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2024-08-23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精选8篇)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篇1

摘要: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设实践推动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人水协调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关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水与可持续发展是国际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防洪保安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中央一号文件即聚焦到水利改革发展,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我国水利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加强水利建设研究,解决水多(洪水灾害)、水少(干旱缺水)、水脏(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和水越用越少(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管理问题[1-2],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未来生态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分析水利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将水利建设放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中进行评价,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水利设施功能的发挥,促进区域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水利建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篇2

一、水利经济的主要问题

想发展或者改革, 必须要从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出发。水利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全面的概念, 所以说我们不能只通过水或者利来考虑, 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视角, 从而让我们知道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一) 增加投入问题

所谓经济, 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水利行业经济循环要达到良性循环, 必须在政策投入、科技投入的同时, 增加资金的投入。这包括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 社会集资, 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资金的投入。增加投入, 加强管理, 发挥资金的效益, 才能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为什么需要增加投入, 尤其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呢?这是由于农业和水利的特殊状况决定的。当然, 增加投入必然意味着高产出, 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可以为水利经济提供更好的保障, 这也可以有效的节约水利经济以及工程中的成本, 也是水利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 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和综合利用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 必须尊重价值规律, 必须真正做到水的综合利用, 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 改变过去单纯为农业服务的做法, 从而更加有效的为人民提供便利。在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时, 适当提高水价是可行的, 因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其价值, 工业供水水价也应高于其价值, 但提高的数额和过程都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度上, 否则容易滋生居民的不满就显得得不偿失了。在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和工业供水价格高于其价值的部分相平衡或后者多于前者时, 水利工程即可以处于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三) 水利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 必须进行改革, 大力提倡综合经营, 参与地区经济发展。在建设水利工程时, 应尽一切可能为水电站等某些工业项目的开发创造条件, 发展工商业方面的实体, 改善经营管理, 增加资金的收入。水利工程多在边远山区, 远离城市, 生产与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水利建设必须考虑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逐步把水利工程所在地建设成为中小型城市或乡镇, 改变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四) 工程管理的财务分析和收支平衡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中, 不仅要做好国民经济评价, 还要做好财务评价。在财务分析中, 要研究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良性循环问题, 使工程管理单位这个非营利性企业能够做到财务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防洪工程当前难以向受益单位收取防洪费用, 但工程需要设立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进行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修, 它是社会经济大循环模式中的一环。在工程规划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收支平衡, 由工程主管单位负责解决其工作条件, 维持经济良性循环。

二、水利经济应抓好的关系内容

上文已经提到, 水利经济不是水与利的问题, 而是一个全面的问题。所以说虽然我们研究的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 其实经济也是受全方位影响的, 可能其中一环出了问题, 就会影响全局的利益。所以我们在水利经济的发展中, 更要依托行业优势为基础动力, 培养具备高科技知识的水利人才, 调整固有结构, 顺因民意以及市场, 这其中我们主要要注意四点相对关系。

(一) 正确处理宏观认识与具体落实的关系

在宏观认识上要正确把握水利经济的内涵, 在微观上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对水利经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水利经济不同于水利多种经营, 而是涉及水利系统各部门的全方位的经济工作。水利系统所从事的注重投入产出, 讲求经济效益的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叫做水利经济。这样水利经济的内涵就非常明确, 其主体是水利系统所有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策略是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投入产出, 讲求经济效益其业务范围不但包括经营活动, 还包括管理、生产活动。

(二) 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发挥行业优势的关系

从长远发展战略上, 要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导我们的水利经济工作, 树立全方位、多行业、全社会的发展思路, 细化到水利经济当中, 我们需要的是从水资源来考虑, 首先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速度, 所以我们还需要壹个细致的规划去帮助水利经济的改革, 争取走上一条万无一失的道路。从目前发展战术上,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立足于发挥行业优势, 捷足先登, 突出工作重点, 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 正确处理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首先, 要用足用活已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资源管理、价格收费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我们的权利, 也是搞好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要用足用活。其次, 要争取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合理的收费政策, 争取多方面的投人。还要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政策允许、群众易于接受的政策性投人措施和社会办水利的投资办法, 如城市防洪费的筹集等。

(四) 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提高效益的关系

水利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 也必然存在着发展速度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当然, 一个稳定的工作效率是解决矛盾的基础问题。我们现今的水利经济环境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切忌的一点就是追求速度而不求方法, 这样很容易事倍功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我国的水利经济虽然一直发展迅速, 但是不管在经济原因还是非经济原因上, 水利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但水利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与效率上的, 而其全面性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这就使我们需要在多方面几把手全部抓起, 毕竟水是生命之源, 水利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 找到水利发展的制约性, 就是找到了水利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这方面,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水利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利事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其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提高效率。水是生命之源, 所以可以说水利是国家兴衰之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水利产业被推向市场, 水利经济应运而生, 发展水利经济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水利,经济,市场

参考文献

[1]王章.发展水利经济应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j]中国水利, 1998年, 第七期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篇3

关键词:人才可持续发展 人才状况 人才成长链

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人才含义的渐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其核心是尊重劳动,其本质是尊重人才”。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新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一句话,人才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并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新的人才标准不仅应该包括“显现”的人才,还包括“潜在”的人才;不仅要涵盖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也涵盖没有学历和职称、但有专门技能的人才。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才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上和经济上的竞争十分激烈。科技上和经济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优势。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如何把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以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人才问题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才源不断、流不尽,人才在源流上始终可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果人才在源流上出现问题,那么也就是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产生问题,诸如人才断层或人才低谷、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老化严重、人才淘汰过度、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都可归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人才的构成

人才可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但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才,往往是那些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也就是显人才,“显”是显露于社会之意。与此对应的则是潜人才。所谓的“潜人才”(或称“潜才”)就是潜在的人才,“潜”就是潜伏于社会之意。潜人才主要包括两部分人,一是指那些在某方面刚有成就或已有初步研究成果,但尚未得到社会承认者;另一类是向着成功目标奋斗不息,但尚未取得成功者。潜人才与显人才在人才可持续发展上有着不同的作用,但并非截然而分,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转化、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的密切关系。

二、我国人才状况分析

1.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是位列世界第二的人才外流国。有关统计材料显示,中国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之多。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中,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所能提供的优厚待遇、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国优秀人才,造成我国严重的人才外流以及回流的困难。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一般有2/3留学生回国效劳,1/3滞留国外,回归与滞留的人数比为2∶1,而我国的情况却呈现为1∶3;目前,新的出国留学人员每年正以9.2%的幅度递增。而且,中国的人才流失逐步从出国留学扩大到其他领域,文化、体育、艺术、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人才外流也日趋严重。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表的关于152个国家移民情况的研究报告认为,人才外流现象已对不发达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由教育程度高的青年促成知识资本外流增加了这些国家经济停滞的风险,加剧了竞争力的欠缺。

2.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知识缺乏

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的智力、德行、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况,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

但通过调查了解,我国无论是已毕业还是在读的大学生,其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并不乐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读得较少。除了与社会科学相关的专业的学生外,有相当大部分学生,不要说通读,甚至有些最基本的章节和名篇也未读过。

(2)历史知识浅薄,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了解甚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3)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了解、多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对培养人的高品位素质有着极大的好处。

(4)中外文学名著读得较少。有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读过我国的古代四大名著,包括现代作家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的作品也很少涉猎,就更不用说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大仲马等的作品了。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征文活动中,文章中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的比比皆是;在课堂发言中,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说不到点子上,阐述的内容抓不住中心,有的甚至文不对题。

3.非公有制单位将是接收人才的绝对主力

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也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7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报告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将会成为我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endprint

4.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很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所有制单位人才分布不合理。目前,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第二,产业和行业分布需要调整。例如第三产业内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金融管理、房地产、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些都需要补充和加强。第三,学科或专业分布机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18%。在从事研究与发展的专业人才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类专业人才短缺。

三、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具通渠

在人才研究中,常可以看到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图,实际上这仅仅是显人才的结构图,而没有考虑在这金字塔的地基部分。在显人才中,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初级人才的人才结构比例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而支撑这个金字塔的下面的地基部分,则是大量的潜人才和准潜人才,他们处于人才结构基础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人才、潜人才以及大批的准潜人才都发挥着直接的、支撑的和促进的作用。为避免新旧人才更替的青黄不接现象,形成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在年龄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技术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形成以显人才为主导、潜人才为基础、准潜人才为后备的有合理梯度、合理结构的人才可持续发展成长链。因此,从宏观上看,要使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配置日趋合理,必须构建如下人才通渠:

