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2024-09-07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通用11篇)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1

一、从众的含义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 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 增强安全感的手段[1]。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最好的例证, 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然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也不例外。

二、大学生从众的类型

(一) 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 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 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时抱着“一心学习, 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 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 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 自己形单影只很不自在, 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 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 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习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 在高校中, 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 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 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 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好的班级越来越好, 差的班级越来越差, 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 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 更严重者因学习不合格而停学 (退学) 的学生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 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 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 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 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来临时, 看到周围的同学忙于找工作, 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 原本一心考研的心, 乱了分寸, 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 而是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 当然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择业的盲目从众, 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如何走出从众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误区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具有个体倾向性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应该认识到个性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 对别人合适的观点对自己不一定合适。既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 又何必追求吃饭穿衣和别人一致呢?

其次, 要有较强的独立性, 不能总是有依赖别人的心理和想法, 要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当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很是欠缺, 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因此也容易造成在诸多事件面前盲目从众的现象发生。在集体中, 一方面要融入团体, 维护和遵守团体的规则, 另一方面也要时刻保持自我个性, 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保持一个独立而积极的精神世界。

第三,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 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大一主要是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 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 明确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 为将来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大二主要让大学生了解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 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大三由于临近毕业, 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 准备考研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 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大四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应该都有了规划, 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 准备就业。

第四,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商。情商对大学生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认知, 自我锻炼,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逐步培养自己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等来提高自己的情商[2]。大学生要明白, 自己要成功, 智商固然重要, 情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关注这个群体, 理解他们,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 度过自己有意义的大学生涯。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情商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2

从众消费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消费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以的现象。然而,我们一般很容易将它与攀比消费混淆。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一般来说,只要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高收入基层的消费方式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就具有示范作用,低收入阶层不可避免地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对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进行模仿,这种消费行为是不健康的。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2.1.3 影响从众消费的因素 从众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 1.社会因素 我们都处在这个社会中,所以一般行为包括从众消费行为都与社会因素脱离不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受特定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影响。不可否认,从众消费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以社会因素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2.商品因素

商品因素包括商品的外观、重量、质量、包装、商标、使用特点、使用说明等。它们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观,它们的好坏是消费者对它判断的依据。紧接着,消费者会把自己的观点转嫁给身边的人。渐渐,队伍壮大,会形成这种商品共同认知的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从众消费。

3.购物环境因素

购物环境主要是指门面装潢、店堂布局等。每个消费者都有适合自己消费的消费环境,市场小店自然不能和高档商场相比。此时消费者对另一种消费阶层的追求便易形成从众消费。这里的从众消费类似攀比消费。

4.商品价格因素

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消费时最敏感也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影响从众消费的一个最普遍的因素。通常,人们一旦失去了价格判断的依据时,最简洁和可靠的就是认同社会公众对商品的标价。5.社会媒体或广告传播因素

社会媒体或广告传播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一个人的信息来源和实践经历都非常有限,对事物的了解越少越会出现从众现象。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然而事物也不全是消极的,事物都是有双面的。积极方面指从众消费的正面效应是一个良性消费循环的过程。自原从众,拒绝不良商贩,对于维护这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培养高尚的消费氛围,建立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消极方面指过分的从众消费是盲目的,是一种丧失个性消费的行为。通常会因为缺乏分析,不做独立思考冲动消费,其结果不想自知。更多是,不良商贩会利用这种行为进行欺诈,造成巨大损失。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从众行为;适应性状况;影响分析

一、研究背景

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习似乎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一下子进入到大学的自律教育模式,大学学习的显著特征是自由、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自觉选择和支配。随着大学推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从众现象更容易产生。大学新生若受到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则有助于适应大学生活;反之,如若受到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势必深受其害,甚至波及校园乃至社会。因此,基于从众行为视角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义

通过从众行为对大学新生在大学适应性方面的影响研究,能够帮助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加直观且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关于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接下来的教学与管理中,让新生认识到从众行为的两面性,充分发挥好其正面作用,并寻找方法克服从众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增强对新生的教育与管理。

三、积极影响

1.有利于班风的整顿和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榜样在班级中得到发扬和传播,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抑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产生,在班风建设上起到重大作用。所以许多高校都注重营造优秀班集体,以促进整个高校学风的建设。

2.有利于尽快顺利的适应群体

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了父母的悉心照料,难免会徒增孤单之情。为了融入群体而从众,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获取安全感。如果个体懂得识大体、顾大局,为了保证团队的统一认识和行动,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的人往往同所处的群体保持和谐的关系,所谓适者生存,和睦相处最保险的处世之道。

3.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意识虽有增强,但仍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这促使大学新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适当地参照他人的建议、学习他人的经验,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以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四、消极影响

1.陷入从众型思维障碍泥潭,影响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众型思维障碍,指的是人们因习惯性地模仿参照他人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懒于独立思考,或不敢标新立异。古有“枪打出头鸟”,这些谚语都时刻提醒着人们,如果偏离群体,就会面临群体强大的压力甚至严厉制裁。如果不加以管理,必然会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以及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2.阻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挥

倘若盲目从众,将会导致“一言堂”的形成,严重阻碍了创新火花的萌芽。如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有同学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但害怕犯错误,因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众行为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失去独特的个人价值。

