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矛盾

2024-07-11

内心矛盾(精选3篇)

内心矛盾 篇1

摘要:赵树理在创作中受到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 内心产生过矛盾, 但作者还是通过自性原型来统一了自己的创作思想, 使得笔下人物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对立与统一的过程。笔者就从《三里湾》的人物出发, 来分析作者内心矛盾的统一过程。

关键词:《三里湾》,阿尼玛与阿尼姆斯,人格面具

赵树理作为一个作家有自己的创作动机, 表面上是一种社会赋予作家的任务。可是艺术创作毕竟是一种自发活动, 荣格说过, “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来源于无意识中的自主情绪, 艺术家本人不过是它的工具和俘虏。”“这是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 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 又仿佛来自光明与黑暗对照的超人世界。这是一种超越了人类理解力的原始经验, 对于它, 人类由于自己本身的软弱可以轻而易举地缴械投降。”[1]

这种“原始经验”, 就是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储藏所, 它储藏着所有那些通常被荣格称之为原始意象的潜在的意象。原始指的是最初或本源, 原始意象因此涉及到心理的最初的发展。……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 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应。”这些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即“原型”。赵树理在《三里湾》的人物塑造方面深受原型的影响, 使其更加现实, 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影子。笔者就结合文本与原型理论作具体分析。

《三里湾》中, 范灵芝最后并没有等到马有翼的进步, 选择同他分手, 这看似是女性的自然选择;王玉生也是因为受不了袁小俊的刁蛮任性, 而选择同她离婚, 这看似是女方“失德”后男性的自然选择;马有翼因为不满范灵芝同他分手、父母又逼他和袁小俊结婚, 便选择与王玉梅结合, 并甘愿为她把家也分了, 这看似是马有翼为爱痴狂的表现;袁天成因为不满“能不够”在家只手遮天的蛮横, 而选择与相依多年的她离婚 (离婚未遂) , 这看似也是男性寻求自身地位的表现。

合理之中, 却渗透着人性中对于人格的整体性的追求。荣格就此提出过“自性”的原型。“所谓‘自性’原型就是人格的先天统一性的组织原则。这种组织原则决定了人格的发展仿佛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状态。人不断地认识自我, 并不断认识自我之外的无意识领域, 乃至更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深处, 以便将其有利成分充分整合进自己的人格结构之中, 使得自己的人格与周围环境达致最大的和谐, 充分实现人格先天性的统一倾向。”[2]自性原型是人的核心原型, 很多原型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人的自性原型要求人的一生都要挖掘自己潜意识中的人格特质, 包括异性特质, 来使自己的人格结构更趋完善, 男性中有阿尼玛原型, 女性中有阿尼姆斯原型。因为男女两性在长达数亿年的交往中, 男女双方的人格特质都渗透在双方的血液之中, 男性必然拥有女性的人格特质, 而女方也必然拥有男方的人格特质。“这种异性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3], 但是它们在社会中是无法展现的, 因为社会文化对这两种原型是持批判态度的。男性被认为是勇敢、坚强、独立的化身, 女性被认为是温柔、善良、顺从的代名词, 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建构中, 男女形成了各自特定的人格特质。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时刚刚解放, 人们还保留着浓厚的封建观念, “三纲五常”思想也长久地禁锢着中国女性。在传统农村中, 普遍存在“男女有别”的思想, 即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 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不仅是有形的, 所谓男女授受不亲, 而且是在心理上的, 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 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4]长期的男女之间的沟通不畅, 让男女特质无法相互传递, 更加深了男女之间性别特质的沟壑。

