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发展

2024-05-14

矛盾与发展(共12篇)

矛盾与发展 篇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 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 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世界似乎一下子变得更加色彩缤纷。各种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令人目不暇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 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 不论大中小城市, 到处涌现出充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 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 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 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 割断了城市文脉, 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报道, 某工程施工现场, 在巨大的推土机下, 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 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 到处欧风四起, 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建筑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 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

按一般的解释, 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自身独特特点的社会因素, 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 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 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 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 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 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 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 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 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 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 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 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 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 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 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民族精神的回归。

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 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建筑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 即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规定, 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设有保护缓冲区, 以期减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缓冲区一旦被确定, 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应该被严格保护, 并保持传统文化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现代建筑, 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较低的保护建筑, 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 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 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 同样需要在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 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 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文化地段上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也是非常引人入胜、让建筑师为之兴奋的题目, 它完全不同于北京香山饭店那样具有理想化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应排斥现代化, 但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 更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这如同《易经》中的太极图, 它包含着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现代化建筑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精髓, 在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体验现代化带来的舒适, 将是建筑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 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 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对于传统建筑, 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一般可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 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 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 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 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必然会触及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的保护与再生问题, 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 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有的保护建筑可进行功能上的转换, 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 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 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 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的传统民居, 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风貌, 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

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 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 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 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 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 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 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 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 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 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 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 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 而不是刻意追求, 应是一种自然流露, 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 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 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 而应该为我所用, 不要千篇一律。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 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历代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 而当代建筑通常是一种时代飞速发展的标志。如今, 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 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 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首先, 应对建筑风格比较典型、完整的古建筑群设立特殊保护区域, 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其次, 在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体系时, 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 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 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 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 又是现代的建筑物, 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矛盾与发展 篇2

文摘编号:1005-913X12-0025-CA

摘要:残疾人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研究和解决当前残疾人的实际问题,调节残疾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使残疾人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呼唤。

关键词:残疾人问题;歧视;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25-02

一、中国残疾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这一人数众多的特殊群体,其状况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赋予残疾人的平等公民权利还远未实现。社会对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的漠视、甚至是歧视,常常使残疾人处于不利地位,法律赋予残疾人的平等的公民权,在现实中严重实现不足。中文的“残”与“废”总是如影随形,因残而废的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脑海之中长达几千年。定势思维长期以来严重地损害和歪曲了残疾人的形象。社会上一些人看到的只是残疾人的拐杖和轮椅等,而不是残疾人作为人的独立人格与社会价值。通过对中国残疾人现状的考察,可以看到,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贫困比例在不断缩小,但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比例却在相应扩大,社会上最困难的就是大量的残疾人。经济的不充裕,也成为残疾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因跟不上高速的社会发展水平而产生矛盾的最主要原因。

二、残疾人经济贫困的原因

(一)制度歧视

制度歧视残疾人是指歧视性的制度、政策对残疾人实施不公正的待遇。国家颁布的法规明确规定要保证残疾人的平等权,即要保证其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的行使,但是有些制度却隐形地带有歧视,降低了法律的效力。如我国政府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必须“身体健康”的规定,就把许多残疾人排除在报考的门外,造成残疾人机遇上的不平等,以至在国家干部队伍中残疾人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教育歧视

在教育方面,残疾人从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就开始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这也是残疾人教育总体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教育方面的歧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不稳定,特殊教育学校的财政支付状况不稳定;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偏低。相对于普通教育,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特殊教育师资的配备,远远低于前者。

(三)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指残疾人在就业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就业对残疾人来说,意味着自立社会、自我发展机会的获得以及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如福利企业等来促进残疾人就业,其中,对残疾人的劳动权方面明确规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市场激烈竞争,用人单位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效益,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认为残疾人的加入会影响企业的运转和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效率,致使残疾人就业备受歧视,而且困难重重。国家福利企业扶持保护政策的名存实亡,甚至(本网网 )出现了只给残疾人发生活费而不安排适合的工作或岗位等怪现象。同时,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其能获得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有限(特别是农村残疾人),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他们获得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正确处理残疾人问题的对策

(一)法制保证

大量残疾人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固然与我国经济不够发达有关,更直接的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在有些法律条款中作了一些特殊规定,但是内容太笼统、太原则。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早已颁布实施,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还没出台,因此,对社会上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基本上是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在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康复、婚姻、参与社会活动、无障碍设施等特殊需要的问题上,往往是只讲人道主义的帮助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只讲同情而不讲执法。因此,制定一系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和法规,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残疾人法制体系,是调节残疾人、残疾人事业与社会正常关系所必不可少的,是我国残疾人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而又长期的任务。我国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立法、法律实施、执法监督检查、法制宣传和教育、残疾人法律保障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机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等。当前的重点是以保障法为依据,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尽快完善各级残联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制,以便能尽快地把残疾人工作、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纳入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法治轨道上来。

(二)思想宣传

社会风气的好坏,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时也是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尺度。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因素。法律管不到的,伦理道德发挥作用,予以补充。发挥道德伦理功能对调节残疾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解决社会问题,调节社会关系,最终还是要通过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起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的`程度,而每一项社会福利工作直接促进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社会上营造平等、公正的无歧视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风气。关心残疾人,就是关心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和谐;重视残疾人事业,就是重视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从而根除传统的偏见。同时,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杜绝“等、靠、要”的思想,从而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利益关系。

(三)福利提升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待遇,其目的是通过再分配方式和政策法规来消除社会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解决残疾人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节社会矛盾,为社会发展造就一个协调稳定的环境,保持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的稳定发展势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为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刺激普通群众的社会福利需求,从而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必需的资金。

大力扶持社会福利生产,积极开展社会回报,为发展杜会福利筹措基金。我国七千多万残疾人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千万个家庭。发展社会福利生产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又履行了我国宪法的法律责任,促进了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既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与生活问题,消除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社会负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积聚了资金。因此,扶持发展社会福利生产,壮大福利经济,是发展我国社会福利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募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也是见效快、潜力大的工作。在开展有奖募捐的短短几年中,全国募集了几亿元资金,这为社会福利发展建立了经济后盾。

(四)社区服务

在行动上,各级人士要积极帮助残疾人。政府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时代的新政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扶持残疾人摆脱贫困,共享改革成果。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政府注重人性化服务,扩大无障碍建设范围与面积,改进交通工具,方便残疾人出行。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制度支持,保证城乡无差别对待,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求学、康复等实际问题,以消除不和谐因素。帮助残疾人自立,间接地就是在帮助自己。例如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调动了社会力量,以其投资少、效益好、覆盖面大的特点,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解决残疾人生活的诸多困难,缓解社会矛盾,使政府和残疾人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各种服务,促成人们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可以动员全社区力量开展扶贫工作。民政部门通过改革社会救济工作,由“输血”变“造血”,从而改变残疾人在生活中缺乏帮助的实现情况。

(五)教育改变

目前社会存在残疾人的诸如受教育权、劳动权等最起码的发展权保障不足的问题。本来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残疾人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不易,还说什么发展呢?其后果只能是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与神圣的人权在现实中的严重实现不足。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残疾人升学难、就业难等诸多不公平遭遇,无不为此作了注脚。对此应该在加大对残疾人教育成本投入的同时,加强师资培训建设和教育设备及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必须给他们提供各种设施、用品用具等物质条件,以利于残疾人进行一定的功能补偿。如供肢残者使用的假手、假脚、拐杖和轮椅等;供盲人使用的盲杖、助视器和盲表等;供聋人使用的助听器等;还有残疾人康复、就业与教育的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等。

张启晓,陈冬.残疾人就业歧视之辩析[N].文化时报,-04-14.

钟凤梅.社会公正视野下的“歧视”解析[D].云南氏族大学,.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周晓宏.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巧设问题与矛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3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旧知是新知学习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学生旧知与新知之间必然有一种认知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要在学生新旧知识思维的联结处设置问题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新知的产生印象深刻,新知就会掌握得更牢。

二、在思维困惑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学生思维困惑的地方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处,要突破知识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难点的理解过程,教师可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与矛盾,使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突破难点,解决思维困惑、锻炼思维、培养思维的能力。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例题“24×12”时,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后积的书写位置及书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设置三个层层深入而又与学生已有认知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一层次问题:竖式的横线下已经写了48这个积了,那么240要写在竖式中的什么位置?第二层次问题:课本上为什么注明竖式中240个位上的0可不写?第三层次问题:设计一道其中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乘法式题(如式三),计算后追问两个字面上一样的积表示的意思是否相同?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口算的算式(如式一)和加法竖式,使学生明白240应写在48的下一行并且相同数位对齐(如式二)。在思考第二层次的问题时,学生逐渐明白用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也就是整十数乘第一个因数,积的个位肯定是0,而第一个积的个位的数加0仍是原数,所以0不写不会改变结果的大小;通过计算学生体验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当计算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时,如果积的末位也直接与十位对齐,则计算就较为简便。而数中每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位值,那么用十位上的数字1乘24,末位是4,4直接写在竖式的十位的位置上,就表示40,因此240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经历对比冲突,再次理清知识本质,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书写道理,从而使难点得以突破。

三、在思维表层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教材中编排的内容是静态的,较难呈现出知识的产生过程,特别是在知识的深层次的问题更是一个空白。因止步于知识的传授,很多知识在学生理解上处于一种表面状态,知识的深刻内涵需通过教师设计合理的情境,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与矛盾引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得以完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概括,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要建立在对问题思考与解决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善于制造问题矛盾,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矛盾冲突中去思考、经历与感悟,掌握数学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矛盾与发展 篇4

糟糕的环境使发展方式受到质疑

“对于大气的污染我深有体会。去年, 我到瑞典出差, 下了飞机,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 这地方怎么这么亮啊——特别亮!那时我才体会到, 长期处在北京的空气环境下我们都体会不到天空有多么的明亮了。”魏玉瑞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记者:对于频发的雾霾天气, 群众质疑之声、埋怨之声不断。对此, 您了解的情况是怎样的?

