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系统设计

2024-07-27

色彩系统设计(共12篇)

色彩系统设计 篇1

摘要:从人类有色彩的冲动和本能开始, 便开始进入另一个时代。原始社会到现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 中国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色彩理论与体系, 并且慢慢成熟, 再经过不断的创造与发展, 不断的加入新的情感内涵, 比如像征和隐喻, 整个色彩体系变得立体而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张力。那么, 中国当代色彩发展史是传统色彩观的一脉相承, 并不断丰满和吸纳新元素的结果。

关键词:传统色彩观,美学,设计

自盘古开天以来, 人类对色彩的人识从处于蒙昧状态的冲动、本能到某些意识逐步觉醒, 历史一定不会重演, 我们按照色彩的发展顺序及特征, 将其划分为几阶段。首先是红色崇拜阶段。为什么原始人要崇尚红色, 因为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 当时中生产力极其低下, 人类靠打猎、分食动物肉类维持生存, 而动物的血是红色的, 而人类一旦受到动物的袭击或流血之后, 很容易造成死亡, 那么红色理所当然的跟生命又着很多的关联, 红色甚至是生命的一种保证, 跟生命有很大关系。甚至红色能够驱散妖魔, 直至陶瓷的出现, 也是缘于用红色火焰烧制出品, 促成了人类的一大进步, 人们从茹毛饮血的开始吃熟的东西。西周时的五色观就是从对单色的崇拜开始演变过来的, 慢慢过渡到五色并用, 人类开始进入农业社会, 也意味着人们的色彩意识也有了大的进步与突破。历史上关于“五色”的文献和记载是从西周开始的, “正色”“偏色”等说法后续应运而生。我们将从“五色”“吉利”“驱邪”等方面论述中国传统装饰色彩观的形成, 对现代设计色彩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装饰色彩观对现代色彩系统的美学表现影响深远, 比如在装饰、环境、使用对象上都有深刻的表现和影响, 能推陈出新地表现相关主题。颜色是一个很深刻的情感世界, 在传统的装饰用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表情, 比如吉祥的红色, 黄色的豪华、磊落, 蓝色的宁静, 白色纯洁和黑色的庄重干净……在颜色的帮助下, 可从外到内、从表面到深层的从粗浅层次过渡到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各类事物, 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色彩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质, 是一般美感中最流行的形式。色彩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族色彩的文明史, 记录了整个过程的民族精神。

一、从一脉相承看传统色彩对当代设计系统的影响

其实中国民族是最早开始探索颜色的奥秘, 并洞悉和使用得比较早的民族之一。最早人们喜欢用颜色来标识其结构。中国人最早提出“多彩”的概念。这是色彩发展史上的创造性突破。在《周礼》中有关于“五色”的描述, 后来的著作里又提到色彩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五行”之说, 比如金、木、水、火、土与颜色有很重要的关联, 五色主要是指赤、黄、白、黑、青五种最基础的颜色, 以此衍生出来的颜色不计其数。其中赤、黄、青类似于牛顿色中的三原色, 黑色和白色包括了牛顿色彩系统中无颜色的两个极点。“彩色”再加上黑色与白色, 会形成很强的对比和非常明艳的色彩并置效果。“五色”理论一般以“五行”为基础, 讲求阴与阳之间的互动, 其指导思想和部分观念均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

南朝齐·谢赫有部著作叫《古画品录》, 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绘画六法论, 第四法就叫“随类赋彩”, “十二五”阴阳的基础上的互动的思想, 因此, “固有色”的概念是阴阳五行所建立起来的颜色机制, 忽略光的颜色, 颜色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对象, 色彩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在整个色彩表达过程中, 装饰性、表现性、象征性成为中华民族色彩学中最明显的代表和特征。在实践和操作的过程中, 在传统绘画色彩的表达里, 明与暗, 光与影, 并不是天然的光影在线, 而是事物本身的色彩组合关系, 往往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真正影响彩色图像的因素, 就是一种非现实存在的理性因素。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里, 主观的感觉和感应占了主导地位, 必须通过画面的需要和作者感受痛快淋漓的把色彩表现出来。因此, 中国传统色彩中, 他们特别注重主观因素的合理性和特别的诱因, 重视色彩的装饰效果, 及主观层面的表达效果, 色彩的高手总是来自于民间, 中国古典的木版年画、壁画、刺绣等异彩纷呈, 还有玩具等, 都采用了传统概念中色彩装饰的概念。还有对比色, 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是主要方法, 与温度的变化相反, 这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情绪变化的因素, 比如敦煌的壁画, 最常见的就是纯度梯度造成了中国画的明暗对比, 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加入黑、白两种颜色, 产生颜色的亮度水平的变化。颜色混合也要注意其内部的逻辑关系, 注重各方面的和谐。鲜明的色彩对比和黑色, 白色, 灰色和颜色组合, 构成了色彩的对比与统一, 简单和简洁特性。例如,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莲花厅”, 是紫色的比较合适的图案, 红色和绿色作为辅助色, 黑色、白色、灰色组成各种不同的连续的图像。从洞穴壁画中发现黑色、白色、灰色在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黑白灰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它就是百搭的中间色, 永远不会太耀眼, 也永远不会过时, 但在壁画中它们是色彩保持与和谐的关键。以中国传统的绘画色彩规律去探究, 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依托当地的文化, 吸纳一些外来文化, 很好的融合它们的优点, 为自己所用, 不断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形式和表达习惯。

二、中国民间与西方在传统的色彩观中, 对颜色概念的相似性

中国民间艺术是主观的, 几乎所有的民间美术都比较重视主观, 轻视客观, 侧重表现, 忽视再现, 不太重视色彩表达过程中“光”与“影”的再现, 而是特别重视色彩纯正和对平面的意识, 中国传统色彩的想法是在与西方现代绘画的统一性中找到共鸣。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 在众多哲学大师如康德、尼采等人的影响下, 坚决反对传统的束缚, 要逃出原有思想的藩篱, 特别强调内部集中的自我表达。虽然还是自然中观察到, 但不复制, 最大程度地避免自然的承袭与繁衍, 强调色彩独立存在的价值。消除整个过程中自然光对颜色的影响与描述, 有节奏的安排和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西方, 现代主义绘画用色大胆、色彩的饱和度高, 颜色对比鲜明, 惯用固体的红、黄、蓝三种颜色, 以及黑、白、灰之间的应用程序, 如颜色, 不再考虑光感、颜色, 颜色与环境互动的对象, 纯粹的主观情感的色彩, 活泼的装饰画和视觉冲击力, 以其灵活的部署见称, 在许多现代艺术家中也是这样的用色, 如马蒂斯、毕加索、蒙德里安、莱热、康定斯基, 而不是看到当地真正的及真实的色彩画面描述, 抛弃机械的表达, 强调完全自主式的构图及色彩表达, 对结构的把握更加自主化, 对所有色彩实行更加主观有序的排列, 扩大和张扬其自身的意义。黄色、红色、蓝色、黑色、白色等这些基本色中, 蓝色有时候是被放置在一个大面积的红色区域周围, 缘于差异化的衬托, 让红色的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体现和传达出温暖、丰富、积极的生活意义与特质。

三、当代艺术的色彩观受到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影响显而易见, 特别是油画

传统色彩观是因, 现代艺术是果。其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色彩学还与哲学关联, 讲究“象”“数”“理”等关系, 并从“道”的玄妙中引申出中国传统五色。比如当代油画, 其专业的色彩教学现状下, 必有一个固有的模式和深刻的影响源, 而且会打上深刻的色彩学烙印, 其深刻的表现力时时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尊重一个法则:那就是师法自然和尊重自然。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油画教学, 在色彩教学中的一系列严重课题的研究, 要强化学生研究色彩的感觉, 中国传统的色彩艺术意象往往偏向于主观的装饰, 这与西方现代对绘画方面的追求十分相近, 与传统色彩语言中的现代理念完全契合、意义重大。在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油画教学中, 似乎油画的色彩系统永远都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诉求非常相近, 接近自然的模仿, 它仅仅是一个反射的颜色一定面积的学习和训练。其实, 专业的色彩培训很少在课堂上实践,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用综合判断能力和主观的感受及理解力来加强学生对油画色彩的理解。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在色彩教学中单一的颜色, 不仅要讲究规则和技能培训, 还应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当地的文化色彩装饰结构, 重点在训练的主观色彩, 与现代西方的概念的颜色和中国传统色彩进行分析比较, 注重吸纳与传承, 绘画语言的表达, 创作出中国特色的色彩语言, 形成新的现代词汇。

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对当代设计色彩系统的影响不言而喻, 无论如何,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与了解都是一脉相承、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个由浅入深、多层面拓展的过程。人类最初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推进, 但最基础和本元的东西是不变的, 对当代色彩系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除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然后就是精进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鸥洋.《现代绘画形式与技法》[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1 (05) .

[2]阿恩海姆, 《色彩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03)

[3]姚西.《探析当代色彩系统的应用》[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08) .

