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共12篇)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1
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教育人而产生并发展的, 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重视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 是我国大学德育教学的本质要求, 也是着眼于提高德育实效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要求, 也是着眼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内在要求。
在我国, 尤其是在高校, 德育教学受到重视。党和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要求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者也是从各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但教育效果未达到要求, 德育教育的要求和德育现实间的反差明显。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举措是多样化的, 因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联系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德育“高投入”与“低成效”之间的尖锐矛盾, 关键是要分析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境, 根据国家的德育课程改革, 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超越。
1. 课程改革背景
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活为本、以课程为中心、学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分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教育, 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 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负责;另一类是行为教育, 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 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 即社科部只负责教学, 学生处只负责管理, 从而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 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难主要有:德育课程地位的失落, 课程内容的失宜, 课程实施的失效, 课程评价的失实。德育课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主要有: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课程目的的一元性与学生需求的多元性的矛盾, 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的矛盾, 德育内容的精神性、思辨性与科学方法的实证性、精确性的矛盾。要使德育课程建设走出困境, 课程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的德性;课程内容建设应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课程实施要加强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课程评价要注重过程, 以评价促发展。
高校德育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要求, 也是着眼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内在要求。高校主体性德育理论的发展和主体性德育目标的确立, 对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的主体性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进行重新建构。德育分为课程德育和非课程德育, 课程德育有自身的特点, 是历史现实的必然选择。课程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 要从确立对话式教育模式、更新德育内容、提升教师队伍三方面进行课程德育的构建。
2. 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形式
合作性学习是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性学习教学组织形式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优选与整合, 学生通过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形成学会学习知识的能力。理论教学内容的优选与整合纵向上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横向上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具体理论内容, 按模块整合课程内容, 建立新体系。
2.1 课堂教学模式
合作性学习课堂教学主要由理论授课、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三个方面构成。
2.1.1 理论授课
主要讲授该课程知识的基本框架、重要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观点等内容, 介绍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教师指定学习资料, 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 提出目标要求。因此, 教师组织的理论教学的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进行跳跃式设计, 给学生留下学习与思考的空间。自主学习以自然教学班为一个小班, 分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时间由各小组自定。小组讨论一般在主讲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后进行。在小组研讨之前, 教师要确定讨论主题方向、自学目标与讨论过程性要求, 告知资料检索途径, 明确具体分工, 小组成员自学准备及研究;每次小组讨论, 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研讨的组织、主持和记录, 以及课后研讨资料的收集、整理, 为小班研讨做准备。
2.1.2 合作研讨
在每小组讨论后, 每个小组推荐一小组成员参加小班研讨, 在研讨课堂上, 每位成员都以主持、记录、汇总、总结与报告人等不同的身份参与讨论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发言、材料准备及讨论会上的表现予以评议。
2.2 合作性学习教学评价
2.2.1 理论教学评价
主要围绕学生对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展开, 其评价方法是开卷形式的试卷测试或课程小论文或研究报告;内容是核心知识的论述, 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评价比重一般占总分的20%—40%。
2.2.2 合作性学习的评价
小组讨论合作性学习的评价, 以主持状况、记录材料、讨论发言、报告结果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逻辑推理与验证能力, 资料整理与表达能力、会议主持与协调能力, 履行小组职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等。评价可以小组为单位, 也可以个体为单位。一般需进行全班交流时则以组为单位, 评价比重占课程学习总评价的60%—80%。
3. 完善课程改革思考
3.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很少提问和质疑, 也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启发者、观察者, 课堂活动的催化剂, 甚至是学友, 尤其在讨论课上, 每个小组的调研课题都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学生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面临较大的挑战, 总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 也迫使教师课下做更深入的学习。
3.2 保证评价的客观、严肃性
由于我国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中小学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参加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性学习表现不积极, 有的学生是不知道如何合作, 有的学生是知道也不一定去做, 觉得太花费精力, 他们更习惯听老师讲、课上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因此, 在推进学生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 既需要激励和引导, 又要有严格的评价机制来推动。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客观、严肃的评价, 是形成性评价机制顺利实施的保证。
3.3 从机制上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
在开展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比过去明显加大。教师不仅需要集体备课, 定期总结经验, 研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同时, 评阅作业和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工作量也迅速增多。因此,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像重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一样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 从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始, 在教学安排中就体现课外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黄甫全, 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 106.
[2]乔建中, 蒋娇等.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 (综合) , 2005, (5) :14.
[3]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36.
[4]王少华, 王梦华.大学德育“改选论”[J].大连大学学报, 2000, (10) :44.
[5]邹强.高校德育不可忽视危险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 2004, (2) :73.
[6]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 1994, (8)
[7]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556.
[8]腾云, 周鸿刚.高校德育课程现状及其建构的思考[J].教学先锋, 2003, (7-8) :117.