魏玉瑞:的确, 群众对于治理雾霾 呼声很高, 给官员的压力也特别大。因为大家都在质疑, 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均GDP上去了, 可我们生活环境、身体不行了, 这样发展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听说, 咱北京原来有一位健身爱好者, 每天早晨绕二环路跑一圈, 三年后看不见这个人跑了——人没了。那个地方汽车尾气含量最高, 他成了尾气过滤器了。现在北京有很多人戴着口罩健身。在此, 我奉劝健身爱好者, 在雾霾天就不要在户外健身了,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健身得到的好处远小于恶劣空气给身体带来的害处。

记者:据说, 政府对此倍感压力?

魏玉瑞:的却如此。群众质疑加上中央给北京的压力还有来自大使馆的压力、外国企业高管纷纷回国带来的压力, 使我们的王安顺市长坐不下、睡不着、吃不香。真是这样的情况。

北京的承载力的确已到了极限

作为首都的北京, 因为具有比周边省市更强大的吸纳人才的能力, 使北京的人口逐年快速增长。然而快速增加的人口增量, 使北京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基本资源的承载力达到了极限。

记者:几年前就有专家说北京的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已达到了极限。但实际情况是人口仍然在较快增加。请根据您的了解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魏玉瑞:实事求是地讲, 北京的承载力已经到了极限了。2011年, 北京市常住人口2019万, 加上流动人口240万, 已经达到2300多万。现在, 据我看到的一些资料, 北京市没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在七八百万, 现在常住人口2300万左右, 实际人口在3000万左右。在这么大的一个小面积里, 有3000万左右的人在活动, 能不出现各种城市病吗?环境污染是肯定的。

记者:能否举个实例?

魏玉瑞:以机动车为例。北京注册车辆550万辆, 加上外地来京车辆大约600万辆。这600万辆车即使一天只消耗1升油, 那就是600万升。600万升油在北京烧掉, 空气不被污染才怪——即便油被处理得很干净, 也难免污染。这还不包括使用燃煤造成的排放污染。目前北京的城市病是前期没有很好地完成减排分解任务造成的。而这样的现实对我们的生态、生存环境构成严峻的考验。北京的城市病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

记者:能不能再简单介绍一下京津冀人口的密度情况?

魏玉瑞:京津冀地区, 尤其是京冀之间人口密度差异悬殊。根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京津冀人口1.04亿, 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79%, 平均人口密度484人/平方公里, 这个数字是全国平均数的4倍。而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密度分别是1195人/平方公里、1100人/平方公里。北京的人口密度是京津冀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而河北的人口密度只有383人/平方公里。北京是河北的3.12倍。以上数据源于2010年, 这几年北京的人口仍然在较快增加, 所以北京的人口密度也肯定在增加, 与河北相比差距更悬殊。

记者:目前, 北京方面提出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您觉得今后北京人口增长的态势会改变吗?

魏玉瑞:北京人口增长非常快, 这是因为北京吸纳人的能力非常强。为什么能吸纳人?道理很简单, 能在这里找到工作, 能够挣到钱, 可以在此养家糊口。反观河北——以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香河和燕郊为例, 这些人为什么不到哪里就业呢?就是因为哪里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 很难挣到与在北京相同的薪水。河北的城市之所以规模小、实力弱, 是与河北依靠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分不开的。这种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 导致产出效率低、财政收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与之直接对应的是企业效益不很理想, 职工工资、福利不会那么高、那么好。也就是说, 河北的城市对人的吸纳能力不强, 北京吸纳人的能力仍然很强。因此,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很难改变。

记者:水是支持城市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北京水资源的支撑力如何?

魏玉瑞: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 乏、污染严重。京津冀地区多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全国的1.2%。从密云水库的存水量可以对北京的缺水情况有个直观的了解。密云水库设计的存水量是38亿~42亿立方, 现在最多的时候也不足10亿立方——亏得太多了。由于缺水, 国家实行了南水北调, 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相关水价的问题。十年前, 有人预测, 水将比油贵, 当时我不信, 现在信了:小品牌的色拉油六元多一升, 而500毫升品牌瓶装水三四块钱是常有的事。水污染在这个区域也非常严重。也就是说, 水资源的承载力也真的已经难以承受了。

京津冀需要互相支撑

京津冀之间无论在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上, 还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都互相需要支撑。否则, 在大气治理、环境治理上, 北京方面、天津方面会是功半事倍;在产业转型上, 河北方面会感到巨大的转型成本压力, 很可能导致力不从心。

治理空气污染只有齐动手才能根治

记者:京津冀必须联手治理空气污染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魏玉瑞:其一, 京津冀是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地区。去年, 京津冀所在的城市, PM2.5、PM10浓度都超标, 部分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全国重度污染天数的40%。其中, 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十个城市中, 河北占7个;北京达标率仅为48%, 重度及以上为16%。今年至今, 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但总的情况没有根本好转。所以, 京津冀三地每个地方都必须尽最大努力防治。

其二, 治霾必须控制排放量, 这一点对北京而言尤其重要。北京的空气污染之所以这么重, 跟排放量直接相关。我们知道, 形成雾霾, 有三要素, 一是排放量;二是平流层稳定;三是逆温层。平流层使空气不进行扰动, 逆温层往下压, 使之无法扩散。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利于空气扩散:北京的北部、西部山区形成城市封闭空间。所以对于北京而言, 如果不严格控制排放量的话, 雾霾是没办法解决的。

其三, 雾霾的主要成分可以随风漂移。北京的雾霾中约1/3是河北方面随风漂移过来的。北京的霾也可以漂移到河北。天津的情况也是这样。因此, 京津冀治霾必须在努力做好本地区工作的同时, 进行联防联控, 否则治理成果肯定差强人意。

北京的发展离不开河北的支持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河北对北京发展的支持情况。

魏玉瑞:我简单谈一谈。首先, 北京需要河北的原料、原材料、劳动力和一些初级产品。北京建这么多高楼、修这么多路, 是需要建筑材料的。北京严格禁止开山挖石、采砂, 这就给政策相对宽松的河北“机会”了。像平谷与河北三河之间只隔一片树林, 三河那边的山被挖得千疮百孔、破破烂烂, 而平谷这边却是郁郁葱葱。还有, 北京需要河北保护水源地, 以保证北京的饮水安全。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白河都在河北, 北京需要河北保护潮河、白河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第三, 在北京北部和西部的河北地区建成了环北京生态屏障, 这条生态屏障为北京的生态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知道, 前几年的北京, 在四五月份风沙暴很严重, 现在有了这道屏障风沙暴基本控制了。河北在这方面作出的牺牲相当大。

京津应与河北共担经济转型、治理成本

记者:相对于京津, 河北治理大气、环境的担子更重, 产业转型的压力也非常大。对此, 作为近邻的京津该做点什么?

魏玉瑞:河北省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吨标准箱平板玻璃, 将损失几百亿的财政收入和几千亿的GDP。京津在享受环境质量改善效益的同时, 要共担损失, 帮河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前些日子, 唐山为压减产能推倒钢铁高炉, 实际上这对当地人来说是特别大的冲击——他们到哪里去挣钱?靠什么养家糊口?京津的确应该与河北共担损失。

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要直面问题

“京津冀经济圈人口1.04亿, 面积12万平方公里。这个圈东边靠海, 西边靠山, 北连东北, 南边与山东接壤。因为这个圈幅员面积较大, 社会资源是其他两个三角 (长三角、珠三角) 所不具备的:有两个直辖市, 其中一个又是首都, 众多的国内外一流院校、众多的外事机构都在这个圈里。这个圈, 发展潜力比长三角、珠三角大。但是, 这个圈也面临不少难题。”魏玉瑞认为, 实现协同发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协同发展就要打破传统的一亩三分地观念, 实质是一场更难的改革。要把这项艰难的改革进行下去, 首先必须直面困难。

记者:您觉得实现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必须直接面对的是哪些问题?

魏玉瑞:一是, 京津冀各自为政现象特别严重, 缺乏权威统筹部门, 这是京津冀三地难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各自为政很难打破, 打破各自为政是更深刻的改革, 改革就是利益的分割, 就是把自己的权利让出去一部分。这个深刻的改革, 需要一个权威部门来统筹, 只靠京津冀三地政府沟通协调难以奏效。

记者:这种难于打破的各自为政在微观层面有体现吗?

