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心理问题

2024-09-09

矛盾心理问题(共12篇)

矛盾心理问题 篇1

摘要: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一直在矛盾中挣扎, 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加以揭露批判, 在创作中表达反战思想, 又对历史暧昧地进行淡化模糊处理, 转移侵略罪责。本文对战后二战文学的这一矛盾心理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矛盾

在战争刚刚结束,日本政府最需要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负起应有责任,定下反思和批判基调的关键时期,日本战后文坛充满了具有相互攻击性的派别争斗,从而导致日本战后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对侵略战争客观、准确、公正、能够占居主导性的理论观点,这导致本应对侵略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揭露和深刻批判的文学导向偏离了正确轨道,也决定了日本战后战争文学对法西斯战争的暧昧态度。日本民主主义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围绕着“政治和文学”、“转向论”、“知识分子论”、“世代论”等对战争罪责等问题展开了分别以《近代文学》和《新日本文学》杂志为阵地一轮接着一轮的没有结论的论争。

在日本战后早期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作家很多,他们中有曾经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经历,从服务于侵略战争直接转化为揭露批判战争;有的为了掩盖战争期间从事法西斯文学经历,他们虚构了“艺术抵抗”行为;有所谓的“艺术抵抗”,是为美化日本文艺界在二战中的帮凶行径而杜撰出的概念。在战争中,创作只要不提及、美化和鼓励战争,就是对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抵抗。京都三一书房还出版了在战争期间进行过“艺术抵抗”的作家作品《日本抵抗文学选》(1955年),而书中所列的广津和郎、德永直和汤浅克卫等作家都有过军国主义御用文人的经历,是一些应该,却没有对侵略历史深刻反省的人。当战后日本所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相对好转时,其中一部分人又变回原有立场,如石川达三、佐藤春夫等。曾经军国主义御用文人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创作在对军国主义及侵略战争的揭露和批判上显得底气不足。

二战期间,在日本法西斯在高压政策下,特别是1933年著名作家小林多喜二被严刑拷打致死和佐藤学、锅上贞亲发表“转向声明”的影响下,许多进步人士纷纷发表“转向声明”支持“国家政策”,日本文坛出现了一个所谓“转向时代”。战后日本文学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如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椎名麟三的《在沉重的潮流中》。专制统治控制文人思想,而其作品又毒害与钳制普通民众观念,就意味着许多作家与日本民众也参与了侵略战争。战争不仅给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且给日本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种既是帮凶又是受害者的身份形成一个矛盾体,决定了他们以日本民族主义立场和日本文化中“耻感”观念来认识、反思和评价这场战争。因此,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必然具有某种矛盾性。既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及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又在某种程度上宣扬“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既反战,还对战争罪责进行回避、淡化与模糊处理。

出生于战后或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没有经历过和参加过军国主义侵略战争,但在暧昧的反思氛围影响下也同样成为矛盾体。大江健三郎(战争中他还处于儿童期)在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借主人公口说出:“战后的这些纷争,双方都有责任。”由侵略战争带来的战后影响被推卸责任淡化成了“双方都有责任”了。淡化、模糊侵略战争罪行可以说是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作品普遍表达出的主导思想意识。

神道教相对于中国唐代传入日本的佛教和战败后由占领国美国扶持起的基督教讲,可以说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它塑造了日本民族的气质秉性和文化特点,对日本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战后日本国民对战争认识错误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在日本历史上,神道教从始至终隶属于不同时期统治者的掌控之下,是不折不扣为政治服务的宗教信仰,独特的发展过程使之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神道教的本质和核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尊崇与当权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皇国主义。田宫虎彦在小说《画册》里描写主人公的父亲听人说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被俘虏过才被枪毙的,老爹爹临死以前还不断地喊:对不起天皇呀,对不起天皇呀!”可见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皇就是最高权威,天皇就是国家的象征,信仰天皇就是热爱日本,无视天皇所代表政权的罪恶,相信“大东亚共荣”的谎言和否认至高无上的天皇的种种罪行。在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态度暧昧的文学理念的指导下,战后日本战争文学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淡化、模糊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和掩盖侵略罪行的意识,井伏鳟二的作品《摇拜队长》被认为是“日本战后文学中揭露天皇制的一篇力作”,但他不是把发生战争的原因归结于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而是归罪于偶然,并在书中称侵华战争为“大陆战争”,达到淡化战争侵略性质。更有极端右翼势力所作的《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大东亚战争的总结》等作品极力否认甚至歌颂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行径。

战后日本战争文学中对于侵略战争主要是在强调战争带给日本本土和日本国民本身造成的创伤,如梅崎春生的作品《樱岛》、石川达三的《风雪》、大纲升平的《野火》等。首先,战后日本文坛缺少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罪行进行批判和反省的意识,少有作品提及侵略战争受害国的深重灾难。战争体验文学的许多作品不止描绘出战争给日本人生活上的困苦,更着重表现战争给日本人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表达了“日本受害论”思想,模糊了侵略战争责任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的确是给日本国民带来了无法忘记的心灵创伤。另一方面是1945年8月,为了促使日本法西斯不作困兽之斗,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近30万日本人顷刻毙命。战后,日本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原子弹轰炸为题材的作品,出现了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原爆文学”,主要有原民喜《夏天的花》、《毁灭的序曲》,大江健三郎的《广岛礼记》等。但他们不提及原子弹轰炸的缘由而只描写原爆后灾难性的后果,使日本看上去是很“受害”的。其次,在战败体验文学中表现出来反战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哀婉地表达反对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如在《风中芦苇》下卷中描写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日本的反战者没有长舒一口气,感到由衷的高兴,而是感到伤心愤慨。

美军是几千年来第一次踏上日本本土的敌国军队,占领体制使日本本土文化与美国外来文化发生剧烈碰撞,激发出日本民族主义和反抗意识,反抗战后文学既有对占领军专横、战后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全盘倒向美国、盲目崇拜美国文化的辛辣讽刺,又有重新审视战后日美关系的作品。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新人类和太阳族等先后出现的文学流派都有大量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出现,如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大江健三郎的《绵羊似的人》《冲绳礼记》等。这种对战后社会现实的揭露由于不是建立在对侵略战争认真反思和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并不能给日本人民以类似德国那种全面、彻底认清法西斯侵略本质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叶渭渠, 唐月梅.日本文学史.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日]松原新一著.罗传开译.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译文出版社, 1983.

[4]王向远.不是反对战争, 而是反对“战败”.文艺报, 2007.

[5]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6]刘白羽.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 1992.

矛盾心理问题 篇2

人人都各持己见,而且往往不是一切都好,就是一切都坏。其实,所有的事情既可以是坏的,也可以是好的,关键要看你怎么看待它们。一人追求不舍的事可能是另一个人避忌唯恐不及的。以一人之见去衡量一切,是无药可救的愚蠢。

世界有一半在嘲笑另一半,其实整个世界都是傻瓜!难道不是吗?人类最恶毒的诟病莫过于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头上, 完美并不意味着仅仅就取一悦一个人。个人品味丰富多彩,如同人的脸各有不同一样。高雅的对立便是低俗,俗人看待雅士,往往称之做作,故作姿态,假仙······雅士眼中的俗人,永远是俗不可耐,市井,素质低下······世界上没有全然无人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一件东西不能取一悦于某些人你就对之看法不佳,总会有人欣赏它的。当然他们的喝彩会引来另外一些人的攻击。事物是否令人满意的标准是,是否深孚众望。人生一世,不能只听从一种意见,跟从一种风俗,或自限于一种行为规范。

对立的事物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锋利的矛刺向最坚一硬的盾,结果必然两败俱伤。同时对立的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把双刃剑,割伤对方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自认为高雅之人须铭记,“心随精英,口随大众”不是一句笑谈。

农村土地问题的“新矛盾” 篇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30年来一直不变的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呈现出多种不足,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土地问题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土地问题出现的“新矛盾”的存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新矛盾”的关键途径是开展土地流转。

关键词新矛盾存在性土地流转

一、前言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全省土地制度一直进行自上而下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因时因地不同,乡村社区在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具体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农户经营加“大稳定、小调整”、两田制、土地股份制等几种模式[1],这种土地模式为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对河南省农业情况调查显示:近千名受访者中87%的农民认为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好[2],诚然,这种承包经营方式的确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农民经营农业与市场相结合,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等;但是,改革开放已经3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30 年不变的这种小农经营也日益出现了一些不足例如经营分散,以小家庭为主利润低,风险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等,这是河南省以及全国农业大省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笔者感到,河南省面临的农村土地问题不仅仅是这些,结合河南省的省情,河南省在土地问题上出现了新的矛盾——农村从事人数与农村耕地面积不变,并且这个矛盾还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下面笔者对这一矛盾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 “新矛盾”的存在性分析

