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矛盾(精选12篇)
就业结构矛盾 篇1
摘要:在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原因的基础上, 从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升就业“原动力”、政府加强就业保障建设, 优化就业“软环境”、高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就业“硬实力”、用人单位实施人才留驻工程, 提升就业“归属感”、家庭和亲朋加强情感支持, 提供就业“支持力”等五个方面, 提出解决就业结构矛盾的有效途径, 对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结构性矛盾,职业规划,就业保障,归属感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趋缓, 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总量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矛盾、区域性结构矛盾问题, 以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职业吻合度低、薪水低、半年离职率高等就业质量偏低问题接踵而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有专家指出, 社会发展到中上等收入阶段, 结构性失业加上经济周期总量增长速度放慢, 出现所谓高失业问题, 会给社会带来很大威胁。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 市场供需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是第一类结构性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 供给总量已经过大, 从我国现有的结构和职位空缺性质来看, 供求矛盾已经十分突出。【1】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其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往往快于高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速度,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甚至提前预判好劳动力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也没能打好这个时间差。麦肯锡2004年的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培养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实用技能与语言技能的要求, 此外据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 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市场需求和实际就业能力之间的差异或不匹配, 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表现。
(二) 学科结构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学科结构问题,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 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会直接导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校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培养也不够及时有效等。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等问题。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 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 高职高专为62%, 其中, 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43%, 高职高专为38%。【4】
(三) 自身期望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大学生自身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在就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 追求待遇、相互攀比等现象。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地域、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人职匹配等要求较高, 把一些偏远地区单位、基层单位、中小企业直招之门外, 表现为“想去的单位去不了, 可以去的单位又不想去”的尴尬情况。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 2012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 占24.1%;泛渤海区域 (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 占24.9%;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占20.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城市类型中,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 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 54%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5】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一) 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升就业“原动力”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其个人的能力、文化素质以及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毕业生的个人核心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此,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毕业生个人的核心能力, 这就需要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1. 正确定位, 合理规划
很多毕业生毕业之后, 直接拿着自己的简历和相关证书去面试求职, 几年之内换掉多次工作, 这是没有做好正确自我定位的后果, 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在职拼搏的人士, 都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学毕业生, 通过对自身合理的定位, 进行职业规划, 不仅可以做到了解自我, 更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估计自己的能力, 评价自己的智慧, 确认自己的性格, 找出自己的特点, 发现自己的兴趣, 明确自己的优势, 衡量自己的差距, 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并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 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6】
2. 转变观念, 调整心态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毕业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一心想做“白领”, 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 挤在大城市、大企业, 从而大学生求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东部多, 西部少;城市多, 农村少;大企业多, 私企少。【7】毕业生个人要改变思维定势, 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认识正确的就业形势, 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 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在社会每个行业之中, 总会有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要有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 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 主动磨练, 增强适应能力
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大学生在校期间, 在完善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更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 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科技竞赛, 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使自己能够较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适应岗位要求。
(二) 政府加强就业保障建设, 优化就业“软环境”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纯粹利用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存有问题的, 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或市场力量是不够的, 还需要政府介入。因而, 政府作为民生的维护者, 它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 研究落实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相关政策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首先要政策先行。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研究制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从政策落实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提高政策效应的含金量, 把各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扶持政策, 通过具体有效的工作, 真正落实到实处, 落实到人头。例如抓紧落实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创业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 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形式的税收减免, 从而鼓励民营企业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需求等。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几年,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但是其中一些政策只是方向上的指导, 操作性较差。其中一些政策在执行中缺乏执行力, 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因此,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督力度, 切实落实好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责任, 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自由的择业环境。
2. 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创造良好环境
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 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政府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培育与调控, 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整合, 统一协调人力资源市场, 消除日趋突出的供需矛盾, 增强就业服务功能, 取消阻碍就业的政策性障碍, 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8】此外, 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维护就业公平、公正, 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尽量规避不公平现象, 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 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应当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
(三) 高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就业“硬实力”
人才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如果说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 政府、高校部门举办的招聘次数再多, 参会企业规模再大, 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问题也是解决不好的。因此高校的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一环。
1. 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 适应社会需求导向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 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主要原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 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问题, 会直接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 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紧跟市场动态, 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此外, 高校还应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流向和职业特点, 进行专业改革,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可以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 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是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 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9】在当前时期,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 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 努力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近年来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职业吻合度低, 这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有很大关系, 要培养学生立足自身就业能力实际, 着眼长远职业发展。在就业指导中, 尊重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异, 实施分类指导与服务,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实现学校毕业生高层次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参与创业人数的稳定增长。
3. 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 推动内涵发展, 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10】这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高校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 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评价机制, 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全面、客观挖掘相关就业数据, 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 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切入点、以科学的调查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调查为保障, 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研、毕业校友访谈等途径, 积极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 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四) 用人单位实施人才留驻工程, 提升就业“归属感”
从经济学角度看,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商品, 用人单位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11】用人单位所给予大学生的工作福利保障的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性, 工作岗位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等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 规范用工行为, 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也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劳动用工制度的需要。当前, 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用人单位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是比很多大中型企业高的多, 甚至要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都要好。但是, 很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在设计大学生一些切实利益方面相关问题, 大学毕业生的转正定级、档案管理、医疗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缺少一定规范。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经常发生纠纷, 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应规范用工行为, 为大学生提高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消除大学生的发展顾虑。
2. 优化工作环境, 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等方面制订出一些政策, 让员工在享受这些政策的同时更能够做到安心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 更能够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 更有利于处理好双方的劳资关系, 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比如, 有些企业通过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廉租住房、适当改善毕业生的福利, 加强毕业生的社会保障, 从而解决毕业生职业吻合度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五) 家庭和亲朋加强情感支持, 提供就业“支持力”
子女有一个理想的工作, 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因此, 要重视发挥家庭情感对子女就业工作的支持力, 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1. 转变对成功的观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很多时候, 家长们的操心最终过了头, 反而无意中成为了孩子就业路上的阻力。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观不正确, 却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把孩子当作工具, 一味要求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 喜欢叫子女做官、进国企, 不希望下基层去中小企业。全然不顾孩子的感觉, 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 在子女就业问题上, 家长观念亦须转变, 作为父母, 对子女的就业可以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但不应阻止孩子的就业选择。
2. 家庭的情感支持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大靠山。有研究指出, 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 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 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丰富的阅历和人脉关系, 完全有能力对子女的就业起着辅助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这时候的情感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就业父母要给予百分之百的支持与理解。父母在子女就业过程中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 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要多听听子女的想法, 选择工作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结束语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因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迅猛变化, 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变和教育结构的改变, 适应不了经济结构发展的迅速变化, 进而产生了摩擦, 这样的摩擦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它需要靠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 以及专业、知识、训练体系的改革才能加以改变。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设计到政府、高校、家庭、企业以及学生个体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整体上来讲, 毕业生个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前提;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 积极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是重要保障;高校培养部门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 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加强就反馈机制的构建是重点;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优化工作环境, 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是关键;同时, 毕业生家庭中亲朋好友的精神支持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3]曾湘泉, 李小曼.破解结构矛盾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3/14:22-23.
[2]陈志华.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3) :65-66.
[4][5]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麦可思研究院, 2011版:42-84.
[6]董文波.基于高校内部因素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途径[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3) :9-10.
[7]张琳.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6) :44-45.
[8]李强.浅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J].教育与职业, 2009 (12) :147.
[9]方明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我见[J].就业与保障, 2010 (12) :24.
[10]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01) :4-5.
[11]叶德斌.大学生就业的三维一体思考——对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层面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52-53.
就业结构矛盾 篇2
。曾几何时,他们被称为天之骄子,而今,他们的就业状况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毕业生近2万
接收总量有史最多
“原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万金油’,好找工作,可如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一下子毕业那么多人, 竞争太激烈了,弄
得我们‘高不成低不就’的,有好多同学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杜讲起自己专业的今非昔比,满脸委屈。
烟台大学法学专业的小王,有着与小杜类似的处境。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只有考取国家律师资格认证之后才能进入公检法部门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司法考试的难度不亚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在经历了无数次碰壁之后,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进入开发区某汽车公司从事营销工作。
随着山东省“东部突破烟台”的战略部署和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烟台在国内城市中也具有越来越强的“磁力”。近几年,不但吸引着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而且大学毕业后“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的人也越来越多。据市人事部门统计,今年我市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预计接收总量接近2万人,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而另一方面,各大招聘企业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正在不断提高,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面临着巨大压力。
两大矛盾
阻碍大学生就业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我市接收的毕业生数量急剧扩大,仅以非师范类本科生为例,达到4527人,达到5949人,分别比增长51.4%和98.96%。这给就业带来一定压力,也使应届毕业生考研持续升温。
“我们班像我这样的‘考研专业户’还有四五个,都住在附近。”在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周边,租住着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准备利用学校的资源继续着他们的考研事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小李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自己把济南、青岛、淄博等省内的大城市几乎逛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卖猪肉、当保姆、在餐厅做服务员的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考研反而成了逃避就业的最好选择。” 无奈的小李反问记者:“找个工作咋就这么难?”
