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2024-11-12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共12篇)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1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成长期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期, 是明显带有90后特征的一群大学生, 其思想、价值观, 以及行为方式都与80后有着极大的不同, 而这些差异也影响了这部分人的消费理财观念。

一、调查结果

1.90后在校大学生理财的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540名在校大学生中, 有60%来自城镇, 40%来自农村。调查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 农村大学生中有半数每月生活开销在700元~1000元, 城镇大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农村大学生中开销在300元~700元的, 占了36%, 城镇仅占19%。而花费在1000元~2000元的城市大学生占28.18%, 农村仅为12%, 说明从小的生活环境对消费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农村大学生普遍更勤俭节约, 具有谨慎花钱的意识。但是我们仍要看到,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学生, 都有相当比例月花费在1000元甚至2000元以上, “月光族”现象普遍, 表明90后大学生理财现状不尽乐观。说明90后大学生仍普遍存在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技能薄弱, 亟待引导。

2.城乡差异对大学生消费理财的影响

(1) 消费结构方面:调查可知, 90后大学生在校日常开支主要由饮食、交通、上网、学习、娱乐、衣饰六个方面构成。城镇和农村支出三大项都依次为饮食、娱乐和衣饰, 其中饮食和娱乐城乡比例相当, 都约为33%和14%, 但城市学生在衣饰上的花费比例为18.37%, 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的15.53%;此外, 农村学生在交通方面的支出为12.62%, 远高于城市学生的6.01%。这些支出差异主要是由于农村学生家在农村, 离城市较远, 假期离校和返校路途较长, 所以交通占很大一部分支出。而城市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更为优越, 加之家在城市, 交通便利, 所以支出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衣饰等其他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城镇和农村学生在投资方面的支出比例分别为0.35%和0.49%, 皆为所有支出项中最低项, 可见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大学生理财投资意识普遍薄弱。

(2) 理财主动性方面:理财是一件系统全面的事情, 大到投资, 小到节约, 理财涵盖了很多方面。而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 节约和一些小的投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遗憾的是, 目前90后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淡薄, 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缺乏理财主动性。调查数据显示, 38.25%的城镇大学生和49.03%的农村大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 27%左右的城镇和农村受访者对其收支的记录有断断续续的记录, 仅有7.5%的受访者每天都很认真的记账。40%的女生会记账, 58%的男生不记账。这说明农村大学生的理财主动性不如城镇大学生, 究其原因,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经济状况。农村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比较固定且金额有限, 所以其生活支出基本上固定在交通、饮食、上网等几个方面, 很少会有意外的支出。由于家里并不富裕, 大部分农村大学生花钱都会节约谨慎一些, 所以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记账。②理财意识不够强。农村大学生从小长在农村, 信息传播不畅, 接触不到一些理财的先进理念, 理财的意识不够强。③家庭教育。农村大学生家庭条件不如城镇大学生宽裕, 所以花钱也比较注意节省。而他们的父母也因为疼爱孩子, 不会过分强调要省钱, 要记账, 希望他们过得好一点;另一方面, 农村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算放心。

(3) 理财产品选择。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 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存在差异, 男生与女生存在差异。调查显示, 31.92%的城镇大学生和20%的农村大学生选择股票、期货、外汇等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 33.33%的城镇大学生和41.33%的农村大学生选择储蓄。说明城镇大学生更喜欢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乐于冒险;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有稳定收益又安全的产品。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个人偏好导致的, 更是外界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

此外, 通过调查还可以发现, 男生更倾向于投资较大风险较高利润的股票、外汇等, 占32%。而女生更倾向于低风险的国债和储蓄。说明男生更乐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 女生更喜欢安全有固定收益的产品。性别也会影响90后大学生理财的方式。

3.学校地理位置对大学生消费理财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位于江浦的南京审计学院, 仙林的南京邮电大学和江宁的东南大学进行了调查。三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相差很远, 周边配套环境, 商业发展成熟度也截然不同。南审位于浦口区雨山路, 周边除一条百米左右的小门面街外, 并无其他配备, 附近也没有其他大学。最近的商业区离学校也有两站的路程。 南邮位于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区, 周围有大型商业配套如金鹰“大成名店”等, 周边汇集了数所大学, 商业设施较完善。东南位于江宁大学城, 与南邮相似, 周边商业配套较完善。且南邮与东南均沿地铁线, 相较于地处浦口边缘地区的南审, 与主城区联系更紧密。

经调查, 发现南邮、东南、南审同学在每月消费情况和理财观念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三所学校同学每月生活费有赤字的人数所占比例大致相同, 但其中, 南邮严重赤字的同学占到总人数的23.08%, 明显高于其他两所学校的4.26%和8.63%。由于南邮所处的仙林中心, 是三个大学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所以仙林地区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较其他地区会更高, 因此也更容易造成赤字, 且赤字金额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会更高。

4.学校类型对大学生消费理财的影响

(1) 理财重要性方面:有10.5%的南审学生认为理财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而这一数据在东南仅为1.08%, 在南邮则为0。而认为“较为重要”, “一般”的比例三所学校大致相同。有6.38%的南邮学生认为理财对于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 远高于东南的3.23%和南审的2.65%, 这反映出了不同的学校类型对于大学生理财认识会有不同的影响。 南审作为三所学校中唯一一所财经院校, 同学的财经意识更加强烈, 而纯工科院校的南邮, 在校同学接触财经信息较少, 因而理财观念相对淡薄。作为工科突出的综合性大学—东南大学, 该校同学的理财意识则处于南审、南邮之间。

(2) 对理财的认识方面:三所学校的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精打细算、合理存款, 以及计划花钱”的比例相当, 但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南审有27.69%, 明显高于东南的20.83%和南邮的20.22%。完全不懂得理财的南审最低, 为4.62%, 东南次之, 为6.25%;南邮最高, 为 12.36%。由此可以看出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财的理解相对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更深入, 而综合性大学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理财认识上还比较局限, 相关知识比较匮乏。

