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的变革

2024-07-09

高校德育的变革(精选10篇)

高校德育的变革 篇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繁重庞杂的任务, 其管理制度随着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也呈现出或法治性或道德性的模式变革。德育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 从经验维度上可以把德育模式界定为“学校和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途径, 实施一定的德育内容, 就可能形成某种德育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的内涵, 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模式”, 这是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基本内涵的前提。语义学角度, 事物的操作和运行往往表现为某种或多种相对固定的方式或形态, 事物的这种操作和运行所表现出的方式或形态, 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模式”。在原来特指实物的基础上拓展出非实物标准样式的含义, 如今的“模式”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解释为“事物的标准样式”。在英语中, 具有模式语义的对应词汇有两个:model和pattern, 其中, model一词的语义及其使用更接近于汉语中的“模式”一词, 因此, 它与汉语中“模式”一词的对应关系比较紧密。学科领域中, “模式”一词也普遍适用。普通心理学中指“外界事物储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在社会学中, 则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的方案, 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除了语义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研究中, 模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着。

二、德育模式的内涵

在分析学校德育模式概念的内涵之前, 要分析“德育”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内涵的历史沿革。道德教育最初的定义是“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 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18世纪末提出来的。后来, 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将德育一词首次确立下来, 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推广全球。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于1904年首次引用“德育”, 将其与“智育”、“美育”并行推介。之后的1912年,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撰文阐述“公民道德教育”引起国民政府的重视, 随后颁布“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德育”这一概念就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基于对“德育”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内涵变化的历史沿革的分析, 以及对“模式”一词的内涵解说, 从如下方面来分析和探究学校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一是从学校教育的学科分类上讲, 德育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种类别, 是一种现实的教育存在。因此, 其存在和运行必然地体现出一定的形态, 虽然它与其他类别的学校教育在其存在和运行方面有着共性, 但它有着属于构成自身存在的要素和结构, 有着自身运行的程序、规则和原理。二是学校德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者总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来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和组织德育内容、设计德育实施过程和评价德育的效果, 因此, 德育模式总是以目标、内容、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表征着学校德育存在和运行的形态和实质性结构。三是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 直接指向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养成, 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培育和养成又具有其多开端性和复杂性, 因此, 学校德育的方式和方法、途径和手段就又具有多样性和整合性。

三、影响高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因素分析

学校德育系统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德育模式运行及其变革的形态, 所以, 通过分析和探究引起或导致学校德育系统发展变化的因素来研究德育模式的变革。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探究德育模式变革的因素:一是从外部因素来分析, 二是从内部因素来分析。

(一) 外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所谓“外部因素”, 是指诸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学校德育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从外部因素或学校德育的“外适性”来分析探究德育模式的变革, 主要是分析外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性以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取向性。

1.科技发展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提出适应其发展的要求而促使着学校德育目标的调整及内容的更新, 构建新的运行模式, 而且还通过向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运行程序及原则或规范、新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新的要素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系统存在和运行的模式变革。如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网络技术等引入到学校德育过程之中, 使其生动形象, 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等等。

2.社会的道德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道德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既以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文化而存在着, 也以一种认知性的道德文化运行着。如果说规范性道德文化是以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制约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 那么, 认知性道德文化则是以内在的认知和感悟影响着学校德育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径。社会的道德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外在的或认知性的影响力制约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

(二) 内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所谓“内部因素”, 是指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方式和途径、运行程序、规则等, 从内部因素或学校德育的“內适性”来分析和探究德育模式的变革, 主要是分析内部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和制约性以及学校德育的个体取向性。

1.学校德育理论的变化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德育实施的过程、方法、手段和探究存在着差异或区别, 形成不同的学校德育模式, 主要形成以下几种德育思想和理论:“主行说”、“主知说”、“主情说”、“主意说”以及“知情行的和谐结合说”。然而不论是旨在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 还是形成学生的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 或是主张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 都只是学校德育的不同侧面。随着人们对学校德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同的德育思想和理论对学校德育模式的变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校德育目标的变化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确立学校德育活动的目标, 主要是为解决学校德育的目的、社会要求、学生的发展规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学校德育的目标不仅是学校德育目的的具体化, 明示着学校德育活动与学校德育目的之间的衔接性关系, 而且为学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提供着实践层面上的价值论领域的范围和原则性框架, 并可作为设计和构造学校德育活动的依据和评价的准则。学校德育目标的摇摆或动荡, 不仅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活动的实践走向, 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模式的存在和运行的基本状态。

3.学校德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对学校德育模式变革的影响。从事物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来讲,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本依据, 形式是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 内容的改变或变动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事物存在模式的变化。从这一层面上讲, 不同的学校德育内容就有着学校德育的不同表现形式或模式。从对学校德育内容的组织问题研究来看,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取向来提出学校德育内容的组织方式, 但都会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德育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9

[3]罗家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高校德育的变革 篇2

高校职员制:实践困境及其变革

高校职员制是以“大学管理人员”为管理对象的人事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增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以此推动大学组织的.发展.自高校职员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步履艰难.通过对高校职员制实践困境的现实分析,提出了高校推进职员制变革的对策.