[9]李全文.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建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5) :78.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2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仍是当今高校的育人方向。因而,作为高等学校现行的法律基础课,它不仅仅是一门法律基础课,同时也能够向学生传导出其思想教育功能。但是,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还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甚至存在重法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轻思想教育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新课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教学作用,使得其德育功能有效地体现出来,进而提高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效率。
关键词:德育论文发表
一、法律基础课德育功能的概述
德育功能,指的是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在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获得知识的愉悦以及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等,从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积极发挥。主要体现在:通过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对不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时代要求以及个性发展起限制作用的因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进而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德育又能通过一定的规范来约束、规定学生的思想行为,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正规化。
二、高校法律基础课的现状分析
1、高校人才教育理念滞后
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强调“做人”教育。高校法律基础课程从其教育内容来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大方面的内容。然而,目前还有许多高校在进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时往往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只重视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也是以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而忽视了德育的教学,教育理念显得比较滞后。由此可见,忽视实践教学,将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使得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高校德育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调查显示,管理育人与教书育人脱节是我国高校的一大问题所在,从而使得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影响高校法律基础课教育协调性和整体性。由于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转折与适应问题,进而通过该课程的德育功能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品质,但是,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以协调与整合。这样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又因重复而让学生产生厌倦应付心理,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如何现实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1、明确法律基础课的学科性质是发挥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其法律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法治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石。因此,高校在开展法律基础课时,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提高改革教育方法,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而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与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协调高校教育中德育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堂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与法律基础的认识为基础,但若要让理论真正地进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必须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原则与信念,同时还要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指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践行理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建立与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协调高校教育中德育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有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进行无限的实践,进而丰富学生的学校园生活。
3、高校要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分类号】G641
1 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1.1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明确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还特别指出要重视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民办高校应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各类人才,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地推进大学生德育工作。
1.2 生源素质对民办高校德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民办高校的生源与公立高校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生大多开朗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自控能力差,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第二,学生学习愿望强烈,但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而大学课程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第三,不少学生心理上有自卑情绪,内心敏感害怕犯错。此外,受社会评价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民办高校缺乏了解,往往怀有偏见,这些都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加强德育工作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如下规定: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全面发展最终将成为人的根本权利。民办高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大学生德育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德育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德育知识,更是要通过调动和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必然要求民办高校加强德育工作。
2 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2.1 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教育事业,首先应当是一项道德养成事业。学校一切工作必须以培育人才为中心,而育才必须先育人,育人又必须以德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学校德育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是首位的办学思想,把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德育工作。
2.2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组织管理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德育工作制度,改善德育工作条件,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2.1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民办高校应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董事会、党委、行政的作用,完善董事会、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体制,实行德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各院系都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建立院系联系制度,建立和疏通与师生联系的渠道。
2.2.2 加强规划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民办高校应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制定德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并努力抓好落实工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德育工作,确定德育工作重点;建立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制度,为全员育人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德育工作新风尚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民办高校应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大力营造既有学校特色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校风环境。一方面,应深入开展正学风的系列活动,继续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学习、奋发向上、诚信考试、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应深入开展正教风的系列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都能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应在高校广泛开展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包括文化艺术性、体育健身性、生产技术性以及娱乐性的社团及活动。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应多投入资金支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老师予以监管及引导,帮助学生社团活动朝着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2.4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监督,开创德育工作新模式
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校园网络的建设将关系到学生的精神家园。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热爱和追求绝不亚于公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的网络德育教育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之一。
网络具有交流的双向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十分轻松的心情下,在平等互动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和信任教育信息,大学生可以在主动探索、寻求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因此,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BBS论坛、微信等,在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很容易与老师倾诉,教师更容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疏导。
