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精神(共7篇)
辩证精神 篇1
1 引言
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 在1767年出生在德国波兹坦, 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论爪哇岛的卡维语》, 其中有一篇题为《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的导论, 就是在这部作品中, 他论述了他的语言学思想。
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述已知真理的手段, 更要揭示未知真理的手段;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 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 每个人或者每个民族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语言不是活动的产物, 而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这些观点都展现了洪堡特对人、语言以及客观世界三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2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
洪堡特语言哲学观的形成受到了当时德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当时的德国主义者主要有康德、歌德和席勒等, 在哲学上, 而席勒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主要受到康德和歌德的影响。
“康德指出, 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既是有限的, 也是无限的;世界既是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也是复杂的、可分的;世界上既存在有自由, 又没有自由, 也没有世界的初始原因。” (易立新, 2011) 洪堡特就将康德的二律悖反理论运用到语言学中, 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立但同时又统一的现象。
3 洪堡特语言哲学的辩证精神的体现
(1)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语言可以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和表现, 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人类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思维转化出另一种用语音沟通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 人们之间传递着重要的细节, 而同时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展现都会受到自身语言表现的影响, 从这点出发的话, 我们就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语言的创造会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 因为语言的存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久而久之, 人类的行为也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因为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所以这样的具有特色的语言将每个民族区分开来, 在拥有固定思维的民族语言中, 人类的行为自然会受到影响, 人只有从自己所依附的语言环境中脱离出来, 才可以真正地进入到不同的语音环境。洪堡特认为语言研究的根据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语言去揭示未知真理, 通过语言去探索人的世界观;而人只能以自身的认识和感知的方式, 即通过一条主观的道路接近这一纯客观的领域。从人类创造世界的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我们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是因为语言的出现和人们的意识紧密相关, 而同时可以体现人类的观点。从制约人对世界的认知的角度说, 语言是证明我们存在一种不容质疑的客观性的最基本的工具。综合来说, 人在用自己的主观行为将自己置身于语言的客观支配下, 因而, 在形成语言世界观的时候, 人就达成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 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申小龙教授在《汉语与中国文化》这本书中就曾经指出, 洪堡特十分强调语言的“生命体”。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 语言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中的事物。即使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 使语言像木乃伊那样保存在书面上, 后来阅读的人们还是要将它重新激活, 成为生动的语言。洪堡特还就此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即语言的过程是一个生理学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解剖学的过程。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无生命的制成品,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种创造;解剖学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活动的产物, 生理学的研究中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的流射。洪堡特认为, 就像是艺术领域一样, 人同样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语言的要素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 而在这个语言的创造中, 创造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 而创造活动的结果则是静态的。在形式上语言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稳固的业已成形的机体。虽然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 但是它所展示的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仍然比较稳定。
(3) 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发展的影响》中就指出了, 人类语言的普遍相似性和具体语言的特性。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那就是, 语言是普遍的、一般的, 但同时还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洪堡特说, “一切思维都朝向必然性和统一性, 而这也是人的全部努力的方向。” (洪堡特, 2004) 人类语言具有统一性, 那是因为语言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 而人类的本质是统一的,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个体, 都可以拥有语言, 这就有别于飞禽走兽, 是人类特殊的共同财富。
