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2024-05-12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精选8篇)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1

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 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这个时期机遇与危机并存。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给就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于人才需求量应该随之增大,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的增加, 但是现实情况时大学生在就业领域中处于劣势, 备受就业难问题的困扰。“90后”大学生的就业难是由于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90后”大学生存在一个普遍心理就是“毕业就意味着失业”。“90后”相较于之前年代的学生而言上大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他们的人生理念、价值追求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也有差异。所以把握“90”后大学生的人格中的时代特征, 准确认识“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择业偏好, 探索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案, 对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1“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

由于我国信息环境的飞速发展, 90后学生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家庭教育和互联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对他们的理念、心理和行为等带来了深刻影响。

1.1 性格开放, 心理耐受力差

“90后”大学生的成长后面伴随的是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一方面他们所拥有的人生发展平台更加广阔, 更加渴望发挥自己的个性, 突破自我, 具备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条件的改善和家庭生活的富足, “90后”大学生面对直面挫折和失败的耐受力明显不足, 遇到失败便无所适从。有相关调查表明:“90后”在遇到挫折后, 其中64.3%的人表现出自信心动摇, 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6.2%的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 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愿意总结失败的经验从头再来。

1.2 理性分辨能力不足, 叛逆心重

“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 整体还是积极向上的, 但理想信念比较薄弱, 社会思潮在“90后”学生身上具有世俗化、日常化和碎片化的特点。他们在社会参与尤其是政治参与上由于理性分辨能力不足以及政治辨别能力欠缺表现为比较情绪化, 但并不缺少社会责任意识, 也会积极关注社会中出现的的各种问题例如政治腐败、贫富分化、民生保障等问题, 但是会随着大多数人人云亦云, 不会去分辨自己的观点否正确。“90后”有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 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他们有强烈的叛逆意识。相关调查发现, 大部分“90后”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不了解自己, 认为他们不了解社会情况, 总是一厢情愿的教育子女与学生。最终导致反感父母与老师的教育, 随证成长教育的增加, 他们的反叛意识越强。

1.3 崇尚自我, 生活独立性不强

“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中国家庭的娇生惯养, 一些大学生常常奉行以自我为中心快乐至上的理念, 过于强调自我感受、自我认知和自我选择, 这就导致他们过于把自我价值、个人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 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顺利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过渡, 形成过去经验与未来预期的融合, 常常被各种问题所困惑而陷入冲突, 继而产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混乱。[1]同时在生活上“90后”们从小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当离开父母单独面对生活时一旦碰到困难就寝食难安, 难以走出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和心理依赖的困境。

1.4 喜欢独处, 不擅沟通

“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 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交往人群单一, 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人际沟通的实践环境, 在沟通中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意识, 大多习惯以我为中心, 喜欢各种“宅”, 缺乏与周围人的必要交流和沟通。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短信、电话、QQ、微信、微博等更是成为“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网络的虚拟性演绎出人们的虚拟人格, 使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调查显示, 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虽然渴望交朋友, 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以及如何经营友谊。

2“90后”大学生受人格影响呈现出的就业偏好

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指出, 人类的认知, 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 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背后的力量。就业偏好, 是指人们在就业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 包括自身兴趣、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做出的关乎未来职业选择的一种情感倾向, 具体表现为就业择业过程中倾向于做出的某种选择。“90后”接受新的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具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90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内在因素的影响, 包含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个人状况、就业准备等, 也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包含家庭、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他们要实现顺利就业, 就要结合自身的内外因素产生的择业偏好, 既要达成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 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统一。

2.1 就业选择偏好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竞争机制的介入、机会资源的匮乏, 社会转型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及价值观念全方位的社会大变迁。所以“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一, 偏重个性和自我意识, 更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 注重自身的发展, 考证、考研、出国成为热门选择;第三, 就业观更加务实, 逐步接受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但是, 虽然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成熟, 但过于注重发展前途和兴趣爱好, 公德心、责任心和诚信意识相对较弱。据智联招聘的《2014年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在跳槽意向方面, “90后”的跳槽意向更高, 高达65%, 这与“80后”相比高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80后”们有了跳槽想法后会谨慎行之, 但“90后”则更容易把这种想法付诸实践, 所以用人单位对于如何使用这群职场新人也是喜忧参半。

2.2 就业区域选择

当前“90后”大学生就业观虽然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在选择就业区域问题上, 他们仍然优先考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相关调查显示, 他们就业首要的考虑因素是用人单位所在的地理位置, 超过半数的“90后”大学生选择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所占比例占56.24%左右。这就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就业出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 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涌进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另一方面, 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空缺岗位无人可聘。但一些“90后”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北上广”等大城市, 因为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让他们退而却步, 面向二三线中小城市追求更有价值的职业从而提高生活品质。由国家相关机构调查显示迫于大城市不断增加的生活、工作压力, “北上广”虽然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但在大学生群体的职场地域规划中已不再是“福地”。当然, 来自不同地区的“90后”大学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偏好上存在一定差异, 如农村生源毕业生相比城市生源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到家乡或就学所在地工作, 但总体上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偏好呈现出极大的一致性。

