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用12篇)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1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 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 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 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 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 应该是直面矛盾, 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提出化解产能过剩, 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等等, 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的。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 首先要有全局观, 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 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 我们既要讲两点论, 又要讲重点论, 没有主次, 不加区别, 眉毛胡子一把抓, 是做不好工作的。
在具体工作中, 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 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 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 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 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改革, 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要加强调查研究, 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 准确把握客观实际, 真正掌握规律, 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 要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 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 不断深化认识,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2
“四个全面”是具有深刻哲理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学会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的要求。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把握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问题出发,统筹协调,以高超的领导艺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首先,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始终坚持讲政治规矩,在原则性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执行这些决策,落实这些决策,都必须把它们放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去把握,而不能偏离这个战略布局,更不能冲击这个战略布局。而在贯彻这一战略布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相互关系上,我们既要认识到党在领导改革的过程中自身也要改革创新,从严治党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党自身的改革创新过程,又要认识到在中国任何一项改革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根本无法推进依法治国。事实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突显了在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过程中,处理好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同党的领导的关系,是多么重要,不可等闲视之。以加强党的领导为由否定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的举措,是错误的,极其有害的;以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为名否定甚至取消党的领导,也是错误的,十分危险的。
其次,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始终坚持科学精神,学会用统筹协调的方法防止和克服片面性。这“四个全面”,特在“全面”,贵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我国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主题词是“发展”,特点是“全面”,是一个以实现现代化目标而奋斗的全面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各项改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改革战略。这一战略的主题词是“改革”,特点是“全面”,是一个以完善社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现代化,并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战略。这一战略的主题词是“法治”,特点是“全面”,是一个以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为目标的全面法治战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针对党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相互配合的党建战略。这一战略的主题词是“治党”,特点是“全面”和“从严”,是一个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为目标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与此同时,我们又要认识到,这“四个全面”之间也要全面把握,要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不能只讲一个“全面”、不讲其他三个“全面”,更不能把其中一个“全面”与其他“全面”对立起来。
再次,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始终有系统思维的思想,把“四个全面”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来推进。正因为这“四个全面”,特在“全面”,贵在“全面”,因此,在实践中,难也难在“全面”,关键也就在“全面”。总书记在论述全面改革战略的时候,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全面”,不是一个改革接一个改革线性推进的全面改革,而是各项改革协同配合、系统推进的全面改革。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有决心、魄力和胆略,又要有智慧、能力和领导艺术。全面改革有难度,“四个全面”统筹协调更有难度。应该讲,要做到一个“全面”已经很难了,四个“全面”相互配合更难。因此,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在于要努力学习运用系统思维及其方法论,把握、操控、统筹、协调好这四个“全面”,全面落实这四个“全面”。
最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要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以法以章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这一硬道理,这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像过去一些地方一些人那样,目无法纪,违法乱纪,以“发展”为名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我们要形成以法以章抓发展的新思维。发展要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也要坚持依法治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包括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只有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要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包括了改革也要于法有据,不能随心所欲突破法律规定。而要使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者能够达到辩证统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全民主程序。凡是同现行法律有冲突的改革的举措,可以经过民主程序报呈立法机关批准同意后进行。正如总书记2014年10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
“微物”主义世界观 篇3
美国非裔艺术大师 瑞蒙·绍德(Raymond Saunders)的作品呈现出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形式,单纯而细腻,其抽象作品充满自由和随机性。高翔作品微小的人物揭示出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也是其个人现实处境的视觉隐喻。他们抓住了局部和精神的剖面,微言大义,以小见大,在“微物”中实现了语言的能量聚变。在这些纸上作品里,精致纤细的植物形象划过白色空间,伴随大笔挥洒,透明薄涂的水彩令人目眩神迷,体现了艺术的纯形式本质。画面以丰富独特的色彩与肌理定格了一些转瞬即逝的印象,试图用一种基于纯粹视觉经验的叙述语调来与任何文化对话。
视觉形式是从“大”的相反方向开掘深层的主体动力。以个人化方式,从个人经验出发切入艺术,获取感性的极致形式。美国非裔艺术大师瑞蒙·紹德的作品呈现出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形式,单纯而细腻,其抽象作品充满自由和随机性。高翔作品揭示出复杂的心理状态,也是其个人现实处境的视觉隐喻。他们抓住了局部和精神的剖面,见微知著,在“微物”中实现了语言的聚变。
而出生于昆明的“70后”艺术家高翔,出身正统名门—中央美术学院,并且以无可置疑的扎实功底毕业于博士班。然而,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是超越出了学院范畴。宣纸和水墨这两个传统绘画工具,让他的创作更加灵活抽象。看似随意的形态描画和构图,使得作品中看不到对现实的隐喻、细节片断,或是某种情绪的纠结不安的呈现。画面有大块的墨色层次分明,构图自在天成。内心的呈现含蓄,但不安静。人、马、山川、天空、星斗等自然图像失去了传统书画中的符号意义。艺术家似乎是想让这些传统主题,更加接近生命与自然的哲学境界。艺术家突破文化的重负,回到内心,回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思想。
高翔的画,让人在世俗生活中找到超越的力量,找到精神的平衡,找到诗意的栖居之所。在似梦似真的画面场景中,你再也找不到寄情托物企图,物象的直接性已经打破真实性与虚幻性的界限。相对那些着意于表现世俗繁华、烟云已过的现实主义者,观者在高翔的绘画中感受到的是自由而感伤的灵魂。
在伟大事业、崇尚英雄的时代中,没有人会在意自我的孤独和弱小。再被普适价值、成功学占领的主流社会,孤芳自赏、诺诺自语成为被忽略和鄙视的存在。艺术或许是人类最后的避难堡垒。然而,在艺术的避风港世界里,人类可以是脆弱的、自我的。高翔用优雅和感伤气质向人讲述着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4
一两种对立互补的视觉空间
《空间知觉和科学哲学》[2]的第一部分中,希兰区分了两种典型的视觉知觉空间——欧氏视觉空间和双曲视觉空间(Hyperbolic visual space,又常称做非欧视觉空间)。希兰对多元互补的辩证科学观和世界观的阐释就是从这两种视觉空间的关系开始的。
欧氏视觉空间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原则构建起来的三维线性视觉空间。这种视觉空间的本质是,观察者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者”(universal observer)[2]168,它位于以(x、y、z)标定的线性三维空间中的某一处所,但却拥有一个外在于世界空间的特权位置,即世界空间中的一切点对于它都是均一、等同的。这种空间基于笛卡尔模式下空间均匀性的前理解,以及一组运用由依赖于笛卡尔传统的物理学规范所限定的“刚性尺”的科学测量过程。因此,这种“普遍的观察者”只对一些经典笛卡尔空间所固有的测量(measures)和线索提示(cues)作出响应,并通过特定的信息渠道和前理解结构从空间的所有部分接收同步的线索提示信息,以构建欧氏知觉空间的整体结构。在距离不同的客体和刚性尺以及事件和时钟时刻之间,空间每一处之线索提示对于观察者是同步、均一、一致的。这也就是欧氏视觉空间必须事先假定刚性尺、时钟和科学观察者无所不在且均一地遍布空间的每一位置的原因[2]168。所以,欧氏空间本质上是在第三人称的视角下构建起来的空间,其中的观察者不可能是像海德格尔理解的在具体世界中存在的从而有自己优先位置的“此在”,它超越了处于世界内具体位置的具身(embodied)观察,而成为了一只理想性的“上帝之眼”。
与欧氏视觉空间的这种性质不同,双曲视觉空间则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希兰不仅认为欧氏视觉空间不是优先、必然的,而且他认为,人们的日常视觉知觉本质上是双曲的。双曲空间就是人们实际地在视觉上知觉到其所生活的日常世界的样子,它往往与欧氏空间视觉知识告诉我们的不同。希兰举例说,当我们在一定高度俯瞰大海时,大海仿佛一只中间低、四周高的碗,而非一个球体的广袤的平面;在地上仰视天空,云层也变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盖子。再如,当我们试着用手去托举夕阳,我们就会亲眼看到那时的太阳只有人的手那么大。因此,与欧氏空间所标榜的先验必然性不同,双曲空间是存在论的、第一人称的诠释学空间。这里所说的双曲空间的“第一人称”性质,是相对于欧式空间的“第三人称”性质而言的。在后者中,一个不具有相关科学知识的人,就不具备具身化为普遍观察者的能力,因而也就不可能知觉到欧氏视觉空间(这突出地表现在,不具有科学知识的人,很难将看到的地平面看做是“悬浮于”太空不断转动的地球球体的一部分);双曲空间的“诠释学”性质,是说双曲空间中的观察者不是具有“上帝之眼”的抽象的普遍观察者,而是被抛于知觉世界之中,在视觉空间拥有一个优先的具身化位置的现实观察者。希兰将这种观察者称为“本地观察者”(localized perceiver)[2]172。这种“优先的具身化”位置决定了观察者的本地标准(local standard),观察者正是以本地标准而非抽象的均一、等同的刚性尺去理解、构建空间中的一切“远客体”的[2]171。因此,希兰指出,双曲空间中的观察者对物理刺激的响应和解释,是同现实世界具体的物理、历史、文化环境和主体的实践密不可分的,因而归根结底是一个诠释学过程。