语言本身是和民族一道形成的, 语言把各个民族分割开来了, 但是, 这样的分割是在以一个更加巧妙的方式将各个民族重新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洪堡特所描述的那样, 语言只能由各个民族造就、把握和变更, 而人类划分为各个民族只不过是根据语言做出的划分, 这就决定了语言的独特作用, 它只能促进人类以个体形式逐步接近普遍性发展。正因为语言是统一的, 所以一个人才有可能同时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民族的语言, 而各种语言也可以实现互通互译。
语言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人类发音器官上的一致性。洪堡特认为人类语音系列的范围和语音的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这在大自然中是特别存在的, 人的知性能力促使人们可以发出并理解分节音, 并且对这些分节音进行有意义的排列组合, 进而产生了语言符号, 符号的意义与形式一旦建立起联系, 概念就组成了, 而思维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堡特说过, “人只是因为有语言, 才成为人” (洪堡特, 2004) 。
但是, 洪堡特也阐述了语言差异性的内容:“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相维系。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 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洪堡特, 2004) 洪堡特试图通过语言来定义民族精神,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自然而然, 因为各个民族的差异性, 语言就带有差异性。洪堡特对于语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诠释, 奠定了普通语言学的基础。
(4)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语言是一个整体, 当人在说话的时候是将单独的音节组合起来变成一个词, 而后再将这些词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 而听话者为了能够最好地抓住这些句子的意思, 就不能够断章取义。而所谓的部分, 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如果我们对整个句子的意思有了大概的把握以后, 就可以将这样的一个句子的意思拆分成为多个片段, 来具体分析这每个片段在句子中发挥的作用究竟。人对部分语言的理解可以辅助人对整体语言的思想的进一步把握, 这两个过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洪堡特认为每个成分在语言中都会相互联系, 并且相互影响, 通过相互间的作用来反映整体效果,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它的这层辩证关系, 人们才有可能实现相对完整的话语与相对独立的词句之间的转化, 就像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间转换, 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转换一样。
4 结语
洪堡特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从语言哲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西方的历史上, 洪堡特是首次将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 发展出一种具有辩证精神的语言观的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作品为语言的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 其系统的语言哲学观的建立为后来的研究者和语言学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洪堡特的语言观融合了辩证思想, 因而突显了语言思想的深刻性, 因为对于每一种语言现象, 洪堡特都试图从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哲学的辩证思想可以使得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将自身的思维发散, 而他习惯于将哲学上的辩证法运用到他的语言研究当中, 这使得他在诠释语言的时候, 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本质。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出版社, 2003.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4.
[3]易立新.洪堡特语言哲学的辩证精神[J].前沿, 2011 (2) .
辩证精神 篇2
周豪武汉大学土建院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这两种精神真的是背道而驰的吗? 不!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
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精神世界中,科学、技术、人文,它就是一个整体。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把它们割裂开来。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
打个形象的比喻。科学技术是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外是内的一种形式上的表现,而内是外的产生的动力。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融”,就是这个道理。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辩证法起源: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篇3
关键词:辩证法 苏格拉底 精神助产术
