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2024-09-18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精选12篇)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1

在编制有限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 调动审计主体积极性, 发展现代军队审计, 是完善军队审计管理、有利于军队审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 我国审计理论界在审计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创新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和具体, 军队审计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全面。加强军队审计管理能够完善审计内部的管理机制, 加快审计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军队审计部门缺少有针对自身进行监督和评估的系统机制, 缺少督促审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运行的有效手段, 形成了军队审计部门的工作“无人监督”的局面。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是在此背景下, 加强军队审计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机构设置、内容制定、方法选择、指标设计是绩效评估工作的基础。实施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应选择适当的时机, 严格遵循一定的绩效评估程序。

一、合理选择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时机

由于绩效评估应用的对象不同, 各个行业、项目展开绩效评估的时机也就不同。按照军队审计项目的特点, 并结合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 本文把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时机选择在审计回访的时候。一般审计回访的时间在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生效的6个月内。这时不仅审计项目实施已经完成, 审计报告已经签发, 并且实施审计项目的效果和效益也能够体现出来, 便于对军队审计项目的绩效有比较全面的评估。绩效评估的时间选定的过早, 审计项目的工作尚未完成, 不能达到审计目标, 审计项目产生的绩效难以评估;绩效评估的时间选定的太晚, 审计项目失去时效性, 不能够及时体现审计项目的经验和问题, 不利于发挥绩效评估的效果。

但是, 本文的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时机是对一般项目而言的, 对于极特殊的审计项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应分析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 再选定绩效评估时间。

二、严格实施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程序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有计划地进行, 尽管由于绩效评估的背景、目的、对象和条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导致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执行程序会因具体情况而有变化, 但是对于军队审计绩效评估来说是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 并建立有效的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机制, 保障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能够顺利、完整地进行。

(一) 受领任务并明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目的

根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工作安排, 接受绩效评估工作任务。由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委员会指定该任务的责任人成为该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组的组长。由组长签订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责任书, 并确定小组成员, 通告被评估单位。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工作开展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它有助于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者理清思路, 进一步思考、落实绩效评估工作。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 不同的部门对绩效评估的要求、评估的标准并不相同。因此, 只有明确了本次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 下一步的绩效评估工作才能顺利地实施。否则, 绩效评估工作就失去了方向, 会导致下一步的绩效评估工作无从下手。

(二) 确定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通常摆在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评估人员面前的问题会很多, 并且杂乱无章。这时,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评估人员需要及时理清思路, 分清楚哪些方面是绩效评估重点、哪些方面的是次要的。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评估人员在确定绩效评估的重点和关键时, 需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方面, 要根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决定绩效评估的重点。不同的绩效评估目的的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因此在选择评估的重点和关键时就必须依据本次实施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再者,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不仅清楚地描述了部门关注的重点, 而且描述了如何运用绩效评估的结果, 它决定了绩效评估所需要优先收集的信息;另一方面, 根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经费与人力决定绩效评估的重点和关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所需的经费与人力, 决定了绩效评估的范围、时间、重点内容。

(三) 选择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是指反映军队审计项目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 任何评估指标都是从数字方面或者语言方面表明一定的军队审计项目的某种属性或特征的。通过一个具体的指标, 可以分析出军队审计项目中某种现象的属性或特征。若把几个有联系的指标结合在一起, 就可以从多方面认识和说明一个比较复杂的军队审计项目现象的属性和特征。也就是说, 每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几乎都可以使用多个评估指标, 而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者既可以使用一个指标评估某一现象, 也可以采用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反映某一现象。所以, 选择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是实施绩效评估的必要过程。选择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可以由绩效评估者进行初步筛选, 然后请专家或上级领导进行评议, 但是都必须遵守构建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四) 确定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方法

通常可供选择的绩效评估方法或者说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法、问卷法、观察法等。由于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经费有限, 所以绩效评估工作应在确保评估工作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五) 编制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计划

在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组组成后, 组长根据任务情况, 进行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计划, 对组员进行分工, 初步布置绩效评估工作。需要计划的内容有:工作范围、人员分工、组织实施、形成意见、报告编写、工作进度等。

(六) 收集并整理绩效评估信息

根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计划的重点, 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被评估审计组成员向绩效评估组介绍情况、提供所需资料。从审计立项、制定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结束、完成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组都需要根据绩效评估的要求收集该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资料。而且, 要认真审核审计项目资料的真实性, 全面性。

(七) 按计划实施绩效评估

按照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计划, 实施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要依照评估标准、确立评估标准、提取收集到的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八) 撰写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组成员在完成以上步骤后, 撰写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绩效评估报告是评估的汇总和总结。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审计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情况, 认真全面地提出绩效评估建议, 而且要文字表达准确。

(九) 反馈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结果

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报告撰写完成后必须将本次的绩效评估结果向评估委员会报告。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绩效评估本身, 是为了能够加强军队审计项目管理, 提高军队审计项目的绩效, 为进一步科学改善军队审计项目管理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三、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案例分析

本文对某单位在建医疗综合楼工程管理审计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某单位医疗综合楼工程建设项目属于重大审计项目, 符合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条件和要求。

(一) 某单位在建医疗综合楼工程管理审计项目

1. 审计项目准备。

审计组制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对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 明确审计内容、时间、人员分工和要求。

2. 召开进点会议。

审计组组长向被审计单位主管该项工程建设的领导及有关部门通报审计目的、内容和要求, 被审计单位向审计组汇报工程建设以来的管理情况。

3. 查看施工现场。

查看施工现场, 了解该项工程建设的形象建设和现场施工组织、文明施工等情况。全面真实的掌握工程建设的实际建设规模、施工进度、现场管理等情况。

4. 收集审计资料。

在正式展开审计之前, 分别与工程、财务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要求提供齐全、真实和有效的资料。资料包括:工程建设管理资料, 主要有工程立项的请示和批复、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 工程设计图纸, 物资、设备招标, 工程预算、会议记录、合同等文件;工程财务管理资料, 主要有会计账簿、凭证单据、工程决算等资料。

5. 展开审计。

审计组成员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明确分工、内容和要求,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规为准绳, 对收集的审计资料实施审计, 记录详细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 依据有关规定做出审计评价, 形成审计报告。

(二) 审计项目绩效评估

1. 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准备。

首先, 根据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委员会的工作安排, 受领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 确定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组组长和成员, 通告实施某单位在建医疗综合楼工程管理审计的审计组, 并明确该项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 绩效评估的范围、时间和重点内容。根据该审计项目特点和绩效评估的目的, 确定该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制定绩效评估的计划。

2. 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实施。

根据制定的审计项目绩效评估计划重点, 被评估审计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主管该工程建设的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向绩效评估工作组介绍情况, 提供绩效评估所需要的资料。依据审计资料, 可清楚了解到实施审计的目的、范围、内容、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和人员分工等。根据审计项目资料, 运用绩效评估的定性评估法, 选定审计项目的合理性、审计项目的可行性、审计组人员分工的明确性、审计管理的高效性、审计程序的合理性、审计实施的完整性、审计评价的恰当性、审计报告的使用性、审计档案的全面性为定性评估指标, 对每一个定性评估指标分为“优、良、中、差、劣”五种定性评估等级, 对应用“5、4、3、2、1”表示各定性绩效指标的分值。根据审计项目资料, 可以了解到审计组成员从审前准备到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共九天半使用的时间, 检查出超标准建设导致超计划投资30%, 有的工程合同条款不合理造成经济损失等问题, 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等。遵照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得出该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结果, 并撰写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3. 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反馈。

向军队审计项目绩效评估委员会报告该审计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2

国有企业是国家审计开展绩效审计最早的领域,审计机关成立伊始的第一个企业审计项目——对天津铁厂长期亏损问题的审计,便带有经济效益审计的色彩,试审组通过分析该厂连年亏损的原因与天津铁厂共同研究制定了扭亏为盈的主要措施。1984年4月《经济日报》公布了试审组的《天津铁厂长期亏损试审报告》,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在天津铁厂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企业扭亏的措施。在上述措施和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天津铁厂终于在1984年5月甩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

在加强企业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关还提出“两个延伸”——既要审计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维护财经法纪,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并作适当审计评价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对以查处违法违纪为重点的企业审计模式的发展,是审计机关对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做出的初步探索。通过“两个延伸”,促进了企业改善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如1991年上半年审计署对10户企业实行“两个延伸”检查,向企业提出的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90%被企业采纳,企业当年实现利税总额比上年增长48.9%。1999年,审计署组织了对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23户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同时进行了绩效审计尝试,除查出损益不实、潜亏严重、收入不入账等问题外,还针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外担保行为不规范,处理不良资产和潜亏等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得以改革和完善,注重企业绩效似乎已不再是国家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然而目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00多户大型中央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国家作为投资主体。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天生的弊端,即出资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合一,公司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合一,权力高度集中,决策缺乏制衡。因此,对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并未过时,需要进一步推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绩效审计之路。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企业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绩效审计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需要。

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审计更多地关注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对其效益性关注不够。从充分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角度,审计需要在坚持真实合法审计目标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的绩效审计,使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已明确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重要战略目标,并勾画出建立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具体路径。为此,审计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

(二)开展绩效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现实的需要。

根据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达到11.9万户,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达到3.3万亿元。同时,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国有企业占有和控制的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国家审计作为国有资产的守护者,必然要承担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职责,在揭示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关注质量绩效,促进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维护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事业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开展绩效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形式。目前,在美国,国家审计总署绩效审计在审计业务中已经达到85%以上;英国审计署和加拿大审计长公署,绩效审计大致占审计数额的40%;法国审计法院绩效审计占67%。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是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发展引起了审计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化;审计形态呈多元化趋势,审计职能范围逐步扩大,国家审计活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审计向纵深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绩效不高、机制体制不健全、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开展绩效审计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我国国家审计要顺应审计发展潮流,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必须深化审计创新,积极开展中国特色企业绩效审计,进而

提高中国审计的国际地位。

三、企业绩效审计的主要审计技术方法及评价标准

(一)企业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

绩效审计在搜集和评价过程中,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等技术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

调查研究可以用来调查事实、收集信息,也可以用来收集对特定问

题的不同观点。在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座谈会法,征求关于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想法。同时,有针对性选取部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围绕审计评价来设计各项指标,使审计人员更广泛的听取意见,收集资料,为深入分析,准确把握问题实质提供依据。调查研究还可以采用审计抽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采用录音、拍照、摄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取证。通过实地检查和抽查,发现和揭示问题,以取得第一手资料。

统计分析也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应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因果关系、差距及影响原因。在分析过程中,注重各种分析方式的结合使用,一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对难以取得数据支撑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对易取得数据支撑的问题采取定量分析;二是静态、动态指标与趋势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是指对企业收入、利润、用户数、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动态分析是对企业上述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三是合规性分析与合理性分析相结合。