希兰阐述双曲空间的目的,不是要用这样一种具身化的几何空间去取代欧氏空间,而是要揭示和显露在现代性下人们对自然的、日常视觉空间的忽视。希兰指出,笛卡尔传统下欧氏视觉空间成为了科学测量实践的基础,但如果将其看做是唯一合法的对外在自然界的客观反映,认为一切不符合欧氏规范的视觉知觉都是扭曲的或是错觉,那么这种科学知觉观就是不合理的。欧氏视觉空间基于15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所建立的精确的世界描述和物理测量过程,而双曲空间则基于原始的视觉感官文化和自然的独立视觉观察过程,它们是相互排斥的,各自拥有一套自身的元素集合。例如在双曲视觉空间下,一个欧氏物理意义上的正方体,将不在视觉上显现为一个正方体(除非在特殊的条件和位置关系下),其形状也不再如欧氏物理条件下是固定的,它的视觉形状将随着它与观察者方位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对于知觉来说就是真实的,而绝不仅仅是一种错觉。在近代科学世界观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以前,人们就生活在一个天然的双曲世界之中:前现代的宗教和神话的世界,一个由人类天然的知觉视觉构成的包含商业、娱乐、工作活动的世俗世界。自15世纪科学主义传统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后,笛卡尔传统和欧氏空间几何主导了人们的知觉行为过程,天然的双曲视觉空间被欧氏视觉空间所代替,双曲空间中被置于有限世界中心并生存论地去知觉的社会观察者,被欧氏几何抽象地遍及空间每一角落的普遍观察者所代替,空间本身也具有了无限、均一、各处等同的科学测量性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遍布欧氏尺度的人造环境之中——建筑、街灯、汽车、火车等一切无处不在的欧氏几何工业设计品,充当了普遍的标尺,现代性下原始的日常双曲视觉空间越来越被遮蔽。日常知觉视觉的这种被遮蔽,从生活世界的最底层反映了现代性下人的价值、人文精神被忽视的真正原因。希兰指出,人类的这两种知觉空间以及建筑于其上的文化,虽是对立的,不相容的,但却是互补的。它们共同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本来就是多样的生活世界。
二 Q格:多元互补性的辩证模式
希兰所以从知觉视觉入手阐述自己辩证互补的科学观与世界观,这是由希兰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性质决定的。希兰将人实际生存的世界,即生活世界,看做理解科学的本体论基础,而生活世界是由知觉奠基的。希兰的多元对立物之间的互补性观念来源于玻尔的“互补性”概念,希兰将这一观念首先运用于知觉视觉,然后把它发展为能够概括具体学科、理论乃至历史、文化的普遍性的解释模式或构架。希兰将这种多元互补性模式称为Q格(Q-lattice),它是量子格(Quantum-lattice)的简称。希兰在较早期的论文《在生活世界语境中的经验科学诠释学》中写到:“我已经证明量子力学的Q格可以被最好地解释为两种语境依赖的(位置的和动量的)描述语言之间的关系,且这看起来也是玻尔自己的意思。”[3]18“虽然它(指Q格——引者)发源于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在那里其价值和适用性可以被核实),但它所展示出的逻辑结构却是几乎每一个已被认为展示了某种辩证结构的领域所共有的。”[3]13
Q格的基本构架,是在分立二元的互补性关系之上加以时间的维度,表征这二元既对立又统一,最终走向更高级的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希兰称之为辩证的发展(dialectical development)。要理解希兰的这种多元互补的辩证模式,就要搞清Q格所包含的规定性[2]179-183:(1) Q格模式中,假设A、B是两个具有对立、互补关系的事物的发展过程,LA和LB分别是它们的描述语言,这样,LA1、LA2、LA3……LAn则代表A在不同阶段下描述语言的历史发展。若以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为例,LA可以是科学主义范式,LB则为人文主义范式;以光的本性研究为例,LA和LB就分别代表“波动说”和“微粒说”传统。(2) 偏序蕴含(partial ordering)关系“→”,即“→”带有不可逆的、两边不平衡的蕴含意义。如果有La→Lb,则意味着,在适合La的语境下所阐发和提出的问题,同样可以在适合Lb的语境下阐发和提出,但反之则未必亦然。(3) 在Q模式下,A、B是两种分立互补的传统,即LA→LB和LB→LA均不成立,那么A与B的辩证发展就是从LA和LB的最大下限LO(LO→LA,LO→LB且有LO=LA×LB)最终形成综合体LAB(LAB称为LA和LB的最小上限,LAB=LA+LB)的过程。因为Q格属于非布尔逻辑,故LAB所蕴含的内容要比LA和LB所蕴含内容之简单相加更为宽泛。(4)在Q格模式中还包含了一种正向补充(orthocomplement)关系。规定L′A和L′B分别是LA和LB的正向补充物,则L′A和L′B包含的所有理论语句,都分别独立于LA和LB所包含之语句。且L′A是LB的发展和扩充,L′B是LA的发展和扩充,即LB→L′A且LA→L′B。这一关系用非布尔逻辑关系式表示,即L′A=(LAB-LA)∪LB,L′B=(LAB-LB)∪LA。可见,L′A是LAB中不属于LA的内容对LB的扩充,L′B是LAB中不属于LB的部分对LA的扩充。因此,L′A可以看做LB在发展中通向LAB的中间环节,L′B可以看做LA在发展中通向LAB的中间环节。
规定了上述概念,就可以概要地绘制出Q格的发展模式:由共同的源头LO开始,对立又互补的两种事物LA、LB经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辩证式发展历程,即LO→LA→L′B→LAB和LO→LB→L′A→LAB,最终形成一个包含二者又超越二者的综合体LAB。
Q格的核心和本质是它表现出的辩证性。而Q格所以显现出辩证性,是因为它具有“不相容性”、“互补性”和“非周延性”(nondistributivity)三个基本属性。“不相容性”是Q格的第一个属性,它不仅包括描述语言、描述内容、思维方式,还包括了使它们成为可能的互相干涉的“前理解-实践”系统。Q格的非周延性,是一种非布尔逻辑的特征:总和大于各部分。如果LA、LB代表“科学传统”,那么非周延性条件要求LAB必须比LA、LB分别作为纯粹的传统更加宽泛,拥有综合视域LAB的主体对两种传统(视域)及其发展历程有了较从前更为深刻的诠释学领会。互补性是Q模式的核心,它清晰地显示在两条发展路径“LO→LA→L′B→LAB”与“LO→LB→L′A→LAB”的关系中。L′A和L′B分别是在LA和LB基础上和序列中形成的,但却分别对LB和LA形成支持和发展关系。这样在互补物LA和LB间,LB对LA的补充意义通过L′B现实地发展,补充了LA所属的研究传统而得以实现,反之亦然。
希兰举例了两个例子[2]238来说明Q格。如果LA被当做“物理主义”的语言(描述物理客体的语言),而LB被当做“精神主义”的语言(描述精神现象的语言),那么,L′B将代表一种如精神生物学那样的语言(用生物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精神现象),L′A将代表一种如现象主义那样的语言(用精神的现象学方法研究物理客体)。在另一个例子中,希兰把世界图景分为“科学图景(scientific images)”和“显现图景(manifest images)”,前者是基于近代科学方法和测量过程的图景,后者是基于主体知觉和文化理解的图景。如 “在X物理空间域中存在一列波长为700nm的电磁波”描述了一个科学图景;“主体α在视觉空间β域内看见一束耀眼的红光”则描述了一个显现图景。这样,如果LA代表显现图景的知觉语言,LB代表其在科学图景下的对应语言,那么,L′B将代表那种把科学的“说明”构架转化为“观察的(或知觉的)”解释构架的尝试;L′A将代表那种把“观察的(或知觉的)”解释构架转化为科学的“说明”构架的尝试。然而,在Q格下,无论物理主义和现象主义之间的冲突,还是科学图景和显现图景的对立,都随着辩证的发展倾向于一种综合物LAB的形成。
事实上,对立物经过辩证发展形成更高级综合体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比如“光的本性”理论的发展就是个典型。如果LA和LB分别代表物理学中光的本性研究的“波动说”传统和“微粒说”传统,那么LA1、LA2、LA3…就分别代表格里马第的波动说、惠更斯的波动说、托马斯·杨的光的干涉观念、菲涅尔的光的衍射理论、托马斯·杨等人的光的横波学说、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理论等等;LB1、LB2、LB3…则代表笛卡尔的光的微粒说、以牛顿和伽桑狄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等等。笛卡尔的光的微粒说同时也是光的波动说的雏形,可以把它看做LA和LB具有的公共部分LO。事实上作为公共部分的LO也包括了LA和LB共同具有的光现象。对立的光的“波动说”传统和“微粒说”传统最后形成的“综合体”LAB,则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最终是量子力学对粒子图景和波动图景的统一性解释。至于L′A和L′B,在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中也广泛地存在。比如,牛顿在1740年出版的《光学》一书的正文,采用了光的微粒说,但他仍然在该书的附录中,列出了微粒说不能很好解释的问题,保留着若干波动说的痕迹。这可以看做是L′B对LA的补充。在麦克斯韦提出的光的电磁理论后,光的波动说基本为人们所接受,但波动说对辐射和光与其他实物粒子相互作用的现象,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现象的解释,反而促进了微粒说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以及最后的量子力学。这可以看做是L′A。正由于L′A和L′B的存在,人们回顾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这段历史时,才会觉得科学史是现实的富有人性的创造史。
三辩证发展之树
Q模式表现的辩证发展的普遍性几乎体现在一切具有对立互补关系的多元发展历程中,例如科学、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现实事物的发展,就是由许多的Q格组成的“辩证树”(Dialectical tree)[2]240。
希兰举了科学理性传统发展的例子。科学理性传统的发展可以分为线性模式和辩证模式两种。“理性传统A”的理想线性模式可以被概括为以下过程:LA1→LA2→LA3……→LA。其中,LA1、LA2……代表A传统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描述语言,如亚里士多德主义、笛卡尔主义、原子主义、牛顿主义、进化论、量子物理等。随着描述语言和科学理性的进化,“理性传统A”逐渐具体、明确地揭示了其研究领域的面貌,LA被看做完全揭示该科学传统视域的一个理想化的限度。这也就是传统理性主义理解的科学或人类理性进步的历程。但是,现实历史中的科学传统却绝不仅仅是一个延绵不绝直到发现“终极真理”的线性进化链条,而必然是显现出多元互补情景的“辩证树”。希兰指出,一方面,在下面三种情况下,理想化的理性发展链条会发生断裂:一是由于理论、文化兴趣的转变,二是由于这些理论、文化兴趣被其他的知觉视域或理论模式更好地满足,三是知觉客体作为可靠实在的资格消失了,描述语言被当做错误的东西摈弃,如历史上的燃素、以太等;另一方面,对于线性发展中的次序关系,如LAi→LAj(i≤j),存在两种可能性:LAi可能是LAj的充分条件,也可能是LAj的必要条件。在后一种情况中,如果不经过描述语言LAi,描述语言LAj就不可能出现,正像如果不识数就无法学会加减法一样。因此,希兰指出,线性模式是历史学者对现实历史事件复杂性的简化和抽象化,它掩盖了科学理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历史上的科学理性,由某一历史源头t1开始,在不同的境遇和实践下总是延伸出多个互补的传统,这些传统路径既独立发展、互不兼容,又互相竞争、补充、综合,在某一时间t2上形成数个多元互补且各具价值的理论形态。这样,多元互补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成为由许多Q格构成的“辩证树”[2]240。在这个树形结构中,每一条路径都代表一种传统的发展;每个节点(圆圈)代表该传统某阶段上的理论形态。可见,一些传统在某一阶段上分化为不同的传统,其中的一些新传统继续接续下去,而另一些则中断了。两种传统冲突的结果可能导致A传统被B传统所取代,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更具意义的情形:两种传统的冲突经由辩证的发展被一种综合物所解决,这一综合物同时包容并超越了这两种纯粹的传统——这就是辩证发展的本质。
只有“辩证树”模式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现实世界中事情的发展。就以我们前面阐释的人类视觉世界从双曲视觉空间向欧氏视觉空间的发展来说,由于人的物质性存在,天然的双曲视觉空间到科学的欧氏视觉空间的发展是必然的,它是人类以“数学加实验”的理性传统在认识世界和自我方面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基础,但人类视觉空间的最终发展显然是符合“辩证树”模式的。因为现代性下用欧氏视觉世界去否定双曲视觉世界的做法越来越被证明是危险的,它以一种科学传统取消了人类感性和精神生活的多元性,取消了信仰、宗教、美学、艺术等人文的价值,使本来具有多元维度的世界变成了一维的单极世界。希兰的Q格模式,为这两种互不相容的视觉知觉空间在一个多语境的文化世界中的共存提供了解释框架。欧氏视觉空间和双曲视觉空间辩证发展的结果,一定是一种宽泛的综合体,在其中,各种欧氏空间的技术和服务将同一个鲜活的双曲世界和谐共存,这将是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在Q格模式下,规定WA为欧氏世界,WB为双曲世界,那么WAB就是上述的综合物。在诠释学的视觉观察中,WA对应一套用科学语言“写”成的“文本”,WB对应一套用视觉语言“写”成的“文本”,前者只有在笛卡尔传统的前理解下才是可理解的,而后者只有在自然视觉文化的前理解下才是可辨认的。而在综合世界WAB中生存的主体,将明确地领会到两种空间世界的前理解结构,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自由地阅读这两种“文本”,在这“两个世界”中穿梭。由此,希兰感叹西方现代性对人类的束缚和东方的迅速西化,希望东方和伊斯兰文化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作为互补物同西方欧氏世界辩证发展,形成多元的综合空间世界。
对立互补性的辩证发展模式是希兰科学哲学思想中最意味深长的内容。无疑,希兰的这种强调世界和真理多元化的科学观,体现了后现代社会反基础主义,强调价值多元性的基本取向。但难能可贵的是,希兰并没有走向否定真理的怀疑主义。作为一位受过系统而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并实际地从事过量子力学研究的哲学家,希兰能将这样一种哲学追求与现代性下对实在性和知识必然性的合理要求相综合,提出一种诠释学的多元实在论和真理标准。在希兰那里,多元的理论、文化、世界中的每一元,都建立在一组实际存在的前理解结构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并在自己专属的视域内具有实在性、必然性和有效性,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每一元之间具有互不相容性,用一元去彻底解释、吞并另一元不但是不可能的,更是有害的,它人为限制和阻隔了事物本身具有的像Q格表现出的那种辩证的发展,因而也就阻止了事物向更高级的形态发展的可能。
摘要:多元互补的辩证性是希兰科学观与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欧氏空间和双曲空间是两种对立而又互补的视觉知觉空间。这种多元对立物之间的互补性普遍存在于科学和人类文化的历史之中。Q格是多元互补性辩证发展的一般模式。现实事物的辩证发展是由许多Q格构成的“辩证树”。
关键词:希兰,互补性,辩证的,科学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Crease R P.Hermeneutics and the Natural Science:Intro-duction[C]//Hermeneutics and the natural science.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3.
