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2024-09-19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精选8篇)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篇1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 它与德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美育则是架设在德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 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德育往往只注重采取单向的灌输和施教, 较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 这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虽然着力不少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融善于美、美善并举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德育与美育的辩证关系

从中西教育史上看, 融善于美即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认为, 诗、礼、乐三者是统一的, 诗、乐等美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论语》中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又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乐可以治内而为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是诗赋予人们各种情感, 并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 它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由此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而乐则可陶冶人的情操、德性, 改变人的不良习俗, 把理智上认为应该这样做, 变为在情感上自觉去做。从而使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 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到了近代, 更是将德育和美育相提并论。比如,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启蒙者, 他根据西方近代心理学原理,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和美育, 认为“三者并行逐渐达真善美的理想, 又加体育, 便成为完全之人物”。[1]与王国维同时代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是第一个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人, 他当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中“忠君”和“尊孔”这两条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 提出了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即体、智、德、美四育) 五项教育方针。他还把美育的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认为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奏效, 因而主张借助美感教育来实现。他说:“美感者, 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 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为之津梁。”[2]在西方, 早在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便以善论美;柏拉图则明确地把“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 [3]主张美和善的统一说;亚理士多德也认为“美是一种善, 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一种善”, [4]因而他十分强调音乐的陶冶、净化功能, “音乐应该学习, 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 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 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5]近代以来, 德国古典美学家、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提出, “美育”的初衷便是通过美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 进而拯救整个社会。他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 [6]强调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现代西方德育界所盛行的“行为技术学”更是与儒家的德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反对灌输与过分的约束, 反对与人为敌的清规戒律, 注重暗示与心理感召, 强调创造出一种舒适而富有美感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人的行为能被有效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同时又能提高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综上所述,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融美育于德育之中, 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今天, 德育和美育仍然是中国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相互区别, 但又互相联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审美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内容之一。德育与美育应密切协调, 共同育人。

首先, 德育与美育有着重要区别。美育即审美教育, 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 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 以实现自身的美化, 因而美育更多体现为一种情感教育, 着重于对人的感性激励, 影响人的趣味、性情、心理, 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丰富, 美育的内涵已不仅仅限于认识美、感受美, 它所涉及的

高教论坛·2009/8

内容更加广泛, 既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 还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 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按照时代社会的理想和道德要求来规范、养成个体的品质、思想、行为, 它所要承担的是受教育者理性的教育内容, 致力于调整和发展人的道德意识, 建立有序、有礼、有节的人际和谐关系, 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具有准确的把握, 并能够用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这才是德育的本质属性。目前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施主要是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 更多采取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培养大学生兢兢业业, 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从中我们看到, 德育解决的是道德信念等理性问题, 美育则是一种生命教育、美育与之既不是从属关系, 也无法相互替代。只有遵循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本质规律, 才能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科学的教育。但是, 美育与德育又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7]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 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美育对于道德的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诗歌时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 读他们的作品, 会使我们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 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 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 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8]在德育中导入美育, 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 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一个人只了解了某种道德规范, 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 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 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或熏陶, 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 由于美育能激发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能动感受, 使人产生激情, 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 思想情操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80

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9]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 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 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 而且是美的, 甚至是崇高的。

可见, 德育和美育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美育有赖于德育的指导和升华, 从而使审美意识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德育则有赖于美育丰富其内涵, 由此达到陶冶性情, 净化心灵的作用。德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 人的内心世界是最丰富而又最易变化的。塑造人的灵魂, 雕琢人的内心世界, 是一件非常艰巨和复杂的艺术创造, 用简单呆板的说教方式是不能奏效的。因此, 进行德育工作, 既要有思想性和逻辑性, 又要有情感性和形象性;既要言之成理, 以理服人, 又要融理于情, 以情感人。

二、实现德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的基本途径

如何将美育与德育完美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 高校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 以塑造美好心灵为宗旨, 实现德育与美育目标的统合