2.3 就业岗位选择偏好

临近毕业季, 毕业生在职场上竞相追捧的对象仍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知名外企等对用人单位。在“90后”大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单位调查数据中显示, 15.1%的学生选择党政机关, 29.6%的学生首选国有企业, 25.3%的学生讲外资企业是为理想的单位, 而民营企业等企业因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福利保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 教育或科研单位等事业单位因门槛较高、待遇一般等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虽然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仍备受“90后”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但国企受追捧程度日趋下降, 外资企业的雇主品牌认可度逐年上升, 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外资企业因其相对完善的人才管理模式、较公正的用人原则及对员工尊重度较高等, 日益受到“90后”大学生的欢迎, 这也与大部分受访大学生群体关注的“最佳雇主”特征相一致。虽然国有企业仍具备“薪酬福利”竞争优势, 但“9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认同企业对员工的认可和尊重。此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部分“90后”大学生不再遵循前人经验一味追求安定体面的工作, 保安、掏粪工、油漆工甚至入殓师等特殊职业正成为他们的就业新选择。[2]在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一些在校大学生已经开始创业, 他们开淘宝店、工作室, 收入不菲。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淘宝课程, 甚至是模拟创业园。不少已就业“90后”大学生仍有创业的计划。[3]

2.4 待遇追求

“90后”大学生就业最看重的三个因素是薪酬待遇、发展机遇和行业前景, 专业对口、兴趣所在和现阶段收入不再是作为定义“好工作”的主要指标, 他们更看重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更倾向于能否在就业岗位上得到成长和锻炼。由此看出, “90后”大学生对于就业更具有理性, 重视岗位的对自身的发展潜力而把薪酬放在其次。最近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的分析报告指出, 2014年毕业升的就业待遇期望值明显降低, 跌至最近4年的最低点, 他们大多数抱着“先生存后观望”的心态, 平均月薪制为3680元。而在10年前当时的就业期望值为2000-2500元, 10年期间物价、工资、房价翻了不止一番, 而这一期望值仅仅增加了1000多元。所以很多大学生求职时对于月薪多少不再奢望, 更有一部分大学生高采取零工资就业的方式工作, 以达到取得就业机会的目的。

结合“90后”大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和人格特点, 发现“90后”大学生社会人格问题对于探索他们的就业偏好具有重要作用, 而了解他们的就业偏好对于了解他们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和就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完善国家配套就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等多方面, 最终达到制定合理的就业机制。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人格特征, 了解“90后”大学生社会人格问题对于探索他们的就业偏好具有重要作用, 而了解他们的就业偏好对于了解他们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和就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完善国家配套就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等多方面, 最终达到制定合理的就业机制。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人格

参考文献

[1]伏干.大学生“啃老”现象分析[J].盐城师范学校学报, 2007 (04) :122-123.

[2]李立勋.90后大学生的新择业观[N].北京商报, 2014-05-12 (03) .

[3]韦慧.个性90后大学生求职:求稳、重地域、爱自我实现[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21/c_117037155.htm.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1、总体现状:

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权威资料显示,今后若干年内,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大致在2200万—24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1000万个,这样,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1400万人。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2014年被誉为“史上更难就业季”,全国共有727万应届毕业生、30万海归一起面对就业竞争,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较低。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7%,本科毕业生为38%,硕士毕业生为33%。

2、海门现状:

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看,至少存在三大瓶颈:

一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回海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专业层次分布不均衡,一类本科生回海不多,多数集中在二、三类本科,计算机、中文、财会等常规专业较多,工科类尤其是我市急需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机电维修等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二是企业对毕业生期望值偏高。从今年专场招聘会看,虽然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人才的储备,有些企业就特地招聘后备干部,这是我市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但是,这类企业偏少,大部分企业仍然舍不得人力资本投入,过分要求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在毕业生的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研究,缺少前瞻性,没有从企业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拿来主义”比较普遍。

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进一步改变。据调查,虽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在变,择业条件在降低,但仍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偏高,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到中小企业就业,宁要“体面”的低工资,也不要一线的较高工资。也有的过分追求专业对口,给自己就业设了过高的门槛和过多的限制,往往出现面对几千个就业岗位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应积极应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二)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我市登记在册的大中专毕业生有2000多名,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经济上的优惠扶持,积极鼓励这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样可以积极组织向海门各大园区、乡镇输送一批紧缺的化工、机械、国际贸易、英语、建筑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把他们充实到海门经济建设一线中。另外,非公经济组织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疏通渠道,营造氛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外企和民营企业就业。

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省人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市人社局应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我市突出创业带动,实施“就业富民工程”,构筑创业宣传、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服务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展“创客空间”,鼓励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预计全年可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新增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现在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不愿从事艰苦的、基层一线的工作,都想选择舒服安逸、钱多事少的岗位。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的挑剔,更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从就业地而言,不一定非扎堆城市不可,也可以考虑乡镇甚至边远地区。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工作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海门市也引进了海宝工业园的宝钢钢构、宝钢精密钢丝、宝钢磁业和宝钢物流等各大企业,都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仅宝钢钢构就需要员工1000多人。已经开工的中远重工、海新重工等吸纳员工都要在1000人以上,回海就业的大学生可以考虑。