3.抑制个性的发展,从而引发适应性障碍

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从众行为过于频繁则会形成依赖性思维方式,遇事百般纠结,这时如果有现成的意见,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并采纳。由于在班级、宿舍或集体中处于劣势,胆子小,影响力小,就很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他们表面上减轻了群体赋予的压力,可是心底里心理失衡,弱化了自我的真實个性和实力,从而封闭自我,引发适应性障碍。

五、解决措施

1.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切实深入到生活和学习中,特别关注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害怕受挫折、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大学新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克服胆怯畏缩的心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从众的盲目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

2.加强对积极从众行为的强化和对消极从众行为的抑制

从众行为有好坏之分,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跟从。所以要对于积极的从众行为加以鼓励,强化和保持进而培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而对于消极的从众行为要加以限制,消除或减弱,防止其影响扩散开来。特别是性质严重、极端恶劣的行为,更要按校规校纪严加惩处,彻底根除以绝后患。定向控制和改造从众行为,引导其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3.加强对大学环境例如校风建设和班级、宿舍等小环境的管理

学校这个大环境,是由若干个小环境组成的,而宿舍、班级则是学校这个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校这个大环境而言,小群体相对较好控制和引导。让他们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班级和宿舍这些小群体,有利于建立班级同学或宿舍成员间的融洽和谐关系,减少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障碍。如果小局部的群体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班风,身为整体的学校也自然会形成优良的校风。

参考文献:

[1]时琪.大学新生从众心理及其行为的调查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浅谈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篇4

一、大学生中的从众行为及其产生原因

1、大学校园中的从众行为

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行, 社会上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 从众俨然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选秀热”、“国学热”、“出国热”, 一浪高过一浪。而在现如今的大学的校园里, 从众之风同样盛行。大到买房、炒股、投资、创业, 小到吃饭、穿衣、追星、考证等等, 在面对择业问题时, 从众现象更是明显, 大学生往往忽视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或劣势, 一位追求热门单位、热门职业, 盲目追求大城市和大机关, 而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2、大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 传统的社会环境对群体认同感的渴望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里, “中庸”对人们的生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经千年, 多数国人早已养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生活习惯。在群体生活中, 当某个体行为独树一帜时, 孤立感便油然而生, 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 则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对群体认同感的渴望, 这种渴望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使一些成员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

(2) 个人因素

从众行为的社会普遍性固然存在, 然而针对不同个体在性格、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 情况也有不同。就大学生的单一群体来看, 性格与学识的不同对他们从众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缺乏自信和主见、性格软弱、知识面窄、适应性弱的往往是从众大军的主力, 这些人在生活习惯上存在着诸多共同点, 例如:晚睡晚起, 朋友不多, 喜欢宅宿舍, 上课走过场, 考试只求过等等。他们大多自我意识淡薄, 少有人生规划意识和生存的紧张感, 每天得过且过, 缺乏生活激情。

(3) 校园亚文化影响

信息文化、追星文化、同辈群体交往模式是校园亚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受众往往是单独一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轰炸, 很多人会全然失措,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狭隘的生活空间再加上日益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潮流, 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少接触集体, 校园亚文化便在不知不觉中盛行各大高校, 极度影响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加剧了个体自身的性格缺陷。

二、从众行为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 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赌博从众等行为, 使得宿舍效应和班级效应异常明显。而在众多从众行为当中, 择业从众的影响最为突出, 它的直接后果, 将是日益狭窄的择业面, 愈演愈烈的“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巨大的求职难度, 和极低的业率。不仅如此, 从众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使学校对大学生自我定位、自我肯定的意识培养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1、高校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世纪末就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概念, 所以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经历, 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人格特点。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同时加大监督力度, 改正不良风气, 努力使学生中消极从众行为减少或消失。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和训练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健全的人格应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 较强的独立性, 和拥有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心理品质, 针对性地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的课程和讲座,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各项人生规划。同时, 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 培养公平竞争、团结合作、创新求实的意识, 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之, 从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弱化、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健全是从众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 而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必将导致个体价值的削减甚至消失。如何规避从众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危害, 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削弱消极作用, 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今这种现象在高校中日渐明显, 直接反应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缺乏问题。文章针对高校中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 对如何克服大学生的盲目从众行为和健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 从学校教育、大学生自我修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5

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从众行为也称遵从、相符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通过采用问卷法、测查法对3~6岁幼儿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从众行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智力水平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幼儿父母的年龄、职业、教养方式等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幼儿更易接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作 者:王星军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后勤管理处,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3)分类号:B44.12关键词:幼儿 从众行为 研究

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教育疏导 篇6

一、中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上网从众。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假如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游”的话,会被同学们说成“白痴”、“低智商”。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争先恐后地上网“冲浪”,玩“游戏”,以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

消费从众。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追星从众。中学生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至于本来没多大兴趣去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被视作“异类”,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某些后援会中,他们对明星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恋爱从众。有的同学看见自己的好朋友交上了异性朋友,要是自己不找一个,就感觉自己特没本事,缺乏魅力。强烈的竞争心理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不甘落后。

作弊从众。一些中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作弊团体中的一个彻底的“自己人”,使同学们相信自己时刻站在他们一边,是其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别人作弊时,自己也赶快作弊,积极和同学们保持一致;或为义气关心同学,关键时刻“拉”一把;或主动帮助同学作弊,以求博得同学好感。

二、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从众现象的产生与群体特点、个体特点都有关系。

从群体特点看,群体的一致性越强、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威信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个体来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不愿被视为越规者。为了避免偏离群体而失去安全感,遭人讨厌、嫌弃,就参照周围的情况行事,遵从群体的意愿。

