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关系(共11篇)
矛盾关系 篇1
一、引言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描写了南非恶劣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在后殖民土地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男人与男人,男性父权制下的男人与女人,以及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
造成南部非洲草原的恶劣环境的正是人类本身。白人殖民者怀着极大的征服欲来到非洲大陆,他们肆无忌惮的开垦给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白人农场主斯莱特和迪克是其中的代表。斯莱特不关心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斯莱特先生的农场上犁出了一条条的大沟……然而他毕竟赚到了钱,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斯莱特正是父权社会中人类中心意识的代表。迪克虽然拒绝在土地里种植烟草,但并不是珍爱土地、保护环境。他是一位残忍的嗜血的白人殖民者。他的小屋里充满了血腥的味道,“红砖地上摊着许多兽皮;好像是些野猫皮或者小貂皮……”迪克肆虐的捕杀草原上的动物,对自己生活的大草原来说无疑是场浩劫。
除了男性,玛丽也表现出践踏非洲自然环境的倾向。受不了贫穷生活的折磨,她也认为土地是赚钱的机器, 不懂得保护身边的环境,甚至鄙视非洲草原。
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举动也做出了抗议和报复。大草原恶劣的、让人难以忍受的环境可以说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小说高潮部分,玛丽对周边环境的感应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的表现。“只觉得四周的树木都在向这座房屋逼近……它一定会毁在灌木丛手里”。小屋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中心,树木象征者自然,树木吞没小屋正如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一样。
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1、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殖民主义制度,黑人通常是白人农场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地位低下,经常在农场主的皮鞭下工作。小说中的白人斯莱特和迪克均有一根象征着白人权利的皮鞭。然而大多数黑人用人不知道反抗,心安理得的接受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说中白人与白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金钱上。斯莱特并不是真心地要帮助迪克,而是经常看不起他;迪克两次患疟疾的时候,白人医生只是开出昂贵的药物,并嘲笑对方家境穷困。而迪克和玛丽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以金钱来维持人际关系的社会里没有资格向其他人提出帮助的要求。
2、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男性父权社会中,女性是受压迫的对象。玛丽父亲经常挥霍工资不给妻子贴补家用,母亲没有收入只能听凭父亲摆布,最终憔悴而死。玛丽也走上了和母亲类似的道路,她迫于世俗压力,放弃了城里安逸的工作,选择了婚姻,来到草原后的玛丽只能屈从于无能的丈夫。对于玛丽,迪克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应当有个妻子的心理。最后,玛丽的死亡使迪克成为疯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玛丽作为一名女性对男性的一种抗议。黑奴摩西对玛丽悲惨死亡负有重大的责任。在认识玛丽之后,稍微有觉醒意识的摩西企图控制这个白人女主人。摩西给玛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她甚至期盼死神的到来。玛丽对于黑用人摩西既害怕又渴望,深入骨髓的白人意识告诉她自己与黑人发生关系是可耻的,但是这个与众不同的黑人对精神空虚的玛丽来说又是具有诱惑力的,玛丽要不断地承受内心的折磨。
3、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玛丽在城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周围女人的闲言碎语打破了玛丽美好的梦。她们本都同为女人,应当互相鼓励,但却取笑玛丽,嫉妒玛丽的自由,想将玛丽拖入受制于男人的空间中。由于深受父权社会意识的影响,玛丽最终也屈服于男性父权制下的大众的标准——女人应当结婚。所以,慌乱急切中玛丽选择迪克来试图摆脱世俗的批判,最终导致悲剧。
小说中除了描写白人女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外,还展现了白人妇女和黑人妇女之间相互敌对的关系。黑人妇女除了受男性的蹂躏外,还深受被男性父权制毒害的玛丽的歧视。“她厌恶她们裸露的穿着、她们柔软的棕色身子……尤其使她厌恶的是,她们哺乳时,两只乳房就那么挂着……”玛丽丝毫不同情生活在父权制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相反认为她们是肮脏的野人。此外,黑人妇女也是讥笑白人妇女,“个个用眼睛紧盯着她,一边还发出笑声……”就是这样,白人妇女与黑人妇女之间相互不理解,相互仇视。
小说正是通过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的描写,更加细致地揭示了南部非洲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发起读者的思考。
结语
本文通过对《野草在歌唱》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解析,指出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父权社会制度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不能和谐相处的根本所在。同时,指出种族主义对白种人和黑种人的生活带来致命的困扰。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种族歧视制度,以及男性父权社会制度下的妇女的生存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伟伟《青草在歌唱》的女性主义解读[J]全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3]、黄成洲, 王新朋一个新的文学批评视角—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 (2)
矛盾关系 篇2
社会环境系统 医生 信息 医院 患者亲属网络 患患者 管理者
者 家属 高期待 护士 在社会大系统下,医院系统中,医生、各级管理者、护士三个主要群体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患者社会关系系统中,患者和患者亲属无疑是最主要的两部分。虽然将医患关系扩大到了医院与患者亲属网络之间的关系。但是依旧要重视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主体部分。下面将从四个部分来阐述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分别是改革中的中国,市场体制下医院,转型期的患者及其亲属,医患关系的主体分析四个部分。1
1.改革中的中国 中国一直处在改革的步伐中,医疗改革也已经走过这么多年。一般人将市场化与高效率相挂钩,以为引入市场,增加竞争,就会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在访谈的过程中,部分人觉得市场化能促进我国医疗机构的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体水平。但是忽视下几个问题: 1.1.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处于卖方市场,医院有着更多地决定权。虽然我国的医疗机构会出现服务水平的差距,但是很难到得“劣汰”的目标,大量条件较差的医疗机构“幸存”下来。1.2.市场导致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和分配不均,富人有能力获取更多的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而穷人只能接受较差的医疗服务,势必导致多数人对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满。1.3.医疗改革停滞,医院僵化的内部体制与外部市场化的不协调。我国的很多公立医院被抛向市场化的环境,但是其内部还是讲僵化的管理和绩效体制,不能适应外部市场,导致医院内部矛盾重重,势必影响医院的运行和医疗卫生水平。除了医疗改革带了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1.4.中国重视关系的传统。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往往会倾向于在熟人社会寻找相关资源,如果不能寻找到社会关系,就会试图建立社会关系。在市场化的今天,其手段就是利用红包。在访谈中,访谈者认为如果不给医生红包,那么就很难相信医生会尽全力,在某种程度上,红包能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但是,反过来,收取红包会使医生逐渐丧失选择的独立性和作为医生的责任心,会增加医生的压力。1.5.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为医患矛盾的解决留下隐患。“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医法两家难成共识。对医疗行为重经常面对的知情同意权的法定主体序位,履行告知范围、标准、要求、界定,医疗特权的范围、免责等问题,都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或相关的司法解释,1以至于医疗主体在医疗行为与医疗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市场遭遇困惑或尴尬。” 1.6.市场化带来信任危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在选择行为途径时,会朝着理性人的假设迈进,重视个人利益,缺少应有的社会价值判断。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正如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中所论述那样。1.7.网络媒体的放大效应和选择效应。当医疗纠纷出现时,往往会见诸网络,“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相比医生的光辉事迹,那些医疗纠纷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当各地的医疗纠纷如浪涌般映入眼帘,那么大众很难“幸免”于新闻的影响,加上倾向于弱势者的习惯,从而,人们对医疗纠纷中的医生群体投去“鄙夷”的目光,对患者报以“同情”。这种情况不断重复上演。最终导致不利于医生的舆论,加重了人们对医生的不信任。以上就是促使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因素,下面是对当前医疗机构内部的介绍。2.市场体制下的医院 前面已经介绍了医院的处境——被政府推向市场,但是内部体制和绩效等制度还不能适应市场。这里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公立医院。2.1.医疗服务市场化。政府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大幅减少,导致医疗卫生机构只能考自己盈利,原本是公益性质的医疗机构,被迫走向以盈利为目的。而利润的来源只能是老百姓,在这种思路下,当前医院的乱收费、高药费也是可以理解的。2.2.医院内部体制僵化,分配不均。前人的研究表明,医院的内部机制还是相对滞后的。在管理体制层面,医院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行政层,而服务第一线的医生并没掌握实际的权力。由此,产生信息与管理权的不对称,难免要发生“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在分配制度层面,“分配制度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平均主义’仍然存在.多劳不能多得、优劳不得优酬; 1宋华 宋兰堂 黄涛 陈文教 《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9第19卷 第9期 2
2价格改革中医疗技术劳务价值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分配领域的不公平,有以下几点具体表现: 2.2.1.高风险、高责任、高投入,不能高收益。医生入行需要高学历,投入大,入职后,承担巨大的风险,却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医生工资平均水平较低,甚至“与同性质的3教育部门相比单位待遇相差也较大”。2.2.2.医护收入差距过小。医生的人力资本无法很好的体现,容易打击医生的积极性,造成医护关系紧张。2.2.3.多劳不多得,医生内部收入差距悬殊。在很多的医院中,存在医生从事业余医疗服务的现象。不少资格较老的医生可以赚取兼职收入,而年轻医生缺少兼职机会,同时,要承担较多的医院工作,但是由于绩效工资(等级、点数)的原因,他们多劳,没有多得。综上,医院内部的体制僵化。一方面,打击了医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了医生与管理层以及护士群体,以及医生内部的关系紧张。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与医疗机构的低效率体制,是相互矛盾的,造成医疗服务水平的增长迟缓,为医疗事故和纠纷的产生埋下隐患。3.转型社会的患者及其家属 转型期的社会环境赋予了当代人特殊的时代性,当前主要表现为传统观念与理性人观念的结合,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主义。3.1.传统观念下的理性人。在前文已经讲过受传统观念中“关系”的影响,患者一方倾向于“找熟人”,或者“制造熟人”(送红包等)。反过来,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医患之间专业关系的不信任。3.2.内部的经济利益摩擦。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健全,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看病住院要消耗不少费用,容易造成亲人之间的经济利益摩擦,比如父母看病,子女费用分摊不均。而经济利益的冲突容易导致亲情的破裂。这样问题出现,可能会出现拖欠医药费用的情况。3.3.缺少必要医疗常识。患者一方,相对于医院一方,在医疗卫生信息方面,处在绝对的劣势。07年的一则新闻,一位丈夫在妻子难产需要刨腹产手术时,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坚持使用药物治疗,最终导致孕妇死亡。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都劝男子签字,但是他坚持药物治疗。这反映了我国法律关于手术实施规定的漏洞,同时,更反映了一些公众对于医疗常识的无知。3.4.其他患者及亲属间的矛盾。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患者的家庭内部也都可能隐藏者各种矛盾。当患者就医时,这些矛盾可能会借机爆发。比如家庭孝道的没落,儿女不孝,有些晚辈不希望医生将老人的病治好。3.5.缺少法制意思,规则意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时,很多人不选择法律途径,不经鉴定,直接将责任归到医院一方。即便是受害者,也要按程序办事,走法律途径。医院闹事等是不可取的。以上就是对患者一方的分析。总体上患者一方既有对外的合力,又有内部矛盾;既有传统观念中的习惯,又有市场经济下的理性。4.不对称的医患关系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专业性,是一种专业关系,其次是不平等地互动,再者,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特征。4.1.信息不对称。“医患信息高度不对称是医疗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事实上医疗服务专业性很强一般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知识(否则他就是医生),他无法知道自己患 于量波 孙强 壬永平孟庆跃 毛正中《山东省3所医院医生收入和业余医疗服务收入的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4第4期 第23卷 3罗敬 《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及待遇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2008.7第7期 第27卷 3
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花多少钱才能治好,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缺乏医院的管理信息,比如:对医生用药和治疗处置等收费的信息了解很少(结果给乱收费造成可乘之机,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有关治疗、诊断质量的统计数据(医院自己掌握患者知之甚少不利于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进行比较),患者对医生的专业特长技术水平等了解不多(不容易选择到