作 者:牛风蕊 NIU Feng-rui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5(5)分类号:G关键词:高校 人事制度改革 职员制

亟待变革的中国高校学期制度 篇3

【北美、欧洲大学学期安排的主要特点】

欧美高校的学期制度有很多类型,但总体上说,学期总的授课周数远低于目前国内高校总的授课周数,同时照顾到文化传统中的节日以及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比较宽松、灵活的环境。

欧美学校学期制度中人性化考虑的重要方面体现在对假期的安排。一般而言,天气最酷热的夏天(六至八月)都在学期之外。暑期也不会呈高校关门大吉、老师马放南山的局面,而是进行高效率的科研、教学工作的时段。

欧美学期制度另一个特点是假期和调整时段比较充分。西方重要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是必须放假的。每年秋季学期一般在十二月中旬前结束,而春季学期则在元月中旬开始,给学生三到四周的寒假。这一点和我国以春节为中心的寒假制度类似。

北美高校在春季学期里一般安排一周的春假。笔者在美国了解到,春假要么在二月最后一周,要么在三月最后一周。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周的假期带上前后两个周末,共有十一天时间可供学生老师休息和外出旅游,是非常人性化的安排。而在英国(包括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往往以复活节(一般在四月)为中心,安排一个月的假期,也可以达到春假的效果。和春假相对,一些高校在秋季学期也会安排几天假期。短短两到三天的假期,加上周末两天,可使学生有四到五天的时间,在学期中途获得休整、调适的机会。

欧美高校每年的秋季学期一般从九月到十二月,春季学期一般从元月到五月初或五月中。在这两个正式学期之外,五月到八月的夏季,北美高校都设夏季小学期。相对于自然界意义上三个月长的夏季,北美大学的夏季学期一般涵盖五至八月,可称为一个长夏季学期。这个长学期一般分设两个小学期,每学期授课时间约七周,虽然时间短,但上课时间集中,修课所获的学分与正式学期修的课时是一样的。不少学生在夏天选择上一个小学期的课,挣上两三门课的学分,余下的时间用来打工、参加社会实践、休假等。

夏季学期的另一特点是各院系开的课程多由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讲授,正式的教员不需要授课。这一方面给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授课实践、提高授课水平的机会,也给正式的教员提供了不需授课、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暑期时间。

可见,这样的学期安排,是充分考虑到学生、老师、博士生培养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全面地照顾高等教育的各个目标。

【中国高校学期制度的调整】

和西方高校的学制相比,除了少数例外情况,中国内地多数高校学期制都存在学期时间太长的问题。每学年从九月初开始,秋季学期要持续到春节前一两周,而春季学期则通常从三月初持续到酷夏的七月初。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尝试“2+1”的学期模式,包括两长一短、“两学期+暑期课程”、“两学期+暑期学校”等形式,但未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被太长的时间束缚在学校这个相对单一的空间,教学安排过分冗长、单调。

笔者建议,中国的高校学期制度可以适当调整。每个学年可调整为秋季、春季、暑期三个学期。正式的秋、春学期可从每年九月开始,次年五月中之前结束,中间以春节为中心放三周左右的寒假。五月中旬至八月底约14周的时间可安排为暑期学期(或称为夏季学期)。这样的安排会达到以下几个重要效果——

其一,秋季、春季两个正式学期能够分别保证14~16周的教学量,和国际标准基本一致。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分换算。在美国高校,一个学期大约14~15周的授课量能拿到一门课的学分;而中国现有的大学学期制度下,要上20周的课程才能拿到,这种和国际规范脱节的现象需要调整。

其二,每年五月中至八月末,夏季可安排两个夏季学期,分别为七周左右。在这两个短学期中,每门课每周授课量是秋、春两个正式学期的两倍。这种安排能给予学生很大的灵活性,使他们在这段时间内自己决定是用于修习学分、着重发展感兴趣的学科重点,还是培养社会与工作能力,或参加老师的项目培养学术与科研能力。而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目前中国高校教育中严重缺乏的。

其三,两个正式学期加上一个较长的暑期(三至四个月),配上学期中的春假、国庆长假等,可给大学各部门、教师、学生以非常好的节奏感,可极大地增加高校各部门人员,各院系教师、学生的效率。

其四,最后一個关键的效果是,如能实现老师两个正式学期授课为主,而三到四个月的暑期学期以科研为主,这样一种学期结构有利于广大高校教师产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

总体看,学期制的变革不仅是解放并优化学生的时间与空间,也推进了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这些都需要学期制变革之外的改革措施的配合。从这一点看,中国内地高校的学期制变革还是大有可为的,而将秋、春两个正式学期的时间适当缩短、夏季学期适当加长,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王正绪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副教授、中国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校德育的变革 篇4

互联网时代德育环境两大特征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划时代的大变革。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逐渐诞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新名词、新概念和新模式。诸如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云计算、网络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化战争、微课程、翻转课堂等等,这些概念或模式正在逐渐演变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新常态。尤其是快速浸透到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过程中,构成了互联网时代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时空环境特征,必将给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技术、评价标准等育人模式带来巨大影响。

