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统一

2024-06-05

矛盾与统一(精选10篇)

矛盾与统一 篇1

演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一个神奇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 去演绎精彩时空里的无限可能, 去体验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极尽所能的穿越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 洋洋洒洒三五幕, 悲悲喜喜一轮回。正是被表演的这种特殊魅力吸引, 对表演无尽未知的喜爱与探索, 让我义无返顾的踏上了这条路, 推开了表演艺术的大门, 成为了茫茫漫漫的演员大军中不起眼的一员。

演员,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用自己的身体, 语言, 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出舞台剧,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去与观众进行着最真实最直接的交流, 心与心的交流。

一个好的演员, 或许他的真实名字, 我们不曾记住, 但是我们却可以看一眼就说出他 (她) 曾经塑造的角色的名字, 做到了塑造的人物深入人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 因为这就是一个演员的生命力, 这才是一个演员的生命力。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好坏, 看的是他 (她) 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作品, 什么样的经典人物形象。我们是因为一个或几个优秀的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才认识了某个演员。这也就是演员的特殊职业所在吧, 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 塑造人物, 既是创作者, 又是创作的材料, 最后是创作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 在舞台上, 演员是如何把握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的, 把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结合在了一起, 是如何把两者之间矛盾统一的.

演员通过研读剧本, 分析人物, 体验生活, 最终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是两个个体, 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是矛盾的。演员是在剧作家所创作的文字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个文学形象是剧作家以文字和语言创造出来的, 它有其自身的客观标准, 即它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给演员的创造以规范。就像在《爆玉米花》中, 布鲁斯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导演, 奥斯卡最佳电影导演奖的获得者, 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在创作布鲁斯的时候, 通过研读剧本, 分析角色, 首先在年龄上就得寻找四十多岁中年男人的那种感觉, 包括走路, 说话。通过影视资料, 文字资料, 了解西方上流社会绅士的生活习性, 尽可能多的去丰富人物的血肉。你不能天马行空的按着自己的思维把一个外国的成功人士演成一个旧社会的土财主, 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虽然我是以自身的条件去进行创造, 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本?爱尔顿笔下的布鲁斯。这就决定了演员是创作者, 但又收到创作的角色的文字形象要求的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讲, 演员的创作不应该是自我表现, 而总是在创造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 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另一个人, 一个特定的角色。既然演员的创作必须从自我出发, 根据自身条件与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去创造角色, 同时又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或者说是很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因此演员与角色之间就不可能不存在矛盾。

演员就是人物, 通过演员这个载体, 活生生的把人物呈现给观众, 两者是相依为命的一体。演员从自我出发, 运用正确的创作方法, 最终达到创造出特定的人物形象———角色的要求。由于演员在角色的创作中只能是以其自身作为创作的材料与工具, 所以他的角色的创造, 不论是与自己有多么不同的角色的创造, 都必须从自我出发, 因为演员本人正是其角色创造的现实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 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角色的创造。但是, 演员又不是角色, 不论演员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演员本人何等相似, 都绝不可能等同于演员本人, 需要演员在分析, 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和体验, 抑制演员本人与角色相悖之处, 发展其与角色相似之处, 在可能的范围里改造自己以适应角色的要求, 在表演时做到“此时, 此刻, 我就是”这样一种假定的状态, 最终“化身成角色”。

所以演员在创作中, 一方面始终清醒的把握与控制着自己的人物的创作, 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 包括自己的情感的投入。引导自己进入角色, 是运用自己的生活与艺术上的修养和利用自己的身心与心灵的来创造角色, 在利用是既要发挥自己与角色相近之处, 又要抑制其与角色相悖之处, 一切都要经过加工和提炼, 最终以角色的要求, 也可以说是以“理想的范本”为归属。演员与角色的矛盾是由演员来统一的, 但是最终应该统一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

演员, 在浩瀚的空间里不过是一粒尘埃, 但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 来书些这别样的人生。春夏秋冬, 古今中外, 用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矛盾与统一 篇2

矛盾的对立统一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性和统一性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相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毛泽东说:“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统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事物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统一性在十五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于2004年9月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胡锦涛主席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哲学上说,和谐是矛盾的一致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相统一的社会。

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方面。所谓和谐社会,指的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例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指人发展时要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人类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统筹城乡、统筹东西部发展,便是要使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能更好的协调,能够更好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这种和谐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有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工作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样的矛盾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矛盾的对立性,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科学论断至关重要,说明了我们在长期的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坚持矛盾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的这一基本观点。在不断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和谐,在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与解决中,达到了各因素的统一。

所以,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既看到和谐社会中相互统一的部分,也应看到,和谐社会也是有矛盾存在的,那些认为和谐社会不会有矛盾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正是这样的矛盾,正是我们在不断处理矛盾中,社会才可以变得更加和谐。马克思的实践观与生态环境

马克思的实践观与生态环境

作为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实践一直被深生态学者狭隘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单方面的改造和控制,而无论从实践概念本身还是其现实历史性上来说,实践都不是生态问题的诱因。文章分析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的生态意蕴,进而阐明,人类与自然是实践基础上现实的、历史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中的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体关系,同时,生态问题解决的策略中,实践仍然是根本的方式和载体。

劳动实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控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日渐凸显,已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存续发展的时代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绿色理论将人类实践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实践理论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过分强调,无限的发展生产力以及专注于改造自然、忽略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是生态问题的根本成因。那么,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根本方式,不存在人的实践关系之外的自然界,也不存在脱离了任何具体生态环境的人类实践。第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在人作为与其他一切自然生物一样的生物体特性,也表现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第二,实践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存在、并创造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信息交换,“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57。第三,在现实的历史层面上,人类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实践的统一体。这一方面表现为具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文明形式,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产和文明形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其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实践一直是被作为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来理解的,这造成了深生态学对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狭隘理解。自然在历史和社会文明,尤其是物质中,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伙伴”,和人一样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表现在自然具有不依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单独的类的发展作为主旨,而是以全面的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人与自然的主体际关系具体地表现在实践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之中。第一,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还表现在实践必须依靠客观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开展,它的成果也必须以相应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也不仅体现了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创造性活动,也表现在人的生产实践必须符合外部世界的尺度,必须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身的需要;第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无法超越现存的社会史,也表现在社会生产必须基于一定的自然史。

最后,人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地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人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人的实践创造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的高度统一当中,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生产方式转型中生态变迁的作用,但后继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内在地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自然的生产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自然的生产关系,是受着自然条件制约着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协作方式,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和它们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自然的生产力决定着人类劳动中的生产资料、再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自然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人必须遵循和保持自然系统内部的各种依存的联系。自然以内在于人类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式发挥着其主体性,它与人类的实践互动方式,产生了文化、社会、劳动和自然的整体。人作为既是自然物又是属人的特殊物种是这一互动过程的集中体现。

劳动实践与生态危机关系。既然劳动实践在理论上并不具有导致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现实中劳动实践又是怎样与生态危机紧密相连的呢?