[2]Patrick A.Heelan,Space-Percep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Science[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5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刘利
2012-10-24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网站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学习党章的重要讲话,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近日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工作。学好党章,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党员队伍的建设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认为党章与我们的关系,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一名共产党员,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党章与我们的工作紧密相连。
谈到学党章,我不由得想起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组织处从1991年开始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到今年应该是第21期。在入党学习班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让积极分子讲清楚“我为什么要入党”也就是要解决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端正入党动机对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至关重要。正确的入党动机可以产生正确的入党行为;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则会驱使人们采用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是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不仅是每个要入党的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样也是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志要一辈子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发自内心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前提。党章就是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改造世界观的行动指南。
胡锦涛同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6个坚持中,重点要求我们坚持理想信念,这也说明了共产党员需要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改造世界观,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一、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改造世界观,在思想上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性修养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相同年龄的共产党员大学毕业后同时参加工作,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中成长,若干年后,工作实践对于这些同志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表现在个人的思想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很大差别。有的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的人却听不得批评;有的人工作中能够以大局为重,有的人工作中则考虑个人利益较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这和党员个人是否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能够以无产阶级的立场改造世界观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时候,把这种理论学习同他的思想意识的修养正确地结合起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去抵制和克服自己思想意识上的不健康因素,这样,他就能够不断进步,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去处理实际问题。另外有的人则走了相反的道路,他身上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积累很多,却又没有改造自己的决心。他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时候,不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去批判他思想意识中的这些旧东西,相反,他企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作为达到他个人目的的武器,甚至用他原来的成见去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因而他就不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不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实质。因而就不能按照党章的要求办事,甚至可能言行不一。
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也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要注意在革命和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和修养。
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改造世界观,在行动上我们要以大局为重,无私奉公
我们社科院机关党的工作宗旨是“围绕科研,服务大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局意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与科研人员交朋友,为科研和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工作。但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原则,事关组织要求,组织程序等重大问题时,就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按照制度办事,不断提高组织部门的权威性和办事水平。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养成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将个人利益置于工作之外,多考虑组织利益、公共利益,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公平公正,有了组织信任,有了群众威信,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另外在工作中还要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党组织,对领导,对同志要讲真话、讲实话,并且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另外发现工作中的疏漏要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塞责。
刘少奇说,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必须在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在各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去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的经验,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要使自己失去对于新事物的知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成品质优良、政治坚强的革命家。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6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不应当使物质世界与思维相适应,而应当使思维去适应物质世界。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像的东西。
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论证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从而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捍卫了在认识论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
“因为人的思维是统一的,所以现实世界才是统一的。”在世界统一于什么这个问题上,杜林玩弄了一个折衷主义手法,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杜林所说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命题里的“存在”,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存在”,是指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与“自然界”、“物质”等,是同一系列的概念。而杜林所说的“存在”,是十分含混的,它的含义相当于“有”这个概念。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只有这个科学命题,才真正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杜林认为,自然界最初处于物质和机械力统一的状态,即所谓的不动的“宇宙介质的状态”,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阐释了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客观的,它没有起点和终点。
杜林自我标榜说,他提出的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世界,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终极真理,并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最后的终极真理和个人思维至上等谬论,指出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领域,这种对立就是相对的,“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夸大了的真理,就会导致谬误。
在道德方面,杜林宣扬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恩格斯指出,道德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阶级的道德。
杜林认为,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都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起源于暴力,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行暴力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无产阶级要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平等,而是要实现人类的真正平等。只有消灭了阶级才会出现人人平等,而到了那时,也就没有平等不平等的问题了。
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杜林把人的意志自由看成绝对的,不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必然性,并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行动上取得自由;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由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不相同的。自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得到真正的自由。”
关于矛盾统一规律。矛盾统一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的、普遍规律,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本身之中,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杜林污蔑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闡明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从黑格尔的量变转变为质的规律中套出来的,胡说在马克思看来预付款项达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变成资本。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是从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进而达到根本质变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变化。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杜林攻击马克思是靠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个“助产婆”的帮助,才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揭穿了杜林的谎言,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恩格斯还阐明了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和主要区别。他指出,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成是简单的抛弃,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并把否定看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则是“扬弃”,即把肯定和否定看成对立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否定当中也包含着肯定,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这些论述,大大地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作者简介:
浅析使徒保罗的世界主义观念 篇7
基督教是犹太教派生出的一个宗派, 诞生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东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在起初的一两百年间, 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 (罗马帝国) 禁止的, 而目前基督教却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在早期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中, 基督教摆脱了犹太教的束缚, 冲出了犹太教排他性和唯民族主义的藩篱, 在此过程中使徙保罗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 对基督教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 在基督教沿着世界化宗教方向的发展过程中保罗居功至伟。尽管保罗并没高呼“世界主义”的口号, 但是其在传教和宣讲教义时却体现着放眼世界、天下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