总之,德育对于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德育工作是民办高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孔颖,郭宪.教育公平视角下对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27-29.
[2]邹波,汪秋乐,李亭,秦锋.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04:119-121.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4
关键词:宿舍文化,德育功能,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总的文化的体现, 而宿舍文化则是由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变异缩影来形成的, 宿舍文化的健康状态会对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也就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 高校宿舍文化正逐渐走入大众关注的视线中, 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中对德育方面的功能成为了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功能
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教室外呆的最长时间的地方, 宿舍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对于宿舍文化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调适功能。拥有良好的宿舍文化能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感, 这样能保证学生之间充满愉悦的氛围,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一方面, 宿舍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 可以增加大家的感情, 让大家能够团结一致, 相互理解信任, 从而避免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 舒适的环境能让学生自身的情绪得到缓解, 在产生矛盾时能够正确的进行处理。通过调查, 学生是这样说的, 宿舍良好的环境能使人非常的放松, 当每天结束紧张的学习后,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在大家的交流中也会因为一个人的进步而使宿舍的所有人都为他开心, 当有人心情低落时, 宿舍的成员也会想尽办法博美人一笑, 让其能够摆脱消极的情绪, 恢复好心情的同时把之前的不快乐全部清除出去, 通过大家的聊天来释放堆积的不利情绪。所以, 宿舍文化建设的健康与否,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其中的心态, 健康的环境会让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2) 育美功能。宿舍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健康的宿舍文化会帮助学生陶冶其审美情操, 对学生的精神风貌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高校要对宿舍周边的环境进行重视, 对其建设要往绿化方面进行, 这样能让学生身处大自然的怀抱, 能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 让学生能够做到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 热爱校园。同时对于宿舍内部的建设也需要重视, 要督促学生将宿舍卫生打扫干净, 学习和生活用品都要整洁有序的摆放到位置上, 这样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 行为的规范约束功能。宿舍文化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约束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制定的关于学生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校园本身的规章制度相结合来杜绝各种违规违纪的情况发生, 这样能有效的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化的宿舍文化活动来加大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知度, 宿舍文化所营造的和谐的氛围环境会对大学生个体行为产生一种软性的约束效果, 这种软性功能不像规章制度那样不近人情, 它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情感, 意念来进行调节约束自身行为的, 通过这样自身的调控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4) 心理疏导功能。因为宿舍环境的自由舒适, 氛围宽松和谐, 所以这样的环境能让大学生很好的宣泄出自身堆积的情绪。宿舍成员间相互的交流, 随着大家相互认知认同, 会将自身的各种迷惑, 压力等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来, 这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常的发展。教师要学会将主流进步的思想文化与宿舍文化巧妙的结合起来, 让教学思想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学生的观念中去, 这样能够使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完成。
二、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高校后勤也在不断向社会化方向深入,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也迎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要积极深入的探索宿舍文化教育建设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完成德育教学的目标。
1) 硬件建设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对生活环境, 服务设施, 活动场所等方面进行的, 通过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现代社会在不断的飞速发展, 宿舍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化的服务和管理要在建设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例如对讲机, 电话机, 互联网等这些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工具在高校宿舍管理中也要得到普及。宿舍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其他趣味性强, 活泼有效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一些电视制作, 文化栏, 宣传栏以及文艺活动等有意义的活动来让学生参与到建设中, 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软件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思想意识, 品行修养、行为表现以及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等方面来建设的。宿舍文化软件方面如果只靠教师的说教是起不到效果的, 有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让学生对其产生反感。大学生是高文化的体现, 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是超前的, 先进的, 所以在进行建设方式上不能只是单一的, 要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 能被学生接受的文化活动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宿舍文化建设还可以通过各个宿舍之间进行各项项目的评比活动来增加大学生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努力创造文明宿舍和最美宿舍。通过软件和硬件建设相结合, 让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发展更加顺利。
3) 加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宿舍作为大学生在生活和思想交流上最重要的场所, 也是进行德育工作的最好的地方, 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从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出发, 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其进行德育工作。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在高校宿舍楼中都会有一个辅导员工作室, 能进入宿舍楼做辅导员的都是被选出来的优秀学生辅导员, 他们主要就是对宿舍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工作的。另外, 高校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动态, 通过现代通讯和网络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 加深学生对其的认知。还可以通过校方的电子邮箱让学生自由的投递信息给高校的管理层, 让其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动态, 跟学生交流思想。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行为教育。由于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所以每个人的素质都存在差异,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住宿时必要要将自身的形象树立好, 在言行举止上要做到文明, 热情, 积极向上的心态, 各个宿舍之间要能团结一致, 相互关心, 相互帮忙, 友好和谐共处, 发生矛盾时能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 不斤斤计较为小事就大打出手。在宿舍范围内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舞会或其他方式的活动来增加相互之间的友谊, 让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不仅能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还可以增加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5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在当今社会,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及人格的塑造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中国传统文化;现实途径
目前,人们总是感觉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品格的衰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文化、贬低文化、甚至反文化的现象以及缺乏人文教育有关。尤其在我们的高校教育中,由于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一些有悖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日益成为校园内常见的现象。
一、当前大学生的不良道德现象及成因
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少数的不和谐的音符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们注意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
缺乏诚信。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一些学生认为在不重要的考试中作弊是可以原谅的,复习了但还是担心考不及格而作弊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之并不把考试作弊与道德及个人信用联系在一起。此外,毕业求职简历夸大造假、拖欠助学贷款以及在求职过程中的随意毁约现象等也是大学生缺乏诚信的种种表现。
颓废、空虚,看重眼前功利。高中三年,紧张和劳累,使大多数学生丧失了业余生活,等到高考结束,便是完全的放松和自由,同时又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甚至把逃课、作弊、谈恋爱视为大学真正的必修课,时光是在消磨而不是利用。这样的人多了,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空虚颓废的“环境”。
此外,在竞选学生干部和入党等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较明显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
学生之所以有这些道德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利,而作为高校育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似乎面临一种无力和尴尬的困境。究其原因,根本问题出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惯性及教育理念的某种滞后性与时代道德教育精神的脱节,以及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脱节。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内容比较枯燥,授课方式单一。教师在上面念教材,学生或者逃课。或者在下面听歌、发短信、看小说等等。
