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2024-10-08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共12篇)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1

化学教学相对于语文和数学来讲, 其发展历史在国内教育界中较短。因为传统模式教学的影响, 使得化学教学一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完成的知识的传授, 形式单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加以正确看待, 打破这种弊端, 实行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行转变,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学习, 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也受到约束, 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穿插一些其他类型的教学方式, 就是将实验与化学联系到一起。这样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得课程教授的效率得以提升。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将适当的实验教学引入课堂,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得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严格, 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具体的实验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的话, 才有可能独立的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

1.巧用实验,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必要对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进行巧妙的利用。比如进行“牛奶变成清水”的有趣实验, 学生会迫切想要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它是怎么发生的, 以及自己能否动手操作以求达到同样的效果等, 这些在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不断的问号, 继而很快的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使得学生积极的进入化学的学习情境。

2.做好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

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 并对实验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进, 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比如老师进行水分子的化学方程式的解析, 由水分子分离出来的氢气和氧气是否可以燃烧等, 进行相关的实验。这就要利用到实验器材和水, 并进行通电对水分子进行解离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试验, 从旁协助, 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并积极的探究相关规律。

3.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的交流, 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加强

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来进行试验, 所以不同的学生的实验方式会有不同。那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补充。学生通过对他人的实验探究过程的倾听以及自己不同角度的思考, 也可以有效促进试验方法的改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独立的对一些化学数据进行分析, 对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加以思考, 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探究。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好的锻炼, 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 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更好的理解以及巩固, 从而能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 这样才不会辜负化学学习的价值。

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的重要的, 要积极的让学生参与实验,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社会和国家应对一些乡镇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从而使得这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得以完备

在现在的化学教学中, 有许多的学校忽视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 而关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 实验器材的匮乏问题占据很大的比例, 特别是对于一些乡镇学校来说。所以为了能够让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得到更好的学习, 就必须对这些乡镇学校加大扶持的力度, 国家和社会给予资金支持, 对这些实验器材进行完备, 这样学生就能够参与化学的相关实验, 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提升, 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四、以协同实验的方法教学, 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 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在下面进行实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课堂教学时间得以节省, 但是学生并没有动手进行独立试验,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化学实验环节的缺乏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要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来取代这种演示实验, 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使得时间得以节省, 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 还可以对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 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所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是提高化学教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五、结语

因为初中是一个比较早的阶段, 所以初中的化学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重要。所以学校在教授化学时, 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将化学和实验积极的联系到一起,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摘要:传统的模式教学受到新课改的大力冲击, 必须在反思教学方法的前提下, 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化学和实验在新课程的冲击下必然走到一起。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慧平.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学园, 2013, (2) .

[2]李宝英.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科学, 2013, (2) .

[3]王万海.新课改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神州, 2011, (10) .

[4]李海晏.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 2012, (87) .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2

理学院应化系 李方实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实践性环节是造就杰出创新人才的基础,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近几年来,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践性环节新体系,并建设了与之配套的化学实验室,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了条件。对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目前已逐步成为教改的热点之一。我参加了“由钛铁矿制备二氧化钛”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对开放实验有下面几点认识。

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在群体中总是少数,对这一类学生的特殊培养不能按照常规的教学计划进行,实验教学更是如此。经过长期观察和调查,可以说大多数优秀学生是理论课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理解力强,悟性高、有自学的积极性,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不见得比其他学生优秀。如果按计划及实验内容进行,在规定时间内依着实验教材照本宣科,并由教师手把手地做实验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不可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学识水平。

因此在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制订合适和可行的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实验中运用理解力和自主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真知。开放实验的要点是:

1.实验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考虑到优秀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很强,能依据各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好学习进程,所以实验教学时间由他们自己预定,实验室对他们全方位开放,包括双休日。

2.实验内容由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允许学生因对某个实验有研究和探索的欲望而反复实践,从而得到建设性的结果。同时鼓励他们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试验。开放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怎样体现呢?这是一个新课题。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指导教师在实验前比较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及实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指导。过去总以为这才是发挥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这次开放实验,我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

由于开放实验的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充分预习了有关的实验教材,还查阅了不少参考书籍资料,加上他们的理解力和悟性都比较强,这样事无巨细地讲解、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应的。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更高层次上体现。首先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文献,第二是拓宽学生的思路,给学生简要地介绍有关该实验的背景材料。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包括选题、查阅资料、前期准备后后期撰写报告,使开放实验做到货真价实,有质量有水平。用两句话概括就是:讨论时教师与学生是“零距离”和“全接触”,而实验则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不是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大大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也大大提高了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依靠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现象不可能再出现。使教师感到压力,逼着自己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通过开放实验,学生都一致表示这样做非常好。许多同学都在实验报告的最后表示了对这种学习方法的肯定和赞同。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同学们也畅所欲言,希望能继续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学生普遍认为,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角色转换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过去,化学实验的进度、内容都是教师制定的,学生就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现在,实验进度、内容是自己定的,时间是自己选的,实验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完成的。他们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非常有新鲜感,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大为增强。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3

