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行为(精选9篇)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1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很多, 除了经济形势、就业形势、人事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外,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意向和主观偏好等自身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大学生自身不能认识到就业选择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 容易使其对就业形成不合理的预期, 就业选择出现偏差, 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一、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一) 择业理论。
本研究试图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行为视为一种新的职业地位获得过程, 以大学生就业选择这一主观变量为因变量, 以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影响因素为自变量, 从理性选择的社会学视角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行为。
(二) 理性选择理论。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主要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动。具体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问题, 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获取效益的最大化, 而这种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会受到四个方面影响, 包括:一是资源价值。本文指大学生在特定资源条件下所能获得的利益及其对这些特定资源和信息的掌握情况。二是个人能力水平。本文指大学生个人在就业中展现出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不仅指个人素质, 还存在于大学生所掌握的资源价值和信息之中。三是行动的后果。本文指大学生就业以后的职业地位以及社会地位的获得情况。四是个人偏好。本文指由于个人的偏好不同, 价值观不同, 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行动之前对自己行动后果的价值所作的判断。
(三)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即个体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可控性共同通过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 间接引导和控制行为。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 不具有搜集和整理所有信息的能力, 因此不可能作出收获利益最大化的决策。通过结合计划行为理论, 本研究试图从知觉行为控制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研究试图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行为的因素、预测就业选择行为意向, 并试图建立和解释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与途径。
二、理论模型构建
(一) 确定模型要素。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本研究模型中的几要素分别为:
1. 态度。
即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爱好左右着其对职业的选择倾向。
2. 主观规范。
即大学生择业时, 认为其他重要关系人是否同意他的行为和所预期的压力。
3. 知觉行为控制。
即大学生对择业难易程度的感知。
4. 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是指个体打算采取某种行动的主观概率, 即大学生最后采取的择业行动。
(二) 模型要素解构。
许多研究证实, 如果将信念解构成多个维度, 可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 有助于我们从研究所得的信念中了解到哪些因素对行为意向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 本研究根据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将态度、主观规范、直觉行为控制进行进一步细化。
1. 态度的多向度层面。
探讨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态度因素是研究毕业生对不同工作的知觉程度。一是对行为倾向态度, 即大学生选择某项工作所带来的正性或负性情绪体验, 如某毕业生对某项工作的感觉很好, 那他选择此项工作的意愿就越强烈。二是对标的物的倾向, 即大学生选择某项工作所带来的收益或代价, 如大学生觉得某工作的待遇很高、环境很好等。
2. 主观规范的多向度层面。
一是规范信念, 即大学生对就业选择行为的所知觉到的社会压力, 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二是依从动机, 即大学生对自己顺从重要参考群体意见的动机的评估。当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重要参考群体意见产生的压力时, 是否会改变自己的就业选择对大学生就业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
3. 知觉行为控制的多向度层面。
一是控制感 (controllability) 。个体认为执行某一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自己, 而不受外在因素的制约, 即个体所拥有的采取某一行为所需资源或机会的多寡。二是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 在很多情境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 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觉得可以完成的行为。
三、研究模型设计
本论文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通过将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为意图区分为对就业选择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 并进一步参考Tyaolr和Tdod的解构式计划行为将其解构成多层维度。
(一) 模型构架。综上所述, 本论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二) 变量定义。
一是行为意图, 即大学生对自己未来选择某项工作的意愿和可能性的评估。二是态度, 即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所持的正负向态度。三是对行为的倾向态度, 即大学生选择某项工作所带来的正性或负性情绪体验。四是标的物倾向态度, 即大学生选择某项工作所带来的收益或代价。五是主观规范, 即大学生对重要参考群体是否赞同其就业选择行为的主观判断。六是规范信念, 即大学生对就业选择行为所知觉到的社会压力。七是依从动机, 即大学生对自己顺从重要参考群体意见的动机的评估。八是知觉控制, 即大学生在采取就业选择行为时对于所需要的机会与资源的控制能力。九是控制感, 即大学生采取就业选择行为所需资源或机会的多寡。十是自我效能, 即大学生采取就业选择行为的难易程度。十一是行为, 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情况和就业机会的获得情况。
参考文献
[1].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行为动囚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1
[2].Fishbein, M.&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J].MA:Addison-Wesley, 1975
[3].Ajze, I.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urnal ofApplicd So-cial Psychology, 32:665~683
[4].[美]班杜拉著, 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Taylor S.&Todd, P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planned behavior:A studyofconsumer adoptionintentions.International JoumalofResearchinMarketing, 12:137~155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2
一、中职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1.对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特点加以明确
当代企业不再是单纯的要求员工专业知识,而更加注重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其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其专业技能要求加以重视,其次是重视员工在各种问题方面的处理能力,再次是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最后便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中职学生在日常行为表现中体现出了养成教育的缺失
目前,中职学生不但是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在道德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感到自己的前途的迷茫,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进行放纵,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过分的依赖父母,存在较重的逆反心理。在学习中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态度,经常出现早退、上课迟到、玩游戏,说话、打瞌睡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喝酒、抽烟,说脏话,早恋、厌学,迷恋网络、打架、夜不归宿等问题时常出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中小学时期缺乏科学的养成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确保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各部门应进行齐抓共管,营造出就业指导的良好氛围,确保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以经常化、制度化
(1)认真对待德育课。德育课在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具有阵地作用,学生能够在课上进行就业指导、接受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学习到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打下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
(2)积极进行就业指导讲座的开设。就业指导部门应进行专人的抽调,以担任指导教师,及时对案例加以总结,对培训教材进行撰写,对于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不同讲座的开设,从而进行一定的集中培训,其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服从意识、团队意识、礼仪礼貌、面试技巧、心理素质等问题,使学生可以得到宝贵经验和知识,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在用工方面的基本标准,找出自身的差距,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按照相关的训练要求来矫正自身行为习惯。
(3)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的开办。由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的开设,通过一定的心理测试以及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对学生心态加以调整,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前心理准备,确保学生可以从容、理性地面对未来就业。
(4)举办优秀毕业生的报告会。对于典型事迹的优秀毕业生应邀请回校做报告,对其在校及创业、就业的经历进行介绍,通过学生生动的成材事例,可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真实感,使其更容易得到激励,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通过榜样力量的借助能够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学习,从而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5)注重法律知识的宣传。通过法制宣传栏、法制教育讲座等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劳动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培训,确保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可以对企业规章制度加以自觉遵守,以使得个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认真履行自己的劳动职责,这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引导校企共同参与,营造良好行为的养成环境,提高就业指导的实用性
(1)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进校园等讲座活动。邀请企业高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工作岗位内容等相关要求,以實现自身素质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推进产教相结合,工学相交替的办学模式。第一,多次进行实习、见习等教学活动。中职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多次实习、见习等活动,能够零距离地感受企业管理模式、文化、工作环境、员工素质,并有效显露出自身的素质差距,从而提高其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第二,采用订单式教学的模式。学校和企业进行协议的签订,对学生进行共同的教学和管理,这样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深入课堂进行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的培训,学生也能够定期参与到企业的生活和生产中,在毕业后就直接到该企业中进行工作。通过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结合企业要求进行自我的不断调整,从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对中职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中职学校应树立职业教育为就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贯彻就业指导的内容,用我们的关心,用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确保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灵,让学生能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进行一次次感悟,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琴.中职学校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和就业指导研究[J].职教论坛,2008,(11).
