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探讨

2024-06-27

高校德育探讨(精选12篇)

高校德育探讨 篇1

摘要: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校园新媒体无疑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使用校园新媒体, 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组织运营机制,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提高大学生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综合素养, 通过整合高校德育工作资源, 有利于构建高校新媒体德育平台, 掌握校园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德育功能

以网络和手机为载体、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为弘扬和传播正能量提供了新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 “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 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可见,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 德育工作需要在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之上, 对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规律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这是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对全方位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新媒体应用过程中的德育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通常意义上是指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多媒体终端, 以固定或移动为形式,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校园媒体则是指在校园范围内, 由各级官方的组织和部门、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或其他组织和个人主管或运营的, 用于向校园范围内的师生及其他人员传播信息的载体或传播媒介。区别社会媒体和校园媒体的关键即于其传播空间通常定位于校园内, 传播对象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 传播内容经过整合和编辑, 集中传播校内的新闻、资讯、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校园新媒体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以微博、QQ、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为代表, 其特点是传播信息快捷、操作使用方便。因此, 它们能够在广大师生中较快地获得被接受、认可和使用。

校园新媒体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呈现出极强的两面性, 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 也给予了高校德育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巨大机遇。一方面, 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在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导致一些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健康思想借助校园新媒体这一平台得以迅速蔓延。相对而言,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自由度更高, 信息发布容易、信息使用自由、信息传播几乎无障碍。这非常容易就导致了“无时间屏障、无空间屏障和无资讯屏障”的不良信息传播“三无”状态。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发挥舆论导向过程中陷入被动,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更大、环境更复杂。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校园新媒体完全可以作为宣传校园内先进人物和其典型事迹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从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并及时发挥影响力, 迅速地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还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思想素养进行提升, 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此外, 校园新媒体的监督职能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它能使校内违背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正之风无立锥之地。这不仅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空间, 还可以使德育工作更接地气, 更能够源于高校学生的生活又在经过加工后更好地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想。

二、校园新媒体的德育功能探讨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小信鸽”自设立以来, 就一直在校园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现了高校教育中的许多重要的德育功能。

(一) 弘扬正确价值理念, 矢志德育立德树人

弘扬和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社会的影响下, 自身的智力和视野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个性化思维不可控性会使之蔓延和扩大, 这极易滋生了功利主义、自私和偏执等诸多不正思潮和不良观念。“小信鸽”具备传播信息丰富多彩、传播内容生动形象、传播语态平易近人等易于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的特点, 以线下活动和线上资讯实时联动为机制, 通过“我心目中的十大好老师”、“校园十大青春人物”等人物专访宣传典型, 依托校内讲座、座谈、辩论和丰富的专题讨论等多种活动, 在线上线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各领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格局, 努力使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在无形中强化, 帮助树立广大学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终培养出具备较高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校园新媒体是高校重要的舆论教育阵地, 高校要有远见、有智慧、有方法地通过营造主流舆论氛围来制约和引导舆论。校园中的舆论导向可以通过校园新媒体的使用以创造有利于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优势条件, 一方面, 我们必须把校园新媒体运作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里, 从而使之具备一定程度的可控性。另一方面, 我们要使校园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净化校园精神文明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始终处于校园舆论的绝对优势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的顺利传播, 最终在校园中形成广泛深入的影响, 是高校德育工作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 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引领校园良好风尚

营造优秀校园文化,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润物无声春有功”,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培育大学生优秀品德、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和效果。在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纳入校园新媒体, 加强延伸校园文化功能, 将虚拟和现实有效结合的原则严格地加以遵循, 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努力地促进, 最终认真协调高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新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促使校园文化更为生动健康。

“小信鸽”这一校园新媒体平台积极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等师生参与度高的活动作为资讯的重要来源和宣传的主体内容, 综合形成积极传播校园文化的新潮流, 散发正能量, 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德育资源优化中展开。得益于校园新媒体与线下活动的有效融合和不断优化, “小信鸽”持续推送的“校园十大歌手”、“校园一站到底”等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为立信“小信鸽”的关注量超过8000起到了重要作用。“小信鸽”还构建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对话平台和便捷高效的咨询平台。在其主页中, 关注者不仅可以评论各类资讯, 还可以在界面栏目中查询考务安排、考试成绩、图书馆信息等诸多与同学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学校在“小信鸽”上的开放态度, 主动使学生了解到了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这使学校管理层和学生形成了有效互动。“小信鸽”还会定期征集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深入了解同学们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向学校加以反映, 并且把学校对这些意见、问题的解决措施、解释说明简明、便捷地传达给广大同学, 这缩短了学生与各部门的距离, 成为搭建学校和学生、老师和学生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沟通之桥。

(三)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小信鸽”为代表的校园新媒体事实上对传统德育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地变革。传统高校德育因循守旧, 模式化、教条化和过分依赖课堂的现象一直存在, 这使得高校德育不仅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还引起一些学生一定程度的反感。而以交互性为主要特点的校园新媒体, 为大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活动、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宽的平台和更大的空间, 这将有效激发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互助性。大学生的生活因为校园新媒体而超越了现实空间的局限, 延伸到了广大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方面, 校园新媒体帮助大学生拓展了社会关系范围。另一方面, 校园新媒体使校园范围内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 这无疑为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定位提供了有利机会, 这将极大促进大学生社会关系健康发展。这些特点无疑都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水平。

校园新媒体“小信鸽”还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建功立业。“小信鸽”的使用帮助大学生知识技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作为校园新媒体的代表, “小信鸽”信息传播量大和信息更新快的特点, 使其具有了传播新知识和新技术条件与优势, 尤其是学生运营团队的建立和发展, 有助于同学走进新技术、了解新技术最终使一部分同学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学生通过“小信鸽”能够获取新知识, 使知识结构更为全面。同时, 在“小信鸽”平台上的信息判断、信息选择和信息交流中, 客观上也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园新媒体“小信鸽”还具有开放、共享、兼容的特点, 它在不违背基本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 汇聚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开放包容、独立自主观念的形成。“小信鸽”帮助大学生的培养了自身的公民意识, 它在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发表的评论和观点, 有效激发着大学生爱国荣校意识、责任意识和崇尚平等、维护人权等公民意识。

三、校园新媒体德育功能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从根本上看, 新媒体平台所推送的信息大多源于校园生活, 对线下活动、实际生活中所反映的信息等依赖度较高。“立信小信鸽”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较早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之一。它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 在提高内容质量的同时, 整合其他组织、部分和多个传播平台, 集中提供了广大师生关注的重要信息, 集中反映了广大师生的利益诉求, 为服务广大师生, 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是确立校园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和树立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的先驱者之一。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许多成功的信息传达中。但在新媒体平台的运行中, 我们也发现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新媒体平台很多时候仅仅只是现实信息的集中发布、宣传者, 这使得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在思路和实际操作上都有非常多的掣肘。

从内容上看, 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和原创内容的缺少对比非常鲜明, 新媒体平台需要持续地推陈出新来变革自我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校园生活, 当前, 包括立信小信鸽在内的许多校园新媒体平台都还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即使新媒体平台满目琳琅, 从许多方面上看仍旧是同质化, 这不仅使信息的重复性提升、新闻的独创性减弱、整体内容的新颖性不足, 还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 甚至造成关注者流失。校园新媒体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全面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仍旧大有可为。

从运营上看,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校园新媒体团队是校园新媒体建设的重点。当前, 校园新媒体的优秀人才仍旧没有得到集约化的利用, 一些校园新媒体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没有很好地出台和落实, 校园新媒体团队本身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创新新媒体平台中德育理念的表达方式和德育内容的表现方式, 使德育内容更喜闻乐见, 德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德育工作更顺畅无庾。进一步规范新媒体平台的组织建设, 更重视提升运营团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效整合和合理规划高校的德育工作资源, 其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立体化的领导组织机制, 使新媒体平台建设拥有组织制度保障;其次要强化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建设, 努力提升运营团队的综合素质, 尤其要重视新媒体平台策划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努力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水平。此外,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认识和能力, 有效鼓励高校思政团队对新媒体平台团队进行工作指导, 可以使新媒体平台的德育工作更加专业化, 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总体的德育工作水平。

总体上来看, 当前校园新媒体的运用, 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有利于高校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支顺应时代发展的德育工作队伍、培养一批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校园新媒体在运用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合理、有效地使用校园新媒体必将使高校德育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团委.新媒体视角下的青年学生工作[N].中国青年报, 2014.

