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研究

2024-08-07

水利发展研究(共8篇)

水利发展研究 篇1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水利发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水利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要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研究水利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是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手段。

水利发展研究是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存在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迫切要求水利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改革和发展。为此,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和咨询参考意见,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撑。

1水利发展研究现状

水利发展战略研究方面,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为开展水利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示范,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建议,突出强调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并概括了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指导原则。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取得突破,从2000年起我国重点研究了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水管单位分类定性、经费来源渠道、工程管养分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办法、水价形成机制和收费管理机制以及人事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水法规建设研究进展显著,近年来,围绕着《水法》修订及配套法规建设,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出台了一批新的水法律法规,促进了依法治水;我国水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深入,社会各方对建立我国水权制度、建立节水型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2水利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水利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水利发展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是,水利发展研究在水利各项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水利发展研究的认识还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重科技研究、轻政策研究”等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没有从推进水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高度认识水利发展研究的作用,水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尚不完善。二是研究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前瞻性。水利发展研究基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系统研究、超前研究不够,总体滞后于水利发展客观实际需要。三是研究机构和人员短缺,力量薄弱。从水利系统来说,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和人员数量仍然较少,部分地区研究机构尚不健全,特别是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人员缺乏,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全行业完整的研究工作体系,研究信息网络很不完整,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要求。四是研究经费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部分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相脱节,不仅使研究成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影响了研究单位自身的发展。

3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将水利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中来全面考察和分析,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就水利论水利。研究应着力体现: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和开拓创新的思想,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特点和本质要求。

水利发展研究必须适应新形势,吸取多年来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组建精干有力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水利发展研究队伍,完善水利发展研究良性发展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1]。加强对水利发展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把水利发展研究工作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发展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推动水利发展研究的顺利开展[2]。

建立稳定的水利发展研究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这是水利发展研究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争取扩大水利发展研究经费的资金额度,探索并建立稳定的水利发展研究经费来源渠道。同时,研究单位也要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积极探索水利发展研究的多渠道投入机制[3]。

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应精简高效,明确定性为公益性(或非经营性)事业单位,政府在事业经费上予以保障。需建立起专门的水利发展研究机构,形成完整的水利发展研究网络体系[4]。

面对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积极拓展水利发展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只有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展研究是一项高智力、高强度的劳动,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要充分尊重发展研究人才,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水利发展研究规划,为水利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工作框架,保证水利发展研究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4参考文献

[1] 陈小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水利政策研究工作的新局面[J].水利发展研究,2009(12):1-4.[2] 孙宝光.水利投入机制的理论探讨[J].江苏水利,2009(12):40-41,43.[3] 朱宪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加快重庆水利城乡统筹发展[J].重庆行政,2009(2):22.[4] 行章寿,王龙.合阳县水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水利,2009(6):52-53.

水利发展研究 篇2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总结第七届理事会工作, 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这是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同志高度重视水经会工作, 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多年来, 水利经济研究会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 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希望以换届为新的起点, 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借此机会, 我谨代表水利部和陈雷部长, 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广大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第七届水经会取得的成绩

开展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可以为提高水利工程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方法, 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为水利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978年,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 经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等部领导批示, 决定成立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1980年11月3日, 在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水经会正式宣告成立。30多年来, 在历届部领导的关怀下, 在张季农、綦连安等老领导的具体领导下, 在部有关司局和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 水经会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针对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大力开展水利经济研究等相关工作, 取得了可喜成绩, 得到部领导的肯定,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是课题研究成果丰硕。20世纪80年代, 研究提出了“商品水”概念, 围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后评价以及水价和水利投融资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与完成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水利部1995年度科技项目三等奖;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编著出版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开展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开展的区域供水系统水价政策、水资源费征收对水价因素影响分析与评估等专题研究成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一些成果已被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二是调研与培训成效显著。围绕水利多种经营、水务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问题开展调研活动, 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础性支撑。配合部有关司局就水价改革及收费情况进行调研, 为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意见”提供了依据;参与关于根治太湖水污染的调研、黄委实施调水调沙的调研, 起草的调研报告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近年来, 举办或承办了水利经济、行政许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等主题培训班, 促进了水利经济政策法规知识的普及。

三是学术交流与研讨广泛深入。积极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 为广大水利工作者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水利多种经营、水价、水权与水市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等召开多次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累计达上千人, 提交学术论文数百篇, 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水利经济领域信息、思想、观点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促进了水利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四是地方和流域水利经济研究活动有声有色。各地水利经济研究会 (或专业委员会) , 围绕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及专项课题研究。如河北省水利经济研究会组织了对水价问题的研究, 为合理核定水价, 推动全省水价改革提供了依据;珠江水利经济研究会对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工程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积极组织或参加了东亚洪水、国际小水电等学术研讨会。