(二)企业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标准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高低、优劣的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是与审计判断直接相关的。只有选择好评价标准,建立合适的参照系,才能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对于绩效审计标准的确定,笔者认为一是参考已有的行业标准。每个行业各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特点,很难为每一行业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被审计单位制定的一些控制制度、管理办法等。被审计单位为加强管理制定的控制制度、办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也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分析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缺陷,评价管理责任;三是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发展目标、指标,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发布的规范、技术标准等。

总之,我们开展的企业绩效审计还处在一个探索过程中,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宜简不宜繁,评价指标应尽量是通用的,而非专业的;应尽量是实际产生的,而非理论数值;应是重大关键性指标,而非大而全指标体系。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企业绩效审计的途径

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在企业绩效审计方面,审计机关已经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锻炼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能力,绩效审计取得了良好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推进中国特色企业绩效审计,就必须转变企业审计发展思路,创新企业审计模式和工作方法。

一是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大局,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创新企业审计模式,改变目前企业审计技术路径,使审计监督融入国资管理之中,有效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当前应拓展企业审计新内涵,从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重大方针政策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国资管理绩效审计工作新思路,监督国资管理部门监管职责履行,完善国资监督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企业审计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切实做到从审计具体企业为主向审计国资监管部门职责履行转变;从关注单一国有企业向关注整体国有资产管理转变;从查找问题为主向促进完善监管制度机制转变。审计的具体技术路径应为: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延伸检查发现被查企业的问题处理,不再是审计监督部门的职能,而是国资管理部门落实审计监督处理意见的职能,从而使审计监督能全面地融入到国资管理之中,更好地为国有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理顺工作思路,改进企业审计组织方式,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科学研究确定审计项目,通过设立企业审计立项程序机制和专家研讨、论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解决审计项目计划立项不充分,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问题。改变传统单打独斗的审计组织方式,突出国资部门监管职责履行和监管制度政策,选择国资部门监管企业延伸检查并与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或者围绕某一行业或专题组织开展绩效审计,广泛采取审计调查方式,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国资部门监管或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分析研究问题的力度,从政策、体制、机制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审计监督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多元化的审计队伍,为企业绩效审计的有效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企业绩效审计,人才队伍是关键。审计不仅要掌握会计、审计、税务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要具备公共行政管理、计算机技术、环保知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知识、工程管理、数学等其它学科的知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审计人员同时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而是要使审计队伍总体知识结构多元化且科学平衡。这不仅需要吸收引进多学科的专业人才,而且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多途径地对现有人员审计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审计业务熟练的骨干人才,保证人员素质和结构满足开展绩效审计的需要。当前,审计人员急需进一步更新观念,打破绩效审计的神秘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新审计思维和视角,不要过多地强调或拘泥于形式,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同时,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边提高,努力认识和把握绩效审计规律,及时总结和交流绩效审计成功的做法和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绩效审计之路。

五、结论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绩效审计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跟踪审计,其实质是实时审计,又被称为同步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基本线路是项目的建设程序。顺着建设程序这条主线,审计人员逐步开展了对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开工前工作审计、在建期工作的审计和竣工后工作的审计等相关工作,并实现了从以资金为主线转移到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的审计重心转移。

由于审计体制的不同,国外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计介入的时间、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设项目审计主要是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事前投资决策环节的建设计划(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审计和公共投资的绩效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覆盖的时间主要是“一前一后”,“一前”就是建设计划审计,“一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较少采用与项目建设同步的跟踪审计。

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渐进式的发展和演变,可分为若干阶段,这就构成了项目生命期,即从建设项目的资源投入—前期启动阶段—中期规划实施阶段—后期收尾交结阶段整个过程。跟踪审计应该贯穿这整个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工作内容。审计主要跟踪建设程序,有计划地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征地拆迁、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价款结算、竣工验收直至项目投产或使用,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可以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从某个阶段开始,甚至可以从某阶段的某个环节介入,没有固定的限制,并且根据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或完善。理论上是介入越早,项目风险和成本会越低。

建设项目一般要经过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在不同阶段选定与之相关的控制目标,体现了审计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更为理想的审计模式,在此模式下,审计人员可以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但建设项目审计本身也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如何选择审计重点,是审计必须考虑的策略问题,只有选择好审计重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内涵与外延

相对于现在的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来说,绩效审计体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以绩效的视角审计建设项目投资过程中的所有技术经济活动。因此,绩效审计是全面审计,是综合审计。其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给予展示:①沿建设程序分析。绩效审计包括前期决策审计、设计工作审计、资金筹集過程的审计、前期招标投标审计、合同签订过程的审计、施工进度审计、施工质量审计、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竣工验收工作审计、生产准备情况审计等主要内容。②从建设项目投资绩效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角度看,它应包括工程技术审计、工程经济审计、工程管理审计及财务审计等主要内容。③从审计对象看,它涉及到对参加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所有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审计,比如对建设单位的审计,对施工单位的审计,对设计单位的审计,对监理单位的审计等。④从建设项目投资绩效产生的时间点上看,它包括建设过程绩效审计和建成后使用阶段的绩效审计。按照工程寿命期限的划分来说,绩效审计反映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两大主要阶段。⑤从资金运行方面考虑,建设项目投资运动过程的实质是价值运动过程,它包括投资形成(资金筹集)、投资分配、投资运用和投资回收四个阶段。因此,投资绩效审计也通过筹资时期的绩效审计、投资分配审计、投资运用阶段的绩效审计和投资回收阶段的绩效审计反映出来。在资金筹集阶段,应该重点审计筹资方式是否合规、筹资额度是否恰当、筹资成本是否合理及资金是否及时到位等相关内容;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分配结构,所以,在投资分配阶段,应着重于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审批行为进行审计,审计可行性研究过程是否规范,其分析深度是否真实、准确,审批程序是否合规等;而在投资运用阶段,则应重点审计建设项目投资的概算执行情况,建设成本控制情况,工程结算情况以及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情况等;在投资回收阶段,则偏重于项目的后评价,着重于项目实际实现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审计,以确定前期决策时所预期的效益目标是否实现。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绩效审计的根本影响

(一)跟踪审计模式有利于投资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根据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对项目施工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情况及其他事项实施审计监督的方法,它要求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立项之后就介入建设工作,参与建设管理,参与监督和评价职能,确保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是现代审计制度的创新,是解决当前建设投资领域问题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审计主要以事后竣工决算审计为主,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这种审计方式在规范项目管理,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也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其本身缺陷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从审计时间看,它是以事后监督为主,缺乏事前预防和过程监督,往往审计出问题,但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难以补救。纵使能够纠正也需要很大的成本。从审计时间看,它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才实施的,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当时的施工情况等信息难以准确把握,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从审计内容看,它主要对建设资金的筹资、使用及工程造价进行审核,而不能从宏观决策和项目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上找出问题。跟踪审计则能克服事后审计的缺陷,它通过对项目建设的诸多环节进行监督,把事后纠错变成事前的预防和过程监控,把对结果的认定转变为管理行为的规范,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了纠错成本,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从而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二)跟踪审计模式是优化投资决策,提高设计质量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与项目投资效果的好坏,除了投资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设计工作,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投资效果的好坏。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实行审计关口前移,实现事先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三)跟踪审计模式是完善内控,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建设行为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讲,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数额较大,建设过程所包括的环节较多,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监理等诸多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尽管传统审计能够对审计项目做出正确的评价与结论,但其已是事后式的意见,而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决算整个过程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和动态的监督和审查,将审计监督渗透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促使项目管理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建设项目内控制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够缩短审计信息反馈回路,提高审计信息反馈效率

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反馈的信息,主要是审计报告。控制论认为要提高信息反馈的效果,必须缩短审计信息反馈回路,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使信息得到及时、充分的利用,起到预测和防范的作用。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下,由于审计人员进入到项目建设过程之中,就使原先封闭的项目建设系统敞开大门。随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连续不断地检查、验证及反馈信息,就能不断消除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无序状态,使系统保持健康有序、有效的运行状态。

(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效益审计的一种模式

审计通常是一种事后监督,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事后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的静态数字实施检查上,那么就很容易失去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动态情况的了解。“管理出效益、节约出效益、质量出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去实施对其全过程监督,从项目招投标、变更设计、资金使用、工程造价到隐蔽工程等方面进行检查,关注和监督乙方采购材料的质量,对甲方采购的质量、价格、数量均要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监督监理公司对监理工作的履行情况,为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机制,具有明显的效益审计特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这是一种新的审计方式。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就是要把被动转变为主动,通过前移审计监督关口,从制度上加强防范重大错弊的发生,提高国家审计监督的效率,拓展了建设项目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空间,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也就成为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必然选择。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4

一、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

在现行体制下, 上级行对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是:县支行要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对外履职, 全面推进支行自身建设, 贯彻执行货币政策, 监测分析辖区经济金融形势, 维护县域金融稳定, 提供金融服务,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 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 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 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 各项工作要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实现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 争当排头兵的工作目标。

县区支行职能定位后, 上级行要求主要做的工作是: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增强支行履职能力。以“五通过”实现班子建设“五进步”、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有效提升风险防范。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三是强化央行职责履行,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货币政策贯彻执行、扎实推进“一创两建”、认真做好“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强化各项基础业务工作, 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在县区支行建设中, 县区支行认真按照职能定位和以上要求认真履职, 但在资源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工作的效果性方面, 还需要提高和进一步完善。当前影响县区支行建设更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多年未进人或进人太少, 人力资源有效补充和有效利用不够;费用指标按人头下达, 未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支行业务量大小等因素;在管理和工作上偏重于不出案件, 不出安全事故, 满足于完成上级行布置的工作任务。业务创新, 提升管理效率、工作效果不够;薪金收入更多体现在职务上、分支机构层级上, 绩效上体现不够等。

二、县区支行履职与绩效审计的关系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 对一个组织的活动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地检查、评价,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的活动。

县区支行履职的绩效性提升, 能有力促进县区支行建设。对外, 能树立央行权威性, 对县域经济发展、辖区金融机构指导及引导起到较好影响作用;对内, 在内部管理、内控工作方面, 能提高支行整体战斗力、凝聚力, 确立团队精神。目前, 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 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县区支行履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主要是通过上级行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及内审部门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来完成。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评价出来的结果, 在学习先进的示范性、激励中等的指导性、鞭策后进的促进性上指向性、督促落实不够。

在上级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中, 定性的考核及评价多, 量化的考核及评价少, 主要重点放在是否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议事规则及程序组织和参与决策;是否履行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是否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等方面。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的考核及评价不够。

人民银行县区支行作为人民银行最基层的派出机构, 在履职活动中, 自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 强化内部控制管理, 不违法违纪违规, 防范重大事故和案件发生, 重点防控要害岗位和人员等来履行职责。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尚未常态化、系统化纳入县区支行履职活动考核评价。

应该说, 近年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随着经济金融发展, 在促进县区支行建设中, 不论是上级行的考核评价, 内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的思维定式, 都还未有步入绩效性考核及评价常态化轨道, 如在考核及评价中, 分析县区支行人力、资金、物资和信息使用的经济性;县区支行管理层及员工履职情况、工作运行效率、奖惩机制杠杆运行效率评价;县区支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履职的效率和效果评价;县区支行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及在所属辖区形成的影响评价。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绩效审计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对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应做一些改进、完善, 在审计内容中增加绩效审计内容。

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特点是:

(一) 审计目的突出责任认定和处理, 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目的“是指领导干部离任时, 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审计, 并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 (试行) 》明确的审计目的:“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对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审计目的突出的是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责任认定和处理。实际工作实践中, 内审工作的重点就是查找问题,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法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对县区支行审计的重点是合法、合规、“查错纠弊”, 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二) 审计内容突出传达、执行、制度制定、问题纠正及处理, 绩效性落实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 (试行) 》明确的审计内容:一是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二是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三是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四是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绩效性落实不够, 如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简单执行和深入执行, 执行的程度所体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量化的评价“好中差”指标没有;如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 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 不能简单审计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从绩效审计角度, 要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 是否体现了全局、客观、科学, 法律法规及政策把握是否准确适度, 同一个重大事项换一个决策方案, 是否能起到更好效果?再如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为什么有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等未建立或未健全完善?为什么有的问题纠正了又犯, 甚至是屡查屡犯?是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的问题, 还是制度有缺陷?从绩效审计角度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建议?