【关键词】医用基础化学 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71-02

一、绿色化学的概述

1.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科学。

2.特点

①资源和能源利用充分,采用无毒害的原料;②在无毒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原子的利用率提高,可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绿色产品,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还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3.重要性

传统的化学实验设置和模式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化学实验向大气、水及土壤中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及物质,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因此,实行绿色化学是很有必要的,要从源头消除污染,从而减少或杜绝污染的产生。

三、医用基础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的途径

1.改进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一般的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设计实验模块三部分,无法满足学生实验技能的需要和培养要求。另外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包括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缺少联系,且教学模式单一。因此改进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验技能的需要,在原来的体系基础上合理的增加化学综合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这两部分内容。在改进时,还应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实验理念。实验教师应积极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讲义,由于很多实验会接触到有毒试剂,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应合理的选择实验项目,适当的删减一些以有毒物质为主的实验,如合成上的甲基化反应;合理保留一些符合绿色化学的实验,如熔点的测定实验、重结晶的提纯法实验等。

2.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

医用基础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三部分的内容,其实验也主要涉及到这几个部分。在进行实验时,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违反操作规程、随意排放实验的废液、废渣的现象。学生是实验的操作者,也是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因此学校应加强绿色化学的教育。首先,学校应积极宣传绿色化学的理念,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媒介进行传播。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绿色环保的宣传片及纪录片,让学生充分的认识、了解绿色化学的概念,并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观念。

3.重视理论的学习,同时理论与实验结合

理论知识也是医用基础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学习部分,并且教师应重视理论的学习。很多学生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不明白不同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各种试剂之间的相互反应、反应的合成途径及构效关系等,以致于实验中违反操作原理,合成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将各种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途径及构效关系作为教学重点,并积极通过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复习及反馈。

4.适当改进实验方案

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化学试剂的毒性大,腐蚀性强,因此教师应合理改进实验方案,以控制实验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的大小来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例如:在有机化学实验的糖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教材上要求在试管内进行实验,但是2,4-二硝基苯肼毒性较大,在试管内实验所需的用量相对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将在试管内改为在点滴板上进行,这样可以减少约1/5的用量,而且所得的实验现象与原来所需的用量基本相同。另外,对于这类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废物并排放,其他类的实验所得的废液、废渣也应经合理处理后正确排放,这样才能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原理。

随着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增加,绿色化学也逐渐深入人心。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名医学生,要树立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重绿色化学的体现,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更好的为临床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实验完善分析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完善

引言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化学教学必须结合化学实验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效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 深入理解化学理论的实际意义。因此,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完善, 针对化学实验当中的问题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使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适应。

1.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操作复杂

化学实验一直以来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 其主要原因是实验装置过于复杂, 实验过程因而变得繁琐。学生为了记住操作步骤, 容易分散注意力, 忽略了实验内容的观察分析, 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化学实验也就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复杂的实验操作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难度, 改善化学实验需要简化实验操作。

1.2 实验耗时较长

化学教学虽然重视化学实验, 但化学课程依然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 化学实验课时比较有限。当前化学实验所耗费的时间较长, 在有限的课时当中, 高耗时会对化学教学的进度造成影响。化学实验一般是根据教材的指示来完成, 但教材中常用的实验案例都需要很长时间, 解决化学实验耗时问题, 就必须改善教材中的实验, 创新实验方法。

1.3 实验现象误差

实验现象的误差可分为两种。第一, 实验现象不明显。化学实验注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在演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会影响学生的判断, 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现象只有模糊的印象。第二, 实验可能出现异常现象。许多化学实验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的实验材料和剂量,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把握实验的严谨性, 就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 化学实验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4 实验污染和安全

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生成污染性气体, 这些气体对大气不会构成多大危害, 但却会在实验室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有些污染性气体具有学生难以接受的刺激性气味, 学生在闻到气味后会对实验产生反感不利于化学实验教学。另外, 有些化学实验所使用的物品会威胁到人的身体安全, 一旦化学实验中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 就很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 给化学实验带来负面效应。

