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2024-10-07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精选6篇)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篇1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跨越”就是要跳过先行者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展、产品生产中的曲折过程, “抄近路”, “走短程线”, 用比先行者少的时间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跨越式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或发展领域, 站在高起点上, 直接对当时最前沿的进行赶超, 用最新的方式和较短的时间,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跨越式发展从策略上讲就是强化横向差距的比较, 要比别人“跑”得快一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科技的创新和积累, 即获取“核心竞争力”, 这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哲学的角度上说, 跨越式发展是科技生产力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质变或飞跃。

跨越式发展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多方面紧密联系的发展概念,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跨越, 在一次现代化 (工业化) 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启动二次现代化 (信息化) 进程, 不是等一次现代化完成后再启动二次现代化进程, 而是在一次现代化发展的一定基础上, 在推进一次现代化的同时, 加快启动二次现代化的进程, 从而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其二是产业发展重点的跨越, 改变传统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梯次推进路线, 跨越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升级的过程, 或是更大程度地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 有重点的直接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其三是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 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瞄准现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关键性、前沿性、带动性的技术, 通过抢先引进先进技术和政府的有效扶持引导、培育、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 推进技术由点到面的突破, 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四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跨越, 改变传统现代化的推进方式, 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任务的同时, 跨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生态农业、建设绿色城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学的后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跳跃式理论认为, 工业化进程的后来者具有先行者不具有的后发优势, 这种后发优势表现为:其一是技术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以吸收和引进先行者的最新技术开发成果, 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其二是资本的后发优势, 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多,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大, 后发者不用像先行者那样进行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 可以吸收投资, 直接扩大生产, 而先行者由于有市场利益可图也乐意投资;其三是劳动力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不必发大力气办大学培养人才, 而可以直接靠借鸡下蛋式的培训, 节约劳动力培养费用;其四是制度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 包括制度经验, 从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节约制度成本;其五是结构后发优势,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 不一定非走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老路;其六是资源的后发优势等等。

二、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提出

2000年8月,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考察西藏, 在西藏期间的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 西藏的发展需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走出一条不同于内地省区的发展之路。自治区党委领导也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 支持和论述了这一战略思想。2001年5月, 在西藏自治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明确提出:在新世纪要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援, 通过思路创新, 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 在大开放, 大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1年6月党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仅仅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藏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良好机遇, 着眼于西藏的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 集中力量解决事关西藏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 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即:“一加强, 两促进”的历史概括。会议认为, 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强调了中央关于绝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 也绝不能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的两个绝不能之后, 江泽民同志指出, 跨越式发展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够实现的, 但像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是有可能有条件实现的。江泽民同志说, 在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地区和战略部门, 通过国家和各地的支持, 直接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 集中力量推动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必须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这不仅对西藏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藏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

“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或发展领域, 站在高起点上, 直接对当时最前沿的进行赶超, 用最新的方式和较短的时间,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是指:西藏在国内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等基础上, 超越西藏建立在薄弱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演化过程, 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按照非均衡的发展思路, 积极提高人口素质, 开发人力资源, 大量引进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 缩短发展历程, 以超常规的经济增长带动非均衡经济结构高级化, 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当前, 西藏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主要体现几个方面:其一西部大开发机遇, 世纪之交, 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 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基本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即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 党中央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带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由于地理、历史等制约, 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内地兄弟省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西藏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其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机遇, 2001年6月召开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西藏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议总结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七年来的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一系列政策部署;这次会议确定的援藏资金与项目之多, 政策上宽松倾斜是前所未有的, 这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财政与政策支持。其三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机遇,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藏自治区党委采取了“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强基固本、主动治理”的方针, 坚决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 制止了拉萨等地的骚乱破坏活动, 对寺庙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削弱了达赖分裂主义势力的社会基础, 实现了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良好态势, 这为西藏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其四青藏铁路开通的机遇, 2006年7月,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青藏铁路的贯通大大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 对西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具体表现为: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西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青藏铁路的开通, 打破了西藏的交通运输瓶颈, 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青藏铁路的开通使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安全、舒适, 有利于西藏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经济的交流与联系, 优势互补, 有利于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

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经济学的后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跳跃式理论认为, 工业化进程的后来者要实现超越先行者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分析, 西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 其后发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然资源的后发优势

西藏的自然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及旅游资源。水资源:西藏水资源总量4482亿立方米, 水能理论蕴藏量20056万千瓦, 均居全国首位;森林资源:西藏森林总面积717万公顷, 占全国的5.84%, 活立木蓄积量208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2%;矿产资源:西藏已发现的矿产近1000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36种, 其中铁、铜、金、硼等1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生物资源:西藏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特有珍稀动物, 如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黑颈鹤、雪豹等。有药用植物1000多种, 其中常用中药材400多种, 较著名的有天麻、虫草、贝母、三七、大黄、党参、灵芝丹参等;旅游资源:西藏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最大的热水湖———羊八井、世界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有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历节、宗教庆典活动、古老的城镇及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西藏的自然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种类多、数量大、空间组合状态良好等特点, 是我国拥有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省区之一。这些资源具有开发和开采的资源条件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但当前开发和利用程度低, 今后必将成为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 中央政策的后发优势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原因, 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兄弟省份, 为了促进西藏人民全面小康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备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注, 为此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在总结历年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采取了“分片负责, 对口支援, 定期轮换”办法, 从内地有关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对口支援西藏。2001年,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将对口援藏工作延长10年, 并加大了支援力度, 扩大了对口支援的范围。这些政策条件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 是今后西藏跨越式发展, 赶超内地兄弟省区的后发政策优势。

(三) 技术的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科技的创新和积累, 即获取“核心竞争力”, 这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西藏传统工业少, 工业基础薄弱,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既是劣势又是优势, 其优势是直接采用最新技术的包袱少、负担轻, 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直接发展现代信息等高新产业, 借鉴国内的经验和教训, 避免简单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缩短常规发展的时间和过程,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

(四) 制度的后发优势

20世纪80年代, 内地兄弟省区开始了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探索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省区的成功发展模式, 但内地兄弟省区探索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即制度成本。西藏作为改革开放的后发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 借鉴内地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减少探索改革开放道路的代价, 节约制度成本, 从而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6