(三) 审计报告绩效审计内容不多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 (试行) 》明确的审计报告内容主要是: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业绩、发现问题及评价、责任认定、意见和建议。从绩效审计角度看, 总体评价的绩效审计内容不多。如履职评价、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只是简单要求整改完善, 而没有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办法、建议。如问题存在于制度方面, 制度设计是否有缺陷?如何建议完善制度。如问题存在于管理层, 管理层监督检查为何不到位?如何从管理层解决问题。

(四) 审计成果利用不够

履职审计、离任审计项目的实施, 产生了一系列审计成果。这些审计成果在落实整改意见和建议方面, 使常规审计目标得到较好实现。但不容回避的是, 发现的同类问题, 这次整改了, 下一次又再次发生, 这个支行发生, 另一个支行同样发生。审计工作年年开展, 同样问题时常出现。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一系列审计项目结束后, 对内审基础信息的归纳、整理不够。如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发现问题主要产生在综合组织管理, 还是基础业务运行管理, 还是对外履行职责及内部管理方面?没有从县区支行建设绩效性和内审绩效性上进行深入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制度方面?管理方面?操作方面?是共性还是个别性?如何提出建议、措施, 达到对发现问题的标本兼治?绩效审计的专题分析、专题意见建议、综合研究在什么平台和渠道发布?以此达到整改问题、解决问题、警示风险的作用。如果内审工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找豆子”, 不在对县支行履职绩效审计上积极推进、突破, 不能从全局高度上对绩效性审计进行分析, 站在全局、政策、管理、操作层面提出改进提高县支行履职的措施、办法, 很难促进县支行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 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 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 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 各项工作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的目标。

三、绩效审计与加强县支行建设有机结合

目前, 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县支行班子队伍、思想政治和内控制度建设, 强化指导, 明确方向, 突出特色, 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 充分发挥好金融支持作用, 实现“以为争位, 以位促为”, 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 全力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应该说, 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指导意见, 思路明确, 指导性强, 但没有相应的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办法配套, 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不够, 缺乏客观、说服力强、统一、激励力度大的衡量评价指标, 给实际操作执行、监督、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如突出特色, 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 “以为争位, 以位促为”, 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找特色不困难, 如农业县区以支持“三农”为特色;资源枯竭县区以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为特色;中小企业较发达县区以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业务创新解决其生产经营资金为特色, 这些都是定性的指导意见。问题是特色找出来, 以何种形式让特色产生效率性?指导意见, 银企座谈会推介会?宏观调控手段及措施?调查研究能在多大范围产生效果?这些都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 主观评价仍然是主导。由此就会产生, 转发个文件开2个会是支持“三农”发展;为“三农”落实惠农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推进创新信贷产品、金融服务也是支持“三农”发展。显而易见, 两者在县区支行履职的深度和程度上, 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履职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目前, 对县区支行履职的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 缺乏量化的绩效性考核评价。履职情况一般和履职情况深入、较好, 在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方面区别不太明显。

目前, 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 内审部门的审计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如果能将绩效性审计融入到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中, 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合法、合规基础上, 促进县区支行履职更注重履职的效率和效果, 这样, 县区支行履职突出特色, 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 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会得到更好落实。

四、意见和建议

第一, 健全完善相关审计制度, 增加绩效性审计、制定绩效审计程序、完善评价标准、审计成果利用等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计质量, 提升审计分析解决问题的分量。

第二, 在县区支行建设中增加绩效性考核评价内容, 提升县区支行履职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认可性。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考核办法。

第三, 进一步推进绩效内审工作, 将绩效内审意见、建议等审计成果, 作为考核评价县区支行履职效率、评先评优、支行班子成员任职等参考依据。

第四, 从机制层面、制度层面逐步解决县区支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健全完善适应县区支行履职效率性奖惩制度, 达到县区支行履职最大效率化、最优化。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5

摘要: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历史发展表明,政府绩效审计的演进与政府行政发展改革密不可分。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掀起,有力地推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目前,政府绩效审计方兴未艾,预计这种发展趋势将日趋增强并主导、引领整个政府的审计活动。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根源于公共资源有限性与政府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直接动因是公共受托责任,内在动力是政府财务审计失灵。尽管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政府绩效的提高,然而它在发展进程中,仍然还受一些瓶颈要素的制约。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创新理念,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公共受托责任民主政治新公共管理中国特色

一、引言

实践已经证明,政府绩效审计弥补了传统财务审计仅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与公允发表意见的缺陷,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的效果、明确公共管理责任以及加强公众对社会的监督、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绩效审计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审计的主流。西方审计学者认为,在政府审计史上,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绩效审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美国是较早将绩效审计注入政府审计的国家,早在1972 年,美国政府审计师用于绩效审计工作量就已占其总工作量的86%。但在我国,绩效审计还仅仅开始,确切地说,是沿着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与《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研究先进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经验,分析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要素,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创新理念,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二、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

20世纪40年代后,美英等国家公共开支大幅度增长,公共资源与需求矛盾日益尖锐,公众对政府承担公共责任的要求日趋高涨,对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关注迫切, 在蓬勃高涨的民主意识压力下, 美英等国家纷纷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演进与政府行政发展改革密不可分,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掀起,20 世纪70 年代后,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这些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方兴未艾,预计这种发展趋势将日趋增强并主导、引领整个政府的审计活动。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

美国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先驱。早在1945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联邦公司控制法案》(the Government Corporation Control Act),要求美国审计总署(GAO)不仅直接评价公营企业的合规性,而且应对管理效率和内部控制的效率加以评价,并向国会报告。到了20世纪60年代,审计总署率先把注意力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1972年,审计总署出版了《政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Standards for Audit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rograms,Activities and Functions.俗称“黄皮书”),首次将绩效审计列作政府审计的类型之一,并加以规范,从此使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审计总署以项目评估为中心,开展了反贫困、能源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绩效审计,为绩效审计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审计总署又于1981、1988、1994、2003和2007年5次对“黄皮书”进行了修订,并在其再版时改称为《政府审计准则》。修订后的准则对绩效审计定义、目标、现场实施、报告等的规定更加具体、明确。随之审计范围不断扩展,日益广泛,包括能源供应、国民健康、国家防务、交通安全、军费开支、税收政策、人力资源、平等就业、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均被纳入绩效审计视野。此时的绩效审计已经日趋成熟, 方法多样, 成效显著(陈宋生等,2006)。2004月7月7日,审计总署将其使用了83年之久的机构名称“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改为“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尽管更名事小,但预示着美国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时任美国审计长戴维 M·沃克所说的,“新名称将会更明确地表明,审计总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联邦政府的绩效,保证联邦政府尽到对议会和美国公众的责任”。

(二)英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考察

据考证, 英国是最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家。在英国,绩效审计被称为“Value for Money Audit”, 一般翻译为货币价值审计。早在1314年,英国就在财政部内任命了第一位审计长。1861年,下议院根据财政大臣建议,建立了公共账目委员会(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随后,根据1866年《国库和审计部门法》设立了主计审计长。由于主计审计长必须向议会报告政府账目的审计情况,有机会思考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问题,并在审计中付诸实施,具有绩效性质的审计随之浮出水面。尽管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没有得到法律授权,但得到了公共账目委员会的支持和充分肯定,绩效审计发挥的作用随之更加明显。随着审计职能的不断加强,议会和政府都意识到有必要对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进行改革。1980年3月,政府发表了《主计审计长作用》的“绿皮书”。“绿皮书”认为应通过新的审计立法,明确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的权限。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于1983年通过了《国家审计法》(National Audit Act)。该法规定主计审计长为下议院官员,要求通过建立审计署(NAO)协助主计审计长开展审计工作;主计审计长可以对任何部门、机构和其他团体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检查。1997年,审计署发布了绩效审计手册,初步确立了绩效审计准则体系。随后审计署不断对该手册进行修订完善,并于2003年发布了新版绩效审计手册。依据这些法律和手册,审计署不断开拓绩效审计新领域。2000年后,审计署有50%左右的审计业务属于绩效审计,每年完成约60个绩效审计项目,涉及国防、教育、环境、卫生、养老、文化、体育、法律、议会、财政、外事、农业、交通,以及公共服务与私营合作等几乎所有主要的政府部门、行政和公共机构,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政府绩效审计在英国无疑正在走向成熟。

除美英等国外,其他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日本、巴西、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政府绩效审计已成为世界政府审计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成为一个国家社会民主发展和公共管理科学水平的象征(王素梅,2011)。

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表明,政府审计机关全面开展绩效审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绩效审计,要不断完善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注重人才资源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培养和引进适应绩效审计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要扩大绩效审计范围,扩展绩效审计领域,涵盖政府涉足或准备涉足的各个方面。要提高绩效审计的透明度,主动公开绩效审计的过程和结果。美英等先进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上述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时借鉴。

三、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根源。刘家义(2004)认为,绩效审计的产生,归纳起来主要是受托责任、经济发展、政治制衡和技术方法4个因素;卓越(2007)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兴起动因包括政府部门支出的不断增加、公民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新公共管理的强力推动、相关技术方法的发展铺垫、各种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传统财务审计的失败或失灵;蔡春和刘学华等(2006)认为,绩效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政府公共支出不断膨胀和国家经济资源有限的矛盾,公共受托责任是推动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促使绩效审计事业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最重要原因;《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审计职业界自身的胜任能力。我们认为,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政府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是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和公共受托责任是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新公共管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兴起的最重要原因,财务审计失灵是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动力。

