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2025-01-17

无机化学(共12篇)

无机化学 篇1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是化学这门学科中的两大重要类别,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许多这方面的科研人员一般认为有机化学在对生命物质进行研究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 在对无机生命物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无机化学是其中的重要的学科。近些年, 在人类认识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开始逐渐的突破了这种认识。并且,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 在无机化学和化学中, 金属有机化学发挥着桥梁作用, 是对二者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的重要媒介。所以, 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 传统意义上有机化学的发展情况

Grinard是由法国著名的化学家Grinard于20世纪出发现的, 进而为有机合成中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提供了帮助, 并且, 将一种全新的应用防范研制了出来。所以, 在合成有机化学家的实验室内就会更好的完成有机镁化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1850年之前, 很多有机化学研究人员主要是利用将全新的有机反应研究出来, 将金属有机化学不断的发展起来, 例如有一种有机锌化含物存在于Br Zn CH2COOR反应,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试剂, 在有机的合成中, 烷堆铿试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 合成出了二茂铁, 因为它自身具备与芳烃类似的性质, 并且, 其自身的结构也非常的特别, 所以就将一大类的新型化合物为过度金属开辟了出来。从此以后, 在近十几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中,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很多研究人员认为, 近些年来, 金属有机化学能够获得这样的发展机会主要得益于这样几方面因素的支撑:

其一, 因为有着一定的活泼性存在于碳-金属键中, 因此, 能够有很多关键性的反应出现在其中。同时, 还能够当做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试剂, 在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时候, 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其二, 将金属的有机化合物通过不断的合成出来, 能够将很多关键的材料为价格键结构与化学键理论等提供出来, 进而推动人们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到化学的内在规律性。

其三, 还有很多别的具体用途存在于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具体的生活当中经常用来当作杀菌剂、抗震剂和塑料添加剂等材料。

2 现阶段有关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传统以上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 当代, 在全新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这方面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完善。

(1) 研究有机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全新的结构因为原子结构在各种金属元素中都具备一定的特点, 因此, 就造成有偶相应的变化会不断的出现在所生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结构中, 同时, 在将很多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出来后, 对于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也会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技术支撑。许多可以应用和信赖的资料能够被新增的有机化合物所提供出来。因为当前已经非常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进而在某种程度不断提升了传统化学键理论概念, 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在对金属有机化合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它们被有效的应用了进去, 进而大大的提升了人们认识物质结构的能力, 并且, 在此基础上, 将种种应用工具范围的深度也有效的加深了。

(2) 不断的发现金属有机新反应我们都知道, 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即为有机合成中的试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 非常广泛的应用了有机镁与机铿化合物。其中到了那个时代的中期,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和Witting馆反应开始出现,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Witting和Brown这两位反应的重要创作人, 在这个化学反应的基础上, 拿到了诺贝尔奖。这就有力的证明了在促进整个有机化学的发展中, 金属的有机试剂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 烯烃复分解反应, 是现阶段十分活泼的研究方向。它在具体反映的时候, 主要是将烯烃双键切断, 从而将全新的双键生成出来,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 过去的很多化学研究人员是难以想到的。

(3) 对金属有机反应的机理要深入的进行研究现阶段, 可以用四个基列反应将金属有机反应归纳总结出来:首先, 插入性反应状况, 逆反应不会被消除;其次, 在金属上面, 洛合配位反应物;再次, 加成氧化反应。最后, 重排反应。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 对于全新的中间体, 卡宾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探究。逐步的推动了金属杂环化合物与金属洛合物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长期以来, 化学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进行科研中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支撑。因此, 对化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加深。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化学这门学科中的两大重要分支, 很长时间内, 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 以及如何使二者之间能够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都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指导金属有机化学问世以后, 使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才有了全新的研究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古林莎·果依其巴依, 张锐, 燕红, 等.含碳硼烷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进展.无机化学学报.2010, (08) :596-597.

[2]王绪绪, 龙金林.表面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进展[C]//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3]高靓.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桥梁——金属有机化学[J].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8) :896-897.

无机化学 篇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再看我们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学制品?离得了铝合金的木制的窗户,也离不开化学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贫穷人家用的尼龙布甚或用的报纸,不是化学制品又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无一不跟化学沾边,都是化学制剂。我们的健康长寿也与化学息息相关。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某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965年和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糖的形成是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自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新的突破,为我们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正是有了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才能控制传染病,才能缓解心脑血管病,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5年。人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品和药品。如果没有这些化学药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它由C、H、O所组成,化学式为Cn(H2O)n,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包括单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功能就是通过生物氧化而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的都是糖类的合成。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将光能转化变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它作用,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也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有时还起到解毒的作用等。总之,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蛋白质亦然。所有蛋白质都含C,N,O,H元素,大多含S或P,有的还含其它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聚合物,水解时产生的单体叫氨基酸。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的广泛而多变的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有的蛋白质起运输作用,有的起调节或防御作用。酶也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生物遗传物质,它们都是控制遗传的关键,其中DNA的重组技术是遗传工程研究的主导技术。遗传工程的研究的发展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也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如果采用DN重组及细胞融合等技术改造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的生产菌,氨基酸的含量就能提高几十倍,生产成本就大大降低。这些氨基酸产品广泛用于营养食品、助鲜及饲料添加剂等生,从而部分代替了粮食产品。如果生物固氮的遗传工程能培养出自行供氮的作物,使一切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像豆科植物一样能自行固定分子态氮并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状态,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还能大大节省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总之,现代生活与化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赖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没有生命还有化学,没有了化学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存在。化学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 源、环境、生命科学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化学与 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 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 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 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 学,有着丰富的实验内容。化学本应是一门生动的、贴近生活 的、探求自然奥秘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 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可 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其它学科,服务于人类自身。21世纪的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 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的需求都 与化学紧密相连。基因疗法、转基因食品、干细胞 技术、生态环保型服装、智能材料、生物质洁净能 源、纳米生物技术等,人们要用化学方法不断创造 新的化学产品;创造新药品战胜癌症、艾滋病、SARS等病毒性疾病;战胜老年性痴呆、心脏病与 中风等影响健康长寿的顽疾。