"辩证法"一词作为哲学术语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中。原意是谈话、对话,后指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这一基础上发展成为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来寻求真理的科学。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在对话中揭露和克服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胜,是从概念上把握存在者的艺术。具有这样意义的辩证法始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学生、史学家克塞诺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苏格拉底也把自己的推理方法叫做辩证法"。克塞诺封认为,苏格拉底所说的辩证法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间题所运用的一种方法,即按照讨论对象的属种加以辩析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应掌握这门艺术,学会它才能成为一个讨论见解最深刻的人,能够指导别人的人,能干的人。亚里斯多德也说:"苏格拉底竭诚于辩证法"。这些记载表明,辩证思想的提出与人们的论辩有关,最早源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1]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的申辩就是运用了精神助产术的辩论方法,苏格拉底一步步引导美勒托自己说出他的指控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针对美勒托指控他腐蚀青年的思想,不使青年学好,他首先提出疑问,是不是只有他是腐蚀青年的,而所有人都是为青年们好的?美勒托肯定的回答正是他想要的,然后他举出了马的例子来反驳美勒托,"以马为例,你相信整个人类都在对马进行改善,而只有一个人对马施加坏影响吗?或者说事实正好相反,使马改善的能力只属于一个人或很少人,他们是驯马师,而大多数人如果必须与马打交道,使用马匹,那么他们就会伤害马,对吗?美勒托,无论是马还是其他所有动物,不都是这种情况吗?无论你和阿尼图斯是否承认,必然就是这种情况。如果只有一个人在腐蚀我们的青年,而其他人都在为他们好,那么他们真是幸运。但是我不需要再说什么了。"[5]充分论证了美勒托根本就沒有关心过青年的教育问题。其次苏格拉底针对美勒托指控他不相信希腊的众神而做出申辩,与美勒托讨论他是否相信诸神时,美勒托说苏格拉底完全不相信诸神,苏格拉底随即反驳说,"那么如你所说,如果我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如果这些超自然的存在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诸神,那么我们就能得出我刚才提到的结论,你为了自己取乐而在考验我的智力,先是说我不相信诸神,然后又说我相信诸神,因为我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这些超自然的存在是由诸神与宁妇 或其他母亲生下来的杂种,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相信有诸神的子女,而不相信有诸神本身?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他就像相信有马驹和驴驹而不相信有马和驴一样可笑。美勒托,这个结论是不可避免的,你用这条罪状来控告我,藉此考验我的智慧,或者说你根本无法找到控告我的真正的罪状。至于你指望说服任何一位有一点儿理智的活人,使他信服相信超自然的神的活动不蕴涵相信超自然的神的存在,或是相反,都是绝对不可能的。[6]类似的申辩方法,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运用得很多。
由这段论述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驳倒对手,而是想通过揭露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一种以假设-反驳-再假设-再反驳为模式的归纳论证。有四个环节[2]:第一是讽刺,通过谈话和辩论,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陷入窘态或是迫使其对方放弃原来所肯定的观点。第二是"接生术",也就是通过发问,让对方回答,从而一步一步地使对方懂得某种道理,获得某种知识。苏格拉底认为,学习就是回忆,人生而有知,他不是教人们认识,而是通过发问使人们回忆起头脑原先已具有的知识。第三是"归纳",就是从许多具体事物寻求"共同定义",从个别中寻求一般,从现象中考察本质,是西方理念论的先驱。第四是"结论",即就是对找到的真理加以表述。在苏格拉底这里从无知开始,经过运用讽刺、助产术、最后归纳出定义。 [3]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在对话和论辩中注重合乎基本逻辑规律的推理和论证。苏格拉底在对话中总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确定的意义,每一概念和判断必须与它自身保持同一性。苏格拉底还在论辩中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这就是A不是非A的不矛盾律。如果推出自相矛盾的判断,则表明思维过程是错的。与此相关,苏格拉底还表达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不能有"两不可"的错误,揭露对方论述中的逻辑错误,否定对方论题以探求普遍性定义是苏格拉底经常使用的方法。
其二,在对话和论辩中注重从逻辑思想方面研究概念定义。苏格拉底认为定义是寻求知识和真理的基本工具,而只是不同于日常经验或意见,应能说明事物的本质或原因。所以,概念定义要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判别功能,即人们可以根据具体事物或行为是否具有定义所揭示的本性来判断它属于某一类事物或行为;二是揭示因果性的功能,即概念具有揭示因果性的作用,才成为人们探求知识的根本手段;三是认识功能,即通过概念定义可以认识普遍真理,推断出新的普遍性知识。这三种功能,决定了苏格拉底寻求的定义不是词语定义,而是探求一类事物的共同本性或本质,不是一般事物的某些共同的偶性,定义所揭示的普遍本质同这类事物的存在有因果关系。
其三,在对话和论辩中为证明自己的命题或反驳对方的命题而运用多种形式的逻辑论证。虽然没有系统建立关于论证的逻辑理论,但他能自觉地、大量地从事合乎逻辑规范的论证,本身就是对逻辑思想的重要贡献。同时,苏格拉底在对话和论辩中较多地使用了归纳逻辑论证和演绎逻辑论证。他的归纳论证有两种形式:一是审查一些特殊事例,运用完全归纳或不完全归纳的推理形式去论证某个普遍论题;二是以归纳为主,含有演绎,归纳与演绎结合使用。他的演绎论证已使用了直言三段推理的多种形式,还有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归谬法等。
其四,在对话和论辩中揭露智者诡辩术的种种逻辑错误。智者的修辞学和论辩术对于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它不是去解释客观对象的本质和矛盾、追求真理,这就使他们的论辩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其思维形式也缺乏严格的逻辑规范。后来的一些智者将这种倾向推向极端,将论辩术变成一种任意玩弄概念游戏的诡辩论。而苏格拉底则将对话和论辩看做人懂得自己无知,自觉追求真理,达到灵魂至善的方法。这种方法始终坚持理性原则,是在思维的矛盾运动中寻求确定知识的辩证法。在他看来,诡辩不合乎逻辑,不是真正的辩证法。辩证法同正确的逻辑思维形式是一致的,它要求在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遵循严格的逻辑规范,才能保证在论证的思维运动中消除片面的错误的论题,使人从不知到知,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为此,形式逻辑成为苏格拉底运用辩证法去探求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年,第58页
[2]冒从虎等:欧洲哲学通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第101页.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第175页, 第127页.
[4]陆文文.试析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及其教育启示[J].2003.9.
[5]柏拉图.《申辩篇》25B.