(一)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政府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是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众所周知,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公众。公众将公共资源交给政府,由政府按照公众的意志治理国家公共事务,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公众个人或市场做不了、做不好或不愿做的事情。但是,公共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之而来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日益扩展,政府机构对公共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资源供给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强烈,绩效审计正好满足了公众这方面的需要。可见,绩效审计的产生根源于政府公共支出不断膨胀和国家经济资源有限的矛盾发展中,公众和立法机关要求政府加强对所使用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提高“3E”,从而更好地履行对公众和立法机关所承担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立法机关的权力及其实施是将这种需要变成现实的必须保障条件(蔡春和刘学华等,2006)。

(二)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和公共受托责任是绩效审计发展的直接动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国公共资源应属于该国公众所有,政府只是受公众委托管理和使用这些公共资源,所以政府必须就其行动、失职行为、决策、政策与支出对公众负责,如实报告公共资源的使用及其后果。如果政府不如实提供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将极大损害公众的利益,而且导致政府的权力失去监督,容易滋生政府腐败。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政府要向公众报告,而且该报告还需经过政府审计。在民主发展初期,公众只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不按照公众意志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政府就应负责任,应接受审计。此时的审计属于财务审计。“随着公共意识的增强,对管理公共资源的个人或实体应负公共责任的要求日益明显,因此,需要确立责任程序并使其行之有效”。即“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公众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仍要接受审计。此时的审计属于绩效审计。这说明,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和要求随之拓展,从而促使政府审计重心从财务审计转移至绩效审计。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是绩效审计兴起的最重要原因

新公共管理运动(New Public Management)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一场声势浩大且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和再造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明确政府责任,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其核心特征是对政府绩效和责任的高度关注。建设一个优质、高效、经济和负责任的政府成为理论研究者、政治改革家及公众的共识。公众对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果和明确政府履行责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政府承担社会和经济的义务日趋扩大。新公共管理运动又主要体现为以“ 3E”为标准的、市场化的绩效评价, 从而将绩效审计与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极大地推动了绩效审计的发展。正如李璐(2009)所说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环境、技术支持与战略方向。

(四)财务审计失灵是绩效审计产生的内在动力

爱德华·科尔尼等(2009)在《联邦政府审计——法律、规则、准则、实务与萨奥法案》一书中指出,在2005年,联邦政府审计不仅仅集中审查单位的财务状况,还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绩效、管理、合法会规性、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相关的评估与取证。对财务状况的审计当然非常重要,并且其重要性未来也不会改变,这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前提。然而对财务数据的审计,由于针对特定时点,所能够提供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包括被单位是否具有足够效率的信息,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运行是否达到了授权立法设定的目标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美国时任审计长戴维 M·沃克曾经说过,“对公共资源的责任是国家治理过程的关键,也是健全的民主制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公众需要了解政府提供服务是否讲究了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但财务审计无法满足公众的这个要求。财务审计的“失灵”,促使政府审计不得不谋求创新和发展,开辟新的审计领域。政府审计谋求自身的革命便内化为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卓越,2007)。

四、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要素

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自1983年我国建立政府审计制度以来,审计界一直在探索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但到了2002年,全国审计机关涉及绩效审计的工作量仅占到全部审计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后,各地掀起了一股探索和实践绩效审计的热潮。江苏、浙江、山东、深圳等省市的一些地方,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初步形成了适合当地审计环境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与此同时,审计界对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应的论文不断见诸各种报刊杂志。据刘美霞(2011)检索,中国期刊网上有关绩效审计的论文数从2002年的3篇,增加至2006年的80篇。但总的看来,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发展步履蹒跚,地区发展不平衡,成效不够明显。分析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要素,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研究解决。

(一)缺乏绩效审计理念,观念落后

由于绩效审计刚刚起步,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实践经验不多,典型案例很少,因此在公众的脑海里还很难有绩效审计这个概念。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认为,效益、效果只对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而言,对于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则不存在。因此,谈不上对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实施绩效审计。还有人认为,审计不就是查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吗?至于政府行动、失职行为、决策、政策与支出等那是改革、发展中的事,审计不要管得太多,否则可能还会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公众尽早实现小康目标是政府一项长期任务,因此只要措施得力,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哪怕牺牲环境、浪费些公共资源也是在所难免的,审计不必大惊小怪。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绩效意识淡薄,以绩效为核心的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此时奢谈什么绩效审计,简直是天方夜谭。更要命的是,有些审计机关的专业人士竟然认为,目前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真实性审计,将着重点转至开展绩效审计势必会影响和妨碍真实性审计,得不偿失。有的认为绩效审计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理论上讲不清,实践中道不明,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指南,审计人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认识上不到位,观念落后,是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不健全

美英等先进国家都对绩效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但从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仅涉及到与绩效审计有关的效益目标及效益的概念。如2010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审计法所称审计,“是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五条增加了审计评价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标准、项目目标等方面的规定”。2011 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第六条规定了审计机关“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审计机关“应当定期检查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评估执行效果”。从上述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有关条款中,没有涉及到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法律授权,没有对绩效审计的现场实施和报告作出规定,甚至还没有“绩效审计”这个概念。看来,财务审计依然是审计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审计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与绩效审计相关的制度建设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现有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中均未涉及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操作层面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滞后,同样是制约我国绩效审计顺利开展的一大重要障碍(管怀鎏,2005)。

(三)绩效审计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审计结果公告进展缓慢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众对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知情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提高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就必须及时公开绩效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信息。但是,目前有关绩效审计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规定不够具体,不利于操作。如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可以”是选择性用语,缺乏强制性,约束力不强。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审计机关拟向社会公布对上市公司的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结果的,应当在5日前将拟公布的内容告知上市公司”,进一步约束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的权限。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仅在第五章第四节中用6个条款对审计结果依法公告、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内容、约束情形、承办单位、批准程序等做了原则性规定。由于强制性不强,缺乏操作性,审计结果公告进展缓慢。加上公告后的责任追究跟进不力,审计出的问题往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有的甚至不了了之, 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大大降低。据盛巧玲(2011)研究,自2003 年起至2010年,审计署仅对外发布51 项审计结果公告。其中2006至2007 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6 项,2008 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8 项,2009 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15 项,2010 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2 项。从公告内容上看,2006至2008 年每年的审计结果公告以绩效审计为主或涉及相关内容的有3 项,2009 年的审计结果公告以绩效审计为主或涉及相关内容的有6 项,2010 年审计结果公告以绩效审计为主或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仅有3 项。由此不难看出,政府审计信息披露内容依然侧重于财务审计,而对公众关心的绩效审计结果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绩效审计披露信息并没有随着每年审计结果公告的增多同比例增长,且披露内容单一,披露相关内容多为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在审计结果公告披露已结案的移送案件和事项中几乎未涉及到有关绩效审计责任追究的内容。

(四)人才资源建设滞后,人才结构不合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审计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审计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审计起步晚,对审计人才建设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审计领导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审计管理人才这三支队伍还没有成建制,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人才队伍的距离较远。当前,审计人员习惯于就账查账、就事论事,就问题查问题,系统地看问题、从全局和更高层次分析研究问题不够,宏观意识不强,还没有真正做到“围绕经济搞审计,跳出审计谈经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技能素养差距较大,技术经济、信息化、法律等方面的人员严重不足(刘家义,2004)。由于绩效审计范围广,涉及政府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各个方面,要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显然,从这一角度看,目前我们的审计队伍还很难称职地承担起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任务(管怀鎏,2005)。

五、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思考 绩效审计尽管姗姗来迟,但绩效审计的理念已在政府审计工作中初见端倪,通过最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已具备了实施绩效审计的相应条件。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沾沾自喜,更不能裹步不前。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我们应当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创新理念,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因此,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对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非常重要。何谓绩效审计?第十二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会议《关于绩效审计、国有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指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国有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有人说政府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不存在经济、效率和效果的问题。殊不知,政府是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受托者,其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或工作上的失职都会导致某一行业或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协调,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再说政府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理应尽职尽责,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公众谋福祉。如果不讲效益、效率和效果,势必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损失浪费,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最终损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认为无须对政府实施绩效审计,是没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使绩效审计在权力部门、立法机构、责任单位各方面都得到普遍接受。要通过立法和宣传,使社会各界增强绩效意识,支持、理解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

广大审计人员要更新绩效理念,要“从审计就是查账,就是收缴违纪款项的误区中彻底转变过来”,要认识到开展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方向,是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客观要求,是公众赋予审计人员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尽管当前开展绩效审计还有不少困难,但我们不能让这些困难束缚了手脚,羁绊住前进的步伐。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各级审计机关要整合好审计资源,正确处理好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关系,坚持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全面推进绩效审计。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任务,科学选择绩效审计项目,明确审计重点,努力促进提高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 依法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绩效审计也不能例外。但我国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还没有就“授权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作出规定,也没有制定绩效审计准则,这与国际惯例不符。在许多国家,宪法或其他法律明确赋予最高审计机关开展某种形式绩效审计的权力,如英国《国家审计法》(1983)规定,主计审计长可以对任何部门、机构和其他团体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检查;澳大利亚《审计长法》(Auditor-General Act,1997)对绩效审计的定义、审计长的主要职责和权力、绩效审计内容、绩效审计报告等作出了详细规定。至于绩效审计准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绩效审计准则和指南的完善程序,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于绩效审计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绩效审计实践发展的水平(《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2007)。从美英等国家绩效审计发展看,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国家,1972 年出版了《政府组织、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随后于1981、1988、1994、2003和2007 年共进行了5次修订。该准则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绩效审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丹麦、荷兰、挪威、菲律宾、泰国、津巴布韦等国家也都颁布了绩效审计准则。我国绩效审计刚刚起步,需要积极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建设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除了进一步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从立法上明确绩效审计概念、目标、政府审计职责、权利和义务外,要探索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或对现行国家审计准则(2010)进行修订,增加绩效审计的内容,具体包括绩效审计的概念、目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现场审计、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等。同时,在准则的基础上,参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绩效审计实施指南(2004),制定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南,为审计人员贯彻实施绩效审计准则提供具体详细的指导。此外,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审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卓越,2007)。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加上在不同的地区,对于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在审计权限、范围、组织和方法上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要制定所有绩效审计都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更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勇于探索,加大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认真总结和不断修订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使绩效审计结果有更好的利用价值。

(三)提高绩效审计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公开制度

在民主社会中,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将公共资源委托政府管理,就有获取政府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信息的权利,同样也有获取政府绩效审计信息的权利。审计机关将绩效审计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一方面可以解除政府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政府审计机关的受托审计责任。实际上,将绩效审计过程和结果公诸于众,既有利于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树立审计公正形象,强化公众对审计执法行为的监督,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也有利于我国审计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卓越,2007)。因此,公开绩效审计过程和结果,是政府审计的必然选择,也是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当前,美英等国家绩效审计的过程和结果已经基本公开,并有专门的法律来保证实施。反观我国,公开制度还不完善,公开进程比较缓慢。随着公众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要求全面、全过程公开绩效审计结果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认为,首先要增加或修改绩效审计公开的法律规定,明确公开的法定要求,使绩效审计公开成为绩效审计程序的法定环节,而不是“可有”、“可无”。其次要完善绩效审计公开的审计准则,对公开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等作出详细规定,尽可能减少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公开的自由裁量权,为绩效审计公开的具体操作提供有效指导。最后还要建立绩效审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和绩效审计结果跟踪问责制度,加强对绩效审计公开信息质量的后评估和绩效审计结果的跟踪问责,真正发挥绩效审计公开的效用。