[2]汤琼.试析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 .

高校德育探讨 篇2

【内容摘要】高校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德育理念,确保德育工作能有效发挥其实际价值。对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探讨非常关键,其能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载体和切入点。文章集中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并对功能的实现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期为相关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体系的交叉研究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德育教育越来越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和比重①。要想提高高校音乐的学科建设水平,就要夯实德育教育功能和基础,从爱国情操、审美情趣、集体思想以及批判性创新思维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

高校在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德育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着重了解音乐教育德育的功能,从而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框架,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培养优秀人格

在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阶段性音乐教育的教育对象出发,因为其本身就是面对大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工作。因此,无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层面,都要将育人作为根本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表现形式都要满足社会的行为规范,确保其是以最健康得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选择予以关注,不仅要对艺术性予以关注,也要对思想性进行统筹监督,以带领学生更好地走入艺术课堂。目前,较为常见的德育教学方式就是演唱爱国主义歌曲以及革命歌曲,这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在学习传统音乐作品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思想境界,并且,丰富的音乐知识会以更加深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其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和升华。借助德育教育的直观表达方式,能在学生心灵中种植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的种子。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将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歌曲作为重点,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在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质和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通感手段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深化教育成果,从而完善艺术形象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感觉,通过不同感知间的沟通完成教育工作,如利用声音触发学生产生视觉、触觉以及形象的想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确保音乐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其人格培养的功能。

(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从音乐的发展角度对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进行分析可知,音乐表现形式就是基于情感的表达,因此需要建立人声交织以及结合的基础。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要将可塑性作为关键,能够有效推进建立完整的教育结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从音量、音域以及音色等几个层面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并且将其作为教育的基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维护音色和音量等协调性,确保教育工作和教育本质都能围绕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利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就是说,在集体合唱或者是合奏的过程中,集体配合十分关键,也是协调性维持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念,从而整合整体效果,建立完整的集体主义思想认知模式,避免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在集体式的训练中,学生遭遇矛盾、化解矛盾,有助于他们体会合作的好处②。基于此,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后,教师可利用音乐活动和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的思想和认知,形成积极向上的引导,确保教育工作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要将音乐和谐化教学理念作为关键,推行更加契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方式,有效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对音乐的特殊性予以利用,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引导学生形成集体意识。

(三)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一课③。在高校音乐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直观的德育功能和价值。音乐教育本身和其他学科就存在区别,自身就是美的代表,因此,要将内在内容和外来内容融合在一起,有效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教师要借助多样化音乐教育结构和德育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真、善、美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音乐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和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审美教育的构成要素中音乐教育是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感觉教育,是对学生审美因素反应的关键。多数音乐作品在落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借助乐器或者是歌唱方式进行传递,能在提升学生理解以及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学生的感知行为,从而从学生的主观情感层面建立审美体验,对于学生情感升华以及心灵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上所述,在音乐培养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关键路径和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的关键,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为优化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建立完整的教学路径。

(四)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机制,合理落实系统化的教育结构,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引导作为教育关键。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合理地改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求同存异的思维模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想象,要想提升教育的力量,就要对想象力、创造力予以培养。基于此,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整合教育机制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并且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对于创新思维以及感性能力的培养工作要给予重视,有效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突出音乐的教育目的。除此之外,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还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大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的`重要性,并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多种功能,借助相应的多元化教育机制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全能型综合人才。

(一)完善教学体制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高校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并且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入逐渐优化阶段性教育反馈管理。在教育媒介不断丰富以及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都要事先创新,形成更加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设置方式,并且强化德育功能,维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④。第一,打造高素质音乐师资队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将创新意识较好的高校教育人才队伍作为关键,并且整合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确保教师能秉持先进的思想认知和精神意识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德育教学能发挥其实际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第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机制,并且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予以关注,有效整合实践机制,组织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指导高校音乐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要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确保能配合课程设置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资料、设备等,从而真正提高高校音乐德育教学水平。

(二)优化教育内容

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并且要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予以系统化考量。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建立更加契合的教育规划,保证典型性和教育意义都能发挥其实际作用。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的吻合程度,教师在整合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确保音乐艺术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从而将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都融合到日常高校音乐德育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特殊的感召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水平⑤。一方面,教师要在高校音乐教育德育体系内将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创作等过程和学生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有效结合音乐开展想象,从而利用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对德育理念和内容的内化水平。例如,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节奏和敲击方式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借助差异化节奏类型培养学生健康的处事方式,让学生拥有轻松开朗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今不同的教育媒介层出不穷,教师要想真正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就要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常识,从而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利用音乐为学生带去激励和启迪。在不同教学机制和教学框架体系内,应发挥高校音乐德育功能价值和优势,以确保能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能在培养学生道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完备的人格。例如,建立大学生音乐社团,能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积极提升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化奠定基础⑥。

结语

高校德育探讨 篇3

关键词:人本;人文;人际环境;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184—02

高校德育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当今高校德育的效力与高校德育的重要性并不完全相称。

一、当前高校德育面临困境及其原因

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道德多元和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完善状态,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受到冲击。“当前大学德育效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1] 。社会转型是指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自身的某些“缺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结合,导致价值失落、诚信危机等。中国转型时期的特点是新旧体制交错并存,但又都处于不完善状态,造成了许多漏洞、空隙和矛盾,给各种不正之风和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的变迁要比经济济制度变迁滞后,而经济伦理的变迁比起经济制度来则快得惊人,社会主义奉献型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不堪一击,革命传统受到很大冲击,一些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渐渐失去了规范的作用,仅仅具有口号的抽象的意义,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受到影响。而新的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价值体系至今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道德观念因此变得比较模糊。作为新思维、新思想摇篮的高校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价值观念交锋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总是最迅速、最直接、最尖锐地感受时代的变化与精神的困惑。

二是道德世俗化和多元化——高校德育缺乏共同认同的道德背景和道德氛围。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伴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来的是道德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享受人生,重视眼前而不顾及未来的现实主义最为时髦潇洒。现实生活中敢于打破陈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一些人眼中的人生的典范。于是,世俗取代理想,功利取代道德。道德从重义到重利,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也就是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之间有密切联系,“道德的世俗化事实上导致多元主义的局面” [2]。在当今中国集体主义道德、个人主义道德、功利主义道德、实用主义道德等同时并存,“道德多元化……使得一度曾占统治地位的、毫无疑问的价值观念成了问题”[3],因此,高校德育难以求得一个让大学生一致认同的道德背景和道德氛围。

三是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使专业教育与高校德育相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越来越专业化,“在今天,科学知识简直成了能普渡众生的新上帝”[4]。全球性的重知主义倾向有增无减,表现在初等教育中重理轻文,高等教育中人文科学边缘化。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导致教育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分担道德教育的任务了,这是其一。其二是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也不利于大学生德性形成,重知主义倾向使高校德育实际上变成了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理论的灌输与真诚的劝导,从而轻视或忽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5]。

二、综合人本、人文和人际环境,提高高校德育效力

摆脱高校德育困境的首要任务,在于提高高校德育效力。高校德育必须紧跟变化了的形势,改变思路,改革方法,改善环境,提高德育效力。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高校德育效力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人本、人文、人际环境的角度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作一探讨。

1.实现德育课程从文本到人本的转变。“中国的教育曾经是世界上工具主义最强、功利性最强的教育,是问题较严重的教育之一。它不以人为本,把人看成是社会的、某个集团的、某种政治利益的工具。” [6] 囿于这种传统德育思路,中国高校“德育为政治服务”曾走过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德育为经济服务”,这种工具文本的德育必然有钦定祖训的课程、教材、教法,所以“文本”的概念在这里可以简明扼要地理解为:以权威机构设置的德育教材为本,将高校德育作为一门专门知识来教、来考。翻开现有的德育论,无论是专著还是教材,鲜有写给大学生看的,真实反映在校学子们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更是少见,少数几本针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的书,又不受大学生们的青睐[7]。今天网络造就了一代信息化的大学生,高校德育教师不可能从所谓的社会代言人的立场出发去对学生发号司令、指手划脚,强按牛头硬喝水。德育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属。大学的主旋律不是制造器材,而是培养人才,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高校德育必须以人为本,正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现实,去反映、满足、引导处在风口浪尖的当代大学生的所需所要,所想所思,实现德育课程从工具文本到生活文本的转变,走上从文本到人本的新征途[8]。