[2]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J]2005.10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9

[4]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蓝皮书 (2006) [R]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牛治富西藏跨越式发展研究[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王代远等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

[7]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8]马云泽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异与融合[J]南通大学学报2007.4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篇2

1.1 跨越式发展的涵义

所谓“跨越式发展”, 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通过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或某些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 去实现国民财富积累效率的大幅提升。它是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以赶超先进地区或对象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提高有特色综合竞争优势, 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加速度形式来实现地区产业、经济、社会的协调性的跨越式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最终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马克思曾经指出,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 只是后来者未来的景象”。国家或区域跨越式发展不是对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赶超, 而是对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赶超和跨越。胡必亮 (2003) 认为,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质在于,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已有成果, 将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经济发展某些低效、无效乃至负效发展阶段跨越过去。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 无论是地区还是国家, 都有过落后变先进的很多成功经验。在农业社会, 亚洲曾领先于欧洲约一千年左右, 但在工业社会, 欧洲反过来领先于亚洲, 亚洲的工业化起步竟比欧洲要晚一百多年。1781年前, 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但过了90年后至187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1871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法国的62%, 但过了40年后的19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却反过来超过了法国。我国是个文明古国, 远在公元前11世纪, 就已领先于世界。中国曾有辉煌农业时代, 但后来错过了工业化机遇, 中国工业时代起步比本文几乎晚了近200年。

1.2 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西藏跨越式发展不是传统义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 不只是经济总量的增加, 而是区域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凝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进步与创新。因此, 西藏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创新能力积累。杨瑞龙 (2005) 提出, “后起者优势”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所谓“后起者优势”, 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时, 选择使用国外在付出巨大代价才获得的支撑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科技成果, 这样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 直接采用新技术,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3 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特征

(1) 一种基于科技进步的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在追赶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过程中, 借助科技进步和先进制度的助推力, 缩短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甚至超越。美国能长期牢固占据各国竞争力之首,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基于科技进步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和国民经济及社会的信息化密不可分。以科技进步超常规发展为平台, 国家和区域跨越式发展才得以实现。没有来源于外部科技产业革命的强大动力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自明、清以后, 就没有能跟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节拍, 进而丧失了跨越式发展机遇, 导致我国以后长期处于落后被打的地位。而日本正是借助明治维新, 通过学习和引用欧美先进科学技术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般意义上分析, 区域跨越式发展无一不是在新科技产业革命外生变量作用下的结果。杨瑞龙 (2005) 提出,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促进西藏由前工业社会跨入到基于信息社会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是实现西藏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为, 客观上, 西藏区情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与其它地区有很大差距, 具有鲜明的落后性及滞后性。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 西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标, 除以工业排放和环境污染指数构成的区域环境水平名列全国第一外,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社会进步动力, 以及区域教育能力、科技能力、管理能力等都位居全国末端, 西藏的财政自给率仅为9%左右, 自我发展能力仍十分低。在全国大格局中, 西藏仍属于欠发达地区, 概括起来就是经济总量块头小, 农村人口比重大, 市场融入程度低, 基础设施状况差 (张庆黎, 2008) 。西藏要建立起后发优势, 就必须借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重组之际, 借助区域科技进步战略和政策去实现跨越式发展, 跨越先进地区过去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与过程, 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甚至经过一定时期的跨越式发展超过某些发达地区。

(2) 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性。相比于跨越式发展的共性特征, 西藏跨越式发展个性特征十分显著。西藏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个性特征。形成基于西藏发展机遇、资源优势及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创新体系等的区域跨越式发展战略, 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西藏跨越式发展不仅要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与先进地区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 而且要在环境污染代价最小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上独树一帜。西藏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 形成速度与效率并重、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另外, 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性还表现在, 必须走“吸收、引进”和“自主创新”并举的综合战略。通过较快的资本积累和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欠发达国家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林毅夫, 2001) 。

(3) 不仅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 更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常态。赫尔希曼 (Hirschman, A.O., 1958) 提出了非均衡增长战略, 为了使有限的资本发挥最优效果, 发展中国家应把资本投入到联系效应最大的部门上, 如工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品工业部门。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是非均衡经济形态。中国经济至今仍然是非均衡的经济 (厉以宁, 2009) 。“六五”到“七五”时期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反思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开始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以经济效率为目标, 以发挥和形成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为动力。实践表明, 在现代化进程中, 还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解决地区、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方面——特别是像西藏这样地处边陲、高原缺氧、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极其薄弱的地区——在短时间之内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取得如此显著的发展成就。这既是过去西藏发展的经验 (张庆黎, 2006) , 也是未来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基于跨越式的非均衡模式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

1.4 超常规、跨越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 也是西藏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正常现象

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为西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 西藏经济基本上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为西藏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西藏人均GDP达到12109元, 比1959年增加了11967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7.0%。1959—2007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786.7亿元, 年均增幅达到15.3%。据统计, 1959年至2008年, 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增长65倍, 年均增长8.9%。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是个自然历史过程, 但不否认在特殊历史时期实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这为建立基于区域科技进步的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1.5 传统民族文化在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跨越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机制创新, 而且也是人的思想与价值观的转型与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虽然许多欠发达国家的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但除了东亚少数几个经济体取得成功外, 大多数并不成功。因此, 西藏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起适应和促进区域科技进步的区域特色先进文化, 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西藏传统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西藏传统文化的研究, 以推动西藏传统文化更加繁荣和向前发展 (丁玲辉, 2001) 。西藏的建筑艺术、藏医藏药、天文历算、藏密气功、染纺编织等, 就有不少闪光的科学技术成果。跨越式发展是促进西藏传统文化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要善于用先进的传统民族文化为西藏跨越式发展支撑起全新的社会氛围。

当然, 西藏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对西藏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和提升。跨越式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战略选择, 因此, 西藏跨越式发展绩效高低关键是要看其对西藏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大小。而客观上, 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消除“传统”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和积累“现代”特征的多元过程。