分析农村土地问题的新矛盾存在性,笔者将从组成矛盾的双方进行入手,通过对矛盾双方可行性的分析来判断这一新矛盾的存在性。

(一) 农村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

“新矛盾”的构成之一便是河南省从事农业人数,如图一所示,根据统计年鉴的相关整理,不难发现,截止到2009年,河南农村从事农业人数已经比2000年下降了近1000万人,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图1“ 河南省从事农业人数(统计年鉴整理)①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河南省的劳动力迁移。河南省一直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但是由于一直以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伴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的不断便利,河南省便催生了“走出去”以农民为主的劳动大军,每年都有大批的有生劳动力放弃了只能带来微薄收入的农业而转向了发达省份的第二、第三产业。过去,河南省的“底子厚”,劳动力十分充足,并未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长抓不懈,河南省的有生劳动力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河南省这一传统优势正逐渐消失。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业必然要受到影响,产生从事农业人数的下降。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变化。现阶段河南省的农民工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以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生代”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已经不是以自己的生计或者增加家中的收入为主要目的,而更多的以到城市中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为了自己在城市中的梦想而放弃自己家中的耕地。这样,在部分农村已经出现了因有生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耕地无人可种的尴尬窘境。

第三,河南省的政策变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说明我国正式进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期,那么作为第一大产业的农业也必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对象,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口数量必然会下降。其次,河南省在十七大报告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化一协调”的经济建设方针,即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思路,那么随着河南省“三化一协调”的稳步推进,河南省农业从业人口也会下降。

由此,结合河南省劳动力的自身属性和目前河南省所面临的新形势,从事农业人口数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二)农村耕地面积的保护

“新矛盾”的另外一个构成因素便是农村土地耕地面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耕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统计,全国耕地仅有18.26亿亩,人均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可以看出,全国目前耕地面积的保护势在必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在保护耕地面积上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10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随着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出台,再加上中央一直把河南省作为“全国粮仓”,河南省的耕地面积必须要得到有效保障,耕地面积已经成为了不可触碰的红线。换句话说河南省耕地面积也将基本维持在7926千公顷②(从近五年的统计年鉴能发现这一规律)。

因此,通过笔者分析,农村耕地面积的不变与从事农业人数的减少这一矛盾是存在的。就目前的流失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人数对河南省的农业耕地不会够成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农业人口多底子相对较厚造成的。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从事农业人口的下降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与耕地面积不变的矛盾只会逐步加深。这便是河南省土地问题所面临的新矛盾

三、解决“新矛盾”的关键途径——土地流转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好这样的矛盾呢?当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河南省进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其中的外出务工人员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当然不能因噎废食,把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捆绑在土地,何况这也是不现实的。那么这种矛盾应当怎样解决呢?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矛盾就应当从根本进行入手,农业最根本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土地问题,全省正在坚持不懈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就是解决目前这种矛盾的根本途径,但是很多人在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造紧紧浮于表面,把大量增加机械化的程度片面的理解为农业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优良的种子以及传授先进的农业耕种知识等,固然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高低的确反应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农业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对农业进行现代化,而农业的问题还是要从耕地来抓,所以笔者感到土地流转的稳步开展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土地流转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假设我们设投入要素中劳动为L,资本为K,成本为C(C1为未产生规模效应的成本,C2为产生规模效应的成本,根据规模效应可知C21),存在规模效应的产量应为Q2=F(hL,hK),那么根据规模报酬递增性质,我们能够得到Q2>Q1,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需求函数为P=a-bQ,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利润L1=PQ1-C1,同理,L2=PQ2-C2,因此我们可以得到L2-L1=P(Q2-Q1)+C1-C2,因为Q2>Q1,C1>C2,故L2>L1,即规模效应带来了较大的利润,产生了规模经济③,从公式的结论我们也能看到,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我们看到此举不仅能保障我省完成国家粮仓的任务,还能让农民得到切身的实惠,达到双赢的目的。从事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的根本原因便是从事农业微薄的收入,如果能够通过规模经济的带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潜在从事农业人口的积极性,必然能够保障从事农业人口的数量。

第二,土地流转能够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的数量。从事农业人口数量减少这一趋势不可阻挡,而土地流转却能恰恰满足这个要求,化解与耕地面积不变的矛盾。土地流转能够让愿意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从中解脱出来的同时,还能把闲置的耕地转移到愿意进行耕地的农民手中,由于土地经过土地流转后进行了再分配,使耕地面积能够更加集中,对耕地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实现耕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能够有效杜绝因外出务工而导致的耕地荒废的情况,这样从事农业人口数量虽然正在减少,但是耕地面积仍然可以得到保障。

第三,土地流转能够使粮食产量明显增长。土地流转能够使分散的耕地得到规制,并且能够得到集中化的管理,这为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供了契机。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索罗所提出的索罗模型可知,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增长最为明显。因此,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就是一种农业的技术进步,那么根据原理,必然能够带来粮食产量的明显增长。土地流转为农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成为农业技术更新的跳板,笔者相信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展,农业的技术水平的得到提高,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粮食产粮的较快增长,保证“全国粮仓”的战略地位。

因此,土地流转能够解决河南省目前所面临的这一新矛盾。笔者相信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问题“新矛盾”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对我省的农业现代化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注释

①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制表而得.

②资料来源:2010河南省统计年鉴.

③资料来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

参考文献

[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2]李亚峰.《资本论》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启示.保定学院学报,2010,(2).

[3]张务伟.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结果的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4).

施工安全及进度矛盾问题分析 篇4

1 施工进度

工程项目是在动态条件下实施的, 进度控制也就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施工中如果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前完工, 将节省大笔的机械及周转材料的租赁费、项目的管理费, 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必须要控制施工进度。首先, 为了搞好土建和其他工作的配合, 在编制进度计划时, 其相关人员要一起参与, 这样才能使各工种的流水作业更加紧凑。其次, 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成立一个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 并由专门的工作部门和专人负责进度的控制工作, 以便能随时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动态修正、调整。三是确保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到位。提供材料单位要保证材料符合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项目经理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的检查工作。四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经常与甲方、监理单位、供料方、分包单位保持沟通, 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做好验收工作记录和签证, 以确保后续工作的施工进度。

2 施工安全

要保证工程的安全生产, 必须要把好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和整改关。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要确定安全生产目标, 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一是制定指导性强的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费的专款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要明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的费用大得多, 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对此, 项目部要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提高每一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尤其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二是成立专门的安全工作小组, 贯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并制定各类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做到每周对各项工程进行安全检查、评比, 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 安全管理小组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检查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经费、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完成人、整改验收人。

3 正确处理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的关系

进度控制与安全控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果要加快进度, 就会增加控制和协调的难度, 出现工程安全隐患。反之, 如果过分强调安全, 追求“慢工出细活”, 势必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问题。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客观因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及安全管理。例如:在一般安全生产中电缆、管道铺设, 深挖2米的沟:规范要求放坡, 但是这直接会造成工程量的增加, 工程进度减慢。因此这个度要把握好, 在实际经验中深3米的管道沟可以不放坡, 这样既节省了成本也加快了进度, 但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有旁站监督安全施工;在施工动火方面:一般在焦化厂、油库改造等地方, 规范要求极为严格, 比如旧油管线改造, 对于切割焊接等, 施工方案成本极高, 还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这种完全可以使用泥巴堵住作业点然后水冲洗等简单方法, 一般可节约成本几十万。因此, 在施工中, 项目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征得投资方和监理方的意见后, 合理的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 安全施工。

4 案例剖析

某还建楼小区, 包括7栋12层框剪结构小高层住宅楼 (1-7#楼) 、1栋18层框剪结构高层住宅楼 (8#楼) 、2栋2层框架结构商铺 (1-2#商铺) 、1座一层框剪结构地下室 (4#、6#楼处地下室) 及配套工程, 建面合计约80000平方米, 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施工中, 因监理方认为存在安全隐患, 导致部分工程暂时停顿, 为了不影响施工, 项目建设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保证了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同时又未影响施工进度。

该小区共8栋住宅楼, 其中, 2#楼与地下室相邻。2#楼与地下室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项目前期设计问题, 导致地下室桩基施工较晚, 因此影响了整个地下室的施工进度。2#楼主体施工开始后, 地下室底板仍未完成施工。监理单位提出:因2#楼主体施工会增加2#楼荷载, 但地下室未施工完毕, 2#楼荷载会对地下室边坡产生一个侧压力, 有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鉴于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倒楼事件的教训, 要求2#楼停止主体施工, 待地下室回填完毕, 再继续施工。

项目建设方认为, 2#楼主体停工, 会严重影响2#楼施工进度, 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交工, 会大大增加建设方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施工安全与项目进度及成本就出现了矛盾。建设单位认为, 项目进度及成本不能无原则的为施工安全让步。要看这个安全隐患到底有多大发生的可能。在施工管理中, 不能草木皆兵。当然,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设单位在认真听取监理意见以后, 认真调查, 采取技术分析, 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最终说服监理方, 同意继续施工。建设方采取的措施如下:

(1) 建设方对比了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与自己小区的异同点, 虽然都是采用PHC管桩, 但自己小区的土质状况较好, 地下室深度仅为5米, 且采取了边坡防护措施, 安全隐患较小。2#楼为12层小高层, 但当时主体仅完成4层, 预计2#楼施工到9层时, 地下室可以完成回填。

(2) “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倒塌楼房一侧存在堆土, 增加了侧向压力, 本小区并不存在这一情况。

(3) 建设方咨询了结构、岩土方面的权威人士, 请他们到现场查看, 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计算。他们均认为, 2#楼及地下室周边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室深度5米时, 土的侧压力可以忽略不计。2#楼基础管桩, 可以抵御这样的轻微侧向应力。

(4) 建设单位在地下室靠2#楼边坡设置了5个观测点, 每天观测边坡变化情况两次, 如有大的变化, 立即采取措施。

(5) 加快地下室施工进度, 尽快浇筑了地下室底板。并组织施工方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确保在2#楼主体施工至9层以前完成地下室回填。在地下室回填完成以前, 不得进行2#楼9层以上主体的施工。

通过以上措施, 保证了工程安全及施工进度。

5 结束语

矛盾心理作文 篇5

我和沈晓暄发生了矛盾。

星期一下午,上计算机课,我们女生不用出去做操。我们一起到机房去练习。我站队出来得很早,有一些人出来晚了,所以就站到后面。其中,就有沈晓暄。我们走下楼梯到外面去,停下来整一下队伍,快要走的时候,沈晓暄忽然打了我一下头,我回头看看,沈晓暄说:“不是我打的!”我就没有理会她。过了一会儿,进着半截机房,她又打了我一下,我还是没有理她,我们就进机房了。等到下课了,老师让我们按顺序关机,正要我出门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楼的时候,我也碰她了一下。走出门外以后,她又打我几下。我们俩的矛盾产生了。她把我惹急了,我告诉了老师,我们走进教室,说这件事,先问她:“你打她了吗?”她回答说:“我没打她。”老师再问我:“她打你了吗?”我说:“打了。”老师说:“你们俩的答话不对质。”老师重复问她几遍,她还是不承认,我说:“我为什么要打你,我没有理由打,凭什么打你呀!”最后老师问同学们,“谁看见这件事了?”董婧萱举手说:“我看见沈晓暄打曹爽辰了。”老师听完后说:“你打没打她?”她说:“打她了,可是我是跟她闹着玩的。”我心想:原来她是和我闹着玩的。哦!我误会她了。“以后谁也不许跟谁逗着玩了。知道吗?”老师说。

经过老师的调解后,我和沈晓暄和好了。

浅谈中职生矛盾纠纷问题 篇6

一、中职生的特点

中职生年龄较小,在14-17岁左右,他们由于学业原因,没有升入高级中学,他们相当一部分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好,由于学习成绩不好,长期承受老师和家长的过多指责,已经成绩优良的同学们的歧视,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来自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相对而言,他们更加缺乏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自卑抑郁心理,对外界反应偏慢,逐渐对学校对外界环境带有漠视、排斥、恐惧的情绪,因此这些学生在处理突发问题时十分欠缺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彼此间十分容易因为小事琐事一言不合就起冲突。

二、做好前期学生工作,如何有效避免冲突

辅导员应该通过新生开学前期的军训工作以及新生适应性教育充分和学生接触,多下寝室,充分和同学接触,减少距离感,师生之间的通过多次开展班会、团日活动,已经日常接触交流,使同学们互相认识,互相熟悉,从寝室开始,让寝室内有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之间多多交流,让大家打开心扉,使大家保持一个和睦融洽的关系,逐渐演变成为兄弟姐妹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大家有了

十分熟悉的了解和融洽的关系,以后遇到事情,遇到冲突,处理问题就不会那么容易冲动,这就是把学生的前期思想工作做好,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发生冲突的概率。

三、首先要深入细致的调查冲突的原因

学生们长时间在一块儿相处,虽然可能彼此熟悉,但冲突矛盾不可避免,而且还有别班外系的同学,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产生冲突纠纷化解学生中的矛盾冲突,出现冲突时,我们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进行制止,避免情况恶化,同时安抚好学生情绪,让气氛缓和下来,让涉事同学保持冷静,告诉他们要相信老师,老师会秉公处理,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这时候教师就要首先及时性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而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更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胡乱猜疑,否则老师带有色眼镜看人,经常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委屈甚至伤害了一部分学生,增添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心理。因此,班主任对于学生中发生的自己尚不知情的问题,要亲自进行全面系统、有计划地摸索底细。不能采用“我猜想……”、“我估计……”的方式去捕风捉影,而应该把事情调查清楚以后再做决定。

四、正确处理和善待学生间冲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学生出现冲突并不全是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学生互相熟悉了解的一个重要过程。所谓不打不相识,冲突得到妥善解决,双方握手言和,做好朋友,何乐而不为?通过解决冲突,使该生会深刻地认识到此事不该做和该怎样做,对他来说是成功的,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同时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间发生的冲突,不应心烦意乱,动则训斥,讽刺挖苦,甚至歧视、体罚,要“多用情,少用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有时可进行“冷”处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采取巧妙地引导,把冲突当成认知过程的一部分,强化对事物意义的认识,促成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应冷静下来反思自身的工作,不能草率地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方法,甚至违背教育理念体罚学生。

五、培养宽容心理,化解矛盾冲突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韩信尚且能忍胯下之辱,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此话不无道理,学生年轻血气方刚,既容易冲动,所以要多次告诫学生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要受到不理智的同学语言甚至动作上的干扰或者挑衅,从而一时冲动,而引发冲突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引起恶果。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宽容心,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学生不妨尝试着主动向对方说一些宽容的话,诚挚、友善、宽容的话语,会抚平学生间的隔阂,这样从善意出发,多说一些宽容的话,往往能够触动对方心灵的最深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善恶是非。作为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多找身边的实例,加强宣传教育,多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要有宽容之心,逐步减少、降低冲突的发生,构建和谐班级。

总之,我们一方面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通过班级活动、团队训练等相关方式手段,使大家互相熟悉,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降低发生冲突纠纷的可能,另一方面在面对学生发生冲突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制止,并要采取妥善的方式,工作方法尽量人性化,细腻一些,以人为本,充分让学生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彼此双方交换位置,换个角度看待冲突事件,做到心平气和,同时,最好能使学生自己意识到所犯的错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那就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情绪,应该在一个气氛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帮助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冲突的过错,善于改正过错,尊重学生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冷静下来,引导他们互相“咽下一口气”,做到化干戈为玉帛。心平气和地思考发生冲突的全过程,主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再让学生汇报情况,让双方冷静思考,之后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后教师对双方进行教育,并告诫全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应该保持冷静,积极处理,避免发生冲突:最大限度使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不合理性,使他们切身体验,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这就把矛盾冲突交冲突双方自己解决,做到了以人为本,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也可以很好的避免下次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妥善化解学生矛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程乐新《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

矛盾心理问题 篇7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采用“摹仿说”否定了诗的真实性。

我们知道, 说艺术摹仿现实, 这本是柏拉图以前早已流行的说法, 也是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 可是“摹仿说”到了柏拉图手里却成了反对艺术的武器, 成了诗人罪状的理论依据。

柏拉图认为:史诗和戏剧都带有“摹仿”, 史诗和剧诗所表现的, 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的真实, 是幻象而不是实在的事物。柏拉图提出过著名的三种床理论, 一种是神所造的“理念的床”, 一种是木匠所造的“具体的床”, 一种是画家所绘的“幻象的床”。由此可见, 柏拉图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念世界, 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依存于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依存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则永恒不变超越时空。这就是说, 理性世界是第一性, 感性世界是第二性, 艺术世界就落于第三性了。在柏拉图看来, 哲学家能领悟理性世界, 居于第一等人, 这就是他所说的“哲王”。手艺人尚能创造具体的事物, 而诗人和画家则只能摹仿事物, 所以他把诗人放在医卜星相之下 (《斐德若》篇) 。

再则, 艺术的感染力依赖幻象, 在人的心中造成错觉, 比如诗人利用激情的幻象, 奉迎人心的无理性部分, 影响道德, 败坏人心。总之, 诗人一不能写出真实, 二不能认识所写的东西, 反而造出幻象, 惑乱人心。这就是“诗人的罪状”。

因此, 按照“摹仿说”, 诗是不真实的。诗人无论摹仿德行, 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 都只得到影像, 并不曾抓住真理。

二、崇尚迷狂的诗——承认诗是真实的

柏拉图是“灵感说”的集大成者。所谓灵感就含有“神助”、“神启”、“陶醉”、“迷狂”、“神来附体”等意义。柏拉图认为:1、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天赋和神助。所谓“天赋”, 是指天生的文艺才能, “得之于天而非得之于人”, 此其一。诗人既然凭“神助”写诗, 诗人也不见得高明, 此其二。2、诗人的本领不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 诗是在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状态时写的。

