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水平

2024-11-07

水利发展水平(精选8篇)

水利发展水平 篇1

江苏水利前期工作水平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赵一晗[1] [2]

[1]省水利厅规计处,南京210029;[2]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南京 210029

摘要:随着我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对水利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势在必行。本文在全面梳理近年来江苏水利前期工作成果和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约前期工作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前期工作质量对策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前期工作是水利基础工作, 是水利工程审批立项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在水利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江苏水利前期工作成果丰硕,但在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和行业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需要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自身努力,更需要整个水利系统乃至全社会联动,共同探索、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从而全面提升水平。江苏水利前期工作总体情况

在水利大发展机遇的带动下,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切实加大基础性、全局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克服了前置工作环节多、要求高、协调难度大等困难,水利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前期工作进度不断加快。新一轮治淮入江水道整治、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工程已先后获批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经水利

部审查;沿海水利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以及栟茶运河、北凌河等沿海输水支线相继批复开工建设;太湖治理新沟河工程可研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新孟河、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可研报告已进入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程序;长江支流滁河、水阳江治理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新济洲河段整治工程可研报告国家发改委正在批复。二是前期工作质量逐步提高。2010年,省水利厅出台了《全面推行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招标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勘测设计招标,从近两年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不少工程通过招标节省了投资、优选了设计单位。特别是吸纳了一批外省市设计单位参与到江苏水利前期工作中,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另外,在审批过程中,还逐步增加了市县预审、初审的环节,注重对项目必要性、规模标准以及设计方案比选的咨询评审,设计深度和质量逐步提高。三是前期工作管理日臻完善。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的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和绩效评估制“新五制”,加强了水利项目管理,提高了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同时,前期工作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继出台的《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定》、《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制定的前期工作进展通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前期项目立项管理、成果审查等工作。前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几年来,通过全省规划计划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项目前期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应该说,江苏水利前期工作水平在发展思路和改革管理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这几年的实践中发现,前期工作从勘测设计、咨询审查到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前期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是设计理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目前,不少勘测设计单位仍没有转变传统、狭隘的设计思路,满足于进行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而不是站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配置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勘测设计质量的控制,部分市县勘测设计单位缺少内审、内部质量监督,更多的依赖于咨询审查单位、前期工作主管部门的复核把关。工作思路的误区造成了勘测设计质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淮河入海水道、新沟河、新孟河等省直管流域性治理项目质量较好。但不少中小河流、病险闸站等区域性治理项目,主要由市县勘测设计单位承担,深度相对不足。以2012年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考核为例,区域性治理项目共146项,其中成果一次通过审查的几乎没有;而大多数项目需对报告做较大修改与补充后重新审查,直接影响到前期工作的周期和工程建设的推进。

二是咨询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目前,虽然全省拥有水利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有十数家,但甲级资质单位仅6家。需要指出的是,这6家单位中,5家是省、市设计院,仅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公司1家专门从事咨询工作。面对大量的咨询审查任务,咨询单位往往超负荷运行,咨询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咨询单位偏少,咨询业务缺乏竞争,一定程度上存在垄断现象,也造成了咨询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

三是主管部门把关不严、管理缺位。初审把关是保证前期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省水利厅明确要求报审项目须增加初审、预审环节,附具初审意见。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市县水利部门常常“贴一张文头”即转报,即便附具初审意见也常常流于形式,仅是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并未真正起到把关作用。更加严重的是,仍存在不少单位对前期工作程序、内容不熟悉、不了解,不编可研报告、“一张纸”申请项目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是勘测设计行业监管亟待加强。2010年全省全面推行勘测设计招标以来,有效提高了勘测设计质量,促进了勘测设计工作良性运转。但客观的讲,我省勘测设计行业监管较施工、监理行业明显滞后。设计单位借用资质、越级承担业务、转包业务、个人资质挂靠现象不在少数,但相对施工、监理单位资信等级公布、黑名单制度等,目前对违法、违规的勘测设计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制度亟待完善。对策和建议

前期工作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安全责任。从江苏水利现状来看,前期工作管理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但任务仍然较重。进一步提高全省的整体水平,要在全面更新前期工作理念的基础上,强化过程管理、突出重点难点、着力强化短板。从这方面考虑,提出一些建议:

(一)注重理念更新,转变工作思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为此,在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前期工作思路必须要有大的转变。一是勘测设计单位要综合考虑防洪抗旱、水资源合理配置、水土保持、防污治污、节水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规划设计成果的科技含量;二是咨询审查单位在方案审查中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尽量减少占地和移民数量,充分考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勘测设计单位努力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前期工作主管部门要深刻领会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做好前期工的引导和质量控制;另外,有关项目建设单位也要提前介入前期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对

