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7-23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共8篇)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农业水利化调研组

一、基本现状

我市耕地面积90万亩,大体上可概括为“九分土地一分水,三分岗丘一分圩”。建国以来,兴建了17000多处水利工程,已经形成了工程布局相对合理,内外水调控互济互补、沟渠网络基本配套,蓄、引、提、调、防、撇、排、降功能齐全的水利设施构架。截止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131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小

(一)型水库22座,小

(二)型水库100座,总库容5.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13亿立方米;塘坝1.5万面,总蓄水量0.81亿立方米;固定机电排灌站223座,总装机42400千瓦;防洪干堤319公里,其中高邮湖大堤34公里,城防大堤4.6公里;主要河湖堤防280.4公里;各类涵闸500多座。所有水利设施中,除主要骨干水利工程由国营水管单位管理外,占总数90%以上分布在面上的小型水利工程均由镇(街道)或村组管理。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4.5万亩,占耕地80.4%,旱涝保收面积65.5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达1.44亩。

二、主要成效

1、坚持不懈地开展冬春水利兴修。取消“两工”后,不少镇村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开展水利兴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街镇近年来每年人均筹资15元,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这样既不影响劳务输出,减少兴修组织发动和管理的难度,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一些镇村对农民直接受益的投劳筹资工程,农民根据自己的力量和需要确定是否投资,投劳筹资多少不受任何限制,如建设当家塘人均筹资都在200元以上。金集等地不少当家塘人均筹资达400元以上,群众无任何怨言。近两年全市冬春水利兴修共完成土方600多万方,完成工程1000多处,累计投入兴修资金近两千万元,市财政补助达500多万元。

2、为防汛抗旱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今年汛期,我市呈现先旱后涝、异常天气频繁的气候特点,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洪水,水利系统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及时启动各种预案,科学调度服务,精心组织落实,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减灾功能,有效地减轻了旱涝灾害损失,保障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干群水利、水患意识淡化。调查中,发现不少干部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有着一味依赖上面的思想,在旱涝等自然灾害来临时,该筹集的物料没有去筹集,该除险的工程没有及时做到位,完全依赖上面支持。

2、水利工程设施险病问题突出。水利工程大多数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长期处于吃“老本”状态。主要问题有:一是整体防洪标准不高,白塔河、老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沂湖、洋湖等主要内河湖堤防均存在险工险段,一些支流堤防和中小圩堤标准更低。二是部分水库大堤老化失修,9座中型水库有4座水库(釜山、大通、高峰、焦涧)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其中:釜山、大通、焦涧3座水库大坝被专家评定为三类坝。全市122座小型水库有40%左右存在险病问题。三是险病涵闸逐年增多,全市沿河湖500多座主要涵闸,险病涵闸占30%以上。四是许多圩区河道沟港淤积严重,排涝不顺,引水不畅,多数圩区及洼地排涝能力不足,泵站设备老化,高耗低能,带病运行,长期服役,急需更新改造。五是岗区电灌站老化失修,渠道标准低,配套不足,塘坝淤浅,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工程管理不到位。河湖堤防违章种植、违章建筑屡禁不止,围湖造地、围库造地、围河造地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水利工程设备被盗情况比较多,变压器被盗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功能。

4、面上水利工程投入减少。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兴修出现投资投劳不足和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明显放慢,部分村组出现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现象,一些地方为了回避矛盾,放弃使用“一事一议”政策。

四、意见和建议

农业现代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针对我市在水利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我市水利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命脉”意识,强力推进依法治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加大对《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广大干群进行水利法规的教育,让广大干群明白水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命根”,水也是危害我们的“祸根”,让各级干部和全体公民明白依法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我市病险库较多,抗旱排涝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等现状,建议市政府制定出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议政府根据我市水利设施现状,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投入专项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更新或重建、扩建,特别是对险病水库、险病堤段、涵闸和带病运行的机电站,要抓紧立项,安排计划,逐步实施,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存在问题。要加强面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充分利用沿淮洼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争取上级财力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各级政府要在每年的新增财力中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步伐。要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投融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水利。

3、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自建自用为主的小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对受益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对经营性的工程,按照企业化运作。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依法给予支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

4、大力推进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市中型水库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很小,节水的潜力很大。近年来,对中型水库自流灌区推行“按方计征”,节水效果十分明显。各地要以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为重点,改善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完善灌溉体系,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同时鼓励和支持并