1.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人才发展的总氛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脑力与体力、能力的充分协调发展。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就必须用教育的力量使人成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成为“高度文明的人”。现代社会人才的素质应由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构成。智能素质通过专业学习、知识技能教育获得,品德素质则主要通过人文教育养成;智能素质引导学生做学问,品德素质是关心学生做人,两者是一个整体,只有两者同步进行,既进行专业教育,又进行人文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21世纪的发展,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科学是一套知识体系,一种探究社会科学的途径,它是通过历史、文学、哲学等提出、研究、解决人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看法,有健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这种观念的形成,要以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如果一个从事高科技职业的人缺乏人文素养,缺乏理想和开拓能力,则其科技方面的能力也难以发挥。“文化”是一种知识与智慧,也是一种涵养、一种气度。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越丰富、思维领域越广,他的精神生活才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才会越深刻,也越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职业导向和个性发展:准潜人才发展的摇篮

职业社会学研究表明,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组织形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社会关系媒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变革,职业结构成为社会结构变革最敏感的指示器。因此,人们把现代社会说成是“职业社会”,是“职业人的社会”。就社会成员个体而言,职业是个体作为公民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的专业化的社会劳动,又是作为公民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个人既在职业劳动中完成一定的职责、任务,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又在职业劳动中获得利益、地位、才能的发挥和个性发展的实现。职业导向教育的目的在于在人才成长的最初阶段指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性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学习、闲暇一体化的趋向,年轻一代对职业的价值选择呈现了个性化的走向,他们更多地把“职业”与“人生意义”和“个性发展”相联系,他们不是按照以往统一的职业框架把自己纳入其中,而是遵循自己的兴趣、情志和向往去追求和创造新的职业和工作。这样,职业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赋予了主观的、精神的、个性的、人格的文化内涵。

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职业志向的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受教育者的职业观的价值取向可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职业”意识境界。承担职业义务、完成社会劳动职能与劳动者的合理需求和利益一致。第二层:“事业心”境界。职业是事业的基础,事业心是一种社会精神,是职业意识的社会化,以事业心作为职业选择的价值导向,使职业意识升华为公民意识。第三层:“志业感”境界。将职业与自己的生命、精神和理想融为一体,职业的社会期望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志趣、情志。

3.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潜才发展的助推器

学历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在学历层次意义上的准人才。但学历终端满足或学历终端恐惧随即而至。一个人的成才期望必须通过非学历教育与培训予以实现。

继续教育是不断成就人的教育,只要教育对象能不断获得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对社会变化能够快速响应和及时适应的人。继续教育与培训的新理念对教学资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知识与能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两个最重要的竞争尺度,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继续教育与培训应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国际提倡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

刘志鹏司长在中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谈到“教育内部的结构正在进行调整,继续教育已经从教育的边缘,不受重视的、附属的部分进入了教育的核心层,成了其中最有生命力的最活跃的一部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部分、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进入WTO后的中国,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培训活动市场化、培训机构企业化、教育内容国际化、培训手段现代化、培训制度终身化。我们必须站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平台上考虑继续教育与培训,紧紧围绕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推动继续教育与培训向高层次、开放性发展,推动继续教育与培训手段向先进性发展,真正发挥继续教育与培训为人才发展提供的助推器作用,同时逐步让唯学历人才观在现代社会退出。

4.人才环境建设:显才使用效益提升的保障

人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大局来说,其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从局部来说,其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一个符合人才成长和有利于人才发挥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而对此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管理机制作为保证。

(1)要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必须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发挥的客观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提高其对人才的吸引力,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

(2)要留住人才,必须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符合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留住更多人才,不但要在宏观政策上提供充分的支持与鼓励,而且还要在微观方面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要满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愿望,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享受丰厚的待遇。

(3)要用好人才,必须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探索更加灵活的工作思路。要用好人才,必须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观念。同时要加强对选拔和任用干部的监督检查,把好用人关。此外,还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人才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

四、小结

总之,在宏观思考上,要保证人才源不断、流不尽,成长梯队布局合理,要构筑合理的人才成长模式。

对安徽农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篇4

琚书存席志福邹晓宏

安徽农网依靠政府推动,部门支持,立足“三农”,锐意进取;服务面不断扩大,点击率持续攀升,互动性日渐增强,影响力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农民心中的“致富金桥”和“科技之窗”。10年来,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面对当前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安徽农网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升水平,需要我们对安徽农网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网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安徽农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注重发展省中心,对市县级农网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市县级农网服务水平下降,影响力减小,乡镇信息站逐渐萎缩。全省农网组织体系趋于弱化,形成了上大下小,头重腿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省中心缺乏指导性,省、市、县、乡(镇)四级农网体系上下联动能力不强。

2、农网工作尚未纳入正式气象业务管理范围,对市县级农网中心约束力不够。

3、市、县政府支持的维持经费不足或无经费投入,同时,没有其他有效的维持手段。

4、县农网中心人员紧缺,多数兼职,无法投入太大精力,与乡镇信息站联系较少。

5、市县农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信息时效性差,服务水平和手段不高。

6、乡镇信息站正常维护运行费用没有保障,没有建立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安徽农网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安徽农网为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技术基础、实践基础。但从安徽农网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农网建设与发展,认识是前提,投入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服务是保障。

1、认识上的制约

在农网工作调查中发现,很多市县对农网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农网建设目标含糊。农网创建之初,气象部门拓展服务领域,利用自身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大平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农网服务“三农”,虽然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未曾体现,一定程度上调动不起基层的积极性,引起了

一部分人的反思和疑问,认为气象部门没有必要办农网,办好农网也得不偿失。他们感到从事农网工作没有奔头。与此同时,少数市县对“为什么还要办农网”、“农网究竟怎么干”、“办农网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不够清晰。少数市县认为,只要农网有效益,就能够派专人去干,千方百计地做好农网工作。由此可见,在开展科技服务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部分人忽视了农网体系多年来取得的社会效益,对现阶段如何加强农网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大气象服务理念”的角度思考农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2、资金上的制约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农网组织体系建设和发展。农网建设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一是加强部分市县农网中心建设,使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并做好信息服务。二是加强农网乡镇信息站建设,大部分乡镇领导不重视,乡镇信息站运行困难,需要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商业化运作,才能实现信息站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部门合作,淡化对乡镇信息站的直接管理,多家联手,共建乡镇信息站;坚持不懈地抓好省、市、县三级农网体系建设。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市县气象部门要加大对农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市县农网基础设施条件,确定市县农网有专人负责,增强农网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力,尤为必要。

三、农网发展对策与建议

在网络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网站必须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做出自我特色,用特色去吸引网民,走品牌化之路。安徽农网也不例外,惟有努力探索,未雨绸缪,把握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才能抢占同行业的制高点。

1、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目标

虽然农村信息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但只要积极应对,转变思路,整合资源,就能优势互补;我们需要提升省农网中心实力,突出市县农网中心服务功能,市场化运作乡村信息站点。对市县农网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资源整合,倡导信息共享,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乡村信息站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强与组织部门、通讯运营商合作,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激活乡村信息站点,促进信息站点的可持续发展。瞄准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前沿阵地,确立“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将安徽农网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农业信息发布和商务网络平台。

2、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当前推进农网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重点扶持县级农网中心建设。县级农网中心缺乏人才和资金,加强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是农网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否则农网体系建设就成为空中楼阁。建议县级农网中心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不必自建网站,按照省级农网中心设置的统一模板,进行日常信息维护和更新。二是要以市级农网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市级农网中心目前设有编制2~4人,人才、技术和资金有的已经到位,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先抓好市级农网建设,才能有效促进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此外,省中心应加强对市县农网的业务培训,支持市县农网的均衡发展。

3、坚持自我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网络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没有特色鲜明的主题内容,没有独到的服务,就很难吸引浏览者,更不用说留住浏览者。因此,安徽农网的信息内容要突出地域及产业特色,不断丰富特色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服务信息进行深加工,提供精细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展信息采集渠道,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手段,采用电视、电话、广播等信息传播手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开展“农网短信”、“农民网吧”、农村科技123、电视上网等各具特色的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省钱的信息服务通道。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确保农民朋友成为自己的忠实网友,使农网成为农民心中的第一品牌。

4、寻求发展模式,保证持续发展

目前,安徽农网是政府主管、农委牵头、气象主办的运作模式。政府资金投入较多,运作较为顺畅。倘若将来政府扶持力度较小,仅靠有限的行政拨款,其发展和生存空间必然受到制约。为此,农网要生存和发展,发展方式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如何在网络经济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建立公益服务与商业运作的并行机制是农网今后切实可行的运行方式。如发展网站广告业务、代建代管网站、会员制服务、农产品市场商务等;也可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争取社会融资,共建农网乡镇信息站点,有效保障乡镇信息站点的良性发展。通过优势互补,农网不仅能取得很好的运营效益,农民朋友和相关企业也能产生良好的生产经营效益。

5、加强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安徽农网要想办成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网站,不仅要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争取资金与人才支持;还要与涉农网站加强合作,尤其要与省农委加强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坚持多网合一,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还要与省委组织部的先锋网合作,在全省1000个乡镇、10000多个行政村建立先锋在线服务站点,延伸农网触角,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还要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选择建立一批农业专业应用数据库,包括基本理论、农业生产管理及相关技术、市场经营活动等内容,以便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资源建设,为农民与农企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6、增强创新意识,永葆农网活力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篇5

(一)一座城市的发展蓝图与美好梦想,归根结底在于落实。

把“奋力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作为年度工作的总抓手!市委xx届xx次全会向全市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注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市委作出的工作部署必须一抓到底,看准的事情就要不遗余力。说到做到、干就干好,决不能开空头支票。

(二)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奋进正当其时!

