分工更加精细, 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更具针对性, 只要我们与时俱进, 锐意改革, 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强, 就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 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中, 传统电子产业的就业能力出现了萎缩, 电子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当代产业变革下发展电子专业, 本文从立足于行业和本地, 推动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引进人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子专业,挑战,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进.顺德中职电子专业招生萎缩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4) .
[2]陈海标.“家电王国”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萎缩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职业, 2014 (8) .
[3]汤旭日, 王玉萍, 康红明, 苏勋文, 贾春凤.目前高校电力电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高途径[J].青春岁月, 2014年6月.
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 篇2
松阳县水利局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建县,为处州建制之始,距今已1800余年。松阳县东西最宽径距53.7km,南北最长径距40.2km,县域总面积1406Km2,下辖3街道4镇14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83万。松阳县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抱,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自古有“桃花源”的美誉。松阳县又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绿茶集散地。
“十一五”以来松阳县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76亿元,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117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826美元),增长12.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9.6:41.4:39.0调整为18.6:43.7:37.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56.0%、35.3%。经济外向度17.1%,比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55元。
松阳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也是丽水市的粮食主产县,历史上
—1— 曾有“处州大米出松阳”的美誉。根据2007年松阳县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全县耕地21.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23%;园地18.51万亩,占8.83%;林地15.21万亩,占72.61%;其他农用地5.5万亩,占2.64%。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58千公顷,粮食产量止跌略增。全年粮食总产3.53万吨,增长0.6%。
(二)基本水情
1、水源情况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45亿m3,人均0.58万m3。松阳县水资源分布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降水地区上分布不均,水资源组合不平衡。松阳县降水高值区在人口分散、耕地较少的山区,而耕地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松古平原,降水量相对较小。
二是降水时间上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大。全年降水主要分布在5~6月,约占去全年的32.8%;7-9月约占24.8%,在无台风影响的年份就是干旱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变幅较大。
三是河川源短流急,丰枯悬殊。松阴溪及其支流大多是发源于县内或邻县,均属季节性、山溪性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极易形成山洪灾害。
2、水系情况
松阳县水系单一,全部溪流属瓯江流域。松阴溪为县境最大河流,占全县面积的92.55%,其较大支流有小港。此外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7.45%的山间小溪,经宣平港、龙泉溪注入大溪。
全县河道有982条,总长1873 Km,河网密度1.33Km/Km2,水 —2— 域面积37.54Km2。其中200km2以上河道有2条,为松阴溪和小港源,总长123.5km;50-200km2河道有6条,为梧桐源、谢村源、十三都源、竹溪源、安民源和玉岩源等,总长124.65km;50 km2以下河道有974条,总长1624.86km。
3、社会经济用水及各年灾情
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用水量7550万立方米、工农业用水量840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1106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58立方米、农业灌溉水用水5547,有效利用系数0.65。“十一五”以来各年发生洪涝灾害、旱灾和山洪、泥石流、台风等其他灾害发生次数、受灾人口、成灾面积和灾害损失如下:
(1)2006年灾情。受3次较大洪涝灾害,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5.5万人;受灾倒塌(损坏)房屋411间(其中倒塌20间);受灾农作物450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360处24.5km;受灾停产工矿企业21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49条104.9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950万元。
(2)2007年灾情。受3次较大台风及1次山洪灾害,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8.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01间;受灾农作物620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320多处26.6km;受灾停产工矿企业43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34条76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46亿元。
(3)2008年灾情。受1次较大台风“海燕”及1次山洪灾害,全县1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2.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6间;受灾农作物165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430多处25.2km; —3— 受灾停产工矿企业45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23条70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775亿元。
(4)2009年灾情。受“莫拉克”台风及3次山洪灾害,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3.5万人;转移人口1960人;受灾倒塌房屋125间;受灾农作物85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80多处12.5km;受灾停产工矿企业25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30条38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93亿元。
(5)2010年灾情。“莫拉蒂”台风及3次大暴雨灾害,全县受灾乡镇20个,受灾人口13万人,倒塌房屋101间,转移人口2552人。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740公顷,公路中断51条次,供电中断39条次;损坏堤防99处4.6千米,堤防决口36处4.3千米,损坏灌溉设施47处,损坏水电站3座。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23780万元。
(6)2011年灾情。受1次暴雨山洪灾害,全县5个乡镇受灾严重,据统计,受灾人口可2.5万人,转移人口179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7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0.98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0.0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0.05千公顷);停产工矿企业5家,毁坏公路8条,损坏堤防65处6.7千米,冲毁堰坝53处。直接经济总损失3500万元。