从古至今, 人们对教育的目标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主张, 诸如培养君子、真人、绅士乃至于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如何表述, 实际上都是对人格理想的一种诠释。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 道德和审美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不存在主辅、本末的问题。因之, 在实施过程中, 德育和美育的培养目标理应统一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完美的人生状态, 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统一, 首先在德育目标的取向上, 要克服社会本位的偏差, 扭转泛政治化的工具论倾向, 应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学校德育的追求。其次, 在美育目标的取向上, 要克服“唯艺术美”的倾向, 树立大美育观, 将人性之美作为美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 包括美育为德育服务和德育采用审美形式两个方面。从美育方面来看,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并非人一生下来就会审美;虽然美善价值的同一性决定了美的道德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并非人人都能从美的载体 (如艺术) 中体验道德情感, 这正如贝多芬的音乐和毕加索的绘画只对于“具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人来说才有价值一样。而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觉到形式美的眼睛只能由美育来造就。所以在大学里应抓好美学、美育艺术欣赏等课程的教学, 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他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 通过开展诸如校园艺术节、文艺晚会等课外活动, 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来看, 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有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实施审美化的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教学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德育课教师, 首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要能以情感己, 再以情感人。否则, 如果教师把德育理论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果和空洞的教条, 自己都不相信, 学生又怎能不兴味索然甚至对其生反感呢?其次, 在教学内容上, 可以通过欣赏一些高尚的文艺作品以增强感染力, 通过选择生动形象的对比事例和真实可信的榜样以增强说服力, 通过播放好的影视作品以加强震撼力。这种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讲授方法, 贴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 容易激发起大学生的审美兴趣, 实现其道德心理与审美心理的融合, 使道德教育既合理又合情, 从而到学生的认同。

2. 以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诉求, 实现德育与美育统合

道德和德育的价值在于在人和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的关系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的标准就是人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依相伴、互为条件、彼此依赖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关系, 恰恰体现了美的精神。关于美是和谐的观点,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提出并系统地阐发过, 他们提出的“黄金分割率”, 对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和谐为内在精神统领德育与美育内容, 是德育与美育得以整和的契合点, 最终达到“天人和、人己和、己己和”的至善大美境地。为此, 第一, 要增加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容, 包括身体和谐、心理和谐和身心的和谐。第二, 要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使学生学会在交往中通过沟通、对话、分享, 达到不同主体的和平共处。第三, 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道理。

3. 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为催化剂, 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统合

人是理性的存在, 也是感性的存在。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 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智育目标的达成, 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 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 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 “以情感为纽带”,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 要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 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在高校里, 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主要是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拓宽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智慧, 陶冶学生情感, 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和纪律约束, 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需要,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一味地对其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教育, 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 现代德育应该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 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看成有丰富情感的人, 积极组织、创建轻松的育人气氛, 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对话, 形成师爱生的情感氛围, 这样既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又能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交流打基础。只有德育美育互渗互补, 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感染教化功能, 使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其次,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 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再次,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 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演中, 理解作品积极的思想内涵, 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 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德育课, 利用美的教育手段, 吸引学生沉浸于其中, 以不直白显露教育意图的间接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

总之, 高校应将德育与美育完美地结合,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达成德育和美育的双重目标。综上所述, 只有在目标、功能、途径等多方面, 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人格, 才能培养出善与美的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安仑.美学研究与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19.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4.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25.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1.

[5]伍鑫甫.西方文论选 (上卷)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95-96.

[6]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7]艾迪生.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22.

[8]樊莘森等.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473.

[9]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篇2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 篇3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所谓德育,是指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

德育和美育的区别主要在:前者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培养个体对社会的服从;后者是一种解放教育,注重发展个性。前者主要通过说教、灌输实施,后者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但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把美学和伦理学用之于教育实践的德育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系。

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效果。德育与美育只能结合,不能分离,也不能互相代替。

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德育上的优势

1.有利于塑造学生心灵的美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精神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可以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础。例如《一分钱》这首儿童歌曲,通过一个儿童的口吻,叙述了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经过,全曲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拾金不昧的美德。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段饱经忧患、血泪交融的历史,然而正是这段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却最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欣赏或讲解这一历史时期艺术作品的时候,应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方面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有利于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大多数的音乐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如音乐课上的合唱、合奏、音乐游戏及课外的歌咏比赛。这些活动都能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人与人紧密合作的良好道德。过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把音乐活动当成培养新一代社会规范的早期教育来研究,并在教育中给予非常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通过其所表现的情感与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丰富的情感与生动的形象,体现了音乐作品的内涵,陶冶人们的情操——有感情和思想结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激发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美育上的优势