设计思路、方案要全程跟踪,保证对项目管理的连续性。

(二)注重过程管理,强化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成果质量是前期工作管理的重中之重。建议下一步要从勘测设计、咨询审查各环节层层把关,抓好过程管理、找准薄弱环节。勘测设计方面,要做好质量控制,在严格勘测设计单位成果内审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勘测设计监理。参考施工监理制度,探索勘测设计监理。委托专人动态控制,使设计错误和变更不发生或少发生,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加快设计进度, 优化设计方案, 节省工程投资。咨询审查方面,要严格咨询、审查程序。在《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有关前期工作管理细则,明确勘测设计成果内审、咨询要求,初审、审批要求,界定勘测设计、咨询审查责任以及主管部门初审、审批责任。要强化前期工作考核评价,从现状的仅省对市的重点工程考核,推广到市对县、主管部门对勘测设计单位、咨询审查单位的全口径考核,以考核促落实,提高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密前期工作培训频次。相对于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前期工作培训频次较低。建议加强培训力度、加密培训频次,适时邀请有关专家,在对勘测设计、咨询审查等内容培训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提高前期工作质量意识、规范前期工作程序进行培训。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读本等多种有效载体,扩大宣传声势,使前期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注重行业监管,积极引导行业壮大。加强监管是强化前期工作管理和提高水利勘测设计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针对我省明显滞后的管理现状,加强行业监管刻不容缓。一是要落实监管责任。扭转勘测设计行业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现状,尽快确定行业监管部门,把勘测设计行业管理工作切实的抓起来。二是要建立有关行业监管制度。定期公布勘测设计行业资信等级,对于上报报告重编、修编率高的单位可视

情况约谈负责人,情况严重的可列入黑名单。要加强惩处力度,对于借资质、挂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可视情况向相关部门提出限制服务范围、降低资质等级或取消执业资格的建议。三是要有意识的引导行业壮大。针对咨询力量不足的现状,要鼓励勘测设计单位将更多的技术力量投入到咨询业务中,并着力培育一些专门的咨询单位,提高质量、加强竞争。同时,要充分发挥协会、学会的行业引导作用,加强企业间优秀技术、体制改革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推广,并通过优秀勘测设计评选等活动,引导正确的设计理念、明确技术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冀建疆, 陈建军.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J].水利水电技术,2009(11):10-12.[2] 马涪良.关于加快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2(9):8-10.[3]有维东,田丰,刘少芳.做好水利规划前期工作的几点体会[J].山东水利,2011(6):28-30.[4]张景致.实行勘察设计招标提高前期工作质量[J].公路,1986(12):18-19.[5] 陈长奇,黄辉,赵一晗.江苏省“十二五”水利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方案[R].南京:江苏省水利厅,2011.作者简介:赵一晗(1982年~),男,汉族,淮安人;

工作单位:省水利厅;职称:工程师;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现主要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研究。

E-mail:cat00044105@163.com 电话: 025-86338055

通讯地址:南京市上海路5号省水利厅规计处

水利发展水平 篇2

1 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现状

近年来, 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化管理地下, 机械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这种“轻管理, 重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机械, 尤其是大型机械, 项目部都不愿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另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又了解不多;而操作手往往处于施工受支配地位, 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了。另外, 水利施工机械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础和技术资料不尽完善, 没有专人管理, 机械操作人员更换频繁, 文化理论水平不高, 培训不及时, 不能很好地熟悉机械性能,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有时为了赶工期、抢时间, 而拼设备、拼消耗, 对水利施工机械只用不养, 不坏不修, 带病作业的现象时有存在。

2 加强水利施工机械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机械设备的使用离不开人的操作, 操作手操作技能的高低, 不仅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还影响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设备投资效益。作为水利施工企业, 要认真抓好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 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规章制度,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注重理论和业务培训。首先, 严格规章制度,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明确奖罚措施, 对操作手进行有效管理, 激发其维护保养机械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其次, 注重理论和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操作技能观摩、机械操作技能比武和出去学习等途径, 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每一位机械操作人员的文化理论和施工操作水平。

2.2 完善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既是保证机械完好的前提, 又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设备保养维修不及时, 就会加快零部件的磨损, 缩短机械使用寿命, 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经济损失。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护保养体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进行。在各种可能情况出现下, 如何提高设备维修工作的价值?设备维修工作的功能是使设备的技术状态适应生产活动的需要, 同时尽可能缩短维修时间, 提高设备利用率。针对磨损规律应采取的措施。为了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根据设备磨损规律的特性, 在设备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第一, 根据工程工期的长短、工程量的大小, 制定科学的机械设备运行计划, 合理分配机械设备, 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充分利用, 提高水利施工机械的整体效益;第二, 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要加强对设备的合理使用, 精心维护保养, 延长设备的最佳技术状态的延续时间, 以保证优质、高产, 提高经济效益。第三,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掌握磨损情况的发展变化, 在设备进入剧烈磨损阶段以前, 及时进行修理, 防止影响生产。做好日常性的保养, 要坚持三检制度, 保持机械“四清”, 防止机械“四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第四, 研究、掌握各类设备的磨损规律, 准确把握各类零件的使用期限, 进行预防性的计划修理。对设备实行项修所需要的维修时间、维修费用都接近大修时, 对设备进行全面修理, 即设备的大修。通过大修可以全面恢复设备的出厂功能, 有利于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发挥设备的适应性。