[2]潘玉生.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开拓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1).
[3]刘来泉.加强能力培养,促进教学改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OOl. (2)
[4]周凯.近六成学生对就业没想清楚,中国青年报,2005(12)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3
从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制定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系列相关计划与措施。尽管市场性就业(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和自我雇佣三类[1])才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就业渠道,但以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一揽子计划为代表的基层就业政策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可以考虑的另一类渠道。
从政策主体的立场看,中央及地方制定的基层就业计划的政策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考虑:一是吸引大学生人才支援基层(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或农村地区)建设,鼓励大学生长期扎根基层,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二是拓展就业渠道,缓解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三是为大学生提供拓展未来的晋升发展机会与空间,满足他们实现上升性社会流动的发展利益诉求。可以看出,政策主体在基层就业计划的政策目标体系的确定上会优先选择“第一”即鼓励大学生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这也是基层就业计划多重政策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政策初衷”,然后才是实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举两得”。
而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政策目标对大学生的需求层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这一政策目标实际上隐含了对大学生在需求动机上的潜在要求———大学生应在自我实现这一层次上拥有较高的需求。为了使这种动机得到反映,政策中更多地使用的是“鼓励”“提倡”等政策话语。之所以说基层就业政策要求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层次,主要与以下三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假设有关:一是市场性就业渠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薪酬福利(即理性人假设中的经济利益因素);二是以企业或公司为主的市场性就业渠道的薪酬福利要明显高于以基层就业计划为主的政策性就业渠道;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选择时基本知晓第一个假设与第二个假设中的信息,不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或失真。在上述三个假设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做出预测性判断:愿意考虑并真实选择基层就业计划的大学生就业行为主要是在尊重或自我实现这一较高的需求层次指引下做出的。
然而,如果上述三个假设受到影响进而发生变化,这种判断是否还成立?换句话说,当某个条件发生变化之后,选择基层就业计划的大学生是否还是自我实现人或对自我实现需求较高的人?又是什么因素的出现或发生什么事情会对上述假设产生影响?
二、有限理性: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中的策略空间
受到年龄条件、社会阅历、校园氛围、媒体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群体显得有些不同。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始终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心理预期,尽管这种预期可能会在三年或四年的时间中表现得并不十分稳定,但较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类型在现实中基本上属于常态,这也与该年龄段的青年人所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相符。
此外,这种较高的心理预期的形成也与对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整体市场环境的就业信息了解得不够全面有关。如果对年龄条件、社会阅历、校园氛围和媒体宣传等因素进行限定,换句话说,大学生群体在年龄、社会阅历、校园氛围和媒体宣传这些因素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非常小,那么,较高的就业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自我评估和就业信息。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完善的条件下,大学生产生较高的就业预期也是可以理解和解释的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地方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使用一些政策工具或指导性工具对大学生调整就业预期进行干预。随着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逐步公开透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工作搜寻中逐渐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保留工资的心理预期水平也逐渐趋于均衡,甚至是一个较低的水平。这都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来的有限理性。
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中的有限理性更多地表现在市场性就业渠道的选择中,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在公务员招录中的新政策规定使这种有限理性与基层就业之间产生更为直接的联系。素有“国考”之称的公务员招录是从1998年开始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从总体上看,考取公务员是属于市场性就业渠道中的一种,因为从市场机制的筛选角度看,党政机关对大学生群体的招聘与企业或公司招聘机制并无本质的区别。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务员这一工作本身所蕴含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义。“职业稳定性、高位阶层流动和高薪酬福利”的职业特征刺激大学生群体对这一就业渠道的利益诉求。也就是说,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考虑和选择考取公务员进行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更多地还是受到理性人假设的影响,即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只不过这种经济利益的具体内容与企业或公司在某些方面有所差异。鉴于公务员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渠道中的特殊性,本文将公务员招录从市场性就业渠道中单独列出。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政策主体打通基层就业计划与公务员招录之间的通道,旨在通过公务员招录的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这一政策规定所形成的政策环境对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的行为产生新的影响,因为它使原本属于自我实现人的基层就业政策目标产生理性人的需求层次。具体来讲,如果大学生是以考取公务员为主要动机,面对这一关于基层就业计划的新规定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进入基层就业计划并以此为“中转站”进而获得考取公务员的相对优势;二是公务员招录在“入口”上对应届毕业生没有完全封闭的条件下,选择那些仍对应届生开放、无需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也有至少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基层就业计划可以积累考取公务员的工作经历,可以通过基层就业计划进而考取公务员;二是市场性就业渠道的就业形势严峻、竞争压力过大,选择进入政策性就业渠道的基层就业计划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出路。第一条考虑是主导性的,因为从总体上看,基层就业计划也拥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选拔机制,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或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以进入。