无机化学 篇3

【关键词】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04-02

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既丰富又重要,在医药卫生专业无机化学教材内容中占有一定比例,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医药卫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高职高专卫生职业教育中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庞杂、知识量大,使学生感觉化学难学难记,以致产生厌学心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一、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

元素化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很多方面。卫生职业教育无机化学教材注意选取重要的、有典型意义的、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元素化学知识编排成一定体系。因为元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国防建设,特别是与医药卫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认识论和教学论的要求看,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必须以这些生动、实际的知识为依托。再者,要保证化学教学的理论水平,也必须借助于元素化学知识内在规律的推衍和概括。在元素化学教材内容中首先介绍重点元素,然后以重点元素带动整体内容,体现了个别元素到元素族的过程。从元素概念看,从个别概念发展为集合概念;从元素性质看,从个性到元素族的共性(通性);从化合物知识看,从分散介绍到归类介绍。教材内容特别强调元素和化合物性质在同一族元素中的变化规律。因此,通过归纳总结,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系统地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在变化规律。

二、以基础理论为指导,突出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物质结构理论及元素周期律为指导,有利于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和原因的理解,并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是以物质结构为主线,联系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明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制法。在无机物的性质中,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是最重要的性质,而这些性质大多取决于元素所处的氧化态,抓住元素氧化数这一主线,可以使物质性质的学习、总结和掌握化繁为简,变乱为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基础理论给学生概括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存在、制法和用途的内在规律性,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一化学思维方法去学习元素化学,以获得系统的、扎实的元素化学知识。

三、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元素化学实验分为验证实验和离子鉴定实验,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若结合一些典型的实验学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得出自己的實验结果。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

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卫生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具备所学专业的工作所必须的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元素化学部分内容繁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往往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元素化学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后才会主动去钻研、去探索。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有探索性和趣味性的实验、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悬念式的课堂结尾、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联系医药卫生实际的素材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等。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形象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蓬勃地发展起来。多媒体在元素化学教学上的应用,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元素化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图形、文字、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和直观。由于高速缓慢的摄影技术和录像机的快、慢、倒等,可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的变化,也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看到缓慢的变化;对没见过的、看不见的东西,可以通过映象使其形象化;对立体模型以及立体照片便于学生掌握构成该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在空间的排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问题,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有功用、互相补充,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恰当配合,才能把传统教学课和多媒体教学课都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牛秀明,吴英.《无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无机化学改革 篇4

一.对实验内容的更新与调整

选择较好的, 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 并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科学的安排, 是确保实验教学能够良好实施的基础, 但过去的实验内容, 较为陈旧, 大部分实验项目为验证性实验, 多以检测无机物性质和测定无机合成物实验为主, 学生只要简单的按照教材中所列的实验原理, 操作步骤进行即可完成实验。这部分实验, 虽然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但操作多为试管实验, 简单枯燥, 学生完全属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无法提高学习兴趣, 不能满足其求知欲和进取心, 也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的教学目的。

鉴于当前无机实验内容所存在的问题, 在不改变无机实验大纲课时总数的前提下, 针对部分不完善内容, 进行调整。对大量的理论验证和性质验证的内容采取了精选合并和适当删除的办法, 并增加了部分无机物制备合成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同时加深了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定性, 也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严格的考核评定办法

如果说, 做好一个实验项目, 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 那培养学上良好的素养和习惯, 就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针对无机化学的实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实验开始阶段, 教师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的指导。一、纠正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理论课程而勿略实验课程的现象, 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所使用的酸碱等试剂的畏惧心理, 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而获得实验成功的喜悦感, 从而激发学生对无机实验的热情。二、培养学生认真、谨慎、事实就是的科学精神, 在过往的实验操作中, 学生往往存在涂改实验数据, 编造实验报告的现象, 对此, 要严厉批评, 并制定相关的惩处措施, 从预习报告, 到实验操作过程, 以及最后的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讨论等环节均做到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 教师必须坚持实验记录签字的记录, 对于不合格的实验数据, 一律要求重新操作, 对于涂改编造实验数据, 更要严肃处理。三、培养学生清洁整齐的习惯, 要求实验过程结束后, 实验台面要清洁整理, 所使用的仪器, 试剂, 都需要归纳整齐, 有条不紊。经过实验教师检查认可和, 方可离开实验室。

无机实验, 作为考查科目, 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的成绩评定方法, 往往对学生的制约和督促力度不够, 因此在无机实验中, 我们同样加强了成绩考核方法。侧重以平时成绩为主, 期末笔试成绩相辅的评分标准, 而平时成绩又包括每次实验的出勤情况, 实验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实验思考题的问答情况。这样一种实验成绩更综合的考核方法, 促进了学生对实验环节每个部分的重视程度, 同时, 也是学生各方面的实验能力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实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逐步将多媒体的教学课件, 加入到无机实验教学中, 学生可在首次绪论课程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 直观形象的了解各无机实验的知识背景, 所用仪器、试剂,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 使学生不必亲自操作, 而了解到一些剧毒、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实验, 如氰化物、砷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氯气、液溴等。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对此类危险物质的了解。另一方面, 也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 对一些测定数据进行分析, 制表, 制图, 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相关计算机操作技能, 为处理今后更繁复的实验项目, 数据分析处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室的开放尝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无机实验, 顺应时代的潮流, 朝着当前科技发展的要求, 不断的进行着自身的改革和进步, 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 我们吸取先进的实验教学思想, 对方式方法进行逐步的调整和改进,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学无机化学新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践探究陈卓《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2]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C_3H_3素质白广梅王小逸刘淑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第1期.

[3]改革实验教学, 走绿色化学之路——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杨天林杨文远倪刚《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4期.