引导用水户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对工程、用水、水费收缴进行自主管理,自我经营,逐步建立用水户自主管理与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1 茌平县水文特征及农村水利发展情况

茌平县地处鲁西平原, 总面积1 117平方公里, 辖6镇8乡2个街道办事处, 810个行政村, 56万人口,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近年来, 茌平按照建设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工作要求, 抢抓机遇, 大上项目,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农业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并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省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1.1 茌平县水文特征

茌平县资源充裕, 物产丰富。县域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区半干旱气候带, 气候适宜, 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全县沃野平畴, 总耕地108万亩。淡水资源充足, 水利条件便利,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林果、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 名优特产闻名遐迩。

茌平境内有徒骇河, 马颊河, 赵牛河, 管氏河, 冯氏河, 四新河, 茌新河, 茌中河, 西新河, 老徒骇河, 七里河, 德王河, 小运河及普济沟, 位地形均为西南东北流向。据《中国江河水系图》标准, 徒骇河, 马颊河为海河水系。其余属支流;西新河, 老徒骇河, 茌新河, 茌中河在境内直入徒骇河;七里河在高唐入徒骇河;管氏河, 四新河在禹城县境内入担救河, 德王河在境内西北隅出境入马颊河。境内河流主要承担上游和境内径流排水, 流量达4亿立方米。徒骇河, 赵牛河, 管氏河, 七里河, 冯氏河建有拦河闸, 可拦蓄雨水和黄水, 用于灌溉。

1.2 茌平县农村水利发展情况

茌平县在对传统农村水利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地走现代新型农村水利发展之路, 建成四大水工程体系, 努力实现农村水利工作的新跨越。

(1) 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第一要务, 完善了农村安全供水体系。今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通自来水先进县,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 惠及745个村、44.96万人, 总投资达1.2亿元, 下步计划再投资260万元建设高标准供水中心6处, 安装净水、化验设备, 并与欧洲水务联合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引进先进水处理设备,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2) 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建成了高效农业节水体系。目前全县各类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万亩,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55, 年节水能力3 000万立方米, 连续3年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今期该局又积极参加全省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公开竞标, 综合得分列全省第一, 争取到省以上无偿资金1 200多万元, 并被确定为全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县。

(3) 以建立完善新机制为着力点, 着力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工程体系。为进一步增强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 全县已初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最近几年以来建成小水源工程1 000余处, 增加蓄水能力1 500万立方米, 配套田间建筑物400座, 整治田间沟渠600公里, 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0多万亩。

(4) 以促进人水和谐为努力方向, 着力完善农村生态水利体系。近几年茌平结合灌排设施建设, 实施沟渠绿化, 实现了“沟相通, 渠相连, 田成方, 林成网”, 改善了自然生态与环境。

2 茌平县水利工作新措施

2.1 以水为媒诠释生态发展

在生态建设中, 茌平县围绕做活“水”文章, 把生态、民生、观光等功能结合起来, 用足用活“水”这一元素, 建设金牛湖景区, 对区域内的水系进行改造治理, 打造生态宜居的新茌平。茌平县投资15亿元建设了金牛湖景区,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总蓄水量达2600万立方米, 在湖的北岸, 金牛山挺拔矗立;在湖中独具匠心、风格各异的金牛桥、吉鹊桥、天梭桥将东西两岸连缀成线, 形成绿树环绕、景致错落的沿湖湿地景观, 打造了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一处处美景, 引人入胜, 成为一道亮丽的观光带。目前, 金牛湖风景区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 进一步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增强城市竞争力, 提升城市品味, 茌平确定了“用好水资源, 打造水景观, 彰显水文化”的城市水文章开发建设思路, 坚持扩湖、治水、融文、增绿, 不断城市涉水空间布局, 着力打造成一座以水景为特色的风景靓丽的灵秀之城。引水入画, 打造景观新地标。茌平县在城市水系改造提升过程中, 将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的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设中, 斥巨资对茌中河进行改造, 沿河两侧栽植垂柳、旱柳等景观树木上万株, 形成一河清水、两岸绿荫的带状绿色长廊;并利用茌中河贯穿城区南北的优势, 大力实施茌山公园和环城水系贯通工程;茌山公园占地350亩, 总体布局为“一堤、两岛、三湖、南北区”, 人工湖150多亩, 绿化覆盖率90%以上;沿外环路开挖环城河与公园人工湖及茌中河贯通, 又经茌中河与老环城河相接, 形成城区河河相连、环环相套的城市水系布局。