基于此,可以将大学生放在基层就业计划和公务员招录两种就业渠道之间,看一下基层就业计划与公务员招录的多重政策目标之间、大学生的政策利益之间、政策主体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信念冲突与策略空间(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箭头(1)表示大学生是在“晋升流动、发展机会”的利益诉求下对公务员招录做出的理性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基层就业计划与公务员招录之间的通道是否打通,只要公务员招录的“入口”没有封闭,这一部分大学生都会在该利益诉求的指引下做出选择;箭头(2)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利益诉求下对基层就业计划做出的选择,之所以说这不是理性选择,是因为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假设,在消除薪酬福利等理性和市场性利益诉求的影响之后,这一部分大学生大多会是在“为基层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自我实现指引下做出选择,而吸引和鼓励这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才是原本的“政策初衷”;箭头(3)表示大学生是在“晋升流动、发展机会”和“拓展渠道、缓解压力”的利益诉求下对基层就业计划和公务员招录做出的理性选择,公务员招录对基层就业计划的优惠政策设计刺激大学生产生这样的行为动机,因此,这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考取公务员,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以基层就业计划为暂时的“中转站”进而获取考取公务员的相对优势。
综上所述,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一是基层就业计划与公务员招录的政策设计存在多重政策目标之间的内在冲突,同时政策主体关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主导优先次序与大学生关于“晋升流动、发展机会”的主导动机次序之间也存在信念和利益上的冲突;二是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大学生经由“基层就业计划再考取公务员”是由于政策设计而产生的理性行为,尽管公务员招录对拥有基层就业计划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是公平的,是对关于“晋升流动、发展机会”利益诉求的充分反映和考虑,但此举却陷入“无法甄别和筛选出真正有志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的困境,主导政策目标难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多重政策目标之间的内在冲突会产生因政策性偏误而导致的政策利益受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箭头(2)这一部分毕业生的不公平。
既然基层就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扎根基层”,那么“公务员招录对基层就业计划的优惠政策”就为理性选择提供策略空间,即大学生以考取公务员而非扎根基层为动机选择进入基层就业计划,在服务期满后再报考公务员,从而导致“政策初衷”无法实现对真正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的甄别和筛选。
三、实证检验: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有限理性与自我实现
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假设观点的指导下,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对此予以检验,以确认在现实中是否存在本文指出的“策略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检验大学生是在怎样的动机指引下选择基层就业计划的。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并根据高校层次、高校类型与专业类型综合选取7所高校,共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6份。
(二)统计分析
1.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内所有调查对象在就业时考虑基层就业的情况如下:58.39%的毕业生“会同时考虑基层就业和其他渠道”,36.24%的毕业生“完全不考虑基层就业”,仅有5.37%的毕业生“只考虑基层就业”。可以看出,随着国家、高校对基层就业计划的宣传力度加大以及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愿意考虑基层就业,这也验证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的有限理性。
为便于分析,本文将基层就业意愿考虑情况中的“会同时考虑基层就业和其他渠道”和“只考虑基层就业”合并为一类,统称为“考虑基层就业”,变量取值为1;“完全不考虑基层就业”改为“不考虑基层就业”,变量取值为0。将基层就业意愿整合为一个二元分类变量之后,考察“个人基本情况”变量与“基层就业意愿”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注:*.在置信度(双侧)为0.05时,相关性显著。N=596
可以看出,个人基本情况变量中的户籍、高校层次和学生干部经历与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其中,户籍、高校层次与基层就业意愿呈正相关,学生干部经历与基层就业呈负相关。这说明,农村户口毕业生比城镇户口毕业生更倾向于考虑基层就业,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毕业生比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考虑基层就业,担任过班级、学生会或社团干部的毕业生比未担任过的毕业生更倾向于考虑基层就业。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考虑基层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工作能力、政策优惠措施、工作稳定性、工作地与家乡距离、暂时出路、城市工作压力、贡献服务和政策宣传。其中,提升工作能力、政策优惠措施、工作稳定性、工作地与家乡距离、暂时出路均属于有限理性因素中的具体指标要素,贡献服务和政策宣传则属于自我实现因素中的具体指标要素。具体来看,近五成的大学生考虑基层就业是因为基层就业计划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工作能力”从而获取基层工作经历(非常重要占47.11%),另外“政策优惠措施”和“工作稳定性”在“比较重要”中所占比例也超过六成,分别为62.63%和60.26%。而“贡献服务”则在考虑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中的重要程度偏低,尽管有不少大学生也认为这两个因素比较重要,但仍各有23.95%的毕业生认为贡献服务在他们考虑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中是不重要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前文中所述的大学生在基层就业行为中的理性策略空间基本得到验证,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愿意考虑基层就业计划主要是因为这些基层就业计划可以使自己获取考取公务员考试中的相对优势,也就是说,主要是受有限理性利益需求的指引。而真正受自我实现需求的指引选择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较少。
四、结论探讨:基层就业政策体系的设计与完善
(一)结论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加,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考虑基层就业,但极少有大学生会把基层就业当作唯一选择。二是不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行为带有较为明显的理性与市场性特征[2],主要表现在薪酬福利等生存层面与发展机会等发展层面的理性诉求。三是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行为也带有一定的理性特征。其理性是有限的,主要表现为:愿意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基本上都是在对现阶段就业形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和预期调整;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基层就业作为暂时出路而非长久之计,或者基于积累基层工作经历,或者基于享受政策优惠措施。
(二)设计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基层就业政策体系的设计与完善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付诸行动。
1.根据高校类型、高校层次、专业类型与个人特征等具体标准分类灵活设计基层就业计划,使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毕业时拥有更多的选择,并做出相应调整。政府通过提供求职补助,完善基层就业计划的相关优惠和激励措施,为弱势毕业生群体创造就业机会[3]。
2.人性化设计与倡导性鼓励并重。一方面,减少带有捆绑式约束的政策限制,进一步完善包括服务期、违约金等内容在内的诚信机制,设计更科学合理的职位晋升和流动制度,增加关于发展空间与机会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就业观念的调整不仅是就业指导层面的思想教育与宣传引导,还应该将其贯穿整个受教育过程,通过教育本身的功能培养青年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大学生的原则,从思想上关心、从政治上爱护、从工作上扶持基层毕业生[4]。
(三)探讨空间
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当社会问题比较复杂时,政策往往具有多重或多元的目标体系,这也对政策主体的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如何敏感地认识到不同问题之间的交叉线、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进而设计出人性化的政策措施,是新形势下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