2.3 完善水利施工设备的更新决策

在进行设备更新时, 应详细掌握企业设备的现实状况, 同时调查了解所需要新设备的市场供应及技术发展状况, 依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又切实可行的更新计划, 以确保设备更新的顺利进行。在制定设备更新的决策时, 应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技术性分析时应考虑的因素有:新设备的规格和参数是否满足生产的要求;新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有所改进;新设备在结构和装置上是否符合技术进步的要求;新设备是否有利于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改善。在经济性评价时, 应着重分析新设备的投资回收情况;新旧设备的经济性指标对比;确定设备更新的最佳时机等内容。

2.4 水利施工机械设备选购

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选购设备时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1) 性能好, 技术先进, 维修便利。对可供选择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认真的功能分析, 互相比较, 尽可能选购功能好、多、高、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维修便利的设备。 (2) 适用性强, 效率高。切勿贪大求洋, 盲目追求设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水平。最先进的设备所具备的高、多功能不一定适合本企业。自动化水平特别特别高的先进设备还易因受到企业投资规模、经济环境、市场、原材辅料供应、配套能力、职工素质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发挥不出其先进的功能, 甚至使企业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 选购的设备不仅要功能好、技术先进, 还要适用性强, 符合本地区、本项目的客观实际, 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 为企业创造出理想的经济效益。 (3) 经济上合理, 成本低。选择设备时, 应进行经济评价, 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分析, 选购价值较高的设备, 以降低成本, 用较小的投人获得最合理的效益。当然价值较高不一定最便宜, 多数情况下, 设备功能的高低与相对成本的大小成正比。

2.5 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加强管理

要建立水利施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 从而使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决策和控制及时、正确, 有利于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有利于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6 做好设备的基础资料工作

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是机械设备从新机购进到报废的整个过程中, 有关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使用、维护、修理情况的历史记录, 主要包括机械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性能记录、机械设备使用记录、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及肇事记录。

3 结语

总之, 机械设备的有效益使用是个系统化的综合管理过程, 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 对所需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配置, 并加强进场机械设备的管理, 以便做到“物尽其能”。

摘要:水利施工机械是水利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配置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因此, 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 加强水利施工机械的管理尤为重要。论文首先阐述了水利施工机械管理水平现状,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机械,管理

参考文献

[1]詹建体.施工企业在项目法管理过程中的设备管理探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4 (10) :20~22.

水利发展水平 篇3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科技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的质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好坏对农业发展影响颇大。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设施的技术水平虽然进步明显,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投资逐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关注,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我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水电设施是农业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工程建设,促进农业高效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使得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诸多,不仅限制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还使工程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

一、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工作完成的进度和工程的总体质量,但当前的施工人员组成队伍复杂,多是没有理论基础的农民工,虽实践经验丰富但严重缺乏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属于理论知识丰富却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群体。甚至有些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导致设备操作不当,不仅损害施工设备而且影响工程质量。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都不利于工程施工中技术的运用,甚至导致许多技术根本无用武之地。施工人员低下的技术水平限制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不利于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

2.施工图纸设计不规范

工程建设设计图纸是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只有严格依照图纸规范操作才能保障工程质量。但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设计图纸方面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施工单位委托设计工程的单位达不到技术要求。这些单位技术水平达不到国家标准,设计的图纸自然不符合国家规定,专业水平限制了设计的合理性;有些设计单位在没有进行实地考察的前提下就设计图纸,最终导致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设计符合实际的工程方案。其二,施工单位单方面更改设计图纸。施工单位出于利益考虑,为节省投资,减少工程量,降低建设成本,往往在建设后期擅自更改图纸,以加快工程进度,但这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受损。

3.施工设备比较落后

先进的施工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质量水平。但一方面我国工程技术起步较晚,相应的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资金投入大部分放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对待施工设备并不重视,不仅缺少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而且过时的施工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淘汰,在施工中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不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水平有限,在设备操作过程中,经常存在操作不当或设备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导致设备故障频出,降低工程效率。

二、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的改进措施

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保障,是实现“三农”政策的基石,着力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是企业实现效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为实现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1.施工材料严格把关

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可靠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必须严格控制。企业要选派优秀的检测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材料严格检测,检测人员不但要了解具体施工情况,对施工中所需的建设材料了如指掌,还要具备专业检测常识和技术经验,以应对检测时发生突发情况。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与供货商协调解决,保证材料质量,对于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要坚决杜绝,从源头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2.大力增加科技资金投入

经济进步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而科技的进步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科技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大力增加科技投入,不仅可以使施工设备升级优化,促进工程建设,还可以优化工程质量,使建设项目智能化。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增加科技方面的投入,鼓励技术人员在施工中不断学习,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使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状态,使技术更加贴合建设施工;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可以应用到实际建设之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优化设备提高技术。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将技术升级融入到管理之中,使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3.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工程的施工进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对施工进度合理规划,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但当前,有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忽略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导致整个项目不符合国家质检标准,不仅浪费了建设资金的投入,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损耗,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适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设备,不能为追求施工进度而选择不符合实际的大功率设备或高技术设备。对施工设备要做好维护与保养,定期检修以维持正常运转,尽量避免出现停工现象。同时,根据工期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统筹规划各方面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很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企业要做好计划,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后期返修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延缓工程进度。

4.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速度虽快,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将导致设备操作的隐患。在整个建设团队组成中,整体素养不高,而且,许多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缺乏技术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要想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必须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首先,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交流学习,甚至外派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强化设备操作技巧。其次,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完善企业技术体系,优化升级设备。再次,对企业内技术人员进行精神培育,强化人员责任心,認识到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最后,引进国外技术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制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在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科技,2012,3(23):13-26.