在《伊安篇》中, 柏拉图更发挥了“神助”的思想。既然诗人是凭“神助”, 是神的代言人, 神的话又不可能是不真实的, 那么诗当然是真实的。

柏拉图的“灵感说”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 灵感作为迷狂状态解释。二, 灵感作为诗神启示解释。

从第一方面看:柏拉图举出四种迷狂。一是预言的迷狂, 例如女巫之宣示神谕;二是宗教的迷狂, 例如举行赎罪祛灾时祷告的心理;三是诗兴的迷狂;四是爱美的迷狂。

从第二方面看:灵感作为诗神启示解释。

柏拉图曾提出来灵感说就像“磁石”的著名理论。这就是说, 诗神给诗人以灵感, 诗人把灵感传给朗诵者, 朗诵者又把灵感传给听众, 就后两个环节而言, 就是我们所说的“诗的感染力”。在《理想国》卷一中, 他举例说明诗人说话往往含有寓意, 所以诗如果得以正确解释, 就未尝没有真理。

三、矛盾的诗学观的成因

就“摹仿说”而言, 诗和一切艺术不过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 同真理隔着两层, 这就是说诗没有真实性。照“灵感说”而言, 诗人是神的代言人, 神的话又不可能是不真实的, 那么诗当然含有真理, 是真实的。

柏拉图在自己的两个世界的对立中, 便生成了两种诗——摹仿的诗与迷狂的诗的对立, 前者是虚幻的影像, 因此受到非议;后者是“神”的话语, 当然应受到推崇。那么, 柏拉图的“灵感说”与“摹仿说”是不是矛盾的呢?柏拉图何以能自圆其说呢?

为什么说诗是不真实的?

其实人们不妨可以这样解释, 柏拉图用“摹仿说”作武器, 是为了攻击现实主义的诗。他所谓“摹仿的诗”, (包括史诗、悲剧、喜剧) 说诗同真理隔着两层, 史诗和剧诗所写的都非真实, 是为了攻击 (当时的) 现实生活的诗。在柏拉图之前的古希腊哲人与诗人对诗都是肯定的评价, (连柏拉图本人也承认诗歌的巨大魅力, 柏拉图本身也是一个诗人, 只不过为了哲学而后放弃了诗的继续创作。) 他攻击这几种诗, 是因为他认为:

诗亵渎神明。

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 神是至善的、真实的、纯一的、永恒的, 他在理想国中就给神定下两个原则:一、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 只是好的事物的因, 人间的痛苦不应归咎于神, 只该自负其咎;二、神在本质上是纯一的, 所以神绝不会变形或降梦来欺骗凡人。拿这两个原则来检查荷马史诗, 他认为荷马亵渎神明。荷马写神对人类作威作福、降灾降祸, 又用梦征等等来欺骗人, 神又常常变形, 化为卑劣的人物。不仅如此, 荷马还把神写成具有人的一切败德, 他们斗争、吵嘴、妒嫉、淫秽、纵酒作乐无所不为。所以史诗不但诽谤神灵, 甚至有伤风化, 青年人学神的样, 就会做出坏事来。后来中世纪的僧侣们就用柏拉图的理由来反对世俗文学。

诗贬低英雄。

柏拉图的道德观是贵族阶级的道德观, 他认为理想国的保卫者, 应该有真诚、正直、勇敢、镇静、节制等等美德, 但是荷马史诗却贬低英雄的道德品质, 譬如, 写阿喀琉其的贪婪、傲慢、残酷等等。这类荒唐的故事讲给青年人听, 就会有很坏的影响。“象这样的英雄也做同样的坏事, 谁不自宽自解, 以为自己的坏事是可以原谅的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 免得青年人听到容易做坏事。” (《理想国》卷三)

戏剧对观众心理的坏影响。

柏拉图认为, 摹仿的诗人, 戏剧作家, 为了讨好观众, 就不关心人性中的理性部分, 而去迎合人性的脆弱感情, 挑拨情欲, 撩起激情。一个有节制的人应该以理性控制自己的哀感, 一个庄严的人应该不苟言笑, 对卑劣的言行引以为耻。而悲剧家却专门写妇人的激情, 写悲惨的遭遇, 培养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喜剧家则不但把贩夫、走卒、奴隶、妇女搬上舞台, 而且以可耻的言行投合观众的“诙谐欲念”, 更为可恶。

我们还可以从时代的特征去看:柏拉图为什么说诗是不真实的?我们知道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到哲学高峰的时代。在此前几百年中, 统治希腊精神文化的是古老的神话, 荷马的史诗, 较晚些是悲剧喜剧以及与诗歌密切联系的音乐。这些是希腊教育的主要教材, 在希腊人中发生过深广的影响, 享受过无上的尊敬。诗人是公认的“教育家”、“第一批哲人”、“智慧的祖宗和创造者。”照希腊文艺的光辉成就来看, 这本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到了前五世纪, 希腊文艺鼎盛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民主势力的发展, 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风气日渐兴盛起来, 古老的传统和权威也成为哲学家们辩论批判的对象。

另一种情况就是在柏拉图时代, 希腊戏剧虽然已接近尾声, 但仍然是希腊公民的一个主要的消遣方式。从《理想国》卷三涉及到的当时的戏剧的地方看, 柏拉图对它是相当不满的, 认为它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 伤风败俗。

根据这两种情况, 从他所要建立的“理想国”的角度, 柏拉图得出两个结论, 一个就是文艺给人的不是真理, 一个是文艺对人发生伤风败俗的影响。因此, 他在《理想国》里向诗人提出来这两大罪状之后, 就对他们下了逐客令, 他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和教育者应该是哲学家而不是诗人。这场斗争曾被描绘成“诗与哲学之争”, 说柏拉图站在哲学的立场, 要和诗争统治权。其实这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 忽略了柏拉图的在政治上的基本动机, 就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体系。他理想中的哲学家正是他理想中的贵族阶级的上层人物。所以这场斗争骨子里还是政治斗争。他控诉荷马以及诗人们的那两大罪状, 同时也是针对当时柏拉图的政敌的——诗不表现真理的罪状也针对着民主势力的诡辩学者把诗当作寓言的论调, 诗败坏风俗的罪状也针对着民主政权统治下的戏剧和一般文娱活动。

为什么说诗是真实的呢?

为了攻击现实主义的诗, 柏拉图拿“摹仿说”作武器, 说诗同真理隔两层, 史诗和戏剧所写的都非真实;柏拉图提出“灵感说”, 则是为了攻击修辞学者所提倡的诗艺, 他拿灵感说作武器, 说诗不能凭技艺而须凭灵感。柏拉图对当时的修辞学是抱有反感的。修辞学者以诡辩为能事, 往往作些无聊的范例文章教学生, 只注重修辞命句的枝节问题, 而忽略了原则问题。为了矫正这种偏向, 柏拉图就从原则出发, 认为作家诗人对于所写的事物要有真正的知识, 苟无真知灼见, 徒赖华丽词藻以迷惑人, 文章是没有价值的。

并且, 在《理想国》卷十里, 在控诉诗人时, 他把所谓“理式”认为是感性客观世界的根源, 却受不到感性世界的影响;在《会饮篇》里第俄提玛启示的部分, 他却认为认识理性世界的最高的美, 须从感性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的美出发;因此就形成了两种矛盾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艺术只能摹仿幻像, 见不到真理;另一种看法是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诗人可以见到最高的真理。

我们说, 柏拉图本来就承认诗的真实性, 其理由如下:

一、他认为, 诗人能达到真理, 但要凭神灵帮助:“诗人是神圣之种, 凭诗神和美神的帮助, 他们往往在其诗歌中能达到真理。 (《法律篇》卷三)

二、他认为, 诗人有智慧和美德, 但是毕竟低于哲学家:“世间有些人在心灵方面比在身体方面还更富于生殖力, 长于孕育心灵方面的美质。一切诗人以及各行技艺中的发明都属于这类生殖者。但是最高最美的思想智慧是用于齐家治国的, 它的品质通常叫做中和与正义。” (《会饮篇》)

三、他认为, 诗人犹如巫女, 凭灵感说话, 真伪参半, 而自己不能辨别:“据自古流传而人人都相信的传统说法, 当诗人坐在诗神的圣坛上时, 他是精神恍惚的;他让他心中偶然想到的话自然流露, 犹如泉涌, 他的艺术既然是摹仿的艺术, 他就不得不把人们刻划得性质相反, 因此他自相矛盾;而他自己也不能够说明, 他所说的话哪些是真, 哪些是假。” (《法律篇》卷四)