二、大学生德育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有必要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顷,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可以说,个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自律,必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进步和发展。
这与大学生德育的目的是相契合的,具体地说:第一,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将来按照道德原则为人处世。第二,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谛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第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世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民族,这种责任感与进取精神紧密相连,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国家强盛时期,还是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都曾激发民族斗志,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这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中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注重群体和谐,勤奋合作,提倡齐心协力等等。这些对于重建校园公正、扶植校园正气,调节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现实途径
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而当下高校思德教育内容设置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使得高校德育建设没有力度,缺乏说服力。建议在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中增加中国书法、中国棋艺、古典戏曲、古典音乐、古典建筑、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的教育内容,丰富学生思想,陶冶情操。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
改变传统灌输训诫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以人为本”的和风细雨和身体力行。对于传统文化经典不能板着面孔,以古释古,要以现代的眼光,更加贴近生活,深入浅出,使之通俗易懂,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都可以借鉴。此外,教师自身言行一致,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就是最有效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型辅导员队伍,改变传统辅导员队伍以思想政治专业为主的格局,提倡辅导员专业的多样化,除考查其政治思想外,更要注重其国学修养。甚至可以尝试由辅导员直接兼任德育课程的教师。
变革高校辅导员德育建设的途径 篇6
关键词:辅导员; 变革; 要求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成果。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时代赋予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对实现我国科技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确保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辅导员是占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阵地的先锋战士,其任务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把他们教育好、培养好、引导好。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形成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健全,对高校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辅导员德育建设的现状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制定的强国战略,这一战略不仅是要培养出国家的优秀人才更是要培养出能够支撑国家长久发展的教育力量。而高校正是这一战略的直接参与者。几十年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行业精英,同时更拥有广大的教师队伍,而辅导员作为这只队伍中较年轻的成员在现今也已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有识之士早已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提升高校辅导员德育素质。但是现阶段辅导员队伍中的误区也不少:1、因为多数辅导员尤其是一些建校晚,师资力量薄弱的高校只重视优秀教师的引进而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导致在老师与学生中间产生一个误区,轻视辅导员的工作,把它定位成一个“保姆”一样的角色。所以这个岗位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在他身上赋予的意义远远大于与之相匹配的培养与发展条件,所以辅导员德育建设也是收效甚微。2、相当多的高校存在这一普遍现象:辅导员直属学院或系的党总支书记直接领导以及该校的学生工作处可以直接对辅导员同志部署工作。这样,致使辅导员群体在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外还要额外的完成行政和管理的工作,无形中导致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琐碎,好多事情都会有一种应付的心态去面对,更会以一种厌烦的感觉去面对辅导员工作;其次,这些与学生工作无关的事情难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辅导员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学生工作。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3、有些高校对入职后的辅导员没有更多的相关岗位的培训。有不少高校在辅导员刚刚入职时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有关心理、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而随着工作的时间增加,很少的高校还会想到对这些已工作了的辅导员进行培训。造成不少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止步不前。
三、高校辅导员德育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全球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与密切,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党的十八大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方针,我们这个时代的所有人必将亲自见证与经历这一时代变革。从改革的广度来看,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从改革的深度来看,思想观念的变革更是重中之重,必须统一全民思想,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一批思想统一的人,他们身上要具备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梦想也要有我们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90后,现今已经逐步成为这个社会最有活力与激情的代表。他们思想开放、敢于突破传统,他们聪明活泼,善于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将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高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与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更要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校中打造一支德育过硬、高度负责、专业化的思想教育队伍将是首要,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负责人,必将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与骨干。只有将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好,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发展。而如今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存在不少问题,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时至当下,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的德育建设必须打破落后的、老一套的建设,紧跟时代步伐,变革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
四、变革高校辅导员德育建设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德育建设之要务在于给予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要求与区别传统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条件。我们只重视了授课教师对学生思想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忽略从事繁琐、劳心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对他们的业务技能的要求远远大于了他们的德育素养,甚至出现辅导员这一岗位可有可无的现象,致使辅导员岗位只是成为了一份工作。所以辅导员德育建设不是给辅导员上了多少课,对他进行了怎样的教育,而是转变我们对于辅导员德育建设的措施与途径。良好的培养体系应该是这样,在辅导员工作得到社会尤其是学生与家长的认可的同时在一定个人需求与发展的满足下,结合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对其进行培养。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大舆论引导与相关政策的扶持,能够在部分高校中推出一批德才兼备与工作突出的辅导员,在高校建设辅导员培养基地;其次吸引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德育过关的人士加入进来,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与方案;最后对现有辅导员工作进行变革,不能只注重业务而轻视德育,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一系列措施,制定严格的选拔与考核机制,把辅导员建设当做高校建设的特色来做。
五、辅导员德育建设的要求与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首先就是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对自己人生与社会认知的关键阶段,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理想,他们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探求心中未知的疑团,同时,他们也会被自己的理念与社会等不良因素所影响。他们会有茫然,会有无助,会有担忧,会有所忐忑甚者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不好的想法,有着叛逆的心理。因此,对于现在的他们更需要辅导员老师为他们消除这些疑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既要求辅导员成为学生心中的小棉袄,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也要对学生未来、梦想进行引导,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一把戒尺,一盏明灯。其次就是要做好形势与政策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两者相辅相成,一者为神,一者为心。所谓神者,即是我们对于国家,对于社会与生俱来的名族精神,不论在哪个时代,国家是首位。辅导员要站在国家角度,解读大事小情,分析政策形势。这种分析不能有强烈的个人倾向,不能片面古板,既要满足学生对时政要闻的关注,解答疑惑,又要传达国家、社会、公众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与教育。所谓心者,即是每个人心中最根本的心理诉求,寻求一份实现梦想、安居乐业的工作。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因人而异,要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要为他们规划一份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指导他们找到一个“饭碗”。真正的做学生的知心人。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篇7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 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 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 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 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 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 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 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 主要是方向性研究; (2) 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 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 (3) 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 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 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 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 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 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 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 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 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 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 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 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 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 教会学生做人。