2、降低就业期望,准确定位自己。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做了一个完美的“就业梦”,梦想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遥远。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理想就业不是非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社会阅历不足,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多务实、少幻想、不可好高骛远、要虚心地看自己。对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会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仔细权衡,找准自己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迎接社会的选择,这样会更有利于就业。

3、适应当前形势,提升竞争能力。求职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显示,一般文化程度高的收入远远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收入远远高于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综合素质高的收入高于综合素质低的。因此,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水平。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推动实现更加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根据目前的政策,凡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部门都有职业培训费补贴,个人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钱,就可以学一门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对本单位有用之才,谁的综合能力强,谁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财富和荣誉,谁就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在求职时不至于因“小”失“大”,错失就业机会,要知道,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高就业率;就业质量

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受到较大冲击,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增多。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出台了“初次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就业情况的指标。这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出现高就业率走势,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高校盲目追求高就业率,有的甚至出现了谎报、虚报就业率等就业统计造假现象。因此,如何保证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

1.高就业率并非高质量就业

2008年以来,部分高校连续总体就业率在95%以上,有的就业率甚至达到100%。但高就业率的背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高校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将高就业率当成“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变相将毕业生档案转至人才交流中心,并对就业率造假等。高就业率的背后掩盖了就业结构矛盾和低满意度,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满意度是反映毕业生对其工作环境、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心理满足,是评价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就业率是就业质量的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高就业率并不等于高质量就业。在完成高就业率这一目标前提下,摆在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应当是高质量就业。

2.热门岗位渐趋饱和,艰苦行业人才难求

一方面,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青睐政府机构、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但这些单位就业岗位有限,岗位基本趋于饱和,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与此同时,地质、采矿、石油等传统艰苦行业和偏远地区紧需人才却很少有人愿意去。

3.灵活就业者增多,自主创业人数减少

所谓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由于前几年各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急增造成的就业压力及国际国内经济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很多毕业生将目光转向中小型私企、民企,这就使灵活就业比例大大增加。

自主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方式,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很多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很早就实施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很多高校也设立了指导创业的教育课程和训练,但是现在学生却对此不是很看重,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因受制于政策、经济形势、资金、市场等诸多因素不断减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管理力度,减小与事业单位、国企、国家机关的工作待遇差距,体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1.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获得的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以及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求职面试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主要是:良好的职业态度、理解力、执行力,这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可否认,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大学生基础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工作岗位缺乏热爱与理解,过分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角度考虑问题。

2.就业心理

大学生有思想、有激情、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加上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结构不系统、不完善,在求职择业中表现出复杂和矛盾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良好的就业心理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将影响到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与个人职业发展。

3.就业途径

大学生就业途径很多,从近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主要就业途径有:(1)首选报考公务员;(2)中小型企业成为就业的主阵地(灵活就业);(3)入伍参军;(4)考研升学、出国留学升造;(5)到边远地区锻炼或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途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政府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受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政府如果过多地干预,或调控不到位,势必会导致市场调控的失衡,从而造成高校扩招与师资引进的不同步,造成大学生供给与单位需求的矛盾,进而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

1.政府要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

政府要切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市场,营造好的就业环境,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宏观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渠道,此外还应该拓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性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要发挥好“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将考核就业率转为注重考核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定期采取抽样的形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从中发现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从源头上杜绝虚报浮夸就业率的不正之风。

2.高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招生过程中提高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要端正就业工作态度,将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之面向市场办学,依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对一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停止招生。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科学规划学科布局,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为行业和地方提供科技支持。要加强就业准备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就业教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从学生入学起就着眼于学生就业,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技能训练,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上好就业指导课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适时开展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科学制定创业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实战训练,从而较大地提高就业能力。加强学生在校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质量较高的就业信息与渠道,拓展就业市场。

3.大学生要改变就业和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近些年,学生的择业观和用人单位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毕业生来说,从看重地域和工资发展到更重视个人发展空间,而用人单位则从过去在意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学生首先应该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发现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学好为人处事,努力培养自身素质。借助社会实践积极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等;最后,就是要调整就业心态。毕业生要善于分析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次性就业等于终生职业”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学会放低姿态,到基层去锻炼自己;精心准备好个人简历,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增强面试技巧,把握住就业机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将自己培养成千里马才有可能遇上伯乐,才能在竞争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使自己得到发展。

通过政府、学校、毕业生个人和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的就业质量会越来越好。只有在保证就业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率,才能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 易文国.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

[2] 孙丽冰.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20).