“高校扩招并不是引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两大矛盾才是妨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原因。”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矫庆强对就业难的症结所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矛盾之一,是大学生的职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存在偏差。今年,我市有关部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及在校生在选择个人的职业方向时,还往往是从自身的爱好出发,对国家需要和社会实际需求缺乏考虑。今年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要比选择“制造业”、“服务业”的人数高出近20个百分点,这与我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存在较大偏差。而从过去5年的情况看,真正能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而不受在校生青睐的非国有单位则吸纳了近40%的毕业生。这表明,尽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整体上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与历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由于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势必产生毕业生就业困难与有业不就的奇怪现象。
矛盾之二,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不匹配。紧缺专业严重缺乏与大众化专业明显过剩的矛盾在很多县市区同时存在。此外,业务技能和实践能力也不能匹配,由于部分学校盲目扩招,造成学用脱节,毕业生的业务水平、操作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比,有很大距离。
出台政策
我市鼓励基层就业
“只要能在烟台市区里工作,给我多少钱都去!”这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赵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小赵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年初,莱阳某知名食品企业录用他为企业内刊编辑,这对于专业对口的他实属求之不得,但他却因为该企业驻地在县市区最终放弃了工作机会。
受经济基础、对外知名度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也成为“城市”就业难的又一隐患。据统计,在我市周边的县市区中,莱州、招远、龙口每年生源总量为1000-2000人,而每年返回其生源地的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仅为10%-20%,其中,每年回长岛的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还不到10人。相比之下,实力薄弱的乡镇企业更是远远达不到每年毕业生返回50%以上的需求。
据了解,我市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到农村或基层创业、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落户、转正定级、工资待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公务员报考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教育部门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和民办学校任教,近3年先后有2000多名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县级人事部门每月到乡镇举办人才交流会,定期为重点乡镇选送人才,并会同组织部门选调优秀毕业生进村、到企业挂职。记者 夏丹
相关链接
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
7月18日讯(记者 夏丹 )记者从市人事局获悉,为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市驻烟高校以及市属大中专学校都成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专人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据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矫庆强介绍,我市驻烟高校、市属大中专学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成立了人才测评机构;在市属中专学校培养了高、中级就业指导师130多人,开展就业指导2万多人次,加强了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其中,烟台大学在驻烟高校中首开先河,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列入今年大一课程。
近4成毕业生进入非国企
7月18日讯(记者 夏丹 通讯员 矫庆强)日前,记者从市人事局有关部门获悉,五年来我市在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到38.8%,非国有单位逐渐成为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就业指导作用的日益凸现,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有所转变,不再一味追求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选择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较快上升趋势。从调查的情况看,过去五年我市已就业的毕业生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13179人,占25.9%;在国有企业工作的11382人,占22.4%;升学、出国和灵活就业的6562人,占12.9%;在非国有单位工作的19750人,占到38.8%。与20相比,20选择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提高了4.8个百分点。
新闻延伸
博硕3.4%,中专以下34.4%
学历需求首次呈金字塔型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夏丹 通讯员 矫庆强)今年,我市毕业生需求总量保持较快增长,需求毕业生学历层次首次呈现比较合理的金字塔型。
按需求毕业生的学历划分,博士、硕士687人,占需求总量的3.4%;本科毕业生5875人,占29.2%;专科6661人,占33%,中专以下6946人,占34.4%。与往年相比,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专科以下毕业生需求数量增长较大,学历层次由高到低呈现比较合理的金字塔型,这是我市首次出现这种情况,充分说明我市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趋于理性,对高层次人才渴望程度有所增加,但在中低端人才的使用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合理性。
需求专业和岗位前十位分别是:市场营销3292人,占16.5%;机械类3088人,占15.4%;技工1350人,占6.7%;电子电力1305人,占6.5%;建筑房产1272人,占6.4%;化学化工1232人,占6.2%;经营管理1185人,占5.9%;服务后勤1130人,占5.6%;计算机798人,占4%;财务会计777人,占3.9%。
专家声音
适合的岗位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针对毕业生在就业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烟台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李t老师,希望他能给毕业生一点建议和启发。
李t认为,适合的工作岗位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应届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职业时一定要慎重。仓促就业,往往带来人才浪费,对社会也是损失。就业一年半载之后再跳槽,会使毕业生在最需要积累的阶段难以打下事业基础,而短暂的工作经历也难帮助他们得到更好岗位的青睐。另外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也反对先就业后择业,哪个企业也不愿意被人才当作一个跳板。
在考研还是就业问题上,李t认为这个抉择的困惑大多来自那些因找不到理想工作而打算考研的毕业生。在做这项职业决策时,通常要注意两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即考研专业就业前景在三年后的预期如何;二是个人因素,即能力倾向、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当然这样的职业决策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有条件的大学生应该找专业职业咨询师帮助自己明确职业目标。
李t说,回家就业曾被评价为“可耻”或“没能力”等,这实际上是把职业决策和人的自尊联系起来了,应该摒弃。家人亲戚的提携作用是一种资源,同样,独立立业也是符合一类人的行为风格和职业倾向。大学生现在缺乏的就是,在作职业决策时对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个人能力倾向的了解和运用。当难以确定时,唯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想三个问题―――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分析现在拥有什么和明确自己未来想要什么。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篇3
为了顺利实现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由于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存在矛盾,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普通员工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出现“找工作难”或“就业压力大”的现象。这一困扰多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反映出在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产生的不匹配,在一批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另有一批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
一、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年~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2亿人增加到7.67亿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亿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3亿人,增长3.6%。
但从总量上看,城市青年和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居多,就业的总量压力并未减轻,但其表现形式也会更多地融于就业结构性矛盾之中。从就业压力看,正在从总量为主向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转变,未来将要更多面对的是结构性矛盾。
1.就业的总量压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就业的总量压力依然 不小。
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在十几年就业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二、三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加大和第一产业对就业需求比重的缩小,反映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3.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我国经济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的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而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技工学校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等。
4.大学生及城镇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目前,普工、一线操作工招工难伴随着技能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今后几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数量还将不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则达到727万人。各地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破产人员安置问题不断出现,城镇新生劳动力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也很大。目前,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面对不需要太多技能的岗位薪金水平不断提高,有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多读书。
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10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从国内经济形势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且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人世界经济的我国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就业压力减轻,但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每年城镇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由于户籍限制、素质技能要求、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寻找工作难度加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之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也使一些企业减少新员工吸纳,甚至排挤出部分劳动力,从而导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使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变化。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区域就业形势差别明显,东部地区求职人数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中西部地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工作环境好转,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出农民工的新选择。
nlc202309032102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2009年以来,企业工资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增速逐年加快。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有17个地区制定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 左右。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减少,在新生劳动力供给方面,大学生将占据50%左右,农民工总量特别是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增速减缓,并逐步趋于平稳。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2011年~2020年,就业年均增速将比前期下降0.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率下降约0.4个百分点。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人数减少,对经济增长将造成负面影响。
三、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今后会更加突出;就业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高校教育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劳动者能力素质和就业技能较低,职业技能培训薄弱,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偏低问题突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从影响未来就业的多种因素分析,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状况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014年,我国经济整体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从而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特别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
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出口型经济发展及就业增加。
2.劳动力供求矛盾将继续对劳动者充分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率高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每到年底,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跳槽、另觅高就的现象十分普遍,节后企业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式的招聘。二是农民工“返城流”和企业“招工流”错位导致“招工难”加剧。三是技术人才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企业对技术、高级技术等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较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迫使企业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使其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感。
四、多措并举,创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首先,在总体布局中要体现“就业优先”。通过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其次,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拓展就业空间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上,着力发展就业容量弹性最大的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产业,引导发展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服务性行业。在经济形式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企业类型上,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微小型企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2.促进就业政策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一方面,在推动与生活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下工夫,包括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形成放开搞活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在推动与生产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上下工夫,包括研发、信息、科技、物流、金融、咨询等智力密集型领域,实行鼓励支持创新研发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推动发展中,切实落实相关的便利工商登记、财政支持、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要主动跟进,在小额贷款、就业资金扶持、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条件,引导劳动者进入这些领域就业 创业。
3.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建设一批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就业集中的新型城镇,增强城镇就业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
4.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把解决好就业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使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各项经济调节政策促进就业,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5.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税费减免为创业者减轻负担。对创业开业资金缺乏的,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继续推进创业示范城市建设,健全评估机制,发挥创业引领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就业结构矛盾 篇4