男女之间之所以无法通过婚姻来实现人格的统一, 是因为那时期中国的婚姻和性爱一般是分离的, 婚姻只是为完成个人与族群的政治、经济、以及生育功能的。所以他们极力通过反对传统婚姻观来追求自己的爱情, 最终实现人格的统一, 这就是婚姻自由的心理学意义。“性爱是对与另一异性的完全融合、结为一体的渴望。”[5]在《三里湾》中, 范灵芝的传统婚姻观念是自己给的, 她认为结婚对象应该是有知识的马有翼, 因为知识分子是社会所欢迎的, 并且能带给范灵芝尊严和地位。可是他一直都是个懦弱胆小的青年, 范灵芝内心的阿尼姆斯心象是勇敢地男士, 可他与范灵芝内心的阿尼姆斯心象相互冲突, 所以她为了自己人格的统一, 便与马有翼决裂而选择了勇敢的王玉生。王玉生是一个果断、独立的男子, 他潜意识中的阿尼玛是温柔、细腻的, 而他的妻子袁小俊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女子, 与王玉生的阿尼玛心象相抵触, 所以他们最终离婚了。除此之外, 袁天成作为一个男性, 怎么会乖乖听她老婆能不够的话, “袁天成把木锨让给她说, ‘给你!我早就不想做了!我这个老长工也当到头了。’”[6]他心中的阿尼玛[A1]心象是顺从、善良和温柔, 而能不够在家中常常拿着指挥棒, 而且挑唆自己的女儿袁小俊也要在王家成为一家之主。她显然与袁天成的阿尼玛[A2]心象非常冲突, 离婚便在所难免了。“男人们无数次地尝试过与那些同自己的阿尼玛[A3]心象相冲突的女人结合, 其结果不可避免地总是导致对立和不满。”[7]男性发现冲突后, 会选择与自己阿尼玛心象相适合的女人结婚。女性也如此。

《三里湾》中的马有翼、陈菊英和袁天成三个人开始都是家里的好儿子、好媳妇和好丈夫, 但后来都纷纷“革了命”, 闹分家的闹分家, 闹离婚的闹离婚。这些都受到人物内心人格面具原型与阴影原型的影响。

所谓人格面具, 就是“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 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 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也被称为顺从原型。”[8]可是人一旦从人格面具中没有获得物质报酬和幸福的生活, 它们体内的阴影原型便会显现。所谓阴影原型, 就是“比任何其它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9]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对动物性提供了解答, 我们人和动物都具有的需求便是动物性需求, 我们都拥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就是对食物、水、住房等的需要, 安全需求便是对人生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和疾病威胁的需要。当这些动物性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 也就是人感觉无法生存时, 人们内心的阴影原型便会从潜意识中跳出来打倒人格面具原型, 在生活中便表现为一反常态地维护自身的生存需求。

《三里湾》中, 马有翼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都戴着“好儿子”的人格面具, 作为一个进步分子, 却始终在维护自己的封建旧家庭, 为此他不惜辜负了范灵芝的期望, “她所以迟迟不作肯定是想等到有翼进步一点再说, 可惜几个月来就连有翼一点进步的影子都看不到, 便觉得很苦恼。她常暗自把有翼比做冰雹打了的庄稼, 留着它长不成东西, 拔掉了就连那个也没有了。”[10]可是后来当范灵芝真的与王玉生订婚时, 父母又要他和自己不喜欢的袁小俊订婚, 谁不知道袁小俊是个泼辣的悍妇, 有翼将来的生活便会苦不堪言。他自己辛苦戴着的人格面具却没有为他换得最基本的稳定生活。所以他撕掉“人格面具”, 从自己的旧家庭中分出来, 与王玉梅结婚。

陈菊英也是受自己的人格面具原型所害, 她一心想要当好马家的媳妇来求得马家以及社会的承认。可是自从放跑了他的丈夫、马家的三儿子后, 马家人就开始对菊英越来越冷淡了, 尤其是她的婆婆常有理。“菊英说, ‘照我娘说的, 好像是我不愿意吃汤面, 可是我实在没有见哪里有汤面呀!吃糠也行———我也不是没有吃过, 不过要我吃糠也得给我预备下糠呀!’”[11]陈菊英无法生存下去了, 她也就没有必要再戴着“好媳妇”的人格面具了, 最后还是分了家。

如果一个人戴着很久的人格面具, 很可能离开他自己本来的人格越来越远, 使他越来越没有生命活力与创造力, 所以阴影原型是避免人格异化的重要阻力。“一个成功地压抑了自己天性中动物性一面的人, 可能会变得文雅起来, 然而他却必须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他削弱了他的自然活力和创造精神, 削弱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直觉。”所以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人格统一, 必须将内心的人格面具与阴影原型完美统一起来, 这样才不容易导致人格异化。

《三里湾》中的人物为我们呈现了两类原型的矛盾, 一是人格面具与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之间的矛盾, 一是人格面具与阴影的矛盾, 可这两类矛盾均被人内心的自性原型相统一。前文提到过, 人物内心的原型也就是作者内心原型的体现, 作者内心因为这两类原型之间的矛盾也矛盾过, 但由于自性原型才使自己的创作思想得到统一, 最终化身在了笔下的人物上。

参考文献

[1]荣格著, 《心理学与文学》, 1987年11月第1版。

[2]向倩, 《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基于性别批评视角的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2012年4月。