实际上,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当前,大学生在市场性就业与政策性就业之间、基层就业计划与公务员招录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有限理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无论是有限理性还是自我实现,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在环境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本身的问题属性和问题领域带来的。具体来说,即使没有公务员招录对基层就业计划的政策优惠,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不一定就是自我实现的;即使有了这一政策优惠,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计划也不一定不是自我实现的。对于大学生是有限理性还是自我实现的判断和结论其实没有太多意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的基层就业政策体系不仅要公平严格地选拔出优秀的大学生人才为祖国基层建设贡献力量,还要从各个方面尽可能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和反映出大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摘要:在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正在发生变化。以江苏省部分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表明,受公务员招录的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中存在理性策略空间。绝大多数愿意考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是受到有限理性利益需求的影响,而非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政策启示在于:分类灵活设计基层就业计划、人性化设计与倡导性鼓励并重。
关键词:自我实现,有限理性,基层就业,策略空间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创新性人才的涌现[J].教育研究,2011(9):8-13.
[2]赖德胜,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35-44.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4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行为导向又称为实践导向,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情境,以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是一种使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新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二是教学内容以提升能力为本,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来提升能力。
二、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滞后的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仍直接影响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其突出表现为:
1.说服力不强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单一,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偏重就业政策讲解、就业形势分析、择业技巧传授等理论知识,重视向学生展示“是什么”,引导学生对“为什么”的思考,却忽视了学生对“怎么办”的实践,教学说服力不够强。
2.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满堂灌”,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吸引力不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3.随意性和临时性比较明显
不少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主要还以讲座形式出现,通常为200人左右的大课堂,上课人数众多,纪律较差,不少学生也错误地以为这是一般的知识性讲座。这样的大课程也缺乏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实施的个性化就业教育与指导,没有针对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热情。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实践
在就业指导课程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笔者运用不同形式的行为教学法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训练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1.案例教学法
由于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因此,该方法成为行为导向教学的一项重要方式。这是通过对实际生活和择业实践中所出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择业行为能力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校园招聘会现场真实的招聘活动,及《赢在中国》的精彩片段。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也可以是两种示范对照使用,一般以正例为主。在实际案例中理解职业素职中的沟通能力、竞争意识、执行力的真实表现,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兴趣盎然,融入现场情景,探索解决问题的的方法,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具活力。
2.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人为营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或行为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求职面试中的方法与技巧等环节的教学过程,招聘活动直接搬上课堂、设计营造氛围真实的面试场景,一切在真实职场上能遇到的情况都尽量无缝对接。使学生充分体验将来要面对的招聘环境,熟悉面试步骤,了解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老师模拟招聘人,学生以求职者身份,前来求职面试,其他同学观摩点评,整个面试活动将对职业礼仪、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团队精神等进行考核。
课堂上学生当评委,每个人都需要贡献智慧,精彩的发言凝聚了学生的热情关注和真实感受。通过模拟训练,能使学生发现自己不认为是或没有意识到的错误。比如:在做自我介绍时,有的同学不经过思考就随口回答“我的求职材料写得很清楚了”。学生点评结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将自己完美地推销出去,以期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位有备而来、能将公司产品富有趣味地介绍给客户的业务人员,不能光靠一份“产品说明书”就打发他们。
模拟过程真实、生动、鲜活、丰富,使学生受益无穷,常常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还有的同学连面试握手问候“您好”时,身体没有前倾的细节都能注意到。通过这种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对于择业过程中特有的行为规范,可以深化和强化理解,得到真实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及社会能力。
3.分组训练与角色表演法
在训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集中训练,有同学来担任招聘人员,体验用人单位最想录取具备什么素质的求职者;有同学作为应聘者,尝试如何在竞争中展现自己,脱颖而出。其他组的学生现场观看,大家吸纳精华、指出亮点、找准缺陷,在评价、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参加过分组演练的同学,都感慨道:“参加或者全程关注模拟面试,我们就能大致了解真实的求职面试过程了,也知道自身有什么不足。”
四、行为导向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典型示范,身教胜于言传
课堂就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演练场,教师的行为应该给学生以示范,自己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注重每个细节的礼仪规范。如在礼仪教学中,教学生练习微笑时,老师先用纸遮挡住脸部下方,用眼睛与演示的学生对视交流时,眼神充满笑意,用眼睛告知学生:见到你很高兴!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自然就会流露出真诚的微笑,进一步会感悟到富有魅力的微笑应发自内心。学生在课堂分组演练中,就能升华情操、陶冶气质、内外兼修,学会如何提升个人的职业形象。
