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矛盾(精选11篇)
心理矛盾 篇1
摘要: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一直在矛盾中挣扎, 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加以揭露批判, 在创作中表达反战思想, 又对历史暧昧地进行淡化模糊处理, 转移侵略罪责。本文对战后二战文学的这一矛盾心理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矛盾
在战争刚刚结束,日本政府最需要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负起应有责任,定下反思和批判基调的关键时期,日本战后文坛充满了具有相互攻击性的派别争斗,从而导致日本战后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对侵略战争客观、准确、公正、能够占居主导性的理论观点,这导致本应对侵略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深刻批判的文学导向偏离了正确轨道,也决定了日本战后战争文学对法西斯战争的暧昧态度。日本民主主义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围绕着“政治和文学”、“转向论”、“知识分子论”、“世代论”等对战争罪责等问题展开了分别以《近代文学》和《新日本文学》杂志为阵地一轮接着一轮的没有结论的论争。
在日本战后早期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作家很多,他们中有曾经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经历,从服务于侵略战争直接转化为揭露批判战争;有的为了掩盖战争期间从事法西斯文学经历,他们虚构了“艺术抵抗”行为;有所谓的“艺术抵抗”,是为美化日本文艺界在二战中的帮凶行径而杜撰出的概念。在战争中,创作只要不提及、美化和鼓励战争,就是对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抵抗。京都三一书房还出版了在战争期间进行过“艺术抵抗”的作家作品《日本抵抗文学选》(1955年),而书中所列的广津和郎、德永直和汤浅克卫等作家都有过军国主义御用文人的经历,是一些应该,却没有对侵略历史深刻反省的人。当战后日本所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相对好转时,其中一部分人又变回原有立场,如石川达三、佐藤春夫等。曾经军国主义御用文人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创作在对军国主义及侵略战争的揭露和批判上显得底气不足。
二战期间,在日本法西斯在高压政策下,特别是1933年著名作家小林多喜二被严刑拷打致死和佐藤学、锅上贞亲发表“转向声明”的影响下,许多进步人士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支持“国家政策”,日本文坛出现了一个所谓“转向时代”。战后日本文学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如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椎名麟三的《在沉重的潮流中》。专制统治控制文人思想,而其作品又毒害与钳制普通民众观念,就意味着许多作家与日本民众也参与了侵略战争。战争不仅给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且给日本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种既是帮凶又是受害者的身份形成一个矛盾体,决定了他们以日本民族主义立场和日本文化中“耻感”观念来认识、反思和评价这场战争。因此,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必然具有某种矛盾性。既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及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又在某种程度上宣扬“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既反战,还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处理。
出生于战后或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没有经历过和参加过军国主义侵略战争,但在暧昧的反思氛围影响下也同样成为矛盾体。大江健三郎(战争中他还处于儿童期)在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借主人公口说出:“战后的这些纷争,双方都有责任。”由侵略战争带来的战后影响被推卸责任淡化成了“双方都有责任”了。淡化、模糊侵略战争罪行可以说是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作品普遍表达出的主导思想意识。
神道教相对于中国唐代传入日本的佛教和战败后由占领国美国扶持起的基督教讲,可以说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它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气质秉性和文化特点,对日本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战后日本国民对战争认识错误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在日本历史上,神道教从始至终隶属于不同时期统治者的掌控之下,是不折不扣为政治服务的宗教信仰,独特的发展过程使之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神道教的本质和核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尊崇与当权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皇国主义。田宫虎彦在小说《画册》里描写主人公的父亲听人说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被俘虏过才被枪毙的,老爹爹临死以前还不断地喊:对不起天皇呀,对不起天皇呀!”可见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皇就是最高权威,天皇就是国家的象征,信仰天皇就是热爱日本,无视天皇所代表政权的罪恶,相信“大东亚共荣”的谎言和否认至高无上的天皇的种种罪行。在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态度暧昧的文学理念的指导下,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淡化、模糊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和掩盖侵略罪行的意识,井伏鳟二的作品《摇拜队长》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文学中揭露天皇制的一篇力作”,但他不是把发生战争的原因归结于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而是归罪于偶然,并在书中称侵华战争为“大陆战争”,达到淡化战争侵略性质。更有极端右翼势力所作的《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大东亚战争的总结》等作品极力否认甚至歌颂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行径。
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中对于侵略战争主要是在强调战争带给日本本土和日本国民本身造成的创伤,如梅崎春生的作品《樱岛》、石川达三的《风雪》、大纲升平的《野火》等。首先,战后日本文坛缺少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罪行进行批判和反省的意识,少有作品提及侵略战争受害国的深重灾难。战争体验文学的许多作品不止描绘出战争给日本人生活上的困苦,更着重表现战争给日本人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表达了“日本受害论”思想,模糊了侵略战争责任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的确是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无法忘记的心灵创伤。另一方面是1945年8月,为了促使日本法西斯不作困兽之斗,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近30万日本人顷刻毙命。战后,日本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原子弹轰炸为题材的作品,出现了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原爆文学”,主要有原民喜《夏天的花》、《毁灭的序曲》,大江健三郎的《广岛礼记》等。但他们不提及原子弹轰炸的缘由而只描写原爆后灾难性的后果,使日本看上去是很“受害”的。其次,在战败体验文学中表现出来反战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哀婉地表达反对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如在《风中芦苇》下卷中描写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日本的反战者没有长舒一口气,感到由衷的高兴,而是感到伤心愤慨。
美军是几千年来第一次踏上日本本土的敌国军队,占领体制使日本本土文化与美国外来文化发生剧烈碰撞,激发出日本民族主义和反抗意识,反抗战后文学既有对占领军专横、战后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全盘倒向美国、盲目崇拜美国文化的辛辣讽刺,又有重新审视战后日美关系的作品。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新人类和太阳族等先后出现的文学流派都有大量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出现,如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大江健三郎的《绵羊似的人》《冲绳礼记》等。这种对战后社会现实的揭露由于不是建立在对侵略战争认真反思和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并不能给日本人民以类似德国那种全面、彻底认清法西斯侵略本质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叶渭渠, 唐月梅.日本文学史.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日]松原新一著.罗传开译.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译文出版社, 1983.