五是学术期刊水平不断提高。会刊《水利经济》是以技术性为主、兼有学术性和管理性的科技期刊, 是全国唯一的水利经济专业期刊, 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要刊载水利经济理论、水权与水市场、水利工程社会评价、工程经济、水利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论文。1998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后, 刊物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已成为全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简报》不定期出版, 已累计出版70多期, 及时反映了水利经济研究动态, 起到了沟通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发展的方向

2011年1月, 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 从战略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 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中央首次就水利工作出台的综合性文件,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水经会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1号文件, 结合自身特点, 找准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切入点, 调整工作思路, 拓展业务范围, 深化水利经济研究, 更好地服务于水利跨越式发展。

一是加强水利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这是对水与水利重要性的深刻诠释。从“农业的命脉”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再到“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利地位逐步提高, 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更为凸显。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首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 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迫切要求深入研究水利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的作用。

二是围绕加快发展民生水利有关问题开展研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 解决好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在防灾减灾中突出民生, 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作为群众安置和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水利建设中突出民生, 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要在水利管理中突出民生, 把维护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合法权益放在水利管理中的突出位置;要在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 把水利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让水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水经会应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水利、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建设等民生水利问题作为开展水利经济研究与专项调研的工作重点, 及时反映群众需求, 促进人水和谐。

三是围绕实化细化水利投入政策开展研究。为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力争实现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导向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投入政策措施, 包括: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基金延长到2020年;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 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等。这些政策措施是从根本上改变水利投入规模不足、波动性较大、基础不牢的关键举措。为确保这些政策措施真正得到落实, 需要逐一对其细化和实化, 水经会应在己有工作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各级财政水利投入增加渠道、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办法、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水利融资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四是围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研究。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这标志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国家的重大战略,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要明确“三条红线”, 严格责任考核。维系水的自然循环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需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在有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下, 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需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和维系水体自净能力, 需要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落实三条红线, 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的局面, 让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真正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要配套实施一系列措施, 研究建立一整套指标体系, 制定出台一系列标准。水经会要积极开展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主要指标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围绕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开展研究。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改革滞后仍然是水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良性运行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尚未有效建立, 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艰巨。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 兼顾效率与公平, 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措施既为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为进一步深化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破解水利改革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水经会应致力于破解水利发展的深层次制约, 增强水利事业的生机活力, 围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水资源费、城市供水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污水处理、再生水价格和农业水价等主题, 开展专题研究与实地调研, 认真分析各地实际情况, 形成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调研报告, 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及水价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三、努力开创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目标、新任务, 水经会要紧紧把握, 明确定位, 创新思路, 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全面提升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 努力推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明确定位, 创新思路

一是定位要准确。作为部直属的学术性社会团体, 水经会要针对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与调研;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功能, 组织开展全国或区域性专题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架起部与会员、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 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与协调作用, 整合各种学术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影响力, 营造良好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社会氛围, 调动广大会员参与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思路要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 深入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提出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要开阔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视野, 拓展工作范围, 力求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要维护好、服务好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统筹安排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各项内容, 抓住重点、触及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 以点带面, 推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全面发展。

三是关系要清晰。在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中, 水经会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要处理好与指导司局、挂靠单位、会员及其他社团之间的关系, 积极配合部有关司局的工作, 充分借助挂靠单位的研究力量, 竭诚为会员做好服务, 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要处理好经济研究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服务社会、服务水利改革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不断提升水利经济研究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处理好近期工作安排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以中央1号文件为新起点, 以支撑水利跨越式发展为目标, 在做好换届工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 抓紧制订水经会发展规划, 有效整合资源, 拓宽业务领域, 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 着眼全局, 突出重点

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水经会要深刻认识水利经济研究与水利改革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找准位置, 把握好发展方向, 利用好发展机遇。既要立足当前抓落实, 又要着眼全局谋长远;既要全程参与, 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 突出水利经济研究工作重点。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致力构建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机制, 努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要紧紧围绕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等关键问题, 组织水利经济学术论坛, 广泛邀请有关领导、行业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结合区域水利工作特点, 组织召开区域性专题讨论会;探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借鉴吸收国外新理念。

二是深化课题研究。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要切实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中心, 着眼于水利经济研究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水利改革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 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亟待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财政投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计提使用土地出让收益、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重大水利经济政策问题开展研究, 努力拿出一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

三是积极开展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解题之方, 也是水经会的优良传统。新时期水利经济研究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光凭经验办事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要整合好会员资源, 尽快建立起水经会牵头协调、广大会员参加的调研机制。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结合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积极开展重大水利经济政策与专题调研, 统一组织、统一行动, 集中优势力量, 深入调查, 破解难题。