(四)注重人才资源建设,培养和引进适应绩效审计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审计资源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力资源,政府审计的职能定位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才能实现对政府管理和利用公共资源的效益的监督与评价,才能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益的监督与评价(邢风云,2007)。而我国目前审计人员的现状与绩效审计发展明显不同步,专业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在我国现有的审计人员中,以会计和审计专业的人员为主, 而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计算机、环保等专业人员缺乏,尤其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邢风云,2007)。但美英等国家情况不同,美英等国家已形成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如美国审计总署有工作人员5 200 左右,其中除约2 500 人的会计师外,还有约1 500 人的经济师、律师、工程师、数学家、电子计算机专家等。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为美英等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也有广泛的绩效审计领域,也需要有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为此,必须加强审计人才资源建设,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适应绩效审计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审计人才资源建设,要立足绩效审计工作实际,健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机制,着力引进人才,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具备与绩效审计工作相关的审计、会计、财政、金融、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环境工程、企业管理等核心专业背景的人才比例。要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尽快形成一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绩效审计队伍。要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审计职业准入制度为重点,以审计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审计人才职业资格为依据,实施选拔、使用、考评、激励等全方位的职业化管理,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分职级、分层次培养人才。

六、结语 构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驶向绩效审计王国的汽笛已经拉响,接下来如何掌舵,航向怎么确定,主动权掌握在全体审计同仁。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未来,是政府再造、重塑政府形象、加强政府绩效管理,进而提升公众生活质量的战略性工具。美英等国家绩效审计已占主导地位,国人岂能只是望其项背?洞悉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制约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要素,认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逐一破解,绩效审计的未来一定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

从审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客观规律来分析,绩效审计是下一步必然的趋势与归宿所在。对绩效审计追根溯源,它发起于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研究政府公共支出时引入的概念。是对被评价对象在各种相关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表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E”审计。其主要目的在于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管理或经营者的改进工作,更好的履行经济责任。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增长点与发展内容,为此各级部门也更加注重获得工程建设项目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正因为此,各级审计部门因以此为牵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把对绩效的分析研究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健康高效运行。

一、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

(一)门类归属划分不够清晰

撇开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不谈,但就绩效审计来看,其自身定位归属问题,也是众说纷坛。有点观点认为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一个部分;还有的观点认为绩效审计是一种新兴概念。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一个外来引进产物,绩效审计目前处于与财务审计共同发展的阶段,因而在它之中再加入工程审计的内容,如何对其进行科学表述与划分,本身在理论上就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二)法规制度接近真空

法律法规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对于工程绩效审计工作如何开展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与之相比,对于工程审计已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涵盖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但这些法规也都只针对一般工程审计而言,并未明确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如何具体开展。

(三)评价标准灵活多变

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必须要确定较为固定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审计自身的特点,使得建立这样一套指标非常困难,而且伴随着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在绩效审计中的不断广泛运用,使得评级指标在广度、深度甚至立体维度上都有了更大的延伸拓展空间,更加难以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

二、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工作经验与方法的积累基本完成

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成熟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各项工程建设审计实务中,审计部门和人员已经在有意识地将绩效审计的内容穿插增加到工程建设审计的各个过程,并通过这些内容的实际操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做法,这对下一步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实际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意义。

(二)建章立制的范本较为丰富

由于工程建设在国家经济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有關工程建设审计活动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立法工作也较为成熟健全,各项程序十分规范,仅与工程结算有关的法规就有《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规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计算计量办法》、《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这些法规都为下一步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方法法规体系的建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人员素质能力基本具备

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伴随着国家审计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自身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随着计算机审计、工程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不断成熟规范,审计人员实际上已基本具备同时胜任多项综合性审计工作的能力,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虽然专门从事参与的机会途径较少,但是能力却已具备,为日后该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形成了很好的人才储备与积累。

三、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以人为本,加强培训,解决好“人”的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既是未来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工作重心,又是实际操作的难点与盲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它需要的一大批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方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对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这就需要各级审计培训机构与承担审计教学任务的院校逐步在现有的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课程的基础之上增加绩效审计的内容,更多的以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案例为抓手,在引导被培训者一步步熟悉环节、进入情况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站在更高的绩效审计视角,审视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他们的专业视角与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不断充实其他相关财务、基建领域的内容与信息,使审计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审计局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在此基础上,对审计人员的考核评定也要更加突出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实际特色与需要,以此为激励促进审计人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各种知识与内容,使得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做好下一步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工作的准备。

(二)完善法规,健全制度,解决好“法”的问题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将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各种内容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审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为此,首先要在审计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各个方面的提出明确的审计目标与原则,指出其总体要求。在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审计程序等章节也应对相关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要制定完善配套的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规章制度。如《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工作实施细则》就必须要尽早出台,可包含总则、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与一般要求、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计划、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实施、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报告、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项目管理以及附则。对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的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与推动;最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级审计部门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规范,如审计立项及前期调查规范、审计取证步骤和合法性规范以及审计报告内容与格式规范等等。同时,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在不断发展的,这些法规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在一次次的实践之后,以宝贵的经验予以补充。

(三)突出重点,提高效率,解决好“技”的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本身是一种资金量大、影响力大、风险性高的特殊审计领域,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针对这些项目的具体特点,选准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将审计工作目标明确化,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具体的问题,争取取得重大突破,此后便可以点带面、顺藤摸瓜完成任务;其次,要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的数据资料库,将历年相关审计项目系统的收录其中,在实际审计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翻阅查找,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再次,要注重从根源上找问题,对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对其经费预算进行审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审查并非简单的审查预算执行的情况,而是将重点放在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上。不仅要看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钱,更要看资金流出所取得的效果性,坚决杜绝“突击花钱”、“钓鱼工程”。对于水平较低、重复建设的工程项目要禁止上马。对于超预算的项目要具体分析启超预算的原因,若为外部因素(材料价格上涨、国家宏观调控等等)则应该酌情增加预算,若为内控不当或预算编制失误,可停止安排该单位下一年度的基建计划,将经费转入现有超预算项目建设,并加强对该单位基建預算编制与内控的监督;最后,要注重吸收运用科学先进的分析处理方法,例如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分析建设项目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匹配。通过内部控制的测试,找出建设项目质量与资金控制的关键点,分析内控制度对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审计建议;对比指标数据,找出它们横向、纵向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

(四)转变观念,积极应对,解决好“头脑”问题

无论对于何种类型与性质的审计项目,审计观念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正处于兴起过程中的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来说更是如此,审计人员必须突破传统的审计束缚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过程中不断注入与强化绩效审计的先进理念,从宏观全局着眼,把审计看作是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审计能力,注重通过审计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首先,加强宣传推广,使各级基建审计部门能够切实认识到,在具体工作中融入绩效审计的理念是多么的迫切与重要,并在宣传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利用各种座谈、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予以介绍推广,使其能够尽早转化为推动审计实务工作开展的有力促进因素;再次,要抓好典型正面教育,对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干出成绩、干出亮点特色的单位与个人要给与奖励,以此激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研究。而且在实务工作中应倡导大家打破常规、摈弃简单套用,突出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系统的对相关程序方法进行探索,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体系逐渐的成熟起来,形成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范模式;最后,要及时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工作的总结整理工作,应该仔细分析审计部门与人员的具体做法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绩效的提高,如果不利于其发展建设,那就应该坚决更正。若使建设项目绩效提高了,这就是一种实践中产生的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应当考虑积极推广经验并将其吸收进法规制度。

(五)立足现实,结合实情,解决好“指标”问题

实践经验一次次地告诉我们,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绩效审计,要想将其逐步的规范化与成熟化,就必须要建立一整套成熟完备的指标体系。为此,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立足于现有项目,认真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出一套具有总体概括性而又具有局部灵活性的,可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调整的绩效指标体系。既然是指标体系,在其具体设置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指标的定性要求与定量要求,对定性指标指应采取客观描述和分析,突出其实证描述与评价作用;而对定量指标则应在注重其通用性的基础上,突出其专用性。在此基础上,应针对各类不同指标,对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评估准则等一一予以规范明确,确保指标体系成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建设项目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思考 篇7

一、高校审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一) 评价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是高校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 高等学校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格局, 但作为国家预算的基层单位, 高等学校的预算仍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份, 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依然是高校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 (教财[2008]12号) , 要求各地高校“高度重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 “严格预算执行审计”, “加强决算审计”, “即使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 同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中《意见》还特别指出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此可见, 在强调高校预算执行审计重要性的同时, 重视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已成为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目标。

(二) 绩效审计是符合我国发展的主流审计理念与方法

绩效审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依靠有效证据对被审单位是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它是效率审计 (Efficiency Audit) 、效果审计 (Effect Audit) 和经济审计 (Economy Audit) 的总称, 即“三E”审计, 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 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提出改进建议, 促进管理, 提高效益的一种监督活动。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 是国际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2003年, 国家审计署制定并颁布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提出了“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 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 争取到2007年, 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的要求;2008年审计署又颁布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提出了“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的要求。明确指出“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这一战略决策, 既为我国的审计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对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并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改革和发展进行。

(三) 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是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结合, 是对高等学校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 并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的活动。重视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已成为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目标, 而且绩效审计的开展又能够十分有效地评价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 因此, 我国可以尝试将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和绩效审计相结合, 实现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这一举措也符合《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在深入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通过结合, 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 加大审计力度,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各种需求, 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的要求。开展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提高高校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其关键是建立起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重点对高校预算编制、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 最终提高学校审计工作质量, 改善高校预算管理,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关键——构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 实现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一) 从易于确定、争议较小的原则出发

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在不同文献和微观实务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要求。笔者认为, 以下四个原则针对评价体系得建立比较重要且务实:一是整体与分类相结合原则可以提高审计评价结果的针对性。高校预算资金支出是高校及各部门活动的反映, 建立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时要考虑整体性原则, 使审计指标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有关要素和环节的关联, 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同时高校的各个预算执行部门有着不同的特点, 不同使用范围的预算资金也有不同的绩效及体现方式, 因此,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应根据预算执行的适用范围分类建立, 从而使得各项评价指标更具针对性。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是确保审计评价质量的关键。建立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可以定量描述的项目, 必须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使得评价结果才更直观更具有可比性, 同时使得对预算执行绩效程度的定性评价更具有证明力和说服力。对一些只能定性描述的项目, 也需要全方位评价其综合效益, 提高定性评价的科学性。三是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与时俱进。绩效审计指标的构成、内涵、数量等方面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随着我国各项经济体制的逐步建全和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和变化, 因此, 绩效审计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性特征。四是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原则能真正促进发展。制定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时, 要将有利于教育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绩效和体现管理工作业绩的短期绩效结合起来评断, 统筹兼顾, 并尽量使短期绩效服从长期绩效, 减少各种形象工程的出现, 以促进学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确定宏观与公允的总体评价标准

