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2024-07-20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中共榆林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榆林市居陕西省最北端,境内沙漠丘陵相间,过去生态脆弱,干旱多灾,荒凉贫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向来被视为穷乡僻壤的农村有了脱胎换骨的嬗变,一座座新村舍拔地而起,一条条新道路蜿蜒崛进,一项项新产业折射着陕北之北的光芒,一拨拨的农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期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积极帮建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已成为一些民营企业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功绩观;反哺农业、造福桑梓已成为一些民营企业家潜心追求的创业理念和新的道德风范。

(一)北方,原是一个寒冷的概念。但在2006至2007年间,从我市北方吹来的是一股融融的暖风。府谷县——这颗镶嵌在陕西省顶端的明珠,又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民营企业家高乃则、刘彪主动出资上千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被多家媒体称为“高刘现象”,这种“现象”如巨石投水,激起层层涟漪,迅速转化为众多民营企业家回报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潮,府谷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活动,很短时间内,参与帮建的民营企业达到170多户,企业家达到500多人,而且在理念上连续得到三次升华。

其一:从“高刘现象”到“双百工程”。“高刘现象”形似偶然,实则必然,它弘扬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展示的是一种企业家的情操,正面感染和召唤的力量非常大,府谷县委、县政府看到了这股力量的潜在势能,及时因势利导,制定出一个宏伟的建设新农村计划,以一百个机关单位、一百个民营企业帮建二百个新农村,叫做“双百工程”。工程实施中,高乃则和刘彪发挥了带头示范效应,像高乃则先后给帮建村投入资金2.1亿元,建成别墅住宅、完全小学、办公楼、万头猪场、日光温室、深井、道路硬化等十多个项目。刘彪帮建的芦草畔村,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别墅、文化中心、广场、日光温室、养殖场、环村绿化等工程。其他像东山电石厂、西耳煤矿、煤化工集团供电、镁业集团公司、普宇煤电冶化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为帮建的新农村投资达到百万元以上,分别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善及居住生活条件改造等工程,使帮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从“双百工程”到“三力合一”共建新农村。“双百工程”的实施,既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和样板,也使广大农民精神上受到巨大鼓舞,同时调动了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民营企业、农民、政府部门三股力量联合起来共建新农村的热潮,截至目前累计民营企业和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已达到24.94亿元,实施项目近千个,通过产业带动农民直接受益8.2亿元,受惠群众达20多万人。到目前政府涉农部门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的资金已达到57.95亿元,其中2010年就投入了17.45亿元。如经济发展局、农发办将移民搬迁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移民410户,1436人。交通局将3.5亿元道路建设资金向新农村重点村倾斜。科技、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从2007年起也都将项目向新农村重点村集中,仅水利局人饮项目投入重点村的资金就达400万元,林业局安排绿化资金达470万元。

其三:从“三力合一”共建新农村到城乡统筹发展。从2010年起,府谷县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向延伸,也就是把户、村、乡、城作一体化的考虑,通盘安排计划、项目、资金、工程等。其中,县城安排了急需兴建的大型公益项目,如府谷中学、第二人民医院、府谷职中、第四完小、第四幼儿园等。乡村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了34个重点村,50个现代特色农业小区和府店公里沿线22个行政村村容村貌的整治,远期实现建设100个新农村,四大特色农业园区的目标。府谷县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在区域布局上走的是一条由户到村到乡镇到县城,从下而上拓展的路子,在帮建内容上是由基础设施、居住条件、产业培植、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到大型公益设施等逐层递进,它体现着一种精神,府谷县委、县政府归纳总结为“府谷精神”,它的内涵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致富思源、乐于奉献”。

(二)为了弘扬府谷精神,推动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市委书记李金柱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借鉴府谷的经验,广泛引导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创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随之,市委又召开了建设新农村工作会议,拟定了“千企帮千村”的宏伟计划,使全市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征程。

府谷的经验,市委的重托,农民的期望,企业的责任感,点点滴滴敲击着全市民营企业家的心灵,从长城内外到无定河流域,企业家们纷纷行动起来,参与到帮建新农村的行列。调研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参与帮建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已达1120户,帮建新农村1205个,据不完全统计,帮建企业共达成意向资金5.82亿元,到位资金4.25亿元。帮建的形式和内容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生产环节上的,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总体上可概括为五种模式。