魏玉瑞:有啊。我在党校学习期间, 与天津方面的同志调研京津协同发展问题, 天津方面的同志说, “我们看北京的同志就像看到老大哥似的, 你们绝对不会把我们放到一个同等的位置上, 你们就觉得我们是你们的小兄弟。”事实地位的不平等, 使融合很困难。我们和天津之间乘高铁只有29分钟的路程, 但我们互相来往并不是很多。另一个例证是北京最北边的延庆、怀柔、密云与河北接壤, 但这些地方都不太愿意与河北通婚:原因有两个, 河北过来的落户北京难,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骨子里觉得河北是外人。其实, 在山区, 两个村都挨着, 北京这边的比河北那边的也强不了多少, 但从骨子里就认为他们是外地的。这其实是政府各自为政造成的后果。

二是区域一体化效率低, 缺乏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体系、金融体系不能一体化。这方面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

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别明显, 导致产业对接难度大, 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

记者:请把三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展开一点说。

魏玉瑞:好。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两方面说。先说GDP。2013年北京GDP为1.9万亿, 比2012年增长7.7%, 这个增速在全国是倒数的, 人均9万多。天津GDP为1.4万亿, 增长12.5%。天津的增长速度比北京快得多, 因为它有一个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增长特别快。河北省GDP为2.8万亿, 增速是8.2%, 人均是3.8万。这就比北京、天津低得多。表现在可支配财政方面河北与北京、天津都差得更多。为什么北京的各项民生政策优于河北呢?就是因为北京可支配财力多得多。从产业结构看, 河北与京津差别也非常明显。北京服务业、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占比较高, 其中, 三产占76.9%, 在全国稳居第一, 一产占0.8%;天津三产48.1%, 一产1.3%;河北三产35.5%, 一产12.4%。而全国三产占比是46.1%, 一产均值是10%。这说明, 河北三产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值, 相对落后;而它的一产高于全国平均值, 说明它以一产为主, 在三产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 说明河北的经济发展仍然以农业、加工业为主。这显然与京津有很大的差距。

四是竞合关系不清, 产业重叠现象严重, 特别是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特别严重。

五是生态环境状况严峻。如何确保企业在生产中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 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对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是缺乏区域性的交通体系, 道路网存在问题。京津冀现存路网中, 河北与京津之间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断头路就是没有接通的路, 瓶颈路是指路虽然已接通, 但河北境内的比京津境内的部分相比, 路况差、路面窄、各种设施差。据我了解, 河北省内各地断头路有1.13万公里。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断头路和瓶颈路?

魏玉瑞:关键还是在于财政的差别。道路建设资金通常来自政府公共财政, 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财政情况:京津方面相对宽裕, 而河北就显得捉襟见肘。断头路难修, 就难在政府间难于达成共识, 道路建设规划等政府间也都缺乏统筹。政府拿不出钱、拿不足钱, 那就必定会出现断头路、瓶颈路。

记者:除上述之外, 还有其他问题吗?

魏玉瑞:其他的问题包括, 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各个次要区域也都相对独立, 内部缺乏密切的经济联系。在这个区域中, 市场调节力量也比较弱。

协同一体化发展一定要确保政策、项目落地

“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就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7点要求, 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融合。”魏玉瑞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一体化的思路和推进方法。

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记者:您建议要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 目的何在?

魏玉瑞:为了使区域产业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空气环境治理的成效。有了区域一体化的整体产业布局, 就可以从环境保护、产业化程度和效率3个维度分层次、分阶段实现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 找到产业转型中的更好的平衡点。值得强调的是, 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必须有顶层设计, 有与之相称的机构抓落实, 像目前这样光靠三地政府各部门来推动, 效果难免会打折扣。

记者:在一体化中如何推进三地污染防治?

魏玉瑞:要建立污染防治一体化协作机制。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初衷是破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因此, 必须建立污染防治一体化协作机制。

记者:防治三地治污要注意、避免哪些问题?

魏玉瑞:区域污染的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 要从外病内调达到标本兼治, 避免出现污染大迁徙, 着重要做好落实、实施工作。

区域内政策协调一致是当务之急

记者:您认为区域内政策协调一致是京津冀都市圈加强合作的当务之急。具体说, 应该怎么做呢?

魏玉瑞:具体讲就是要淡化行政区划的关系, 强化经济联系;根据发展需要对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制定出战略性规划方案, 从而建立起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区域项目合作实施保障体制并制定相关制度。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魏玉瑞:任何一项方案、规划、战略要想实施, 没有推动是不行的, 推动依靠制度, 有了制度后, 像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这样的国家发展战略还需要有联席会议, 通过联席会议实施推动, 保证战略的具体项目往下落实。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要明确实施主体、实施办法、实施条件, 要确保战略框架下的项目落地。否则, 大家都务虚, 不能确保项目落地, 那一切都等于白说。

记者: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矛盾与发展 篇5

浅谈现行所得税法与企业发展的矛盾及出路 作者:王 红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国家税法中明文规定了“准予扣除的项目”和“不得扣除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硬性规定,使处于“弱势群体”的企业及消费者苦不堪言,而一些毫无道德可言的“伸手一族”却利用职务之便拿了钱却又不留任何痕迹,企业和消费者因此而备受伤害,如何解决这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是个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税法;企业发展;内部控制制度;法律法规;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F812.42

矛盾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合伙;律师;规范化;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40-2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人合加资合的共生体,人合是基础,资合是最基本的利益分配体现,人合加资合,能体现出执业律师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促进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平衡,但人合之间埋藏的矛盾与资合之间的利益分配冲突,都不应被社会所忽视,特别是不应被最初合伙人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所忽视。

解决合伙人之间、律师事务所主任与其他合伙人之间以及合伙人与聘任律师之间和聘任律师之间的矛盾,应当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也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因此,解决好这些矛盾,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源泉。

县域和中、小城市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最初改制时,大多律师事务所仅是人合所。所谓人合所,是指改制时合伙人并没有出资或出资不规范,改为合伙制,是大势所趋,以人合为基础,制作的多数改制文件会有不同程度的虚假成份,合伙人没有按《合伙协议》的规定出资,注册资金是虚假的或是由牵头的合伙人一人出资或者是其想方设法筹资进行注册的。这样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最初应当是有生命力的,这是因为长时间受国资所某方面的束缚,一旦激情被释放,很可能会成为工作中的某种动力。但时间一长,各种矛盾就会暴露出来,特别是律师事务所出现大的风险,律师事务所就有土崩瓦解的可能。大多数合伙人认为应按出资额分担风险而对出现的风险不管不问,而牵头成立合伙所的合伙人或主任则会认为应按《合伙协议》的规定分担风险份额,矛盾若化解不了,律师事务所就会解体。若所内有所积累,合伙人之间也会因如何占有积累或分享积累而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和不化解,迟早会导致部分合伙人退出合伙或导致律师事务所解体。

在司法行政机关的干预下,改制时,有些合伙人确实出了资,但由于不乐意和其他合伙人共同组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只是另外组建律师事务所不够条件,不得已才和其他合伙人共同组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一旦条件成熟或有其他原因,没有人合基础的合伙人肯定会退出合伙,另外组建新所或到其他律师事务所执业。

组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时,确实是以人合为基础,再加上按照《合伙协议》规定的资合,应当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但这样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也会因增加新的合伙人新增实收资本或新增资产,合伙人退出合伙其他合伙人承受退出合伙人的股份份额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虽不太深,但处理不当,也会为产生新的矛盾埋下隐患。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内部,所认出资额相同的合伙人,会因为所付出的工作量不一而产生矛盾;出资额不同的合伙人,会因承担风险或分得利益不同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均会阻碍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更会阻碍律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与创新。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长时间运作,会出现一些以局部利益为目标的利益集团,特别是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各利益集团往往会因某些利益分配不平衡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规范化管理下的利益分配不均或规范化管理与以往管理模式冲突而发生的利益添加或减少,这种矛盾的产生往往与部分最初合伙人或资深合伙人重视私利有关,最初合伙人或资深合伙人总认为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应该与其利益相结合,应该与其惯常的不规范做法相适应,最初合伙人或资深合伙人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贯彻始终,而且还会使律师事务所因不能规范化管理而分崩离析。

律师事务所内部受理案件也会因有些律师为争揽案源降低同一案件的收费额或给介绍人好处而造成律师之间产生矛盾;工作中,也会因有些律师对相同案件压低收费数额造成不正当竞争导致争抢案源而使律师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常常会导致律师之间的互不配合、相互拆台而使全所律师形不成合力。

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与创新、发展,离不开合伙人的共同奋斗,更离不开全所律师的理解和支持,律师事务所主任不把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放在首位,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律师事务所自身矛盾不化解,该所就不可能实现规范化管理,更不可能有健康发展和创新,因此,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创新,应当以全体合伙人的目标一致和共同奋斗为基础,以全体律师的理解和支持、律师事务所自身矛盾化解为途经,以律师事务所主任统筹、统管为主导,只有这样,律师事务所才会有管理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与创新。

合伙人之间经常交流,能使合伙人之间减少误解和增进了解,能化解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合伙人与外界交流,能更多地吸取他人的创新方法和管理经验;合伙人与本所律师经常交流,则能更多地了解本所实际和使全所律师理解律师事务所及合伙人、化解与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及其他律师之间的矛盾;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交流,能化解律师事务所主任与合伙人、聘任律师之间的矛盾,更能化解合伙人律师之间以及合伙人律师与聘任律师之间的矛盾,更能增强律师事务所的活力,减少律师事务所内部矛盾、减少内耗和增强律师事务所发展、创新的动力。