四是搞好宣贯培训。在宣贯培训工作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从广大会员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 从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理解人的角度来谋划和开展各项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 以会刊《水利经济》为窗口, 宣传行业内外优秀水利经济研究的学术思想, 宣传国家水利经济政策法规, 扩大会刊社会影响;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宣传活动, 做好水利经济研究优秀成果、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实施成效等展览工作;为广大会员举办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 提高水利经济研究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及法律素养。

(三) 提升能力, 优化服务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理事会、办事机构和会员队伍建设, 积极构建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网络, 整合和发挥会员的学科和人才优势, 在联系、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 提高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外部研究力量, 努力打造核心层强势、紧密层稳定、松散层广博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队伍。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立足社团的服务属性, 转变服务观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发布水利经济政策法规信息和展示学术成果;积极组织会员对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为会员提供水利经济政策法规咨询等多种服务, 支持会员发展。

三是推进内部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和制度, 规范学会管理;探索人才选拔、培养新机制, 吸引一批信得过、有能力、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参与社团工作;完善水利经济研究工作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四)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作为部直属社团, 水经会的良性运转与发展壮大离不开部有关司局、挂靠单位及广大会员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司局要切实发挥业务指导作用, 提高水经会服务能力;有关司局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水经会承担更多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挂靠单位要尽可能地发挥研究与技术优势, 支持水经会深入开展水利经济研究与专题调研;广大会员要主动关心水经会的发展, 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大家群策群力, 创新思路谋发展, 继往开来绘新篇。

同志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做好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发展, 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拼搏, 扎实推进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研究工作, 为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水利发展研究 篇3

【摘 要】分析水利改革发展背景下水利行业基层职工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水利改革发展的视角对广西水利职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提高水利行业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改革发展 基层职工 成人学历教育 广西水利行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81-02

自从2011年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公布以来,广西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广西基层水利体系建设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部分市、县水利方面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明显偏少,大部分乡镇水利站普遍存在人员老化、业务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对深入推进水利改革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系统在职职工队伍素质。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提高广西水利行业基层职工的业务水平,满足工作岗位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需求,成为水利行业成人函授学历教育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着眼于水利改革发展是水利基层职工成人学历函授教育的时代特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广西关于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把水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目前,广西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总体良好。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期间全区水利资金投入为516.5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81.69亿元,年均投入为172.18亿元。资金的投入主要在重大水利工程、人饮安全工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海河堤防工程建设、电网改造和地方电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及抗旱规划项目、水文水保工程等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建设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大批基层水利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所以着眼于水利改革发展是水利基层职工成人学历函授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实现广西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促进广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是成人学历函授教育的历史任务

(一)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个人发展的需要。随着水利改革发展的深入进行,水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展,由传统水利转向现代水利中新理论、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从单一的水利发电、灌溉延伸到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利安全监督、农村水利改革、安全用水、水利立法和水政执法、水务信息化管理等。这对水利系统基层干部职工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就业、上岗、升职压力增大,影响基层职工的生存与发展。水利行业基层职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采用函授教育的形式,自学为主、面授为辅,主要是针对已经在水利系统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其目的是通过较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使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水利系统的职工干部,尤其是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基层水利职工将学习与从事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提高所从事的专业范围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主动适应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并能随着水利改革发展的深化,主动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不断发展的岗位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从而满足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促进个人发展。因此学历函授教育是构建和完善基层水利职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为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是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学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2013年水利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水利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可以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与社会及行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促使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主动适应生产行业第一线的需要和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为水利行业在职人员提供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更具竞争力的教育,提供更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并检验所提供的知识、技能和课程的有效性以及能否满足工作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否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成人函授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基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广西实施水利职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举措

(一)提高水利行业成人教育的便利性和实用性。面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水利行业成人函授学历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基层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优势,基于水利改革发展的视角,为水利系统职工尤其是基层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学习条件的开放性的成人高等函授学历教育的办学形式。让水利系统基层职工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坚持学习和进行有效的学习,满足工作岗位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需求。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改革的主要实践是在广西水电行业一些基层单位设立函授教育的教学点。送教上门,服务于学生,同时与基层水利电力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衔接,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委托各教学点所在的单位职教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部对面授的教学过程实行监督和管理,对教学点的教学过程进行信息收集反馈和质量跟踪。在水利行业,很多函授学生都是在基层第一线工作,一人一岗位,无法脱离工作岗位,特别是在防汛抗旱期间,工作任务繁重,强度大、责任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尤为突出。函授教育校外教学点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种创新的办学理念,解决了学生无法脱离工作岗位参加集中面授的问题,同时也起着联系着学校、学生、水利基层单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册学生4000余人,80%来自广西的水电行业,超过50%的学生来自基层的水利在职职工,共设有校外函授教学点30个,大部分都设立在基层的水利水电单位,这使成人函授学生能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合理的安排业余学习,提高了水利行业成人教育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二)主动适应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成人函授学历教育的教学改革。成人函授学历教育要主动服务于广西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从水利改革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评估课程设置、办学形式、课程内容等内容,紧密结合水利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针对广西水利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学历函授教育的教学改革,增加成人函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基本原则是把民生水利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由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和民生水利转化,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水利发电、灌溉延伸到水土保持管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利安全监督、农村水利改革、安全用水、水利立法和水政执法、水务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服务基层水利的农田水利建设、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合理开发水能资源等方面重点研究。