1、整体迁建模式。这种模式大致与府谷高庄则和芦草畔相仿,即将帮建村的山水田林路重新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分层整合。按照产业扩张和宜居环境的要求,从高端起步,移村重建,一次成型,批量收益。如神木县,中鸡镇的訾家河新农村,由本村企业家訾贵林帮建,共投资3.99亿元,建成5260米河堤一处,大桥三座,总长450米,400米的橡胶坝1座,宗教文化景点一处,绿化荒山500亩,平整土地2000亩,建成新村住房5955平方米。榆阳区古塔乡黄家圪崂村,由企业家张文堂帮建,从今年开始,投资2亿元,挖山填沟造地3000亩,修成山地宽幅梯田2000亩,建抽水站7个,蓄水池6座,输水暗管1.2万米,砌护河堤3000米,建桥2座,修路22公里,架高压线2.3公里,绿化荒山荒坡230亩。建百亩葡萄园1处,并完成了村庄住宅的规划和场地平整及移民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2、产业联结模式。这种帮建模式是把资金投放到产业环节上,把帮建村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联结起来,既帮建了新农村建设,又发展壮大了企业,实现双赢。基本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把帮建村建成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像子洲县天赐中药材有限公司,投资一百万元,在他的家乡建成600亩黄芪生产基地。三丰油脂公司和富华油脂公司自己投资,分别建成蓖麻和大豆生产基地,他们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技术,然后又以保护价收购,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的产业链。第二种是办厂到乡到村,如子洲县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清为家乡办起惠民公司,下设7个分厂,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目前,猪羊养殖已达400头,鸡1万只,淀粉厂也已投产,预计年产淀粉500吨,可将全乡种植的洋芋全部消化。第三种是对原料生产地的生产条件、储运加工设施进行改造,如清涧县宏祥公司、巨鹰公司给枣区硬化公路、修烤炉、免费提供采摘器具等,既提高了枣区的生产能力,又保证了企业加工的原料供给。第四种是企业和农户签协议,按照订单农业的方式帮助农村发展,如榆阳区山立农贸有限公司和刘千河乡聚福梁村签订小杂粮基地建设协议,每年种植小杂粮1000亩,由山立公司按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收购,如遇价格波动,公司按协定的保护价收购,保证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五种是村企合作开发新产业。由企业出资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发新景点、度假村、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如子洲县秦龙集团帮助乔岔村建设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山庄,既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3、劳务带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用工固定在帮建村和帮建乡招收聘用,并给以优厚待遇,如靖边县紫靖餐饮集团帮建羊羔山村,聘用该村几十名劳力到企业做工,并对拿到厨师、服务员、管理人员初级证书的人员另外增加补助工资。榆阳区文昌公司聘用帮建村的120名群众,到企业务工。子洲县民营企业家苗子恩吸收本村及周边村的300多人在其所属企业做工,人均年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府谷、神木县的很多企业,将帮建村、帮建乡的劳动力全部吸附到企业,很多农民实现了农—工、农—商的行业大迁徙,农村的人口结构、劳力结构、居住结构及经济收入结构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4、扶贫帮困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帮建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和救济困难群体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帮建村的实际情况,率先帮建一批最需建设的民生工程。据调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帮建的项目种类有:人畜饮水、打井、架电、换变压器、硬化道路、修建桥涵、氟区改水、建沼气池、建土暖设备等;在公益事业帮建方面实施的项目有修学校、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建文化广场、建戏台、捐赠桌凳、增配扩音广播设备等;在扶危济困方面有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灾病户、向孤儿院捐款捐物等。总投资已超亿元。靖边县青阳岔村投资40多万元,新建占地25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文化广场1处,榆阳区镇川镇高梁村投资276万元,新建四层综合服务楼一座,内设村两委办公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合作医疗室、农业科技室。

5、科技注入模式。包括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投放新品种,传播新技术,引进新设施,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等,这种模式处于起步阶段。

(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大开发的背景下,我们认识到农业不兴,其他各业难兴,农民不富,社会难富,农村面貌不变,国家很难实现现代化。因此,打破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但这项浩大的工程,靠农民出资,囊中羞涩,靠政府投入,杯水车薪,而有一种社会力量介入,能改变这种困窘局面,必然会产生石破天惊的效应。府谷现象也好,其他各县的模式也好,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启示一: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精神。

首先,它体现的是一种建设制式的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上世纪中期就列入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但多年来徘徊不进,少有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仅由政府或党委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我们采取过各种各样的办法,部门包村、结对子、干部挂职,对口支援等等,虽有不小成绩,但总是零敲碎打,支离破碎。而民营企业一介入,这项工作立即出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局面,政府、农民、企业三维联动的态势很快成型,农民供地、企业出资、政府配套、党委牵总线。其中的关键点是农民要有积极性,选点要结合企业意愿,涉农部门要捆绑支持,政治激励措施要紧紧跟上。

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投入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投入要讲效果、讲效益、讲综合。投入不光是资金,还有物资、技术、人才、信息、服务等等方面,各县区现在的状况,正是这种综合性投入的实践,它的内在机制是“成龙配套,按需注入”。过去,我们讲投入,强调要造血,不能靠输血,现在看,不管是造血、输血、补血、生血,多种办法都可用,可以用一种,也可以用多种,可以同时用,也可以先后用,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对症施治,药到病除,根治贫穷。

再次,它体现的是一种建设质量的创新。小打小闹,起点不高,目光短浅,局限于农村,朝令夕改,重复建设等等,是我们过去搞农村建设的弊端,现在展现出来的新农村,从生活条件来看,楼房别墅、暖气家电、休闲娱乐等设施,让城里人赞叹不已;从生产条件来说,水利、农田、温室、养殖场处处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可以说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质量、建设标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档次,而且已经与现代化的城市链接,这不但在贫困地区的开发中独领风骚,就是在全国的农村发展中也是少见的。启示二: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触及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矛盾神经根,破解了农村改革的难题,跨过了“两权分离”和“双层经营”的门槛,把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一步推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颠覆了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和人际关系变革重组。给我们昭示的现实意义至少有五个方面。

其一,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促进了农村建设力量的整合,特别是资金的整合。建设新农村,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没有整合资金的机制,部门分割,多头管理,投入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多年累积的恶习。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后,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向心作用,凝聚作用,吸附作用,把方方面面的资金,包括民间的、政府的都能吸引过来,形成拳头,形成合力,形成资金优势,进而形成项目建设优势。

其二,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促进了城乡融合,促进了边远村镇的分化、解体、裂变、合并,改善了不合理的地理地貌利用方式,调整了不科学的区位分布结构,可以更充分的开发农业资源,盘活经济要素,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社区化,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其三,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引进了工业管理的理念、机制、制度,使农业和农村迅速实现工业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可以打造出更多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奔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四,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有明显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至少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农业要实现产业化;二是农民要实现市民化;三是农村要实现城镇化。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展示了其快节奏、高效率、大气魄、大手笔的臵业形象,同时也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明灿烂的前景,大大调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其五,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可以有效平抑收入差距,缓解矿区和农区、工人和农民、企业和农村的经济纠纷和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四)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起步高、进度快、环节少、效果好,但整体而言,尚在起步阶段,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首先是点上和面上有差距。点上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很高,村容村貌、生产生活设施、生态环境等都已彻底改观,农民和居民没什么两样,而面上的帮建工作规模小,声势低,全市一千多个帮建村,真正落实了项目和资金的仅占1/4左右,其他有的正筹划项目,有的还未起步。其次是北部与南部有差距。北部的县像神木、府谷投资都以亿计,南部县企业少、收益低,帮建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像清涧县巨鹰公司去年全年利润仅有40多万元,根本拿不出多余钱来搞帮建。再次是工矿区和农业区有差距。矿区收入高,农民实力强,帮建的基础条件好,容易出成绩、出效果,农业区相对困难就多,帮建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局面迟迟打不开。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尚有不少具体问题,其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山多川少,规划难搞,加之农民又有惜地观念,依恋故土,小村整合,迁居重建等都有很多阻力。其二,土地30年不变使农户的居住和生产条件相对固定,虽有稳定的效果,但对土地资源的盘活、开发、整合有一定限制,也给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布局带来困难。其三,农村人口、劳力大量外出,形成不少“空壳村”、“空心村”,土地资源抛荒、闲臵、粗放经营的现象十分严重,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的改造,受人力的制约很大。