当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不能满足部分合伙人的欲望,一些管理规则与这些合伙人的惯常做法有冲突时,其他合伙人不应漠视不管,更不应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这些合伙人的错误做法,特别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应想方设法做这些合伙人的思想工作,给其创造条件让其接受规范化管理的每一项规则,寻找各种途经引导这些合伙人理解、接受和支持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使之不成为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阻力,并争取这些合伙人投身到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中来,使之成为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源泉。但由于一些最初合伙人或资深合伙人长时间积累的陋习很难改正,这些合伙人又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律师事务所的利益之上,若长时间将这些合伙人争取不过来,律师事务所主任及其他合伙人则应统一思想,劝这些合伙人退出合伙,反之,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由于有这些合伙人的存在而很难实现,更无法实现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创新。

劝退这些合伙人应该首先使其他合伙人意见一致,这些合伙人感到孤立也有可能会幡然醒悟,若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改正,这对于律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若这些合伙人想组建新所,则应创造条件使其目的达到,这样做,不仅对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有利,而且也有利于这些合伙人换位思考问题而会去掉原来的不良习惯,实现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目的。

化解律师事务所内部矛盾,使合伙人及全所律师形成合力,是律师事务所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工程,主任将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发展与创新放在首位,放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之上,是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中的根基,只有律师事务所主任有发展、创新的理念,只有律师事务所主任勤于学习,不图私利,有发展、创新的追求,律师事务所才会有健康地发展,才会有创新,反之,律师事务所就不会有发展与创新可言。

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创新,应建立在合伙人的思想统一、齐抓共管和有明确的目标之上,也应建立在全体律师的理解和支持之上,没有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化解和统一思想,没有合伙人的目标明确,没有全体律师的理解与支持,也很难有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创新。

规范化管理是律师事务所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管理混乱的律师事务所,根本不会有发展和创新的机遇,管理混乱的律师事务所,也没有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与动力,因此,只有加强规范化管理,律师事务所才会有健康发展、创新之路可走。

矛盾与发展 篇7

1.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弱化的矛盾。

从调查情况看, 一方面现代农业已经从零散型向专业、规模化转变;从传统向特色转变;从生产向消费转变。目前在农村从事规模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和新型加工业的人越来越多, 加上国家免征农业税、农业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等各项惠农政策到位, 农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 农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都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断弱化, 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人员偏少。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后,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只有农行、邮储银行、信用社等少数几家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的网点数量也较少, 不能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农户在办理金融业务时, 经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等候。如:本溪县碱厂镇是全县新农村的示范镇, 该镇地处本溪县与抚顺新宾县交界, 交通便利, 主要以大规模种植中草药为主, 种植、养殖业发展较快, 经济发展程度远远高于周边乡镇, 该村附近仅有一个农村信用社分理处, 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2. 金融惠农政策与农民实际感受的矛盾。

近年来, 地方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出台多项金融惠农政策, 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而落实到农村地区, 农户感受不到金融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据了解, 农村地区贷款的利率水平往往在基准利率上浮50%, 甚至更高, 同时涉农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方式上也没有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手续繁琐, 效率较低, 导致农村地区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高于城市地区。

3. 农村传统金融观念与金融业发展的矛盾。

据了解, 大部分农民金融意识较为薄弱, 金融知识欠缺, 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是传统的存汇业务, 存单存折是农民熟悉使用的金融产品。而当前各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电子化水平, 同时加大对电子产品运用情况的考核。从而形成农村支付结算仍然高度集中于现金结算, 银行卡虽然发卡和持卡量较大, 但用卡环境较差。ATM、POS等支付机布放较少, 农民需步行十几里到乡镇金融网点办理存取款业务。另外, 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年岁较高农民和少年儿童, 该群体现代金融知识接收能力较差, 对自助支付终端设备比较陌生, 操作相对困难。

4. 农村资源出质受阻与金融机构信贷模式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 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需要出具一定价值的抵押物、质押物和不动产。然而我国农村资源, 如农村土地、房屋、宅基地、林地和水资源等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市场上实现流转, 农村资产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资产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农村资源出质受阻,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地区的融资水平。如:某养猪农户反映, 其资产有二三百万元, 但金融机构不能办理活猪贷款, 又缺乏其他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而得不到贷款, 要扩大规模很难, 好在当流动资金缺乏时能从饲料商那赊购饲料, 不至于出现大的流动资金断裂风险。

5. 贷款期限设定与农业生产季节性错配的矛盾。

一方面贷款审批时间长。目前, 由于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较低, 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 需层层上报、调查、审批和发放等繁多的程序, 一笔贷款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贷款不能及时发放, 往往会错过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期限错配。传统种养殖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对资金的需求比较灵活, 同时只有当农产品收获并出售后才能归还贷款。当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期限一般设定为一年, 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种养殖业, 只需几个月的贷款却要按照一年期贷款利率付息, 这对回报本来就低的农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而生产周期高于一年的农业生产, 短期内是无力偿还银行利息的。如:某种粮大户有良田100余亩, 在春耕时机, 有资金缺口10万元左右, 半年内粮食成熟资金就可到位。在某涉农金融机构咨询时得到回复, 可提供一年期信用贷款10万元, 不过三个月内就要开始付息, 半年内开始还本。该农户表示这样贷款不划算, 最后以一定利息向朋友借款。

二、对策及建议

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开放市场, 引进竞争, 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尽快制定市场场准准入入和和退退出出的标准和程序, 允许新的主体和资本进入入农农村村金金融融市市场, 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资加盟。二是进进行行必必要要的的扶扶持和补贴, 调动、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农户。。三三是是引引导导规规范当地民间融资, 允许发展农村融资合作组组织织, , 探探索索发发展小额贷款组织, 专司农村小额贷款和农民民工工企企业业贷贷款款业务。四是适当扩大邮政储蓄机构的贷款款范范围围。。五五是是稳步将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引引导导其其真真正正成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 朝着产权关系明晰晰、、内内部部管管理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六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金融融风风险险化化解解机制, 推行农业保险制度, 完善政策涉农保险险, , 鼓鼓励励和和扶扶持非政府中介组织、个人参与经营农业保险险。。

2. 创新金融业务工具。

一是要把农户户小小额额信信用用贷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为一般农户架架起起致致富富的的金金桥。二是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 积极极拓拓展展中中间间业业务, 不断增加其业务比重。三是加快疏通农农村村支支付付结结算算体系, 加快结算速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为农农户户银银行行卡卡的使用创造条件。四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金融服务。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青年创业项目贷款”种类, 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拓展。五是研究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消费信贷品种, 拓展农户消费信贷领域。六是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农户创业特点, 加强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 扩大对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担保贷款范围, 创新适合农户的融资产品。

3. 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培训, 提高农民金融意识。

对农户进行普及金融知识, 结合劳动部门的岗位技能培训, 专门组织农户或有创业意愿的农户学习金融基本知识, 重点学习金融业务品种、条件、操作程序等, 由人民银行进行金融基础知识的介绍, 由商业银行进行以信贷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4.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矛盾与发展 篇8

1 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进程

1.1 起步阶段

起步阶段即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个时期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由于当时国力弱, 技术差, 农机化只是简单的、单一的、象征性的。在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号召下, 成立了基层拖拉机站, 一个站只有几台拖拉机, 配套机具很少。只能进行单项、小区域作业, 少数国有农场机械化水平稍高, 这个时期只能算农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前[1,2]。

1.2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即改革开放至农机补贴实行以前。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责任制, 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 土地由集体大块耕种, 变成了一家一户小块耕种, 农民种田热情高涨, 适应小地块耕种的小型农业机械得到了空前发展, 大型机械 (如收获机械等) 在少数地区小规模发展。农机对提高粮食单产, 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也只是种地不用牛而已, 还谈不上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1.3 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即农机补贴实行至现在。随改革开放的深入, 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民务工潮的涌现, 土地自发地向种地能手、各种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集中, 大马力、多功能、智能化的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 且增速迅猛, 加上农机补贴政策的引领和推动, 更放大了大型农机的发展空间, 耕、种、播、收、管、储、加工、农、林、牧、渔所需的农业机械均有了空前的发展,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具规模[3,4]。

1.4 中级阶段中后期

中级阶段中后期即从现在起。中级阶段中后期是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过渡期和转型升级期。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总体要求去进行, 要围绕着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化率、资源利用率的总目标, 达到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统一”, 层次更高, 要求更高, 方法更新, 技术更精、更科学。同时, 矛盾更突出, 问题更集中, 时间更迫切。

2 我国现阶段农机化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农业大国, 农机化发展空间广阔。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3 000亿元 (2012年) , 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收入超过3 570亿元 (2013年) , 从这个意义上说, 已成为全球第一农机生产大国, 但不是农机强国。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近5 500万人, 已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但素质亟待提高。全国有4 200万个农机户, 520万个农机作业户, 3.8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已成为致富带头人。农机市场化服务组织还不完善, 培养提高新型农民的科技素质十分迫切。农机装备数量、质量、性能有明显提高, 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农产品后加工和设施农业领域拓展。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发展已进入中级阶段中后期, 是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过渡期和转型升级期, 是大有可为的发展阶段, 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要在严峻挑战中开拓前进。