2.结合和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今天人文价值的失落是世界性的,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9]。因为人文价值并不直接表现为市场价值,市场经济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与市场经济联系不紧密的学科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人文课程首当其冲。但是大学是全人的教育,大学人文教育具有科学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人认识人的本质;教人建立价值体系;教人重塑精神家园;对理工科的大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理工科的大学生接受充分的人文教育,对他们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让他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了解人类文化;二是让他们变得富有激情,富有想象力,因而富有创造力,使他们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三是可以让他们同时从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两方面来思考和对待自己的科技活动。高校德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国家和民族观念,谦虚好学、锲而不舍的追求进取的精神和高尚情操的学生。但正如同没有空洞抽象的道德一样,没有空洞抽象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必需加大也只有加大与人文课程结合的力度,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克服泛政治化倾向,树立“享受课程”的观念,通过人文课程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高校德育的目的。

3.优化高校德育人际环境。人是渴望交流的,哪怕是最封闭的人。人的德性的形成离不开人际环境,在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系统中,人际环境处核心地位。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系统由两个以上主体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构成,最基本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与大学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社会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信任、建立期望和规范。这些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种网络状的人际关系系统。大学人际环境既是一种教育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在不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德育的正面影响会大大的降低,而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德育的实效性也会大大地提高。一方面,大学人际环境制约着教育者能动作用的发挥。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之一,德育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德育工作者活动能力的大小受制于许多因素,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育者只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认识材料进行能动的加工。此外,人际环境的好坏,也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学人际环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接受性。一般来说,教育的内容能够得到受教育者所及的范围内环境的支持,受教育者就会自觉接受,否则就会部分接受,甚至不接受。人际环境条件的不同会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实现的不同方式和途径,使受教育者的行为及其结果呈现不同的特色。另一方面,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影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际环境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场域,与大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与价值观念形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优化高校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充分发挥影响大学生德性形成和发展、制约德育活动实效性的人际环境中的各种积极因素,抑制和转化其中各种消极因素。高校德育要营建一个开放、真诚、平等、民主的德育人际环境。高校德育老师要彻底抛弃保守和封闭,树立全球意识,有发展的眼光,放开思想,面对世界。以诚信教育为内容,以“做人”教育为基础,讲真实的话、说真实的道理,让真诚的环境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学生之间,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师生之间,由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平等和民主。虽然近代以来,教育领域的平等民主情况大有改观,但中国高校德育中,教师一直是主体,把学生当成客体来施加影响,其实学生才是德育中的主体。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大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出发点,居高临下,强制灌输,避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师生关系的对立。在新道德建设方面,师生处于一个起跑线上。高校德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并且,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在开放、真诚、平等、民主的德育人际环境中学习和尝试解决。

参考文献:

[1]周红.从问题中寻找突破——试论学校的德育的背景、观念和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1,(5):41-43.

[2]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9.

[3]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董毓.科学的自我反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23

[5]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高校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6]张楚庭.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3,(6).

[7]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序2.

[8]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高校德育课程合作性学习教学探讨 篇4

在我国, 尤其是在高校, 德育教学受到重视。党和国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要求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者也是从各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但教育效果未达到要求, 德育教育的要求和德育现实间的反差明显。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举措是多样化的, 因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联系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德育“高投入”与“低成效”之间的尖锐矛盾, 关键是要分析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境, 根据国家的德育课程改革, 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超越。

1. 课程改革背景

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活为本、以课程为中心、学校德育课程与团队德育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分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教育, 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 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负责;另一类是行为教育, 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 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 即社科部只负责教学, 学生处只负责管理, 从而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 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

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难主要有:德育课程地位的失落, 课程内容的失宜, 课程实施的失效, 课程评价的失实。德育课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根源主要有:价值性工具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 课程目的的一元性与学生需求的多元性的矛盾, 显性德育课程内容的认知性与德育内容内化过程的体悟性的矛盾, 德育内容的精神性、思辨性与科学方法的实证性、精确性的矛盾。要使德育课程建设走出困境, 课程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的德性;课程内容建设应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课程实施要加强显性与隐性课程的结合;课程评价要注重过程, 以评价促发展。

高校德育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要求, 也是着眼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内在要求。高校主体性德育理论的发展和主体性德育目标的确立, 对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的主体性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进行重新建构。德育分为课程德育和非课程德育, 课程德育有自身的特点, 是历史现实的必然选择。课程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 要从确立对话式教育模式、更新德育内容、提升教师队伍三方面进行课程德育的构建。

2. 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形式

合作性学习是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性学习教学组织形式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优选与整合, 学生通过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形成学会学习知识的能力。理论教学内容的优选与整合纵向上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横向上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具体理论内容, 按模块整合课程内容, 建立新体系。

2.1 课堂教学模式

合作性学习课堂教学主要由理论授课、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三个方面构成。

2.1.1 理论授课

主要讲授该课程知识的基本框架、重要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观点等内容, 介绍该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教师指定学习资料, 布置自学与讨论任务, 提出目标要求。因此, 教师组织的理论教学的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 进行跳跃式设计, 给学生留下学习与思考的空间。自主学习以自然教学班为一个小班, 分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时间由各小组自定。小组讨论一般在主讲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内容后进行。在小组研讨之前, 教师要确定讨论主题方向、自学目标与讨论过程性要求, 告知资料检索途径, 明确具体分工, 小组成员自学准备及研究;每次小组讨论, 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研讨的组织、主持和记录, 以及课后研讨资料的收集、整理, 为小班研讨做准备。

2.1.2 合作研讨

在每小组讨论后, 每个小组推荐一小组成员参加小班研讨, 在研讨课堂上, 每位成员都以主持、记录、汇总、总结与报告人等不同的身份参与讨论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发言、材料准备及讨论会上的表现予以评议。

2.2 合作性学习教学评价

2.2.1 理论教学评价

主要围绕学生对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展开, 其评价方法是开卷形式的试卷测试或课程小论文或研究报告;内容是核心知识的论述, 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评价比重一般占总分的20%—40%。

2.2.2 合作性学习的评价

小组讨论合作性学习的评价, 以主持状况、记录材料、讨论发言、报告结果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逻辑推理与验证能力, 资料整理与表达能力、会议主持与协调能力, 履行小组职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等。评价可以小组为单位, 也可以个体为单位。一般需进行全班交流时则以组为单位, 评价比重占课程学习总评价的60%—80%。

3. 完善课程改革思考

3.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很少提问和质疑, 也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启发者、观察者, 课堂活动的催化剂, 甚至是学友, 尤其在讨论课上, 每个小组的调研课题都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学生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面临较大的挑战, 总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 也迫使教师课下做更深入的学习。

3.2 保证评价的客观、严肃性

由于我国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中小学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参加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性学习表现不积极, 有的学生是不知道如何合作, 有的学生是知道也不一定去做, 觉得太花费精力, 他们更习惯听老师讲、课上记笔记的学习方式。因此, 在推进学生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 既需要激励和引导, 又要有严格的评价机制来推动。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客观、严肃的评价, 是形成性评价机制顺利实施的保证。

3.3 从机制上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

在开展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比过去明显加大。教师不仅需要集体备课, 定期总结经验, 研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同时, 评阅作业和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工作量也迅速增多。因此,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像重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一样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 从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始, 在教学安排中就体现课外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黄甫全, 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 106.

[2]乔建中, 蒋娇等.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 (综合) , 2005, (5) :14.

[3]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36.

[4]王少华, 王梦华.大学德育“改选论”[J].大连大学学报, 2000, (10) :44.

[5]邹强.高校德育不可忽视危险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 2004, (2) :73.

[6]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 1994, (8)

[7]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556.

