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高校德育

2024-07-08

国高校德育(共8篇)

国高校德育 篇1

“以德育人 为国教子”好家长的故事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坚持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坚持两不误、两兼顾,取得了家庭、事业双收获。在单位,他勤勤恳恳、务实创新、扎实工作,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在家里,他认真履行父亲的职责,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立意识、学习习惯和做人品格。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品学兼优。

一是在教育上多重视,关心孩子。他深知,父母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第一位老师。他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始终以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教育贯穿于整个家庭生活,不因忙碌而放弃,不因琐碎而忽视。他总是自觉地学习教育知识,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方位地关心孩子,引导孩子,从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注重从细微处做起,注重在细节中培养。为了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他帮孩子一起分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引导孩子敢于放开眼界,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鼓励孩子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

二是在工作上尽全力,带动孩子。孩子的身上,更多的体现的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给孩子以示范和带动。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多年来几乎是以单位为家,一连几天不着家已司空见惯。为使自己的工作与孩子的成长两不误,他把孩子带到单位,在自己身边学习。十多年来,孩子从小就见证着他通宵达旦、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感受着一个共产党员为自己所承担的使命而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格魅力。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和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的做法,孩子从小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树立刻苦学习的拼搏意识、乐于助人的奉献意识、关注发展的社会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是在言行上当榜样,引导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履职尽责、努力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1 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孩子。邻里相处时,他总是以礼相待、和睦相处,从不闹矛盾;个人习惯上,他举止文明、注重修养;家庭生活中,他尊老爱幼,平和处事,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生活氛围。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只要孩子在家学习,他从不看电视;只要孩子的要求合理,他从不拒绝;只要孩子做的正确,他坚决支持。

国高校德育 篇2

2006 年9月起实施的新课程方案包含了四门课, 此外各校还结合实际情况, 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 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主要有:

(1)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科技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2) 心理咨询, 除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外, 我国各高校近十年来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情感等心理层面的问题, 促进道德教育。

(3) 军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把军训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提高纪律意识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很广,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培养开拓创新意识。

(4) 党团组织活动。在我国高校, 党组织一方面整体把握学校德育全局, 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2 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

美国的德育途径是多渠道的, 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活动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 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 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

(1) 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这些课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 增强德育的实效。这些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 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 这类咨询机构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

(4) 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

3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1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的共同之处

(1) 从课堂教育方面, 中美都以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两国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 两国高校所采用的德育基本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班级集体性教学形式。

(2) 从课外教育方面, 中美两国德育都以实践作为德育效果内化的主要手段。中美两国都根据本国高校的已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地采用各种实践方式,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贯彻各种道德原则, 使其真正内化。

(3) 以多种现代化手段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现代化手段不断被运用到中美德育中。除了在校外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媒对学生施加影响外, 学校还采用广播、网络、校刊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3.2 中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与美国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的不同之处

(1) 课程内容方面的差异。美国高校的德育途径是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生活中, 由点到面。而中国德育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强调概念、原理的灌输。

(2) 课外德育的差异。我国高校的课外德育主要通过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校园文化等来实现, 美国除了有我国的这些途径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生活指导, 更深入学生生活, 也可以说更为“实用”。

国高校德育 篇3

关键词:南诏大理国;白族民俗;德育价值

白族民俗的研究可以说由来已久。建立在民俗学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白族民俗研究,随着白族的最终识别和逐渐开放,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白族文化研究的范畴内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又不失创新点的白族民俗理论研究体系。这一体系的丰富性和“活泼性”为开拓更为新颖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可能。然而,南诏大理国时期,属于德育范畴的思想政治教化有广泛的形式和内容,而基本形成的白族共同体的民俗文化,却在民族文化范畴内体现为另一种广泛的存在,再加之德育价值的时代性特征,这种研究领域的横向交织和纵向探究错综复杂,必须有效整合二者的内在联系,否则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因此,首先,应该理清民俗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其次,依据二者联系的内在逻辑,去探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历史性德育因素和德育功能;最后,按德育的时代性特征,去分析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当代价值。

一、民俗的德育价值

阶级社会中,德育依附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定阶级的主流政治思想,并通过这些思想政治环境,与特定时代的民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一定阶级思想政治环境下,民俗对德育内容要求的体现。一定阶级或集团的统治阶层,总是运用自身的政治优势,把有利于政治统治的政治观念、思想道德规范和法纪制度等意识形态施加于被统治阶层。当这些阶级或集团的统治超出了民族的范围,其德育在具体民族中的落实,则表现为一种由外而内、涉及广泛的文化事项。一方面,体现为德育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在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为民俗通过不同领域的内容对德育过程和效果的体现。第二,民俗对德育发展的影响。在政治统治关系下,德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的影响来调配人们的社会关系、思想品德和社会生产。而当民俗文化在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下,发生了方向和思想上的变革后,又会形成新的德育环境,民俗借此反作用于德育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德育的发展进程。这一作用在民俗的价值方面体现为对德育效果的反馈,和民族特殊心理对德育进程的长期启示这两种方式。然而,在德育与民俗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民俗体系的价值侧重体现在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之上。当然,对于物质生产、生活民俗和民间文学民俗的影响也存在,如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雕刻、建筑、绘画等民俗,在德育价值方面也体现出一种陶冶教育的方法。只是这些影响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显得微小而已。

二、唐宋以后白族民俗的发展趋势对德育发展的影响

统观从南诏到大理国的历史时期,白族民俗在某些领域内的典型性变迁,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德育力量的推动下完成着自身的改造,也推进着民族德育的历史性价值的实现。这些典型性的变迁主要揭示出三种影响白族德育发展的因素。

第一,学习与教育。从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的角度和方式来看,南诏时期更多地用压迫、强制的方式获取对统治有利的教育机会。如,为学习唐朝成熟的封建政治体制设置,俘虏西泸县令张回命为皇孰教师。而大理国统治者更多地用主动吸收、积极交流的方式,来提高本民族文明开化的水平。这集中体现在大理与宋朝的商业贸易上。一方面,大理从中原易得的货物品种主要有:绵缯,经史、科学、医药等方面的典籍,以及“诸奇巧之物”,反映出白族对先进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渴求。另一方面,商业贸易的规模上,尽管宋朝统治阶级由于积弱局面和“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消极亡国观念,对汉、白民族的贸易往来强加了种种无端的限制和防范,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不以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相反,南宋时期邕州横山寨(广西田东)的汉、白边境贸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北宋的黎州(四川汉源)商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白族人民对先进事物学习和吸收的强烈渴望。从南诏到大理国时期,统治阶级的学习态度,反映出了白族人民主动、积极接受先进文化的行为趋势,这也积淀出了白族长期以来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观念的学习传统,以及在面对民族未来、地域发展和时代潮流时的积极态度和开创精神。因此,在元明清、近现代乃至整个历史时期,白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均远远超过了同时期云南的其他少数民族,而不断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了汉族。