[4]工科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白丽娟马少妹袁爱群刘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无机化学 篇5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1004002

适用专业:08级化学(师范教育)专业

学时数: 112学分数:4

执笔人: 鲜华编写日期: 2008.09审批人:柳闽生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促进学生复习、巩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本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检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数据处理、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言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数据处理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实验基本操作物理化学量及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三、考试主要内容及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按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

考核内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现象解释,仪器组装和使用,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态度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

(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熟练掌握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托盘天平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正确的取量及估量)与溶液配制,试管操作,气体发生器的使用,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和净化,搅拌和振荡,加热(水浴加热)、烘干、灼烧与冷却,蒸发、浓缩与稀释,溶解和重结晶,过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倾泻分离,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离心分离、减压分离、重结晶分离,分析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其它常见的一般无机化学实验仪器(或器具)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分析与推理,实验报告书写与实验装置图绘制。

2、一般掌握

一般仪器的连接、安装与拆卸,冷冻剂,干燥剂的选择,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气压计的使用,pH计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秒表的使用。

(二)实验室工作技能

了解典型无机药品的保管知识,能正确选择存放容器与存放条件。

掌握实验室一般事故(烧伤、触电、腐蚀、火灾、爆炸等事故)处理方法。了解实验室废液、废渣回收利用的一般处理方法。

(三)掌握重要无机物的基本性质及其主要反应现象

了解无机物的合成、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及有关常数的测定方法

考核的实验:(下列实验供考核时选用)

实验

1、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溶液的配制

实验

2、酸碱滴定

实验

3、CO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

4、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

实验

5、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

6、I32+I-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

7、电离平衡与沉淀平衡

实验

8、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

9、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

10、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

11、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12、硫氰酸铁配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实验

13、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

14、高锰酸钾的制备 — 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

15、CuSO4的提纯(微型实验)

实验

16、(NH4)2Fe(SO4)2·6H2O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实验

17、一种钴的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

18、硫酸锰铵的制备及检验

实验

19、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四、大纲说明:

1、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掌握(或会、能),熟练掌握。三个层次依次提高。

2、考试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

参考教材: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

周宁怀等编.《微型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成绩构成:分为平时成绩(70%)和考试(30%)两部分,共计100分。

实验平时成绩应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其中:

(1)实验预习(20%):预习报告用统一的预习报告纸按如下内容要求写,且书写整洁,排版合理者给20分。预习报告的内容: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步骤(主要操作流程示意图)、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实验装置图、实验关键和注意事项等,以上内容欠缺可扣分,内容、格式基本达到要求,书写草者要酌情扣分。

(2)实验操作(40%):实验装置正确,操作规范,仪器使用熟练,数据记录规范且达到要求,无损坏仪器。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洗涤、整理仪器并归原,保持实验台面整洁和环境卫生,遵守纪律和实验态度好记40分。

(3)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按规定的内容,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完整,实验数据处理规范,有实验结果报告并给予科学的解释,有实验讨论和建议并能完成课后思考题,独立、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书写工整、清晰、简洁明了,布局合理者,且有原始数据登记本,并经老师签字者,记40分。

无机化学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大学无机化学 知识衔接

化学学科被分为不同深度展开不同阶段的教育,在各教学阶段的衔接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受到不良影响。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因此,大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点有效开展教学,找出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其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一、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差异分析

(一)教学方式和目标的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发生巨大变革,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增加大量实验环节,但是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受限于有限的教学资源,实验课程的开展受到阻碍,教师通常采用黑板教学的方式将实验环节取代,从而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化学实验的了解甚少。如此,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之间就出现衔接问题。首先,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区别。高中化学知识学习是为大学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大学化学知识学习则是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所以,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学在应试制度下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化学培养优秀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

高中化学主要是模块学习,各章节间基本上是彼此独立的,并且涉及的理论知识不多,而且为了应付高考,课程学习不全面。大学化学教学中,例如无机化学教学,其虽然包括一些实验环节,但主要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多达七成以上,而高中化学课程无法为大学的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策略

(一)高中阶段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深学生对高中化学的了解,明白高中化学学习是为大学无机化学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得到转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学习将关系到今后大学学习中哪些专业,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在思想层面上的有效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在内容方面应注重“启后”,然而并非将大学化学内容的教学取代,而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加强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为学生大学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做好今后大学无机化学的学习的思想准备。

(二)大学阶段化学教学

首先,在保持教材不变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其中,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的不同和知识需求的差异,理论根据化学类和医药类的区别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内容进行调整。需要进行高中化学欠缺知识的完善,并将重复赘述和无关紧要的内容删除或跳过。也有一些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所提及,但是并未进行深入讲解,那么这些内容需要在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进行补充,从而使化学知识紧密衔接。其次,化学教师应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贴近实际的展现形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提问,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化学教学活动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高中化学知识。并且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为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研究条件,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对化学的技能知识具有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并获取实践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新知识及方法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当中。

结语

我国教学改革一直重视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寻找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促进高中学生和大学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进行优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娴,张欣.高中化学新课程与大学无机化学电化学的衔接[J].化学教育,2015,07:12-15.

[2]李静.新课标下大学与高中化学教育衔接研究[D].西北大学,2013.

无机化学教学目标探讨 篇7

目前,我国教育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已全面转向大众教育,学生基础、素质更趋大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知识的传授不应再作为无机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无机化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由于无机化学课时趋于减少,无机化学课程信息量大而课时少,而教师由于承担科研任务,精力日益分散,教起来很吃力[3]。现行无机化学教学仍然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学生普遍比较被动、消极,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让人难以满意[4]。教学模式单一使得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与主动性,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难以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才[5]。

无机化学教学只有进行改革才能走出这种困境。当前许多高校已在这方面展开了广泛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成效。但是,无机化学教学如何改,朝哪个方面改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了避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盲目进行,使无机化学改革有据可寻并能进行有效的评判,无机化学教学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确立科学合理的无机化学教学目标,对规范、引导无机化学教学行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举足重轻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改革目标有利于制定好科学的教学计划,有利于设计出科学的无机化学教学方案,从而有利于高效地实施教学。

1 无机化学课程分析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是最古老的分支学科之一。目前国内无机化学教材已存在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间由于面向对象和要求不同各有侧重,但内容和知识结构编排大致相似。考虑到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由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及实验四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基础、酸碱平衡与配位平衡、沉淀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基础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固体结构和配合物结构。元素化学包括:s区元素、p区元素、d区元素和f区元素。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定量测定,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无机化学知识面广、知识体系跨度大、涉及理论抽象,也不象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那样有严格的推理与全面的论述,因而给人一种“杂、乱、多”的感觉[6]。实际上,无机化学各部分内容之间也存在较为严格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对化学专业大一学生来说,无机化学课程是从中学化学到大学化学的过渡,是在中学化学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同时又为后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做铺垫,打下必要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特点可以示意图表示(见图2)。