2. 世界主义观念的滥觞
在西方, 世界主义的观念是斯多葛派首先提出来的。这一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 (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按照斯多葛派的观点, “渗透整个实在的是一种有智慧的神圣力量, 亦即使一切事物有序的逻各斯或普遍性” (1) 。这种逻各斯的存在对斯多葛派而言, 意味着“因为所有的人都分享神圣的逻各斯, 所以人人都是一个共同的人类社区亦即构成这一世界城即国际性都市的一个人类兄弟会的成员, 而且, 每个个人都被要求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从而履行自己对这一大社区的义务” (2) 。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 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限, 宣传人类是一个整体, 只应有一个国家, 一种公民, 即宇宙公民, 世界乃每一个人的祖国。他们强调了世界公民的观念, 天下的人都是可以沟通的, 彰显了世界主义的思想。
3. 世界主义观念与使徒保罗
3.1 保罗的身份和生长环境
作为一名外邦犹太人, 保罗一出生即获得了罗马公民权, 在当时只有极少数有钱有势的犹太人才拥有罗马公民权。这种身份使他获得了很多合法的权利和优待, 因而有利于他日后的宣教旅程。保罗出生在大数, 大数是当时与雅典和亚历山大利亚并称的东方三大学城, 是当时基利家省 (今日土耳其南部) 的省会, 也是政治文化中心, 城内有各派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书院。保罗自幼生活在大数, 受其熏陶, 对各种学术多有接触。大数还是一个富庶的商业中心, 处于多条重要贸易路线的交汇点。保罗生长在这个比较繁华的都市, 接触的是来自不同地域的商贾、学者、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下, 他形成了宽广包容的性格;他父母是很成功的犹太商人, 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也使他能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士。这种相对开阔的生活背景使保罗具有开阔的视野, 而且斯多葛学派作为当时罗马的主流哲学思想必然广泛地影响生活在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 这些为保罗缔造基督教为世界性的宗教提供了环境上的可能性。
3.2 保罗所受的教育
保罗生长在一个犹太人家庭, 自幼学习犹太律法。在大多数时期, 他在犹太会堂中学习犹太人的传统。保罗通晓并能讲一口流利的希腊语和希伯来语, 希腊语是当时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共同的语言, 这对他日后的传教是一个有利条件。在少年时期, 保罗被送到耶路撒冷, 成为著名的拉比迦玛列的学生。迦玛列是犹太的伟大教师希列 (公元前70-公元10) 的孙子及继承人。希列的教导比较自由和开放, 他相信上帝的计划中有外邦人的位置, 并积极邀请外邦人接受犹太人的信仰。我们可以相信保罗是受希列的影响而主张接纳外邦人。可以说由于希腊化和罗马帝国的国际性, 当时的犹太教不可能完全隔离于社会之外, 希腊化犹太教也试图在《旧约》和希腊文化之间找到信仰的平衡。这种形态的犹太教也显露出信仰上一定的开放性。
希腊化犹太教的一些尝试对保罗来说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希腊化犹太教的代表人物之一斐洛认为, 犹太人可以加入异教徒的团体和组织。在保罗书信中保罗说:“如果有不信主的人请你们吃饭, 你们也愿意去, 那么只管吃桌上所摆的食物, 不必为着良心的缘故犹豫。” (《哥林多前书》, 第十章第27节) “那么, 你们无论做什么, 或吃或喝, 都要为荣耀上帝而做。” (《哥林多前书》, 第十章第31节) 从以上可见, 保罗的观点与斐洛观点具有相似性。希腊化犹太教的开放意识虽然后来消退了, 但是却籍着保罗等人在早期基督教中延续下来。保罗个人的条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 使保罗的思想与斯多葛学派的世界大同的思想有了契合点。
4.《保罗书信》中体现出的世界主义观念
4.1 从《保罗书信》中的基督耶稣的形象看这一观念
基督教的核心是基督信仰。保罗在《罗马书》中首先表明基督耶稣的人子和神子身份。耶稣的人子身份使耶稣的家族谱系与犹太人的传统“弥赛亚”观念建立了联系, 因为耶稣是大卫的后代。在《加拉太书》中, 耶稣称上帝为“阿爸”, 这是一种与“父”有别的称号, 表明耶稣的独特身份, 说明他与所罗门和大卫身份又有很大不同。犹太人的“弥赛亚”观念要求他是一个王, 是为了实现犹太民族的振兴和统一;上帝与他同在, 他是上帝所喜悦的。由此可见犹太人“弥赛亚”观念具有宗教和世俗双重含义。而基督耶稣作为上帝的独子, “基督是那看不见的上帝的形象, 是超越万有的长子。籍着他,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 ……籍着儿子, 上帝决定使全宇宙再跟自己和好。上帝籍着他儿子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 使天地万有再归属他。” (《歌罗西书》, 1:15—20) 在保罗书信中, 基督耶稣钉上十字架是为全人类的救赎, 他承担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期盼而是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天国。
“他舍己作万人的代价” (《提摩太前书》, 2:6) , 基督耶稣以这样的形象出现, 带来不同的宗教视野, 使基督教最核心的信仰建立在更广阔的群众基础上。在《保罗书信》中, 这样一位救世主形象无疑对当时罗马帝国广大疆域内有此精神诉求的外邦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早期基督教本身就具有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潜质, 从而使徒保罗的世界观和个人的努力为基督教走向世界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4.2“因信称义”是《保罗书信》中突破民族局限的利器
保罗传教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沐浴到上帝的恩泽。保罗以亚伯拉罕为例来说明“因信称义”, “上帝要因着他的信, 而不是他的行为, 使他跟自己有合宜的关系” (《罗马书》4:5) 。保罗坚持犹太人和外邦人得救和称义是神的恩典凭著人的信心而来 (《罗马书》3:20-28) 。“义”的原意是履行约定, 对犹太人来说, 遵守律法就是敬拜和服侍上帝, 就是履行他们和上帝的约定。犹太人认为, 一个人若能遵守并完全达到律法的要求, 他便能与神有良好的关系。因此, 他们依持割礼和遵守律法 (《罗马书》, 2:17-3:1;《加拉太书》, 2:11-14;5:2-12) 。然而, 保罗指出无人能籍守律法称义, “因信称义”最初的意义就是不必籍着律法才能称义, 因为律法之设立是要使人知道自己的软弱及罪行 (《罗马书》, 3:20) , 惟独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够因信得救 (《罗马书》, 3:28;《加拉太书》, 2:16;3:11;2:11-14;5:2-12) 。保罗的“因信称义”说是基督教成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的有力支柱。犹太教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上帝的选民, 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排他性, 而保罗主张“因信称义”———无论何人, 只要信仰上帝、信仰基督, 他就能得到“义”, 他就是上帝的选民, 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和赐福, 这样就打破了犹太教狭隘的民族局限, 为所有人敞开了上帝天国的大门。
4.3 从保罗的传教路线看保罗的世界主义观点
保罗第一次真正在外邦人中传教的路线首先是从安提拉到塞浦路斯, 随后到了加拉太地省的吕高尼, 保罗通过对这地区城市的走访, 使许多外邦人信了耶稣基督。保罗第二次传教旅程从耶路撒冷经陆路到达加拉太地区, 接着来到靠近小亚细亚西北端的特罗亚, 越过爱琴海来到马其顿地区。对保罗来说,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时他已进入了欧洲大陆。他从那里继续前行, 来到雅典和哥林多。因为哥林多的战略地位重要, 保罗在此停留了18个月, 从而让更多的人聆听到了来自上帝的福音, 这时期一个较大的基督教团体也在城中建立起来。保罗的第三次传教路程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地点:以弗所和哥林多。以弗所是罗马亚细亚省的省会, 在那里保罗较容易与他在小亚细亚和欧洲建立的年轻教会保持联系。保罗在此的传教很成功, 带领大量的人信了基督。
保罗的三次传教路程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和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当时意大利的重要城市, 包括罗马在内都建立了教会, 于是保罗将西班牙作为向西发展的目标。在此之前, 他历尽艰难将福音带到了罗马, 至此罗马帝国东部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建立了基督教会。保罗还梦想将上帝的福音传至罗马帝国的西部。从保罗对传教路线的设想和实施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外邦人的使徒”, 保罗是名副其实的。保罗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无形中践行着他要把福音传向全世界的想法, 他的这种做法与他个人的经历和他对基督教的设想是统一的。
5. 结语
本文认为, 保罗对基督教的贡献主要是他能身体力行地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广大区域内稳步发展。他的“因信称义”说把基督教从犹太律法中解放出来, 使基督教在非犹太人中广泛传播而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他强调耶稣为全人类得以救赎而化成肉身, 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这样使全人类对基督耶稣的信仰有了普遍发展的基础。保罗对于基督教发展的贡献既源于他个人具有的独特经历而造就的“世界主义”的观念和眼界, 又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和基督教的发展状况。有的学者认为:“保罗是征服人类信仰和理性的亚历山大, 是使基督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奠基者。” (1) 宗教史学家克雷维列夫认为:“保罗是基督教的实际创始人。” (2)
摘要:使徒保罗对使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宗派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个人独特的经历, 以及对犹太律法与《旧约》的精通使他有广阔的视野。他的“因信称义”说促进了基督教在外邦人中广泛传播。他的宣教旅程也极大地促进了基督教的发展。保罗的言行契合了斯多葛派的世界主义, 他为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使徒保罗,基督教,世界主义观念
参考文献
[1]陈钦庄.基督教简史[M].人民出版社, 2004.
[2]克雷维列夫.宗教史 (上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3]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4]麦格拉恩.基督教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王美秀, 段琦等.基督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6]约翰·德雷恩.《新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章雪富, 石敏敏.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8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帝国主义阶段的形成
世界历史主要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上, 各民族国家随着交往和联系的普遍扩大, 打破自身局限, 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社会有机整体的历史过程, 是人从民族地域性的解放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过程, 它开启于资本主义, 最终指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分析指出,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的, 它是以生产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的形成, 是以开拓“世界市场”为基本形式的,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是帝国主义形成的基础。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安家落户, 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成了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资本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自由竞争使得社会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资本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就会造成垄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掌握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或集团即金融寡头就可以通过参与制和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来统治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逐渐形成。
帝国主义也使资本主义本身包含的天生的缺陷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扩大:“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 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 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本相分离, 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和其他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帝国主义或金融资本的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这时候, 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地程度。”这种极大程度的分离使得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溢, 也使资本主义危机不断。
二、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历史地位
在《帝国主义论》的序言中, 列宁就提到:“我希望我这本小册子, 能够帮助读者去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 就根本不懂得如何去估计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列宁正是在揭示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过程中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从而看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