[8]腾云, 周鸿刚.高校德育课程现状及其建构的思考[J].教学先锋, 2003, (7-8) :117.

高校德育探讨 篇5

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亦可称为“人学”,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包括人生价值、人生境界、道德修养等众多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国学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再创造,国学教育体系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清晰而独特的思路。

国学内涵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关于人生的理论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关于人生哲学的探索,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知命有为的价值观,形成先义后利的荣辱观,从而达到存心养气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当下德育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

知命有为——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不仅极力宣扬人之作为生命存在的普遍意义,也极力宣扬人之作为独立人格和独立主体的特殊价值。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无畏气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处事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信仰,都体现了他对主体价值、独立人格的肯定和重视。

针对很多学生在各种压力与诱惑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前进方向的问题,儒家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范例。“知命有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思想。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让他们树立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高校的德育工作要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德育工作者应把每一个孩子都视为“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正视差异,善待差异。人的个性总是独特的。有人脆弱,需要扶持;有人自卑,需要鼓励;有人缺乏自制,需要严格规范。但是不管学生个体差异如何,教师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即让每一个独特的个性都闪光。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一个人都有智能的强项与弱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个“白痴”,而在另一个方面则可能是个“天才”。所以,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先义后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

荣和辱是道德哲学、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荀子有专篇《荣辱》,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荣与辱的关系及其类型等诸多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通常,辱者常穷,通者制人,穷者治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认为一个人或荣或辱,取决于他把义和利哪个放在第一位。荀子对荣辱的认识是从道德本位出发的,而这种道德本位在当今社会也是需要我们坚守的。

大学生在注重个性、重视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集体与个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导致个人为主体意识的突出。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教室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走廊及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社会公德缺乏。部分大学生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诚信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出现剽窃论文、考试作弊、以不正当的手段竞争、违法乱纪等现象。

面对迫在眉睫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关键还在于建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的诚信传统和鲜明的荣辱观念,在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借鉴和发扬。当全社会都在呼唤诚信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到底应该如何重建全社会的诚信呢?的确,制度与法制可以增加非诚信成本而履行强约束职能,舆论可以履行监督职能。但是这样还不够,在某种程度上诚信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人们内心荣辱观念的外在反映。所以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增强更应该在校园中弘扬尚德守信的文化传统,依靠文化熏陶提高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素养。

心存正气——培养学生自由自觉的人格品质。

在人格修养上,孟子提出“养心”与“养气”的主张。孟子自谓“四十不动心”,说的就是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摇迷惑的意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认为养心是主体自身自我修养、反省内求的过程,不是向外追求,也不必向外追求,强调“反身而诚”,强调自我反省,加强自身修养的内在过程。

引导大学生树立一种浩然正气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自由自觉人格品格的养成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越是小事越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真正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的各类具有特色的学生会及社团活动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土壤。照顾孤独老人和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开展义务帮扶活动……在各类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提升了境界,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正气正派的人格品质也由此逐步养成。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特色,充实和丰富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例如曲阜师大根据地理优势,引导学生零距离接近儒家文化圣地,感受孔子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孔子文化活动月期间全校师生参与诵读《论语》经典活动,在诵读中体悟先人智慧,净化陶冶情操。

高校德育探讨 篇6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 规范德育 德性德育

曾经在国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杀人案”随着大学生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而终告一段落。“药家鑫杀人案”看似一宗极偶然个别的案件,但却由此引发公众对高校道德教育质量的质疑和担忧。诚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今中国正面临着一场道德的危机,而作为大学生这种接受过多年严格道德教育的特殊群体也发生并且屡屡发生道德的问题(“我爸是李刚”校园暴力事件;武汉大学“弑师案”等)。这种漠视他人生命、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的做法背后映射出的正是对高校道德教育“失效”的讽刺。而造成高校德育“失效”的根源在于对规范伦理的过分强调,从而“导致道德的形式化和表面化,最终导致道德教育及其对于人的行为调节的无效性”。

当然,这也不能因而将德性德育拔到无限高的位置,因为德性教育的目标所指毕竟是受教育者的个人德性,在客观上不利于道德的社会化。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个人内心德性的培养,真正地提升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简单而言,就是要做到道德教育的协调,即“道德与教育在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统一”。而要做到这点,则必须实现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内在的契合与统一。

一、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具有契合的理论前提

1. 两者的共同基础使契合得以可能

所谓的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它们实质上是以德育施教的目标作为划分的依据的两种不同道德理念。规范德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一定的伦理规范、道德要求,满足受教育者的主体义务感。而德性德育则强调使受教育者成为有内在道德涵养的人,满足的是受教育者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提升。由此可见,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在目标上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区别,但都共同满足人的道德发展需求。

2. 两者的内在联系使契合具有必然

规范德育的关注点在于“我应该做什么”,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对人的规诫功能。而德性德育则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强调“以‘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的主体品质的培养和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注重具有‘自我约束’性的自律型道德主体的养成。”虽然前者强调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规劝,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后者则注重个人道德德性的培养,体现个人自身发展的自由。但实质上两者在逻辑上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主体人格只有在个人履行了社会的一定的道德规范之后才能得以升华,而能否自觉地履行社会的道德义务也必须靠个人内在道德修养的提高加以确保。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相间分离的现实困境

1. 现状

虽然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具有契合的理论前提。但如前文所述,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操作上,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强调规范的施加灌输,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德育模式虽然有利于让学生在短期内理解和社会主流道德规范,但却忽视了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大学生这种已经具有一定主体选择性能力的群体,即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存在的交互主体性”。从而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在面对当今道德问题时遭遇“滑铁卢”。造成这种教育失效的现状是具有三大深刻的根源。

2. 根源

第一,德育主客体的关系不平衡导致的“沟通问题”。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承担的是“传道解惑”的责任。但现今许多高校的老师只是着重于“传道”,即向学生灌输书本的知识(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其不仅要承担教学的相关任务,有时还要承担写论文评职称的工作压力。而这就使其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只是马虎应对,让学生通过“读、背、记”单一无趣的方式来牢记道德规范),而忽视了“解惑”,针对学生所遇到的道德问题而进行解答(或许连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做)。而这种不能够解决学生实际需要,激发学生自觉学习道德的兴趣的教育最终使得道德教育流于形式,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可信性。同时,这也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对德育的误解,认为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说教,就是洗脑。对个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降低了德育的可接受性。正如羅明星教授所指出的:“如果规范仅仅是辅助社会管理的外在戒条,那么规范体现的将是外在于受教育者的他人的意志,规范本身的异己性必然会对规范德育的效果产生否定的影响。”

第二,道德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要以一定的道德教育资源作为基础。好的教育资源不仅增加教育客体对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还能大大刺激其内心的道德德性的发展。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的讲解,一些教材甚至用上十年二十年,大有“一书在手,一了百了”的气势。但殊不知这些道德知识早已不能解决当今出现的道德问题。降低了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

第三,德育评价和反馈过于简单。德育主体对德育客体的评价和反馈只是从他们“知道”“会背”相关的道德规则来考查,即进行简单的考试评分。而对其是否真正地内化为人的品德和道德人格的提高却少有关注。这固然是由于德育主体忽视所造成的,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道德的特殊恰恰在于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只有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检验受教育者道德的相关状况。但问题是当今的道德教育课上没有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给予受教育者检验他们的道德水平。

三、在教育实践上实现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契合

1. 从教育主客体的交往中实现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契合

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一方面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摆在自己的角色定位。深入系统地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运用主观能动性消解客观的不良影响,打破传统“你听我讲”的单一灌输模式,采取多角度的视野为学生分析当今的道德问题,从而刺激教育客体的内在的道德需求。另一方面也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端庄适度,(如果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满嘴仁义礼智信,但是行为上却违背了自己所讲的道德规范,那么学生也肯定不相信你所谓的道德)并通过对道德规范的亲身躬行来为学生树立道德的榜样,用人格的魅力来增强道德教育的可信性。

2. 从教育资源的角度实现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契合

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注重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内容的“并驾齐驱”。不应出现只创新规范德育的内容而滞后德性德育或者只强调德性德育而忽视规范德育,在教育资源的内容上应该从中国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新道德以及西方道德三方面着手更新与整合。如将社会主义的道德资源进行更为符合现时代的重构和整合,将具有特殊性和历史性的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文化资源“再加工”为一种契合于高校学生道德的有效资源。从而符合与满足学生道德发展的外在需要和内在的刺激。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活力和可接受性。

3.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实现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契合

教育评价不应该仅仅以“背多分”作为衡量的唯一手段,而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曾经引起社会强烈讨论的“道德银行”的运作方式就是一种在道德教育评价上新的尝试。这种教育评价再不是局限于课堂当中,而是紧贴着学生的道德实践,鼓励人心向善,激励更多的学生遵守道德或者去做道德的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履行自己的社会道德义务的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这种道德的选择和认同,从而获得个人品德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明星.论道德教育的协调性[J].湖南:江汉论坛,2005(9).