从地位与作用上看,如图2所示,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在中学化学基础上,掌握和理解无机化学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基本原理及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且要对整个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能有所了解,训练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将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基础。

2 化学本科专业无机化学教学目标分析

先从学生的角度上讲,学生已走过了高中,进入了大学阶段,思维将更加成熟,对新事物感兴趣,有创新的冲动。不同学生之间表现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取向。显然,无机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地实现由高中化学教学到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过渡,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包括无机化学在内的大学化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一味地讲授无机化学化学知识,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应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对教学过程起引导、支持、督促与管理作用鼓励学生提问,对有关问题提出质疑[1];鼓励学生从无机化学课堂、从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能积极探索、研究,给出问题的初步答案。无机化学教学应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发展取向,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7]。

从无机化学学科本身来看,无机化学不仅是学生入门必修的先导课程,更是其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等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无机化学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大一新生,无机化学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为后继课打下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搞好无机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学的培养目标如图3所示[7]。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机化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有利于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从长远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过去学科建设仅由教师参与完成,最近发现学生参与学科建设不仅可行而且有很多好处。其方法是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在参考文献的帮助下对无机化学教材知识进行归纳与整合,从而促使无机化学更系统[4]。例如可以让学生探讨物质结构对其性质的决定关系,通过探究性活动成果,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物质结构——性质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也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国际背景下,国家急需大量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专科生相比,国家对本科生的定位是不同的,化学本科专业应当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各行业需要相关化学的骨干人才,在行业中起带头人作用。另一方面,化学本科生应当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有潜在学术科研能力,其部分优秀人才可被国家继续通过硕士、博士阶段培养,使他们真正有潜力成为专业能力、学术能力深厚的资深专家、学者或科学家。基于这一需求,无机化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突出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无机化学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等多个相关领域,形成了无机合成、生物无机化学、固体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大批边缘、交叉学科。故无机化学课程是目前多个院系面向多个行业包括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轻工食品、冶金地质、材料、环境等所涉及的专业基本课程。因此,学好无机化学的化学本科专业学生除了在学业上可以进一步深造外,还可以在上述多个行业较宽的领域就业。目前由于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每年高校毕业生众多,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多样性,学生知识与能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无机化学教学应当面向社会作出相适应的改变。这里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即无机化学相关社会行业极具广泛性,而无机化学教学则具有相对有限性。这就要求无机化学教学具有灵活性,满足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除非必要,教师应减少单纯知识传授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性、拓展性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对某个无机化学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某个无机化学主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可行解决方案,进行适度小规模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整个活动过程的研究报告,必要时用PPT汇报活动研究成果,学生可以在这些自主性学习过程掌握并煅炼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监督、管理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兴趣爱好取向,积极引导,有利于将不同学生培养成适应不同行业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3 结 论

综上所述,无机化学教学需要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无机化学学科自我完善与发展,符合无机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对教学的要求。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基于这一联系,我们可以确立一套较为完整、恰当,且与新时代无机化学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知识包括s、p、d、f区元素化合物性质;基本理论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基础、酸碱平衡与配位平衡、沉淀反应合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配合物结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定量测定。

(2)依据学生的认知特征,由浅入深地实现由高中化学教学到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的过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无机化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培养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

(3)具备无机化学学习能力,扎实学好无机化学知识;能用无机化学的理论、观点看待问题,具备表述无机化学知识,解释无机化学现象,阐述无机化学观点、立场的能力。善于提出无机化学问题,对问题展开分析与深入研究,并较好地解决问题或得出较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培养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培养研究结果撰写、阐述与展示的能力。

(4)注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发展取向,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将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知识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支持、督促与管理作用,鼓励学生提问,质疑;鼓励学生从无机化学课堂、从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使之具备理论素养深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后续适应研究生培养奠定较强学术能力基础,适应国家对尖端人才的需要。实施多梯度、多层次、灵活化的无机化学教学,增加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自由度与自主性。在保证无机化学教学质量前提下,适应大众化教学的需要,允许学生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差异化分化,允许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取向的学生多元化共存,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紧密衔接,培养符合社会各行业多方面需要的各种无机化学相关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机化学教学也与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变革。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对其它相关学科起着促进与带动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属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输方式,该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在新时代已经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方便本科无机化学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本文通过重新认识和分析无机化学教学内涵以及外在的各种需求,提出了较为完整、恰当且与新时代无机化学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无机化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支兴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机化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13):156-157.

[2]陈容,何云清.《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广州化工,2012,40(9):202-203.

[3]徐志珍,张敏,田振芬.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2):102-104.

[4]郑利梅,刘婕,司学芝.工科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6(11):97-98.

[5]陶李明,谭倪.高校无机化学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6):44-45.

[6]刘艳菊,杨怀霞,王霞.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配位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5):79-80.

无机化学 篇8

1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做好学生的导师

无机化学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和稳定,有的因刚离开家而郁郁寡欢;有的因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抱怨,甚至不知所措;有的因为被调配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产生逆反心理,心态很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很难。面对这种情况,从事化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教学的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理解和关心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次,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优化他们的智能结构,即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而这些对大一学生而言恰恰是弱项。我们国家的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且重成绩轻能力,所以大多大一学生在中学为高考而奋斗,学习较为被动,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给他们,做好他们的引路人。

2 根据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近年来,化学学科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化学学科水平显著提高,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以实验为主到以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化学学科之间以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日趋明显[2]。而在理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中,由于大一化学的教学对象决定了它在为其它化学系列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衔接高中化学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学化学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了解。目前,中学化学教改的主要趋势是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拓展知识面,着眼于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兼顾全体高中学生和部分有可能进入高校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不同需要,形成几套各具特点和风格的新教材。鉴于这种情况,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他们的特点,找准无机化学的合理起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下面就大学与中学化学内容的衔接举例说明。