首先,私有制与雇佣劳动使劳动发生异化,进而促使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人与自然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中日渐产生并加剧的:“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2]274。第一,私有制迫使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原本类的生产活动变为了维持个人生存的基本手段,而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垄断,更在全社会层面上使类生活变成了家庭个体的谋生以及个人的生存,并且使生产资料和自然成为了人劳动的直接对象,而不再是互动的主体;第二,雇佣劳动在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集中的基础上产生,它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作为生产的要素纳入到利润的追求当中,于是人与自然统一的生命体变成了利润链条上两个可计算的零件,人和自然异化同步发生。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割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天然的、交互的联系。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通过掠夺资源、过度生产和排放,割裂了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变换,将利润的增值逻辑应用到自然界;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割裂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这种变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中简单的能量交换,而是基于一定制度形式下的与自然和人的本性相对立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依赖关系,它表现为不同的文明和劳动组织形式。资本“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人类与自然最初的对立形成了,并通过技术理性和异化消费进一步促进生产和强化人与自然的异化,使人失去了实现自我的总体性追求,自然由决定生产方式的主体变为生产索取和消耗的对象,自然之间有机的物质变换变成了生产—消费—垃圾的单向循环。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论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的认识是科学是“历史的强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精辟论断也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并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最重要因素。

所谓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而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主体活动的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也有着利与弊两个方面。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此即我们的众多学者常常所说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缘由或依据。

为什么会出现“异化”呢?科技中的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或基础科学)本质上是非功利的,它不仅揭示了事物具有的确定的属性、规律,要将其变成现实,须经主体能动的选择,科技之所以会产生双刃性社会效应,是由人类自身和一系列社会因素造成的:第一,价值观的偏差:作为合目的性的科技活动,是同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利益相联系的,对科技的极端效益至上的功利主义利用,导致科技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日益分离,使人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但这决不是科技的罪过;第二,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一定条件下,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整体性联系的认识不足,往往陶醉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欣喜之中,忘却它给自然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三,社会因素的制约:受特定社会关系制约的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它对社会起到的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关键在于谁在使用它,做对谁有利的事情。因此,科学技术虽然发展了,但是发展不足。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尚未意识到某一项科学技术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或者意识到了但没有找到克服其副作用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等。再次,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思维方式的的变革。正如科技影响思维主题、思维客体和思维方式,使联系方式的变革,扩大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四、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于人与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核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正如最近发生的人本核电站核泄漏问题一样,都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科技在不同的制度下,有时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目前,“全球问题”的出现如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解决科技进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重构科技活动的合理性机制,保证科技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第一,要对科技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健全科技成果应用的评价制度:应把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联系起来,并要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行预测、评估、控制和监督,保证其产生正效应,而把负效应控制在最低点;第二,发挥政府决策功能,加强科技立法。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使符合人类利益的科技活动从法律上予以保证并得以有效的实施,确保科技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增强全社会的科技伦理意识,提高科技主体的科技责任感。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应用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不仅取决于科技评价制度和法制保障,更取决于人类自身的素质,取决于人类科技伦理意识的提高。为此,一要进行科普教育,让民众了解科学,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科技意识,崇尚科学精神;二要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民众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科学的人道伦理观念;同时要提高科技主体的科技责任感。为了实现科技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科技主体的科技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任重而道远。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如何使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可以正常经营,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个别劳动时间越低,在竞争中越处于有利地位,收益也越多。但怎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呢?只能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在生产中采用科学技术。因而,价值规律的作用必然刺激商品生产者为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在生产中不断改进技术。每个商品生产者在一心获得更多收益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下,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便必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实际上成为市场的晴雨表,给生产者提供信息,让他们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当某种商品价格涨到价值以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生产者就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这些部门,导致这些部门的生产扩大和供应增加;当某些商品的价格降到价值以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生产者就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些部门抽出,导致这些部门的生产缩小和供应减少。价值规律就是这样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社会资源按比例合理地配置。

作为价值规律实现形式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统称为市场机制。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发挥分配社会劳动作用的惟一机制。直到当代,市场机制仍然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基础性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它的自发性,千百万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价格信号的诱导下自发地调节各自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而他们这种互不相属、各行其是的经济活动,又引起价格信号的进一步变动,从而引发新一轮调整。

市场机制的优点是:首先,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不断的微调,使社会的生产和需求自动趋于一致,从而使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一种自动趋势表现出来。其次,在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这种“自动化”的优点显得更加突出。

现代经济的特点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产品种类数以百万计,技术创新呈加速状态,人们的消费偏好多种多样,社会需求结构与供应结构空前复杂。几十年前,我国经济运行没有达到这种程度,通过计划机制、行政指令直接配置社会资源,已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如果在经济已有了相当发展的今天,仍坚持用传统的计划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其后果如何,不难想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自动化”的市场机制收集、处理和发布有关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巨量信息,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必将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我们要全面地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它既有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这表现在:

首先,市场机制在收集、处理和发布经济信息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商品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来调整对资源的配置,难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根据价格的涨落来扩大或缩小生产,往往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并不能恰当地达到供求平衡,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次,市场的不完全,致使市场机制作为商品生产者行为的调节机制,是不完全的。这种调节往往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因为商品价格的涨落变动,是在供求关系已经失衡,原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已经暴露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事后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社会资源的浪费。

最后,这种自发调节作用,引导生产者乐意生产价高利大和见效快的产品,只顾追逐私人局部利益的短期行为,而不愿投资于微利或见效缓慢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因而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中长期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必然的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要求要通过自发的和自觉的两种机制——市场和计划的结合来实现。现在,连长期将经济“自由放任”奉为神圣教条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市场机制的缺陷也有了认识,从而建立起政府调控、产业政策等一系列旨在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政府干预机制。一些西方国家还曾实行经济计划,对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论文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此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党的工作中更加自觉地运用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党的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交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和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当代中国根本的决策规范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精英主义,又反对大众主义(或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要求无条件代表社 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反对任何精英特权和官僚等级),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要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要重视与群众及社会团体的直接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制定和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失败。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依据

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我们在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实事求是,趁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但是不同的矛盾又各不相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有重要意义,这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一方面,这有了利于我们正确解决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欲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欲特殊性是相互联接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相互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系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1.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2.同时又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又不均衡,现在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各国具体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矛盾的普遍性;各国的国情、环境、历史条件又不同,具体实践必然有自己的特点,这事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相结合才能找到设和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搞好革命和建设。

矛盾与统一 篇3

关键词:严复 天演论 信达雅 目的论 晚清

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时社会上正酝酿着一场政治和文化的巨变。政治上,晚清制度腐败落后,政府已是垂垂老人、摇摇欲坠;文化上,国内各种势力把西式现代文明大量引入中国,对清廷或颠覆或拯救,混乱不堪。与此同时,一场近代翻译运动也应运而生,严复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除了政治家、教育家等头衔,严复还更多的被称为启蒙思想家,而他所具备的启蒙价值,正是体现在他翻译的西方先进作品中。通过翻译《天演论》等大量介绍资产阶级思想的学术著作,进而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严复被誉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一.对严复翻译理念的当下再议

以色列翻译理论家Gideon Toury指出,翻译标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文本标准(textual norms),第二类被称作超文本标准(extratextual norms)。[1]所谓文本标准就是译本本身,因为它是译者标准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而超文本标准则是译者或其他人士提出的半理论(semi-theory)以及批评性观点。他还指出,这两类标准常常是有差距的,甚至往往会存在矛盾。因此要弄清楚某一标准的确切含义,常常不能孤立地来看,更不可望文生义,必须结合译家的其他论述,特别是要结合他的实践。严复的翻译理论及方法,概述在他翻译的《天演论》的“译例言”中,其首倡了“信、达、雅”的“三字真言”翻译标准。郭宏安先生在《恶之花之跋》中对这“三字真言”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