20xx年我们实现了深刻的xx之变:理念之变、协同之变、城市之变、产业之变、作风之变。xx之变,根本在干!

在抗疫斗争的最前沿、城中村改造的第一线、突发事件的主战场,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硬仗中,xx干部能干事、能成事,xx人民讲大局、讲奉献。每个人都是xx发展的奉献者、创造者,每个人都了不起!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今年我们要办的大事很多,一批重大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xx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今年将是xx干部付出更多汗水的一年,更是xx人民收获更多幸福的一年。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持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创造xx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十四五”开局起步,大事难事很多。抓落实,首先要有标准、有方向。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新的一年,我们必须强势开局、增比进位、创新突破、实干争先。”

强势开局,就是坚持大事往前放、难事往前赶,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地打响“当头炮”。

增比进位,就是树立强烈的数据意识、位次意识,均值就是落后,前三才是优秀,既要实现总量绝对增长,又要保持较高的增速,为全市发展大局多添秤。

创新突破,就是各级各部门找准各自的发力点和突破点,谋划推动x-x个在全省、全国拿得出手的闪光点,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实干争先,就是唱响舍我其谁、以干为荣,上半年全市综合考核要确保进入全省中游、向上游迈进,年底要确保进入全省前三、向第一迈进。

快马尤需再加鞭。这是xx干部干就干到最好、干就干到一流的气魄与担当,这是xxxx万xx人民重返第一方阵、再创大市辉煌的强烈心声。

(四)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抓落实,要保证政令畅通。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是抓落实的根本要求。市委全会《决议》,凝聚了全体党员干部的集体智慧,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了的事情、安排了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打通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层层开展学习研讨,真正让全会精神直达基层一线,使基层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是跑资金、引项目、搞建设,还是抓民生、解矛盾、保稳定,都要围绕市委全会的部署和要求,确定本地本部门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真正做到全市上下一条心、全市工作一盘棋。

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抓党建、抓作风、抓项目,坚决跳出心态上的求安守成、思想上的患得患失、落实上的惰性惯性,绝不能坐而论道空谈发展、推诿扯皮贻误发展。

(五)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还要抓常、抓细、抓长。对市委作出的工作部署,坚持项目化、工程化、责任化地推进落实,说到做到,干就干好,决不能开空头支票。

我们要按照即交即办即督即反馈原则,对市委全会确定的任务,第一时间分解立项,建立台账,逐项明确牵头市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定期提醒、催办、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我们要坚持日记录、周报告、月总结、季考核。对市委作出的“七个一体化”“八个高地”“十个开新局”等工作部署,逐项明确专班专责推进、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列出2021年责任清单,在动态考核月点评会议上逐项点评,进一步彰先策后、齐头并进。

我们要坚持督查、考核、巡察相结合,统筹督查室、大督办、考核办、巡察办等力量,查政治、查工作、查作风、查纪律、查责任,不断发现问题,改进作风,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xx落实落地。

(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一个岗位,一份责任。抓落实,要担当尽责。人人负责任、个个讲担当,是抓落实的重要保证。

越是任务明确、责任重大,就越要把好方向、把控局面、把牢底线。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员都要了解上情、吃透内情,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求是什么,进度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想什么办法来解决,都要一清二楚、心中有数。

越是在难题面前,越是考验领导干部能不能担当的时候。要带头负责、敢抓敢管,动真碰硬、攻坚克难,该决策时果断决策,该拍板时大胆拍板,不能把矛盾上交、把责任下推、把问题拖后。

越是到铆足劲干的时候,越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我们要认真落实干部激励保障措施,扎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不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抓落实,卸下包袱干工作。

(七)万众齐心创伟业,众人划桨开大船。xxxx万xx人民,是我们建设品质生活之城的磅礴力量。

抓落实,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包容。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就是为了使全市人民群众生活更富足、更多彩、更充实、更便利、更幸福、更健康。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受益和人民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注重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采取更加公开、透明、有效的措施,保障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

我们要开展电视问政、民生热线、行风评议、公开承诺等工作,畅通民意收集反馈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推动政策措施扎实落实。

我们要直面新问题、不忘老问题,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以强烈的历史担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决不能再留下新的历史坏账。

(八)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非常要劲的时候。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务必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坚持联防联控,强化群防群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 篇6

□石培华 于靖 冯凌

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是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适应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要求,从而稳步推进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并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能力由六种行为主体的能力共同构成:一是政府管理能力,二是企业竞争能力,三是从业服务能力,四是旅游者素质能力,五是中介机构协调能力,六是环境的保障支撑能力。本文以政府管理能力为重点,但对能力体系的各个方面也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一个系统全面但重点突出的能力建设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行业的规范管理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第二,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第三,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等综合性工作成效显著;第四,逐步建立了标准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全行业管理体系。

按照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要求,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按照产业化发展和增强旅游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从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出发,全面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本研究提出加强15项能力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行业管理能力

1.定义

行业管理能力指的是立足旅游业行业管理的职能,以市场、规划等为手段,规范管理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控制能力,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三是高效规范、上下一心的执行能力。旅游行业管理有六个显著特点:开拓性、规范性、连续性、操作性、日常性、服务性。

2.诊断

“小部门、大管理”等先天不足为行业管理造成了障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一,行业管理不完整,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第二,旅游资源管理与旅游产业管理脱节,旅游资源很难纳入行业管理范畴;第三,以市场促销与标准化为主要手段,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综合管理要求;第四,政策管理为主,法制管理不足,缺少权威性;第五,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不足;第六,中观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不足;第七,机构、队伍建设与产业规模不适应,呈现“中间强、两头弱”的态势,基层表现尤其突出;第八,政府注入的资源与产业规模不匹配,导致安全、交通等公共服务缺失。

3.建议

不断改进和强化规范管理行业发展的能力,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多年来的重要经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旅游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进一步理顺旅游业发展的协调配合机制,尽快解决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本文提出以下七项措施建议:

(1)加强旅游立法建设。以国家大法,尤其是涉及市场经济的大法为依据,以地方旅游法规为基础,以部门规章为先导,以国务院制定的条例为重点,以《旅游法》为目标,形成完善的旅游立法体系。

(2)加快旅游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速度,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重点突出的旅游标准化体系,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旅游业现代化、规范化发展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3)提高旅游业规范管理水平。树立和强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管理的观念,推行始端管理,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拓展管理范围,逐步形成全面的行业管理体系。

(4)提升旅游综合执法能力。提高全行业的法治观念,加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执法力量,重点加强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形成权威的旅游执法体系。

(5)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规范管理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和促销措施。巩固传统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和国际化、区域性的度假市场。改善游客的消费结构,延长逗留时间,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7)提高旅游系统的执行能力。弱化上下级旅游部门之间单一的行业指导关系,采用资金、项目、培训、促销、评比、创建、对口支援等多种手段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建立一个高效、规范的旅游行业执行系统。

旅游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概括为1234:“一”:努力建立一个涉及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管理体系;“二”:创造两个好的环境,为广大海内外旅游者创造一个好的消费环境、为广大的旅游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二是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三是符合国际惯例;“四”(个依靠):一是依靠标准化工作开拓行业管理范围,二是依靠法规建设行业公共管理成果,三是依靠严格执法来规范市场秩序,四是依靠全面服务促进企业进步。

二、统筹协调能力

1.定义

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指的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以及社会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能力。具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各部门联合联动推进旅游发展的能力,二是区域联合互动的能力,三是发动全民兴旅的能力。

2.诊断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大产业等特性,要求旅游业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全面动员各种力量,推进行业进步。旅游是在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政府主导战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成功,地方政府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第二,在综合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A级景区、主题旅游年等;第三,探索了很多支持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做法,如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第四,动员了广大消费者,使旅游成为国民生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五,动员了全社会参与,为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贡献了各种人才和智慧。

面对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史任务,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面临“小部门、大管理”矛盾,“三定”方案中缺少有力的刚性手段;第二,缺少法规条例保障,旅游局在协调中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第三,部门条块分割与旅游的规律相背,整合难度大;第四,能够动员的资源少,财权、人权、执法权等不适应;第五,现有的动员手段单一,旅游媒体的公众导向能力不足,还有拓展空间。

3.建议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旅游业综合性强、依托性强的特点,认真总结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借鉴旅游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本文提出以下六项工作措施:

(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优秀旅游城市与最佳旅游城市、A级景区、星级酒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的创建工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调动了全社会的资源,大大提升了旅游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已成为旅游业综合推进的重要手段。

(2)与重点优势领域和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与发改、文化、交通、教育、扶贫、外交等密切相关的部门和旅游业可以发挥突出贡献的优势领域,联合编制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专项行动。

(3)落实、强化和深化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在认真总结各地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在完善机构的同时,关键在于强化职能建设。

(4)推进市、县及属地的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市、县及属地,根据旅游相关资源的隶属关系,推动旅游与环境、建设、交通、文体、外事等管理部门合并,实现资源与产业的一体化管理。

(5)加强旅游法律、法规、条例、规划、标准等宏观管理手段的建设,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旅游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

(6)强化对旅游宏观战略的研究、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部门和各地区对旅游综合统筹功能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三、决策参谋能力

1.定义

决策参谋能力指旅游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为领导提供参考和参谋的能力,这一能力既反映行业管理部门对事件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也反映出行业管理部门是否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透过小事发现方向性和倾向性问题。具体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的助手能力,二是决策的参谋能力,三是咨询的专家能力。

2.诊断

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强化了大旅游意识,提升了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工作抓旅游的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对旅游业综合产业功能的认识全面提升;第二,旅游业提出决策服务大局的举措逐渐增多,从创汇、经济增长点、就业和刺激内需的主渠道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成效;第三,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具备了“跳出旅游看旅游”的能力;第四,全行业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与做法。

决策参谋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但是与旅游业综合功能要求相比,旅游产业部门的决策参谋能力还存在以下五个不适应:第一,前瞻性研究不足,被动执行的多,主动参谋的少,特别在市、县一级表现得更为突出;第二,专项性的多,综合性的少,以配合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项性居多;第三,借鉴性的多,原创性的少;第四,人才不足,特别是旅游干部流动性大,使得问题更为突出;第五,决策参谋的渠道信息不足,与需求不对称。

3.建议

按照服务大局、融入大局甚至创造大局的要求,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中心工作,跳出旅游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围绕中心工作抓旅游,本项研究提出以下七条工作措施:

(1)加强旅游局中决策参谋专业部门的建设,从人员配备、发展资金、信息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综合研究能力。

(2)强化旅游行业部门“跳出旅游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的意识,加大对政府领导和行业管理者的培训,深化对旅游业的认识,提升旅游行业负责人谋划全局和决策参谋的能力。

(3)增强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预见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苦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领。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动性。

(4)加强对已有成果和各种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做好信息的整合和向上传达,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编制定期的要情专报材料。

(5)加强对国家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战略、法规等的分析,评价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为领导部门决策服务。

(6)建立旅游研究网络,包括定点的案例跟踪网络和信息传输网络等,增强对相关措施实施效果的监测和对策措施建议。

(7)加强对国际最新动态和案例的研究,搜集整理国际旅游要闻,选择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及时为决策提供参考服务。

四、公共服务能力

1.定义指依法履行行政职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2.诊断

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服务行业,经过近30年发展,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旅游人数规模,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总结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长期以来的职能和工作经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全面确立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立足与依靠服务推动发展、依靠统筹促进发展,并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推动中国旅游业繁荣和发展。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旅游业公共服务性质的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纳入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公共服务产品滞后;四是关于旅游业公共服务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

3.对策

(1)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公共服务特征,提出明晰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录。努力将旅游业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确保稳定资金渠道。

(2)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转变职能上下工夫。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行政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提高执行能力。要加强在国家整体形象宣传、对外旅游交流合作、行业法规和标准化建设、旅游市场规范化建设、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保险和安全体系建设、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区域旅游发展协调、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和服务能力。二是在提高效能上下工夫。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为地方和企业、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提高效能关键是要解决制度建设和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要用制度作保障,以干部素质作保障,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三是在政务公开上下工夫。政务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要建立规范的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为地方、企业和旅游者及时了解公共信息、更好地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3)结合国家公共服务建设重点,抓紧推进旅游安全救援、标识、公共信息平台、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产品建设。

(4)结合旅游业态创新,建设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新型公共服务产品。

五、创新发展能力

1.定义

旅游创新能力是指以创新的观念为指导,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来推动旅游业实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新的发展能力、提升新的发展水平、实现新的发展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和政策创新等。

2.诊断

旅游业是个创新型的产业,中国旅游产业在创新中诞生,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壮大,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水平的提高,就是创新推动的结果。改革开放和观念创新催生了中国现代旅游业,政府引导和体制改革创造了国内旅游辉煌;全方位的创新则奠定了旅游强国的基石。经过30年来的发展,旅游业积蓄了巨大的创新动力,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和意识,管理部门树立了强烈的创新发展指导思想,探索了一套发动全社会创新搞旅游的引导方式和发展格局。但是,与发展要求相比,目前旅游业创新能力建设存在四个不匹配:一是有限的创新资源供给与巨大的创新需求不匹配,二是萌芽的科技创新与活跃的文化创意不匹配,三是滞后的整体集成式创新与分散的创新不匹配,四是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

3.建议

提升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遵循四个基本思路:一是依托国家和各地区创新体系构建旅游产业的创新体系,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培育旅游业主体创新能力;二是紧抓关键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三是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借助各种创新主体形成创新合力;四是从实际出发,各地探索各具特色的旅游创新体系。

按照这四个指导思想,提出以下12个具体措施建议。

(1)建立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各级政府也可建立相应层次的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将旅游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创新扶持计划,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创新的投入,使产业创新工程成为旅游产业的孵化器,成为旅游产业新产品和新项目研发的孵化中心,成为培育自主创新品牌的平台,成为政府、教育、企业、社会各种资源产业化推进创新的孵化器,成为将相关技术引进产业进行集成整合创新的工程中心。

(2)加快中国旅游研究院建设,以研究院为平台,凝聚全社会专家资源,按照三个面向的原则(面向全行业进行服务,面向局中心工作超前研究,面向国际和实践总结推广、提升成功经验)将研究院打造成行业创新的原创中心和智囊机构,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级智库。

(3)提高对旅游产业作为创新性产业的认识,加大国债技术改造资金在旅游企业中的投入比重,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或创意特征明显、有很好的成长潜力和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旅游企业或企业集团。

(4)设立年度旅游创新大奖,以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大奖调动社会对旅游产业创新的关注度,调动社会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利用“马踏飞雁”的形象标识,分别针对行业外和行业内对旅游产业创新具有重要贡献的个人和机构颁发“天马奖”和“飞天奖”(天马奖给行业外、飞天奖给行业内),使这一奖项成为旅游产业系统的最高荣誉,成为中国旅游创新发展的最高盛事,与每年的旅游工作会相结合,采取各地申办的办法进行。

(5)推进旅游与科普推广的结合,增强社会公众对旅游创新的认识,培育旅游主体创新的社会基础。

(6)鼓励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各级政府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通过奖励加大对旅游创新的引导和扶持。

(7)鼓励各地开展各种创新大赛,调动社会积极性推进旅游产业创新。

(8)每年推出旅游资源、产品、技术、服务、业态等创新目录,培育相应的创新要素市场,优化创新的交易环境。

(9)依托现有的大中专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一批创新研究基地,国家和各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引导。

(10)集中一流专家的实践经验,编制一套推进旅游创新的教材,并成立中国旅游案例研究中心,每年总结和推广创新的成功经验。

(11)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前瞻地设立一些旅游创新课题,推进理论创新。

(12)加大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线路、服务和技术。

六、产业竞争能力

1.定义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所独具、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首先,它是一种竞争性能力,具备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其次,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其他能力的统领;再次,是产业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四大能力: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运作能力。

2.诊断

我国旅游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旅游集团已经进入中国,他们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络优势、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拓展国内市场,使国内各类旅游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缺乏知名品牌,因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迫在眉睫。但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现象,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模比较小,普遍没有达到最低经济规模(MES),由此带来长期成本过高,经营不经济,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二是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导致产业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下降;三是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开发资源,利用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加速破坏,短期行为;五是行业比较优势下降,对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不强,不利于产业竞争。

3.建议

(1)呼唤产业政策,深入研究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全面落实,重点突破,放水养鱼,提高行业的利润水平。

(2)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为优秀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对企业改造的扶持,将重点旅游企业纳入技术改造的范围,整体提升企业的硬件装备能力。

(4)推进企业退休、养老、保险等社会化改革,减轻企业的包袱。

(5)帮助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6)实施旅游企业创百强攀登计划,鼓励优质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行业态创新,通过业态创新脱胎换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发挥旅游业的综合联动效应,走集团化、网络化道路。以资本为纽带,培育、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构建旅游产业集群。

