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现实意义(共10篇)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1
张伯苓是近代著名的大教育家,毕生主张“教育救国”,重视教育对人的熏陶和培养,倡导用道德教育的力量,去摆脱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此外,他还致力于研究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规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强调“教育范围,绝不可仅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1],“德育为万事之本”[2]。可以看出,张伯苓的德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值得探索及借鉴。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现代能力”的人才
张伯苓开创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其发掘了造成当时国力衰弱的五大垢病:愚、弱、贫、散、私。他深刻地感觉到国家缺少奋发向上的有志人才,因此他提倡教育救国,用教育矫正这五种垢病,并培养爱国救国的人才。正是基于这种爱国救国、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张伯苓在创校时就提出“允公允能”,着力“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张伯苓之所以看重“公”,是因为在他眼中,自私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劣根性,国人私心太重,没有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自私还会破坏一切,使人泯灭良心,抛弃人格。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教会国人具有“为公”的精神,学会团结合作,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张伯苓迫切改造国民性的需求中,可以看出他主张的道德教育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3]。既要使学生具有为公弃私、爱国爱群的精神,又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能力、实用知识,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大多在忧患中成长,爱国是他们教育思想中的共有特征。张伯苓也毫无例外地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核心地位,把爱国看作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2]张伯苓总结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有关爱国教育的见解。首先,他强调爱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爱国教育是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基础。他提出用爱国心来维系中华人民的团结一致,是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爱国心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出了具体的价值标准,而且对提升新一代青年的道德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他强调应该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对于不同的爱国行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伯苓认为美国人无论事情的善恶,只要是自己国家的都去爱的行为是错误的,教育人们既要爱国,也应有判断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造国家。最后,他强调爱国不能“独善其身”,要广泛地动员其他力量,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爱国力量,并与爱国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张伯苓认为真正的爱国者要像火把一样,燃烧了自己后还要去燃烧他人,用自己的爱国精神感染他人,扩大团结的范围。有了爱国精神后,还要与个人的爱国能力结合起来,因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4],爱国不能只是一句空口号,更不能只是一时的激情,有了爱国之心,还要借助爱国之力,才能真正去救国于危难中。
2.重视人格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张伯苓认为,在这个时期,智育虽然重要,但熏陶人格才是根本。人格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早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至于人格教育的内容,张伯苓着重强调了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这五个方面。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张伯苓注重感化,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对他们因势利导。
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上,张伯苓重视节俭教育,他深知南开的学生众多,纨绔子弟自然不少,如果任他们挥霍无度,骄奢成性,必然会腐蚀其道德品质。因此,张伯苓在制定校规时,规定“衣履服饰不得奢华,如华丽履服及金戒指等均须摘除”[5],并实行学生开支记账制度,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给家里写信一次,向家长汇报在校开支情况,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监督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张伯苓同样重视青春期教育,包含性知识、恋爱婚姻、同龄人交友等。他认为对于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是不能回避的,不能闭口不言,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张伯苓在全校开设生理卫生课,请医学专家及海军卫校的教师来讲解,并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从人格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可以看出张伯苓的道德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均衡发展,注重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是对封建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3.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张伯苓德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张伯苓吸取了先进的国外教育,但是他还是非常重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S去教育学生。他折服于孔子“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信仰基督耶稣的博爱观念,因此他常把《论语》和《圣经》带在身边。他对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但并没有盲目地崇拜传统道德,对陈旧迂腐的道德观念是加以摒弃的。他经常根据不同的环境、社会现象,对《论语》、《大学》、《中庸》等书中的语句进行新的诠释去教育学生,因此,张伯苓是把传统美德加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把它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独立的道德观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适应新时代的道德准则。正如他在演讲时所说:“今因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当另立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1]
三、道德教育的践行方法
1.创立修身班、开设修身课
修身课是张伯苓在主持南开学校时的独创,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方法。每到周三,张伯苓把全校师生召集到礼堂,亲自为他们演讲修身,他的演讲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大事、亲身经历和海阔天空式的漫谈,从演讲中教会学生各种做人处世之理。在修身班上,张伯苓还经常运用形象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下,主动了解并接受道德教育。为了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在课堂上把一个学生叫上讲台,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他又拿出一把筷子让学生折,学生无论费多大力气也折不断。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演示中,同学们便深刻地理解了“分则易折,合则难催”的道理。
2.采用“学行合一”的方法
张伯苓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不仅“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现在社会变迁很大,而多流于偏废,只重物质,不重道德,尽管“学富五车”,而行为可以丝毫不顾[4]。所谓“行”便是“行做人之道”,即使行不比学更重要,也应“学行并重”,只有“学行并重”才能避免畸形发展。教师除了传播知识,还要以身作则,用精神感动广大学生。号召教师要从谈吐、衣着、外表、人品等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必须要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张伯苓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去感染学生,其“语甚殷切,几如剖肝以示;其言极其痛深,其感人至矣”[5]。他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比在课堂讲述数以万计的大道理都要有效。
3.注重校风文明建设,为道德教育创建良好环境