[3] 雷玉梅.如何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

[4] 曾向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关联性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4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 由于社会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 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部门、获取信息、进入渠道等方面差异, 进而导致不同人群在就业部门、职位以及收入模式上也产生明显的差异。该理论区别于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 它以一种新的范式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它强调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 以及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与就业的重要影响, 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能力。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学术分支为“二元结构论”。

二元结构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和次要市场。其一, 主要市场具有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晋升机制完善等特征, 从业人员主要由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较高的成人组成, 雇主一般是管理规范的大企业、机构和管理部门。其二, 次要市场则与之相反, 具有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缺乏晋升机制等特征, 从业人员主要由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和妇女、年轻人组成, 雇主一般是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和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区别且流动较少, 导致了主要市场的劳动力即使失业, 也不愿意去次要市场就业。与此同时, 主要市场雇主则认为宁愿暂时失业的主要市场就业者是劳动技能较高的职员;而选择去次要市场就业的, 则是劳动技能较低的职员。

二、对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的影响

普遍认为,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较倾向于功能性, 而我国的二元性更为明显, 即存在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分割。在此背景下, 劳动力供给、工资收入和工作流动性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大学生不同于一般劳动力, 他们的优势在于受教育程度较高, 但却缺乏求职和工作经验。加之, 不同学历、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 对于毕业生来说, 进入哪一级市场, 对其自身的教育投资——收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他们必然会显示出对主要市场的明显偏好, 以便获得个人效用最大化。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 如果劳动力在主要和次要市场之间流动的成本较低或没有;那么, 大部分毕业生在主要市场求职受挫时, 会主动寻求次要市场的就业机会, 并在适当时机再返回主要市场去就业, 而不至于在主要市场形成“自愿性”的失业。但现实中, 我国大学生就业已形成的偏好趋势却并非如此, 其受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区域性的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二元收入分配格局, 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二元分割状态, 进而使不同职业发展呈现二元化。在以上区域之间, 由于户籍制度、社会福利等体制性因素, 大学生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 致使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许多差别。比如, 在主要市场就业, 不仅收入高, 而且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 其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好。相反, 在次要市场就业, 不仅收入低, 而且难以充分享受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因此, 无论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 还是在大中城市就业, 从本质上讲都是毕业生对主要市场的偏好, 并且这种选择符合预期成本——收益比较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

2. 行业性的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

目前, 在我国电力、通信、石油等垄断性行业中, 其劳动者的收入因所在单位拥有超额利润而普遍较高;与此相反, 在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行业从事低技术含量或体力工作的劳动者, 其工资一般较低。在此分割中, 主要市场由工资高、稳定性强的垄断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等组成;次要市场则是由工资较低、稳定性差、竞争激烈的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构成。一般而言, 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主要市场就业, 而一旦被淘汰他们可以选择进入次要市场;但由于所获取的工资低于预期, 于是他们要么“自愿性失业”、要么降低期望值。加之, 次要市场从业者易于被用人单位视为低能。因此, 大学生宁愿留在主要市场中等待甚至暂时失业, 也不愿进入次要市场。

3. 劳动力的流动成本较高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

当大学生转换劳动力市场就业时, 会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成本约束,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形成:一是工作搜寻成本。一般来说, 新旧单位所在地的空间距离越远, 通讯条件越差, 工作搜寻成本就越高。比如在同样一个城市找寻工作, 远离城区的大学生就要付出比原本就身处该地区的大学生要多得多的成本。二是单位导向的人力资本。一般来说, 由于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存在, 劳动者享受的福利待遇是与单位相关联的, 离开原单位, 不仅意味着单位导向人力资本的损失, 也意味着与原单位相关的各种福利的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前者比如所谓的违约金和人情费, 后者则指在新单位已联系好, 但原单位不肯放人的情况下, 新旧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总和。

4. 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影响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主要和次要市场的二元分割, 极大地影响着劳动者的就业偏好形成, 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现时农村基本没有或很少有社会保障, 其主要以家庭保障为主。城市中的社保覆盖的也只是主要劳动力市场, 次要劳动力市场基本没有。此外, 有些群体的保障项目不仅齐全且水平高, 而另外一些群体所享有的保障项目则很少且水平低。基于此, 大学生作为理性劳动者当然不会将次要市场作为就业的首选对象, 而是想方设法留在主要市场, 甚至不惜暂时失业。令人尴尬的是:“一方面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人才奇缺, 另一方面大批毕业生找工作面临着很大困难。”可以说, 大学生的择业偏好是其对我国现行制度及环境理性反应的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的剖析, 不难看出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最优选择, 但是主要市场对大学生的吸纳有限, 岗位竞争激烈。我们认为,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加快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突出体现在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市场无法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上。因此, 要想打破市场分割, 必须扫清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传统户籍和人事制度具有明显的城市导向, 与此相联的劳保、医疗等福利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羁绊, 无法实现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充分流动, 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城乡劳动力的不平等。因此, 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和人事制度, 打破城乡分割与区域分割, 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登记制度而非身份标识。

其次,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从业人员, 可以享受内部住房、优先升迁等, 这决定了大学生宁愿冒失业的风险, 也不迁就于次要市场就业。因此, 要想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就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淡化体制内福利功能, 建立统一的社保标准, 推进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建立与所在单位、地区脱钩的个人保障帐户。制度不能只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及大型国有企业, 其覆盖面还应扩大到私营企业和个体, 使劳动力无论流动到哪里, 社保都能续接, 从而打破体制壁垒, 降低流动成本。