2.完善高中化学实验的对策

2.1 实验方法的完善

完善实验方法需要解决化学实验中的复杂问题, 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首先要改进实验的装置, 便于实验操作。实验装置不必完全遵循教材中的规定, 可以在不改变实验性质的前提下对装置进行简化, 力求凸显实验现象, 并节省实验时间。其次要研发新的实验仪器, 增强实验仪器的性能。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许多实验仪器都能够取材于生活实际, 针对实验的特殊性, 化学实验可以选择最佳的替代仪器, 减少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再次, 化学实验可以对化学物品进行处理, 增加其实用性。在化学实验中, 有些实验物品并不具有足够的纯度, 可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 在实验之前对物品进行处理, 有助于强化实验现象。最后, 对于污染性和危险性较高的化学物品, 在实验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调换其它相对安全的物品来进行。

2.2 实验教学的完善

化学实验并不只是教会学生实验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 因而要改善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理论的实际表现, 锻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印象, 化学实验可以进行一些趣味实验活动, 例如把生活当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放到实验室, 或是做一些化学现象比较特别的实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化学实验教学还要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 充分展现化学实验的价值。

2.3 实验设备的改善

在现代化教学当中, 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化学实验的完善同样需要先进技术设备的支持。在化学实验中, 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教学。教师的演示不利于所有同学观察, 而多媒体投影能够很好的表现化学反应, 并且能够反复播放, 增加学生的印象。有些需要讲解化学分子结构的实验, 也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动画演示。除此之外, 像微型实验设备和传感器都能有效改善化学实验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 高中化学实验的完善需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改善实验的条件, 对化学实验进行持续优化。化学实验的完善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考虑, 不论是实验方法还是环境设备, 都会对化学实验的效果造成影响。在未来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会更加重视素质教育,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还要把化学与自然结合, 重视化学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玉涵.精心设计实验.绽放化学之美[J].化学教与学.2013 (10)

[2]嵇广清.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3 (16)

化学实验考试分析 篇5

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第二课时:

二、对考试题型进行分析

1.出现位置:试卷中的倒数一题,一般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试内容为书中的几大实验为主,分别是:

(1)氧气的制取

考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三种方法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内容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选择药品的原则、化学方程式、固体+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装置,一般情况还与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相结合,为同类实验。

(3)金属的冶炼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的案例与分析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50-01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到: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随之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这种兴趣得到持续培养,使之成为学习化学的不竭动力呢?唯有创新才是路。我们要不断彰显教育机智,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感知学兴趣和创造兴趣,全身心融进化学学习,在愉悅中得到成长。

一、改进实验的装置,直观、明了、安全

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例如:在做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二、增设必需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如何让学生信服和领会? 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

(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

(2)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实施微型实验,打造绿色环保化学

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得多,且许多实验还可以采用代用品作实验,在仪器上花费也很少,故微型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做到人手一套。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较强的参与意识及微型实验内在的魅力,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作,具体是: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粒锌、一小块大理石和一片树叶。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熄灭后振荡,一会儿,就可以看见锌和大理石表明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验证了氧气的性质,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7

1 调查对象、形式及内容

本课题的调查对象为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至2015级的化学专业、化学(精细化工)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调查采用不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统一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35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认知程度;

(2)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

(3)学生对教师实验教学的认同情况。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 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认知程度

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认知程度对实施设计性实验有直接的影响,就这方面设计了两个问题,结果见表1。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的兴趣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对学习无机化学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教师可以将无机化学知识与设计性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中去。

2.2 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

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就这方面设计了六个问题,结果见表2。

从表2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少数学生在进行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前能非常认真地撰写设计性实验方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而在没有认真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要想顺利完成设计性实验是比较困难的,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实验技能难以提高。部分学生听课质量较差,也有不少的学生上实验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除了加强教育外,还要注意改进实验教法,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实验课堂上来。

学生对待教师指出的问题,有41.6%的学生并不重视,没做好查漏补缺的的工作。这样导致在进行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使设计性实验难以进行,甚至无法进行,最终失去进行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上完设计性实验课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较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总结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更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并教会学生如何总结实验要点,提升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讨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以及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巩固。然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的学生并不多。

在课外撰写实验报告中,学生喜欢自己单独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跟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会得到深化,从而能够共同提高。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课后要多交流,将自己好的实验心得、学习经验共享出来,共同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2.3 学生对教师实验教学的认同情况

教师的实验教学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什么方式的教学,教师在日常中能否受到学生的爱戴,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本课题就这些方面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喜欢教师的性格是平易近人和幽默风趣的,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验课上表现得很严肃,因而出现学生怕老师的情况。教师不单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亲和力,成为学生无话不说的对象和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参加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提高。

对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师的实验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在实施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辅导,并穿插适当的无机化学知识进行解释。