我们从严复翻译外国作品的实践来看,其译文大多运用意译,而非采用直译,你很难把原文的文字与其翻译作品的句次加以对照比较。在翻译中,严复常常根据原著中的某一思想或观点,脱离原文展开论述,借而抒发自己的见解。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天演论》视为严复自己的作品。

“信、达、雅”这种翻译理念的提出及流传不衰,其实反映了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注重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文体风格相统一的本质,而其中又以“信”为首。[2]可以看出,严复把“信”(不背本义)看的比较重,摆在了基础性甚至是先导性的位置,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果连“信”都没有做到的话,基本上相当于没有翻译。

在“达”和“雅”方面,严复也备受争议。“达”讲求的是精确的再现原文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严复严重偏离了作者的原义,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果从严复想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宣传进步思想的角度去理解,严复的翻译其实是符合“达”这一标准的。另外,严复过于追求古雅对于一般人来说译文“确实难以理解”,而学界质疑最多是“雅”作为翻译标准的理据。华中师范大学黄忠廉教授指出:“应把严译及其主张置于更大的文化背景下,研究域外信息的摄取方法;严译名著并非尽善尽美,却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法制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奥妙值得研究。”[3]

二.“信达雅”在翻译实践中的矛盾性

其实,作为“信、达、雅”这翻译理念的创始人,很多学者认为严复本人在其翻译实践中就没有很好地恪守和贯彻这一理念标准。“信、达、雅”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案例佐证,尤其是在最基本的“信”这一方面,严复都没有做好“忠实”于原文。

1.严复对“信”的理解与操作。单就对书名的翻译来看,严复翻译的一些作品的书名,有的是根据原著书名意译而来,但也有很多书名翻译时被他做了删节处理。比如,他把Evolution and Ethics译成《天演论》,将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译成了《原富》;有的书名在翻译中对文本进行了改写,如他将History of Politics译成了《社会通诠》,但我们知道History of Politics中的Politics不管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有“政治”的意思,而不可能被译为“社会”。另外,严复还有意对原著的思想内容或观点的改写。在思想内容方面,《天演论》一书与原著文本相比较,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天演论》巧妙地用社会达尔文主义代替了赫胥黎在其原著中所表现的进化伦理观。那么,严复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严复是通过加在译文中增加案语、评论,并运用删节和改写等方法来实现的。例如,在《天演论》一书导言部门第一节中,有一段关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演化进程中的文字描述,严复在翻译时对其进行了改写,在严复的译文里,“神思知识”和“政俗文章”这两个词汇在赫胥黎的原文中均没有与之相对的文字。其实,严复想表达的就是——进化规律不但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

有学者指出,严复早在翻译《天演论》之前,其实就已经广泛涉猎了达尔文、斯宾塞等欧洲思想家的先进著作。这其中,令他最钦佩、信服及认同的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可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理论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这是他本人所无法摆脱掉的。本杰明·史华兹曾明确指出:“严复自己的先入之见在他的译著中到处显现”,“凡是他的先入之见没有闯入的部分,原文的一般意思则能基本上被无损地译成中文”。[4]

2.“达”何人之“旨”?作为翻译大师,或许严复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性,他在翻译《天演论》时就曾经说过:“词句之间, 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并承认这种方法“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这里所谓的“达旨”,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达”原作者之“旨”,即应该属于“信”的范畴,二是指“达”译者之“旨”,他的言语表达只有“达”了他心目中的“旨”的话,才能算是“达”或“通顺”的。

在翻译《天演论》之前严复就已经接纳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当读到有关“演化只发生于自然界”的文字时,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而结果是,严复将赫胥黎的思想误读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严复的这种选择恰好符合了其翻译目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唤起民众的救亡图存意识。严复对很多翻译文本中的部分思想内容或观点进行改写,反而促进了严复翻译目的的实现。因此,我们与其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要宣扬赫胥黎的相关学说和观点,倒不如说是严复想通过《天演论》来“达译者(自己)之旨意”。可以说,严复对很多翻译文本中的部分思想内容或观点进行改写,反而促进了严复翻译目的的实现。李泽厚在《论严复》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恰恰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现实,‘取便发挥的‘达旨”。[5]因此,我们与其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要宣扬赫胥黎的相关学说和观点,倒不如说是严复想通过《天演论》来“达译者之旨意”。

3.对“雅”标准的再认识。“雅”就是指翻译文字的优美吗?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因此,在对严复的种种批评中,对“雅”这一标准的探讨也是学界争议的重点。

如果把“雅”等同于使用汉以前的文体,那么这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显然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但是,严复的“雅”是否就是指文字优美,实在值得深究。翻译家王佐良就曾指出:“选择汉以前字法、句法也不只是从语言或风格着眼的”、“雅,乃是严复的招徕术。”[6]这里所说的“招徕术”,是指严复在翻译西方作品时,故意运用古雅的古文句法组织文章,以引起国内士大夫观读的兴趣,从而达到介绍西学、灌输新思想、以文化救国的目的。“雅”正是严复为达到其自身目而运用的一种特殊翻译手段。所以,“雅”(目的法则)又优先于“信”(忠实法则)和“达”(连贯法则)。[7]

可以看出,严复并不只是为了文字优美而采用汉以前的文体,他更多的恐怕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考虑的。严复自己也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8]这一层“不得已”他并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测。严复译的作品对当时封建守旧的士大夫来说,无疑是一副“难以下咽的苦药”,因此他要给自己的译作涂上一层“糖衣”,也就是采用汉以前的文体。

三.目的论视角下严复翻译的统一性

严复所生活的的晚清时代,社会就已开始受到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影响,无论情愿或不情愿,都必须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意识的精神洗礼。

1.严复翻译实践中隐含的目的性。严复从事翻译活动,一向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那就是介绍民主思想,推广西学,启迪民智。他的译著都是反映资本主义国家思想和制度的社会科学著作。因而,我们在看待严复时,要认识到严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家,而是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翻译家,这对于理解和研究严复的翻译是非常必要的。

在笔者看来,严复首先是位启蒙思想家,其次才是位翻译家。严复在译《天演论》自序中曾说,“风气渐通……然亦有一二巨子訑然谓彼之所精,……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又断断乎不如是也”。[9]可见,严复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是带着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他之所以提倡多多翻译西方的科学经典,是因为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抓住了西方发达的根本,能够直探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脉之所在”。

2.严复翻译实践中的意识形态操纵。所谓的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系统总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观或世界观。[10]从翻译学理论来说,翻译在根本上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下,翻译行为自始至终都将被赋予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烙印。而在清代,彼时的翻译者大多是社会上的上层知识分子,他们在从事翻译活动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严复的翻译活动带有鲜明地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倾向明显受到近代中国长期以来“救亡图存、救国保种”主流意识的影响。严复在身处的特殊社会大环境之下,在翻译时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进行“改写”,从而达到适应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迎合特定的读者群的目的,是无可厚非的。

综上,笔者认为:严复通过翻译资产阶级著作这种学术性的方式,达到了启迪国民、开启民智的社会目的,其译著不仅是他学术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他传播西方社会先进政治思想的直接载体和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对西方社会先进政治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充分认知,也增强了其译著的思想魅力。因此,严复的翻译实践表面上虽然在很多地方没能与其提倡的“信、达、雅”的翻译理念完全契合,但考虑到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局限,以及其翻译达到了设定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故笔者认为严复的翻译实践与理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玲英.严复翻译之“信”与意识形态操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109.