(三)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2006—2011年间,松阳县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完成了农村饮用水、千库保安、灌区配套续建及节水改造、松阴溪及小流域河道治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农田水利以及小水电开发等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全县现有中型水库3座,小⑴型水库5座,—4— 小⑵型水库32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建成灌溉千亩以上堰坝14条,小水电总装机9.47万kW,年上网电量2.1亿kW〃h;建成标准堤防41.22km,配套灌排渠系620km,建成中型灌区2处。至2011年底,全县累计解决18.56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36万亩,建成喷微灌溉等高效节水面积2.0万亩。
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基本建设程序,前期工作手续完善,严格履行各项审批程序,项目组织实施科学有效,质量安全等监管有力,资金管理规范。6年来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重大资金使用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积极创新,2009年了成立水库和堤防管理处,在全省率先实行了集中制法人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统一项目法人、统一设计单位,统一监理单位的做法,在全省设计、监理力量不足的大环境下,通过此措施很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二、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一)水利投入及完成情况
2006~2011年以来,松阳县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国家和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县财政安排财政资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0.6亿元。
1、水利投资规模及来源
2006~2011年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0.56亿元、省级投资2.53亿元、市县级投资3亿元、银行贷款投资1.12亿元、其他投资3.46亿元。(分投资组成情况详见附表2)
—5—
2、资金投向
2006~2011年所完成的10.6亿元投资中,投向农村饮水安全1.65亿元、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0.77亿元、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1.65亿元、江河治理3.62亿元、小型农田水利0.88亿元、水保生态0.2亿元、包含水电投资等社会其他水利投入1.86亿元(分投资资金投向情况详见附表2)。
3、项目安排情况
政府资金主要以配套省级规划的千库保安、江河治理和灌区配套改造项目为主,部分县级资金按照本县实际情况安排到农田水利建设。2009年以后松阳县的千库保安工程逐步走向尾声,在中央、省开始加大对江河治理资金投入的背景下,县政府相应整合各类资金,安排了一大批河道治理项目,2009年到2011年,2009~2012年,我县共有13段长20余km松阴溪干堤项目列入省厅“强塘工程”加固规划,总投资规模约1.5亿元,2011年又有30余km的松阴溪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治理项目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投资规划2.6亿元,各投资安排项目情况详见附表3。
4、投资完成情况
2006~2011年所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按照批复一个初步设计计算,2006~2011年完成500万元以下项目97个、500~1000万元项目33个、1000~3000万元项目19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各投资安排项目情况详见附表4。
(二)水利前期工作情况
1、规划情况。松阳县历来十分重视项目规划,2006~2011年 —6— 根据本县实际,与省内主要规划、设计单位合作,完成各类28个,主要规划包括松阳县十一五、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松阳县城乡饮用水规划、松阳县河道采砂规划、松阳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松阳县“十二五”及2020年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松阳县水域保护规划、松阳县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松古平原水资源配臵规划、松阳县城市蓝线规划等,同时还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省市水利发展规划、全省强塘工程规划以及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等规划。松阳县水利规划主要依靠省内各级规划设计部门编制,一般是投资规模较大、专业性加强的重要规划均委托省级规划单位完成,据初步统计,在完成的28个规划中由甲级单位完成的4个,乙级单位完成的10个,丙级单位完成的14个。各规划情况详见附表6。
2、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2009年,松阳县水利局根据县政府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制度,并逐步建立了项目库,实行滚动更新,2006~2011年累计完成项目建议书193个、可行性研究报告207个、初步设计报告以及项目实施方案201个,各规划情况详见附表6。
3、前期工作经费及来源。2006~2011年累计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工作的前期工作经费,其经费主要来源为两部分一是由县财政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列支,用于水利项目重大规划编制,二是项目概算总投资中列支用于完成项目建议书到初步设计各阶段前期设计费用,各前期工作投入情况详见附表6。
(三)水利工程建设成效
—7— 2006~2011年,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国家和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县财政安排财政资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全县完成水利工程总投入10.6亿元,水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1、防洪减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1)以松阴溪干堤加固为重点的堤防加固工程全面推进。2006~2011年期间累计建成二十年一遇标准堤防13km,完成了包括玉岩镇、马桥后、五都阳、叶村、裕溪等小流域堤防加固工程15km。
(2)以水库保安工程为重点的山塘水库加固工程全面推进。2006~2011年期,全县累计完成31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完成座1万m3以上山塘整治55座。
(3)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防汛防台工作全面推进。2011年以山洪灾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为契机,建成了涵盖全县的57个水雨情监测站,完成了县乡两级预警一平台的建设,并在全县小(2)型以上水库、重要河段的安装图像视频监控,同时全面建设和完善了基层防汛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1)全面推进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至2011年底已解决和改善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18.56万人,建立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江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建完成了一批小型灌区水源工程,包括青龙堰、白龙堰、京梁堰、梁下堰、观口堰等5座松阴溪干流
—8— 上堰坝。千万亩十亿方工程加快建设,完成了江南渠道灌区、东坞水库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顺利推进,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
3、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改善
松古平原江北片水资源配臵格局基本形成。依托梧桐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梧桐源水库进行了加固扩建,水库总库容从750万m3增加到1671万m3,为解决江北片缺水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条件。江北灌区通过串联梧桐源水库、六都水库、四都水库等水源,统一调配水资源,使江北灌区农业用水得到基本解决。
完成《松阳县黄南水库项目建议书》并通过省厅审查,为下一步建设黄南水库,解决松古平原缺水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4、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新突破
根据国务院《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及《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等要求,2009年我县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新成立事业单位松阳县水库和堤防管理处,主要职责为松阴溪主要河道的维修养护保洁及堤防建设,东坞、梧桐源、六都源3座国有水库及中型灌区江北灌区的维修养护等,水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5、水利队伍不断壮大
初步建立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新成立的水库和堤防管理处新增事业人员10人。县水利局下属水文站、水库和堤防管理
—9— 处、鱼种场,松阳、古市、小港3个水利站,及谢村源、东坞、梧桐源、六都源等4座水库,共有职工306人,水利服务能力有所增强。水利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逐步走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轨道,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6、水利绿色经济稳步发展