音乐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其最大功用在于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它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四、坚持“德美结合,以美辅德’的教学改革思路,努力使德育与美育结合

1.在教学内容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增设一些美学知识,将真善美紧密结合起来,用美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追求心灵的美好,道德的高尚,正确认识人生,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2.在教学方法上,力求艺术化、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根据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借助倒叙、插叙、演绎、归纳、对比、幽默等技巧,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亲切、朴实的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每一堂课充满活力。例如,在介绍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这部作品时,除了让学生完整地欣赏音乐作品,演唱主旋律,感受音乐美之外,还重点介绍了斯美塔那的爱国情节,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一条主要河流,作曲家正是通过用音乐来描述沃尔塔瓦河来歌颂自己的国家,表现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和曲作者的介绍,又增添了情感上的认识,联系自己听过的作品,在思想上也有了充分的认识。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篇4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理性与感性不能片面发展, 而目前我国教育对理性教育的片面强调不仅削弱了学生的生命力和幸福感, 也同时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也容易陷于概念、理性、知识的纠缠之中。教条呆板的教育形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学习实效。

鉴于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理性教育, 我们不妨在德育中引入美育的方法和内容来补足德育教育的缺陷。“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满, 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 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 有情趣的人生, 对世界产生无限的爱恋, 无限的喜悦, 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美育与德育不仅是相通的, 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也就是说, 缺乏美育的德育是不彻底、不完全的德育。它对于人的影响将始终停留在外在的、肤浅的层面, 而不能到达人的内心深处, 造成完全的人格;而缺乏德育的美育则是狭隘和封闭的美育, 它将因此而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 只有依赖于德育, 才能将美育的触角深入广阔的社会领域。

清华大学的帅松林老师提出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的理念具有启发性。美学专家指出, 审美是沟通感性与理性的桥梁。“美育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与人格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其中感性教育是基础, 趣味教育是中介, 人格教育是目的, 它是通过泄导、升华感性来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全人的最终目的。”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德育过程中的美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二美育思想在德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的思路和方法

1. 观赏

德育课程中遇到的话题非常丰富, 因而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关于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婚姻爱情、道德情操等领域, 都有可供发掘的丰富资料。这些资料有诗歌、散文名篇、歌曲及影视的形式等, 都可以充实德育课的教学, 并带有强烈的审美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作为在课程内容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观赏类的内容带给学生美的视听享受, 直接诉诸他们的感官和感性, 从而奠定他们正确认识的情感基础。

此外, 把课件做成美的艺术品也是很重要的。除了逻辑清晰、内容正确外, 课件的版式、选图、配色、背景音乐等都要形成和谐优美的一体, 让学生在美的历程中完成一次理智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与此同时, 他们也耳濡目染, 学会用审美求美的态度来面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等, 自觉摒弃陋劣粗浮的生活学习态度。

2. 参与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教育的唯一主题”。书本知识不过是二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他们从课本上得来的正确思想, 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最终目的。因此, 思想道德修养课一定要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如让学生形成团队进行调查研究的形式就得到了好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 这对他们自身来说就是一种动手、思维、实践的可贵过程, 必然加强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和思考。同时, 对整个大学教育这也是很有益的方式。

3. 讨论

大学美育的目标是人格教育, 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这应是美育的最终目的。对美的认识深层关联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乃至世界观。要形成健康向上、具有道义属性的审美观, 帮助学生脱离庸俗、低级趣味的审美倾向, 必须要帮助他们综合运用他们的一切哲学的、美学的知识储备来甄别美丑善恶。为了充分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讨论, 这种讨论可以放在“美不美”的视角, 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美丑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

当然, 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任课教师的美学和哲学修养, 乃至更广的艺术修养。这一点就为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和要求。美育的天地是广阔的, 美育的形式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美育内容在德育课堂上的渗透

美育内容在德育课堂可以说贯穿始终。这其中既有道德榜样们的人格美, 道德圣哲的思想美, 也有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独特的审美品位和生命情调。