4自己满意的医生)。”信息的不对称,使双方缺少平等的沟通和互动,阻碍了彼此的信息交互,不利于互信关系的建立。4.2.患者的被动地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必然导致医生一方的强势,而患者一方被动地接受来自己医生一方的信息,较少做出主动地决断。比如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要付多少医药费等,患者一方显然没有自主选择的自由。4.3.高期待的专业关系。治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医生往往被寄予很高的期待。当高期待得不到回报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医患之间的专业关系有时候缺乏理性认识。4.4.有求于人心理。以上三点,导致了患者一方与医生之间的专业关系附带了感情因素。在访谈中,被访谈者认为看病过程中,患者家属要送红包,是因为有求于人,患者处于相对劣势,同样是因为有求于医生。而不是将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看做是其本职工作。医患双方的关系,是赋予高期待的感性,非对称的专业关系,非对称既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也表现在互动地位的不平等。5.总结 以上就是从系统要素特质及其之间的联系来多维视角分析医患关系,这样的分析方式,重点在于全面和联系地看待问题,避免片面和孤立地解释现状。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同时,这些要素也是彼此作用和制约的。在解决医患矛盾需要从不同的因素分别对症下药,同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微观层次的,比如医患之间的关系层面,这是十分必要的,对解决当下的医患关系紧张,是直接而且必要的。宏观层次的,比如医疗改革的问题,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方面,但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加快改革,但是需要谨慎把握,一步步推进。虽然当前出现一些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但是访谈中,被访者者均表示对医疗卫生改革有信心,相信医疗机构会越来越好。参考资料: [1]宋华 宋兰堂 黄涛 陈文教 《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多维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9第19卷 第9期 [2]于量波 孙强 壬永平孟庆跃 毛正中《山东省3所医院医生收入和业余医疗服务收入的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4第4期 第23卷 [3]罗敬 《公立医院医生工资及待遇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卫生经济2008.7第7期 第27卷 [4]弓宪文 王勇 李廷玉《信息不对称下医患关系博弈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04.4第27卷第4期 [5]张赞宁《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医学与哲学2001.4第22卷第4期总第239期 [6]徐经泽 胡宗煊 李小方《社会学和系统论》文史哲 1985年第04期 [7]卢建华 吴建国 潘睿 黄辉 赵俊 赵燕斌《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中国医学管理 2004.2 第24卷第2期
4弓宪文 王勇 李廷玉《信息不对称下医患关系博弈分析》重庆大学学报
2004.4第27卷第4期 4
附页:
(一)访谈时间:2012年5月10号 访谈地点:通过网络访谈 被访人基本信息:姓名 肖蒙,年龄 22,职业 大三学生 访:你好,请问我想就医生这个职业问一些问题,可以吗? 肖:好,你问吧。访:你对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多吗? 肖:不怎么多。访:那你怎么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肖:医生不就是救死扶伤,医病治人的嘛。访:那你觉得医生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高吗? 肖:我觉得不算很高,但是也不低吧。我爸就成就要我学医,当医生。不过我不太愿意,就 没选这个专业。访:为什么呢,你不是觉得医生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吗? 肖:我不太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听学医的学长说要学医要学解剖学什么的,每天都面对各种内脏器官器官,蛮恶心的。再说,学医又不能赚什么大钱,除非你能成为顶级的外科医生。我是不指望自己能达到那个水平了。与其当医生,我还不如进入金融行业,这样机会更多一些。访:那请问你是学的什么专业? 肖:电子商务。访:那蛮好的呀。肖:还行吧,不过想要找好的工作还是蛮难的。访:那你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的普遍收入水平怎么样,是处于社会上层、中层,还是下层呢? 肖:我觉得是在中上层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访:那你觉得现在医院的医生的收入来源的构成是怎样的? 肖:有基本工资,药物提成和一些医院内部的奖金、津贴吧。访:那怎样看待这种构成,它合理吗? 肖:不是太合理。我不太赞同药物提成这一块的收入。如果医生拿提成,吃回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的话,这就会造成很多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时,为了高的回扣,而故意给病人开高价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医院的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我觉得医院应该废除药物提成这一块的收入体制,医院不能为了自己的经营收益而肆意增加民众的医疗负担。而完善医生的收入体制,我觉得应该更多的从津贴补助、奖惩体制方面来着手。访:那你觉得现代社会医生的职业价值怎样,高吗? 肖:高吧,毕竟社会不能离开医生这个行业,是人就会有生病的一天,就需要看病就医。医疗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访:那你觉得,与以往相比,现在社会医生的社会地位与声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肖:有所下降吧。感觉现代的人没有原来那么尊敬医生了,而且医生也不算多么稀罕的职业。访:你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肖:现在社会上各种医疗事故不断发生,普遍民众对医生的印象都有所下降吧。也不是说所以的医生都是缺乏道德操守的,但是毕竟一颗老鼠屎总是会搞坏一锅汤的。访:那你觉得医生的社会作用下降了吗? 肖:没有,毕竟医疗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的一生中总是或多或少都有医生的参与。我觉得就某种意义而言,医生的作用应该是上升了的。现在社会医疗技术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飞跃,5
能治愈的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与医疗的信任度也有所增加,生病后愿意去医院就医的人也多了。还有就是,虽然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普遍过高,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在加上有国家的一些医疗保障制度,能到医院就医,愿到医院就医的人也有所增加,毕竟大医院相对于小诊所更具有保障性。就这方面来说,我觉得医生的社会作用是有所上升的。访:嗯,那你应该有过上医院就医的经历吧? 肖:有啊。访:那有过住院的经历吗? 肖:有过,上上周我刚因为感冒发高烧,到医院输过液。访:哦,夏天天气热,也要注意防治感冒啊。那你怎么看待你怎么看待,在就医住院的这个过程中,你作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地位差异问题呢? 肖:谢谢,不好意思,你的问题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访:就是说,你觉得在与医生的交流过程中,医生是占据主动的权力地位,你处于被动地位,比如说,医生说什么你就要完全听他的,这样一个感觉。还是医生更多的是一个服务者,他会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 肖:比较被动的地位吧。没办法呀,你是病人,要想病能治好的话就必须得听医生的啊,毕竟我们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很多都不懂。就算医生说的不正确,我们也没办法去辨别啊,只能是听从了。访:你觉得作为医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肖:我觉得要成为合格的医疗人员的话,首先肯定是要有合格的医疗技术水平,其次便是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医生还需要较好的沟通能力。我看过一些相关的医疗纠纷报道,我觉得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说医生在治疗之前没能向患者的家属进行清楚明确地转达而造成的,当然我也排除一些缺乏医德的不良医生的恶意隐瞒。最重要的素质的话,当然是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了,没有医德的医生就是社会的大危害,是应该被严厉惩处的。访:那你觉得医生的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怎样? 肖:我觉得,虽然现在有些医生缺乏道德素养,但整体来说的话,医生的整体道德素质还是可以的。访: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肖:道德素养更重要,医者仁心,要有仁心才能成为合格的医者。虽然说专业素养也很重要,但是技术是可以不断学习提高的嘛,而一个人的人格品性却是要长期养成的,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访:那你觉得医生应该有怎样的道德素养? 肖:首先是要有救死扶伤的大爱之心,其次是要有乐于奉献的精髓,还有要能严格的遵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准则,还有就是要有比较强烈的责任感。医生应该牢记,他们手中掌握的不是金钱、物质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他人的生命,生命的珍贵、沉重,不应该被轻视。访:你前面说过仁心很重要,那蛮对理性时,你觉得仁心和理性哪个更重要? 肖:我觉得医者仁心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不应该轻言放弃。但是理性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改决断的就应该决断。理性的作用不应是与仁心相对的,医生具备理性,是要能帮助他更好地作出选择,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施展仁心。访:那你对医改的情况有所了解吗? 肖:听过一些,但也不是很了解。你让我具体说的话,我也不怎么能说得出来。访:那你觉得医院是应该更多的依赖国家财政,还是应该推向市场? 肖:推向市场吧。国家财政毕竟是有限的,而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要依靠国家财政来满足全部公 6
民的医疗需求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推向推向市场,我觉得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现在很多国企不是都在进行市场化改革吗。访:如果把医院更多的推向市场的话,那又怎么解决医生普遍吃回扣的现象呢? 肖:我觉得这二者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医生的收入也不只是依靠吃回扣来获得。虽然我也不太懂其中的运作机制,但是我相信,只要愿意找,还是能够找到更为合理公正的医疗收入分配体制的。访:那你怎么看现在很多民办医院甚至比公办医院更价格公道、服务优良的现象? 肖:我觉得这就是医院的市场化运作较好的一个结果。民营医院缺乏国家财政资金的强大后盾,它们更能深刻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更能明白只有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医院的经营就应该以人为本,医生更多地应该站在一个服务者的角度去工作。不过,我觉得想这样运作较好的医院还只是少部分,更多的医院都是需要进行经营价值理念改革的。访:那你觉得医患矛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吗,您对医患矛盾有什么看法? 肖:我觉得不算是很普遍吧,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会抱怨医院的医疗费用昂贵,但是真正上升 到纠纷矛盾的阶段的也并非占大多数。不过,就现在的医疗体制来说,特别是吃回扣的普遍现象,部分医生为了功利而罔顾职业道德,发生医患矛盾是必然的。这需要对医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强化,当然作为病人,也同样改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就是医者要有医德,病患要有公德。访:那你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医患矛盾的主要责任方是在医生,还是在患者? 肖:这个不太好说,我觉得应该就事论事。访:您觉得现代社会医疗行业的最大弊病、缺陷是什么,您觉得应该怎样去改善? 肖:就是与药物提成相挂钩的不合理收入分配体制,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还有待提高。要改善的话,我觉得首先就是要废除医药提成这一块的体制,其次就是要较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医院的各种医生职业水平评价体系,同时还要优化改善奖惩制度,用奖励的正面效应来促进医生的道德追求。访:你对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是持怎样的态度呢,乐观、消极、还是无所谓? 肖:乐观的吧,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民众都普遍关注到了医疗行业的种种缺陷,国家在不断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而社会各界也都在积极地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在加上民众医疗认知的不断加强,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医疗行业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访:那,就这些了,谢谢你的参与。肖:嗯,不客气。
(二)访谈时间:2012年5月12号 访谈方式:网络 访谈者基本资料 L女士,女,22岁,中专学历,普通职员 W:你好,做这次访谈可能要麻烦你些时间了。L:没事的。W:你有接触过医生吗? L:没有接触过。W:有没有住院经历或者陪护的经历呢? L:也没有啊,就是因为没有,所以没接触过。W:嗯,至少小病总去过吧。那么,在就医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总会有一方处在相对主导的地位,你觉得是哪一方呢? 7
L:医生吧,毕竟我们去看病,是有求于人啊。
W:你怎么看待医生这一职业的作用呢?有啥价值? L:治病救人啊。医生的天职就是为了救死扶伤啊。人病的时候要去看病,就去找医生啊/ W:你觉得在一个社会中,医生的声誉和地位怎么样? L:很重要的吧。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医生,这个职业很重要。W:觉得声誉高吗? L:高啊,要不怎么都找名医呢 W:嗯,那么如果做个排序呢,1,医生,2,教师,3,律师,4,公务员。5,公司经理。L:53124.就是公司经理,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W:这是声望的排序吗? L:是你说的所受尊崇的地位吧。W:嗯。L:也差不多吧。医生没有经理/律师啥的那么风光,但是应该比教师和公务员好吧,毕竟比较专业,有专业知识,能救死扶伤。W:嗯,那么你觉得这几年,医生这一个职业的社会声望是有所下降,还是上升,或者不变? L:下降吧 W:为什么呢? L:图利的太多啦。到处都是收红包的,去看个病,如果没给点钱请个饭,就不认真看。我自己看法哈。W:是医生很多都追求利益而导致的吗? L:这个就不知道了 W:那么什么图利的太多,是医生还是大众? L:医生啊 W:嗯。那么,你觉得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哪些条件呢? L:医术、爱心、职业道德吧。W:其中,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呢
L:职业道德吧
w:嗯,重视医德 L:对
w:你觉得当前的医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做个评价的话(1-10分,最高10分)L:5-6分 w:可以理解为,还未达到及格线吗 L:及格了,没那么差
w:嗯,好吧,刚及格 毕竟1-10分呢。。你觉得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与律师比较相近,还是与教师比较相近?先给你解释一下,律师是提供法律援助的,一帮专业人才,也强调做律师要凭良心。教师呢,则是教书育人的,相比,更强调师德。从这种意义上讲,你觉得医生,更像哪一个职业?