2.1 物质结构

在原子结构部分,高中化学具体介绍了原子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短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初步讨论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但只是介绍了原子结构的基本结论,没有介绍玻尔理论,也没有建立量子力学的概念。分子结构部分,高中化学也没有建立分子结构的完整理论,只是讨论共价键的基本概念,这与近代化学键概念相差甚远。可见中学教改后高中化学的理论深度有所降低,而大学化学理论起点又比较高,这样大一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理论时有了知识断层,学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要将物质结构理论起点适当降低,从氢原子光谱入手,引入玻尔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观点,再展开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研究,由浅入深的学习。应适应简化经典化学键的概念,以近代化学键理论为起点,较系统地介绍杂化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重点讨论分子构型、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2 宏观化学原理

这部分内容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及平衡的移动、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平衡、氧化还原等。高中化学对化学平衡、酸碱平衡介绍的比较详细,化学热效应,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等有所涉及,而配位平衡等几乎是空白。比较注重在实验基础上提出概念和定性分析,但基本没有量的概念,如平衡常数,速率常数等概念。而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宏观化学原理的核心内容,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这部分的起点。如在热力学基础和介绍热力学三大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热力学概念的严密性和完善性;在一些具体热力学计算中,应当减少物理过程而注重化学反应过程,应注意过程的宏观量与反应限度的关系。在化学平衡部分,由于高中化学对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比较详细。无机化学可适当简化对它们的定性讨论,注重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对平衡移动的热力学讨论。另外,高中化学中用电离理论处理酸碱平衡,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引入酸碱质子理论,并以此为讨论酸碱理论的起点,这样不仅使酸碱的种类得以简化和统一处理,还有利于与酸碱电子理论衔接,并较好地避免了与高中化学内容的重复。

2.3 元素化学

元素化学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简单生物体。内容非常多而且庞杂,规律性差。高中化学重点讨论了卤素、硫、氮、磷、钠、硅、铝、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丰富,牵涉面广。无机化学在处理元素化学内容时应尽可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用代表性元素及化合物阐明结构与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内在联系,并将其应用生动地展示出来。首先,在高中化学基础上叙述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通性,强化基本化学能力的训练,如: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反应产物的判断和方程式的书写。其次,适当精简与高中化学重复的元素化学内容,重点介绍在新科技领域具有实际应用或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合物。第三,介绍化学原理在典型工业产品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既提高元素化学的理论性又体现工科特点。第四,将元素化学内容置身于现代新科技发展背景之中,广泛触及能源、材料、信息、环境、生命中的化学知识,以拓宽视野适应21世纪的需要。

3 无机化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选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的教学方法也需不断创新,如陶行知所言,“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3]。鉴于无机化学教学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无机化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进行适当的变革,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跃,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1 选择合适的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无机化学面对的是大一新生,化学学科素质参差不齐,又考虑到高校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大一化学教学要着眼于与中学化学教材选修内容相衔接,使学生顺利过渡,不出现知识断层;同时以现代观点组织无机化学教学,起点略低,终点要高。这样既符合认识规律,又导向现代层次。此外,还要做到点精面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一定要阐述清楚,同时不必拘泥于强调与中学化学衔接,而应让学生广泛接触新科技,新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将其引入丰富多彩功能神奇的化学世界。最后,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学习科学思想和精神,形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

3.2 确立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

中学化学教学普遍存在追求升学率,重课堂轻实验的倾向,所以大一学生普遍实验基础较差,实验能力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那么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要让学生对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既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又要会用实验现象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元素化学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容忍学生实验中的错误,适当给学生一些评价,鼓励其聪明才智和个性,拓宽每位学生的思路,并及时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相互借鉴他人的长处,既实现实验技能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得到有效训练。

3.3 采用多种现代化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日趋丰富,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引入,而教学时数日渐压缩的形势下,采用配套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充分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就显得非常重要。大一学生对宏观概念理解较好,而对微观结构缺乏想象力,有时甚至将宏观概念强加于微观结构的解释。面对这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多媒体教学、网上课堂和教学录像,教学演示、录像则能较好地表示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样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既能加强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克荫.新编简明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资培训中心,1998:120-184.

[2]刘士荣,朱裕贞.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J].大学化学,1998(1):16-18.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心得 篇9