高校德育探讨 篇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 大学生在认知与行为方面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青少年即将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对这些“90后”大学生该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现状描述

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身上显示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他们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 好奇心强, 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 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对网络十分依赖, 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 信息和知识丰富, 但缺失真正的偶像, 内心有时较为空虚;缺少理想和信仰, 功利欲望心强烈, 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 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1]。总的来说, 呈现出自我意识觉醒了心理素质相对滞后, 思想上独立意识很强行为上独立自理能力不强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方面,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个性至上”的观念, 独立与创新意识强。多元化的社会造就多元化的青年, 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见多识广, 他们有思想、有理想, 他们开放, 对人生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各方面, 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希望发挥自己的特点而并不是让大学把自己“改造”成某一个标准格式的大学生, 所以对于“个性”, 他们奉行“至上”, 并在学习生活中个性张扬, 特征鲜明突出, 有很强的独立与创新意识, 在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中都能认识到目标确定的重要性, 具有宏观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 这一群“90”后大学生对具体目标在具体行为中仍不太明确, 独立行为能力较弱, 普遍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今很多的大学生都是曾经小学、中学里的佼佼者, 很多甚至是小学、中学老师的特殊关照对象。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所以他们也很少经历挫折。进入大学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心理出现落差, 在面对这些不如意时往往表现出急躁、焦虑、脆弱等现状。同时, 当突然要走到学业、社会的交接点时, 不少学生表现出迷茫。

可见, 在这群大学生的身上鲜明地展示着整体上个性张扬、思想认知积极与行为被压力和脆弱充斥的矛盾冲突, 影响着他们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背景分析

由于时代大背景的不同, 使得每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1990年后出生的这一批大学生群体知行不协调现象突出也离不开其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1.“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社会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多自强创新意识少艰苦奋斗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1990年后的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 即“黄金发展期”。“黄金发展期”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物质丰厚, 条件优越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而从国内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来说, 这一时期又是中国“矛盾凸显期”。“矛盾凸显期”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叠加, 对社会起着削弱、腐蚀的作用, 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如享乐主义、分配不公、社会腐败等矛盾的突出加之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物质生产来之不易的体验, 易导致从小生活于这一环境下的“90”群体享受发展的成果而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行动。

2. 成长环境的网络化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知识信息丰富与目标方向迷失

由于网络的普及, “90后”这批大学生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 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 在网络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与信息。而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消极的、不健康的或反动的思想观点随时出现, 各种势力在网络领域的争斗也日趋激烈, 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等的难度, 无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精神世界产生着影响。同时网络的虚拟特性容易使得学生丧失现实感, 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逃避现实, 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

3. 生长于如温室的家庭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强自我意识弱受挫能力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衣食无忧, 呵护备至, 甚至于被娇惯、溺爱, 使得这个群体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推崇的目标, 自我意识很强, 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同时也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缺乏受挫能力的锻炼。

三、“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面对这群特征鲜明的特殊教育对象,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就需要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创新思想德育实践方式, 有针对性地辩证地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 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不足, 实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1. 尊重培养个性的同时, 给予规范性影响

新时期对大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首先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 肯定他们的优点, 在全局把握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局部范围内保护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缺点, “90”后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 即使是与传统的思维不相符的, 我们也决不能一概而论加以否定和抹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 学习、研究等能力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那么我们的大学就应当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容纳更多的个性。但过分张扬个性和过于强调个人发展易形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 因为一点小事受挫, 就会感觉人生毫无价值, 是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一个度, 仔细分析其内在构成并对这些个性加以规范, 对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工作开展及个人发展的个性越张扬越好, 对有害的个性必须限制和引导, 使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与规范性行为的统一, 成为一群个性鲜明却又符合社会思想道德所要求的接班人。

2. 引导确立目标的同时, 给予信息性影响

新时期许多大学生经常用“迷茫空虚”来形容自己的思想状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还是因为没有明确地确立自己的目标。通常了解中他们拥有的目标又大又空, 具体想要来努力为实现目标做点什么时却又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针对学生的这种目标困惑, 思想品德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有指导意义的目标。在目标确立中需要学生切实地考虑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现实、自己的环境去订立目标。但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不明白自己的现实是什么, 不清楚自己的环境是怎样。所以, 思想道德教育者就需要无论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还是对环境的了解等多方面为学生给予具体、有用及预见性的信息支持, 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自己, 获得对环境的切实把握。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方向明确的行为的统一。

3. 激发战胜挫折的同时, 给予实践性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的脆弱主要还是在于初次走出温室般的家庭, 在习得独立过程中因各种冲突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适而沉积为一种遭遇困难就退缩的惯性。思想道德教育者想要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除了从认知上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挫折、从心理上舒缓挫折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忧虑之外必须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面对、克服挫折。简单说, 就是只说而不亲身去体验战胜挫折的过程, 对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作用不会很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 “坚持知行统一, 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2]的确, 德育工作者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方式来给每一位新时期大学生提供经受挫折磨炼的机会, 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时空, 2008:1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高校德育探讨 篇8

一、促使我国德育教育的文化背景多样化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德育教育领域实行的是“普适性”教育,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背景设计教学内容。正如著名学者鲁洁所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只能说是一种汉文化模式的研究;在它的实践中,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心理结构的把握,都是将汉文化作为其背景与基标的。”2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对于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功不可没。但“所谓‘普适’其实并不如字面所指的含义为‘普遍适用’,而是一种基于占人口多数之群体的整体文化背景而开展统一教育内容和手段,通俗来说即‘一刀切’”。3这种“一刀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制约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还造成了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进而影响德育发挥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云南民族文化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在地方高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吸纳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育精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深深根植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教育才能收到实效”。[1]P123总之,“民族德育课程只有向各民族文化开放,才能架起各民族相互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也才能有效推动民族地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建设。”[1]P122

二、增强地方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份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大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课的问题上,只有55%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而“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都和学生的期望有一定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无法真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2]P116这种基本上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且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灌输性填鸭式的德育模式,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激起对德育教育的对抗情绪。如此,德育教育必然会收效甚微。那么应如何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避免其教育功能的弱化呢?笔者认为,以本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内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道德操守、人格追求以及理想情怀,无一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魄力和巨大感召力”。[3]P120例如,云南民族中学融合彝族、撒尼族、景颇族、苗族、纳西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经典舞蹈动作,自创民族艺术操,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学生们通过做“民族操”,既锻炼了身体,增加了民族文化知识,同时又生动形象地接受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教育。云南民族传统节日众多,富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壮族的“三月三”节、瑶族的盘王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节等。学生们参与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感受这些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不仅能丰富生活,增长见识,而且还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产生于我们周围的民众生活文化,它具有渗透力强、影响持久以及生动形象等特点,如果我们系统地有意识地利用这些遍布我们周围甚至已被我们忽视的生活文化,发掘其德育价值,因势利导地将其寓于德育教育之中,那将会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三、培养地方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乡情怀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侮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西方思想文化、日韩文化潮流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盲目崇洋媚外、国家主权意识淡泊等思想倾向,缺乏爱国主义情怀。“毋庸置疑,当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氛围的变换,思想观念的更新,已使大学生群体的品德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P133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它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激发爱国热情和家乡情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美德。通过课堂内外的有效载体,在校园中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在大学生薪火相传。[5]146P50