L: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看法? W:我,我的看法,访谈完了,再告诉你。L:好吧,那么,应该是老师吧。W:1您觉得医生的收入水平高吗?在社会中,这样一个职业的收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
平?1最低,10最高,评价一下。L:中高吧,7,不,6-7.W:嗯。很严谨。8
L:只是我个人观点。
W:就要个人观点。你觉得医生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呢?基本工资,红包,福利。。L:红包或者福利吧 W:嗯。你觉得医生收入红包在中国医院普遍吗?原因在哪呢? L:这个收红包我不确定,应该不少吧。原因嘛,都觉得花钱收买人心吧。W:大家都花了钱才放心,是吧。医生拿了钱之后,就会更加认真看病,如果没拿钱,病人自己也会感觉不放心的。L:嗯。W:你听说过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吗
L:听过,不怎么了解。没有具体关注。w:嗯,你觉得医院应该依靠国家给钱,还是应该推向市场啊
L:推向市场是怎样
w:就是自负盈亏,政府不给钱,医院就像企业一样,自负盈亏。
L:应该推向市场吧 w:为什么呢
L:反正也挣这么多钱,把它推向市场,让它自己挣钱吧,剩下国家的钱。w:如果是国家拨款,医院就不用宰病人了,国家给钱。如果国家不给钱,那么医院只能宰病人了
L:也是啊
w:嗯,那么你听说过医患矛盾吗,看过相关报道吗
L:不清楚,不过应该有,我也看到过相关的新闻。w:嗯,你觉得医患矛盾的原因在哪呢?
L:患者要求多或是医生态度不好吧。这应该是主要的原因吧。w:嗯,你觉得在发生医患矛盾时,谁往往占优势呢 L:医生啊 w: 为什么 L:还是那句话,有求于人啊。还有问题么? W:有,还有两个。你觉得现代社会医疗行业的最大弊病、缺陷是什么,您觉得应该怎样去改善?
L:这个不太清楚
矛盾关系 篇3
关键词 国际 金融监管 调整 矛盾关系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必须调整自己的金融策略,这种调整是深度的、复杂的,也是必要的。为此,国际金融监管的内容、规则、策略、程序、效率都需作相应的调整。发达国家着意在世界改革金融监管策略,出发点当然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利益。但是,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框架设计必须基于全球大的格局和视野,因为,只有在全球视野下,新与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严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内部与外部共安全的协作关系才能统筹协调好。世界金融监管应该审时度势进行改革,很好地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功能性的差异,而任何不顾世界发展趋势的盲目之举都是霸道的;作为新兴经济体,任何不顾自己发展需要的盲目屈从,都将会成为这场危机的“冤大头”。国际金融监管亟待调整的矛盾关系无处不在。
一、调整新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
改革就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就意味着旧格局的破坏,新格局的建立。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深刻教训,那是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造成了风险和危机分摊,从而被动地为发达国家造成的金融危机埋单;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同发达国家争取自己的权益,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斡旋和斗争。可以预计,经过一番博弈后,新旧两大经济体利益关系面临新的调整,新的格局将会出现。面对经济全球化,每个国家都应清醒地认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争夺话语权,争夺规则的制定权、参与权。
由于新兴市场的开拓,国际金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银行业被新型经济体所创造的市场繁荣所吸引,不断建立同这些经济活动的联系,不断将金融触角伸向这些地区;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主动适应发达国家所建立的规则体系,加快改革步伐,开放搞活,放松管制,以便为经济交流大开绿灯。这种频繁的交流和渗透,使得发达国家不能再忽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银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新兴经济体的声音和需要变得空前的强劲和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金砖四国”深切感受到:创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国际金融中心势在必行,同时也刻不容缓。俄罗斯与中国贸易活动频繁,寻求实现与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巴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新的格局中呈上升趋势;印度凭借其产业优势与人力优势雄心不减,勇居上游。中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将使中国同时拥有香港和上海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金融创新和改革的尝试也将影响全球,对未来新的格局的建立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而美国不愿拱手相让自己的霸主地位;欧洲则急于建立一个国际金融统一体以扩大其权力和影响;新兴国家集团也想建立一个国际金融统一体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保护自己国家的资源安全与货币安全。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核心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公开、安全预警和联合干预在开放交流的世界经济活动中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一轮的调整中,作为新兴经济体,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力,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一步增加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改变长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发展中国家只能追随其后的旧格局。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推动增强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能力;作为发达国家,也应该具有超越本国利益的视野,综合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和精神,平衡新与旧经济体的利益关系,为世界金融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二、调控“严与松”共相容的平衡关系
在过去十多年里,全球金融业的膨胀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 年年末,全球股票市值几乎较高峰时下跌了一半,金融衍生品名义价值较高峰时下跌了 24.6 万亿美元,债券余额和银行资产增速均下滑。2009 年很多资产抵押债券发行几乎停滞,许多大银行资产规模开始缩减。在监控失当的情况下,由于贪婪和野心的操纵,金融危机出现了。
经济全球化是有代价的,作为参与其中的成员无疑是有义务和责任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责任大小还是有区别的,金融监管的严与松的选择也是有区别的。西方国家作为始作俑者,理所当然应该采取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而作为新兴国家,由于其金融政策本身就市场化不足,干预太多,所以在全球设计金融监管政策的框架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国家的承受能力、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应采取激励宽容的金融监管理念,区别情况,区别对待。
次贷危机后,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调整了金融监管政策。为了加强集中管理,英国确定了英格兰银行在维稳中的地位和职责。2009 年 2 月颁布的《2009年银行法案》,不仅明确了其法定职责和核心地位,而且还赋予了其维稳的政策和权力范围:
一个是监控。通过监控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资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用途怎样。二是实施支持。银行可以对问题性金融机构实施支持,这是实施监控的重要保障。三是相对灵活。有保密的权力,有不公开的权力。2009 年 7 月出台的《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从组织机制上予以了完善,即建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风险和稳定进行控制,这个机构的职能是追踪、识别、控制、降低金融风险。
为了避免下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确实需要一个全面的、全球性的、一致性的改革方案,改革全球金融监管系统。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地区的业务模式不尽相同,特别是在银行和非银行的界限方面。这些差别体现了各个地区结构性的差别。比如在亚洲像欧美那样的“影子银行”存在的范围就非常小。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在长期利益和短期成本之间,监管方面可能要作一定的取舍,因为长期的监管,在长期可以带来稳定性,是有益处的,但是如果过快地采取过于严厉的监管,可能会使目前脆弱的经济复苏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更存在这样的情况。
比如在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因为许多金融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创新能力不足,盈利动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当前的重点应是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让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良好地在市场上相容。把经营性金融机构塑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克服政府金融管制过于严格、抑制金融创新的局面。如果外部环境过于限制和压制,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对于世界经济也必将是损失。
在这一轮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进程中,欧美发达经济体势必要主导全球监管规则的制定和调整,亚洲新兴经济体更多扮演的还是接受和履行规则的角色。虽然目前建立全球统一金融监管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欧美仍有可能就加强金融监管的某些具体内容和标准达成共识并在全球推广,使亚洲新兴市场金融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厉监管下的巨大挑战。例如,G20 首尔峰会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关于银行流动性的规定,就没有考虑到部分新兴市场债务资本市场规模的情况。而且,亚洲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主要是存贷款为主的银行体系,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得相对稳健,并不像高度发达的欧美金融体系那样,包含各种高杠杆的金融机构和场外衍生工具,蕴含着巨大风险。对于发达国家内部监管和外部建立国际化合作的框架是应该有区别的,发达国家不能内松外紧,把更多的不良资产让新兴经济体消化,从而转嫁危机,祸及他国。
三、调整内与外共安全的协作关系。
为了降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美国提出“大而不能倒”的策略:其内容是指金融机构的倒闭必然会对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政府必须给予扶持和注资,帮助其渡过难关。因此美国金融改革法开篇就阐述其立法宗旨。但现在,它似乎又在欧洲卷土重来。布鲁塞尔敲定的对爱尔兰 850 亿欧元的援助方案,是一次银行救助行动。与希腊不同,爱尔兰的危机,并非因为过度举债、逃税漏税或国家统计数据造假所致。拖垮爱尔兰的是该国的银行。
在金融危机期间,“太大而不能倒”的政策推而广之,演绎到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这包括对贝尔斯登和 AIG(美国国际集团)的救助,还有对非银行机构的支持,“太大而不能倒”福泽更大的范围。“太大而不能倒”使金融机构从中获得了更多政府的隐性补贴,而买单的人就是纳税人。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的内部是“利润私有化但风险社会化”,推演到国际上就是“利润本国化但风险国际化”。
面对金融霸主采取的策略,新型市场国家要保证内部与外部金融的安全,势必有更大的难度和困难。既要与外界建立这样或那样的协助关系,又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或少受侵害,这确实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金融监管全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金融风险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金融监管框架全球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一些国际性的金融组织,例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等,在全球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准则代表秩序,准则也代表规范。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例,尽管其所制定的各项准则并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因为这些规则事实上已经被国际金融领域广泛认同和采用,因此具有事实上的国际经济法的性质和地位,各国自觉遵守履行国际金融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就可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承受金融风险全球化的影响是必然的。
从世界金融业体系来看,新兴国家应对“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是紧迫而长期的。这些国家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和整体规划,要建立各种各样的预警机制,把风险控制在事前,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加强对大机构的事前约束,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也要把握前行的节奏和控制的力度,降低“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完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以及对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工具的运用机制,加强对大机构的监管力度和频度,加强对“大而不能倒”设立的各类子机构的监管。加大监管力度,要在监管资源上充分加大对“大而不能倒”银行机构的倾斜,严守风险底线。促进建立能有效抵御和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全球金融稳定制度框架,坚持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大方向,维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与发展权益。
矛盾关系的处理和协调需要对话和协商,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在新的格局的建立中,新兴经济体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制定什么?如何制定?国际金融霸主长期处于主导的地位,规则的制定自然是从他们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在协商和对话中,如何能够由弱变强、由被动变主动?还不完全取决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新兴经济体的努力和抗争,取决于新兴经济体的决心和坚持,取决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联合和团结。当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都应该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问题处理好,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做一个能担当的国家。只有这样矛盾关系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才能有利于建立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金融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 篇4
新闻传播的实质是内容信息的传播,其核心方式在于传播(生产)者借助媒介呈现的社会现实,而最终的传播效果则体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消费)上。在“信息—生产—消费”构成的新闻传播基本链条中,存在着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三对基本矛盾。这三对矛盾的运动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共享关系、媒体信任关系和新闻文化关系的建构。
一、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共享关系
通过新闻传播的制度构建、组织构建和市场构建,形成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的内在指向,构成了新闻传播功能的基础。社会信息共享关系的达成需要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三者的关系。
(一)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
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信息公开,只有将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信息公开披露,才能在源头上释放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专业采集者、加工者、传播者,其从业人员要从各种常态和突发的事件中,从维护和发展公众利益出发,为人们提供丰富、详实、准确的新闻信息。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掌握着大量信息内容,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信息素材。从制度的层面对掌握公共信息的社会组织公布信息作出规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如我国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闻媒体的相关采访提供了责任主体。但是,从现实情形看,掌握信息的社会组织总是倾向于披露有利于自身声誉和形象的信息,而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信息则不愿意披露或尽可能地少披露,导致与公众信息诉求上的不平衡,甚至产生较为突出的矛盾。从信息交往的功利原则上分析,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深深地植根于信息交往的实践中,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自利动机。只有将信息披露作为掌握公共信息机构行为的法定职责,才能形成对信息交往功利自平衡基础上的再平衡,促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2016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同时,要求各级政府机构主要负责人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这为进一步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的关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依据和社会示范。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必将促进其他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知情的范围和效率。