[4]王向远.不是反对战争, 而是反对“战败”.文艺报, 2007.
[5]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6]刘白羽.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 1992.
心理矛盾 篇2
人人都各持己见,而且往往不是一切都好,就是一切都坏。其实,所有的事情既可以是坏的,也可以是好的,关键要看你怎么看待它们。一人追求不舍的事可能是另一个人避忌唯恐不及的。以一人之见去衡量一切,是无药可救的愚蠢。
世界有一半在嘲笑另一半,其实整个世界都是傻瓜!难道不是吗?人类最恶毒的诟病莫过于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头上, 完美并不意味着仅仅就取一悦一个人。个人品味丰富多彩,如同人的脸各有不同一样。高雅的对立便是低俗,俗人看待雅士,往往称之做作,故作姿态,假仙······雅士眼中的俗人,永远是俗不可耐,市井,素质低下······世界上没有全然无人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一件东西不能取一悦于某些人你就对之看法不佳,总会有人欣赏它的。当然他们的喝彩会引来另外一些人的攻击。事物是否令人满意的标准是,是否深孚众望。人生一世,不能只听从一种意见,跟从一种风俗,或自限于一种行为规范。
对立的事物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锋利的矛刺向最坚一硬的盾,结果必然两败俱伤。同时对立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把双刃剑,割伤对方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自认为高雅之人须铭记,“心随精英,口随大众”不是一句笑谈。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浅析 篇3
一、既想成才又厌烦学习的心理矛盾
农村中学生同城里的学生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从长远目标看,他们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希望将来能成名立业,能干一番大事业;从近期目标看,大部分初中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不辜负老师、家长、亲友的期望。但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他们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太苦、太累而难以持之以恒,厌学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学与厌学的心理矛盾。有一些学生因基础太差,甚至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很少想或不想明天的事。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和愿望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面对理想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成才就得有知识,有本领,否则将一事无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定会苦尽甘来,也就是说,农村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理想做出合理地规划,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理想才有望实现,别无选择。
二、追求时尚与蔑视劳动形成对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的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追求时尚,加上一些家长把祖辈或自己对理想和愿望的实现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因而对子女言听计从,娇生惯养,并为孩子舍得花钱。这样,使得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膨胀。从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中学生不愿带着家里的食品,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营养午餐不喜欢,每天都去买零食吃,或去外面餐厅吃饭。同学过生日,还要搞聚会……针对上述情况,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理解父母,才能理解劳动的艰辛,才恩能够感受到党的温暖,才能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对今天的生活应倍加珍惜。
三、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要求摆脱大人的约束,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甚至发生个别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不够,也因为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能干的事一般采取包办代替。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考出好成绩,什么事度都可以不做,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依赖性。导致出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现象。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相互配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四、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农村的中学生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调查表明,对国家的前途,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充满信心”。另外一个方面,他们的情感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考了一次好成绩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成绩下滑而心灰意冷,也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对于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则避而远之。这一切都说明了农村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此落彼涨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静对待,使得问题得以妥善处理。
五、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目前农村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影视文化、网络等视听工具被广泛接触和应用,看到了以前只有城里学生见到自己却从来没有见到的东西。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扩展,从天文地理、世界风云、计算机、市场动态到服装、发型、流行歌曲等,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肤浅,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
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篇4
一、自我意识迅速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中学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时期。从初中阶段开始, 中学生就感觉自己是“大人”了, 高中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性更加强烈, 他们渴求自治, 希望独立决定自己的问题, 期待个人提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与父母或其他成人的关系, 而相反的, 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尤其缺乏复杂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 社会实践的锻炼刚刚起步, 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在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成人感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形成的矛盾, 造成中学生许多适应上的问题。很多中学生不想依赖父母, 但自己又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有的想切中时弊, 提出对社会变革有重大价值的见解, 但自己的思维发展和认识水平又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也有很多敢想敢干, 试图一往无前, 然而在行动中又摆脱不了冲动、偏激、摇摆和脆弱的局限, 有时候是屡屡受挫和碰壁, 情绪上常陷入困扰之中。
二、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要引起情感上的动荡, 而情感上的动荡又需要得到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衡, 这本来是一种身心调节的正常规律。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控制能力的增强, 内心情感的激荡、释放被压抑起来, 受到控制。他们很大一部分内心激荡、高兴或苦恼, 表明看来却似乎显得十分平静, 没有什么异常反应, 表现出“闭锁性”的特点, 如果不能被成年人理解并通过适当方式加以处理, 便很可能造成对中学生误解和情感上的隔阂, 进而会影响中学生的情绪生活和社会适应, 一些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 例如抑郁和焦虑, 即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矛盾有重要关系。
三、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性发育成熟客观上要求异性间的吸引和交往, 但不少中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异性间的故意疏远或排斥, 这正是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幼稚的一种表现。也有一些冲破传统观念而存在的所谓“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 它们带有很大的好奇和模仿成分, 实际上也是性心理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尽管陷入这种状态的中学生有时会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 不是“闹着玩的”, 但他们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此中学生的盲目早恋和冲动性的异性交往行为, 恰是他们性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反映。