[3]黄忠廉.变译观的演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47.

[4]韩江洪.严复翻译中的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2008,31(1):57.

[5]廖七一.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J].2016,37(2):90.

[6]王佐良.严复的用心[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7]胡东平,刘惬文.目的论映照下的严复翻译策略解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93.

[8]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8-1984)[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9][英]赫胥黎.天演论[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杨扬.从操纵论角度看严复的翻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502.

矛盾与统一 篇4

关键词:护理,患者,矛盾,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护理与患者的纠纷更加突显。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甚至无过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争执,以致引起护理纠纷。紧张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而个别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致使医疗护理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化解护理患者矛盾,已成为摆在医院和护理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护理患者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客观环境因素

在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言行往往趋于实利主义,在转型期社会,对于许多新产生的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许多人常常会将自己预设为利益受损害者,处处不满,患者不满意自己的经济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差距,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劳累和收入较低也常常心有不满,这些往往会成为护理纠纷的潜在心理因素。其实,如果双方都能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医护人员要多一份责任;假如我是患者要多一份理解,就可能避免许多矛盾和纠纷。否则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事大吵,没事小吵。其次是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几乎各大医院都面对着这样的共性问题——护理人员紧缺。由于护士待遇低、常年“三班倒”、节假日又不能与家人团聚,造成了一部分护士辞职、改行,这就相对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士“无暇”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就不能真正贯彻落实,患者的知情权、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受到了忽视,就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的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如加药时不戴口罩,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聊天或接听移动电话、输液时被动等待患者打铃、巡视病房及对患者应答不及时……这些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不满。交接班流于形式、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等现象,也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1.3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技术操作不熟练

甚至有个别护士,静脉穿刺很少能一针见血,上大夜班抽血也往往因不成功而留给下一班,不仅仅同事不满,患者对她的评价也是“还不如一个见习护士”。还有的护士尽管对患者和蔼可亲、有问必答,但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甚至含糊其辞,这些也都会造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投诉。

1.4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

患者就医时享有以下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安全权;④求偿权;⑤尊重权;⑥获得知识权等。有的护士并不了解这些法律权利,因此工作中也就没能维护患者的权力。这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1.5 书写护理文件不认真、不及时

有的护士未能认识到目前护理记录已成为判断医疗纠纷性质的重要依据,书写护理记录不及时,甚至超过1周了才补记;护理记录中出现涂改、刮痕;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未能在6h内完成或记录不全,均可导致医疗纠纷。

1.6 护患之间沟通不够

工作中护士需要面对文化程度各异的患者,其中也不乏“医盲”。某院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医师为一患者开具了一种药——颠茄片,由于该药易风化,发药时往往是无需打开铝箔包装,但粗心的护士并没告知患者服药时要除去铝箔包装,患者便一口吞下了带着铝箔包装的药……结果可想而知,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大了开支,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可信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小的护理纠纷如果在事前护理人员“多一句嘴”,主动与患者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

1.7 其他原因:如收费不合理

有的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收费不满意,手持住院清单到护士办理论,当班护士因时间、或知识或态度等原因未能给予满意解答,造成纠纷。

2 护理患者矛盾的解决办法

2.1 医院要重视人文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医疗环境。

护患关系是双方面的,医院首先应当让患者有入院如家的感觉,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信任也自然会影响、“传染”给医师和护理人员。

2.2 加强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业务、素质教育两手硬,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

提倡换位思考,倡导人文关怀护理。当然,如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也有其客观因素,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让护士尽可能有多一些时间与患者沟通,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2.3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注意护士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护理业务中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更需要及时更新。

2.4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护士应明白护患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没有契约的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因此,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其内容及要求,熟悉患者的权力以及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做到慎独自律[2]。

2.5 认真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

记录内容要针对性的记录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病情变化的症状、体征,记录化验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临时给药药名、剂量、服药后反应,记录患者有症状时医师的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患者宣教和告知的内容。对于侵入性操作,不管患者是否选择做,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3]。

2.6 以诚相待,加强护患沟通

爱心和包容能融洽护理患者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使患者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多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并努力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其知情权,不遗漏应告知的事项,还可同时向他们传授健康及护理知识,从而减少双方误会,避免相互间的摩擦。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要通俗易懂。

2.7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化解因费用问题引发的护患纠纷[3]。

总之,要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司惠芳,潘碟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3,19(2):18.

[2]吴宜膺.五种意识及护理纠纷防范[J].右江医学报,2005,33(4):434.

高二作文,有一种矛盾的对立统一 篇5

本篇高二作文是由本网网收集整理,欢迎参考!

英语•大禹

当“倒装句语法”的幻灯片熄灭,充满花香鸟语的下课音乐响起时,英语老师立马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同桌抓紧了老师劈劈啪啪一连串问题拿下:“老师!条件从句中有should、were、had三个助动词时,if就要省略掉让这三个词提前吗?”老师答:“对!从句的任务很重,为了更好地为整个句子工作,它舍弃掉了自己的一个零件‘if ’,但它能使自己的句子更加简洁与完美!”

快要沉睡的细胞在老师的最后一句话中忽然振作起来了!

――感叹苍天五千年,英雄无数,前仆后继。

我突然想到了大禹。

为什么大禹的名字能流传千古?为了帮百姓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社稷着想,为天下献计,为苍生拼斗!不但功成名就,也终让身名永载史册!

物理•布鲁诺

那天抬水经过隔壁理科班门口,听见物理老师慷慨激昂地在讲台上演说:“有的光――为什么――放着大空间不呆,宁愿去为那两个缝填补空缺,做别的光都不喜欢的工作呢?下岗了没事找事吗?当然不是!大家看屏幕――经过双缝干涉后,它变成了更加漂亮的七彩光!变得更完美了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双缝干涉?一道彩光突然打开了眼前世界,古罗马与古希腊的绚烂文化划开天际――那是文艺复兴在工业世纪开始了!无数宣扬人文主义的.仁人志士被教会陷害。当时天文学正处于萌芽时期,科学的星星之火被黑暗势力驱赶着,因此当哥白尼的“日心说”引起大动荡时,支持他的席位很需要有人来填补,但是惧怕恶势力的人畏畏缩缩,天文界陷入一片黑暗。

此时此刻,布鲁诺毅然填补了这个空缺。为真理工作,他不顾一切!为整个天文界的努力使他被燃烧的灵魂熠熠生辉!

地理•五人

这回的期末考又败在了“坎儿井”问题上,可谓屡战屡败啊!苍天无眼妒英才!――我哪料得到这冰川水放着安逸的高位不做,跑下来为土地打工呢!“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地理老师得意地笑着说,“浇灌土地本来就是水的天职,如果它们占着高位永远做冰川而不做水,到头来被太阳一晒,化为气体,就活不出任何水的意义了!为土地舍身工作,换来了啥?水的生命达到了最高价值啊!”

不知怎么的,听了之后,突然想到了那五个人。这冰川水正如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杨涟、周文元五个人啊!他们宁死不屈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高风亮节,虽死犹生的伟大情操正是拯救了百姓后所体现的!他们只是农民,但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的确是百年难逢的际遇。假使这五个人贪生怕死,那么,他们固然能享尽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仆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扼腕叹息,抒发他们那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这五人正是为了人类牺牲,从而达到自己人生的完美啊!