(7)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旅游企业集团要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并通过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来吸引并留住人才,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8)以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实施旅游品牌推进计划,精心打造旅游品牌,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是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开展全国性的旅游品牌创建和推广行动;二是分领域推进旅游品牌计划,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对旅游集团品牌、旅游城市品牌、优秀旅游县、旅游镇、名优旅游商品、名优服务品牌等实施分类指导,在总体研究和规划基础上重点推进;三是建立旅游品牌评价体系,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制定科学的品牌评定标准和程序,规范旅游品牌推广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旅游品牌建设,加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信息化、公信力较强的旅游品牌研究、咨询、评价中介机构,逐步向以协会为主导的社会化品牌评价体系转变;四是加大对旅游品牌的扶持、服务力度,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竞争,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营销,以商标注册、质量管理为基础,把专利研发、品牌收购、资本运作与品牌拓展有机结合,丰富品牌营运的手段和方式。加强商标使用管理,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协助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专利申请,为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五是开展旅游企业(集团)品牌推进工作,创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酒店、景区、旅行社、餐饮等企业集团品牌;六是结合旅游协会改革,成立旅游品牌认证中心,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制定严格的品牌评定方法和程序,规范推广活动;七是抓紧制定国家旅游精品的评价标准和创建方式,制定扶持措施和推广计划,作为指导地方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手段,纳入各地区规划;八是建立国家旅游精品库,编制《国家旅游精品目录》。

(9)实施“全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动员和组织全行业共同推进新时期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推行“旅游质量提升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管理规范、开发建设等各个方面。

(10)优化企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社会成本和外部成本。加强行业监管,防止恶性竞争。

七、国际拓展能力

1.定义

是指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全方位竞争态势下,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能力。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以旅游拓展我国的国际能力,二是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三是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2.诊断

旅游业天然地具有国际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入境旅游、引进外资、吸收国际经验等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在:第一,“请进来”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以酒店业为代表的旅游要素产业国际化水平很高;第二,世界旅游大国与强国的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与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密切合作,增强了国际话语权;第四,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增强了谈判能力;第五,驻外办事处规模和网络扩大;第六,企业“走出去”战略已开始启动。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的规模相对弱小,国际能力的提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刚刚起步,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远远滞后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整体水平;第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和产品体系,基本处于“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上参与国际竞争”的状态;第三,发展出境旅游面临着“素质困境”;第四,入境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停留时间、旅游次数等有待提高;第五,旅游业的国际发言权与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3.建议

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把加快旅游国际化作为积极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办法,主动融入国际旅游大循环,本文提出以下六项工作措施:

(1)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数量,完善我国旅游驻外机构的网络,提升我国旅游窗口功能。同时增强旅游外交功能,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世界大国的形象。

(2)推进旅游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产权改革、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走出去”后的经营能力,在投资审批、奖励、补助、境外服务采购等方面对“走出去”企业进行倾斜和扶持。

(3)提高出境游的质量。通过引导方向、规范秩序、游客教育、权益保护等手段保障出境游客权益,提升出境游客素质,通过法律、法规、条例和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出境游发展。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设置第二总部、互派专员等手段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渠道,在市场促销、各类旅游会议、前沿旅游理论研究、旅游实践跟踪调研、旅游研究数据共享等领域加强合作。

(5)加大对外旅游援助的力度。选择一批政治性强、具有相对优势、客源市场潜力大或旅游投资潜力大的区域作为对外旅游援助的重点,彰显旅游强国风范。

(6)加大我国旅游技术、咨询、劳务输出力度。充分发挥我国旅游驻外机构的网络渠道功能,为我国旅游技术、咨询、劳务输出提供便利的服务,降低输出风险。

(7)增强企业的规划、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非常明显,旅游企业应树立国际竞争意识,从资本运作、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吸收国际成功作法,增强国际竞争力。

(8)前瞻性地搞好企业走出去的维权及配套服务,从政治上提升企业国际生存环境,增强企业抵抗国际性冲击的能力。作好外企入境的辅导,引导其按中国的市场规则出牌,减小市场的波动性。

八、应对风险能力

1.定义

旅游业内在特征决定需要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一是旅游业具有敏感性的特点,对外界各类形势的变化反应非常迅速和强烈;二是旅游业是一个对信息有高度依赖性的行业,目的地信息对旅游者在作旅游决策时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容易受到风险袭击,受袭后的破坏性影响又容易扩大化,风险的波及效应大。应对风险能力又称危机管理能力,分三个层次,即社会危机、行业危机和企业危机,主要表现形式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社会骚乱或灾难性事件等,风险具有突然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和连带性的特征。

2.诊断

中国旅游业在应对风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1)旅游业在“非典”考验中“浴火重生”,形成了一整套危机救援方案,促进了国际合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初步形成;(2)国家“十一五”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安全发展概念首度出现在党的文件里,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体制,总体上形成了以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为核心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为旅游业的公共安全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3)国家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提高了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包括自然灾害应急保障、事故灾难应急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在内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但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业风险应对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防御能力不高;二是旅游消费的敏感性特点决定了旅游业风险易发,且波及性大,可控难度大;三是旅游者消费心态不成熟,风险放大效应和波动性加强;四是风险管理和公共应急体系还不成熟,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内功”尚弱;五是旅游行业协会的职能薄弱或缺失,行业自救、自保功能和力量薄弱,难以真正发挥在正常情况下的行业自治、自律和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业自救、自保作用。

3.建议

(1)各级政府和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平常和特殊时期两套抗风险长效运行机制,尤其要建立规范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敏感、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以及运输、现场通信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应急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分散的、静态的信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合理地配置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信息,集结人力物力,防止风险扩散。

(3)结合诚信旅游建设,加快推进规范的网上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完善中国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健全公开透明的旅游公众信息服务渠道。

(4)通过调整假期制度、鼓励企业对员工实施奖励旅游、引导积极健康的旅游消费习惯和心态等手段,调配旅游需求,平衡季节性,使“集中旅游”现象得以缓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因素。

(5)壮大企业规模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抗风险的微观基础。切实培育有效的市场主体,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形成规范的市场平台,将企业真正推向市场平台参与竞争,苦练内功,增强抗风险能力。

(6)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养行业内部自救自保的能力。进一步明确旅游行业协会的职能,健全机构,使之成为真正代表行业和政府沟通、服务企业的行业组织及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

九、规划控制能力

1.定义

旅游规划控制能力指的是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与深度开发规划,落实规划内容,通过规划控制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能力。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组织和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能力;二是赋予规划文本法律地位的能力;三是组织落实规划内容,控制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能力;四是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修订和灵活落实规划的能力。

2.诊断

坚持用规划开路,以高水平旅游规划指导全国旅游实践,这为我国旅游业近20年来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旅游管理部门和众多规划、教育、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摸索,我国旅游规划发展已经奠定了三大基础,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随着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方针、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以规划指导发展的氛围,规划价值得到普遍认同;第二,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推进和指导下,全国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成果颇丰,涌现了一批优秀规划;第三,国家和地方旅游局评定和推广了一批甲、乙、丙级规划资质单位,旅游规划机构发展形成了多专业介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一批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规划方法与技术,奠定了我国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的技术保障基础。

我国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引进、推广、探索阶段,经过百花齐放、全面开花阶段,发展到目前的规范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标准、奉献精品的新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旅游规划发展在第二阶段出现了“三扫”现象(扫盲、扫荡、打扫门庭),在摸索中前进,部分规划文本自身存在一些缺陷,规划控制能力不强,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规划成果进行修编;第二,旅游规划缺少法律地位,实施的约束力不强;第三,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文件,如《旅游规划通则》等还有待完善;第四,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丰富旅游规划实施与管理手段;第五,需要加强规划机构质量管理,形成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监控体系,从源头确保和提升旅游规划控制能力的科学性。

3.建议

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制定多种类型的旅游规划,确定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安排旅游发展要素,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确定旅游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并组织落实规划内容,增强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与控制能力,确保旅游产业按既定的方向快速发展。

(1)强化规划成果管理。提升旅游规划的过程控制能力,把握好规划单位选取、规划编制、规划成果评审、规划实施等各个环节,确保规划编制过程科学、有序。建立规划成果质量监理体系,培养一批规划监理单位,推行第三方监理机制,做好规划的质量跟踪与反馈工作,定期进行旅游规划优秀成果评选,增强国家对旅游规划成果质量控制的宣传与引导力度。

(2)推行规划、咨询、后期服务一体化。加强规划甲乙双方的合作,提高乙方的服务意识,在规划阶段要重视创意策划人员构成、重视各类型和各阶段与甲方的咨询研讨、重视创意突破,规划结束后仍然加强与甲方的思路对接,为其提供延伸咨询,努力做到立意没有脱节、终点减少盲目,从而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一体化延伸服务。