总体评价标准是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根本性和指导性的标准, 是对预算执行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基本规定, 是审计人员衡量、评价效益的标准和尺度, 是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的依据, 也是预算执行部门应努力达到的工作目标。针对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总体评价标准, 具体可包括:国家的法律或法规规定的方针政策;学校制定的预算目标、预算执行计划;国内外同类型单位、项目的先进水平;以前年度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内部控制制度等。

(三) 建立突出重点、灵活对应的具体指标体系

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具体指标体系是评价标准的量化表现, 是将预算执行绩效通过有关绝对数或相对数具体表现出来。在建立具体指标体系的时候, 务必突出重点、根据审计的目标, 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不同特点, 灵活地选择或者设计指标, 实现预算执行绩效考核。考核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常用的指标, 例如:用来反映高校预算收支和分配绩效的具体指标, 主要包括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绩效的指标和反映经费内部结构的指标 (见表1) ;衡量高校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和学校资产、校产利用绩效指标 (见表2) ;其他指标, 如可以设计教育投资利用效率指标来衡量教育预算资金投入产出效果, 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指标可以反映高校科研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科技成果经济效益, 高校投资、培养人才、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指标可以作为高校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依据等。

(四) 实现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运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实现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有别于运用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或经济评价, 要将监督、审查、评价、反馈结合起来, 不但起到“免疫系统”的功能, 并切实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 不应仅仅在实际评审时才进行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而在前期决策评价即预算目标设定的时候, 就应该形成确定的指标, 从而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评价考核以及财务结算的业绩考核。后两者的考核结果形成决策评价, 又成为下一期的预算目标设定的重要依据, 如此周而复始, 使得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从“结果导向型”向“目标——结果导向型”转变, 实现对高校预算整体层面的“效率”、“投入——产出”、“潜力”地有效考核、评价和挖掘, 使得学校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见图1) 。

三、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最终作用

(一) 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与高校发展目标的结合

通过检查高校以及下属单位的工作规划与经费预算、资金收支的街接情况, 分析高校以及其下属单位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否与国家宏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预算编制目标有无游离于学校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之外, 是否兼顾资金投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有无出现埋头“切蛋糕”和盲目“争盘子”的现象。

(二) 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与过程管理环节的结合

在审计过程中, 要从细化审查预算支出结构入手, 依托基本的审计方法, 分析每一项预算资金的实际投入或耗用是否都是必须的, 是否体现了效率和效益。同时, 审计中不仅要检查财务方面的内控制度, 还必须适度向有关业务流程和制度方面延伸, 更深入地去发现和揭示财务信息难以反映但却直接影响财务运行结果的信息, 进一步促进过程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三) 预算执行结果评价与年度工作成果考核的结合

通过将年度预算执行评价结果和工作成果考核相结合, 在考核中引入资金成本理念, 对预算执行后所取得的业务成果进行评价, 分析预算执行和部门效益的相关程度, 使得部门工作业绩评断有充分的依据;同时分析高校以及下属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经费供给是过剩还是不足, 分配是否公正且讲究效率优先, 评价部门和人员经费保障情况。可见, 通过对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评价与实施, 不仅仅可以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监督和改进, 同时可以实现对预算编制的前馈作用和对结算工作的后馈作用, 从而形成整个“预算编制———执行———决算”链的良性循环体制 (如图2) , 实现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升华。

在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 可以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更加全面地监督。但必须明确, 内部审计是为管理服务的, 因此须将对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看作是对预算管理的促进。审计所揭示的高校或者其下属单位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各种问题、不足和矛盾, 必须还原到预算管理工作这一本源上来分析和完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分析审计发现的差异和提出审计意见的时候, 都要将学校预算管理目标作为一个基本前提来对待。这样才能使循环往复运行的预算制度逐步得以完善。通过开展绩效审计,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预算执行效益和效率, 它延伸了高校内部审计范围、拓展了审计领域, 全面发挥了学校内部审计的职能。针对高校预算执行进行绩效审计, 在高校内部审计领域仍是一种尝试, 是对内部审计方法和内容的一种创新。只有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审计工作,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大胆探索、开辟新的审计领域, 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经济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家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中国审计报》2007年7月14日。[1]国家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中国审计报》2007年7月14日。

[2]Robert Moeller著, 李海风、刘宵仑译:《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 (第六版)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2]Robert Moeller著, 李海风、刘宵仑译:《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 (第六版)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谢家启:《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3]谢家启:《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

[4]张祖飞:《浅析高效经济效益审计》,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4]张祖飞:《浅析高效经济效益审计》,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5]刘研杰:《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探析》, 《财会通讯》 (综合) 2007年第5期。[5]刘研杰:《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探析》, 《财会通讯》 (综合) 2007年第5期。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拓展思考 篇8

一、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及传统标准

(一) 政府绩效审计现状

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仍以传统的“3E”为主,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虽然也有少数学者曾提出政府绩效审计应突破“3E”的限制, 如温美琴、胡贵安 (2007) 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应由“3E”拓展为“4E” (即加入公平性标准) , 戚振东、吴清华 (2008) 提出应由”3E”拓展为“5E” (即加入公平性与环保性标准) , 但对目前民生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公平、节能减排、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政府工作重点, 仍没有或很少涉及。这必然会使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滞后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致使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安全性、公平性、质量性、环保性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相应的绩效审计也无法在这些领域对政府服务实施有效监督。政府的职能转变及政府这些领域的服务将很难及时、稳步、深入地开展。无疑, 对“3E”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拓展已成为当前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政府绩效审计的传统标准

“3E”标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 “3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是指一项活动, 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水平, 对于政府来说主要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效率性是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 一项有效率的活动应该是在适当关注质量的前提下, 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 而使用最少的投入, 对政府来说目前主要是简化办事程序。效果性是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 对政府来说主要是政府工作达到的实际结果。

本文引入企业中广泛采用的综合业绩评价模式——平衡计分卡, 结合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要求, 以及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与目标, 将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由“3E”进行拓展, 这既可以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理论体系, 同时又可以满足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需求, 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拓展

(一)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审计标准

在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政府部门的维度设置上, 由于政府部门与企业不同, 政府部门以完成任务为组织成就的目的, 以结果为导向, 因而在政府部门运用平衡计分卡时, 必须将原有的维度调整为使命、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吴建南等 (2004) 认为应围绕绩效目标、战略性议题、顾客、财务、内部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内容展开。胡玉明 (2004) 等认为应从使命、战略、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财务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六个维度来展开。彭国甫等 (2004) 认为应由政府成本、政府业绩、政府管理内部流程、政府学习与发展四个标准。笔者主要借鉴卡普兰和诺顿的观点, 从使命、公众、行政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 探讨平衡计分卡对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拓展。

总体看来, 使命是政府部门内部行动的动力, 是基于社会公众的需要形成的。因此使命维度应被置于平衡计分卡的最顶层。公众维度应紧挨其下方。而使命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往往又需要通过行政内部流程优化和政府内部成员的学习和成长来实现。因此, 使命维度、社会公众维度、行政内部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如下:

(二) 审计标准拓展分析

以下对拓展的审计标准进行分析。

(1) 使命维度。由于政府不同于企业, 因此其主要目标不应是财务绩效, 而应该是使命。基于受托责任理论, 政府的使命应是履行委托方 (即社会公众) 所交予的受托责任, 即服务本区域公众, 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来讲, 就是政府应实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质量性、安全性、环保性、公平性。

(2) 公众维度。政府的服务对象不应称作顾客, 而应该称作社会公众。使命基于社会公众需要而形成, 其完成又会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显然, 实现公众的愿望、满足公众的需要、维护公众的利益应是公众维度主要评价内容。

借鉴卡普兰和诺顿对顾客维度的划分, 公众维度可分为降低社会成本、创造价值、获得立法及民意机构的支持等三项具体目标。一是降低社会成本。应强调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行效率, 这里的成本既应包括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 (如政府自身的开支、为公众服务的开支等) , 又应包括政府部门运行给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带来的社会成本, 或者使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社会成本降低所发生的成本, 同时还包括一些机会成本。为实现降低社会成本的目标, 政府要奉行“花得少、花得省、花得好”的原则, 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投入 (经济性) , 提高工作的效率 (效率性) , 更好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效果性) 。二是创造价值。应强调政府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 为公众创造其需要的价值。公众需要的价值是在不断发展的。主要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 (即可以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安全性) ;高质量、令人满意的服务与产品 (即质量性) ;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即环保性) 。 (3) 获得立法及民意机构的支持。由于立法及民意机构是政府的直接委托人, 是政府最终委托人——社会公众的代表机构, 因此, 要获得绝大多数公众的满意, 政府就要维护与保持社会的公平。即在平等的规则下, 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政府的服务、产出和结果分配的过程要体现平等性。即政府应坚持公平性。

可见, 卡普兰提出的降低社会成本、创造价值、获得立法及民意机构的支持等三项具体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七项评价标准 (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质量性、安全性、环保性、公平性标准) 。

(3) 行政内部流程维度。行政内部流程是指各地方政府与政府部门在有限资源预算的约束下, 优化工作流程, 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内部流程优化需要有一些具体的实务指标, 但内部流程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因而评价内部流程是否优化最终可从是否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能否实现政府的使命看出, 即是否更好地实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质量性、安全性、环保性、公平性标准。这就是说, 行政内部流程维度优化指标应围绕这七项标准进行构建。

(4) 学习和成长维度。政府为公众服务的目标和使命的完成需要依靠政府内部员工的努力, 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政府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 构建学习型政府, 以实现政府的持续改进与创造价值。与内部流程维度一样, 学习和成长维度最终是为公众维度服务、实现政府使命, 因此学习和成长维度评价也应围绕上述七项标准来构建。

综上所述, 平衡计分卡的引入会带来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拓展。

三、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创新

(一) “安全性”标准

安全是社会公众生存的基本需求, 公众希望其工作和生活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人身、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护。显然, 安全性标准应要求各级政府要确保社会公众生活、工作环境的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威胁其生活、工作的风险。

公众所关注的安全既包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安全, 又包括突发公共安全。前者分为国土安全、生产安全、医疗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社会治安等;而后者分为食品污染事件、新出现和重复出现的传染病、生活意外事故、生物恐怖和生物安全问题、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公共安全事件等。

政府应顺应社会公众的需求, 积极开展政府绩效的安全性及风险管理审计, 促进被审政府机关建立一套科学的安全性方面的风险管理制度、重大安全事件预警机制及快速反应机制。具体审计时, 主要包含如下方面:国土安全审计, 减少恐怖袭击及战争的可能性;建设工程项目、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安全审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审计;疾病预防、保健、检查及救治安全审计;道路交通和交通秩序安全审计;社会公众食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审计;社会治安安全审计;突发性传染病发现及救治及时、反应迅速审计;自然灾害预警, 救灾迅速以及各种保障措施健全审计;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审计;职业病危害减轻审计。