2.依托全日制的水利职业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鼓励教师注重网络等电子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3.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等的改革重点与学生的工作实践相结合。选题向服务基层水利的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江河治理和海河堤防建设、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民生水利方面倾斜,真题真做。

4.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在线讨论、辅导、答疑,实现自学、导学、督学、互学和促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学期间及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和反馈,建立在非面授时间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三)积极探讨成人高等函授学历教育的学分累积、弹性学制,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制度。弹性学制是指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的管理制度。学分累积是实行弹性学制的基础,也是不同类型学习成果和衔接制度的有效途径,能实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探索建立学分累积、弹性学制,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有利于水利基层职工接受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让水利系统基层职工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紧密结合水利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坚持学习和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满足工作岗位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需求,并促进水利系统职工的全面的发展。

(四)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充分利用水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依托行业企业和有着紧密合作办学关系的区外本科高校如三峡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河海大学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建设具有现代水利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和特色课程。加强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教育服务和教育技术的支持等方面探讨与实践,发挥其在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满足水利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基层水利服务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项锦.成人学历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2]邹晓敏.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成人学历教育一体化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4(9)

[3]侯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互认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基金项目】2014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B类(2014JGB324 )

【作者简介】阮富坚(1961—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法律、高职教育管理。

水利发展研究 篇4

施:加大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水利风景区之间的合作,促进景区发展;实现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水利旅游;战略措施;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9511(201103O 0064O 03 1 江苏水利风景区发展背景 111 江苏水利发展背景

江苏地处太平洋西岸,滨江临海,集/黄金海岸0与/黄金水道0于一身,自然条件优越,区域优势明显,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实力雄厚,科教文化事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境内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面面积占到总面积1619%。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融汇了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无数的人文胜迹,是享誉中外的水乡旅游胜地。

长期以来,江苏水利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环境建设等多重任务。经过长期建设,江苏省境内水利工程众多,工程成就卓然,如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江都水利工程枢纽、皂河翻水站、泰州引江河、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无不记载着人类开拓自然的丰功伟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先后建有流域性堤防6600km,大中型水库47个,小型水库861个,大中型涵闸300多座,大中型泵站159座,拥有机电排灌动力460万kW,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降渍和调水5套水利工程体系。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宏伟的形象、优美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了丰富多样、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资源。建设水利风景区,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实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丰富水利建设的多元内涵,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江苏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0提供强力支撑,使其逐步成为江苏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成为新时期江苏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112 江苏水利风景区发展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趋势,江苏省GDP 持续于万亿元台阶上增长。面对大好形势,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0,/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0,坚决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面对从传统水利向现代资源水利转变的新的发展契机,江苏水利人及时转变治水观念,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化人居环境,构筑现代化水生态省份。

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水利风景资源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一些水管单位以所辖水利工程及环境为依托,发展风景旅游事业,建设了一批水利风景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十五0期间,江苏溧阳旅游项目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将溧阳天目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度假区,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 万人[1] ,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江苏省

水利厅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编制了5江苏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6和5江苏水利风景区规划大纲6,为江苏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远景目标。

2基于SWOT的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 211江苏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已有国家水利风景区2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30个,一般水利风景区100多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区5个,AAA级旅游区4个。景区内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景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植物品种不断丰富,野生动物逐年增多。

212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分析

SW OT分析是战略管理学中用于分析发展战略的常用方法。其中,S(strength代表优势,W(weak-ness代表劣势,O(opportunity代表机会,T(threats代表面临的威胁。优劣势分析着眼于内部的实力,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则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

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上[2]。笔者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 OT工具对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21211优势分析(S 江苏水利风景资源特色鲜明,质量等级较高,发展基础较好。江苏境内大部地势低平,天然水系发达,河渠纵横,港汊密布,太湖、固城湖、石臼湖、玄武湖、洪泽湖、瘦西湖、溱湖等290余个大小天然湖泊点缀其中,长江、淮河纵穿东西,京杭古运横贯南北,沂沭泗流域雄踞北部,又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天目山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等低山和丘陵分布,具有典型的水乡地域特色。同时,江苏自古以来就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包孕吴越,承纳汉楚,人杰地灵,物丰民富,水利风景以水域景观丰富见长,兼备江、河、湖、海、运等多种水体形式及滩涂、草荡、湿地等风光,结合大中型现代水利工程设施和古代水工构筑遗址等地方历史景观,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历史与现代水工构筑的交相辉映,别具一格,积淀丰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水利风景完美画卷。