(3)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地方基础、高手整合、公共咨询”的规划编制模式。地方先做好旅游规划的基础工作,这个工作耗时耗力,且需要对当地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地方有优势;规划者是高手,应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和统筹能力,创新突破,拔高档次;同行、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与社区居民能为规划提供有用的咨询,使得规划更贴近实际和具有操作性。

(4)规划编制过程中,整合“五种智慧”,使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落地有声。集中财富智慧,让老总们说出他们的观点;集中政府管理智慧,让政策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各部门落实下去;集中艺术家艺术智慧,让他们的想象力为创新带来无限空间;集中生活智慧,让社区与市场说出最真实的需求信息;集中规划整合智慧,把各种智慧整合到规划文本中去,让各方利益都在规划中得以体现。

(5)推行四种新兴的规划成果形式,丰富旅游规划成果体系。推行跨区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将旅游投资规划与区域旅游规划相结合;强化旅游专项(专题)规划,通过专项规划实现部门联动;探索旅游目的地规划与深度开发规划,使得旅游规划成果形式更加贴近当地旅游发展实际需要;推进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在遵循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将发展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成一个编制层次,称为发展控制性规划,既具指导性,更具可操作性。

(6)针对旅游发展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一轮发展要求,对《旅游规划通则》进行修订。增加旅游规划成果类型,扩大通则的指导范围,使得新兴的规划成果形式有标准可依;细化通则对旅游规划成果的要求,增强通则的针对性,提升通则的内涵指导能力;加强通则的刚性,提升通则对旅游规划成果的约束力。

(7)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提升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完善、普及与加强地方人大和政府对旅游规划成果的立法程序,确保规划成果及时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密切旅游项目审批与旅游规划的关系,确保新上马的项目处于规划控制范围之内;联合出台并进一步落实规划管理办法,加强对下一级行政区旅游规划与重点规划的审查力度。

十、宣传营销能力

1.定义

旅游宣传营销能力是指凭借一定的宣传营销手段,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并产生旅游行为的一种市场开拓能力。对旅游业而言,宣传营销体现为三个层次:推广传播能力,旅游目的地形象取决于宣传营销的力度和能力;渠道能力,如依托旅行社招揽游客并提供旅游服务,形成渠道穿透力;系统服务能力,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救援、帮助等,树立服务形象和口碑。结合旅游业营销的特殊性,旅游宣传营销能力可定义为:以形象传播为推广力,以渠道建设为穿透力,以服务系统为配套力,综合运用各种整合手段和营销战略进行旅游宣传营销的能力。

2.诊断

在政府做形象、行业开渠道、企业推产品的运作模式下,中国旅游业宣传营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其基本经验体现在:

(1)政府主导推动旅游宣传营销。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新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结合国家、地区及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宣传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政府对旅游营销的主导战略主要是营销支持战略,对旅游企业进行指导,引导新产品开发,指明营销机会,找寻销售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开发信息和预计系统,提供研究数据,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提供一般性咨询服务,进行国家旅游形象宣传等。

(2)旅游行业系统的推介会、招商会等专业推广。作为政府主导战略的延伸,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些部门和协会的大力倡导、协调下,联动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作,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旅游节、推介会、旅游商品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等进行专业推广,开展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营销和具体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为旅游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促进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3)企业推介、广告活动活跃。旅游企业是市场宣传营销的真正主体,旅游企业积极行动,采用媒体推介、活动推介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销,在媒体推介上,利用报纸、传单、网络、电视等手段,特别是建立企业网站、发行企业刊物及在相关媒体上发布企业信息等,扩大企业影响力。在活动推介上,采取路演、招商会等方式,以各种形式推介旅游项目,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收益。

(4)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红色旅游立足政治宣传,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发挥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效应,将宣传营销与思德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相结合,有效地开拓了客源市场,形成全方位、可持续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

(5)新技术手段运用加快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进程。为提高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系统整合旅游目的地资源,完善旅游宣传促销和服务手段,国家旅游局提出了推广应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计划。本着全国统筹、突出重点、多方扶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建设推广城市级“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网络营销等技术手段,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将加快,在我国目前已经建立各类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和地方性旅游网站基础上,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6)旅游教育、科研、咨询机构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立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实践,依托包含职业中学、中专、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业成人教育等在内的金字塔式旅游教育体系,通过旅游教育系统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带动,我国旅游营销人才资源培养和开发步伐加快,一些有实力的旅游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旅游宣传营销实践不断出新,“策划湘军”的营销文化品牌全国闻名,宣传营销相关的理论建构正在逐步探索和完善中。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问题有:政府主导多,企业主体弱,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企业多分散进行宣传,配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由于经营体制和宣传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大力推出的旅游展销会、发布会和专题推介等往往得不到企业有力的支持,并且经常发生企业与政府宣传营销脱节的现象,企业往往过度依赖政府,存在“搭便车”想法。

二是尚未形成一体化营销。基本问题有:旅游宣传与渠道建设脱节,营销渠道与消费者的需求脱节,企业主要销售渠道与市场脱节,中间商的角色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其结果是政府部门、企业的宣传营销难以有效进入终端客源市场,致使宣传营销市场细分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市场操作性。虽然重要大型景区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或者销售中心进行招徕销售,但费用成本太高。

三是营销服务系统建设。我国旅游营销服务系统的主要不足有:营销服务布点较少,且分布严重不均衡;信息粗糙陈旧,更新缓慢,严重滞后于旅游需求的更新变化;互动性差、预订功能较弱,游客使用不方便。交通气象信息、旅游产品及服务、公共交通、当地信息等游客服务信息发布比较零散,不方便游客查询;组织运作概况、宣传促销、交流交易、决策辅助等管理服务信息公开的积极性不高,公开程度不够。

3.建议

(1)加强主体整合,推进组合营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格局,丰富旅游宣传促销手段,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发挥政府在旅游宣传营销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找准突破口和宣传重点,增强对外宣传促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渠道建设,推进一体化营销。以一体化营销为经营理念,加强与旅行社、旅游批发商和航空公司等合作,建立和完善旅游分销体系,加强旅游代理商合作,采取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完善旅游销售渠道。联合各中间商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联手促销,完善旅行社、景区、旅游饭店等的相关职能,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通过旅行社向市场终端逐步融合渗透。

(3)加强营销服务系统建设。在建设推广城市级“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网络逐步形成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体系。在国家旅游局的统筹下,以现场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和研讨,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扩大该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在优秀旅游城市建立和推广使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争取列入国家“倍增计划”,给予贷款贴息的政策支持。

十一、持续发展能力

1.定义是指保护好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内涵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资源环境演化的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诊断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辨证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些年旅游业一直注重以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具体表现在:

第一,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成就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奠定了新的基础;

第二,旅游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的综合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扩展,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效益转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

第三,旅游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环保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两者矛盾和统一关系的认识,为优化和创新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第四,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成为促进旅游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环保意识和文化素质还较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旅游资源管理与旅游产业管理脱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体制限制;第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糊化、表面化、广泛化和简单化认识;第三,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滞后,有规划但缺少刚性,有保护但缺少手段,无序开发需要引起重视;第四,资源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

3.建议发挥旅游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条例和法规,鉴于旅游部门管产业不管资源的现状,提出旅游部门对旅游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通过以下八种途径:

(1)在旅游规划中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与控制管理的要求,增强规划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力度,着力解决现有规划对保护缺少刚性、手段不足的问题。

(2)在行业标准和规范中增强对环境管理的能力。在出台新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时,在已有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修订时,重点突出对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

(3)加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执法。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法(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法等),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执法队伍,与旅游相结合,推进综合执法。

(4)加大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境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低碳旅游城市等的建设,促进旅游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5)倡导和推行绿色经营体系建设,创新和深化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在旅游产业内推行资源环境友好型经营模式。

(6)鼓励和倡导旅游者进行绿色消费。宣传和倡导生态知识,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和鼓励,使旅游者遵守环境伦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

(7)政府加大对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将其作为继交通之后的重点投资领域,通过合理的投入将资源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8)研究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绿色开发等的奖励措施,对已取得成绩的绿色旅游行为提供合理的奖励和资金补助,确保绿色旅游在经济上能持续发展。同时对经典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形成示范效应。

十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能力

1.定义素质是人的综合能力与综合道德水准,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游客素质主要通过文化素质、文明素质、消费行为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体现出来。

2.问题中国旅游大军的主流是健康的,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但也有少数人的不雅行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规范和文化氛围。一是文明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吃”方面贪多浪费不讲仪态,“行”方面自由散漫不顾他人,“玩”方面我行我素不以为意,“赏”方面举止失当不知有序。用八个形容词来说就是:脏、吵、抢、粗、懒、窘、泼。二是文化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鉴赏能力不高,游览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对历史、细节等不深究;文化内涵不高,不珍惜自然、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造成风景资源破坏、文物古迹损毁等不良现象。三是消费行为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消费心理不成熟,常侥幸认为低价团也会有高质量的行程;消费观念不理性,部分旅游消费者爱慕虚荣。