2.2 以水惠民,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茌平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关注农村饮水安全, 确保存成通自来水, 扎实做好三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 让10万亩农田喝上了“自来水”, 受益群众达5.53万人, 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为粮食连年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天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10, 15.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一、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5.85万个。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范围,已由早期的单一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并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出现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农业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发展理念亟待提升。一是农民认知程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干部观念因循守旧。三是一些基层政府急躁冒进。

(二)融资瓶颈亟待突破。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前期资金持续注入。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由于信贷融资困难,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信贷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农业比较效益亟待提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由于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农民参与者少、规模小、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模式单一、收入少、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许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仅开展了农业生产的耕、种、植保、收获、养殖、防疫等农产品生产及服务,还很少有能力扩展到收购、仓储、加工、运销等农产品增值环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除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支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费用,耕、种、浇、管、收费用,雇佣劳动力支付工资外,还要支付土地租金,致使其利益空间狭小,增值收益空间不大,使他们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状态,严重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二是流转土地“非粮”比例日益加重。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部分土地流入方基于经济利益诱惑,驱使他们在流转到手的耕地上从事“非粮”活动,有的基层改变耕地的用途,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完全背离了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宗旨。

(四)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目前,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机制不完善。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组织者、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导致其发展、运行不够规范,制约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二是管理不规范;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虽然我省的土地流转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成员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由于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培养一批经营规模大、运作机制新、产业基础牢、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营管理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强化服务引导,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加大投入。要充分整合各部门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能源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二是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要求。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注册登记等,推动其成为独立的、稳定的承贷主体;三是建立县、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步伐,支持流转整合土地、山林、设施等资源。

(二)破解融资瓶颈,加大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制定支持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二是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探索开发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切实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联保贷款。采取由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进行小额信用贷款。

(三)加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鼓励保险机构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二是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在商业保险不愿介入的领域,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形成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通过各类保险制度稳定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政策。三是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中部,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交通方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xx是典型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和建材生产基地。辖五区三县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其中农业人口140万。耕地总面积238万亩,其中粮田185万亩,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农业产值仅占全市gdp总量的3.8%,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65元。xx农业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明显,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土地资源自然条件逐渐好转,耕地递增,林地递减,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土地资源破坏及功能退化严重,加上组群式城市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量较大,土地资源的紧缺。

二、主要措施

(一)以高效利用禽畜粪便资源为纽带的沼气工程能源生态模式

1.以“猪沼果”山地果园生态模式和“猪沼菜”为主的庭院生态模式

沂源县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山地果园“猪沼果”和庭院“一池三改”、“四位一体”和“猪沼菜”生态模式生态模式。在山地果园重点推广了“猪沼果”生态模式,创建了“猪沼果”生态能源示范区,建成独具特色的“猪沼果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果园,一座房,一池沼气,一栏猪,配套一座风力扬水机。以户为单元,以山地果园和庭院为依托,建设沼气池、猪圈及厕所,开展“沼液、沼气和沼肥”的综合利用。现已建成“猪沼果”模式6000多个。

在农户庭院重点建设“猪沼菜”生态模式,猪沼菜”1200多个。其中还有“一池三改”生态模式,建成示范户2800多户。全县已建成沼气池8500个,发展“千池乡”7个,建成“百池村”70个,生态示范村56个,实现了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猪-沼-电生态模式

xx大有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运行猪厂粪污处理,日处理养殖场粪便约20t、废水80m3/d。日产沼气1000m3的usr(1000m3)反应器1座,年发电量49.5万kwh。生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57.09万元,年均总成本17.77万元,利润39.32万元。

3.畜-沼-粮生态模式

高青县唐坊镇农户以粮食和秸秆喂猪、牛和鸡,而猪、牛和鸡粪进入沼气池发酵后变成肥料用来种粮,而产生的沼气用于取暖、照明,沼渣可作饲料添加剂,沼液又可喷施农田作物,防病虫,形成多元化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模式。“畜―沼―粮”这一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改变了农民家庭生活方式,通过改厨、改厕、改圈,使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达到了农民增收、净化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目前唐坊镇已有36个村普及了这一模式。

(二)以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模式

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大棚瓜菜增产幅度20-30%,每亩降低生产成本1500-2500元。目前临淄区有80%的蔬菜大棚推广应用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该区政府XX年秸秆反应堆技术每亩大棚补助900元,XX年提高到每亩大棚补助1000元。