历史和大自然恩赐了江苏丰富而宝贵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水利风景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南京市外秦淮河水利风景区、溧阳天目湖、江都水利枢纽、泰州引江河、姜堰溱湖等水利风景区驰名中外,水利风景区旅游正逐步成为江苏极具国际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面合作潜力的优势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分支,水利风景区旅游也遵循着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姜堰溱湖风景区是我国首批湿地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大量候鸟在溱湖繁衍不息[3]。除此之外,还有以溱潼会船节和自助农家乐为代表的人文特色旅游资源,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年接待能力超过30万人次。

21212劣势分析(W 缺乏良好的区域协调机制,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一体化进程滞后。在水和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风景区而不开发水利旅游,水利风景资源就会无效益地浪费,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好奇心就无法得以满足,供需双方都会失去水利风景资源带来的审美效益、经济效益。可见,水利风景区发展旅游业是必然选

择,旅游一体化又是水利风景区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各风景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则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缺乏良好的区域协调机制,一体化进程滞后,各水利风景区之间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造成了资源的大量内耗,削弱了区域规模效益的发挥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水利风景区之间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各风景区建设趋同、资源浪费和地区矛盾的日益尖锐。水利风景区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0的要求,构建一体化水利风景区旅游产业带,促动并融入整个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加强各水利风景区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特色、区域历史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众多的优势,加强水利风景资源的整合,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国际知名的水利风景区旅游产业带,对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0,必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1213机遇分析(O 江苏经济发达,旅游需求旺盛。截至2008年底,江苏籍私家车240128万辆,仅次于广东(435114万辆、山东(315172万辆、浙江(258155万辆和北京(244127万辆[4],周末自驾车游在江苏已成为时尚,人们出游率高,旅游需求旺盛。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事业的崛起,顺应了江苏入境游客与省内居民渴望了解水利事业发展、游览水利景观的需要。同时,江苏区位优势突出,/T0字形空间结构客源富发展潜力:从长江三角洲向整个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延伸,吸引沪、浙、皖、鲁等地客源,甚至进一步争取到东北、珠三角、重庆、武汉和广大中西部的市场份额[5]。根据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规划,在2020年全国将建成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的1000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江苏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水利风景区旅游业,实现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品牌战略。21214威胁分析(T a.来自景区竞争激烈的威胁。我国已评定的A 级旅游景区共2526个,其中江苏A级景区最多,为

396个[6]。江苏各旅游景区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以南京夫子庙、苏州园林等为代表的著名旅游景区是省内外旅游者的首选之地,水利风景区作为后起之秀,在旅游品牌、景区特色、宣传促销等方面还需取长补短。江苏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是一

把双刃剑,在形成集聚效应和扩大知名度的同时,也形成了水利风景区之间的替代效应,即水利旅游者在不同的水利风景区中都能观赏到水利景观,可供选择的可替代景区较多;水利风景区在客源、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方面竞争激烈,景区之间信息沟通往来较少。

b.来自水利工程的季节性威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大都依托大中型的水利工程设施,其水利功能的行使(例如大坝加固维修、汛期防洪、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正常运作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水利风景区旅游业的正常发展。例如由于对水库大坝进行正常的加固维修,江苏某水利风景区在半年内无法正常接待游客,导致一段时间内游客回头率和满意度下降。如何妥善处理好水利与旅游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水利风景区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3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及空间布局 311旅游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及目标

a.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依托大批的水利风景区、水利特色建筑、文物古迹、名人名居、古城古镇和历史街区,充分发挥区域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水土资源环境,更好地再塑江苏秀美山川,更好地融入地方旅游产业,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0提供更强大支撑。

b.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04级水利风景区体系框架,并明确主要景区的等级、规模、功能和发展方向。

坚持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目标,实施/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景点联游、信息联网0的大旅游营销战略,重点发展水利博物馆、运河文化博览馆、水利遗产公园、水库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同时推出文物古迹游、休闲度假游、名人故居游、古城古镇游和商务会议等服务,精心打造区域水利风景区旅游产业链,以旅游带动酒店业、餐饮业、运输业、娱乐业、购物业、婚庆服务业、工艺美术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把江苏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区域化旅游目的地。

312旅游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应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核心,积极培育世界级水利风景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构造合理的水利风景区空间结构网络;以大型水利枢纽风景区、水库湖泊风景区、城市河湖风景区和灌区农业观光风景区为主要节点,以古运河风光带、大江风光带、环太湖风光带和滨海滩涂湿地风光带为脉络,全面构建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大网络。