大部分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内容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一般,与学科动态更新不足。这样会使设计性实验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会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渐渐失去兴趣。

3 应对策略

通过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了解了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3.1 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渐进式安排设计性实验内容

教师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出发,使他们觉得化学实验就在身边,以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渐进式地安排设计性实验内容,通过介绍日常生活所涉及到的化学实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例如,在安排简单设计性实验“硝酸钾的制备”[1]的时候,教师在简述实验内容过程中,可以介绍制备原料之一的氯化钾就是市售“加碘低钠盐”的主要成分;而产物硝酸钾则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这样不但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依靠所学的科学知识为人类谋福祉。

又如,在安排一般难度设计性实验“高锰酸钾的制备”[1]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在市面上购买的去污产品“污鸡净”,其中紫红色结晶物就是高锰酸钾,白色结晶物就是草酸。而“污鸡净”的去污过程刚好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开展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浓厚兴趣。

再如,在安排较大难度设计性实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2]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制备原料、中间产物以及最终产物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实验原料之一的铁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人们一刻都离不开它;中间产物硫酸亚铁是西药“硫酸亚铁片”的主要功成分,此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最终产物硫酸亚铁铵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化学的机会[3]。

3.2 教师要改进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工作重心,要想全面提高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2.1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如果学生不愿意学,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吼破了喉咙,也不会起什么作用。相反,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4]。因此,教师应设计新颖有趣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提供丰富的实验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合适的实验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有效改善教与学[5]。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尝到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

3.2.2 让学生在设计性实验中尽情发挥

教师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应树立服务的意识,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6],任其尽情发挥。当然,教师绝不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要严格掌控设计性实验的各种场面,适时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和点拨。

3.2.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各个阶段都能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学习和实施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相关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自学能力,为后续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管是教育教学方法,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全是由教师在进行控制[7]。大一学生刚刚接触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过程肯定会碰到各种困难。教师应加倍重视学生遇到的困难,通过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新特点、新要求。要做到这些,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7]。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

3.3.1 提高道德素养

教师自身必须热爱教育事业,而不应仅仅将教师当做一种谋生的方式。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作风、治学、做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道德素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优秀表率。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说服感染学生[8],才能更好地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3.3.2 提高教育专业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教育专业素养,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挥洒自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本课题对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师应该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加强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渐进式安排设计性实验内容;教师要改进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究、实践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无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实验.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7-236.

[2]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实验.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6-158.

[3]顾兆良.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看法和体会[J].新课程学习,2009(11):138-139.

[4]彭朝荣.谈谈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J].理化生教研,2010(14):102.

[5]刘知新.化学教学论.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5-136.

[6]申君亭.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如何教学[J].教改聚焦,2010(1):185.

[7]廖强.山区学生初学化学困难的调查及对策[J].化学教育,2002(3):27-29.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8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卓越工程师,考试改革,评价模式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 “卓越计划”) 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通过实施该计划,树立人才观念和主动服务国家、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较强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地方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责任,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2]。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 2006年招收第一届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3]。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立足广西,面向桂东南、北部湾,掌握现代化学与材料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新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的设计、检测、研究、开发和管 理等工作 的高素质 复合型人 才[4]。分析化学实验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是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正确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踏实、认真、求是的工作作风。因此,开展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改革有助于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在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之前,材料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总课时为104学时,分两个学期教学,课程考试采用笔试 + 操作考试的方式,第一学期采用笔试的考核办法,第二学期进行1 ~ 2小时的操作考试。从2012级材料化学专业起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专业课的学时,该课程的总学时缩减为36学时,一个学期完成。 这造成学生对该实验技能不重视,不能正确掌握各种实验操作要领,进而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适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必须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合理的考核办法既能反映学生的水平,也是激励学生认真、创造性地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5]。由于实验技能考试比理论笔试需要更多的监考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多种考试器材,同时,也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的评分,不利于普遍推广。为此,笔者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以往的教学经验,改革并完善了考核办法,充实了考核内容,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考核方案。采取以下方式来评价学生成绩: 实验考核总成绩 = 平时实验考核( 20% ) + 期末面试考核( 80% ) ,平时教学中狠抓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性进行考核。通过实验报告、实验小测验、平时上课表现等方面进行平时实验考核, 期末面试考核主要内容描述如下:

1考试目的和目标

1.1考试目的

( 1) 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增强对 “量” 的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学生正确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同时又考核学生实验智慧。

( 2) 通过测试,培养学生严紧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有利于将来就业以及进一步深造学习。

1.2考试目标

( 1) 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 2) 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