[4]范力, 《中国当代色彩系统》[M].文艺理论研究2009 (06)

色彩系统设计 篇2

第一阶段

1. 三原色变调训练

方法:将红.黄.蓝三原色由冷暖,纯度,明度几个方向变调。注意:纵向保持渐变,横向保持色序,色距的准确。

2. 三块灰色变调训练

方法:选择色相为红,黄,蓝的三块灰布的组合,由冷暖,明度,纯度几个方向变调。注意:纵向保持渐变,横向保持色序,色距的准确。

第二阶段

1. 静物平面变调训练

方法:选一组关系较简单、明确的静物,由冷暖,明度,纯度几个方向变调,每个方向做4-6张,写生作业要做的尽量准确,变调时注意色序,色距的准确。

要求:静物的选择一般是一到两块灰布和一个灰色的罐子,在纯度,明度,冷暖上罐子要和衬布之间拉开色距。

2. 静物立体变调训练

方法:摆一组关系较简单、明确的的静物,每个物体分为:亮,灰,暗三个色块由冷暖,明度,纯度几个方向变调,每个方向做4-6张。

要求:变调时要注意第一张写生的颜色要和对象尽量接近,在色序,色距要做到准确。

第三阶段

1.大色块训练

方法:摆一组较简单、明确的静物,进行大色块的写生练习。

要求:在这个练习中,要求学生不看细节,不看小颜色,眯着眼睛只把几大色块之间的关系画准确,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刚进入常规写生的时候不受细节、小颜色的影响,更容易的进行作业。

第四阶段

常规写生方法:摆一组较复杂但关系明确的静物,用常规作业的方式进行写生。

三大色彩系统对比论简析 篇3

关键词:色彩系统;奥斯特瓦尔德;孟塞尔;PCCS;

1.色彩系统

1.1色彩的体系化

人们很早就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注意到,色彩的变化是逐渐进行的。早在13世纪就有研究者提出要把全部色彩的连续性变化组成一个体系,使色彩之间的各种关系趋于条理化。但直到17世纪初才有人着手将这个设想付诸实施。以某种色彩理论为基础,将各种色彩的连续性变化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称为色彩体系。就像阿格斯顿所说,颜色是三维的。

1666年,牛顿通过色散实验展现了由太阳光分散而得的七彩色光,揭开了探索色彩原理的序幕。19世纪中叶,随着生理学的发展,人们明白了人眼是因为受到色光的刺激而能感知色彩。此后,许多色彩学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以这些知识为理论基础,尝试着进行色彩体系化的研究。随着着色剂种类的不断增多,色彩表现的范围也迅速扩大,对色彩的研究也从理论的局限走向了实践的拓展,发表了各种色彩体系的模型。

1.2色立体

在庞大而复杂的色彩体系中,有必要建立一项有效的色彩秩序。色彩的影响要素是多元化的,平面结构只能表示最多两个要素的变化,而多项要素的变化必须依靠立体结构来表现。为了便于更直观地观察色彩的变化,色立体应运而生。它是将所有可见色彩按其色相、明度和纯度所组成的系统化的三维立体模型。设计者可以通过不同色彩在立体模型中的位置准确、快速地确定它们之间的属性关系。

统一的色立体的建立,对于色彩的管理和运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样的色彩标准也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现有的制作色谱的色料受到生产技术上的限制,不可能印刷出所有色彩;其次,印刷出来的颜色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色,数据显示的色彩也会受到硬件的影响,这给色彩运用的标准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常用色谱的色彩体系都不及设计活动所需的色彩那么细腻丰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肉眼色感与色彩模型的色彩感受也是有差别的。

1.3色相环

在对色彩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一些研究者将色彩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圆环状,这就是色相环。色相环是色立体的横断面,其有助于方便地找出色彩之间的色相关系。牛顿色相环和伊顿色相环是早期两种简单又科学的色彩表示方法。

牛顿色相环中的红、黄、蓝三原色正好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橙、绿、紫三间色位于同心倒置的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伊顿色相环则表现了色彩之间的互补关系。伊顿本人曾这样描述过成对的补色:两种这样的颜色组合成奇异的一对,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需要,当它们靠近时能相互促成最大的鲜明;但当它们调和时就会像水与火那样互相消灭,变成一种黑灰色。

2.三大色彩系统

为了在设计中更方便地选用色彩,必须将各种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历史上有很多色彩学家和机构长期致力于色彩系统的研发,成果中较著名的有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美国的“孟塞尔”色彩体系,日本的“PCCS”色彩体系。

2.1“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染料化学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曾于1909年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于1917年发表了这个在20世纪上半叶极具代表性的混合色法的色彩系统。奥氏认为黑色吸收所有的光,白色反射所有的光,纯色反射特定波长的光。将不同比例的纯色、白色、黑色分别在旋转圆盘上涂成扇形,然后将其高速旋转,由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和各色块的交替刺激,得到的色感便是色盘上各种色按面积比例混合后的效果。再用颜料尽可能一致地复制出旋转所得的混合色,最后将调制出的色彩制成色标。奥氏色立体中各色标之间的连续变化就是通过调整色彩圆盘上纯色、黑色、白色之间的比例而得到的。

奥氏从色彩视知觉的4个原始色相——红、黄、蓝、绿出发,两两等量混合共得到8个主色,每两个主色之间再插入两个等分色,组成24色色相环,构成色相环。其中每个色都可以用色相号+含白量+含黑量来表示,比如8ga色代表8号色(红色),g是含白量,a是含黑量。在明度的划分上,均分为8个层次——a、c、e、g、i、l、n、p,a代表最明亮的纯白色,p代表最暗的纯黑色。以明度标尺为垂直中心轴形成等色相三角形,并以此轴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三角形的侧顶点为纯有彩色,上顶点为纯白色,下顶点为纯黑色,中间为含仄浊色。三角形内色块的坐标关系是混合色法色彩体系的共同特征。各色的比例关系满足:纯色+白色+黑色=100%。将每一种颜色按序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中间粗两头细的陀螺状色立体。

在这个色立体中,一些具有相同要素特征的色标被安排在了能用规则几何形连接的位置上。在此色彩系统中按照一定的间隔规范选出若干色彩,理论上讲都可以取得配色的调和。这种运用数比尺度进行选色搭配的方法是严谨的德国色彩体系的传统。奥斯特瓦尔德的色彩系统完全是他所倡导的“调和等于秩序”的色彩理论在视觉上的具体实现。虽有不少艺术家对这种看似过分刻板的调和论颇有微辞,但正是由于该体系可以方便合理地选择出调和的配色,因此它仍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但奥氏色相环并不具备视觉上的等间隔性,色彩表达的细致和均匀程度也不够。所以,现在没有权威的机构将它作为色彩表示和运用的标准。即便是在德国,也是把对其改造后所得的DIN色彩表示系统作为该国的工业规范。

2.2“孟塞尔”色彩体系

孟塞尔色彩系统是显色法色彩系统的代表,它将人眼可见的色彩按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进行一定间隔的变化,并将此连续变化制作成色彩系统。它由美国画家、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孟塞尔于1905年首创。早在1915年美国就出版过《孟塞尔颜色图谱》,1929年和1943年又分别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光学会两次修订出版了《孟塞尔颜色图册》,这就是现在的孟塞尔色彩系统。

nlc202309020043

孟塞尔把人对色彩的三个视觉属性进行了尺度化,并以此为原则构筑了三维的色立体,呈现了色彩均匀的连续性变化。色立体的垂直轴是明度,周围的圆周是色相,自垂直轴中心延伸的放射线是纯度。他以独特的用语选择为色彩三属性命名:常规的“Hue”代表色相,美术用语“Value”表示明度,表示色彩强度的“Chroma”描述纯度。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色相/明度/纯度(H/V/G)值来表示,比如“5R/4/14”色即代表明度值为4纯度值为14的5号红色。

在孟塞尔色相环上,原始色相为红(R)、黄(Y)、绿(G)、蓝(B)、紫(P)5种。两两等量混合后,构成10个色相,新生成的5个色相为: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为了使渐变更为细腻,每个色相再细分出10个等级。将每5种主要色相和中间色的等级定为5,每种色相都分出2.5、5、7.5、10四个等级,因此实际常使用的色标共有40个。在明度的划分上,黑色为0,白色为10,然后在黑白之间作10等分分割。现实中并不存在理想的黑与白,所以色标的明度为以1为间隔的1~9,或是以0.5为间隔的0.5~9.5。纯度划分上,无彩色的纯度为0,有彩色的纯度尺度以同明度的无彩色为标准,从1~10逐渐增大。孟塞尔色彩系统立足于心理学角度,依据色彩的视知觉特点所制定。它被广泛运用于色彩表示和管理上,同时也作为一种标准与工具去界定色彩关系,评价配色效果,记录色彩形态。

2.3“PCCS(日本色彩研究所)”色彩体系

日本色彩研究所色彩系统(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于1964年发表于日本,在日本被作为色彩教育体系以及配色设计和相关市场调研的工具而广泛使用。它是显色法色彩体系的独特变种。PCCS将当时大量色彩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其中,为国际色彩界所熟知。该系统具有24个色相,明度值从黑色的1.5到白色的9.5共设9个层次,各色相的最高纯度均为10,所有的纯色离无彩色轴心的距离都相等。

PCCS色相环中各色相的纯度在肉眼视觉上明显不同。各色相的最纯色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明度。黄色相明度最高,其次是其两侧的发红的黄色与发绿的黄色,依此类推,离黄色越远明度就越低,与黄色成补色关系的蓝紫色明度最暗,这与自然界当中真实的色彩明暗相吻合。但这种色彩的本身属性在观察时往往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比如仄暗的黄与明亮的紫在明度上就没有太大的差别。鉴于这种情况,PCCS色彩系统引入了“色调”这一概念,它能够表述出这种单由明度与纯度无法表示清楚的对色彩的直观印象,色调其实就是明度与纯度的综合概念。PCCS简洁实用的构造是它与前两种色彩体系相比最大的优势所在。