四、唤醒地方高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形成民族凝聚力

由于时代变革的冲击,价值观念的转变,高校学生越来越疏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主权意识,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在社会中生存的我们,追求认同和归属感是我们的本性,而“真正把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共同的文化,因为文化的存在使人们具有了一种共同的意识、观念和标准,产生了价值认同感”。[6]P4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习俗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7]P138要唤醒地方高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凝聚力,“关键是要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受到自己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6]P41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民族民间文学,如梁河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思茅市拉祜族的《牡帕密帕》、石林彝族的《阿诗玛》等;有民族音乐舞蹈,如怒江傈僳族民歌、红河彝族海莱腔、迪庆藏族的锅庄舞、沧源佤族的木鼓舞等;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如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陇川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等。作为边疆省份的云南拥有如此丰富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这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优秀的价值观,无不令当地的莘莘学子感到骄傲和自豪,进而获得强烈的民族认同共识。

五、促进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财富,它是形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对人类发展进步起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云南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受到猛烈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8]P37“遗产”意味着死亡,如果不及时挽救,不可复得的文化资源将一去不返,那将是人类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迫在眉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而高校则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中坚力量。“学校既是外来先进文化的传递场,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9]P50“地方高校应为自身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政府与民间的桥梁。地方性院校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机构、组织与其他高校都无法取代的。”[10]P8因此,立足于地方,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的地方高校在地缘、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们更应该承担起传承保护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总之,我们提倡将当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德育精华尽可能多的融入地方高校德育中,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范畴,还能够有力地促进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地处祖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 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 且其中蕴含有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在云南地方高校德育教育中引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范畴, 同时又能促进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关键词:地方高校,德育,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保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5) .

[2]刘会杰.王瑛.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 2010 (3) .

[3]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4]黄希庭, 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王晓成, 曾强, 陆岚.论湘南民族民间艺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6]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校, 2009 (10) .

[7]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7) .

[8]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云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9]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 .

高校德育探讨 篇9

高校德育是个系统性工程, 包括了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两大方面。

学科德育主要指学校设置专门的学科课程,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它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言语方式来传递道德知识和观念, 强调的是认知和思辨。学科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课程形态, 概括和浓缩了主流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等, 能够系统全面地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提高道德思辨能力, 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教育的渐进性、超前性和影响的持久性。

高校生活德育主要指以大学生生活为依托, 以现实社会为背景, 与大学生整个社会化过程紧密融合的, 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具体的道德生活中学习道德的德育方式。其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 教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 注重生活环境的现实性, 强调主体的道德体验、学校的教育氛围、群体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倡导的就是教育要以生活为凭借和依据, 德育同样要向生活世界回归, 因为德育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和逐步社会化的进程中, 鲜活的生活和人间百态对他们的影响与吸引力比课堂更大, 而且生活本身是道德的源泉, 一切道德规范就是为了人类有意义的生活而产生的, 生活就是一本最生动、立体的教科书, 大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有真正的道德领悟。所以, 这些年来要求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 生活德育以其人本性、现实性、生动性、感染性, 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方面。

当然, 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有着不同侧重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不可偏颇。道德本就来自于社会生活, 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生活德育是学科德育的基础与印证, “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 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 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1] ;学科德育是对生活德育在梳理基础上的提升, 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道德的本性, 获得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 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进而对道德行为和生活进行理性的指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开创人柯尔伯格指出: “推理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成熟的道德行为要求以成熟的道德思维形式为前提”, “美德不仅是一种善, 也是对善的一种认识。知善者择善”[2] , 即学科德育有助于学生判断道德观念的正确与否, 提高择善而行的能力, 这种道德判断能力至少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可见, 知识性道德和生活实践性道德都是个体道德来源的方式,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 而不是割裂与分离。

二、学科德育与生活德育相结合的学理分析

1.从道德的本质看

道德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从这个视角出发, 首先,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革、社会发生转型, 必然导致新旧道德的更替, 所以道德课程内容要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相一致, 要与当下的主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相吻合;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已催生出一些新的道德观念, 我们课堂所传授的道德理念必须要结合生活现实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其次, “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中, 显示出感性特征, 要在生活中才能体验与感受;而“内心信念”则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才能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显示出理性特征, 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才能提升, 即道德传递与维系的方式也决定了高校德育需要将生活内容与课堂内容相融合。再次, “善恶评价”既表现为理论上的辨析也表现为生活中的行为判断与取舍, 其中的“心理意识”既需要理念的灌输也需要生活的体验, “原则规范”在课堂上学习比较明确, “行为活动”只能在生活实际中体现。由此可见, 道德的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性教育有着明显差异, 它不仅涉及知识, 还涉及心理情感与信念等, 是理性和感性的共生体。

2.从道德知识的特性看

在道德知识中, 既包含了已提升为理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等可以用语言表述与传达的理性知识, 也包含了更多的默会性的、情境性的、体验性的非纯理性知识, 这是道德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不同的特性。主要有: (1) 知识的默会性, 即道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 而且指出了默会知识的“不可陈述性”[3] , 可见, 希图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陈述方式传递全部道德知识是不可能的。事实上, 任何个体在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处理及各种利益关系的处理过程中, 在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的思想斗争中, 有大量的默会知识无法课程化, 需要人们通过感官、情感和直觉去“意会”, 这些道德知识只能隐藏在“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熏陶中, 所以, 道德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化的隐性教育环节。 (2) 知识的情境性, 即道德知识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经常可看到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并接受了道德规范, 愿意坚持一定的道德理想, 但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却仍会迷惘与无奈, 因为道德理想与现实环境发生了冲突, 课堂上的道德知识无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道德困境, 尤其面对道德失范的情境时, 他们还缺少独立思辨能力, 会无所适从;与此相反, 如果所处环境与道德理想吻合就会产生正向推动, 可见环境对于道德形成十分重要。所以道德知识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环境相统一, 能对现实环境中的道德事件作出合理辨析, 因环境比课堂更能影响学生的德性。 (3) 知识的体验性, 即道德知识是在体验过程中真正领悟的。道德知识是“为人之道”, 不是纯理性非人格的知识, 它与人的生活感受、情感、信念等因素紧密相联, 不可以简单地通过传授从主体外部“搬运”到内部, 而且作为一种评价杠杆与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个体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不断地亲身体验, 才能对道德规范的生活意蕴与社会意义获得深刻理解, 进而从“他律”走向“自律”, 达到道德自觉。

3.从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建构看

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建构是外部的道德价值影响与内在的道德价值认同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需要经历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几个环节。首先是认知, 要在接收道德信息的基础上对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个正确认识, 这是将社会道德价值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 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这可以从课堂和生活两方面习得。第二是心理认同, 这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 是道德价值观提升的关键。根据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外界刺激, 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 以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外界刺激, 个体便会作出“顺应”, 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 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学校把合乎社会的道德知识“传达”给大学生, 他们会通过“同化”或“顺化”作出一定的选择性消化吸收, 接受的程度与自身原有的品德结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有关。当新的道德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识图式不一致时, 接受对象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 再经过思想斗争慢慢地过渡到自愿接受。可见心理认同的过程往往是个道德价值冲突的过程, 贯穿着价值辨析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冲突, 需要经过“自我道德价值意识的分化与同一”, 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信念与行为, 重建新的认识图式, 才能完成心理认同。而在这个冲突过程中起作用的, 不仅有课堂上的导引也有生活中的体验。第三是行为表现, 这是道德价值观的外显性标志。行为具有选择性, 它是主体对社会对事物作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行为具有意志力, 它体现了主体的道德意志;行为还包含着习惯性, 一定的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 就形成了习惯, 当行为一旦成为习惯, 它体现的就不仅仅是心理特质, 而是心理、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而这些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呈现。第四是人格完善——形成知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理想道德人格, 它是有关道德需要、动机、理想等个性倾向性的“深层心理”与“深层思想”, 是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最高层次,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又起着指导作用。所以我们的德育要遵循道德建构与提升的规律, 走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之路。