最后, 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我国劳动力市场中, 一方面垄断行业工资高、福利好;另一方面, 开放行业工资较低, 工作不稳定。这种由于政府行政力量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不能正确反映供求关系, 起不到调节市场的作用。因此, 应逐步弱化垄断行业的就业优惠政策, 打破行政垄断壁垒,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规范准入制度, 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运作的效率和公平。此外, 还要发展和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 改善就业环境, 缩小与主次要市场的差距, 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

摘要:本文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视角, 深入剖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的几大因素, 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市场分割,就业偏好,二元结构,劳动力

参考文献

[1]纪春梅.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西藏大学学报, 2007 (6) :6-10

[2]王冬梅, 蔡文伯.试论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8 (4) :11-14

[3]何亦名.市场分割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分析[J].财经科学, 2008 (9) :110-117

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5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冲击到中国经济,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在今年的两会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系列的措施开始实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就业,责无旁贷。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直接、最显现的就是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就业率明显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隐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长期以来,大学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常把自己视为天之骄子,“学而优则仕”。相当一些大学生只追求“成大功,立大业”的高目标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职业价值观。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积极报考“村官”,愿意到农村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但与此同时,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极少数大学毕业生中有所抬头,这也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信心。近年来,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中小企业目前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的深入,一些出口型中小企业停产、关闭,大学生因此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经过多次就业无门之后,一些学生的就业信心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放弃就业。

三是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当代大学生是在顺境中长大的一代,有些经不起风吹浪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他们就抱怨生不逢世。有的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过大,出现“就业恐慌症”;有的大学认为自不如人而出现消极和自卑心理;有的大学生把不能就业归结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关系”;有的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等消极心理。

但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

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文学院 中文0701班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6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通过一定的方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条件,参加工作,从事经济或其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指导一方面是指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顺利实现就业所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指高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其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新形势

(一)我国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

现实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仍没有能解决好类型、层次、科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人才市场结构之间的协调问题,高等学校纷纷趋向学术型,学生及其家长存在着强烈的“高学历、高学位”的追求情结,学术型人才培养过剩和创新能力不足、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和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在实践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难、难指导就业的现象。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

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

(三)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和素质。

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然而,大学生们的精英情结并未完全淡化。一方面,大学生们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大学生吃不起苦,在现实利益中更多地优先考虑物质生活条件,就业取向趋于“功利化”。另一方面,这一情结也造成了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人才的过剩,因为大家都希望留在发达的大城市,“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把留在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自己职业方向的首选。

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一)更新就业指导观念。

首先,必须明确就业指导工作是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工作。指导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工作的性质,端正服务观念,转变管理意识,切实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是大学的最后一课。用人单位在录用时注重人才的质量而不单是文凭。要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竞争力,仅靠毕业前的临时教育是不行的,而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所受到的培养和指导中。

最后,就业指导工作应具有完整性。大学生就业后,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完全终结,还需要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大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正确定位,成功就业。

(三)就业信息服务。

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信息的取得。搜集信息、分析和预测信息,把准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帮助他们确定求职方向和目标。学校应加大投资,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因特网上设立本校主页,介绍大学生情况,并鼓励学生设立自己的网页,进网择业。

(四)大学生自主意识。

高校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教育大学生破除“等、靠、要”的旧的思想,使他们明白,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等、靠、要”是统招统分体制下的一种陈旧思想,是一种缺乏竞争与激励机制的传统体制,它使大学生养成了单纯依附国家、依赖社会、被动等待分配的不健康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竞争和机遇并存的就业环境,一些大学生不是激流勇进,而是思慕起过去的那种落后的体制。

四、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培养机制的滞后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和素质等原因,使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的事情,它关系着高校办学的质量与效益、关系着学校的兴衰和国家的稳定。因而,考虑从政策教育、就业观念指导、信息服务、强化大学生自主意识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国敬.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7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农村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 至今仍有约70%居民住在农村。据统计,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应该是在5亿左右, 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大约是在1.5 亿到1.6亿, 乡镇企业就业大体上是1.3亿左右, 因此, 潜在的农村过剩就业人口应该是2亿左右。[1]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密切关注和需要做好的工作。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 但多数是从体制和政策的变革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忽视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的这一现象, 未能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正是由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与劳动力密集的矛盾, 使得农村劳动力依靠城市工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所以, 要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需要找到能够有效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 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农民就业选择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一定以比较利益为导向, 比较利益高的行业及地区, 必然会吸引劳动力的流入。但是, 中国农村社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直接制约了其识别各行各地区的比较利益高低的能力, 加之中国社会尚未建立起广泛的一般信任机制, 尤其在农村, 基本上以特殊的血缘、亲缘及地缘关系为主要的信任群体,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获取也就多数以此特殊信任群体为媒介, 造成信息获取的偶然性极强, 进而决定了农民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较高。

从社会群体心理看,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受到自身及用人单位偏好的影响也很显著, 如农民就业的地域偏好和行业偏好以及单位用人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素质偏好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及行业利润率的变化会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选择偏好;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及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 用人单位的文化素质偏好也水涨船高, 劳动力供需双方偏好的不断变化也加剧了农民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

我们以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对象, 对农民收入、受教育年限、工作地点、就业行业以及偏好的行业等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找出农民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出发, 剖析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偏好状况及相关数据分析