1.6 政府主导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跨越式发展正在成为本世纪头二十年重大战略机遇期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西藏要不要跨越式发展, 思想认识不成问题, 而能不能实现西藏跨越式则是有分歧的。为此, 政府要成为西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主体。有证据表明, 英、法、美等国在迅速经济增长初期, 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艾德荣, 2005) 。正如刘易斯所言, “国家越落后, 一个开拓性政府的作用范围就越大。”作为一个转型地区, 西藏经济发展机制和政治体制背景决定了西藏跨越式发展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自生自发”过程。在很大意义上, 西藏跨越式发展模式要政府为主导, 地方政府在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欠发达地区政府战略选择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空间大多数欠发达国家没有能够成功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主要根源于它们的政府采取了不适当的发展战略 (林毅夫, 2001) 。地方政府行为创新还是西藏区域跨越式和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还能提供着区域跨越式发展、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及相应政策的制定、操作等行为, 这决定着西藏地方政府行为转型与创新的执行步骤及程序。世界银行 (1997年) 提出的“有效政府” (Efficient Government) , 对区域跨越式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功能定位和行为调整具有重要借鉴功能。这里所谓的“有效政府”, 强调的不是单纯政府职能的有限性和政府规模的最小化, 而是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因此, 地方政府行为绩效影响西藏跨越式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绩效。

2 基于跨越式发展的西藏科技进步战略选择的原则

区域科技进步是科技进步在地区层面上的表现, 它主要是指区域科技进步能力的形成、提升过程及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内在机制。它是指某一区域内, 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在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行业组织等的有效参与下, 在企业为主导的创新网络或系统中所内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它包括了地区科技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微观基础再造和区域创新环境进化等多边综合相互作用形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是当前制约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障碍。这就要求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基于科技进步的西藏跨越式发展, 是推动西藏由资源驱动向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型的前提。

2.1 争取国家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西藏目前实现的发展, 主要是中央和全国支援西藏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确定的民族工作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制度优势。1984年召开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实施全国支援西藏的发展战略。13年来, 共有18个省市、61个中央国家机关和17家中央企业累计向西藏提供64亿多元的援助资金, 援藏项目1698个。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认为, “没有规模如此庞大的资金和项目的支持, 西藏今天的发展程度, 或许要等20年后才能看到。”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国支援的条件下, 西藏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为西藏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1989—2007年, 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122.1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0.6%提高到2007年6.8%。西藏过去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 西藏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 西藏区域科技进步也离不开中央的关心和全国的支援。

必须指出, 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科技进步的支援也要遵循市场机制。如果说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是一种西藏区域公共产品, 这也需要建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这突出地体现在如何让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促进西藏人民特别是农牧民的“发展愿望”的实现。西藏特殊的区情, 决定了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政的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的双重性。一方面, 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集中在财政和经济发展的资源, 这既是一种政治活动, 更是一种经济活动。因此, 市场机制很重要。客观上, 目前西藏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必然导致政府太多的介入干预;另一方面, 没有市场机制的有力支撑中央和全国对西藏的支援难以可持续发展。对科技进步而言, 由于其经济利益导向十分明显, 没有市场机制的保障, 便难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显现。

2.2 高起点、高标准原则

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跨越的参照系。自然禀赋和环境条件的不同, 当代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能性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 但都必须以高起点和高标准为原则。因为, 领先者处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前沿, 不存在跨越问题, 因而没有跨越参照系。跨越式发展是落后者独有的发展方式, 其主要特征在于后发性, 跨越某些发展阶段, 其目的在于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 必须要有超越的对象和目标。为了提高跨越式发展的绩效, 就必须构造出西藏超越的高起点对象和目标。当然, 一定时期内, 西藏地区在资源、环境、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供给上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模, 其发展的空间也有一个合理的承载边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思想方法, 是一种精神状态, 是一种价值取向。没有思想认识的大飞跃, 没有高起点、高标准的思想解放, 就不可能有西藏经济发展的大跨越。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主要表现为高速度、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地区, 西藏如何运用科技进步实现反梯度推移的技术跨越, 促进跨越式发展, 是西藏后来居上的必然选择。要让基于跨越式发展的科技进步成为西藏主流战略决策和实际行动, 关键的是首先要制定与西藏跨越式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的科技进步目标体系与政策环境, 其次要确定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科技进步动力基础和制度环境, 最后要优先解决西藏跨越式发展和科技科技相互促进机制建设过程的相关难题, 包括地方政府官员精神建设问题。另外, 从区域发展成本看, 西藏科技进步也必须实施高起点和高标准的原则。有学者研究表明, 从总体上看, 西藏经济发展成本高具有客观必然性, 西藏经济发展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经济区域的平均水平, 西藏经济发展成本大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0%~170%左右;因此, 要获得等量的产出成果, 西藏的投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50%~70% (郭凤芝, 2007) 。

西藏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技术、制度和管理的跨越发展为基础。马克思指出, “手推磨产生的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资本家的社会”。不同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有力推动。实践表明, 科技进步溢出对区域跨越式发展特别有效, 这必须以必须以技术、制度和管理的跨越发展为基础。我国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城市正是借助空间R&D溢出机制来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 (刘勇, 2007) 。西藏区域科技进步不仅是单纯技术的跨越, 而是技术跨越及促进区域科技进步的制度和管理的协调跨越。西藏区域科技进步的制度和管理跨越发展会受到利益刚性、传统民族文化惯性、产业结构落后及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因素的阻碍性影响。这决定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质变性。

2.3 扩大对外开放原则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也是西藏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邓小平提出, “发展经济, 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 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徐全勇 (2007) 提出,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客观上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西藏科技进步跨越式发展也提供了机遇。其一, 对外开放开放不足与滞后是导致西藏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于东部、中部的重要原因。西藏的对外开放, 尤其是对周边国际市场的开放, 既是打破自身封闭半封闭状况的有效途径, 也是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渠道;其次,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其三, 西藏具有对外开放的资源条件。南亚地区毗邻中国西部, 与西藏直接接壤, 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 是西藏对外开放的重要资源。南亚的总人口超过13亿, 其中仅印度的人口已超过10亿,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南亚巨大的消费需求使西藏对外开放具有现实意义, 而西藏与南亚地区明显的产业结构互补性, 与缅甸、孟加拉、印度东部地区之间在贸易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陈继东, 1998) , 更有利于西藏发展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 西藏区域产品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皮毛和藏药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市场前景就很广阔。这还有利于促进西藏的畜牧业向商品经济的转型;其四, 青藏铁路将促进西藏对外开放度更高, 促使以往相对“封闭”的西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西藏正在成为辐射我国西部、中部地区, 通往印度洋、南亚的物流集散地, 成为中国内地联系南亚市场的“桥头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在促进科技进步上, 西藏目前还处于“小步慢走”阶段。面对当今世界科技产业革命的新趋势, 西藏跨越式发展是挑战大于机遇。面对区域科技进步能力低下的现实, 只有建立起外向型的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体系, 才能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2.4 适用技术优先转移原则