农机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明显提升。如:柴油机的高压共轨技术和大马力拖拉机的动力换挡技术、无级变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柴油机、拖拉机的性能、质量, 减轻了操作强度, 提高了操作便捷性、灵活性, 满足了市场需求, 节约了能源, 保护了环境, 缩短了与世界农机先进水平的差距, 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世界农机巨头涌进中国, 引起了“鲶鱼效应”, 激发了我国农机生产、研发的创新力, 各种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应用层出不穷, 中国农机走向了世界。

3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 机手断档难解决。

这实际上是新型农民培养问题, 人是一切发展的第一要素, 没有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无从谈起。农机作业环境差, 灰尘多, 劳动强度大, 油污重, 作业周期短, 多数45岁以下的农民不愿从事农机作业。农机手转行、流失和青黄不接现象严重, 擅操作、懂技术、热爱农机事业的机手更少, 有的地方出现了机手短缺、断档的窘境, 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功用、效能发挥大打折扣。

3.1.2 发展资金获得困难。

随着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承包土地规模扩大, 机具增多, 其他生产资料和生产费用也相应增加, 发展资金困难成为突出问题。机具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村不动产确权抵押, 宏观政策倡导的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惠措施 (授信额度、贷款利率、贷款期限) 等还没有真正落实, 这些政策、措施何时才能真正落地, 不解决农机化发展的资金问题, 农机化发展中的痛就无法止住。

3.1.3农机行路难。

机耕道不畅、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少, 即使农民购买了大型农机、设备, 有的地方是进村难、下田难、转移田块难。原因是路太窄、田太小。在没有土地流转集中的小田块里作业, 大型农机难以充分发挥功效。

3.1.4农机作业量保障乏力。

在大规模土地流转集中没有完成,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分工不完善的条件下, 订单农业还无法实现, 有的农机作业效益低下, 甚至亏本, 挫伤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 已购置机具或闲置, 也是国家和个人资源的浪费。

3.1.5 农机的维修保养不能做到及时、规范。

由于农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 高素质的农机手断档, 农机手不认真按有关手册、规定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修理, 致使农机车况不良、带病作业者居多, 耽误了农时, 增加了使用成本, 降低了农机的综合效益。

3.2 农机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2.1 推广人员队伍老化, 素质不高。

推广人员原有知识结构跟不上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步伐, 基本上是现学现卖,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结果可想而知。因此, 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提高是当务之急。发达国家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机构有的是合二为一的, 减少中间环节, 优势互补, 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 成本更低、周期更短。

3.2.2 推广经费不足。

有的地方推广部门是“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各级都说重视, 但实际做法上农机推广仍是“年年感叹如今天”, 以致造成了从业人员思想不稳定, 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3.2.3 农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难度大。

有些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尽管推广部门很努力地示范推广, 但受规模比较效益的影响, 农民不愿效仿跟进。如:水稻机插秧技术、土地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水稻机插秧技术符合现代农业要求, 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 但在目前户均田地面积小的前提下, 无法体现农业规模比较效益, 农民更愿意选择费水、费肥、费药、不环保、不抗灾的水稻直播。因为水稻直播在种植环节省工、省时, 但却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农机、农技推广人员对水稻直播、机条播、旱育移栽、机插秧4种水稻种植方式式进行了田间试验, 结果如下:生育期直播、机条播比旱育移栽、机插秧齐穗期迟10 d, 成熟期延长5 d, 全生育期少13 d。直播、机条播、旱育移栽、机插秧无效分蘖消亡速率分别为21.1%、19.5%、33%、33.2%。可见直播、机条播无效分蘖消亡的持续时间长, 不利于水稻个体生长发育。旱育移栽、机插秧的灌浆结实时间较长, 且灌浆结果所处的时间段要优于直播、机条播。旱育移栽、机插秧的水稻增产潜力要高于直播、机条播。产量方面, 旱育移栽、机插秧、机条播、直播分别为9 975、9 765、8 400、8 250 kg/hm2, 纯效益机插秧、旱育移栽、机条播、直播分别为16 485、14 895、14 275、12 915元/hm2。机插秧适合水稻生长的生物性要求, 具有穗型大、熟相好、米质优、丰产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点, 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大力推广机插秧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改善水稻品质的有效措施。

3.2.4 土地深松、秸秆还田是利国利民的农业种植新技术, 但难以推广。

由于土地连年的免耕、浅旋, 秸秆焚烧,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造成土壤板结、结构差、不保水、不保肥、不抗灾、微生物含量少, 污染了环境, 不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种子孙田, 收当季粮”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尽管各级政府、财政、农机、农业等部门都做了很大的努力,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宣传示范推广土地深松、秸秆还田, 但难以变成农民自觉自愿的耕作习惯。原因是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无法直观比较、显现, 秸秆收集后没出处, 粉碎还田当季见不到效益, 有时还增加下季种植成本。

3.3 农机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脱节, 先进技术、研究成果不能迅速转化成产品, 形成生产力。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高校和技术推广、工厂联合做得好, 科技成果转化率高, 发展就快。我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3.1 农机制造企业急功近利, 不注重产品力的培养。

有的农机制造企业对新技术、新机器的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试验做的不充分, 改进的不彻底, 产品不够成熟, 就匆忙推向市场, 结果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降低了农机的综合效益, 影响了国人对国产农机的信心。如:为解决大马力拖拉机操作灵活轻便的问题, 有的企业把油气助力技术应用到了拖拉机的离合器上, 但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冷车启动时, 操作杆不在空档位置上, 很有可能拖拉机一启动就冲出去, 而离合器在气压不足的情况下不起作用, 因摘不掉档而造成事故。

有的企业只追求销量和短暂的市场份额, 不注重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培养, 不懂得一台质量好、可靠性强、适应性强的产品, 就是品牌传播的良好介质和进攻市场的“迷药”。只有做到精益制造才能保证有强大的产品力, 而产品力是品牌的基石, 是强大的利润奶牛, 是高定价的标尺。售后服务总归是亡羊补牢。

3.3.2 工业生产体系不完善, 基础工业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对高端农机发展的要求。

随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的加快, 对大型、多功能、智能化农业机械的需求愈显强烈, 对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有的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也紧跟国际农机先进水平, 对高端农机制造进行了探索, 但由于受农机工业体系不完善, 基础工业相对落后的掣肘, 高技术含量的图纸和样机未能变成农田作业的机器。如:拖拉机的动力换挡技术是为适应大马力拖拉机操作和效率的要求而开发研制的, 经过一番尝试, 有的厂家搁置, 有的厂家另选其他技术 (无级变速) 。原因是产业体系不健全, 一个厂不可能包揽全部技术和生产, 基础原材料 (钢材等) 、加工精度、装配工艺、技术工人素质跟不上。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 需要进口国外专利技术或总成、零配件, 但若进口价格太高, 造出的整车价格远超农民预期和接受能力, 农民也仍负担不起。

为满足车用发动机“国四”排放的环保要求, 农机配套的柴油机就必须用高压共轨系统、达标的柴油和柴油滤清器。目前, 世界上生产高压共轨系统的公司有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美国“福特”3家公司, 保护高压共轨系统安全工作的柴油滤清器国内品牌也少有达标的。用国外达标的高压共轨系统和柴油滤清器, 成本高。不用达标的, 造成共轨系统部件损毁, 维修代价很大。另外,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柴油也不能满足“国四”排放要求。

3.3.3 农机生产企业创新过程中忽视体系创新, 喜欢单打独斗, 不讲究社会合理分工与科学有效协作相统一。

理论研究创新和高性能基础原材料生产创新, 一般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 高科技和高素质的人, 不能做到相统一、相匹配。这是农机研发生产中木桶效应的短板。

3.4 农机服务组织社会化程度低, 整体效益差

农机管理下滑, 维修关系不顺, 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机制还没有形成, 有实力的大户少, 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机使用水平低, 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要农业全程机械化健康、高效发展, 就必须走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要有明确、细致、科学的分工、协作, 像现在这样“家家买农机, 户户想挣钱”, 农民既要当农技专家、农机专家, 又要懂经营、会管理, 倒逼农民当全能专家不现实。

3.5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农机大型少、中小型多、配套比低、作业范围窄、整体功能受限。农机总量增长快, 先进技术应用慢。门类品种缺陷包括重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发展, 轻经济作物机械发展;重种植业机械发展, 轻养殖业机械发展等。在农业生产具体环节上重耕、种、收机械发展, 轻管理、植保和农产品后加工机械发展。

3.6 土地流转速度不适应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在农机“十一连补”的引领推动下, 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增速迅猛, 但目前农民自发流转土地的速度与大型农机增速不匹配, 大型机械在小地块里作业, 功效不能发挥, 造成浪费。土地不能快速集中流转, 机耕路、水利等无法兴修。