1.数据概况

本研究以广东省北部地区农村为调查对象, 样本取自2005年当地农村劳动力, 有效样本为354人, 其中女性为172人, 男性为182人。访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成员 (16岁以上、65岁以下的在业人员) 就业情况、收入、就业期望等25项条目。[2]

2.流动就业的非农就业偏好高于本地就业, 收入也高于本地就业收入

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表明了劳动力的流动状况。据我们调查发现, 留在本地工作的农民占了近一半 (46.61%) , 去外地工作的占了53.39%。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留在本地就业的农民有34.55%仍愿意从事农业, 而离开本地的农民中只有4人愿意进行农业生产, 所占比例不到2.12%, 说明外出劳动力基本上都偏好从事非农工作。本地就业的农民愿意从事工厂生产、建筑业和商业的分别占8.48%、9.09%和11.52%, 而外地就业农民的相应比例为26.46%、12.17%和20.63%。可见, 劳动力的流出有助于农民就业偏好的改变, 使其更偏好于非农业生产, 从事具有更高潜在收入的其他工作。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外地工作的农民的现实收入确实比本地工作的农民高出较多, 本地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只占7.27%, 而外地就业的农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则占17.46%;而年收入5000元到2万元的农民本地比例为21.82%, 外地比例为46.03%。

3.偏好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高于农村劳动力整体样本

从表3可以看出, 该地区小学文化程度的42.11%从事农业劳动, 初中有15.22%务农, 高中则只有4.76%从事农业生产。说明农村偏好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状况与仍愿意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比要高得多, 主要表现为年纪轻、文化程度高 (相对于现在仍偏好农业就业的劳动力) 、身体状况好。

调查样本中偏好非农就业的平均年龄为33.4岁, 低于全部农村劳动力样本36.4岁的平均年龄, 说明年龄较轻的劳动力更愿意选择非农就业。

通过对外出打工者文化程度的调查发现, 文盲、小学人口为14人, 占外出打工人口总数的7.41%;初中毕业和肄业生为134人, 占全部外出人口的70.90%人;高中以上为41人, 占外出打工人口总数的21.69%。而留在本地的劳动者中文盲、小学人口占27.27%, 初中毕业和肄业生占58.18%, 高中及以上占14.55%。显然, 外出人口的劳动者文化素质高于在家的劳动力素质, 偏好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高于农业就业的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

动态考察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就是一个从确定性的就业状态到就业偏好的改变, 再到不确定性的就业选择过程, 这一过程中事件的信息量在不断变化。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 事件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 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时获取更多的信息则会降低不确定性。但在中国目前的转轨经济条件下, 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存在着诸多问题。[3]

1.一般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劳动力在市场中通常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用工单位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及农村劳动力在外地急于找到一份工作的心理压低工资, 采取歧视性的待遇。而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过于单一也使得其寻找工作的讨价还价能力极为薄弱。

从表5看出, 在样本地区劳动者非农就业中, 依靠熟人介绍工作的占32.49%, 是最主要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依靠自己去找工作的占22.88%, 靠政府帮助和劳务市场找工作的仅有5.64%。这种信息来源结构与中国传统的家庭经营观念有直接关系。“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既意味着血缘关系, 又意味着最为频繁的交往;既有最强烈的感情纽带, 又有对等的工具性交换 (如利益互补) , 成为一个以“自己人”为特征的关系类别。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群的信任主要是基于社会相似性, 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家庭背景、种族、原籍、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多少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弱化了其他方式产生的信任。因而, 中国社会信任属于特殊信任, 一般信任程度较低。[4]所以, 农村劳动力更加偏好于信任亲戚、同乡等熟人介绍的工作信息。而政府和劳务市场未能发挥真正作用也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特殊信任的程度, 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无组织性和不确定性。

2.劳动力市场不规范扭曲了市场需求信息

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过程中, 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 (包括经济管理体制、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监管手段等) 不够健全, 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加之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 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秩序很不规范。劳动力市场参与主体在管理、用工和信息提供方面都比教混乱。国务院规定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主要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其下属机构, 并对其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方面的主要职能做出了说明。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很不规范, 出现了“多头管理”, 公安部门、计划部门、城建规划部门、计生部门等也越权执法, 但他们却不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而更多的是为了利用管理职权强行收取各种管理和服务费用。这种状况给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农村劳动力带来了不少负担, 破坏了其在城市中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的中介机构的资质和行为也不符合规范, 存在随意开办劳动力职业介绍所、无承诺的高额收费、信息失真以及提供虚假信息, 甚至与用人单位勾结搞假招工, 骗取中介费用, 使得劳动力市场中介成为农村劳动力的鸿门宴, 令其望而却步。

即便找到了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利益可能仍然得不到保障, 因为目前相当多的单位用工极不规范, 没有完全遵守劳动用工的有关法律, 经常采取招收“临时工”的方式, 不对招工录用登记备案, 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任意压低工资和拖欠工人工资等, 以致近年来多次出现“民工讨薪”的极端事件, 让更多的民工慢慢心灰意冷, 使原计划外出打工的农民对市场是否真的需要他们产生了怀疑, 甚至出现了对用人单位的仇视态度, 这些不规范的市场现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育。