其一,信息网络化传播。网络化已经成为学生德育离不开的时代背景,重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要基于网络化的传播平台。任何有手机、电脑等网器以及网络终端的地方,都会有讯息的网络化传播。随着互联网使用的进一步普及,原先相对独立、按部就班、区域狭小的学校教育空间瞬间变成了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空间。互联网信息量大、虚拟互动多,具有开放性;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及时性;网络信息传递中互为主体,具有互动性。便捷的互动表达、免费的用户体验和无限的数据信息,使得互联网对学校教育的内容、过程、方式、技术、途径等方方面面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所有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政治倾向、道德判断、行为模式及身心健康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德育如何尽快适应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巨变,帮助中小学生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进行正确的角色转换,并为自己的生涯发展和社会责任担当找到合适的目标定位,都是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二,信息全球化分享。全球化已经成为学生德育离不开的空间背景,重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要基于全球化的开放视野。互联网时代的前进方向,就是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任意互动、无限联接的全球网络体”。在全球化的网络世界中,知识、信息、意识、观念、文化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内容跨国化、多元化、庞杂化。世界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思想道德体系、文化传播形式等在网络世界中并立共存,并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网络信息的多元性、传播主体的互动性、传播方式的便捷性,给中小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带来无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是信息化环境的“原住民”,而且在西方强势推进的全球化价值观的传播中,可能会成为国家、民族意识模糊的世界性公民。学校德育如何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应对全球化浪潮下价值观念纷争的冲击,帮助我国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不能忽视且务必加强的重大课题。

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三大趋势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互动、联接、网络。“互动”的本质是“民主”,“联接”的本质是“开放”,“网络”的本质是“平等”。互联网思维,就是符合互联网时代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是零距离和网络化的思维。在互联网营造的学校德育大背景下,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格局呈现出德育主体多元化、德育内容复杂化、德育过程互动化三大趋势。

其一,德育主体多元化趋势。思想道德建设历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国别性、政治性和时代性。学校代表国家的意志和立场,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符合国情特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可见,学校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同时,由于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在校就读的未成年人,家庭和社会应当配合学校、协助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也应该主动积极地整合社会和家庭的德育资源,从而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有效互动的德育环境。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习以为常的德育架构正在崩塌。中小学生成天面对着现实和虚拟两大世界,现实版的学校德育“涛声依旧”,而网络版的社会大德育尚未建构。互联网上充满诱惑力的各种各样的文字、图片、声音、观念、活动等构成巨大庞杂的信息库,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成为抵触、对抗、消解学校德育正能量的强大势力。虚拟、开放、便捷的互联网正在成为主宰社会德育的重要主体,但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哪个组织有能力建立起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互相整合、相互统一的德育总体框架、主流价值导向以及正面舆论环境。以至于呈现出德育场景的分裂,一边是现实世界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德育主体活动的按部就班,一边是网络世界中的多元价值、多种声音、多种主体并存的复杂局面。并且,来自于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正在引导着社会潮流和变革趋势,冲击着现行的德育模式。

其二,德育内容复杂化趋势。德育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德育内容的复杂化。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那些未经筛选和过滤的网络游戏、暴力、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颓废的不健康内容,使青少年学生过早地面对成人世界、混乱世界和污浊世界。那些不同的政治主张、多元的价值观念、异域文化冲击、真伪难分的海量信息、难以分辨的舆论导向以及良莠不齐的互动表达,使青少年学生在民族文化、国家主权、核心价值观、社会正义、宗教信仰、道德取舍等方面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和想法。更有一些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异己势力,千方百计地利用互联网难以管控的现状,煽动民族矛盾,挑起政治纷争,扩大宗教分歧,鼓动颜色革命,进行和平演变,等等。这一切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都在或重或轻地制约着我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思想和行动,都在或大或小程度上干扰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由此可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学校德育提供极其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判正误、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知荣辱”的能力,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其三,德育过程互动化趋势。德育内容的复杂化需要在德育过程的互动化体验中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去伪存真。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网络的开放与互动,而真正有效的德育也在于“知、情、意、行”的互动性统一。德育过程的互动维度很多,包括情意德育与知行德育的互动、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的互动、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互动、个体德育与群体德育的互动、未成年人德育与成年人德育的互动等。在价值多元化、生活多样化的互联网时代,德育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间结构是指年龄不同的人都可以终身学习、终身修德;空间结构是指人们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影响。互联网的存在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和学习机会,也带来了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网络的监控意识和管控能力。我们要学会并善于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全球化平台,基于数据和事实,充分展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经验,充分宣传中华文化的价值精髓,充分弘扬社会正义和道德规范,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生命力。

云空间的运用推动高校教学变革 篇5

关键词:云空间;网络;人才培养

一、关于云空间

云空间的解释可能有多种。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是一种建立在实名制基础之上以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网络虚拟交流平台。在云空间兴起的今天,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已摆脱了繁琐、笨重、高成本、自我封闭与保守传统的弊端,让更多的受教育者方便快捷的获取越来越巨大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变革已经来临。这种变革不仅会成为新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也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教学变革的先锋。

二、高校师生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下,社会攀比之风违背成长规律的揠苗助长之风不断滋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绪愈演愈烈,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全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多年来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困惑。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平衡发展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有所改变,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老师少学生多的现象,师生见面交流除了课堂四十五分钟之外,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交流互动,然而育人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但是现在的局面很难做到那样的效果。

三、云空间的影响

1.云空间对教师的影响

(1)云空间迫使教师扩大个人资料的储备。

云空间为每位教师提供的个人空间实质上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储存的信息储备库,为教师个人信息(资源)的储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现实性和便捷性。没有资源、空空如也的空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间。不管站在那个角度,扩大教师个人资料储备的任务迫在眉睫。云空间里的资料储备可以有教师本人编写的教案、授课计划、课程大纲;设计制作的试题、作业、评语、PPT课件;发表的文章、博客、评论;第一手获取的照片、图片;制作的影像视频等在内的各类原创资源;还可以由教师通过下载或下载后按空间建设主题要求,通过集合、整合、编辑、重构、合成等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资源再创造与再组合的资料等等。教师应将云空间建设为随时随地、随用随取,安全、高效、方便的学习园地,把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资料库或是电脑硬盘变成了虚拟空间。可以說,这是一场教师资源(信息)储存方式的革命。