根据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列宁明确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 是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垄断不仅没有消除竞争——它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 反而使竞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 这使各种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 是从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在此, 列宁指出了世界历史的趋势是从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
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是认清当今政治形式的基础。列宁从帝国主义的垄断实质进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同时, 列宁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他提到, 如果以为帝国主义的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那就错了。列宁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是必然伴随着寄生性和腐朽性, 从这种发展中看到了资本主义消亡的必然性。
当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逐渐形成全球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变, 但它同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的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在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时, 需要考虑到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的能力, 认识到世界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同时也不可武断地否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世界历史中的发展趋势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首先是指向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转变, 这是就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而言的, 但是世界历史的趋势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世界历史推动交往的不断扩大, 国际化、全球化出现, 最大限度地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资基础。
其次, 从生产关系和资本的本性来考察, 伴随资本扩张的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必将最终形成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 为共产主义的建立做好准备。列宁就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分析得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它只是过渡性质的资本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对其发展是致命的。“……这个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而这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历史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所特有的。”在这里的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是由因资本主义本身的否定力量而导致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一论断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中心论点。揭示了垄断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占据最高统治地位, 进而影响甚至控制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 从而决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命运。
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 列宁充满信心。他说, 尽管“我们远远还没有实现圣西门的这些预言;但是我们已经走在实现这一预言的道路上……”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起, 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个论断激励着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进行, 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在看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改变了生产规模, 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而使得帝国主义的发展得以延续。这个帝国主义的“前夜”可能很漫长, 但是共产主义黎明到来的趋势不会改变, 世界历史终将走向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作为有限与无限辩证存在的世界 篇9
一、时间性
康德认为, 时间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 它不能从经验当中推演出来, 只能作为一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 (1) 也就是说, 时间是作为主体借以感知对象的一种载体, 人只能在时间中关照外物。时间就是作为一种先天性的范畴为主体的感知活动提供凭借。柏格森进一步发展了康德的时间理论, 在他看来, 时间不是前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个前后相继的“点”, 这种观点曾是芝诺“飞矢不动”的谬论渊源, 因为时间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无论是秒/分/时还是昨/今/明都是人为地划分, 更确切地说, 是人类为着记忆的编排储存而凭借理性对于时间的切割。柏格森认为, 时间是一个不可计算、不可分割、不可重复和不可逆转的“流”, 它是一种一次性的“绵延”, 而时间的各个部分——如果它含有许多部分的话——不是前后相继, 而是相互渗透的。由此观之, 赫拉克利特那句著名的“人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正好印证了柏格森这种说法。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 柏格森进一步提出:时间不是外在的, 不是物质的某种属性, 而是专属于意识的特点, 意识是时间的一种存在方式, 时间唯有在意识中才能存在。这样一来, 时间性就被柏格森所“内在化”, 成为了意识的一种属性。柏格森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时间观, 时间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一种存在, 亦不能作为实体而存, 我们甚至可以说, 时间只是主体借以知觉外在对象变化的一种方式, 它根本就不存在, 或者说, 只是一种符号性的存在。这样的一种存在自然不能是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 所谓“艳阳时节又蹉跎, 迟暮光阴复若何”的说法只不过是人类感性的一种表达罢了。不是岁月更改了万物的容貌, 而是万物的样式自为地发生了改变, 而人只是在绵延的意识之流中体验着这种变化。因此康德说:“时间不过是内部感官的形式, 即我们自己的直观活动和我们内部状态的形式。因为时间不可能是外部现象的任何规定;它既不属于形状, 又不属于位置。” (2) 由此观之, 时间就是人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人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 没有一个自为自在的存在, 没有人介于世界的活动, 也就没有时间。因此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是此在 (人存在) 于世的基本方式, 此在的一切生存活动, 无论是领会、现身情态、沉沦还是话语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人的一切操劳活动都“奠基在一种属于时间性的统一的当前化之中”。 (3) 事实上, 在很早以前, 就有人很聪明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这就是奥古斯丁。在奥古斯丁看来, 在上帝创世之前设想时间的存在或时间的无限性是荒谬的, 因为“在世界之前没有时间”。 (4) 时间的“开端”, 就是神从无中创造世界的开始:“因为如果有什么东西比别的被造物都更先创造, 那就应该把创造此物的时候称为起初。无疑, 世界不是在时间中造的, 而是与时间同时创造的。” (5) 乍看起来, 奥古斯丁的说法似乎与海德格尔不太一样, 因为他认为时间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的。但实际上, 二者理论的实质是一致的。如果查考《圣经》, 我们就会发现上帝创世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人, 神在前五天中所创造的一切, 无论是天地山河, 还是植物走兽, 都是为塑造一个适合人生存的世界。这也就是说, 上帝从无中创世的开始 (即那句著名的“神说‘要有光’, 就有了光”) , 就是创造人类的计划的开始, 这就成为了时间的开端。由此开始, 上帝实际上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时间之中, 在时间中开展自己的一切计划。换句话说, 神将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置于时间性中, 因为永恒的神是无所谓时间的, 唯有像此在那样处于时间之中, 才能开展自己一切的操劳活动。如果我们查阅《圣经》, 便会发现这样的话语:“我是阿拉法, 我是俄梅戛, 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阿拉法和俄梅戛分别是希腊文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帝既是开端又是终结, 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体。换句话说, 上帝是永恒的存在, 祂超越于一切时间性之上, 所以时间对于上帝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奥古斯丁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时间并不是上帝的一种独特的创造——如同植物、走兽那样, 也就是说, 并非一种独立性的实存或实在论意义上的概念, 而只能是人之意识的一种产物, 是人 (的知觉) 与外部世界相连接的一种虚拟的中介。因此, 海德格尔的说法可以称得上是对康德的一种补充:时间不仅仅是主体感知活动所凭借的形式, 它同时也是主体展开一切在世活动的凭借。这样一来, 时间的实体性就被取消掉了。
胡塞尔曾经指出, 时间性是处于人之体验流内部的一种统一化形式:“时间性一词所表示的一般体验这个本质特性, 不仅指普遍属于每一单一体验的东西, 而且也是把体验与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必然形式。每一现实的体验——必然有一个全面的、被无限充实的时间边缘域。” (6) 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 如柏格森所言, 是处于一个连续不断的“绵延”的体验流中, 而这种体验必然需要一种衡量的尺度, 以便能被加以反思, 这个尺度, 或者说是依托, 就是时间性。因此, 时间性就是与人的意识共生共灭的产物, 如果从纵向来看, 时间便是有限的, 它会随着人这种此在存在的消亡而消亡。更确切地说,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 还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存在, 时间之于他都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 时间是一种有始有终的历史性存在。但是我们对于时间性的探索并不就此终止。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整体而言, 时间都并非铁板一块, 也即时间并不是一条首尾分明的单纯线段。首先, 时间的起始乃是模糊的、暧昧不清的, 没有人能够对自己的时间性起点作出明晰的反思, 而时间的终止点对于我们来说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因为时间性的终止就是死亡, 而死亡的“瞬间”是不会呈现在意识之中的, 因为这时意识已经停止了。时间是一种为我的存在。所以, 如果单就整体来讨论时间的有限性乃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只能关注和把握作为过程的有限的时间性, 也唯有这个过程才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效。其次, 尽管就整体而言时间乃是一条绵延不断的线段, 然而我们很难意识到这种“绵延”的存在, 除非意识力图实现对于“当下”的把握而趋于失败之时。甚至, 我们也并非时时刻刻都对时间本身产生意识, 只有当我们的思维“注视”它时, 也即对我们的身体和外物的运动和变化进行反思时, 时间性才为我们呈现出来。 (7) 而为了更好地把握时间, 使其能更好地界定事物的运动, 我们便运用理性对其进行分割, 于是就产生了有一定长度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年、月、日, 等等。而这种形式的分割乃是十分必要的, 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茫然无措。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分割, 时间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有效性, 能够成为生活的规范, 而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唯有具体长度的时间——也即有限存在的时间——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 时间 (在理性分割基础上) 的有限性乃是其得以有效存在的基础, 唯有被规定了的、有限的时间才成其为真正的时间。
二、空间性
在结束了时间的讨论之后, 让我们接着进入空间。在康德看来, 和时间一样, 空间同样也是一种先验性的存在, 是“一切外部直观之基础的必然的先天表象”。换句话说, 主体要感知外物, 要在意识把外物表象出来以形成一种明确的概念, 必须凭借一种形式, 这就是空间。康德否认空间是物体的属性之一:不是物质“占有”空间, 因为它不是我们的知性从物体上后天地“认识”到的, 而是感知活动得以进行的一个先天性前提。因此康德说:“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之基础的必然的先天表象。对于空间不存在, 我们永远不能形成一个表象——它是一个先天的表象, 必然成为外部现象的基础。” (8) 如果没有空间这个先天性表象, 那么我们的意识也就与外部世界无缘, 因此空间性在我们的意向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 空间性就是我们借以将外物“摄入”内心并加以把握的一种方式——知觉在感知外物后, 会在心中产生一个相应的表象, 这个表象会在意识中占据一部分体积, 它是外物在我们意识中的投影, 这就是空间。所以事实上不是物质在世界中占有空间, 而是它的投影在我们的内心 (内感知) 中占有空间。因此康德的看法是正确的:空间不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不同于附属于物质的颜色、气味等:“空间所表现的绝不是某些自在之物的属性, 或是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的属性, 也就是说, 绝不会是依附于对象本身的那些属性的规定性。” (9) 康德的理论让我们想起了笛卡尔的“广延” (extension) 概念, 后者认为一切可以被我们知觉和体验的存在包括空间存在和意识存在, 一切实体, 如果不是作为意识的存在, 就是作为空间的存在, 也即广延的东西。具体说来, 广延就是物质的一种根本性质, 具体存在着的物质的一切性质和状态都是其广延的样式, 它是一种实在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我们之所以能具有广延的观念, 乃是因为上帝已先天地将其置于了我们的心中。我们注意到, 笛卡尔同样肯定了空间 (广延) 的先天性, 并且, 尽管笛卡尔在表面上是一位二元论者, 他也肯定了物质的实体性和独立性, 肯定了空间的实体性, 然而这种肯定乃是 (与唯名论相对的) 实在论意义上的。前面已经看到, 康德是彻底取消了空间的实体性, 而笛卡尔对于空间实体性的肯定实质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因为它归根结底还是上帝所创造的一种观念。因此, 作为“内在的场所”———空间都只是这种观念的具体表现而已。同样的, 笛卡尔认为空间也不是依附于物的一种属性, 而是作为与物质同一性的存在:“空间, 即内在的场所, 同其中所含的物质实体, 在实际上并没有差异, 只在我们惯于设想的它们的情状方面, 有所差异。因为, 老实说, 长、宽、高三向的广袤不单构成空间, 也构成物体。” (10) 总之, 我们绝不能脱离空间来设想和感知物体, 无论是物体的“内在的场所”——体积, 还是它的“外在的场所”——位置, 都显示着同一个事实:物体被牢牢地束缚于空间之中。而如果没有人对物体的知觉, 那么空间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 空间不能脱离任何实存的物体而存在。这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完全不存在任何物体的空间。空间作为一种表象存在, 要么必须被一定的物体所占据, 要么必须处于几个物体之间的“空隙”中。后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空”状态。 (11) 所以我们关于空间的定义就是:同时间一样, 空间乃是我们借以把捉外物的一种主体性表象, 是物质得以在意识中显明的观念性基石。