2.需有课堂情境及活动形式的设计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不论是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还是角色表演,都需要课堂情景氛围、活动形式的设计,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情境活动中。因此,老师需要精心创设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和活动形式,情景案例设计的合理性、针对性是行为导向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堂情境设计的原则是贴近生活、可实践性,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训练与实践运用,并有所收获。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活动的设计中增进学生的多元理解;充分考虑到活动操作的规程、占用时间等具体问题,以利于课堂教学的科学组织。
3.课堂上适度鼓励和理性引导
行为教学法使课堂变得越来越开放,教师需要用理性和智慧来应对,教师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学生,而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要学会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教学得以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进行;掌握体验活动的“度”,真正起到组织、指导、启发和提供信息的作用,避免让学生“放任自流”。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不能为情境而情境,为行为而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当中完成态度、观念的改变,技能、素养的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高职生就业指导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方法有理论、有实践,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强,是提高学生求职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行为导向法模拟训练过的学生,求职时显得目标明确、心理稳定、举止得体,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5
1 就业失信现象及成因分析
1.1 就业失信的主要表现
高职毕业生就业失信行为常发生在求职期、签约期和就业后期三个不同阶段。
1.1.1 求职阶段
企业在招聘时, 就业推荐书自然成了人才筛选的第一块敲门砖。于是一些毕业生在填写简历时避实就虚, 成绩差的就不把成绩附上;有的就言过其实, 甚至造假, 夸大学习成绩;有的甚至无中生有, 复印更改他人的荣誉证书。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学生干部特别青睐, 于是, 少数毕业生投用人单位所好, 自行填写的各种干部头衔充数其中, 以此提升简历的含金量。在面试中, 一些学生为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 常常会在面试过程中夸大事实去表现和评述自己。
1.1.2 协议阶段
一是毕业生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甚至不约定违约惩罚条款的情况十分普遍。据调查, 80%以上的毕业生都不会与用人单位约定违约金, 而在20%有约定违约金的学生中, 大部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担心学生违约而提出的要求, 学生主动提出的很少。二是部分毕业生签订协议时十分随意, 没有将协议当作一个契约的法律行为, 潜意识里认为协议只是种形式, 随时都可以放弃。在某高职院校学生诚信调查问卷中, “在签约之后, 如遇更好的企业时”, 只有不到14%的学生选择“坚持与原单位的协议”;有40%的学生认为就业违约行为是“人往高处走, 正常”。
1.1.3 就业阶段
高职院校一般在最后一学期都安排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 一些就业较好的院校, 毕业生在最后一学期基本已经到用人单位去预就业实习。许多毕业生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 但是, 仍有部分毕业生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现了各种违约的现象:一是部分人本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随大流, 到了企业之后, 感觉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 一心想要跳槽, 在没有获得学校同意也没得到用人单位准许的情况下, 私自联系另外的用人单位;二是当又遇到条件、待遇更优越的单位来校招聘时, 少数毕业生则不遵守协议, 单方面毁约, 不打招呼就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 给企业留下“该校毕业生缺少诚信”这样的坏印象, 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对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1.2 不诚信的原因分析
上述现象之所以会大量出现, 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2.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在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最为突出, 无论在产品信用、商业信用, 还是金融信用上, 皆有种种不诚信的恶劣表现,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各种制假售假手法花样百出, 先是“毒大米”, 接着“毒瓜子”、“黑心月饼”、“瘦肉精”……;同时, 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违反诚信的处罚措施不够严明, 监督执行不够严密,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 失信获益高于守信获益的现象;以及这些年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件”泛滥的现象, 都给大学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项大学生诚信调查中, 关于对不诚信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80%的人认为“与社会风气有关”。
1.2.2 学校层面的影响
一是学校诚信教育弱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教育仍偏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就业指导倾向于实用性, 诚信教育相对弱化, 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急功近利, 缺乏自律;同时对日常违纪、考试作弊、欠缴学费等不诚信行为缺乏制约, 处分不严, 尽管有失信行为, 却不影响就业推荐,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不诚信。
二是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要么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 其工作人员对学生所学专业不熟悉, 无法深入指导;要么单纯交给各专业负责, 专业教育指导加强了, 然而却容易突视了职业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 造成高职生另一方面能力素质的缺失, 导致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调查显示, 5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表示未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
1.2.3 招聘单位的影响
用人单位招人先看个人简历, 然后再从中筛选, 求职者如果不把个人简历做得显眼些, 就算很有实力但不具备某些招聘条件, 根本就得不到面试的机会。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 如实说明情况常常难获考官垂青, 而一些制造假简历的学生反而顺利就业, 客观上让人觉得诚实的不如弄虚作假的。用人单位的一些过高的要求使部分毕业生不得不在简历上加点“包装”, 简历包装扬长避短, 突出重点, 淡化不利因素。另一方面, 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抬高招聘条件, 对身高、视力、英语、计算机能力等过高要求。这样做, 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部分大学生假造履历。一些用人单位讲人情, 讲社会关系, 面对社会竞争的不公平, 导致个别学生虚拟自身社会关系, 用“赌一把”的心态吸引招聘人员注意。
1.2.4 学生自身的影响
一是契约意识淡薄。求职者契约意识淡薄, 不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一方面是学生职业规划不太明晰, 不想自己被早早套牢,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缺乏契约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如招聘者、求职者仅凭双方的需求、相互的理解、认可就建立实际劳动关系而不签定劳动合同, 一旦发生纠纷往往拿不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造成企业或学生的损失, 甚至致使有的学生在诉求得不到兑现的情况下走了极端。企业为了不用负责任, 不用购买相关保险, 所以不签订用人协议;而部分学生为了免于束缚, 随时想跳槽, 也不愿意签。然而一旦用人单位情况发生变化, 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得不到保障。