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是个新事物、新工作,宜转换观念,积极引导,建议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舆论宣传。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投入新农村建设,靠的是一种觉悟、一种精神,舆论引导的作用十分重要,要加大宣传力度,多通报企业家的帮建成果,多表彰帮建中的先进事迹,多鼓励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把支农助农的行为,打造成企业的另一张名片和另一种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进企业的荣誉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组织领导。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经济组织,虽然它的组建机制、经济性质不同,但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加强党的领导,使企业有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加强企业与党委政府的联结,落实党委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加强县一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指导,安排建设项目的实施。

3、落实相关政策。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要有政策支撑,凡在帮建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在申报立项、贷款、用地等方面政府要有优先和优惠政策;企业参与开发的村庄、土地整治项目,利益可与帮建村共享,帮建村的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可以在企业入股投资共同开发新产业,享受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企业在帮建村投资兴建民生项目、公益项目,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政策要紧紧跟上;企业开展的农民培训等智力投资活动,可以享受政府部门对农民培训同等的补贴政策等。

4、创新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是一种“义举”和“爱心工程”,党委政府一定要授予必要的荣誉,使企业有光荣感、自豪感,比如,可以让企业家回村任职、回乡任职、担任村、乡的书记或主任,或担任名誉职务,经济顾问等;可以把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树为建设家乡的模范、标兵,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在一些工程上、产品上、建筑物上给冠名,建标志、留纪念等;可以在县乡人大、政协为企业家安排一定的代表、委员或其他职务;可以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等。

5、搞好规划布局。建设新农村,规划部局最重要,要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我市地理位臵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土地用途,宜于建设新农村的可以安排项目,不宜建设新农村的坚决放弃,要有取有舍、取舍得当,不能随波逐流搞“一阵风”;二是要树立超前意识,建设新农村功在当代,造福在子孙,要有前瞻性、要有高起点、要有大手笔,不能因陋就简,名实不符,那样就体现不出一个“新”字,体现不出这项浩大工程的时代意义。三是要树立城乡一体观念,立足乡村,放眼城市,起步在乡村,归宿在城市,以城市向重点乡镇、中心村辐射的方式改造旧农村,创建新农村,把农村的概念提升到一个绿色、低碳、宁静、温馨的高度。

(执笔人:马维骥 高国平杨玉亮 刘汉铭)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篇2

一、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2005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2006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从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07、2008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奋斗目标、扶持政策、工作举措,对指导我市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因地制宜,狠抓“三大工程”,不断深化扶贫工作

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农民异地转移等“三大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到2007年底,全市欠发达乡镇通乡公路硬化率达到100%,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1.9%,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72.2%;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通村率达到76.6%;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58.74%;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和高中段免收学费、代管费;积极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户“走出去”、“输出去”、“考出去”,拓展创业空间。通过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从2000-2007年底,全市已累计建立下山移民小区166个、点189个,安置下山迁移农民3.78万户、14.28万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到2007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从2005年底的18.1万人减少到8.5万人,净减9.6万人,加上4万低保人口,全市低收入农户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为75%。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3元,比上年增长13%,增加504元,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三)部门协作,结对帮扶,不断促进扶贫工作

部门各尽其职,深化项目引导,增加农民收入。5年来,全市欠发达乡镇实施开发农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2580个,投入开发资金5.57亿元,各级财政扶持资金7269.8万元。新建农业基地56.9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1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4家,覆盖行政村1441个,带动农户11.7万户。全面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和“一村一计一部门”帮扶机制,通过单位结对村、干部结对户的办法,把帮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做到人。2007年,全市31421名干部结对33761户低收入农户,资助资金1217.4万元,帮扶项目10590个,项目资金2032万元。同时,不断深化“六个双百”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合力共建新农村、合力扶助低收入农户。2007年,百家民营企业扶百村结对帮扶115个村,落实帮扶资金1369万元。1055家文明单位与940个村结对,落实帮扶资金533万元。55名侨胞、27个侨团结对帮扶76个村,共捐资761万元。青田县还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活动,共有327名华侨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81.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全市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一)制约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外在因素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立地条件差、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块小、分散,而且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约了我市农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二是特色产业扶贫水平较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再加上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专业合作社组织从事种养业的比例高,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单一。城镇产业规模小,二、三产业发展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难以让低收入农户从第二、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下延伸不够,低收入农户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致使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对接,加之部分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公共文化体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了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六是一些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法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制约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扶贫工作要靠“内治外帮”,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抓住扶贫工作的“牛鼻子”。目前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些低收入农户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有的仍未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低。二是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低收入农户生产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过去长期实施“送钱、送粮、送衣”的扶贫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农户产生了靠政府靠社会救济度日的依赖心理,失去了改变贫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志气”贫困。