1 优化教学内容

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型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课本越来越厚,然而课时却一减再减,目前我校无机化学课程仅有54个学时。这就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无机化学的授课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1)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讲述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四大平衡等;(2)物质结构基础,主要包括原子、分子和固体的结构与性质等;(3)元素化学,主要讨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大多是上半部分为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基础,下半部分为元素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部分逻辑性强,概念难于理解,习题计算量大、过程复杂多变;物质结构部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需反复思考、深入理解;元素部分内容庞杂、反应多、现象多而说理少,易于理解但难于记忆。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无机化学的主体内容,然而其内容繁多琐碎,无论是教授还是学习都感觉十分困难、乏味。因此,我们按照教育学的“按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顺序进行教学”的原则[1],以元素周期表为主线,以性质为中心讲好重点元素部分。重点讨论原子结构与周期性、族通性的关系,总结归纳出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原子和分子结构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各元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既强调了元素化学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基本原理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化学反应原理有部分内容与中学化学重复,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学,上课时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或让学生自己讲也可以直接略去不讲。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基础中还有一些较复杂和深奥的内容,这些内容仅需“点到为止”,把更深入的知识留到后续的物理化学或结构化学等课程中去讲解。因此,我们按授课方式可以将无机化学授课内容分为三类:(1)自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中学曾学过,在本教材(天津大学,第四版)中稍有扩展,但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给学生进行自学,无需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如本教材中的1.1节“物质的聚集态和层级”及1.2节“化学中的计量”;(2)略讲的内容:那些比较复杂和深奥的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讲述,使学生能掌握其基本内容并能遵从相关结论进行简单的科学思考、处理相关题目即可,无需穷究其这些原理的出处或公式的推导。例如本教材中的5.2节“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3)精讲内容:教材中大部分内容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讲解的。然而即使是需要精讲的内容也不能再通过填鸭式教学来完成,而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强调、重要公式的推导及典型习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重点,能举一反三的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 改善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主动学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我们不仅优化了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还更注重致力于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从如下几点着手:(1)某些自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准备讲稿以演讲、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交流。(2)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开设相关讲座,为学生讲授无机化学在其专业领域的应用。(3)鼓励学生结合无机化学知识和本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和网络资源撰写学习体会和科研小论文,例如食品专业可以讨论“人体中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材料专业可以研究“无机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生物专业则可以关注“顺Pt配合物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等。这些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到了许多本专业的前沿科学内容,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加以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的养成对学生的帮助不仅仅是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此终生受益。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2]。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许多板书所无法清晰描述的内容。例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展示出电子云分布图、杂化轨道的形状和空间取向、分子和晶体的空间结构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节省大量板书时间,而且也向学生传输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授课质量。同时,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的表现形式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然而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缺点:在使用多媒体时,为了使屏幕更加清晰常常需要关上灯、拉上窗帘,这就造成教室的光线昏暗,学生们又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学生感觉视觉疲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课质量。而且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授课速度很容易加快,造成授课内容过多而学生难于完全接受。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速度过快,也造成学生思维无法跟上老师的授课速度,使其对这些关键内容无法完全掌握。多媒体技术也使教师被束缚在电脑屏幕前面,从而失去了跟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因此,必须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板书教学为主,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和习题必须通过板书进行详细的推导、演示。板书的推理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会对体系如何进行系统的解析;以多媒体教学为辅,以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手段刺激学生感观系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机化学的授课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他们尚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期,习惯于中学时的填鸭式教学,仍以被动的学习态度面对大学的课程。大一新生的心态也各种各样:有部分学生以为上了大学就前途无忧,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没有意识到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影响;更有部分学生是高考时被调剂到新的专业的,对新的专业缺乏学习兴趣。以我校学生为例,我校是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材料、环境、生物和食品等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化学课与其所选专业相关性不大,对化学缺乏兴趣。而化学和化工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高考时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对化学化工专业缺乏兴趣,甚至感到厌烦。这些情况均为无机化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

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3]。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的动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在某章节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史,比如在讲解原子结构一章时可以介绍下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过程。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首先创立原子学说之后,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就像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实心球,是“不能分割的”的了。直到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拇逊对原子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原子含有一个均匀的阳电球,若干阴性电子在这个球体内运行。这就是著名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汤姆逊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在汤姆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了“太阳系模型”。他认为原子结构就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是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就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引力。他进一步提出: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而且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也集中在这个核上。卢瑟福的理论吸引了一位丹麦的年轻学者尼·玻尔。他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最终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在分别介绍汤姆逊、卢瑟福、玻尔的研究成果的时候,就能系统的讲出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知的过程,另外介绍三位科学家之间的师生关系可以是学生对这一过程有更形象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借助三人师生关系的故事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在授课过程中提到人名定律、人名公式或人名理论时可以介绍该化学家的个人经历,比如提到的波尔时,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引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学术争议,从而引出玻尔这一与爱因斯坦论战一生的伟大科学家。将化学史和名人故事有机地融入授课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兴趣从而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授课效率;而且能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自然哲学理念灌输给学生,帮助其明确人生目标、培育其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加强实验环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精神的基础环节。上好实验课不仅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在每次实验课程前我们都要求必须撰写预习报告,提前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并将课本描述实验过程的大段文字描述简化为直观明了的实验路线图,实验时按照预习报告即可完成实验基本脱离课本。在无机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为后续的实验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逐一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检查、指导,同时我们严格要求学生真实的、准确的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产率、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按正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以培养其严肃的科研精神。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们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改革措施及实践经验。这些改革措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的认可。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实践,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对无机化学及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摘要:无机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实验环节四个环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的,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自学能力,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泉鸿.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5(2):90-91.

[2]应少明,李新发,钟凡,等.大学“通才教育”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6):128-129.

无机化学 篇10

(1) 在教学观念上重理论、轻实验。把实验教学放在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导致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就从课时上来说, 我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只安排一学期来设, 总学时仅有30课时, 应用化学专业开设两学期的无机化学实验, 总学时达到56学时, 所以说要在如此短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实验素质相当困难, 也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2) 在实验教学内容上, 仍以“理论验证、性质验证”或“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训练”为主要实验内容, 且部分内容为了实验而实验, 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把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通通灌输给学生, 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很被动, 按部就班按照老师说得做。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学生在实验中缺乏必要的思考, 导致学生实验的兴趣不高, 造成实验中态度较差, 实验准备不足等问题, 影响了实验效果。

(3)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实验过程中, 学生协作精神较差, 部分无机化学实验是2人一组, 需要2个学生进行协作才能完成, 但实际上一般都是1个人操作, 另一个无所事事, 缺乏协作的精神。

针对以上的各种问题, 我们提出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 来培养学生C3H3素质, 打造合格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

1 在开放性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C3H3中Clean Habit (整洁的习惯) 是良好的实验习惯, 简单地说就是做实验时要保持实验仪器的清洁、实验台的整洁;复杂地说即是做实验过程中要有条不紊,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要在实验中不断强调, 实验过程中长期锻炼。那么也就是说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只是在上无机化学实验课的时候养成似乎是不可能, 因为我们的实验课程课时太短,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尽管各高校老师已经意识到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作用, 各高校纷纷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力图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但是, 与理论课相比, 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始终达不到[2]。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 学生也认为理论课比实验课重要。学生做实验时会经常出现仪器药品到处乱放, 试剂取完不盖瓶盖, 试剂瓶的滴管胡乱放置, 实验后仪器药品乱摆, 玻璃仪器清洗不到位, 实验台不及时整理等等;还有一些学生做实验没有预习、毫无条理, 要么忘记做某项实验内容, 要么重复某项实验内容, 浪费人力物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好习惯。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我们的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思想上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 譬如配备专职有经验的实验教师, 年轻教师在老教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实验教学, 实行传帮带[3]等教学制度, 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不断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使学生逐步养成整洁的习惯。除了以上的措施以外, 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性实验教学来约束和改善学生的实验习惯。

