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2024-07-12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精选8篇)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1

按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地位,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以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交叉渗透和谐发展为依托,有效推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中心,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任务逐一进行分解确认,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以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材、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体系、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果。

( 1)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助理实验师。

( 2) 充分发挥博士的科研优势和化学结合的特点,建立一套产学研融合,能适应21 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出内容先进、特色鲜明并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系列新教材。

(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两手一起抓,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并重性。高度重视实验、实习、见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考核,实验考试体系的改革,多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探讨型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

( 4) 探索和建立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成培养化学及有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水平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形成基础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实训基地实验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 5) 积极改革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相关课程可以适时适当采用网络、QQ 群、微信群、学院主页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师的教案、问答与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及安全指导、参考文献等要免费上网开放,同时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规范操作步骤等一并上网开放。

5 目前我院《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的几点做法

5. 1 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

理论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构- 性能- 原理- 应用”为主线,理论部分与元素化学部分相结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无机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取舍,将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基本操作技能等融入理论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2 基础实验训练

实验课程按照“查阅文献- 实验预习—实验课—结合理论课书写实验报告—思考与分析”的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实验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节约药品的理念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并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改进研究,跟踪观测学生的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5. 3 课外开放实验训练和实训实验训练相结合

二年级学生开始走进实验室进行课外开放实验训练:

( 1) 通过学生选导师,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 ( 2) 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 ( 3) 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我校大学生基金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 ( 4) 四年级下期考研笔试后准备进行面试前,由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开放实验室统一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完成; ( 5) 还有我院每年下学期针对新生举行的一次无机实验技能大赛,每年针对高年级学生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都发证书) ,学生成果以论文及各种奖励得到认可,因此使学生更加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6)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课程已建成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和完成相关技能训练。

5. 4 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欠缺的有: 教学内容如何优化和组合? 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如何选择和编写? 目前,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对于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应化专业的实验内容该如何进行整合? 这两个专业实验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另外,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化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及实验技能特点,编写适合本系学生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合适的重组,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和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所以,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很关键。

6 结论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精品课程建设中在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方式、网站的设计制作等存在问题。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优秀教材的编写、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基础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实训基地实验三位一体的技能训练等是《无机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创建的关键。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2

河南大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分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承担了全校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环境规划学院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化学分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通过中心教师的努力,在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完善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实验教学中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当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他们便可以自主的去做好很多事情,比如课前的预习工作,实验课中的认真操作,实验课后的举一反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他们具有更多的积极性显得格外重要。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1 更新实验项目

由于部分实验项目陈旧,缺少新意,并且很多实验是对中学的简单重复,缺少趣味性,而且毒性大、耗时长,更让很多学生能躲则躲。对于实验项目,各实验室应该按照教学大纲,适时调整,挑选一些内容新颖、科普性强、与理论课结合紧密的实验项目。另外,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我中心承担了全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所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针对医学、药学、生物、化工、化教、环境科学等几大专业,分别设置了对应的实验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 2 合理安排各实验班级人数

根据实验课程的性质,每个实验班应合理的安排学生人数,一般以5 个大实验台为例,我们每个实验班的人数为20 人左右。人数太多,学生太拥挤,教师很难照顾周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当或敷衍了事,时间长了,便对实验课渐渐疏忽大意,草草了事,兴趣索然,这便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效果。因此,合理安排各实验班级人数对于保持学生的实验兴趣也尤为重要。

1. 3 积极组织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活动。如吸收学生中动手能力强、对化学科研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文献的查阅、实验的设计、结果的分析、文章的撰写工作中去。通过这些举措,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更大的实验激情,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化学实验人才。

另外,结合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化工企业,实地认识各种仪器设备,了解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形成一套完善的授课体系

2. 1 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7]

本科学生从高中走来,大部分学生对实验课的接触较少,习惯于高中里的灌输式教学,而对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因此,高校教师在实验课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让他们熟悉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以及重要仪器的操作规程,能够预知实验现象,做到有的放矢。