校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最全面的体现,具有强有力的心理制约功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意识,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人格塑造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张伯苓极为看重校风建设,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把他们置身于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中。因此,张伯苓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大力发展校园文明教育活动,积极推行体育活动,如进行爱国演讲,创办话剧社,举办体育比赛等,让学生们沉浸于一种严肃活泼、团结合作的校园氛围中,从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张伯苓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启示
1.坚持“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张伯苓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对个体意识的重新塑造。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最大的顽疾就是“私”,因此他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张伯苓“以德育为万事之本”的思想,针对当今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共十八大首次明确把“以德树人”确立为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再次证明了德育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当今国内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统领着各种意识形态,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但是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却经常遭遇尴尬,雷声大,雨点小,各种形式性的口号层出不穷。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就要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基本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正面临着道德观念重塑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不受重视或是德育工作实效性不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张伯苓的“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对于当今提高全民族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2.坚持爱国教育始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张伯苓亲身经历过甲午战争惨败之痛,加之当时的南开学校与日军营相邻,导致南开的师生每天都要极力忍耐日军的骚扰,因此他的爱国教育思想比一般的教育家更为鲜明强烈。他利用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修身班进行演讲、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查、利用纪念节日开展爱国活动、编写具有爱国内容的话剧、出版爱国教材等等,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张伯苓始终坚持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首位。纵观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对师生的爱国教育形式大于实践。从国内环境看,虽然中国早已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傲人成绩,人民安居乐业,但要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放松爱国教育。从国际形势看,中国与国际密切接轨,使西方很多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西方一些扭曲中国的信息,不少青少年会产生困惑,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更要加强爱国教育,让青少年能够深刻了解祖国的沧桑过往,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去拼搏。
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行合一”,突出德育的实践性
张伯苓主张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即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十全十美,但在行为道德上有一丝一毫的不注意,也不能被称作是一个“完人”。无论是在课堂上、校园活动里、社会实践中,张伯苓都积极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去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经验。张伯苓这一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完全性格”和“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而现代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这种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方式往往使德育脱离了实际生活,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学生知行不一、面对现实的道德问题难以适应。德育过程是被教育者与教育者在情感、认知、思想等方面主动交流、亲密互动的过程,依靠被动地灌输道德知识,没有被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很难让被教育者感同身受。张伯苓“学行合一”的德育方式启发了现代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德育课程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而且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进行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形成“课堂传授—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只有重视实践的作用,才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俊,杨珣,郑致光,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2]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宗建,魏强.张伯苓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4]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2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或技能,也包含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从事的是窗口行业,多与人打交道.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田娅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刊 名: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PROVINCIAL CORRESPONDENCE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ORS 年,卷(期): “”(4) 分类号:H0-09 关键词:高职 英语 教学 德育意义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道德和谐 成人高校 德育
[作者简介]卿云(1973- ),女,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文科部,讲师,硕士。(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95-02
一、当代成人学生思想道德和谐缺失的原因
当代成人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了偏差。思想道德的不和谐显然影响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其原因有:
1.社会转型的影响。成人学生虽已基本完成社会化,但他们的价值判断仍然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现代社会变迁的加剧,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原有的价值判断出现了摇摆,对雷锋精神、奉献精神等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主观上大部分人持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实际、轻道德”“重行动、轻修养”的倾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造成的影响。
2.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可否认,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使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表现,从而出现了一些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们对金钱、利益在人生幸福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看重,对“及时行乐”、人际关系就是“互相利用”“竞争不能顾及良心和道德”“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价值观念的接受等。可以说,市场经济带来了道德评价的多元化,使许多人在人生价值、理想追求上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3.全球化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全球化的问题。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也都在这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着碰撞,产生着嬗变。当然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又是一把“双刃剑”。当个人被卷入全球化进程中时,随着他们获取信息的多样化、丰富化,必然带来了价值观的多样化,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重新审视、反思甚至颠覆。
4.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降低。传统德育主要以道德知识灌输和价值澄清为基础。它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把成人德育仅仅局限在政治教育或理想信念教育上;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脱离成人实际,缺乏主体性,缺少对人的关怀;表现在考核评价上,往往不讲实效,以是否及格作为唯一判断标准,以分数上过关作为