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6万kW,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10.8万kW。现全县已建成并网电站66处,总装机9.78万kW,年设计发电量2.2亿kw.h,年产值8600万元。
(四)规划计划执行能力
1、水利系统从业人员情况。目前松阳县水利系统从业人员约784人,包括水利行政管理(公务员)人员10人、参照(公务员)行政管理人员7人,水利系统事业单位人员61人、县内设计与施工等企业单位从业人员31人、电站等水利生产经营性单位人员665人。
其中县水利局领导班子职数6人,水利专业的3人,全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全县水利基层单位从业人员总人数131人,公务员(含参公)17人、事业单位61人、企业53人。具体学历结构和专业背景详见附表7。
2、勘测设计单位情况。县域内具有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资质的松阳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所,为松阳县国资委下属企业,由县水利局负责行业管理,具备水利行业工程设计丙级资质。现有员工29人,其中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11人,工程师等中级职称的8人,—10— 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的5人,其中30周岁以下7人,30-45岁9人,46岁及以上13人。
3、施工单位情况。县域内具有水利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1家,即松阳县泰盛水利水电建筑公司,具备水利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
2011年松阳县在建水利工程主要由松阳县泰盛水利水电建筑公司、浙江景昌建设有限公司、缙云县水电建设工程公司、丽水广盛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注册地在丽水范围的施工单位中标,除浙江景昌建设有限公司具有水利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外,其余均为叁级企业。施工单位人员构成详见附表7。
4、项目法人组建情况。2009年我县根据水管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组建了松阳县水库和堤防管理处。2011年在建项目法人主要包括两类,松阴溪干流及小流域治理等以及中型灌区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投资规模加大的项目均由水库和堤防管理处统一承担项目法人职责。其他农田水利、农村河道整治小型水利工程以及相对分散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均有乡镇人民政府担任项目法人,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如庄门源水库工程(目前尚在初设报批阶段),则专门成立项目公司担任项目法人,具体详见附表7。
5、制度建设情况。为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松阳县委、县政府以松委„2011‟1号文件出台《中共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松阳县未来水利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水利改革的基本思路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水利投资方面特别要求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11— 设,“十二五”期间,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对水利投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土地出让收益的10%或土地出让总额的2%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三、“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改革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改革目标
1、“十二五”规划水利投资的规模。
“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规模为20亿元,拟计划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亿元,省级补助资金5亿元,市县地方通过县财政预算、土地出让金受益、银行贷款、项目建设(受益)自筹资金13亿元。
2、“十二五”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预期成效。
(1)水资源有效供给。总库容343万方的庄门源水库工程建成,黄南水库工程动工建设。全县的水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农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灌溉有效面积得到恢复和增加,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逐步提高,基本保障农业增产用水;初步改善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
(2)水资源保护。一般河段水质都能达到灌溉要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东坞源水库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突破,饮用水水质得到保障。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初步形成全县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监督体系,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加快,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有所遏制,重点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2—(4)防洪安全。至十二五末,松阴溪干流松古平原段全面完成加固任务,形成防洪闭合圈,防洪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主要乡镇基本达到防洪标准,遇设计标准洪水,基本能够避免重大灾害;遇超标准洪水,防洪体系能够正常运行,把洪水灾害损失降到较低程度。
(5)水利执法和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水利基层站点建设,水利执法和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涉河涉堤开发利用及采砂管理审批逐步得到规范。应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到提高,(6)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健全,山塘水库、堤防安全巡查人员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得到保障,基层水利组织逐步完善,水利工程实现长效运行。
(二)重要任务
1、“十二五”规划水利工程项目情况。
“十二五”规划水利工程项目3个超亿元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为庄门源水库工程投资1.1亿元,黄南水库工程投资10.7亿元,松古平原水资源配臵工程投资10亿元。其他水利建设项目在3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5个,1000-3000万元25个,500-1000万元30个,500万元以下45个。
2、“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改革目标。(1)水资源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贯彻执行《水法》为中心,以加强队伍装备建设和强化水政监察执法管理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登上一个 —13— 新台阶,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水利专业知识,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科学、法律等知识的水政执法大队。二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转让制度,在条件成熟后探索建立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水权交易制度。三是研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四是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在做好从地表水取水管理的同时,重点是加强地下水取水许可办理,逐步规范地下水取水管理,实现水资源有偿使用。五四根据目前各水系河段的水质现状和排污能力,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严格实行排污口许可制度。六是通过推广农业节水措施,降低农业用水量。加强节约用水,继续大力推广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器具,加强节水宣传,挖掘节水潜力,稳步提高我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相对集中于农民自治相结合的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大中型项目全面推行以县为单位组建水利工程集中法人制度。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农民自治管理的积极性,组建一灌区等共同受益区为单位的乡镇、村或农村水利协会为项目法人,履行建设与管理职责。对于乡镇实施据有关一定规模且技术管理要求相对较高的项目积极推进代建制度。
(3)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完善县域内流域(区域)水利站“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机制,并根据乡镇区划调整以及水利员配臵标准,新增若干流域(区域)水利站,完善水