(二)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
从服务人们的社会认知出发,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表象信息与实质信息相一致的问题,通过有深度、有质量、有见地的新闻调查,更好地反映和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普遍规律、趋势走向,服务公众监督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社会信息是作用于人们主观世界的一种精神能量,其流动过程、发展变化和对个体认知产生的作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及其作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是只满足于信息量上的积累,而是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自我逻辑化和结构化,生成观点、强化观念、树立理念,实现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动态性重构。随着人们总体社会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个体已不再满足于通过新闻媒体仅仅获取表象信息,对实质信息的直接诉求和自我探求都更加迫切。因而,立足于提供实质信息的新闻调查,在社会信息的海量传播中仍然具有“稀缺性”,这也成为新闻媒体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新闻媒体作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专业化机构,既是面向公众的社会信息提供者,也是公众利益的代言者。在现代社会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的大格局下,公众对社会运行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新闻媒体去实现的。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新闻调查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监督需要,不仅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而且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走向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随着新闻调查质量的提升,其对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发挥将更加有力有效,有利于形成人民和谐共治的良好社会舆论生态。
(三)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
媒介的发展使信息的表达方式与结构不断产生新的变化,而个体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使得社会信息源从组织化走向个体化。在开放互通的数字媒介平台上,公众表达方式也从以往借助新闻媒体发声,转向自身直接运用媒介工具发声。这使得大量未经专业机构核实的信息进入到社会信息系统中来,各种传言对新闻传播及社会舆论形成冲击。如果对传言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澄清,必然使得社会成员的信息交往质量降低,同时也损害了社会的信任度。澄清传言、明辨是非,既是新闻传播机构的社会职责所在,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点上,新闻媒体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各种自媒体和“私媒体”[2]的迅猛发展所削弱,而且由于社会信息系统中大量传言的滋生,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对公众表达权的维护,恰恰需要专业媒体机构的“把关”设置,在倡导个体诚信自律的同时,对虚假和有害信息加以过滤与清除。否则,社会信息交往的对称就会陷入无序的境地。新闻传播是一个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过程,也是反映社会意见和公共舆论的过程。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赋予了社会成员直接参与传播过程的条件,为公众表达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表达与传播的便利对任何个体和组织来说都不是无节制的,需要遵从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规范。社会信息共享关系本身就建立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石之上,必须把握好社会成员表达的有序度。
应当看到,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不是在单一信息量层面的流动与平衡问题,还要包括信息质层面的提升与供给、信息度层面的把握与控制等相互联系的方面,是社会信息量、质、度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信息交往中,新闻传播将公众参与纳入了整个过程,公众的知情、监督和表达,内在地反映了社会信息运动的量、质、度的要求。只有从社会信息运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着眼,才能真正构建社会成员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二、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建构信任关系
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公众对新闻及其媒体的信任成为决定其走向的主要方面,并从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延伸出对新闻报道对象的信任、对社会运行规则的信任。因此,在新闻传播中建构公众与媒体的信任关系,是提升和完善新闻传播功能的关键一环。
(一)公众对媒体机构的信任
公众对媒体机构的信任诉求实际上包含了对新闻记者的信任诉求和对新闻内容的信任诉求。新闻传播是从国家行为中分工并逐步专业化的过程,成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公众从新闻传播中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其社会生活对于新闻的依赖也越来越深,新闻成为人们积累间接经验、判断身边事物、形成社会动机的重要源头,维系着社会成员持续社会化的过程。基于新闻真实基础上的媒体信任关系,不仅是社会生活秩序得以稳定的重要前提,源源不断地为人们带来社会认知积累和日常行为导向;而且是保障个体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扩大人们认知范围的同时,不断促进认知能力和人格追求的自我提升。新闻媒体作为专业化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构,除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新闻职业操守,成为公众信任的重要依据。新闻记者之所以能够得到比新闻当事人、新闻见证者更加可靠的信任,就在于其职业理想和专业素质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具体事物上的利益诱惑与偏好,成为客观公正的采访者、记录者、分析者,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可见,公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诉求是基于自身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当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就会形成媒体信任危机,往往使人们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心理焦虑甚至恐慌。因此,维护好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关系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传播应当致力于自身使命的重要担当。
(二)公众对报道对象的信任
在社会现实与媒体报道所构成的拟态环境矛盾运动中,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信任必然延伸到对报道对象的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扩大了社会成员的相互信任关系。新闻传播的社会导向作用,就是通过这样的信任桥梁,在社会成员中得以广泛实现。新闻报道对象作为社会现实中的客观存在,是人们关心和潜在的交往对象。由于人们无法通过全部的直接交往达到对如此之广的社会事物的认知,借助于新闻传播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积累,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即便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借助于自身拥有的媒体终端扩大了直接交往对象,但这种交往仍然是建立在数字媒体基础上虚拟存在,与面对面的实际交往所产生的信任还是存在着质的差异。应当看到,基于个体间的数字媒介交往虽然能够起到巨大的信息互补与平衡功能,但其本质是私人交往;虽然这种交往也可以进入公共传播领域,但它不同于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基于媒体机构信任基础上的传播,其信任可以向报道对象延伸;而私人交往的传播则不具备新闻信任的前提,是需要人们加以自身分辨和识别的。新闻生产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拟态环境,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劳动,个体可以参与其中,但不能完全替代。社会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秩序必须置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监督之下,否则,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关系就会失去现实依靠,更无法延伸至报道对象。
(三)公众对社会规则的信任
从总体上看,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现实凸显的不是社会无序运动,而是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表达人民群众心声、把握发展趋势走向,通过拟态环境反映并维护社会和谐秩序。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一些意外事件,在表面上看是对社会常态的打破,但透过事件现象本身反映出的成因,仍然是体现社会常态的秩序规则或新常态的趋势,其关键在于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信任的运行规则。作为社会规则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不仅仅要通过理论化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观念中,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成员的行为反映出来,成为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参照,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意志砥砺。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拟态环境是引领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在“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3]构成的舆论系统中,社会规则始终是人们持续关注和表达的主线。通过新闻传播建立起公众的信任链,从媒体信任到报道对象信任,再到社会规则信任,直接作用于社会信任关系体系的建立、巩固与日常维护,成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依靠。当社会信任因个别个体行为或突发事件,出现危机或遭到破坏,新闻传播所起到的修复作用恰恰在于对社会规则信任的维护,让人们及时感受到社会运行的法治与德治秩序存在,克服心理焦虑、稳定心理预期,进而对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改善充满信心。
新闻传播是构建社会信任关系的常态性力量,公众对媒体及记者的信任是前提,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对象的信任是基础,而对社会规则的信任则是根本。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积极建构信任关系,应当立足于新闻媒体功能的建设与完善,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健全全媒体、融媒体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以媒体信任带动社会成员间的信任和社会规则的信任,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赢得人心共识的目的。
三、在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中建构文化关系
(一)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价值是新闻的灵魂。新闻传播的价值导向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契合、共鸣,成为新闻传播是否真正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这48个字的概括,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的政治使命与社会担当,体现了新闻生产的社会价值标准。新闻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特殊领域,既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又关系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势与大事;既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认知和精神追求,又作用于社会风尚与主体自觉;既要用事实说话正视听,又要与世界对话求共识。因而,新闻价值不应是脱离社会基础的专业抽象,而是建立在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中,促进主体精神建构的坐标。新闻生产及其传播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成员提供评判日常事物的价值标准,帮助人们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指向的新闻文化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以社会价值的呈现确立新闻生产的指向,以社会效益的实现评价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仅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而且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
(二)新闻价值与市场价值
新闻传播不是无的放矢的信息扩散,而是针对人们社会需要的有效信息供给。新闻价值在表现为社会价值主导的同时,通过新闻产品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新闻的需求,形成其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体现了新闻产品对公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人们在社会信息交往中主动寻求的结果,反映出各类不同社会人群丰富多样的精神需要。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下,由于社会主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对新闻产品的诉求必然存在差异性,通过主体自身的选择性行为获取新闻、接受新闻、传播新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闻传播的基本生态。新闻产品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新闻内容及其传播方式的偏好,影响着新闻社会价值的传播、接受与认同,并通过社会舆论和市场效益反馈到新闻生产中来。在新闻生产参与社会交换的市场环境中,专业化的新闻机构也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存在着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从满足公众需求上讲,这种利益冲动虽然能够为提高新闻产品的接受度提供动力,但要防止以市场价值取代或主导新闻价值的倾向。新闻传播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新闻产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构成了新闻生产追求市场价值的底线。突破社会价值的底线去取悦受众、争夺市场,必然导致新闻传播手段以异化为目的,走入新闻媒体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和转发量的歧途。因此,新闻生产应当在坚持和维护社会价值的前提下,拓展市场价值,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受众的兴趣导向和审美情趣,形成社会成员之间良性互动、增值互益、守义互利的新闻文化关系。
(三)新闻价值与个人价值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专业新闻机构是新闻产品的生产者,社会个体主要是作为新闻产品的接受者存在,个体对新闻传播的参与方式仅限于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作为新闻当事人接受采访以及人际间新闻二次传播,其个人价值只有借助新闻媒体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方能实现。而新媒体环境赋予了个体面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条件和手段,个人可以将新闻信息直接置于公共信息平台之上付诸传播,以此建立起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个人价值实现有了相对独立的传播通道。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个体在新闻生产与消费中的关系,社会成员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产品消费者的角色,而是从新闻的接受对象转变为新闻的传播主体,具有了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也使个人价值在新闻生产中凸显出来。媒介与个体的深度融合,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信息交往对象、空间,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话语垄断,而且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基于个体信息发布的私媒体成为新闻传播与公共话语空间的生力军。人们或基于自身利益诉求,或基于社会正义彰显,或作为组织成员树立自身和代言组织形象,频频在网络数字空间平台发声,同时将与其他社会成员间的信息互动过程同步付诸传播。社会个体通过频繁的网上发声与互动,包括对新闻机构的新闻产品进行的评论互动,使其通过成为公众认可的意见领袖,实现个人价值。个人在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于设置议程,通过舆论进行社会动员。应当看到,在个体通过对新闻传播的参与使社会成员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同时,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的统领愈加凸显出来。在新闻传播中,面对不同个体多样化的价值诉求,新闻机构在给予关注、理解与包容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就成为构建新闻文化关系的关键着力点。
在人与媒体日渐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生产的理念、方式、手段、机制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5]在新闻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中构建新闻文化关系,既要适应对象化、差异化的新闻传播趋势,使新闻产品深入人心;又要注重包容性、统合性的新闻价值引导,使新闻传播凝聚人心。
参考文献
[1]曹劲松.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2]曹劲松.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1).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3.