西藏跨越式发展, 实际上是与渐进式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它是西藏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是适用先进技术快速转移与人力资本迅速积累的综合结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指出,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由于劳动力资源短缺、传统农业社会历史长、第二产业的历史性瓶颈、特殊的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 西藏工业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决定了西藏要努力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藏必须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决定着适用技术转移在西藏跨越式发展及科技进步中的特殊作用。

所谓适用技术 (Atkinson & Stiglitz, 1969) 转移, 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适用技术, 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 从适用技术的所有者向使用者流动或转让的过程。客观上, 一个地区要获得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具有对适用先进技术成果的更多和更强的再配置能力。西藏跨越式科技进步不可能是以大规模、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为特征, 而是在资源有限、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科技进步资源供求短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的特殊状态下实现地区域综合创新。这要求, 西藏必须以适应本地特殊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条件的适用技术全面应用进而实现科技投入产出最大化为目标。西藏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利用技术空间转移和全球制造业大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促进西藏产业技术核心能力的积累和快速提升。作为欠发展地区, 大力促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 是提高西藏跨越式科技进步的平台条件。

2.5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积累原则

西藏跨越式发展是区域创新能力有效积累的过程和结果。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并不能自动解决西藏科技进步问题, 适应西藏区域科技进步的制度环境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实践。如果说, 西藏特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 让其成为我国区域科技进步最缺少要素支撑的区域的话, 而西藏特殊的社会传统文化和体制、制度, 则使西藏成为我国区域科技进步最难的地区之一。科技进步发育迟缓是影响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科技创新文化没有形成区域主流文化, 企业科技进步需求长期低迷, 社区组织化程度低, 财富观念落后, 产业规模和升级能力差等的诸多因素, 都会影响西藏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西藏跨越式发展绝对不是单纯追求“加速度型”产业扩张的增长模式, 是区域创新能力有效积累的过程和结果。西藏区域创新能力迅速积累必须以建立起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体系。熊彼得 (Schumpeter, 1934) 强调企业必须通过创造或创新去获得竞争优势。诺迪康、十味蒂达等新型藏药已畅销全国, 走出国门, 大大提高了藏药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 科技进步提高了西藏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客观上分析, 区域创新微观组织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没有形成或互动作用弱小, 是导致西藏地区科技进步体系系统失灵的重要原因。提升西藏区域科技进步能力, 首先是要发挥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受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 让企业尽快成为区域科技进步体系中的第一主体。只有以企业为主体, 才能坚持科技进步的市场导向, 有效整合科技进步资源,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增加科技企业集群与孵化能力, 突出西藏科技进步的企业创新能力积累导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需求作为西藏科技进步的主体战略, 是西藏跨越式发展战略成功的关键。以创业孵化功能优化来提高企业集群能力 (石忆邵, 厉双燕, 2007) 是长三角先进高新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这要求西藏政府在塑造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累方面有为而有效。

2.6 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从西藏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科技进步, 既是提高西藏区域科技进步绩效的重要条件, 也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政府是否能够根据比较优势, 制订和实施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后进国家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林毅夫, 1994) 。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 从本地区三次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 找到特色产业开发、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的切点。客观上, 西藏利用世界新科技革命来获得跨越式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 西藏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先进技术受到西藏落后经济需求、生产条件、劳动者素质、企业微观基础活动、本土技术创新匹配、政府主导模式等因素的长期存在, 都看起来影响西藏跨越式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提高西藏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必须提高政府高科技计划的市场导向,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提高西藏本土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信息化支撑西藏电力跨越式发展 篇3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西藏帮扶工作的总体安排, 2009年帮扶实施的具体工作继续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牵头负责, 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四川省电力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参与具体的帮扶项目。4月10日, 西藏电力公司2009年信息化建设帮扶工作启动会在西藏电力公司本部召开, 西藏电力公司信息部介绍了西藏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 对进藏工作的调研、作息进行了安排。帮扶实施组与西藏电力公司有关人员就首批帮扶项目充分进行了交流沟通, 各项目调研、设计、实施工作有序推进。

2007年, 西藏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帮扶下, 完成了西藏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编制, 实现了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初步的互联互通, 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开端。2008年西藏公司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已接近其他网省公司“十一五”初平均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继续组织推进援藏帮扶, 全年累计进藏1749人·天, 完成信息化建设投资5 000多万元。首次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电力公司、地市级电力公司三级贯通, 标志着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西藏电力公司2009年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 2009年共安排西藏信息化建设帮扶项目27项, 其中新建项目10项、扩建项目15项、完善项目2项, 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电网公司总信息师吴玉生曾经表示:西藏电力公司地理位置特殊, 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快速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整体步伐同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李向荣主任也在本刊采访中多次提到西藏电力的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将在“抓两头、促中间”、“急用先行”等信息化统一部署下攻坚克难, 持续有效地开展。

从建设前的整体水平落后到统一实施的西藏电力公司信息化的现状, 可谓是创造了一个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的建设奇迹, 我们看到一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企业精神, 其中包括:西藏电力公司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机构、人员、职能、责任等“四到位”;帮扶队伍切实履行职责, 人员技术过硬、技能全面, 切实起到了坚强支撑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有关部门更是加强对西藏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指导,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等多方努力。

西藏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想 篇4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拥有、经营或控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市场虽然能够通过竞争提高社会整体效率, 通过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市场的缺陷是市场自身所无法克服的, 政府作为中性利益的实体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市场失灵修复者的角色。纵观目前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手段, 国有化一直都处于一种重要的地位。因此, 国有企业的出现和产生, 是市场失灵的结果, 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完善和发展, 是一种政府参与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与手段, 是政府针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而代表公众利益所采取的诸多政策举措的一种。