(3) 理财产品方面: 南审与南邮的同学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比较相似。南审有26.51% 的同学愿意选择流动性较强, 收益大, 但风险也较大的产品 (如股票, 外汇, 期货等) , 南邮为29.03% 东大为14.58%, 低于前两者。南审学生选择分阶段收益, 风险较小但流动性较差的产品 (如国债) 的同学占37.21%, 南邮为34.41%, 东南为20.83%。在收益稳定, 风险低但收益也低的投资方式 (如储蓄) 的选项中, 南审为28.37% , 南邮为29.03%, 东大则为46.88%, 远高于另两所学校。由此可见, 南审与南邮的学生更倾向收益高的形式, 而东南的学生倾向于稳健性的投资。主要是由于南审学生有更多的财经知识基础, 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全面, 有较强的控制风险的能力。而南邮虽然不是财经类院校, 但是其邮电通信学校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与市场紧密相连, 因此倾向于收益较高的方式。 而东南大学作为研究型的综合大学, 则是侧重于理论的学习, 风险意识强但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 因此倾向于稳健性的投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

经过调查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观有较大的偏差, 不同类型学校的大学生其理财观念也有明显差异。如何让所有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 扭转其消费理财偏差, 减少区域和学校差异对90后大学生消费理财观念的影响, 是本次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1.大学生应加强自律, 对每个月的生活费做严格控制

(1) 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支出。

在源头上严格控制了大学生的收入, 那么有多少盈余用于投资, 就取决于他每个月的消费, 当然我们除了需要强调消费总额的控制, 也需要强调消费结构的优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 减少在网吧、KTV的等娱乐生活上的过度消费, 增加在学习、增长见识等方面的合理消费。

(2) 根据学校特点对症下药。

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学习各方面的财经知识, 如经济、会计、金融、投资等。虽然相较于其他类型大学学生, 财经院校的学生有诸多知识上的优势, 但毕竟还是学生, 抗风险能力还不足, 所以要注意避免风险过大的投资方式, 理性投资, 赚钱为辅, 学习经验为主。

2.学校应大力加强90后大学生正确消费理财观的教育

(1) 通过证劵模拟等市场模拟形式, 引导大学生进行市场模拟投资。

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有限的, 同时市场投资的风险性比较大, 所以想要培养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 市场模拟是第一步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请相关的专业老师, 对目前的市场投资的种类, 以及特点做出分析, 给出建议。在此之后, 会由各大高校的合作社团, 主办市场投资项目, 号召大家利用模拟市场进行投资。

(2) 引导大学生对生活费盈余做适度投资。

在完成了模拟市场的投资,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 我们可以建议大家适度对实体市场进行投资。当然, 这不同于模拟市场的投资, 需要更多的谨慎性和专业性。我们建议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同学们之间互相的合作探讨, 逐步接触实体市场投资, 进行自主的理财投资。

90后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消费特殊群体, 成长于中国物质文化发展最快速的时期, 消费理念更加开放, 消费行为更体现出盲目性的特点。因此, 90后大学生不仅要有“智商”, 也要有“情商”, 同样更要有“财商”。我们更应该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以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在大学阶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培养对财经的敏感度, 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 这将使我们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张磊, 包艳, 马娟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及对策[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 2009.

[2]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李素云.浅谈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07, (11) .

[4]孙凌霞, 宫永建.天津高校学生理财观念与理财行为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4) .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调高,高校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起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活主体,是整个社会消费的主力,那我院大学生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的呢?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理财计划?新一代青年学子有怎样的理财观?近日,笔者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对我院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共发50份,收回49份,有效问卷49份。虽然数量不多,但调查对象广泛,覆盖各个年级的学生,性别分布合理,调查结果基本反映出我院学生对自身理财的相关情况,有代表性和可分析性。

一、学生收入现状

通过调查数据表明,我院大部分同学的月可支配收入保持在600元以下。15%的学生月生活费为600—8000,仅7%的学生可支配的收入在800元以上;月生活费需要依靠父母的占90%,除去父母供给资金外,30%的同学还通过勤工俭学、兼职或助学金等获得收入。生活费完全由父母提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5%。

二、学生消费结构

学生消费的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由于饮食方面的费用占有较大的比例,有47%的在饮食方面支出为300元以下,41%的学生为300—450,12%的学生为450元以下。除此之外,相当多的学生可支配的费用还用于上网、娱乐、恋爱、服装、交通、通讯。

三、学生的理财观念

35%的同学说自己的月生活费有盈余,43%的认为生活费刚好用完,22%的入不敷出。计划好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如何花费、预算消费金额,是我们生活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然而,只有19%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不做预算,62%的会做大致的预算,并且预算与实际相差不大,16%的同学预算和实际相差很大。

四、学生理财知识掌握

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拥有较强的理财能力,然而只有7%的同学认为自己拥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大部分认为自己理财能力一般,而13%的同学认为自己花钱没计划。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解程度人各有异,有54%的同学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41%的同学表示知道个大概,只有35%的同学是相对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的。

五、调查小结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我院大部分学生消费、理财观念还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来源独立性不够

2、消费结构不合理

3、关于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

六、理财小建议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在理财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对于大学生理财主要是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用,使其得到合理地优化配置。说到如何理财,概括起来就是开源和节流。

(一)合理增加收入

1、奖学金

2、勤工俭学或兼职

3、假期工

4、保险、债券或其他投资方式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控制自己的消费,制定消费计划

3、合理利用奖助学金

当然理财的方式人各不同,如果大家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常回过头来总结自己的消费情况,常反省自己最近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常给自己的收支做个规划,大家的理财方式一定会日趋合理。

如今的大学生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拥有丰富的理财知识和经验成了重中之重,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同学们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起步阶段。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市场意识,理财意识,理财意识,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能得心应收。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3

深圳、上海、北京这3个城市始终是理财市场发展的先行者。2004年,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社相继参加了3地的理财博览会.从参展人群中共随机抽取了1110个样本,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以小见大地对其理财市场进行科学描述。在2004年第川期和2005年第1期中.我刊分别对深圳和上海理财人群的特征进行了报道。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把北京、上海、深圳3地理财人群作比较分析,力图找到其各自的特点及理财市场发展中呈现的一些共性。

特征比较

对3地理财人群特征的考察主要从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成员情况等4方面进行。

性别比例

如图1所示,就3个城市理财人群不同性别对理财关注度的差异而言,上海表现得较为显著:上海理财人群中男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上海女性,男性对理财的需求更旺盛一些。与上海相比,北京理财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悬殊在10个百分点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理财人群中男女比例几乎相当,且深圳女性在理财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其它城市。也就是说,在深圳这个城市,女性的理财需求比北京、上海女性的需求旺盛。因此在深圳理财市场中,女性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年龄分布