—14— 利站布局。同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的培养。在不断充实和壮大基层水利服务队伍的的同时,特别要抓好基层负责人的培养,提高水利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服务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二是建立村级水利工作队伍,加强村级水利公共管理和服务。以行政村为单位(原则上一村一人)组建401人村级水利员队伍,协助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做好涉水事物的管理和服务,承担行政村内防汛减灾、水利设施、工程巡查(1万方以下山塘等)、灌溉放水、饮用水管护等公益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全面增强基层防汛防台能力。按照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全面建立和完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防汛防台指挥部为单位,行政村(社区)为单元,自然村、水库山塘等重点区域为网格的检查防汛防台体系。建立健全防汛防台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基层防汛防台组织责任、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等体系的动态管理制度。
四、经验和问题
(一)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是在2009年借助水管体制改造的契机,我县成立水库和堤防管理处,创新了以县为单位组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集中制建设管理体制,实现了全县主要水库、河道堤防集中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项目法人、设计和监理三统一的做法。并在松阴溪治理、小型农田重点县等项目中积极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5— 也获得了省市相关部门的广泛好评。
二是通过组建水库和堤防管理处,目前已将东坞、梧桐源2座中型水库以及一座重要的小(1)型水库六都水库、1处中型灌区江北灌区以及松阴溪干流22.35km松阴溪标准堤防纳入集约化管理范围,在水工程管理管理组织、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经费管理都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防汛防台工作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通过设臵水雨情自动遥测站点,建立了水雨情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建成了会商系统;特别是通过2010的基层防汛体系建和2011年利用山洪灾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建设,加快了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山洪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是全力加强水资源保障建设,2003~2010年期间,我完成了有31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在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东坞、梧桐源等水库进行了加固扩容,为保证灌溉、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提供了水源保障。2011年先后完成了黄南水库项目建议书和松古平原水资源配臵规划的编制,为松阳县未来水资源保障指明了方向,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
(二)存在问题
一是水利工程管理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十一五”大量水利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虽然目前我县已经成立了水库和堤防管理处,并将其升格为副科级管理单位,但目前库管理处机构尚不完善、人员配臵在数量和结构也不合理,相应的
—16— 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管理制度、管理责任制不明确、管理的投入也明显不足,使得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人为地缩短了水利工程使用周期,增加了建设成本。
二是水利工程投融资机制尚未成型。水利工程公益性强,目前,松阳县大多项目建设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繁重的建设任务与松阳县相对薄弱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水利项目自身的融资潜力没有有效发掘,主要原因水工程投融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松阳县既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也没有相应的融资平台,项目投融资仍停留在较为粗放的以项目抵押进行银行贷款的初级阶段。
三是水利法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仍需完善,一些法规、规章的实施环节研究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加强,执法水平仍待提高。河道、堤防、滩地等的依法管理存在漏洞,水功能区管理尚在起步阶段,松阴溪河道禁止采砂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后期管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年龄老化、中高级人才数量不足、缺少高层次特别是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等问题。高级专业人才短缺、年龄普遍较大。与我县水利系统人才队伍现状与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
五是水利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缺乏、导致基层水利机构人员、设施装备、办公经费得不到落实,造成基层服务体系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也是很多基层防汛、河道管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小型水利工程维护等工作难以开展。
五、对策建议
—17— 以提高松阳县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为目的,我县计划从前期投入、前期工作完成、人员队伍、项目法人组建、勘测设计、建设施工、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如下:
(一)加强前期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前期进度。
一是制定出台相应的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完善和充实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库。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动向以及省级部分的文件健身,做好项目储备,并不定期的进行滚动更新,及时启动项目的规划编制,为项目争取赢得主动;二是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局班子领导负责制,有条件的项目,特别大型的重点项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县政府各组成部分合力推进前期工作,三是与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建立长效的联系制度,在水利项目规划、论证、评审等各环节加强沟通,确保工程尽早开工。四是对于重大项目前期,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同时建议省财政也安排出部分资金,给予县市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上更大的支持。
(二)成立水利发展公司,实行工程集中法人制管理。
目前我县成立有水库和堤防管理处,主要负责全县国有水库和松阴干堤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并承担县级其他一些较大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随着项目建设任务的逐年加重,已建成项目的运行管理任务也与日俱增。下一步将建设与管理部门有效分离,计划成立县水利发展公司,承担县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的职责,推行县级民生水利工程集中制法人,同时还将落实水利发展公司项目融资的职能,积极发掘水利项目特别是一些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融资潜 —18— 力,通过发行债券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破解水利项目资金短缺的困局。
(三)理顺水利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服务力量
实行建管分离后,新成立松阳县水利发展有限公司将主要承担中小型民生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职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需进一步理顺。
1、松阳县水库和堤防管理处将主要承担国有的中型、小(1)型水库、中型灌区运行管护,小(2)型水库的安全监管;县域内县级及以上河道以及堤防的运行管护。
2、建立起水利工程管理总站——区域(流域)水利站(农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受益乡镇、村(水管理协会、村级水务员、山塘巡查员)的工程管理体系。
(1)计划新成立松阳县水利工程管理总站。主要职责包括山塘、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农民饮用水及电站等管理等。