3.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劳动力供求均衡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已经逐步走向融合, 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造成大量城市职工下岗分流之后, 城市政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地方就业保护政策, 给予城市劳动力优先就业权, 制定了种种政策规则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促成了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即城市居民在正规劳动力市场就业,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首先要进入从属劳动力市场, 能否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还不一定, 要视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而定。

在统一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 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和边际生产率, 其均衡原则是工资率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相等。但是, 当一个地区存在着正规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时, 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就会发生改变。由于从属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大大低于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 加之正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价格刚性较大, 而从属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弹性很大, 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厂商更愿意在从属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劳动力。虽然城市劳动力受到较农村劳动力更好的教育, 其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农村劳动力, 但是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 城市劳动力的优势并不明显, 反而农村劳动力更能吃苦, 更具有雇主所喜欢的“任劳任怨”等优良品性, 所以农村劳动力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基本可以替代城市劳动力,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劳动力的失业压力。

在企业职工下岗和城市劳动力失业的巨大压力下, 一些地方政府基于政治稳定的原则, 不得不做出对农村外来劳动力歧视性的政策安排, 如对劳动力来源地、从业行业、从业数量等做出硬性规定, 或者提高职业准入“门槛”, 设置“户籍”、“学历”等壁垒来限制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5]这样, 为了满足城市政府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的权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被人为地强制性推移, 直到市场与政策达到一个新的均衡, 这个新的均衡必然与纯粹的市场供求均衡有一个偏差, 但农村劳动者却无法知晓这个偏差将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

1.不稳定的社会偏好

社会偏好是不稳定的, 往往随着群体、文化、地区以及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偏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尤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 渐进式改革带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渐进式变迁。中国已经从百姓排长队购买物资的短缺时代过渡到市场供给结构性过剩的时代。随着教育、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产业中技术和资本的含量不断提高, 产业高度化过程中对资源要素的偏好发生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变, 逐渐排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 使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开, 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开始转变, 渐渐出现多元化特征, 社会结构的多元化造成了社会偏好的多元化, 市场需求发生了更加纷繁复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特征是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 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影响着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偏好状况, 如技术和产业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就偏好于招收教育程度略高的东部或中部农村劳动力, 而比较排斥西部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

而且, 农村劳动力通常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 极易受到他人偏好的影响, 这种不稳定的偏好引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民工潮”现象。[6]这种从众心理产生的“羊群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民工潮”的结果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迅速增加, 尤其在建筑业、家庭服务业和手工匠等劳动力市场上, 甚至在短期内使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工资下降的压力与日俱增, 造成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隐形失业。

2.不确定的市场信息

中国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市场化改革, 而市场化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之处就是市场信息的保障和社会信用的建立。而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观念令市场中一般信任机制难以建立, 人与人的交往和信任还是过多地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特殊关系, 仍然存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任人唯亲而不看实际能力与业绩, 市场机制被扭曲, 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单一, 社会信用不能良性维持。而且中国劳动力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明显不足, 未能有效发挥其市场中介的真正作用, 再加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十分严重, 从属劳动力市场上的外来农村劳动力要承担比当地的城市劳动力多支付的附加成本——与政府的交易成本。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其就业成本-收益的平衡点的判断不仅要依据工资率与成本的均衡, 而且还要取决于他们与政府交易成本的高低。而政府对外来农村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波动性又加剧了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 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难度。

3.不合理的二元制度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二元就业制度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造成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主要根源。尽管这些年的户籍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 但目前尚有一些城市未取消户口的这种区分,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依然牢固, 而且更重要的是“户口”仍然具有身份的性质, 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找工作, 首要的问题依旧是城市对其“身份”的排斥, 特别是城市的就业制度偏向于保护具有本地户口的居民, 实施了对外来农村劳动力歧视性就业政策, 剥夺了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中的平等就业权利, 严格限制其进入的行业类别, 人为阻碍其就业机会, 只把城市居民不愿做的那些脏活、累活、重活, 以及危险性高的工种向农村劳动力开放, 而且给的待遇很差、报酬很低, 即便如此, 还只是一些临时工的岗位, 更谈不上什么社会保障。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出发, 当前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则应立足于制度变革, 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培育和扶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 加强其对抗不确定性的承受力。

1.消除户口的“身份”性质, 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 改变人们对“身份”的特别偏好

中国的户籍制度对于调控人口增长速度、稳定社会治安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但是其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所起到的负面效果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二元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业已成为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政策赖以支撑的基石, 是横亘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为壁垒, 是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居民矛盾的根源所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还户口以本来面目:户口本无贵贱之分, 只不过是一种人口登记制度。城市户口之所以为农村劳动力梦寐以求的本质在于城市资源的稀缺性与城市较农村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收入。所以, 要消除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身份差异, 关键在于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从而改变其对城市户口的特别偏好, 故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工商业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办法。

2.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 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保障农民工基本权利