唯一评价方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成人德育的实效性,制约了成人德育的发展。
二、道德和谐是和谐社会成人高校德育的现实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和谐就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之间的一致、统一、互相依存、互相合作,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表现为同一性状态,在道德上就表现为道德和谐。目前而言,道德和谐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道德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成人作为道德主体,虽然他们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等方面已基本定型,但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因而在成人道德上也存在着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因此,成人德育要在教育他们追求道德理想的同时,促使他们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上实现自我和谐、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和谐。这具体包括:和谐的身心、和谐的自我与他人关系、和谐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和谐的身心,要求个人既要有正当的物质追求,又要有相应的精神追求,既关心现实利益,又追求道德信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使他不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单纯物质追求、急功近利,不会因为思想多元化而导致信仰危机、失去自我,这是主体本身的内在道德和谐。其次,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也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反映的是群体意识,道德和谐更多地体现在个人与家庭成员、同事、朋友的相处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平衡的人际关系,表现为责任、义务的正确认识等。再次,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传统伦理价值观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大自然是平等和谐的,人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并在这种适应中建构自然。既要让自然合乎自身的要求,又要让这种构建适应自然的要求。
2.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的和谐。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主要指马克思主义道德,具体包括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其核心是集体主义。因此,我们要将道德要求与成人大学生的生活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既接受道德理论教育,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同时又能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确定了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①
3.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和谐。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美德蕴藏着无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宝藏,需要我们去实践和继承。同时全球化与时代发展所形成的新时期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理性地面对传统与现实、本土化与国际化,要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将传统的和谐思想与和谐发展观、将传统的自强不息精神与自主独立的人生态度、将传统的君子修养与现代人文精神等统一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传统美德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诠释,从而创造出新时期的先进伦理价值。
三、构建成人高校和谐道德教育机制
1.理论教育与行为反思的结合。作为高校德育组成部分的成人高校德育,虽然存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等特点,但道德理论应与其他专业理论所具有的价值是同等的,它同样具有指导具体实践的意义。所以,成人高校的德育理论教育在德育各环节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我们要在讲授理论的同时,结合成人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结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重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判断,使他们在遵守道德规范中体验幸福,在维护道德规范中体验高尚,在自我反思中得到升华,并通过及时调整、改善、提高,使他们真正达到道德上的不断完善。
2.学校德育与终身德育的统一。正如《学会生存》所言:“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②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的发展不具有超前性,相反具有社会适应性和较大滞后性。在社会急剧变迁的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新信息,产生大量的新想法,并在加工与取舍中不断丰富道德认知,调整道德行为与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在把学校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同时,又不能把德育仅仅局限在学校和课堂范围之内,而应把道德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要引导成人大学生树立终身道德学习与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使他们能够不断总结自我,领悟道德精髓,寻找正确的人生价值,从而不断超越自己,完成与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统一。
3.人文关怀与个性化德育的呼应。我国的德育素有“重功利、轻人文”的传统,二者失衡必定导致德育有效性的降低。德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人的高尚德性。善是道德的核心,培植人的善心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人们提高道德素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所以,成人德育首先必须尊重人,尊重人的内心发展需求,真正关心人的心灵需求、内心体验和感受。马克思说过:“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③
作为高等学校学生和各种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成人大学生既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同时又是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因此,把他们培养成道德和谐、人格健全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成人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和现实目标。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1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87.
[参考文献]
[1]周玲.成人道德教育的批判与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4).
[2]杨秀香.和谐道德论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衡孝庆,魏星梅.和谐德性: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4]陆华.全球化进程中个经济全球化体德性的全面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4
一、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
1、教育目的与德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应为儿童的未来着想。因此, 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 是教育者当前必须关心的, 他必须为使孩子顺利地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作好心理准备——总而言之, 教育目的可以区分未来成人的——既非教育者, 又非儿童的——意向目的和道德目的。”从中可看出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学生将来选择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是他们在将来某些时候按照他们的心向或多或少地会遇到的目的;所谓“必要的目的”是指儿童将来不管从事任何活动, 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品格。而且他还认为教师在这两种教育目的中, 最应该关心的是后者而非前者。
2、德育的目标:五种道德观念的养成
从上述教育目的出发, 赫氏便理所当然地赋予德育以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强调说:“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于全部的工作可以归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 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道德培养主要集中在“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方面。在五观念中, 前两种是调节个人道德行为的, 后三者是调节社会道德行为的。他还指出, 此五种观念是一个不可偏废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显然, 他是主张维护当时的封建社会秩序的, 这符合了容克阶级的利益。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德国封建专制下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愿望。他主张平等、自由、公平、仁爱等, 这些口号是与封建势力相对立的,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呼声。