二是就业定位不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各职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要求学生毕业后直接充实到生产一线, 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及实践者, 所以学生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工作热情。而当前部分毕业生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 总认为自己受了高等教育, 不愿意做普通劳动者到生产一线去。但面对就业现实, 在不得已而选择一线的职业岗位后, 并不安心工作, 随时都可能二次择业;许多毕业在首次就业时, 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这种观念上的错误均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后的工作。
除了学生个人主观原因之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如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间过早, 有的用人单位面试后迟迟不定, 有的用人单位与原来承诺不符等等, 这些也会导致毕业生违约。
2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诚信的对策
2.1 加强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 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高职院校应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活动、环境等多途径开展诚信教育, 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培养和提高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 使他们认识诚信做人做事是修业之本、谋事之基, 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将诚信内化为自身素质, 并在就业过程中彰显, 从而形成诚信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作风。通过对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考试违纪行为的处理、学生按时缴纳学费的义务教育、助学贷款的按期还贷教育等,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诚信教育。同时请请企业人员到校开办就业讲座, 阐述职业道德标准和选人用人要求, 摒弃不诚信就业的观念。
2.2 增强契约意识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就业契约意识。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普法教育工作中负有更大的责任, 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并用一些典型案例及身边的事例教育、警示学生。让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守法, 做法制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用人单位违反法律, 毕业生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要敢于说“不”;另一方面, 毕业生也应该自觉守法, 依法处理和用人单位的问题、矛盾, 确保用人单位的利益。
当然, 如何解决求职中的诚信问题, 仅仅靠大学生的自律、靠学校的诚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的诚信问题, 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因此, 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 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
2.3 严格就业管理
一是严把推荐关。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的真实性, 学校一定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必须经过相关老师的客观评价、学院的严格审核, 统一由学院相关部门打印学生成绩单, 并盖章确认;同时对于有不良诚信记录的毕业生, 不予优先推荐, 把好质量关。
二是指导学生慎签协议。就业协议书每人一份, 自行更换就业单位不予换取新的协议书。要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 要让学生充分明白, 签订就业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 它是双方达成的民事合同, 违反协议则要承担违约责任;要确立严格的签约、毁约制度, 明确违约责任, 防止签、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尽量杜绝恶意违约。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
2.4 制订约束机制
培养诚信意识应将道德的规范与制度的约束有机地结合, 道德自律是基础, 制度建设是保证。在大学生诚信调查中, 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 加强大学生诚信应从“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入手。为此, 制订诚信约束机制, 通过科学的诚信考核, 以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为载体, 对促进大学生守信行为的养成尤为重要。诚信档案既有涉及学生本人的日常违纪、考试作弊、缓交学费、助学贷款等基本内容, 还包括好人好事、守信纪录等。把学生平时的诚信状况作为各项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困难补助发放、助学贷款、党员发展、毕业生推荐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让诚信档案约束其行为并尽可能让诚信成为其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形成有效的道德约束力量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 让诚信的人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 让不讲诚信的学生付出代价。
2.5 优化就业指导
首先,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社会。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还不成熟, 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有的学生盲目自以为是, 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 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有的学生缺乏自信, 不积极主动地参加双向选择, 过分依赖学校;有的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在就业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采用不正当的方法谋取私利。
其次,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大学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象牙塔”, 大学生也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天之骄子, 应帮助毕业生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克服过分看重大城市、大单位, 片面追求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的倾向, 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就业观,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 调整心态, 准确定位, 理性地确定就业期望值, 愿意并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发展之路, 拓宽就业视野, 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到基层、到一线技术岗位就业。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 调整好个人心态, 要有吃苦耐劳精神, 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
再次, 指导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历程的计划。它要求劳动者结合自己的情况、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职业道路, 并确定学习、训练和发展计划, 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 设置合理的人生目标, 制定积极行动的方案, 拓展自身的潜能, 脚踏实地地追求理想, 避免虚度光阴, 一事无成。
高职院校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增强契约意识, 更新就业观念, 借助学校这一平台, 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把就业的主动权更多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终实现个人、学校、用人单位三赢的良好就业局面。
参考文献
[1]金安娜.高职毕业生诚信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2) .
[2]葛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应对策略[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 .
[3]吴荣华.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 .