2. 2 重视实验过程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或实验流程进行改革,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提高他们进行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实验中来,杜绝 “照单抓药”的教育模式。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严格规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 3 课后勤于总结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对所做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再认识,既可以举一反三,又可以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为知识的管理和应用打下基础。

2. 4 注意授课方式

许多教师在课上只是照本宣科,跟学生没有互动,难以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部分学生没有认真思考,或是由于对理论的生疏而难以理解,让许多学生养成了做实验时看着课本就行的定式。在课上,教师应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要将实验原理尽量的浅显化。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时常关注学生做实验的小细节,有错就纠,杜绝学生使用差不多、大概的字眼,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观。

2. 5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有人说, “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在他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和把握机会的敏锐性的能力上,而发现问题在科学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想象力比他的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掘学生想象的潜力,培养积极动脑、富于创新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

3 结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实验人才。当然,高校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各位实验教学人员的不断探索、总结,相信化学实验教学将会不断完善。

摘要:基础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而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针对高校基础化学实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形成一套完善的授课体系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重在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探究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

一、新一轮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已启动实施,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转变

1.从只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改变,改变以往“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这就是所谓化学实验的探究法。转变教材中引入设计了许多贴近现实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启迪学生思维的有趣化学问题,创设了生动形象的化学

情景。

2.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开拓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眼界;同时增加了“思考与交流”栏目,以及许多取材容易、简单易操作的课外小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拓展了实验的空间,使得这些实验的开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开出率。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探求未知世界奥秘的兴趣。

3.从只注重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与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进一步加强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

4.教材中还设计了许多“资料卡片”及“科学视野”,其本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学科学、用科学并为科学献身的

精神。

二、新化学教材的设置编排特点

1.栏目设置丰富多彩。主要有实验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课外实践活动、习题设置与归纳整理等多个栏目,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材料多样性、实践探究性、实验开放性以及思维拓展性。

2.新教材化学知识学习图表众多,实验构图清晰准确、科学规范,充分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直观性与严谨性。

3.教材具体教学内容的主要大标题都以醒目的蓝色标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既体现了编者的精心设计,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变化结合得更加紧密,又突出了化学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思维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以上对化学新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确突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化学实验的内容与范围,实现了化学实验由传统的课内既定内容实验向课外开放的、具有探究性、创新性的“大实验环境”的彻底转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有效地渗透了多种化学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外探究实验,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作为教学中起引领作用的教师,要用心体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扎实做好教材要求的必做实验,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探究实验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这是化学家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也是中学生解决化学问题常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仅凭教材中编排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时间、实验量毕竟有限,还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智力差异、动手操作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准确有效地完成实验要求,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其次,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场地(实验室)都是由专人保管、按定额配置的,不便于个别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探究。从这一点来看,化学课外探究实验正好弥补了上述实验仪器、药品、场地问题带来的不足,化学课外探究实验具有取材容易、时空应用灵活便利、能有效拓展思维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而要真正做好课外探究实验,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实验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实验时,由于自身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有限,实验过程中难免有不够正确的实验操作甚至有不成功的地方,这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点拨、指导,否则不仅会造成一些意外的实验操作事故,还可能极大地打消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2.充分加强对课外探究实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力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有布置,还得有检查,对每个学生的课外实验活动要予以准确的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做得好的学生,每个学生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及时对学生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予以纠正,但绝对不能挫伤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课外探究实验活动的形式要多样丰富。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利用课外探究实验,在课余时间也要多举办课外实验探究比赛,并把其中好的探究实验作品推荐给实验室陈列保管,并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多参加学校、县、市、省级科技局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这既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我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每年由市、省科技局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师生不仅参赛作品多,每年获奖人数也是不少的。

四、设置实验习题,拓展化学课外实验渠道

一般化学习题的解答都是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化学概念、规律分析推证出来的,但对于比较复杂的一些问题,学生对分析推论的结果存有疑惑,不是十分确定。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借助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肯定的答案、正确的结论。比如,在讲到碱金属时,先叫学生写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般学生都能正确解答,然后再要求学生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果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错,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潜意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兴趣。