2.秸秆养藕周村萌山湖荷花生态园,利用作物秸秆和发酵菌产生二氧化碳作为气肥,为藕提供营养并增加其产量,亩增效益30-50%,该区已推广1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XX亩。

3.淄川区胶王路沿线有关乡镇玉米秸秆还田、青贮或固化等技术。

三、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种植业产量较高与效益较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种植业生产效益较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化肥农药浪费现象较重;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

2.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资金,覆盖面小。根据立地条件及经济负担能力,目前沼气项目的覆盖面仍然偏小,高青县是山区县,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一池三改”建设难度大、成本高,项目资金明显不足,影响了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和农业节能工作的更好开展,沼气用户仅占可发展规模的1/4,许多积极性高的`村和户因受经济能力所限无法铺工建设,建设户用沼气并配套太阳能的户更是寥寥无几。

3.产业化经营滞后,后续服务跟不上。目前,沼气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农村沼气正处在兴起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而且农村能源产品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无疑加大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沼气产业发展。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还跟不上沼气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产业的发展。

4.种植业分散与规模化养殖业环节联系不畅。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经营模式与日趋规模化的养殖业环节联系不畅,以农作物秸秆为例,一家一户的作物秸秆集中起来,为规模化养殖提供饲草饲料困难较大,原因如下:一是秸秆密度较轻,储运难度大。二是秸秆价格较低,不能引发农民的销售积极性。三是秸秆收获时,也是三秋大忙时,农民无暇销售作物秸秆。四是秸秆收获季节性强,受贮存条件的限制,规模化养殖场不能贮存足够的秸秆。五是养殖废弃物未能充分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效益,造成了污染环境。

四、建议

1.抓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引导机制。转变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要立足于大农业范畴,种、养、加相结合,统筹规划。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详尽和可行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2.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培养典型,建立集“种、养、加为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区,创品牌,为群众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引好路,踩好点,助推农村经济上档次,上台阶。沼能、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新能源是建设循环农业、节约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3.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抓新技术推广应用,高标准及高起点建设,抓技术培训,确保建设质量。各级政府应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考核体系,让科技人才及其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集中培训主要是组织各乡镇技术人员学习相关理论,总结交流经验,分散培训主要是在施工现场边施工、边讲解、手把手的传教。通过选派村技术员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建设质量的督促与检查来保证使用安全和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4.加强农村能源用产品的科研及市场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强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发,积极探索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投入力度,构建促进秸秆和农村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5.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原则。一是分阶段建设的原则。可考虑将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动员与组织阶段、规划实施阶段和完善深化三个发展阶段来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二是分层次建设的原则。由于各地区地貌复杂,丘陵、平原并存,农业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因此各区域根据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资源特点等,可考虑在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层面上建设循环农业。按照此原则,能够探索出最能够发挥各地区域优势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三是分产业带建设的原则。建设循环农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把各不同地区的循环农业推向健康轨道。

6.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生产经营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根本原因。在稳定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健全流转市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赋予农民土地的物权,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市政协文史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物流兴市的发展战略,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份,市政协几位副主席与文史委有关人员,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视察了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走访了教育局和劳人局就业培训中心。通过视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主体,民办技校、专业培训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一所(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技术培训学校三所,以短期培训为主(**市鹏程电脑培训学校、**市**电脑学校、**市中缘职业培训学校);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所;就业培训中心一所(**市就业培训中心)。

**市职教中心作为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农村双带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95亩。1995年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中心,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776人(含农村涉农专业1841人),教学班69个。有教职工296人,其中在岗正式教师231人,校聘教师33人,高职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73人。主要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财会、建筑装饰、数控焊接、生物化工、农林牧七大类十四个专业,班级69个(农村涉农27个)。办学17年来,共招生学员17855人。

二、职业教育成绩与经验

我市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端正方向,实践为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我市职教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办学方针,坚定了办学方向,职教因素逐年增加,专业设置不断更新,在校生从原来的几百人扩展到三千多人。2008年7月,将原来职普条块分割变为统一管理,并停止普高招生,整合资源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立足本地,面向京津,拓展沿海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对升学班按照对口高考要求抓质量、提品质;另一方面对就业班按照实用为先的原则,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与训练场有机结合。同时,与北京大兴五职联合开办的生物制药专业实行1+2的对接模式教学。并与**瑞丰、**热力等单位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定期组织学生到**瑞丰、**制冷设备维修部、天津天奎、天复、精手等校外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接受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达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零适应。