国有企业的目标就是保证整个国家、全局的利益最大化。所谓国有企业, 就是国家所有企业, 其所有者是国家, 当然要为国家服务, 就像私有企业理所当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追求的是私人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当国家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企业就要以国家的目标为目标, 完成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任务, 所以把国有企业当作一般的企业, 把企业的盈利当作唯一的目标就违背了其所有者的意愿。当然, 国家也是一个利益主体, 盈利自然也是其目标之一, 但作为一个国家, 还肩负着更多的使命和责任, 盈利就不能是其唯一的目标了, 有的时候为了大局着想, 甚至要放弃盈利这个目标。具体来说, 国有企业除了盈利外的社会目标有: (1) 服务宏观经济, 弥补市场失灵, 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 (2)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 (3) 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实现经济合理布局。 (4) 实现政府的其他重要政策目标。国有企业的上述社会功能, 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缺少的, 也是无法替代的。正确发挥国有企业的这些重要的功能, 对保障正常经济秩序, 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西藏国有企业除了具有一般国有企业的共同特征之外, 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即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 这包括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此, 西藏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除了要考虑国有企业一般的特征之外, 还应考虑西藏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二、西藏国有企业发展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 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

西藏土地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地貌分为极高山、高山、中高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六种类型,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气候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的呈现垂直变化。青藏高原素以“世界屋脊”著称, 亦称“地球第三极”。从自然资源储备状况来看, 西藏能源蕴藏十分丰富, 水利、矿产、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储量丰富, 地热蕴藏量居全国之首, 太阳能、水能、风能也十分丰富;矿产资源储备丰富, 西藏发现的矿种达90多种, 11种的储量名列全国前五位;由于高原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从而导致植被情况千差万别。现已查明:青藏高原计有藏药植物191科682属2892种;此外尚有动物药57科11属159种, 矿物药70余种, 总计3125种。而且, 草场资源丰富, 草场面积12.4亩。

(2) 西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西藏是中国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 呈现出民族文化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特点。西藏地处与南亚、东亚及西亚交叉处。西藏的文化特点因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开放吸纳或封闭内敛而呈现出十分复杂和独特的特征, 既有非常独特的一体性特征, 又有文化多元荟萃、兼容并蓄的一面。同时它又处于海拔极高的青藏高原, 地缘环境对它的文化的塑造十分明显。西藏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 包括了艺术、宗教、建筑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等, 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是整个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西藏不仅有世界屋脊奇异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且有别具一格的社会人文景观。

(3) 西藏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偏低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地域广阔, 人口居住分散, 牧民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游牧于藏北草原之上, 农民多散居于狭长的河谷地带, 城镇少而小, 交通、通讯极不便利,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 使得教学点必然分散, 无法形成教育规模优势, 这种分散的办学方式使得西藏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也使得对西藏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成本投入有限。同时, 西藏人口贫困面很大, 贫困程度深, 缺乏基本的教育支持力。人们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教育的观念, 对智力投资缺乏深刻的认识, 积极性不高, 造成中小学入学率不高。由于西藏科技、信息、资本等要素投入严重不足, 生产要素严重缺位, 在低水平的生产活动中, 无法体现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价值, 其后果是对人力资源数量的过度追求, 人们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而愿意增加孩子数量, 使得人口增长了, 人力资源质量却下降了。此外, 由于教育投资回收期长, 回报滞后, 对教育的投资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这也使得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缺乏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投资的热情和决心。真正关心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领导干部很少, 他们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见效快、更显政绩的项目上。这种意识难以保证教育水平的提高, 也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质量。

(4) 西藏国有企业管理落后

西藏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大多素质不高, 缺乏创新能力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及其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一方面管理者大多文化素质偏低, 思想观念陈旧, 管理方法落后, 对诸如资本经营和现代营销策略知之甚少。主要是凭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 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产品上档次、开发新产品考虑不多。另一方面西藏国有企业官僚主义严重, 家长式作风盛行。缺乏民主制衡与科学决策机制, 缺乏国际化的经营人才和贴近国际市场的决策机制,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运作。长期以来, 西藏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的选拔实行落后的选拔制度, 受此影响, 大多数企业家目光短浅, 短期行为现象相当普遍, 缺乏长远的发展的战略意识。具体来讲是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 缺乏较深厚的社会知识, 缺乏市场经济下发展企业的知识。

(5) 西藏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缓慢

由于西藏国有企业管理基础和资金的限制, 整体上国有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比较缓慢。西藏国有企业普遍都以实用为导向, 尽管短期来说, 实用为导向可以为西藏国有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但不关心那些未来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建设可能会导致长期利益受损。

三、西藏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构想

西藏国有企业所处的以上环境特点决定了其效率低下, 竞争力不强, 与市场经济不能很好的融合等缺陷。要想让西藏国有企业发挥自己优势, 扬长避短, 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下是对西藏国有企业提高发展速度的设想。

(1) 西藏国有企业不应把盈利当成唯一目标, 更要注重其社会职责

西藏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主要是西藏国有经济与私人经济所组成, 私人经济是市场的主导, 承担着产品的供应、政府的税收、经济增长等一系列责任;西藏国有经济是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缺陷, 两者各司其责, 任何角色串位的行为, 都会对西藏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损害。因此, 西藏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等同起来, 私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经营目标, 而西藏国有企业则在追求利润的基础上, 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 由于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的最前线, 因此, 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西藏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西藏国有企业拥有大量藏族等少数民族员工, 如果企业在日常运营当中处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决策取向, 如果不考虑员工的利益, 不考虑当地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则很有可能大大增加社会成本甚至引发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等问题。

(2) 加快特色优势产品开发, 发挥西藏资源优势

特色产品是西藏地区国有企业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培育和开发特色产品是增强西藏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目前, 西藏人口少, 空白多, 资源丰富而独特, 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明显的后发优势。200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76万人, 仅相当于内地一个地级市的人口规模。西藏很多国有企业没有从西藏的资源和市场的实际出发, 研制开发出一批能够适应区内外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没有充分意识到西藏的特色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开发潜力和市场潜力都很大。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交通、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特色产品没有更多地开发和销售出去。 (3) 重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提高人力资源文化素质