以上这些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是中学生成人化、社会化过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坎”, 有人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心理危险期”, “心灵断奶期” (或“第二个断奶期”) 。不过, 大多数中学生是能够进行自我调整, 应付一些复杂局面, 不断锤炼,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而渡过这一时期并顺利成长的。但总还有一部分少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于中学生升学压力大, 学习任务越来越重, 而环境中的不良诱因也越来越多, 每个学生对的成长经历、具体环境、遗传基因等又都各不相同, 所以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调控自己, 从而适应学习、适应社会。为人处事上, 他们要么任由感情之堤决口、心灵之水泛滥, 莽撞、冲动、不计后果;要么逃避、自卑、压抑、他们轻者会表现为形成一些不良个性品质或个性缺陷, 如:偏激、暴躁、敌对、狭隘、嫉妒、依赖、孤僻、神经质等;重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如各种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
矛盾心理作文 篇5
我和沈晓暄发生了矛盾。
星期一下午,上计算机课,我们女生不用出去做操。我们一起到机房去练习。我站队出来得很早,有一些人出来晚了,所以就站到后面。其中,就有沈晓暄。我们走下楼梯到外面去,停下来整一下队伍,快要走的时候,沈晓暄忽然打了我一下头,我回头看看,沈晓暄说:“不是我打的!”我就没有理会她。过了一会儿,进着半截机房,她又打了我一下,我还是没有理她,我们就进机房了。等到下课了,老师让我们按顺序关机,正要我出门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我也碰她了一下。走出门外以后,她又打我几下。我们俩的矛盾产生了。她把我惹急了,我告诉了老师,我们走进教室,说这件事,先问她:“你打她了吗?”她回答说:“我没打她。”老师再问我:“她打你了吗?”我说:“打了。”老师说:“你们俩的答话不对质。”老师重复问她几遍,她还是不承认,我说:“我为什么要打你,我没有理由打,凭什么打你呀!”最后老师问同学们,“谁看见这件事了?”董婧萱举手说:“我看见沈晓暄打曹爽辰了。”老师听完后说:“你打没打她?”她说:“打她了,可是我是跟她闹着玩的。”我心想:原来她是和我闹着玩的。哦!我误会她了。“以后谁也不许跟谁逗着玩了。知道吗?”老师说。
经过老师的调解后,我和沈晓暄和好了。
浅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四个矛盾 篇6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矛盾
人的成长是从年幼无知到成熟稳重,所以道每个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处于发展的持续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和课程进度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区分,进而传授给他们不同的知识和技巧,然而他们带给我的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活动增加了经验。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年龄段基本上是6~12岁,这处于学龄初期和少年期,正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也是小朋友由幼稚转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里都有着重大的变化。作为一名老师,我认真负责地观察他们的言行活动和心理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来引导他们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在经过教学阶段的观察和总结后,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矛盾: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在低年级同学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一年级,仍处于幼儿园的幼稚时期,但是高年级同学严于律己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但是他们仍然摆脱不了在幼儿园时期养成的随心所欲、贪玩的心态,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对他们喊:“小手背后,腰板挺直”之类幼儿园老师惯用的话语。每当老师一走进一年级教室,他们会很认真的起立喊老师好,坐下来当老师开始讲课时,他们又很不耐烦地说老师我们想画画,想唱歌或者做游戏之类的活动,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对策便是抽出两名安静的同学做监督员,发给他们小纸片,公布游戏规则,即不说话,认真写字的同学可以得到监督员的小纸片。他们渴望得到小纸片,便安静的写字,在他们心里希望得到监督员和老师的认可,认为应该与别的不说话的小朋友一样得到奖励,同等对待,但是由于心理水平仍然处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认知能力仍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出现了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矛盾。
二、心里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记得学校有次因学生大办12岁生日引起了巨大的风波,这本是家乡的习俗,却因为某些家长的铺张浪费、宴请领导引出不少事端。我问过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看法,如果学校不准他们再这样过12岁生日怎么办,他们一个个坚持要过而且还声称要叫自己的老师、小伙伴跟他们一起过,他们觉得长大了,“成人”了,在精神上想要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羁绊,有了自己的决定权,学校不应该干涉,一个个都是“小大人”的模样。学校经过一致讨论决定出台文件,严禁学生过12岁生日大肆操办、宴请老师和领导,严禁铺张浪费。在学校教导之后他们一个个顺从地签字,并保证不要当坏榜样。他们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仍受控于成人在精神上的管控和保护。但是心理上逐渐趋向于成熟和自我的表现。
三、心里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二年级班里有一对兄妹,妹妹的作业经常出现笔画错误和拼音错误,但是每次我指出她的错误,告诉她应该怎么写,她总是抬头看我一眼,然后又低下头一动不动,等我走后便问她前排的哥哥应该怎么写。这一类学生往往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向外界坦露,主要是不向教师或成人坦露,这大概是因为我带来的成人感和她自身的独立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个时期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老师的身份太过严肃,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又增加他们的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烦恼又使他们感到无助和孤独,他们希望与同龄人或者亲切的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其实他们也希望在课堂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与信赖的成人朋友谈吐心声。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四、五年级的学生特别注重成绩,我给他们发的字帖,让他们誊写《祖国》这首诗歌,在誊写之前我把标点符号都跟他们强调了一遍,让学生交上来后我进行打分。他们都十分重视,工工整整地誊写,在得到100分后会向别的因为标点和字的错误没有得满分的同学炫耀,但是这些同学已经没有机会另写了,他们总是十分懊悔地叹息自己的粗心大意,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没有得满分的卷子。这便是高年级同学得到成绩表现出的一种优越感和成就感,但是遇到挫折便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错出现,一时激愤满怀,一时低沉沮丧。这在高年级同学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自尊心逐步建立起来。
五、结语
通过对小学教育的总结和观察,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了新的理解,这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是园丁,一朵花儿从种子到开花,在不同时期需要我们不同的呵护,愿我可以学到更多的心理知识,进行更多的观察来了解和关爱他们,在心理上进行督导,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
作者简介:王珞(1992—),女,民族:汉,籍贯:山西运城,职务/职称:学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心理矛盾 篇7
关键词:社区心理矫正,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心理矫正在当前的社会管理活动中还是一项新兴事物, 要使这项工作能有长足的发展, 还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基层组织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对于运用社区心理矫正,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矫正效果。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是对在社区内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心理学矫正的专门方式, 矫正服刑人员的意识, 促使其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 诱导其自发的改过, 能够适应社会, 并预防被矫正者重新犯罪的专业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一般存在三类心理问题:一是一般心理问题, 表现为忧郁、暴躁、冷漠或自卑;二是严重心理问题, 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心理疾病, 如被诊断患有情感性抑郁症等。心理矫正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一、在社区矫正中, 心理矫正的模式和一般方法
(一) 心理矫正的模式