2. 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 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 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试论高校隐蔽德育课程 篇8
关键词:德育,德育课程,隐蔽课程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并由低级向高级和谐运动,尽管道德认识在道德发展中很重要,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对人的实际生活却更为重要。因此,“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主要获得道德情意方面经验的教育因素”[1]应该是高校德育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与显在德育课程(即认知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共同构成了德育课程体系。所以“现代学校德育要取得成效,必须加强德育策略,而隐蔽教育意图,则是现代德育策略的核心和关键”[2],然而,我们重视和强调德育课程中隐蔽课程,不仅在于充分认识这种课程的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保存这种课程教育的潜在性的前提下,促使它的作用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
一、隐蔽课程的德育价值
随着隐蔽课程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步认识到隐蔽课程对于德育的重大价值,“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这些是显著课程所不及的”[1]。为什么隐蔽课程对于德育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德育影响是隐蔽课程的核心部分
与“科学实证主义”相对,隐蔽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它对人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性影响,其中德育影响的成分最大。美国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在《学校的德育环境》一文中指出,“隐蔽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因此他要求“利用隐蔽课程进行德育教育”,“唯一综合地考虑隐蔽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道德教育”。隐蔽课程是“道德发展的媒介物”,“讨论隐蔽课程的教育影响,就是讨论它是否可以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或是否能使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到传递”[4],可见,隐蔽课程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要正确理解隐蔽课程,就必须理解其中德育影响的核心地位”[5]。
(二)隐蔽课程对德育有重大作用
1. 隐蔽课程的特点增强德育实效性。
显著的德育课程在传递社会意识方面,痕迹最明显,并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不愉快而形成逆反情绪,而隐蔽课程由于教育目标的隐蔽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育效果持久性等特征,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信息,并能增强显著课程教育的愉悦性。我们就个体道德的成长来说,无论是难易程度,还是从知行统一的角度,都存在一个道德信念的激发和巩固问题,而道德信念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根本问题,体现了道德的方向性和价值选择性。缺乏信念的支撑,任何外在的行为可以说都是一种不可靠的行为。但信念的培养绝不是通过某几节课或某几项活动就能够完成的,它是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经过认识、辨别、选择、实践和思想斗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这些特征,正是隐蔽课程的特征。
2. 隐蔽课程的施教方式激发德育主动性。
隐蔽课程相对显性课程,其施教机制主要借助学校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将教育思想传递给学生;在接受机制方面,学生必须经历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复杂的认识过程,才能最终掌握隐蔽课程传递的信息。在其整个隐蔽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地位,一种被尊重的地位,这必然使学生感到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回避了强制和权威教育的情绪逆反,使其以主体平等的角色置身于其中并发生感应关系,从而不自觉、无意识地获得某种特殊知识和情感。“只有在人格受到尊重的条件下,在有尊重也尊重别人的人际关系中,人的德性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6]。
二、隐蔽德育课程优化建设的策略
(一)校园文化方面
1. 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
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的因素。学校不仅要增设各种物质文化建筑设施,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底蕴上下功夫,用建筑自身的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护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作用。”
2. 制度文化环境是保障。
制度是学校工作有序运行和发展的前提,是整个校园建设发展的保证。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和规范等集中体现出学校设计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而这些规章制度一旦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对其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体现时代要求,又要针对教育内容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原则,并抓好其具体实施问题。
3. 精神文化环境是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发展而形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校园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其教育途径主要是通过集体舆论、暗示、从众等方式,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学校要通过改进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来形成良好的校风,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调动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社团方面
1. 提高社团骨干素质。
社团骨干是决定一个社团发展的关键,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全体社员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个人的素质、能力可能是社团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要有计划地举办社团干部的培训班,着力提高社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笔者认为,尽管社团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是,作为社团领导机构的产生,一定要由民主选举产生,否则,尽管由上级推荐或前任领导任命的领导有能力担当此位,但对普通社员来说很容易激发不服、难以接受的消极情绪反映,进而加大社团工作开展的难度。
2. 提升社团活动品味。
开展活动是社团存在的主要目的和必要手段,更是社团凝聚学生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学生社团“为活动办活动”的急功近利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不断下降,以致有些社团不断的失去社员,其原因正是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不高。虽然大学生社团是非正式组织,成员入社自由,流动性大,但要维持社团自身的相对稳定,就必须提高活动的文化品味,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社团的影响力,以社团活动的质量赢得大学生才能使本社团永葆活力。
3. 增强社团评优活动的参与度。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举办的“优秀学生社团”、“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或“星级学生社团”等评优活动,在增强意志、激发动力、规范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社团不仅是评优的对象,更是评优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和了解评优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每个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在参与中学习可能比简单的得到评选结果更有利于“下榜”社团吸取上榜社团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教训,这种民主的参与可不是熟读评选章程→积极上交参评材料→得到结果→参加表彰大会等表层的所谓的参与能实现的,要更好的发挥社团评优活动的功效必须增强透明度和参与度。
(三)课堂方面
1.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领导人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他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品德、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表现,都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和最生动的模仿样板,所以必须通过提高教师素质而强化其“人格感召”的权威,通过改进教师的领导方式形成民主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的交往环境和社会关系结构。正如《论语》中所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身教更胜于言教。
2. 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化和独特存在形式,是特定的教学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人际关系、情感体验等的综合表现。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内聚力;而消极的课堂气氛,却会障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交流,甚至产生紧张或对立的情绪体验,以冷漠与敌视代替团结与合作,从而破坏班集体的建设。课堂气氛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目标调整、教法调控、信息调控和情感调控等有效措施来创造和调控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努力提高班集体的内聚力。
参考文献
[1][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12-314.