该色彩系统不仅正确地构建了色彩三属性的尺度关系,而且在色立体中的等色相面上用色调来划分色彩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利用色相与色调这两个色彩的基本概念描述出了全部色彩的连续性变化。几乎所有具有代表性的配色都可以通过色相与色调的不同组合和变化进行设计。因此,PCCS色彩系统也被称为“色调系统”(Hue Tone System)。

3.结语

一个理想的色彩系统,应至少具备两个方面的功能:(1)准确地标定全部人眼可见的色彩;(2)按照其设定的秩序能够选择出调和的配色。包括上述三者在内,至今还没有一个色彩系统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各种色彩体系在共存中各自炫耀着自己的理论与优势,而这更增加了用芦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色彩系统的难度。现在,包括印刷、图像处理、色彩教育在内的各领域的专家们都在着力研发各自的色彩系统。这正是一个真正的色彩学家所应该做的。

色彩系统设计 篇4

关键词:色彩,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运用

1 问题的提出

色彩是一种光接触物体后的印象和感觉。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创办的Color Me Beautiful (简称CMB) 公司最早提出将色彩运用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思想, 同时指出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心理对色彩的需求策划和设计自己的品牌色彩。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以下简称“CIS”) 英文为“Cor porate Identit y System”, 简称CIS。CIS包括三部分, 即MI (理念识别) 、BI (行为识别) 、VI (视觉识别) , MI, 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识别系统, 是CIS的核心, 为CIS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BI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 是对企业行为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VI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VI是CIS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 也最易被公众接受的要素。色彩属于CIS的VI层面, 研究表明, 色彩在人类大脑处理和辨认对象时的视觉心理上所占比重为65%、远远超过形状和材质的比重, 后者的比重分别为25%、10%。[7]

色彩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在CIS设计中对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提升企业价值有重要的作用。美国PANTONE色彩公司的色彩发言人莱丽斯认为“色彩是一位沉默的推销员。”日本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设计中心研究发现:色彩可以为产品、品牌的信息传播扩展40%的受众, 提升人们认知理解力达75%。即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 成功的色彩设计可以为产品增加15%~30%的附加值。[8]MI、BI和VI三者的关系, 以及色彩在VI中的地位如图1、图2所示。

尽管很多企业都认识到色彩对企业形象塑造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但目前关于企业色彩运用的研究基本只停留在单纯的艺术设计领域, 如何围绕企业的经营理念, 根据行业企业特点, 将色彩在CIS设计中加以利用, 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色彩定位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 同时提出CIS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技巧与思路创新。

2 CIS设计中色彩的定位

色彩可以使人产生温度感 (冷色调让人感觉凉爽, 暖色调让人感觉温暖以致炙热) , 重量感 (高明度色调轻柔, 低明度色调厚重) , 体量感 (高明度色调与暖色调显得膨胀, 低明度色调和冷色调有收缩感) , 远近感 (暖色调有靠近的感觉, 冷色调有离散的感觉) 。在某种情境下, 色彩甚至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味觉感受和音律的效果。企业在进行CIS设计中可以依据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 结合行业特点、消费对象特点以及企业自身条件来定位色彩。[7]

2.1 根据行业特点定位色彩

2.1.1 服装行业的色彩定位

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是时尚与舒适。除大众消费的服装和童装外, CIS设计一般均取高雅的色调, 男性一般取明快的色调显示活力强, 有气魄, 粗扩有力;女性, 则取和谐、柔和的色调, 烘衬温柔的女性美。

2.1.2 餐饮行业的色彩定位

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中最关注两个因素, 安全与营养。因此, 餐饮企业CIS设计中多采用暖色系列。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店面招牌均运用了大面积的大红色为主色调, 店内装修也采用柔和的暖色系。

2.1.3 药品行业的色彩定位

药品用色要突出安全与健康的特点, CIS设计中采取中性色彩系列。偏冷色调给人以安宁之感;蓝色、银色给人以安全感;浅红、金红色给人以元气、阳气、健康与活力的感受。药品企业的招牌一般采用绿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组合, 而店内装修风格则选用浅红、白两色为主色调, 以营造健康活力的消费感受。

2.1.4 化妆品行业的色彩定位

消费者购买化妆品一般用于护肤和美容。CIS设计中多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例如, 女性化妆品店面风格选取淡淡的桃红色, 能给人以健康、优雅与清香感。

2.1.5 儿童用品行业的色彩定位

儿童用品行业在CIS设计中, 可根据儿童的特点, 在用色上体现活泼感。多用饱和度比较高、鲜艳活泼的对比色调, 比如嫩绿、橘黄、粉红等。

其他行业如工矿机电产品色彩运用中要体现讲求科学、实用与效益的特点。所以多用稳重、沉静、朴实的色调, 稍加有活力的纯色, 如用红、黑、蓝色, 可给人以坚定耐用的感觉。具体情况见表1。

注:本表格选择的是有明显色彩特征的行业进行分析, 与上边的文字表述有一定的差异。资料来源:根据王志伟, 商业经营实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整理所得。

2.2 根据消费者特点定位色彩

2.2.1 不同性别消费者的色彩定位

男女性格不同, 对色彩的偏好也有很大的差异。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0名男女进行了色彩选择方面的调查。面对超过250种不同的颜色, 女性很明显偏爱粉色和紫色, 而男性则主要偏爱蓝色系的颜色。以服装行业为例, 女性服装店CIS设计中应该选取粉色、紫色、米色等女性喜欢的颜色, 以突显出女性的是柔美和靓丽。而男性服装店则应该选择咖啡色、灰色、深蓝色等色彩为主色调, 以突出刚毅、庄重、沉稳的风格特点。

2.2.2 不同年龄消费者的色彩定位

不同年龄阶段对色彩的偏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学龄儿童阶段, 刺激性是决定色彩吸引力大小的首要因素, 安特卫普 (A n t we r p) 研究者的实验表明:4岁~9岁的儿童最喜爱红色, 9岁以后则最喜爱蓝色。[1]温奇 ( (Wen Qi) 曾对伦敦的2000名7岁~15岁之间的学龄儿童进行过一些实验。他们依次写下了白、黑、红、绿、黄、蓝六种颜色一一这是他们所偏爱的色彩次序。温奇还得出了女孩和男孩对色彩偏爱的平均序列, 其中女孩偏爱的色彩顺序为:蓝、红、白、绿、黄、黑;男孩偏爱的次序是:蓝、红、绿、黄、白、黑。[1]

成人除受到色彩刺激外, 更多的是受色彩错觉以及在色彩错觉下形成一系列的心理联想的影响, 在CIS设计中, 不同年龄阶段的色彩定位见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王志伟.商业经营实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整理所得。

另外, 色彩定位也受消费者的文化及水平经济状况的影响, 文化程度较低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顾客偏爱比较鲜艳的原色, 尤其是纯色, CIS设计可以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相反, 经济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 可采用柔和浅淡的中间色。[4]

2.3 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定位色彩

2.3.1 商品经营类型不同的色彩定位

CIS设计中根据主营商品类型来定位商店的色彩, 既突出商店风格, 又显得商品格外美观, 可以刺激购买欲望。如:一家经营欧式风格的高级女士服装店, 商品主色可选用茶色, 第1副色白色, 第2副色和地板深蓝色, 天花板和墙壁白色, 用具茶色, 照明器具用黑色, 以显示商店的高档和欧式风格。

2.3.2 情感和气氛差异的色彩定位

企业如果要表现“协调华丽”的气氛, CIS设计中可以用对比色组合, 如红与白、黑与白、蓝与白等;要表现“幽雅和稳重”, 则可用同色系的颜色组合, 如蓝紫色和浅蓝色、深茶色和浅褐色、绿色与浅白绿, 黄褐色与浅驼色等;要让商品格外引入注意, 可以在暗淡的背景上配以明快的色调;为了取得良好的衬托效果, 可以在中间色的背景上摆放冷色或暖色的商品等等。

2.3.3 营业空间特点异同的色彩定位

色彩具有的远近感, 对于狭长的店堂来说, 把两侧墙壁涂成冷色, 从视觉上可以让空间变宽, 里面的墙壁涂成暖色, 从视觉上可以让空间变短, 通过这种色彩装饰, 就能给人以店堂宽敞的印象, 反之亦然。[4]

2.3.4 地域和气候区别的色彩定位

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 使人的视觉逐渐变为触觉的先导, 由此产生了色彩的冷暖。例如:日光、火焰的光色倾向为红、黄等色可以给人以温暖感;海水的蓝色、远山的蓝色, 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许多寒意, 甚至青色、绿色、紫色等, 都可以与清凉的感觉联系起来。处于寒冷气候地区, 可将商店内部色彩多用暖色系,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炎热气候地区的商店, 内部色彩可以多用冷色系, 以营造凉爽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区分冷暖色的分布, 色彩的冷暖规划可以参照十二基本色相即色相环 (其顺序为红、红橙、橙、橙黄、黄、黄绿、绿、绿蓝、蓝、蓝紫、紫、紫红) 来实现。见图3。[2]

3 CIS设计中色彩运用技巧与思路创新

3.1 企业色彩运用与行业特点相匹配

行业的特点也决定了CIS设计中的用色要求, 有些色彩会给人以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如淡红色、奶油色和桔黄色, 点缀少量的绿色等, 是促进食欲的颜色, 因而食品类的行业一般应采用暖色系, 如果硬要标新立异, 用青绿色调设计饼干店的陈列道具, 用银灰色设计午餐肉的陈列, 势必使人初看产生误解, 细看产生厌恶感, 食欲减退。[4]