3.建议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国民素质提升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在实施步骤上,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教育实践、建立机制”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措施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点:

(1)征集制定旅游行为规范。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网站,大力宣传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2)加强旅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各级文明办和旅游部门组织编写出版《指南》和《公约》等通俗读物和宣传挂图,免费发放到各地主要旅游目的地。

(3)广泛开展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实践活动。各级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职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保障措施和工作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旅行社对旅行团的全程教育。各类风景旅游区要通过制作发布公益广告、设立文明监督岗、评选文明游客等方式,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加强旅游景点当地的管理与查处。

(4)建立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完善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各级旅游部门要建立公民旅游文明教育考核制度,对旅行社履行教育游客职责实施有效管理和考核。各旅行社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教育引导广大游客的职责。建立导游和领队全程文明教育责任制。对未能有效履行教育游客职责、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导游和旅行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各地各部门要将旅游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纳入职业道德培训计划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管理。

十三、和谐统筹能力

1.定义旅游和谐统筹能力是指在旅游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和谐发展的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生态和谐,尊重、爱护自然,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资源环境和自然生态问题,增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旅游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二是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指社会人群在社会公共层面互为融洽并获得心理满足,人们在社会关系上的和睦共处和相互提携是人际和谐的重要特征,人际和谐是实现和谐旅游的重要条件;三是心态和谐,人们处理自我的关系,即肉体存在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常被称为身心关系。身心关系和谐是指人们物质世界丰富,精神世界充实,二者达到平衡,和谐旅游是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2.诊断旅游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形成“五架马车”效应,拉动和谐社会建设,即:促进人的休闲和健康,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和人际关系改善,形成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合作,缩小地域差别;促进生态健康和资源节约,提高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和谐的重要力量。旅游业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以“和谐旅游”的理念发展旅游业,增强旅游业“五架马车”的动力和耐力,使“小和谐”形成“大马力”,促进“大和谐”。但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目前还存在诸多的不和谐现象:一是旅游资源的不适当开发,二是旅游地文化的丧失和道德风尚的改变,三是旅游安全隐患的存在,四是区域旅游发展和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

3.建议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旅游业也必须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构建和谐旅游,对策与措施主要是推出和谐旅游的“七个行动”,即:

(1)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行动。通过开展“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活动,在酒店、餐饮、旅行社、景区、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形成一批和谐利用、和谐运行、和谐建设的典范,并实现旅游经营主体制定和谐目标与产生和谐效应的统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和谐旅游,并带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关键是:第一,在全行业中深入扎实地开展和谐旅游的宣传活动;第二,定期评选和谐旅游典范,推广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第三,以“和谐景区”评选为突破口,启动和谐旅游典范的创建与评选行动。

(2)旅游慈善行动。通过旅游来帮贫、扶贫,推动贫富之间的和谐发展。一是建立旅游慈善基金,扶持贫困地区做大旅游产业;二是在旅游者中开展四个“一”旅游慈善行动,即:为贫困地区“带来一本书,留下一元钱,带走一个礼品,留下一个美好回忆”。

(3)绿色旅游行动。一是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章,强化绿色旅游管理;二是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绿色经营,创建绿色旅游企业;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四是鼓励绿色消费,提高旅游者环保意识和素质。

(4)诚信旅游行动。根据国家对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组织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明白消费,创新市场管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诚信体系框架,实现“放心旅游”。一是以行业改革为动力,以法规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诚信体系框架;二是探索建立旅行社批零体系,实现旅游市场组织网络的制度突破;三是建设旅行社、饭店和导游人员的“诚信信息库”,提供公开透明和制度化的信息渠道;四是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五是推出“万家企业共建诚信”活动,引导诚信经营活动向纵深发展;六是与部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开展“诚信旅游”双向互动,建立合作机制。

(5)安全旅游行动。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要消除旅游不安全因素,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提高旅游安全认知,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督促景区、饭店、旅行社加强旅游安全建设,确保旅游者人身安全,实现安全旅游。

(6)与民共惠,社区发展行动。旅游发展会造成社会、环境和经济资源的竞争问题及其他负面影响,应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尊重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民共惠,实现社区与旅游和谐发展。一是在规划阶段全面实行社区参与机制,确保居民的利益能在规划中得到体现;二是吸收社区居民到旅游企业工作;三是引导社区居民向旅游企业提供原材料,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生活环境;五是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打折等优惠。

(7)关爱游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游客为中心,通过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结构调整等,建立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相适应、与国际接轨、具有世界水平的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旅游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一是建立和完善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和导游人员等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积极推行质量认证,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研究制定乡村旅游、自驾车、温泉、绿色饭店等质量标准。

十四、创业就业能力1.定义是指发挥旅游业新兴产业优势,鼓励、引导和支持旅游创业就业,创造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提高群众旅游自主创业和广泛就业水平的能力。旅游业产业具有关联度大、发展机会多、就业成本低、就业容量大,蕴含着广阔的大众创业空间并可以提供众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2.诊断旅游业已经成为创业和就业的巨大平台,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人,从业总人数约60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7.8%。但是,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旅游就业门槛较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从业人员队伍整体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这些都是制约旅游创业就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建议以人才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促进就业、培育旅游产业大军为目标,使旅游业成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增长点和渠道,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我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优势,力争年均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00万人次。

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企业用工及分配机制。旅游企业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按照建设观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改组改制、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旅游企业,建立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准入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性项目向全社会投资者开放,形成全社会办旅游、有能力的人办旅游的良性发展格局。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本运作,鼓励支持民营、外资企业参股、控股国有旅游企业,推进产权多元化重组。建立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和开发旅游教育资源,大力培养旅游创业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各高校旅游专业的作用,加强旅游培训基地、师资和教材的建设,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二是不间断地举办各类旅游业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旅游培训合作交流,组织部分旅游管理人员赴国外开展业务培训;四是建立旅游人才信息网络,积极吸引各种人才加入旅游行业,为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平台;五是努力培育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企业家队伍,以人才带动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鼓励旅游创业的激励机制。依法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基层,还权于企业,对于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允许开办和经营;争取建立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对旅游生产企业提供小额担保;对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行税费、土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出资经办旅游企业或合作开展旅游业务。建立促进旅游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机制。对各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对本地投资者和外地投资者都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2)构建广阔的全民旅游创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展工业、农业旅游,推动老区创业,促进工矿、农村地区旅游创业。使旅游创业向老区、厂矿、农村延伸与辐射,带动老区人民以及工人、农民致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厂矿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旅游要素配套建没,开拓旅游创业途径。行、游、食、住、购、娱等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是旅游业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吸引群众参与旅游创业的重要领域。在努力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相关行业和旅游区周围的居民提供大量的间接就业岗位。加快旅游企业改革,畅通创业渠道。加快旅游企业制度创新,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鼓励境内外企业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旅游兴业的能人提供畅通的创业渠道。完善旅游中介服务体系,扩大行业领域。加快发展旅游中介服务业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面,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服务、导游管理等多项旅游中介服务,是可以为中小投资者所选择的项目。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延伸创业链条,拓展旅游创业空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带来工业、农业、建筑、教育等多个相关行业扩大产业规模,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营造有利自主创业的旅游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逐步调整和规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配合旅游行政管理工作,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旅游自律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

(4)启动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就业援助工程。制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对五类特殊人员制定就业或创业援助计划。一是旅游再就业援助计划,二是“妇女旅游就业援助计划”,三是“大学生旅游创业援助计划”,四是“回乡旅游创业援助计划”,五是“残疾人旅游就业援助计划”。

(5)推进与全民创业相适应的旅游就业培训行动。一是加速旅游教育培训的制度创新。促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推出旅游人才培养示范点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旅游教育专业委员会促进院校之间以及旅游院校与旅游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完善行业各类资格认证考试提高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旅游一线人才和导游人才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通过举办高级研讨班、职业经理人认证,引导旅游院校开办新专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一批旅游领导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旅游研究、师资人才。二是加强旅游人才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开拓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中国的旅游教育机构参与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中国旅游教育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国际组织和旅游发达国家争取更多的旅游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培训旅游管理干部,树立中国旅游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三是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开展行业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文明导游员、技术能手、旅游突出贡献等的评选活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旅游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6)加强旅游就业服务和规范管理。编制和发布旅游就业指南,建立和健全旅游就业信息网络,推进旅游人才市场建设,规范发展职业介绍、劳务派遣、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提升行业职业声望,提高就业吸引力,消除社会上对旅游就业的认识误区。

十五、科技信息能力1.定义旅游科技化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旅游行业内部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两者共同成为保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2.诊断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以及旅游者的成熟等使得旅游科技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1)科技成为旅游发展的技术平台。科技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航空技术的商业化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远程旅游的交通工具,使国际旅游大众化,旅游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成为推动旅游业又一次重大变革的直接动因。现阶段,由高速交通、终端信息网络、虚拟科技等的发展应用正推动旅游业实现第三次科技革命。