西藏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提高是有效利用西藏自然资源, 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差距的关键。解决西藏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提高的进度缓慢, 从根本上讲, 就得依靠开展各种形式培训与开发活动, 为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 培训的机会, 提高员工素质, 造就学习型的组织和学习型的个人。同时, 针对西藏的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 要重视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和发挥信息化手段在西藏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的巨大作用。

(4) 转变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

西藏国有企业不断的机制改革, 但是, 还保留很多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人才思想变化了的市场环境。更准确地说, 西藏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这种命令式, 以权利来管理企业的方式, 而是转变到以人文管理理念为指导,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治理企业, 实现人性式的发展。同时, 要结合西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包括了艺术、宗教、建筑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等管理企业。

(5) 加大西藏国有企业信息化的投资, 提高企业发展速度

西藏国有企业信息化是运用信息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 具有对信息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 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系统。它能帮助管理者作出有效决策, 扩展企业经营活动的范畴。同时, 实现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网上交易及在线电子支付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利用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

总之, 西藏国有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存,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西藏国有企业要坚持与全国企业发展框架上一致, 体制上衔接, 做到统一思想, 总揽全局, 加强协调, 扎实工作, 我们就能抓住机遇。同时,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各种优势, 扬长避短, 不断改进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 不断挖掘内部潜力,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化的优势, 能很快实现西藏的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朱水林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继刚论西藏国有企业民营化战略调整2008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篇5

1 西藏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

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的支撑。第三产业自身的特殊性, 决定了该产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

1.1 第三产业服务产品的特殊性, 决定了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应更注重综合性

第三产业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非实物。芬兰著名学者克里斯蒂·格鲁诺斯认为, 所谓服务, 是“以无形的方式, 在顾客与服务人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 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一般而言, 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相比,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无形性。实物产品是有形的实体, 服务产品则无形无质。第二, 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共时性。实物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空上可以分离, 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服务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 (包括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接触) , 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产品的生产。第三, 不可储存性。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使服务不可能像实物产品一样被储存, 只能在生产的同时被即时消费。第四, 质量测评的复杂性。实物产品由于具有实体性特点, 可以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测评, 而测评无形的、不能储存的服务产品的质量则无疑要复杂得多, 服务企业也很难通过标准化管理来保证服务产品的质量。此外, 从总体上说, 服务产品还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 (例如,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旅游服务产品, 其形式是旅行, 其内容则主要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 。服务产品的这些特点, 不仅使与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成为服务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且表明与其他产业相比,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个人修养等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使第三产业具有比其他产业更强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因此, 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除专业知识、能力外, 还特别强调人文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特别强调素质的综合性。这就要求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既要重视智力因素, 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 更要注重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1.2 第三产业行业活动的特殊性, 决定了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应更注重应用性

第三产业发展所急需、需求量最大的并非学术型人才, 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且对人才素质的应用性要求更高, 这是由第三产业行业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第一二产业的学科背景主要是自然科学, 作为物质生产领域, 其劳动对象是物, 劳动过程是对物进行加工、处理, 行业活动一般围绕着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展开, 侧重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产业的学科背景则突出表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 作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领域, 其劳动对象是人, 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使用价值的服务, 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法律、法规、制度、约定、规程、标准之类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展开的, 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更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 比较而言, 第三产业人才的学科专业理论深度可浅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人才, 但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由于服务产品质量对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特殊依赖性, 第三产业人才涉及的知识面应更宽, 实践性、应用性应更强, 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 拥有大批应用性技术人才, 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成功秘诀所在。以美国为例, 它目前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已高达73%以上, 服务业吸收的就业人口占70%以上, 消费者开支总额中用于购买各种服务的占60%以上。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也纷纷抢摊服务领域, 如通用电气公司目前的营业收入约有40%来自服务行业。美国的产业, 特别是第三产业何以能高速发展, 创造出巨额的财富?现代管理学理论奠基人、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提供了答案。他认为, 应用性技术人才是“最实际、最能带给发达国家长远竞争优势的人群”, 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今天美国经济能有强大生产力, 拥有独特能力, 能迅速创造新的、不同产业的真正秘诀”。

1.3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特殊性, 决定了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应更注重复合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显著特点在于行业、岗位的多层次性和变动性, 特别是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 已经催生并将不断催生大量技术含量较高、技术综合化的职业岗位,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掌握多种知识技能, 善于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性、开放性人才, 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楼宇智能化岗位的产生和汽车维修岗位的变动就颇具典型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现代高层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于是, 掌握物业管理知识和自动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种技术, 能从事楼宇设备及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改造、工程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性、应用性岗位即楼宇智能化岗位也就应运而生。汽车维修岗位则早已有之, 但现在也已发生根本性变革, 传统的螺丝刀加扳手的修理方法已不能适应,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智能化仪器设备来检测汽车的各项性能, 分析、诊断和排除故障。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既要掌握现代汽车技术理论, 了解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又要具有熟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从事汽车性能检测和维修的能力。

1.4 第三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特殊性, 决定了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应更注重国际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西藏第三产业势必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对外开放, 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西藏第三产业, 从而促进西藏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同时, 也必将使该产业的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西藏第三产业所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对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 外国服务企业进入西藏, 需要大量本土化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业务的第三产业人才;另一方面, 西藏服务企业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更需要通晓国际业务的第三产业人才。此外, 国际间服务领域的业务联系、服务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第三产业人才的跨国流动也会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因此, 重视具有国际性素质的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已成为西藏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性, 意味着第三产业人才必须了解我国国情、自治区区情,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当的中外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礼仪习俗知识,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惯例, 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技能, 具有世界眼光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2 西藏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原因探析

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西藏, 思想观念、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2.1 封建的思想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由于受历来的习惯和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束缚, 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少甚至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读书无用论”、“读书吃亏论”在西藏依然流行。

2.2 西藏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 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就入学来看, 西藏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 使得一些适龄儿童因上学困难而放弃机会。就教育投入来看, 教育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和人均教育投资水平低。另外, 教育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 按国际惯例, 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教育投资的重点应是基础教育, 要优先保证对初等教育的投入, 然而西藏对初等教育的投入欠账多, 使得中、小学教育经费长期不足, 妨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制约了中小学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 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3 西藏的社会经济环境导致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和人才外流严重