政治•劳卫委员

我向来看不惯以貌取人的行为。

每当有人问我:“你在班里是什么职位。”我总是很从容地回答“劳卫委员”。有人惊讶,有人冷笑,也有人将信将疑。

惊讶的人问:“扫地的活也愿意揽?”

冷笑的人说:“小官也好当?”

而将信将疑的人则淡淡一笑,不露声色。

谁说劳卫委员是扫地工人呢?那是肤浅!

踏踏实实的课余工作才是我真正所希望的。走过十几年,我终于还是遇到了。为班级的“卫生事业”工作本来就不是丢脸的事。我也不在乎在别人不屑一顾的眼光里为劳动付出激情。每一次的月卫生检查中,我变得更加仔细了,这仔细让我在数学上更加严谨;每一次的查后反思与总结中,我的思想更成熟了,这成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周密;每一次的学校义务劳动让我的责任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责任心让我在作业中更加一丝不苟!

谁说劳卫委员是扫地工人呢?那是浮华!

非要贪图巧言令色,文质彬彬的职位才高尚?可悲的人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是真实的踏实的坚实的,能让自己不断完善的都是好工作。思想的富足与学习上的上进都是一学期的工作所得,我明白了有时少说多做才不会活得空虚。为班级工作我得到了什么?是更好的心态与更健康的人格啊!忽然想起政治老师曾经曰过:“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两方面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与统一 篇6

[关键词]对立性;同一性;矛盾两面性及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中讲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一、“道德经”的矛盾同一性解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统一性是“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趋势。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而存在。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告诉我们:在了解了善良的同时,也就知道了邪恶;知道了生的含义,也就了解了死的概念。推而及之,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失败、悲伤,才会明白什么是成功、愉悦。矛盾的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前提,离开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正如《道德经》十一章中“无之为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揭示有和无相辅相成的关系,反映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另一种情形就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全而归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委屈反而能够保全,弯曲却容易得到伸直,低洼的地方才能积满,破旧的物品才能生出崭新,本身少取才会有得,贪多就出现迷惑。在一切相对的矛盾对立中,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第四十二章“损之而益”中“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揭示的是损和益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而又是说明最柔弱的东西一旦条件具备了也会转化成巨大的力量,这些都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道德经”的矛盾斗争性解读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焉”:“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贞臣。”意思是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显示出仁义。投机取巧的聪明智慧出现了,才有了狡诈和虚伪。家庭亲戚之间不和睦了,才显示出孝慈。国家混乱动荡不安了,就会出现贞节之臣。所以社会依据道德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条文、法令法规,来保证和谐运转。道德标准、法律法规都确立了对立面,有好坏之分,有对错的差别,正是有了这种分别,才有了奖惩制度,从而确保人类社会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在讲,万物都是有阴阳之分的,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对立,说它们相互排斥对立,是因为它们是分割裂变来的,具有相排斥的天性,正是因为这种对立,才构成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才使万物得以安宁生存。这种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体现在整个哲学世界中,它们又被同一性所制约。因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道德经》的矛盾对立统一方法妙解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容很丰富,层次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感悟,体会它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指稳重沉静和轻浮狂躁是相对立统一的,我们认为稳重沉静符合大道,轻浮狂躁违背规律,不能长久。《道德经》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保持沉稳冷静,表现得从容不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又是说祸福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如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矛盾,对人生所受的一切都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心态和视角去对待它。乐观向上积极,看上去坏的事情也会变成好事;悲观沮丧消极,看上去好的所遇也会变成坏的遭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则讲勇敢到胆大妄为的时候就会被杀死,勇敢但不忘乎所以就能活下去,这两种选择,获得利或遭害。上天所厌恶的,谁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面性,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我们要权衡利弊,建立好的条件,去除坏的可能。追求平和、圆润,去除圆滑和投机,为人处世之道以诚、真为要。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说,顺从与违背相差多远?按照老子的观点应该相差不远。我们一不小心就从美善走向丑恶,所以就不可不畏。告诉我们遇事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看上去是失败的事情,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再试一次的决心和信心,勇敢坚持,那么成功的契机就会生出水面,别样的风景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同样看上去成功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加以认真对待,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总之,老子《道德经》里的辩证法思想启示我们面对事情应本着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辩证的思维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生活更加美好。

矛盾与统一 篇7

“印象主义”并不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那样是一个近代美学的范畴, 它主要是一种艺术语言风格的指称, 以及这种语言风格所聚集起来的一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称谓。所以, 它与其说是一种关于艺术的新的审美观念思潮, 不如说是新审美思潮下油画语言发生重要变革的实践活动。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古典主义的美学革命, 导致了油画审美理想的时代性变革, 但油画艺术的技术形态却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基本范围——不管是在形象的塑造方法上, 还是在色彩的基本观念上。可以说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油画艺术将传统技术语言形态发展到了它自身的极限, 但却并没有超越这一极限。从大卫到基里科, 从库尔贝到柯罗, 他们无疑启动、实践了油画语言深刻变革的进程。

印象主义画家从现实主义的库尔贝那里接受了尊重自然的观念, 注意利用面对自然的写生来排除那些陈旧、失效的绘画程式。他们发现, 传统艺术所谓的已经有方法把自然表现为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样子的说法, 根本就是立足于一个误解, 即, 传统艺术只是用了一种十分造作的、程式的手法去表现人或物体的形象。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相信学院教条的规则, 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有振奋人心的新发现。

如一切新观点的产生一样, 印象主义的视觉发现并不能被大众立刻接受。传统的有关如何“画”、如何“看”的习俗十分牢固。但是现在, 印象主义画家告诉人们, 如果在户外观看自然, 我们看见的就不是各具自身色彩的单个物体, 而是被光混合在一起的一片丰富色彩, 并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着。

当然, 这些发现不是全在一瞬间完成的, 也不是全出自一个人。最初的推动来自一位否定自己是艺术革命者的人:爱德华·马奈。后来给马奈带来极大成功的《草地上的午餐》, 在1863年提供给美展时遭到了评委们的断然反对, 只能与许多落选作品一起在美展大厅的另一端叫做“落选沙龙”的展厅中展出。马奈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青年画家们的领袖, 是当时艺术家经常聚集的巴黎盖尔波咖啡馆里的中心人物。虽然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展, 但人们还是把他看作印象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印象主义没有美学理论的宣言, 也没有任何既定的纲领。他们走出画室和学院, 到大街和户外捕捉他们感受到的印象。从对待生活的态度来看, 印象主义是现实的信徒;但从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看, 印象主义更像是自然主义阵营的成员, 因为他们极少对现实生活作出评论, 只是记录。法国艺术评论家乔治·里维尔说:“为了题材的色调特点而处理题材, 不是为了题材本身——这就是印象派画家不同于其他画家的特点。”

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绘画是风景或者其他户外题材, 画幅较小, 多是在户外当场画成的, 有着充满光感的明亮调子, 采用纯净颜色造成丰富的变化, 用多变而破碎的笔法在涂成白色的画布上作画。而最集中提倡这种印象主义的作画方法的代表则是《日出印象》的作者——克拉德·莫奈。这幅画出名之处就在于当此幅作品展出时, 一位保守的批评家觉得这幅草率而就的画和它的标题十分可笑, 就把这一派艺术家都叫做“印象主义者”。印象主义的称谓由此而来。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莫奈曾经说过:“当你外出作画时, 试着忘掉呈现在你面前的对象——一棵树, 一座房子, 一片田野或任何其他东西, 你只想, 这是一小块蓝方块, 这里是一个粉红色长方形, 那里是一条黄色块, 按这样画出来就正是你所看到的物体;准确的颜色和形状, 直到它与你面对风景时所获得的独特印象一致。”莫奈说他希望一生下来就是瞎子, 然后骤然恢复视力, 这样他就能以这种方式作画而不知道呈现在他面前的对象是什么了。同时代的画家塞尚曾这样评论莫奈:“莫奈仅用一只眼, 但我的天, 那是怎样一只眼啊!”