元明清时期,中华大一统的趋势下,中原统治者便不断地利用白族善于学习、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在加强封建礼法习尚、纲常理论的渗透,外在大兴科举,通过学习、考试到仕途的成才途径,将民族知识分子牢固限制在封建德育下的人生轨迹之中。从而,严格地控制了白族的主流思想道德意识,巩固了边疆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也间接地维护了中华民族各成员在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大民族情感和精神成果。明朝刚平定云南,朱元璋便下榜文:“府、州、县学校,宜加兴举,本处有司选保民间儒士,堪为师范者,举充学官,教养子弟,使知礼义,以美风俗。”正德《云南志》中大理府《风俗篇》说:“郡中汉、僰人,少工商而多士类,悦其经史,隆重师友,开科之年,举子恒胜他郡。”乾隆《赵州志》说:“白人,……性勤俭,力田,颇读书,习礼教,通仕籍,与汉人无异。”云南布政使周正更题联曰:“文风不让中原盛,民俗还如太古醇。”这些都是白族善学习、好文教的民俗传统对德育发展的巨大推动。

第二,开放性,包容性,人本性。南诏时期,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理论,更多的通过佛教故事改编的蒙蔽性,建筑、艺术文化的浸染性和直接传教的专制性来迫使白族人民接受。正是由于白族民族性格中的开放性、包容性品质,才导致了南诏后期和大理国时期全民信佛的局面:从平民到君主,从僧侣到知识分子,大理国佛教与儒学的结合,形成了白族民众普遍信佛的思想传统和道德风格,使社会主流的伦理道德体系易于建立和巩固。如,亦儒亦佛的文化传统下,大理时期白族人民“读儒书而不知尊孔”的教育现象,孔庙多以宗教信仰形式存在,孔子也被认为是“汉佛”。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白族人民已普遍形成的佛学认知思维,一方面说明佛教传统在白族的普遍形成,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白族以佛教思维为平台的对外来事物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这些民族特性的发扬下,形成了后期历史时期白族生活文化领域深刻的佛学色彩。明嘉靖《四川总志》说:“僰人,重儒信佛。相见之礼,长跪不拜。”《炎檄纪闻》说滇东僰人“性淳而佞佛,常持数珠诵梵咒”。清乾隆《赵州志》说:“白人,有僰字,善夷语,信佛事巫,常持斋诵经。”嘉庆《楚雄县志》说:“僰人,好浮屠法,喜为僧,邑中之僧,十有九僰,积重难遽返。”直至当代,白族民风秉性的向善图报、性淳德厚、本分不争等性格传统,均根源于白族长期延留下来的尚佛之风。

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民族性格,也深刻、集中地体现在本主信仰的神系内容变迁之中。本主范围的广泛性、开放性,使得许多时代不一、善恶无定的人物先后被封为本主,如,明朝时期对唐朝将军李宓建立的将军庙和追封的本主地位,清朝时期对吴三桂等历史争议人物的称封,以及解放战争的解放军形象也列位本主。这些均是在宗教信仰领域内,白族思想道德德育时代价值的体现。

南诏大理国时期,随着白族信仰体系的逐步完善,其岁时节日民俗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功能逐渐显露了出来,直接影响着民间信仰民俗中祭祀、法礼等内容的开展,表现出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自由风尚不断追求的人道主义色彩。“火把节”从最初严肃张扬的生殖崇拜变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三月街”由佛法交流盛会代代演化为物资交流、文化会展的平台;“绕三灵”由父权崇拜不断扩展为包含本主祭祀、生活庆贺、农忙休闲等多重主题;“蝴蝶会”、“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海灯会”等直接继承的涉及男女自由婚恋、交往的狂欢盛会,更是白族民俗人本性德育传统的直接表达。

第三,爱国主义传统南诏前期,由于局部统治矛盾而引发的政治势力争夺,南诏与唐王朝逐渐解除了长期的臣属关系,归附吐蕃,并联合吐蕃势力,前后粉碎了唐朝民族压迫政策下的两次“天宝战争”,致唐军全军覆没,“只轮不返”。之后,南诏统治者在短暂“叛唐”后,考虑到中原民族强大的经济文化力量,而树立《南诏德化碑》表明不得已“叛唐”的苦衷和重修于好的诚意,终于日渐衰微的中唐时期实现了“苍山会盟”,重修旧好。碑文载:“……悬象著明,莫大于明;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至,可指碑澡衭吾罪也。”到大理国时期,白族统治者更是多次向中原宋朝请求建立藩属关系,而屡因消极亡国偏见遭到宋王朝的拒绝,只是勉强在边境上保持着不得已的贸易关系。虽然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不受政治局限性的约束而广泛扩大,但也终因政治上的封闭自居、孤立无援,而导致了唇齿相依的大理国与宋朝相继灭亡。《滇云历年传》说:“段氏……向慕中国,志不少衰,而南宋君臣视之蔑如者,终鉴于唐季之祸也。……以天下大势而论,……若使滇不慕宋,犹当招俫之。奈何持迂腐之漏见,而必阻其向化之心乎?……是试绝于南,珙阻于北。则滇不得不并于元。而宋亦归于无可复之(至),惟有终之于蹈悔而已,亦势之必致也。”

从南诏“容归”立碑到大理国的“向化之心”,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归附“中国”的迫切之意在逐渐加强。这不仅表明了中原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强大吸引力,更表明了白族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趋势,以及南诏大理国逐渐明晰的“华夷大一统”的历史观。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地交往、合作、融合,共同经历着中华历史的分分合合、盛衰荣辱,逐渐建立起了共同的历史情感和超于友邦的荣辱感与责任感。在政治统一的历史趋势下,各民族对中国这一国家实体形成了巨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最终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一力量将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接在一起,兴亡互责,荣辱与共。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白族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为民族思想文化方面自我觉悟的德育传统,是白族精神意识形态的民俗传统,在思想德育、道德德育和政治德育方面的重要内容。这一历史情感的德育功能,典型体现于南明在云南的抗清斗争。明朝末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王朝统治衰微,退守边城。农民起义军领袖孙可望、李定国,入云南平息叛乱、团结抗清。初入云南,为表明来意,孙可望言道:“特来云南讨贼,将与公共扶明室,非有他意。”尽管明朝后期的统治严重腐败,对云南的政治经济压迫甚于中原,但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云南各民族仍然竭力支持退守云桂的南明政权,无论汉、夷军民,纷纷应召,云南众多官吏、土司、地方人士等,联合农民军组成了浩大的共同抗清队伍。虽然,抗清斗争最终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导致失败,但它表现出的强大的民族号召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正是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内,白族与汉族及其他诸多民族便联合起来,反封建,求民主,争和平,共同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和人民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这是白族民俗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对德育发展的深刻启示。

三、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当代启示

新时期,中共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经过了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科学构想,与延伸提出的和谐世界的观念,共同构成了新时期集大成式的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并根据不同内容提出了细致的建设要求。

南诏大理国白族民俗在德育价值方面的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学习教育、爱国主义和开放、包容、人本主义三大德育传统之中,因此,白族民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也是围绕这三大传统精神展开的。从整个民族的角度出发,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内、对外和自我三方面,这包含了整个民族物质、精神生活的全部。对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作出如下探析。