比如, 在“爱国主义”这一章内容中, “热爱祖国的文化”是热爱祖国的一项基本内容和要求, 那么, 作为祖国的文化, 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品位就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不了解又何谈热爱呢?因此, 在介绍祖国的文化时充分展露祖国文化的审美倾向就很重要。如从魏晋时期绵延至今的“尚清”的审美趣味, 在梅兰竹菊、远山、烟霭、露珠等审美意象的展现中, 崇尚自然、清雅的审美品位得到诠释, 对大学生理解本民族的艺术乃至文化哲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对于学生在与当下和西方的审美趣味的对比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树立民族自信心都不无裨益。此外, 还有与目前全世界风行的环保运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仁民爱物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等。

理想、价值、道德这些思想品德修养课堂的关键词无一不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这种整体性就更是其最基本的文化特征了。在探讨这些内容时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的思想对加深课程的理论深度和文化魅力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相信通过不懈的探索和积累, 借助美育的魅力来涵养德行的尝试一定会有着广阔的前景。因为这符合现实世界, 也符合人性的需求。因为, 最高的人性成熟只能在审美结构中。因为, 审美是感性的却积淀着理性的历史;它是自然的却积淀着社会的成果;它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它不是所谓纯粹的超越, 而是超越语言、智慧、德行、礼仪的最高存在物, 这存在物却又仍然是人的感性;它是自由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由。这就是从个体完成角度来说的人性本体。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作为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的美育对作为规范教育、理性教育的德育教学工作的有益价值, 尝试性地提出了三种美育思想在德育教育中具体运用的思路和方法, 即观赏类、参与类和讨论类;其次, 也尝试举一些具体的范例来说明美育与德育在内容上的结合思路。

关键词:美育,德育,思路

参考文献

[1]樊美筠、罗筠筠、王德胜.21世纪我国学校美育的操作设计[J].北方论丛, 2002 (4)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

[3]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4]方东美.生生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

[5]樊美筠.美育与德育关系新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4)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 篇5

龙川县赤光中心小学 邹武军

【摘要】:我们的美术教育家前辈们早已总结出美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这三个功能没有明显的其别,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的今天,美术已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科,越来越收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所以美育(美术教育)中的三个社会功能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恰巧符合德育的内容。因此,美育里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美术教师只要利用好美育里的德育内容,用好正确的德育方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关键词】:美育;德育;挖掘

如今,现实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独生子女。如何培养好这一代新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美术学科这一优势,传承中华传统艺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下面就以现实情况,浅谈自己对实践的理解。

一、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之前,大家强调的是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当今,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成绩与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中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二、美育与德育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外表美更有内在美的人才,必须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

当然,美育和德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也不是相互代替。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说成是美的,禁止学生做的说成是丑的,要求学生去追求美的,摒弃丑的,同样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以达到德育的效果,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我国南朝僧佑的《弘明集》中讲述了一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闻名于世。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就想弹几个曲子给牛听听,于是他拨动琴弦,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是那么娴熟动听,可是牛只是低头吃草,毫不理会。后来他又弹了简单的曲子,一会拨弄蚊子的叫声,一会拨弄小牛的叫声,那头牛竟竖起耳朵,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留心地倾听着。罗丹的话和“对牛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

另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实践。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篇6

一、德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工作也随之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主线,以形成理性行为为特征,以塑造完美人格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形成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心态,展示愉快、自信、自强和进取的精神风貌,树立对真、善、美的终生不懈的追求。德育是让人成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德育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

在国际形势复杂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作为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取得国际竞争中的人才优势。这种竞争型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而且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学校教育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為先”的原则,抓好人才培养的德育工作。

2.德育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代写论文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德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决定着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是一个社会和民族道德水平的风向标,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未来。

二、美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美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用美的生活、美的事物、美的理想来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激励人们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美育在现代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美育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智能的需要。

探求自然奥妙、了解社会人生是学生的强烈愿望,美育可以为学生掌握主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打开一扇别开生面的窗口。学生只有具备了较丰富的审美修养,才能逐步触摸到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细致的观察力以及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美育是学生陶冶情操、愉悦精神的需要。