[4]陈君枨.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问题及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5]赵东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6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和职业发展相关,并嵌入在个体心理的一种综合能力。 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个人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
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认识近似,实际上,“就业能力”内容中除了含有‘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就业者的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生“能力”锻炼途径
竞选班团委、参加社团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锻炼实践能力的较普遍的形式,有意愿的学生参加竞选,而这仅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
课后兼职、志愿者服务、寒暑假打工等是学生校外锻炼能力的几种方式,但这也只是部分学生的选择,仍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2、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偏多,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过少甚至缺乏、滞后,所学理论得不到及时消化,而实践 “练手”时印象模糊,理论与实践“错位”,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
“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技能及内在素质,是就业需要的“软技能”,目前高校通常以公共课、选修课形式进行,而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不够重视、上课状态不好,教师授课比较吃力,上课情况跟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距较远。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确实是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一般以公共课进行, 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重视,甚而有学生认为这个课“没有意义”。
3、辅导员工作方式与重心
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还主要是“管”住学生,仅仅抓重点、处理“突发”事件,日常重心主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上,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督促学生锻炼个人就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4、学生自身
现在高校校园缺少了为学习忙碌的身影,部分学生时常感到大学生活过于“清闲”,没有确切的目标,时间就花在了游玩上,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难以体会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去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启示及借鉴
1、高校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有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有专门部门督促指导且有阶段性目标考核体系的切实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生俱乐部活动、工作经历和志愿者服务等多样的校园教育与学生活动之中。学校统一设立“职业生涯开发模块”帮助学生利用工作经历、兼职工作机会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一学年内修完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定学分;学校设立“学期计划”,要求学生在3~4个月期间内根据课程表灵活安排,从事100小时的“付薪”工作;设立 “暑期计划”,要求毕业生从事10周的全职付薪工作,学生完成学期计划和暑期计划都可以分别获得相应助学金或学分,这种半强制半鼓励的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课程设置”目标指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专业课程”接“地气儿”,教学过程紧贴实际,配备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专业理论,从而及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学校始终保持与雇主(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学院设有“雇主”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讨论,学院邀请雇主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实践课讨论,雇主也提供学生工作经历的机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基本“吻合”。
(2)“通识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做法——学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度重视,设定“通识教育项目8个领域”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并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及相关执行机构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师资方面由该领域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教授授课、小组讨论、 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形成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
(3)“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授课内容既有通用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跟进行业形势,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是“有用” (有意义)的。该课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上传授书本以外的内容有利于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授课方式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调整,对于类似艺术类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性授课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对于类似文学类较“安静”的学生,可以增加案例讲解穿插视频播放进行。
3、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引进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督促作用
(1)高校引进辅导员时应侧重其个人能力、社会经验及阅历,不应仅求“高学历”。辅导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力能较好 “管”住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则会因其个人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及体验而能预见性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日常锻炼、逐步积累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从大一进校开始,结合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所带学生专业的社会行情,督促学生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多途径地加强锻炼个人的就业能力,积极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3)辅导员个人应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 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个人的见识、内在修为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其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的言行。因此需要随时跟进理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不断增强个人的“内力”,以个人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根据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引导、督促学生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就业能力锻炼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7
关键词:95后,高职学生,就业心态和行为,研究
随着高校的扩招, 高职教育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 因各方面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种种问题,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大学生展开就业心态和行为研究,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意向, 以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文着重从企业需求、学生需求、学校服务等角度挖掘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行为研究, 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 问卷法
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800名应届毕业生和200名在校生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2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问卷调查对象的年龄随机、性别随机、专业随机, 问卷的回收率及有效率符合调查问卷的基本要求。
2. 访谈法
笔者通过走访广东珠三角地区60家用人单位, 深入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工作的适应程度, 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进行实地了解, 同时, 详细询问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对当前就业意向的选择以自我为中心, 对职业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 40%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只有15%学生认为就业并不困难, 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之路十分迷茫, 但是仍有学生持有乐观态度, 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找到工作;关于就业地区, 选择一线城市的占61%, 二三线城市的占30%, 仅有9%的学生愿意回到家乡;关于就业单位意向, 选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占62%, 选择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占27%, 选择自主创业的占3%, 选择乡镇集体企业的占8%。另外, 在求职的过程中, 70%的毕业生认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发挥其所学, 这样将导致就业渠道和择业范围很窄, 可选择性很小。
以上数据表明,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潜意识, 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龙门”, 特别对农村大学生而言, 毕业后再回家乡工作面子挂不住, 也让家里人失望。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障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准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很少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样, 他们往往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2. 就业依赖心理严重
“95后”高职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学到大学, 接受了近20年的学校教育, 习惯了“填鸭式”的被动接收, 择业时, 还没有转变或不愿转变角色,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知, 再加上缺乏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表现出就业麻痹的现象。到了求职的关口上, 他们把就业希望寄托于等待机会和依靠父母或其他社会关系, 有时候父母们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 造就了“95后”职场新人求职“啃老”的严重依赖心理。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 只认名牌高校学生而冷落高职院校学生, 这也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生异变。
3. 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存在差异
近几年,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 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 先不说找到好工作, 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都已经比较困难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很多企业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笔者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到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由于目前高职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因此会表现出自私、个性强等特点, 导致高职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职业意识不强, 职业态度不端正, 尤其是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淡薄。在校期间一味只顾学习, 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职业品行缺乏深刻的理解。容易出现高职学生毕业后不能迅速进入职业角色, 不能主动适应企业需要, 工作积极性不高, 喜欢推卸责任, 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业素养欠缺。
三对策与建议
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除了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之外, 还离不开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学生素质培养关键的一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灵魂, 高职院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因此, 针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十分重大。
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渡期 (18~22岁) 和试验承诺期 (22~24岁) 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 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 职业兴趣趋于稳定, 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 大学生毕业后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 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所以, 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 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2.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学校除了平时的专业课程教育外, 还应把职业化教育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让学生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职业品行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推动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用人单位, 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
3. 积极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就业