4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战略措施

a.加强江苏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在有效保护水利风景资源的前提下,提高水利风景区的综合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水利风景旅游的产业素质。强化水利工程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风光特色,以独特的创意培育旅游品牌和项目,全面提高水利风景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和效益。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的不同优势,对水利风景区旅游线路进行优化设计,扬长避短,合理组织,积极打造江苏水利风景区特色品牌。按照/重点城市y江苏省内y长三角区域y全国0的顺序,有步骤、有轻重地开发省内外水利旅游客源市场。

b.深化江苏水利风景区的合作与发展。建立水利风景区区域协调机制,包括协调组织、协调制度、配套资金支持机制等,以合作促发展。打造水利风景区江苏区域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水利风景资源,促进景区之间在国家水利风景区申报、管理、营销方面进行经验交流,互惠互利,减少闭关自守重复摸索的无效率状态,并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支持机制,以市场规律为导向,实现水利风景区旅游效益最大化。

c.实现江苏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完善江苏水利风景区管理制度建设,规划先行,在江苏水利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专项子规划[7],例如水利风景区合作发展子规划等,注重与时俱进,将水利风景区计划、水利旅游策划、水利发展规划融入水利风景区战略发展文本中,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设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汤全明.树立大旅游意识,做大天目湖品牌[J].江苏政 协,2006(10:16O17.[2]张龙江,周波.亚丁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模 式探析[J].生态经济,2005(4:56O57.[3]王小芹,申小芹,韩梅红.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和 配置之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08(5:31O3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M].北 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5]刘玉.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系统研究[J].地域研 究与开发,2004,4(23:90O94.[6]朱,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J].地理科学,2008,28(5:607O615.[7]陈昌仁,于涛,贾蔚.基于多元目标的水利风景区开发规 划引导性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3(2:138O141.(收稿日期:2011O03O10编辑:张志琴

Key words:South O to 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wa ter project;investment manage ment;static control;dyna mic mana gement On management of planned water/LUO Tao O lu,et al(China Wate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The meaning of planned water,the mana gement hierarchy and scope of planned wat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planned water,total control,quota control and water permit were discussed.Based on the Water La w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anagement network graph with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medium O and long O ter m supply and demand planning of water distribution,annual water allocation planning and annual water use plan in horizontal direction for management of planned water was established.I t may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various regions to implement the management of planned wa ter.Key words:planned water;water distribution;object mana gement;manage ment network graph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utilization of non O conventional w ater resources in China/QU Wei(Beijing Sinoriver Groundwate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stitute,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on O 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on O 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integrat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improve ment of legislations and revision of standards,increase of investment and broadening financing channels,formulation of favorable policies and encouraged use of non O c 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strengthening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non O 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tentative popularization, promotion of propaganda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etc.Key words:non O 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water resources manage ment;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 ater scenic spot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ir strategic researches/C HE N Chang O ren,et al(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210037,China;River C ourse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210029,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water scenic spots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introduced.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ir tourism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SWOT model.The strategic goal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scenic spot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put for ward.Some strategic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tourism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landscape resources;improvement of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water scenic spots;real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ater scenic spots in Jiangsu Province.Key w ords:water scenic spot;tourism development;strategic measure;Jiangsu Province Compensation for hydraulic project resettlement based on equity theory/YU Wen O xue,et al(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Among various compensation problems of hydraulic project resettlement,the equity issue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ttle ment.concer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 xisting proble ms in the compensation for hydraulic projec t resettlement in China,the unfairness in the compensation for hydraulic projec t resettlement was analyzed from the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aspects by means of the equity theory.Some c 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air c ompensa 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quity theory.Key words:hydraulic project settlement;c ompensation for resettle ment;equity theory

水利发展研究 篇5

欠发达地区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关于响水县水利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明确指出要把以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作为水利部门如何发挥这一政策优势,加快发展水利基础产业,确立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振兴水利经济,增强服务实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创建水利基础产业,无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笔者结合江苏省响水县水利实际,就欠发达地区水利经济的.发展谈一些看法.