(2)原有的4个区域(流域)水利站定性为水利局的派出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防汛防旱、河道监管、农村河道治理和农田水利等小型水利建设管理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并按规定水利员配臵进行补充。根据测算,建议新增设31名水利员编制。
(3)计划新增农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为负责全县农村饮用水技术指导、运行监管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4)建立村级水务员队伍。以行政村为单位(原则上一村一人)组建401人村级水利员队伍,协助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做好涉水事物的管理和服务,承担行政村内防汛减灾、水利设施、工程巡查(1 —19— 万方以下山塘等)、灌溉放水、饮用水管护等公益服务管理工作,村级水利员、水库山塘巡查员的聘用由村委会报经乡镇街道和水利局同意后聘任。
(四)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水利工程建筑市场。
1、落实松阳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编制。目前松阳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无专门人员编制,人员由县水利局内部调节。下一步根据水利工程监管需要,要求县编办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
2、建立和健全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健全松阳县水利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少市场不良行为查询制度,对有不良行为的记录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谢绝在松阳县参与水利工程招投标。同时积极探索水利建设项目代建管理,促进水利建设项目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为松阳县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注入更多的筹码。
(五)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实行管养分离。
1、计划成立一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推行专业化管理,主要负责山塘、水库、堤防的维修养护。
2、在原设立的六都水厂管理维护中心基础上,成立一家松阳县农民饮用水维护企业,主要负责饮用水的维修养护。
(六)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为做好水利项目建设与管理,人的因素不可或缺,针对现阶段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才总数,年龄、学历、专业等构成情况来看,—20— 均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年轻的、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十分必要。未来松阳县构成下一阶段将广开门路,多渠道吸引进以及内部挖潜培养人才,特别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充实水利建设管理队伍。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专业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原则,创新领导干部选拔和培养方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大骨干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对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人才引进、培养,建议人事组织部门在选择提拔干部是多考虑干部的基层工作经历,并在待遇、职业培训的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通过这些调节杠杆将人才引进到基层,充实和壮大基层机构人员的力量,提高水利基层管理水利资产与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
附表:
1、基本情况表
2、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3、水利建设计划投资安排情况
4、水利建设任务完成及成效情况
5、“十一五”水利建设完成情况和“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任务情况
6、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7、基层水利单位干部职工情况
8、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代表及负责项目情况
—21—
9、基层水利单位制度建设情况
从基层角度看乡镇水利站的发展 篇3
乡镇水利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机构, 直接服务于三农, 最了解基层水利发展的需要, 也是上级各项水利惠农政策宣传落实的中坚力量。新时期新形势下, 无论是硬件设施建设还是人才的培养上, 乡镇水利站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国乡镇水利站的发展, 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 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以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水利的发展需求。
1 乡镇水利站的作用
1.1 水利站是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的主力军
广大基层水利员立足于水利, 扎根于农村, 工作在一线, 直接与农民打交道, 担负着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设计与组织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岁修、养护、更新、改造计划编制及防汛抗旱工作, 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 其作用明显。
1.2 水利站发挥了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参谋和助手作用
基层水利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 基层水利员长期摸爬滚打在抗洪救灾、水利建设第一线。他们最熟悉当地的水情, 最了解当地工程的状况, 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 为乡镇组织防汛抗旱救灾提供最前沿的一线资料。
1.3 水利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乡镇水利站最了解当地的农民饮水需求, 运用哪种方式解决农村的饮水问题最有发言权, 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水利站是各种水利法律法规宣传和贯彻实施的一线
乡镇水利站作为与农民直接面对面的一线工作者担负着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涉水法律、法规, 协助县水利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的责任, 并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乡镇水利站发展遇到的问题
2.1 办公经费短缺, 现代化建设不到位
水利站目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县区水利局直接管理, 并接受乡镇政府的管理;另一种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 由县区水利局进行业务指导。无论是哪种管理模式, 办公经费都不能有充足的保证, 因此就造成了大多数的乡镇水利站无独立的办公场所, 办公所需的电脑、打印机等最基本的办公设备都得不到保障。水利站拥有的最基本的测量设备只有水准仪, 已经不能满足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不能为乡镇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及时提供参考依据。
2.2 新老交替不衔接, 知识结构老化, 定期培训过少过于形式化
由于现有的水利站职工主要以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员为主, 占到人数的80%, 80后90后等新人寥寥无几, 这就造成了新老交替不衔接, 人员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老职工虽然经验较为丰富, 但是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 尤其是对于Auto CAD等电脑作图软件的学习能力较弱, 还局限在纸质的作图上, 而新进入水利站的职工, 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是缺乏实践经验, 无法独立的完成任务。每年的培训只是将所有的水利知识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缺乏针对性, 对水利站的日常工作帮助不大。
2.3 基层条件艰苦, 晋升渠道不畅通, 难以留住人才
一方面由于乡镇水利站工作的待遇条件较差, 很多职工将精力用在了维持基本的生计上, 另一方面一旦进入乡镇水利站工作, 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 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较弱, 优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这就大大削弱了水利站的服务能力。
3 乡镇水利站发展的策略
3.1、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水利站硬件设施建设