首先,对内要求。对内要求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只有国家内部问题解决了,才会有能力、有机会对外发展。根据和谐社会的精神,对内要求可以总结为和谐稳定、爱国团结和科学发展。从白族民俗的基本精神来看,以教育为平台,以学习为动力,就可以科学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指导思想的内涵与精神,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局面。教育为一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平台,通过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可以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达到对内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以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为基础的爱国主义传统,能够保证白族内部乃至中国内部的社会稳定和团结局面。强大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民以理解、包容的态度去处理内部矛盾,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民族问题、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从而保证对内的和谐稳定和爱国团结。其次,对外发展。对外发展的实现是国家、民族前进的动力,只有在对内稳定基础上实现了对外的发展,才能使国家和民族在对外交往、合作的基础上,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从而以人类文明的责任感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觉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和谐世界的精神指导下,可以将对外发展概括为和谐共存、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白族从信仰民俗体系中继承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传统,有利于培养人们以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国际交往与合作,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以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接受相异甚至对立的意识形态、物质成果,维护人类生存的平衡性、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生产的可持续性。学习与教育的德育传统,也要求我们积极地面对对外交往、合作中的机遇和挑战,学习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自我提高。自我提高的实现包括物质能力和精神品质的提高,是整个民族、国家和谐发展的基础,正是诸多个体自我超越、自我进步的实现,才构成了普遍的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局面。根据和谐社会的精神,可以将自我提高概括为诚信做事、乐善待人、健康发展。白族民俗信仰体系中传承的人本主义传统和向善图报、性淳德厚的民族性格与秉性,使民族成员坚持佛学以诚待人待己、乐善好施等优秀精神;保持本主信仰中对道德榜样、英雄偶像的人生境界和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激发由民族节日娱乐性和自然主义婚恋观中体现出的,尊重人的价值与感受、追求生活真善美的积极乐观的生命热情,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结语:一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事项和精神底蕴,其背后都埋藏着空间中物质存在、意识交流、制度关系的深刻渊源,以及时间上前赴后继、承启相依的或顺应、或违抗、或光荣、或教训的不懈历程与绩效。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白族民俗,是白族在这一空间关系和时间历程中最为光辉的一环,在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之中,与其揭露出的德育因素,互为因果,辩证共存。

当后人再看到崇圣寺千寻塔玲珑的造型,听到洞经古乐委婉的曲调,感受苍洱大观中山水人文的坦然和谐,已经模糊了数千年前的分分合合、悲喜得失,但他们一定会有熙攘过后的心怀感激和莫名崇敬,感激历史留给自己深沉依偎的厚重底蕴,崇敬祖先不可亵玩的历史情怀。这也正是那时的白族民俗给历史、给未来最隽永的德育价值与启示。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杨国才.《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9月。

[2] 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4] 周祜.《大理历史文化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

[5] 李正清.《大理喜洲文化史考》[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

[6]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12月。

[7] 詹全友.《南诏大理国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8] 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二、论文

[1] 张锡禄.佛教对白族民俗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3,(07)。

[2] 许玉平.大理白族妇女宗教信仰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4,(03)。

[3] 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J].世界宗教研究,2006,(03)。

[4] 金聪.从白族民俗文化看民族凝聚力[J].文化长廊。

[5] 潘京京. 南诏大理国的宗教与大理民俗[J]. 昆明师专学报, 1992,( 12)。

[6]王晓荣.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09)。

[7] 李菊贤,谢潇.试论白族古代乡规民约碑的文化价值[J].古籍整理与保护开发。

国高校德育 篇4

培养为国建功立业人才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质量、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既事关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做到后继有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逾211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7.7%,共有学生党支部7.96万个;全国高校教职工党员总数为125万人,共有教职工党支部10.06万个。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全面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在党中央强调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的重要精神

— 1 — 指引下,有关部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更加深入。各高校认真落实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把加强党建充分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教育部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体制,制定高校党建工作要点,研究党建工作重点问题,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和责任,部署高校党建重点工作。二是教育战线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显著增强。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组部、教育部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并开通了大学生网络党校,搭建起高校师生党员经常性网络培训的重要平台。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办网络培训示范班,2万名大学生党员和2万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广大师生真学实做,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强化“四个意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化经常化水平显著提升。连续25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2016年调查表明,高校师生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层工作,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

— 2 — 自2014年起,中组部、教育部在部分中管高校试点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2016年已在所有中管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面推开,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基层的落实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在课题组、科研平台设置支部,推进党组织进学生社区、进公寓、进社团,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在大事难事、关口考验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师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以李保国、徐川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两优一先”先进典型。实践已证明,党的基层组织越活跃,党组织的根基就越牢固;高校党建工作持续向上向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坚实,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动力就会越强劲。

高等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党总支、党支部)处于学校工作的一线,所属党员大部分为业务骨干。从总体上看,这些党组织能够联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际履行职责,努力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但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务工作重视不够,管党治党不严;部分基层组织工作不到位,使党的工作出现业余化倾向;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保证监督作用缺乏机制保障,发挥作用的管道不够通畅;有的基层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力,战斗力弱化等。以上这些问题的产

— 3 — 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高校领导抓党建的意识不强,对岗位职责认识不到位,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课题缺乏思考,执行政策往往满足于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不切实际,缺乏创新。还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业务工作做好了,一切事情都好办,而党务工作是虚功、软要求,做得好不好没关系,因此出现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甚至以业务工作代替党务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业余化倾向。二是高校党务政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务政工干部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相比,其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党务政工干部来源单一,大多是校内自我循环,经验传承,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视野狭窄、思路闭塞、经验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等问题,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基层党建工作缺乏载体,方法落后。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党务和业务“两张皮”现象,是造成党的工作缺乏坚实载体和有力抓手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基层党组织都存在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没能把党建工作和具体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则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或“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局面。如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党务工作者把党组织建设简单等同于政治学习、支部

— 4 — 开会,不能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把党务工作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去。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更好的组织、建设和领导基层党组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影响力、领导力、战斗力以及凝聚力的先进组织,如何能够在适应专业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特点的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党建活动开展的灵活性,更好的为高校中心任务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挑战,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基层党建工作。

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高校党组织书记要主动适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深入学习掌握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部署要求,特别是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

— 5 — 步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抓方法创新、抓示范引领、让高校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安排,一起督促检查,一起考核总结,经常召开党建专题研讨会,研究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

二、强化党建体制作用,落实各项基层党建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提高和升华,也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规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注重不断建立健全党总支的工作制度,做到基层组织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分解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细化完

— 6 — 善党建工作指标,明确任务要求、质量目标和评价标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构建起党建工作全程跟踪、全程记录、全程检查、全程考核的质量管理体系,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有章法、发挥作用有依据、提高水平有目标。二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依赖于党员干部的领导组织外,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党员的积极参与。就如同帐篷的每一个支点,任何松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帐篷的稳固与容积,因此加强党员的学习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要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党员日常管理和工作生活之中,并针对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学习活动。三是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认真规范并落实高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按规定过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领导班子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凡有重大事项均通过党委会研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班子要团结,分工须明确,切实带领广大教职工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高校党组织应根据党建各项指标定期开展考核,适时进行自查、自评等工作。通过考核评估,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党员先锋模