从个体特点看,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知识经验等因素都有关系。越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越容易从众。我国青少年从众现象的广泛存在有其主观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特殊的社会转型、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以及特殊的心理发展等原因。

1.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保守性,只热心于守常,不敢冒险、冒尖。强调为人要自容于世,要与世俗融合,不可孤高傲世。我国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入境随俗”,“遇事随和”等。这些观念逐步形成了遇事从众的心理。

2.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经济、文化和道德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加上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各种文化流派呈现,多元的价值文化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的支点,复杂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价值体系的底线。此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特别是自己群体中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就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标准。在信息化浪潮下,从众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成才的需要。

3.青少年特殊群体生活对其从众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属于求学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这一群体中。青少年群体对个体的从众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这一群体属于同辈群体,在个体的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共性强。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其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心里共容性强以及共同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心理共振。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相似性极强的相对封闭的同辈群体中,在无所不在的群体压力和群体互动情境下,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其从众的影响

家长作为过来人,常常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对青少年提出比较高的要求,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少走弯路。但是,年轻人在受到成人和同龄伙伴的矛盾影响时,往往选择同龄伙伴的标准,这主要是由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引起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理论知识、思维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认知上存在模糊性,认识问题简单片面,往往只凭直觉的心理体验,不去仔细考虑自己言行的动机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心理特点,容易使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和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

三、中学生从众心理教育疏导策略

从众心理具有双重属性。积极因素在于,它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群体的、社会的规

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但从众也有许多消极因素,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由此,我们应该在肯定青少年群体的主流都是追求进步、热爱真理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地开发利用它,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1.创设友好向上的集体气氛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用集体矫治从众心理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要重视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特别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一个有强大凝聚力,良好的班风,正确、健康的集体舆论的班集体里,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就可逐渐增多,消极因素就难以扩散。在这样的班级里,一些不合乎社会要求的、不正确的舆论市场就会大大缩小乃至一出现就会遭到抵制,使其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教师在中学生的正常的友谊和社交活动中,对其自发形成起来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引导,使其朝着上进的方向发展;对其不良的舆论、规范,则应通过说理、说服等形式加以转化或制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规范学校秩序、环境,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导向以及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注重校容、校貌的美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学生的凝聚力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责任心。

运用心理暗示,制止消极从众。教育实践证明,对中学生中的“随大流”现象,有时正面地提出批评、要求,往往是较勉强、无效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妨可以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方法,从而达到制止消极从众,并转向良好行为的目的。

2.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各种热点问题倍加关注,对现实的思考具有独到的见解。但是,有些青少年喜好把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见解建立在反感现实和偏激的论调上,以炫耀自己的标新立异,从而以讹传讹,导致群体的盲动。因此,一定要及时预测和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组织专题讨论会、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活动,或用板报、墙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不能听之任之。对于一时有影响力的错误舆论,也不能简单地压服,最好请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给予讲解,或者通过学生干部、有威望的学生去教育和影响周围同学。

3.加强青少年群体思想教育

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越强,个体所感到的从众压力就越大。利用从众心理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加强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对先进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表扬,使个体有正确的参照物,明确努力的方向。其次增强集体活动,促进群体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群体精神氛围的形成。

4.提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和思维独立性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挫折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

加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外界社会环境和适应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增强自我辨别、判断的能力。

综上,青少年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有主客观原因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有消极影响,就轻视群体生活中个体的从众心理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从众心理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在无形中感到道德行为要求,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地按照这种道德要求去约束、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昱星.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学效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 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师道,2005(1).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7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体便会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试图将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从众行为即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现象在大学生团体中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但其心理还处于发展状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期,处理社会、团体压力的能力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很容易形成心理上从众的倾向。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潜意识支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它被压抑在意识之下,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在个体发生从众行为时,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两种矛盾。第一,个体本我似乎在追求着独立的思想,但实际上潜意识却受到权威、团体等压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趋同于权威和团体,此时从众产生在潜意识层面上,成为趋同。第二,个体逃避趋势只是发生在意识层面上,个体在意识上感到安全和满足,但在潜意识上却可能仍然渴望着独立,甚至排斥这种行为,此为顺从。顺从只是表面上的从众,并非发自内心,它发生在意识层面,是人主动地进行心理状态的改变;而趋同则是在行动和信念上均发生的从众行为,其潜意识在无形和有形之中受到改变,从而主导自己的行为也逐渐符合权威思想,很多时候人们自己并未察觉这种改变,认为某种决定是自己心理活动的结果,而其实只是趋同于了某种权威。

人们对权威的屈从往往是无意识的,人们发生趋同时,经常以为某个观点或决定是来自于自我的思想,但实际上却是屈从于权威、责任或其他某种明显的压力。顺从也可以来自于对某种权威的压力,但正如前面所讲,顺从是发生在意识层面上的,是主动的改变,当个体感受到来自团体或权威的压力和限制,个体趋于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符合团体或权威的标准。中国大学生的成长较多地得到来自权威的帮助和引导,也较多地受到权威的限制,他们与权威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对权威的顺从感受是一种支配外显行为的内心体验,但是这种感受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它包括对权威积极的顺从感和法理顺从感。对权威的积极顺从感,即个体对权威产生的伴有信任等积极情绪的顺从感;对权威的消极顺从感,即基于畏惧、害怕情绪的顺从感;对权威的法理顺从感,是个体出于对秩序和合理性、合法性的理性思考而顺从时产生(张娥,訾非,2010)。