3、德育的过程:儿童的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
赫氏认为儿童身上有一种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它扰乱成人的安排, 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烈性是必须克服的, 不然, 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就可能被认为是儿童监护人的过失了。”那么如何克服这些烈性呢?他认为应该采取一些对儿童进行管理的措施。关于管理的措施, 他一方面主张威胁、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 另一方面强调权威和爱。教育性教学是赫氏教育学体系的核心。他也是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这一概念的教育家。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 正如反过来, 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育性教学”是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 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学时实施教育的基本手段。训育是教育的主要成分, 目的是培养“性格的道德力量”。他认为, 训育可以成为严厉的管理与气氛紧张的教学之间的过渡, 可以同管理与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训育对道德性格的培养具有维持、决定、调节三重作用。
4、德育的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
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学校的性质:“教学计划为他们指出了教学的范围、所采取的学科之比例、每种内容的不同分段。”这是因为它有着内容的计划性、秩序的可控性、气氛的严格性以及德行培养的系统性。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是公立学校教师也是不可能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很深, 同时他们关心得更多的是由其传播的知识数量, 而不是每个学生的知识细节与如何在内心加工其知识的方式。”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可以有家庭教育来弥补, “家庭教育可以看到并常常可以感觉到成员的内心, 以致单纯了解外部表现是不能使其满足的, 因此, 很清楚, 教育实质上是家庭的一项任务, 而且只有从家庭出发才能利用国家举办的教育。”但家庭教育也有弊端。家庭生活往往比较宽松、随意而不够严格, 比较嘈杂而缺乏秩序, 就道德所要求的十分严格的气氛来说是种欠缺。私人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对于精力充沛的儿童来说, 私人教育机构的教学在进度上可以比学校快, 更适合于个性。就训育看, 私人教育机构比在某些家庭中更能避免源于社会的种种恶习。”因而能更有效地进行训育。但是, 私人教育机构只对部分精力相对充沛的儿童适用。对于德行的培养, 应主要地依赖于公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使二者形成互补之势。
二、赫尔巴特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我们无法超越, 倘若抛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话, 我们仍能从其德育思想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这对我们当下的德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德育之本性——人格的健全与超越
道德, 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应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 它不是人们现行行为的写照, 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 用应是、理性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或恶的评价, 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 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 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前进, 也使每个个体不断自我完善, 自我升华。赫尔巴特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主张未来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要具备完善的道德品格, 这反应了德育的本性, 即人格的健全。这就要求人类在人格健全的基础上再完成超越的本性。
2、当代德育中的人学主题——关系中的人
赫氏认为, 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五种道德观念的人, 五种道德观念可使学生获得道德判断力, 产生驾驭意志的决心, 处理好各种意志间的关系, 进而产生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 道德性格得以形成。他断言, 五种道德观念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 是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道德标准。那么, 道德行为的主题——人, 就是在这五观念中, 用理性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 产生意识与行动。人是处在各种关系中的人, 德育从根本目的来说是成人的教育, 就其具体的目标来说是成就德行的教育;德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又是在人与各种关系中进行的, 是一种人对人的、人对社会的、人对自然的行动。因此人是德育的主体和主题。当下的德育应对此多进行理念与实践的探讨。以此来实现教育上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注重心灵陶冶、尊重学生个性与多方面兴趣相结合
从赫氏德育的过程来看, 需要儿童的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三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陶冶心灵是培育道德性格的必由之径。今日之德育效果不佳, 固然原因很多, 但不可否认, 把德育简单化为道德规范的单向的硬性灌输, 轻视或完全忽略对象的心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因子。早在两个世纪前, 赫氏已非常明确地提出进行德育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 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赫氏不仅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 还提出教学在从多方面培养人的同时, 不要对学生起分散的影响作用, 也就是要力求多方面形成合力。在我国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 所有课程都有育人职责, 但在实际运行中, 把育人职责局限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有之, 完全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之, 以赫氏思想视角观之, 各类课程应合力育人, 不仅不能够因为课程特点不同等原因或借口削弱或放弃育人职责, 还应充分利用各课程特点发挥育人作用而避免起分散作用。
4、融德育于课程教学之中、课程学习与学生德行培养的统一
赫尔巴特所说的多种课程包括人文知识课程和自然知识课程。在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就是要注意发挥各门课程知识所具有的道德理性教育功能和陶冶功能, 使知识成为真正每个人的“个人财富”。当下的课改中, 德育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所作出的改革, 最主要的变现就在:回归生活。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德育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因此, 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强调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 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中学习。例如:“现代德育课程将隐性课程纳入德育课程, 进行系统开发, 就使得存在于课程、教材、学生活动、整个校园共同体中潜在的教育因素, 转变为具有教育性的课程因素。”
综上所述, 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 其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研究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要具体分析, 进行有选择地、批判地吸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所借鉴。
摘要:德育思想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的目标是五种道德观念的养成;德育的过程是儿童的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德育的环境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私人教育。这些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当下的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赫尔巴特,道德,德育
参考文献
[1][德]赫尔巴特, 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M].李其龙,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340.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249-250.
[4]吴式颖, 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七卷) [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263-264.
[5]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人民出版社, 2005:35-36.