(三)扶贫的方式方法还需改进。一是强调经济的多,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一谈到扶贫就强调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等等,对于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宣传不够。二是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有些扶贫资金、项目,采用平均分配办法,直接影响了扶贫的效益和效果;机关干部在帮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帮助分析贫困原因、指导脱贫办法的少;在帮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对不同类型贫困户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的办法不多、措施单一。三是有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础数据上,包括低收入农户、低保对象的确定,有些就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够准确、真实、可靠。比如有些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不承担或少承担赡养和扶养义务造成的,但这类情况在一些地方仍把他们列入扶贫对象,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四)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尽科学合理。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诱发新的债务。如下山脱贫中,生活在偏远山区的部分农民由于自然条件差,致富门路缺,原始积累少,而异地转移成本较高,农民除了政府补助的部分之外,自己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低收入农户难以承担,导致部分下山移民负债。又如康庄工程对村级配套资金要求较高,我市地处高山的村级经济一般都较薄弱,有的村由于实施康庄工程导致村集体背上了债务,甚至有些村还存在因筑路而返贫的。二是资金渠道多头分散、门槛高,受益难。据了解,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资金也不少,但这些资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项目规划、实施、验收不好统筹协调,增加乡镇村的操作成本、农户的生产成本。其中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下发或申请条件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农户由于无资金、无能力进行启动实施,根本无法争取项目资金,所以扶贫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规划项目不尊重群众意愿和不切合实际,有的地方农民想做的项目,相关部门没有规划,就不能申请扶持资金,而部门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在当地实施,但为争取资金又必须申报,最终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扩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保“提标扩面”将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最低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但“提标扩面”下达比例指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难确定。由于分配到乡镇、村的指标是固定的,造成部分农村出现“粥少僧多”或者“粥多僧少”,引发农村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部分乡镇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落实,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落实不到位情况。

(五)扶贫的机构、力量有待加强。一是扶贫的主管机构不健全。目前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扶贫办没有独立(青田、云和除外),大多与农办或农业局合署办公,而且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二是扶贫的资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贫工作要求多部门协作,但当前的协调主要在资源动员上比较有效,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形成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将部门的资源、资金整合运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个方面又都出现资金缺口、项目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而且多数县(市、区)缺乏统筹兼顾、有效整合的机制,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做好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必须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清思路,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市委[2008]1号文件的同时,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林生产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

二是狠抓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认真贯彻执行市委生态移民的决定,把高山远山立地条件太差的农户“请”下山。充分考虑就近就业、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因素,选准移民点(如工业区附近、中心镇等),做到“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要提高低收入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搬迁的补助标准,以及搬迁后的帮扶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降低移民户的搬迁费用。

三是进一步规范扶贫对象的审定。扶贫对象的确定必须坚持标准,规范程序,规避人情因素,确保准确、真实、可靠,把真正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建档立卡对象,扶贫项目与低收入农户对接到位。

四是加强扶贫分类指导工作。要继续向开发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转变。要积极开展信息帮助、产业扶持等开发性扶贫。目前我市贫困对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残等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适宜“造血式”的扶贫,对这部分人员应纳入政府低保救济。要进一步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尽量减轻乡镇的负担,对欠发达乡镇要给予特别的照顾,以更好地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二)明确责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完善扶贫工作组织。市本级、各县(市、区)要尽快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市、县、乡、村及相关部门的扶贫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贯彻好“以人为本”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方针,帮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统筹抓好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做足“农”字文章,加大引导、指导、帮扶的力度。

二是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扶贫工作力度。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是基层扶贫工作的生力军,要强化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责任。乡镇扶贫工作要有专门组织、专人负责,协助村领导想办法、抓落实,发挥好基层扶贫的主体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县主管部门和帮扶部门的责任,扎扎实实协助乡镇党委政府搞好扶贫工作。

三是建立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准确评价扶贫工作的成效,努力避免以表面的数字统计成果取代实际增收效果,用考核促使“真扶贫、扶真贫”落到实处。

(三)政策扶持,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渠道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大力促进信贷扶贫,增加低收入农户增收实力。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在用足用活现行上级扶贫政策的同时,继续努力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扶贫政策和补助资金,对一些不尽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二是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为加快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引导农民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户应给予特别优惠政策。三是全面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形成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贷款方式优势互补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扩大贷款范围,开展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个人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四)提高素质,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能力

扶贫先要“扶志”和“扶智”,才能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能力。首先要典型引导,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要从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典型中,发现规律,汲取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要大力弘扬基层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建立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激励机制,增强广大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的光荣感。其次,坚定不移地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扶贫。要紧紧抓住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深化科教扶贫。要引导低收入农户积极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培训基地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采用流动式培训、乡村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尽量方便群众参与。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引进人才和技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为低收入农户讲课、传经送宝。要认真组织好农民职业实用技术培训,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努力使每个有能力脱贫的贫困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要充实县乡农技推广队伍,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低收入农户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辅导。

(五)科学帮扶,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从愿意为村里作贡献的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能人中培养村干部,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对他们加强政策、法规、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增强其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重奖优秀村级干部,激励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

二是积极推进互惠式产业扶贫。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业主、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在方式上,多扶持与扶贫项目相关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低收入农户签订生产合作合同,项目主管部门与龙头企业签定产业扶贫合同,项目风险由企业承担。当企业保证了低收入农户的利益、实现了预期的增收目标时,项目主管部门及时给企业兑现项目资金,使低收入农户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卫生事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继续落实农村低保、“五保”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残疾人扶贫等救助政策,确保特困群众的困难救助落到实处。要建立贫困群众法律援助机制,及时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篇3

胡志军

〔内容摘要〕 本报告对我市少数民族的现状作了概述,分析了我市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原因,指出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 少数民族 调研报告

〔作者简介〕 市政府研究室

提高人口素质和控制人口数量,是国家提出并已在实施的基本国策。我市作为多民族地区,进一步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也是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一、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概况

我市有少数民族44个,截至2007年,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7.39%,85%以上分布在农村,主要集中在50个民族乡。1万人以上有7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31.2万、苗族25.7万、布依族11.6万、白族5.8万、回族2万、仡佬族1.4万、水族1.2万。以彝族和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八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各项投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每个民族乡都建有卫生院,近90%有图书馆文化站,平均每个民族乡拥有14所学校、5个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接受了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呈现较快发展势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190元增长到2006年的1831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我市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呈现出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别较大等状况,部分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偏低。