( 3) 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

( 4) 实验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

2考试方式

采用面试的形式,按照 “操作 + 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学生完成一个操作后回答一个问题,老师视学生的操作和回答问题的程度进行评分。操作分4个评分点评分,每个评分点20分,回答问题20分,总分100分。

抽签方式: 制作操作题试签和思考题试签,由学生在面试前进行抽签,按抽得的操作题试签和问答题试签进行考试。

入场方式: 按照学号顺序,学生依次进场抽签,提前一个学生进行准备,可带计算器,不准带任何有关实验资料。

出题方式: 事先公布操作题和思考题,学生自己练习和准备。

考试时间: 在分析化学实验结束后进行,每人约15分钟。

3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3.1考试说明

( 1) 测试在指定的实验室内进行,由2 ~ 4位教师主考, 1人测试和面试1个学生并评分; 应试者首先在评分表上签名, 由监考教师确认,然后在主考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实验,在教师完成评分后并示意离开时才能离开实验室。

( 2) 实验时要注意操作规范。

( 3) 实验结束时要清理仪器和桌面。

3.2测试题及评分标准

3.2.1操作题及评分标准(表1,共80分)

3.2.2思考题及评分标准

试题包含50多个问题,学生完成实验操作部分后进行随机抽取问题,并当场面对教师作出回答。如减量法称量是怎样操作的? 增量法称量是怎样操作的? 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 在重量法中,为什么试液与沉淀剂都需要预先稀释和加热? 为什么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 ~ 3次? 是否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锥形瓶? 洗涤锥形瓶后是否也需要烘干? 在滴定中,有时候要在被测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辅助试剂或蒸馏水,这些辅助试剂不与被测物质和标准溶液反应,对滴定的准确性是否有影响? 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如何判断混合碱的组成? ( 1) V1= 0,V2> 0; ( 2) V1> 0,V2= 0; ( 3) V1> V2; ( 4) V1< V2; ( 5) V1= V2。滴定Pb2 +时要调节溶液p H为5 ~ 6,为什么加入六亚甲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该法测得的为什么是水中亚铁和高铁的总量? 等等,共50多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评分 标准共20分: ( 1) 准确性共16分; ( 2) 语言简明扼要、清楚、流畅共2分; ( 3) 整体表现共2分; ( 4) 独特见解可加分,但不超过2分。注: 其他方法酌情给分或扣分,如有创新可加分,但加分不超过2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3.3实验考试前准备工作

( 1) 实验室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各试题所需仪器和试剂4 ~ 6组,并分别摆放到考试用的实验桌上,注意贴好标签,仪器要事先检查、试漏,不合格的要更换。

( 2) 考试用到的各种试剂要符合要求,监考教师提前到实验室做预备实验,保证试剂质量符合考试要求,观察好实验现象,为正确评价学生实验结果做准备。

( 3) 操作面试试签和思考题面试试签折叠后让学生随机抽取。

3.4强调学生进行考前练习

考试前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理论水平,达到考试的目的。

3.5考前教师培训内容

考试前所有的监考教师都要到实验室进行预备实验,检查各种仪器和试剂是否符合要求,统一操作规范要求和评分标准,合理设置考生考位,确保做到评分的公平、公正性。

4本实验考试改革中的创新点

与过去的实验考试相比较,改革后的实验考试具有以下创新之处[6]:

( 1) 将笔试 + 操作方法改为实验操作与口头答问题相结合的测试方法,既可测试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又可考核学生实验智慧,更能突显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 2) 采用开放式测试方式,事先公布考试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考前能了解测试的相关内容,强化考前练习,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

( 3) 该测试内容面广,涉及教学中的大部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评分也更加公正。

( 4) 学生完成考试所需的时间相对缩短,监考教师人数减少。

5本实验考试改革中的不足

( 1) 用Na2C2O4标定KMn O4的滴定操作中需要加热至70 ~ 80 ℃ ,开始滴定时反应较慢,耗时较长,约需15 min才能完成,其他操作题耗时较短,可以10 min内完成,先完成的学生会对操作此题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考试质量。

( 2) 有些操作环节耗时较短,学生操作很快完成,如果监考教师同时监考几个学生时容易造成漏失,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监考,减少评分误差。

6结论

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9

目前, 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 一般侧重于以下3个方面[3,4,5]: (1) 优化实验内容;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 (3)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以上研究对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很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在后续实验课教学、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及工作中暴露出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意识不强, 没有意识到实验操作技能对实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重结果, 轻过程”的实验数据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兴趣, 容易产生轻视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思想。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实验技能不规范, 创新能力再强, 得到的实验结论也不可靠。