1. 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办:政府建立工作室, 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工作;政府规划, 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
2. 由行政机构主导社会力量参与:
有心理咨询资质的社区矫正工作者自主开展的心理矫正工作;社会机构组织志愿团队, 心理咨询师业余参与心理矫正工作。
(二)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包括:心理状态的基础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矫治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跟进措施;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预测性评估;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对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评判和设计
(一) 心理矫正对整体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撑意义
为解决社区被矫正者回归社会, 给社区被矫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社会化过度服务, 提醒社区矫正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婚姻、家庭、法律等事物, 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辅助被矫正人员改掉原有的恶习, 从新做人, 正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 能自力更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矫正中, 心理矫正担当的是, 一是行动的监督人:收集整理被矫正人各种心理状况的资料。二是行为危险性的评判人:用心理干预手段检测被矫正人, 对可能危险性进行监督。三是分类心理矫正的实施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被矫正人, 注重其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心理矫正。
(二) 心理矫正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1. 让被矫正人员了解自身情况和特长。
通过对心理矫治, 让被矫正人反思自己从前所犯的错误, 了解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消除被矫正人心理抵触情绪, 诚恳地接受社区矫正。
2. 调动被矫正人积极进取精神, 唤醒重新生活的勇气。
对有悲观绝望心理的被矫正人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被矫正人消除悲观、绝望、忧郁、茫然等思想问题, 保持平常心, 学会控制情绪调节心情, 保持心态平和。
3. 改掉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气, 树立积极健康的奋斗目标。
对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 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地帮助其戒除恶习, 纠正社会行为, 使其周围的社会成员接纳矫正对象。
4. 完善矫正对象的自控能力。
对被矫正人员的冲动型犯罪人员, 采取心理情绪训练方法增强自控力, 培养被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行为方式, 教会被矫正人员克服在社会生活中, 可能因外界刺激而产生冲动和过激行为的方式。
5. 树立守法意识。
使被矫正人员养成奉公守法心态, 明白守法与违法的利弊衡量, 确立起用合法手段谋生, 满足生活需要的观念。
(三)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与监禁矫正形成对应关系的司法工作系统
在市区县及街道乡镇等各层级的社区矫正机构, 设立专门部门, 专职岗位, 负责心理矫正工作。同时, 组织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活动。
社会工作团体在心理矫正方面, 应突出服务型组织的助人理念, 更好地展示出专业特性和服务功能, 特别是突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者。培养和训练社工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展社区心理矫正, 依靠心理学博大精深的知识,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被矫正人员发生心理问题, 体现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的独特作用。
三、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心理治疗与辅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心理矫正队伍, 优化心理矫正资源是社区心理矫正向前发展的正确道路。社区心理矫治活动最终对被矫正人员有多大效果, 很大程度是由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以黑龙江省为例, 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 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 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来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社区矫正试点的各项工作。在黑龙江省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主要困难可以归纳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制约了社区心理矫正的顺利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专职、兼职心理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确认上有待明确;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矫正工作要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经费保障不足, 使社区心理矫正工作开展缓慢;社会公众对社区心理矫正的认知度不高, 能参与其中的更是凤毛鳞角。因此, 提高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素质, 保证心理矫治活动的专业化运作, 还应当以社会资源的整合为主。逐步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同时保持与社会其他心理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是解决人才匮乏的好办法。
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分工来看, 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中起着组织协调和辅助性作用, 而他们一般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参与社区心理矫治的实际经验, 因此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方面的相关知识尤为必要。通过各种“心理矫正学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相关知识, 强化职能意识, 可以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开展各项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社区心理矫正的人员一般只负责对被矫正人员进行心理矫正, 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不能更全面地掌握被矫正人员的全部情况, 所以社工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应当鼓励社工通过短期培训、函授、自学等途径系统掌握与心理矫正相关的理论知识, 培育一支具备心理矫正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社工队伍。还可以通过以师带徒、同事间个案讨论等形式, 不断提高社工实际工作能力。
在打造社区心理矫正专业化队伍的同时, 还应注重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挖掘。社区心理矫正的特点, 决定了社区心理矫正立足社区、依赖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对被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矫正的工作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 组织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的心理专家参与心理矫正活动, 来解决社区心理矫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也是解决社区心理矫正人才不足的好办法。
(二) 克服经费不足的矛盾
各级财政历年来对社区心理矫正的经费投入都是不足的, 社区心理矫正每一项工作, 都需要财力的支持和投入, 但由于社区心理矫正的开展还属初级阶段, 资金不足在所难免。但开展社区心理矫正不能坐等物质保障完善后才开展, 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条件做好心理矫正也是有可能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工作原则是解决经费和场所实际问题的最好方法, 把现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利用起来, 把在职、聘用的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培训交流, 都是解决经费不足的好办法。
(三) 确定心理矫正的内容和项目
针对被矫正人员的个体差异,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一是在心理矫正人员与被矫正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熟悉被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 对被矫正人员保持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二是全面的心理测试, 将其与心理评估结合起来, 在专业心理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被矫正人员的不同心理和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正, 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通过取得成功的心理测试成果, 根据被矫正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 选择性的引导被矫正人员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让他们了解自身特点、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为制定最恰当的矫正计划做好准备。三是在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 将被矫正人员一个阶段的矫正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为下一阶段的心理矫正做准备。