开放性实验, 是指将实验室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条件 (时间、设备、场所、经费、指导教师等) 部分或全部向实验对象有目的地开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掌握基本无机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开放实验室基本是老师仅仅提供必要的药品和适度的监管, 所有的实验包括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的调试都是学生自己动手,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许多关于实验的细节, 这些细节是在平时实验中无法遇到的, 可以帮助教师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规划实验的操作, 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 避免现有实验都由教师准备好, 学生在基础实验课只参与其中一个阶段的弊端, 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更能体会有良好的实验习惯的重要性。

2 在开放性实验中训练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

C3H3中Clever Hand (灵巧的双手) 指的是动手能力强, 会动手最起码的标准是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是保障实验安全的必要, 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只有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才能做到动作娴熟、规范、准确, 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4,5]。对于在高中时没有时间和条件做化学实验的同学, 无机化学实验应该算是化学实验的“启蒙”课, 训练学生形成规范性的实验操作既是无机化学实验宗旨之一。对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通常是指导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述边操作, 下面围着一圈学生, 教师在进行操作演示时, 难以保证实验操作中每一个细节学生都清楚明白, 因此很难使学生形成规范性的实验操作。比如移液管的使用, 总会有学生注意不到左右手的分工、食指的使用以及食指离管的距离, 结果无法准确快速地移取液体, 而且操作不规范;再如抽滤操作, 总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注意到真空泵的开关顺序导致倒吸的发生。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配备实验教师,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 一个教师如果同时指导三十多名学生工作量太大而且效果很不好, 如果3~4个老师同时指导, 肯定效果明显。其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实验室中配备多媒体设备, 对于本次实验的规范操作不间断播放, 让这位“不知疲倦”的老师来反复指导。

当然, 在规范学生的操作中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 所以最主要还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对无机化学实验这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没有学生的主动动手能力, 教师的教自然是无用的, 开放性实验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了, 想动手了, 而非在老师的逼迫下被动动手, 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发挥个人潜能的实验环境, 并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的个性要求, 从而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规范操作。当学生开始进入开放实验室, 就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6], 这就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基本规范的实验操作, 即使没有掌握也不敢擅自行事, 指导教师会注意从旁协助, 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在开放性实验实践中, 还可以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从设计实验开始, 到实验审核, 实验准备, 实验操作, 都是学生自愿组合, 合作人数根据实验难度不同而变化, 学生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实验工作, 这样没有协作精神的学生或者不愿意做事的学生是没法进行实验的。

3 在开放性实验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C3H3中Clear Head (清醒的头脑) 指的是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有创新思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实验教学的宗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断地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进行创造性思维。众所周知, 在无机化学实验中, 较大的比例都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当然这是由它的课程特点决定的。但是这类实验通常只是简单的试管实验, 而且可以“照方抓药”, 现象和结论自然也是千篇一律, 肯定不利于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思维的培养, 也不利于学生C3H3素质的培养。通常学校采取的办法是减少性质验证性实验, 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无可厚非, 这样的改变对于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7,8,9]。

我们还是想利用开放性实验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开放实验来激发与引导学生的兴趣、训练和改进他们的思维方法、培养与端正他们的态度,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实验室开放使学生对于实验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实验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开放性实验中, 教师不可能像平时的实验课将步骤和结果都告知学生, 更多的是向学生渗透研究意识, 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 认真实验, 仔细观察, 勤于思考, 碰到偏离预期结论的“意外”现象时, 开动脑筋进行寻根溯源, 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小发现”和“延伸”,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结语

C3H3素质的培养是化学类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 强化实验教学中学生C3H3素质的培养, 是我们每个化学实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该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中。开放无机化学实验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无机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既具有实验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又有开放性本身所特有的条件不完备性、结论不确定性、内涵可发展性、思维不约束性等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 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C3H3素质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 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展开工作, 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此基础上, 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开拓教学思路, 改革实验教学,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

摘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探讨如何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 养成创新的实验思维, 逐步培养学生的C3H3素质。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放性实验,C3H3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晓华, 徐孝文, 吴波, 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初探[J].大学化学, 1999, 14 (5) :12-14.

[2]郑典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24 (4) :76-78.

[3]陈烨.借鉴质量管理模式规范实验教学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 (4) :110-113.

[4]曹小华, 张康华, 徐常龙, 等.强化C3H3元素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J].化学教育, 2008 (12) :58-60.

[5]陈晓耘.实验课中的C3H3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J].重庆师专学报, 2000, 19 (1) :87-88.

[6]欧阳玉祝, 李佑稷, 石爱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10) :111-113.

[7]孙文斌.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 :149-151.

[8]李小昱, 王为, 胡波.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6) :105-107.

高职文科生《无机化学》教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文科生;无机化学;教学设计;教学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职学院的扩展,部分高职学院的招生遇到一定的困难,有相当一些专业本来应该是只招收理科学生的,但是为了增加生源,统统都搞成了文理兼收。我们学院便是如此。我院的制药专业、分析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而且文科生基本上占到整个专业人数的一半,这两个专业开始的专业基础课都有《无机化学》这门课,这样一来,任课教师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教学对象改变了,但是教学目标却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学时、一样的考题,可是文科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基本上没有怎么学过化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只有初中化学的基础,而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连初中那点化学基础也忘得差不多了。面对这样的高职文科生,我们的《无机化学》到底该怎样进行相应的教学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看法。

一、修订课程标准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修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然而,各高职院校编写《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时,其对象是高中毕业的理科学生,它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未必是完全适合的。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课时,要文科生达到与理科生一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此,课程标准需要首先进行修订。高职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是“实用”、“够用”,对于那些过深过难的理论知识,应该大刀阔斧地删去。对于文科学生,应该增加直观的实验,注重方法与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根据课程标准选取相应的教材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包括了教材的编写建议,所以,选取合适的教材也是高职文科生学好《无机化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很多教师不重视教材的选取,随便拿一本书当教材,认为内容都是差不多的。教材作为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素材和手段,从无限的教学内容选择出来作为教材的核心知识,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是师生之间展开教学对话的话题来源。除了课堂上从老师那里获取到一定的知识外,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补充、引领、指导文科生学好这门课程。当然,如果选不到满意的教材,使用自编教材也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也是使用的自编教材。不管选取什么样教材,老师们必须明确的是,我们是用教科书来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文科生学好《无机化学》的关键。这里的教学设计,当然是指教师或教师团队进行的教学设计。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即化识成慧,教学设计始终应该围绕这个目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重视绪论课