关键词: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服务体系,高校毕业生
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创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异常之大,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建立健全“坚持市场导向、依托政府力量、扩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 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体质和形势的总体框架。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广番职) 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形势下不断进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使其毕业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仍然高达99%, 就业质量在逆境中不断提升。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结构性矛盾下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
1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就业服务是“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劳动者就业, 保障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 改善失业者的生存状况与条件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1]我国的就业服务共经过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模式, 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改革开放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2]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与社会、学校等参与相互补充而构成, 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体系”, [3]“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各自职能, 协调一致、有效对接, 形成齐抓共管、整体优化的格局”, [4]其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机构和学生。
1.1 加强认识,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1.1.1 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五大板块”。
广番职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 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核, 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职业设计为导航、就业指导为辅助、平台搭建为帮手、毕业生跟踪为反馈、绩效评估为考核五大板块组成的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1.2 坚持“一把手”工程、“全员”工程。
广番职始终坚持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 形成了校级和教学单位共抓的两级就业工作体系。2013年4月25日, 我校领导孟源北书记和张连绪校长与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签订了《2013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并认真贯彻落实《责任书》的各项责任条款。2013年4月27日院长张连绪与各系 (院) 主任在学校2013年就业工作会议上签订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把就业工作成效作为综合考核相关单位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1.1.3 形成就业工作规范化考核。
2004年, 广番职就已制定了《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细则》, 首次对专项工作进行规范量化考核, 并每年拨专款2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在此基础上, 我校根据不同时期就业工作要求, 不断调整考核细则, 2012年、2013年, 学院分别重新修订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方案》 (2013年为第八次修订) , 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管理机制。
1.2 认真落实“四到位”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
1.2.1 机构设立到位。
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 广番职于2001年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4月, 结合学校人事变动实际, 调整了校就业领导小组成员。
1.2.2 人员配备到位。
在队伍建设上, 广番职重视师生比例和人员业务培训。学校2012级毕业生人数是3394人, 按照“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应按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配备”的标准, 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现有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力 (含在读) 人员5人, 比例为71%, 参加过国家和省就业工作人员培训的有6人, 比例为86%。
1.2.3 经费投入到位。
在经费方面, 学校领导对就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将就业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2012、2013年, 我校分别一次划拨就业指导专项经费40万、毕业生跟踪专项经费20万、毕业生绩效评估奖金20万、毕业生费用20万、麦可思跟踪调查费用12万, 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费25万 (广州市拨10万、学校拨15万) , 学校每年均有127万经费扶持 (不含广州市拨款经费) , 主要用途为:走访企业、毕业生跟踪、系 (院) 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学院开展职业辅导活动月、供需见面会、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日常管理等。
1.2.4 场地建设到位。
2005年,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已参照省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建设了专门的办公场地:就业工作办公室 (资料室) 约100平米;就业与职业技能服务厅约150平米, 就业与职业技能服务厅采用前台式设计, 为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和职业培训考证提供便利, 提供各类电子信息、报刊阅览和就业咨询等功能, 可容纳100人, 集会议报告、招聘会、分点面试等一体化功能设计, 是学校为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专门建设的“双选”平台。
2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创新与改革成效显著
2.1 就业工作成效突出
第一, 我校近两年的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数。2012年我校初次就业率为98.52%, 2013年本校初次就业率为99%。第二, 我校在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同时, 不断对就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我校每年都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满意度调查, 根据各系院提交的2012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2012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6%, 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1%, 聘用过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本校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88%。第三, 毕业生创业成效显著。近年来, 我校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计划, 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引导, 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首批设立40个项目, 20个获省级立项, 学校资助20万元, 成功创业毕业生达14人。
2.2 就业特色工作显著
自2003年起, 每年10-12月期间,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职业教育为内核的职业辅导活动, 加强我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营造“关注职业发展、探索职业规划、探讨就业问题”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 此项活动开办十年来已有十四万多人次参与了此系列活动。
3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3.1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 报名学生数量不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是很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高职就业服务体系的整改措施
针对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 制定如下整改措施:第一, 加大对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经费投入和职业指导培训力度, 建设一支职业化、专门化的高素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第二, 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加大对“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的宣传、组织力度;第三, 加强理论学习, 深入调查研究, 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不断实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优, 打造一个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高的新局面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形成全校共同为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而努力的工作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珉.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孙源, 李业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2 (5) :244-245.
[3]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07 (4) :144-145.
就业结构矛盾 篇5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
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
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
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实行两项举措:
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外交;
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但好景不长,“中外和好”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在6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置,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了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边疆危机。80年代,法国占有越南,签订《中法新约》。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强占以重要港口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瓜分狂潮中迟来一步的美国,为自己的长远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就是由于列强侵略的步步加剧,并不断地提出新的特权要求,中外“和好”合作的局面被打破了,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顽固派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此时的清政府已丧失抵抗能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广大爱国官兵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奋起抵抗。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不少的民族英雄。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洋务运动。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学习西方文化和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推动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运动。此时,光绪帝出于夺取最高权力和不作“亡国之君”的意图,启用维新派实行变法。“百日维新”刚结束,作为民族矛盾总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揭开了序幕。“扶清灭洋”的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及阶级局限性,又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采取先“抚”后“剿”,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以上事实从不同角度说明,在第二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以后发展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确立,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侵华政策的制定,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侵略,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清政府的对策和人民的探索、抗争,诸种因素合力的结局。
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
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依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人朝廷”;而帝国主义也调整了侵略政策,“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作侵略工具,由军事侵略转变为较“温和”、隐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侵略。与此同时,清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海关、常关和盐税),都成了赔款的担保,国家财政日益困难,于是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因此,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又上升,居于主导地位。这种高涨的反清情绪,把资产阶级革命派推上了政治舞台。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同盟会一方面开展与保皇派的论战,一方面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
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清朝皇帝,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官僚统治,代替了清政府的皇帝贵族的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无天日,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人民怨声载道。帝国主义又先后以袁世凯、段祺瑞作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继续较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稍后的新文化运动。
(二)第二阶段
1、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从1919年5月至1923年底),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五四运动和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引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慑于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的声威和压力,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沿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的盟的。这样,中国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多次大规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政局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革命。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简言之,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见,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而帝国主义则是它的总后台,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表现为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继续扩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在这种形势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勃然兴起。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针对社会问题明确提出:对内要打倒军阀,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北伐战争,同样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目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反帝斗争的新高潮。“三•一八”惨案,表明段祺瑞执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它的胜利进军,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中国人民给予坚决回击,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可见,在北伐战争时期,尽管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也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当时在民主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特别是争夺军队领导权的斗争异常尖锐;在中共党内正确路线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亦十分激烈。但它们受制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次要矛盾。
2、在第二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至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大革命失败后,出现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旧军阀的统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洋军阀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对外依附于美、英帝国主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进入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则是这一时期的开始,为创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胜利之路。到1930年夏,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颁布《宪法大纲》维护工农利益。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在这个时期,尽管国民党新军阀内部矛盾重重,混战连年;共产党内部路线斗争激烈,特别是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但这些都是局部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占主导地位的次要矛盾。