重视心理档案在心理矫正工作的实际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是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法积累起来的有关被矫正人员个性特点、缺陷、矫正过程及其效果等方面心理资料的系统记载, 反映了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轨迹, 对综合分析及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倾向, 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既可以动态跟踪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 保证心理矫正的效果, 也可以为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提供参考依据, 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 因此建立社区被矫正人员的心理档案非常必要。各社区还应加强信息交流, 摸索心理矫正的新模式、新办法。建立社区心理矫正网站或交流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报告, 组织开展心理矫正科学知识讲座, 及时发布国内外心理矫正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 交流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典型, 促进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 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构成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心理矫正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矫正的有效途径, 是我们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琤.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现状与思考[J].犯罪研究, 2007
[2]金碧华, 潘菲.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心理矛盾 篇8
1 案例概况
小曾,女,某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与同班小林同住一个宿舍。小曾虽然来自城市,但家里比较贫困,是当地的低保户。父亲属于截肢残疾人,已丧失劳动能力多年,家里靠母亲一个人做手工维持生计。进入大学后,小曾立志刻苦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回报父母。大一期间,小曾全面发展,不但学习成绩好,课外活动也非常积极,宿舍里同学关系也非常融洽。
可惜,好景不长,在大一即将近结束时,宿舍矛盾出现了。临近期末,小林经常邀请隔壁宿舍的小朱过来一起玩耍,有时到深夜不休,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和休息。起初,小曾出于保持同学关系融洽的考虑,不敢当面提出意见,偶尔在背后抱怨。随着期末考试的逼近,小曾加紧了复习的进度,有时回到宿舍也不放松,而小林和小朱在宿舍的闲谈和玩耍使她没办法安心学习,特别是当她想到自己家里经济困难、要好好复习争取拿奖学金时更是焦急和恼怒。终于有一次,没等小朱踏入宿舍,小曾起身对小朱大声呵斥:“你不要再来打扰我们宿舍了!”为此,小曾和小林的宿舍矛盾公开激化:小林认为小曾不近人情、不尊重别人的朋友;小曾抱怨小林自私、不考虑他人感受。自此以后,小曾陷入宿舍矛盾中。
大二第一学期开学后,小曾得知自己期末考试成绩在班里排第十,情绪非常低落,慢慢变得沉默寡言。国庆前,小曾出现抑郁症状:每天都不想回宿舍,不想跟同学交流;上课没精打采,经常因为一道程序调试不好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是担心学计算机专业没什么用,怕以后找不到工作,感觉生活一下子失去目标;有自闭倾向,每次面对心理咨询师,不愿意开口,最后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自杀,但又没有足够勇气”。一时间,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束手无策,非常焦急。
2 心理分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曾突发心理危机并有轻生念头的直接应激源是与小林发生争吵后,宿舍人际关系出现裂缝;而深层次的诱发因素则是其家庭环境、性格和所处年龄阶段以及她对学业与就业关系的认识。
2.1 人际关系
我国大量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不良或恶化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刚踏入大学的小曾来说,她性格开朗、外向、好强,为人也积极乐观,而且担任舍长,在维持宿舍同学关系和谐方面很有信心;但与室友小林发生争吵,强烈打击了她的信心,使小曾有人际关系危机感,开始也怀疑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慢慢走向自闭;同时,人际关系的障碍影响了小曾的学习,导致其期末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大学学习的意义。
2.2 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与期望、个人的成长经历与肩负责任等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曾在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从小教育她性格上要坚强乐观和积极上进、生活上要省吃俭用、学习上要认真刻苦,父母对小曾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她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对于小曾来说,她深知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经济带来巨大压力,而自己作为独生女,是家里唯一的支柱和希望,她肩负赡养父母和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这些家庭环境因素导致小曾对学业成绩看得很重,希望通过获取奖学金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成绩一旦不理想,小曾便觉得奖学金无望,因希望落空带来厌倦情绪,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2.3 所处年龄阶段和个人性格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青年晚期到成年早期。这一时期是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但还没有真正成熟的时期,小曾出现心理危机也是心理没有真正成熟的表现,自我意识存在矛盾冲突。一方面,性格外向、坚强、乐观,自信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好强的性格驱使她有较强的欲望去控制和影响他人;另一方面,其自我认识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自我评价存在片面性,因为小小的人际障碍和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些因素导致小曾无法自我控制情绪和合理宣泄压力,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了信心。
2.4 对学业、专业、就业三者关系的认识
学业、专业和就业是大学生平时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小曾眼里,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大学生的主要指标,而且直接影响就业;同时,小曾对专业看的很重,觉得专业与就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一旦成绩不理想,小曾便开始否定自我,担忧自己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途。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小曾在人际关系、学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压力是不良情绪的集中表现,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心理危机。小曾就是在诸多压力下,爆发心理危机,产生了轻生念头。
3 干预措施与效果
3.1 广泛调研,全面掌握情况
首先,听取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工作汇报,了解小曾的心理健康状况、咨询历史以及近期咨询的表现,从而断定她目前有自闭倾向和轻生念头。其次,向小曾室友、好朋友以及班干部了解情况,并召开座谈会,挖掘小曾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得知事件的直接诱因是宿舍矛盾、简接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是个人成长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接着,与小曾家长沟通,进一步了解其个性、成长环境、近期与家人通话情况等,印证小曾心理危机出现的家庭因素。最后,与小曾所在社团负责人取得联系,得知小曾在大一期间表现优秀,做事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特长。
3.2 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谈话方案
首先,考虑以什么理由找小曾谈话,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我决定以邀请小曾帮学院设计宣传栏标题的契机与她交谈。其次,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精心设计谈话方案,对谈话的时间、场地、方式、参与人员、内容等做了周密部署:谈话时间定在小曾不用上晚课的一个傍晚,地点在学生工作办公室,这个时间办公室其他老师已经下班,可以排除谈话中途其他学生的干扰;谈话方式力争做到“顺藤摸瓜”,一边设计宣传栏标题一边谈心,避免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谈话的说教形式,也能使小曾放松警惕、敞开心扉;谈话参与人员除了笔者和小曾外,还邀请了平时与小曾比较要好的同社团朋友小赖,三个人一起交谈可以营造平等的氛围,避免陷入两人谈话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僵局;谈话内容以大学的意义、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压力的调适等为核心主题,谈话内容在实施前与小赖做了充分的交流,以达到理想的谈话效果。