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水利站硬件设施建设, 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充分保障专款专用, 并对硬件设施的建设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对于服务于水利工程的测量设备, 可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 分级配备, 在乡镇水利站可以配备水准仪、GPS测亩仪, 用于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测量效率, 为乡镇决策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
3.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升培训质量
水利站的日常工作中, 技术性比较强的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 应该将此作为每年的培训的重点。培训不只是进行理论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训, 可以将某一项正在进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作为这一次培训的科目, 从勘测开始让学员全程参与, 这样既进行了理论的学习, 又拥有了实践经验, 同时也提升了培训的质量。
3.3 严把招聘关, 分梯次培养人才
新招聘的水利岗位, 首先补充到乡镇水利站工作2年以上, 市县的工作岗位招聘在乡镇工作2年以上的人员, 这样的招聘方式一方面可以畅通晋升渠道, 调动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乡镇水利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也为市县培养了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人才, 有利于更加接地气的水利政策的制定。
4 结语
水利站作为水利工作的最前沿, 肩负着上传各类水利需求, 下达和落实各级政府的水利惠农政策的任务, 因此无论是在行政上还是在财政上, 各级政府都应高度重视乡镇水利站的现代化建设, 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 水利站的现有状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如何促进水利站的发展, 从基层一线的角度对水利站发展中硬件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基层角度,水利站发展,作用,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陆秋.乡镇水利站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及应用, 2014 (10) .
[2]施瑞.新时期乡镇水利站建设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9) .
探索基层科技馆发展之路 篇4
关键词:基层,科技馆,发展,科普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 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 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 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 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养。[1]
1 基层科技馆处于守摊子境地的原因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科技馆理应成为公众了解科学的首选场所之一, 成为引领公众走向科学的始发地。然而, 基层科技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守摊子”的尴尬处境, 不能经常性地开展科普活动, 缺乏生机和活力, 发展举步维艰, 要么成了办公楼, 要么出租房屋、搞培训, 基本丧失了科技馆应有的科普功能, 究其原因主要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1.1 展览主题很难跟上社会的热点、亮点 (如预防禽流感、地
震应急、核辐射防护、癌症防治、食品安全等等) , 内容匮乏, 形式单一
基层科技馆很难直接全面、深刻地承担并达到科普目的。多数科技馆拥有一套或几套展览设施, 通过定期定时举办展览活动, 吸引公众走进科技馆参观或简单地送科普活动进校园、进社区, 缺乏新鲜感, 长此以往就很难引起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兴趣。
1.2 展品特色少, 利用率低, 互动性差[2]
展品多是建馆初期购置的, 外观陈旧, 磨损严重且展品设置简单“克隆”, 造成主体雷同, 创意低下, 特色展品很少甚至没有。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科普教育, 学校也因安全问题较少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造成利用率低, 互动性差。
1.3 资源分散, 协调不足, 共享率低
各基层科技馆往往各自为政, 缺乏联系、协调, 很少互换展品, 致使科普资源共享率低。
1.4 地方财政投入少, 难以保证科技馆健康发展
基层科技馆一直存在着经费来源单一和运营资金紧张的问题, 普遍存在着有钱搞基础硬件建设, 却没钱购置软件展览设施的尴尬局面。科技展品投入大, 更新快, 政府拨款又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和科普活动经费等必要支出, 基本上没有用于展品的改造升级或更新换代, 更别说用于展品的研制了, 严重影响科技馆功能的正常发挥。以沂水县科技馆为例, 处境更是艰难。一般科技馆隶属于科协系统, 而沂水则属于科技局。科普经费是划给科协, 科技系统很少或没有科普经费, 这就造成了作为科普主阵地的科技馆几乎没有什么科普经费, 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10年来, 除建馆时期购置的展品外, 仅在2007年添置过机器人等科普展品, 投入严重不足。
科技馆作为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 不仅是一个面向全社会进行科普教育的舞台, 而且肩负着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的重任, 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国外科技馆数量众多, 以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拥有最多, 能达2-3万人拥有一处。而国内相对来说就较少, 一个县级城市拥有一处就相当不错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社会、公众需要科普, 发展科技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基层科技馆, 如何利用这少有的宝贵资源, 大力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基层科技馆发展探索
笔者认为, 基层科技馆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应做到:
2.1 深化科普活动, 丰富科普内涵
(1) 创新管理, 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
科技馆不光要吸引大家走进来, 还要深入基层主动走出去。在开展走出去的科普活动中要针对社会热点亮点、群众需求, 充分发挥优势, 联系权威专家, 与教育、卫生、农业、消防、安全等相关部门配合, 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如针对企业职工、机关工作人员等亚健康人群情况越来越多, 针对性开展医疗、保健知识普及;根据当地产业发展, 进行产业发展规划, 举办农业技能、知识讲座等, 以此提升农村专业化水平;针对中、小学, 主要着力启迪青少年思想,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 提高创新、创造意识, 培养动手动脑能力;针对企业, 应当着力提高员工专业水平和职工队伍的科学素质, 激发他们创新创造能力;针对农民工群体, 通过建筑工地、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 对农民工提供有效的科学知识普及。
(2) 开展科技旅游活动
科技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 它强调旅游的科学教育功能, 以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为宗旨, 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沂水旅游闻名全国, 是旅游强县, 开展科技旅游, 突出地域特色优势应是贴近实际的一种选择, 对科技馆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 科技馆必须在展品的配置和布展过程中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 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其次, 科技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旅游场所, 必须在服务质量与观众的满意度上下功夫, 在时间上作相应的调整, 确保黄金周、节假日时正常开放。
2.2 丰富展品, 加快展品的更新换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展品就是科技馆的灵魂和核心, 科技场馆要保持生命力就需要展品的不断推陈出新, 升级换代, 与时俱进。科技馆没有展品, 就像图书馆中没有图书, 博物馆中没有文物, 体育馆中没有座椅和跑道一样, 就会徒有其名、形同虚设。科技馆的展品应集知识性、可行性、趣味性于一体, 必须要能刺激观众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创造的是一种科技实践的情景, 强调的是引导观众参与探索、发现科学的过程, 使观众从被动教育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并使展品定期更新换代。
2.3 加强协作, 资源共享
鉴于多数基层科技馆都有自己的展品, 但由于数量有限, 经常开展活动就会出现无新展览吸引观众的局面, 所以, 各个地区的科技馆之间加强交流, 展品互通有无, 如果每个科技馆有一套展品, 又各不相同, 半年交流一次, 三年内都会有新展品展出, 科技馆就再不会为无新展览吸引观众而发愁。最好由上级科普管理部门予以协调, 基层科技馆予以积极配合, 达到互惠共赢。
2.4 加大政府投入, 提供稳定财力保障