(二) “质量性”标准

质量性标准应要求政府要确保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审计时, 产品与服务质量性标准应主要包括及时性、可靠性、全面性、多样性、可获得性、耐用性、适当性、便捷性、舒适性等。

目前, 公众满意度在质量性标准衡量中被普遍重视。公众满意度可通过民意主观感受的调查进行直接测定。此外, 还可从其他方面进行衡量, 如管理职责履行、领导能力实现、资源管理、信息分析、战略质量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质量管理及测量、分析与改进、质量及运行结果等。

(三) “环保性”标准

环保性标准应要求各级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讲求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节能。应采取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 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减排。

在实务中, 环保性审计多以环保部门发布的标准为基准。目前, 我国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主要有: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重大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国际投资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在国际上,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从1993年开始开展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制定了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 主要有三类:环境状况指标、经营绩效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加拿大也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列出了不同行业环境绩效和其他服务业共7种行业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

在理论界, 不少学者将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一个企业或国家、地区在创造一定的财务价值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 作为环境性审计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1SAR) 。也有学者分领域研究环境性标准, 如Lightbody (2000) 从对场所内污染状况的评估、计划内投资的环境影响评价、尽职调查环境审计、环境绩效报告审计、对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审计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是环境性的重要指标。我国环境性审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是否建立各类具体的环保指标, 如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空气质量变化率等;各级地方政府及各政府部门对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要从根本上进行环境保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否进行循环经济及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及发展;是否开展水利、草原、森林、荒漠化治理等生态工作的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情况如何;重点企业节能及重点工程、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如何;高污染行业, 如电力、钢铁、水泥、煤炭、造纸等的减少污染排放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情况如何。

(四) “公平性”标准

公平性标准指社会各个群体、各类利益集团、各类企业在享受政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时是否受到公平待遇, 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是否得到特别的关照。公平性标准反映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一个基本目的, 即资源的分配要公平, 在服务、产出和结果分配的过程中要体现“平等性”。即政府提供服务的基础是需要, 力争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些服务, 不是看其是否具备支付能力。从公平的角度进行绩效审计主要涉及“政府的成本和效益是否公平地分配给各个社会群体”, 政府不仅应关注特定群体的利益, 还要关心分配的公平性。

在具体审计中, 要特别关注不公平的领域。主要包括:城乡不公平;区域不公平;阶层不公平。如各地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执行情况审计;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审计;各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执行情况审计等。

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一些公平性审计的标准。如, 帕累托最优 (使一个人境况变好的同时, 不能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 、罗尔斯准则 (使处于条件恶化的社会成员的收益增加是正义的行为) 、卡尔多-希克斯准则 (在效益上的净受益者能补偿受损者) 等。日本会计检察院认为政策是否达到公平性, 可以通过人们之间是否产生“合理嫉妒”来测试。还有学者提出可以用以下两项指标测定公平性:认可政府部门办事公平的人数及比例;认可政府部门办事公平的企业个数及比例。

公平性标准要求政府保证社会公众享有公共产品与服务与拥有平等的权利, 按公众的需求设计产品与服务, 而不考虑公众是否具备支付能力。因而, 在众多的公平性标准中, 参与度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政府在提供产品与服务时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提高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以及个体和组织的自治性, 在制度上保证社会公众能够深入、连续地参与政府决策与程序调整, 参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提供, 以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具体来说, 公众参与度标准可细化为以下标准:地方或社区民主制度或程序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公众组织的发展程度和获得空间;非政府组织发展程度、运作空间和运作方式;社会资本的形态和性质特征;公众对对方或社区的心理认同与归属感;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公众组织与政府合作伙伴的形态;公众参与地方或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公众参与地方或社区公共事务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等。

目前我国执行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滞后于政府工作职能及工作目标的转变, 因而, 将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扩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具有动态性, 应与政府的工作相适应, 随着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工作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 《会计研究》2008年第2期。

[2]温美琴、胡贵安:《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的政府绩效》, 《审计研究》2007年第6期。

[3]刘秋明:《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审计研究》2007年第1期。

[4]彭国甫:《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Paul.R.Niven著, 胡玉明等译:《政府及非盈利组织平衡计分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加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思考 篇9

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 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 2001—2008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分别为1 106.6亿元、1 367.2亿元、1 627.7亿元、1 909.8亿元、2 388亿元、2 566亿元、3 387.28亿元和4 490.3亿元,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从2001年的1.01%增长到了2008年的1.49%。审计署近年来组织了较多的环境审计项目, 如青藏铁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三河三湖”、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环境审计项目, 环境审计在监督、评价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 审计署也探索性的进行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实践, 如对“三河三湖”项目实施了环境绩效审计,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 中国的环境审计项目大多还局限于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绩效审计相对较少, 在环境绩效审计方面也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

二、环境效益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 环境绩效审计对象的效益具有滞后性。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 环境质量的改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 政府环境审计的许多项目的效益表现为间接的效益性和滞后性, 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 不能仅凭山上树木增加了, 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就可以评价项目的效益, 项目可能涉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改善、水质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仅凭几个指标无法对项目效益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水污染防治项目, 也不可能通过水质指标提高了, 也需要对水中鱼类数量、水中植物种类的变化对项目效益进行全面评价。而这些效益效果短时间内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有些项目的效益可能需要几年或十几年才能体现出来, 审计人员对项目的效益难以评价。同时, 这些效益很难获取审计证据, 特别是量化证据, 而发表审计意见也比财务审计难度更大。

2. 效益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制定。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环境保护的大气、水、土壤等各个方面, 每个方面又涉及很多内容, 涉及到的评价标准有水环境保护标准、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噪声标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等, 仅以水环境保护标准为例, 就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 各种环境保护标准众多且专业性强, 需要审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按照一定标准, 找出影响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本身难度较大;同时,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相对较晚, 部分执行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保护标准, 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 有时无法根据现有准则作出准确的决断。因此, 在审计工作中无法向财政 (财务) 收支、专项资金审计评价一样, 制定统一执行标准。

3. 效益评价对象和范围较为复杂。

影响环境绩效审计的因素多种多样, 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涉及对国家环境法律、政府环境政策制度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评价, 以确定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政府环境管理专门机构设置和企事业单位内部自设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及工作效率的审计, 以确定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工作效率;对政府部门制定的环境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中的环境因素进行绩效评价, 以确定环境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环境项目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以确定环境投资项目的绩效。因此, 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应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环境管理活动, 不仅包括环境资金流转的管理活动, 而且包括非环境资金的环境管理活动, 较之传统审计, 其判断环境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 因而审计风险更高。

4. 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环境效益审计需要。

环境审计方法与环境审计质量密切相关, 是决定环境审计质量的关键。中国的现阶段政府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 以财务审计为基础, 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 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而环境绩效审计可能更多的是对环境相关指标的评价, 需要用到大量的环境业务数据, 如水质状况、空气质量等, 并需要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 传统的审计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需要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审计方法, 已达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5. 审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环境效益审计需要。

环境审计涉及环境专业技术知识 (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 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如统计学、工程学、社会学、化学等) , 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环境绩效审计要提出建设性报告, 其结论要令人信服, 必须制定合理标准, 多方取证,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全面审查, 从而对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中国大部分政府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财会、审计、法律、财税、经济等知识为主, 对环境管理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了解较少, 缺乏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业务经验以及必要的设备、技术和手段,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绩效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

1. 适当拓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范围。

近年来, 审计署实施的环境审计项目中, 覆盖面相对较窄, 把环境审计项目作为绩效审计项目的就更少了, 因此, 政府审计一方面要拓展环境审计范围, 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扩大绩效审计的覆盖面, 对环境审计项目多进行绩效审计的实践, 积累环境绩效审计的经验。同时, 对环境审计时要适当延长审计年度, 由于环境项目的效益具有滞后性, 要适当延长审计的时间跨度, 并适当采取跟踪审计的方法。

2. 逐步建立适应中国实际的环境绩效审计标准体系。

虽然环境绩效审计涉及的环境标准众多, 环境标准尚不完善, 但是部分相似项目的标准是可以借鉴的, 如对水环境中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选取哪些指标、各种指标所占权重等进行原则性的规定, 类似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借鉴, 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指标选取和权重调整, 以达到提高实际效率和保障审计质量的目的。同时, 可以借鉴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些经验, 结合中国的环境效益审计实际, 逐步建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3. 注重审计方式、方法创新。

由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 需要突破以往财政 (财务) 收支以及专项资金审计中固有的思维方法, 注重审计方式的创新。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审计内容多, 评价范围广, 需要多方面审计证据, 有些证据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无法提供或无法通过一个单位能取得, 如, 环保方面普遍存在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我们无法从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取得数据得出结论, 一方面结论可能会有片面性, 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可能也不会认可, 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大家公认的数据进行评价。同时, 在环境绩效审计中, 还需要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 但这些方法又要与实际项目相结合, 需要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4.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保障, 在环境绩效审计中, 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项目质量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不是“拿来主义”, 还需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代表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判断;二是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把握不准的事项不评价、与审计事项无关的不评价, 做到问题定性准确、事实清楚;三是声明相关数据的取得方式和来源。对评价数据的取得方式和来源, 要在审计报告中进行声明, 并明确审计机关和资料提供者的责任;四是合理利用专家。审计评价过程和结果可以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 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五是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合理意见, 审计人员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5. 建立一支适应环境绩效审计的队伍。

环境绩效审计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专业性政策性很强, 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 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因此, 要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一是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使审计人员逐步具备环境绩效审计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二是招聘部分相关专业的人才。通过招聘部分相关专业人才, 补充和调整现有审计人员结构, 为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环境绩效审计力度, 使审计人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不断积累环境绩效审计经验。

摘要:近年来, 审计署组织了诸如青藏铁路、“三河三湖”、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环境审计项目, 并对环境绩效审计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但目前中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拟通过探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中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求是, 2009, (10) .

[2]闫蕾.对中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战略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 (6) .

[3]刘哗, 窦国栋.农业与资源环保效益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4) .