[6]朱小蔓, 周晓静.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2) .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5
一、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存在问题
1.艺术招生现状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养偏低。有记:昔在调查近年的艺术考试热门现象时,著名画家冯健亲先生曾接受采访,他就此现象作过这样的分析:“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考艺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由于考艺术可以享受到一定的降分优惠,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一般本(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的60%即可,一部分人便把考艺当作上大学的一条捷径,不想学艺术的、没有学过艺术的突击一下就跑来考艺术。”这种现象直接造就一批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学生跨进艺术大门,一些客观原因的限制还好说,毕竟学习是人一辈子的事,传统谚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了个人的主动性很重要,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以为考进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势必会把“考艺”当成跳板,不注重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就会因缺乏深度使作品沦为肤浅的技能表现,而不可能在艺术创作上取得较高的成就。而一些没有学艺条件的考生,如果在大学里能够抓紧时间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上双管齐下充实自身,也一定能改变原来的弱势现象,将艺术技能和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创造出富有内涵和文化气息浓厚的设计作品。所以说,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尤其专业的理论课,更能直接从中受益,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从欣赏和创作方面获得营养,使设计作品进入较高的层次。
2.对数码技术的过分依赖造成作品缺少人文意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来临了,越来越多的人将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联系起来,主张“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电脑给设计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几乎在视觉上无所不能,它迅速、准确、逼真的制作效果一度受到设计师们青睐,并由此成为设计领域的主导工具,几乎摒弃了传统的手绘技法。
但是,像任何一种高科技的发生一样,电脑在艺术设计中也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一些设计方案的招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竞赛,千篇一律的单调手法,刻板的电脑形象,没有人情味的程式化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鲜有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值得我们留恋、回味。繁华的商业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更让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在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技法,彰显设计的文化魅力,创造独特、丰富的设计形象和有生命力的品牌,当是每个设计者的重任。
3.对西方流行文化的盲从致使作品国际化方向错误。目前我们处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时期,这个过程必定带来各民族文化的冲撞。在生活中却经常看到这样的设计作品,产品是为国人设计的,广告也发布在国内,受众是中国人,从头到脚我们却几乎找不到一个汉字。我们的思维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把对西方的盲从和追逐当成了国际化,这是我们今天的设计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再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对许多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七夕,为什么?除了长期形成的对其生活方式的—种崇尚以外。作为设计者,我们应该看到,圣诞节上善良可爱的圣诞老人形象。温暖的圣诞树,是一种多么亮丽的视觉语言,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而中国的春节,象征符号是鞭炮,代表了辞旧迎新和喜庆的气氛,随着城市的禁放鞭炮政策出台,城市安静了,节日里飘荡的看似五彩缤纷的气球,对于青春时尚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个苍白无力的表达。还有中国的七夕,关于牛郎织女缠绵的古老爱情故事,最终抵不过玫瑰花的热烈、娇艳而退居幕后。乍看这个似乎很深奥的推理,终其原因,其实是恰当的视觉传达符号在起着微妙的作用。综合文化传统,了解受众心理。我们才能因势利导,创作出能引导消费的合理设计。
二、加强高校艺术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1.重温历史,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丰厚的历史积蕴,在今天的时代里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大家熟知的2008年奥运标志,就是以一个书法篆体的“京”字为主要元素直接点名主题,传达了奥运举办地-北京,又经过变形演绎成跳舞的人物形象,并且外观出人意料的组成“龙”的外形,还象一个繁体“文”字,同时传递了四层信息,运动会,龙的传人,文化子孙,总体的印章造型又寓意了诚信和喜庆,内涵可谓丰富之极再如联通公司的标志,取自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中国结的造型,并据此变化成自己的独特形象,以其“生生不息,相辅相成”之意寓示通信事业的日久天长,其中六个圆洞、四个方洞所蕴涵的路路通畅、四通八达,以及十个洞集合象征事事圆满等吉祥意义,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新形象。
2.正视现在,把握人类的文化需求。人的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文化意识增强了审美趣味,有利于作品的形象传播,可以吸引受众。比较典型的如企业吉祥物的风行,它最初仅仅是以简单化的造型方便人们记忆,增加好感,减少人们对产品和企业形成认知的困难,可是后来它的作用远远超出意料,人们看到吉祥物,就象看到了企业本身,它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例如卡通剧《海尔兄弟》的形象传播早已深入人心,人们识别海尔产品仅仅看到这两个可爱的中外儿童标识就已心神领会,无需任何文字的专门说明。这就是设计的魅力所在,究其原因,吉祥物仍是文化的传达,是企业文化内涵注入的特殊表达形式,文化的认同才能使人产生共鸣,真正从内心接纳它,从而达到受众与设计者的情感沟通,促进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
3.瞻望未来,关注国际化潮流趋向。当前是一个全球文化交流、文化互补的大背景,各种文化作为各个民族精神的综合反映,都已经被纳入世界文化大系统之中,各种文化的价值引起了各民族自身和他民族的空前关注。在如何融入国际潮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把民族精神熔铸其中,完善和突显民族个性,以独特的民族面貌跻身于世界行列的竞争中,通过设计推出中国特色,使中国文化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重放异彩,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是我们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过程中所要传达给学生的责任,培养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使命感。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创意的根基,其中包含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素材,而艺术设计,提供了一个把中国古老文明传递给世界人民的一个视觉沟通途径。
无论从学生自身,从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还是从设计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都已是势在必行。正是文化的区别,才使人类的思维有别于任何机器人,更有别于动物,它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描绘,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眼光在观察社会。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文化更是艺术的血脉,只有构思新颖,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更富有生命力,更能震动人的心灵,让人回味无穷。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6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目标是自我实现, 即培养人的完整性和自我实现, 实现人的身体、精神、情感等方面的有机整体化和协调一致, 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能够适时灵活地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这一主张正折射了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 体现了该学科的独特性。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依据, 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进行变革, 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理论性知识的呈现及教学, 给该学科注入“活的细胞”, 使得书本不再是纯理论知识的载体, 而是通过呈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故事等方式来讲述理论知识;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应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听课学习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主动性, 让课程教学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进行, 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最终落实中学德育学科的本位功能——德育功能。
二适切性课程内容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适切性的课程内容。适切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应全体学生及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同时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开设个性化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内容设置已有所转变, 课程内容具有了“活”的色彩, 课本中可以看到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的课外链接拓展, 使得理论知识以轻松的姿态呈现。这一转变折射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该学科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中心, 适合学生的现实需要,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
中学德育学科较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色彩,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使学生成为独特合格的社会人。这就要求中学德育学科设置个性化课程, 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 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 因材施教, 达成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独特自我的发展, 实现该学科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整合性课程组织结构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组织上重视整合。这包括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与知识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该主张强调课程设置的人的要素, 注重学习者的心理发展, 强调知识领域与情感领域的结合, 同时还要求与现实经验相结合。这一主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要求, 也与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相吻合。中学德育学科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它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该学科在课程设置中遵循学习者的心理发展, 注重知识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结合, 并做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那么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精彩纷呈、德育功能的落实等的实现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动态生成性的课程实施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实施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主要包括合成教育法、价值澄清法、创造活动法、人际交往训练法等。这些方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身的体验, 要求认知学习和情感经验相结合, 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和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促进自身身心、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该主张正好吻合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中学德育学科应把学生放在首位,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亲身体验和感悟所学内容, 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落实该学科的德育功能。同时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实施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人性,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的课程实施, 更加利于该学科内在精髓的展现, 落实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五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设计了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等。这一评价方式的创新变以往单一的方式为多元化的评价,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是一种以“促进”而非“检查”为宗旨的评价,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学德育学科设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因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所提倡的多元化、促进式的评价方式较适合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 采用这种课程评价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身心、情感、道德等的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张对中学德育学科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借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张的同时, 应尊重该学科内在的知识性和严肃性, 防止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走向另一种极端。