[4]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1).
政治社会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篇5
1)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问题意识的自觉,也就体现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感。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承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种面向本体的思和面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思。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因此它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也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2)
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2、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强烈的问题意思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
3、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思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真呢更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
2.二、社会系统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3三、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1)要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具体方法P42-44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应当是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矛盾。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样是不存在的。一是要善于分清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其中内因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就是我们内部的矛盾。二是依据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两个对立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辩证把握和运用,对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在量上变化的激励与控制,把不和谐因素控制在一个社会矛盾可以接受的限度和范围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求积极的动态平衡,在相对平衡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科学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三是依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通过对我国社会复杂矛盾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区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次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
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只有积极发现矛盾,主动解决矛盾,才能使社会达到相对和谐。2)
4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的学习,联系具体实际或典型实例,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说明。(要求重点突出,有 自
己的观
点)。
5五、社会科学研究者如何培养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多进行社会调查
矛盾关系 篇6
关键词:“两课”教学 “教与学” “德与能” “教学与科研”
在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中,存在这诸多矛盾关系。在笔者看来,“教与学”、“德与能”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是“两课”教师所要面对和处理的最主要的关系。能否科学、理性地处理好它们,影响着“两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自身的职业理想的实现。
一、“教与学”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贯穿教学课堂始终的基本矛盾。“教”指教师以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能动地将知识理论与相关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学”主要指学生依托相关的教材,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把握。
“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一,“教”与“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哪个是“主导”?与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相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教材知识融涵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展现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从中,学生以小见大,以“小课堂”认知“大社会”,更能在知识目标的学习中体会生活、体悟“真、善、美”。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能手,熟练掌握课堂的教学技巧,同时还兼“教育家”的角色,能够洞察学生心理,掌握丰富的知识。其二,“教与学”之间如何能够达成一种转化关系?是“教”与“学”之间的结合问题。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对第一个层面问题的深化。一个成功的“两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设置多种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去阐释教师对一节课教学中最核心的思想的解构,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信息,让学生在自己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认同或评论,这样“教”与“学”就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二、“德与能”之间的矛盾
“德與能”之间的矛盾,贯穿古今,在中国传统哲学问题中集中表现为宋明理学时期,“尊德性”和“道问学”之间的矛盾。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处理这一问题是每个“两课”教师都应当深入思考、切实解决的问题。
1.教师应当具有“敬业”精神。教师对待自身职业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敬业”精神。这一精神表现为三方面:其一,认真钻研课堂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精髓,教师须知“己之昏昏”永远不能“度人昭昭”。其二,教师须注意仪表、注重板书等教学细节,从这些细节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师基本的教学态度。其三,按时上下课,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2.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不仅是指教师对“两课”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更主要是要求教师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拥有渊博的知识涵养,同时还具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良好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3.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德性品质。教师注意提升自己的德性品质,有利于净化课堂环境、营建健康的教学氛围。“两课”教师应该正视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在以身作则、坚决同这些负面行为作斗争的同时,更应当立足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典型实力引导和说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生活对人生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反面揭示、正面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矛盾关系是微积分教学的重要环节 篇7
一、极限论中的辩证关系
1.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是微积分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对变量和常量的研究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区别之一.变量是变化着的量, 但并非变化不停, 在其变化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上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变量可以用常量代替, 作常量处理.只有在变化过程的相对稳定阶段才能认识变量的变化过程.当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才能去研究其运动规律.否则就会出现“人永远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窘境.在数列极限的概念中也有变与不变的问题, 其中有两个变量ξ和N, 只有当ξ相对确定后, 才能认识和理解N的作用和意义, 这就是变与不变的思想.
2.有限与无限
有限包含无限这一辩证思想, 在数学中比比皆是, 如中学数学中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等都含有无限, 但在中学数学中不作为重点加以强调, 在微积分的教学要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对待.首先, 在极限定义中也有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就概念的描述而言, 数列极限的定义, 描述变量xn与a无限接近是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小 (用ξ>0表示) , 并且存在数列的某一项N (有限) , 使得从该项以后 (当n>N) 数列的所有项 (无限) 都落入以a为中心以ξ为半径的小区间 (有限) 内.这是有限包含了无限.通过描述变量无限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深刻反映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
其次, 无穷小量的概念中也有有限和无限的思想.无穷小量是极限为零的变量.一方面它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变量, 其变化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它又有确定的趋于零的结果, 是有限的.作为过程无穷小量表现了从有限向无限的发展;作为结果无穷小量表现了从无限向有限的转化, 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只看过程就会得出极限是一种近似, 只看结果就会得出无穷小量就是零的错误结论.
二、微分学中的辩证关系
导数是微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微分学的主要工具, 它来源于物理学中的瞬时速度和几何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在物理学中, 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但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又是确定的;同样在几何中随着曲线上点的变化, 过该点的切线斜率也在发生变化, 但在某个确定的点其切线的斜率有一个确定的值.这反映了变 (曲) 和不变 (直) 的矛盾转化.在初等几何中, 直线和曲线是绝对对立的, 直线完全不能用曲线表现, 曲线也完全不能用直线表现, 两者是不能通约的.但在微积分中, 直线和曲线终于等同起来了, 在以弧的微分 (如果用切线法) 构成自己的斜边的微分三角形中, 可以把这个斜边看作“既是弧的要素又是直线的要素的一小条直线”——不管我们把曲线看作由无限多的直线所构成, 还是“看作真正的曲线;因为在每一点上曲度既然是无限的小, 所以曲线要素和切线要素的最后关系显然是相等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以直线代替曲线的思想.另外, 罗比塔法则求极限、牛顿切线法解方程、微分近似计算都体现了以直代曲思想.当学生学会用这一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我们用导数来表示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时, 分别等于平均速度和割线斜率的极限.这反映了均匀变化和非均匀变化的矛盾转化.均匀变化和非均匀变化还体现在函数的连续与间断上, 即函数图像的渐变和突变.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微分, 同样体现了以直代曲的思想, 微分是对常量的否定, 当自变量x产生一个增量Δx时, 且Δx变化很小时, 函数的微分dy=dx是增量Δx的一次函数, 而不是常数.另外, 微分是对有限的否定, 它是一个表示无穷小量的一个独特的变量, 作为一种极限它突破了有限进入了无限.它是函数改变量的一次近似, 可以用一次函数代替可导函数.就几何意义而言, 可以用切线来代替曲线, 通过直线来认识曲线.
这里都遵循着“有限——无限——有限”“曲——直——曲”“变——不变——变”的规律.数学这门科学是按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关系都充满着矛盾, 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直线与曲线、微分与积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关系认识不够、理解不透, 思维还局限于中学数学的思维模式中, 因而总觉得微积分难学, 有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所以, 在教学中应把这些思想、规律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遵循这一规律, 逐渐认识、理解极限、导数和定积分等概念中的辩证关系,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内容和方法之外, 数学思想也非常重要, 微积分的教学要贯穿从有限到无限再到有限, 由曲线到直线再到曲线, 由变到不变再到变的思想和方法,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矛盾关系 篇8
关键词:护理,患者,矛盾,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护理与患者的纠纷更加突显。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甚至无过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争执,以致引起护理纠纷。紧张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而个别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致使医疗护理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化解护理患者矛盾,已成为摆在医院和护理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护理患者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客观环境因素
在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言行往往趋于实利主义,在转型期社会,对于许多新产生的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许多人常常会将自己预设为利益受损害者,处处不满,患者不满意自己的经济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差距,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劳累和收入较低也常常心有不满,这些往往会成为护理纠纷的潜在心理因素。其实,如果双方都能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医护人员要多一份责任;假如我是患者要多一份理解,就可能避免许多矛盾和纠纷。否则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事大吵,没事小吵。其次是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几乎各大医院都面对着这样的共性问题——护理人员紧缺。由于护士待遇低、常年“三班倒”、节假日又不能与家人团聚,造成了一部分护士辞职、改行,这就相对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士“无暇”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就不能真正贯彻落实,患者的知情权、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受到了忽视,就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的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如加药时不戴口罩,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聊天或接听移动电话、输液时被动等待患者打铃、巡视病房及对患者应答不及时……这些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不满。交接班流于形式、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等现象,也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1.3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技术操作不熟练
甚至有个别护士,静脉穿刺很少能一针见血,上大夜班抽血也往往因不成功而留给下一班,不仅仅同事不满,患者对她的评价也是“还不如一个见习护士”。还有的护士尽管对患者和蔼可亲、有问必答,但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甚至含糊其辞,这些也都会造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投诉。
1.4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
患者就医时享有以下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安全权;④求偿权;⑤尊重权;⑥获得知识权等。有的护士并不了解这些法律权利,因此工作中也就没能维护患者的权力。这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1.5 书写护理文件不认真、不及时
有的护士未能认识到目前护理记录已成为判断医疗纠纷性质的重要依据,书写护理记录不及时,甚至超过1周了才补记;护理记录中出现涂改、刮痕;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未能在6h内完成或记录不全,均可导致医疗纠纷。
1.6 护患之间沟通不够
工作中护士需要面对文化程度各异的患者,其中也不乏“医盲”。某院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医师为一患者开具了一种药——颠茄片,由于该药易风化,发药时往往是无需打开铝箔包装,但粗心的护士并没告知患者服药时要除去铝箔包装,患者便一口吞下了带着铝箔包装的药……结果可想而知,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大了开支,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可信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小的护理纠纷如果在事前护理人员“多一句嘴”,主动与患者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
1.7 其他原因:如收费不合理
有的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收费不满意,手持住院清单到护士办理论,当班护士因时间、或知识或态度等原因未能给予满意解答,造成纠纷。
2 护理患者矛盾的解决办法
2.1 医院要重视人文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医疗环境。
护患关系是双方面的,医院首先应当让患者有入院如家的感觉,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信任也自然会影响、“传染”给医师和护理人员。
2.2 加强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业务、素质教育两手硬,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
提倡换位思考,倡导人文关怀护理。当然,如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也有其客观因素,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让护士尽可能有多一些时间与患者沟通,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2.3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注意护士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护理业务中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更需要及时更新。
2.4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护士应明白护患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没有契约的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因此,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其内容及要求,熟悉患者的权力以及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做到慎独自律[2]。
2.5 认真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
记录内容要针对性的记录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病情变化的症状、体征,记录化验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临时给药药名、剂量、服药后反应,记录患者有症状时医师的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患者宣教和告知的内容。对于侵入性操作,不管患者是否选择做,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3]。
2.6 以诚相待,加强护患沟通
爱心和包容能融洽护理患者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使患者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多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并努力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其知情权,不遗漏应告知的事项,还可同时向他们传授健康及护理知识,从而减少双方误会,避免相互间的摩擦。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要通俗易懂。
2.7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化解因费用问题引发的护患纠纷[3]。
总之,要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司惠芳,潘碟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3,19(2):18.