三、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1.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关于德育的本质、目标、价值、内容及活动方式等的基本观念, 不同的德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 我们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回归生活的理念, 大德育的理念。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和目标是为了人的生活意义;二要明确德育的价值只能在生活中实现;三要有大德育视野和框架, 正确理解“主渠道”含义, 在发挥好学科德育课程“主导性”作用的同时, 把德育主渠道从课堂向生活延伸, 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生活相融合、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相穿插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四要改变学科德育人为设计成分过多、以教师“授予”为主的道德教育形态, 重新思考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生活情景化交流沟通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追求道德感悟与道德自觉。

2.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应准确及时地捕捉学生道德新问题, 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充分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生命道德观、择业与创业观、诚信价值与职业道德、恋爱婚姻观与性道德、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信息道德等热点问题, 同时关注社会公平、司法公正、反腐倡廉、利益调整、食品卫生等社会热点问题, 把这些问题引入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来, 将理论系统性与实际问题针对性相结合。没有理论系统性的教学不是大学的课堂教学, 但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又在于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所以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一方面在深入研究德育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 寻找教材规定的理论内容所对应的生活现实问题, 通过演绎推理, 使抽象的理论内容逐步现实化、生活化、个体化;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中反映出的学习、生活、规划、心理等具体问题加以梳理、分析与推理, 抽象概括成理性认识。总之, 要沿着从“抽象到具体”与“从具体到抽象”两个方向路径, 把道德理论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相向性整合及链接, 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 使理论逻辑的展开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升华相一致, 进而使道德教育被学生诚心诚意地接受, 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

3.创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德性的提升需要环境的力量, 而不是概念化、教条化或书本化的道德教育所能解决的, 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文化渗透,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和文化“化”人的过程。高校是大学生身处其中的小环境, 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所以要精心培育具有先进文化特质和浓厚生活气息的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坚持正确的价值主导和先进的文化指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陶冶学生。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有:文化讲座、校训解读、经典品读、演讲辩论、信息交流、运筹对策、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创业活动等, 在这些文化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彰显道德知识对人的存在性意义, 比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力量, 现代生活中的文明方式, 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处理,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等, 在具体的文化指导和氛围熏陶中, 养成学生的公共精神和自律意识。还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这一新领域与新环境, 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析与引导, 用高雅的文化、科学的理论占领网上阵地,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

4.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 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 产生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 才谈得上道德的生成。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这就要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教学体系, 做到活动课程常态化, 使德育课程与日常生活实践及学生道德修养有机整合。具体包括课内实训、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环节:一是课内实训——认识性体验。二是校内的课外实践——理解性体验。三是社会实践——运用性体验。

摘要:高校的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是有不同侧重点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提高德育实效性关键是要把这两者真正融合。因为道德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意识形态, 知识中包含着默会性、情境性、体验性的非纯理性知识, 个体品德建构有认知、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等环节, 所以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既必要又可行。两者结合的实践路径主要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创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学科德育,生活德育,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 2003, (2) :53-59.

[2]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 柯森,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83.141.

苏格拉底的德育思想下的高校德育 篇10

一、“美德即知识”的含义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 教人学会做人, 成为有德行的人。他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 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在色诺芬的《回忆录》中记载: “苏格拉底说, 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 凡认识这些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 凡不认识这些的人也绝不可能将它们付诸实践。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 愚昧的人就不可能做美好的事, 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 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1] 苏格拉底把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正义、 勇敢等美德都归结为知识。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 但是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 而思考离不开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因此, 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而单独存在, 从而得出“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一般说来, 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 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 结局就是幸福, 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 则结局就相反。”[2] 美德带给人的结局是幸福, 那么他必须伴随着知识, 需要知识的指导。

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状况

(一) 德育教育以灌输为主,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教师不是传授知识和真理的, 而是一个去接受新的思想, 帮助人们去发现真理, 实现美德的“产婆”。 他不会直接给学生答案, 而是要和学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真理。目前高校的德育方法存在简单、形式化、专制等问题。一般都是灌输, 脱离实际, 所教授的不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系统性与逻辑性, 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感受无人顾及, 缺乏主体意识以及道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等现成的结论。当代的德育评价体系除了书面考试, 就是写小论文。只要考试正确回答, 小论文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视此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一些隐性的因素,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通过书写就能够体现的。

(二) 重视道德理论的传授, 忽视道德情感的参与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一定会有道德, 无知识必定无道德。总之, 道德必须由知识来支配、指导, 而不是情感或者其他的东西来支配人的道德行为。他认为人总是会选择最大的快乐、最小的痛苦, 会避开痛苦而选择快乐。而做出选择的这种行为就是人们知识的体现, 只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从而享受更多的快乐, 避免更多的痛苦。如此说来, 带给人快乐、避免痛苦的是知识, 知识才是支配道德的。苏格拉底越是强调知识的地位, 就越忽视了德育中情感的重要性。而当代高校德育, 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情感的参与。高校德育课程的编制更偏重理性,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德育内容空洞、 呆板, 缺乏鲜活性, 当然学生就不感兴趣, 导致德育知识无法更好地内化。

(三) 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苏格拉底认为, 只要人们具有道德行为的知识, 就会做出有道德的事, 或者有道德行为。相反, 如果没有道德行为的知识, 就必定不会做出有道德的事。如此看来, 苏格拉底把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看成是一个统一体, 两者之间同时存在或者不存在。这一主张让后人否认了二者会有分离、对立的状态, 也忽视了道德行为需要培养这一事实。高校的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学习,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将道德教育这一原本是德育的手段变成了德育的目的。而德育的真正目的即道德行为的养成, 却无暇顾及。由此也让学生误以为只要识记道德知识, 道德理论, 就是一个具有完美道德的人。

三、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方法

(一) 德育方法多元化, 提高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 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3] 因此, 应该转变德育方法单一、说教的局面, 采取多元化的方法, 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其他的课堂、班会等渗透道德教育。采用理想激励法、陶冶法等,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客体, 主动地将道德知识内化, 才能实现德育塑造道德人格的目标。因此, 大学生要实现外化向内化的转变, 才算得上是人格的升华, 自我发展的实现。

(二) 道德情感的交流是德育的实质。有经验的教师应该都知道, 一味的说教、灌输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何况是有主见的大学生们, 他们反感教师们反复地说服教育。比起说服教育, 情感的对话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动学生。所以, 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对于美德虽然不可缺, 但是除了知识以外, 还需要情感的参与, 才能促进人们形成有道德的行为。

(三) 注重知行合一。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发生。多年的德育工作告诉我们, 道德认知的水平并不一定代表道德行为的发生。知行脱节, 正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我们不但要想学生们传授道德理论知识, 更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因此, 教师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从做中学”, 亲身体会并且感悟到道德知识。就像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 只有进行了相应的现实活动, 才能获得美德。因此, 我们不能空谈美德, 必须付诸实践, 这才是真美德。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静.美德即知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3]白晓玲.苏格拉底法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 2006年第3期

高校德育环境: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高校德育环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40-0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为高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环境,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诸多不适和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病,并对如何优化高校德育环境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高校德育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要素总和,包括德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制造对学生发生影响作用的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高校的人文环境、教育管理环境、学术创新环境等共同构成了高校德育环境体系。

目前,高校德育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问题之一:德育标准脱离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21世纪的社会体制已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传统的德育标准已不适应急剧变革的现实。现行的德育标准倾向高标准的道德教育,而忽略了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层次性,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这显然是很不现实的。即使教师承认人的利己、自私性,只要求学生在寻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社会责任,也会有很多学生对此不以为然。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使得很多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变化得太快的世界使广大青年还来不及建立起自己的人格框架时,就被迫在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思潮和观念中左冲右突,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对媒介宣传工作模范人物以一种仰视方式待之,崇敬而不仿行,因为社会现实向他们展示的是另一幅画面:救助他人反遭诬陷,舍生救人而被救者拒不承认,人们的爱心、同情心往往被人利用欺骗,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下,应该对广大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德育标准,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现实中,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尽管很美好,很诱人,但学生屡遭挫折后,他们就会放弃高标准的要求而作出更现实的、甚至是媚俗的道德选择。