参考文献
[1]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2]庞守兴.试论人本课程论及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 2011 (2) [2]庞守兴.试论人本课程论及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 2011 (2)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7
一、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才能和特长等个体差异, 并根据这些个体特征, 有针对性地设定教育内容, 灵活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先秦诸子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先秦诸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 因为其看到了受教育者的多样性, 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育方法, 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该思想对后来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通过身教体现教育要求,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示范。先秦诸子非常重视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 认为它既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虽然先秦诸子的道德主张各不相同, 但都主张身教示范, 通过教育者的以身作则体现道德要求, 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3.情感交流的德育方法。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在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 才能使之形成道德行为。
4.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循序渐进思想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 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是符合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孔子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孔子说:“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因材施教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及做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项“人心工程”, 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生活中的人都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因此, 思想道德教育业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 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 以智力教育为中心任务, 使得高校中的优生得不到优教, 而差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另外, 大部分高校的科任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不重视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 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先秦诸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法,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因材施教,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观念、性格、品行、习惯等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 而不是把所有人教育成统一类型的人。因此, 德育目标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而确定。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 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 因此必须充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 增加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另一方面, 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 更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 更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培训, 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高校可以定期委派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外出交流学习, 学习更多因材施教的本领。四是教师必须多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关心学生, 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并且接受老师的教育, 老师只有关心学生, 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 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2.身教示范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受教育者被教育者所感染, 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敬佩之情, 进而模仿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老师本来就应该是德高身正的示范。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言教与身教想结合, 坚持以身作则, 这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密切联系群众, 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切实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抓住了这一条, 就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也抓住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1) 可见, 先秦诸子所倡导的身教师范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抓好身教示范教育, 一方面要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 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党员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 但是令他们最难忘和影响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德高和身正的老师。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他的一言一行, 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2) 因此, 高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为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做引路人。另外, 大学生还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学生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 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学校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情感交流法的现实意义。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和思想道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必须借鉴先秦诸子的情感交流法, 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 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 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 受挫能力普遍较差, 进入大学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因此, 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 以便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情感交流教育, 一方面需要老师保持积极的情感, 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经常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以便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情感交流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 教师的情感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 最终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因此老师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情感开展德育, 避免消极情感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另外, 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 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 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冲突, 适当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4.循序渐进法的现实意义。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法, 是由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转化规律决定的。毛泽东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有物质到精神, 有精神到物质, 及由实践到认识, 有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 (3) 。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至于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 中学讲社会主义, 大学讲集体主义”这种内容颠倒的现象。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大道理、远大理想、抽象理论、统一标准讲得多, 而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道理、行为规范、现实内容、层次性要求讲得少, 使思想道德教育空心化, 不能真正深入人心, 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 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规划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 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希望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自觉运用这些德育方法, 使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黄金时代,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家,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方法。从教育者施教的角度看, 有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等施教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这些施教方法对大学德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先秦思想,德育方法,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第一版:250.