进入大学后,大学里的氛围变得更加自由,学生开始学会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同时,大学生又面对着各种诱惑和选择,在面临多重选择而无法抉择时,很多学生会感到焦虑情绪。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个体存在多种意图相互冲突时,为了避免焦虑的持续,个体会宁愿选择一种普遍接受的行为与思想以确定自我存在感。因此,大学生群体中往往存在着普遍及多样化从众现象。例如:恋爱从众、学习从众以及就业从众等。

根据前面提到的两种矛盾,大学生发生从众行为时往往存在两种心理状态。第一,个体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在经受了现实的挫折或者面临着无法抉择的情况时,个体便趋向于去相信群体的选择,认为适合大多数的便也是适合自己的、群体的选择必然是正确的;第二,个体潜意识思想受到了某个权威,如来自某位有实力的学长或老师的意见的影响,个体认为选择是自己做出的,是符合真实愿望的,而事实上只是接受和表达了别人的思想而已。

对于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我们要客观的分析和看待,尽量避免盲目从众。从众效应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从众行为的不良影响主要来自于负效应。而从众负效应多源自盲从,是个体自我了解不充分,做出的决定未建立在充分自省的基础上。从众负效应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产生潜意识的内心冲突,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它还阻碍着团体创新的发展,影响团体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从众正效应则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它促进了个体社会化并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它可以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促进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同一性。

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体内在自我意识的强弱,个体的自信心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因此要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减少大学生的盲目从众行为,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首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尽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对孩子的决定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专制强迫。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化解心理矛盾,从而减轻自卑情绪的影响,增强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形成对盲目从众的抵抗力。此外,学校、家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如在就业、恋爱的选择上,大学生的社会、情感经验存在不足,家长就需要适当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孩子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张娥,訾非.大学生权威顺从感的测量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571-574.

[5]阳渊源,刘厚田,蒋萍.试论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126-127

[6]冀桂娥.大学生从众心理浅析[J].学术论坛,2008(26):182-183

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从众心理 篇8

一、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表现

(一)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定义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二)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现象概括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曾向全国部署开展“告别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活动, 对各类道路交通参与者需要告别的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一, 机动车辆驾驶员八不:不闯红灯, 不违章掉头, 不闯单行线、禁行线, 不酒后驾车, 不违章超车, 不超速行驶, 不违章超载, 不乱停乱放车辆。非机动车驾驶人四不:不闯红灯, 不越线停车, 不抢行猛拐, 不违章占用机动车道。做到二不:不乱穿马路, 不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由此可见政府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概括出有14条:机动车驾驶员闯红灯, 违章掉头, 闯单行线、禁行线, 酒后驾车, 违章超车, 超速行驶, 违章超载, 乱停乱放车辆, 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 越线停车, 抢行猛拐, 违章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行人乱穿马路, 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

1) 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汽车数量每天都被刷新的当下, 开霸王车、斗气车、不达标车甚至醉酒驾车者不乏其人;强行超车、急变道不打转向灯、开车打电话、急停车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城市道路交通过程中因干扰固有秩序而平添几分道路交通压力, 使拥堵加剧。2) 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要包括逆向骑车、过马路不走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跨越道路隔离设施、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过马路时打手机等, 其中攒够一拨人集体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近年饱受诟病的陋习。

二、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体从众心理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心理原因, 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 也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影响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天然的趋利避害本能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方面。

(一) 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

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认为, 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 而社会学家科尔曼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观点。

(二) 从众心理

1) 从众心理研究发展。所谓从众心理, 是指出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行为, 实际上就是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2) 行人从众心理分析。在城市道路交通大体系中, 步行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抵达环节, 虽然汽车和其他现代道路交通工具承担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位移任务, 道路交通抵达目的地的全部任务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出发与抵达环节的步行方式。我国城市步行道路交通比例占居民出行总量的40%- 60%。由此可见, 行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从众效应诱发因素, 有主观上来自于行人是道路主体的先天理念, 客观诱因则是道路宽阔和信号灯对行走不利带来的不方便心理, 而率先闯红灯的“模范”是引发行人从众的直接原因。3) 机动车从众心理分析。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承受着较为沉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机动车保有量年年上升, 而新修道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停车场修建更是落后于汽车增长的需要。车多路堵无处停车, 客观上刺激了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蔓延。

路怒症, 顾名思义就是驾驶车辆的时候伴随着愤怒的情绪状态。在对“路怒症”的研究中发现, 相当多的驾驶人都有这种症状, 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病态。典型范例如驾车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 或者故意阻挡其他车辆进入自己的车道;对同向或对向行驶的车辆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在驾车行驶途中与其他车辆飙车;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行人或车辆;向其他车辆行人吐口水或故意撞向对方;驾车行驶过程中向其他行人或车辆投掷物品。多数驾驶员承认, 其愤怒情绪是受到其他驾驶员不道德驾驶行为的影响, 起初是反感的情绪, 继而发展成为自身模拟同样不道德的驾驶行为以发泄情绪。

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 更容易受到“众”环境的影响。当驾驶员限定在驾驶室的小小范围内, 他的其他社会联系被暂时切断和中止, 其行为的参照系便以同在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为主, 车辆驾驶行为互相影响。我国超速超常规的城市发展速度, 以及相应落后的道路及管理系统、停车及管理系统, 为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带来了客观上的诱因。而当拥堵取代低速, 坏情绪不可控制, 率先破坏规则的行为总是能引起大量的模仿, 从众心理产生, 从众效应更加剧了道路交通紧张的压力, 陷入恶性循环。