在关于空间的性质上, 康德认为, 空间是一个无限的给予的量, 它的概念包含着无限数量的表象。事实上, 与其说是空间概念包含着无限的量, 不如说是我们的意识对于外部世界所能形成的表象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也即通常所说的“心有多大, 世界也就有多大”。随着我们想象力范围的不断扩张, 空间概念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张。因此笛卡尔讲:“这个世界或物质实体的全部, 其广袤是无有界限的, 因为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立一个界限, 我们不只可以想象在此界限以外还有广袤无定的许多空间, 而且我们看到, 那些空间是真正可以想象的, 也就是说事实上正如我们所想象它们的那样。因此, 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实体的广袤也是无定限的。” (12) 然而, 尽管我们的想象力理论上能够形成无限的空间, 我们的知性能力却无法真正地把握这种无限性。 (13) 同视觉一样, 我们的想象力同样也具有一种“视域范围”, 尽管它能够不断变换, 也就是说, 具有无数种想象的可能性, 然而每一种具体的想象范围却是有一定限制的。我们可以言说一种无限性, 然而这种无限性也仅仅只能停留在概念之中, 但是却无法对其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象。其原因就在于, “无限”根本就是无法表象的, 而一旦被意识所表象出来, 它就已经成为有限的了。因此, 无论是谁都无法在心中真正地表象出一个无限的空间出来。相反, 我们所能把捉的外物, 无一不是有具体大小的存在。即使是无比“崇高”的事物, 终归到底也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为意识所把握。
我们的意识除了能把握上述的“外在空间”外, 亦表现出一种“内在空间”来,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微观世界”。早期希腊哲学家很热衷于对这种“内在空间”——亦即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存在的探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德谟克利特, 他认为原子是组成宇宙的最基本单位, 是最小且不可再分的。而到了十七世纪, 莱布尼兹则进一步提出了“单子论”的思想, 他认为单子是组成一切复合物的单纯实体, 而单子本身没有形状, 是不能被分解的。如果说德谟克利特还承认原子有一定的空间性, 那么莱布尼兹则完全取消了单子的空间, 只将它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但是二者都认定了世界有一个最小的组成单位, 并且这个单位不可再分, 具有不可入性。我们注意到, 无论是原子论还是单子论, 实质上都只是一种假说, 或者说是一种人为的预设。而这种理论是无法被经验所证明的。如果从数理上来讲, 整个世界是可以被无限再分的, 无论是“原子”、“单子”, 还是现代科学家所提出的“夸克”, 都不能作为这种再分的最后屏障。如同我们对宏观宇宙的认识一样,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微观世界也正在不断地深入, 而这种深入理论上也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如同两面相互对应着的镜子, 每一面中都包含着无限个向内深入的世界, 直到消失在我们视线的尽头。而无论如何, 我们都无法穷尽这种研究, 因为我们自身就是一种有限的存在, 对于无限的探究会随着我们存在的终结而终止。
因此, 无论是“外在空间”——宏观存在, 还是“内在空间”——微观存在, 单纯去讨论它们的无限性都是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的, 也是不会有结果的。这种无限性只能表明一点, 那就是我们意识的表象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 用一种更确切的说法, 就是:空间的无限性显明了我们意识能表象的可能性是无穷的, 想象力的不可规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使得世界的无限性成为了可能。而真正对于我们的生存有意义的, 只能是一个有限的世界, 我们只能存在于有限而具体的世界里。世界上大部分的创世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就是神从茫茫的混沌之中创造出一个具体的世界来, 因此我们的世界是相对于无限的“虚空”而言的。如果我们的意识不从虚无之中表象出一种具体而有限的存在, 认识能力就将失去它的意义。在意识之外的存在, 乃是处于死寂的、阴沉的混沌之中, 也就是说, 处于我们意识的虚空之中。而这种“虚空”并不能等同于任何存在, 也是不可把捉的, 我们的意识只能够把握存在, 没有一种不指向任何存在的意识。因此萨特说:“人们是不能发现、揭示一个虚无的。虚无永远是一个彼在。” (14) 当它们被意识所表象、所敞亮和澄明出来, 它们才能进入为我的存在之中。而这样的存在就是具体的、有限的, 也是真正有意义的存在。因此, 空间的有效性就在于它的有限性, 而这种有限性乃是意识赋予它的, 或者说, 是意识在茫茫的虚空中所撷取、所限定出来的。
三、一切的规定都是否定
“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是斯宾诺莎的著名论题。在致友人耶勒斯的书信中, 斯宾诺莎讲道:“其是体就言, 是不能有任何形状的;形状仅出现在有限的和规定了的物体中。因为凡是说他理解形抉的人所想表示的不是别的, 只是他在理解一个规定了的事物, 以及这个事物如何被规定。因此, 规定给予事物, 不是就事物的存在而言, 而是正相反, 规定是事物的不存在。既然形状不是别的, 只是规定, 井且规定就是否定, 因此, 正如我们所说的, 形状除了是否定外不能是别的。” (15) 斯宾诺莎的论述表达了和传统观念迥然不同的声音。在很多人的观念中, 规定就是将各种特性赋予一种事物, 用语言描述它的存在“是什么”。最典型的规定就是下定义, 如果我们要对A下一个定义, 我们就要阐明它的范围, 规定它具有哪些特点, 唯有在哪些固定的条件下才能构成A。总而言之, 一切的论述都是在显明被规定者的存在。而斯宾诺莎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按照他的意思, 要想规定一种事物的形状, “如果给它规定了一种具体形抉, 那么它就不能具有这个形状之外的其他形状, 因而这种形状对于它来说是一种限制, 限制它具有其他的多种多样的形状, 因此, 对于事物来说, 这种限制只是一种否定”。 (16) 换句话讲, 一旦事物的形状进入了规定, 它就不能再具有其他的形状, 也就是说, 否定了它具有其他形状的可能性。斯宾诺莎的这个命题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辩证意义。无论我们要规定什么事物, 都是在对这种事物作一种限制, 而限制则意味着否定。但这里的否定不是否定被规定者本身, 而是否定在它之外的存在, 好使它自己的存在被凸显出来。这种否定乃是一种“肯定性的否定”。因此米开朗基罗说:“只不过把一块石头多余的部分去掉, 就是我的作品了。”要在一块不规则的大理石中雕刻出一个作品, 也就必须除去不属于这个作品的一切, 而这个雕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于作品之外的“多余”部分的否定。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那里, 对于上帝本性的探讨一直是困扰着他们的难题。而按照托马斯—阿奎那的看法, 无论我们怎么描述上帝, 力图证明祂具有哪些特点, 这些描述都是无济于事的, 并且, 它们还会构成对上帝的否定。这是因为上帝是无限的、圆满的存在, 如果我们说上帝“是什么”, 就会构成对上帝这种无限存在的限制。因此我们只能证明上帝不具有什么, 而我们也只有通过祂“不是什么”来认识祂的本性。比如说, 上帝不包含恶的存在, 这就是把恶从上帝的本性之中否定出去,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斯宾诺莎理论的一种变形:当我们无法用规定来确定一种事物时, 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 即用否定来规定事物的存在。
四、结语
从前文对于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论述我们看到, 这一切的广延性存在都是基于人类意识能力的扩张性, 无论是它们的有限性还是无限性, 都是出于意识的作用。而意识对它们的分割和限定使之成为有限的存在, 乃是为了使其成为我们在世的一种方式, 成为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有效中介。正是建基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性—时间单位与有限的空间性—具体物存在的广延,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把握才成为了可能, 我们才能自为地生存于世。而我们对于有限性的这种“制造”, 或者说是对于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区分, 也就是我们存活于世的一种基本方式, 我们一切的操劳活动都源于这种方式而得以展开。没有为意识所敞亮、所切分的世界, 乃是一个死寂的、孤立的、无边际的混沌世界, 是萨特所谓的“自在的存在”, 它只能自我充实, 与自身同一, 而不能主动地同我们产生任何联系。这样的“存在”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它对我们而言不存在任何关系, 因此与其说它是“存在”, 不如说它就是“虚空” (17) 。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其实就应当作这样的理解:只有能被感知的存在才能是为我的存在、有效的存在;而处于意识之外的“存在”, 即便它具有实体的性质, 它对于我来讲依然是“虚无”的, 因为它对我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我们去讨论这样的“存在”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 (18) 而只有人才能使之成为为我的存在:人类通过意识将否定性引入自在存在中, 以其对自在存在的内在否定规定其自身。事实上, 我们的意识同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规定为我存在的世界存在, 这也就是说, 是意识对于混沌虚空的否定才使得世界凸显出来。因此可以说, 一切的有限性都是人为地从无限的虚空之中撷取而出的, 没有人的这种自觉的撷取, 我们就不能形成任何具体的观念, 世界亦将不成其为世界, 而真正有效的世界也只能是一个有限的世界。
而我们在世界中所展开的一切操劳活动, 也无一不与这个辩证否定发生关联。选择一种行为, 同时也就是对其他一切行为的否定。也就是说, 在无数可能的行动中, 我们否定了除选择的那种之外的一切行动的可能性。如果我此刻想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行走, 那么以这个点为圆心所形成的大圆弧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成为我能选择行走的指向, 在数理上, 这些点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 我选择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无论我选择哪一个方向, 这个选择都是对其他可能性的否定, 而如果不进行这种否定, 我的选择将无法实现。如果我现在决定吃饭, 那么我就不能进行睡觉、弹琴、写作等一切其他活动。我选择了吃饭, 也就是构成了对这些活动的否定。因此, 行动就是在对无限性的否定中产生的有限性。那么我们可以说, 斯宾诺莎的命题其实这样表述更为恰当:一切的否定都是规定, 一切的否定亦是选择, 一切的存在也是否定。没有否定, 我们就无法认知和定义任何事物, 也无法进行任何活动, 甚至, 我们也无法进行自我反思, 因为我们必须把异于自我的存在扬弃即否定掉。而这一切的否定, 都无一不是通过有限对无限的否定, 同时, 有限与无限是也辩证存在的, 无论缺少了哪一方, 另一方都不能成其为自身, 二者都不能具有自我充实性。当然无论是有限性、无限性还是否定本身, 都是源于意识的作用。我们将这样的一种否定称之为“有限—无限”辩证否定。
因此,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建基于“有限—无限”辩证否定关系上的世界中, 正是有限将世界从无限之中否定和拔携出来, 也正是有限在无限之中否定出了一切实在的行动。或者更确切地说, 是意识在无限性这块石头当中否定和雕刻出了有限性这个作品, 而这个作品就是世界。我们的世界, 就是作为有限与无限辩证否定着的世界。
注释: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5.
(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6.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418.
(4)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中)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83.
(5) 同上, 83-84.
(6)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35.
(7) 事实上, 时间性就产生于这种反思之中。当事物或我们自己的形态产生明显的变化后, 我们才会开始对这种变化产生反思, 并进而将这种变化赋予一种虚构的“原因”, 这就是时间。
(8)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3628-3629.
(9) 同上, 31.
(10) 笛卡尔.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88.
(11) 其实, 没有人能够证明真空是一种物质, 尽管它的确“存在”着, 然而它却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将一支密封的玻璃管抽去了空气之后——假设其中再也没遗留任何东西, 我们就说这玻璃管是真空的。然而实质上这个判断并非针对管内的状态, 而是指这种“真空”状态乃是相对于管壁及其之外的一切物质存在而言的。真空本身并不能表象任何东西, 因此它也不能够为我们所把握。
(12) 笛卡尔.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44.
(13) 这里我们想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即以有限的笔墨点缀出一个无限的空间。人们通常认为这种笔法之所以能够渲染出无限的意境, 其根源在于它引起了我们想象力的无限扩展。然而事实上这种扩展并不是真正“无限”的, 尽管每一位观者的想象空间是不同的, 然而想象也只能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活动, 而无法真正完全达到和把握无限。这种“无限”只能说是想象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14) 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113.
(15)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书信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06.
(16) 汉洪鼎.关于斯宾诺莎的一切规定都是否定[J].北京大学学报, 1983 (4) :89.