[2]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1999-6-15.
[3]沙健孙.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第1版:501.
浅论创建高校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篇8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 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第二,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第三,满足自身需求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确立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手段
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大学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及目前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不容乐观的状况, 迫切需要高校把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培养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和日常道德工作中。因此,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应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应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使其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树立自然主义的生态观、坚持生态实践的知行统一、富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文精神, 以使他们将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高校应努力加强自然主义宣传,树立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 教育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重新确定人对自然的态度,并为此作为自然中心主义的基础。同时大力营造生态校园文化氛围,升华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情感。具体手段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硬环境方面,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成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二是在软环境方面,主要借助校园文化载体形成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积极影响,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环境道德情感。引导督促学生身体力行,进行知行统一的生态实践。达到丰富人文教育、树立人文精神、建设学生心灵生态文明的目的。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要求
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 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有密切联系,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一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任务,高校德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高校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作为生态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道德,要求尊重与爱护自然,要有自觉、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这与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生态道德把道德适应范畴扩大了,把道德诉求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强调生态伦理原则。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对于高校德育来说, 这个内容必不可少。正是从这点出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高校德育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使大学生价值观念随之转变的同时,对自己成长各阶段有一个理性认识,树立起协调发展观念,最终让大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念。
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要确立生态文明教育方法与途径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
第一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 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规律。
第二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
第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探索方面有很大优势, 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研究,或以生态发展角度考虑科技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社会, 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对学生来说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9
关键词:职业指导,必要性,大学生发展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源于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及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并随着人们对职业指导在理论和方法上上的不断探究, 其内容不断丰富, 内涵不断拓展。[1]而根据《社会学百科词典》的解释, 职业指导则主要体现为一定的社会机构帮助个人了解职业, 走上职业化道路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包括职业分析和个体评价, 最后根据个人的职业心理特征和能力倾向对个人作出职业选择的建议。
从高校的就业工作和职业指导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 笔者认为职业指导的含义是:高等学校的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培养和援助的过程。高校职业指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职业指导本质上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即通过对学生职业思想、职业品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二, 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 学会选择。职业指导最终指向是实现学生和社会职业的匹配, 即根据社会的需要, 实现人和职业的有机结合。第三, 职业指导也意味着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 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二、现阶段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结合当前扩招的形势和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 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从当前高校就业来看, 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 即社会价值。
高等学校职业指导是通过向学生介绍职业世界的全面信息, 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要和机会, 了解职业岗位职责以及职业岗位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的要求, 并结合自身的特质、需要、兴趣、能力, 作合理的职业决策。这有利于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使人合理发展及“人得其事, 事得其人”, 以提高人才效益和增进职业的效益, 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2、高校就业指导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日益凸显的就业难题的必要手段。
从2003年开始, 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 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 而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在短期内增加有限, 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大学毕业生的需要, 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3、高校就业指导有助于提高高校毕
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即具有明显的个人价值。首先, 职业指导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很多学生在毕业前都较少有职业方面的体验, 对社会及职业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国外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比较各国、各学校个别的特点, 从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上来说, 国外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具有以下特征:
1、注重职业发展理论的指导, 主张
以理论为先导, 强调职业指导理论的重要性。职业指导理论的诞生一般以1909年弗兰克·帕森斯的遗著《选择职业》的出版为标志。在书中, 作者对如何选择职业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 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爱好、局限和其它特性;第二, 成功的条件及所需的知识、在不同岗位上所具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等;第三, 上述两条件的平衡。帕森斯的职业选择三原则的提出, 基本上确立了职业指导理论的基本框架, 指明了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 一直被认为是职业选择的至理名言, 并作为职业指导的基本原则影响着今天的职业指导实践。
2、注重专门机构的建设和职业指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当职业指导成为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之后,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国外高校得到恰当体现。
3、职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