农民自发土地流转慢,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失地农民缺乏生存保障感, 农民宁可粗放经营, 也不愿转让土地;二是法规不健全, 流转土地追求规范化, 忽视土地合理利用, “能手种, 庸者让”;三是对土地流入方缺乏有效合理监督, 致使土地流转后“非粮化”, 甚至闲置、粗放种植经营。如继续用“太阳脱帽理论”来解决土地集中流转问题, 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制约会越来越严重。

3.7 农艺、水利与农机化发展不协调、不配套

农艺和农机应协调发展, 优势叠加。水利兴修要做到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主水源水位能适时合理控制, 局域水网和微水网排灌自如。

3.8 农机补贴不到位

在农机补贴执行过程中, 没有充分体现补优淘劣的原则, 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应加大补贴力度, 对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机具, 该淘汰的就淘汰。对符合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重点补、专项补。

4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农机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即对农机化的需求很迫切, 但技术、机具装备、发展资金、农机化人才及培养制度、政策等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低多高缺”, 具体说, 低水平已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农机还呈现出过剩, 落后的、该淘汰的农机还淘汰不了, 成为发展中的累赘。高水平的迫切需要的农机出现紧缺, 供给不足。总体上表现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的产需失衡。这是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短板, 需下大力气解决。主要矛盾集中表现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平衡有区域不平衡 (旱作区和水田区, 平原和丘陵, 先进区域和落后区域) 、领域不平衡 (粮食作物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 种植业机械化和养殖业机械化) 。小麦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 水稻 (水稻的机插秧、机械植保) 、玉米机械化还有难点要攻关, 经济作物机械化刚起步。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农业全程机械化要求与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不协调, 粮食生产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发展高效农业机械化的关系不协调, 农机装备迅速增加与农机人才培养不协调, 农机化对人力的解放作用与劳动力有效转移不协调, 农机装备的供给与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迫切需要不协调, 农机与农艺、水利不协调, 农机的投入需求与资金困难不协调, 科学发展与体制机制障碍不协调。农机化的发展要克服水土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增产增收型农机化才是可持续的农机化。

参考文献

[1]汪昭军, 马瑞峻.刍议我国发展精确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5) :22-25.

[2]李灿, 唐仕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 2011 (11) :20-21.

[3]汪建军, 曾明如.关于推进眉山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 (2) :20.

矛盾与发展 篇9

经济学上将投入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统称为资源, 包括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等, 其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或劳动力资源, 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表现在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 同时具有一定的特质性、可用性和有限性。

通常来说, 人力资源的数量即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先决条件, 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特别是科技发展能力的竞争, 但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 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人力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率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走高趋势,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3年2月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5亿, 其中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2%, 与上一年末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 而60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4.3%, 与上一年末同比提高了0.59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正逐渐步入了老龄社会, 且实际可投入到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力十分有限, 人力资源的数量不断下降,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二) “刘易斯拐点”到来, 用工荒现象加剧

刘易斯拐点是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一个现象, 指在工业化过程中,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 最终枯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减少, 劳动力不再“廉价”, 加之我国产业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仍然较多, 这些产业上的用工荒现象正在不断加剧。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落后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成绩世人瞩目,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究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不完善。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起步较晚,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一方面, 由于制度的不同, 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无从借鉴;另一方面, 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使得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缺乏太多的经验指导, 成效十分有限。除此之外, 粗暴的生产方式, 教育和科技无法全面普及, 劳动力分布不平衡等因素也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具体而言, 目前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较为盲目。一味追求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 导致高学历者学无所用不能胜任工作, 而低学历者又往往得不到适合的工作, 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人力资源的素质涵养, 抑制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僵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纵观当代社会下所有的企业和单位, 有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类叫做领导, 一类叫做职工。领导决定职工执行, 领导安排工作职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已经成为了固定生产经营模式。这种不平等的直线制管理模式使得领导和职工之间在心理上就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影响了工作中的互动和交流, 僵化的体制极大地限制了职工的能动性, 相对应的也使领导不能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二) 人力资源知识更新和能力培训不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 知识不断更新发展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必然结果, 大部分企业只看到了眼前利益, 不断损耗着人力资源的效能而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试想一个极为优秀的人才如果一直固步自封, 那么到了江郎才尽的一日也就必然要脱下人才这个光鲜亮丽的外衣。一个企业只知道向职工索取而不为员工充电, 那么生产力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样落后而可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将会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陈旧、观念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沿用的一直是党政机关管理的模式, 虽然始终在强调上下级垂直的旧模式不利于社会发展, 对旧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 但至今仍未完全摆脱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阴影。管理机构繁冗, 管理人员众多, 管理职能模糊, 出现管理问题相互推诿, 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管理显得支离破碎。

与此同时,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落后的管理模式推动下也显得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对于人才的提拔, 重资历而轻能力, 重关系而轻效益,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观念上似乎仍存在一些拉帮结派的封建色彩。相对于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而言, 管理人员似乎更喜欢愿意服从命令和安排的职工, 这样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与国家努力打造的创新型社会背道而驰的。

(四) 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以及价值实质上是从竞争中体现出来的, 如果没有竞争, 甘于平淡, 那么人力资源的生效效能将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人都是有惰性的, 一旦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容易陷入一种不思进取的怪圈, 不容易产生危机感, 竞争意识也在逐渐的淡化。企业如果有一套系统、规范的激励机制, 明确奖罚机制, 拒绝搞平均主义, 考核不走过场, 效益与工资挂钩, 能力与职位挂钩, 就可以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企业的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无法激励职工以充足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工作, 那么走下坡路是必然的结果。而目前, 大多数企业还无法完全做到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协助人力资源的管理, 无法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用人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首先,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在用人制度方面还是过于保守, 在人员编制和人才引入渠道等方面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进一步变化, 管的过宽, 统的过死, 领导内定仍然是人才引进的固定原则, 单位在人才引用方面似乎没有更多的话语权, 出现了“想留的没留下, 不想留的一大堆”这样尴尬的用人现象。

其次, 用人制度缺少规范、科学的操作程序, 是否用人, 用什么样的人在大多数企业中还是领导说了算。排资论辈、因人设岗的“潜规则”大大损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而这种看领导颜色的用人制度也严重遏制了职工的自我发展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从而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违背了发展集约型社会经济的初衷。

四、结语

总之,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现状, 探讨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为了更清楚的认识并面对当下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解决策略, 将矛盾转化为推动力,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经济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本文通过对当前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并深入探讨当前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 希望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现状,社会发展,矛盾

参考文献

[1]吴贺琴.浅析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与发展的矛盾[J].价值工程, 2010 (6) .

[2]孙习习.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5) .

[3]赵建红.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策略[J].中国经贸, 2013 (16) .

矛盾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集约,城镇,发展,规划

一、贺兰县土地现状和集约节约用地的迫切性、重要性

贺兰县位于银川市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3′~106°36′, 北纬38°27′~38°53′, 东西长61公里, 南北宽49公里。南与银川市区相连, 东临黄河, 北与平罗县相邻, 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 县城驻地习岗镇。

全县辖4镇1乡, 即习岗镇、立岗镇、金贵镇、洪广镇和常信乡, 以及区属原种场、暖泉农场和县属南梁台子农牧场、京星农牧场, 全县土地总面积1197.57平方公里, 耕地保有量59.27万亩,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64万亩。2009年全县总人口为20.05万人 (含暖泉农场) , 城镇人口9.48万人, 占总人口的47%;农村人口10.57万人, 占总人口的53%, 人口密度为167人/平方公里。近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保护耕地红线不能突破, 另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如何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用地瓶颈, 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挖掘土地资源潜力,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已成为贺兰县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二、发展与保护两者都是必须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受市场经济的推动, 一些在交通、工业、商业、旅游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的乡镇所在地或者村庄, 势必在地域、人口、税收、服务功能各方面的规模逐步扩大, 经济总量逐年提高, 非农业人口逐步增加。开展各种产业, 以及居住等需求, 必然带来土地的需求。城市化带来的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势, 不仅可以大大促进该地区工农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随之产生的精神的、物质的生活水准的提升, 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业务和人口向这些地方集中, 就会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需求。

可是, 我县耕地面积直线下降的局面也非常严峻, 所以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说国家一再强调的18亿亩的红线再不可逾越。必须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 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

这里说两个必须, 就是要说明在解决这个矛盾时, 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一定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科学合理地解决好。我们还应该看到, 虽然发展与保护是一对矛盾, 但是城镇发展的进程中, 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 也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的过程, 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三、两个规划统一制定

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统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强调: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明确要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 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规划的制定是政府行为, 不是部门行为, 但是发展、建设、土地的规划分属不同的部门。加上俗话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届领导与一届领导的思路不一致, 也造成制定规划不严肃、无延续性, 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剧了发展与土地保护的矛盾。

就是说, 依据当地的各项资源, 决定发展的规模;依据发展的需要, 规划土地的供给;再根据实际供给能力, 修订发展的规划。这样一来, 就可以使发展与土地保护两件事, 都处于可控和在控的状态。而不会出现一项冲击另一项, 或者顾此失彼的情况。

所以, 一定要把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统一制定, 并且要严格执行。推行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土地的指导思想。否则即使再是三令五申, 也改变不了土地使用的混乱。