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帝国主义趁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之机,加快侵华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激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时集中反映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久,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华北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中共变“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在全国范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是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爆发的。它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事实表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居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着国内的阶级矛盾、国共两党的关系。
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动员、组织全民族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在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共的倡导和努力下,工农红军得以改编,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被承认,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为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制定了各项政策,顺利渡过难关。如实行“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于国民党顽固派,中共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坚持团结、进步和抗日的方针,既予以回击,又维护统一战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进攻,直接威胁着南京政权的生死存亡,国民政府才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先后组织了四次大会战。也由于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在武汉失守以后,蒋介石集团虽然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其反共的倾向日益增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这就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之关系彻底破裂。总之,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制约和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矛盾。
4、在第四阶段,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推行全球战略,妄图统治世界。为控制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随着抗战的胜利,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这一时期的基本内容和阶段特征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并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
二、中国近代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
英国的大炮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侵的决心,太平天国运动把几千年的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1930年的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翻身的希望,1947年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解放区农民翻了身,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鸦片战争后(40-50年代)外国资本家在五口通商地区经营的船舶修造厂中雇佣的中国工人是最早的产业工人。作为一个阶级而言虽处于胚胎状态,却显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从表面上看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兴办的军民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在官僚、地主和商人创办的确近代工业中也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中国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从产生之日起就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斗争,但大都是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等自发性的经济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本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冯桂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主张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先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等上历史舞台。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两面性)挽救不了民族危亡
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政治代表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摧残、压迫而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政府的赎买政策,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4、买办资产阶级扮演了不光彩角色。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行开始直接雇佣一批中国人为其服务,这些人组成买办阶层。其生存发展完全依附于外国资产阶级,是外国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工具。象袁世凯、蒋介石这些大买办还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而买办资产阶级又是近代较早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随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该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5、北洋军阀张牙舞爪。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是袁世凯以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通过笼络亲信、培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1912年袁世凯建立地主、买办联合政权后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各派军阀为争权夺利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灾难。1928年奉系政府垮台,从而结束了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
6、官僚资产阶级统治黑暗。
1927年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搜刮,对内不断挑起内战,对外出卖国家主权,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官僚资产阶级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7、外国资产阶级得逞一时。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开银行办工厂、走私贩毒的同时又设教堂、办报纸进行文化侵略,还藏污纳垢、干涉中国内政,成为生长在中国肌体上的毒瘤。英国等侵略者在“领事裁判权”外衣的庇护下产生了一批“治外法权化”人员。如,赫得控制中国海关达48年,各海关税务司的洋人雇员、华人雇员触犯法律,在传讯之前要得到洋人税务司的认可,中国海关成为总税务司统辖下的独立王国;洋教势力以暴力和条约为后盾进入中国后,在圣洁面纱的掩盖下一方面开办学校、医院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又霸占民房地产、欺压农商,包揽词讼。为害乡里,还收集情报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随着洋教的传播和教徒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新阶层,冲击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8、地主阶级分化瓦解最后被消灭。英国侵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爱国分子,他们反对清政府的闭目塞听,要求重新认识世界,去“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统治阶级中分化出以奕忻、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洋务派中又分化出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在民族危亡和社会新思潮的激荡下康有为等维新派走向封建主义的对立面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力量;在统治阶级内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说明统治危机的来临;20世纪初年立宪派的主张被清政府愚弄后,内部分化,有的人转向革命,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清政府陷于孤立。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州贵族的专制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销声匿迹。
就业结构矛盾 篇6
造成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并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目前经济形势分析界较流行的看法是“三碰头”论。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使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量远远高于其需求的增加量,从而尖锐和激化了既有的矛盾。
从劳动力供给上看,我国每年城镇新增1000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8000万劳动力后、仍有1亿劳动力的富裕,城镇登记和下岗失业人员仍然有2000万;从劳动力需求上看,按经济增长8%、就业弹性系数为0.15计算,我国每年能够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个左右;也即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未来的就业压力仍将持续和沉重。
学界在经济形势分析中提出的劳动就业“三碰头”论无疑是十分准确和生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三碰头”论进一步引伸到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新“三碰头”论。即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的严峻,根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三碰头”——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
从第一个矛盾——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上看,到2002年底,我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4.6%,而同期城镇化率仅为39.1%;两者差距45.5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城镇化率,一般都占到95%以上。因此目前我国13亿人口,有8亿住在农村,收入水平很低,生活条件很差,教育程度严重不足,因此无法满足城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要求。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25%,而同一指标美国为86%、韩国为66%,差距是明显和巨大的。
这种状况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是核心性的——大量粗级劳动力缺乏就业岗位同时也有许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空缺或退而求其次。因为粗级劳动力在市场上,从总体上看,只能等待被动的雇佣,而自身缺乏创业的能力或冲动——资本的缺乏并不是最关键的。这在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和突出。
在发达国家,90%的人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我国也有75%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但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人,而我国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不到10人。有专家据此分析,如果我国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某一比例程度,那么可以解决4亿人的就业问题。这种预测值得憧憬,但是她的实现,可能还有待于我国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远期的逐步提高和均衡。
从第二个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上看,这更多的是集中体现在城镇劳动力——包括存量劳动力和增量劳动力、或说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等的就业问题上。
例如,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明显的“三多三少”现象。即下海经商、从事金融外贸的多,愿意去国有重点企业的少;到大机关、大公司、高等学校的多,愿意去基层、中小(乡镇)企业的少;到效益好、收入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多,愿意去艰苦行业、老少边穷地区的少。
东南大学一位副院长说,目前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偏高,形成毕业生个人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严重背离。
北京服装学院两位专家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要在六方面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即:从重大城市向重中小城市转变;从重发达地区向重需要的地区转变;从重薪酬高的单位向重发展的单位转变;从重专业对口向重专业相近转变;从重择业向重就业转变;以及从重就业向重创业转变。
造成这种状况的宏观背景是:一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即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的升级,已经对越来越多的岗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或技术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八大因素影响就业》一文分析指出:大城市居民、国企职工观念上还不适应新的就业机制;由于在旧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福利和就业捆在一起,国企职工普遍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服务业大量吸纳劳动力,但很多人不愿意做被认为是“伺候人”的服务性工作。
因此,虽然缺乏定量的分析或数据,但是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其对劳动就业的深刻和重大影响,无疑是为社会所普遍公认和感受!当然,社会观念也在逐渐或先驱性的转变,典型如目前大学生的“零工资就业”就是一例。
从第三个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上看,这重点是指旧的宏观管理体制之于劳动就业的消极或制约性影响。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宏观管理体制对劳动就业存在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的、积极的、核心性的影响。如2002年9月首次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并提出“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二是客观的、消极的、次要性的影响。这主要是指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的、不符合规范性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旧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的制约性影响。
对于后者,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目前扩大就业的体制障碍包括:1、登记制度。几乎一切自然人性质的工作都必须得登记注册,一些就业和创业因注册障碍而无法从事。估计中国城镇在这方面损失的就业机会在1000万个左右。2、税费负担太重。中国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可以说在世界各国中比较,是纳税和纳费最多最沉重的经济活动者。由此损失的就业机会估计在1000万个左右。3、审批烦琐。注册登记企业的前置审批有几十项,手续繁杂。由此造成的就业机会损失在1000-2000万个左右。4、城市建设和融资政策阻碍就业扩大。由于实施与中国国情不相符合的城市建设和商业发展政策,全国损失的就业机会可能达到500万个左右。由此简单加总,我们发现其数量已经基本相当于我国显性下岗、待业和失业人数的总和。
当然,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在持续和深入。如近期北京市推出的《改革市场准入制度》的11条措施。
因此,劳动力供给增加的旧“三碰头”、与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新“三碰头”的结合——两个“三碰头”,就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不得不经受一段较长时期的痛苦和磨练。
旧“三碰头”是表象,新“三碰头”是内因。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有赖于社会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逐步缓解和最终消除。其历程是劳动就业市场、乃至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同时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结果是现代、规范和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劳动就业市场的诞生和持续。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这四方面的精确总结,无疑是更迅速、更有效的解决我国劳动就业两个“三碰头”难题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就业结构矛盾 篇7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三大矛盾
1.“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
《就业报告》指出, 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成为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不同层次院校所选比例分别为:“211工程”院校占83%, 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占68%, 高职高专院校占64%。报告称, 大城市因其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就业规模较大、成长机会较多等优势, 吸引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目光。但同时该调查报告也显示, 与全国所有人群的平均分布对比, 55%的低收入“就业漂族”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 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最多。正是由于高校毕业生求职方向过于集中, 导致某些地区出现“供过于求”, 而造成高学历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 同时这种情况必然造成某些急需人才的地区“供不应求”。
2.“漫天撒网”与“有的放矢”