[2]李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2,9(23):56-63.

水利发展水平 篇4

水利工程的企业法人应该对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予以明确的认识,并将工程建设技术当作水利工程重要的支撑点进行优先考虑,为监理工作人员营造出适合其工作的环境,充分发挥其监理的作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时效性,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基础[4]。在此基础上,监理工作人员同样应积极维护监理单位在树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允许出现越权行为,也不能够擅自离开岗位,保证完成岗位的职责要求,主动遵守监理单位在签订合同中的具体要求和指示,为监理工作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3.2确保监理人员的高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

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监理工作人员的自律性以及工作责任心,积极完成监理工作,使监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应该确保监理工作人员按时上岗,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理,进而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达到具体的要求。此外,需要监理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不仅要对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严格地进行监理,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领导能力,学会管理,能够积极地进行沟通与协调[5]。然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保证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水利工程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深入了解,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并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律意识。

3.3树立与时俱进的监理思想

在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费用的投入位置正确,并且应保证监理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监理行为中,始终履行工作职责。此外,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监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尽量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并以课堂讲授的形式传授给监理工作人员,开展操作演练,进行案例分析,在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中积极树立与时俱进的监理思想[6]。

3.4提高监理工作人员待遇

通过积极的职业宣传来营造出相应的从业氛围,在事业、感情以及待遇等方面保证监理工作人员稳定工作,避免人才的无序流动现象发生。进行规范性的职业资格考试,设置合理的职业资格门槛,增强监理工作人员服务的意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监理工作。应保证监理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思想,并创建具有高素质的监理团队,进而更好地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理。监理工作人员本身也需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并能够学以致用,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对于水利工程监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应充分运用监理工作人员所具备的技术,及时地进行处理与解决。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内容复杂,并且环节较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监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具体的要求开展监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降低水利工程当中存在的危险性安全隐患,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者:徐大志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水利站

参考文献:

[1]王媛.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途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10):1679.

[2]李太云.分析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34):569.

[3]马军红,苏莉萍,文龙,等.关于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5):197.

[4]李国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城市建设,(36).

[5]王淳.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190-192.

试议现代水利与水利可持续发展 篇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发展战略思想,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诸多,下面仅就现代水利与水利的可持

续发展谈点粗浅认识。

1、水利可持续发展

人口的剧增、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这样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类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一种为了使人类走出困境、使子孙后代能正常生

存和发展的新的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被公认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含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第二是共同性原则。指人口、资源、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地球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三是公正性原则。指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公正性,包括代际公正(即当代人的发展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和代内公正(即同一代人,一部分人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

人的发展)。

水利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水资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当紧缺的,水利工程是为除害兴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兴则农兴,农兴则裕国。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也得益于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和合理的调配服务。所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只有确保水利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因此,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目前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标准低,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工程设施老化失修较为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水

利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

2、现代水利和传统水利

现代水利的概念可以概括为:通过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的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在工作范围、治水原则、水功能的开发和利用、防洪减灾的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具体表现:

(1)工作范围。现代水利是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的基本单元,把流域内的天文、气象———地理、地貌、岩土———人类社会、生物圈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和管理。而传统水利虽然也强调流域治理、开发和管理,但其基本对象还只限于河道及其水工建筑物。

(2)治水原则。现代水利重视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追求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约束人类的不正当行为。而传统水利则比较强调对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设。

(3)水功能开发。传统水利比较注重对水体资源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时对环境与生态的长远社会效益有所忽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这一倾向更为严重。而现代水利则不然,它重视对水体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对水体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对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并设法使其逐步

改善

(4)水利发展趋势。传统水利主要是依靠工程手段来实现兴利除害,防洪减灾,抗旱除涝也多采取工程措施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代水利不仅依靠工程措施而且注重非工程措施,如技术、管理、法制等,特别强调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化,对全流域实行

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等。

(5)流域管理。目前我国几大流域管理机构的职权较小,还很难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防洪、水资源的保护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实行真正的流域管理,即将流域范围由目前的河道水系扩大到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开发、污染排放、企业耗水、地下水开采管理等。现代水利的流域观念相当强,它尊重流域圈的存在,注意保持流域的生态特征及其多样性,对可能造成水土平衡条件大幅度变化的人类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缺水地区应形成节水社会,以适应自然为主。而传统水利。不太尊重流域圈的存在,强调行政区划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