3.2 企业色彩运用与企业定位相符合

同一行业企业定位不同, CIS设计中色彩运用也会有差异。同样是女装, 高级服装店和大众服装店的色彩组合不同;大众儿童服装店一般用嫩绿、鹅黄等颜色为主色调, 但有些经营高档儿童服装的店铺, 却选用米色、灰色等冷色系来进行设计, 以区分于一般中低档儿童服装店的形象。同一行业不同定位的企业的色彩使用技巧见表3。

资料来源:根据王志伟.商业经营实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整理所得。

3.3 企业色彩运用服从于企业整体形象设计

CIS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作为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视觉设计 (VI) 层面, 是企业MI的视觉化表现, 是在MI精神指导下实现的。色彩运用作为CIS设计的一部分, 应该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色彩运用与CIS设计的关系, 前边已经分析过, 此处不再赘述。

3.4 企业色彩运用使各种场合色彩统一协调

CI战略的原则是企业形象识别的统一性、适应性, 因此, MI、BI和VI之间应该具有很好的协调性。三者之间应该形成交集, 而色彩规划必然处于交集部分。见图4。

VI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产品造型、办公用品、企业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招牌、包装系统、公务礼品、陈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物等。在CIS设计中色彩将体现在VI的整个应用系统中, 这些应用要素中的色彩应该保持统一协调。

3.5 企业色彩运用坚持动态发展的权变理念

CIS设计中, 虽然对招牌和logo等视觉设计要素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但店内部装修风格却应根据色彩变化趋势、不同国家的色彩偏好差异、季节节日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

3.5.1 根据国际上用色的变化趋势对色彩进行调整

(1) 趋势一:简洁化。通过对《财富》500强企业色彩形象的研究发现, 不同企业的文化传统、经营理念等存在差异, 但用色上却有些共同的规律。《财富》500强企业色彩形象普遍运用两种颜色, 几乎占到所有企业的一半, 德国甚至达到61.1%, 采用单色与三色比例较接近, 在20%左右。四色以上 (包括四色) 比例最少。这反映出了企业避免用过多的颜色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 而尽量凸显出企业的特征色彩形象。[1]见表4。

注:单色、两色、三色以及四色以上是指企业采用的特定色彩的种类, 非此色彩的组成部分。资料来源:根据《财富》2011年世界500强年整理所得。

(2) 趋势二:趋同化。英国艾逊克 (A.J.Eysenck) 分析了许多人对不同民族调查的结果, 发现各民族间对颜色爱好存在一些差别, 但有共同倾向[3], 各民族对色彩偏好的排序见表5。

资料来源:根据陈立、王安圣, 色、形爱好的差异[J], 心理学报, 1965年第3期整理所得。

通过对财富500强企业用色偏好研究也可以清晰地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1) 红色、蓝色和白色是《财富》500强企业采用最多的三种颜色, 其中蓝色是形成色彩形象时最受欢迎的颜色, 这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表现更为明显。

(2) 红色和白色是各国在颜色决策中交叉最多的颜色, 几乎都在三甲之列。

(3) 紫色是采用比例最少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其在某些国家文化中与死亡、歧视等有关的原因。[1]

3.5.2 根据不同国家色彩认知差异对色彩进行调整

虽然国际上对色彩的认知目前出现了趋同化的趋势, 但是, 不同国家对色彩的认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20世纪80年代, 美国营销学教授劳伦斯·雅各布斯对灰、蓝、绿、红、黄、紫、棕、黑等8种颜色的商业含义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发现, 有的颜色的商业含义在不同国家存在很大区别。其中差别较大的要数灰、紫、棕三色。灰色:在中国和日本一般认为是廉价的, 不好的;但在美国则是昂贵的、高质量的、可靠的。紫色:在中国是昂贵的、可爱的;在美国则是廉价的。棕色:在中国是美味的;在美国、日本是廉价的。[4]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 要考虑这种色彩认知差异。

3.5.3 根据季节和节日变化对色彩进行调整

在CIS设计中, 除了企业的招牌、logo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企业内部形象设计的色彩还应随季节和节日变化进行调整。比如零售店的经营者应随季节变化对商店的装饰进行调整, 具体规律可以参照表6。

资料来源:根据王志伟.商业经营实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整理所得。

企业还可以根据节日气氛的需要进行色彩装饰, 比如以红色绿色为主色系的圣诞气氛, 以大红色为主色系的春节气氛、以浪漫色系为主题的情人节气氛等, 这点在零售业中表现尤为重要。

3.5.4 根据消费者偏好变化对色彩进行调整

消费者对色彩的偏好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比如汽车行业, 上世纪60年代是宇航时代, 宇航是社会的一大热点, 当时消费者偏好银白色;70年代能源危机成为关键问题, 能源节约成为时代的要求, 使当时泥土的褐色成为消费者最爱, 藉此返朴归真。80年代又是白色的天下, 主要是因为日本研制出一种成本低廉实惠的涂料。[1]总之时代在变, CIS设计中所使用的色彩也应随之而变, 否则就不能够把握色彩设计的精髓。

4 结语

在CIS设计中, 色彩运用的最根本目的是挖掘色彩的市场附加价值。企业需要加深对CIS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把色彩运用仅仅理解为“漂亮”颜色与表面效果的单纯美学评价标准, 避免将色彩理解为只是设计部门的职责, 作为CIS设计的要素, 整个色彩计划需要企业所有部门通力合作。只有这样, 才能在综合考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基础上实现CIS价值的最优化。另外, 色彩只是CIS设计的一种策略, 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仍离不开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保证。只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质量和价格, 才能够充分发挥色彩策略的经济价值。

色彩不仅有助于打造企业的鲜明品牌形象, 提高差异化竞争程度, 准确规范的色彩运用还有助于控制成本, 避免原材料的浪费。[1]企业在CIS设计中, 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色彩运用的所有因素, 包括行业特点、消费对象特点和企业自身的条件等, 根据色彩的运用规律进行企业色彩定位, 要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 同时应保持动态发展的思维方式, 根据时间、地域、消费偏好等的变化, 对色彩运用进行必要的调整,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宇, 董静, 田方军.色彩营销[J].企业管理实务方法, 2006 (3) .

[2]孔繁荑.浅谈色彩的冷暖[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3]陈立, 王安圣.色、形爱好的差异[J].心理学报, 1965 (3) .

[4]王志伟.商业经营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段莉娟.色彩营销在服装品牌营销策略中的运用[J].山东防纺织经济, 2007 (2) .

[6]张慧, 王长林.色彩与企业形象设计[J].文教资料, 2011 (9) .

[7]赵鹏, 张建云.试论展示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1 (9) .

[8]韩冬.浅谈品牌精准化色彩营销[J].中国品牌, 2011 (12) .

[9]张璐.色彩营销-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捷径[J].美与时代 (上半月) , 2009 (5) .

[10]张娟.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的色彩营销及案例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1 (3) .

[11]李怀斌.企业形象策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色彩系统设计 篇5

一、传统色彩概论

自我们伟大中华文明形成以来,我们的艺术家便不断探索,寻求色彩之美,在无数的实践与摸索当中,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色彩体系,它是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与象征,它与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审美观等紧密相联,是不同民族对美的一种向往与追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色彩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是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体系有儒家的五色体系,佛家的色彩体系以及道家的黑白色彩等。

1.五色色彩体系

我国的传统色彩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演化而形成的,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以及意识形态。五色色彩是我国儒家学派极力推崇的色彩理念,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五色色彩的理念,所谓五色,即黑、白、赤、青以及黄色这五种颜色。在西周时期传统五色理念正式形成色彩体系,而儒家所主张的也是这一时期的色彩体系。我国传统五色色彩体系对哲学思想更加的看重,这是与西方三色色彩体系不同的。我国传统色彩还是对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的一种象征,儒家学派认为,正色象征着尊严以及权威,而间色则代表着身份卑微以及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古代王室的衣服都是正黄色的,这代表着君王有着至高的身份地位以及无上的权利。

2.佛家色彩体系

我国佛家的色彩体系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唐朝比较兴盛的时期主要注重冷暖色调的对比,以朱砂和青绿色为主,到了唐朝中期,则是以赭石、土黄以及土红色为主,使得艺术画面比较柔和与平静,从此,我国传统美术便开始了对“和”的追求与探索,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道家的黑白主张

道家主要主张黑白两色色彩体系,这也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道家认为色彩是对自然本质的一种破坏,倡导无色理念才是对自然的回归,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平淡的自然之美,该理念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黑色的极力推崇为我国后来书法艺术的创作以及绘画艺术对于色彩的选用有着直接影响。

二、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现代平面设计是对人视觉上的一种传达,色彩对于平面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恰当的色彩运用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与享受,大大增强设计效果。传统色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在图形信息的呈现方面,还是在文字意象以及审美情趣的表达上都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图形信息的影响

平面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形与色是密不可分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色彩运用与图形之中,能够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极易吸引人的眼球。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无疑能够使得设计更具民族特色,增加作品的创意性的同时,还能够赋予设计作品民族气息。中国传统色彩中的五色色彩、无色色彩等主张,具有寓意以及象征等表现手法,具有比较特殊的文化韵味,能够增加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渲染力,使得作品图形更能够传达某种讯息,增强图形艺术感染力,将传统色彩与具体的图形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将设计内容等传达给大众。传统色彩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图形信息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加大了平面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2.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文字设计的影响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当今平面设计中文字中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在文字的设计形式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做到协调。将传统色彩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文字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增加视觉的美感,还能增加文字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艺术设计上,还是从色彩搭配上,传统色彩都对文平面设计中的文字的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审美情趣的影响