《就业报告》指出, 每得到1份工作,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毕业生需分别投出平均12份、6份的工作申请。同时, 笔者通过对郑州市举办的各类招聘会的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面对用人单位, 询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这一现象表明: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应聘前并未深入了解招聘单位的情况, 致使在投简历的过程中使用“漫天撒网”的方法。事实上, 低“中标率”和高“离职率”都与此有关。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做客中央电视台《我们》节目, 谈到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投简历的话题时, 他很不赞同这种“漫天撒网”的方式。他认为, 投简历不是一个概率问题, 而是“你挑公司、公司挑你”的过程, 公司作为用人单位, 看中的是“你对这个公司的了解和承诺”, 而不是“你多投简历就能解决就业问题的”。
3.“了解”现实与“接受”现实
《就业报告》指出, 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工程”院校占22%, 非“211工程”本科院校占33%, 高职高专院校占45%。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 (占88%) , 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 (占31%) 、福利待遇偏低 (占25%) 和想改变职业或行业 (占13%) 。然而, 对于社会现实, “了解”指向意识层面, “接受”突出个人行为, “了解”现实不等于“接受”现实。从大学生学习现状来看, 对于就业现状、自我情况与专业要求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但从其就业实践的情况看, 一部分人尚未接受现实, 并非因为现实不符合他们的理想而选择离职。
二、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的成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很多, 包括企业制度、学校影响、家庭影响及个人能力影响等方面, 其中高校教育因其“枢纽”地位而尤为重要。然而, 根据《就业报告》调查显示, 2009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下降, 其中“211工程”院校为83%, 比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低3个百分点;非“211工程”本科院校为74%, 比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低5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为68%, 比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低2个百分点。由此看来, 尽管近年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高校专业设置有待完善
一般来说, 高校的专业是依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社会对一些具体的专业需求不能保持恒定。比如10年前, 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有机会进入国家司法机关, “法学热”逐渐掀起;7年前, 法学成为5大热门专业之一。然而, 根据《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 2009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分别是法学 (占82.3%) 和法律 (占73.2%) 。由此可见, 当高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 加之他们本身就面临着求职竞争激烈、求职地域集中等问题, 传统的“热专业”今天成了“冷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高校实习教学有待完善
《就业报告》指出, 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问题中, “实习实践不够” (占42%) 位居榜首。
1999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要求重视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实习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有效的职前实习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职业和自我的了解。然而, 近些年由于实习基地、实习经费、实习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高校学生实习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已成为整个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 高校求职服务有待完善
《就业报告》指出, 高达三分之一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求职服务没有任何帮助。求职服务包括高校为毕业生组织招聘会、辅导面试技巧、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发布招聘需求信息等。纵观近年来高校的求职服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缺乏系统教育、缺乏针对性辅导、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影响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容易使大学毕业生因缺乏有效的引导, 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盲从、功利、依赖等负面心理。
三、高校应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三点建议
1. 完善专业设置
高校专业设置的完善需要多方面努力, 一方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使高校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需要高校调整自身的课程设置。首先, 要着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及专业, 形成自身的特色。新兴、交叉学科及专业的设立, 既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又可以展示高校的自我特色, 增加学校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其次, 要实施“合作教育”, 即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这一方式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学以致用, 而且能够使高校深入了解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有力依据。
2. 改革专业课教学
《就业报告》指出, 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为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这也正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来提升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二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 三要扩展实习基地。这三个方面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组织培训、组织教学技能比赛、将实习实践成果纳入学生与教师的考核标准中, 将教学效果与教师晋级相联系、学生与专家共同认定教学效果等途径来实现。
3. 规范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包括组织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 还包括在高校中设置就业指导课程。规范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是要促进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要明确教学对象。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充实教学内容。就指导内容应涵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后要完善研究方式。这要求教师在研究当前就业情况的过程中不能闭目塞听, 应多走、多看、多听, 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改进备课环节, 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
摘要: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 “漫天撒网”与“有的放矢”, “了解”现实与“接受”现实。这些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实习教学及求职服务不完善, 应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矛盾高校就必须完善专业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规范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就业矛盾,高校教育,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王栾周.加强高等学校实习教学很有必要[N].协商新报, 2008-11-07.
就业结构矛盾 篇8
笔者通过闭合式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和信件调查, 对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就业信息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和连续性追踪调查, 并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2003届医学影像诊断专业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个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进行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比较;调查2003~2006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共161人。
1.2 方法
对2003届同一年毕业的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2个班学生的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进行比较。就业标准:以在医院从事影像诊断或医学影像技术为就业, 改行、升学、待业均为非就业。对2003~2006届连续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医院等级与就业率进行统计;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3届与2005届毕业生 (人数接近) 的就业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表4、表5)
注:*是指现在无工作单位的在读大专生或本科生, 不包括在职大专生或本科生
3 分析与讨论
(1) 问题分析: (1) 表1、表3显示,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且主要在基层。 (2) 表1、表2显示, 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3) 表4、表5显示,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无论早毕业还是晚毕业, 其就业率无显著性差异。 (4) 从用人单位及就业学生反馈的改行、待业的信息表明, 单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不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不能满足基层医院的需求。 (5)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
(2) 医学影像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主要包括县 (区) 级医院、厂矿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私立医院等。这些医院受医院规模的制约, 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 更愿意聘用中专生。
(3) 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明显好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这是因为基层医院规模较小, 所需要的影像专业人员是集影像诊断与技术于一身的、能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1]。此外, 执业医师法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规定, 限制了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2]。中小型医院不愿意聘用医学影像技术毕业生,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因亟需而聘用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 也都将他们作为诊断医师使用 (诊断报告只能由持有执业资格证的影像诊断医师签字后才合法) , 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4) 虽然市、地级以上的医院, 影像诊断与技术分工明确, 但越来越多的医院为了上等级、达标, 在用人上盲目追求高学历, 致使中专层次、专科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进入这些医院[3]。
(5) 需要影像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很多, 但大多数都需要影像诊断专业的毕业生, 当了解到只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后, 多数单位就退出招聘会了。甚至有许多医院直接找到学校影像专业的教师, 要求帮助寻找有诊断报告权的影像专业医师。
(6) 笔者从2006年8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一次学术会议和2008年7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二次学术会议中了解到, 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河北等地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7) 随着社区医疗的普及, 基层医院对医学影像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目前中职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重视, 同时, 中职卫校和高职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导致了以下结果: (1) 基层医院非常需要中专、高职学历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 (X线、CT、超声、心电图等) 人员, 但由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出具诊断报告而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 这就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 大医院诊断、技术分工明确, 但又不需要中专、高职层次的专业人员, 这也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所以, 学校培养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和严峻的现实。
4 建议
中专影像技术专业面临市场需求与专业不相符合的矛盾, 笔者现就专业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1) 中等卫校、高职及专科学校的医学影像专业是否有单纯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要?如果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卫校只能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那么, 卫生部的决策者在对医院上岗人员要求的规定中, 要做相应的调整, 如要求医院只要没有影像科, 就必须配备一名以上诊断医师和一名以上检查技术的技师, 这样的医院才具有执业资格。
(2) 要科学地设置学科专业, 由于中小型医院、工矿企业职工医院、社区门诊、私立医院等所需要的是综合型、实用型人才———既能从事影像检查技术, 又能从事影像诊断的医学影像工作者, 因此应以就业为导向[4], 根据市场需求, 科学地设置学科专业。为体现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 学校应重新设置影像诊断专业或直接设置医学影像专业 (包含影像诊断与技术) 。
(3) 由于影像学CT、MR、超声的诊断和技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例如, 患者在做CT平扫时, 发现病灶, 是否需要增强扫描, 是否需要薄层扫描, 这都需要扫描医师立刻做出决定, 要求扫描医师具备较强的诊断能力;而超声检查就更需要探查和诊断同时进行。
(4) 由于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与国际接轨最快、检查技术与疾病诊断密切相关的学科。所以, 在教学上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促进我国医学影像专业教育改革[4],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为了让我国的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 对医学教育制订许多高标准、严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地域较广, 各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医学发展水平也不一致, 有许多高标准在基层是无法实现的。例如:2008年7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二次学术会议中, 就体现了这个矛盾: (1) 上海卫校、上海职工医学院周进祝、胡兵、桑玉亭撰写的论文《超声技师培养制度的思考》认为, 超声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医技分离, 能级对应。超声技术应是一门独立的专业, 医技不分已逐渐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5]。所以, 超声检查专业迫切需要分别培养诊断、技术专业人才。这代表了经济、科技较发达地区的需要; (2)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唐陶富等人的科研论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初探》中提到, 他们编写了模块化课程改革系列教材及配套实验实训指导书———《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6]。这使学生从各种影像检查的设备构成、检查技术操作到诊断疾病做纵向连续性整体掌握, 使之适应规模较小的基层医院对影像诊断和技术兼备的综合性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这代表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需要。
卫生部、教育部在进行教育重大改革前期的试点调查时, 要结合我国国情, 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调查和试点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进行外, 还应在中西部发展中地区和落后地区进行。在制订政策时, 也要结合国情, 最好采取“2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经济发达地区,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政策;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制订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符合的能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市场、人民需求的政策。这样才能制订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
综上所述,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口, 必须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经济变化与科技发展的状态。紧贴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是卫生职业教育的生命。卫生职业教育应始终把社会与医疗行业的需求作为首要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学设置专业,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遵循地域性原则, 即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为本地区人群健康服务这个根本宗旨[7]。
近10年来, 一方面,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 基层医院缺少影像诊断医师。笔者借这篇文章, 与同行一起讨论影像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以找到更加切合市场需要的办学之路。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与市场需求,矛盾
参考文献
[1]张宏.科学的设置学科专业扩展毕业生就业空间[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31.