[2]吴宜膺.五种意识及护理纠纷防范[J].右江医学报,2005,33(4):434.
矛盾关系 篇9
一、研究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问题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
因宿舍学生之间关系不和谐发生的暴力事件越来越多, 暴力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发现不及时和解决不当引起的。研究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对预防和解决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 有利于树立良好舍风、校风和学风。
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塑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除了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果, 改进学校管理方式, 还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温暖的宿舍环境, 这不仅包括良好的宿舍硬件设施, 还包括宿舍温馨有爱的宿舍氛围。人际关系矛盾少的学生宿舍, 学生的思想负担少, 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围绕宿舍人际关系这一主题, 建设和谐宿舍, 确保宿舍内部成员的团结有爱, 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舍风、校风和学风。
3. 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管理提供保障。
高校学生的很多集体活动都是发生在宿舍内, 大学宿舍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他们一般来自于不同的成长环境, 兴趣爱好有所不同, 具有不同的思想和生活习惯, 并且没有课堂的约束, 彼此都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良好的宿舍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此外, 宿舍文化和氛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 也是校方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部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必须要完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氛围, 解决好宿舍人际关系矛盾。
4.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社会。
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基本单元, 对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进行研究和改善, 有利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高校要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 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工作开展的出发点,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前提。
二、人际关系矛盾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高校宿舍普遍会存在各式各样的矛盾, 不同结构性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发生大部分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矛盾严重到一定程度后, 学生不能控制而采取暴力的方式去解决, 当冲动过后反而会后悔并产生害怕的情绪;从学生性别来看, 对人际关系矛盾的敏感度来说, 女生比男生更敏感, 更容易在学生寝室发生矛盾并产生较坏的后果;从学生的年级来看, 新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矛盾,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矛盾更加激烈, 但是整体来看女生之间的矛盾要多于男生之间,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之间, 大家面临毕业和找工作, 矛盾开始缓和并减少。
分析大学学生宿舍出现人际关系矛盾的原因, 避免学生沟通不利而发生恶性事件, 培养学生和周围同学和谐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原生家庭文化。
宿舍中的每个成员所生长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和文化都具有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地域和家庭财富差距上。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 有些比较贫困, 也就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往往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价值取向和地域接近的人更容易相处成为朋友。成长于差别较大的家庭中的同学, 价值观差别也大, 他们在同一个宿舍中生活就容易发生矛盾。其次, 学生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方法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 差异大的为人处世方法会造成交流障碍, 这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的本质原因。
2. 心理障碍。
在大学这个阶段的学生, 心理还不是很成熟, 再加上很多是独生子女, 做事不会为他人着想,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 高校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心理障碍。由于和舍友接触最多, 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他们具有的心理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虚荣心理。这种心理就是人的自尊心被过度扭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为过分炫耀和极度自私, 不利于与同学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比如有些同学盲目追求名牌和这种状况不利于有他们的身心健康, 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进步, 也影响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第二, 自负心理。自负的人往往过于自信、目中无人, 这种自信远远超越他们个人能力, 高估自己而不顾忌别人。他们对自身不能正确认识, 在大学宿舍产生优越感, 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容易引起和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 不能和谐相处。第三, 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人内心缺乏自信, 虽然表面上表现出看不起其他同学的姿态, 但是内心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自卑心理往往表现为猜疑、敏感、害羞和恐惧等交际障碍。这种障碍在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中具有较大的破坏性。第四, 嫉妒和失衡心理。这种心理比较复杂, 往往会因别人成就高于自己、荣誉多于自己、境遇好于自己等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而产生不服、不满怨恨等情绪, 这些情绪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严重影响和其他同学的相处, 出现人际关系矛盾。
3. 沟通障碍。
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一门学问, 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人与人的沟通首先要有正确的的沟通态度。平等式的沟通态度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命令式的沟通方式会让对方产生排斥的感觉, 不利于沟通的进行, 这种方法是引起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的重要障碍。其次,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语言歧义造成误解而产生人际交往矛盾。此外, 网络时代学生网络社交的时间增多, 而与宿舍同学之间的正常交际减少, 不能对宿舍产生归属感, 造成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冷漠。再加上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缺乏, 面临人际关系矛盾时意气用事, 导致高校宿舍的氛围不融洽, 引发人际交往矛盾。
三、化解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对策
高校宿舍内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矛盾往往不容易被外界发现, 他们对矛盾的处理态度就是逃避和隐忍, 长此以往等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在此学生心理上的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引导学生化解人际关系矛盾极为重要。
1. 加强人际关系处理知识的宣传。
高校要做好人际关系处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增加人际关系类专题讲座, 开展宿舍文化的建设活动, 积极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 安排相应的学习课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处理的重要性, 丰富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 教会他们人际交往的艺术, 帮助他们分析和应对人际关系矛盾, 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人际关系处理中, 解决他们面临的人际交往矛盾, 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 改善高校学生宿舍的分配制度。
大学新生入学之前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 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宿舍分配, 将条件类似的学生安排在一起, 有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减少不同成长环境下学生的矛盾。与此同时, 还可以考虑将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安排到一起住宿, 这样可以避免因相同专业而出现的奖学金评比、党员评选和校内职务上的竞争而出现的矛盾, 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
3. 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与评优挂钩。
高校对学生进行奖学金和入党等评选标准都是按照学生的德、智、体与能的各个方面进行开展的, 这其中就包含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价值观和沟通能力等条件。高校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就是学生为人处世态度的直接体现。因此, 可以将宿舍人际关系情况作为德育的一项标准, 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宿舍矛盾, 并为建设和谐宿舍做出努力。
4. 发挥学生工作人员的作用。
大学学生工作人员要发挥积极作用, 安排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突出的成员担任矛盾调解员。让他们负责及时了解并掌握不同寝室的情况, 主动调解宿舍中存在的矛盾, 化合宿舍的人际关系,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 要将信息汇报给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 以便对出现问题和矛盾的学生进行访谈, 并组织他们进行沟通, 让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并将出现的矛盾及时化解, 减少学生之间的武误会,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理解。
5. 适当调整宿舍成员。
如果学生宿舍内部的矛盾在经过调解后依然不能解决, 宿舍气氛得不到缓解, 人际关系得不到恢复, 就可以适当调整学生宿舍个别成员, 避免出现恶性事件。
6. 建立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应对机制。
学校要重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管理工作, 制定应对机制。首先, 学生宿舍管理部门要明确, 避免出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不同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及时了解并应对学生宿舍出现的各种情况。其次, 调动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进行学生工作的主动性, 将学生宿舍管理情况与他们的工作考核挂钩, 使他们主动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再次, 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训, 增强他们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
四、结语
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除了校方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加强对人际关系处理知识的宣传, 增强与学生自己的交流和沟通, 还要做好奖惩措施, 奖励人际关系和睦的宿舍, 处理好有矛盾的学生宿舍。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 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 增加对彼此的包容和理解, 真诚对待宿舍同学, 化解宿舍矛盾, 建立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和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雅芳.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15 (3) :126-128.
[2]陈宜.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5 (21) :209-211.
[3]燕燕, 燕炯.浅析我国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 :124-125.
[4]邓茗月.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 2016 (10) :52.
矛盾关系 篇10
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含义和划分
弱势群体, 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 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 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朱镕基总理就首次提到弱势群体问题, 并指出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强势群体, 是指经济收入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群的概称。
如果将今天的强弱势群体归纳起来, 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社会因素角度来划分, 包括了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强弱势群体。另一类是从自然生理的角度来划分。
从社会因素角度, 经济上的强势群体是指邓小平指出的先富起来的人。如今的企业家群体, 企业的高级主管, 高级技术人员等, 而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指那些物质生活处于贫困状况的人群。包括了农民, 城市下岗、失业人群。政治上的强弱势群体是政治上的影响力的不同而形成的, 政治上强势群体包括政府官员, 执政党群体。而政治弱势群体同样是农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强势群体可以有力的影响选举过程、政策决策, 而弱势群体因其掌握的政治资源很少, 虽然人数众多, 但他们很难在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们的政治表达是微弱的。
从自然、生理的角度, 强弱势群体划分是由于人们在体力、智力、年龄差异而形成的, 如青壮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健康者群体和残疾、智障者群体。还有因自然地理条件所带来的人们生活劳动状况的不同而形成的强弱群体。如在风调雨顺中劳动、工作的人们和处于自然灾害的求助者等等。
由此也可以看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群体各有不同, 而弱势群体往往是处于高度重叠的状况, 即农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往往处于多方面的弱势地位。
二、强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
(1)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是弱势群体产生的最深刻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建立后, 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严重冲击着计划体制的普通劳动者群体。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素质低下的职工被分离, 强化管理, 提高效率又使大批企业在人员中分流, 传统产业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倒闭。当时, 我们对改革的代价已有了充分的估计, 并期待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能重新调整受损的利益群体。
(2) 现行的分配机制所致和不合理的收入、非法收入所致。
首先, 按劳分配原则是我国目前主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分配方式, 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高。但正如马克思所说, 由于人类在生理、智能、能力上的天然差别, 即使是按劳分配也会导致收入的差异, 按劳分配用形式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按生产要素分配, 即按资本、土地、管理、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分配, 在收入上也易产生互动性的累积, 形成收入上的“马太效应”
其次, 由于存在侵吞公有财产和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腐败行为, 还由于存在着垄断因素, 一些部门或地方凭借行业、部门、商品、服务的垄断, 取得额外收入, 成为导致强弱分化又一原因。
(3) 政治民主化进程中, 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任用是由当时滞后的干部管理体制决定的, 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在职位上, 不但没有恪尽职守, 反而贪污腐化, 不负责任, 使得拥有良好企业资质的国有企业陷入倒闭的境地。还有许多企业倒闭后, 被“内部人”收购, 这些“内部人”在获利后, 没有将企业的资金用于妥善安置下岗人员。许多国有企业职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收入微簿, 在当时他们为国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而在年纪大了以后被市场化的企业无情的分流出来, 成为弱势群体的一部份, 而导致这一结果出现不完全是市场化的竞争的作用, 而是在我国的企业转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改革的过程缺乏民主化、公开化的决策程序, 使利益决策明显倾向于少数的管理者, 企业资金流转成为私人资产, 而大多数的劳动者的利益受损, 这暴露出改革过程中政府管理制度存在着漏洞。
三、强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分析
(1) 强弱势群体之间和内部关系的多层次和相对性。
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从占据的社会结构来看处在社会的两极, 但并非所有社会人群都被划分到这两类截然对立的两类人群中。在社会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还存在非强非弱的中间层, 即使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内部也还存在一定的层次, 其特征并非是简单、清一色的强势和弱势, 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内部的多层次性也决定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相对性。即强势群体内部有相对弱势, 弱势群体中有相对强势。
如:强势群体在掌握政治权利、文化知识、社会财富上呈现出不同的多层次的区别, 在强势群体中, 曾出现警察群体自称“弱势群体”的现象, 虽然此提法遭受到许多人的反对, 但这自愿称弱现象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警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强者地位的相对性。还有一项问卷调查显示,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其“弱势”心态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官场竞争、严厉的问责制度和网络监督面前, 一些官员门工作谨小慎微, 二是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 但是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 甚至“潜规则”盛行, 很多官员因没有背景, 成为官场“弱势群体”;三是公务繁杂, 既要有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 又要有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想要有所作为却困难重重; (2) 这也表明许多官员实际境遇也并非常人认为的那样强势。他们当中也有“相对弱势”存在。