总之,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内涵是丰富的,范围是广泛的,意义也是深远的。新编初、高中化学教材为我们开展这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实验活动,实际上就是对学生探究实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多角度、深层次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在这些方面既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把它与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陈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2(10).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4

秦成翠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研究所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的开展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拟通过对安徽某县农村中学实验现状的调查,来探究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有效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化学及化学产品已渗入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能源等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而这些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化学作为基础和中心学科的地位已母容置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一、概念的界定与课题的提出

化学实验是指化学科学中为阐明化学现象,检验化学理论中假论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观察所发生的变化和结构的过程。科学素养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

新的课程体系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改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教育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纵观世界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一不是与实验有密切的关系,我国

1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经说过:“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无论如何不会过分”,可见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农村中学的实验开展情况又如何呢?

二、对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目前不少农村中学采用“黑板+粉笔”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更有学者指出中学老师的一张嘴就是一个实验室的现象,笔者对安徽和县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化学教师作了调查:发放问卷27份,收回27份,有效问卷27份,调查结果如下:

表 一

从以上数据可知对于教科书上的实验,只有11%的教师几乎都做,89%的教师部分做,笔者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大部分教师反映了学校没有条件做,药品和仪器不全,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实验等现象,鉴于此笔者对另一调查作了统计:

从此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相应严重,27所中学中,只有一所学生能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访谈得知也是学生动手做的少,另外26所中学中学生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14所中学连学生实验室都没有,12所中学虽然有学生实验室,但

因配制不齐也闲置着,一些教师反映学校根本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即使学校购买仪器药品,没有专门实验员,学生实验还是无法开展的。

以上的调查数据令人担忧,学校教师虽然用的是新教材,但却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倡导“笔试文化”,重视学生的笔试成绩,不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同时笔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93%的学校是根据中考成绩来给予教师物质奖励的,这也是导致教师对学生重知识轻能力的重要因素。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笔者还对活动探究与家庭小实验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表三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究性实验和激发兴奋的家庭小实验也没能开展起来;探究性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主要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弗来明青霉菌的发现,诺贝尔炸药的制造无一不是探究中的成果。

笔者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旧教材的实验方式作了对比统计:

表四

从以上统计可以得知,新教材减少了演示实验,对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力度大大加强,可见课改后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何等重视。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创设条件,将一些学校无法开展的活动与探究想法变成“家庭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如利用一次性输液管、注射器等改制成微型实验,用蛋壳代替碳酸钙等进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把药棉放在盘子里,然后药棉中央滴上几滴食盐水,拆几张音乐卡,把音乐卡的两条导线分别接触药棉上湿润部分,能导电的就能发出悦耳的音乐。

三、思考和建议

鉴于当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的现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配置实验仪器、药品,特别应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学实验室建设,应配置实验员,对现在的化学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制定适应新课程理论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方式。化学教师要积极参加学习,紧跟教育改革步伐,提高化学实验的地位,为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培珍、赵斌、孙尔康等著《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平、蔡秀慧编者《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新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李栋林《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化学教育[J],2008(8);

[4]乔金锁《中学教师对化学实验认识的调查与思考》化学教育[J],2007

(1);

[5]卢香宇、方芳贵州西部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化学教育[J],2007(3);

[6]徐彩意《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会试》化学教学[J],2001

无机化学与实验精品课程心得体会 篇5

2007年11月23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全国高校网络教师培训中心主办的《无机化学与实验》精品课程培训学习,课程由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奖者宋天佑教授(吉林大学)和孟长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等主讲。宋教授和孟教授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作为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无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类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是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的化学课程。因此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的过渡与转变,将在学习无机化学阶段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无机化学课程,既是学生学好大学阶段其它化学课程的基础,又是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主讲教师以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理念、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问题为向导,利用师范课、案例讲解等教学形式培训授课,并通过小组互动,主讲教师答疑等方式对本课程进行了较深入地交流。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确了建设精品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1、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手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其在教学中运用自如,且发挥其最大最好的功效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主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想法。(1)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2)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像宋教授所说的,将教师从繁重的记忆式备课中解脱出来,精力集中于知识的讲解上。但是,多媒体课件不是讲义的刻录本,要求语言简练,文字清晰,图形鲜明,立体模型。需要准备的内容更多,省掉擦黑板时间,讲解的时间更充分。且需要关注多媒体课件与讲解内容的一致性。宋教授的课件就做的就非常的好。