三、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社会心理学建议

表面上看, 社会从众心理及心理效应总是将“恶”事放大, 由少数人变成多数人的不良行为, 严重地破坏社会所需要的正常秩序, 然后从积极的方面讲, 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 多数人意见一致更容易实现道路交通有序。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普遍教育, 使社会大多数人能接受自我控制, 将自身安置于有序的道路交通行为, 确保自身行为符合道路交通法规的约束。第二, 少数人的无序行为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可能被多数人行为感化影响, 从而实现有效的更改和调整。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与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特别遵守秩序的“少数人”, 来影响不守秩序的其他人。

摘要:本文认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道路交通主体受其从众心理影响而发生失序行为, 文章提出可以有效利用从众心理, 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秩序。

关键词:道路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从众心理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刘栋栋, 刘金亮, 张远青.基于从众心理影响的道路交通枢纽人员疏散.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9

1 从众行为对群体决策的负效应

从众行为是个体面对他人观点或做法时, 盲目放弃自身观念和行为的独立性, 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选择。有群体存在, 从众行为就有可能产生的。“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随大流”是从众行为的常见表现。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的负效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1 产生片面的决策结果

从众行为发生时, 决策参与者的思维变得简单化, 片面化, 对达成共同意见的兴趣变得大于对问题的实际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呈现出有价值的信息量减少, 备选方案选择面狭窄的状况。如果任从众行为在参与者中蔓延, 那么对问题及方案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就会荡然无存:群策群力变成集体独断, 理性分析被感性躁动取代, 平等讨论让位于对观念或权威的迷信。这样一来, 群体决策产生的结果将会因变得片面而降低科学性, 甚至带来决策失败。

1.2 导致决策与执行脱节

群体决策参与者, 同时也常常是决策的执行者。从众行为影响下的决策结果, 实践上很难得到执行者完全的实现。因为在决策过程中, 从众可能造成了这两种影响, 一是参与者的本人意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表达, 甚至是在群体压力下的被迫放弃;二是参与者因发生从众行为, 而没有对决策方案进行仔细领会。前一种情况, 可能导致执行者在群体决策后依然我行我素;后一种情况则可能导致决策方案效果与预期出现偏差。

1.3 形成不良的决策组织文化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西蒙的观点, 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决策行为在管理中是不断持续的。群体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式, 需要决策组织保持良好的组织文化。良好的决策组织文化能带来感召力、进取心、责任心, 保证群体决策参与者全身心投入到决策过程中, 发挥出自身的角色作用。如果放任从众行为不加应对, 那么不但决策参与者的决策动机会降低, 不良的决策组织文化也会逐渐形成, 例如, 责任淡漠、阳奉阴违、潜规则、老好人现象等等, 此外还可能打破决策参与者之间的平等, 出现权威崇拜。如果以此发展下去, “连续的决策”必将因之陷入恶性循环。

2 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的主要成因

正因为从众行为负效应会危害群体决策, 那么对其成因作相应分析就显得必要。在实践中, 这样一些因素最容易导致从众行为的发生。

2.1 压抑的决策气氛

会议形式、参与者地位不平等、陌生感、潜在风险及冲突等都可能引起压抑的讨论气氛。在环境压力下, 人的思考能力下降、紧张感、焦虑感随之上升;同时, 还会表现出小心拘谨, 担心说错话, 担心观点遭到公开否定, 担心暴露自身问题, 担心各种未知风险。处于这样的氛围中, 从众行为似乎成为了一种“自保”的需要。

2.2 参与者之间过多的共性

在一些群体决策中, 参与者之间存在相当多的共性, 例如:年龄、文化程度、经历、职级、生活方式、人际环境、利益需要等等。共性容易产生组织凝聚, 但在决策中也容易会引起思维方式的同质化, 形成相似的决策倾向。这样一来, 就算有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或看到一些别人没察觉到的问题, 但也会暗自保留自己的意见, 毕竟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与群体显得格格不入。

2.3 不合适的决策参与者

群体决策参与者应当具有与决策内容的相关性。在一些情况下, 群体决策组织者把不了解具体情况、或不具足够关联性的人也纳入群体决策, 认为可能带来一些特别的东西。实际上, 这些人反而极可能会成为从众者, 其一, 当他们面对着群体压力, 加之信息掌握不对称, 对问题的考虑程度会不够专业, 往往处于讨论的劣势, 提不出什么意见;其二, 在决策内容和参与者的工作内容、利益等缺少关联时, 参与者的决策动机也会相应缺乏;此外, 还有一类个体在心理层面根本就是游走于群体边缘, 对身边事物习惯性地漠不关心, 如果非要让他们就决策问题表态, 从众也许就是其唯一选择。因此, 当仅仅为了取得更多备选方案或更大决策接受度就打算增加决策参与者的时候, 应当考虑发生从众行为的风险。

2.4 决策参与者能力差异

世上不存在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人, 作为群体决策参与者也是如此。在群体决策时, 经常可以看到洞察能力强的人能发现问题的背面、预测能力强的人能够设定合理的目标, 意志力强的人能够坚持原则, 头脑缜密的人能够从杂乱的信息中提炼出要点, 表达能力强的人口若悬河, 这些都是十分让人羡慕的能力。但是, 还有一部分人习惯于唯书唯上, 唯唯诺诺, 不愿意动脑筋, 不习惯做细致分析, 缺少心理承受能力, 顾忌形象不敢担当。在能力高下对比明显的时候, 这部分人能力差的人只好“人云亦云”, 选择降低自身的角色定位。