辩证精神 篇4
大学不单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同时又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在一个角度来看, 大学的精神存在的历史价值超越物质存在, 这正是我们当代研究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 许多大学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审视大学精神,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大学精神, 一定具有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既让人们看到学校的历史沉淀, 又能够看到它的与时俱进, 既能够看到它优秀的传统, 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果实, 感受到它的精神脉搏;大学精神是“大学人”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在大学精神中, 我们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崇尚和真理的探索, 又能领略到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 以及由它透射出的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1、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大学精神随着大学的产生而形成,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许多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经过应试教育的高考, 初入大学的学生还未曾展现自我个性, 未形成完善的人格。由于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 正因如此才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这种情形不仅提升了竞争力, 而且督促大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当前许多国内大学的校歌校训不断的创新, 张扬独特的大学精神, 引导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首先, 大学精神促进了大学生兼容并蓄思想的形成。大学精神之博大精深, 其思想内涵丰富, 囊括各个领域和方面, 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辩证的进行思考, 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大学精神的含蓄和包容性使同学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同时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培养了大学生勤于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多元化的思想充斥着校园, 尤其是一些功利的思想使大学生对学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放松或者忽视。大学的科学精神通过任课老师和专家学者精神感染及知识普及的作用, 塑造了大学生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和献身学术的高尚学术素养和良好的科学品质。最后,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表现在大学生进取精神和科学文化的探求, 而且还表现在大学生要主动的关注国家和社会。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就是要让大学生帮助人、关心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2、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凝聚动力和指导规范的功能。在这些理想和信念在长期形成的过程当中, 无不体现教育的价值观、理念和目标。大学精神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 成为大学的灵魂,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大师生的思想。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丰富份的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 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 大学精神将培养学生发展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精髓, 即核心价值, 它是大学生在实现、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的评价标准、根本观点和信仰。作为大学中和核心价值同等重要的大学精神能够进行主动的、自觉的互相融合, 进而形成具有联动性以及统一性的共同思想, 所以大学精神要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大学的师资团队、决策层和教育管理者要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方面进行逐一推进。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会不断地、自觉地融入到大学精神之中, 在高校的长期发展中, 不断的吸收积累和积淀来自学生发展的要面临的时代内涵和先进理念, 使大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升华。
3、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引领作用
大学精神体现着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情怀的培养。教育人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就是教育的本质, 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最大区别。人要在社会生存与发展, 既要有求生技能和生产能力, 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品质。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快速的发展科学需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伦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类带来技术变革的同时科学的泛滥也可能带来安全的隐患。大学在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 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
三、大学生发展对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对于大学精神的搭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精神是通过大学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相互影响存在和发展的。大学生是自然人, 同时也是社会人, 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其他教育因素的印象之后, 将作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因而影响大学精神的构建与发展。
1、大学生发展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 进而影响大学精神的独立性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 同时带动了社会、经济、政治、以及高校规模的速崛起,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在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渗透的复杂背景下, 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逐渐传播和蔓延到高校中。一些负面的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中冲击和影响, 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着大学精神的导向
大学精神是开放的、科学的, 大学精神的形成与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发展的、动态的, 大学精神通过不断的吸纳与更新时代的内容体现出时代化。从一个角度角度来讲, 每个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的方向构成了大学精神的方向。快速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精神是遵循国家宏观教育发展路线、尊重本校发展传统和创新理念。
大学精神与大学生发展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文化的关系。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被文化所改造, 然而精神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独立发展轨迹和规律, 最终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形式或物质的形式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 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层面, 而精神层面则更具有主体性。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必然会反应大学精神的外延与内涵。从精神与发展的角度去探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问题, 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因为精神建设和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有常态化的心态稳步推进。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是核心的组成部分,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发展动力之源泉, 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大学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 进行精神的传承与积累, 同时又现代先进的理念, 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在不断的沉淀中, 去升华可以被社会所接纳与认同的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的精髓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逐渐内化成一种自律性的规范标准, 进而为大学生的发展的指引风向标。
参考文献
[1]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 2006 (5) .
[2]姚红.大学文化影响学生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0) .