(2)云空间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改变。

教师空间的核心任务是教学。利用教师空间根据课程要求制定每堂课的电子表格化教案及资源配置方案,使之成为教学实施程序与操作方案。在教师实施空间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空间进行教学准备。以电子表格化教案或类似的上课实施细则为指南,对学生实施教学,完成每堂课教学任务。这种教学实施过程也使教学由传统的单一型、平面型教学变为复合型、立体型、多样型,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现实教学与虚拟教学、实景教学与名师讲课、图片文字与影像视频、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学校教师与现场专家等等可实现巧妙融合与对接,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观、师生观、教学互动观,可有效实现教学任务。教师课后可在空间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点评作业、展示优秀作业、提供与反馈课程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与帮助,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式学习。教师空间使得教师的课后辅导环节变得更为有效与快捷,并体现出多样化、全天候、泛在性的特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成为教师辅导学生学业、呵护学生成长的殿堂。

(3)云空间自觉成为师生互动的窗口。

教师空间首先是一个交流互动的窗口,这种交流互动既包括本校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互动,又涉及超越时空,打破边界,发展到校校(际)之间的师生、师师互动交流。教师空间资源的丰富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它首先是教师个人获取资源、吸取营养、组合重构、研究提高的学习与研究平台,在空间完成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提升。同时,本校及大学城所有居民都可以从教师的个人空间获取所需的资源与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中得到学习与提升。

2.云空间对学生的影响

(1)云空间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学生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秀空间”。在互动、共享、开放、透明、平等、自由同时又是实名制的空间里,每个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学习资源、个人兴趣爱好、工作生活状态等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所有大学城居民面前。作为学生,都希望把自己最好、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而不是相反。这无形中又成为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内在驱力。

(2)云空间的学习无处不在。

云空间的引入打破了实体课堂与外界之间的壁垒,改了整个教育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屏录技术及其他视频录制工具将课堂内容发布在个人空间里,利用表格、课堂讲义、PPT、表格化教案把课堂带人虚拟空间。学生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选择任意想听的内容,重现想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目标。

(3)云空间的交流无极限。

云空间的运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在实体课堂之外,又营建了一个更大的虚拟课堂,教师通过群组、微博、留言、私信、评论等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互动交流,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与记录。与之相类似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通过前面的技术实现与教师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可以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陌生人之间,老师与陌生人之间等等的沟通与交流。在云空间的交流是没有时间、地点、交流对象等条件限制的,是自由的可以无限延伸的。

3.云空间对家长的影响

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网络信息的云计算时代,共建,交互分享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家长们也会不约而同地加入,他们也可以通过云空间与孩子交流,与老师交流,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动态,成为家长与孩子与老师沟通的纽带。

教育教学历史上的空间革命,改变的不仅仅是粉笔和黑板,而是过去那些陈旧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可是要完全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系统化,只有一个云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更多的人升上云端去体会云空间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无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相信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变为当今社会的现实。

参考文献:

黄晓丽,沙野.论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08.

和谐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内部管理体制,大学理念,学术权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未来十年要构建与完善中国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要注重高校内部管理的人文性、协调性、实效性、持续性以及多样性[1] 。和谐的内部管理体制, 从大学的功能角度, 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 从大学的组织角度, 要体现在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权力结构、校园文化等方面。最终通过和谐的内部管理体制的系统构建与良好运行, 实现建设和谐大学的愿景。

一、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与管理体制, 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体现大学的思想和灵魂, 以大学理念的内在精神为引导。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深具传奇色彩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大学理念, 有三点尤其值得今人借鉴:首先是他的“育才救国”理念, “图救之道既须信民国, 尤其须信教育”, “解决中国之问题为教育”;其次是对人格力量的重视, “研究学问, 固然要紧, 而熏陶人格, 尤其是根本”;第三, 主张了解中国, 服务中国, 要“土货化”。张伯苓认为, 以往的大学教育都是半“洋货”型的, 这样的后果是“往往为抽象的主义或原则所迷, 而置中国之历史与社会于不顾”[2] 。遗憾的是, 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中国大学先驱们的大学理念并未得到很好传承。

对于目前国内高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许多学者也认识到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偏离了大学的理念。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为此进行了透彻的总结:“和世界大学相比, 中国大学的问题和处境仍然是十分独特的。大学里运行着官、学、商三种功能、目标完全不同的机制, 大楼多于大师, 设备重于人才, 仍是普遍的现实。我们的教育之体仍处于前现代的状态, 经济困窘、人才流失的危机并没有过去, 计划体制、官本位的弊端和政治挤压依然存在, 而商业化的侵蚀和对教育的扭曲已经触目惊心。我们树立了雄心勃勃的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采取了许多应急的对策和措施, 但关于什么是大学、什么是‘一流大学’的理念似乎仍待廓清。事实上, 我们对于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这样的概念已经十分陌生了。”[3] 由此可见, 目前在我国高校, 大学的理念已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必须重新加以调整与建构。

二、建立基于学科的管理体制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是学科。建立基于学科的管理体制, 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和谐大学的最佳选择。为了保证基于学科的管理体制有效运行, 必须在坚持准确定位各级职责、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结构、管理重心下移等原则的前提下, 建立学科团队建设机制、竞争与开放机制、组织制度与约束机制、目标引导与考核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