1 深化学生对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化学实验在我校很多专业于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开设, 是在完成或部分完成无机化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无机化学实验一般是定性实验, 侧重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例如物质状态、颜色的变化等, 因此学生定量意识不强, 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严谨性重视程度不高。此外, 在高中学习阶段, 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 学生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操作, 这些都给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分析化学教学的工作者来说, 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教育, 提高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措施。我们认为深化学生对实验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1 课堂教育

实验课一般是在理论课部分完成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的。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实验技能操作对分析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规范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一切科研探究活动的基础, 也是学习后续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保障。我们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将分析化学中的定量概念与实验操作联系起来, 例如, 讲到误差时, 列举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引起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视。

1.2 课外教育

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对高中与大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 改变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 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学校教学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学单位与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联合, 建立相关的活动机制, 出台引导性措施。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 积极参加科研项目, 增强学生对实验课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

2 激发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积极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开展前, 让学生观看优质的实验录像和多媒体动画, 给他们展示指示剂在不同p H值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变化, 由此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音像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较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转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我想做实验”的认识。此外, 还有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 可以利用分析化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提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样品, 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如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钙的含量时, 颜色变化应该为酒红色到纯蓝色, 即便滴定过量, 锥形瓶中的颜色也不会像酸碱滴定实验那样发生颜色变化。若我们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溶液颜色立即变为紫色 (酒红色与纯蓝色的中间色) , 即验证了学生实验滴定终点控制得较好, 若加入较多的自来水仍不变色, 表明滴定终点控制得不好, 过量太多。借此可为学生提供一种便捷的检验方法, 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主动思考, 提高了实验的积极性。

3 加强教师指导作用

分析化学实验大纲前面几个实验都是基本操作技能练习, 从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玻璃器皿的洗涤, 滴定操作练习到标准溶液的配制, 这些基本操作技术看似简单, 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要做到准确、规范、熟练必须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作为教师, 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1 采用韵语教学

韵语教学, 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要点和关键操作技术。分析化学实验中包含基本操作技术较多, 涉及分析天平的使用、仪器洗涤、滴定操作技术、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和重量分析等操作技术。每项操作技术中涉及的操作要点又很多, 实验课程的学时毕竟是有限的, 为便于学生记住操作要领,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韵语教学的形式。例如在酸式滴定管的滴定操作技术中, 其滴定操作韵语如下:用右手摇锥瓶, 用左手把活塞;拇食中包塞拿, 不能推轻拉拉;先快滴后慢滴;半开塞挂半滴。

3.2 巡回指导, 多鼓励, 少批评

对于刚做完定性无机化学实验的学生, 要很快接受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手法, 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严谨、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规范地为学生演示每一个步骤, 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要领, 不能让学生有“操作差不多”的思想。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操作, 在进行言语指导的同时, 要有足够的耐心, 重点指导, 手把手地教, 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对操作有进步时, 要适时给予肯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消除紧张心理, 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3.3 前期实验结果考核要“重过程, 轻结果”

对前期几个验证性实验, 不必太追求实验数据的精密度、准确性等, 否则导致学生为获取较好的数据, 赢得较高实验成绩, 而忽视实验数据的获取过程, 甚至篡改实验数据, 影响了学生实事求是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具体原因, 并尽可能纠正, 以便学生尽快掌握操作技能。

3.4 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重视课前总结

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不仅与规范的操作技术有关, 而且与实验数据的记录、结果的计算和报告的书写相关。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 要指出数据的记录、结果的计算、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 并结合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教师自身要做好相关的记录, 对实验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学生重点辅导, 实时帮助校正。

另外, 在实验课结束后, 教师要对实验课所学操作技术进行演示, 对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并指出不足, 使学生明白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将操作技能考核融入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中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课程, 在后续的实验中要将操作技能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要求教师将实验操作技术涉及的各项操作要领细化, 融入实验成绩的评定中, 并将其公示,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认识程度, 使他们目标明确地规范实验操作。表1给出了我们平时实验中各项操作的考核项目、要点及具体分值。

5 开展分析实验技能大赛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 定期举行分析实验技能竞赛, 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重视程度,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形成认真细致的思维方式。

6 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落脚点,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操作规范的科研工作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看似简单, 做起来绝非容易, 必须耐心、循序渐进地加以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张有弛, 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 宽容对待学生的失误, 鼓励学生积极纠正, 增强学生规范操作技能的意识, 主动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艳, 徐嫔.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77 (1) :67-69.

[2]张腾云, 范洪波.以哲学思想分析实验教学目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8) :156-157.

[3]高妍, 张永宏, 张嘉保.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9) :145-147.