[2]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1,(5).
[4]H.Giroux and D.Purpol(Eds.).The hidden curricu lum and moral education[M].San Francisco:Mc Cutchan,1983,61-81.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百科学出版社,2001:278.
加强高校船政文化德育建设的探索 篇9
一、船政文化的核心思想
福州的船政文化, 是船政伟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船政遗迹与船政有关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果。
二、如何弘扬船政文化, 推进高校德育工作
高校船政文化的建设以及德育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校内外发挥合力作用。可以说, 高校船政文化的德育功能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 学生是核心, 教师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学校是保障力量, 社会是外部支持。
(一) 船政文化进课堂,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课贯穿大学生德育的主线。而开设校园船政文化的课程, 把船政文化英雄们的先进爱国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首先, 教师要对船政文化有深刻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的课程。其次, 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把最精华的船政文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比如参观船政博物馆、课堂讨论、模拟演练讲学等来合理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 重视高校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在高校校园船政文化的德育功能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首先,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 教师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社会阅历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内外对他们有着或深或浅的感染, 其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次, 高校教师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 文化水平较高, 拥有广博的理论知识, 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乃至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挥教师的榜样标杆作用, 助力高校校园船政文化的德育功能建设。
(三) 深入开展船政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
深入开展高校校园船政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高校应该定期在校园里开展关于船政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 这既与课堂教学相衔接, 又和实践教学相配合,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新的平台。
船政文化追溯着历史, 其教学展示着现在、引导着未来, 有效开展学校内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和讲座, 都可以加大、加深师生对船政文化的认识。同时, 还辅助开展形式多样的船政社团活动, 把富有当地特色的船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田地, 用新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 通过活动深入学生当中。
(四) 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 QQ、微博、微信这些新型的网络媒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方式和载体, 在无形中影响着师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首先, 要做到形式新颖, 利用校园的宣传栏、线上的视频、QQ群、微信群等大学生习惯使用的媒介, 充分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要做到信息要及时更新, 发布学校动态、船政文化知识, 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船政文化校园德育的建设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学习船政英雄的伟大精神, 以伟人为榜样, 丰富自我涵养、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 还应该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实力的船政文化网址的宣传管理队伍, 确保船政文化的媒体的功能持续有效地进行。
(五) 提升校园组织文化建设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 师生经过长期活动的积累所积淀下来的, 受大家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合, 其不仅仅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 还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 展现了一所高校的重要特征。把船政文化融入校园教学活动是一个大工程, 是高校总体建设的大目标, 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 应该全面围绕学校党委的主要指导精神, 师生上下联动, 党政青工学齐心协力。第一, 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二, 行政人员要主动配合帮助开展工作, 工会的作用要发挥起来, 把教师团结起来,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工活动, 调动他们建设校园船政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达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三者的协调发展。最后, 团委和学生会要正确引导学生, 培养一批学生干部, 在学生群体当中, 进行自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格, 争做好青年。
关键词:船政文化,高校教育,德育
参考文献
[1]勇治强.论高职院校和谐德育体系之构建[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82.
[2]肖斌, 李岩鹏.构建开放性高职德育体系的重要意义[J].统计与管理, 2013 (3) :158-159.