如图2所示,3地理财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之间。深圳21~30岁、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人群对理财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北京和上海,这一方面说明年轻人构成了深圳理财人群的主体,另一方面也论证了深圳城市的年轻化和年轻的外来人口构成了城市居民主体这两个特征。

图3中的3个折线反映出了3地理财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大小。在3个城市中,上海的折线相对来说比较平缓,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同时在上海理财人群中20岁以下和51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比例要高于深圳和北京,这都说明了上海人对理财的关注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表现出太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各个年龄段的上海人都比较关注理财。

而代表深圳理财人群不同年龄段变化的折线最为陡峭,其波峰位于21~30岁这个年龄段,高于其它两城市波峰,波谷位于51岁以上这个年龄段,低于其它两城市的波谷,这说明21~30岁的人构成了深圳理财人群的主体。

北京理财人群的波峰出现在31~40岁这个年龄段上,比上海和深圳都要晚,这也就是说,北京人在31~40岁的时候,对理财的需求最为旺盛。

学历构成 如图4所示,就北京、上海、深圳3地而言,理财人群以本科学历为主,占到了各个城市理财人群的1/2强。上海理财人群的学历介于北京、深圳之间。深圳大专及以下学历理财人群远远多于其它两个城市,这说明以商业化为城市特征的深圳为学历稍低者创业、理财提供了较为宽裕的环境;北京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理财人群比例远远高于其它两个城市,从侧面反映了北京较高学历人群的理财意识和需求比低学历人群强。

家庭组成

家庭组成情况很大程度影响了家庭的理财状况,影响了家庭成员对理财的看法、对理财产品关注程度的不同等。独身者、已婚者、已婚有孩子、已婚和父母同住、已婚有孩子又和父母同住这5种类型的家庭在理财上会有所差异。

如图5所示,相对于北京、深圳而言,上海理财人群的独身比例最高,占到23.7%。上海理财人群中已婚者很多但跟父母同住者较少,同时有孩子者所占比例在3个城市中最低,这说明上海理财人群相对来说生活较为独立,负担较轻。由于生活相对独立,老年人往往不跟子女同住,需要自己去选择一些理财工具和方式,这就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前面分析中上海理财人群51岁以上的人对理财依然热情不减的原因。北京理财人群中,和父母同住的比例远远高于深圳和上海。

倾向差异

消费倾向

从图6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在消费领域中,房产以绝对优势得到了北京、上海、深圳3地理财人群超乎寻常的一致关注,形成了3条折线的制高点。而在这3个城市中,上海理财者对房产消费的需求又超过其它两个城市。这并不难理解,近几年上海房地产价格的急剧增长使得置业成为大多数上海人青睐的理财方式。

汽车作为高档消费晶在上海受到了相当的“冷遇”,这可能和上海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上海对机动车的严格控制有关。与上海不同,在深圳和北京,汽车却是颇受理财者关注的消费品。

大城市中,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问题显著,时刻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健康。我们从图6中可以看到,3地人群在跟健康相关的消费中认知度再度趋同,形成了又一个小的波峰。

比较3个城市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看出深圳理财者对不同消费领域的折线相对平缓,对不同消费领域的喜好差异程度不如上海理财者表现得那么显著。

投资领域

如图7所示,3地理财人群在绝大多数的投资领域中关注度呈现出较为一致的上升或是下降。不过,在对股票的关注度上却呈现出较大差异。深圳、上海理财者对股票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北京,这说明上海、深圳两城市理财者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股票认同度较高。多年来两大证券交易所分别设在深圳和上海,对培养两城市理财者对股票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理财者对债券的关注度比深圳、上海高很多,这恰恰说明了北京理财者倾向于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

在深圳,理财者对期货和商铺等高风险投资方式的关注度明显高于上海和北京。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习惯浅析 篇4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消费和理财,通过消费和理财的支出比例和结构分析,做出个人财务规划。 其中不乏很多大学生,他们从“保姆式”教育的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有极大的改变。 大学生活对学生们的独立性及自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消费和理财行为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理财习惯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成原因并给出建议。

1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现状

1.1 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消费项目上,即饮食消费、着装消费,其余还有交通、医疗、娱乐等方面支出。 大学生用以发展人际关系的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恋爱、聚餐等社交活动的支出。

从购买手段方面看,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频率较之前有明显增加,校园快递站的学生络绎不绝。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的支付手段也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现金交易和刷卡交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移动客户端进行支付。

大学生的消费增长方向为超前消费和高科技产品消费。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和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分期付款、透支消费等服务。 很多大学生对一些物品心仪已久, 但苦于购买能力限制, 这种购买方式正好解决了此问题。 但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并不关注大学生是否有能力对他们的消费全部买单,也因此出现了诸多“子债父还”的情况。 对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一定要加以足够的约束,否则很可能产生不良结果。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消费。 追求名牌电子产品已经成为趋势,这些产品能让人感到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生活的便利,更能吸引周围人的眼球。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贫困生, 他们的消费支出多数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要,消费水平并不高。 他们经常参加校园内外的兼职,勤工俭学来补贴生活。 针对贫困生的助学贷款,使他们获得补助。 这种无息贷款的偿还期限往往较长,有的可以延长到工作几年以后再偿还清,为贫困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2 理财行为分析

大学生的理财行为主要有金融投资及实体投资两种。 金融类投资分为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投资更加便利,大学生投资基数不断增加。 金融投资呈现的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相结合,即互联网金融。 而且随着手机的极大普及,在手机客户端即可以实现简单、便捷的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大学生主要的金融投资行为。

(1)储蓄和国债:安全边际最高,但是收益率较低。 其种类较少,投资方法也比较简单,但并不是广大学生的最优选择。

(2) 保险: 大学生购买的保险主要有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购置其他种类保险的学生数量较少。 保险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理财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带来的过大的伤害,并非为了获得收益。

(3) 基金投资: 基金投资种类繁多, 有货币型、 保本型、 债券型、股票型等。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率比银行活期、定期存款更高,且在大学生中知名度及使用率都较高。 基金投资方便,为很多学生青睐。

(4)股票投资:股票风险性及收益率都比基金更高,2015 年上半年的股市涨幅较大, 因此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入市且收益可观。 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对股市欠缺系统性的了解和学习,在6 月股市出现暴跌时手足无措。 投资股票的很多大学生有高收益,也有很多铩羽而归。