(6)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传统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现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将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研究解决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管理手段的先进,劳动强度的降低,机构的设置必将是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必将适应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7)河道治理与堤防建设。传统水利的河道治理理论是基于水利学的最佳水利半径而提出的,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治理后的河道丧失天然河道的特征,而被渠化,裁弯取直,上、下游断面趋于统一标准化,水流的多样性消失。河道的防汛手段主要是大搞堤防建设,堤防断面多以标准的梯形断面为主,同时兼有公路,严重地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从而导致水陆生态环境连续性破坏。而现代水利河道治理的原则,除满足渲泄洪水要求外,从生态而言,还要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点及水流的多样性。因为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性。现代水利提倡河流向自然回归,应该尽量保其原貌,如宽窄交替、深浅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水,岸边水草,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现代水利的堤防建设也十分重视对生物沿河湿地及水陆连续性的保护。在堤防建设的同时,尽量保持沿河湿地、沼泽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陆地及两栖生物能安全地到水边觅食和繁殖。

(8)筑坝建库。传统水利提倡的是梯级开发,大坝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一大特征,尽管大坝建设在防洪、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大坝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流和生态的连续性,再加上库区建设和移民,库内水深和水温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较大地影响。而现代水利建设,对梯级开发、筑坝建库将采取慎重态度,在筑坝时将采取可行的补偿措施,如过鱼、过船等措施。

(9)人才需求传统水利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比较单一,多是单纯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也比较简单,而现代水利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广泛,门类更加齐全,一些与水利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要求水平将越来越高。如法律、经营管理、生态、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将有较大的需求。

(10)水资源利用。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且伴随工农业用水及城乡用水的不断增加,以经济用水为目的的水资源速度开发利用,造成黄河及北方多数河流长时间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再加之水体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对经济、环境、生态用水,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兼顾。生态用水包括流域内林、草用水,维持一定的地下水位及水面用水等;环境用水包括维持河道基本流量、造床流量、污染水域稀释和更新用水等,二者应满足维持流域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3、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的目标不同,所以实施后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传统水利由于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常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而现代水利的着眼点则是利用科学的态度,利用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充分发挥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实现流域内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永续利用,而现代水利从资源水利这个角度讲,不论是开发、利用、治理、还是节约配置、保护等各个环节都是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水利的堤防建设,河道治理,防洪减灾,筑坝建库,流域观念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除了资源、环境、生态之外,人是决定性因素,高素质的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的精神文明,必将给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水利发展工作计划 篇6

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5到12年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在系统分析我省水利发展现状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编制了《甘肃省“十五”水利发展规划》,它是《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全省水利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一、水利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建成了景泰川电力提灌一、二期等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和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为控制水旱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以供水、发电、防洪、灌溉为主的水资源保证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初步解决了部分干旱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和病区改水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九五”期间,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全省水利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是50年来水利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期。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景电二期延伸(民勤调水)工程、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及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引大入秦工程已发展灌溉面积50万亩,开始初步发挥效益;景电二期延伸(民勤调水)工程已基本建成通水。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迅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启动良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121”雨水集流及集雨节灌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初步探索出了我省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

“九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净增3.29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8.73万亩;兴修梯田535.7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435.3万亩;发展集雨节灌面积336万亩;解决了228.1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22个、小水电站23座,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建成标准堤防158.09 公里。

预计到XX年底,全省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300座(其中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268座),总库容达90.2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达59.66亿立方米;兴建引水工程4182处、提水工程6187处、配套机电井42827眼。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121.89亿立方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1856万亩;梯田面积达到了2357.4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9万平方公里;集雨节灌从无到有,面积达到336万亩;累计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990万亩;城市人均供水量达到了180升/天;累计解决了9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使全省76%的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建成标准堤防2432.09公里,保护城乡人口300万多人、耕地200多万亩的安全;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28个、建成小水电站460座,使小水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了3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

我省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特殊的省情、水情和自然条件,决定了我省水利建设任务仍很艰巨。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省水资源的特点是,水资源短缺,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只有286.207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06%,居全国第27位,人均仅1149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居全国第22位;亩均占有量只有394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水资源严重不足,现状缺水量达7.41亿立方米;中部的黄河流域地区自产水资源极少,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洮河的水量虽然充沛,但可分配的水量有限,加之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现状缺水量达4.3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地区地少水多,土地分散,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现状缺水量达0.14亿立方米,目前,全省现状总缺水量达11.94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每年的农作物受旱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土地沙漠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随着全省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水量将越来越大。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严重制约全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8.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73%。尤其是我省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该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贫困,而且导致大量泥沙淤积中下游地区水库、河道,加剧了洪水威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源涵养林面积不断减少,造成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对保护环境,尤其是保护水环境的认识不够,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只强调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却忽视了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存在着边建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另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的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省水利建设投入欠账较多,水利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不少流域缺乏必要的骨干调蓄工程,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还不尽合理,供水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仍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自我发展能力和效益都不高。加之受农民收入低的制约,水价不能到位,各类工程维修、更新、改造费用严重不足,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难以全面发挥,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四)节水力度不够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我省浪费水的现象仍很突出。一方面,占全省总用水量近80%的农业灌溉用水,由于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灌溉定额偏高,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万元产值耗水定额偏高,城镇生活中,用水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措施还不很普及。