[3]王卫东, 刘许亮.“生产育人”是完善高职德育体系的新理念[J].教育与职业, 2006 (21) :128.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篇10
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但是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 这是一种新型观念。什么课程才能被称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课程结合了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 其是后两者的下位概念, 也是后两者的交集。对于隐性德育课程, 具体概念是不并出现在学校的课程计划以及政策中, 但却是学校教学经验中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成果, 很普遍常规, 但却有效。隐性德育课程是非学术性质的, 所以无法评定这些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隐性德育课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教学, 才会达到稳定的教育效果, 且这些效果都是不可量化的, 只能通过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情感、道德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来, 最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德育课程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讲述德育知识的课程, 比如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修养等课程;第二种是行为性德育课程, 例如辅导员通过与学生间相互交流、沟通来传递思想、观点;第三种就是所谓的渗透性的德育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 由老师来传达教材中所包含的为人处世的德育观点、思想。从上述三种课程的概念看, 它们都是显性德育课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确实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往往在道德教育中隐性德育课程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 应该特别关注、重视隐性的道德教育, 从而提升高校隐性道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2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因素的分析
2.1 显性课程中包括的隐性德育课程
对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途径, 教学理论相关的学者提出了两种方式:第一种, 就是像传统科学文化课程一样, 建立具有学时、学分的专门的思想道德教学课程 (例如形势政策课) , 但现有的升学考试制度使得这种显性的德育教育往往沦为填鸭式的教学, 为了通过考试, 获得学分, 学生往往只会重视、关注与课程考试相关的知识, 而不重视课程所传递的思想, 这就与该课程设计的预期、目的背道而驰。第二种, 就是学生通过师长的言传身教或者同学之间的朋辈教育, 下意识地明白了某些为人处世的思想、道理、态度, 这种方式是学生通过别人的经历、经验, 下意识地影响了自己的思想、行为、道德的发展, 而往往这种潜在的或者称为潜意识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影响更深, 下意识地让学生接受了德育方面的思想。
2.2 校园硬件环境中包含的隐性德育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基本要素就是校园硬件环境, 其主要是指学校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电教实验设备、各类器材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特别是那些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代表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校园人文景观。学生在校园中对这些物质景观的好奇、了解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
2.3 学校制度中包含的隐性德育
学校制度有多种含义, 如组织机构、教学、管理方式等。2004年的8月, 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文件提出“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该文件的精神, 各高校纷纷在2004-2005年修改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严格了诸如逃课惩处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一是靠高校的学生管理力度, 二则是要依靠学生们的自律性。而大学生的自律性的培养就跟隐性德育课程有很大关系, 如果高校重视隐性德育课程, 投入硬件与软件去进行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学生们会被课程所吸引, 主动参与到课程当中去, 反之, 如果学生缺乏对该课程的兴趣, 就不会主动参与学习, 也不会自觉、持久地学习该课程。
2.4 学校文化精神中包含的隐性德育
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很多方面, 有师德师风、学风建设、校园风气、社团氛围等。这些精神文化层面的教育主要通过暗示、模拟、感动等方式来传播, 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 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 可以改变学生们的性格、文化价值观念、思想品德, 也可以形成一所高校特有的风格和精神面貌。
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改进、优化
3.1 完善高校环境建设, 改进高校隐性德育课程
高校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共同构成了高校环境, 而隐性德育课也存在于高校环境中。在优化、改进高校的隐性德育课程时, 必须要加强力度, 严格要求。在建设高校的物质环境时,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修建新的教学楼, 增加校园绿化面积等就是物质环境建设, 而是要将培养高校学生的环境、公共意识的理念融入到校园硬件的规划、设计、建筑中。精神环境的建设则指营造良好校园风气、学校气氛、社团组织气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指引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3.2 增强高校教师队伍道德水平, 改进高校隐性德育课程
在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师道德, 并且教师道德都是默默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通常情况下, 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素质, 即专业知识、能力的水平要求比较严格, 但却很少关注、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新时期以来, 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教师缺乏师德的案例, 都反映了我国国内忽视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 我们要长期坚持改进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由于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科学文化课程,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相关的教师自身道德水平较差, 那么就不能很好地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因此只有教师意识到自身思想素质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德育, 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 教师才能主动反思自己的相关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并不断改进, 才能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
摘要:要在高校中展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最为重要的部分和基础就是高校的德育, 而高校德育课程的设计是否优良将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基础上出现了隐性德育课程, 其是前两者的下位概念, 也是前两者的交集。学校显性课程、校园环境、制度、学校文化中都蕴含着隐性德育课程,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依赖于加强高校环境建设,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道德素质。
关键词:隐性课程,德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08-26.
[2]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4.
[4]何静.高职学校德育潜课程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9.