除了金融投资, 还有部分大学生进行实体店的投资或者创业。 进行实体投资的学生往往家境殷实,有其他人不能比拟的资本优势。 创业大学生的数量近年来逐步攀升,他们选择创业的初衷来自很多方面。 有的想使生活更便捷,有的为了掌握更好的资金周转方法或其他本领,也有的为了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往往是轻资产化, 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提供周到的服务。 他们的服务经常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但很少能开辟或者改变消费习惯。

大学生理财方面出现的问题:①对理财知识了解模棱两可。大学生对理财种类和投资方法一知半解, 因此会造成投资时的失误;②没有理财规划,投资漫无目的。 现在大学生的理财行为经常随心所欲,因为没有科学的、系统的投资架构及知识体系,也没有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③心态不佳,承受风险能力较差。幻想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倾向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但承受风险能力较低,失败之后往往不堪重负,极大地影响个人生活。

2影响大学生消费和投资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投资习惯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 家庭的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接触过理财,甚至进行过实践的学生,他们的理财表现比其他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理财经验的学生显然更好。 但是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理财往往意味着节俭,欠缺科学的理财方法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几乎没有接受理财教育, 然而升入大学后,也仅仅是经济类的学生学习相关课程。 当代大学生对基础理财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欠缺系统的投资结构,因此大学生不懂投资、盲目投资屡见不鲜。

社会中的信息较多,尤其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媒体发达,消息传播得更快捷、更广泛,但是很多内容没有深度,常常表现为逻辑不合理或内容缺乏内在联系, 此外, 虚假消息在网上泛滥。 对于缺乏判断、分析能力的大学生来讲,对各种消息应该警惕对待,去伪存真深入思考。

3改进意见及建议

(1)呼吁家长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比如记账等。 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不攀比、有主见、不跟风。 大学时期仍然在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养成正确消费、投资习惯是必要的。

(2)学校开展基础理财课程教育,增加选修课。 大学作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地方,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应培养多种生活技能。 因为理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掌握丰富的理财知识,增强科学的理财技能,能够使人生受益颇多。

(3)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大学生创业是补充社会经济活力的新鲜来源,可以通过提供低价的场地、丰富可贷款的种类、提高贷款额度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创业。 还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更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

消费投资理财计划 篇5

A板块(消费网)网站建设及资料费100元,AB网提现费0.5%

消费级别(日结周发,周六周日结算)(AB网每人只可一点报单)

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四级代理

***000

(可升级,升级额度不参于财富奖发放)

一:财富奖(先A后B包含上面滑落业绩,投资额度不同获益不同)

拿左区中左区八层之内点点30元,拿左区中右区财富线上点点200元

拿右区中左区财富线上点点600元,拿右区中右区财富线上点点200元

二;消费奖:(10%培育奖)

2:3或3:2 =750元

日封顶: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四级代理

***010500

三、福利奖:

小区业绩累计达到60单(18万)免费参加国内旅游一次。

小区业绩累计达到120单(36万)免费参加国际旅游一次。

小区业绩累计达到800单(240万)奖励价B级轿车一部

小区业绩累计达到3600单(1080万)奖励高级公寓一套

四、重复消费

按收入的10%计算,累计750元进入B网结算。

全国一条线大排网,(可主动消费)设750元为基数点,系统自动将基数点进入到二次消费激励系统进二出一赠送750+750元的电子股进入C网。推荐奖1%。

五、C板块(电子股权网,周六日休市)

我家的消费理财表 篇6

十几年前,我在西北高原藏区工作,并在一家小企业当厂长,由于生活在高原藏区,蔬菜肉蛋等日用品价格比内地高得多。那时我们有两个孩子,再加上我们夫妻俩都在一般企业工作,工资待遇低,所以我们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常常超支,出现财政赤字。为此我和妻子常免不了相互埋怨,拌嘴闹气。

某日,我突发一念,家庭理财消费也是大事,能不能借鉴厂里原材料消耗月报表的做法,对家庭的收支也制个月报表呢?妻子笑着打趣道:“你这个当厂长的,把治厂的办法拿来治家,真是算计到家了。”于是我着手拟订一份表格,其内容有购物金额、本月消费总额比上月增减多少、本月总收入、本月消费占全年预算计划比例等一系列考核指标。为了保证合理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我首先制定了全年消费计划总额,并根据不同季节的蔬菜价格及差价,列出了全年12个月的肉、蛋、蔬菜、瓜果及节假日消费计划和比例。本着本月节余取出来,本月超支下月补的原则,每月将各类饮食及消费控制在一定数额之内。说来也怪,自从有了消费月报表,吃菜饮食的花样倒多了起来,各种营养成分更齐全了,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双休日,消费金额甚至比以往少了许多,经济且实惠。

此外,根据消费月报表中的消费情况,我列出了全年收支差额,进而具体协商大件商品的购置和其他重大消费支出。10年前,我调到了其他一个地区企业工作,尽管环境发生了变化,工资收入也大大提高,但随着孩子们的读初中、上高中以及随后的上大学,消费支出大大增加。可我一点不慌乱,因为近20年的家庭消费月报表让我从中尝到了甜头。近20年来,我利用月报表中的余额给每个孩子购买了几万元的储蓄保险,等孩子们长大需要钱时,这笔钱将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我还将余额存进银行或购买其他债券以钱养钱,以备急用。去年我家购置了一套大楼房,跟我同年参加工作,家庭负担较轻的三口之家,还要四处借钱,甚至于在银行贷款买房子,而我家有两个孩子,买楼房时不仅一分钱没有借,还添置了1万多元的家具,并对房子进行了装修。

当同事们问我的家庭理财之道时,我拿出了100多张家庭消费月报表,此办法实施近20年来,全家受益匪浅。有了这张月报表,一切支出尽在计划中,不仅克服了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毛病,而且为自己的家庭生活处处算计。生活较宽裕了,心情也轻松多了。一张小小月报表,真是家庭的理财帮手,一举数得。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7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大学生已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主体之一, 影响着当前的社会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 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同时, 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他们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年龄阶段, 一方面, 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经济尚未独立, 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滞后, 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消费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现在的消费导向以及以后他们在社会上的消费能力。因此, 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正确引导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组在众多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里进行筛选, 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家庭理财教育。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和社会接触较少, 其发生消费行为时的理财观念大多来自于家庭。另外, 由于大学生尚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绝大部分支出都来源于家庭资助, 其消费行为会受到其家庭理财观念的影响。在对家庭理财教育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时, 本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研究。问卷调查范围包括徐州市四所高校, 接受调查学生共计1200名, 回收有效问卷1099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 在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家庭理财教育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强家庭理财教育, 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建议。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消费是指除学费、住宿费、书杂费等之外的生活花费。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一) 大学生消费总体上趋于理性