[4]熊言林, 魏先文, 朱昌青.高师院校化学 (教育) 专业实验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 2010 (9) :50-53.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10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实验技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 当今学校应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基于实验教学的特点发挥其在教学方面的优势,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化学人才。

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将从学生、教学及考核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

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基础薄弱, 二是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只是见过老师演示实验并没有实际动手做过化学实验, 更有甚者一些来自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连演示实验都没见过, 因而这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 这对化学实验教学增加了负担。

1.2 教学方面的问题

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方面的问题, 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这两个方面。就教学内容来说, 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学校在教学中, 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 而设计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安排的较少。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也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3 考核方面的问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多从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方面来进行。而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 教师多从学生的预习报告、回答教师提问情况、实验的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等方面来进行评估。然而,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往往很难对每个学生都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措施

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学校只有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化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并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因此, 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从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角度出发, 不断加强对其的改革与实践探究。

2.1 工学结合, 加强学生基础、强化技能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独立承担实验任务, 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则又是建立在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操作技能熟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基础。对如何加强学生基础, 教学时首先要从一开始就重视课堂教学, 要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贯彻始终,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 要按照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计划, 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进程, 以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涉及很多的操作事项, 因此学生的对手实践能力就显得较为重要。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之后, 其他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很好地进行, 同时这也能为学生以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理论以学习到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此,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究, 可以基于项目化教学, 从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这一方面出发, 以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为基础建立循序渐近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化学人才。

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可以从基础到提高再到创新这三个层面出发。对于基础层面, 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操作练习及验证型实验操作来, 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打下扎实基本实验技能基础。对于提高层面, 则是在学生拥有较好的基础之后的进一步要求。这时要通过设计型、综合性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它们融会贯通, 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最后的创新层面, 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因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在计划学时之外开展一些创新型的开放实验, 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工学结合模式下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此, 要突出“学生职业技能”这一考核点, 从而更好地引导老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各项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史兵方.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04期.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11

关键词:绿色化学观;高中化学;实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30-01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化学实验同样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失的部分,它是学生形成能力与学习知识的重要之地。作为一门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对于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大力兴起、发展,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人们对“绿色”的重要性已经逐渐的明白。绿色化学是现如今社会提出来的新型概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绿色化学观念与当前社会理念符合,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积极推广绿色化学观念显得十分重要。

一、在当前实验中增加绿色化学观教育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本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编制和修改。其中,化学实验内容更加趋向于绿色化学原理。化学实验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古冶试剂也严格规定了使用标准和用法用量。同时,硫化氢和苯磺酸等危险系数较大的实验从实验内容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科学的“闻气体”等实验。此外,为倡导绿色化学教育观,新编的高中化学教材中还增加了减量、减废等微型实验操作。将NO2、NO以及氯气等毒性较强或容易产生毒性物质的实验统一安排在规定的化学实验性,并对实验产生的气体进行统一处理、排放。与修订完成后的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相比较,当前高中化学实验中还有着不少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在苏教版的教学中,我在教学生们制备有毒气体氯气时,为了防止在实验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我教学生使用水槽液封的方法来收取氯气,从而减少污染。如果是采用实验室通常制取氯气的方法,向上排气法来收取氯气,这样将非常容易造成氯气进入到空气之中,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正确、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在实验用品、废品的整理上一定得规范。比如,我在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就明确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品,一定不能随意丢弃,必须按照规定丢到指定的地方,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埋掉或者排放。

二、在绿色化学观中传统实验方式必须改革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分析性学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为学生潜能的发挥搭建良好的平台,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但是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中是有着不少污染较为严重,而且实验步骤复杂的实验。当在实验中应用绿色化学观念,能够让传统的化学实验得到较大的变化,从而在可能的条件下排除传统化学实验中的污染问题,进而增加化学实验的效果。

比如,在苏教版的教学中,有一堂实验课是制取二氧化碳,我就让学生在实验中的白纸上面放上一块玻璃片,然后在玻璃片上面放上少量的亚硫酸钠晶体,最后,在周围放上测试用的加酚酞的NaOH溶液、PH试纸、紫色石蕊液。在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便吩咐学生将一半左右的硫酸溶液滴到亚硫酸钠晶体上面,再把烧杯盖到上面,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烧杯中滴液的颜色变化,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药品的用量,控制住实验中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相反,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可能因为实验的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实验设备的不齐全,最终导致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出大量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这严重的影响了实验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对高中课本中的实验加以改善、传统教育形式的更换,都将有利于在实验中减少使用材料的无理由浪费,也为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污染提供了有力帮助,同时也加强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推广培养绿色化学馆的实际行动