(17) 这里的“虚空”不是就自在存在本身而言的, 它指的是我们意识上的“虚空”, 也就是说, 无法与我们的意识产生联系的存在就处于意识的真空状态。
(18) 比如“太平洋底的一块石头”, 我一生都不会知道它, 它不会同我产生任何联系。那么对于我来讲, 它就是“不存在”的, 我永远也不需要也不能去讨论它的存在。
摘要:我们的世界, 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存在, 在我们的话语域中, 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为我存在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乃是寓于由意识所构造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辩证否定关系中。本文正是从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这种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 来探讨我们世界的存在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10
作为造梦基地的好莱坞从来不缺奇思妙想的创作者, 蒂姆·伯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制作了一系列的电影, 其作品不仅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且他把西方传统的哥特艺术融入到主流类型电影的制作中,使其影片不仅整合了好莱坞电影受观众喜爱的元素,诸如英雄情结、大制作,更是由于伯顿本人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情趣与艺术眼光,让观众体验了光怪陆离、神奇幻想的梦境, 打造出奇特又充满冒险精神的影像世界。本文试图从蒂姆·伯顿的个人生活经验及其艺术追求着手,以其电影文本及精神心理分析学为背景来剖析伯顿的电影世界, 浅析归纳其独特的电影艺术观。
一、个人生活经验在电影作品中的显现
完整的童年生活经验并不仅仅指原本童年生活的记录,它还包括活动主体自己童年生活经历的心理感受和印象,会随着人的年龄、环境等外在因素的改变而变动。 弗洛依德在《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一书中有所解释: “童年记忆和成年期的有意识记忆是全然不同的,它们不是被固定在经验那个时候的,而是在后来得以重复, 而且在童年已经过去了的后来时刻被引发出来,在它们被篡改和被杜撰的过程中,实现着为此后的趋势服务。”2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早年的人生经验是艺术创作的一大宝库,很多电影大师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受到过童年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于蒂姆·伯顿来说,早年个人生活经验对其电影作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蒂姆·伯顿,1958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儿时的伯顿常因父母工作原因独自一人被反锁家中,从小就热衷于绘画、B级片和哥特小说,儿童时期的伯顿是一个带有自闭症状的孩子,他的想像力异常丰富,常沉浸于自我世界之中,他早期的动画小电影《文森特》,很大程度可看作是导演对于儿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文森特》中,文森特·马洛伊是一个七岁小男孩, 平时乖巧懂事,常把自己幻想为文森特·普莱斯,3喜爱幻想与恐怖小说,想像着通过实验把小狗变成僵尸,活在内心幻想的黑暗世界中,对身边的成人世界以嘲讽心态对待,以至于长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在这部小动画中, 年轻的伯顿就显现出对猫、十字架、大量黑白色调及带有尖状哥特装饰风格影像的青睐。可以说,童年时期的兴趣早已根植于伯顿的脑海中,成为其意向性结构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伯顿的电影和类型也有所不同,但其电影阴暗的影调和哥特风格却是始终坚持的路线。
艺术家的创作是需要想像和创造力的,天生就富于想像力的伯顿,无论是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科学怪狗》,还是真人电影《荒唐小混蛋奇遇记》《蝙蝠侠ⅠⅡ》《剪刀手爱德华》《大鱼》《爱丽丝梦游仙境》 《黑暗阴影》等,其中无不显现出导演怪诞惊异的想像力, 正是这些惊人的想像赋予了影片流动的生命力。
综观伯顿电影中人物角色的塑造,现实生活中被边缘有着不快经历的人物形象大都被塑造为影片中的英雄, 而现实世界中被认同的英雄人物却多被塑造为影片中内心邪恶的反派角色,诸如《蝙蝠侠》中的伟恩与哥谭市市长等。这种错位的表达,是其电影一大特色,运用此类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不仅体现出导演对成人世界的调侃,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假象。导演有意识地运用孩童纯真般的认知心理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感受,不仅体现了他的黑色幽默,也显现出导演独特的视角魅力。
二、哥特艺术与表现主义对电影作品的影响
有人评论蒂姆·伯顿的电影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温婉和忧伤,自闭又很有张力,冷与暖的交揉,是阴森中的华丽,温暖中的残酷,黑暗中的温馨,十足一个诡异的世界”。此评论是十分贴切的,其电影有着个性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影像深受哥特艺术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阴暗的调子中流动着一丝温情,其电影大量运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导演在其影片中常使用浓重哥特风格的建筑场景、服化设计、音乐及字体元素,擅长通过影像的视觉效果及电影语言把哥特艺术的黑暗主题与表现主义电影的阴暗恐怖感融合在一起,意图渲染出一种怪诞、阴森恐怖、压抑的氛围。
哥特艺术起源于欧洲13、14世纪的建筑中,高耸尖峭的建筑风格突出,至18、19世纪,哥特文学出现,主要以吸血鬼为题材,后来逐渐发展起哥特音乐和电影。 哥特艺术通常描绘以黑暗奇异为背景的关于死亡、神秘和未知的故事,带有强烈的阴暗情调,其主要受欧洲中世纪宗教主张人们禁欲和对死亡世界宣讲的影响。哥特电影更是利用电影视觉造型语言,通过光影、色彩、场景结构、道具等手段,营造出极具特色的具有黑暗压抑、 死亡神秘、宗教情结和恐怖超现实主义的视觉影像。
而表现主义起源于绘画, 20世纪初,表现主义深受后印象主义影响,具有超现实主义倾向。20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出现了表现主义电影,其主要描绘有关恐怖、 灾难、犯罪等故事题材,运用被扭曲的、阴暗的布景, 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和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拍摄角度, 以夸张的表演反映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 狂乱的精神状态,此时的表现主义电影有部分被看作受到哥特艺术的影响,其中一些具有典型哥特风格的影片称为哥特电影,例如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于1922年拍摄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杜》。4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罗伯特·威恩的《卡里加里博士》, 影片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表现了一个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博士人物形象,影片的特色主要反映在布景、服化及画面的独特效果上,如手绘的简化布景、奇形怪状的几何图案、突出棱角和线条的运用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味,影片意图通过这种表现主义绘画的布景来渲染画面阴森恐怖的氛围。
蒂姆·伯顿的电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表现关于死亡世界的影片,如《甲壳虫汁》、《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二是表现对未知世界的探讨, 如《火星人玩转地球》《人猿星球》;三是对神秘仙境的猜想,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查利巧克力工厂》; 四是对人类生存世界的反应,如《断头谷》《理发师陶德》《大鱼》《剪刀手爱德华》《混蛋搞怪记》《蝙蝠侠ⅠⅡ》等。有些内容在电影中交叉表现,而导演热衷的关于黑暗死亡和神秘恐怖的题材是哥特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一直所钟爱的。
从伯顿电影的人物塑造来看,其人物角色的服装设计是极具哥特元素的,黑色或暗色的皮肩、斗篷、长手套和尖头鞋等哥特元素服装可以说是其影片的标配,冰冷的银制十字架、束缚的黑带或钉状配饰点缀其中,苍白的皮肤、黑白的化妆,使角色人物呈现出一种活死人的效果。这种妆化的塑造,除了强烈风格的戏剧舞台, 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中也较常见,但在电影作品中,这种强烈戏剧风格妆化人物塑造,很容易把角色人物置身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之外,有着极强的假定性艺术效果。 如《黑暗阴影》《剪刀手爱德华》《理发师陶德》等影片中,人物角色形象突出了哥特风格,增加了角色的张力, 与影片的整体基调有较强的呼应。
然而其影片的故事,尽管题材大都是与超现实主义及黑暗死亡相关,但导演却整合了好莱坞电影叙事机制, 黑色中带有温情,阴森中凸现着华丽,温暖中有着残酷, 上演着感人却又充满着童趣的大团圆式故事。其场景设计,导演喜欢采用冷暖色彩、明暗光线的对比,突出阴暗的影像基调,影片场景的选用也大都主要采用以带有尖塔、尖卷、飞扶壁等典型的哥特风格的古城堡作为主场景,冰冷的坟墓上倒塌着歪斜的墓碑,干枯的花园或森林中,长着奇形怪状的树木,透出一股冷灰色调子, 但在这阴暗冷调中生活的异类却拥有着温暖的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反而生活在光明暖色调中的普通正常人却是冰冷与邪恶的。辅之以强烈的明暗对比的打光,突出影像阴影部分,加重黑色在画面中的比例,少量使用深红色,营造出一种诡异十足的梦幻世界,使得影像的整体效果显现出一种高旷中透出黑暗的压抑,阴暗中却不失温暖的基调。
表现主义电影主要强调电影艺术的假定性,受戏剧的影响颇深,其表演夸张,强化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 重视写意,规避影像的写实性质。反观伯顿的影片,导演一方面努力使场景、服化、道具、灯光色彩、影调上统一风格,另一方面在表演上规避表现主义电影夸张的表演方式,不依靠演员面部表情以及夸张形体动作强化人物角色内心及精神活动,而是采用真实的表演,注重电影的叙事和造型。导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为自己电影叙事作铺垫,深化哥特电影风格的氛围,更好的把电影观众带入导演所建构起的具有象征性和非现实性的氛围中,而这种氛围却是导演精心安排且借助现代技术展现的具有怪诞和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世界。
三、结语
创意与完美主义改变世界 篇11
有人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句话诚然有理,但纵观乔布斯的一生,很可能正是他对自我的极度掌控和要求导致了最后的病亡结局。从素食到节食,乔布斯执拗地认为,人应该追求超乎物欲之外的东西,却忽视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损害。
当然,对于精神的极度追求也掩盖不了乔布斯的在常人看来的种种缺点,正如苹果产品的几乎完美的工艺同样也掩盖不了它试图将用户圈在一个小圈子里,用自己的技术标准去统一审美和体验而引来的争议。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同样是矛盾的集合体。
在iPhone尚处于研发阶段时,乔布斯认为,用玻璃来制作屏幕,用拉丝金属来制作边框会让这件产品更具有美感。但在当时,能适应iPhone屏幕要求的玻璃几乎没有,而经过不断寻找,终于在著名玻璃生产商康宁的生产线中找到了一种并未大规模应用的产品:硅铝酸盐玻璃。对这种新型材料,苹果公司的描述是:硅铝酸盐玻璃面板,即直升机和高速列车使用的玻璃,硬度是塑料的30倍,耐刮划。而之后的展示和实际使用过程,证明了此言非虚。
而关于iPhone的天线门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乔布斯对完美工艺的执着追求,哪怕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功能。iPhone的金属边框会在特定情况下阻挡信号,这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被苹果的工程师告知了乔布斯,但坚持金属边框会大大提高产品精美程度的乔布斯依然坚持使用。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天线门,并给苹果产品在全球的美誉惹上了一个小小的污点。
创意和完美主义,二者似乎属于艺术范畴,但在工业产品质量上,二者的结合却能一再产生奇迹。当质量跨越到品质之后,下一步就是向完美的迈进。当然,前提是创意和态度。这种创意和对自己产品几乎狂热的热爱,造就了乔布斯的苹果,甚至在他去世后,有消息称,乔布斯已经对未来五年的苹果产品线布局完毕,而苹果更将在下一个十年中引领世界消费电子乃至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浪潮。
iPhone4S的推出已经开始印证这一点,一位叫Siri的女士或许是人类真正大规模民用人工智能的开端者。在海外版的iPhone4S上,只要你说的是不太离谱的英语,这部手机里的Siri女士都能做出合理的对答,甚至还能根据你的问题和语气加上自己的理解,当然,这都是程序事先设定好的。但即便如此,这种名为Siri的语音程序已经将市面所有的手机语音功能远远抛在身后,天气,餐饮,娱乐,日常你需要问到的功能Siri都能迅速的回答你,响应速度超乎想象。而发短信搜索手机内容开启程序之类更是不在话下。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位海外玩家发布的视频中,Siri解开了他用语音输入的数学方程式!而在另一位用户开玩笑似的对Siri说:I love you!Siri想了想,说了一句:我想你对所有的苹果设备都会这么说吧?