其一,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较为合理。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一可以看出, 约27%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500元左右, 约57%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800元左右, 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仅占6%。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主要在500到800元这个区间, 而当前徐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每月生活性消费支出基本是在500-1000元。由此可见, 大学生每月的消费总额还是比较合理的, 和当地整体消费水平较为一致。

其二, 大学生的主流消费观念是理性的。根据调查问卷上的题目“你个人的消费理论是?”, 46%的大学生表示能省则省, 不会把钱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上, 不会进行攀比性消费或冲动性消费。在“在你选购商品时, 你比较注重商品的哪些方面”一题的选择上, 85%的同学选择了质量和价格。可见, 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属于求实性消费, 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并且39%的大学生表示会在每月初或者每学期初做好消费计划, 并且在消费过程中严格执行, 尽量避免计划外支出。80%以上的大学生想过要做兼职工, 除了想减轻家庭负担和积累社会经验外, 很多学生是希望花费自己劳动得来的报酬, 在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的理念上进行消费。

其三,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消费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为伙食费和日常必需品开支、娱乐消费、人情消费和发展消费四大块。伙食费和日常必需品开支在整个消费体系占的比重是50.6%, 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支出, 这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有一半是用来维持必须性支出。娱乐性消费占24.2%, 根据问卷的调查, 主要集中在K TV、旅游、上网等相对健康的生活娱乐上, 消费奢侈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的不良消费行为还是很少的。人情消费比重占到12.5%, 说明大学生开始注重自身价值, 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这种消费支出需要合理引导。另外, 随着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在自己的消费总额中加大发展消费的份额, 如购买考研、考公务员的书籍以及参加相关技能培训班。可见, 从消费结构来看, 当代大学生不再仅仅追求吃饱穿暖。由于大学生已接受了十几年的正规学校教育, 加强了他们对精神和内心情感的追求, 所以存在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也表示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下的精神文明的进步。

(二) 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其一, 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缺乏科学规划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近30%的大学生不会制订每月的详细开销计划, 另外近30%的大学生会对其开支做规划,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力度不够。两者均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有限消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说, 从大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来看, 大部分学生还是属于合理消费的。但是从具体的消费结构来分析, 存在着消费缺乏科学规划的现象。在调查中, “你发现周围的某个同学拥有一个类似你所拥有的东西, 但比你的更好一些, 你会怎么做”一题, 选择“买个更好的”、“适时把自己的换掉”两个选项的比率和达到31.6%。这说明部分大学生消费没有合理的规划性, 而具有从众性和攀比性。

其二, 大学生网络消费过高。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网络消费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能力。而且网络中平等氛围, 使很多大学生脱离现实社会的制约。但是网络中的虚拟产品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费用支出。虚拟产品是指Q Q、网络游戏、虚拟社区的虚拟货币和物品。根据调查显示, 在网络虚拟交易平台交易过虚拟货币和财产的大学生占82.3%, 其中有49.8%的同学交易金额超过300元, 25.3%的同学交易金额超过700元, 7.2%的同学高达1000元。在虚拟财产近300亿的年消费总量里, 大学生的消费占11.2%。大学生适量消费一些虚拟物品 (如充Q币、买件虚拟衣服) , 娱乐一下身心, 这无可厚非。但是, 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还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

其三, 人际交往消费比重趋高。这里的人际交往消费包括人情费和恋爱费。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 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这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担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所以请客吃饭、请人唱歌、给他人过生日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根据调查显示, 有34%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请客在一次或以上, 绝大部分学生一个学期要请客一次或以上。另外, 手机作为交往中的重要手段, 其相关消费也越来越高。在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每月的通讯费用在50元左右的占47.8%, 还有近20%的学生通讯费用高达一百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 近3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的最主要的消费方式是恋爱消费, 平时约会、过情人节、过生日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并且恋爱消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增高。在恋爱的男女生中, 男生恋爱费用的支出更高一些。

三、家庭理财教育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 35.4%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实行过比较系统的专业的理财教育, 48.2%的家长无意识地非专业地培养子女的理财意识, 16.4%家长是完全不关心、不注意子女的理财和消费。

(一) 专业的家庭理财教育对应于科学的、理性的大学生消费

以“对子女进行过比较系统的专业的理财教育”为筛选对象, 结果发现, 在这种有意识的培养下, 对应的大学生消费具有明显的规划性。这部分大学生在学期初或者月初都会对自己将要发生的消费进行比较全面的估计, 然后根据所拥有的资金做好消费的安排, 确保自己的消费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出现超支的现象, 他们一般都会争取下个学期或下个月补回超支金额。这部分学生的家长一般通过学期初或者月初定量给出生活费, 除非特殊情况, 否则不会追加金额。而且, 平时也非常注意与子女进行沟通, 了解子女的具体生活情况, 对子女进行理财教育。在这35.4%的大学生中, 有不理智消费经历的仅占1.5%, 并且属于情绪不好的时候发泄性消费。追求消费时尚名牌的大学生占18.6%, 这部分大学生往往属于家庭经济能力较好月均生活费整体较高的情况。消费虚拟物品的大学生占25.8%, 但是消费金额超过100元的只有2.2%。

(二) 非专业的理财教育对应于大学生有其合理性、但并非科学的消费

这类大学生在消费之前也有自己的消费计划, 有相关的预算, 但是缺乏计划的执行力。即, 他们在学期初或者月初也会大致考虑自己的消费支出, 然后安排消费资金。但是他们欠缺一种将计划执行到底的魄力, 所以常常会出现不理智的消费。在问卷调查中的这一道题“你发现周围的某个同学拥有一个类似你所拥有的东西, 但比你的更好一些, 你会怎么做”“买个更好的”、“适时把自己的换掉”两个选项的选择比率合计31.6%的同学里, 有27.4%属于这部分大学生。而且, 当他们的消费出现超支的状况时, 他们只会向家长追加消费资金。这类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形成也是和家长的理财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这类家长平时在进行理财教育时比较模糊, 对子女的要求也比较宽松, 往往是“有追必应”, 甚至有些家长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如此。因此, 形成了某部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