— 7 — 范作用的发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考评体系建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依据考核结果,在物质与精神方面进行奖惩,激励并规范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表现,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三、激励党建工作队伍,全身心投入基层党建工作。

高校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团结、组织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工程,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加大力度,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政策文件精神,对党建工作队伍的职级、待遇、发展出路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努力解决现有队伍的稳定提高、工作动力以及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二要建立党务政工队伍培训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充分发挥领导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坚强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可靠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三要建立开放体系,推行高校党务政工干部交流制度。包括校内交流、校际交流、与地方交流、与上级部门交流、挂职锻炼等,打破长期以来高校干部管理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体制,激活干部队伍中蕴藏的力量。四要建立和完善目标激励机制,充实目

— 8 — 标管理内涵,丰富目标激励办法。如打破职级界限,按岗位难易、任务轻重等设定津贴;对一些突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通过强化激励措施,充分挖掘人才潜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引导学生参加基层党建活动。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正视这些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大胆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模式,用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一是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高校应从实际出发,以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支部作用为目的,大胆探索党支部设置新的有效形式。教工党支部基本按工作任务相近组成,党员人数适中,规模不要太大,组织健全,活动灵活。可以把相对集中较长一段时间共同完成课题、工作项目或培训任务、生产任务的党员组织在一起,来组建党支部,根据需要,按党章要求调整支部领导成员。高校发展党员工作重心在学生党员,要认真考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问题,可以把学生党支部建到班级、宿舍、社团、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素质教育、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拓宽党员教育管理领域。针对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变化大、党支部设置形式多的情况,— 9 — 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更要抓紧抓实,使党组织工作没有空白点。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要拓宽领域,不仅要求党员在校内发挥作用,还要求在所有工作领域,包括在校外,都要发挥作用。目前,学生中党员独生子女居多,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还要延伸到学生家庭,形成学校社会互动效应。对党组织关系保留在校内的党员毕业生,也要加强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坚持联系汇报制度,做到党性教育不断线,组织生活有着落。三是提高组织生活实效。党支部是高校党的最基层组织,面临任务繁多、时间紧张的情况,党支部必须要在改进组织活动内容形式,讲求实际效果上多下功夫,这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环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灵活运用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时间,坚持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少,党员教育内容不能减,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各种形式,走出去学,请进来讲,通过手机APP、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手段,拓展组织生活平台,扩大党组织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党支部活动在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上创新,提高组织生活的生命力。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党要管党、从严

浅谈高校德育 篇5

刘有锋白雪峰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随着当前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剧增,高校学生的思维和道德水准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道德观念发生畸变,笔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地提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德育;发展;前景。

一当前高校德育的社会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中国社会同时进入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以至于我们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与之不可分割!中国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也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又岂能超然物外。

“在今天,旧的信仰体系(极‘左’的政治狂热)已经消散;新的信仰体系(理性和‘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许多人身上又尚未建立,这种真空状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教育上的病态。”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过渡状态中,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个性化信仰危机。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59.7%的同学希望做对祖国、对人民作出贡献,对社会有用的人,与此同时,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却仅得到48.5%的同学的认可。

[2][1]可见,传统道德观念在高校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担着祖国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他们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从学校走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很自然和现实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主要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高校德育应该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过渡的大平台。

所谓的健全人格,就是在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引下,逐渐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重视和创造学生发展的个性空间,笔者认为这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二当前德育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

(一)道德标准出现边缘化趋势。一个成功的值得效仿的人,首先就是社会人群中的道德高尚者,道德居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评价的核心地位。然而由于功利主义的盛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个人的成功就是金钱、地位。一些媒体中大肆渲染的“成功人士”,也大多是富者或者“强者”至于名利的来源倒是少有人问津的。尤其值得忧虑的是,由于社会宽容度的加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道德的原则标准不再坚持,更有甚者,在道德边缘化的过程中,在一些社会人群中还出现了对高尚价值的公然嘲讽和排斥,这种风气是对传统社会美德和道德公德发起的公然‘挑衅’。

有学者指出,在史无前例的全球化浪潮中,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文化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对当前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正如美[3]

国著名学者麦金太尔所指出:“当前人类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这一危机体现在三个方面:(1)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的和情感性的;(2)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3)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的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因此,在当代的道德变化中,便没有绝对的合理权威,从而导致道德危机。”所谓的道德危机,已经在全世界蔓延!

有人用‘世风糜烂’,‘物欲横流’来描述我们生存的空间,可见道德的边缘化所引发的道德危机已经不容忽视!

(二)高校道德观念出现畸形发展。社会转型下的高校文化,个人‘成就’主义开始盛行,过分突出一个人的成就、功绩,大学校园‘另类英雄主义’出现,对某些典型化甚至是极限化的人物进行宣传与崇拜,许多大学生以‘强者’,或‘牛人’自居,盲目攀比,这也体现了社会环境不合理的评价体系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的文化体系的‘感染’,虽然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个性是得到了张扬,但是中国毕竟不是美国,这样的德育发展理念会对社会造成潜在的道德危机。金钱为本,‘Money is everything.’,以金钱来衡量价值,传统的道德观点逐渐淡出大学生的文化领地,欧美式文化在大学文化占有相当的市场。个性在膨胀、张扬,急于表现自己;大学生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固然是值得肯定的时代品质,如果个性的发展超出社会的约束范畴,则个性与社会公德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造成的结果是就是一种畸形。

老板们忙着赚钱,学生们是廉价劳动力,导师成了boss,研究生成了‘worker with no pain.’导师们忙着拉项目,研究生们拼命的做课题,这种状况在高校被逐渐的炒起来了。

“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某网络博客留言。

学生考证、‘过级’成风,这其实是道德责任淡化的外在体现,是对人文伦理的轻视。有学者指出,现今存在着“五精五荒”的现象,它们是:“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

道德信仰危机在悄然中形成,高校道德观念走向了畸形。[5][4]

三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疲软’的深刻原因

(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引起了我国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如社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多元社会的形成、多利益主体的出现、个性化凸显等。尤其是社会的多元化,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高效‘吸收器’与‘转化器’,多元文化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直接接受先进科技知识与文化的同时,他们的个人意识、个人需要与个人欲望得到了加强,个人主义彰显,对经济利益的格外看重,如此产生了高校德育主体对德育的轻视,甚至是怀疑等等不良社会现实。