《无机化学》是学生们进入高职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绪论课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所学专业的联系及发展前景,例举一些典型而有趣和有用的案例进行讲解。我在绪论课中常常会问:我们的饮用水是喝矿泉水好还是喝纯净水好?烧烤为什么是垃圾食品?你知道贫血是怎么回事吗?美白化妆品真的能美白吗?等等,一下就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每次绪论课一上完,好多学生争着来当《无机化学》的课代表。

2.整合教材内容

《无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基础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时间里学好这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效的知识整合使得教学系统中的知识域通畅。通过整合后让知识呈现一种网络结构,学生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个“节点”入手,进行学习。根据《无机化学》的系统性为出发点,我一般将知识点分成十个大的模块:绪论;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化合物。根据课时数和学生情况,我们可以从十个模块中随意选取几个模块进行学习。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以接受方式的组织教学,即我校传统五步曲:组、复、新、巩、布;另一种以探究方式的组织教学,一般提出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然后展示、点评。尽管后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被接受,但是,对于我们广大的文科生而言,由于化学基础太弱,常常探究不起来。这就要求老师要多种方法并用。我个人认为,《无机化学》全部用PPT效果并是很好,一般应将PPT与板书结合起来用;增加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效果也比较好;如果是文理生混合编班的,也可以请理科生给文科生讲课。另外,提问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都是我们课堂上常用的方法。只有多种方法并用,才能让文科生学好《无机化学》。关于案例教学法要特别说明一下,学生喜欢听案例,教师就多举案例,但是有的老师举起来就没完没了,收不回来,甚至与要讲授的内容毫无关联,这就失去了案例教学法的初衷了。任何一个案例分析,都要基于一定的理论视角,每个案例都需要理论。尽管一个案例包括有趣的故事、有趣的问题,但不能说明一个理论,就不叫好的案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例举好的案例。

4.结合生活中的化学进行学习

化学离不开生活,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合理搭配的知识教学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我举两个有文科生参与的教学例子。一个是在讲卤素,讲到碘的性质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海带中提取单质碘。我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给予相同质量的海带,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实验,看看谁最后提取出来的碘单质最多。学生积极性很高,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讲解听得都非常认真,动手操作也非常积极,文科生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也不比理科生差,那节课效果非常好。另一个例子是,我在讲工业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的性质时,很多文科生觉得理解不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用三种以上的方法鉴别工业盐和食用盐。让学生在课后查资料,上课时候把查到的所有方法一种一种提出来,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哪些方法好,哪些方法不行。结果文科生还相当认真,提出了近二十种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评,对工业盐的知识掌握得相当好。只要教师多花心思,总能找到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将它们合理搭配进行讲解,学生是完全能够学好的。

5.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的高职学生,总的说来主动学习的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在被动学习。对于文科生来说,他们也知道自己基础差,也想好好学习,上课时有相当部分同学也的确在认认真真听老师讲,但是,一旦考试,总是不及格,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他们课后从来不主动学习。课堂上听是听了,也许真听懂了,可是,过一两天就忘了。真到考试时学过的知识都忘了,所以肯定不及格。高职生也是大专生,大专生与中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必须要加强自主学习。厚厚的一本教材,短短的课时,加上文科生的基础,仅仅凭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首先要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然后要想方设法引导、布置、督促、检查学生们的课后自主学习。只有将有限的课时时间与无限的学习空间相结合,将有形的教材内容与无形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文科生才能更好地学好《无机化学》。

当然,教学设计的内容远远不止以上几点,教无定法,以学定教。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位的教学设计。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培养,也包括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不应该是仅仅凭借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价其合格与否。当然,一般各个学校都会通过调查论证,都有一套自己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学校是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而平时成绩又由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验几部分组成。只要平时各个方面都比较认真的文科生,期末考试即使不是很理想也能总评成绩及格。

高职文科生《无机化学》的教与学,既简单也复杂,只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文科生也是可以学好《无机化学》的。

参考文献:

[1]高职高职化学教材编写组.无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12

无机化学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对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 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元素的基本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无机化学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基础。就我国当前的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情况而言, 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优化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一、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 新生化学基础存在差异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针对高考进行的改革也在努力实践中, 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所招收的学生的化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高校教师在教授无机化学这门课程时面向的是化学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差异的新生。新生由于化学基础存在差异, 所以他们在进行无机化学学习的过程中, 其接受新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不一样[1]。

2. 课时数量减少

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课时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减, 这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情况。如何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做出合理的规划, 对其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 让学生学好无机化学这门课并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优化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在理科化学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无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十分重要, 它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教学的质量。在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最主要和最先要做的就是对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完善其课程教学体系。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时, 最好将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内容进行协调, 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对后面所学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存在重复的情况时, 要进行适当的删减。

2. 重视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因此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重视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 对有些无法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播放给学生看[2]。

3. 对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进行了解

教学在进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进行了解, 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 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

目前,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无机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进行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时, 制作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是重中之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坚持直观、简洁和流畅的原则, 适当控制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内容, 对每一张幻灯片都要进行合理的制作[3]。

5.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无机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1. 题目:无机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2. 教学内容:无机化学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3. 课时安排:10课时

4. 教学过程: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 既讲授无机化学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的理论知识, 又讲授具体的应用实例。在教学方法上, 应用教师教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和实验观摩等相结合的方式, 在这过程中, 对学生的接受效果进行关注, 以控制教学的进程。

4.教学效果分析:第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第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四, 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五,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结语

无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优化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建议与对策和机化学教学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希望对我国高校无机化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志珍, 张敏, 田振芬.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学经验交流, 2012, 29 (10) :456.

[2]刘金库.应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 2012, 27 (1) :127-129.

上一篇:国企融资下一篇:新型社区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