科技馆作为政府兴办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工程, 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 是开展科学技术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运行目的不是也不应该是经济效益, 而恰恰应该是促进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为数不多的县级科技馆, 政府更应高度重视, 加大投入, 在保证科技馆基本运行的基础上, 每年并逐年递增, 预算安排一定数额的展品购置费用, 以满足有更多新展品, 开展更多活动的需要, 真正实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的。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只有大力发展科技馆事业,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才能营造“尊重知识, 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增强国民科技素质, 富民强国。S
参考文献
[1]曾川宁.浅谈科技馆在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中的作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 (4) :185.
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 篇5
一、创新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思路, 是指要树立新的思想观念, 打破过去固定、单一的工作思路, 实现解放思想、观念创新,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式和基层水利单位的实际情况, 经过辩证的思考和探索,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指导思想。
当前社会中, 虽然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念混杂充斥, 但从总的方面来看都体现出对人本思想的提倡和对人的尊重。基层水利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确立为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基层水利单位的生产活动和发展壮大, 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辛勤付出, 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来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 在工作思路上也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为此, 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注意与群众的接触, 倾听职工群众的声音, 了解他们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 关心他们的利益, 为他们排忧解难, 而不是站在指手画脚的对立面, 提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二、改进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工作, 也是对人进行的工作, 在工作方法上不能简单单一, 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工作对象、任务和内容的需要予以不断地改进和更新。在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注意灵活、有效, 贴近职工群众的工作实际, 要由脱离实际的说教和空泛的要求, 转变为贴近水利行业实际的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文;要根据职工在工作内外的特点, 针对不同的个人心理状况进行促膝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人特征,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 一方面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另一方面努力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让思想政治工作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 思想政治要特别抓主要矛盾, 解决突出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 以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 推动正常生产管理和改革创新的平稳进行,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 当前在很多基层水利单位的改革中采取了工效挂钩的办法和实行职工参与式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的群众不理解, 或者触犯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引起一部分群众职工的抱怨甚至抵触, 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既是捕捉职工的思想苗头, 分析其内在原因及形式特点, 通过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方式与之沟通, 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 提高其集体意识, 鼓励其提高工作积极性以争取更多利益,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水利改革结合起来,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更新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更新工作内容是创新和发展水利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其工作内容是一个相当稳定且不断发展完善的系统, 当前阶段中基层水利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也要紧跟时代发展, 引导职工群众及时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新时期的工作重心变化, 帮助职工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并鼓励职工积极创新, 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的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 职工的“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四心”问题是需要解决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工作中, 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引导职工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仰和将基层水利建设作为终身事业的信念, 要鼓励广大职工积极追求个人事业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牢固树立起“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四、拓展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在形式, 为了实现基层水利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发展, 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水利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首先, 要加强水利单位政工人员的形象建设。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 注重提升个人形象和人格魅力, 才能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 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要创新职业岗位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基层水利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以工作岗位为依据, 发挥“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明星管理员”等示范岗位的模范带头作用, 鼓励职工自觉参与, 积极竞争比拼, 形成职业岗位的感化力和辐射力。再次是拓展文化载体。通过宣传栏、企业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积极地正面宣传, 宣扬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突出业绩和实干精神,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是创新考核责任制度, 将科学合理的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改进工作、评先树优、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实效。
五、结语
总之, 创新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灵魂。新时期下的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也要努力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才能适应当前水利经济的发展形势和管理需要, 寻找到符合行业特点和社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 达到解放思想、增强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推动基层水利建设稳步推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梅.加强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 2009, 10:36-39.