(五)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各部门各方面的切身利益。一方面,由于流域水的管理以地方与部门分散管理为主,流域统一管理薄弱,协调的力度不大,流域机构没有足够有效的执法地位和行政监督、处罚权,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水资源管理的混乱现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良性运行机制,致使部分水利工程配套不齐全,水利设施的更新、维护和技术改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足额发挥。

二、“十五”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水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贯彻除害与兴利结合、抗旱与防汛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水利投入。继续走大中小并举、“三水”齐抓、突出节水的路子。以骨干工程为龙头,中小型工程为重点,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一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深化改革,依法治水,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利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相适应,统筹兼顾各行业对水利的需求。

2.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提高抗旱能力。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强化管理。

3.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原则

区分工程的不同效益类型,建立和完善水利的建设与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4.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部门间、城乡间、区域(流域)间的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建设要符合流域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5.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

优先安排续建工程。根据财力状况,按轻重缓急要求,适时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

三、“十五”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1.水资源开发利用

到XX年,使全省各类水利工程供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人均供水量达到200升/天;“十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万亩,累计达到2056万亩;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到2013年,使全省各类工程供水量达到141.63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4万亩,累计达到2210万亩。

2.节约用水

(1)农业灌溉节水。“十五”期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75万亩,使全省总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465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5提高至0.58,通过节水措施,使农业灌溉用水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用水比例由现状的76.98%降到70.76%。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50万亩。

到2013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97.6万亩,总节水面积达1962.6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2,使农业灌溉用水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用水比例降到62.2%。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50万亩。

(2)工业与城镇节水。“十五”期间,积极倡导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使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由现状的141.3立方米下降至117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40%提高至50%;到2013年,万元产值耗水量下降至90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56%。

3.水土保持

“十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兴修梯田600万亩,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治理初见成效。到2013年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万平方公里,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防洪

“十五”期间,完成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1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任务,使全省大中型病险水库及水闸达到部颁防洪标准,河道农防险段工程达到10~20年一遇设防标准;城防工程中,一般城市达到20~50年一遇设防标准;大中城市达到50~1XX年一遇设防标准。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防洪保障体系。

5.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

“十五”期间,新增小水电装机7.9万千瓦,使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0.9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4亿千瓦时;建设临洮等33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

到2013年,使全省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到25.75亿千瓦时。

(二)建设任务

1.骨干水利工程

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引大入秦灌溉工程,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及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引大工程、东乡南阳渠工程及引硫济金工程的全部建设任务和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水利骨干工程。加大引洮工程和张掖梨园堡水库的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做好引大济西、引大济黑等大中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和酒泉洪水河水库、武威杂木河毛藏水库等中小型水源工程的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适时上报国家,争取早日立项。同时,加大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察和河西地区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地方中小型水利骨干工程。

2.节水工程

建立节水型灌溉制度,降低灌溉定额,全面普及常规节水技术,积极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把水利工程在引水、输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的各类损失水量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单方水效益。因地制宜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并压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实现自流灌区常规节水化,提水灌区和井灌区管道输水化,高效农业区积极推广微、喷灌。大力发展集雨补灌面积。以实施景电一期、靖会、党河、梨园河等15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为重点,努力加大全省老灌区的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利用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实施的甘肃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加强工业用水目标管理及考核,促进工业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和节水改造,大力开发和推广城镇节水器具和设备的使用,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减少跑、冒、滴、漏,加快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和回收步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城镇及农村人饮工程

基本完成现有供水设施的改扩建工程,建成兰州等6个供水扩建工程,实施天水、白银等城区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同时,根据国家关于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认真实施好甘肃省人饮项目,解决我省剩余258万人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 4.水土保持

认真实施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综合治理工程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积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5.防洪工程

努力完成双塔水库、巴家嘴水库、锦屏水库等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完成黑河草滩庄渠首、讨赖河渠首等1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或改建堤防296公里。

6.水电及电气化建设

按照水利部的统一安排,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临洮等33个农村水电电气化县,适时开工建设一批中小型水电站。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水利工程是公益性极强的基础设施,政府行为是主体,各级政府要从规划、政策和投资入手,切实加强对水利建设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把缓解干旱缺水、减轻洪涝灾害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内容列入各级领导的考核目标,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按照推动和适应水利建设和流域水利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建立健全既有流域统一管理,又有地方行政区域管理,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事权划分清晰、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新型管理体制,加强流域上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需水与供水、用水与防污的统一规划、配置和管理;建立适合我省省情和水情的水权(使用权)分配制度,加强需水管理,完善监督和处罚机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监控管理。

按照水利产业政策中规定的供水价格逐步到位的要求,根据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的原则,重新核定不同区域的农业用水价格和工业、生活用水价格。农业用水争取3年内达到成本水平,工业供水水价在3年内达到生产成本加税金加工业企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的水平。进一步完善供水的计量设施和计量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用水。

(三)加强项目建设各阶段的管理

项目前期论证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决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各级水行政部门要加强水利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水利前期工作管理,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各阶段的勘测、论证和分析工作,有条件的项目要推行勘测设计招投标制度,抓好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和比选工作。各级政府要适当增加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的审批建设。

项目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严格项目的验收管理以及审计监督、稽察。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科学的管理机制,精兵减政,强化管理,确保各项水利工程的足额发挥,实现水利工程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体系。对效益明显的项目要尽快实现企业化运营管理。