[2]吴佩岩.2007年中等卫生学校招生的瓶颈[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4) :25.
[3]戚林.卫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30~31.
[4]付强, 赵林.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影像学专业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8) :5.
[5]周进祝, 胡兵, 桑玉亭.超声技师培养制度的思考[J].医学影像学教学与临床, 2008 (7) :41~44.
[6]唐陶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版) , 2008 (12) :242~243.
人才市场矛盾呼唤高教结构调整 篇9
近年来, 各地在推动高校改革、大学生就业和招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人才市场仍然存在着困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同时并存。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一次演讲中坦陈:大学毕业生虽说有文凭, 但企业需要的是“来之能干”的技能型人才。来了用不上, 文凭再高也没用。
二是高入学率和“技工荒”同时并存。企业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 本质上说是“技工荒”和高技能人才荒。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为25.6%, 而在发达国家, 这一数字为45%以上。
三是“季节性缺工”演变成“常年性缺工”。过去, 人才需求在每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后回落, “用工难”现象到二、三季度有所缓解。但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 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一直处于高位波动, 以往的“季节性缺工”逐渐演变成“常年性缺工”。
分析:高校人才培养难以冲破惯性
人才供给结构由教育体系决定, 就业需求结构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 两者如果不匹配就会带来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依然缺乏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 沿袭以往重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实战能力培养, 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探索的惯性, 导致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惯性延续至今难以转型的背后原因,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体制问题。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把高技能型人才教育统一列入学历“层次”低于本科院校的大专院校, 这和欧美国家职业技能教育与普通综合大学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并行、都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思路相悖。这种理论知识“层次高”、动手技能“层次低”的教育制度安排, 强化了全社会重专业理论知识、轻实践实战能力传统教育习俗。高职高专类学校虽然以技能性教育为宗旨, 但因为全社会将其视为“层次低”的教育, 在教育投资、学校规模、师资引进、家长选择、生源质量等方面, 都远不具备本科院校的优势, 由此带来普通高校毕业生虽然多但动手能力弱、专业对口率低, 高职类院校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高但人才引进难、毕业生偏少、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
二是高校结构和教师转型问题。体制缺陷必然带来结构问题。以浙江省为例, 目前全省共有高校107所, 其中本科高校55所, 高职高专院校49所。高职院校不仅数量比本科院校少, 而且学校规模、招生数量都远远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虽然有的普通高校也设置了一些职业教育专业, 但从传统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高校教师, 习惯的是已知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 未知知识探索特别是实践实战能力普遍缺乏, 转型不仅将承受重新学习和提高自身动手能力的巨大压力, 而且意味着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已有地位、利益和尊严的部分丧失, 因此面临很大阻力。
三是企业参与积极性问题。技能型人才培养没有企业引领, 不仅实习实训场所难落实, 更严重的问题是课程脱离市场变化、设备落伍, 学非所用。目前企业苦于用工紧缺, 但高校体制以及毕业生水准又使他们对和高校合作心存疑虑, 加之观念上认为人才培养和企业职责“不搭界”, 因此没有深度参与培养的积极性。而目前的普通本科院校和不少高职院校, 不会也找不到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 难以调动企业“陪练”的积极性, 和企业合作停留在送学生“顶岗实习”阶段。
四是中高职衔接问题。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不衔接、技能训练简单重复、培养目标不接轨。
对策:提高职业技能的教育水准
首先, 要加快职教政策研究。一要强化职教政策的市场导向研究。目前以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和职业培训, 总体上处在粗放管理、引导不够、帮助不足、条块分割的状态。建议政府出台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改革高职专业设置、完善高职绩效考核的政策, 同时解决就业培训多头管理、政府部门既是投资者、管理者, 又是验收者的弊端。二要研究和调适我国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比例及布局, 扩大高职院校与各地主导行业相对应专业的资金投入和招生规模, 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 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高技能人才难的问题。三要研究和出台加大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的政策, 着力解决教师企业生产经历、技能水平考核、专业转型培训、相关激励政策等顶层设计问题。四要研究出台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衔接政策, 以保证中职生的技能教育质量和升入高职本科院校后的发展后劲。
其次, 要推动四年制高职的探索。目前, 我国在少数普通高校中试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并允许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由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等的差异, 这种“本科职业教育”大多同化在普通本科重理论知识培养的惯性中。目前教育部已把建立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作为重大课题加紧研究。在教育结构没有变化之前, 各地可以选取校企合作紧密和职教特征显著的高职院校进行试点, 尽快探索出不仅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制三年) 而且培养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之路。推动各地相关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院校联合办学, 既发挥本科院校理论教学、四年学制和综合素养的教育优势, 又发挥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双师”队伍结构和重在动手能力的办学优势, 实行课程商定、师资互聘、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 从而既缓解高校结构调整前企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燃眉之急, 又弥补四年制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互有“短腿”的缺憾。
就业结构矛盾 篇10
关于我国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以及就业问题,国内学者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在解释研究生不注重科研学术,转而关注就业方面,姚乃英等(2009)认为,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不再用“高消费”来装点门面,而是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肖干(2009)认为,研究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整体就业领域已由过去的学术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一些学者则认为,研究生是否注重科研学术与导师有很大的关系。梁传杰(2008)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没有把研究生导师享受的待遇和其门下研究生的表现结合起来,激励措施与工作绩效缺乏关联性,这导致了研究生导师失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尹发跃(2009)认为,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研究生能参与导师课题的比率不足40%,相当比例的研究生无课题可做。此外,一些学者从研究生自身因素分析。郑祥江(2008)从研究生读研的动机方面解释部分研究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比较盲目,不太关注自己的求学生涯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部分研究生不知道读研目的何在,有些学生甚至是为了避开本科就业压力才选择读研,结果纯粹是为了混文凭;杨小平(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理想、性格和个人能力等,家庭条件不好的或者自费的研究生,希望毕业后找个待遇好的工作,尽快帮助父母还清借款,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就如何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来解决研究与就业的矛盾问题,徐梅(2008)提出,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阶段,要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增加奖学金的奖励额度;同时,要将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挂钩,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积极性;刘映婷(2014)提出扩大“非单一导师制”的比重,建立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完善研究生导师考评制度。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去精英化,硕士研究生学历成为许多单位招聘人才的起点,一个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有许多硕士研究生竞聘;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就业问题突显,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就业做准备,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他们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从而形成研究与就业的矛盾。目前,研究与就业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吸取现有相关理论成果之后,分析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与就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机制混同
我国为了划分硕士研究生在研究与就业的不同倾向,将硕士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种不同类型,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机制以明确不同的培养方向。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偏重于学术研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则偏重于实践操作。即使这样,研究与就业的矛盾仍未能得到妥善有效地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机制的混同。在以大学为主的多数硕士培养机构的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来看,除了学制的不同,二者并无太大差异。学术型硕士学制通常为三年,而专业型经济学硕士的学制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但两者历经毕业的流程基本一致:从完成课程设置,到进入论文开题、实习,进而毕业论文答辩,落实工作,最终正式毕业。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来说,同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经济学硕士课程设置类似,某些学校为了节省资源,甚至安排两者同时上课。所不同的是,因为专业型研究生学制的限制,所以课程安排相对要紧凑一些,其需在一年之内修完所有课程;而学术型研究生则可以延长半个学年,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级上半学期完成课程任务。其次,是从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来看,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从撰写开题报告开始,到期间完成论文,最终到毕业答辩,无论从形式还是要求来看,对二者的要求几乎相同,并没有突出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性特点和专业型经济学的实践性特点。再次,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都是采取导师制,入学之后按照专业分配导师,但往往会发生同一个导师既带学术型硕士生又带专业型硕士生的情况,两者同时参与老师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导师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上往往一视同仁,并无分别。最后,是科研任务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主要衡量标准通常是刊发论文的多少,在这一点上,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并无显著差别,奖学金的评定以及各项荣誉的认定均以刊发论文的数量为主要依据,并没有将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别对待。因此,同一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在就业选择倾向一致,学术型硕士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硕士倍感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考各种证书和参加较长时间的实习来为自己增加筹码,研究的时间必然减少。