(二)、服务经济,稳妥就业,激发中等职业教育活力

职业中心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方向,近两年主要与**财政局的电算化培训、**国税局的自动化办公培训等社会培训;两次与**省瑞丰内燃机缸体有限公司校企牵手,实行订单培训;为**爱特、**热力、纺织配件、远征氟塑公司等企业职工1500人开展入企技能提高培训;与市安监局合作,对亚泰、隆邦等危化企业6012人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为保障就业渠道畅通,多次到北京光电、天津三星、天津可立新等用人单位考察并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打造了一条离家近、待遇高、有保障的京津绿色就业渠道。97届毕业生李会宾在**创办了**省凯利特经贸有限公司,成为薄利电器商行总经理,拥有固定资产三百多万元。99届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苏喜旺,现已成为**科艾特智能仪表传感器销售中心的总经理。

(三)、双带培养,送教下乡,促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组通字[2009]27号、**教[2009]3号文件精神,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申请成立了农村双带头人培训基地,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免费送教下乡,培养了615名种植和养殖技术专业的农村青年。设立了八个教学点,涉及6个乡镇、70多个村。林果、养殖专业采取了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课堂办到了农家门口,把试验放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内。各教学点出勤率均在95%以上。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筹资200万元兴建一座能容纳近1400人的学生宿舍楼;2005年,又盖起了投资290万元的国债项目教学楼和投资80万元的1000平方米高标准伙房餐厅一座;2007年,筹资650万元建数控和模具车间;2008年,投资30万元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新建三个多媒体教室和两个微机室;2009年,又投资近百万元整修了教学楼和实验楼以及操场等设施;自2006年始,为5756名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700.1275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我市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面临好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上大学被视为正途,职业教育被摆在次等教育的位置。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仍然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尽管职教中心常年抓招生,忙招生,发动全校教职工四处奔走,组织生源,招生计划基本勉强完成,普职比例严重失衡。据了解,我市每年约有6000初三毕业生,升入重高约1700人,有4300人被重高拒之门外,有30%到40%的毕业生选择去打工。由于群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加上一些环境因素,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基础设施差,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就职教中心而言,现有基础设施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实习基地的不足,也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除去电工电子、计算机、会计专业基本可满足学习实训外,其它农林牧、建筑装饰、焊接、生物化工、数控、模具等专业均有一定差距。

(三)、师资力量匮乏,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差。许多专业课教师是文化课教师半路改行,一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日渐突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师资队伍存在一多一少二低的现象,即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技能水平低。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编制沿用的是普高标准。由于职业学校班额普遍比普高小,实践实习操作课程较多,教师配置比例应高于普高。基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专任教师平均师生比应该达到1:16,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应达到65%。而实际上由于教师缺编,导致学校不得不校聘教师。外聘教师的工资由学校自身解决加重了学校负担,且工资也较低,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经费投入不足,是中等职业学校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支出相当于普通教育的35倍。职业教育对师资配备数量和实验实习设施要求较高,但学校收费低,校聘教师的工资以及水电暖、地租、班主任费、办公费等庞大的费用支出,使学校财力负担沉重,办学投入不足。学校很难依靠自己的经费积累来扩大校舍,增添和改善设备、设施。

(四)、服务发展能力不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有职教资源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还不能做到针对性培养和提供,有时会形成本地企业招工招不到,职业学校学生在本地就业困难,还需要到外地才能就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市企业大部分在乡镇、村,距县城较远,再加上待遇偏低,对毕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和地方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不对路,订单式培训还没有做到实处。

四、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较大成绩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增强职教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或新闻媒体,系统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发布招生相关信息,追踪报道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的典型事例,推介企业中长期用工信息,让更多的人认可职业教育,增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二)、强化政府统筹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市政府要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的界限,通过以优带薄、同类组合、近邻合并等方式,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职业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积极组织和鼓励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的鉴定,获得相应资格,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业人才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和来源。一是确保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二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并按照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三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依法履行各自的投入职责,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进行职业教育依照办学成本适度调整收费额度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以及学生分别承担教育成本,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市政协民族宗教台侨属委员会