[3][7][8][9]霍尔等著冯川译, 《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5月

[4]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 北京出版社, 2009年3月, 68。

[5][美]弗洛姆著, 李健鸣译, 《爱的艺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4月。

[6][10][11]赵树理, 《赵树理文集》 (第一卷) 《三里湾》,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265, 208, 198。

内心矛盾 篇2

2. 我只是觉得难过 然后关上了房门趴在桌上 生命让我感到压抑 我却选择了缄默

3. 你吃醋你心痛 你绝望你不安 你难过你不好受 你烦你哀怨 你迷茫你无助 你矛盾你害怕 你渴望你愤怒 你

4. 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的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5. 你说我是你的命,可分开的时候你也没死

6. 如果难过,就努力抬头望天空吧,望着望着就忘了.它那么大,一定可以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7. 我不是冷血更不是慢热.我只是害怕投入太多离开的时候会难过.

8. 当你难过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在你身边。尽全力让你笑起来。。。

9. 我不是冷血更不是慢热只是害怕投入太多离开的时候会难过

10. 一辈子太久,我只许当下。

11. 心累到一定的程度,连生气和计较的力气都没有了。

12. 我天真的以为一颗糖可以香满整个世界。

13. 我们总在对的时间答应了错的人,却在错的时间拒绝了对的人

14. 我和你的差别,大概就是玩捉迷藏时,找不到你我会担心,而你找不到我,你会回家。

内心矛盾 篇3

【关键词】全托教育 依恋理论 补偿心理 沙盘游戏 幼儿

一、引言

全托是指家长将孩子日夜放在幼儿园托管,关于全托幼儿园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一些家长将孩子送去幼儿园全托一方面希望全托能够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遵守规则,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幼儿处在全托的环境中,每天接受集体教育,会在常规和自立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在学前期与家人较长时间的分离,对孩子的情感发展不利。周末幼儿回到家,家长会因为孩子寄宿在幼儿园对他们有愧疚之感,因此在家尽量补偿他们。一方面,孩子接受全托教育变得听话顺从,另一方面,周末时家长对他们百般疼宠,这种落差会使幼儿感到迷茫和不适。笔者本学期在某市某幼儿园为大班的幼儿做沙盘,其中一个孩子小明(化名)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一)全托教育与依恋理论

依恋指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David R.Shaffer,2005)。依恋安全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发展等都有积极影响,即使孩子长大,父母也依然要保持对孩子的敏感性,这样有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全托就是父母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日夜托管的一种幼儿园托管形式,周念丽(2000)的报告表明,全托幼儿园中,幼儿渴望和成人的情感交流,但是教师需要看管太多孩子,无法提供足够的关注,使得幼儿没有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将孩子送去全托,阻断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连接,孩子的需求不能被家长注意和满足,处于集体环境中又无法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会把对父母的依恋迁移为对教师的依恋,顺应老师的要求,变得乖巧听话,一些家长认为这表明孩子的成长,但其实是一种成人化的机械行为,称之为“替代性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

(二)全托教育与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本文所述补偿心理,指的是家长对幼儿的补偿。补偿心理源于愧疚感,需要极力弥补这种感觉。家长将孩子送去全托,不能陪伴他们,自认是亏欠了孩子,因此想在孩子回家时弥补。“幼儿在这种充满矛盾的环境中成长,将会造成他们心理冲突,做事犹豫不决,易紧张焦虑”(张岩滨,2010)。

(三)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以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在学校和幼儿园等地方广泛应用于心理教育、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等领域的一种方法。沙盘游戏中,来访者通过沙、水、沙具来探索自己的内心,统整身心。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再现与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发现问题,同时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某市某幼儿大班幼儿——小明(化名)。该幼儿园通过家长报名、筛选等形式选出一些儿童进行沙盘游戏治疗,小明就是本次报名参加的幼儿之一。

(二)研究过程

每周二下午3:50—4:40进行沙盘,时长每次大约50分钟,每周一次,本学期预计实行12次,但因为班级传染病隔离等原因最终完成8次。

三、沙盘分析

(一)个案介绍

小明(5岁),男,某市某幼儿园大班学生,家中幼子,有一个哥哥。全托,周一至周五在幼儿园,周五下午接回家过周末。身体健康,较少生病。妈妈描述小明在幼儿园有围棋,老师反映他比较没有主见,喜欢跟别人做同样的事;在家喜欢跟着哥哥,哥哥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性格比较固执,妈妈多说他一句就会有意见;因为全托,家人认为没有好好陪伴他,对他有愧疚,所以全家比较宠他;但母亲坚持全托,认为全托对他有好处。之所以报名沙盘是因为想要让他的性格有一种好的转变。主班教师描述他聪明听话,是班里的带头人,许多幼儿喜欢围着他让他出主意。