3.3 矫正认知,潜移默化地施展思想教育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3)贝克认知疗法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4)从上述心理分析可知,小曾的心理危机主要是由于她对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当认知造成的。因此,谈话的主要目标是要从根源上矫正小曾的不当认知。
首先,肯定小曾的优点和能力,高度赞赏她在美工方面的天赋,这增强了她的自信。其次,以小曾课余为学院设计宣传栏标题为切入点,阐明读大学的意义:读大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你学了多少专业知识和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当你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忘记所有书本知识后大脑里所留下来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培养高尚情操和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是读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提醒小曾:读大学,成绩并不代表大学生的所有,综合素质高低才是评价大学生的好坏的根本标准,即使想获得奖学金也不能完全依靠成绩。接着,用身边的例子,告诉小曾:专业与就业的关系并非她想象的那么密切,虽然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就业方向是非常广泛的,前途也是光明的。进而,探讨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带来思维的碰撞和相互的进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学会承认差异、悦纳他人、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习和生活提供根本保障。
3.4 注重后期跟踪,运用多种措施彻底化解心理危机
考虑到心理干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谈话后的跟踪工作必须到位。首先,建立跟踪小组,及时向老师汇报情况;以班级心理委员、室友、班干部等为核心骨干,细心观察小曾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动态,耐心引导她参与集体活动、敢于倾诉。其次,定期与小曾家长联系,汇报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小曾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同时,平时利用面谈、电话、QQ、短信、E-mail、书信等多种方式与小曾沟通,给予其关心和鼓励,不断消除其思想上的消极情绪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其心理问题;并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生命教育,使小曾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超越生命。另外,还通过宿舍调换给小曾营造全新的生活环境,并为她争取了国家助学金名额,使其得到极大鼓励,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
两个月后,小曾课堂表现日趋好转,学业进步很大,同时也不断活跃在校园第二课堂中,整个人如获新生。她在微博中写道:在过去的日子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和压力宣泄不畅让我走了很多弯路;经历了这些事情,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和处理人际关系,恢复了从前乐观自信的自己,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会选择坚强地活着;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走出心理阴影的老师和同学!可见,小曾的心理危机被成功干预。
4 案例启示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情绪体验丰富但波动较大,交往欲望强烈而心理闭锁,容易因人际交往的障碍而引发心理危机。
高校辅导员作为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被大学生视为良友益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最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学生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建议。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具有一定优势,应该扮演好“事件发现者”和“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色,把握合适的时机,找准切入点,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突发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一方面,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一线,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做到早发现、早请示、早处理。另一方面,辅导员要不断健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充分掌握心理危机判断和干预的系统方法,用责任心、细心、耐心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辅导员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和空洞的理论,用良好的工作艺术深入学生、调查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徐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逻辑与盲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1-105.
[2]沈文青,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2-84.
[3]赵晓杰.认知疗法矫正青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07(19):7-8.
心理矛盾 篇9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的矛盾性问题
1. 普遍适用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 高校的招生数量大规模增长,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必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 使建档工作成为一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因而, 在建档工作中必须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采取各种措施, 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完成该项工作。普遍适用性原则要求各个高校在心理档案的建档过程中,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精心筛选建档内容, 减少不必要的内容。建档内容应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能够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料。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指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既往心理健康状况、个人受教育简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通过心理测评获得, 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大学生人格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大学生心理建档过程中, 必须侧重选择对学生有显著影响的项目作为建档内容, 从而节省各种资源。第二, 尽可能以问卷调查和测评为主, 并采用电脑输入统计, 这样可以省去大量查常模、画图表的时间, 也能够提供对结果的基本解释。而且, 对人员配备的要求也可以相对降低, 通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第三, 以团体心理测验为主, 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评, 从而快速、大规模地获得心理数据。
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在每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 且建档项目基本一致, 最终将导致建档内容的共性较大, 缺乏个性。然而, 每个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其心理特性也千差万别。因而, 在建档过程中, 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性, 针对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建立具有独特性内容的心理档案, 这样才能够反映出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也只有建立了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档案, 才能实现其建档价值, 才能实现“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
2. 保密性与公开性的矛盾。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对其病人或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予以保密;这些资料应单独保管, 不应列入医院其他病历之中。”大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籍档案同为档案, 都具有保密性, 但心理档案的密级更高。一旦毫无保留地公开, 必将会对学生特别是有心理异常的学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保密机制。
然而, 从心理档案的价值来看, 心理档案提供的个人信息以及心理素质状态, 在高校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及就业推荐等方面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心理档案应该在大学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起到积极作用。有学者就曾提出心理档案具有预防、参照、自我教育、推荐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 必将需要心理档案向相关部门公开公布, 从而使学校领导、辅导员、教师、家长以及就业指导部门甚至是学生就业工作单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特征, 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价值。