(2) 强弱势群体存在着竞争、激励、互为存在条件等良性互动关系。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不完善不公正的制度因素, 但也不都是不公正机制所带来, 作为中性手段的市场机制, 就会导致强弱的分化。市场遵循看似无情的优胜劣汰的法则。但它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选折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到来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效率。
市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生产者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为了免于在竞争中被淘汰, 就必须尽可能跟着采用新技术, 甚至采用比先行者更新的技术。商品生产者在价值规律支配下加剧了分化, 因为没有力量改变技术或缺乏竞争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越来越穷, 直至破产, 而采用先进的技术的商品生产者, 就会越来越富, 市场竞争奖优罚劣的机制, 迫使商品生产者永不停息的奋进, 使企业必须努力采用先进技术, 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因此, 可以看出, 市场的贫富优劣分化既是市场机制产生的客观结果, 也是商品生产者追求发展的动因。相反,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 因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经济, 虽然客观上减弱各类企业之间的贫富分化, 从现象上看它没有使一家企业衰败或破产, 也未出现下岗、待业等城市社会问题, 但这些都是以牺牲社会效率为前提的, 它使各类企业无论其本身是强是弱都因有着“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机制而捆绑在一起。使社会缺乏被激励和鞭挞等促动因素, 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处于弱势地位。因而, 适度的强弱分化取代绝对的平等, 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强弱势群体竞争促使中国社会经济整体的“崛起”和“强势”。
从强势群体对整个社会贡献来看:处于强势群体当中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执政党官员大多人通过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的竞争机制走到重要的岗位上的, 他们成为社会的精英群体, 在许多方面成为社会的榜样, 代表着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的方向, 对社会起着示范效应。以中国的企业高管来看, 海尔的张瑞敏以他的企业家良好的文化素质, 专业的管理能力, 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28年来, 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2008年3月, 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张瑞敏和他的团队以持续的创新, 为振兴中国民族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再以党政官员来看, 大多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正确执行国家发展方向的方针政策, 在工作中勤政、廉政, 为推动社会的正常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像王瑛、沈浩等勤政廉政典型人物事迹在党员干部中就是代表。沈浩作为选派干部, 从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他扎根基层, 团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为小岗发展鞠躬尽瘁。2009年11月, 沈浩积劳成疾, 猝逝在工作一线。他的事迹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无数的普通百姓。
(3) 强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着冲突、排斥等对立关系。
即使是在纯市场化机制作用, 强弱势群体的分化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如差别加剧超出人们容忍的度的范围, 就会引发明显的冲突、排斥。另外, 权力资本参与市场从中获利、行政资源市场化, 这些非市场经济因素导致垄断, 与市场精神完全相悖, 也是加剧对立关系的原因。强弱之间表现出的不良关系, 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1) .强弱群体经济利益分化成过度趋势, 其结构亦不合理。2000年, 我国的投资率是36.8%, 消费率为61%, 分别比这一时期美国高出13.5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四年后, 这种情形进一步加剧。2004年, 我国投资率达到44.16%, 相应的消费率则下跌到53%。初次分配不公平还体现在, 中国的财产性收入今年来越发增加, 而相应的劳动收入却多年停滞不前。2000年的数据显示, 中国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手中的财富仅为全社会总财富的4.72%, 中国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则掌握着整个国家的50.24%的财富。而这种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
(2) “强势”与“强势”相护, 引发社会冲突加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某些政治强势群体常常偏向于维护经济强势群体的利益, 引发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如因农村征地、城市拆迁, 企业兼并重组等导致的干群矛盾、劳资矛盾、城乡矛盾。例如:宜黄事件是发生在《物权法》颁布数年之后, 许多法律保护的私人领域, 阻挡不了推土机。纵观多起拆迁悲剧, 本该保持中立的地方政府, 却一次次在商业拆迁中冲锋陷阵。
(3) “强势”与“黑势”相护, 引发社会不安定。某些政治强势群体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受贿敛财, 或庇护走私, 充当黑社会性质保护伞, 损害弱势群体利益而打造“政绩工程”, 诸如此类, 已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导火索。例如:当重庆亿万富翁黎强因被控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聚众扰乱交通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行贿、非法经营等九宗罪推上被告席时, 原重庆市沙坪坝区交通运输管理所所长肖庆隆、原重庆巴南区公路运输管理所所长蒋洪、原重庆市委市政府信访办来访二处处长姜春艳与黎强等也一同站在法庭上, 因涉嫌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受贿罪接受法律制裁。 (3)
(4) 强弱势群体地位在变化中发生的转化
强弱势群体的之间按照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 向着各自的地位转化。如果双方的地位按照公平的社会规则转化, 会给社会心理的认同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 如果没有遵循正常有序的转化, 即既得利益群体总是通过用潜规则, 和一切不正当手段保护已有的利益, 获得更多的不合理的利益, 弱势群体的境况又无法通过现有的机制得到改变地位, 就会导致社会强烈的不认同和社会的攻击性心理。转化包括的两种情况如下:
(1)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常态型转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使计划经济时代的身份社会向市场经济的契约社会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均等机会, 农民向城市的流动, 下岗职工再就业, 以及他们子女通过高考改变弱势命运都成为可能。人们客观地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知名企业家原为草根身份, 下岗职工子女或农民子弟因家境的困难反而造就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在学业上获取了骄人的成果。许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中开拓新领域, 并取得社会认可。
强势群体其社会地位也常发生跌落, 如因违法犯罪、或因失去社会道德、奋发有为的意志, 或因年龄、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 或因市场的风险, 市场经济的带来的契约化的机会均等比计划经济的身份限定, 是制度规则上的进步, 公平竞争的机制使人的地位常发生强弱的转变。
(2)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非常态型转化
有时强势群体总是滥用权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如在违法犯罪后利用权力逃脱法律的惩罚, 对李刚现象的高度关注, 就是因为社会上强势群体当中的一些人总在高位上示强, 常用潜规则、违法手段代替法律的公平规则, 使本应受到法律惩罚的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依旧享受强势群体的优越地位。事实上这些人的强势群体的地位已丧失合法性和合理性, 引起社会大众的强烈抨击, 他们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而在弱势群体问题上, 弱势群体即使处在极限的状态中也少有人问津, 如打工者在极端天气中被冻死, 保洁工人在酷暑中劳作死亡, 他们的生存危机的现状的不断暴露, 能否带来工作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利益机制的合理调整, 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因为弱势群体缺乏资金、权力、能力和关系等资源优势, 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摆脱劣势地位。于是他们的一部份只能在忍耐中苟延, 另一部分将积蓄的不良的心理能量朝着非常态的方向转化, 如在绝望中求助于超自然力量的帮助, 陷入迷信、邪教的泥潭。如通过贩毒、走私、卖淫等犯罪方式来获得经济来源, 转化为黑恶强势.。更为极端的一种用暴力危害公共安全, 伤害无辜、报复社会。像前期出现在泰兴、广州的杀害幼童事件, 则是这一极端的表现, 还有因企业改制、农村征地而导致规模较大的静坐、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则会对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产生直接的危害。
(5) 强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关系是非对抗性矛盾关系。
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 强弱势群体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对抗性矛盾, 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控下, 强弱群体内部和之间会发生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变化他们之间虽然存在差异、排斥、对立, 但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调节的。2002年3月,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 说明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弱势群体问题。《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在总体要求提到:“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 (4)
随着中央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的不断贯彻, 强弱势群体之间一定能形成互相促进的、统一和谐的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四、如何正确处理强弱势群体关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调节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强化税收调节功能, 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 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 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予税。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应保护合法收入, 鼓励勤劳致富, 保护投资者高层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严惩贪污、受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犯罪行为。
对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工, 应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大中型的高级管理人员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同类型企业差距适度, 对垄断性行业的收入水平应适当控制和调整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比例。对非公有制职工的收入应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执行, 继续完善各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职业的工资价格。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2) 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 使弱势群体能够影响决策过程。
弱势群体对改革的存有的一些批评的言辞和看法应该予以宽容, 不应把他们的批评看作异己力量加以防范, 如果我们连批评都不能容纳, 弱势群体只能用最后的群体性事件来表示“发言权”, 这是基层政府行政能力下降的表现。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 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 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从目前完善政治体制的角度来看:只有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才能使政策反映弱势群体利益, 只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才能使政府管理体制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避免在国有企业管理干部任用中的不合理现象, 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上来, 只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才能增强弱势群体在干部任免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只有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权利运行机制, 才能加强弱势群体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从而维护社会总体稳定, 完成改革发展的历史任务。
(3)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除了强调对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提升外, 强势群体应对弱势群体以平等人格相待, 弱势群体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倾向和特点。强势群体总把他们放在对立的地位上批评他们, 是不妥当的。人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客观存在的现实根据。虽然弱势群体的弱点的形成有其自身原因, 但是他们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历史成因, 不应由他们个人完全来承担这种改革的成本。强势群体应弘扬他们的坚韧、质朴、勤劳善良的美德, 帮助他们摒弃不良的陋习, 提高文明素质, 以赢得与社会良性的互动, 以此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 央视对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的启用可以看作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 对此炮轰的人大代表则是没有看透这层意义。强势群体应意识到自身有更强的社会导向效应, 应加强自律, 做社会文明的表率, 这样才有利于避免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排斥, 有利于社会不同群体关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264页
[2]《调查称近五成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2010-12-05来源:西安晚报
[3]《重庆黎强涉黑案:三名官员被指充当“保护伞”》2009年10月26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矛盾关系 篇11
关键词:蒋桂矛盾,国民党,政权失败
毫无疑问,蒋介石与桂系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的关系也是足以影响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他们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了“蒋桂战争”以及后来的“中原大战”等。数次以兵戎相见,然而在北伐战争与抗日战争期间,二者又是精诚合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让人深究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二者在解放战争期间矛盾积累到了最大化,更是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一、“蒋桂”之间早年相互利用又相互对抗的过往
早在1924年初,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代表的“新桂系”打败了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统一了广西全境,而后其顺应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念,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合作促成了北伐的成功,而后其二者因利益分配不欢而散直接导致了“蒋桂战争”,并参与了各大军阀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之后面对日寇侵略二者再度携手,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北伐战争精诚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步与发展。“新桂系”在统一广西全境后,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了,放眼于整个民族的发展前进方向,此时的中国各个军阀混战,只有一个形式上的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乃是大势所趋。由于“新桂系”的主要人物大多出生于名门之后,接受过正规的军校教育,受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先进思潮的影响,思想很开明进步。于是他们果断决定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积极投身于北伐大业中,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此间,白崇禧曾多次亲临第一线,亲冒矢石,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与军事才能,在湖北战场开展的汀泗桥之战,就是在弹药缺乏,敌众我寡的形势下,直冲敌人阵地以白刃肉搏的作战方式大败吴佩孚[1]206。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甚至一度与“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义结金兰”,此时的“蒋桂”可以说度过了他们的第一个“蜜月期”,可谓亲密无间。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二者携手合作的那段日子里,蒋介石运筹帷幄,白崇禧冲锋在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点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二者矛盾越积越多。在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了形式上的“一国元首”,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此时的他暴露出了巨大的野心,为了强化个人集权,蒋介石召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试图对各方势力重新分配,削弱各大军阀的势力范围,由于这触及到了各大军阀的最核心利益,其结果必然是不欢而散。而此时的蒋介石和他的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着国民党另一个巨头汪精卫的逼迫,蒋介石本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国民政府的逼迫下不得不通电宣告下野,而此时的“桂系”却是选择了默认这一局面,并没有表达出任何对蒋介石的支持,反而有落井下石的意思,这令蒋介石在内心对“桂系”非常不满,二者的合作关系几乎宣告破裂。只是没过多久蒋介石在第一次通电下野的时期,通过与宋美龄结为秦晋之好,得到了江浙各大财阀和日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在“黄埔系”的支持下,再度出山重新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大权。
1929年,蒋介石与新桂系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由于蒋介石为人阴险狡诈,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导致以“桂系”失败告终。而在此之前,蒋介石已重金收买桂军师长李明瑞、杨辉腾。因此,战斗尚未开始,李、杨阵前倒戈,使李、白的嫡系第7军几乎全部投靠了蒋介石,蒋军兵不血刃的进驻武汉。4月21日,桂系主力将领胡宗铎、陶钧、夏威被迫下野,桂系主力全部瓦解;6月初,桂系主要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通电下野[2]206。
1930年由于各大军阀不满蒋介石的个人独裁,纷纷宣布“反蒋”,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临时团结转化为激烈的内部斗争。战争一触即发,最终由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组成的“反蒋”军队以溃败告终,蒋介石心中暗暗得意,也的确强化了他的集权与中央的方针。因而,蒋介石与“桂系”的“梁子”越结越深了!