[5]田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 2007.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探讨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需求;德育
一、对精神需求的界定及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新特点
如何来理解人的精神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此曾做过经典的论述,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器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在肯定物质生活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对人的精神需求或精神生活也做了充分的阐释和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精神需要也展开了充分的认识,认识到“人的精神需要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一样,没有意识、理性、意志等精神活动的生命就是缺乏人性的动物的生命。”【1】可见,人的精神需求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人的特定的生活指向,是满足人自身思想意识层面上的缺乏的内在追求,表现为人的精神投入,精神构建和精神生产等。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需求则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特点。具体体现为:抱有理想信念却趋于庸俗化和功利化;存有知识渴求却缺乏精神驱动,只是停留于实用的层面上;渴望得到尊重,但易于自我陶醉;极力张扬自我的个性,却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等等。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大学生复杂的精神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就显现尤为重要。
二、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精神需求内在的一致性
1、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德育的着力点
我们要想贯彻好党和国家的精神,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群体,即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关注他们物质生活情况的同时,更要考察他们的精神生活世界,把握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面对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新特点。在其精神需求中,既有正面的要求,也有负面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精神需求中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对消极的东西加以克服的话,我们也就很难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把握中自我,也就不可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高校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就必须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工作的落脚点,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德育是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切入点
人的精神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产生,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高校的德育工作某种程度上既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展望所做的一种实践,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关注度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正确指引。在当今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里,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想的冲击和各方面诱惑的考验,如何使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能够认清自我,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德育可以让大学生能够了解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可以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可以在风雨变幻的当今世界不至于迷失自我,并且敢于和善于承担起国家赋予自身的责任,因为我们知道,“就独处的个人来说个人利益几乎是惟一的驱动力,而就群体而言,个人利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2】
三、探讨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结合的有效途径
1、把握和引领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指向
在当今社会中,多种精神文化产品可谓是良莠不齐,所以,也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由此,净化文化市场,倡导高雅的精神享乐,追求高尚的文化价值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的德育工作应当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发展健康向上的、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多方配合,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观和意义观,教育学生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所内涵的价值观有一个清醒自觉的认识。除了思想政治课以外,高校辅导员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尽量采取多样的内容和灵活的形式,争取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培养和反馈机制
国家、社会和高校应当重视对青年学生培养机制的完善,理顺各种关系,健全各种制度,让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同时,还要建立大学生顺畅的反馈机制,从而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升职场技能、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
4、净化互联网环境,强化网络人文“内涵”
互联网在高校的使用得以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德育工作变得更加严峻。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来源,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可尝试建立校园“红色网络论坛”,建立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利用QQ、BBS、MSN等软件开放一些师生交流的平台,请专门的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回答学生们的问题,积极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关注大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诸多问题,并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等。
注释:
[1] 袁贵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52—158
[2][奥]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 P52
作者简介:庄肖冬 ,女,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影像系党总支书记,政工师,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篇12
通过集体项目的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努力拼搏,取得成功的乐趣。教师应抓住每个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合作拼搏精神的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1 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界定
“隐性德育课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它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通过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才能实现隐性德育课程,例如:通过情绪感染、行为模仿、环境的暗示和陶冶等方式影响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人的基本需要中包括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本身具有受暗示性和无意识等特征。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在归属需要的驱动下,期望被集体所接纳,可以与同伴积极地配合,按照团体所倡导的观念去行动,这些行为都会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影响。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收到所处文化氛围各种的暗示,最终这些影响通过学生的观察、模仿等,使大学生形成个体独特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特性。此外,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了观察学习对品的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老师,如果体育教师是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克己自律、拼搏向上的精神将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的自律、自主,对更高目标的追求与成就自我的向往也将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了生活中身边的“偶像”。同样,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考核,将品德优秀同学树立为榜样,例如,长跑训练中坚持不懈的同学,并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单纯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很难通过说教的方式被学生真正承认和内化为品质,大学生更倾向于经过主动思考来判断是非对错,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体育教学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更灵活生动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3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对道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调节。
3.1 价值导向与激励功能
引导学生品德生长的方向,对其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物质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周围他所能经常看到的一切,都对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者的意愿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课堂布置来表现,如可以在体育场周围塑造运动拼搏造型的雕塑,体育设施的设计和修建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偏好。二是学校精神文明。如晨跑等的日常体育活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的举行,既吸引了学生参与,又向学生宣扬了拼搏奋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表达奖惩的方式等都是刺激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合理客观的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3.2 陶冶熏陶功能
所谓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能帮助学生提高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情境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可以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中的,“情景性”是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内化的情感体验以及便于感悟的现实情景,主要通过美的陶冶、情感陶冶、氛围陶冶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校物质环境,体育场馆的布局,建筑的分布、雕塑艺术作品、绿化等,以及运动训练区和活动休憩场所的安排等都能引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优美的绿化可以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具有冶情养性、抚慰心灵的作用。二是体育教师的人格,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成人就是教师,教师就是一面折射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的镜子。教师的人格影响教师的威信、师生关系,而且间接陶冶学生的人格。三是教学的陶冶。教师独特的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富有个性化、艺术化的教学风格,优美的体态语言等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陶冶氛围是一种心理气氛,也是一种文化气氛,这种氛围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校体育课堂的氛围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同化力,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精神氛围,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而创造学习态度、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最终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趋向一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中的互动和交流,将形成高校环境中特有的人际交往环境。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关怀和期望,同学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都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和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学校举行的各种常规体育锻炼如晨跑等活动,也是一种气氛的创造,发扬了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追求。
3.3 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功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期望、暗示、约束等方式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一种内驱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自觉地按照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学生处于一个追求不断提高自我的群体氛围中,就会逐渐克服不思进取和懒惰松懈的心态;当其他的同学都在坚持的时候,自己就不会轻易放弃。一个积极健康的群体氛围比有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更具有约束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高校学生虽然在生理发育上已接近成熟,但在心理上却还存在发展的空间。隐性德育课程通过教育环境和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情感表现等影响学生,使学生自发的调整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使体育课堂的各项活动中都体现出活跃民主的道德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表意见,通过建立良好的道德气氛来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 2002 (22) .
[2]郭东明.论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