议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色彩的影响 篇6

随着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平面设计是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传达信息的一种途径,所以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十分严格地要求。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之外,还能影响人内心的情感。在我国美术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艺术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色彩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对当今社会的平面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度挖掘我国传统色彩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无疑有助于当今平面设计取得快速发展与进步。

传统色彩概论

自我们伟大中华文明形成以来,我们的艺术家便不断探索,寻求色彩之美,在无数的实践与摸索当中,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色彩体系,它是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与象征,它与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审美观等紧密相联,是不同民族对美的一种向往与追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色彩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是对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体系有儒家的五色体系,佛家的色彩体系以及道家的黑白色彩等。

1.五色色彩体系

我国的传统色彩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演化而形成的,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以及意识形态。五色色彩是我国儒家学派极力推崇的色彩理念,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五色色彩的理念,所谓五色,即黑、白、赤、青以及黄色这五种颜色。在西周时期传统五色理念正式形成色彩体系,而儒家所主张的也是这一时期的色彩体系。我国传统五色色彩体系对哲学思想更加的看重,这是与西方三色色彩体系不同的。我国传统色彩还是对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的一种象征,儒家学派认为,正色象征着尊严以及权威,而间色则代表着身份卑微以及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古代王室的衣服都是正黄色的,这代表着君王有着至高的身份地位以及无上的权利。

2.佛家色彩体系

我国佛家的色彩体系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唐朝比较兴盛的时期主要注重冷暖色调的对比,以朱砂和青绿色为主,到了唐朝中期,则是以赭石、土黄以及土红色为主,使得艺术画面比较柔和与平静,从此,我国传统美术便开始了对“和”的追求与探索,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道家的黑白主张

道家主要主张黑白两色色彩体系,这也符合道家的“无为”思想,道家认为色彩是对自然本质的一种破坏,倡导无色理念才是对自然的回归,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平淡的自然之美,该理念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黑色的极力推崇为我国后来书法艺术的创作以及绘画艺术对于色彩的选用有着直接影响。

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现代平面设计是对人视觉上的一种传达,色彩对于平面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恰当的色彩运用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与享受,大大增强设计效果。传统色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在图形信息的呈现方面,还是在文字意象以及审美情趣的表达上都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图形信息的影响

平面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形与色是密不可分的,图形、文字以及色彩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色彩运用与图形之中,能够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极易吸引人的眼球。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无疑能够使得设计更具民族特色,增加作品的创意性的同时,还能够赋予设计作品民族气息。中国传统色彩中的五色色彩、无色色彩等主张,具有寓意以及象征等表现手法,具有比较特殊的文化韵味,能够增加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渲染力,使得作品图形更能够传达某种讯息,增强图形艺术感染力,将传统色彩与具体的图形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将设计内容等传达给大众。传统色彩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图形信息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加大了平面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2.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文字设计的影响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当今平面设计中文字中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在文字的设计形式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做到协调。将传统色彩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文字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增加视觉的美感,还能增加文字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从艺术设计上,还是从色彩搭配上,传统色彩都对文平面设计中的文字的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传统色彩对平面设计审美情趣的影响

民族元素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平面设计当中,传统色彩是民族元素的一部分,以儒家、道家以及佛家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色彩体系在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影响了我国平面设计的审美意境,使得我国的平面设计不断追求阴阳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以“和”为美。所以说,传统色彩的运用大大影响了平面设计对美的追求以及审美情趣。

我国传统色彩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元素,是我国对于艺术不断追求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哲学思想以及民族艺术文化,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艺术瑰宝。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论商场色彩与色彩营销的设计途径 篇7

物体的颜色由其表面所反射的光波的颜色决定。由于多了一次反射过程, 一部分光波被消耗掉, 因此主动光的颜色永远比被动的商品颜色看起来更明亮、更鲜艳、更纯净, 也更加受人喜爱。

色彩是个十分感性的设计元素, 在商场设计中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固有色之间的搭配, 更多的是借助光照, 利用不同明度、不同色相的光源, 为现代商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商场的光照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一般照明、重点照明和装饰照明。

一般照明是整个商场的主光色, 商场装饰设计中经常在布置灯具时冷暖的光色相互穿插, 选择显色性较好的光源, 营造较为舒适、明快的购物环境。这样有利于顾客在商场内行进选购, 完成销费行为, 也为各个独立店面的个性化设计提供较好的发挥空间。

重点照明是为了突出商品, 比一般照明高约4~5倍, 光的颜色选择与店铺内的主色光、商品的固有色调一致, 这样可避免商品色彩显示的失真。而重点照明产生的高亮度光源则可以加强商品本身, 也可以塑造商品的质感、立体感与色彩明度, 同时达到吸引消费者进入的目的。

装饰照明则是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利用不同光色, 不同明度的光源营造店铺个性化的气氛, 或因品牌需求产生形象传递作用。装饰照明中彩色光是设计师钟爱的元素, 常被用来修饰店内环境, 但必须注意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影响, 环境用光必须考虑商品和场景的性质与特点,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如偏红色调的商铺用红色照明, 能产生更为激烈、热情的气氛;而采用蓝色照明, 则产生典雅的紫色情景, 给人清新感;如果用绿色照明, 就会生成脏灰色, 令人厌恶。利用色光塑造商品的时候, 光的颜色会和商品的颜色叠加, 影响物体真实颜色的表现。因此, 在商场装饰设计中运用彩色光首先必须保证对商品色彩的真实呈现, 避免使用与商品的颜色成对比色的彩色光;其次, 塑造气氛的彩色光不可直接照射在商品上, 否则会使商品黯然失色, 影响销售行为。

二、商场色彩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商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场所, 是形成有目的活动的空间, 所以, 商场的色调设计必须与人群相结合, 以人的心理为依据, 调配多样统一的色彩环境, 营造富有情感的气氛空间。

整个商场的主色调是吸引消费者进入的关键, 大的商场适合选用较明亮、温和、淡雅的色彩有利于塑造安详、舒适的购物空间, 与顾客放松惬意的购物目的形成一致, 也为顾客注意各家店铺的独特性提供很好的保证。此外, 大环境平稳、协调的色调能够调整现代都市快节奏给人们带来的烦躁感, 促成销售行为的多次产生。而小商铺的色调则可以多样化, 选择较为强烈的色彩, 刺激顾客的视知觉, 特别是具有行业特征的商铺, 更需要个性鲜明的色彩加以强调, 对顾客而言, 选择符合自身心理的产品是购物的首选目标。但个性展现的同时

也必须把握色彩的合理搭配, 过多的色彩种类只会使顾客产生烦乱心理, 影响商品的诉求。正常取色多为同类色、邻近色;避免对比色应用面积相同、纯度相同的现象。

不同的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情感体现是不同的, 给顾客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暖色调体现温和与安逸, 带给人欢乐、温暖以及热烈、兴奋的气氛;冷色调具有高雅、稳定感, 带给人高贵、严肃的心理效应;高纯度的色调视觉冲击力较强, 给人活泼、刺激的感觉。由于色彩的这种感觉体现,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营特性采用不同的色调。

三、色彩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营销概念主要的是针对某种商品的企业活动目标, 以提高企业利润、提升企业形象为目的, 传达企业使命极其社会存在价值, 这也是评价营销行为是否成功的标准。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色彩营销是一种新颖的营销方法, 它以色彩为核心, 用色彩来带动营销, 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 从而提高销售额, 最后目的与传统营销完全一致, 关键在于它的主角是色彩。在以视觉表达气氛与意境的商场装饰设计中, 色彩营销尤为重要, 把握色彩所处的时代环境, 关注色彩的产生过程, 实现色彩对消费者的心理促动, 达到最终的销售目的。

商场装饰设计在色彩选择与处理上, 必须把握与时代流行趋势的关系, 避免陈旧与俗气;考虑选择的色彩是否被目标顾客接受, 符合目标顾客的色彩心理爱好;了解不同品牌同类商品店铺的色彩主调, 避免类似而影响销售效果。选用的色彩要具有一定的视认性与明视性, 使人容易接受, 易于阅读;尽量考虑商品的性质, 使色彩能够很好地体现商品的内容、味道、手感等信息, 从而实现商品的形象传达, 方便顾客了解与选购。公司的理念是商品宣传的中心思想, 色彩选择应很好地符合企划概念, 传达企业灵魂, 这样才能使顾客熟识, 为长期的销售行为奠定基础。

竞争激烈的市场, 准确定位销售场所是取胜的法宝, 把人、心、色彩、物质统一起来, 把商品的思想传达给顾客, 把购物环境以一个陈述者的身份向顾客讲述整个品牌的理念, 是现代商场装饰中的重要性。当色彩进入比平面更大范围的空间时, 当空间的意义融入商业时, 简单的传统色彩原理及色彩搭配已经不够适应, 更多的需要各个元素之间的综合考虑, 相互协调, 只有这样, 才能够发挥色彩的功能, 让色彩成为销售行为的驱动者, 引导顾客消费, 实现商场高金额装修的价值。

摘要:在商场室内环境设计中, 大家更加关心的是空间、流线、造型等方面的设计, 而忽视了色彩的重要性。而色彩在设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什么样的色彩会影响人的消费心理, 因此, 色彩营销也成为商场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商场色彩,色彩营销,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琏年:色彩设计[M].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色彩系统设计 篇8