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 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 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使之很快地融入工作中去。通过社会实践, 可以寻求各种就业信息, 扩大就业渠道。此外, 通过社会实践,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思想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增强自信, 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
4.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所谓订单式培养, 就是学校以企业用人协议 (订单) 为依据, 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 实现产销链接, 对口培养。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 充分发挥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评估考核标准,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感受企业文化, 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可使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 为学生搭建就业直通车。
5.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认识
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技能竞赛活动, 把德智体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培养学生职业化能力提供锻炼的平台。使学生参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从而改变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
总之, 只有帮助高职学生端正就业心态,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竞争, 勇于迎接社会挑战, 快乐地走上工作岗位, 这是全社会的责任, 从政府到学校, 从单位到个人都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毕业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要不断深入就业工作实践, 深入高职学生就业过程实际, 进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荣、王锡耀、洪凯.高职学生就业行为与就业能力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2)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8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
就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受到普遍重视,从开设课程到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贯穿大学生整个就业期间,但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注重应聘技巧、技能等培训,忽视用人单位对特定岗位需求的专业性能力培养,忽视长久工作能力的品质养成。二是注重毕业季的面试、简历、礼仪、语言沟通的培训,忽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跟踪、校正及完成情况。三是针对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网站式发布,注重发布行为,不调查被学生采用的效果。四是就业教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忽略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无法满足毕业生个体性、差异性的需求。五是普通高校对就业率的过度追求,导致学生就业能力缺乏长久坚持,频繁跳槽,无法将环境保护意识、行为发挥出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环保意识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环保意识培养是大学生长远就业的重要意识部分。
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包含社会责任意识,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在近几年的就业面试中,节约纸张、合理使用纸杯、优化办公形式等面试形式融入了环保意识和行为的理念,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通过个人的行为,减少和降低成本,国家和社会希望这种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树立环保意识有利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环保意识能够使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有效开展和加快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个人进步的步伐,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损失。当环保意识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潜意识指导意识时,必然会更加全面考虑工作,降低工作负面影响,展开环保行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始终。一方面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就业能力教育,促使大学生及早了解就业形势、树立就业意识,专项培养特长,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将心理资本培养融入思想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将心理资本的概念引入。心理资本国内比较认同的是F.Luthans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1]。也就是说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组成。而这几个维度正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心理力量。
(二)加强生涯规划的跟踪、效果评估。
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系统的课程带给学生很多理念、理想,大学生却在课程结束时,就不再继续完成自我生涯规划的实施部分。在对毕业季学生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完成了你当年的规划?学生点头后摇头。职业生涯规划仅作为一门课程,收效甚微。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生涯规划实施的跟踪、效果评估,促进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步计划。
(三)制定系统、切实可行的通用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就业能力由基础性能力、差异性能力、专业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成。基础性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等;专业性能力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在专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性能力是文体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经验的积累,工作经历,遇到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中,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整个培养方案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指导原则,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长远就业为目的,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知和培养。
(四)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行为的实施。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远工程,不是就业季找到工作就终止的。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入环保类课程、环保类活动,促进大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在学习、生活、保持和清洁校园环境、宣传实践环保知识等方面做起,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锻炼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人多岗位少工资低的严峻形势,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在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结构。由此大学生通用就业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找到工作,还要长期工作下去,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有利于大学生长久就业的发展。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就业能力,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期·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孟详周等.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环保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1,9:93~94
[3]邢美燕等.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53~55
大学生就业行为 篇9
在考虑就业时,大学生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对其学习行为可能产生某些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就业认知、就业压力、就业能力、就业观念等就业心理维度,调查了解就业心理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分析如何规避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理,改善学习行为。
二、调查方法与说明
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于2015年5月至7月在湖北省地方性高校A大学各学院学生中进行,在各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中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7份,有效问卷265份,同时随机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问卷和访谈由反映学生的就业心理、学习状况和在校感受等内容组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了解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以积极为主;且了解程度越高,对学习行为的影响越积极。
通过对“你是否了解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和“了解工作岗位对学习的影响”两个题项的调查结果进行交叉分析,近九成学生表示对工作岗位“了解”对其学习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表示这种“了解”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比例仅为1.55%;相比之下,对工作岗位了解“一般”和“不了解”的学生,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9.45%、3.77%和30.77%、11.54%。由此可见,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越了解,越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2. 对多数学生而言,努力学习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80.87%表示在考虑就业时常有压力,其中76.43%认为产生压力的原因为“知识和技能欠缺”。当问到如何应对就业压力时,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三项依次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寻求企业实习机会”,比例分别为83.89%、64.79%、44.21%。由此可见,就业压力会促使学生意识到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从侧面对学习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迫使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努力学习,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3. 专业学习和实践被认为是培养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个人工作能力感知不同的学生,对专业学习重要性的判断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被问到“哪些学习或经历对培养工作能力最有帮助”时,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学习”、“实践实训教学”、“企业见习、实习”的比例分别为72.21%、69.82%、48.09%。这说明在校专业学习与实践得到普遍认可,被认为是培养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如果将学生对个人工作能力的感知状况与学生认为的“对培养工作能力最有帮助的学习或经历”两个题项的调查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感知自己具备从事某一工作的能力的学生,他们大多较为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实训教学”在培养工作能力上的作用,比例分别是75.88%、72.29%。
对于感知自己缺乏工作能力或不清楚是否具备从事某一工作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专业课程学习重要性的判断明显要低,比例分别为61.4%、58.33%,而对校外学习和经历重要性的判断要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对自身现在或将来工作能力的感知,将影响他们对专业课程学习重要性的判断。
4. 就业观念上的差异,使学生呈现出不同学习心理;总体上看,不论持何种观念,学生大多能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就业目的学生,其学习心理有差异,进而对学习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以“个人谋生需求”与以“按兴趣和爱好生活”为主要就业目的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具有不同特征,前者更多地认为应该“按学业要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比例达62%,而后者则更倾向于“按兴趣利用学校资源和平台进行学习”,比例达47.28%;此外,以“为家庭分担压力”为主要就业目的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更多地希望“减少在校学习时间,增加企业实习时间”。但可以看出,不管持何种就业目的,学生对在校学习均较为重视。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就业心理对学习行为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为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 加强专业认知和岗位认知教育,尽早帮助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工作。
依据访谈和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了解将要从事的岗位将有助于“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消除迷茫感”,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将其贯穿整个学习阶段,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和热情。
2. 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就业规划,通过努力学习降低就业压力。
大部分同学在考虑就业时会感到压力,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大多学生会选择努力、广泛地学习的方式,增强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克服压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就业压力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好规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和资源,潜心学习、实践,通过提高知识和技能储备,降低就业压力及其对学习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 帮助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对经过专业学习后个人工作能力的感知,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增加实践实训的机会的同时,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感知到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4. 倡导积极的就业观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