[2]江丽君.创新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J].改革与开放, 2011, 12:61-62.
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 篇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足球事业的发展。据报道,从2009年至去年年底,是校园足球快速发展时期,布局了校园足球定点学校5000多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有270万人。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更是为中国足球改革注入了“最强执行力”。新华网北京3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李江涛)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22日成立。中心将利用北师大学科和资源优势,通过科学研究、课程教材研发、人才培养、比赛组织等形式推动足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和发展。成立仪式上,金志扬、马元安、商瑞华、张路等著名足球教练、评论员受聘为中心专业顾问,来自高校、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受聘为特聘专家。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振明表示,中心重视基础工作和基础研究,将组建专业团队,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夯实足球人才基础、推进学校体育改革进行探索。北师大校园足球志愿服务团同日成立,成员包括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女足冠军成员,也有多次入选国字号球队的球员。志愿者们将协助中心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中小学生足球夏令营、课程教材研发和入校指导教学、训练等活动。中心顾问及专家为首批“北师大校园足球研训基地学校”授牌。据悉,今后中心将陆续面向全国建立一批研训基地学校,并指导这些学校开展校本教材研发、教师专业提升、校园足球训练和比赛等工作,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提升研训基地学校及所在区域的校园足球发展水平。
据介绍,近年来,北师大在五人制足球开展和推广、退役运动员培养、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多项成果。面向中小学推广校园足球方面,2012年起举办了三届合作办学平台足球夏令营,培训了全国38所学校的近百位一线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师,2014年多次组织女足队员到广西、海南等地中小学交流、指导。
然而,校园足球在全国开展首先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重中之重并且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的是师资问题。校园足球在全国开展势必需要大量足球专业老师,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学校没有足球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先要培养大量的基层足球教练员,那么,该如何培养呢?下面,笔者就我国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之路提出几点看法。
1 要扩大基层足球教练员队伍
解决基层足球教练员普遍不足的问题,不能仅靠科班院校培养,要靠多渠道供给。如充分利用退役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师资问题,又解决了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同时要盘活现有资源,将原来搞足球而现在做其他行业的人吸引、转岗到基层足球教练员队伍。以保证巨大的基层足球教练员需求得到满足。
2 要提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素养
2 . 1 教练员要具备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教练员,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三个方面。
教练员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解决这一根本任务主要是训练问题,然而又决不仅仅是训练,还有选材、恢复、饮食与营养、医务监督与治疗、思想教育与心理训练以及队伍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教练员必须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当代运动训练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利用的时代,竞技体育已是科技、技能、体能、智能、心理等多方面的竞争,这也决定了教练员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即足球专业知识是足球教练员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术业有专攻,具备足球专业知识是足球教练员区别于其他教练员的主要标志,基层足球教练员不具备足球专业知识就不可能训练出优秀的运动员。
教练员要认清自身在校园足球训练中的角色,他们不仅要通过专业化足球训练提高学生球员的足球技术水平,还承担着教育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重担。掌握教育学知识能让教练员更好地训练学生运动员,更有技巧地和学生交流,最大程度地发挥足球教练员的作用。
2 . 2 要转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训练理念
过去,足球在校园中是一项并不受重视的体育项目。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学校不重视,足球教练员也就缺乏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了。在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这个问题上,必须让其转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我国足球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广大的校园学生足球员,而决定广大学生足球员水平的关键因素是足球训练员。基层足球教练员要把校园足球训练提升到关乎国家荣誉的层面,把校园足球训练看作一项崇高的事业,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 加强对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再教育
我国现有的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体系中没有设计相应的继续教育制度,这是极不科学的。教练员一旦完成岗位培训课程,取得教练员资格,就不需要参加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这就造成了教练员自身的水平停滞不前,得不到提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自身水平没有提高,就会限制青少年足球员的水平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基层足球教练员缺少后续教育的解决之道在于建立足球教练员继续教育机制,对足球教练员进行持续的、长期的能力考核。这对足球教练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和训练理念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4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操之过急
优秀的专业人才需要经过一套严谨科学的培养方案培养出来。同样,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培养也不例外。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培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终才能使中国足球的发展迈进一大步。若然操之过急,让一大批不合格的基层足球训练员在各个校园里进行不合格的足球训练,中国的足球水平同样不能得到提高。
【基层水利站的发展之路】推荐阅读:
基层水利档案08-12
基层水利站人员学法用法心得体会08-29
基层水利部门论文09-01
基层水利管理问题10-13
河北农村基层水利建设08-10
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06-29
城市水利的发展与前景06-10
数据资源共享共建是基层馆藏建设的必由之路08-02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10-07
关于水利发展改革有关问题的建议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