作 者:单以东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水利局 刊 名:治淮 英文刊名: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 年,卷(期): “”(3) 分类号:F1 关键词: 

水利发展演讲稿 篇6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广西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要求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资,加快工作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末解决10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大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最实际的问题。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就是关心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也关系到脱贫致富奔小康。

截至2010年底,我县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3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8722万人,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0.0481人。全县尚有农村(含农林场)饮水不安全人口5.8415万人,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0.5089万人。

虽然龙胜山清水秀,农村饮水水源水质不错,但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以及农村小水电开发,我县许多地区河段水位下降,地面蒸发量大,地表水也非常缺乏, 部分区域水源不足,无论是水质还是水量都有问题,我县部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但还是有一些偏远村落未得到解决,群众长期缺乏生活饮用水。在干旱季节,饮用水没有保证,农民甚至没有水喝。农民的生活质量较低,甚至生存面临威胁;许多饮水困难地区,缺乏基本的生活饮用水,农民不得不远距离挑水、拉水吃或饮用不达标的水,农民的基本生存用水得不到保障。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条件太差,国家投入资金只够建设一些比较小的工程。原有的蓄水工程少,部分蓄水工程不配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管材和净化设备老化,破损失修严重影响使用效果,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配备消毒设备。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加上我县农村人饮的一些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实行统一规划,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因地制宜,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发动群众兴建中小型拦蓄工程;无水源可利用的偏远山村则动员搬迁,化整为零,分散安置。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农村饮水不仅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改善,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政府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关心群众

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步伐。

甘肃水利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篇7

一直以来,甘肃省囿于有限的财力,水利项目一直依赖国家投入。资金短缺、投入单一,严重制约着甘肃水利的发展。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省水利厅将破解水利投融资难题作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核心之要。

变水利单纯服务农业、农村为服务统筹城乡,省水投公司还加强与市县政府合作,以城乡水务一体化经营为重点,整合、盘活相关市县水利供水存量资产,进一步放大融通社会资金。这不仅加强了自身“造血”功能,而且有效解决了地方水利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提速地方水利项目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创举,实现了当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调配、统一供给,形成了从“水源头”至“水龙头”全过程统一的完整产业链。目前,省水投公司已与天水市、兰州新区和山丹县等15个市县区开展了水务一体化合作经营。

二、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进水权改革

2011年12月,甘肃省按照国家下达甘肃省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控制指标,将各项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了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控制指标体系和以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与考核制度体系,为水权改革划定了总量红线。

但是,一方面,由于甘肃省水资源短缺,工程蓄水及调蓄能力不足,各地、各有关部门都千方百计增加水资源供给量,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当前,甘肃省用水总量已接近红线指标,新上项目用水指标增量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业用水占全省总水量比重高、节水潜力大。

现在,甘肃省在疏勒河流域开展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资源确权工作,对三个灌区不同作物、不同灌季进行“百亩实测”。通过这样的测量,拟将农业用水水权确权到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农场等用水大户,为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经济生态均衡发展。

为配套推进水权改革,甘肃省同步在疏勒河灌区开展了农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改革工作。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下发了指导意见,将以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为基础,实行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将水资源的使用权确权到工业、农业等具体取用水户,加快培育和建立水市场,促进水权交易流转,为新建项目打开用水指标通道。在农业用水确权上,按照水利工程的实际供水量、作物种植结构、灌溉轮次定额、法定土地面积等,将水的使用权逐步确权到户。

三、以倒逼机制和利益引导为手段,推进水价改革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全省以推行终端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差别水价为重点,以完善终端计量设施,建立节水奖励和补贴机制等为手段,全面推行农业水价改革。目前,全省农业水价提高到了每立方米0.147元,达到平均供水成本每立方米0.253元的58%,水费收入达9.4亿元。特别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凉州区等5县区的水价,在原水价基础上平均提高了50%,达到成本水价。其中高台、民乐提高了1倍。

四、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目标,推进水利管理改革

在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公益属性的同时,甘肃省深刻地认识到,要建立长效机制,还得用市场机制解决经费、人员、管理等问题,减轻发展包袱,真正使水管单位走上良性运行的发展道路。为此,甘肃省积极稳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使18.8万个小型水利工程明晰了产权,占到总数的98%。

2013年9月,水利部确定甘肃省武都、白银、凉州3区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目前这3个地方已基本完成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清产核资、确权颁证等工作,为建立建管一体化、市场化的建管体制,激活工程运营机制,盘活小型水利设施资产,以资产为抵押开展直接融资创造了条件。推动甘肃水利后发赶超,还必须打破水管单位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观念。近两年来,甘肃省积极稳妥推进水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减轻了水管单位的包袱,使其轻装上阵,以现代化、市场化理念开展管理经营,进一步激活水利建设市场。

五、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融合推进各项改革

在加快水利改革试点中,甘肃省同步融合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水价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3方面内容;在凉州、民勤、民乐、高台、白银5县(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把水价机制与水权分配、产权改革、协会发展、奖补机制、工程配套相结合;在武都、白银、凉州3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围绕建管一体化综合推进水权、水价、产权等改革;在疏勒河流域水权改革试点中,以水权分配、水权交易为核心,同步推进水价改革和参与式灌溉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海龙,王环.我国政府农田水利建设的职能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张瑜洪.全球水伙伴建言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高级圆桌会议综述[J].中国水利,2012,(09).