近期,市政协副主席杨丘远率民族宗教台侨属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单位及天长街道负责同志就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我市夕阳红等部分老年公寓,走访考察了我省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铜陵市、合肥市肥西县、黄山市黄山区和歙县等四个市县区,并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在实地察看、走访考察和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业,全面提升我市社会化养老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据统计,2011年底,我市60岁以上人口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全市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积极采取措施,着重抓好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

1、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全市现有敬老院17所,其中铜城、秦栏各2 所,其他镇(街道)各1所,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2000张,现入住农村五保老人1260人。

2、推进社会福利院建设。福利院位于我市冶山镇张巷村,为2011年民生工程,总投资546余万元,建筑面积达4138平米,可容纳床位90张,6月份已投入使用。目前,收住社会“三无”对象20余人。

3、鼓励兴办民办老年公寓。据调查,全市现有10家民办老年公寓,其中正常运营的9家,在建1家,共设置床位1200多张。正常运营的9家老年公寓,千秋和夕阳红两家规模较大,每家可容纳100人左右,其余7家均为30床位以下小规模养老院。在建的金太阳老年公寓规模最大,设置床位800余张,软硬件设施较为齐全,预计2013年全部建成。其中,一期工程3500平方米,已建成,可容纳床位89张,10月底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

此外,作为主要养老方式之一的社区养老服务,我市暂为空白,将在今年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统筹安排。为进一步适应老龄化的要求,从2011年底,我市对满99虚岁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对99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目前,该项资金尚未列入财政预算,暂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列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老服务体系功能不全。养老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搭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但目前,我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建设方面存在许多空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尚未启动。

2、养老服务场所存在供需矛盾。从农村来看,我市各镇均没有社会养老场所。除了五保户可入住敬老院外,其他老人只能在家养老,导致敬老院床位闲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另一方面,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空巢”老人和社会老人需要入住但也无法入住。就市区而言,目前公办的福利院没有起到养老服务的引领作用。2011年新建的市社会福利院距市区较远,城区老人不愿入住,导致入住率较低。而民办的老年公寓虽然为数不少,但大多数规模偏小、条件差,个别

还存在安全隐患;两家相对规模较大的,又不同程度存在着建设不够规范、服务不够全面等问题,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见效慢,效益低。市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社会资金投资没有积极性。

3、养老服务机构缺乏规划管理。市区民办老年公寓虽发展较快,但与我市老年人口实际增长的情况不相适应,现有的养老场所缺乏合理规划布局,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管理方面,对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规范,但对民办老年公寓管理远远没有到位,大部分民办老年公寓没有履行正规的审批手续,虽发放了《社区服务证》,但目前从未开展重审工作,更未开展安全检查。

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1、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所考察的4个市(县、区)政府都根据省政府皖政[2011]20号文件,出台了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其中,铜陵市从2007年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政府为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连续5年将此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先后制定出台6个政策性文件,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落实;城市社区养老托老机构每年新增200张床位,同时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70周岁以上低收入家庭老人按每天10元的标准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券”,开通2881890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上门服务。肥西县建立了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服务。

2、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对80-99周岁老人,上述各地都提供了每人每月30-6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黄山区对90岁以上城乡低保和

重点优抚对象、特困及省级以上劳模、有特殊贡献的困难老人,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此项经费各地均列入财政预算。

3、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铜陵市将民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一并纳入公共服务行业政策扶持范围,对民办老年公寓,也按实际床位数,市、区两级财政给予每张床位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黄山区、歙县分别对新建、改扩建的以及床位数超过50张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经验收合格,正常运营1年后,财政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其中,歙县对床位300张以上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已开业的民办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黄山区和歙县均根据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数,由财政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给予运营补助。

四、意见和建议

参照省内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实际情况,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尽快出台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议市政府要以省政府《决定》和滁州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意见要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即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意见要尽量细化、量化、具体化,要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2、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建议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范围和方式,依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养老服务。可借鉴铜陵市的做法,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政府可为少数特困老人提供部分购买服务。逐步把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加大推动力度。今年可把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列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项内容,先建成1-2个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切实落实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的村(社)干帮扶责任制。

3、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集中照料需求。重点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兴办养老机构,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吸引民营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建议在征地安排、税费征收、水电收费标准、建设和运营补助等方面,政府应给予扶持政策,明确优惠标准。民政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管理,规范民办养老机构的行为。继续推进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转型,可在城郊结合部和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完善设施设备和服务功能,打造一批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敬老院也要积极探索转型,将空余床位用于收住社会老人和空巢老人,满足农村社会养老的要求。