3.抗战爆发后,双方再度携手无疑是明智之举。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受到先进思潮影响过的李宗仁等人认识到了救亡图存的重要性,又一次接受了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8月-1938年),驻节徐州。并在1938年的3月至4月期间指挥了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前后近一个月,日军恃其精良装备、猛烈炮火,不断向台儿庄进攻。中国守军依靠顽强的意志,以伤亡近2万人的代价,击溃了日军一个半精锐师团的进攻,歼敌1万余人,击毁战车10余辆,野重炮10余门,取得了抗战以来我国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100。并在随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这一点上看,李宗仁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抗日战争期间,“蒋桂”再度携手对于维护中国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二者合作取得成功的又一典范。然而,这却并不都是美好的,蒋介石为人疑心很重,他深知李白二人的能力,也很忌惮“桂系”的势力,在抗战期间他感到了李、白二人功高震主对其的威胁,在抗战后期在对李、白二人的使用上还是很有顾忌的。
二、“蒋桂”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仅仅是国民党内部纷争的一个缩影
不仅仅是“桂系”曾长期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在民国时期各大军阀长期与中央政府相互对立的情况有很多,长期的内部斗争无异于自掘坟墓,没能建立起一个坚强统一的中央政权才是其政权失败的根本原因。
1.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其内部混战的必然性。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是各大军阀组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其内部派系林立,派系纷争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真正解决。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是在各大军阀相互让步的前提下建立的。可以说无法解决内部的纷争才是其政权覆灭的根本原因。其中山西的阎锡山,桂系的李宗仁与白崇禧,广东的陈济棠,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等人各个拥兵自重,始终与中央政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随着形势的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各个地方实力派控制了相当多的地区,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也只能对大约全国25%的土地上的66%的人口建立有效的统治,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其控制危机就更加严重了[4]7。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其内部派系斗争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其政权失败的必然性。而向来疑心很重的蒋介石却采取了错误的方针,他想利用各大军阀的相互冲突,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势力,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甚至在红军井冈山时期和长征途中想利用中国共产党与各个地方军阀的冲突好隔岸观火,他的用心早已被刘湘、龙云等西南地区的地方实力派所看透,他们选择了“消极剿共”,反而使共产党得以休养生息,武装力量得到了发展。其实,在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了,情况万分危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与此同时,为减轻红军突破西进的阻力,中共中央决定与“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广东地方实力派陈济棠接触,展开停火谈判。陈济棠出于自身生存需要的考虑,把红军在江西的存在作为其与南京中央间的一道屏障,因此,对“剿共”军事阳奉阴违,和中共之间有信使往来[5]462。由此可见地方军阀对“剿匪大业”的消极态度。如果在井冈山和长征时期,蒋介石直接动用自己的嫡系王牌军参加“剿共”,那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情况就非常不乐观了!
蒋介石甚至在抗战时期想利用日本人之手消灭他眼中的“杂牌军”,甚至在抗战中将战斗力最弱的第五战区部队交由李宗仁指挥,李宗仁可谓困难重重!可是令蒋介石大跌眼镜的是李宗仁有着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将羸弱不堪的第五战区打造成了钢铁之师,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蒋介石一心想着如何削弱各个地方军阀的势力,反而适得其反,引起了各个地方军阀的更加不满,加大了他们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抵触情绪,蒋介石就等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桂系长期“占山为王”不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稳定。桂系作为民国时期地方军阀的一大代表,长期与中央对抗非常不利于国民党内部的团结稳定。这其中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蒋介石为人心胸狭隘疑心很重好猜忌,对“桂系”势力很忌惮,加之他的三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他不愿看到“桂系”势力不断膨胀,总想着对其势力加以打击。然而,“桂系”大佬们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深知蒋介石的用心,对蒋介石也是很防范的,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意愿,这直接导致了中央与地方势力始终处于相互对抗的情况,后果非常严重。
这对国民党政权造成了摧毁性的打击,一个政党没有了统一的领导,没有共同的信仰,军队没有了统一的指挥,也就意味着其政权的必然垮台。这也就出现了所谓“政令不出总统府”的尴尬局面,各个地方势力都在努力经营自己的独立王国,全国的军令、政令无法统一,导致看似强大的国民党政权其实就是一盘散沙,必然失败。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以来,反复强调各级地方党委要自觉保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也体现了今天的共产党人深刻吸取昨日国民党的教训,一个政党只有保证了党中央的绝对领导地位,才能实现政权的长久稳定。
三、国共内战时期,“蒋桂”矛盾实现了最大化
当“蒋桂”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必然会实现更大的爆发。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蒋介石在东北战场上调离白崇禧,以及后来的李宗仁“逼宫”蒋介石,导致后者第三次下野。这些都是双方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必然产物,直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1.蒋介石将白崇禧调离东北战场无异于自断双臂。在解放战争的初期,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重工业基础,成为了国共双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双方率先争夺的地区。其中“四平保卫战”拉开了东北战场的序幕。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林彪与白崇禧,二人都是国共两党中最为出类拔萃的战将,林彪被称为“常胜将军”,而白崇禧则被人称为“小诸葛”,都是当时非常优秀的指战员,而其他的参战人员也堪称精华,足以可见争夺四平的重要战略地位。
1946年4月8日“四平保卫战”打响,起先双方呈现出了相互对峙的局面,情况十分焦灼。就在战役打响的前几天,蒋介石派白崇禧前去督战。白崇禧不愧“小诸葛”的称号,意识到林彪部刚刚前来东北,地域情况不太熟悉,立足未稳,抓住时机集中利用优势兵力向四平发起了总攻,很快就攻占了四平,继而攻战了长春、吉林等东北重镇,形势对国民党而言可谓一片大好!就在白崇禧踌躇满志打算乘胜追击的时候,蒋介石的一纸调令令白崇禧大为吃惊,想让其回到中央不再负责东北的战事。这令白崇禧大为疑惑,基于战场形势的考虑,立刻飞赴南京劝谏蒋介石“东北战事务必乘胜追击,否则后患无穷”,蒋介石由于担心白崇禧为“桂系”再立威望,又有着前两次下野的经历,担心“桂系”再度威胁自己权力,对白崇禧的意见不予采纳。想不到,白崇禧的话竟一语成谶,成为了现实!
将白崇禧调离东北战场无疑是蒋介石的一大败笔,自此之后无论是杜聿明还是陈诚都没能控制住东北战场的局势,国民党军队开始节节败退,情况急转直下。蒋介石将白崇禧调离东北成为了整个辽沈战役乃至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如若蒋介石抓住了攻战四平的契机,继续重用白崇禧,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由于白崇禧在东北战场上受到猜忌,心中对蒋介石大为不悦,而后在淮海战役中,面对着蒋介石嫡系部队几乎快要损失殆尽的时候,白崇禧竟然按兵不动,坐视蒋介石的中央军溃败。此时,被围困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正受到解放军的猛烈进攻,眼看拥有第十八王牌陆军的黄维兵团就要被吃掉,南京和徐州方面盼望救兵如救火,白崇禧多方留难,令蒋介石十分气愤。他亲自拿起电话同白崇禧通话。白就是不同意,蒋见白跟他扯皮,听不进他的劝解,态度越来越坏,骂白是“混账东西”。白也强调起来“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绝不接受”。双方争论了几十个来回,毫无结果。而且白崇禧还命令已到汉口的第九师仍开回沙市去,集结在沙市的第二军其他各部更不许开火。这样一来,蒋介石就再也调不动白手下的部队了[6]。
由此可见蒋白二人的矛盾猜忌其结果非常严重,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如若二人能像北伐时期那样精诚团结,恐怕历史又要改写了。
2.李宗仁“逼宫”蒋介石无疑让本已摇摇欲坠国民党政权再遭重创。自“新桂系”登上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以来,李白二人,李宗仁负责政治工作,白崇禧则指挥军事作战,合作可谓亲密无间,有着“李白不可分”的说法,同样作为“桂系”首脑的李宗仁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又给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巨大伤口上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在抗日战争之后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李宗仁被蒋介石任命为“北平行营主任”的虚职,有志难申。然而在1948年4月,蒋介石为了迷惑大众,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总统选举”,这让沉寂了许久的李宗仁看到了重新发光的机会,决定参加竞选。本来此次所谓的“总统选举”不过是蒋介石愚弄大众麻痹百姓的把戏,总统的选举毫无悬念,自然是非蒋介石莫属,然而由于李宗仁的参选使得蒋介石扶持孙科的计划出现了变更,这令蒋介石大为不悦,曾经暗示过李宗仁别卷入其中,甚至打算派特务暗杀他,李宗仁不为所动。情况果不其然,李宗仁凭借着“桂系”的威望当选了副总统,这令蒋介石大为光火,这也是双方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最大化的爆发。1949年初,由于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蒋介石受到美国方面的巨大压力以及“桂系”的再度逼宫,导致了其第三次下野,李宗仁则成为了代总统。
从历史发展的结果上看,李宗仁再度逼宫蒋介石,当选代总统无疑又是一个“双输”的局面。蒋介石再度下野后,其在国民党内部的威望大大降低,难以再度组织其大规模的战役,使国民党又一次元气大伤,加速了它的衰败。而李宗仁当上了这个有权无实的“代总统”,竟然连总统府门口的侍卫都难以调动,让他十分难堪,也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一大笑料。
显而易见,李宗仁参选总统并不是一个成熟理智的选择,其结果是让本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国民党政权更加岌岌可危。这是“蒋桂”矛盾积累到了最大化的结果,这让更多的国民党党政大员们看清了当前的局势,选择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选择了投诚起义,加速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的步伐!“蒋桂”之间数十年的分分合合,足以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他们精诚合作,推动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然而在军阀混战和解放战争中却又呈现出了对立的局面,开了历史的倒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他们合作的时候是在进步,分裂对抗的时候却又是在退步,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方的矛盾积累到了最大化更是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参考文献
[1]杨帆.民国军阀档案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杨帆.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3]钱乘旦等.中国正面战场[M].银川:宁夏出版社,2015.
[4]易劳逸.失败的种子:战争及革命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M].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4.
[5]黄道炫.中共苏区的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矛盾关系】推荐阅读:
处理矛盾关系08-08
医患矛盾关系因素分析09-20
用矛盾分析中美关系06-18
主客体关系下医患矛盾研究06-16
矛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11-09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07-20
心理矛盾10-16
矛盾管理10-17
矛盾转化10-18
突出矛盾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