建筑画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 即便是手绘建筑图, 也具有铅笔素描、渲染、钢笔和水彩等绘图方法, 而以工具来进行划分则有质笔、麦克笔、彩色铅笔和计算机软件绘图。建筑师通过绘制出建筑画来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思想、个人风格以及艺术造诣, 这要求建筑师在艺术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

二、建筑画的意义

建筑画不仅仅是建筑师的创作成果, 更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工具, 建筑师和户主之间的沟通桥梁, 更是建筑师进行自省的镜子。简单来说, 建筑画并不是一个艺术作品, 它只是一个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的手段。建筑师通过绘制出建筑画, 让看到建筑画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一定的空间艺术, 能够直接地把建筑师的思想表达出来, 带给人们来自建筑师创造心灵的强烈印象。

三、建筑画的基本规则

建筑这一门学问最初起源于欧洲, 而建筑画也具有一个有兴有衰的发展过程, 通过有关学者的研究, 其发展过程主要具有几个基本规则:1.建筑学的内容和风格的变迁将会带动建筑画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改变, 两者是一致的;2建筑画的发展和改变和建筑设计师的特性、风格的变化是一致的;3.建筑画质感和风格会随绘画和印刷的工具变化而变化;4.建筑画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本身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四、室内设计色彩元素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建筑物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范围, 更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形体的体现。在建筑物的色彩设计中, 设计师往往利用多种色彩元素去体现出建筑物的个性。作者将在下文简单地介绍室内设计色彩元素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

(一) 主体色彩

顾名思义, 主体色彩是建筑物色彩设计中占主导位置的色彩元素。主体色彩大多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天花板、地板以及墙壁等建筑结构, 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关键。

(二) 陪衬色彩

陪衬色彩的选择是以主体色彩为主要依据的, 同时也要和大体积家具的颜色做平衡, 因为家具和室内装饰物也是陈设的主体, 所以两者的颜色之间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室内色彩设计的关键所在。陪衬颜色占建筑物内部面积的20%-30%。

(三) 点缀色彩

一般来说, 点缀色彩所占的室内空间面积是最少的, 但也是最醒目的色彩元素。点缀色彩不同于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 点缀色彩可以是墙上的挂画、椅子上的靠垫, 甚至小桌上的花草也可以是室内色彩设计的点缀色彩。

以上所述就是室内设计色彩元素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 该建筑物室内的主体色彩是红色和留白, 陪衬色彩是深灰色和咖啡色, 而点缀色彩是绿色和蓝色。因此,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的时候, 要注意把握室内陈设物色彩的平衡与和谐, 既不能过分统一, 又不能利用过多的色彩对比。而有时候, 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可以简约, 而充分利用室内陈设品丰富的色彩令室内的环境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令人感到愉悦和轻松。

五、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原则

(一) 选择色彩元素时应根据室内的空间大小、形式进行选择。

颜色的深浅程度不同, 给人的膨胀感和空间感也会有所不一样。当室内的空间较大的时候, 可以适当地多增加深色调的比例, 增加室内的重量感;而当室内空间过高的时候, 可以利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减少室内的空旷感;墙体面积过大的时候可以选择明亮度较低的颜色……设计师要充分了解颜色的明亮度、饱和度以及不同深浅程度颜色的作用, 才能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的时候进行创新, 同时也能够弱化空间大小、形式以及设计所产生的不足, 突出建筑物的特点。

(二) 根据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功能作用选择合适的色彩。

假若建筑物的方位是朝北的, 那么建筑物内部就会给人一种较为阴暗沉闷的感觉, 这时候, 就可以利用明朗的暖色调作为室内色彩设计的主体色彩, 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在一般的住宅内, 不同的房间有着不同的作用, 设计师要根据房间的主要功能作用, 细心分析, 进行合理的设计。除了一般的住宅, 在为商场内各种不同的活动和工作的空间进行室内色彩的设计时, 要注意建筑物的主要作用, 例如快餐场所、休闲场所以及其他售货点等, 都应该以建筑物的主要功能作用作为色彩设计的主要依据。例如快餐店可以利用明亮度和饱和度较高的颜色, 令人们在里面感到欢欣, 而休闲场所则可以利用较为柔和、沉稳的颜色, 让人们能够感到放松和自在。同时, 建筑物内部工作人员的服饰颜色也是十分重要的。举个例子, 在医院中, 医院的各种结构、医生和护士的服饰都是白色的, 长久下来人们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有很多的医院服装已经增加了粉红、浅蓝等颜色, 从而减轻了人们的视觉疲劳。

(三) 选择色彩元素时应注意符合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

进行室内色彩设计前, 设计师应与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接触, 初步了解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同时, 还可以充分地利用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搭配。但要注意的是, 假如使用者偏好于黄色、橙色等一系列会让人产生兴奋感的颜色, 却不能以此作为主体色彩, 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颜色作为陪衬色彩或者是点缀色彩添加到房间中去, 再加上合理的搭配就可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和爱好。

(四) 选择色彩元素时应以使用者的类型和年龄层作为依据。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特质, 例如, 青少年活泼好动, 可以利用纯度较高的颜色营造出具有时尚和欢愉的居住环境;而中年人偏于温和稳重, 可以把柔和的颜色作为主体色彩, 但要注意, 其纯度和明亮度都需要偏低, 例如木色、米黄色等就是最佳的选择;而对于老年人来说, 可以选择视觉硬软度较为柔软的颜色来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六、结语

总之, 要完成建筑色彩设计, 设计师不仅要了解建筑色彩的作用和色彩元素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还需要明白色彩其实是一种情感的语言。因此, 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满足日常活动、工作和居住的要求, 也要营造出一个具有个性、情调和层次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珂.手绘建筑画[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2]韩鲁宁.浅论室内环境中的色彩运用[J], 绿色科技.2010.

[3]张举毅.徐磊.建筑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色彩系统设计 篇9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观察色彩———要从有意识的角度观察色彩,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色彩感觉。不要让身边美丽的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轻易地溜走,要让这些色彩汇集到一起,调配出自己的梦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瞬间都可以发现美的色彩:在电影中发现穿着漂亮衣服的人物的瞬间,登山时发现岩石缝隙中不知名的野花的瞬间,偶然看到有意思的牌匾的瞬间……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中的色彩,记住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要了解色彩、认识色彩,培养良好的色彩感,留住对身边色彩的记忆和感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在自然中寻找既舒适又简洁的色彩感

自然是我们感受色彩最好的老师,她拥有非常迷人的魅力。蓝天和大海的色彩、土地和田野的色彩、树叶和花朵的色彩、昆虫和动物的色彩以及人类的皮肤和头发的色彩等,这些全都可以成为色彩设计的素材,自然中有让人永不厌倦的舒适感和完美感。

我们仰望蓝天,黎明前的朝霞和夜幕降临时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我们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所以说自然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虽然大自然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可以归纳出它的几种特征:

第一、与纯色相比,自然色彩的彩度呈现为中间色调以下的情况很多,即使是强烈的色彩也可以和其他低彩度的色彩搭配得非常协调。

第二、在自然界色彩的变化中,可以看到许多浓淡变化的配色。色彩因为光线的存在而存在,只要有光线的存在,任何物体都可以出现明暗的现象。通过明暗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浓淡的变化,比如海水的色彩、晚霞的色彩以及秋天落叶的色彩中都具有浓淡的配色。这种配色给人以既舒适又安全的感觉。

第三、在自然界中也可以看到像补色对比这样的强烈对比效果。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在自然风景中万绿丛中的红花、作为背景的天空的蓝色和向日葵的橙色都是互为补色关系。在自然中看到的补色关系常常给人以华丽、强烈的感觉。补色关系的配色在设计中虽然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效果,但是色调调节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体效果显得非常的粗俗。但是在自然界中看到的补色效果,却显得一点不粗俗。所以恰当地运用补色关系,就可以创造出既强烈又简洁的配色。

二、寻找渗入传统中的地域色彩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国家的固有的色彩。在特殊的地域或文化圈中,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流传下来的传统,也可以称为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当今这个年代把东西方文化融合到了一起,使他们渐渐变得不分明,但是在其间依然可以找到各个国家的传统气息,蕴含着民族性和趣味性,并且具有美丽、独特的色彩感。我们可以分析各个国家传统的色彩,进而培养出有异国气息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比如我们中国的中国红、阿拉伯世界的绿色、韩国的白色等,都具有本国和本民族独有的特色,我们在运用时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并分析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色彩,进而培养出具有异国情调的、不同的色彩感觉。

三、在流行中寻找独特的色彩感

从色彩的流行角度来看,色彩也是最敏感的,流行变化非常快,可以说,如果能够读懂流行色彩,把握住流行的趋势,就能熟识多样、敏感的色彩。

为了熟悉流行色彩,训练挑选服装是一个好办法。如果用心观察流行杂志或是百货商店的展示窗,就会得到很好的启发。根据年龄或性别的不同,在色彩感和各个趋势特点的搭配中,在适合构思的色彩和色调的搭配中,都可以找到流行的色彩,从而培养自己的色彩感。

另外,由于流行杂志的纸张质量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好的图片有很多。如果平时看流行杂志时,看到自己满意的色彩图片,可以收集起来,制作成色彩调色板,也是寻找色彩感觉不错的方法。

四、在画展中寻找宝石般的色彩

绘画中的色彩体现了画家的情感并饱含着画家对人生、哲学的理解。设计和艺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又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特别是绘画作品,蕴涵着画家丰富的感情,也表现了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色彩。