由此可见, 他在“灵感说”中的矛头所向, 主要是针对所谓“摹仿者的诗人”, 而不是针对诗本身, 他抬高哲学家以压倒诗人。“灵感说”不外证明:一是诗人凭灵感写诗, 对自己说的话不知所云, 甚至自相矛盾, 诗人并不高明;二是诗人即使偶然说出一些真理, 也是依赖神助, 不是出于诗人自己的智慧。

四、矛盾的实质及启示

柏拉图是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从孩提时代就热爱并熟悉荷马, 被称为“诗人中最杰出和最神圣的一位”。柏拉图可以随意吟诵荷马的诗篇, 他写的对话录本身也是一篇篇杰出的诗歌作品。但他为了哲学却狠心地把自己的所有诗稿付之一炬, 为了理性的知识不惜处处责问诗歌, 责问荷马。

从表面上看, 柏拉图诗论的矛盾在于其政治理想与诗人天性的矛盾。不可遏止, 难民掩饰的诗人天性和一厢情愿的政治家追求功用的本质之间的矛盾。这种政治功用与天才诗性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昭示了哲学与诗的冲突, 政治与诗性的冲突。

从深处讲, 柏拉图诗学矛盾的核心在于人类追求现世功用与其自然天性的冲突。表现在诗人身上, 则体现为诗人身上神性与人性的矛盾, 即如何体现人性与神性。

柏拉图的审查诗歌的实质是裁决诗行中的人性与神性, 分辨诗人身上的良莠难辨、浑然杂陈的品质, 分离神性与不好的人性, 剪去不好的人性, 留下好的神性, 去劣取优, 整合这双重性于现实。

对诗歌的审查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柏拉图对诗歌的希望和促成分裂弥合的试图。他的希望是诗歌表达善的神性和好的品质, 从而弥合诗歌作品实际出现的神性与人性的分裂。

其实, 诗歌的这种双重性未尝不是人类的属性;一切思想的努力和人类的进化都未尝不可理解为这种整合的企图和弥合神性与人性分离的努力。

由柏拉图提出论证的“摹仿说”、“灵感说”作为不同性质的文艺观和诗论传统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摹仿说”与“灵感说”形成了以后蔚为壮观的所谓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潮流。这两大潮流在西方文论史上潮涨潮落, 时有交锋;却又总是泾渭分明甚至水火不容。其实, 在人类的“童年”, 这两种看法既有对立, 又有相互包容的一面。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个大思想家往往同时持有这些观点, 换言之, 这些看似矛盾的思想在同一个大思想家那里都并行不悖。可以说, 这些先哲对思想的态度要宽容得多。也许, 模糊中包含的真理成分反倒更多, 更大的包容或许能表达更深的真理!

参考文献

[1]《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朱光潜译人们文学出版社1959年

[2]《外国古代教育史》曹孚滕大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3]《外国文学史》作者:孟昭毅北京大学出版社

[4]《西方哲学史》作者:罗素商务印书馆1963年

[5]《新编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名著批评经典》

矛盾心理问题 篇8

关键词:社区心理矫正,法律问题,研究

社区心理矫正在当前的社会管理活动中还是一项新兴事物, 要使这项工作能有长足的发展, 还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基层组织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对于运用社区心理矫正,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矫正效果。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是对在社区内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心理学矫正的专门方式, 矫正服刑人员的意识, 促使其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 诱导其自发的改过, 能够适应社会, 并预防被矫正者重新犯罪的专业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一般存在三类心理问题:一是一般心理问题, 表现为忧郁、暴躁、冷漠或自卑;二是严重心理问题, 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心理疾病, 如被诊断患有情感性抑郁症等。心理矫正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一、在社区矫正中, 心理矫正的模式和一般方法

(一) 心理矫正的模式

1. 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办:政府建立工作室, 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工作;政府规划, 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

2. 由行政机构主导社会力量参与:

有心理咨询资质的社区矫正工作者自主开展的心理矫正工作;社会机构组织志愿团队, 心理咨询师业余参与心理矫正工作。

(二)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包括:心理状态的基础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矫治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跟进措施;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预测性评估;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对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评判和设计

(一) 心理矫正对整体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撑意义

为解决社区被矫正者回归社会, 给社区被矫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社会化过度服务, 提醒社区矫正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婚姻、家庭、法律等事物, 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辅助被矫正人员改掉原有的恶习, 从新做人, 正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 能自力更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矫正中, 心理矫正担当的是, 一是行动的监督人:收集整理被矫正人各种心理状况的资料。二是行为危险性的评判人:用心理干预手段检测被矫正人, 对可能危险性进行监督。三是分类心理矫正的实施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被矫正人, 注重其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心理矫正。

(二) 心理矫正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1. 让被矫正人员了解自身情况和特长。

通过对心理矫治, 让被矫正人反思自己从前所犯的错误, 了解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消除被矫正人心理抵触情绪, 诚恳地接受社区矫正。

2. 调动被矫正人积极进取精神, 唤醒重新生活的勇气。

对有悲观绝望心理的被矫正人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被矫正人消除悲观、绝望、忧郁、茫然等思想问题, 保持平常心, 学会控制情绪调节心情, 保持心态平和。

3. 改掉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气, 树立积极健康的奋斗目标。

对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 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地帮助其戒除恶习, 纠正社会行为, 使其周围的社会成员接纳矫正对象。

4. 完善矫正对象的自控能力。

对被矫正人员的冲动型犯罪人员, 采取心理情绪训练方法增强自控力, 培养被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行为方式, 教会被矫正人员克服在社会生活中, 可能因外界刺激而产生冲动和过激行为的方式。

5. 树立守法意识。

使被矫正人员养成奉公守法心态, 明白守法与违法的利弊衡量, 确立起用合法手段谋生, 满足生活需要的观念。

(三)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与监禁矫正形成对应关系的司法工作系统

在市区县及街道乡镇等各层级的社区矫正机构, 设立专门部门, 专职岗位, 负责心理矫正工作。同时, 组织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活动。

社会工作团体在心理矫正方面, 应突出服务型组织的助人理念, 更好地展示出专业特性和服务功能, 特别是突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者。培养和训练社工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展社区心理矫正, 依靠心理学博大精深的知识,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被矫正人员发生心理问题, 体现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的独特作用。

三、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心理治疗与辅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心理矫正队伍, 优化心理矫正资源是社区心理矫正向前发展的正确道路。社区心理矫治活动最终对被矫正人员有多大效果, 很大程度是由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以黑龙江省为例, 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 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 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来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社区矫正试点的各项工作。在黑龙江省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主要困难可以归纳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制约了社区心理矫正的顺利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专职、兼职心理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确认上有待明确;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矫正工作要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经费保障不足, 使社区心理矫正工作开展缓慢;社会公众对社区心理矫正的认知度不高, 能参与其中的更是凤毛鳞角。因此, 提高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素质, 保证心理矫治活动的专业化运作, 还应当以社会资源的整合为主。逐步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同时保持与社会其他心理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是解决人才匮乏的好办法。

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分工来看, 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中起着组织协调和辅助性作用, 而他们一般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参与社区心理矫治的实际经验, 因此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方面的相关知识尤为必要。通过各种“心理矫正学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相关知识, 强化职能意识, 可以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开展各项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社区心理矫正的人员一般只负责对被矫正人员进行心理矫正, 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不能更全面地掌握被矫正人员的全部情况, 所以社工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应当鼓励社工通过短期培训、函授、自学等途径系统掌握与心理矫正相关的理论知识, 培育一支具备心理矫正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社工队伍。还可以通过以师带徒、同事间个案讨论等形式, 不断提高社工实际工作能力。

在打造社区心理矫正专业化队伍的同时, 还应注重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挖掘。社区心理矫正的特点, 决定了社区心理矫正立足社区、依赖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对被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矫正的工作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 组织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的心理专家参与心理矫正活动, 来解决社区心理矫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也是解决社区心理矫正人才不足的好办法。

(二) 克服经费不足的矛盾

各级财政历年来对社区心理矫正的经费投入都是不足的, 社区心理矫正每一项工作, 都需要财力的支持和投入, 但由于社区心理矫正的开展还属初级阶段, 资金不足在所难免。但开展社区心理矫正不能坐等物质保障完善后才开展, 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条件做好心理矫正也是有可能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工作原则是解决经费和场所实际问题的最好方法, 把现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利用起来, 把在职、聘用的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培训交流, 都是解决经费不足的好办法。

(三) 确定心理矫正的内容和项目

针对被矫正人员的个体差异,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一是在心理矫正人员与被矫正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熟悉被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 对被矫正人员保持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二是全面的心理测试, 将其与心理评估结合起来, 在专业心理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被矫正人员的不同心理和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正, 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通过取得成功的心理测试成果, 根据被矫正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 选择性的引导被矫正人员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让他们了解自身特点、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为制定最恰当的矫正计划做好准备。三是在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 将被矫正人员一个阶段的矫正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为下一阶段的心理矫正做准备。