三、在课堂之外传播绿色化学教育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与化学课有着深厚关联的,在推广实行绿色化学观念中只是简单的依靠着少数人群是肯定不够的。所以,要多开展绿色化学的专题活动,对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进行培养提高。让学生大胆的走出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消化课堂之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在通过社会实践以及课外活动来培养与加强自己的绿色化学馆,同时也达到了化学实验观念的推广。

比如,在苏教版的教学中,我把关于绿色化学的内容设计改成实践的走访学习,从中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了他们实践的能力,也达到了提升他们绿色化学意识的最终目的。我也时常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绿色行动”,带领着学生们走出校园,进行实地的植树造林,绿化山川,让学生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环境保护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当前社会环境污染的大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对的绿色化学观念的增强。在学习研究性的课题中,我会多鼓励学生进行参与。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废旧电池不乱丢弃、学习中不实用修正液、生活中习惯拣拾白色垃圾并将其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高中化学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节奏,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场所,至关重要。采用绿色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化学,需要在在当前实验中增加绿色化学观教育,并且要对传统的试验方法进行改革、在课堂之外传播绿色化学教育观念。三种手段相互结合,互相配合,从实际出发,可以更好的突出学生学习主题的地位,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林宝风.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J].高中教学,2013,11(22):112-114.

[2] 陈少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J].科技信息,2011,23(08):84-86.

[3] 王李楠 浅析课堂有效性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开展途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5)

无机化学分析实验 篇12

一、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创新性

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高职院许多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 但是,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处于从属理论课的地位, 通常是讲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知识之后安排一次实验课, 主要用来验证理论和训练学生技能。过分强调以实验验证理论的教学思想, 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置学生于被动学习状态, 难以适应高职院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的要求。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 面向全体学生, 以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 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它以生产实际为实例,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 自己设计出样品预处理、测定方案及步骤, 并独立完成实验。并应用分析化学实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较, 从生产全过程中体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对成品生产的重要性, 从而促进分析化学实验的教与学, 增强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 促进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二、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原则

设计方案分析实验就是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实验指导教师从本地化工企业生产实际中选择几个相关的产品分析基本选题, 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网络、图书等相关该产品的分析原理、方法、手段等分析资料, 结合已掌握的理论和实验知识, 设计出具体的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应包括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采用的试剂和仪器、分析过程和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表示和计算等。要求设计的分析方案文字表达准确, 既有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又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依照设计分析方案既能实现测定目的, 又能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三、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步骤

1. 教师课堂讲解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范例

教师结合本地企业分析案例, 以专题形式讲解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主要内容、方法、设计思路, 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客观地、辩证地认识事物, 找到恰当的分析原理、条件、步骤和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

2. 学生为主体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要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教师布置实际生产企业中符合教学规律的3~5个分析课题, 学生分组课外查找资料, 按规定时间要求完成分析方案设计初稿, 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采用学生上讲台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充分辩论, 修正设计分析方案。允许学生在探索中犯错误, 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 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尝试不同的分析方案, 同时教师在学生方案设计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3.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实际验证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分析方案, 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药品与仪器,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测定。指导教师和学生最后一起分析设计分析方案与生产企业实际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进行设计分析方案小结, 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对较好的设计分析方案可以向企业推荐, 对不成功的分析方案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四、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体会

1.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符合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和任务要求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密切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组成的测定方法及其相关理论。设计分析方案教学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 在学生今后相关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独立设计分析方案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完成未来的分析任务和科研工作。同时也是学生将来独立获得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所需要的。

2.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符合认识论的客观规律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启发和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分析、比较和综合, 从中找出恰当的分析方案的过程, 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 并从中悟出理论的来源、应用和适用范围。做实验时, 将实验的原理、操作、条件及出现的疑难问题, 自觉地和理论联系起来, 并从中找出解释和解决的办法。

3.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 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力措施

学生完成一个分析方案的设计, 需要对分析方法的原理、采用的试剂和仪器、分析过程和条件以及测定结果的表示和计算等, 进行周密而仔细地思考。学生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 进行比较和逻辑判断, 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矛盾的转化条件, 完成对分析过程的完整认识, 并以文字形式简洁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我院2005、2006级四个班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对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教学兴趣浓厚, 大部分学生钻研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 对事物的认识也趋于整体考虑, 重视分析实验准备, 操作认真, 技能掌握全面, 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能克服传统分析实验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弊端, 能体现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他们从过去一味追求与理论相符合的实验数据及现象, 转向注重操作技能、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职院分析实验教改方案。

摘要:阐述了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的原则和步骤, 讲述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是一种创新的分析实验教改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型分析实验

参考文献

[1]周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上一篇:C语言教学改革下一篇:思想道德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