3 关于群体决策从众行为的应对措施

联系上述对群体决策中从众行为成因的探讨, 可以考虑通过实施以下措施来做出应对。

3.1 搭建合理化决策群体

从众行为是人在集群状态下的特有行为, 可以考虑通过优化决策群体结构来避免。一是避免参与者人数过多, 在庞大的人群面前, 人的求同倾向是最为强烈的。二是降低参与者的同质性, 适当减少内部产生的凝聚。三是进行决策任务划分, 充分发挥不同参与者的个体优势。四是不要将与决策关联性不大, 不具备决策动机的人纳入决策群体。

3.2 强调决策群体的内部平等

群体决策不是为权威人物设置来凝聚人心的发声平台, 而是要每个参与者都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在各种信息、观念、方案的汇集、碰撞中形成合理的决策结果。群体决策中每个人地位都是平等的。参与者除了将身心集中于决策本身, 无需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关系。因此, 在从众行为发生时, 明智的组织者或权威者都应当主动强调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平等的发言地位。

3.3 适当降低决策中的环境压力

过高的环境压力带来紧张焦虑, 令大脑运转迟缓, 影响人独立理性地思考, 因此需要进行适当调节。一是通过打消决策参与者的各种风险顾虑, 让他们相信不会“因言获罪”;二是当讨论的气氛沉闷时, 及时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三是倡导一种融洽的议事文化, 参与者彼此尊重、宽容、理性地探讨;四是合理布置环境以及减少仪式等环节形成的心理压力。

3.4 激发参与者决策动机

在一些事关重大的群体决策活动上, 不难发现某些决策参与者的反常表现, 例如漫不经心、走神、目光呆滞、昏昏欲睡等等。从管理心理学上归因, 这种状态体现出参与者决策动机的缺乏。他们有很大可能性从这种状态演化出自身的从众行为。如果要他们真正参与到决策过程, 避免发生从众, 那就需要在群体决策前就通过一些方式激发出他们的决策动机。

3.5 提高参与者决策能力

避免发生从众行为, 与提高参与者决策能力是不可分的。作为组织而言, 一是可以通过专门培训的方式传授决策知识, 训练决策技能;二是可以通过给予参与者鼓励、支持、表扬, 帮助其树立自信力;三是通过给予较多参与机会, 使其获得决策经验的积累。就参与者而言, 则需要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信息, 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分析总结, 努力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同时, 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在群体中的抗压能力与应变能力。

摘要:在管理工作中, 群体决策常常受到从众行为的影响。决策的气氛、参与者共性、与决策关联性、能力差异等都可能引起从众行为。为尽量避免从众行为的负效应, 可以考虑从调整群体构成及人员关系、降低环境压力、提高参与者决策能力和决策动机等角度采取综合应对措施。

关键词:决策,从众行为,群体,管理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

[2][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10

1 从众消费的影响及其本质

从众消费在杭州本土可以用“杭儿风”一词来表述, 即“跟风”的意思, 反映了杭州部分人群, 特别是年轻一代, 做事情有一种比较喜欢凑热闹或一窝蜂的从众心态。在“杭儿风”的影响下, 杭州出现过很多大家争相追逐过的“杭儿风明星”, 特别是一些街头巷尾的小吃, 如“甜丫丫”“、掉渣烧饼”“、窝窝头”。据统计, 这些店铺的平均生命周期不足1.5年, 这些昙花一现的商家, 在“杭儿风”的追捧下, 曾经不断上演排队抢购热潮, 可短时间内却迅速消亡。但是, 虽然这类“明星”会迅速过气, 市场上总是会不断出现类似的商家, 不断受到追捧, 继而不断消亡, 更替速度超乎想象。

谈到从众消费, 我们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 社会倍增效能既能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又使相关产品的生命周期呈快速涨落的状态, 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一方面, 社会倍增效应使相关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 大规模的需求使企业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也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社会倍增效应使产品的销量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的某一个点的时候会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这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小微商家本身经营规模小, 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创新能力有限, 在从众消费的影响下, 社会倍增效应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

2 部分小微商家迅速消失的原因

在“杭儿风”的吹拂下, 部分商家昙花一现, 但是也有一些杭州本土特色的餐饮品牌, 如“吴山烤鸡”“、新丰小吃”、“外婆家”这样的商家, 一直是杭城最具人气的“排队王”。“吴山烤鸡”的“杭儿风”刮了30年, 依旧受到杭州人的追捧, 每天如期而至的队伍, 一排就是一天。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迅速消亡的商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2.1 商家对自身的定位不准

在社会倍增效应的影响下, 经济效益的短期内迅速增加, 部分商家定位不准确, 商家都知道“杭儿风”中存在巨大商机, 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在这一领域长期作业的打算, 更多的是抱着一种赚一票之后就转行的念头, 以连锁加盟店等形式迅速扩张。红极杭城一时的“甜丫丫”, 四个月之内开出了9家门店, 5家是直营的, 4家是加盟店。从第一家“掉渣烧饼”店开业, 不到半年的时间, 杭城里的烧饼出现了“掉渣烧饼”“、掉渣儿烧饼”“、掉渣香烧饼”“、武大郎烧饼”等几大派系, 各派系均开出了自己的连锁加盟业务, 仅“掉渣烧饼”旗下在全省就有60多家加盟店。从“甜丫丫”“、掉渣烧饼”的连锁加盟经营过程来看, 经营者只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 急功近利, 加盟的门槛设置过低, 授权过滥, 光注重加盟数量上的增加, 不重视加盟店质量的管理, 鱼龙混杂、无序竞争、分散经营, 是“掉渣烧饼”们迅速消亡的根源。