(2)科技改变了旅游业态。一方面,网上旅游、网上预订将促进旅游个性化、多极化的进一步盛行,散客比例将明显增大,传统旅游方式将被改变。另一方面,科技与旅游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科技旅游,科技旅游是对传统旅游产业空白的填补,丰富了旅游产业构成。

(3)科技创造了新的旅游产品。高科技的运用创造了新的旅游产品,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如人造主题公园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如声学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模拟系统技术等,创造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4)科技丰富与深化了旅游内涵。科技的运用,重新界定了旅游资源,使得旅游资源的外延得到了扩展,使旅游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内涵更加丰富,避免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5)科技提高了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高新科技在旅游业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尽管如此,旅游业的科技发展在我国仍属初创时期,发展还不成熟,与我国旅游业巨大的发展潜力相比、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相比,旅游科技以及旅游信息化对我国旅游产业的保障支撑明显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观念滞后,对旅游科技化和信息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2)对旅游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3)高新技术含量低,运用手段单一,与游客的互动性差;

(4)旅游企业高新技术人员匮乏,研发机构对旅游科技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我国自主开发的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旅游产品较少。

3.建议

(1)实施中国旅游科技创新支撑计划。主要以旅游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旅游市场促销、咨询服务、项目开发、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各环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3)积极推进旅游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大旅游装备、设施、设备对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发展壮大新兴产品。

(4)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旅游集团,大力开发对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集团。

(5)加强旅游产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尽快实行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充分借助旅游网站蓬勃兴起的势头,积极培育旅游信息市场,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使信息在旅游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全面建设,扩大中国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的覆盖面和宣传力度,整合分散的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建设市场面广、信息充分的营销预订系统,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旅游商业协作网络,引导企业采用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提升经营水平。

(7)建设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基地,建立和完善旅游创新网络。以国家公共投入为主,重视开发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尤其是针对地方、企业特点,加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共同建设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基地,推动旅游研究的工程化和现代化进程,为旅游科技转化、提高产业效率提供动力。第一,争取专项资金加强硬件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已有平台,争取加强对旅游重点实验室、重大岗位创新工程等方面的专项投入。第二,与产业界共建研究基地和工程中心。以此打通旅游研究与实践共行的通道,将理论研究主动推向实践,以田园调查、社会调查、案例跟踪研究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把握新变化,推进技术研发,加强对实践的指导。第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支持企业参与旅游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鼓励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体。

(8)颁布科技创新引导目录,建立和完善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与奖励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加强旅游重大问题研究。以颁布《旅游新产品目录》、《旅游新项目目录》为基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培育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医院药学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医院药学,建设,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医药改革的深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部药事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谈谈医院药学的建设与发展。

1 医院药学发展现状

通常的说法是,美欧等国的医院药学发展现分三个阶段:(1)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任务的阶段;(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临床药学阶段;(3)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药学监护阶段。即是以病员为中心进行药学治疗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的医院药师协会提出药师的工作应该在整个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制订合理用药方案以达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日期,降低医疗费用。

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也基本上分为这三个阶段,只不过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不同级别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虽没有固定模式,但也都在从不同方面努力,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1]。药学监护工作也应社会进步和需求,在大型综合医院逐步兴起。

2 现阶段对药学工作的要求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的推行和深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吴永佩教授指出,现阶段药事管理趋于规范和成熟[2]。2009年是医药政策法规改革频繁的一年,2009年7月启动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8月正式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以及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是2009年药事管理工作的3个重点。吴永佩指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以及药物临床应用上已经取得的成绩,继续检查和发现不足;而临床路径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医院医疗管理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即将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其配套文件,就吴永佩的话来说是2010年药事管理领域的一件大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是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修订而来,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药物与临床学委员会”(简称DTC),将更加重视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使医院药事管理的职责更加突出,该法规的颁发,将会使医院药事管理的水平及要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未来的趋势,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和药学部门建设将更受重视,临床药师制度继续推进,吴永佩说:“2009年,国家将药事管理上升到全院管理的层面,医院领导层对药事管理的责任将更加明确,对药事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基本药物制度、临床路径、国家处方集发布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对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要求已达到能够经济合理的控制药物使用的层面了。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刻指出:“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民众药品使用的公平性,可获得性和用药安全是卫生系统的基本职责之一”。社会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对医院药事管理的要求以及目前医院药事管理的实际需求,对药学部门的要求已经提升到“药学监护”的层面,还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药品即将实行零加成而改收药事服务费,所以,现实的问题也迫使医院要实行多样化的药学服务,才能实现多样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医院药学事业建设,既是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医院管理的需要。加强医院药学部门建设,事在必行。

3 医院药学的建设及发展

一句话:紧抓机遇,与时俱进,保进合理用药,实施全面的药学服务。

3.1 纠正观念,改变认识

长期以来,药学在医院技术结构中并不受重视,社会及自身管理层以及药学工作人员对医院药学的定位仅限于药品的供应,甚至有一般社会人员都能够胜任并从事药学工作一说。所以,药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低,药学人员素质要求低,技术水平滞步不前,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要求已经提升到药学监护的层面,这也是医院管理的实际需求,与现今的药学水平有跨世纪的差距,如果不改变观念,奋起直追,我们的药学工作就会落后,甚至达不到医院管理的基本需求。

3.2 人才建设

积极培养引进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既是现实迫切的需求,也是快速提升药学水平最直接的办法。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是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医学、药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即使现在培养或引进临床药师,也需要几年的临床与药学知识的积累才能胜任临床药学工作。

3.3 药房及药学服务建设

开展全面的药学服务,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医院药学为基础,以临床药学为核心,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定义明确,要求具体。医院在逐步培养引进人才的同时,根据卫生部药事管理要求,要力所能及的开展处方医嘱点评、用药咨询、ADR监测、药学信息服务等工作,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3.3.1 药房建设

《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开处方是医生的权利职责,调剂处方是药师的权利职责。调剂处方有审方、调剂、核对、发药、用药交待几个环节,为了满足调剂处方的要求,需要建立布局和流程符合要求的药品调剂中心,医院的药房建设,是以确保调剂安全,方便患者取药,调剂流程规范,做好用药交待为目的来建设。

3.3.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设

即将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指出:“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行集中调配供应。除静脉用药外,住院(中心)药房对其他药品实行单次剂量调剂配发。”强制性规定TPN、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需在PIVAS中进行。按此要求,医院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施综合管理,统一协调,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PIVAS)和摆药中心(简称DDC)为基础,建立临床用药服务中心,把药学技术服务和药品供应统一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医院药学服务发生质的改变,显著提高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也将得到质的提升。

3.3.3 临床药师制度建设

卫生部在《医院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医院应当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3]。医院药学部门必须设置临床药学部,集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于一体,是药剂科药学技术服务的核心部门,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临床药学、药学监护、药学信息、血药浓度检测(TDM)、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学咨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等药学技术服务及管理工作。

卫生部药事管理的要求,医院实际管理的需要,迫使我们的药学工作必需有跨世纪的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药学工作现今的局面,只要我们纠正观念,改变认识,重视医院药学工作,药学事业必将得到跨世纪的发展,实现以临床药学服务为载体,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线,保障药品供应为基础,实施全面药学技术服务,两个效益显著,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次娥,朱曼,孙艳,等.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3):42.

[2]王明霞.2009药事回顾药事管理:趋于规范和成熟——访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吴永佩教授.中国处方药, 2010(2):13.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8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省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336.1户,4676.4人,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规模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3)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省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根据我们在嘉兴的调查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3.小城镇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在县域内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再加上国家基本农田的位置的不可变更,更进一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并使得小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不节约。另外,農民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这时土地承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影响小城镇的发展建设。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有序”发展的原则,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建设重点,加快集聚进度,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使我省各镇逐步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型小城镇。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1.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全省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城关镇和一般建制镇,应该成为我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并继续适当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通过用地、财政等政策倾斜,进一步支持重点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导分散布局的各类企业向重点镇集中。通过这种重点发展战略,一方面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化”倾向,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平衡,使城市文明能够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2.强化规划引导,调整和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

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超前性,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2)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3)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工业小区的选择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建设工业小区,同时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功能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突破融资瓶颈,抓好平台建设。

(1)加大投融资力度。投入是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源,小城镇建设面貌的日新月异,无不得益于不断加大的投入。

(2)加大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小城镇新形象。

(3)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的发展,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对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抓好经营性用地工作。各镇要根据城镇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本镇实际合理安排和推出经营性用地,使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4.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抓好落实。

(1)创新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体制。加强镇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资体制、集镇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理顺小城镇条块关系,增强各镇政府的调控职能。

上一篇:乡镇法治文化情况汇报下一篇:广州地区旅行社兼职导游劳务协议(广东青旅旅行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