职业指导方式个性化。国外学校关于职业指导的方法都注重与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内在需求相结合, 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四、以大学生发展为导向, 构筑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1、建立和完善高校职业指导系统思想。
高校应该把职业指导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 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出发, 把职业指导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
队伍, 实现职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运作, 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职业指导是一个个专业, , 要使职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必须与行政工作相分离, 形成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 进而实现职业指导的专家化。
3、大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技巧培训, 提高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素质。
针对目前毕业生思想的认识偏差,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毕业生澄清自我认识, 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定位, 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或心理测验,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 为职业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达到宣传国家政策的目的, 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全面的政策把握和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集体就业指导, 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 努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 真正做到人职两宜。
参考文献
[1]杨金梅, 高等院校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杨金梅, 高等院校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高校德育现实意义 篇10
一、就业助理的工作职能
就业助理以服务广大学子为理念, 促进毕业生就业发展为目的, 主要负责用人单位的接待, 校园招聘活动组织, 就业指导活动开展, 就业文化宣传, 就业信息的收取和发布等;有时还负责协助用人单位招聘合适的毕业生, 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现学校毕业生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就业助理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社会需求, 增强学生努力学习、提升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和科学就业观念, 另一方面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理性就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就业助理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 意识要求。
首先, 就业助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协助学校就业中心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多为流程性工作, 要求耐心、细心地完成, 尽可能地避免失误。助理工作要做到不麻痹、不懈怠、不拖拉, 需要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其次, 就业助理不仅要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更要时刻牢记服务意识, 规范自己的服务态度, 不管对待毕业生还对待招聘人员都要以礼相待, 以诚相待, 热情服务。最后, 就业助理还要以大局观念为重,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和谐相处, 互帮互助。
(二) 能力要求。
首先, 就业助理工作中经常涉及跨学院, 跨部门的合作事务, 内部也经常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工作;同时, 还要处理好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对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次, 就业助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作中经常与人沟通, 并且涉及简单的文案工作。因而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1]。最后,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深入, 计算机成为主要的办公工具。所以就业助理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如网页设计、网站维护等。
三、就业助理工作的意义
(一) 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就业助理通过自己的有效信息网络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准确的招聘信息和就业动态, 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视频或讲座向毕业生介绍个人简历的书写和面试时的基本流程, 讲解应聘成功的技巧和应聘成功的典型事例。以此来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强化就业意识, 不断提升自我, 做好招聘前的充分准备。
由于就业助理本身就是毕业生, 能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并且就毕业生这些意向及时反馈到学校的就业中心, 为就业中心提供学生的一手资料, 以便于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方案, 让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另外, 就业助理深入一线和毕业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 能及时掌握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等各方面的生活细节。积极向他们提供心理辅导, 对一些在就业方面有思想困难的学生, 帮他们疏通心结, 改变思想意识, 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二) 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的开展
就业助理负责用人单位的接待工作, 如招聘人员的食宿, 展厅台位布置, 宣讲会的组织及现场秩序维护, 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协助用人单位进行面试等。就业助理对用人单位的积极宣传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 使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增强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应聘欲望。
校园招聘会一般都是集中开展, 学校一时无法抽出这么多人来。所以, 用人单位更多的时间是和就业助理进行接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情况不太了解, 他们所需要的学校和毕业生的信息大部分有就业助理提供。这时就业助理就是他们之间的信息联络员, 承担着用人单位与学校及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桥梁搭建的重任。就业助理根据对双方信息的了解, 向用人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帮助用人单位推荐更多适合该公司发展理念的优秀人才。
(三) 就业助理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有益补充
近些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高校就业中心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就业助理的设立, 使得高校的就业机制更加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就业中心的正面压力。
就业助理负责协助高校就业中心处理日常的琐碎事务, 使得学校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集中力量办大事。就业助理参与学校工作, 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缓解了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这样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 还可以更大程度上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 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就业服务水平。
(四) 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业助理身处学校就业工作第一线, 最先了解就业政策, 最早了解就业信息, 最快熟悉就业流程, 最先接触就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的过程中, 可以学到基本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享受就业中心老师们在就业规划和成功应聘方面的权威指导;还可以享有优先推荐到相关用人单位实习的机会。
另外, 这份工作为其本人提供了更多的职场经验, 提高了其自身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能力, 为毕业后顺利适应社会工作奠定了基础。就业助理制度是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种有益的制度安排, 有效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实现自我成长, 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2], 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各个就业环节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助理就是一个有利抓手, 充分挖掘就业助理对各方面的潜在作用, 探究大学生就业助理助人自助的工作意义, 不仅有利于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还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提升高校的就业质量。
摘要:就业助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管理人员的有力助手,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大学生就业助理的特点及在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之间发挥的作用, 论述就业助理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助理,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玮、李亚薇、张艺山.完善学生助理制度促进高校与学生双赢[J].实践探索, 2012, (6)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