关于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思考 篇10

近些年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开始,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并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近几年, 财政部门分别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和《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对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内容、管理程序、指标体系和阶段性任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实现国家良治、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证作用的必然要求。审计署在“十一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 要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刘家义审计长在201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 要把财政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上来。

尽管如此, 当前我国绩效审计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和值得全面推广的操作指南, 更没有一套作为开展绩效审计业务依据的审计准则。2010年7月, 审计署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 (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 , 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该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和流程作了系统规范, 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很强的操作性。但对绩效审计而言, 其在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处理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与传统审计有很大区别, 因此,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有很多方面不适合绩效审计工作程序, 不便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遵循。为进一步规范绩效审计活动, 提高绩效审计质量,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绩效审计准则。

二、制定绩效审计准则的原则

(一) 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

尽管我国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法律规范, 但绩效审计准则应以《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意见》为准绳, 绩效审计工作不能偏离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二) 绩效审计准则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

应在充分研究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准则, 以便我们少走弯路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三) 绩效审计准则应易于操作

绩效审计准则要具有可操作性, 易于理解、易于实施、简便易行, 合理控制成本, 能满足横向与纵向分析研究需要。

(四) 绩效审计准则要在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基础上进行构建

要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准则, 并从绩效审计实务出发, 按照统一、效率、符合实际原则, 把绩效审计准则与国家审计准则有机结合。

三、绩效审计准则基本框架要素的设计

在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用部分依据或适当修改调整原有准则, 特殊业务单独设立具体条款或制定审计指南。

与国家审计准则一样, 绩效审计准则也分为七章, 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以下我们只对不同于国家审计准则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其他部分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定执行。

(一) 总则部分

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责任及工作目标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内容, 明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具体内容。

(二)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部分

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方面, 增加“根据需要, 绩效审计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审计的工作进行规范, 并指导其开展工作”的内容。

(三) 审计计划部分

绩效审计项目选择应充分考虑重要性和代表性, 对社会关注、老百姓关心, 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应优先纳入绩效审计计划。审计机关应建立绩效审计项目库, 以信息化方法分类排序, 逐个安排审计。同时审计计划制定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审计难度、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审计成本问题。

(四) 审计实施部分

1. 审计实施方案制定

一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工作, 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基本情况;二要明确绩效审计目标, 包括项目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等;三要确定审计评价标准, 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

2. 绩效审计证据

绩效审计证据收集要坚持科学规范、标准统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 对每项审计证据从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规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鉴别。

(五) 审计报告部分

1. 绩效审计评价依据

绩效审计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等。

2. 绩效审计报告编写

绩效审计报告应当反映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确定及沟通过程等重要信息;绩效审计报告反映问题除进行相应的审计处理外, 还应当侧重从绩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绩效审计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六) 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部分

审计机关负责人应高度重视绩效审计工作, 在审计机关机构设置、审计人员配备、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等方面都要向有利于完成绩效审计工作倾斜。另外, 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绩效审计每一个循环当中。

参考文献

[1]蔡春, 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2]李士涛.我国财政绩效审计准则的基本框架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 2011 (8) .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11

【关键词】审计;残疾人保障金;绩效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关爱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就是一种惠及残疾人的政府性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促进残疾人的教育、培训以及就业。残保金的管理和使用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对其开展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审计目标

开展残保金绩效审计首先要明确残保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残保金绩效审计的目标主要三个,分别为:第一,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强残保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对残保金开展绩效审计时,主要围绕残保金的三个环节进行审计,即征收、管理和使用,从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方面对残保金在保护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保障功能作出客观反映,揭露残保金在征收、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推动残保金管理体制的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要主动扩展残保金绩效审计的范围

传统的残保金绩效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即残保金的管理审计以及残保金的使用审计。残保金管理审计主要突出三个重点:残保金管理机构的经济性情况、残保金的监督情况以及残保金的安全完整。残保金使用审计主要审计残保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践行了厉行节约、开源节流的原则,残保金是否被真正用于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支出等。

在绩效审计中,不仅要以上述两个方面为主要审计的范围,还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财务审计方式方法,将审计的范围主动扩展到全方位的审计,包括残保金的征收、使用以及效益等涉及到资金的各个环节。为扩展审计范围,还要认真抓好审计范围的延伸。同时,还要关注残保金支出的效益情况,包括是否按规定程序以及标准进行及时、足额地发放,残保金的收支是否平衡。此外,还要计算残保金的结余率、收益率以及生活保障系数、覆盖率、实支率等多项指标。残保金是否充分发挥了残疾人基本的保障作用以及残保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公平、有效。

三、注重审计渠道的多样性

在对残保金的绩效审计中,不仅要注重对残保金使用业务台账资料的审计,也要实地考察、切实了解资金的实际使用和效果。在审计时,审计人员要改变以前的传统做法,不能将审计停留在账面、浮在表面上,而应广泛收集相关残保金的使用及管理资料。对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教育、康复、救助、助学等业务台账资料更要认真审查。根据已掌握的相关业务的政策规定,将调查得来的业务资料和财务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审查残保金的使用是否规范、合规及使用的效益情况。

此外,还要通过实地察看、询问等方式,了解该地区残疾人服务机构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进而掌握这些部门在残保金投入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都要从业务和资金角度进行审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四、把握审计重点,突出“三个着力点”

残保金的绩效审计涉及范围较为芜杂,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残保金的绩效审计中,为保证审计效果,审计人员要把握审计重点,审计调查主要突出三个着力点,即:

第一,要着力于“访”。注重搞好绩效审计的审前调查。在对残保金开展绩效审计之前,审计组应根据残保金的资金流向及其牵扯面,根据资金在征收、管理和使用中的特点,以及服务机构人员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了解残保金的具体管理及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调查过程中,要加大调查覆盖面,不仅应走访应缴纳残保金的机关、团体以及企业,还要积极与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模范代表沟通交流;除此之外,还要走访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真正需要帮助和“保障”的弱势残疾人。在大量的走访调查中才会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料,然后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整合,更好的了解残保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

第二,要着力于“比”。相对于其它政府基金,残保金主要用于扶持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以及为残疾人开展就业活动而产生的经费开支,其用途相对比较单一。针对这种单一,为增强审计评价的科学性,我们在审计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想想如何通过单一的资金使用链条体现残保金的绩效,如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以及多角度比较的方法体现残保金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第三,要着力于“谏”。为了增加审计建议的高度,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要注重加强综合分析,并力求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残保金管理和使用中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不光从标本兼治的角度,还要从预防问题发生的角度有针对性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真正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总之,通过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展全面的绩效审计,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专门惠及残疾人的专项基金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真正做到让残疾人满意,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鸿儒.山东济宁:残疾人基本康复纳入医保[J].劳动保障世界,2010.03期

[2]杨团,张时飞,周少青,李振刚.国家福利扩展与残联组织正位——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0.02期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思考论文 篇12

1. 绩效审计是县级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近年来县级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看, 由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基本没有, 审计的对象主要财政资金, 但由于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 违法、违纪的问题越来减少, 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审计思路上, 很难拓展审计空间, 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 经济领域重复建设、投资不科学、管理不到位、资产和资金闲置、损失浪费、效益不高问题普遍存在, 迫切需要审计转型, 改变过去单纯查错纠弊的审计方法, 更多地关注项目和资金的绩效, 顺应国际、国内审计的方向和主流, 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 绩效审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 县级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增长, 忽视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 经济结构失衡, 短期行为严重, 大拆大建现象普遍,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较多, 与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凡此种种迫切需要开展绩效审计。

3. 绩效审计是加快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要求“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又要将绩效审计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切实抓紧抓好。

二、县级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

1. 促进县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

揭露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 促进财政、部门、单位增收节支、压缩支出, 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增加财政积累, 化解赤字和债务, 节约财政资金。

2. 服务领导科学、民主决策。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积极进言献策, 多提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审计建议, 努力让审计意见进入决策层,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科学、民主决策, 提高机关效率、效能,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 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

通过绩效审计, 进一步理顺部门单位管理体制, 明确职责分工, 明晰责权利关系;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事前、事中监督控制, 完善内部机制、制度, 实现事前防范、防微杜渐, 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经济发展、全过程、全方位保驾护航的能力。

三、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1. 关注政府投资绩效。

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政府工程方面, 要在认真搞好真实合法性审计、大力度核减工程造价的同时, 重点关注盲目上项目、搞投资, 决策失误, 项目管理混乱, 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搞好前期论证调研、初步设计、招投标、项目质量管理,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管理的严格、规范性, 项目的投产、达效率。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征地拆迁补偿、交通水利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城市亮化工程、园区建设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 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诸多情况, 揭示项目论证、设计、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规范决策、设计、管理行为, 减少损失浪费, 提高投资效益, 为县级政府分忧, 为县财政节约资金。

2. 关注民生、民心工程。

重点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拆迁补偿资金、住房公积金、教育、医保、社保、环保、“三农”资金 (包括农村公路、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农作物、农机具补贴等) 、农村环境整治等进行绩效审计, 关注资金流向、最终用途和使用效果, 分析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出完善政策措施、资金分配管理、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三农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关注领导履职情况。

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和预算执行审计, 对镇区、部门党政领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对镇区财政收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对部门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取得的业绩进行反映, 揭露违纪违规、资产流失、损失浪费等问题, 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 努力分清领导人相关责任, 提出完善政策制度、改进管理的建议,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保值增值, 增强镇区、部门科学决策能力, 改进管理。

4. 关注专项资金绩效。

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沿海滩涂开发、水利工程、森林开发、拉动内需、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审计, 检查管理、拨付、使用情况, 关注政策执行效果, 揭示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明专款专用情况, 并对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立项批复、建设进度、质量、工程管理各环节和项目建设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强化工程造价审计, 规范调研论证、项目招投标、工程管理、项目维护养护等工作, 使之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四、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绩效审计也是如此。为此, 县级审计机关应当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在坚持重要性、可行性、实效性原则的基础上, 及早思考绩效审计课题, 认真搞好项目选题与评估, 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绩效审计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主动性, 做到运筹帷幄、早作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2. 充分做好审计调查。

绩效审计调查工作, 应当范围宽于财政财务审计, 要求高于财政财务审计。要在全面掌握机构人员、隶属关系、业务范围、适用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方式、内控制度的基础上, 还要关注职责权限、绩效目标、项目论证、合同协议、评估验收资料、计划、规划及其它业务技术资料等, 充分收集、占用和分析各种信息、数据, 并有所取舍, 为绩效审计的开展作好充分准备。

3. 审慎进行绩效评价。

绩效审计的难点是绩效评价。绩效评价要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境性等方面设立指标、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具备客观性、可靠性、明确性、可比性、相关性、认同性、长期性等特征, 对评价标准明确清楚、各方人士普遍认可的项目, 可充分开展绩效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评价标准难取得、各方意见分歧较大的项目, 要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坚持积极慎重、谨慎性原则, 只就能够认定的事项进行绩效评价, 不要情况不明、标准不清, 就以偏概全、笼而统之作结论。

4. 重视审计后续回访。

任何工作要取得良好实效, 都要有始有终、一以贯之, 绩效审计也不例外。要使绩效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 使审计建议得到采纳, 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书面反馈, 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回访, 对重要的审计事项进行后续跟踪, 对绩效审计取得的增收节支、挽回损失金额进行统计、计算, 对审计成效进行评估, 对成功经验、先进做法进行总结改进, 对不足之处认真改进, 真正实现绩效审计高层次监督、全方位服务、多角度分析的职能作用, 为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文章简要说明了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上一篇:业务要求下一篇:转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