2、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方法,并且精品课程还需要具有实践性、示范性及辐射推广作用。

对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我非常赞同孟教授的见解,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不同,但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定相同。中学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大学有别于中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面对大量的知识需要掌握、了解,需要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伸思考。

如:在讲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影响时,可以先引入实例 CuCl

r(Cu+)=96pm

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NaCl

r(Na+)=95pm

易溶于水 发现问题:

二者阴离子相同,阳离子rNa+=95pm ,rCu+=96pm ,电荷相同,离子半径也相近,性质却差别很大,为什么?原因就是由于离子极化,那么什么是离子极化? 解决问题:

1、离子极化定义:把离子置于电场中时,离子的原子核就会受到正电场的排斥和负电场的吸引,而离子中的电子则会受到正电场的吸引和负电场的排斥,这样离子就会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此过程称为离子的极化。(图a)

离子极化普遍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离子极化的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2、离子极化的强弱决定于两个因素: ①离子的极化力 ②离子的变形性。

(1)离子的极化力: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等因素有关。(a)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其产生场强越大,离子极化能力越强。

例:Al3+>Mg2+>Na+

(b)如果电荷相等、半径相近,离子的极化力取决于外电子层构型。

18e、(18+2)e、2e>(9-17)e > 8e(2)离子的变形性

离子的变形性大小可用极化率α来衡量,α越大,变形性越大。(a)离子的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例:I->Br->Cl->F-(b)阳离子: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变形性越小;

阴离子: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变形性越大。

(c)当电荷相等、半径相近时:变形性,18e、(18+2)e、(9-17)e > 8e(d)一般负离子的变形性大于正离子的变形性。

3、离子极化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正离子:极化力大、变形性小;负离子:极化力小变形性大,所以主要考虑正离子对负离子的极化作用。但是,当正离子为18e构型时,变形性也较大,此时也要考虑负离子对正离子的极化作用。

例:Cu+ 是18e构型的离子,极化力强、变形性大,与变形性大的阴离子Clˉ相互作用时,阳、阴离子外层轨道发生重叠,键长缩短,键的极性减弱,形成共价键;而Na+ 是8e构型的阳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均小,与Clˉ相互作用形成离子键。故NaCl与CuCl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延伸思考:

4、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1)离子极化对键型的影响

离子极化使得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变形而相互重叠,从而在离子键上附加了一定共价键的成分。离子相互极化作用越强,共价键的成分越多,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

(2)离子极化对晶体构型的影响

由于离子的相互极化,离子的电子云相互重叠,键的共价成分增加,键长缩短,当极化作用较强时,晶体会向配位数较小的构型转变。例:AgCl、AgBr属于NaCl型,配位数比:6.6 AgI属于立方ZnS型,配位数比:4.4(3)离子极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例如:

AgF

AgCl

AgBr

AgI 在水中溶解度

易溶

1.33*10-7.3*10-7

9.2*10-9

(mol·L-1)

结论:随着极化作用的增强,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

(4)离子极化对晶体熔点的影响

一般说来,离子键中所含的共价键的成分越多,晶体的熔点越低。例:下列物质:MgCl2、CaCl2、SrCl2、BaCl2熔点从高到底的顺序: BaCl2>SrCl2>CaCl2>MgCl2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去引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重在看待问题的思路、方法,而不是具体的解题步骤。

3、教师应重视教学的艺术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6

作者/李长江 张英锋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6)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7

一、当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不足

近年来, 我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 因此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会对高校的竞争实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作用, 积极地吸取外校的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成果, 但是在当前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 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