一个以知识为操作材料, 从事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整合的学术组织, 学术性是其本质属性 (李爱彬, 周敏, 2007) 。大学组织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学科是大学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学术细胞, 学科自然成为实现大学任务、功能的基本载体, 而且只有最基层组织——学科, 才能完整地体现大学的本质和承担大学功能。我们可以逻辑地将这种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结构模式表述为:“学校—学院—学科”的大学三级管理体制。基于学科的三级管理体制, 将大学的职能从原有模式中的相互分离状态集结为一体, 有利于学科资源的整体优化, 发挥出学科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学科的横向融合与交流, 为学科交叉和创生新兴学科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基于学科的三级管理体制, 使得大学学术权力通过学科而发挥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术活力, 提高大学学术竞争力,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三、推动高校人事体制的改革

1999年12月,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于是, 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了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 高等学校必须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 进行全员聘任制和教师聘任制改革,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 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从而实现高等学校的人事体制改革。但是, 即便如此,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还是远远滞后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少高校明显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 突出表现在:学校管理机构重叠, 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 冗员过多, 官本位思想严重, 技术职称相对贬值, 教学科研水平下降, 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 高级可用人才留不住, 一般人才流不出, 用人效益和整体办学效益不高。 由此可见, 人事制度的改革仍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2007年7月, 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公开指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4] 。

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想系统地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 要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在用人制度、人事任免制度、分配制度、评审制度等方面要赋予高校更多自主决定的权力。

第二, 要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要真正做到“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契约管理”。要健全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探索新型用人方式, 促进教师人事关系的进一步社会化, 实现高校与教师真正的双向选择, 从而真正达到人员能进能出和人才柔性使用的目的。要借鉴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 理顺职能, 再造流程, 合理设置机构, 某些党政机构合并或合署办公, 联席决策, 不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也有利于党政的协调配合。

第三, 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涉及评价理念、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运用, 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在考核方法上, 可综合运用BSC (Balanced Score Card)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KCI (Key Competency Indication) 等工具, 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战略高度, 构建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根据学科类别与学科层次、高校人事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岗位类别与教师职级的具体情况, 采取定量与定性、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第四, 要建立学术信用制度和教师发展制度[5] 。当前, 在学术失范、学术腐败问题频生的情况下, 要积极探索, 努力建立以学术道德为支撑、知识产权为核心、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学术信用制度。要构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完整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要健全培训机构, 设立培训基金, 调整聘任、考核办法, 试点带薪学术休假制度, 使教师发展制度在组织、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

四、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对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也指明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首先, 要强化高校管理的文化意识,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大学要创造文化, 实践文化, 传承文化, 要发挥它的文化优势, 提升品位, 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6] 。第二,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研究、宣传文化, 首先要研究、宣传核心价值体系。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大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三, 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和谐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调多样和谐, 这是和谐文化的特征。高校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多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 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些多样文化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 高校要适应和谐文化的建设, 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和谐文化建设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学校, 增加了更加深刻的内容, 指出了更加清晰的目标。要把和谐文化建设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以进一步推动或者说在一个更高层面上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对社会的文化建设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 如何发挥这种功能使大学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 也是高等学校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6) :18-20.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 003:15-26.

[4]周济:高校教师水平与人事制度有关短期难改[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7/23/content_6414770.htm.[2007-7-23].

[5]张玲, 何剑.高校人事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EB/OL].www.managers.org.cn/mag/doc/ucman200510/uc-man20051015.pdf.[2005-10-15].

高校德育的变革 篇7

(一) 财务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相脱节

在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扩大、发展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 高校的财务收入已经成为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主, 对外的联合办学、科研经费的拨款、学费校办的后勤产业的经营等等其他收入为辅助的多渠道收入所构成。因此, 高校财务的来源的广泛、庞大和复杂, 使的经费管理难道增大。另外经费用途十分庞杂, 各类具体的经费明细难以预算, 也导致财务核算的管理复杂和困难。而且, 各类经费的使用要求和范围, 加大了报销的工作量, 也使高校的财务报销的工作变的复杂和困难。

(二) 财务经费签批管理与财务报销存在不协调

在我国高校财务经费的管理制度里面, 实行的是家长制, 即是由院系或部门里的最高领导对单位经费负责签批管理。而专项经费的使用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最高领导进行签批。这样, 从制度上造成了经费签批的难道, 同样也使经费报销人的工作更加繁琐, 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进去。另外, 一旦所需要签报销的经费项目与核算人员审计的核算有所出入的时候, 同样对经费的报销工作带来非常重大的麻烦。以上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高校财务经费报销的问题当中, 增加了经费报销的工作和麻烦, 也使得财务工作的报销效率的改善和进步受到影响。

(三) 财务报销流程复杂

经费签批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涉及面广, 动一发而动全身, 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 对各个部门或院系之间, 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对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 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还有, 就无现金报销、网上预约报销的问题来说, 虽然它们分割了财务核算人的制单以及经费报销人的粘单的问题, 简化了报销过程中的现金点数以及支票打印等程序, 但无现金结核的日清月结、与银行的进出对账、及有关的财务审核却是必要完成的, 相应的使财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增加。