印象主义画家巧妙的利用了人眼的一个特殊功能:只要给它适当的暗示, 在一定距离外观看就能组成形象。这就像我们经常能在墙上的水迹中看出动物或风景的形象一样。雷诺阿的《游艇上的午餐》就是这种风格的绘画作品。画家借笔触的断续和颜色的丰富变化, 达到光学综合的效果。但是, 当观众还不熟悉这种画法时, 当他们习惯把鼻子凑到画面上去寻找细腻完整的形象时,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一片混乱的笔触中, 他们自然认为画家是发疯了。

后来, 公众才知道想要欣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就必须后退几步, 在一定距离外去领略那神秘的色块, 突然会发现各得其所, 在眼前现出形象的光感、空气感和早晚阳光下如画的色调。这时, 印象主义终于胜利了。回顾这场战争, 印象主义画家的那些观点遭到抵制并不奇怪, 而他们全面胜利的迅速到来却出人意外。

矛盾与统一 篇8

一、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是一对矛盾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都是高校会计不可或缺的职能。但二者在高校会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具体表现为:会计服务要求财务人员满足办事人员的各项要求, 这个过程更为强调的是服务, 以办事人员需求的满足作为会计服务好坏的最终衡量标准。在很多高校实施的绩效考评工作中对财务部门的绩效考评主要还是停留在服务态度及服务效率上。而会计监督是对被监督对象的监察和督促, 这个过程强调的主要是管理, 强调财务人员对于各种违规行为的纠正和杜绝。由于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学费返还和财政专项拨款、科研经费, 多属于国有资金, 因此, 财务监管在高校的会计管理中尤为重要。但是, 我国的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存在明显的倾向性, 从而使某些高校科研人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 认为科研经费是个人争取的, 怎么使用应该由自己决定, 财务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 财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纠正不符合规定票据, 严格按合同协议付款, 对进口设备、大额支付的集体审批等付款程序的监督, 就得符合刚性规定, 是不能有回旋余地的, 有时为此办事人员很难理解, 甚至会认为是财务人员的有意刁难, 从而对财务人员的会计服务产生不满, 恶化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关系, 导致财务部门在学校各部门的绩效考评中得分偏低, 从而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长此以往, 不良循环, 使高校会计管理工作面临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矛盾。

二、会计监督是高校会计的重要职能

会计监督是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最早介入的监督形式, 目的是防止欺诈和舞弊, 控制风险,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促进高校各级部门、各类人员高效、科学地使用资金, 以增强高校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 最终达到学校科学发展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变迁, 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 高校的经费来源由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学费财政返还、拨款、银行贷款、科研经费收入、校企合作收入、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 并且收支越来越大。社会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存有铺张浪费的质疑。因此, 为保证财务管理规范,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维护资金运营安全, 有效降低风险, 高校必须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等等, 以上的法律法规把会计监督提到了法律的高度, 要求高校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核算, 依据法律法规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 及时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 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实施事前、事中监督, 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限制处理甚至不予办理, 通过依法拒绝收付款的威慑作用, 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

会计监督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即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监督, 是对其工作业绩的客观评价和鉴证, 其实质是对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的情况进行制约和监督, 并为组织部门考核任免干部、促进廉政建设服务, 监督其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依法行政, 严格执行财经法规, 廉洁自律, 防范以权谋私行为。适当的会计监督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客观的素材, 审计中大量都是根据财经法规的规定进行定量检查的, 得出的结论也是靠数据、靠事实说话, 给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管理、使用干部提供合法、详实、客观的参考依据。会计监督配合审计监督能使学校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严格自律, 形成管理科学, 运作有序, 监督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自律格局, 使学校成为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源头上防范和消除财经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会计服务是高校会计的重要职能, 会计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财务部门的形象以及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 使得高校从一个纯粹的教学单位转变为一个集教学、科研、产业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机构。这就要求高校所有行政部门都必须全方位为教学、科研甚至产业工作服务, 通过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促进高校良好发展, 同时, 随着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提升学校形象, 争创高水平的高校成为了高校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 而提高服务水平就成为不断强调的重要方面。

高校会计人员的服务对象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类。对内主要是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职工, 对外主要为财政、物价、税务、金融机构等。由于高校学生流动性极强, 会计人员服务的对象在不断更新中, 会计人员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本部门乃至学校的形象, 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 质量高, 坚持准则, 能提升财务部门在全校的形象, 同时也使学校的形象得以提高, 对于办事人员来说, 只有财务人员提供高效、准确的会计服务, 为他们节省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财务部门才直观地起到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功能;只有当财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记账、报账、算账以及理财、咨询等会计服务时, 才能切实保证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真实、客观的反映, 并为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和建议, 从而保证高校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四、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一致性和融合性

(一)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二者的一致性表现在:

二者的工作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学校科学发展, 增强竞争力。高质量的会计监督和会计服务工作是学校走向科学发展之路的保障;二者的工作对象一致, 都是同学校、教职工的经济利益有关。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会计服务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离开会计服务的调和与沟通, 会计监督是冰冷和刻板的, 良好的高质量会计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会计监督的执行, 使会计监督工作更为顺畅地开展。会计监督是会计服务的保障, 只有有效的会计监督才能保证高校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服务合理合法。如果离开了会计监督, 会计服务就成为无源之水, 哪怕服务态度再好, 没有监督的服务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服务。

(二)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二者的融合性表现在:

在会计管理工作中, 监管是前提, 这是国家法律所要求的, 监管到位是对国家政府负责, 是会计工作的服务主线;服务是目的, 监管是为了服务, 服务也是为了更好地监督, 只有监督到位, 才能服务好;只有优质服务, 才能切实监督到位, 二者相辅相成。

在实际工作中, 使高校会计管理中的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职能高度统一, 是新的时代对高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学校虽然分属不同部门, 但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一切从学校的根本利益出发, 提高服务水平, 建设效能会计, 是新形势对会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会计管理部门要自觉服务高校各级部门和广大师生,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向各学院部门提供咨询和查询服务, 反映财经动态, 加强综合分析, 评估和预测, 为校级和院级加强监管提供参考, 不仅要改进管理, 提高效率, 满腔热忱地为学院和师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更要强化监督, 严格执法, 努力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尽心尽力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

对于会计管理工作来说, 对于某一个服务对象, 服务成为了个性, 监督成了共性, 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热情服务, 在服务中监督, 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并在监督中体现服务。一方面, 要坚决制止以强化监督为由, 随意人为设置障碍, 故意刁难师生的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 又要切实防止在具体工作中随意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 放松监督管理。

矛盾与统一 篇9

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北宋王安石。请问:从哲学的观点看, 是王籍的诗好些还是王安石的好些?为什么?参考答案:王籍的诗好些!王籍的诗写出了蝉与林、鸟与山、噪与静、鸣与幽之间的动静关系, 噪与鸣更衬托出山林的宁静。而王安石“一鸟不鸣山更幽”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夸大对立否认统一的错误观点。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的死寂, 也没有绝对的噪动, 这种动静关系就是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叫做矛盾。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括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经历是一种财富〗船停在港湾是最安全的, 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最舒服, 但这不是做人的目的;只有不断自我挑战, 自我突破, 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哪有一双眼睛不曾流过泪水;哪有一张笑脸背后没有创伤;哪有一次成长不经历千锤百炼;哪有一种成功不曾遭受挫折?经历是一种财富!