现在可以说是感性的时代,色彩尤其能刺激人们的心理和感情。所以在色彩的设计构成中,如果很好地运用绘画里的色彩,就可以制作出能够刺激人们感情的设计作品。

我们可以经常到画廊或展示会上走一走,在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的同时,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并在脑海中把有价值的色彩信息记忆下来。书的封面或书签、包装纸上的图画等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如果有与构思象匹配的色彩,或能够刺激自己感情的色彩,一定要收藏下来,这样可以感到自身的色彩感在一点点地加强。

在教学中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色彩感的辨别能力,观察得越多就记忆得越多,对色彩的感觉也就越熟悉,就会在今后的观察和学习中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色彩感。

参考文献

[1]张宪荣.张萱.设计色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全智殷.设计师谈网页色彩与风格.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色彩系统设计 篇10

1 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与城市色彩规划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城市之中,充斥着人们的眼睛。在盲目表现和攀比之风的盛行下,彰显个性成为一种时尚。色彩亮丽的广告、标识、牌匾随处可见,大红大绿的建筑也在城市之中层出不穷。城市的色彩元素都以相互敌视攀比的姿态出现,这样的城市也因此而混乱,失去其原有的方向和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城市色彩的规划出现了,城市的面貌也随之改变。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中体现了它的价值,无论是巴黎的奶白色,还是杭州的复合灰色系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城市色彩规划的载体中,不但有花草树木等自然生态景观,还有房屋桥梁等人工要素,有静态的事物,也有动态的事物。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城市的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也属于城市色彩规划的范畴。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色彩规划,就是对城市的公共设施和标识系统这两大要素,在色彩上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引导,使其与城市整体色彩和谐统一。

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部分系统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类似,要充分考虑色彩设计的内容原理、要素、地域性、审美需求、社会背景等的相互作用;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使其一脉相承。但是,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是以城市色彩规划为基础,并在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分布特点进行更细一步的分区规划。

2 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设计的依据

2.1 以城市色彩总体规划为依据

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是以城市色彩总体规划为基础的色彩规划。公共设施及标识的色彩应该与其所在环境的色彩相协调,应该成为城市环境色彩景观中的重要元素。由于公共设施及标识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之中,因此,从整体上讲,城市不同区域环境下的色彩倾向就成为区域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时的背景色,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色彩与城市色彩的关系也在此表现出来。而公共设施及标识个体的色彩设计,既要符合城市色彩的要求,又要满足其自身对色彩的要求,所以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色彩规划也就是调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自身色彩与城市总体色彩的关系。一个好的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色彩,既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和谐要素之一,同时又是自身功能的一种加强。如图1所示,提示标识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同时,也以其合理的色彩搭配,起到了很好的识别作用,并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 以色彩规律为依据

2.2.1 色彩的记忆性

由于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要方便人们识别使用,所以其色彩选择应当简炼而明快,有一定的对比度和视认度,易于辨认、一目了然,给人以深刻印象,有强烈的记忆性,使人难以忘怀。特别是交通标识、提示标识及警告标识,其色彩的搭配更应该增强对比性,提高它们的可识别性,增强其记忆性。

2.2.2 色彩的美感

公共设施标识系统的设计与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还有所不同。在绘画中常用间色强调整个画面的统一、真实,而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要方便人们的识别,更多的间色混合在一起会降低识别度。所以,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的设计应该更多地使用原色和纯色,少用间色。同时,配合适当的表现形式。如更多的色块和线条的组合;适当的色彩对比关系;适当的色彩视看面积等,都能够很好地提高认识度,突出其简洁的形象(见图2)。

2.2.3 色彩的情感因素

色彩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人们对色彩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大都是由于不同的联想形成的。如红色刺激性强,使人兴奋,那是因为容易使人联想到火焰、鲜血和红旗。色彩通过人自身经验,产生心理联想,使色彩的表现性大大增强。不同城市往往有不同的色彩倾向。欧洲人对蓝色的喜爱远远大于红色,而与此相反,中国人则偏爱红色。黄色在中国是高贵的象征,而在一些国家它则让人们联想到死亡。所以在色彩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情感因素。

3 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设计的原则

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是以城市色彩总体规划为基础,充分利用色彩规律,达到美化城市色彩空间的目的。在进行规划时,结合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自身的特点,其色彩规划应符合以下原则。

3.1 强化主体功能属性;点缀城市空间

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与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其他要素系统不同,它不同于城市建筑系统的色彩设计。建筑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颜色都很容易识别。而公共设施及标识因为他们的视看面积小,且视看的精度要求高,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的设计应该首先满足人们视看要求,且通过色彩的搭配提高其可视度。一个简单的路名牌,如果基底和字分别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灰色,那么处在路上的行人不但不容易分辨出路名牌带给人们的信息,甚至容易忽略它的存在。这样的色彩设计违背了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本身的功能属性,并不能够很好地起到提示的作用。而在步行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的墨绿色休息椅,不但能够让人们轻松的找到休息的地方,而且其整齐有序的出现,也常常是城市道路上的一道风景。

3.2 统一色彩,形式序列;提升城市品质,形成区域特色

由于多种原因,同类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也常常出现不同的样式、材质及颜色,色彩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甚至相差甚远,这样往往使城市的小景观处于混乱的状态。留心观察常会有一个地区出现十几种垃圾桶的情况,这些垃圾桶每个都精巧美观,但是堆积在一起就显得杂乱无章了。不但破坏了城市的形象,还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人们常用“清一色”来形容整齐统一,色彩设计亦是如此。也许样式上不容易统一,会有小的差别,但是如果在颜色上保持一致,那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它是整齐统一的。因为,从远处观察一个事物,最先看到的不是它的形体而是颜色。

4 结语

色彩规划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既科学又艺术的设计过程。通过良好的掌握色彩规律,充分了解城市特征,仔细分析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存在方式,就能够合理的对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科学的控制和引导。

通过合理的色彩规划,不但能够强化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功能属性,而且能够使之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并为创造城市未来美好的色彩环境做出贡献。

摘要:对城市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及城市色彩规划和色彩设计的相关原理,尝试性地提出了公共设施及标识系统色彩规划原则,对其色彩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公共设施,标识系统,色彩规划,城市

参考文献

[1]高文博.小议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J].山西建筑,2007,33(27):55-56.

[2]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32.

[3]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39-40.

[4]盖尔.戴博勒.芬克.城市标志设计[M].张凤,锌彦,王惠丽,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3-24.

设计色彩教学探讨 篇11

关键词:设计色彩教学;审美形式

中国设计色彩教育产生和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以从西方引入的各时期色彩理论和色彩构成理论为依据展开教学,色彩构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色彩训练的主流模式之一。十九世纪,随着光学和色彩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欧洲色彩艺术完成了从传统架上绘画向现代表现色彩的过渡,特别是印象派画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后抽象派画家进一步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赋予了其特有的价值,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凭借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单纯的三原色,创造出色彩的抽象表现形式——几何构成,为色彩创作注入了理性的成分。在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促进下,色彩构成在1919年正式进入德国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课堂,构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体系,我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从香港和日本引进了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对于色彩的分析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色彩观念,对色彩的体系、物理、心理等属性的认知,科学地把握色彩的规律、要素和逻辑构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色彩构成不等于设计色彩。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设计色彩的视觉和艺术规律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盲目地照搬包豪斯以来程式化的教学,长期拘泥于教条、枯燥的色彩理论教学无疑是狭隘和落后的。

设计色彩教学是一个开拓性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院校应从传统的经验圈子里走出,转换到色彩运用水平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挖掘新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为以后的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究。

一、个性色彩探究

色彩是具有精神价值的情感力量,不同的人对色彩的表现和理解是各异的,美国色彩学家切金斯认为,支配色彩嗜好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自我介入,(个人观念占20%),第二是体面的维持(自我与环境的调和占40%),第三是快乐的追求(追随流行占40%)。人还可以根据其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的色彩类型,瑞士学者马克斯.刘舍尔认为,人可分为:黄色——酷爱自由和独立;绿色——追求自身价值;红色——积极进取;蓝色——追求宁静。绿色型的人爱幻想,渴望一鸣惊人,红色型的人精力充沛,乐于体育锻炼。因此任何设计都应当重视这些人们基于个性基础上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渴望,从民族、地域、性别、年龄、生理、心理、教育水平等因素上下功夫,加强分析和归纳,诠释人们对色彩的接受规律,挖掘现代设计中色彩的精神内涵,演绎独具个性的色彩效果,提升色彩的控制和运用能力。

二、市场色彩探究

走向市场,创造出良好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是色彩运用关键。众所周知,颜色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巨大,据日本市场色彩专家研究,如果将商品按照色系和视觉规律摆放,销售额可多出10%至20%,色彩无形中成了商品附加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随着美与时尚的结合,色彩意识的觉醒,不少国家的流行色研究,色彩心理、色彩形象咨询等行业方兴未艾,我国也开始进入起步阶段。色彩构成教学不能无视这些变化,应做出适时的调整,从社会和时代的角度研究收集色彩文化的动态变迁,加强市场化的色彩设计与选配教学:如利用色彩的冷暖强化商品的特性,色相来表现食品的诱人美味和丰富营养,明度对比使消费者产生愉悦感和购买欲等等,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商业性紧密结合起来,准确的传达出去,使营销过程更省力和富有成效。

三、创意色彩探究

现代设计的核心是创新,目的是传达,色彩作为重要的造型语言之一,具有形体、文字、声音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色彩教学应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色彩多义性的认知,使色彩成为丰富作品效果和沟通大众的重要渠道。通过分析和解读色彩的表层意识、潜在意识,从中挖掘最出彩的东西,以色彩视角来观察,用色彩思维来思考,色彩规律来创造,用“色彩”说话。色彩与音乐,从物理学上说都是一种波动,都具有一定的心理效用和抽象意味,用色彩表现音乐,激发创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可提高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还能激发色彩的想象力,为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