西藏的市场经济发育缓慢, 计划经济的残余势力还非常大, 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从而导致西藏的经济增长潜在能力远没有发挥出来。而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 劳动者的总体收入水平是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 再加上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程度还很高, 若企业经营不景气, 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又非常缓慢, 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企业对人才所支付的报酬不足。以致许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外流。

另外, 西藏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落后, 人才观念陈旧, 论资排辈, 平均主义现象存在, 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利用和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 西藏的制度和文化比较保守, 价值观念单一, 开放性不足,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缺乏长远目光, 出现短期行为, 只顾对少数人才的引进, 而忽视了本地区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才的充分利用;在人才的使用上只重视资历、学历, 而忽视了无资历但有真才实学这部分人才的充分利用, 因此, 人才的价值在社会上得不到充分认可, 个人的发展空间有限, 这自然而然也就会出现人力资源 (尤其是人才) 的利用率不高。

3 西藏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及对策

战略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以提高全区人力资源质量的总体水平为基础, 以培养能够长驻西藏的本地人才为主体, 以引进外地人才为辅助, 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结合,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实现区内人力资源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此应该:

3.1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西藏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中要先行。没有一批热爱西藏、献身西藏的高质量人才, 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要识才、爱才、用才,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3.2 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教育环境, 提高教育效益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要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 提高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 就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对西藏而言, 全方位地加强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

(1)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只有切实加强基础教育, 才能为其他层次的教育奠定好基础。无论多大困难, 西藏都要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努力普及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这关系到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继续抓好扫盲工作, 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不断降低西藏的文盲率。

(2) 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直接产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西藏的高等教育一方面要以西藏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服务为出发点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在做好西藏第三产业近期、中期和长期人才需求预测, 制定不同时期人才培养规模的基础上, 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有计划地调整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专业结构, 切实加强为第三产业培育人才的学科建设, 完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 西藏的高等学校要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增添先进的教学设备, 继续加强与区外及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3) 加强职业教育, 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职业教育可以快速地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及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西藏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

(4) 发展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在职培训,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是针对正在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人力资源的充电。让这些正在从事社会管理和生产的劳动者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 对当前的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更直接、更迅速、更现实的意义。而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5) 构建多元化教育投资模式, 鼓励社会及个人等各方面投资办学。教育投资的不足是阻碍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基础上, 改变由国家单一投资的模式, 构建以国家投资为主体, 鼓励社会及个人等各方面投资办学的新模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6) 推进小城镇化与建设远程教育体系相结合, 提高教育效益。由于西藏地广人稀, 给办学带来极大不便, 推进西藏的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与此同时, 西藏要高度重视、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系统。西藏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佳切入点就在于发展远程教育系统, 西藏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高校校园网计划”和“部分中小学网络示范工程”等契机, 大力发展和应用远程教育系统, 努力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7)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人力资源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 但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还受到家庭、社会的巨大影响。重视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也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一点。

3.3 正确对待西藏人才的三种来源

西藏的人力资源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种, 他们各有特点。一是在内地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西藏内地班的学生毕业后又接受内地高等教育的人才, 他们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高, 对西藏有感情, 可长驻西藏;二是在区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 他们受教育的水平相对低一点, 但对西藏也有感情, 也可长驻西藏;三是引进的人才, 包括援藏人员, 他们的水平基本上都较高, 但难以长驻西藏。根据上述三种人才的不同特点, 应以前两种为主, 引进人才为辅。笔者建议西藏应根据区内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扩大西藏内地班的规模和层次, 应立足培养一定量应用型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对于引进的人才, 除了发挥自身的作用外, 更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创造环境让他们培养出一批本地人才。

3.4 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结合, 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 用好每一个人才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是为了人力资源的使用, 使人力资源发挥其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促进西藏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开发出的人力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而且还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要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结合, 建立科学的人才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 用好每一个人才。建立这样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项既需要理论支撑又需要具体实践的工作, 西藏自治区的各级管理者尤其是组织、人事、劳动部门的领导应该与时俱进, 努力学习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为西藏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景熙, 王文川, 马红莉.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与西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藏学, 2006 (3) .

[2]李忠斌.论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深度开发[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6 (4) .

[3]王琴, 谢仁权.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4) .

西藏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篇6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总结第七届理事会工作, 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这是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同志高度重视水经会工作, 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多年来, 水利经济研究会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 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希望以换届为新的起点, 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借此机会, 我谨代表水利部和陈雷部长, 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广大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第七届水经会取得的成绩

开展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可以为提高水利工程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方法, 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为水利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978年,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 经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等部领导批示, 决定成立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1980年11月3日, 在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水经会正式宣告成立。30多年来, 在历届部领导的关怀下, 在张季农、綦连安等老领导的具体领导下, 在部有关司局和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 水经会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针对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大力开展水利经济研究等相关工作, 取得了可喜成绩, 得到部领导的肯定,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是课题研究成果丰硕。20世纪80年代, 研究提出了“商品水”概念, 围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后评价以及水价和水利投融资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与完成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水利部1995年度科技项目三等奖;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编著出版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开展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开展的区域供水系统水价政策、水资源费征收对水价因素影响分析与评估等专题研究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一些成果已被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二是调研与培训成效显著。围绕水利多种经营、水务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问题开展调研活动, 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础性支撑。配合部有关司局就水价改革及收费情况进行调研, 为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意见”提供了依据;参与关于根治太湖水污染的调研、黄委实施调水调沙的调研, 起草的调研报告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近年来, 举办或承办了水利经济、行政许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等主题培训班, 促进了水利经济政策法规知识的普及。

三是学术交流与研讨广泛深入。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 为广大水利工作者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水利多种经营、水价、水权与水市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等召开多次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累计达上千人, 提交学术论文数百篇, 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水利经济领域信息、思想、观点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水利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四是地方和流域水利经济研究活动有声有色。各地水利经济研究会 (或专业委员会) , 围绕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及专项课题研究。如河北省水利经济研究会组织了对水价问题的研究, 为合理核定水价, 推动全省水价改革提供了依据;珠江水利经济研究会对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工程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积极组织或参加了东亚洪水、国际小水电等学术研讨会。