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 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素质;延长就业服务链条, 增强公益性服务功能;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拓宽农村劳动力信息获取渠道;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信息和工资指导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提高信息供给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监督用工单位签约及合同执行状况, 杜绝虚假招工、骗取钱财事件的发生, 加强市场诚信建设;适当发挥舆论媒体导向作用, 关心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 协调城市居民与外来农民工的关系, 建立新型的包容性城市社会。

3.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含量, 增强其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

一般而言, 就业者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越高, 则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越强, 就业的范围和层次也越宽广, 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就越强。然而, 前面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 单一呆板的教育体制并没有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预期效果。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不能仅仅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初级层次上, 必须加强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一些过时的思想和方法, 要与时俱进地传授给农民先进的应用科技和创新型的经营理念和模式, 鼓励农民自发创业以激发其潜藏于心底的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林民书, 李文溥, 林枫.郊区被动型城市化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厦门市禾山镇农民非农化问题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 2002, (09) .

[2]申明浩, 周林刚.农民就业选择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 2004, (01) .

[3]吕炜.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

[4]弗朗西斯.福山著, 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 2001.

[5]梅金平.不确定性、风险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 篇8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倾向

(一)就业目标趋向多元化

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观,制约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地域的选择。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未来从事职业行业领域的选择。据调查,毕业生由原先选择“公务员”、“教师”、“经营管理人员”的高比例,趋向于向国企、外企、私企、西部、自主创业等作为就业选择目标,这说明原有选择职业集中单一行业的现象正在淡化;其次,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孔雀东南飞”的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流向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就业政策的改革以及各个省市地方性就业法规的颁布,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选“其他中等城市”的比例也在提高,这也说明在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已不仅仅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中等城市也逐渐成为毕业生选择的重点,与当前社会上人才回流趋势相吻合。

1.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仍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绝大多数同学仍然看重事业单位,尤其是教学、科研等知识高聚集型单位,而以往“政府机关”这一热门行业虽然并未显出优势,但热度不减,近几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即是证明。另外除北京、上海、广州等以往就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外,沿海城市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内地城市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地。

2.重经济待遇,更看重发展前景。新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加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关注生存条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选择职业时“行业发展前景”、“施展个人才干”、“薪金报酬”的三个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在择业观上既重经济待遇,把它作为生活的基础,同时更重视前途发展,有较强的事业心。

3.西部地区与贫困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捷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对西部及贫困地区加大发展力,度进行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在就业中一部分学生正是看到了这一优势,再加上这些地区对人才需求的重视,特别制定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近几年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选择时这些地区就成了他们的好去处。

4.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天地。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观念已基本接受,凸显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自我评价趋于理性

毕业生就业前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毕业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强调社会实践的检验,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已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步转向理性化。

(三)家庭在大学生择业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仍然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执行者,也应注意帮助大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选择好职业。家庭对于一个大学生个体的情况更为了解,应根据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社会对大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引导表现在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用健康的主流文化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完成职业选择,要正面宣传和报道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闻热点,配合学校和家庭形成良性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二、就业指导应有新思路

1.就业指导应当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应该从学生入学起就对其进行就业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并跟据自身情况加强技能培养。

2.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根据社会需要,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校要注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这既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又达到了用人单位满意和学生自身塑造的要求。

要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不能仅靠就业指导中心,应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及对专业课教学的渗透等方法共同形成合力,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度,提高指导效果。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不断深化。

3.拓展信息渠道,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对成功就业的信息而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多数同学认为毕业生有效的就业途径仍是通过学校就业中心直接推荐和校内招聘来解决。可见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同学们同时需要学校在加强和改善就业指导时应重点加强信息提供和具体指导。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充分发挥就业市场的主体作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大有效信息收集力度,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并进一步扩大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充分发挥高校这一毕业生就业主体的作用。

4.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大多数同学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但大多数同学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课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对职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有着迫切要求,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能力素质在就业中举足轻重。

5.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建立专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几个月临时的事务性工作,它要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要研究人才供求关系,要研究人才资源使用的最佳原则,需要有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队伍来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要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这个中心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的人才,必须经常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功能要齐全,能开设一定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知识。就业指导中心要有一定的硬件工作条件如信息查询室、资料阅览室、洽谈室、招聘工作场所、Internet信息网站以及必要的设备和经费。

6.在就业指导中应当注意根据性别不同有所侧重。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男生对工作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中要注意根据性别不同进行就业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女生的职业教育指导。

7.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新路子。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从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外,目前高等教育界正在努力探索创业教育的新路子,以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目前来看,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必定会逐渐树立,高校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当前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创业教育,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三、社会与家庭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1.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虽然经过多年体制改革,但由于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国家就业政策跟不上近几年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就业政策也各有特色,各个行业之间的人才流通壁垒并未完全消除,因此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用健康的主流文化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完成职业选择。配合学校、家庭形成良性健康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体制问题还是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因此,必须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2.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与指导。由于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家庭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仍然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执行者。应注意帮助大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选好职业。家庭对于一个大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家庭成员根据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完成人生重要的职业选择,并且家庭成员的意见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形成影响,他们多年的人生经验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实际情况择业也是每一个家庭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上一篇:逆境中政策下一篇: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