四、色彩材质探究

不同材质由于表面的物理结构及内在化学成分特点,对光进行分解、吸收、反射和折射,产生出不同的显色效果,如在服装面料中,黑色真丝与黑色毛呢,颜色尽管相同,但给人的轻重触摸感却是完全不同的。战国的红黑漆器、唐三彩、明清的青花瓷器及民间蓝印花粗布,用色虽不多,但却单纯而丰满,标识性强,都是色彩与材质有机结合的经典。在现代设计中,色彩效果受材质的制约,需要靠工艺美、材质美和肌理美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构成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规律,从材料美学的高度,还要掌握材质、工艺、光环境等一系列物质基础上的色彩效果,达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突出材质肌理在色彩构成中的审美价值,利用色彩在空间、量、质上的可变幻性,因材设色,因材施艺,创造出丰富的色彩质感。

色彩系统设计 篇12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不少学生还存在“学而无用”的想法, 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甚至还有些学校因此减少基础色彩课的课时。色彩课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准备, 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在“教”与学生的“学”都还建立在传统的绘画模式上, 对色彩课程的理解存在着差异, 导致这个课程形同虚设, 学生怎么画都行。教师只是从中发现一些闪光点, 这就很容易误导学生, 即把学习色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怎样在画面上取得某种好的效果”。色彩课已不再是提高学生的色彩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是以完成一个“好”的画面为标准, 这就把色彩训练的根本目标架空了, 脱离了学生未来的实际需求。二是过于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 多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 如三要素对比 (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 和视知觉对比 (如冷暖对比、面积对比) 等。这些方法虽然有利于明确把握和积累颜料的色彩经验, 但往往会使作业显得呆板、程式化, 缺乏新意, 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助于将精力和时间运用在更广阔的色彩领域, 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三是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之后, 学生以手绘形式完成作业, 由教师评判成绩, 然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趋势, 单一的传统模式显得相对机械和枯燥, 如“色环”“明度九调”“色彩推移”等教学内容的手绘训练,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投入过多精力在手工制作上, 颜料手工制作作业费时、耗神, 拉长了教学的实验课时, 使学生把精力放在了画面的精工细做上, 忽略了对色彩的研究与探讨, 削弱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思维方面的训练, 其结果是“动手不动脑”, 不利于对色彩创造性的深入思索。四是我国艺术类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对专业有严格的要求, 且考试科目大都为素描、色彩, 所以选拔上来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据此, 部分教师认为没必要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重复的基础训练, 于是把色彩课课时一减再减或武断地取消。殊不知, 现今在高校扩招形式下的美术考生与以前的考生素质已不可同日而语, 许多“速成班”出来的学生, 他们的基础只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结果, 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艺术认知, 更谈不上艺术修养。

这样的现状, 给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 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需要以新的教学形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对色彩本质的认识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他们能够恰当运用色彩语言表达设计思想, 从而赋予设计对象以适合的色彩。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 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教学, 应在重视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与写实色彩一般表现形式的基础上, 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能力,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吸收各种表现形式, 着重研究设计色彩的认识表现及应用, 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构建一套较为实用的色彩体系, 并给予宽泛而自由的色彩语言选择, 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的色彩设计思维空间, 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与设计色彩的原创性审美能力。

(一) 以写生为基础, 培养主观色彩的形成。

基础色彩教学离开了绘画语言特征的可操作性, 教学思路容易出现混乱, 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的方向。但是这种以色彩写生为形式的写生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再现, 而是要求学生以头脑和眼睛进行思考, 以再创造为目的写生。因此在进行设计色彩教学中, 必须强调教学可操作性的特点, 采用以自然色彩为基础, 以色彩写生为形式, 有针对性的课题训练做支撑。在培养学生主观色彩形成方面, 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自然色彩的观察分析方法、认识规律和色彩写生实践等方面的基本思路上, 着眼于指导学生把对于自然色彩的视知觉经验加以整理、发展, 实现学生色彩经验的积累和色彩修养的升华。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研究色彩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色彩的组构方式, 摆脱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 注重对色彩面积的大小、形状、位置和不同组织结构而产生的视觉变化, 将自然物象的色彩和写生的色彩归纳、概括, 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 从而超越一定的具象、客观的写实色彩, 过渡到意象色彩、抽象色彩、情感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等主观性色彩、表现性色彩。

(二) 加强色彩与设计的内在联系。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介于绘画写生教学与专业色彩设计教学之间, 既具备绘画色彩的特征, 又蕴含用色彩进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维, 侧重运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研究色彩的规律性, 强调对构成色彩、装饰色彩、抽象色彩等的造型规律的研究。在教学中要通过讲解不同的色彩组合与视知觉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所特有的性格和它们作用于人的视知觉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及情感。色彩具有自己特定的语言和语义, 在形态相同、材质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的颜色会表达出或华丽、或朴素、或典雅、或秀丽、或庄重、或热烈的不同表情性格, 从而给人以或喜庆、或舒适、或沉稳、或愉快、或严肃、或欢乐的多种知觉感受。通过教学, 学生会认识到色彩在人的视觉感情中所起的重要调节作用, 并逐步进入主动设计的层次, 达到设计色彩课程衔接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目的。

(三) 对设计色彩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标。

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理解, 并且深入研究色彩的视觉机能和特征。在与绘画色彩比较时我们不难发现, 设计色彩有它固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设计色彩写生一方面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观察与表现, 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自然光色的变化, 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客观物象的理性认识, 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界定, 在艺术风格上做到多元化、个性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色彩原理理论和绘画技法, 还要向学生强调色彩的感觉、知觉、象征、联想、寓意等各方面的表现;追求色彩的平面、含蓄、简洁、夸张。应将学生对客观物象的感性观察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并侧重于对客体的表现、写意, 注重对色彩面积的大小、形状、位置和不同组织结构而产生的视觉变化, 强调主观感受;以现实主义作为基础, 用夸张、虚构、幻想、象征、抽象的浪漫主义表现进行写生训练;从自然色彩中提炼、归纳、组合, 采用色彩调和间隔法、空间混合法把绘画与色彩构成理论相结合完成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只有这样, 才能挖掘学生的求异潜能,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独具个性的审美情操, 改变以往教学中的机械化、程式化的绘画风格, 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注重借鉴其他形式艺术。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除了掌握色彩原理及色彩的造型能力外, 借鉴传统色彩和对其他姊妹艺术精髓的吸收、借鉴, 是进行色彩学习更有效的途径。借鉴前人的经验及成果, 通过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使之转化为艺术的一种再创造, 依创意所需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归纳、组构新的色彩形式。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中外优秀作品, 详细分析其作品的色调和色彩的关系, 以及色彩的构成元素等, 使学生根据传统审美规律和从现代大师作品中悟出真谛, 并从中感受审美表现的色彩语言技巧, 在借鉴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激发创作的灵感。同时, 自然为师, 向大自然和多彩的生活学习, 自然界四季变化和动植物变化万千的色彩为我们提供了色彩美的源泉, 激发了遐想的空间, 拓展了新的色彩思路, 将大自然色彩元素进行提炼、归纳与重构, 注入新的设计思维, 使自然色彩转化为艺术美。另外, 借鉴和学习民间艺术作品中具有纯真质朴和鲜艳浓烈的色彩特点, 再按自己的想象及构思需要重新组构和表现, 获得新的表达情感色彩。借鉴与重构是一个十分注重分析和再创造的过程, 在借鉴色彩的学习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对其色彩的构成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式学习, 找到色彩的规律性和色彩特征, 重在认识和理解, 培养创造性构想的能力。使学生在色彩借鉴重构练习过程中变成一种有创造性的学习表现,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色彩重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增强对色彩的理解及色彩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 指导学生多读书, 提高艺术修养。

设计色彩是文化的载体, 不是简单的技巧, 不是表达事物, 而是用形色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如果设计者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 就很难设计出思想深刻、形式感强的作品。形式是传递思想的外在媒介, 是艺术修养的直接反映。技术虽然是艺术不可或缺的, 但终不能代替艺术, 若没有思想, 则作品平淡庸俗。技术不能提高人的素质, 素质是多方面的, 是文化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技术才能得以升华, 作品也才能被赋予深刻的内涵和极强的形式美。一般的师徒传承与高等设计教育存在最大的不同之处, 就在于高等设计教育能提高学生全面的文化修养。目前招收来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成绩相对差一些, 所以, 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因此, 在最初的设计基础教学中, 教师指导性地向学生介绍和推荐一些有关中外设计史、中外画论和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书籍, 从低年级开始就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能够依靠综合文化艺术理论修养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深层的问题, 为将来培养能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专业设计人才, 拓展和提升他们在艺术上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总之, 设计色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已深入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教学。在设计色彩课程探索与研究中, 教师应凸显探究意味, 突破教学传统模式, 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高度,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设计色彩的特点、表现形式和应用, 着力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观色彩表达和运用的设计色彩体系, 并给予宽泛而自由的色彩语言选择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富于个性、创造性的设计思维空间。相信经过锲而不舍的长期实践, 学生的色彩设计素养和色彩审美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进:设计色彩教学模式探索[J].美术大观, 2009, 6.

[2]任陶:浅议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色彩[J].美术大观, 2008, 11.

上一篇:临床路径分析下一篇:辩证统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