第一,身体素质较弱。我市边远地区民族居民因为受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身体素质较弱,其中又以小花苗最具代表,成年人男子平均身高为1.6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为1.5米。体质羸弱,身体难以承受长时间重体力负荷。“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生病难就医习惯还普遍存在,加之居住环境等因素,地氟病、风湿病以及过早超负荷劳动造成的身体损伤不断蚕食居民身体健康。

第二,受教育程度较低。因为居住在弱势区位,经济落后,教学资源欠缺,接受教育条件困难,受教育程度低。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比例仅为36.41%。30岁以上的群众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很多仅仅只是简单的进过扫盲培训。并且由于边远偏僻封闭,加之传统种植农作物品种单一,基本没有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交往,科技进步缓慢,科技、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程度低,手工专业技术不多。外出打工群众主要是打零工、背背兜,甚至有相当部分靠拾荒为生(青林乡二寨村就有100多人靠在市中心拾荒为生)。在家群众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第三,心理素质较弱。由于我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加上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诸多传统落后的民族心理素质。比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环境,都是被动接受上级指令,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习惯心态,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交通不便,山区环境分散、封闭,与经济发达地区经贸不足,对新生事物和先进科技的接受意识差,形成了浓重的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养成了安居故土、墨守陈规、得过且过的习性。

二、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落后的原因

农村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落后主要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造成,形成了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生存环境较差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人民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深山区、石山区。许多民族村寨交通不便,有的至今还未通公路,有的村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还有部分村寨的交通也是“晴通雨阻”,处于人背马驮的落后运输方式。信息闭塞,既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电话网络,书刊文报严重匮乏,信息不能及

时到达。居住条件差,根据2004年茅草房改造项目统计的全市茅草房数量就有36632户,在金盆乡和青林乡调研中,茅草房数量占到农民总户数的30%和21%。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闭塞的信息桎梏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相对落后

人的素质主要由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构成的,人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都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差更是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全市50个民族乡耕地面积为全市总量的36.5%,其中又以坡耕地为主,还有相当部分的石旮旯地,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瘦瘠。长期以来沿袭的简单粗放传统生产方式,广种薄收,粮食产量极低,仅仅只能勉强满足生存自用。“养猪羊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广大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的真实写照。以小花苗聚居的金盆乡和青林乡为例,两乡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2007年金盆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青林乡为1616元,其中二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仅只有950元,远远低于全市2348元的平均水平。金盆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87公斤,青林乡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20公斤,主要粮食为玉米和洋芋,常年难沾腥荤。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与有限的土地、人力、物质资源,使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地区人民始终被贫困所困扰,人们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长期难以改变,在文化发展、经济增长、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外界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差距。

(三)生活习俗有待改进

因为所处环境偏远封闭,早期的彝族和苗族以村落为单位,其生活、习俗及其婚丧嫁娶社交等都是在相对封闭区域环境中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对提高民族人口素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早期存在的近亲结婚,对人的身体素质影响严重。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梭戛江寨苗族,过去都只是在本寨内进行婚嫁。盘县保基乡歪梳苗的传统习俗只能在民族内通婚,因为本地域本族人口有限、交通不便,只在本地或临近的水城县花戛乡内进行婚配,三代内近亲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苗族的“二八月逛花房”习俗在偏远的青林乡、南开乡等还存在,有待规范。贵州苗学专家李廷贵学者研究结果就表明,早期的苗族因为近姻亲婚配,人口体质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同时,由于传统耕作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传宗接代、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在经济不足以支撑生活的情况下,形成了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四)投入严重不足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受城市经济辐射小,财政的公共性没有有效发挥。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交通、医疗、文化等严重欠缺,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素质提高形成巨大障碍。民族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着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如水城县的金盆乡教师编制核定为216人,但实际只有137人,缺编79人,该乡的其林村学生130多人,而公办教师只有2人;青林乡有公办教师71人,缺编56人。三是农村少数民族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对改善身体、文化、心理等素质方面的自我投入,人口的营养状况、卫生状况、陈规陋习等的改变进展缓慢。四是在改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生产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着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和投入效益不高等情况。

三、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存在的困难

尽管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多年来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欠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

一是硬件设施欠缺。“两基”验收后,广大农村的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加上交通不便,难以满足村村就近入学的需要,有的适龄儿童为了上学,翻山越岭,走很长的路才能到校,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走路上。二是师资欠缺。偏远地区生活、工作环境艰苦,教师物资待遇相比较其他地区也没有特殊的优厚条件,教师流失、欠缺现象严重。全市民族地区教师总数为6504人,而在校学生人数为200525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达到1:30.83,远低于国家1:12.5的标准。大部分教师是原来“民转公”和刚从学校毕业,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双语”教师欠缺,大部分只是依靠民办教师,导致“双语”教学普及程度低,语言存在障碍,制约了少数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三是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到农忙时期,缺少劳动力家庭的孩子有

些不能正常上课甚至辍学,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覆盖面。加之近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以及打工潮的影响,许多人的经济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助长了不少家长“不学文化照样挣钱”的偏见,对学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读书时间越长越吃亏,教育后代、培养后代以及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观念淡薄,看不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多家庭认为孩子去读书认识几个字,混到初中毕业就应该出门去打工挣钱。

(二)适用性技术人才、科技致富人才奇缺,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推行难度大

因为地处偏远,各类专业人才、投资经营者都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技术信息资金欠缺,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矿产、旅游、生物、手工等资源得不到开发,在整个经济社会进程中相对封闭且发展缓慢。尽管近年农业、扶贫、劳动等部门通过“绿证培训”、“雨露计划”、远程教育、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大了农民培训力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技能培训是教科书似的标准化流程,缺乏与实地结合的操作,没有针对性,邯郸学步、照本宣科,学不能致用,最后耕种养殖仍然还是陈旧的劳动方式,外出打工人员只是出卖劳力或只能到打工地重新学习。