(三) 放弃式的理财教育是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重要根源

在我们的调查中, 16.4%的大学生是几乎没有接受任何家庭理财教育的。其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任何消费要求只要有能力满足都100%满足, 而且家长在支付子女生活费时, 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给孩子一笔钱, 等孩子用完了再给, 平时也不怎么注意与孩子进行沟通, 更罔顾进行理财教育了。因此, 这部分大学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不良消费行为:71.2%的大学生消费是处于完全无计划状态, 76.5%的大学生消费属于攀比性消费, 83.9%的大学生消费虚拟物品的金额超过自己月消费金额的50% (主要集中在游戏消费) 。综上所述, 放弃式的理财教育是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重要根源。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建议

(一) 父母要提高对子女理财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子女的理财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的领路人, 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 应提高对子女理财教育的重视程度, 更系统、更有目的地引导孩子的理财之路。父母可以通过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程度, 多了解孩子的实际需要, 有计划地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和帮助其做好消费计划, 并给予孩子具有建设性的消费建议。同时, 父母还可以通过用正确的、积极的消费观念去影响孩子的消费思想,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而引导其进行正确的消费行为。

(二)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时要有原则, 不可溺爱

许多父母是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的, 但是在教育的时候老是狠不下心, 只要一听到孩子的钱用完了, 马上就担心孩子受委屈, 立刻就打一笔钱过去。长此以往, 就使得孩子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消费习惯。所以, 父母对待孩子钱用完的情况, 应该先了解孩子的钱的去向, 如果是因为不良消费用完的, 在汇钱的时候应该只支付其基本的生活费, 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而不是一味满足他的消费需求。

(三) 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消费榜样, 影响子女的消费行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形成科学的消费习惯, 对家庭资金的用度要有计划性, 一切从家庭实际出发, 千万不要盲目追求时尚名牌, 以在孩子的心目中塑造良好的消费形象。

(四)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令孩子知道赚钱的艰辛, 从而影响子女的消费行为

“隔岸观火”和“亲临其境”的教育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家长对子女教育得再多, 也比不上让孩子亲身经历一番辛苦。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假期的时候, 安排他们去打假期工, 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体会赚钱的艰辛, 提高他们以后的科学消费意识。试想一下, 如果让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夏天35度以上的室外环境下派200份报纸以换取30元的报酬, 他就会意识到金钱来之不易, 从而对钱的花费会有所计划。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消费总量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对社会的消费影响也就越来越明显。而且,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骨干力量, 他们的理财行为也就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将来的发展, 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家庭理财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根本方式, 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而家长作为这个方式的主要实施者, 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8

“货殖”这个词最早应该来自孔子。在《论语·先进》中, 孔子评价自己的两个学生, 颜回和子贡:“回也其庶乎, 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亿则屡中。”[1]意思是说颜回安贫乐道, 没什么积蓄、财产。子贡则为命运抗争而“货殖”, 亿通“臆”, 就是猜想、判断。意思是子贡判断力准确, 经由妥当的操作, 他有了大量积累, 也就是富裕了。“货”是什么意思呢?货的大致意思是处于变动中的财物, 可以有音训和形训两种解释。从字音上解, 货者活也, 就是一个变来变去的东西。从字形上解, 货从贝化, 贝是古代的一般等价物, 也就是货币, 贝的变化, 也就是买进卖出的活动。什么是“殖”?殖者, 生也, 就是所谓将本求利。“货殖”就是把货积累、买卖, 而多出来的就是殖, 也就是利息或者利润。有利有财了, 接下来当然就涉及到如何管理及使用的问题了。

那么居民理财消费的动因与依据是什么呢?司马迁说:“夫神农以前, 吾不知己。至若诗、书所述, 虞夏以来,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 口欲穷刍豢之味, 身安逸乐, 而心诗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 虽户说以妙论, 终不能化。”[6]司马迁指出, 追求自身欲望的最大满足是人类的天性, 它驱使人们追求体安驾乘、目好五色、口甘五味、情好珍善的消费美好生活。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这句话如果用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来讲, 应该是“炫耀性消费”。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著书《有闲阶级论》, 书中就把人们的追求财富, 看成了一种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现象。他说:“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 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2]而消费的重要目的, 就是给别人留下印象, 花钱是为了让他们的朋友及其邻居妒忌。有钱了, 就是要做给别人看, 没有人看见, 就感到不舒服, 于是就要消费以示其财富。这种攀比心理, 实际上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

司马迁理财与消费规律的认识, 首先切入是对物性和人性两大问题的基本认识, 这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立论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货殖列传》通篇经济思想的基础就是基于对趋利本性的认识和肯定, 认为是非常自然的一种属性, 主张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尽物之性, 还要尽人之性的自由经济思想, 包含了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地利用或顺应人和物本性的内容。司马迁所谓的对人性的理解要是以人们的趋利本性为基础的, 他认为, 人们对利益富裕的追求是一种天性, 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本性, “富者, 人之情性, 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这种求利本性上自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 没有任何差别, “白天子至于庶人, 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史记·孟荀列传》) ”[3]《货殖列传》中, 他不厌其烦地列举多方面的事实, 表明人具有趋利的自然本性, 同时, 他非但不认为趋利求是耻辱的、非正义的, 反而认为这是所有人的共性。为证明此观点, 司马迁列举了十种有不同趋利动机的社会现象:贤人深谋于廊庙, 归于富厚也;壮士不避汤火之难, 为重赏使也;闾巷少年不避法禁, 其实皆为财用也;赵女郑姬出不远千里, 奔富厚也;悠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 亦为富贵容也;戈射渔猎不避猛兽之害, 为得味也;博戏弛逐斗鸡走狗必争胜者, 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 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不避刀锯之诛者, 没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 固求富益货也。总之, 人类求利致富之本能, 乃是为追求个人财富之积累, 或经济情况改善的一种本能。为了此种目的, “人各任其能, 竭其力, 以得所欲”。人们可以劳筋骨、忍嗜欲、冒风险, 为求财利而赴汤蹈火。在深刻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趋利本性的基础上, 司马迁进一步认识到:正是人们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 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 并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个体的求利活动促进了生活消费品的日益丰富, 如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等地的产品“皆中国人民所喜好,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6]这让人想起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即如果人人都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理性行动, 那么他们便会受到代表强大市场力量的“看不见的手”的指引或驱使, 其结果是促成整个社会的繁荣[4]。在那个时代, 司马迁就认识到是理财消费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才是人的历史活动的潜在动机, 这是与众不同的。先秦以来, 关于人们的自利本性已有很多精彩的论述, 但大都从整体主义的角度选择影响或限制人们求利诉求的路径。如法家主张用赏罚政策, 利归于国;儒家主张用道德教化使人们欲望最小化, 达到“安无寡, 均无贫”的目的;《管子》 (后期) 则认为民富难以管理, 提出了国家干预市场价格的主张, 诸如这些学说的共同之处在于为统治集团筹谋划策, 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唯独司马迁没有提出任何限制好利活动的主张, 肯定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正当性。