(二)理论经济学硕士的科研动力不足
1.学生对科研无兴趣
当前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一部分本科生决定用文凭包装自己以提高自身身价。但考研同样面临竞争,报考相对冷门的理论经济学是为了顺利考上,所以出现了一些仅为文凭而继续深造的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这部分学生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及其科研工作并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在学术领域上做出些许成绩的意愿,所以对于导师的指导、学业上的科研压力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还有部分研究生,对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一无所知,仅是盲从于家人或同学意见的情况下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而其在步入研究生生活并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与自己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存在着较大差距,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困难与枯燥程度的准备不足,进而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最终也沦落入“混文凭”大军的行列之中。
2.导师疏于指导
当导师疏于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往往失去方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某些导师将其主要精力转移到校外的第二职业上,将学校的本职工作放任不管,对待慕名或是分配而来的学生采取自由发展的培养方式,从而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其实质仅仅只是挂名导师,并没有对学生有任何的启蒙乃至学习、科研上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自主摸索,往往是事倍功半,进而影响到其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另外,一些导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限,或是其已经在科研及工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已无暇在科研上再进一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导师通常怠于学术,对其门下学生的指导也极为有限。
3.科研投入精力多回报慢
科研工作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出成果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年的积累才能有所建树。科研不仅所需精力投入较多,而且回报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基于现实情况考虑,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往往将目光转向更容易做出成绩、能够更快得到回报的实践工作上,如到其他学校代课,进而渐渐荒废了科研工作。
4.科研能力不是用人单位的第一选择
目前,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广,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机构、研究岗位;实践性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大多也并非研究型人才,而是能力型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与社会需要不接轨是相关专家学者们研究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所关注的重点。科研能力在就业找工作时不再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课题项目、论文发表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却不如一些实习经历更符合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就业的方向,一些研究生也不得不迁就于就业市场的偏好,在实践性的工作上多下功夫以增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毕业门槛低
如今研究生毕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只要顺利通过答辩,基本可以取得硕士学位。按照各培养机构的规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均有一定的要求,硕士毕业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作者的独立见解,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方能得到认可。按此要求,硕士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无论论文质量高低,绝大多数硕士毕业生都能顺利通过答辩,获取学位。正是因为毕业门槛低,研究生虽然难进却易出,对于只想获取文凭用作敲门砖的毕业生来说,做不做科研无关紧要,这就导致一些研究生怠于学术研究。
(四)缺乏生活保障
我国从2014 年秋季起,研究生全面取消公费,每一年仅有6 000 元左右的固定补贴。而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不低于8 000 元,住宿费在1 000—2 000 元左右不等,每年最基本的固定支出就在1 万元以上。6 000 元的补贴分10 个月发放,每月600 元。可是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每月600 元的补贴,连温饱都很难保证。如果导师的经费较少,学校学院各级也没有相应的补贴,那么生存将是理论经济学研究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研究生一方面不忍心加重家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却时时面临生活的窘迫,即使一心想投入科研工作却没有生活方面的保障,所以在研究生期间,部分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只得放弃科研工作,投入到代课、当家教、找实习的工作去。
二、研究与就业兼顾培养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理论经济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人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从招生阶段开始就应明确招生对象的范围,杜绝混文凭的伪学术研究生。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虽然基本上能够坚持公平公正,但是仍存在不少“走后门”、“关系户”等现象,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有碍招生的公平,而且招生的研究生质量也无法保证。杜绝此类现象,保证招生的质量,确保真正有科研热忱度的人才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成招生之后,应持续跟进理论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为了杜绝“混文凭”、“混日子”的理论经济学研究生浪费科研资源,应对其每个阶段的学习、学术情况进行考评,给予适度的科研压力,设置一定的科研目标,让研究生们在各个阶段都有事可做,有事要做。具体可以采取量化计分的办法,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各种成果均按照一定的积分计入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毕业、评奖均可以平时的得分情况作为重要参照标准。
(二)加大对科研成果的重视与奖励
1.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防止以上所描述的导师疏于对学生指导的情况出现,加强导师与学生对学术共同的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量化考评的同时,也应将导师囊括进来。目前,我国的硕士生导师绝大多数还是采取终身制,一旦成为硕导,除退休或其他个人原因外,无论是否将学生带出成绩,都与导师本人享受的待遇无关。导师的“终身制”也就造成了带学生无压力无动力的现状。打破硕士生导师的终身制,导师的待遇、职称以及硕导资格与所带学生及本人的科研成果挂钩,奖惩结合,让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考核将最大程度的发挥导师与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科研奖励
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导师和学生专注科研的热情和信心。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科研的奖励主要在于国家奖学金的评比,而各大院校和各类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方面又不尽相同,有些评定细则中并不完全以学术成就、学业成绩为主,夹杂了过多的其他影响因素,这极大的打击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热情。而且学校及各培养机构对科研成就的奖励办法过于单一,仅国家奖学金一项,很难获得学校的或者学院的科研奖项,对于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也没有单项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所以,提高科研奖励评比的公正性,使科研奖励更有层次性,更具有多元化。
3.对学术不端予以严惩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不良现象,主要有剽窃、伪造数据、舞弊抄袭等。当前,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对学风建设和科研水平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整体浮躁,科研人员往往容易急功近利、铤而走险。二是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通常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也间接促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措施和预防机制迫在眉睫。从入校开始就要加强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教育,包括学术不端的类型、学术不端的危害以及学校对学术不端的惩罚措施,从根源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的倾向。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予以严厉惩罚,根据其类型和情节不同,可对其进行约谈、通报、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同时对其导师也追究相应责任,加大学术不端的成本,使抱有侥幸心理的研究生及导师放弃学术不端的想法和行为。因此,严肃纲纪、整顿学风对科研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提高毕业门槛
提高毕业门槛,除任课老师加强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培养教育外,强调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严抓毕业论文质量是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压力,要对其毕业的条件设置门槛。一是适当提高毕业所需科研成果的标准。目前,研究生之间合作完成的论文为第二作者仍算达标的标准过低,有搭便车嫌疑,应强调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的能力。二是定期抽查制。目前的中期考核是读研1 年半左右,通过定期抽查制督促研究生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各类学术会议、调研活动等,全方位不间断考核研究生学术积极性,从而对学术倦怠比较严重的同学敲响警钟,鞭策督促研究生投入学术活动。若研究生无视学校的要求,将延缓毕业或者不颁发学位证书。三是统一毕业论文提交初稿时间。许多研究生完成初稿的时间都比较晚,没有更多时间修改,若要求第5 学期末必须交出初稿,可以督促其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四是进一步发挥盲审的震慑力。论文检测和盲审是令研究生比较忐忑的环节,但从反馈回来的评价意见看,省外一部分教授的评价过于随意,不能给出正确客观评价意见,所以学校在选择合作学校时应考虑985 院校更好。此外,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目前外审专家参与答辩委员会是由专业组长确定,若采取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会更公平客观。
(四)提高补助水平
由于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需要交版面费,这对家庭困难的研究生确实是较大负担,为了节省资金,他们往往把文章压缩为三四千字,但已经不是文章原貌了。所以,建议增加“科研补贴”,以减少研究生经济负担,保障科研成果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物价的飞涨,研究生的生活成本也持续加大,为了避免研究生做学术的后顾之忧,补助水平也应水涨船高,保障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补贴从政府、学校、导师和社会几个方面出发。在政府层面上,应当颁布相关的扶助政策补贴研究生;在学校层面上,应当投入更多(下转99 页)(上接92 页)的经费,如奖学金、项目经费等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在导师层面上,可让研究生参与其科研工作当中并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在社会层面上可积极与高校建立起良好的产学研渠道,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调研、实习和就业机会。因此,希望在以上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可帮助研究生解决因取消公费就读、物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使其将精力专注于学术上,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和科研水平,从而也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乃英,等.注重需求导向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肖干,等.文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培养、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3).
[3]梁传杰,等.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4]尹发跃.就业市场视角: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5]郑祥江,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6]杨小平.从就业视角探析对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J].文教资料,2011,(5).