重视心理档案在心理矫正工作的实际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是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法积累起来的有关被矫正人员个性特点、缺陷、矫正过程及其效果等方面心理资料的系统记载, 反映了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轨迹, 对综合分析及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倾向, 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既可以动态跟踪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 保证心理矫正的效果, 也可以为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提供参考依据, 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 因此建立社区被矫正人员的心理档案非常必要。各社区还应加强信息交流, 摸索心理矫正的新模式、新办法。建立社区心理矫正网站或交流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报告, 组织开展心理矫正科学知识讲座, 及时发布国内外心理矫正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 交流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典型, 促进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 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构成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心理矫正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矫正的有效途径, 是我们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琤.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现状与思考[J].犯罪研究, 2007

[2]金碧华, 潘菲.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矛盾心理问题 篇9

关键词:《叫魂》,官僚机器,矛盾心理

孔飞力在《叫魂》中, 将乾隆时代的政治制度称之为“官僚君主制”, 由官僚与君主两者构成, 官僚机器便是官僚这一群体之有机组成体, 而这两者的矛盾运动也就构成了这个制度的运转。但作为东方传统专制国家, 中国君主的职能也远非马克思韦伯所论述的, 是一个“最高级官僚”, 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现就乾隆帝对官僚机器的矛盾心理予以分析。

一、民族深处的恐惧和矛盾

清代的统治阶级主要是由满族人所构成, 满族入关前已与中国其他之外族不同。努尔哈赤起源于建州女真, 一开始便有着在满族人中比较高的汉化素养。而且占据中国后, 汉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在占绝大多数的汉人之中已经汉化了的满人得如何防止自己变为汉人?这构成了民族深处的恐惧。所以自清代建立, 汉化一直是一个内心深处最敏感的话题, 陷于极端敏感以至于不说或者坚决否认有此类问题, 以防止他人注意的程度。比如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所写:“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 入为中国之主, 妄生此疆彼界之私, 遂故为讪谤诋讥之说耳。不知本朝之为满洲, 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 文王为西夷之人, 曾何损于圣德乎?”形成了一方面在公开场合消弭民族区别, 一方面在内心对民族问题极端敏感的局面。

具体到乾隆这个人身上, 一方面他是清帝国的统治者, 他代表着整个满洲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看法,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着个人好恶的专制君主。他的这两种角色和情绪的转换让他对这种官僚机器充满了矛盾。首先, 他是代表着满洲统治阶级的统治者, 在这个角度上说, 这种民族深处的恐惧和矛盾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厌恶江南的一切, 在他眼里, 江南代表着整个汉文化的高峰:浮华、美丽、怯懦、富足。他认为江南会腐蚀满洲美好的品格, 并且一旦调任江南官职的满洲官员犯罪或者行政失误, 乾隆会将其归罪于江南文化的侵蚀, 而另一方面, 乾隆又羡慕江南的富足和浮华。

于是, 江南的叫魂案一发生, 当乾隆从秘密渠道得知后, 他那绷紧的弦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汉化、欺瞒、剪辫。而在他眼中, 这几个都是对他所代表的满洲统治阶级的宣战:江南文化腐蚀着满洲的美德, 地方官的欺瞒削弱了他的控制力, 而剪辩则更是简单粗暴的指向一个结果:谋反。在这种情况下, 乾隆决定大张旗鼓的进行对于叫魂案的调查和抓捕。而这种大张旗鼓却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表现出来, 那便是在与臣下的交谈中, 从不谈民族问题, 而是就事论事。这给我们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他不信任这些官僚。事实上, 乾隆的看法正确了, 很快, 叫魂案便从阻止谋反行为发生这种目的转变成了整肃官僚机构的目的。

二、在叫魂案中双方的矛盾运动

在叫魂案爆发过程中, 官僚们并没有报告给乾隆。官员试图将此事地方化以规避不必要的责任。官僚们知道, 如果事件可以在他的辖区就地解决, 他就不会收到君主反复无常的干预, 也不会使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所以, 官员们不约而同遵循这“常规化”的原则, 并没有将剪辩妖术和政治联系起来, 也就没有向中央报告。但是, 乾隆有着自己的秘密渠道。很快, 乾隆便知道了发生在江南的叫魂案, 信息是一种权力, 也是一种力量。地方政府向他瞒报毫无疑问的损害了他的权力。

随着叫魂案调查当中破绽的增多, 乾隆也逐渐从调查案件变为了整肃官僚。一方面命令各省将重要的叫魂嫌犯解往北京、承德, 由军机大臣直接审查;另一方面对各省施加压力。随着案情的展开, 叫魂案越来越成了他与各省官僚间的暗中较劲, 仅仅是为了整肃他们, 清剿也必须毫不犹豫地继续下去。但是, 直到现在乾隆并未处罚过一个官员。显然, 乾隆在准备秋后算帐。

军机大臣通过押解回京犯人审讯发现整个叫魂案根本就是一场冤案。他们不得不从考虑从协助乾隆进行调查转为进行对此事之善后。乾隆很快接受了建议, 下令停止清剿。但于此同时乾隆并不承认此事的错误, 仍然坚持叫魂妖术依然存在, 只是由于官僚们的怠惰才使得首恶逍遥法外。这种说法下, 乾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各级官僚加以清算。绝大多数官僚都因玩忽职守而受降职、革职和流放的处罚, 包括六名现任和前任江浙督抚。相比之下, 在清剿中给朝廷制造了最多麻烦的山东巡抚富尼汉 (所有关于叫魂阴谋的供词都是山东嫌犯在重刑之下编造出来的) 却只受到相当轻微的责罚:他被贬为山西布政使, 革职留任。当然这是乾隆在为自己开脱。

三、乾隆对官僚机器的矛盾心理

从叫魂案的始末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对整个官僚系统的态度。一方面他警觉的意识到官僚系统篡夺了他的权力, 但另一方面他不得不依靠官僚制度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作。在马克思韦伯的论述当中, 官僚就其本性来说, 倾向于按常规办事。从积极的方面来说, 这种倾向有助于政治的理性化发展, 但其消极方面则是助长官僚主义的惰性。官僚制常规权力的发展必然对君主的专断权力造成威胁。君主的专断权力和官僚的常规权力相互消长排斥。

乾隆对此也是矛盾的, 如何在维持官僚机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来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乾隆使用了孔飞力所概括的, 名叫“政治罪”的燃料。政治罪指的是威胁帝国安全的各种形式的谋反, 它们是超出常规的非常事件, 无法由官僚制度的行政常规来处理。这种非常的形势给了君主极大的自由来动员、驱策和整肃他的官僚, 并强化他对官僚机器的控制。在叫魂危机中, 乾隆正是利用了叫魂案这样的非常事件, 迫使整个官僚机器把清剿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 并以清剿的表现来赏罚官僚, 从而强化他对官僚的控制。而清剿到了叫魂案被明确为子虚乌有时乾隆便停止了追查。这也印证了乾隆对官僚机器自相矛盾的期待:一方面他鼓励官僚因循守旧, 比如乾隆在评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说:“且使为宰相者, 居然以天下治乱为己任, 而目无其君, 此尤大不可也。”另一方面乾隆又希望官僚能够完美的执行他的命令。在叫魂案中, 乾隆在面对官僚面对有谋反色彩的叫魂案无动于衷的态度所震怒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种矛盾, 但这种矛盾是追求专制权力的最大化的必然表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 乾隆成功了, 他整肃了整个官僚机器, 并且使事态得以在他能够控制的范围内结束。但另一方面, 他又失败了, 官僚机器依旧如此, 整肃也只是换人和处分而已, 他与官僚机器的斗争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1]雍正.大义觉迷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9.2.

[2]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4:357.