辩证精神 篇5
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或者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一致;
价值,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复杂多样,因而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和合理。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真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科学精神,“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即“求真”。
人文精神,“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即“求善”和“求美”。
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而真理和价值在现实意义中是辩证统一的。
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
辩证精神 篇6
因此, 认识和探讨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培养, 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对做好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目标
所谓团队精神, 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 认识到自身与组织成员的统一性和不可或缺性, 自觉以组织利益和目标为重, 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 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它是所有成员的理想、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的整合及其在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其精神内涵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 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 也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因此, 如何在进行教学、课外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使学生由较低的认知水平提高为较强的行为表现, 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 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而努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并明确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些任务的实现, 都离不开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要实现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这一目标, 就必须从团队精神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寻找结合点,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通过教学活动, 特别是“两课”教学,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作用
所有的老师都担任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的知识、人格、做事方法、对事物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 自觉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这也无不蕴含着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两课”教学生搬硬套, 缺乏生动性, 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 从而使学生失去认知的兴趣。“两课”教师应充分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改进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手段, 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 用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不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进而形成它们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竞争协作观念等。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会进而有效的促进“两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形成互动局面, 使其不再成为学生为之头痛的枯燥理论课。
(二) 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等, 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 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等, 通过专家理论讲解、事例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 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促进它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三) 通过班会 (团学会) 这个素质教育的综合课, 加强班级建设, 有效地凝聚学生的团队精神
无可置疑, 班会 (团学会) 是强化学生团体意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学活动从具体实施到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而长期以来, 人们未能充分重视班会 (团学会) 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而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但实际上, 班会 (团学会) 开展的连续性、制度性以及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的班风。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往往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相同活动, 具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 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 有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而如果一个班经常不开或者很少开班会 (团学会) , 这个班就会纪律涣散, 班集体名存实亡, 更无从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了。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视班主任、辅导员和班级建设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班级建设, 增强班级凝聚力, 使班级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 每个成员都能获得归属感、荣誉感、受到他人尊重、获取自信, 最终凝聚成有力的团队。
(四) 培育校园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大学生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目前, 部分高校学生活动纯粹为“活动”而活动, 缺乏一种精神的引导, 使得学生认知停留在活动的表面, 不能对学生品质养成形成有力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精心的组织以增强学生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为重要目的之一的活动, 如球类比赛、群体性文艺活动、辩论赛、暑期社会实践等, 这些活动的圆满完成者往往是分工明确、组织协调较强、善于团队协作的团队, 这能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
(五) 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 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有力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社团活动包含学术研究类、科普类、发明创造类、文艺类、体育类、志愿服务类等, 这些社团的组建、成长需要的是一些有相同爱好、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乐于奉献精神、良好团队精神、较强的自律性的学生来发展起来的。例如, 一些发明创造类社团, 仅仅一个人的创意可能不是完美的, 即使有好的创意, 仅靠个人也是无法完成的, 它需要社团成员组织分工、相互协作才能完成, 正是在这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逐渐凝聚起较强的团队精神。
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它靠的是教育者的教育引导、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合力作用,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 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正确认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作用, 并积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对做好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团队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成人成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杨志君.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3) .
[3]、李海峰等.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4]、蔡树培.人群关系与组织管理[M].九州出版社, 2001.
[5]、李慧波.团队精神[M].新华出版社, 2004.
辩证精神 篇7
关键词:否定,辩证法,实践