(三)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但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完全得到贯彻落实,如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优生优育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有的没有落实到位,有的落实效果不理想,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仍然没有感受到国家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部分干部过于强调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对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作见子打子,消极被动,甚至于搞形式、走过场,作风漂浮,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党群干群关系。

(四)公益事业落后,投入需求大

由于财力有限,同时受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城市化倾向影响,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较少,特别是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支持不够,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显滞后。尤其体现在卫生事业落后,缺医少药、设备不全,医疗点辐射半径过大,手续繁琐,农村群众看病难、费用高,因病困难、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全市农村人口约220万以上,占总人口数的72.8%,按照城乡同步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公益设施,资金将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四、进一步提高我市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

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重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变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通过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少数民族发展能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事半功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党的民族政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各级财政在预算安排中要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建立和完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关的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机制,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系统工程抓好抓实。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防止今后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补充农村教师数量,合理配置师生比例,制定激励政策,提高边远民族地区教师待遇,让教师“稳得住,安心教”,营造稳定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从2008年起力争在3年内完成全市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和学历提高。教育部门每年要择优选拔市级和县级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造就一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教育部门要认真统筹和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开展教学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加强农村学校优质课交流,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专项“双语”教师,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对懂得民族语言报考“双语”教师的少数民族人员适当放宽条件,解决“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补助。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设立和壮大以市县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贫困学生助学金”,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三是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大科技下乡力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乡土人才,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围绕“市场需要、农民紧缺、对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展开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绿证培训、阳光工程、普法宣传等多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科技培训。精心挑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团,开通“专家热线”,随时为农民解疑释惑。大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主体产业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的生产方式和成果,让广大农民接受,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基地,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劳动部门要加强与劳动力需求地的联系,适时掌握外界劳动力人员结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打工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在流动中提高素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家乡创业。四是要推行农民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对获得技术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体产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三)加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乡村干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得农户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增强农户自我发展造血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部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和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用项目培训、现场培训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培训的跟踪管理,争取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效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把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纳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到高等院校、党校和发达地区培训锻炼。要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力度,探索开展少数民族乡干部和市、县直机关干部之间的交流。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输入力度。除了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程外,组织、人事部门要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市县机关干部中安排一批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任职,其中对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乡村要优先保证,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工作实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干部能享受到足够的培养锻炼机会,并实现到期提拔重用。四是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步伐。各级财政要适度增加财力用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报酬,在此基础上,鼓励少数民族村大力推行村干部兼职、交叉任职和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探索建立对村的考核奖惩办法,力争村干部能脱产抓工作,增强村级发展带动能力。五是出台鼓励性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发展。大力扶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种养、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全面、便捷的市场信息,提高农作物商品化率,把农民的生产活动纳入整个市场经济中,促进生产与市场信息的流通。六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乡土人才发展基金、成立乡土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人才的扶助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通过开展“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创评活动,大力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

(四)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生育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人口生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就要把好出生关。一是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材料,配备必要的宣传设备,加强

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大力提倡晚婚晚育,鼓励民族通婚,杜绝近亲结婚,提高计划生育率,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三是要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结合起来,保证生育质量,在一些地方要有针对性培养民族医生,促进医患沟通,避免因民族习俗和语言不通导致误诊和贻误病情。四是积极实施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做好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实施零级到三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工程,对出生缺陷多发的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排查筛查,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五是认真落实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在义务教育(包括两免一补)、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项目、征地补偿、宅基地划分、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向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重点倾斜。六是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完善有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想方设法解决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难题。公安、卫生等部门要与计生部门加强配合,对违法生育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五)加强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以改变传统落后的“衣、食、住、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促进农民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有关部门要适时牵头,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陈规陋习进行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活动,扫除农村的精神垃圾,树立良好风尚。切实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自力更生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掘,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六)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步伐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篇4

农发行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告

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告

农发行市分行是我市唯一一家国有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支持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目前下设 个支行、个营业部,至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其中商业性贷款 亿元。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农发行政策支农作用明显增强,党中央、国务院也对农发行寄予厚望,特别是近3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农发行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支农力度做出明确指示。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发行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行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经营中不以盈利为目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用款成本较低。并且业务品种不断增加、支农惠农手段日趋丰富,目前贷款品种40多个,覆盖了农业各个方面,涉及农、林、牧、副、渔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科研等多个环节,既能支持我市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机制造、造纸行业、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网、路网、电网“三网”改造,又能支持涉及有机蔬菜、卤制品加工、板栗购销、种猪繁育、畜牧养殖及宰杀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我行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 市”的目标,围绕我市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发提升旅游资源、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以及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重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目前我行支持的客户中,有 家贷款规模过千万元,家过亿元。在贷款3亿元支持“ 综合整治”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亿元对 “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两个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持,从而优化了 整体旅游环境、改善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信贷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了 食品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家竞争力强、效益好、辐射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 限公司、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成长型小企业,增添了新农村发展活力;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科技力量较强的企业,加大了对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增强了农村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对23家企业核定授信额度超过 亿元,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银企、农民实现“三赢”。

下一步工作中,我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经济工作特别是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在继续做好粮棉油购储销信贷业务,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一是重点支持地方政府有规划、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目前已储备项目 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4个,贷款意向 亿元。二是大力支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三是积极支持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推广计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

为加大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我行将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金。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政策

信息、农业规划和发展等方面继续加大对我行的指导力度,组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以利于我行及时、充分地掌握信息,实现银企对接、项目对接,全力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篇5

淮南市国税局课题组

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税工作之中,在深入调研环节,我们课题组紧密联系淮南市情、税情,深入基层和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了三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国税人员、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税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方面对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以及在税收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把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进行了探讨,撰写了本篇调研报告。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这一划分是针对特定国家(地区)而言的。如境外法人企业A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则A即为我国的非居民企业;同理,我国法人企业B在境外国家(地区)取得所得,则B就构成境外某国(地区)的非居民企业。