4、健全完善高龄、贫困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将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高龄生活补贴。建议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制度应向贫困老人倾斜,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低保,对贫困老人参保(合)费用和大额医

疗费用优先给予补助。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应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发展我市规模型农业的思考 篇7

1 我市规模型农业的现状

我市具有发展规模型农业的良好基础。一是人均耕地较多。全市耕种面积82.46万hm2, 户均耕地面积1.4hm2, 人均耕地面积0.39hm2, 人均耕地高于全省0.21hm2的平均水平。二是耕地自然条件良好。全市常用耕地大部分地势平坦, 适合集中连片经营、机械化作业和发展规模经营。三是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目前,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19万k W, 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68%, 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四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较快。全市现有种植大户4670个, 养殖大户6万个;注册家庭农场1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38个, 加入和带动农户22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37.3%;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3户。五是规模经营步伐加快。种植业方面, 全市流转土地5.9万hm2, 占农村承包土地面积的13.9%, 其中水田流转比例占70%以上。经营面积在10hm2以上的规模经营组织1045个, 经营总面积23875hm2, 占流转面积的39.8%。养殖业方面, 全市现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669个, 规模畜禽养殖比例达到80%,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六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不断创新。

目前, 我市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主体型、村委会领办型、种粮大户经营型等4种模式, 涌现出东福米业公司流转土地1000hm2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龙潭金珠乡西部4村土地整村流转、蛟河新站镇种粮大户黄金太流转200hm2土地发展甜粘玉米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实行“五统一”等一批规模经营典型。

2 存在的制约因素

我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农民存在思想顾虑。特别是老年人, 由于对自己未来预期不确定、对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政策不确定, 特别是二轮承包面积以外耕地没有确权, 这些土地将来是否是自己的不确定, 三个不确定导致农户不敢流转土地。二是流转效益不高, 特别是旱田流转效益更低, 难以调动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三是规模经营主体数量不多, 带动能力不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家庭农场处于萌芽状态,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在起步阶段。四是财政投入不够, 扶持力度小;土地流转一次性投入较大, 而农村金融政策不完善, 信贷门槛高, 融资困难, 规模经营主体普遍资金不足, 制约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

3 发展规模型农业采取的措施

3.1 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市政府出台《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从税收、用地等十三个方面构筑政策扶持体系;从农民培训、技术指导等七个方面构筑社会服务体系;从组织建设、典型培树等五个方面构筑组织保障体系, 全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民间资本组建农业经营主体, 进入农业领域投资, 参与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项目经营,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规模经营。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通过流转土地、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等多种方式, 开展规模经营, 成为专业种养大户;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积极引导, 逐步规范, 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品牌信誉高的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提升合作社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土地流转, 建立稳定的标准化原料基地。

3.2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重点区域为平原, 难点为旱田。要从破解难题入手, 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 实行分类指导。在工业集中区、经济发展好的近郊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城市周边大力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 实现种植农业规模经营;在旱田集中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种植甜糯玉米、杂粮、经济作物等比较效益高的特色品种, 建设标准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提高旱田规模经营效益。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大力推行委托代理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 探索试行土地信托制和建立土地流转租金以粮食产量及价格为依据的土地价格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县、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纠纷调解仲裁机构, 筹划构建市、县、乡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行农民集中居住, 整理出的土地实行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带着“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进城, 让更多农民离土不失地, 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加大典型宣传力度, 重点推进集中连片流转, 推动土地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3.3 搭建发展“三大平台”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8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与发展成效

(一)发展基本情况。

1.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截至2013年11月,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8.6万多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个,比2013年初增加1.2万个,比2007年的1086个增长64倍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1.5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02家。同一品种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567户,畜牧养殖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大户1025户。

2.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等方面,显示出强劲活力。初步统计,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348万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面积2772万亩。

3.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组织模式,以及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

4.生产经营及服务范围稳步拓宽。生产经营范围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逐步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运行机制不断规范。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内部管理制度,部分农民合作组织提留了公积金、公益金,并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和社员的出资额进行了二次分配。

(二)成效初步显现。

1.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能够克服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兼业化弊病,集中精力专职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投入产出率。据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材料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成应用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及加强管理,每亩土地比分散经营农户提高单产10%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1030斤,比周边农户高200斤左右。

2.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通过批量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耕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初步统计,生产资料批量购进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如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4000亩,托管土地6800亩,通过统一购置生产资料,每亩降低生产成本90元。