问题之二:高校周边环境与校园德育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现已成为各高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各方面关系协调很难,周边环境的混乱仍给高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目前各高校的校园周边环境实在令人担扰,几乎每一个校园周围都密布餐馆、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网吧等,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校内校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说不定看一个晚上的录像就功亏一篑。如何解决校内外德育环境境反差,正面对待社会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层级式的德育标准,这是目前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问题之三:量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不利于发挥学生个性,掩盖了学校德育中潜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量化管理以其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作为一项先进经验在全国多数高校推广,这确实给纷繁复杂的高校常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说清洁卫生量化管理,学生宿舍量化管理,学生学业、操行的量化管理,等等,一切管理都有据可查,并且量化为具体的数字,使人一目了然。其中学生综合积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表现、身体素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多方面发展。但是,量化管理在德育方面也显示出它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重行政管理、轻教育,学生更多的是作为被管理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教育的对象。在素质教育已成共识的今天,用一个个生硬的、毫无生命力的数字去要求学生,特别是去评价学生,很容易抹杀他们丰富的个性。另外,过于明确、细致的标准又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束缚,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掩饰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问题之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受忽视。家庭因素中,家庭关系与社会交往对学生本人影响很大,家庭熏陶对子女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权威、持久的影响。但是,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家庭本身,都忽视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首先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已经是成年人,进入大学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已经形成,不需要再进行家庭教育。其次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乏跟家庭的沟通,遇到问题也没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家长一概不知,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被动局面。

二、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构建

如何针对上述弊病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让每位学子能以成熟的品性和心态步入社会,这是广大两课教师及德育工作者苦心探求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学校德育环境与社会大环境接轨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德育工作是根据社会运行发展的需要而变动的。同时,学校作为社会精英文化的代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具有某种典型意义。长期以来,我们要求学校德育环境具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各种特征,而这些目标往往不是在短暂的时限内可以达到的,按照这样的要求营造的校园德育环境必然带着强烈的理想色彩。这样的德育环境对于净化校园,培养具备优良道德情操、坚定政治信念、远大志向抱负的青年,的确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社会文化向多样化流变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相对封闭的校园德育环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前面提及的一些现象表明,校园德育的理想化趋势削减了高校德育工作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回避了转型期业已大量出现的社会问题,造成了学生对社会的隔膜。因此,营造校园德育环境,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一切校园外出现的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问题应该且可以在校园内展开讨论。德育工作者、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情况,对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某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不能采取曲意回避的态度,应鼓起理论勇气,加以分析、解剖、探讨。这样做,并不是说要降低青年学生的要求,允许一些丑恶现象在校园中出现,而是使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能起到为学生解惑、释疑、导向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以更健全的心态步入社会,正确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在生活中作出理性的道德选择。

2. 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环境营造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可能,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强适应能力,弥补学校教育中的缺陷与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应让学生对社会的真实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宜单纯地从正面展开。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会变成学生人生经历的血肉部分,纠正社会实践活动中跑马观花的不良倾向。从德育过程来看,离开社会实践活动空谈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是十分危险的事。学校只有在现实的社会道德关系中,才能养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其道德行为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

3. 主体德育观念的变革,层级式德育标准的确定

虽然,德育工作要求具有预示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青年学生较之普通大众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但德育工作更应注重其现实性和客观性。伦理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进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伦理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转变德育观念,对一些传统的德育模式、经验、标准、做法进行全面的审视,扬精华、弃糟粕,一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德育标准应该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所替代。同时,大学生道德要求不可能整齐划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本身就存在层次性,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千差万别,精神上的追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应制定层级性的德育标准,使德育工作契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上不断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攀登。如此,德育工作才具有针对性,从而避免抽象、空洞,消除“假大空”现象。对处在不同层级的学生,德育工作者应以平等态度处之,只要是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就应该得到肯定和褒扬。

4.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

高校德育的专职人员是德育工作的核心。这支队伍不仅在人数上要配备整齐,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影响力、知识影响力和才能影响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专家化的德育队伍素质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与政治辨别力,有崇高的品德和科学的德育理念;二是具有完美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德育理论造诣;三是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德育艺术;四是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5. 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

高校要不断加强同社会特别是地方各级党政的联系,加强同家长的联系,争取得到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形成较佳的德育环境;社会、地方各党政部门也必须为学校营造一个好的育人环境;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德育的合力。德育只有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才能出现良性发展的状况。

认清高校德育环境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纠正,就是为了使高校德育工作走出相对闭锁的格局,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接轨,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使高校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国.优化高校德育环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罗艳.试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及其优化[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杨金廷.高校德育环境新探[J].河北科技学院学报,1999,(3).

高校德育教育探析 篇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一方面, 我们认识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 重新注重社会和人的精神思想、道德建设;而另一方面, 在知识经济、高科技、信息革命及民主、法制等热点意识的强烈冲击下, 一些人也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存在着“一叶障目”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情况:一是加重了知识理论教育, 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看重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解放, 忽略了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三是注重了社会道德修养教育, 忽视了政治信仰教育;四是强调了专业技能训练, 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五是在落实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 不仅存在着以点概面的现象, 而且也没有完全摆正和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宏观地概括, 就是解决人才培养的“红与专”。红与专的实质就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技术业务素质的平衡发展, 核心就是德智兼顾的教育问题。应试教育长期困扰着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德育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仍存在许多困惑, 以至于近些年来一直在高教界争论和探索。

二、改革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 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小平同志的精辟论述, 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04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这是党中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做出的全面部署, 是指导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这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 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 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我们应该认真地遵照小平同志的指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 不断探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开拓新视野,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 努力形成高校的“大德育”氛围。

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是人才的首要素质要求。因为“道德是人的根本, 根本一丢, 纵使你有一些学问, 也无甚用处。”因此, 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都应增强“德育首位”的思想共识, 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高校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防止高校德育工作遭排挤。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 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 做到“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此基础上, 高校应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体制, 把高校德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 从而汇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真正形成高校的大德育氛围, 全面营造高校德育的立体、综合育人环境。

2.改变以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器”的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

“以往的教育中存在一个十分荒诞的悖论:一方面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 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 (器物) 。”这是缘于一些德育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 仍然习惯于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器, 这本身就是一种非道德的物性化德育, 缺少人性化的内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就要求德育改变其“目中无人”的情况, 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坚持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确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提升学生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 帮助他们自觉形成应有的道德品质。

3.以道德知识教育为基础, 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道德知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德育的全部。如果一味注重道德知识教育, 就会导致德育过程过于空洞说教, 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往往会占据德育的主导地位。殊不知从完整的德育意义上看, 道德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 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 德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 道德价值也无从落实, 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因此, 当前的高校德育应建立开放型的德育模式, 在学校道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大胆拓展学生接触社会的领域,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并把它坚持下去, 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项目, 充分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 这样才会真正达到高校德育的目的。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的人格是实现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任何一个教师, 无论教授哪一门专业课程, 都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自觉或不自觉地传达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 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德育教学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念的传递, 往往受传递者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 使他们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真正在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正确做事、做人的态度, 而这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因为如果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形象是可信服的, 那么教育者对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传递就较容易成功。为此, 我们必须强化德育教师的培养工作, 优化其知识结构, 增强其德育创新能力, 提高其人格感染力, 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同时, 我们也要切实稳定德育队伍, 从各方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他们干好德育工作创建良好的事业平台。

5.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具有强烈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它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从显性校园文化看, 校园环境应体现人文气息。第一, 专栏报道应宣讲精神文明, 用看得见的无声语言, 把学生定格在道德的框架内。第二, 高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体竞赛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聘请党政官员、专家学者开展时事讲座,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要多途径地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校园的显性文化建设, 不断提高他们对时势的洞察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第三, 要积极开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努力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素质课程教育为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隐性的校园文化来看, 当前要突出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互联网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虚拟社会。学校应积极组建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德育队伍,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开辟校园主流网站, 切实抓好德育进网络的工作, 为学生营造清新、干净的网络时空, 广泛传播科学、健康向上的思想信息, 不断增强高校网络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晓天.从“德育新观念”看高校教师的德育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 2002 (2) :90-92.

[2]黄巧玲.应对挑战, 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J].高教论坛, 2002 (5) :27-30.

[3]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0-130.

[4]田建国.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6) :8-9.

上一篇:对学习策略的理论思考下一篇:音乐表现能力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