矛盾心理问题 篇10

共生性是指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强调增强建设性, 通过合作互助, 实现对立面双赢。这一特征为对立面的结合开辟了新模式:不是一方吃掉一方, 而是追求整合、双赢。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我们过去把对立面的关系理解得过于狭隘, 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几乎无视它们有互助和协作的一面。其实, 对立的双方有相互一致的共同方面, 可以相互结合, 迸发出比对立面斗争更大的力量和作用。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过去固守的思维方式, 工作理念也在戛然转变, 如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些时尚词语:“互惠双赢”、“多元共谋”、“并行不悖”、“和而不同”、“皆大欢喜”……就是佐证。目前, 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现有的维稳思路和工作方式不但难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 反而导致“越维越乱”的恶性循环。如何凝聚共识, 减少矛盾多发, 达到双赢而不是两败俱伤, 确乎是各级政府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学会运用融合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中华文明的主要思想就在于“合”, 而这个“合”指的就是融合。现在社会事物纷繁复杂, 事物的联系更加广泛。我认为, 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一面, 也有统一的一面, 然后也有融合的一面。事实证明, “把很多看似对立的事物融合于一身”, 使矛盾冲突呈现潜在的、非暴力的、可控的、受调节的特点, 是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的。见仁见智、互擅胜筹、相互容纳, 集思广益, 是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公共理性, 更是一种襟怀、一种气度、一种雅量。

事物具有对立统一性, 做任何抉择, 都会顾此失彼, 简单的“统一”无法彻底解决矛盾对立;一分为二“对立”起来, 则会失去部分事物。而如果进行融合, 创新出新的事物, 实现既能顾此又能兼彼, 才能实现双赢。然而, 现在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多种价值观叠加, 冲突比以往来得更猛烈。纵观这一时期的信访活动, 面临着许多困扰。有的地方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采取“销号”、“截坊”等手段, 损害了信访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而“贿买”、“收买”, 又将复杂的现实矛盾转化为庸俗的经济问题, 破坏了信访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信访本是为密切联系群众, 现在却将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看成是不稳定因素;信访本是为了落实宪法赋予群众的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 现在却在花钱稳控中损害了信访民众的基本权利。更重要的是, 花钱买来的稳定是假象, 它不利于中央真正了解基层的情况, “贿买”、“收买”信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信访民众的期望值, 在客观上鼓励了“信访钉子户”的产生。我们将视线拉长就会发现, 我们似乎正在遭遇越来越多负和博弈, 这种负和博弈, 即双方博弈的结果总是所得小于所失, 在不少方面我们不是共同进步, 而是两败俱伤。

去年河北省承德市牛圈子沟镇村民66岁的王秀珍找镇领导反映拆迁补偿问题, 镇党委书记甩下一句“要跳楼, 去五楼”的话后扬长而去;今年又相继出现了, 河南睢县一农民因欲使用乡长茶杯喝水, 双方冲突后被拘;福建省南平市委书记雷春美在医院看望重伤小学生时, 遭一名妇女下跪喊冤。该妇女被以“违反信访条例”为由拘留。后又出现了千名农民集体下跪事件, 跪倒辽宁省庄河市市长。还有, 前一段发生的“罗彩霞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 引发了严重的“官民”对立。但现在确有部分官员宁愿躲在办公室里悠哉游哉, 也不愿意拿出一点精力解决民众诉求和化解民怨, 宁愿提高行政成本, 也不能向信访者妥协。殊不知, “有一种和谐叫妥协, 有一种威信叫明智。”表面上是吃了亏, 实际上是互惠互利, 是微笑转身, 是成熟的表现。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这么做, 同时也让我们心灵在那一刻多了 (下转229页) (上接227页) 些安宁和成就感, 毕竟做了一件好事, 举手之劳。

如市长大人出来见上农民一面, 甚至提前介入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 自己的乌纱帽不仅不会被摘, 反而会受到嘉奖。当民众一再失望, 就必然陷入绝望, 从而“破罐子破摔”, 哀莫大于心死。有些时候, 共识似乎越来越难达到, 人们总是按捺不住越来越大的火气。比如, 不少官员一看到民众表达不满就眉头紧锁、冷若冰霜, 甚至恼羞成怒。与此同时, 不少老百姓也对部分官员失去信心, 他们不再乞求, 不再信法, 开始迷信暴力等其他手段。其实, 如果官员多一点节制, 或者多一点宽容, 许多矛盾完全可以用融合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而不必弄得舆论哗然。

用融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关键是要找准矛盾的“融合点”。如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往往产生矛盾, 对立起来, 通常思维是既保护生态, 又发展工业。而融合带给的是要创新出一条新的工业, 是一种全新的发展, 称之为生态工业。在生态工业框架下, 生态与工业相互依存, 互相促进, 生态环境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促进了生态保护。因此融合是建立在所有事物创新的基础上, 创出一个新事物, 是观察复杂多变世界, 解决复杂多变问题的一种方式, 是所有事物特色的集中体现, 任何事物都有能在融合后新的事物中获得体现, 以达到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融”为消除矛盾, 消除对立, “合”则为创新新事物。“融合”则就是把矛盾对立的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变化、创新, 使各事物和谐共存, 从而融合成一新的事物。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 大千世界本来就多元。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 这个“可以把很多看似对立的品格集于一身”的人, 面对当年“可以包产到队, 不能到组”、“可以包产到组, 但不可到户”的“大是大非”的诘难, 以充分的事实说明:“可以包产到队, 可以包产到组, 也可以包干到户”, 给争论了三十年的“原则”问题以明确的答案, 迅即给广袤的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杜老本人也因此获得中国发展百人奖终身成就奖, 他的有名的“可以……可以……也可以”的表述, 日后也被人称之为杜氏“公式”。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 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 保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 充分认识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努力克服松懈麻痹和畏难发愁情绪,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有学者说:“信访”就是人民群众相“信”党和政府才来“访”求, 通过协调解决反映的问题, 消除“人”的怨“言”。因此, 正如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所言:“信访”就是一种“信任的访问”!我们各级领导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体现和贯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只有正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始终把心与人民群众贴在一起, 时刻关注群众的急难盼怨, 带着感情做好工作, 学会运用融合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信访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就曾精辟总结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和优势:“兼和为上———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是价值的最高准衡”。他说:“合多为一谓之兼, 既多且一谓之和”, “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 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兼容和谐, 辩证整合, 理应成为当今文艺审美思维的遵循原则。我认为, “融合”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传统融合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是解决当前信访问题实现双赢的一种好办法。它的思想源泉、思维方式, 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的, 是认识世界、分析世界、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思维。

摘要:融合思维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作为事物运动普遍规律的对立统一规律, 认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具有对立属性, 又具有同一属性,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互相排斥, 体现着对立面彼此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内在、有机、不可分割的联系, 体现着对立面之间互相吸引的趋势。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 鉴于不同历史使命的不同要求,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要构建和谐社会, 大力倡导融合思维无疑是必然的选择。

青少年的心理矛盾与对策 篇11

独立性与依赖性

进入青春期后,一方面,青少年“成人感”迅速膨胀,使他们在思想、言行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反对权威,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甚至与家长“战火”频繁。有时还没听清父母说什么话,只看到家长怀疑的表情就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老师等长辈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者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做抉择;同时,在经济上,大多数青少年还得依靠父母,对家庭的习惯性依赖仍然存在。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一位母亲的心里话:

我发现儿子上初中之后变得很古怪。开始,我还像他上小学时一样过问他的学习,每天吃完饭问问他学到哪儿了,想帮他背背、默默。可是他说:“我都上初中了,你别管我了不行吗?”总把我往外推。有三四天时间,我看我的电视没理他,他却说:“你就知道看电视,也不关心关心我,这道数学题我不会,你快来看看啊!”倒成了我不关心他了!我有时候周末要加班,连着一个月没歇,没想到儿子打来电话问我:“你今天又不歇啊?”我好像都看到了他脸上的遗憾,就推掉了手头的工作赶回家。本想和他好好聊聊,可他倒好,高高兴兴把我迎进门后就又把门一关,回他自己屋去了。简直莫名其妙!

这是个很典型的事例。一方面青少年朋友非常想有自己的空间,证明自己的能力,可遇到困难后又不愿意自己承担,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与帮助。而且,他们还很怀念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生活,感觉那样有安全感。青少年朋友,请仔细想一想,这位朋友的身上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

我们青少年朋友要想真正独立,就要尽量尝试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在独立处理事情中增长才干。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不妨虚心地向父母、同学请教,与父母、同学进行心平气和地沟通,把自己的愿望、要求告诉他们。

闭锁性与强烈交往的需要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秘密,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中更会有许多小秘密。青少年朋友,你是不是这样?珍藏心中的秘密,是青少年珍视自我、保护自我的一种表现,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他们愿意呆在自己的小屋里,给抽屉加上一把锁,抱着自己的日记本写啊写。原来开朗的性格变得沉默了。这一时期自尊心的增强,使青少年更希望别人看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此,有的青少年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暴露自己心中的“秘密”“缺点”,对人、对事有一定的戒备心理。行动上则具有文饰和内隐的特点,经常有意地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和真实的思想感情轻易地向他人吐露。这表明了我们青少年心理的闭锁性。

这种闭锁性会导致青少年朋友与父母、师长及熟悉的人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由于感到缺乏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他们容易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造成自卑、苦闷等心理感受,这也会给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增加困难。

青少年这种心理的闭锁性与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大而产生的强烈交往需要之间,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16岁的虹是一位文静内向的女孩儿,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小时候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经常把她一个人反锁在家里,使她很少与人交往。久而久之,虹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敏感多疑,处处设防,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虹的自尊心特别强,无论对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习的成绩、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还是自己的仪表长相、言谈举止,都十分关注,甚至达到了“斤斤计较”“求全责备”的地步。