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水利建设,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水利设施,有条件的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投入保障体系

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投资是个关键。各级政府要根据水利发展规划,按照事权、财权划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所需经费,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拓宽外资利用渠道,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工程,包括重要河段干堤加固、河道整治等社会公益性事业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的大型工程,应以积极争取国家给与适当补助,省地县各级予以积极配套的方式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改造,应以地方、灌区自筹和受益区群众投工投劳为主进行建设;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应按国家投入、地方配套、群众投劳的多元化投入方式进行建设;对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应以地方政府、受益部门和农户投入为主,中央和省上给予适当补助的方式建设。对水电开发、城镇供水和水利综合经营等生产经营型投资项目,要以受益地区或部门为投资主体,国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的方式建设。

(五)建立健全水利建设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对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探讨 篇7

经济的发展, 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变得很重要。目前国家针对水利工程的工期造价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 以此来提高效益, 制定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针政策,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基本运作良好。随着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对水利工程建设也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新的标准, 这样能够使它们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中小型的工程加强管理,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速度很快, 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工程的管理力度。这些大中小型工程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管理。

1 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及解决方针

目前水利工程的管理存在管理部门体制运作不合理等的弊端。很多工程并不是单一的性能, 它既有经营功能, 同时又具备公益性能。这样就使得他没有合理的条理性能。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范围, 管理权限模糊, 没有有限的约束以及奖励机制, 这些都使得管理部门出现亏损现象。基于此, 我们必须要建立明确的权责体制, 规范管理, 实施一定的约束办法, 以此来保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立规范端正的资金管理、监制、投入和使用机制。除此, 水利管理还有一大弊端, 就是经费不足的显现较为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一些工程因为不能有效维修, 致使老化严重;同时还有的缺乏管理人员, 管理机制混乱, 执法力度不强, 大大的降低了工程的效益。近年来, 建设中往往只看重枢纽工程, 而忽略了配套的工程, 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灌溉面积。基于上述我们发现, 水利工程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 同时还应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管, 除此还要定期审核, 对违纪人员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确保运行正常。

2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对策分析

2.1 全面宣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做不好, 主要归咎于我们的意识不够。针对此我们必须把管理教育放到管理的重点上去, 做到预防为主, 先期治理, 确保防范措施到位。管理教育方式要多样化, 可以通过常规的培训形式, 也可以通过会议等形式来进行。以此来强化宣传力度。同时教育的内容不应过于死板, 要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够在无形之中强化管理意识, 最终达到我们加强管理的目的。

2.2 水利工程管理要以人为本

管理的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 人的素质 (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 占主导地位, 人的行为贯穿工程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 一是要以人为本, 采取必要措施, 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 让职工有归属感, 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 推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二要切实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 从分发挥员工的机智, 管理中要切实的考虑到职工的方案。

2.3 重视激励机制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我们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广大职工, 因此我们只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才能充分的发挥员工的才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好的服务与我们的管理工作。我们应该认真地调查员工的需求, 争取在规定允许的条件下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一些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因为他往往指注重惩罚, 而忽略奖励, 只是一味的罚款等形式来惩罚员工, 而应该是建立例如荣誉激励等的奖励机制, 切实的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利益。

2.4 把情感融入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在我们的工作中精神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人的感情往往会渗透到工作行为之中, 管理者应该认真地研究职工的内在情感, 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消除掉工作中的负面情绪,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文化体制, 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最大的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工作, 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2.5 加强考核学习

各管理单位都应该制定工作目标, 努力的朝着目标发展。争取成为一级管理部门。创建工作更是一件系统的工作, 它要求高标准、重任务、量大面广。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 还要认真地考虑到工作中的难点, 按照国家要求, 从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落实落实有关职责, 明确时间和责任人, 根据考核标准, 仔细认真的进行完善和自检, 为了扎实的做好申报工作, 成立督查、内业、外业三个小组, 各小组认真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力求完善管理。多年来的建设管理, 我们加强软件要求, 注重硬件建设, 从收集原始资料到新资料的归档, 从精神文明到安全管理, 开展落实全方位工作, 让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考核办法》的出台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有了很高的依据, 使得我们的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化, 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 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要靠近的方向, 大量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加强管理, 让全体员工理解对该办法的实施作用, 而这种规范化的管理需要科学化来提高, 制度化来保证, 因此, 坚持这种管理, 是管理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6 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 同时国家的发展也少不了水利工程。因此, 作为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地做好管理工作, 切实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来讲, 在做好建设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要加强管理, 水利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点, 我们必须要制定有效地方法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把建设和管理做到有效结合。同时还应该强化领导思想, 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树立严谨的意识, 认真地学习相应的管理知识, 切实把我们的管理工作做到实处, 使它能够科学合理的运行, 最终带动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3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增强管理意识, 对各个阶段加强管理。工程造价贯穿整个项目。同时各工程有紧密相连。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设计阶段、投资决策阶段、施工以及竣工阶段等。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各阶段, 我们在进行造价管理时, 一般是将个阶段联系到一起, 综合研究, 通过全面的管理体系来加强对整个工程造价的管理。严格控制造价, 一旦出现偏差, 及时调整。努力的把工程做到最佳, 除此我们还应该严格的把好材料关, 这样也能够有效地节省成本。通过实践我们发现, 材料所占费用在整个工程费用中的比例很大,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元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 2010, (14) .[1]宋元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河南科技, 2010, (14) .