〖换个角度, 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心累的时候, 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 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 换个角度去思考;犹豫的时候, 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 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 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 换个方法看问题;自卑的时候, 换个想法去对待。换个角度, 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人越来越好了, 是因为我们自己越来越好了;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人不好了, 恰恰是因为自己不好了。我们无力改变世界, 只能改变自己。成功的问题, 用成长去解决;成长的问题, 用学习去解决;学习的问题, 靠自己去解决。解决的程度, 决定了生命的高度。

〖说, 是一种能力;不说, 是一种智慧〗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 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 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 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说, 是一种能力;不说, 是一种智慧。

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 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 强调平衡、协调、合作, 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 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 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 优势互补, 推动事物的发展。

〖领奖词〗人生在世, 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 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 就不能太在乎委屈, 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 要学会超然待之, 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 原谅周围的那些人, 在宽容中壮大自己。

〖人生最值得的七笑〗 (1)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 素养。 (2) 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 大度。 (3) 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 豁达。 (4) 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 境界。 (5) 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 大气。 (6) 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 自信。 (7) 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 洒脱。

〖八不懂语录〗 (1) 不懂珍惜, 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 (2) 不懂宽容, 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 (3) 不懂选择, 再努力也难以成功。 (4) 不懂行动, 再聪明也难以圆梦。 (5) 不懂合作, 再拼搏也难以大成。 (6) 不懂积累, 再挣钱也难以大富。 (7) 不懂满足, 再富有也难以幸福。 (8) 不懂养生, 再治疗也难以长寿。

〖成熟〗 (1) 果实的成熟不是颜色美丽, 而是味道甘甜。 (2) 孩子的成熟不是年龄长大, 而是独立克制。 (3) 女人的成熟不是能力非凡, 而是温良贤淑。 (4) 男人的成熟不是圆融处世, 而是善于担当。 (5) 性格的成熟不是心平气和, 而是能屈能伸。 (6) 人生的成熟不是无欲无求, 而是惜福造福。

繁忙的工作不要太累, 烦心的事情乐观面对, 心中的追求永不荒废, 真诚的友谊最为可贵!

三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矛盾即事物, 矛盾即过程, 矛盾即一切。

例如: (1)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2) 抽烟伤肺, 喝酒伤肝, 不抽烟不喝酒则伤心。 (3)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 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1. 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老外眼中的“中国人标志”〗 (1) 喜欢吃鸡脚鸭脖; (2) 吃鱼时吸鱼头; (3) 吃动物内脏; (4) 喜欢唱卡拉OK; (5) 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6) 从没吻过父母; (7) 餐后争着抢着买单; (8) 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 (9) 只用筷子打鸡蛋, 从不用打蛋器; (10) 在家喝茶总是用一个带盖的茶杯……

〖女人的特点〗一年轻女人走进电报局, 用颤抖的声音请求职员给她一份表格。她写了一份电报, 把它扔了, 接着写第二份, 又扔了。她终于写好了第三份, 投入窗口, 请求尽快发出。电报发出, 女人走了, 可是电报员对这三份电报发生了兴趣。第一封上写着:“全完了。不想再见到你。”第二封上写着:“别再打电话, 别想见到我。”第三封的内容是:“乘最近的一班火车快来。等候回音。”

2. 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人这一生〗人这一生, 0岁闪亮登场, 10岁快乐成长, 20岁为情彷徨, 30岁发奋图强, 40岁基本定向, 50岁回头望望, 60岁四处闲逛, 70岁打打麻将, 80岁晒晒太阳, 90岁躺在床上……

〖高招〗某地的洗车业竞争得很厉害。有个洗车铺贴出了一张告示说, 他们为红色车辆提供优惠服务。一个星期后, 又变成了蓝色车。再后来, 各种颜色的汽车都轮了一遍。不久以后, 当人们开车又路过此地时, 看到排着长队的小汽车, 却没有可以优惠服务的告示。新的广告牌上是这么写的:“您妻子打电话来, 叫您别忘记洗车。”

〖咳嗽〗“大夫, 我咳嗽得厉害。”“你多大年纪了?”“七十五岁。”“二十岁时咳嗽吗?”“不咳嗽。”“四十岁时咳嗽吗?”“也不咳嗽。”“那现在不咳嗽, 还要等到何时咳嗽?”

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情侣坐公交〗一天, 一对情侣坐公交, 太阳比较大, 车转弯了, 女的被太阳照到了要跟男友换, 换了。车又转弯, 女的又被晒了, 要求再换。来来回回几次后, 男的终于怒了:“不换了!我又不是向日葵!”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不会教育不用怕, 不懂教育也没关系。对孩子而言, 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 而是寂寞时有人陪伴, 迷惑时有人指引, 成功时有人鼓励, 失败时有人理解。而能给予他们这些最多的人, 恰恰是每一位父母。所以, 请忙碌的父母们多抽一点时间, 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人就是这样:一样的眼睛, 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 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 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钱, 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书, 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人, 不一样的活法;看开, 想开, 每天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摘要:笔者针对自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运用网络信息文化进行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解读的教学实践, 例谈了运用网络信息文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的高效性。

矛盾与统一 篇10

一、阴阳论对矛盾论的解说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1]。一般来说, 对立统一规律讲授的内容主要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这些大都可以用阴阳论加以解说。中国传统固有的世界图式是“阴阳—五行—八卦”说。阴阳消长, 五行生克、求神问卜的思想, 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 深嵌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八卦图式, 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体系。[2]正因为阴阳论 (与五行说、八卦说有融合) 广泛影响中国百姓生活, 用它诠释矛盾论, 能够增强可理解性和接受性。

关于对立统一 (矛盾法则) 含义, 简单说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同样, 阴阳论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对立面的统一”。阴、阳就是最直观的对立面。阴阳又可解释为女与男, 雌与雄, 下与上, 卑与尊, 弱与强, 文与武, 静与动, 暗与明……

对于矛盾的普遍性, 可用阴阳论解释。阴阳论认为, 任何事物都可分出阴阳两面, 且相互统一。从已有资料看, 阴阳本义是指自然现象, 最先是天文现象, 而后延伸到与天文现象相关的地理现象, “既景乃冈, 相其阴阳”。 (《诗经·公刘》) 后来阴阳又升格为天地之气。《左传》说:“天有六气, 降生五味, 发为五色, 征为五声, 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 分为四时, 序为五节……”

风雨晦明可以分别纳入阴阳, 它们各自还可细别为阴阳, 即阴之中还可再分为阴阳, 甚至可以无限地分下去。“背为阳, 阳中之阳, 心也。背为阳, 阳中之阴, 肺也。……此皆阴阳表里, 内外雌雄, 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 又如“仲冬斩阳木, 仲夏斩阴木” (《周礼·地官·山虞》) , 可见木也可分出阴木、阳木。