四、强化规划管理, 合理配置项目用地

利用规划引导用地需求。坚持把规划放在首位, 通过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 坚持合理安排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实现规划对用地需求的引导和制约。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出台《贺兰县工业园区项目用地规划方案》, 积极推进工业布局向德胜和洪广镇集中, 工业项目向德胜工业园区、暖泉工业区集中, 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控制零星工业用地审批,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选址中严把关口。做到按照规划确定建设区域, 防止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遍地开花, 造成资源浪费。

五、占补平衡要保证

在发展城镇经济出现占用耕地的情况下, 一定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的要求, 做到占多少, 补多少。必须开垦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保证占补平衡。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 应依法交纳耕地开垦费, 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只要保证了占补平衡, 就保证了耕地面积总量的不减少。在实施中还要同时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 要同时编制开垦规划。二是强调耕地开垦或者缴纳开垦费必须与占地同时进行, 甚至要求提前进行, 做到先补后占。开垦规划与开垦费是实施占补平衡的基础, 只有实现这两条, 才能真正保证占补平衡。

六、数量与质量的权衡

在强调保护耕地的时候, 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因此耕地保护的重点不仅在于保证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更应该注重耕地的高产和可持续发展。亩产量直接影响耕地数量的需求。所以数量和质量的权衡, 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耕地数量的需求, 重新认识对保护耕地的侧重。

经济的发展是以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前提的。要进一步重视耕地利用的技术水平, 加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研究。保证耕地数量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土地质量的提高。

七、结语

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思路, 就是要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不同的层面提出解决矛盾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是强调城镇规划与土地规划必须统一制定和认真落实, 其次是保证占补平衡和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使用。这些做法都是政府应持有的理念, 同时也是可操作的途径, 为解决发展城镇经济与保护土地的矛盾提供一点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新卫, 张定祥, 陈百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 2008.

印度道路代表了发展的矛盾 篇11

经过20年的改革,印度经济有了许多值得喝彩之处。从全国水平来看,无人可轻易贬低其政府和企业家阶层取得的成就。1990年印度还是世界经济中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如今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还是金砖四国的重要成员,已经在全理经济复苏中发挥着不凡作用。而且,随着影响力的上升,这个国家正在谋求在扩大的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以能行使否决权。

事实上,对印度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可不必以经济学家的视角来观察。置身印度,今天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清晰可见。

印度的IT产业是印度崛起的辉煌故事之一。特别是印度软件企业异军突起,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毫不逊色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印度软件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20世纪90年代丰富的人力资源,拥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讲英语的熟练专业人才群体。但是这一行业在创造就业方面能力有限。研究发现,由于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率,印度见证了长时间的“无就业的增长”。最近十年,印度致力于发展其制造业,但也因土地获取和环境清理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议。同时,这个国家还造就了世界级的企业家群体,他们进行海外兼并和收购,影响着全球市场。特别是IT界的企业家在全球市场开拓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备享尊崇。在其他几个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高科技领域,印度的一些公司,特别是私人公司跻身百强行列。

在其他方面,也处处可见印度的发展故事。在德里街头,你会看到一名人力车夫正与身处遥远村寨的妻子打手机,或者在卡拉拉邦的海滨城市会看到一名渔夫在交易前会在手机上查看一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商品价格。时光流转,当年印度人为装一部电话要等十到二十年。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汽车销售方面,印度目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虽然在绝对数额的比较方面,印度还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这个国家正在快速追赶,并有志于在未来几年有更快的增长。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知识经济”,那些通过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国家更有可能成功。虽然印度经济被认为根本上还是资源型的,但在知识创新和知识型生产方面,份量可观,并颇具活力。在最近20年,印度IT业已崛起为国家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源泉。IT业的发展帮助、带动了其产业链中诸如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这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印度的人力资源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他们成为技术组合的重要中介力量。印度IT业后来居上,其商务流程外包服务的发展近几年来有效逆转了其人才流失的趋势。

落后的多数

虽然近十年来发展令人瞩目,但贫困依然是印度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据推断,只有10-20%的印度人口受益于其20年的经济改革,其余的人被遗忘了。改革并没有让这个国家总体受益,特别是在医疗和教育等社会领域政府无所作为。印度面临突出的医疗挑战,其20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很难实现。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期望值提升,婴儿死亡率正在下降,但印度人民依然遭受着大范围贫困和严重公共医疗问题的折磨。印度有超过27%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36%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一美元。

印度土地和人力资本的分配情况极度扭曲,文化程度低的农村劳动力似乎并未成功转向城市服务业—这一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印度逐渐自由化进程中受益发展起来。印度农村高文盲率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非农部门的发展。在广大农村,教育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滞留于农业,或仅在非农部门谋一份临时工,却无缘于高工资和福利的薪水制工作。虽然印度以社会计划和村庄改建的名义花费了数十亿卢比,但这些钱并未达到最终的受益人。其公共教育制度备受责难,甚至遭到穷人中的最穷者的唾弃,他们宁可将他们的孩子送到路边的私立学校,也不选择政府经营的学校,因为在政府学校中一半的老师见不到或根本不教学。在大学层面,中国超过印度,成为美国留学生生源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富人总能找到一条路子教育他们的孩子。中产阶级和穷人则要进行斗争,以期改革现存的制度,以从中受益。

印度的改革也令贫苦的农民深深失望,这个群体占了整个国家12亿人口的65%。农民生活水平在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中更加恶化,特别是近几年来高企的食品价格更令其雪上加霜。同时,政府也不能为农村产品提供合适的存储场所,大量的谷物因为政府的官僚作风与优柔寡断而在露天中腐烂,数百万的穷人却不能分享。农民的自杀现象今天还在不断发生,这些家庭虽会得到不同的救济保险,但悲剧的影子并不能从他们身上抹去。

政治改革的希望

印度道路代表了发展的矛盾。一方面,它是世界上正在运转的最大的自由民主国家,另一方面,它又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贫困人口。当印度的城市社会向现代知识型社会前进时,印度的农村依然生活在宗教与传统社会中。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其他国家在宗教、种族、社会和文化多样性方面有印度这样的水平。没有其他国家有如此庞大的下层社会—落后的种姓制度和阶级,他们也在寻求更多的权力。民主制度在印度已推行60多年,并深深扎根。但是,它的封建体制和政治分权并存,使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与其他国家的制度迥然不同。印度不可能变为中国,因此,它应在自己的民主政治系统中寻求解决办法。印度人民对他们的政治领域心存不满,期望国家的选举制度有些重大改革。印度政治的危机就是变革的危机,它反映了政治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扩大的裂痕。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些阶层的边缘化和权利被剥夺,统治者对此视而不见。提高政治目的性和原则性的呼声日渐增高,政治和领导者对公众利益的漠视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怒。

教育制度的改革

原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印度真正的财富是其智力资本。印度真正的机遇在于其惊人的熟练劳动力。人才天然,世所罕见。”说到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贡献,印度就不属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印度科学家在科学和其他领域囊括了10项诺贝尔奖。当今印度软件业的比较优势众所周知,这源于其相对丰富的高素质工程师数量。但印度在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正逐渐丧失掉这一优势。

虽然印度高等教育系统极习扩张,但其仍不能为不断增多的青年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毕业生数量众多,当前每年培训的科学家和工程的绝对人数庞大,但印度仍然面对质量与数量的典型矛盾。当前多数的工科毕业生能力不足,经常在工业技术要求面前捉襟见肘。如此,大量学生选择海外就读,主要在美国和英国。到2010年,有8万多名印度学生在美国学习,这一数字在2011年被中国超过—中国学生是10万名。如果印度经济要在IT领域获利并保持住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么就要让更多的印度人更容易地接受教育,以使他们能够参与发展,受惠于发展。如果印度能够将12亿人口中的35%的文盲扫清,并授之以创新技术,成为一个完全的文化社会,那么这个国家在2050年就可能真正崛起为一个创新社会。如果印度不投资于高质量的高等、中等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那么它的IT优势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就会阻碍未来的经济发展。

下滑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

当今的印度已成为世界上最腐败的政治和社会组织之一。对我来说,站在社会角度,印度改革对亿万人民生活带来的最重大变化是,在加班加点寻求财富最大化方面,我们与邻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已没有什么不同。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对“拉克希米”(象征财富的印度教女神)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赚取更多美元的贪欲正吞噬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我们正在堕落其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很难区分道德与非道德。黑色经济已扩大数倍,被认为已与正常经济的规模(现在是1.8万亿美元)等同。政府对此完全无作为,国家最高法院已确认,作恶多端者已绳之以法。在法院的监督之下,印度最大的诈骗案正在接受调查。

印度社会的当前问题是它已失去根本,因为这个国家长时间没有珍视它。唯一的解决之道在于使它回归社会,除精神修化外别外它途。当印度人回归宗教虔诚,那么这种变迁就可能实现。宗教虔诚将引导人们不再彼此敌视,重归和睦相处,相互友爱尊重,让个人和社会生活重获繁荣。根据我的理解,这一过程已经开启,随着时间的延展,必将普及开来。佛祖、甘地和泰戈尔,这些圣尊将在民族大家庭中威望重归。