(二)社会道德标准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道德体系的变化,使道德标准从重义轻利发展为重利轻义,从封闭的中国传统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与渗透,从物质型的道德追求到精神型的道德的需求等。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用性和多变性的社会生活对我国原来的传统道德体系发起的强有力的冲击,当社会生活的差异与不平等已经明显出现时,人们就会开始反思甚至打破自己原来所恪守的道德准则,放弃道德理想,而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于是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道德信仰危机。这种社会现实与大学生崇高的社会理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高校德育就是在这样的‘夹缝’和背景中艰难开展,这是造成当前德育工作‘疲软’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三)德育的不科学与呆板。当前高校德育的方法不科学、形式单一。道德教育应重在感染与滲透,而不是一味的‘推销式’的灌输,不应强求道德标准的整齐划一,道德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工程,不能靠一朝一夕。德育也绝对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必须从小开始教育,如果在一个人的早期不强调这些,而单单要在向社会过渡的大学德育教育一个环节中收到很大实效,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会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负担过重’,这潜在的造成了高校德育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分为的几个层次,有理论教育,这又可以分为这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直接教育,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一般由人文社科部门进行统一教学,如高校开设的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马列哲学,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等;间接教育;有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行政职能部门负责。实际情况是这样两个层面基本脱节,致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背离,这只是高校德育的表面现象。实际的效果是,高校德育虽然重要,不可或缺,但是无法真正的得到实施与贯彻,这不像自然科学课程,学生打个优秀,基本上可以承认此学生的基本功已经过关,但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深入,很难量化,从而高校德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怪现象’——既无法强化,又不能砍掉!

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而追根溯源,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必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味的追求高校的独特性,而忽略了其作为一个‘大学校,小社会’的社会职能,也势必将改变高校的发展方向,最终丧失其社会职责。所以结论是,高校德育必须在权衡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小环境的关系利益下开展,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的社会基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德育工作其实也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冲突的平衡体,所以高校德育应当推行宽容、开放式教育,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方可收到实效。

四顺势而动,开拓创新

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具有很大柔性的实体,由于它的存在不能简单的加以量化,而它的作用的发挥又是潜移默化,但是它的价值却又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高校德育就显得异常的特殊。

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规划、循序渐进、勇于创新,以求实效,要树立开放式的德育教育观念,寻找大学生德育的新的切入点。根本的路子应该是找到一条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不断内化,最终体现在其行为中,以达到人格健全的现实途径。

在德育方法上要突破以往局限于课堂上坐而论道的方法,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要走出校门,拓展德育的空间;德育,应该贯彻于高等教育的始终,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软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道德发展观,使学生既具备基本的道德美德,比如诚信、求实、乐观、进取、大度、宽容、富有同情心等等的优秀品质,高校德育,应充分发挥‘德’的作用。在当前高校德育改革中,如果打着德育科学化的旗号,不顾教育内容的人文性特点,仅凭直观的想象和臆断,使德育量化考核,这势必使高校德育工作前途更加暗淡。

(一)把握时代精神,健全人格体系。鼓励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注重个人利益观念的同时,把集体主义的教育和谐的融入其中。要健全人格,没有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的知识青年已经和时代精神——合作,不相符合,必将被社会所遗弃;要健全人格,忽视个人意志与个人利益,仅仅强调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亦与时代精神——人本,格格不入,这必将造成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内外矛盾。所以要改变这一现实,唯有紧紧的把握住时代的精神与脉搏,顺应历史的潮流,更新道德理念,理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才能逐渐地引导大学生向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德育教育,要依靠不同时期的德育教育的衔接才能完成,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高校德育,高校德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专门化的德育教育

和完善化的德育体系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外的相互补充,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并举,才能把高校德育工作深层次地进行下去。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在学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和阶段性的开展学习先进,践行先进的活动,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学者、专家学习,向各行各业的模范学习,如向激光专家马祖光院士学习,向人民警察任长霞学习,向人民公仆郑培民学习,等等,我们周围不是缺少先进,而是缺少发现先进的眼光和向先进虚心学习的态度;让当代大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得到锻炼,如高校每年寒暑假定期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朋友参与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对,让多少有志青年受到熏陶与锻炼,要形成一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乐于接受的高校德育——大学生社会实践。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大学就是一种文化,比如清华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校;哈工大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为本;浙大以“求是”为训;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约礼”等等,这些不光说明了一所大学各自具有的特色,同时也涵盖出不同的大学所呈现出不同的独特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它是学生德育的集中表现,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导向、激励、陶冶、规范等方面的功能,对德育目标的实施与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因而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个性魅力。这样就形成了有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五)注重个性培养。高校德育应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高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比如,我们通常称某某同学,工作能力很强,可能指的是他在学生社团组织中表现突出或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学生是比较多的;我们也通常称某某同学,成绩很优秀,指的是他的学分成绩排名靠前,这样的学生也有很多。其实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发掘他的特长与兴趣爱好。我们开展“两课”,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同时,不应该‘一刀切’,硬是把所有高校都拉到一条起跑线上!具体的说,应该培养这样的当代大学生,喜欢学习、科研的,鼓励他们,提供条件,早下实验室进行科学训练,同时应该让他们在课外生活中,学会起码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会使其将来受益匪浅;喜欢社会工作的,可以让他们在社会上担当兼职,在学校组织社团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成长,同时应该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求学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态度;还有喜欢创业的,喜欢文艺的等等,应该区别对待,各尽所长。

(五)开展高校网络德育教育。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大学生已与网络打成一片,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放弃网络这一阵地,从某种意义说,就等于放弃了一种‘鲜活’的教育途径。反过来,网络内容形形色色,如果这块阵地不加占领,网络对学生的文化侵蚀一旦造成,要进行再教育,无论是成本还是效果都将大受影响。大学德育要进行网络教育,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通过大众传媒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必须要积极回应多元文化的挑战。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光大和再现中华文明灿烂。我们既要使大学生了解与熟悉世界各[6]

民族的思想文化,又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顺势而动,开拓创新,以健全人格为目标,进行全新的高校德育建设,培养全面发展与个性张扬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德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2] 李志东.当代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调查研究Ⅲ[J].广西师大学报

[3] 应治召,陈运庆,王刚.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江苏教育科研,2006(5)

[4]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

[5] 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

论高校德育的创新范文 篇6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必须结合大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型人才,以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14-03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德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经验。”大纲为高校进行德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内容的创新

高校德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需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水平,高校应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创新高校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要具有渗透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道德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高校德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把德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创新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远离生活的道德内容缺乏说服力,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那些与学生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堂中。特别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把贴近时代、具有亲和力的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中。如抓住社会的热点,像神舟飞船发射成功、申奥成功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把党的好干部,如以焦裕禄、孔繁森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以牛玉儒、任长霞为代表的为民精神,融入教学内容。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就是要将这些精神财富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二)要转变学生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江泽民的讲话指明了高校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又要学会如何做人立身社会。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导之以行。因此,高校要把道德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教育,从理论高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加以科学引导,使学生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在实践中锻炼成为政治坚定、思想端正、学习勤奋、法纪严明、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高校的德育任务决定了德育创新必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学风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内容充实到德育内容中,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把道德教育同正确的道德评价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同对学生启迪诱导融为一体,发挥道德的劝导力和说服力的功能。树立德育致用观,不断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努力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高校德育应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人,用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用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建立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高校德育工作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科学地建立一支以行政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员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在德育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首先,要选聘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强、社会阅历丰富、关心学生的人员充实到德育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其次,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德育工作队伍。使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充实在德育工作中的辅导员多数是出生于80年代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这支德育队伍并不稳定。因此,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要从“抓稳定、重选拔、严管理、高待遇”上下功夫,造就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工作队伍,使他们成为学生管理专家、学习解惑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和生活解答专家,切实提高管理育人水平。再次,要重视德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用以指导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情感等各种困惑,做出合理的解答。