(二)沙盘过程与分析

1.初始沙盘

2015年3月10日,下午3:55—4:45。这是小明的初始沙盘,他比较害羞和紧张,很听话但是不敢和我对视,不主动发起对话。进入沙盘室之后他很兴奋,指导语过后他轻抚了一下沙面,然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沙盘。

这是小明的初始沙盘,给人的感觉是混乱的,没有确切的主题,混乱是一种受伤的主题,可能当前他所处的环境让他觉得无所适从。沙具选用了许多怪兽、超人、汽车等,代表了他对力量的追求和性别的认同,也代表着攻击性;沙具的竖直摆放也表明他对“成长”、“自主”的渴望,树木、海星等有生命感的沙具代表着积极的希望。可以看出他处在一个无所适从的混乱环境中,但依然渴望着自己去支配这些。

2.最后一次沙盘

2015年6月9日,下午3:23—4:13。这是小明本学期最后一次沙盘,相比之前有了明显变化,他和我熟悉之后是个比较健谈的男孩,喜欢主动聊天,喜欢和在一起做沙盘的幼儿聊相同的事,比如“老师,你来问我算术题吧”这样的内容。

从小明这次的沙盘可以感受到一种空虚之感,整个沙盘在中间放了一只巨大的翻倒的蜘蛛,他在拿取蜘蛛的时候很明确地表示了一种厌恶之感,蜘蛛代表着危险、攻击等负面信息,他将蜘蛛倒置并半身掩埋,可能是想躲避这种危险;旁边有一个空桶和翻到的小人,远离治疗师的位置有一个翻到的房子,下面压着一个超人,这是一个受伤的主题,房子可能代表着他现在的家庭,他的家庭犹如压力压抑或者限制着他。他加了水让沙土有一种泥泞之感,使沙盘看起来仿佛在挣扎,但他对这种情况无力面对,裹足不前。

四、讨论

通过对沙盘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小明处于一种矛盾而无力的局面,他的压力来源于家庭以及周边的环境。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压抑着自己的内心,但他又想要去寻找和触碰自己,因此他很矛盾。

结合笔者了解到的小明的情况,他周围环境对他的限制可能是因为他周一到周五都住宿幼儿园。他不止一次对笔者表达过想要回家的愿望,但他描述得很委婉,他说:“小源(化名)他们都是回家班的,而我是篮球班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可以天天回家的幼儿的羡慕,但家长坚持让他全托,他自己也了解这种情况,所以努力去压抑自己的这种渴望,让自己做一个老师和家长眼中懂事的孩子。

他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一些科任老师对他的描述是懂事但是有点没主见,但他在班级里和其他幼儿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带头人的角色,别的小孩子会询问他如何玩游戏。而成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又会去模仿其他孩子。前文提及他在全托的时候接受的是集体教育,听话、懂事,而周末回到家,家人尽力地补偿他,他便做回任性的孩子,他处在这样两种环境中,无法定位自己,一方面觉得应该听话,另一方面又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冲动与渴望。他的家长告诉笔者,周末无法按原定计划和小明去超市,他很乖地跟妈妈回家,但是在路上一直不停地问为何不按原定计划去超市,跟他解释他也不依不饶,家长认为他平时很乖巧,但有时候固执不听劝。在我看来,这是小明内心的矛盾体现,他不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两个局面,一边是集体教学,教师不会给他太多关注,一边是家人的愧疚给了他太多的补偿般的关注,他无所适从,内心很迷茫。

五、结论

从上述个案看出,长期的全托教育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家长在坚持自己认为对幼儿有利的事情的时候应该多注意孩子内心的矛盾与想法;幼儿的情绪疏导非常重要,幼儿此时并不能确切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他会通过行为等表现出来,家长需要多观察和关心幼儿。

【参考文献】

[1]范国平,高岚,李江雪.“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02):51-54.

[2]祝传清.过度补偿心理初探[J].哲学研究,2013(08):49-50.

[3]许卓娅.历史生态视野下的中国全托幼儿园问题反思[J].幼儿教育,2005(21):11-12.

[4]高岚,申荷永,张敏.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徐特立研究——湖南儿童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4(3-4):43-46.

上一篇:品牌资产模型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安装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