2.2 针对的客户群不稳定, 相对单一

“杭儿风”效益在年轻群体中特别明显, 但是年轻群体追捧对象不稳定, 会迅速转移对象“, 杭儿风明星”也难逃这样的厄运。以往杭州人一向津津乐道的甜点品牌不外乎“元祖”“、浮力森林”“、面包新语”“、九月生活”等, 可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甜点品牌频频跳入杭州市民的视野。许多人表示, 诸如可丽饼、甜甜圈等甜品, 吃过一次尝个新鲜, 就没有了持续消费的念头。不同的是, 一些老牌、成熟的甜点店, 尽管也身处同样的竞争环境中, 却大有隔岸观火的淡定姿态, 表现出颇为强劲的生命力。近年来, 虽然受到了许多平价甜点店的冲击, 但这些品牌直营店人气却丝毫不受影响, 它们的法宝是长期以来建立的稳定的客户群“。吴山烤鸡”“、新丰小吃”“、外婆家”等本土特色餐饮, 他们面对的客户群体较广, 较稳定, 同时相对稳定的客户群追捧的还有一些感情情节。不少人表示, 从年轻时代就一直追随着这些品牌, 这么多年了, 不仅有金钱投入, 也有感情投资在里面。

2.3 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央视某年播出的“3·15”晚会上, 第一个案件, 就揭出了杭城“面包里的秘密”。供应商销售大量过期食品原料, 并且多数销往了杭城联华超市、可莎蜜儿、丹比、浮力森林等耳熟能详的超市蛋糕店, 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杭城“掉渣烧饼”风靡, 出现了不少“黑心”作坊, 大量使用“变质肉”作为馅料,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环境, 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 这也源于商家对连锁加盟的管理不到位, 配方倾囊而出, 缺乏约束机制。一个产品连最基本的质量都没办法保障, 何来立足之地。

3 针对从众消费行为的特点, 小微商家应采取的措施

3.1 找准自身定位, 切勿盲目扩张

对于一个品牌的发展, 连锁加盟并没有错, 关键是运用什么样的形式, 加盟双方不能只存在金钱利益关系, 那么这种关系的维持就会相对比较脆弱, 像“掉渣烧饼”这样的手工式作坊的餐饮业, 其生产流程简单, 技术含量不高, 便于大众模仿复制, 只要有几台设备, 几个工人, 一张配方, 就可以经营一家“红红火火”的店铺, 这类餐饮品牌缺乏发展成加盟体系的资质。

一个餐饮品牌加盟商众多, 就会导致口感、品质难以把握“。吴山烤鸡”在杭城的也有几家直营门店, 但是吴山路总店的江湖地位却一点也没有隐退, 客人没有被分流, 杭州人还是忠心地追随着老店, 愿意排上一两小时的队, 只为买一只烤鸡回去“。别的地方卖的烤鸡味道就是和这里不一样。”这是排队杭州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否真的味道不一样?店长说“:都一样的, 每天早上从公司发货发过来的。“”都一样的”这句话她和客人也说了无数遍, 但是大家一直认为“吴山烤鸡总店”出产的烤鸡吃起来是那么独特。

经营者要放慢扩张步伐, 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减少盲从行为正确定位。

3.2 找准产品定位, 拓展消费群体

“必胜客”“、肯德基”时常推出新的产品, 通过大量的媒体广告, 不断推陈出新, 满足现代人对餐饮品质高标准。不断变化口味, 能扩大和稳定客户群体, 避免客户群体的流失, 以招牌产品为保障, 不断推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型产品的发展模式, 使国际餐饮巨头处于优势地位“。掉渣烧饼”“、绿豆饼”他们在最辉煌的时候, 没有把握时机, 只是一味地加盟, 没有升级换代推出新的产品, 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口味, 单一品种很难满足现代人多变的味蕾, 消亡是迟早的事情。

“掉渣烧饼”“、绿豆饼”对产品的定位比较尴尬, 相比杭城如今还存在的“芭比馒头”“、灌汤煎包”, 虽然这些品牌没有刚开业时的火爆, 但是一直保持屹立不倒, 关键是他们的定位比较准确, 那就是针对早餐市场。但是“掉渣烧饼”、“绿豆饼”, 虽然他本身宣传的营养价值很高, 但是消费者对他的营养价值认同度低, 只能将它作为日常的休闲食品, 可以替代它们的食品非常多, 被其他新兴食品替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3.3 运用正确的营销手段, 把握消费者心理

广告是餐饮业的重要营销手段, 广告的目的就是扩大市场占有率, 挖掘潜在的销售市场, 为达到这个目的, 饭店、餐厅必须把特色、优质服务摆出来让大家知晓。你的“酒”好在哪里?只有众人了解了你的好“酒”之后, 才会消费它。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布里特所说“:商品不做广告, 就像灰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 脉脉此情只有她自己知道。”国际餐饮巨头必胜客、杭州“外婆家”等品牌参与, 他们一直运用让顾客“排队”的营销手段, 制造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特别是餐饮业, 人们更相信“人气”的力量。按常理, 以他们的餐饮经验和实力, 完全可以事先多安排一些餐位, 或者把大堂做得大一些, 让更多人可以进门慢慢等, 但是, 他们似乎不愿意这样做, 餐厅门口总是出现排队等位的现象。