未来充满希望

根据当今印度人的看法,印度的未来是光明的,它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断定,印度已经历了最坏的时期,前路无他,唯有发展与变迁。印度已经历万劫,这个社会已意识到必须回归根本。印度社会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理想和准则。印度人民拥有令世人称道的美德,如爱、朴素、诚实、勇敢、爱国、尊敬妇女等。但正是这个国家已长时间完全抛弃了这些品质,为此而备受苛责。现今,印度的年轻一代已不愿意再慵懒、怠惰,所以我坚信印度正在变迁并将很快展现出回归根本之气象。

矛盾与发展 篇12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现状扫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社会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打破了公办教育长期以来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又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民办教育事业。据统计,截至2012 年,全国经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高校达到707 所,其中独立学院303 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超过530 万[1]。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非政府的办学形式,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发展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竞争机制的形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民办高等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积聚了丰富的经验,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目前,从学校分布区域看,除西藏外,我国其他省份均有民办高校,并形成了以西安、上海、北京和沿海地区为轴心,全国各省多极化竞相繁荣的发展态势。从学校层次看,我国目前既有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学历教育,也有助学性质的非学历教育; 既有本科层次的教育,也有专科层次的教育。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各民办高校针对学生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供给。从学校类型来看,我国民办高校主要有三种: 一是民办普通高校; 二是非学历民办专修学院; 三是依托公立大学举办的二级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在招生、教学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备相当规模的民办高等教育系统。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深层矛盾

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民办高校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是民办高等教育制度重建和组织认同度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三十年来,民办高等教育以办学规模扩张快、影响范围广、体制创新程度高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但民办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是与自身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从横向来看,无论是机构数量、办学层次还是招生人数,与同时期的公办高等教育发展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仍然匮乏,民办教育处于弱势、从属和补充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这与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深层矛盾密不可分。

( 一) 国家政策支持与专门立法欠缺滞后之间的矛盾

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态度总体而言经历了从限制否定到支持鼓励的转变。198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确认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允许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事业; 1997 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初步建立了民办学校审批制度、办学许可证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 2002 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提出民办教育举办者可以从办学投资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教育的立法取得重要进展。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也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虽然国家和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但从整体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度的出台和执行仍滞后于实践。往往是现实中出现什么问题,就制定什么法规,缺乏教育法规制定的统筹规划性和前瞻性。此外,已有的法规中限制性规定过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办学主体的规范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民办教育立法滞后还体现在地方民办教育政策的衔接性不够上。种群生态理论认为在组织的进化过程中,组织种群的形态受到环境影响,并且趋向与环境保持一致,环境的多样性会造成组织的多样性[2]。我国民办高校的多层次、多类型发展,正是环境多样性造就组织多样性的有力体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学龄人口、教育水平、办学环境差异较大,地方对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不同,这些因素都对各地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作用,影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模式和质量。因此,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均衡特点,出现了以陕西、浙江、广东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现象。真正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应当是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教育规章相衔接,错落有致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3]。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缺乏可操作性的地方民办教育配套发展政策和措施,这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

( 二) 政府管制与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政府在高校的办学准入、资源投入和成果分配上长期以来居于主导地位,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招生规模、学制设立、学费标准和学位授予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规定,二者的关系也显著体现为政府本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适当的政府管理对高等教育坚持教育事业方向、保障教育质量标准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政府却是集多重角色为一体,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上出现缺位、越位现象,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直接干预较多,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政策环境风险。

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的自主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面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所需以及民办高校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其落实的程度和范围还远远不够。虽然国家199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2003 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将其界定为法人财产权、招生权、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以及教师聘任权等。但对事关民办高校发展关键的招生自主权、学费定价权、专业设置权和学位授予权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而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则是实现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现实基础。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初期,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较多的实质性支持,对学校的行政干预较少,为当地的民办高校营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从2012 年起,陕西省政府每年还设立3 亿元的专项资金来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宽松的办学环境和优良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民办高校在这一地区的蓬勃发展。

( 三)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与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

资源的获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大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资金来源的性质来看,当前我国高校资源获取的途径主要有财政性教育资金和非财政性教育资金两大类。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是政府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也是大部分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整个高校资金来源的50% 。当前,我国政府主要从公办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资源配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事业费未能惠及民办高校。对于公办高校,政府在资金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办学经费等方面均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而对于民办高校,在支持力度上就大打折扣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教育财政基本为公办教育所独享,只有少数民办高校享有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我国民办教育基本上是民间全资的教育。

高校非财政性教育资金主要有学费、贷款、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虽然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囿于政策吸引力和民办高校的自身实力,民办高校多方位筹集资金的能力受到诸多制约,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狭窄成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学费上涨的空间却十分有限。社会捐赠也多是流向综合实力强、社会声誉高的公办高校,我国的民办高校办学历史不长,获得社会捐赠的数量和范围都无法与公办高校媲美。此外,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民办高校也无力与公办学校竞争。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 年年底,全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500 亿元。据调查,95%的公办高校都有贷款。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相对于公办学校大规模银行贷款而言,民办学校获得银行贷款就困难多了。民办学校不仅在贷款的渠道上还不太畅通,而且不能享受优惠,必须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同等法律地位精神相冲突[4]。因此,财务和经费筹措问题已成为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 四) 民众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价值认同障碍之间的矛盾

民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截至2012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7% ,在校生超过3000 万人,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提出到2020 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而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轨迹来看,发展私立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带给个人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精神追求和社会地位。而且这种收益还具有溢出效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多重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状况下,我国民众中潜伏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有效需求。中国高等教育现有规模与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总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为民办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但对于民办高校,许多人内心深处存在一种价值认同障碍,对民办高校持怀疑和排斥态度。价值认同与否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但本质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5]。这固然与我国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下的公有制文化密切相关,但这种价值认同障碍与民办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分不开的。例如,民办教育普遍存在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制度建设问题等。

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矛盾的破解之道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了市场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民办高校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市场竞争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民办高校,只有构建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建设足够规模和足够强大的民办高校,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健康繁荣的教育市场。为了化解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进一步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需从政策制度、内部管理、评价体系等三大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 一) 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

创设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当务之急是在政策层面上尽快消除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差距,用前瞻性的眼光和思路统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制定扶持性政策与完善规范性政策并举,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实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将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以法律文书的形式稳定下来,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成绩,提高民办高校办学积极性,同时立法杜绝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需要结合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建立一个自上而下、政策配套、结构完整,具有地方性和可操作性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明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减少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落实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尊重各高校的自主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性风险。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应体现公平和效率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支持体系。建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一批具备较高办学质量、较好办学口碑的民办高校的发展。实施“民校办名校”的发展策略,将政策激励和经费资助相结合,鼓励民办高校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举办高层次的优质教育,激活教育市场,并以此带动整个民办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二) 加强民办高校的校本经营与管理,实现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有效平衡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对效率的追求,必然更加关注市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在适应性和创新性方面比公办高校有更大的积极性。与我国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校本管理[6]。具体表现在学校独立的领导体制、精干的管理机构、先进的经营理念上。

民办高校一般以独立的校长负责制为主,许多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际上也是独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民办高校决策与管理的高效性。民办高校的管理机构也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置,因岗设人,力求精简,管理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对市场尤其是消费者的需求反应灵敏,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机制,因势利导地推进学校快速发展。在学校的定位、专业的设置上,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更适应市场需要。因此,民办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优势,加强校本经营。

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一直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双重性质。从其立法和功能发挥的角度来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营利性则主要体现在教育也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上。教育也涉及投入和产出,也存在办学的效益和效率。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营利性,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上: 其社会功能体现在使教育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培养出大批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经济功能体现在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在实现学校发展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投资教育。二者既矛盾又统一,教育质量则是其公益性和营利性的有效平衡点和结合点。

( 三) 完善民办高校多元评价体系,建立民办高校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教育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时间不长,提高教育质量的特殊意义毋庸置疑,事关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只有提高到能与公办高校教育质量相抗衡的水平,其要求的一系列平等权利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

民办高校质量评价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界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对民办高校办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将系统的观点引入到民办高校质量评价体系中,根据办学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分类评估,分级评估,引导民办高校办出特色,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较快地提高。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提升民办高校整体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涉及整个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结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办学设施和综合声誉等三大方面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将民办高校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细化为师资保障、物资保障和社会保障。

1. 师资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办学质量提升和突破的关键。民办高校成立之初出于成本的考虑,多是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为主,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民办高校需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相关权利,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措施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加强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熟悉民办教育办学规律、务实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

2. 物资保障: 资金短缺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单一的学费融资远远不能满足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民办高校与银行间的良性信贷关系,并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开辟社会资金涌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民办高校也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的支持,引导社会捐赠,加强自身的服务创收,探索多渠道的社会参与办学模式。

3. 社会保障: 鼓励和支持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介入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建立并完善为民办高等教育服务的法律、会计、审计、担保、仲裁等社会服务体系,为民办高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在新的时代,民办高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应从战略性的高度正视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对民办教育加强扶持和引导并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估机制。民办高校自身亦需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加强管理,彰显特色,尤其要树立质量意识,形成民办高校自律机制。通过内外部的共同努力,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准和社会声誉,从而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新一轮的腾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备相当规模的民办高等教育系统。但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还存在着国家政策与专门立法、政府管理与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配置与资金筹措、教育需求与价值认同之间的一系列深层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财政支持体系,加强民办高校内部经营与管理,建立民办高校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走出一条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之路。

上一篇:生产企业物流有效性下一篇:免疫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