一、“否定的”的辩证法实质是主观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是在整个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 直到今天, 这个理论对于当代的哲学研究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西方著名现代哲学家阿多诺创立的, 他撰写的《否定的辩证法》著作中十分详细地阐释了这一理论。总的看来,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属于主观辩证法, 是关于阐述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按照通常的解释, 辩证法可以被分为两种形态, 即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所说的客观辩证法就是通常理解的与本体论有着密切关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客观世界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与认识论相联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人类认识和人类思维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本质上是人类认识活动所特有的辨证地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探讨主观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探讨人的思维方式问题。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主要探讨了“主体”问题, 所谓的“主体”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问题, 就是人们思维活动问题。他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区别于其他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地进行思考”。从阿多诺所阐述的观点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辩证的进行思考”就是指让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形成一种“非同一性”思考方式的习惯和模式, 最终完全消除“同一性”思维模式对人们思维的限制。“非同一性”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大家在思考各种问题时, 要完全清除“同一性”思维模式的干扰, 并将这种彻底不能融合的对立差异思维方式运用到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他曾写道:“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再一致了。它的运动不是趋于每一对象和其概念之间的差异的同一;相反, 它怀疑一切同一性”。原因在于, 由于概念与对象两者之间体现了一种“非同一性”的关系, 所以作为人类的最常见的思维活动就不再受到“同一性”的束缚, 与“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因而, 阿多诺所强调的“辩证地进行思考”的说法是从他一再倡导的“非同一性”思想中孕育出来的, 是利用这种“非同一性”思想揭示出来而形成的。“辩证地进行思考”是认识问题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和逻辑理论, 是“否定的”辩证法赖以认识问题和事物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这样看来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辨证逻辑”,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和研究思维方式和概念的理论, 即探讨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辩证法蕴含着认识论的价值, 这种价值正如伟大的导师列宁所阐释的“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辩证法也蕴含着对逻辑学所具有的价值, 这种价值也正如列宁所阐释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 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和形式, 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这样看来, 阿多诺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观辩证法的存在,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二、“否定的”的辩证法蕴含着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阿多诺的“否定的”的辩证法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主观观辩证法的存在, 但是却对客观辩证法持反对的态度, 他认为辩证法只能存在主观世界领域, 而辩证法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领域。他说:“辩证法不能作为阐述的普遍规律扩大到自然界中去。”
第一,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阿多诺指出, 无论传统辩证法还是现代辩证法, 它的核心理论应该是它的“非同一性”理论, 而不是对立统一理论, 更不是“同一性”理论。他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非同一性”理论为什么能够成为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呢?阿多诺指出, 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哲学所面对和思考的对象, 也就是所谓的客体, 都不是“同一性”的, 却都是“非同一性”的。阿多诺一再强调, 黑格尔对于客体的“非同一性”的问题, 阐述得十分系统而详细。黑格尔曾说:“一切个别事物自身, 都包含着他物”。既然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又同时蕴含别的事物, 那么所有别的事物与事物的自身做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绝对同一, 就一定是不同一的。所有事物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是必然对立的, 对于任何事物而言, 不是同一的就是非同一的, 不可能做到既是同一的又是非同一的。正因为如此, 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非同一性”的。不但每一个事物体现为“非同一性”, 而且每一个事物的矛盾性也体现为“非同一性”。阿多诺主张, 所有的事物都体现为一种矛盾性, 而“矛盾即是非同一性”。所以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一种“非同一性”, 任何辩证法实质都是体现为与这种“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否定的辩证法”就割裂了“非同一性”与“同一性”之间的联系, 把“非同一性”绝对化并孤立起来, 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的一面, 并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统一的一面。这显然是与客观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一致的。对立统一规律主张“非同一性”与“同一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既对立又统一。“非同一性”不能单独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同一性”也不能离开“非同一性”而单独存在。“否定的辩证法”只是强调“非同一性”因素而忽视了“同一性”因素, 并割裂了它们的联系, 实质上已经是否定了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所坚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了更加系统而深入地将“非同一性”思想阐述清楚, 阿多诺进一步提出他的“绝对否定”的看法。他坚持辩证法本身属于“绝对否定”的辩证法, 在所有的辩证法中不应含有任何“肯定”的色彩。“非同一性”与“同一性”是非同一性, 是不能统一的, “否定”与“肯定”也是非同一性的, 事物之间不应该有任何联系, 不是“绝对否定”, 就是“绝对肯定”。“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属于完全消除肯定私彩而坚持“绝对否定”的辩证法。通常所说的客观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坚持每一个事物内部都是由肯定和否定两个要素构成的。肯定要素和否定要素之间体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差异、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肯定中有否定, 否定有肯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包含否定的绝对的肯定, 也不存在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绝对的否定。肯定因素当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否定因素, 否定因素当中又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肯定因素。它们并不是彻底孤立的, 更不是各自为战的, 是对立统一的。阿多诺所坚持的“绝对否定”的思想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 过度地强调否定的作用而忽视了肯定的作用, 这是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精神是背道而弛的。
三、从“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理论价值
阿多诺在阐述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时, 并没有使辩证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而是走向了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但是在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中却揭示很深的理论意义。阿多诺阐述“否定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改变大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错误认识, 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阿多诺本意并不是希望实现辩证法理论发展与创新, 而是针对传统辩证法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无怪乎是那几个规律和范畴组成的客观辩证法而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辩证法影响以及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束缚, 很多学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 它所揭示的理论就是“三条规律”和“五对范畴”, 除此, 就没有其他的理论可以阐述了。而阿多诺却不这么看,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属于是实践的辩证法。实践应该是辩证法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让其包含了本身的内在活力及强大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力量所在。阿多诺提出,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已经鲜明地阐释了实践辩证法的思想, 这也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成果。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而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又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 辩证法只有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即“扬弃”中才会充满生机和鲜活性。所以, 阿多诺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 阿多诺在阐述“否定的”辩证法过程中对客观辩证法进行了“否定”。笔者认为这才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最重大的理论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伦敦1973年英文版.
[2]俞吾金, 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4]韩秋红, 李百玲著.断裂还是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资本主义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