《货殖列传》中, 司马迁指出, 居民在选择理财方式及致富途径时, 首先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司马迁所指的自身条件, 主要指资本、金钱。正像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指出的“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5]从古代的石头到现代社会的信用卡, 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这样突出。有理性的人大都渴望腰缠万贯。另一方面, 即便是百万富翁, 也需要认真料理自身的财产, 合理消费, 否则也可能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司马迁指出“无财作为, 少有斗智, 即饶多时。”没有财产就卖力地干, 拼命地干, 有一定的财产就得开动脑筋使财产增值, 财产多了, 则要观察货物生产及供应的周期, 而且要把握住这个周期, 开展妥善理财, 买入或卖出, 就是把握住最佳时机投资获利。比如秦朝灭亡之际, 秦朝官吏大都趁机攫取金银财宝, 而一位姓任的管仓库的官吏则积极收藏粮食。到刘邦、项羽楚汉相争之时, 一石米卖到上万钱, 任氏官吏在这个时候卖掉了自己囤积的粮食, 大赚了一笔。又如汉景帝时, 七个诸侯国家叛乱, 奉命前往镇压的官吏军人, 急于向长安城中的高利贷者借钱筹办行装, 但高利贷者大都认为中央政府未必能消灭叛乱者, 不肯出借。一个叫无盐氏的高利贷者却拿出1 000斤黄金作为放贷的资本, 借钱给政府, 但要收取十倍的利息, 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就被平定, 这个无盐氏一跃成为关中首富。司马迁从微观理财经营的角度阐述了对资本积累的认识。强调从事工商业经营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 否则“无积聚而多贪”;强调必须获得20%的年利润率, 否则生产就难以为继, 即所谓“佗杂业不中什二, 则非吾财也”;强调资金周转, 赞赏范蠡“仅逐什一之利”, “无币息”等加速商品与资金周转速度 (使其“行如流水”) 的做法。

有一定的本钱, 但本钱不多, 可以经营农、虞、工商, 运用自己的经营才智。司马迁看到了谋生、经营中, 占有资本与不占有资本, 占有资本多和占有资本少之不同。拥有一定数量资本是居民作为理财消费主体并经济活动的先决条件。应该说司马迁经济理论中一个闪光点, 那就是他的货币理论。“唯币之行, 以通弄上, 其急则玩巧, 并兼滋殖, 争于机利, 去本趋末。”[6]他还强调了货币金钱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 比如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 以时与列臣朝请。秦始皇把他和封君并列, 允许他和其他的臣子去觐见。封君指领受封邑的贵族, 乌氏倮因为富裕, 可以跟有地位的人并列。还有一个巴寡妇, 她的祖先得到了一个丹穴。专营这个矿点好几代, 家里的钱多得没法数。寡妇能守其业, 用财自卫, 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 为筑女怀清台。受到皇帝的尊重, 靠的是有钱。司马迁在肯定了货币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意义的同时, 还提出了一个尺度问题, 也就是合理的利用货币的交流职能, 避免出现那种投机取巧的“奸富”之徒。

关于到消费, 司马迁的观点也较为独特, 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 认为玉石、声色、犀、技巧、珠玑等,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 谣俗被服, 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历来消费思想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 即“崇奢论”与“崇俭论”。受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两类消费思想, “崇俭论”处于主导地位。司马迁对西汉设立“少府”, 将国家的财政与皇帝的“家政”从来源和用途上分开管理, 限制皇室贵族过度奢侈的做法持赞许态度, 反映了他节俭的财政理念。

司马迁将消费的基础由农业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 认为农虞工商都是消费资料的源泉, 消费越发达, 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越大, 生产发展了, 又能进一步促进消费;而消费得不到发展, 生产亦将受到影响。

古代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国家为本位的经济思想占主要地位, “经济”一词本意为“经世济俗”、“经国济民”。历代的思想家大多是从国家的角度谈论财富, 把富国作为经济问题的目标和中心, 而很少有人从个人角度讨论私人理财消费问题。即便是从私人角度谈论如何致富, 也只是从流通过程表面分析问题, 实际上是谈理财致富之术。到了西汉, 理财思想趋于成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问世, 蕴涵丰富的理财消费思想, 是以往居民理财思想的系统总结。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113.

[2]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1.

[3]司马迁.史记:卷74[G]//孟荀列传.北京:中华书局, 1959.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 王亚南,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276.

[5][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6:32.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9

“财商”是指一个人创造财富智慧和行动的大小能力, 这种能力大小决定每个人的财富的数量。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 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成年人自小所接触到的关于金钱和财务的认识大都带有一定的偏见, 认为对财商教育的重视, 就意味着对赤裸裸金钱的追求。[1]因此, 人们的生活也就不同。如果你想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那么“财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群体, 更加迫切地需要理财和投资的基础能力和“财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此方面的真实和具体的情况, 为我国大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而展开了此次调研。

2 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 2012年9月—2012年10月

调查学校: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川外南方翻译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13所高校。

调查样本: 共发放1500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252份。其中男生743人, 女生509人。

3 调研数据分析

3. 1 基本概况

( 1) 收入方面: 调查对象每年生活费及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分析得出: 每年生活费及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50%的有219人, 占总人数的17%。可以说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已经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 而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除此之外, 比重在10% ~40% 的学生占62% 的比例, 这些学生一般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 他们占据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主要阵地, 是大学生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消费方面: 大学生每月消费超额情况、超额后所采取的措施、月生活费结余和结余部分的用途情况如图1所示:

由此来看,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没有规划, 支出较不稳定。并且对剩余的生活费缺乏合理的安排, 更别说投资与理财了。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还一直在升高, 这样的情况下, 缺乏理财知识导致盲目消费的现象将越来越严重。

( 3) 投资方面 ( 见图2) :

如果你有投资, 你会选择的投资额

由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大学生非常缺乏投资意识。95% 的大学生没有考虑到用自己结余的钱去投资, 获得更大的回报, 只有5%的大学生会去选择投资金融理财产品。