对非居民企业实施税收管理,是指一国根据税收地域管

辖权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和所得行使征税权并进行相关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活动。因此,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关系到国家税收权益和经济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系到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否得到有力保障,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综合国力水平。随着淮南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随着资本、技术、人员等诸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和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为淮南创造了大量的非居民企业税源。但由于非居民企业税源的隐蔽性、流动性、分散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造成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难度大,范围广、流失多。因此,准确分析和把握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切实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是当前淮南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全新的课题。

一、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在淮南市的税收管理工作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淮南涉外专职税收管理机构成立之初,由于受对外经济交往的范围窄、规模小的影响,非居民企业税源较少,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几乎是空白。随着淮南市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劳务、设备的需求迅速增长,一批国际知名的公司纷纷来淮开展业务,淮南市非居民企业境内业务快速发展,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逐渐增多。为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淮南市国税局立足实际,积极主

动想对策、抓管理,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由一般性管理工作向重点国际税收业务转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三年,全市共征收非居民企业税收102万元。

(一)建立了有效的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获取途径。近几年,淮南市国税局从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入手,牵头建立了国税、地税、外管、银行以及其他行政主管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上存在的问题,使信息共享更便捷、更顺畅,最大限度地及时获取非居民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同时,密切与外汇管理部门、外汇专业银行的联系,利用其外汇管理、支付的职能和信息优势,把好非居民企业税源源头控管关口。市国税局还将非居民企业税源管理和居民企业税源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居民企业提供的信息,查找和堵塞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漏洞,不断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扣缴和源头管理水平。

(二)实施了非居民企业税收信息化管理。在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后,淮南市国税局及时将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纳入该系统,实施科学、精细的流程化管理,从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登记注册到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申报征收、税务管理证明的开具,均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控管。

(三)健全了非居民企业税收日常管理机制。淮南市国

税局联合地税部门编印了《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提交税务凭证政策汇编》,加强非居民企业收入汇出管理;制定了《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提交税务凭证操作规程》,使各办税窗口能迅速对来源于本市的非居民企业收入汇出的涉税性质作出准确判定;为使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有序运行,市国税局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县局,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并加大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确保了非居民企业税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队伍素质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满足国际税收工作发展的需要,淮南市国税局建立健全了非居民企业税收人才的管理、培养、激励机制,围绕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人员的“五种能力”,切实加强国际税收理论和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培训。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积极选送业务骨干参加税务总局和省局举办的国际税收培训班培训师资,然后分期分批组织税务人员和企业办税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国际税收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员的理论视野和业务技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现行税制和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由于受税收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措施,以及征管手段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政策设计缺陷

1.非居民企业境内业务合同备案无章可循。按照我国《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应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此类税收多由境内支付人扣缴,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的重点是境内扣缴义务人。然而,由于部分境内劳务持续时间短、地点分散,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增加纳税成本和管理成本,且收效甚微。针对非居民企业税源流动性大、难监管的特点,淮南市曾试行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制度,即凡在本市与非居民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公司,或其业务相关方,均有义务在合同签订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相关合同、协议,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对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监管,增强了非居民企业税源监控的时效性。但是,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的支持,仅靠市一级税务机关作出的规定要求,推行起来难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阻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部门间信息共享缺少政策支持。目前淮南市非居民企业外部涉税信息的获取仅仅依靠一种临时性协调机制,并且这种信息的获取没有政策保障,外部信息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如有任一业务主管部门不提供或不愿提供相关信息,这种临时性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则将无法维持运转下去。

3.常设机构的劳务时限规定存在漏洞。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中,有的往往钻税法空子,在签订提供境内劳务合同中,将时间限制在六个月以内,从而逃避境内纳税义务。目前对非居民企业提供劳务时间的真实性核查极其困难,若企业不全面、完整、真实地申报境内提供劳务时间,税务部门通常难以认定其申报是否属实。当劳务项目跨地域时,其境内提供劳务时间更加难以掌握,要准确统计其实际在华作业时间更是难上加难。

(二)税源监管基础仍较薄弱

1.户籍登记管理有待加强。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常设机构,即非居民企业,应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目前在淮南市依法设立常设机构的非居民企业没有一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非居民企业均不愿意主动完成一整套的注册登记程序,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一般均选取方便的指定扣缴程序,即非居民企业不主动登记、申报,由税务机关指定扣缴义务人进行税款扣缴。这种政策设计的初衷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因此,加强和规范非居民企业主动依法注册、登记、申报制度,仍然是当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重头戏。

2.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劳务成为非居民企业税源监管薄弱环节。非居民企业提供的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培训等劳务,是国内设备进口项下经常发生的业务,这类劳务的支付款项一般都随同设备的进口款项一并支付,在外汇管理部

门和外汇专业银行方显示的业务均非贸易项下的付汇,所以银行在付汇时就不需提交税务机关开具的售付汇税收证明,这部分劳务费用就自然而然的脱离了税务机关的实时监管。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国公司来淮提供安装劳务税收情报信息来源面较窄。目前非居民企业来淮提供劳务的税收情报信息仍然是靠上级税务机关提供,或者是从相关监管部门协调获得,而基层税务机关一般认为这部分税源较小,且业务的政策性太强,所以缺乏主动获取该类信息的积极性,国际税源管理人员的作用还有待发挥;二是外国公司来淮提供安装劳务税收管理手段单一。在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劳务专项检查中还反映出我市在外国企业来华提供劳务税务管理中过于依赖外国企业和境内企业签订的商业合同,而对合同之外的,如国内企业对进口设备的安装记录等对于常设机构的判定有重要参改价值的信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对常设机构的判定不规范。因此,到目前为止,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等劳务费用的税收征收仍是空白。

3.未按要求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CTAIS和纳入统计台帐管理。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存在缺户、少笔、缺项、比对不符等情况。目前,各基层征管单位无论是CTAIS登记,还是专项台帐统计,均无法完整、准确和及时地反映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情况。