(四)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指的是经费报销人如广大师生员工等, 与财务核算人等财经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广大师生人员等构成的财务报销人员对相关财务知识、经费设定项目、报销的限额、报销的程序的了解, 必然和财务人员无法一样, 因此, 报销人在实际报销过程中, 容易引起经费用途于实际经济事项有所出入, 导致报账程序不能顺利完成。另外, 财务内部的一些规定的不断变改和更新, 也容易造成报账工作的停滞。等等这些, 一方面容易造成报销人员对财务部门的不满和矛盾, 另一方面就是影响报账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因此, 信息不对称下的财务报销问题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化。

二、高校财务报销方式的优化对策

(一) 提倡主动财务, 是切实解决当前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的关键

主动财务, 是指发挥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 对于高校财务报销中的各种问题及方式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 并在有效进行人员调整和岗位分工, 为财务报销工作中的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使财务人员能积极工作, 对人热心礼貌, 服务周到, 切忌一问一答, 协助财务报销人顺利完成每一笔财务报销的工作。以前的财务方式, 各个财务部门及财务工作者, 往往只限于眼下管理内容和工作的处理, 无暇注重和思考问题的所在和解决的办法, 任由报销人的激动焦急, 对报销人的处境及工作中的问题司空见惯麻木不理。以上的财务方式是我们财务工作中务必要引起注意和改进的, 也是主动财务的大敌, 导致的将是财务报销问题的矛盾的长期和大量的存在。

(二) 普及财务知识, 减少信息不对称

对于财务报销工作, 有必要普及财务的相关知识, 使各类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得到提升和丰富, 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减少报销人与财务人员信息不对称问题, 益于财务报销工作的有效和顺利完成。

(三) 努力探索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 有效提高报销效率

简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 是一个广泛引起关注的热门问题, 它的问题能够真正解决和改进, 则能空前提高财务保证的工作效率。理论界在此方面也付出了很多思考和努力, 尽管没有突破性进展, 但也取得了若干具有积极作用的小成果。比如无现金报销、网上预约报销以及科研项目的负责制等。无现金报销、网上预约报销的优势在于, 它们分割了财务核算人的制单以及经费报销人的粘单的问题, 简化了报销过程中的现金点数以及支票打印等程序;科研项目的负责制则能利用课题项目直接负责制, 大大精简报销工作的签批环节。

(四) 搭建起财务报销人员与财务核算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当今财务经费报销日益复杂、高校财务报销业务的急剧上升的情况下, 导报员岗位一职的设立显得十分必要。所谓导报员, 类似于银行部门营业大厅里的大堂经理一类的人员, 对于前台业务辅助上的问题予以专门的接待和解决。对于导报员自身, 可以是专门的财务人员, 可以是财务核算人员, 也可以是勤工俭学的学子, 对于经费报销的规定、流程以及个相关职能部门了解能很好的开展经费报销工作的就行。导报员的职责重要在于, 负责核算大厅里的报销、查询、学生交费等各方面业务的咨询、解答和引导的工作。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发展和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 高校的经费途径日益多元化发展, 高校的财务报销问题也日益复杂, 成为了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系到高校财务处理的效率及服务性高校的创建, 因此对高校财务报销方式的探索及改革,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理论界也做过不少的研究, 也提出过许多基础性和建设性的办法。文章也探讨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销方式,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高校德育的变革 篇8

一、中国高校油画教学发展历程

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美术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 并且逐渐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油画教学体系。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全国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油画专业, 并且也培养出了大量的油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 中国油画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视野不断地拓宽, 但是油画的教学模式人是单一的、陈旧的。因此, 人们开始进行反思, 学院进行推动, 油画也开始关注人的精神、心理和个体存在, 并不像原来只关注描绘社会现象, 群体生活。

2008年, 笔者对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进行了考察和观摩, 根据教学导师不同的教学主张、艺术主张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爱好, 将油画系本科阶段的教学分为四个工作室。为实现油画基本功和艺术创造的教学, 各个画室将规范与纲领性、整体性教学。虽然各个画室风格迥异, 但在教学上却有相同之处, 比如, 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 也十分重视创造性和艺术性。教学效果还不错,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有弊端的, 比如说, 创造教学和创作力的培养还有很大一段差距。本世纪初, 具象表现绘画工作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创立, 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继续推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也建立起了具象表现工作时或实验班, 推动了绘画教学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确定了美术教育的民族化、国际化特征的教学思路, 使美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开始关注纯视觉领域的角度突围是以法籍华裔画家、学者司徒立带来的“具象表现绘画基础理论”为开端的。所谓具象表现绘画, 其本质的要求是绘画应该回到视觉、现象学式的看, 是视觉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中国高校油画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 将基础创作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同步, 发挥学生自主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针对油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不能再将油画教学看做简单的技能传授和学习, 应该将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的思想贯穿在教学中。受写实派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校在油画课程教学相对比较单一,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难以培养绘画兴趣。所以, 必须要对油画教学进行变革, 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也不能完全抛弃, 应该继续保持。现阶段, 在油画教学中, 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有利于学生对各种问题采用非常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解决, 创新思维对油画艺术而言是十分重要, 它要求我们在打破常规的同时另辟蹊径, 也是高校油画教学传统模式所缺少的。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就是鼓励学生在油画创作中对事物色彩、描绘比例、组合事物形象、改造事物等方面要大胆的进场尝试, 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指导, 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想象和联想, 挖掘学生在油画艺术方面的潜能。在创造性思维应用中, 想象与联想是重要的组成, 在对学生油画创作能力方面有提高的作用。