[3]张德刚,王鸥,付晓东.国内外水利投融资体制现状的比较[J].商业经济,2009,(22).

[4]林万龙.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7,(08).

水利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62-0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在农田间,灌溉、防洪面积以及容量分别在66617hm2、2000hm2和10万m3左右,采取提、引、蓄等农作物浇灌方式的一些田间运作工程。该工程有库坝、水渠、池塘、水闸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工程以及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该工程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工程在规模上虽然微乎甚微,但其在数量和分布上却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在抗洪抗旱、提高农作物生产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该工程的推广都起到了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1 存在的问题

1.1.1 缺乏合理运作规范。该工程在不断的发展和推广中虽已开发研究出多种多样诸如承包、拍卖、出租、参股等灵活多变的实用性管理模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操作模式仍然缺乏可以参照的理论依据。尽管有关专家已经在该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和探讨,但由于大多数工程在具体操作中并未依据规定的管理模式运行,从而导致了多数的管理组织在运作时无法具备规范的操作。

1.1.2 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多数的管理组织大都把管理工作的重点聚焦在用人的方面,而往往忽视了工程本身的维护工作及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在管理方法上,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相关管理部门根本不会依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一来,大多数的工程也就都只能是处在“无序管理、低档水平、低层次效率、低能收效益”的尴尬境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虽小,但若管理方法不正确,仍会导致实际运行中的混乱,故我们应对其引起高度

重视。

1.1.3 缺乏明确的责任权限。一直以来,源于历史和体制等各种因素,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所属仍旧没有一个明细,这就导致了管护的主体和责任都无法很好地做到“对号入座”。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例子比比皆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国家财政部门在出资修建了水利基础工程后,其所属的乡镇相关部门就负责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土地的所有权是归集体所有,但其使用权却已被承包,那么责任的主体与产权的归属就无法明确地区分开来了。责任权限的不明确使得在具体操作中,权责双方往往无法合理协调,进而不利于该工程健康有效的发展。

1.2 原因分析

1.2.1 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法有效运行的根本原因应归咎于监督机制的缺失。该工程成立的各式的管理组织大部分都缺乏类似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专门性负责管理日常运行的管理机构。而其具备的“小规模化、种类多样化以及数目多量化”等特点使得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使得至今仍然未能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进而造成了其管理组织无法合理有效地规范运行。

1.2.2 管理制度的不成熟则是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低效管理的内在原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从规模上看的确是微乎其微。即便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若是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管理的混乱。

1.2.3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是决定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否能够科学进行的直接因素。在该工程管理人员的构成中,大部分都是缺乏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普通农民,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甚至在一些乡镇中,一部分基层水利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同样没有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其业务水平也普遍较低。这些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机会和时间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基本就只是重复执行上传下达的机械任务。这样一来,他们根本无法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更不用谈进一步地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员,如何能够承担深程度的工作。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2.1 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就是顶层管理人员与底层劳力人员之间从属关系的等级数。其数量的多少主要由规模的大小、幅度的强弱等因素综合决定。2011年3月,陈雷(水利部部

长)在全国农村水利工程会议中提到,完善农村水利服务体系,需从乡镇开始,明确人员职责,收益归入县级,作为其财政预算,从而妥善处理农村普遍存在的水利设施管护失效的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就涉及到县(市、区)、乡(镇)、村及各工程单位这样四个级别。而根据该工程受益的范围,其管理等级主要划分为2~4级(如图1所示)。

2.2 组织结构

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小规模、多种类、多数量”特点来看,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该组织结构下,上级可以进行跳级指挥。比如县可以直接指挥小水库工程的相关管理单位。

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2.3.1 根据实践完善责权明确的管理体制。推行实施主要是供各农户自给的小户型水利工程。该体制下,工程的产权归农户所有,各级政府对之进行广泛的支持和引导。在符合用户自愿性的条件下,以受益范围为依据来构建用水合作组织。国家补贴带来的收益归于用水合作组织;国家和集体出资修筑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交付给该工程下,受益范围内的有关用水合作组织全权管理(村委会可代行职能)。

2.3.2 建立以水费收入为主体资金的保障机制。工程管理资金收入中,一个比重相当不轻的来源就是水费收入。建立合理有效的用水收费机制,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福利水和低价水在之前一直被普遍地长期使用,是有偿用水机制的直接阻力。故此,相关部门需广泛开展用水收费机制的宣传工作,积极指导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教导他们对用水有偿收费的保障体制有个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崔世彬,马静,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1,(4).

[2]崔世彬,张庆华,马静,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2011,(8).

[3]刘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探究[J].吉林农业,2012,(2).

[4]周晓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7.

上一篇:组织行为学读书心得总结下一篇:毕淑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