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又是一个人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和最难把握的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求的精神,同时又具有情感复杂易变、心理不稳定和易受暗示等特点。情感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逐步完善。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越丰富,越深刻,其个性精神的发展就越自由,越全面;一个人情感体验越积极,越健康,其精神世界也就越充实,越完美。

3.美育是学生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美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审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生背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其自身形象和生活的美丑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学生是有着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群体,要想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审美的时代要求,真正体现出未来构建者所应具有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除了努力学好专业之外,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素质。

4.美育是学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需要。

美学家苏霍姆林斯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只有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纯洁的心灵,才能从思想到行为上为他人做出表率,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真正做到为人楷模,最终把自己锻炼成为有高尚道德修养和丰富审美情趣、心灵纯洁、人格完善的高素质建设者。

三、德育与美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关系

1,德育与美育的差别。

德育主要靠传播伦理道德观念,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美育是形象化教育,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目的。在德育教育中主要要求理智的分析、判断、说教等理性活动;而美育主要是靠生活中美的事物来熏陶学生,让学生在美的追求过程中欣赏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自觉地用社会的普遍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美育则是一种解放教育,它偏于在有引导的审美活动中,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注重发展其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从而自发地、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情感。

2.德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

首先,美育具有德育功能。美育是关于人类自身美化的科学,美育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还可以促进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用美的规律去美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美育不但可以完美人格的塑造,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高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感化和协调作用;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激发积极健康的情感,抑制和摒弃消极庸俗的情感,起到对学生的品格情操的陶冶作用。其次,德育与美育的工作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席勒提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别无其他途径’,德育的目标是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使人形成一定的习惯和素养,提高人的精神文明,培养对“真、善、美”的正确观念;美育则是一种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它可以把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推向前台,寓教于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德育和美育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培育青年的思想觉悟、美化青年的心灵,从而提高青年的素质,推动人类的社会更快发展,因此,两者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再次,德育和美育在教育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是感性和理性的辩证统一。道德培养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育是培养道德的一种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川由此可见,德育和美育往往是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在素质教育中更是如此。学生从美的环境、美的事物、美的思想、美的情操中接受道德教育;同时,德育又让学生知道了辨别美与丑的道德标准。

四、德育与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建议

1.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化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绿意葱葱的校园长廊,布置优雅的教室,雄伟壮观的图书馆,均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品德修养;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放松,智力得到发展,学习更有活力。优秀的校园文化也具有很强的美育功能,校风、学风和丰富的校园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文明、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可以让学生从心里感到自豪、骄傲,从而在精神上受到鼓舞,提高自我约束力,在美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一切好的东西,改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丰富的校园活动也是加强美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灵活、选择自主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展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一次“八荣八耻”戏剧小品大赛,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行为是光荣的,什么行为是可耻的,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荣辱观;一次风筝节比赛,能够让学生从对风筝的设计与展示中获得美的享受,更能让学生对风筝这一传统事物重新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一次手语的推广,能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给予社会上的聋哑人群体更多的关注。

2.加强德育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融合,促进德育、美育共同发展。

高校中的德育与美育 篇7

既然要推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仅认识到语文具有审美性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语文教育的目标、任务、方式、教育手段和形式, 就会发现, 语文教育是一种以“美育美”的教育活动, 也就是说, 语文教育是一种德育和美育。审美性是语文教育最本质的特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 让学生感知美

素质教育的推行, 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 如高尚的人格、奋进的精神风貌、严谨的工作作风、优雅的气质风度以及他们美的教态、美的语言, 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作为教学辅助方式。语文教师的教态美, 通常能充分地把课文的美学价值、审美情趣、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的审美感受等集中地表现出来。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 风格不同, 语言也各呈异彩。教师若以准确传神的语言, 描绘出课文中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 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和意, 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 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情感。

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品格在于富有灵气和思想。课前, 教师应考虑到, 一堂课怎么设计, 达到什么目的, 体现什么思想。课堂上, 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 根据教学需要, 巧妙地利用现实环境和课堂上瞬时出现的情况制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来感染学生, 让其获得审美感受。