(二) 努力达到民族文化与油画创作的结合

在我国油画教育教学问题中, 一方面应该对西方国家的油画艺术和技巧进行研究与学习;另一方面应其牢牢抓住我国民族传统的艺术净精华。在油画教学中贯穿这一思维, 就是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同时将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如何融入其中。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而言, 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技巧与精神。技巧方面, 应该不断的吸收西方先进的绘画技艺;精神方面, 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者缺一不可, 少哪一方面都不能叫中国油画。由于我国油画发展的历程比较特殊, 加之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 现阶段的绘画教学改革只是处于探索阶段, 其推广和形成良性效果还很漫长, 所以教学改革具有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尽管多元化油画教学变革在各大艺术院校推行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实际上, 多元化油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好或不好、对与错的标准, 还要引导他们如何学习。而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决定着油画教学应该是变革而非闭塞的。

(三) 健全的油画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评价机制特别强调技能训练和考核, 造成学生素质过于单一,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健全的油画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油画的深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油画教学改革, 我们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光注重优化技能考核, 还要重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另外还应加强油画创作与时代发展及民族文化的结合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还能增加油画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大鹏.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之我见[J].戏剧丛刊, 2012.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变革 篇9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1979年2月文化部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和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 之后, 各院校开始思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 重新制定各专业的教学方案。并成批选送教师, 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考察, 各类展览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也开展起来, 许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 新的系科纷纷建立。各校还纷纷成立了学术委员会, 建立了各种工作室, 完善了教学和科研机制。自上世纪80年代末,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已形成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附中生的多层次教育体制, 增设了许多短缺专业, 如美术师范、美术史论、年画、连环画、环境艺术、壁挂、壁画、计算机美术、书法篆刻等等, 招生人数也成倍增长。

对外开放至90年代, 这时期, 最有特色的新学科是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公共设计、综合绘画和服装设计等等。美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也迫使教育进行再反思, 学院教育的滞后, 变成了一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于是教学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 转向了素质教育, 转向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 教学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辩方面。

世纪之交, 中国教育的产业化趋向和国家“合并”、“扩招”政策的实施, 使中国美术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促使民众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美术教育日益走向大众, 传统的封闭式的精英式的学院美术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曾经掀起了一股学校合并和升级的浪潮, 虽然这一浪潮如今渐告平息, 回顾和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仍是尚待进行的重要任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是有目共睹的。在量的发展的同时, 如何实现质的提高, 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美术教育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长期以来, 由于存在轻视师范教育的偏见和师范院校师资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使中国的美术教育尤其是高等美术教育“重专业美术教育, 轻普通美术教育”、“重技艺教育, 轻素质教育”、“重艺术家的培养, 轻教师培养”, 师范美术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逐渐混同, 投资重复, 资金浪费, 培养目标模糊, 学生毕业后希望获得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职位, 而基础教育则存在美术师资严重不足、水平低下,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美术教育同培养创造能力联系起来, 这既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也符合美术教育规律。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变革建议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美术教育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优化课程组合, 改革教学过程, 增加教育内容, 完善教学设施。

1.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应优化组合

在当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之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进和变革:

其一, 应将现行的美术学科类课程优化组合, 关注学科之间的关联, 实施采用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型, 以增加高等美术教学的效率。

其二, 普通美术教育的教育内容融入高等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中, 将普通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美术学科教学过程当中, 使教育理论变成教育实践, 使学生学习美术创作的过程变为理解美术教育的过程。

其三, 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调整还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 着眼于全球化多元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关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 与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选择。

2.教学过程应加强教育性

教学过程是指通过教师的教授和指导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所经历的步骤和顺序。

其一, 师资队伍。学校应该培养、选拔青年一代学科带头人, 发挥中年教师思路开阔、精力旺盛的中坚作用, 发挥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强、后劲足, 适宜担当创作、科研重任的主力军作用。

其二, 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主体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 才能在美术教学中超越个体建构的局限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学应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 设置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 和多元文化、多种艺术样式的学习背景, 培育在实际美术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中的能力;要培育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思维, 方能引发独创精神与突破前人的陈规模式或艺术俗套。

3.增加现代主义美术教育内容

现代美术中许多作品重在主观意识的表达, 晦涩难懂的作品也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素质和修养, 否则难以透彻地讲解。

其一, 在现代主义美术的教学欣赏中要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现代艺术作品中的创新精神正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也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欣赏中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画家表现的情绪, 运用和锻炼发散性思维, 以多角度去欣赏现代主义美术的核心思想。

其二, 在欣赏教学中注意联系其它艺术形来和现代艺术相比较、相沟通。如抽象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写意, 两者狂放挥洒、直抒胸臆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 传统的书法艺术与西方抽象绘画中的布局、结构也有相通之处, 再者可以联系与设计的形式因素相通的地方来欣赏和讲解。

4.硬件教学设施的补充完善。

其一, 建立技术和实践工作室。技术实践性的课程应配以相应的技术工作室和实践基地, 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其中的内容包括:作品鉴别与分析, 城市与建筑、素描、壁画、版画、信息制版、石版、泥塑、人体结构、镶嵌画、翻模、舞台道具制作、DV及影像技术处理、玻璃彩绘、立体构成制作等等。

其二, 硬件教学设施的补充完善。笔者的设想和建议是将来的院系图书资料室应扩充规模并由三部分组成:图书厅、多媒体厅、信息与文件中心厅。图书厅主要应以现当代个人画册为主, 还有各类展览资料专栏, 以及论文、传记, 它让学生能及时参与当代艺术的学习。多媒体厅一部分是与图书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艺术报刊和杂志;另一部分为各种录相带, VCD视盘等等。信息与文件中心厅应藏有大量关于现当代艺术的幻灯片与大批本校历届学生优秀作品的幻灯片, 中心还应具备召开各种座谈会, 邀请社会知名艺术家、艺评家、文化界知名人士与学生交流的功能与条件。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2]李思荟, 马凯旋.试析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文教资料, 2007, (11) .