五是学术期刊水平不断提高。会刊《水利经济》是以技术性为主、兼有学术性和管理性的科技期刊, 是全国唯一的水利经济专业期刊, 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要刊载水利经济理论、水权与水市场、水利工程社会评价、工程经济、水利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论文。1998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后, 刊物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已成为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简报》不定期出版, 已累计出版70多期, 及时反映了水利经济研究动态, 起到了沟通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发展的方向

2011年1月, 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 从战略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 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中央首次就水利工作出台的综合性文件,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水经会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1号文件, 结合自身特点, 找准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切入点, 调整工作思路, 拓展业务范围, 深化水利经济研究, 更好地服务于水利跨越式发展。

一是加强水利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这是对水与水利重要性的深刻诠释。从“农业的命脉”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再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利地位逐步提高, 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更为凸显。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首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 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迫切要求深入研究水利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的作用。

二是围绕加快发展民生水利有关问题开展研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 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在防灾减灾中突出民生, 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作为群众安置和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水利建设中突出民生, 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要在水利管理中突出民生, 把维护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合法权益放在水利管理中的突出位置;要在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 把水利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让水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水经会应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水利、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建设等民生水利问题作为开展水利经济研究与专项调研的工作重点, 及时反映群众需求, 促进人水和谐。

三是围绕实化细化水利投入政策开展研究。为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力争实现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导向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投入政策措施, 包括: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基金延长到2020年;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 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等。这些政策措施是从根本上改变水利投入规模不足、波动性较大、基础不牢的关键举措。为确保这些政策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需要逐一对其细化和实化, 水经会应在己有工作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各级财政水利投入增加渠道、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办法、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水利融资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四是围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研究。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这标志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国家的重大战略,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要明确“三条红线”, 严格责任考核。维系水的自然循环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需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在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下, 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需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和维系水体自净能力, 需要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落实三条红线, 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的局面, 让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真正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要配套实施一系列措施, 研究建立一整套指标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标准。水经会要积极开展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主要指标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围绕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开展研究。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改革滞后仍然是水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良性运行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尚未有效建立, 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艰巨。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 兼顾效率与公平, 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措施既为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为进一步深化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破解水利改革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水经会应致力于破解水利发展的深层次制约, 增强水利事业的生机活力, 围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资源费、城市供水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污水处理、再生水价格和农业水价等主题, 开展专题研究与实地调研, 认真分析各地实际情况, 形成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调研报告, 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及水价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三、努力开创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目标、新任务, 水经会要紧紧把握, 明确定位, 创新思路, 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全面提升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 努力推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明确定位, 创新思路

一是定位要准确。作为部直属的学术性社会团体, 水经会要针对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与调研;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功能, 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性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架起部与会员、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 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与协调作用, 整合各种学术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 营造良好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社会氛围, 调动广大会员参与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思路要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 深入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提出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要开阔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视野, 拓展工作范围, 力求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要维护好、服务好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统筹安排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各项内容, 抓住重点、触及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 以点带面, 推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全面发展。

三是关系要清晰。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中, 水经会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要处理好与指导司局、挂靠单位、会员及其他社团之间的关系, 积极配合部有关司局的工作, 充分借助挂靠单位的研究力量, 竭诚为会员做好服务, 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要处理好经济研究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服务社会、服务水利改革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不断提升水利经济研究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处理好近期工作安排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以中央1号文件为新起点, 以支撑水利跨越式发展为目标, 在做好换届工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 抓紧制订水经会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资源, 拓宽业务领域, 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 着眼全局, 突出重点

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水经会要深刻认识水利经济研究与水利改革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找准位置, 把握好发展方向, 利用好发展机遇。既要立足当前抓落实, 又要着眼全局谋长远;既要全程参与, 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 突出水利经济研究工作重点。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致力构建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机制, 努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要紧紧围绕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等关键问题, 组织水利经济学术论坛, 广泛邀请有关领导、行业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结合区域水利工作特点, 组织召开区域性专题讨论会;探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借鉴吸收国外新理念。

二是深化课题研究。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要切实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中心, 着眼于水利经济研究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水利改革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 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亟待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财政投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计提使用土地出让收益、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重大水利经济政策问题开展研究, 努力拿出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

三是积极开展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解题之方, 也是水经会的优良传统。新时期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光凭经验办事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要整合好会员资源, 尽快建立起水经会牵头协调、广大会员参加的调研机制。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结合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积极开展重大水利经济政策与专题调研, 统一组织、统一行动, 集中优势力量, 深入调查, 破解难题。

四是搞好宣贯培训。在宣贯培训工作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从广大会员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 从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角度来谋划和开展各项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 以会刊《水利经济》为窗口, 宣传行业内外优秀水利经济研究的学术思想, 宣传国家水利经济政策法规, 扩大会刊社会影响;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宣传活动, 做好水利经济研究优秀成果、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实施成效等展览工作;为广大会员举办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 提高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及法律素养。

(三) 提升能力, 优化服务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理事会、办事机构和会员队伍建设, 积极构建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网络, 整合和发挥会员的学科和人才优势, 在联系、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 提高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外部研究力量, 努力打造核心层强势、紧密层稳定、松散层广博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队伍。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立足社团的服务属性, 转变服务观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发布水利经济政策法规信息和展示学术成果;积极组织会员对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为会员提供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咨询等多种服务, 支持会员发展。

三是推进内部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和制度, 规范学会管理;探索人才选拔、培养新机制, 吸引一批信得过、有能力、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参与社团工作;完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四)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作为部直属社团, 水经会的良性运转与发展壮大离不开部有关司局、挂靠单位及广大会员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司局要切实发挥业务指导作用, 提高水经会服务能力;有关司局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水经会承担更多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挂靠单位要尽可能地发挥研究与技术优势, 支持水经会深入开展水利经济研究与专题调研;广大会员要主动关心水经会的发展, 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大家群策群力, 创新思路谋发展, 继往开来绘新篇。

同志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做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发展, 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拼搏, 扎实推进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为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老年性肺炎论文下一篇:农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