[7]徐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以A大学和B大学为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就业结构矛盾 篇11
目前,我国农民工有2.69亿人,他们不仅为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还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如何让农民工享受到公共服务问题方面,杨志明说,农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要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着力维护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着力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了多个方面,解决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按照规划因地制宜分步推进。《规划》中以专栏的形式设立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他说,我国将每年培训1000万农民工,到2020年使每个农民工都可以得到一次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每年向1000万在岗农民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使大多数农民工由普工成长为新型技工;使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在城镇落户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即使未落户的也要逐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在如何创造就业岗位满足农民工需求问题方面,杨志明说,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一是要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力度,解决技工短板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需求持续增长的问题。三是要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四是要发挥全国就业信息网的作用,解决农民工跨地区就业信息互联互通的问题。
就业结构矛盾 篇12
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毕业设计 (论文) ,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通知也指出:“要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 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的管理, 决不能降低要求, 更不能放任自流。” (1)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 随着高校各专业的招生数量急剧上升, 就业形势的严峻, 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期间, 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参加招聘会和联系就业上, 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严重滑坡, 而学校和学生对此都有难言之隐。 (2) 因此, 如何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冲突, 深化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改革,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 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3) 。为此, 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 我们构建了“实践基地为平台, 就业为导向, 校企联合, 就业与设计互补,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毕业设计模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 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明显提高, 缩短了就业的适应期, 同时扩大了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范围, 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该模式对于探索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 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电气工程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为例, 探讨高校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一、利用校内实践基地锻炼动手能力, 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是对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在毕业设计开展之前, 除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外, 还要具备必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对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 (PLC) 等电气设备的开发与使用。而后者正是目前多数电气类毕业生所缺少的。电气工程实践基地是近年来为适应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现代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成立的实践教学平台, 其实践性教学活动对于提高电气类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4) 。近几年来, 课题组以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为载体, 探索出一条以教学改革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工程技术操作、工程设计、科技活动、实践性教学为主体, 基础和专业教育一条线, 课内课外教育一条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开发环境。具体体现在:
1. 合理建设实践平台。
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践需求, 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平台进行建设, 即电类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和毕业设计专项平台, 并编写配套的实验与实践教材。如图1所示, 四个平台间相互独立, 但又密切联系, 实践内容环环相扣。在内容上由传统逐渐过渡到现代, 在深度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基础实践平台包括电子应用设计工程实践、EDA工程实践、应用电子工程实践、电机控制工程实践等12个工程实践环节, 通过全方位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气和电子实践知识和电气控制能力, 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专业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单片机应用工程实践、PLC工程实践、传感器应用工程实践等6个实践环节,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毕业设计所涉及到的现代电气控制领域常用的专业技术和最新的发展动态;专业综合工程实践平台是一类综合训练的实践平台。根据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测控、电子信息等五个不同专业方向, 分别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践项目, 包括电机与拖动工程实践、工业控制工程实践、电力系统工程实践等7个工程实践基地;毕业设计平台利用各专业实践基地及三个创新工程实践基地, 完成毕业设计中的电路实物制作, 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 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学生可以利用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环境, 形象、逼真、生动地模拟再现企业现场应用的全过程, 并可以人为地把握、控制实践进程, 更好地观察、体会实验现象和过程, 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5) 。
2. 统筹规划实践进程。
基础实践在4学期、5学期分两个阶段进行, 把10个实践基地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循环。电气信息类的所有学生都做,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实践平台在6学期、7学期分两个阶段完成,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及兴趣爱好, 从专业实践基地中任选出4个基地进行循环实践。综合实践在第8学期与毕业设计结合在一起。综合实践基地由部分基础实践基地和专业实践基地组成。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题目, 有针对性地在所选实践基地内进行10周的实践, 从而使学生毕业设计由理论设计改为真刀真枪设计。综合实践结束后, 经检查合格才允许以后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3. 选择企业前沿实践内容。
针对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 在实践内容上, 不仅精选了经典的实践项目, 还引入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先进的实践项目, 如计算机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等。由于项目研究的都是本学科最前沿的问题, 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挑战困难的勇气, 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此外, 还可将毕业设计与学生的兴趣、各种专业竞赛, 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竞赛性课题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和把关下完成创新性强, 自主性大的高水平毕业设计。工科类毕业生最终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企业, 学生对这类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和企业一线的毕业设计非常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高, 不但避免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进度慢、消极应付等诸多问题, 还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
二、利用课程置换深入企业一线, 真刀真枪开展设计
随着“一体化”模式的成功开展, 使学生第四学年有机会通过课程置换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课程置换 (6) 是指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 可以免修学校设置的一些应用性不强的课程, 转而学习一些在企业设置的职业资质培训课程, 学生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在教学模式上, 学校部分课程置换成企业培训课程, 同时在企业开展毕业设计 (7) 。
针对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的迫切, 在大四学生中推行了这一新的培养模式。课题组选拔了100名有意向的学生, 在这一年中, 学生用“课程置换”的方式, 把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修得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分代替原来课程的学分, 就可以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在学习期间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报酬, 毕业后学生还可加盟他们的公司。这一举措既适应了社会需求, 又开辟和对接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100名学生中除17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外, 有83名学生与置换相关企业签约。
三、鼓励教师挂职、盯课, 生产一线进行技能锻炼, 提高指导教师实践能力
在指导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8) , 其一是师资力量不足, 导致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其二是部分新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扩招后生师比严重失调 (9) 。在普通工科院校, 一名教师一般要指导8~10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 有的高校一名教师甚至要指导20多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针对目前毕业设计 (论文) 一人一题的实施办法, 一个教师同时指导这么多的学生是很难深入下去的, 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 还要承担繁重的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
为了缓解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导致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各高校都在引进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作为新教师。按照目前我们国家的培养体制, 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一般都缺乏工程实经验, 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具体存在的关键问题都难以把握。如果由这部分教师指导工程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 (论文) , 其质量可想而知。
一体化培养模式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提出下列明确要求: (1) 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 未参与指导过工程实践或未从事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设计的教师不得指导毕业设计; (3) 参加过挂职锻炼、校内外盯课的指导教师优先指导毕业设计; (4) 指导教师的指导人数不得超过8人。
参与挂职或盯课的教师只占学科教师的极少一部分, 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 充分发挥这些指导教师力量, 带动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
四、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推行导师制、双师制
改变传统的指导教师仅在第四学期开始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 采用导师制, 从大学入学起就为每名学生分配导师, 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尽早接触设计课题, 培养学习兴趣。在四年的时间里导师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促进了设计的顺利开展。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例, 有些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感兴趣, 其导师就可以在第二、第三学年引导学生多学习继电器控制、PLC、电力系统等课程, 设计相关的小制作、小设计, 为第四学期的毕业设计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设计经验, 增强了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和丰度。采用导师制的指导方式会增加教师的一部分工作量, 但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完善是有益的。同时可利用定期汇报、集中答疑、远程教学等指导模式来消化这一部分工作量。
校外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 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各选派一名导师。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 要以校外导师为主, 校内教师为辅, 两者指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不能互相代替。校外导师侧重于对设计内容的技术性问题负责, 而校内教师侧重于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定期与单位导师和学生加强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校外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对于学生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 应该派校内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去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确保设计进度与校内保持一致。
结论
通过在毕业设计中加强实践训练、按就业方向选题、校企联合真题真做、引入导师制等措施,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毕业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7级毕业设计课题组为例, 在全院评选的10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电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4篇, 占总数的25%。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检查中,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7人的毕业设计成果被抽查, 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好评。可见, 这种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不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而且有利于毕业生提前进入科研或工作状态, 直接独挡一面地承担科研或工作任务。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随着毕业设计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就业率逐年上升, 2010年就业率达100%,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率在黑龙江省一直处于首位。
综上所述, 本文介绍的这种以就业为导向, 以工程实践为平台, 校企联合综合培养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有效地促进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 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今后, 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本专业课程模块的科学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全面训练、毕业设计课题选题的广泛性和可操作性, 为学生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
摘要: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期间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找工作, 已经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文章通过工程实践训练、课程置换、双师制培养等措施, 探索和实践了新形势下通过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改革,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模式, 既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又缩短了就业的适应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毕业设计,就业,工程实践
注释
1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83/200404/2324.html
2 于毅, 闫岑.浅谈大学生就业、毕业设计与考研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2 (1) :408.
3 李长春, 薛华柱, 何荣, 宫阿都.高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与改革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备, 2010 (7) :161-164.
4 沈显庆.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7) :122-124+127.
5 邓崇亮.地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贺州学院学报, 2011 (12) :120-124.
6 王德才, 蒋凌云.实施课程置换的订单式教学, 构建金三角三方盈利校企合作模式[J].商情, 2010 (25)
7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5) :7-23
8 楼盛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8 (3) :309-312.
【就业结构矛盾】推荐阅读:
就业结构性矛盾10-06
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06-05
就业结构偏差度论文08-05
结构性就业难08-12
大学生就业结构08-23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09-26
就业心理矛盾10-28
研究与就业矛盾08-19
就业再就业资金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