3. 静态的数据集合与动态的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档案作为历史记录, 一旦形成, 不可避免具有静态性。加之, 各个高校建立心理档案之后的管理也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存于数据库中的电子档案, 其形成后便被束之高阁, 成为静态的数据集合, 其内容很少随着学生身心发展而适时更新。
但是, 心理现象并不是凝固的、静止的。个体从出生到成人, 其心理活动也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随着学生的成长, 原来的学生心理状况可能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现时的心理特点, 所谓此时非彼时。这就要求心理档案必须动起来, 通过收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材料, 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进行追踪记录, 定期施测和分析学生的个性、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资料, 获得实时数据, 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判断,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针对建档过程中矛盾性问题的对策
1. 个体性与普适性并重, 侧重个性化档案建设。
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使其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建立心理档案的工作量非常大, 各个高校在建立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充分考虑建档内容、测试方法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法, 才能使建档工作具有可行性, 高效率、快速地完成建档任务。
然而, 目前各个高校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 注重普适性原则, 忽视了个性化建设, 造成档案共性内容太多, 难以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使档案的参考价值变小。心理档案作为个人档案, 必须侧重个性化建设, 有针对性的建立个人档案内容, 为“危机干预”做充分的准备, 使心理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根据已有的心理档案内容, 对学生分门别类, 在不同类别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深层次建立心理档案。教育者还应根据工作经验, 对属于易发问题群体的学生, 进行深度测试、访谈, 以便将来进行危机干预时能提供更为全面的素材。
2. 保密性与公开性并重, 以保密性原则为主。
心理档案有必要公开, 否则不能实现心理档案的价值。比如, 可以将每个班级心理档案的整体状况呈现给所属学院的辅导员和相关教师, 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 当某个学生的现状危及其个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 或者将会给别人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时, 其个人的心理档案资料则有必要向有关个人或组织提供, 以将危害降到最低, 为成功进行危机干预提供基础性数据。
心理档案必须以保密性为主, 否则无法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价值则更无从谈起。心理档案的建立, 必须由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 建立以后, 则根据档案的内容确定保密等级, 不能随意公开心理档案的内容, 即使是上述情况的公开, 也要在保密的基础之上, 尽量做到保护学生的隐私, 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产生信任,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心理档案的真实性。
3. 更新数据, 动态管理心理档案。
档案是静态的, 而学生心理则是随时变化的。心理档案若想发挥价值, 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要记载完整的资料, 包括学生过去的情况、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档案的管理也要动起来, 捕捉记载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建档者首先通过观察、测评、诊断、评估等方式记录各种资料 (包括学生的在校表现、需辅导的心理问题等非测验型资料和智力测验、个性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测验型资料) , 以使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 建档者还需要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对于一些心理咨询记录, 要将咨询的时间与次数、主述、症状表现、诊断意见、咨询方法与过程、咨询效果、接访老师等做好整理, 及时归入学生心理档案之中。高校应该把持续充实心理档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日常性工作内容, 持续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建立定期、不定期心理档案内容更新制度, 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心理档案资料, 实现心理档案的动态管理。只有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成一个动态的档案, 才能使其提供的材料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从而发挥心理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 1999 (3) .
[2]彭移风.当前高校建立心理档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兰台世界, 2006 (18) .
[3]傅文第.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若干问题的认识[J].职教通讯, 2001 (12) .
[4]王景芝.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之我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0 (2) .
心理矛盾 篇10
笔者试图从从矛盾论角度探究中职生心理障碍出现的原因, 以期促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内因视角审视中职生心理障碍产生之根据
1.长期的自我否定。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职生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而入中职学校求学。由于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 往往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我, 他们常常缺乏自信心, 不断否定自己, 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 学习能力较差, 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 难免感到束手无策, 困难重重, 久而久之, 便产生自卑心理。这是中职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内因。
2.青春期躁动。青春期的中职生社会交往更加突出,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全新的环境, 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 宣泄情感, 但主动性不强, 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 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 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 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 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 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 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 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这使得中职生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遭到破坏, 难以实现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
3.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少部分中职生属于这种类型, 这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 对所学专业冷淡, 精神无所寄托, 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 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主要表现在穿奇装异服, 嘴叼香烟, 寻求刺激, 蛮横任性, 目空一切, 争强好斗。由于社会的“感染”, 中职生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一些人对中职生的偏见和歧视, 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二.从外因角度透视中职生心理障碍产生之缘由
1.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 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 家缺少温暖和关爱, 使学生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自卑性影响。在中职学校, 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的影响, 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 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心态, 对教师的教育置若罔闻, 我行我素, 生活上自暴自弃, 得过且过。
心理矛盾 篇11