其他餐饮业品牌, 如俏江南通过强调装修及品牌来实现菜价的提高;海底捞则为另外一种具有少量追随者的代表模式, 通过极致的服务来让顾客成为忠实“粉丝”并形成口碑营销。那么他们都达到了各自的营销目的。

确实, 运用类似的营销手段, 较好地达到了商家宣传目的, 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精益求精的独特感觉, 如果产品质量过硬、服务较好, 那么消费者将会一如既往的追随下去。

3.4 形成品牌文化, 稳定市场地位

品牌文化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 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 创造品牌信仰, 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像杭州本地一些品牌老字号“方回春堂”“、采芝斋”等, 之所以在民众心里根深蒂固, 因为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有自己的品牌文化, 每当人们提起他们时, 让你联系的不光是一种商品, 还有一种感情、一种回味。就像“外婆家”里简单的排队等候中叫号系统“:××号, 外婆喊你吃饭啦”, 来展示品牌文化, 赋予品牌浓浓的“家的情节”。一个餐饮品牌需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文化, 并精准定位。一方面要适合产品的自身特征, 另一方面要符合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品牌文化还需要符合社会主流文化, 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 并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广告媒体实施有效传播。

4 结语

从众消费是一把双刃剑, 对消费者、对企业、对市场经济益处多多, 但其中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商家如果对从众消费心理及行为有相当好的认知, 努力经营, 把握市场, 针对不同时期做出相应的调整, 则可以使产品经久不衰, 被消费者认同和接受;相反, 如果只是盲目地去追逐从众消费的脚步, 缺少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 一味地随大流, 那么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摘要:本文旨在“杭儿风”的影响下, 分析消费者的从众消费心理和行为对小微商家的影响, 探究部分小微商家在从众消费的影响下迅速消失的原因, 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从众,消费,社会倍增效应,产品

参考文献

[1]田雨.消费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潘一禾.捕捉“杭儿风”里的“模仿律”[J].杭州 (品质生活) , 2015 (10) .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 篇11

从众心理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行为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压力主要不是规章制度,而是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这种压力是一种环境,来自个体外部的环境。

我国学者宋官东认为,从众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确定行为,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和反应倾向。从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从众是指个体对群体,组织或代表个体,群体,组织意愿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及主体的经验或本能等多个方面的“从”;狭义的从众则是指个体因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这一定义揭示了从众行为的两方面的含义:从众行为的发生依赖于从众者所面临的问题情境的模糊性;从众者在模糊的情境中不能或很难确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的取向,因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确定的观点或行为为准则,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本文主要从狭义的从众这一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发生、影响,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原因,提出适当进行调节的策略,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国家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消极的从众行为,主要形式有消费从众、恋爱从众、择业从众、不良行为从众。而消极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众心理倾向一致的压力,使学生压抑自己的思想和窒息独创精神,影响个人潜力的发挥,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大学生对他人不良行为的盲从,也会导致个人行为扭曲。

2、积极的从众行为,主要形式为学习从众、时尚与流行从众、公益从众等。大学生积极从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群体的、社会的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影响巨大,中国在对外开放后,各种思想及文化理念纷至沓来。而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和多元并存,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情境的模糊性、茫然而无所适从,因此从众成为最佳选择。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使得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2、同伴群体

在校园环境中,他人的知识经验也是大学生从众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体现在“老生”和“老乡”对大学新生的影响上。大学生新生对校园情况不熟,知识欠缺,极易简单模仿和随从于他人的行为,很多都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一味盲从,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判断力,如此,很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结局。

3、个体因素

首先是归属群体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归属一定群体的需要,大学生们一般处在青年中期,心理发展还不很成熟,具有较强烈的合群要求和迫切的社会归属感,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因此和团体保持一致的意见或决定都能使自己更好的融入进自己的团体里,感受到团体带来的温暖和呵护。

其次,在人格的因素上,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还不成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在行动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具有青年人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而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同设想中的种种落差挫伤大学生信心,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空虚感。同时大学中管理较松散,课余时间多,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空虚无聊的感觉。因此仿效榜样的行为及做事方式,可以将空虚无聊感带来的心理压力降到最小。

大学生从众现象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很多心理因素。如缺乏自主和越道德戒律的行为;因为个人心理冲突及价值观变迁而导致误区等。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以下一些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思维过程缓慢、缺乏己见、坚韧性不强、应激能力较差、情绪沮丧、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这部分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方面,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四、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调节策略

外部环境的压力能迫使人们实施从众行为,因此建立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可以有效地纠正盲目、被动的从众行为。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自由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消极从众行为。

此外,应对群体压力的能力与大学生消极从众行为的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具有较高抗压能力的个体,其从众现象发生的频率显著低于能力一般的个体。因此提高大学生应对群体压力的能力,培养敢于批判的精神,养成敢于在消极压力面前说“不”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避免被动的消极从众行为。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毕业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如从众行为的调节方法。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调节主要从自我着手。要通过正确客观的认识从众现象,学会克服焦躁、自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使人们对从众心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从众的心理特点,提出适当的调节策略以便大学生能够轻松应对从众现象。

上一篇:盐酸左布比卡因下一篇:企业ERP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