[2]刘源来.浅谈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J].华章, 2009, (09) .[2]刘源来.浅谈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J].华章, 2009, (09) .

[3]莫文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8) .[3]莫文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8) .

[4]冯娜, 弓会峰, 朱二庆.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J].治黄科技信息, 2010, (01) .[4]冯娜, 弓会峰, 朱二庆.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J].治黄科技信息, 2010, (01) .

水利发展水平 篇8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具有影响面广、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较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施工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体制缺陷兼市场不规范,导致施工管理约束力弱

目前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或集体,存在行政干预多或者多头管理现象,造成人浮于事,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一些水利建设单位政企不分,自管自建,难以实行严格的管理;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责、权、利不到位,无法真正履行项目管理职能;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招投标时任意压价、恶意竞争的局面[1,2]。这些问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对施工管理产生很有效的约束,从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分转包现象严重,施工素质难保证

水利工程中比较普遍的存在外包现象,中标单位名不符实,真实能力无法完成施工任务,而出现层层转包、分包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经业主同意可以分包,但转包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的出现,造成施工单位资质和素质无法达到招标文件的要求,而经层层抽水,实际从事施工队伍的利润微薄,因此促成其借偷工减料等手段赚取利润,严重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埋下安全方面的隐患。

1.3技术水平不高,施工质量难突破

在我国有不少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仅可应付一些相对简单的施工,面对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施工难以承担,完全依靠经验施工,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部分设计、监理的业务是由上级单位转包下来的,自身并没有足够能力担当,又自以为背有靠山,不思进取,使总体施工技术水平不进而反退。基层管理人员从事灌溉管理工作的多,因为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时间参加进修学习,对于技术性强、难度大的工作难于应付。这些现实问题造成很多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多年来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1.4施工筹备工作不到位,前期准备不足影响大

许多行业的工程都有一个通病,重视立项轻视筹备,关注项目开工而漠视前期准备,一些人头脑中的逻辑是只要争得项目,自然会有工开;而有工开了,还急个什么?水利工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水利工程的复杂性,施工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施工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铺开,而仓促上阵往往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等过了磨合期差不多工期已过半,许多施工中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都无法得到保障。

1.5工程监管不得力,质量控制无保证

由于建设单位监理意识不强,导致监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质量控制和监督都不到位;而且一些监理人员由于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有限,不坚持原则和立场,在监管过程中表现失职。政府部门对于水利项目,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质量重视不够,采用的监测手段过于简单,甚至只凭目测来判断工程质量,这些情况说明没有严格的监管,就不可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水利施工管理的综合对策

2.1健全项目法人制度,规范水利工程市场

在我国推行项目法人制度,其本意是非常正确的,问题是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甚至成为摆设[3],这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的表现,因此首先应当健全项目法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项目法人考核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行为;二是健全招投标运行机制及监督机制,形成严密的标底机制、评标标准、决标标准及其工作程序。大力推行合理低价中标,严防恶意低价中标行为;严厉制止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和严格审查评标专家的资格。为此,可邀请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组成联合办公督查机制,对招投标全过程全方位实行监督,确保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度及招投标制度。

针对水利工程市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制衡机制,实行“同体回避”原则;重建水利工程信用体系,加强和监管行业自律行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改善融资渠道,使资金运转得到保障。

2.2推进监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建立工程监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代表业主在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及协助业主进行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从而确保工程如期按质地完成。但为了改变监理监管不得力的局面,应对监理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应规范监理市场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监理人员的准入门槛,保证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其次,厘清业主、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业主与监理单位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虽同受聘于业主,但两者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人员应立足于服务精神,公平公正地监督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并把好施工质量关。

2.3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水利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比较复杂,因此确定工程建设目标后,就应从组织管理、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物质设备等多方面做足准备。首先,应组建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部,并由项目经理组织精干的技术管理团队和强有力的施工队伍,项目部根据承包合同确立项目管理目标和签订项目责任书。其次,做好现场道路、水电、通信等“三通一平”工作,准备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建设。再次,根据工程需要准备施工机械、材料物资等。此外,在施工前还要做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等工作。

2.4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系统管理互不偏废

施工管理主要是抓好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以及现场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这几项,这些内容都是相互关联、互为作用的,偏废任何一项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利影响,其实管理工作本来就是系统工程,因而应按照系统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质量方面,先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質量责任制,然后根据质量管理目标确立质量管理方案、质量工作规程,建立从原材料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质量监控体系,并认真落实“三级检查”制度。安全方面,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施工责任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应积极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成效。成本控制,应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条件下,实行成本最低化的原则,应建立成本责任制并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成本,施工中应力求节约和高效。

3.结语

上一篇:消防安全宣传栏内容下一篇:公司法律顾问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