除了自然律则外, 阴阳也作为社会义理。社会角色的不同, 社会遭际的差异, 诸如长幼、尊卑、贵贱、贫富、贤愚、穷达等, 都可按阴阳比附, 从而按阴阳原则要求, 以求得社会的秩序化。几千年年, 一切月令类的政策法规, 无不以阴阳作为义理, 或者叫“务时而寄政”。阴阳义理在中国古代兵家的理论和实战经验中的运用, 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境界。如《孙子兵法》说:“凡军好高而恶下, 贵阳而贱阴。”

最后, 阴阳论提升为哲学义理, 演变成了宇宙图式。《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阴阳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是宇宙生成的阴阳, 阴阳论最终演变成了我国古代的宇宙图式。

矛盾的特殊性也可由阴阳的相对地位差异加以解说。此不赘述。

对于矛盾的同一性, 也可以用阴阳论加以解说。作为宇宙本体之象的阴阳, 其本性和特征就是“和”。所谓和, 也叫参合、和合, 首先意味着阴阳从不单独呈现, 总是彼此和合存在。《天问》“阴阳参合, 何本何化”, 《老子》“万物冲气以为和”, 《易传》“保合太和, 乃利贞”。和本指乐器, 衍生为音乐术语, 指高下疾徐配置得当, 所谓的和谐。古人曾相信, 音乐可以根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 聚散阴阳之气, 干预自然和人事, 使之和谐或不和谐。我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一直奉“和”为最高价值准则, 即所谓“和为贵”。今天总结中国和文化有诸多方面, 如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 等等。

对于矛盾斗争性, 阴阳论的解释与矛盾论有所不同。矛盾论通常将斗争性说成是绝对的, 亦即运动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亦即静止是相对的[3]。阴阳论认为, 斗争性与同一性都是相对的;矛盾的解决方式根本上也是“和”, 而不是“斗”, 即所谓“仇必和而解”。“仇必和而解”可成为矛盾论的另一个诠释向度, 下面对此作分析。

二、阴阳论对矛盾论的补充

阴阳论关于矛盾斗争性的看法, 典型表达为“仇必和而解”的命题。北宋哲学家张载《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 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 仇必和而解。”[4]张载强调“和”, 把“和”提升到“道”的高度。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 阴气和阳气各有形象, 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但是归根到底,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始终对抗的道理。因此, 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必然以“和谐”的方式解决。有学者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和谐辩证法”, 以别于矛盾论的“斗争辩证法”。[5]

“仇必和而解”并没有歪曲对立统一规律———阴阳论与矛盾论只是分别强调了事物的统一 (同一性) 和对立 (斗争性) 两面。为此, 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点, 检讨人们关于对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的理解是必要的。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提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 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6]马克思认为, 所谓辩证法就是矛盾的共存、斗争和融合, 这三者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内容, 缺一不可。共存、斗争和融合, 都是矛盾运动的“题中之意”, 三者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绝对相对的问题。这应该是后人由此出发而加以诠释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原点。[7], 后人往往依据自己的时空境遇和理论眼光, 对矛盾的不同侧面 (共存、斗争和融合) 予以强调或突出。因此,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乃至今天人们对辩证法的诠释都有所不同。

在关于马克思辩证法的诠释中, 列宁对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进行了“绝对”与“相对”的划分, 并着重强调了斗争性的地位。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对立面的统一 (一致、同一、均势) 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8]列宁之所以突出“斗争”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受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影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掩盖了人类作为“类的存在”的共存的一面, 敌我双方的尖锐对立与不可调和使得革命思维占了上风, 反映到辩证法的诠释中, 便形成了“斗争性”的突出、“统一性”的淡化。[9]

列宁对辩证法的诠释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 斯大林将这一理论缺陷进一步放大为“斗争哲学”, 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 从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出发, 完全否定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的《矛盾论》是对列宁关于马克思辩证法诠释的再诠释,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斗争哲学”是持明确批评态度的。但是, 毛泽东对辩证法的理解依然是列宁式的, 他执著于“斗争是绝对的”辩证法诠释, 认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10]。

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中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圆民族崛起伟大梦想的关键时刻。“仇必和而解”这一命题的时代价值亦更加凸显。辩证法表明,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对立面统一的绝对性, 不意味着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当前, 阴阳论所具有的“和谐辩证法”思想, 应成为矛盾论诠释的一个重要向度。

三、太极八卦图表示矛盾论

在对矛盾论充分诠释的基础上, 如果辅以图形表示, 则教学效果更佳。这里运用太极八卦图表示。

太极图有很多种, 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 (俗称“阴阳鱼图”) 、古太极八卦图 (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 、来知德太极图和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 唯有先天太极图和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 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所称的“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往往有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称之为“太极图”的。我们这里借用的是带有八卦 (五行) 符号的“太极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里面的一个正圆就是太极图, 内分黑白两个鱼样图形, 叫做阴阳。左、上、升、浮、白属于阳性, 所以左边的一块代表“阳”;同理, 右边的一块代表“阴”, 为黑色, 向下沉降。于是, 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反“S”形, 分为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这就是一个太极阴阳图 (阴阳鱼互纠太极图) 。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至极之理, 又包括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于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健运不息的,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便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动静互为其根, 运转无穷。

八卦图的方向是“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 (1) 坎代表北方, (2) 艮代表东北方, (3) 震代表东方, (4) 巽代表东南方, (5) 离代表南方, (6) 坤代表西南方, (7) 兑代表西方, (8) 乾代表西北方。八卦又与五行相配。

根据太极图, 我们试着对矛盾论的一些重要内容加以诠释。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 矛盾即对立统一。从阴阳太极图可以看出, 矛盾双方阴阳对立统一的含义是十分明确的。同一性中的相互依存表现在太极图中阴阳两半的相互环扣, 阴阳相抱。阴鱼中有一点真阳 (即鱼眼) , 阳鱼中有一点真阴 (即鱼眼) , 即所谓“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这是同一性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矛盾双方 (即阴阳鱼) 相互挤压, 构成运动,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对方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矛盾的斗争性的某种表达。阴阳鱼的曲线则表明了阴阳双方或矛盾双方是以运动的形式存在的, 因而可以说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天地寒暑, 四时生化, 无不包含阴阳变化。以至于阴阳与五行、八卦三大文化最终融合, 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满的宇宙图式。对于八卦的解说, 资料非常丰富, 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二进制解说八卦的相互转化。对此,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试着加以采用。如右图所示, 团正所著《乾坤谱》解释了周易中二进制的数学原理, 证明周易中蕴涵了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关于二进制的学术渊源问题, 近人已通过研究, 充分证明其与周易八卦的联系。这个问题可参考胡阳、李长铎所著《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

综上所述,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及规律可以用中国传统阴阳论加以诠释和表达。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普遍性可以在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体现出来;反过来说, 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并通过唯物辩证法得以提炼和升华。这样教学, 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借阴阳论诠释矛盾论, 是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很好例证。

参考文献

[1][10]毛泽东.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第2版) :229、333.

[2]庞朴.阴阳五行探源.见《庞朴文集》第一卷,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311.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第4版) :44.

[4][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7:10.

[5][7][9]黎红雷.超越斗争·走向和谐——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中山大学学报, 2007 (6)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44.

上一篇:双机热备设计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