(二)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校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创新德育模式,一是要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向主体性德育模式转变。现代高校德育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满足大学生强烈的内在道德发展要求和道德期望,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传统的灌输式德育缺乏对学生个性人格修养的尊重。而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主体性道德人格为追求目标,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目标基础,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最高价值目标,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将内隐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外显的道德行为。二是要探索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和信任,创造一种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情理交融、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重视情感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德育工作者要走进教室、深入寝室,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心理辅导,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自己富有感染力的人格力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思想上的学者、行

为上的模范。

(三)优化德育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高校要大力营造一种健康、文明、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德育环境既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观、浓厚的人文景观,也包括无形的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文化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良好的校风是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资源,它具有强大的内聚力、约束力和感染力。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这种经过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借助于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功能,将德育融会于文体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

(四)优化网络德育

《意见》指出:“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道德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一是专人负责制作内容丰富的德育校园网站,图文并茂地传播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这能使德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通过网络,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生留言版及时为学生解答实际困惑问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二是“两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防范和自我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中的糟粕。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在德育中的优势。三是改变观念,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拓展高校德育课堂空间。高校德育网站应注重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科学地对待外来文化,使学生将多种知识、信息相互碰撞,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校园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平台和新渠道,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识别能力和网络伦理意识。

三、德育理念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依据。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一是要确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素质德育观。高校德育理念创新是对德育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进行的创新,传统高校德育理念缺乏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侧重讲理论,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德育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创新和践行德育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中。二是树立全员德育观。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既要在学校内实施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的育人模式,还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共筑良好的社会育人机制,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服务。

国高校德育 篇7

一、办学体系多元化发展

随着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高校网络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办学体系方面, 国外诸多著名大学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机构, 如美国在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中拓展了自办网络教育机构、各传统高校联合开展的地方性远程教育机构、传统高校与技术资金提供商联合举办的契约式教育机构 (美国国家技术大学) 、虚拟高校以及具有独立性的远程教育高校 (凤凰城网络大学) 等;加拿大主要设立了电视大学、阿萨巴斯卡大学、沃特卢大学以及由加拿大高校与开放学习局联合举办的远程教育机构等;英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最成功的典型代表即英国开放大学, 为各个国家发展远程教育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其中还有新型电子大学及常规大学开办的远程教育机构等;法国的远程教育主要依托于公立高校及教育机构进行, 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瑞典、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远程教育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元化的办学体系。

我国的网络教育办学体系主要有两种:其一, 由传统高校设立的网络教育学院以及校外学习中心;其二,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其他参与开放式远程教育的地方电大及下设的教学点共同构成。通过上文分析国外多元化先进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在今后应继续深化发展, 以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据逐步完善网络教育学历教育机构以及公共服务体系, 以成教、自考、电大及培训等多种教育模式推进网络教育办学体系的完善。

二、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发展定位的依据

从国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教育系统的发展与各个国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远程教育不仅应满足广大社会学习者的需求, 在发展定位方向上还应为满足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发展为办学目的。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定位在不同国家中体现出不同形式, 如美国主要开展学历学位教育, 并规定网上文凭学位具有传统高校文凭学位的同等作用, 同时这种形式已经被企业培养大规模应用;加拿大开放大学 (阿萨巴斯卡大学) 以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开放远程教育的形式进行, 每年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能够达到2万多人;英国远程教育以促进终身学习、全球化学习为发展定位, 并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 在入学方式、地点、专业设置以及结业方式等各方面设置都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 同时低廉的教育费用受到了全球学习者的欢迎。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以全日制教育形式作为自身发展定位的方向, 旨在为广大在职人员接受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以及资格证书培训等提供教育机会, 同时还有其他非学历培训等继续教育模式。当前,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主要发挥着弥补传统教育多重限制下不足的作用, 对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积极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应继续拓宽教育范围, 促使中央电大及传统高校的网络教育形式涉及到社区、企业及各行各业中, 从而提高全社会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三、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

网络教育在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条件下已经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媒体与面授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多样性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利用海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媒体技术以及协作学习方式等实现了网络教育在教学、管理及技术模式方面的多元化发展。

美国远程教育在教学管理及技术应用方面主要以网络与面授结合的形式进行, 其中主要依托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实现非同步、双向交互式的远程教学模式, 通过设立“学分银行”在网络中完成对教学的管理;加拿大的远程教育以学习者的时间、地点安排为主, 通过灵活的教育模式满足广大业余学习者的需求;英国的开放大学为学习者提供脱产、不脱产的学习方式, 课程设置内容随社会需求变化和调整, 利用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同时还制定了学分制、自由选课等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为依据,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媒体技术、数字卫星系统、光盘播放及通信技术等, 形成了实时、非实时结合, 单向、双向互补的教学模式, 体现出显著的普教化特征。在继续深化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应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进行继续优化和改革, 制定完善的证书、学分认证制度。

四、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与应用水平

国外远程教育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以及立体化教材等, 重视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整合等, 并且注重教学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美国远程教育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强调各类政府、社会办学机构的统一与协调, 通过整合、共享不同教育机构间的教学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发挥各个机构教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避免资源浪费、重叠等问题出现;英国远程教育对教学资源的设计、编写以及出版发行的质量要求都较高, 在教材内容的编写及设置方面十分重视知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并以活页教材的方式对更新的教学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 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产业化特征的教材设计、制作、发行及销售系统。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300多门网络课程、大量的国家精品教育课程以及针对职业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课程, 此外还有大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在今后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在整合、优化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 提高资源建设的公益性、标准性、示范性以及整体质量。

五、优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远程教育作为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不同学习者、受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以及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两大核心功能。美国远程教育在发展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时, 让学习者全面了解远程教育模式以及办学体系的内涵, 使其能够对自身学习可能实现的成果以及是否适合远程教育模式进行把握, 美国高校普遍认为他们的在线教育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英国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媒体应用、资源建设以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 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辅导咨询服务的组织等方面也体现出较高的服务水平。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在支持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主要通过利用网路平台、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招生、教学、资源、师资及就业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网络教学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仍较为松散, 未实现各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等, 因此, 应从资源整合、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网络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六、建立并完善网络教育的监督保障体系

远程教育不仅应保证教学质量, 还需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教育效益。在这一方面美国远程教育通过建立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提高网络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以及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管等措施保证整体教育质量与效益。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方面主要通过实施全国统一考试、教学评估、年报年检等措施对网络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在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教育还应继续抓质量、重效益, 结合教育内部自律以及外部监督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积极引导各高校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教育师资队伍, 以实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 网络教育作为我国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政府与各高校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从办学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深化网络教育的发展, 使其切实发挥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作用, 为广大学习者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远程教育形式的出现拓宽了高校教育的新阵地。远程教育也称为网络教育, 是主要针对成人教育开展的一种培养模式, 通过利用互联网、电视等传播媒介提高业余进修者的知识水平。本文从分析国外远程教育在办学体系、教学模式、质量保证、发展定位及趋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进行探究, 以期为促进网络教育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国外远程教育,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玲, 袁若, 杨睿, 等.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分析化学”的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5) .