内容摘要:姑苏城内的沧浪亭是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其所创作的名篇《沧浪亭记》被完好地保存在了沧浪亭内的石碑之上。这篇文章向世人昭示了一代文人苏舜钦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从《沧浪亭记》来探讨苏舜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沧浪亭记》 苏舜钦 出世与入世 矛盾心理
姑苏城内的沧浪亭是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亭园中秀丽幽雅的景色使得历代文人都为之留下了笔墨。苏子美作为园林的第一位主人,当然也不会吝惜于他的文辞才赋,其所创作的名篇《沧浪亭记》被完好地保存在了沧浪亭内的石碑之上。这篇文章向世人昭示了一代文人苏舜钦矛盾的内心世界。
一.强烈的出世心理
对于封建制度下的文人政客们来说,出世还是入世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纠结的人生大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官场上的尔诈我虞感到深深的厌弃,并且极力想要逃离这不安分的氛围,去追求他们心中所向往的那一份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天地。所以,文人心中强烈的出世心理便由此产生。当然,苏舜钦也不例外。
(一)仕途惨淡的失落
苏子美第一次来到沧浪亭,其时刚刚遭遇了仕途的不顺,他对于自己的前程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人们往往在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便习惯性地会选择去逃避,以此来寻求短时间内心灵上的安稳。在政治文化方面,致使他选择隐居生活的,便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朝堂的风云变幻
苏舜钦所在的时期正值北宋时期朝堂风云变化之际,内部党争接连不断。“在其位,谋其职”,子美身居官位,处于这斗争的大漩涡之中,不可避免地沦为了他人争斗结果中的一个牺牲品。虽然在《沧浪亭记》中子美只说了一句“予以罪废,无所归”,简单的话语并没有道明自己“罪废”的深层原因。但是子美经此一事,深刻体会到了朝堂之上的污浊之气,虽然自己也想报效家国,但着实无法与他们共事一地。可道明其被废原因。
官场上的不得意,使子美的的心思、眼界由政治转向了自然。“现实总不那么理想,生活经常是事与愿违。……皇帝并不那么英明,仕途也并不那么顺利。……不过是官场、利禄、宦海浮沉、上下倾轧。”(出处)面对如此种种黑暗浑浊,子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与前朝众多文人墨客一般,隐于一方,去追求自己心中的一块净土。
2.历代的隐士文化
谈到隐士,不得不提的便是魏晋风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这一时期的文人对于入朝做官没有前人般的热忱,他们更加倾向于过闲居生活,邀上两三好友,饮酒赋诗作乐。为我们所熟知的“竹林七贤”便是这类文人的代表。相较于功名利禄,他们更乐于游于江湖。
历代的文人都不一而同地热衷于隐居生活,我们想,这无意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苏舜钦。前尘历史都为他熟知,参照历史,他做出了他的选择。沧浪亭“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的僻静正合了苏舜钦退隐的心意。在这里,再也没有朝堂之上繁琐的事情来打扰他,他只要做个闲人,享受“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的清闲生活。
(二)清雅环境的感染
在沧浪亭还未成为有主之园之前,其内部秀丽的景色就得到了苏舜钦的赏识,并在第一眼便让他为之沉醉。政治上的挫败让他对生活产生了无望,面对这灵动的山山水水,不自觉得便让苏舜钦晦暗的心情明朗起来,使他在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归隐之思。
1.景不醉人人自醉
一切美的事物,都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沧浪亭内的那些纯天然的美好景色,每一个人都会沉浸在那种超脱俗世的安宁之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这便是苏舜钦笔下沧浪亭中的美景之一。
“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子美在此处特别提出,自有他的深意吧。竹代表的是清高、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合污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所有这些种种都与苏舜钦本身的气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在人生的低谷,子美看见与自己如此相似之景,不由得生出一份惺惺相惜之感。我想,这也是沧浪亭吸引子美的原因之一吧,在这里,他找到了一种深深的归属之感。也无怪乎他“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最后将这里作为他隐居生活的处所。
2.及时行乐道家语
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由此可见,道学家们提倡的是出世之道,引导人们脱离尘世欲望,走向自然。北宋时期本来就是民族融合的时期,主要的思想主流是佛教和道教。所以,笔者认为,苏舜钦选择退隐山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就如同子美自己在《沧浪亭记》中所说的那样:“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这一句话冲淡了他对于官场得失的在意,为自己寻到了内心的解脱,超越了自我。他不愿像有些前人一般因不得志而早早殒命,他看透了人世的沧桑,找到了主宰自我的方法——远离官场,不求名利,追求自然,珍惜当下。这不正与佛家所倡导的无欲无求和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吗?
二.隐晦的入世思想
很多时候,文人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他们飘然洒脱的一面,但是他们内心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在苏舜钦的《沧浪亭记》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于平淡安宁生活的渴望,但是究其背后,是隐隐约约显现出的是他的入世思想,隐逸只是他暂时退避的一种手段。
(一)铮铮的文人傲骨
苏舜钦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入朝为官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苏舜钦前期的诗文“指陈时弊,直截痛快,略无隐讳”,他的满腔抱负可见一斑。但是面对王拱辰的陷害,他深感无力,一来是对君王的失望,二来是对朝堂的失望。文人要有文人的气节。虽然子美通过《沧浪亭记》唤出了他强烈的隐逸情怀,但是深究其中,却依旧能够看出他对于朝堂的渴望,只是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宁愿隐于此,也不愿明说。
《沧浪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就佐证了这一点:“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子美认为,名利场上,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计较,同游沧浪亭的情趣相比较,实在是太庸俗了。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子美对自己的鞭策,告诫自己曾经就是因为这些,最后自己才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其实,子美的内心深处还是不能完全地忘怀官场。
子美被贬苏州之时,正值壮年,在创作《沧浪亭记》的同时,子美还写作了《水调歌头·沧浪亭》,其中有一句话表现出了他强烈的入世思想,“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所以笔者认为,作者不在《沧浪亭记》中就作说明,是文人的傲骨情怀止住了他的文辞。
(二)“隐”中求“显”
子美政治上失意,饱受王拱辰诬陷,在沧浪亭记一文中又有强烈的寄情于山水,从此远离官场的意图。然而仔细阅读推敲,不难发现,子美的文字中透露出隐中求显的思想。
在文章一开始,苏舜钦提到:“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僻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重点就在“以抒所怀”,可见作者来此不过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快与伤感。在《沧浪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殇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意思是或把酒赋歌,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有鱼鸟同乐。由此可见,苏舜钦并没有将自己与隐士归为一类。在他看来,所谓的寄情于山水,不过只是政治失意后的一种精神寄托,一旦有了合适的契机。自己还是会入仕为官的。
子美将亭取名为沧浪亭,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沧浪一词,取义于先秦民歌《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就是说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同时它也激励人们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所谓隐,只是无奈之举。亭名中暗含自己不甘于隐居于山林,仍想要出仕的思想。换个角度想,宋代时期的文人,从小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入仕为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为目标。子美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即使官场有些失意,受到奸人诬陷,怎么会轻言放弃呢。由此看出,寄情于山水只是暂时的,作者内心更加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入朝为官,实现自己人生抱负。
总而言之,苏舜钦是个颇具君子气节的人物,我们不得不赞叹于他的才华,《沧浪亭记》书写的是沧浪亭宜人的美景,但是更为深刻的,是苏子美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自己的那一种彷徨纠结的情感要素。究竟是出世还是入世,对于他来说,是难以抉择的存在。作为后来人,我们只能在他留下的这些作品中间去慢慢了解,渐渐体会。
参考文献
[1]周义敢,周雷编:《苏舜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
[2]苏舜钦著,傅平骧,胡问涛校注:《苏舜钦编年校注》,巴蜀书社,1991年3月。
[3]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6月。
【心理矛盾】推荐阅读:
就业心理矛盾10-28
矛盾心理问题09-09
矛盾心理作文300字08-28
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06-16
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应对策略11-04
矛盾管理10-17
矛盾转化10-18
突出矛盾10-20
经营矛盾10-21
城乡矛盾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