论高校钢琴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策略 篇10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  变革策略  创新策略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通过钢琴教学能够让当代的高校学生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对人文素养的提升、对综合能力的积累。钢琴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教育进步的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因此,高校钢琴教学应顺势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发挥输出高素养人才的巨大潜能。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钢琴是表现音乐魅力的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普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人们对钢琴的热衷与痴迷,产生了专业的钢琴学科,从而系统地提升了学者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品味。在很多高校中,钢琴已经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目前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琴房和练习的曲目较少、钢琴破旧、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等。导致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呆板僵硬,弹奏出的乐曲表达不出情感,丧失了学习和创作的兴趣,难以在艺术上有造诣。因此,高校钢琴教学需要尽快有效的变革和创新教育模式,从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的计划和体系着手,调整培育模式和方法。从而实现高校教育和学生特点及社会需求相辅相成,为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提供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高校钢琴教学的变革策略

(一)变革考核模式,进行综合成绩评估

对大学生成绩的客观考量还得用成绩来做为评判标准,特别是学习钢琴的学生,他们所表示出的演奏技术和水准是进行评估的重要部分。变革之前的单纯性期末考试的考评形式,采取综合平时学习的态度及水平、平时测试的表现、实践性活动的参与度、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这五项指标,制定五类评估项,即钢琴的演奏成绩、钢琴的重奏成绩、钢琴的伴奏成绩、钢琴的实践活动成绩和艺术表现成绩。从学生开始学习就进行平时性测评,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这五项成绩分数,再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具有综合性的钢琴课程的分数。这同时,还要求对钢琴课程的内容分类模块化,这样更便于考核,还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并且能充分了解到自已在哪一部分更具备优势,查缺补漏。

(二)变革教材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首先,把《钢琴演奏艺术》作为理论基本,使学生深刻掌握钢琴的结构和发音的基本原理等理论基础。提高教材设计时的创新性,比如体现出地域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并增加钢琴与其他乐器重奏、双钢琴及协奏等作品,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创新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践,不但要引导学子们熟练掌握谱法、音乐语言特征等理论知识,还要感受作者的创作灵感、曲子的灵魂、创作方法,扩展对艺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对不同时代及不同作曲家的曲风有独到的见解。逐步引导学子学习和声、试奏、曲式等知识,培养结构和框架思维,学习节拍、力度、调式、等复调学内容,提高乐感和演奏力。同时增强趣味教学,比如,开展即兴演奏和伴奏比赛、音乐会、演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注重学子能力的提升,开拓教学内容,扩展视野,增加戏剧、化剧、舞蹈等作品的欣赏,使音乐风格及流派特点通过作品自然流露,培养审美观和品鉴力。

三、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变“传道授业”为“解惑”

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按照多年的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管学生爱不爱听,听不听得懂,就是按教学计划一直往下讲。也就是“老师弹奏——学生弹奏——老师纠正”的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的单一式教学。虽然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对付考试,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法和理论要点,但是很少会使学生有创作的冲动和思维。而指引和启迪在创新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扎实的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曲子的领悟和审视,增加听赏训练,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把同学们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向老师反馈,有偏差的地方老师再给予启迪,变“传道授业”为“解惑”。这样,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美,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挖掘,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演奏风格的把握和对乐谱的认知,结合自己的情感和对钢琴触键的设计,进行二度、三度创造。

(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变“千篇一律”为“丰富多彩”

一是先做调查,充分了解学子们的兴趣点和学习习惯,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指法和和声等的训练。在主要钢琴专业课之余,可以引进西方先进国家的课程设置,尽量增设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选修课,比如,音乐造型练习、音乐疗法等,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和思维,从而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传统追求钢琴演奏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增加课下实践活动的创新性,让学生主动策划。比如,开展“自创钢琴曲”、“四指联弹”比赛、“原创音乐会”、“钢琴接力”等,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学生们的组织、策划、团队配合和创作能力。二是转变“模仿”为“活学活用”,传统教学侧重学生对老师的模仿,这样就会禁锢了学子们的发散性思维,不断在教学中注入新鲜的元素。比如,请学校中不同的老师和当地钢琴名家给同学们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学习钢琴的见解、弹奏的技巧以及他们的人生阅历,使学子们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拥有更多的激情和韧性。老师还要带领学子们把“活学”的知识“活用”,在实践中考检自己,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弹奏中,在面对很多观众的时候充分的表现自己,克服紧张情绪,排除干扰素,表现钢琴演奏的魅力。比如,老师和学生们组成团队,去社团、剧场、晚会、庆典、公益活动等参加演奏演出,感受现场音乐气氛,增加实战经验,学以致用,在找到自己的弱项之后再度学习,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演奏能力与音乐水平。

四、结语

创新钢琴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创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有激情、有音乐见地、独特演奏风格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平,李岩.基于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思考[J].大众文艺,2012,(22).

[2]郭金.论对高校钢琴教学的探讨[J].神州,2013,(01).

上一篇:高校职业化转型下一篇:中西方餐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