[2]曹中一, 朱颖.提高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 2013, (6) .

[3]王国川.高职教育与网络教育专业 (课程) 之间学分互认探索[J].高教探索, 2014, (6) .

[4]翟霞, 冀翠萍.大数据背景下干部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理论学刊, 2013, (11) .

国高校德育 篇8

【摘 要】基于中美两国高校设置环境法律诊所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中美两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并思考其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两国 高校 环境法律诊所 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26-03

我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教育是从美国引进并逐步展开实践和探索的。尽管如此,两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教育在运行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两国法律传统不同、教育目标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此,我国可以进一步借鉴美国环境法律诊所经验,通过规范课程设置,并建立与环保组织的合作机制等途径,以提升师资力量,扩大案件来源,拓宽经费渠道,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教育。

一、中美两国高校设置环境法律诊所的背景及现状

(一)美国环保法律诊所模式。现有美国法律规定,在美国注册的120多所法律院校均必须开设某种形式的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美国第一所环境法律诊所是在1976年8月在俄勒冈大学由Nine教授带领创建的。此后美国其他大学纷纷效仿,比如科罗拉多大学于1978年、密西根大学和蒙大拿大学于1982年都开设了环境法律诊所。到2007年为止,包括杜克大学环境法律诊所在内,美国环境法律诊所总数达到约35家。此后,很多国家的法学院都相继引入环境法律诊所这一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我国高校实行环保法律诊所模式现状。直至2000年9月,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运用法律诊所这一教学模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试点开设法律诊所,引进并逐步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索,之后,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高校扎根。截至2012年10月底,已有149所法律院校成为其会员单位,其中有83所会员院校正式开设诊所课程,共计开设不同主题的专门性法律诊所130个。我国第一所环境法律诊所于2003年9月在中山大学法学院成立,随后,全国一些高校法学院也陆续开设了这一教学模式并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学院,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二、中美两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存在的差异

(一)运作模式不尽相同。美国环境法律诊所有三种运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环境法律诊所完全依托于法学院进行指导,主要是由法学院的教师承担诊所的教学工作,如佛蒙特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律诊所。第二种模式是法学院与外部组织合作(比如环境保护组织),由法学院的教师和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耶鲁大学环境法律诊所、密西根大学环境法律诊所。第三种模式是以外部组织为主,由组织的成员来主持诊所的教学工作,如纽约大学环境法律诊所有律师来主持环境诊所教学工作。

相比而言,我国大部分环境法律诊所更接近于美国的第一种运行模式,主要由本校的教师承担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学,偶尔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对于第二种模式,大部分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与环保组织之间尚未建立起充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当然目前也有少数高校,如安徽大学法学院和当地的民间环保组织“绿满江淮”进行环境法律诊所合作,但这一模式并未普及。对于第三种模式,我国高校更是未有先例。

(二)课程设置不同。美国不少高校将环境法律诊所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并设置了相应的学分以供学生参与诊所课程学习,如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的法学院都设置了环境法律诊所。同时,美国一些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允许法学院一年级的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如耶鲁大学法学院规定,该院一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了第一个学期的部分课程后,可以进入该校20多个法律诊所进行学习与实践,其中也包括环境法律诊所,并代表客户组织解决环境法相关的问题。

尽管在我国一些高校,如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将环境法律诊所设为实践性必修课,中国政法大学更是设置了在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实习环节,但是大多数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多数开设为选修课。相较美国而言,我国多数高校法学院都是本科三年级阶段在开设环境保护法的课程,因此,我国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一般面向法学院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设置,同时法学院研究生也使用这一教学模式。

(三)师资力量不同。美国法学院的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相关领域的法律实务经验,一些环境法律诊所的教师同是环保组织的成员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们拥有的实务经验更有利于指导学生。与此同时,美国法律诊所要求小班教学,据美国律师协会正对119所法学院的统计表明,诊所法律教育的平均师生比为 1∶8.41,这就保障了环境法律诊所的有序运行。

在我国,高校法学院只有少数教师拥有司法实务经验,同时,一般高校的法学院的学生数量却超过三四百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小于1∶100,师资严重短缺。环境法律诊所只能作为一门稀缺课程,一些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采用的是由学生先报名后筛选的录用模式,更有甚者有些诊所选择“抓阄”、“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名单的方法来进行环境法律诊所学生的选拔。

(四)学生代理资格规定不同。美国环境法律诊所的学生具有诉讼代理资格,学生可以利用这个独特的机会,结合理论和实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其中包括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代理并参与诉讼、出具法律文书等等,这就使学生能够真正以法律人的角色参与到环境法律诉讼过程中,接触环境法律实务,更好提升其法律技能。

而在我国,环境法律诊所学生不能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法律诉讼活动,更多是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感受环境法律职业的环节。一些高校法律诊所和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合作,参与的多是小型、普通的案件,诊所的学生多是接待当事人,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很少介入影响较大的案件,而更无法以诉讼代理人的身份进行诉讼。

(五)案件来源不同。美国环境法律诊所案源非常充足,美国的法律服务行业相关咨询、诉讼费用都相对较高,一些环境污染受害者无法承担律师事务所高昂的费用,因此,环境法律诊所开设后,主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这些民众更倾向于委托诊所学生提起法律诉讼从而争取法律权益,“这曾一度使得法律诊所代理的个案总数远远超过了政府部门”。一方面,美国部分政府部门会为环境法律诊所带来案件;另一方面,美国非政府环保组织也可以是案件的委托方,为环境法律诊所提供重要的案源。

现今,我国的环境法律诊所主要是帮助受环境污染的弱势群体,更多是以提供法律相关咨询服务为主,当然也和一些法律援助中心、环境保护组织合作进行一些法律诉讼的活动,但是,即使在环境保护组织中,一些环境法律援助数量也远远不如美国,这种案源依赖环境法律诊所本身为社会的接受程度、信赖程度和知名度,目前仍不能构成稳定的案源。

三、中美高校法律诊所教育差异的成因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同。由于美国属于判例法国家,美国法学院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法律从业人员。美国法学院的立足于训练学生能“像法律家那样进行思考”,美国高校的法学院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其课程设计主要围绕法律实务技能展开,而法律诊所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让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得到更好的法律职业化技能训练。

而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我国的法学教育更侧重培养通用型法学人才。我国的环境法律诊所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部分,多是为了更好地补充理论学习的空白,以加深学生对环境法律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的实践能力,因此,环境法律诊所在我国高校还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应用补充,其功能尚未充分得以发挥。