狄更斯的那句被引用烂了的经典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创意和完美主义正在引领变革,每时每刻不停发生,你永远不知道类似苹果的引领者们还会做出什么来。
这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被抛下,将永远被抛下。很多人只会激动于历史上的大事件,却尚未意识到,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全球性变革的入口中。正如同蒸汽机开启了大工业时代,计算机开启了数字时代,工业技术的更新和产品换代总是提供给当时的人们许多话题和兴趣点,给人们带来对于未来的无尽希望。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12
一、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形神兼备”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对中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如果把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重点大学争创世界一流的现实目标, 那么不难理解, 我们必然要走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直至“形神兼备”的发展过程[1] 。所谓“形似”, 是指形式上如同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模样”, 如“综合性”, 但内容上还没有达到要求, 如缺少大师人才。所谓“神似”, 是指在精神追求上基本达到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或水平, 如善于承担人类使命, 挑战人类未知领域。相对而言, “形似”比较容易, 如很快就能建成一座类似哈佛教学楼的建筑物, 而“神似”则比较困难或难度很大, 如拒绝权贵干扰学术独立。当然, 理想的境界是“形神兼备”, 即我们创建的世界一流大学, 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涵及精神境界上都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和标准。不过, 即使到此阶段, 我们也要反思一下, 这种“形神兼备”究竟是别人的翻版?抑或自己的创造?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切忌把是否与西方现有一流大学一模一样作为追求的高度, 而应有中国的独立思考、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 同时, 她在未来还应是别人羡慕或模仿的榜样, 就像西方一流大学今天影响我们一样。
诚然, 随着“211”特别是“985”工程的稳步实施, 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而且未来建设的步伐还在不断加速。但是, 目前, 我国重点大学似乎还没有走出“形似”阶段或者说没有真正进入“神似”阶段, 而“形神兼备”就更遥远了。具体说, 不少重点高校虽然树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仍将处于盖大楼、扩实验室、搞基本建设的“形似”阶段, 少数重点高校, 虽然大楼竣工了, 设备增加了, 条件变好了, “形似”有了进展, 但因贷款太多, 摊子太大, 负担过重, 却无力做“神似”的工作。因此,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我们务必减少“形似”, 增加“神似”, 这是我国有朝一日实现“形神兼备”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关键。
二、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
从物质到精神到制度, 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 这是国内外任何大学建设必须包含的内容及经历的实践过程。物质是基础, 精神是动力, 制度是保证。“三大建设”可以重点推动, 也可以综合推动, 但它们缺一不可。如果说, 世界一流大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代表性产物, 那么, 她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完美体现者”。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 (Eric Assby) 曾说过, 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当然, 其中也包括校园环境。其实,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何尝不需要优美的育人环境?但是, 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及配套制度, 尤其是拥有对人才的尊重、对人性的呵护、对人类的关心和爱护的境界追求。实际上, 凡是访问过欧美等国著名大学或翻阅过留学欧美的人员的见闻、感想、纪实, 谁都可以亲眼看到或想象得到一流大学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氛围。恰如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所言:“有许多无形的东西使得一所大学变得卓越并保持卓越。”[2]
我国不少重点大学在“三大建设”上与国外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具体说, 我们过分强调物质 (金钱) 及其建设, 忽视大学精神建设包括大学制度建设, 不少大学表面上侧重于“两手抓”, 一手抓基本建设, 一手抓制度建设, 但鲜有力量抓精神建设, 即使是制度建设, 关键点也没有找准, 反映在管理上就是思考和落实“如何管住人”而不是“如何服务人”。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近日历数“大学教育八宗罪”, 可以说国内重点大学“都有份”:“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跌、泡沫学术抬头、计划经济严重、人文精神模糊、改革步伐缓慢”[3] 。众所周知, 近年来影响甚大的“钱学森之问”以及有关西南联大和蔡元培校长的各类文章不断增多, 其实质就是向国家、社会和大学呼唤有改革气魄的教育家。中肯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少重点大学在国家投资上不低于多数国外大学, 但在精神和管理上逊于国外, 而后者是大学的灵魂。问题究竟出在哪?在我看来, 不是物质, 而是制度, 特别是精神。因为任何大学, 物质建设总是不断推进, 制度建设也要日益完善, 而精神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师生需要的人性化服务, 不仅一刻不能缺失, 而且要“日进, 日进, 日日进”。大学要让所有的物质、制度服务于“人”。一旦大家都这样做了,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就不远了。
三、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创新模式”
回顾大学发展史, 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以及怎么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不仅中国人不是先知, 其实国外人早先也不知道。“从历史来看, 德国和美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连‘一流大学’的概念都没有, 更谈不上靠什么一流大学理论来指导其建设了。”[1] 但是, 由于“大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 其精神气质就是一种‘普遍主义’ (universalism) 的”[5] , 因此, 中世纪以来, 各国大学都是采取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设方式, 各自走出了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再到“模式创新”的建设道路。就国家来看, 英国曾羡慕学习法国, 德国曾羡慕学习英国, 美国曾羡慕学习德国, 中国曾羡慕学习欧美。就大学来看, 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曾学习借鉴法国的巴黎大学, 美国的哈佛大学曾学习借鉴英国大学, 耶鲁大学曾学习借鉴哈佛大学, 而北京大学是由蔡元培校长学习借鉴德国模式而来。同时历史上, 意大利、英国大学都不是纯粹地模仿法国大学, 而是进行了模式改造, 英国学者纽曼阐述的大学思想就是对法国大学理念的超越;德国教育家洪堡对英国大学也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柏林大学模式;19世纪, 美国大学学习、借鉴德国大学, 也是经过模式创新才实现的。这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生动表现, 也是大学辩证发展的历史结果。
这表明, 大学建设始终渗透着人类的精神, 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的。因此, 对待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 我们一定要站在全球视野和人类文明视域中来考察, 并且要在模式上进行创新发展。回顾历史, 中国大学在学习国外大学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曲折和挫折, 但是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今天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善于走过学习模仿阶段, 敢于、勇于、善于研究、发现、构建自己的建设模式, 大胆超越现有的“西方模式”, 着力打造有富有特色的“中国模式”。可以说, 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为了早日实现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源与动力;“面向世界”, 是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自然本性;“面向未来”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境界。
四、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学术繁荣”
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指出:“一部世界大学的发展史可说是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6]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本质上就是为了取得国家的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然而, 各种复杂性因素决定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说,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再到“学术繁荣”的历程。何谓“学术依附”, 简言之, 就是学术上依靠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台条件发展, 难以独立开展行动。其关键原因和突出表现有二:一是世界各类学术中心及各种国际权威期刊全部处于西方发达国家, 导致发展中国家学术资源严重不足, 甚至完全依靠发达国家来评价和支持, 同时, 国际留学生大多流向并聚集在主要工业发达国家, 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二是受到殖民历史和发达国家教育输入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也难以获得学术自立, 国内不少重点高校使用国外大学教材就是重要案例。但是, 21世纪, 中华民族若要实现伟大复兴, 则必须实现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对此, 我国重点大学无疑承担着重大责任——要通过各种努力尽快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学术依附地位。一是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精神动力, 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抓紧建设“全球学术中心”。二是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逐步把它们建成全球权威性学术期刊, 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评价的依附地位。三是用好国家重点投资,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平台, 吸引人才包括国际留学生到中国学术中心学习、访问和从事科学研究, 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四是抓紧利用“孔子学院”等渠道和各类学术媒介宣传和普及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使汉语逐渐转变为全球主要学术语言。
如果一个国家想维持甚至提升国际影响力, 它就必须发展独立而强大的国家学术能力以及保持“学术繁荣”, 而“学术依附”只能使一个国家站在国际影响力的边缘。毫无疑问, 世界一流大学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前不久,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 (Martin Jacques) 指出:“一国的历史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会以何种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历史上每一个曾经称霸的国家或者大陆都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展示其实力。比如欧洲的典型方式就是海上扩张加殖民帝国, 而美国则是空中优势和全球经济霸权。中国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后, 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在文化等方面完全改写世界秩序。”[7]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 对中国大学富有启发性意义。如果未来的中国诚如马丁·雅克所言, 那么, 通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必将会迎来期待已久的学术独立和学术繁荣的美好前景。
五、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
我国重点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每个重点高校只能遵循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的发展路径。不过, 这里我们确实要弄清什么是“世界一流”?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的解读十分精辟、透彻, 他指出:“世界一流只是简称, 表明进入了全世界最有名大学的行列。几乎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如今都在主要的英语国家或者少数在大型工业化国家。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 都是研究型大学, 毫无例外。但并非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 也不应该都是世界一流大学。”他继续说:“这些定义和概念的使用在全世界都相当混乱。政策制定者提到世界一流大学时, 实际上可能是指研究型大学。学校领导也可能把本校当作世界一流来‘推销’, 即使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地位。国家旗舰大学有时也会把自己描绘成地区或国际的一流大学。因此, 为了实现目标而仔细定义一下这些术语非常有用。”[8]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国重点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自己的大学定位, 并实现科学发展。目前, 从“985”高校来看, 可以被视为中国“旗舰大学”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显然是肩负着最早实现中国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任务, 而其他重点高校, 可能需要认真地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应当说, 这是我国“985”重点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战略步骤。
诚然, 对中国任何重点大学来说, 要从“国内一流”达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 国内一些高校 (如北大和清华) 在国内一流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不是“亚洲一流”, 还需要国际论证。事实上, 对于国内一流大学, 无论是争取“亚洲一流”, 还是争取“世界一流”, 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而深入的努力才能实现。21世纪上半叶, 对于“985”高校来说, 在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上, 要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精心谋划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 以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学生共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发展道路和具体步骤上, 要努力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直至“形神兼备”;要同时推进“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要尽快从“羡慕尝试”走过“模式仿效”达到“模式创新”;要争取从“学术依附”走向“学术独立”, 并进入“学术繁荣”阶段。如此, 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将早日到来。
摘要: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人为努力和实践的过程, 而且也是客观辩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 从“谋求形似”到“争取神似”、“形神兼备”;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制度建设”;从“羡慕尝试”到“模式仿效”、“创新模式”;从“学术依附”到“学术独立”、“学术繁荣”;从“国内一流”到“亚洲一流”、“世界一流”。应该说, 这是我国“985”重点大学实现世界一流梦想的必然建设道路。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4]叶赋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辩证思考[J].江苏高教, 2010, (1) :10.
[2][美]金伯顿.兴奋, 叛逆, 人文价值观[A].[美]威廉墨菲.芝加哥大学的理念[C].彭阳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43.
[3]章必功历数大学教育八宗罪自认成不了蔡元培[EB/OA].南风窗, 2010-03-08.http://news.sohu.com/20100308/n270670021.shtml.
[5]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5.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13.
[7][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 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189.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推荐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08-29
辩证的素食主义07-17
唯物主义辩证法否定观09-29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07-06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08-14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试卷08-03
社会主义与世界历史09-24
标新立异的艺术世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