3.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和托管土地,能够使一家一户的分散田块变成大田,再通过平整治理,消除田埂,整合废弃沟渠塘,充分利用边角荒地,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信阳市在土地流转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开展了大规模土地整理,增加耕地9.4万亩。固始县广德农业高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320亩,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20亩。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对托管的6800亩土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80亩。

4.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能够引进和改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使用高效低毒或无毒农药和有机肥,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追溯的放心农产品,另一方面实现更高的销售价格。罗山县460户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万亩,拥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86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家。

5.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大批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或进城务工,或在流转出的土地上从事种植业管理,增加了收入。据调查统计,一个4—5口人的农户,将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每年除获得土地租金及惠农补贴收入6000元外,还可获得打工收入4万余元,比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年均增加收入3万多元。商城县河风桥乡农民彭单巨兄弟二人土地流转前每家每年纯收入1.3万元,2009年将其8亩承包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一年获得劳务收入6万元。

6.增加了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兴建田间道路、整修水利工程、办电改水、购置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及土地产出率。浚县东长村的种粮大户李彦飞流转土地1100亩,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购置节能喷灌设备3套,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4台,打深井4眼,种植小麦和经济作物年纯收益达50万元。

7.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开展产销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据河南省农业厅调查,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2011年与省农科院等四大种子公司签订了优质小麦等繁育计划,仅此一项每亩增加收益100多元。罗山县蔬菜种植大户李正玉流转土地3500亩生产的蔬菜,在郑州超市供不应求,还直接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

8.强化了工业化城镇化人力资源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我省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得以继续发挥,延续“人口红利”,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当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滞后。

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一方面,个别乡村干部思想保守,怕触及家庭联产承包制、侵犯农民权益,不愿推进土地流转。另一方面,有的县乡基层干部存在急躁情绪,急于发展规模化经营,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侵犯农民权益,伤害农民感情,削弱了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2.农民后顾之忧有待解除。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由于教育文化水平低和非农就业技能缺乏,大多数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稳定,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失业保险,年老后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不少农民担心将土地流转后,生活、养老等长远生计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存在“恋土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3.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备的情况较为常见,甚至有些地方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存在口头协议现象。

4.支撑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流转土地不敢有太多投入,制约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市县尽管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政策,但是没有经必要的确认登记,缺乏充分有力的凭据,阻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

5.土地流转平台不够健全。由于土地确权工作刚刚起步,土地流转平台尚未普遍建立,土地流转及监管机制不够完备,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建设用地。目前,非本集体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无法合法使用集体土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致使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晒场、烘干、仓储等环节缺少用地指标。

(二)融资瓶颈亟待打破。

1.涉农融资门槛过高。国家相关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工具、贷款担保和抵(质)押方式等政策规定尚不够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完全达到金融机构的担保、授信标准,在融资方面普遍面临贷款困难、手续繁杂、隐性费用高等问题。

2.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有待加强。2013年我们开展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新试点,经过实地核查,拟对全省125家规模大、管理好的合作社进行贷款贴息补助,但是没有一家获得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1.运行不规范。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管理者与会员之间的权责没有明确的界定。

2.组织松散。在组织管理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等组织机构,但章程制定不规范,机构形同虚设。

3.财务管理不严格。多数农民合作社没有制定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内部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二次分配机制普遍没有建立。普通会员只是缴纳少量会费,投资入股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享受不到股金分红。

4.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财政支持政策有待健全。

1.支持政策有待系统化。现有的财税支持政策分散在不同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中,处于碎片化状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土地流转,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物资技术装备、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参加农业保险、进行加工运销、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技术和业务培训等各个方面,没有专门适用的财政支持政策。

2.个别涉农补助项目福利化。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存在与出台初衷目标背道而驰的问题,没有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这一方面使流出土地农民不用种粮即可获得各项补贴,而流入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却得不到补贴,既削弱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支持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

1.开展土地确权。支持土地、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工作,从法律上使农民真正享有承包土地灵活的经营权,借以行使对土地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收益等权利。

2.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与监管平台。支持县乡政府及其农业部门在搞好土地流转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搭建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监管平台,为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全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提供合同、法律、竞价、风险保障、仲裁调处等服务,畅通农村土地供求信息渠道,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运行。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包括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机制。一是对种植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千亿斤粮食工程资金、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参与实施那些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二是对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奶业工程资金、“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上一篇:国外广告妙语下一篇:超市蔬菜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