(二)两国的法学教育背景不同。美国法学院招收的本科生是毕业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鉴于此,环境法律诊所的虽然法学本科生,但其在年龄上以及其学科教育背景而言,对环境保护法这一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水平明显更有优势,因此,美国高校的法学院允许这些学科背景的学生在一年级本科生进行实践。

我国的法学院学生一般是直接从高中考入大学,缺乏专业学科背景,而环境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包括生态学、环境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同时,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诉讼程序等部门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掌握环境保护法,因此,我国高校的环境法律诊所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于法学本科三年级阶段,这主要出于对专业理论知识储备的考量。

(三)两国的法律诊所教师聘用制度不一。美国法律诊所教师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法学院终身制职位(包括预备终身职位的聘用),二是诊所终身职位(包括预备终身职位的聘用),三是与法学院签订合同关系的职位(包括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关系)。2007年,田纳西大学的巴里教授公布了一系列调查数据,在调查的183所大学中,134所大学表示他们的法律诊所教师中至少有一位享有终身职位,1/3 的大学表示他们的法律诊所教师中至少有一位享有诊所终身职位,71%的学校表示他们的法律诊所教师中至少有一位是长期合同关系,112所学校表示他们的诊所教师中至少一位是短期合同。

我国的高校环境法律教师主要是学校的在编教师,这些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下,只有少数在律师事务所兼职,而部分兼职律师职业的教师,则又因时间、课酬等因素,不愿意担任诊所教师。对于高校开设环境法律诊所,一般都是依靠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虽然会请相关环境法学等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培训、讲座,但这些人是一般也只是受邀请的性质参与到环境法律诊所当中,基本不存在与相关法学院订立相关合同关系,而相关的专业人士因为没有相应制度的保障(如美国律师协会规定法学院应向法律诊所的全职教师发放与全职终身教师类似的津贴),也较少参与到诊所教学当中。

(四)两国法律对学生诉讼资格的规定不同。美国多数州的法律是允许学生在法律诊所教师的监督下从事法律实务,因此,学生更容易参与到环境诉讼当中,真正接触并参与环境法律实务。其中,有的州还制定了具体的学生代理诉讼的相关规定,如加利福尼亚州规定,法律诊所的学生必须是被美国律师协会认证的法学院所录取,才能进行案件代理。马萨诸塞州规定法律诊所的学生必须以修满证据与审判实务课程为前的法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才能提代理民事案件;代理刑事案件,必须是修满证据与审判实务课程为前提的法学院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才可以。

在我国,没有专门法律上明文确认法律诊所及学生身份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在2014年1月1日前,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成为适格的工艺诉讼代理人,必须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或者是当事人所在的社区、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但是,2014年新修订的《环保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资格和基本条件,即依法在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工艺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由此可知,现阶段相关法律并没有把个人纳入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内。

(五)两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社会认同度与经费来源不同。美国社会的普遍认同确立了法律诊所教育的社会基础,美国的法律诊所很快得到法学院的学生、教师、整个法律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诊所法律教育更是成为美国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美国环境法律诊所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私人捐助和学校支持。此外,在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获得胜诉的一方,可以获得由败诉的一方赔付的资金作为奖励,环境法律诊所胜诉后这部分奖励也成为经费来源之一。

我国经费来源基本限于国家财政拨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诊所法律教育在经济上的资助不足,而中国的基金制度还在发展之中,国内民间赞助是非常有限的。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法律诊所都将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法律援助性质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大多数诊所都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我国2014年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应是非赢利性的,换而言之,公益诉讼获得最终的胜诉,但作为类似公益的组织,不可能就所进行的工作从中直接牟取任何经济利益,更体现了一种社会公益价值。

四、启示

通过中美两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的比较研究,可得出以下启示:

(一)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应明确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法学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往往更强调学生的法学理论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今,应将我国的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而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应重视环境法律诊所相关的法律实践教学,将其作为提升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

(二)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应规范环境法律诊所课程设置。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术委员会将环境保护法列为法学16门核心课之一。作为环境法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也应到得到相应的重视,考虑提高环境法学课程学分,规范环境法律诊所的设置,提高学生参与环境法律诊所的积极性。另外,环境法律诊所课程可以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做法,将其设置为实践性必修课,对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环境法律素质及环境法律实务技能。环境法律诊所面向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由环境法律诊所指导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质量要求和目标,确定参与环境法律诊所课程的条件,每个专业课堂的师生比例最好不超过1∶15。同时,为使诊所课堂成熟完备,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考核方式,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式等相关事宜,使环境法律诊所有序规范地运行。

(三)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应建立高校法学院与相关实务部门的合作模式,提升师资力量。在培养机制方面,卓越计划创新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专门提出了由法院系统、检察系统和高等学校的代表共商法学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20多所高校与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共建的一大批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和100多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启了高校法学院与相关用人部门共同培养法律人才的新局面。据此,也可以借鉴美国法律诊所和相关专业人员实行聘用、订立合同的相关制度,在我国建立高校法学院与相关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规范高校法学院与相关事务部门的合作模式,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相关环保专业人士等担任指导教师,让诊所教师到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员会等部门挂职锻炼,实现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法学师资队伍。

(四)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应完善学生实务案件办理的相关制度。根据我国2015年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其中并没有相关公民个人代理环境公益案件的规定,这就从法律层面限制了学生以个人代理人的身份进行环境诉讼。鉴于此,环境法律诊所应当建立与环境公益社会组织合作的机制,这些组织也应符合新法规定的相应条件,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环境法律相关的法律实务案件办理中来,从而提高环境法律理论和实务技能。应完善环境法律诊所的相关制度,例如完善学生与当事人会见与提供法律咨询流程,完善学生协助拟写相关法律文书流程,完善学生提出办案思路、庭审辩论的要点并为诉讼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的准备等案件办理程序,使高校的环境法诊所建立成熟和完善的诊所实务案件办理制度。

(五)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应完善环境诊所模式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模式,拓展经费和案件来源。高校环境法律诊所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团体以及民间公益组织进行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向污染受害者及相关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务,例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环境法律诊所与污染者受害中心进行合作,安徽大学法学院和民间环保组织绿满江淮进行合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也为环境法律诊所提供了稳定的案源,一定程度也解决了环境法律诊所的经费来源问题。与此同时,可以参考美国的环境法律诊所,与国内外的民间基金会建立长期联系,以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我国现在部分高校环境法律诊所的经费来源于美国福特基金的支持,这部分经费使得环境法律诊所的研究项目得以有效开展,因此,可以探索与我国民间基金会联系,共同建立合作,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素红.法律诊所教学方法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6)

[2]魏旭,邱新.美国的环境法律诊所教育[J].世界环境,2009(3)

[3]林中梁.中国法学会秘书长林中梁在2012亚太诊所法律教育论坛暨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http://www.cliniclaw.cn

[4]梅锦.再论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运行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5]吴宏耀,徐安.美国法律诊所教育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9)

[6]毛清芳.基础与条件:美国法律诊所教育探析[J].人大研究,2008(6)

上一篇:关于出差的通知下一篇:参加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