提高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化学的实验课程, 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地位, 对它不够重视, 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实验课的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好实验课前的预习和准备的工作, 对于实验的原理和具体的步骤等也没有充足的了解, 因此使得我国的化学实验课程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高校化学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 因此就使得他们对于实验教学课程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难以显著地促进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很多的高校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化学理论课教师同化学实验课教师之间的分工十分的明确, 这样也会给化学实验课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 缺乏充足的实验设备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硬件就是化学实验的仪器和设备, 因此可以说一个良好的实验条件是促进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都缺乏充足的实验设备, 这就难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长期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失去了创新的意识, 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感受不到参加化学实验的意义和乐趣, 失去了进行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二、提高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的建议

当前我国高校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亟需相关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完善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

(一) 提高实验预习的质量

在每一次化学实验课程结束之后, 教师都要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在实验开始的时候, 教师还要对本次实验的相关原理和步骤等向学生进行提问, 并且将学生的成绩纳入到期末测评的范围中。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实验预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 提升化学实验教师的素质

在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 化学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 因此化学教师不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理的一种科学精神。所以高校应该定期地对化学教师进行培训, 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此外实验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行纠正, 总结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 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 加大对化学设备的投入力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现代分析表征的手段也更加的复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来对化学实验室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大对化学设备和化学仪器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尽量多引进一些研究性的一起, 开设一些质量比较高的专业性的实验课, 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供机会和空间,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提高化学实验室的环保能力

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师还要树立起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程序进行把关, 还应该在化学实验室内配备药箱, 并且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重视对于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这就要求高校的化学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形式, 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来努力地进行实践和探索, 促进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树立起全新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理念, 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地将教学的范围加以扩大,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力, 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积秀, 张建英, 倪吾钟, 汤曙明.高校实验室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09) .

[2]邹爱英, 刘华, 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 (26) .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创新人才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2-01

实践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高校实验室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展开的,这也使得实验室成了培养人才和诞生科技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整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发挥作用。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实验室在教学模式、团队管理、体制建设等多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校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摇篮,是进行科研和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区域,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课堂,更是办好高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在校学生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来说,同时重视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够让其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只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必须的、能够切实发挥实际作用的场所才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验中去。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

在当今高校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看中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指导的问题,很多老师或科研机构都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没有将重点切实的放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由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重视程度,实验室建设在高校中的成效并不好,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机制等多个方面不够完善。现如今,传统的实验室方法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当前的时代形式,显现出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如下:首先,传统实验室资源浪费严重、分布较散,容易出现设备重复购置的问题;其次,实验室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项目以外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够;再次,实验课在教学时往往只是单一的依托于理论课程的教学,缺乏自身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然后,实验室教学在方法上比较单一,与其相对应的考核方法也缺乏合理性;再后,多数实验室在建设时只是单一的追求小而全,从而造成了多而散的格局,无法发挥综合优势;最后,实验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教材过于陈旧,里面陈述的知识无法跟时代接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1.实验室管理模式建设

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必然的经历一个先分化再整合的过程,通过各学科的专业研究得到研究基础,再通过各学科的结合作用得到应用效果,很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是从边缘学科或者新学科中产生的。因此在实验室建设的时候有必要进行多学科的整合,组建综合性高的实验室。高校实验室可以通过校院分级管理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配属原则进行相应的整合工作,对实验室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地位進行合理定位,优化资源配置。

2.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室的工作技术人员对实验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室技术人员作为实验室的主要组成,其知识水平将会决定实验室承担培养创新人才任务的完成质量。在如今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实验室技术人员往往会处在一个待遇低、地位低、机会少的状态中,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自我提高,而且会影响实验室的人才吸引,难以保证实验室内技术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少数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没有动力进行自我提升和改进。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高校实验室,必须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各个方面提升其工作环境和工作动力,开展各类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提升环境。

3.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与创新

实验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更要注重对学生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科研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客服传统的依托理论教学被动实验的状态和观念,建立自身的教学体系。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校实验室建设对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地方。随着未来我国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申请残疾人临时救助下一篇:团队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