一次体育课上练习背跃式跳高,本来就不擅长运动的她,一紧张还没到横杆儿前就起跳了,结果摔了个仰面朝天。连体育老师都给逗笑了,他幽默地说:“佩服!动作完成得不错,就是没碰着横杆儿。”老师的玩笑话逗得同学们更是哄堂大笑,也不知道哪个男同学给她起了个“鲤鱼”的绰号,这绰号立刻在全班叫响。虹的脸羞得通红,“这下可出丑了!”她好几个星期都低着头走路,生怕同学们嘲笑。后来发展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她也表现得非常局促、尴尬,常常说不出话来。这时,她是多么需要同学的帮助啊,但因为她的孤傲,大家什么都不敢说,生怕伤了她的自尊心。她看着别的同学之间有说有笑,自己却如此孤独,十分痛苦,甚至想到以死了却一生。

过度的自我保护,让她放弃了与外界的接触,拒绝与他人沟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个人空间里,却又常常无法抑制自己对人际温暖、友情的渴求,总是幻想别人能不计较她的冷漠和傲慢,主动地接近关心她。

有位自杀身亡的年轻人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我感到人情冷漠,特别孤独。如果此时有人哪怕跟我说上一句话,我也不会自寻短见。可是,我与人没有交往,我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无奈,我只好诀别人间。”

有许多青少年朋友与虹、自杀的年轻人一样,只要求别人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却不愿意主动地走出自我,积极与他人沟通。其实,与人沟通并不难,只要能迈出小小的一步,哪怕只向别人点一点头、给一个微笑、打一声招呼,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回应。请青少年朋友相信,放弃自我防卫,主动地与人沟通,你就一定会获得温暖和友谊。

情感与理智

青少年情感异常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他们虽然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處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动而感情用事,常常伤了和气,误了事,事后又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文,一天放学刚出校门,就被迎面骑过来的一辆自行车撞倒,那人反说是小文的责任。幸好同班同学小刚过来,一个健步上去揪住了对方的领口,与他理论了两句,对方一看来者不善,也就没有再纠缠。小刚是班上出了名的“打手”,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事后,小刚告诉小文:“就得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还邀请他一起去见见世面。小文出于感激,又一时好奇,就跟他到了另一所学校的门外。他们刚一到,就看见两队人马,一副剑拔弩张的气势。话不投机,小刚就与他们打起来了。开始,小文只是在旁边观战,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小刚就要吃亏了,小文马上奋不顾身地参加了战斗。事后,小刚“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队伍。小文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伤害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一方面又认为小刚对自己有恩在先,拒绝了人家不够朋友,左右为难,心里非常焦虑。

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小文终于理智地拒绝了小刚。感激归感激,但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道德的底线,更要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不久后,一位被打的学生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小刚等人被分别处以2 000元罚款,并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想起这件事,小文就后怕,但同时也非常庆幸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青少年的情感往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诱惑。重“义气”,崇尚“为哥们儿两肋插刀”,使他们遇事不能冷静思考,让所谓的“正义感”“同情心”“报恩”等想法支配自己,头脑一发热,就“挺身而出”。往往只要一人提议,大伙就不分是非,不计后果,共同响应,甚至违法、犯罪。青少年朋友们,在感情冲动时,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片刻,向小文学习,用理智战胜感情。

理想与现实

青少年多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考试、升学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陷入绝望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笔者在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个事例:

小睿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在做教师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他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诚实正直、嫉恶如仇。他读了许多中外政治、历史书籍,追求理想主义的社会,对现实有自己的看法,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是他看问题往往缺乏辩证的、全面的观点,过于偏激,对挫折、困难估计不足,常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内心十分痛苦。

像小睿这样的青少年在现实中不乏其人。成熟的青少年应该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的进步、光明和不足,认识到一些不够公正、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立足学习知识、本领,立志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贡献社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实事改变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在不能改变时,要能够接受它。

矛盾心理问题 篇12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的矛盾性问题

1. 普遍适用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 高校的招生数量大规模增长,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必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 使建档工作成为一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因而, 在建档工作中必须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采取各种措施, 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完成该项工作。普遍适用性原则要求各个高校在心理档案的建档过程中,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精心筛选建档内容, 减少不必要的内容。建档内容应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能够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料。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指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既往心理健康状况、个人受教育简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通过心理测评获得, 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大学生人格问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大学生心理建档过程中, 必须侧重选择对学生有显著影响的项目作为建档内容, 从而节省各种资源。第二, 尽可能以问卷调查和测评为主, 并采用电脑输入统计, 这样可以省去大量查常模、画图表的时间, 也能够提供对结果的基本解释。而且, 对人员配备的要求也可以相对降低, 通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第三, 以团体心理测验为主, 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评, 从而快速、大规模地获得心理数据。

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在每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 且建档项目基本一致, 最终将导致建档内容的共性较大, 缺乏个性。然而, 每个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其心理特性也千差万别。因而, 在建档过程中, 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性, 针对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建立具有独特性内容的心理档案, 这样才能够反映出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也只有建立了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档案, 才能实现其建档价值, 才能实现“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

2. 保密性与公开性的矛盾。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对其病人或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予以保密;这些资料应单独保管, 不应列入医院其他病历之中。”大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籍档案同为档案, 都具有保密性, 但心理档案的密级更高。一旦毫无保留地公开, 必将会对学生特别是有心理异常的学生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保密机制。

然而, 从心理档案的价值来看, 心理档案提供的个人信息以及心理素质状态, 在高校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及就业推荐等方面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心理档案应该在大学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起到积极作用。有学者就曾提出心理档案具有预防、参照、自我教育、推荐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 必将需要心理档案向相关部门公开公布, 从而使学校领导、辅导员、教师、家长以及就业指导部门甚至是学生就业工作单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特征, 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价值。

3. 静态的数据集合与动态的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档案作为历史记录, 一旦形成, 不可避免具有静态性。加之, 各个高校建立心理档案之后的管理也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存于数据库中的电子档案, 其形成后便被束之高阁, 成为静态的数据集合, 其内容很少随着学生身心发展而适时更新。

但是, 心理现象并不是凝固的、静止的。个体从出生到成人, 其心理活动也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随着学生的成长, 原来的学生心理状况可能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现时的心理特点, 所谓此时非彼时。这就要求心理档案必须动起来, 通过收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材料, 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进行追踪记录, 定期施测和分析学生的个性、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资料, 获得实时数据, 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判断,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针对建档过程中矛盾性问题的对策

1. 个体性与普适性并重, 侧重个性化档案建设。

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使其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建立心理档案的工作量非常大, 各个高校在建立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普遍适用性原则, 充分考虑建档内容、测试方法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法, 才能使建档工作具有可行性, 高效率、快速地完成建档任务。

然而, 目前各个高校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 注重普适性原则, 忽视了个性化建设, 造成档案共性内容太多, 难以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使档案的参考价值变小。心理档案作为个人档案, 必须侧重个性化建设, 有针对性的建立个人档案内容, 为“危机干预”做充分的准备, 使心理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根据已有的心理档案内容, 对学生分门别类, 在不同类别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深层次建立心理档案。教育者还应根据工作经验, 对属于易发问题群体的学生, 进行深度测试、访谈, 以便将来进行危机干预时能提供更为全面的素材。

2. 保密性与公开性并重, 以保密性原则为主。

心理档案有必要公开, 否则不能实现心理档案的价值。比如, 可以将每个班级心理档案的整体状况呈现给所属学院的辅导员和相关教师, 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 当某个学生的现状危及其个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 或者将会给别人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时, 其个人的心理档案资料则有必要向有关个人或组织提供, 以将危害降到最低, 为成功进行危机干预提供基础性数据。

心理档案必须以保密性为主, 否则无法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价值则更无从谈起。心理档案的建立, 必须由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 建立以后, 则根据档案的内容确定保密等级, 不能随意公开心理档案的内容, 即使是上述情况的公开, 也要在保密的基础之上, 尽量做到保护学生的隐私, 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产生信任,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心理档案的真实性。

3. 更新数据, 动态管理心理档案。

档案是静态的, 而学生心理则是随时变化的。心理档案若想发挥价值, 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要记载完整的资料, 包括学生过去的情况、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档案的管理也要动起来, 捕捉记载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建档者首先通过观察、测评、诊断、评估等方式记录各种资料 (包括学生的在校表现、需辅导的心理问题等非测验型资料和智力测验、个性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测验型资料) , 以使档案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 建档者还需要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对于一些心理咨询记录, 要将咨询的时间与次数、主述、症状表现、诊断意见、咨询方法与过程、咨询效果、接访老师等做好整理, 及时归入学生心理档案之中。高校应该把持续充实心理档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日常性工作内容, 持续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建立定期、不定期心理档案内容更新制度, 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心理档案资料, 实现心理档案的动态管理。只有将大学生心理档案建成一个动态的档案, 才能使其提供的材料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 从而发挥心理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 1999 (3) .

[2]彭移风.当前高校建立心理档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兰台世界, 2006 (18) .

[3]傅文第.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若干问题的认识[J].职教通讯, 2001 (12) .

[4]王景芝.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之我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0 (2) .

上一篇:科技报道下一篇:航空装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