二深掘作品内涵, 提高文学鉴赏层次

如今, 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仅停留在阶级、社会、政治、时代的浅层去诠释作品。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归纳, 已形成一套公式, 该作品通过什么内容, 表现什么思想, 歌颂什么, 鞭挞什么, 它已经完全变成教化的工具, 文学审美的趣味消失殆尽。如读朱自清的《春》意在通过作者对春风、春花、春雨图的描绘来表现作者对春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种分析没有错, 但如果文学作品的鉴赏仅此而已, 却显得粗浅, 难以引起共鸣。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包括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读者往往能跨越时空与作者沟通, 与作品产生共鸣。

“语文教学就是要打碎桎梏, 破除框框, 让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去感悟语文的美, 去张扬人性的善, 去探求人格的美。”如读鲁迅的《祝福》, 在指导学生认识到专制冷酷的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之后, 可进一步挖掘: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 为什么不能幸福生活?为什么鲁四老爷的罪恶没得到惩罚?为什么破败的农村景象不能得到改变?学生在与目前的社会对比之后, 不仅认识到祥林嫂这样一个劳动妇女在封建社会遭遇的必然性, 也会对万恶的封建制度表示愤恨, 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受到了教育。

语文教材中精彩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篇感悟人生的范文。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验中超越出来, 上升为对人生的关注与体验, 长此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对人生的体验,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从而体现语文课的德育、美育价值。

三在审美实践中, 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如今的语文教育, 并非培养过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旧书生, 而是把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育。

从学生个体来看, 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不同, 审美旨趣千差万别。另外, 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只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写作实际, 必然会扼杀他们身上固有的创造力。

创造性是审美性的特性。德育、美育过程中, 学生通过美的欣赏活动, 可以使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咯拉山北麓。而几位大诗人的描写却不一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勾画黄河水从天上往下流;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勾画黄河水流向遥远的天空。要欣赏和理解这两句诗美的意境, 除了要具备文学、美学及艺术的知识, 还要有很高的想象力和鉴赏力。学生正是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学生在审美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仅让他们认识到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区别, 还让他们在文学欣赏中, 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的创造力, 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 展现其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通过美的手段 (美文、教师美的示范)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使之成为具有人类共性 (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 又具有独特个性 (个性化审美意识) 的人。因此, 突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十分重要了。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 篇8

1、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区别

1.1、概念的不同

(1)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智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4)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1.2、教育目的的不同

(1)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锻炼人们的身体,增强人们的体质,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互帮互助、友善待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3)智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4)美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具有主动发现美得事物的能力。

1.3、各种教育地位的不同

体育是智育、德育、美育的基础,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谈智育、智育及美育;德育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盘;智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联系

2.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在学校中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参赛规则的严格性、以及道德行为的一致性等都表明德育有助于体育,同时体育也有利于德育的发展。

(1)体育本身竞争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体育比赛中,参赛人员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进行竞争,当自己获胜时,往往会通过刻苦的训练来保持成绩;相反,如果自己落后,便会通过顽强的拼搏去战胜对手。这种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竞争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体育合作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体育比赛中许多项目需要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例如:接力赛、篮球赛、足球赛、球类的双打比赛等,只有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由此来看,体育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生活中其实也一样,当有许多事情我们自己无法完成或者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体育是体力和智力结合的身体活动。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又能增强神经系统,特别是使大脑得到充分地锻炼,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又对人们的智力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1)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能长时间有效地进行工作。

学习是一项体力与脑力结合的劳动,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这种脑力发达与身体素质低下的不对称情况,不利于青少年们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若人们能够坚持从事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大脑处于有效工作的状态。

(2)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充分满足大脑工作对氧气的需要,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3)体育锻炼能够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保证大脑互动所学的血糖供应。

(4)体育锻炼还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为智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体育具有美育功能,但它与音乐、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

(1)人们可以从观看体育比赛、表演中欣赏到美,也能从自身练习中体会美。

(2)体育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手段去塑造更加完美的身体,通过矫健、富有力量与动感的动作,使人体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表现出动感的、健康的、力量的美。

(3)体育活动中常常伴随着审美的情感体验,体育中的美誉还表现在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教育上,即人们所说的心理美。

摘要:探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区别与关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关系

参考文献

[1]攀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朱丽萍.浅议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001,(3).

上一篇:保障装备管理下一篇:智慧图书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