(三)非居民企业税收征管操作不规范

1.常设机构认定不准确。非居民企业为了逃避税收监

管,对同属一个地区或一家服务对象的业务合同,进行化整为零,分项目签订合同,使每个项目的业务开展时都达不到常设机构时间标准,从而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而根据税收协定的通行规则,对同一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的相关联或类似的业务项目应合并计算开展境内业务的持续时间。由于基层税务管理人的经验不足,对这样的非居民企业均按照单个项目进行了非常设机构认定,使部分非居民企业逃避了税收管理。在2007年开展的专项检查中,淮南市国税部门彻底清查了该类非居民企业纳税人,发现有问题6户,追缴30多万元税款入库。另外,在常设机构时间的起止计算、月份扣除和不同业务类别的认定上,有的基层税务管理人员还存在把握不准、把未达到常设机构认定标准的境外劳务误认定为常设机构进行征税的个案。

2.适用税率错误。税法规定对非居民企业一律适用33%的税率。经抽查,发现2007年个别基层征收单位对非居民企业常设机构的征税税率适用30%。30%税率只适用境内合资、合作的外商投资企业,省政府免征3%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包含非居民企业。

3.CTAIS系统对现行指定扣缴税收业务不支持,缺少相应的模块。CTAIS(2008)企业所得税申报模块“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中只支持预提所得税(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代扣代缴)项目,在该表中无法填列指定扣缴的常设机构所得税,即税率适用25%的指定扣缴常设机构企业所得税。

目前,为了把这部分非居民企业税款入库,只能用税款换算的方式开具税票,但是税票中“登记注册类型”项却只能填列“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并且税率也无法维护成25%,只能填写10%,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相关政策

1.实行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制。建议上级税务机关对非居民企业的经济业务合同实行备案制,并将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为合同备案制提供政策支持。在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初期,由外国企业自行或委托境内支付人在合同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将合同或协议要同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帮助其事先控制税收风险,鼓励其自我规范,防止税收流失,通过征纳合作降低税收成本。

2.建立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信息互通机制。建议出台建立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共享的内容、时限和责任,采用直接报送、网络传输以及数据库对接等方式,实现各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共同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稳定的信息源。

(二)切实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监管基础工作 1.依法规范户籍管理。对属于从事建筑、安装、承包工程(包括提供工程设计、监督管理、技术咨询、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培训)等相关劳务活动的非居民企业纳税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自行申报纳税或由扣缴义务人扣缴。凡在中国境内提供管理服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均应根据我国税法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要每年进行一次清理,切实规范户籍管理。对不能自行申报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及时向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人下达《外国企业所得税指定扣缴义务人通知书》,明确指定项目合同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并要求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做好扣税(纳税)工作,认真履行好扣缴和纳税义务。

2.及时、完整、准确地统计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国税部门要通过多方途径,积极主动获取非居民企业税源资料,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完善CTAIS系统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通过新闻媒体、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重大项目主管单位、大型企业等不同渠道,了解掌握非居民企业税源信息,筛选整理并进行初步调查,摸清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融资贷款单位以及具体项目建设单位、部门和联系人,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具体项目合同签订实施和进展情况,掌握税源项目涉及单位内部相关责任部门(如工程技术部门、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和工作链条关系,以及部门负责人、联系人,建立项目管理台帐,及时登录相关监控内容信息,积极做好各涉税项目的合同资料审核、征免税内容判断,以及常设机构、付款方式、付款金额比例、付款期限

和次数的认定,确认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税基、应纳税额,做好履行协定国居民申请享受协定待遇审批等工作。完善CTAIS中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中的作用。

3.严格依法认定常设机构。要严格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常设机构设立的起止月份、月份扣除和经济业务开展的时间,均要依协定准确认定和计算,特别对于将一份大合同分割成几个构不成常设机构时间标准的小合同的业务操作,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防止非居民企业规避税收。同时,要认真做好项目全程监控管理和动态控制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按照税收协定对“常设机构”(征收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前提条件)的判定工作。要针对合同履行进度定期走访企业,及时跟踪监控非居民企业从事建筑、安装、承包工程等相关劳务活动情况,了解动态信息,以便准确判断是否达到或超过构成“常设机构”的期限(6个月)条件,对构成常设机构的应及时确定计税依据,通知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履行依法纳税或扣缴税款义务,防止税款流失。

4.堵塞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漏洞。首先,基层税务机关要克服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小、难管理的认识误区,将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高到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国家税收利益、国家形象的政治高度来认识,不以“税小”而不管,不以“税少”而不征。其次,在强化非居民企业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拓宽获取非居民企业来华提供劳务的税收情报来源渠

道,充分发挥国际税源管理人员源头控管作用,对经常发生购买外国劳务的境内企业实行动态跟踪监控,把来源于境外企业提供劳务的全过程,纳入国际税源管理。为了实现国际税源监控的实时性和自动性,地方政府应牵头或指定牵头部门,加快外部信息交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保障从外管、商务等单位获取源头信息。再次,要丰富税收管理手段,改变目前仅仅依据中外双方的商业合同实施管理的现状,充分收集合同双方的履约资料,如中外双方签字的安装日志和工程验收记录,以及外方人员在中方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记录等,为常设机构的判定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5.尽快升级CTAIS企业所得税申报模块。在CTAIS“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中增加“指定扣缴”项目,即在该报告表的“登记注册类型”中增加“指定扣缴外国企业或港澳台企业常驻机构所得税”项目,使非居民企业税收的指定扣缴业务能在CTAIS中操作运行,以利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6.统一按适用协定条款和适用税率征税。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对境外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从2008年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适用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税款所属期为2008以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的追缴,法定适用税率仍为33%,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增加税收收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稳定地财力保障。

淮南市国税局课题组

王文硕 刘 蕾 李恩海 吕惠霞

上一篇:皮肤性病学复习题下一篇:教学反思:成绩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