( 4) 财商方面: 据调查数据显示, 有接近一半 ( 49%) 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财商”这个概念, 有多于一半 ( 51%)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财商”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明了“财商”在大学生中已有基础, 但普及度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同时, 有68% 的受访者曾看过“财商”方面的书籍, 有84%的受访者觉得大学生有进行“财商”教育的必要, 说明“财商”在大学生中已有基础, 但仍需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3. 2 调研分项分析

3. 2. 1 消费来源分析

大学生消费来源呈多样化趋势, 部分学生已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手段来进一步拓展消费来源, 但大部分仍以家庭支持为主。

3. 2. 2 消费水平分析

1大学生消费水平总体适中, 中低消费是主流。大学生月消费支出集中在800 ~1500元, 占总人群的88%,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是现实、合理的。2大学生消费离散趋势明显, 个体差异大, 呈现不平衡性。有8% 困难的学生的月消费支出不到500元, 也有比较“阔绰”的学生月支出1800元左右者占11%。3大学生消费受多因素影响。家庭收入是主因。通过对家庭收入、家乡所在地、专业及年级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对其消费支出影响较大, 而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3. 2. 3 消费结构分析

1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向, 呈现消费多样性现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 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生存性消费在消费中仍然占据主导性地位。在消费支出的比例中, 大学生的伙食费支出占了消费支出的近70%。

3. 2. 4 投资、理财和 “财商”状况分析

1已有半数大学生意识到在大学期间发展理财和投资能力的重要性, 但真正进行实践的仍为少数。2虽然有些大学生主观上想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有着对理财的需求, 但是当前没有便捷的方法和成熟的信息平台。

4 对在校大学生在消费、理财和发展 “财商”的建议

4. 1 大学生主观方面

大学生自己应不仅养成勤俭节约生活和消费习惯, 同时还需建立投资和理财的意识, 通过在学校课程和协会中的学习和在社会中的实践不断提高理财能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说, 还要明白一个这样的道理, 赚钱多少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终极价值, 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2]

4. 2 家庭教育方面

从家长方面来说, 要考虑到孩子的长远发展,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如果孩子觉得不够, 不妨鼓励孩子自己赚取零花钱。只有孩子自己赚到的钱, 才会更好地认识金钱, 也就能更好地理财[3]。家长应积极培养儿女理财和投资能力, 首先从自己做起, 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合理控制子女的生活费, 督促子女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 提供投资和理财的经验、知识和信息。

4. 3 社会文化方面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许多人对金钱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 诸如“视金钱如粪土”, 把“金钱与庸俗等同起来”, 把金钱与“义”、“诚信”等放在对立的位置上, 从而导致人们不敢理直气壮地追求合理、合法的金钱。[4]因此, 社会应在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上, 增强对培养理财和投资人才的重视程度。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创业和理财团队的扶持力度, 增强对经济学领域的投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完善法律和市场竞争机制, 增强市场活力, 使得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社会自然也会更加重视理财和投资的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

4. 4 高校建设方面

( 1)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财商, 那么, 高校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财商教育, [5]因此, 高校应增设有关理财、投资等培养“财商”的开放课或基础选修课以及金融理财类技能实践活动, 系统讲解介绍相关内容并培养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

( 2) 高校应鼓励成立大学生“财商”协会、创业协会和理财学习团队等组织, 增强校园理财和创业的文化氛围, 提供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场所, 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并设置“天使基金”, 完善其管理的相关制度, 使大学生能在团队和协会中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并投入实践。

( 3) 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 完善大学生兼职平台, 并积极宣传课余兼职和勤工助学的价值和意义。使得大学生走出校园, 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 通过在社会中兼职和勤工助学中的实践增强大学生自立自强和经济独立的意识, 从而摒弃不良的消费和生活习惯, 提高“财商”和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才梦.关于大学生“财商”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 2008 (10) .

[2]盛德荣, 何华征.论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9) .

[3]姜帅.试析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J].商场现代化, 2009 (4) .

[4]林永乐.试论财商[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3 (1) .

浅谈中学生消费习惯及投资理财 篇10

1. 冲动消费。

通过对周围同学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中学生最为突出的消费特征就是冲动消费。冲动消费是指在不经过思考下,所购买的产品,该产品非中学生必需品。造成中学生冲动行为产生的原因有:购买盲目、同学怂恿、出于逆反心理等。中学生正处于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当其拥有了一定的资金支配权力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难免会产生盲目性的消费;中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也会受到同学的引导或者干扰,出现消费从众的情况;此外,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年龄阶段,在家长所阻止的商品上购买欲望反而更强,现在网络发达的情况下,周围不少同学在网购,更加大了冲动消费的可能性。

2. 攀比消费。

在当前环境下,很多同学处于同一环境会互相攀比,别的同学拥有的东西自己也十分想要,这就导致消费出现多样性和对比性,进而助长了学生攀比之风。高中学生虽然有着独立的思想意识,但是抵制美好物质诱惑的能力还较低,这也为攀比消费形成了良好的条件,这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 维权意识差。

在实际消费中,中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低下,学生很少会在受到合法消费权侵害的情况下进行申诉,只是默默地接受。这和学生交叉的独立社会行为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周围很多同学都在使用网购的方式进行购物,加上学习时间安排较为紧张,所以维权更加成为一项难以顺利开展的事情。

二、中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

本文就身边的同学朋友进行了消费情况调查,得到了如下结果: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消费观念的形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和长辈给的压岁钱。统计数据分析,有1/10的学生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500元~1000元的人数占到一半,还有四成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元及以下。而每年压岁钱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多者能达到上万,而少的只有几百。

三、加强中学生理财能力的方法

1.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的消费行为对中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独立,其消费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加强对中学生消费习惯的培养,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消费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消费观念会对我们中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到中学阶段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为了保证中学生有着良好的消费习惯,应当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父母要从自身做起,避免自己盲目消费,鼓励中学生做好资金的管理,避免乱花钱。另一方面,中学生应当树立好消费意识,避免出现攀比之风,避免盲目消费,合理地规划自己的零花钱,避免入不敷出,随意向父母要钱。

2. 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学校是中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在培养学生消费习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和学生家庭的沟通,通过宣传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消费和理财,反对盲目消费,压制攀比等不良之风。

3. 盲目消费中的自我反思。

很多学生在盲目消费之后,都会懊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盲目理财的自我反思。首先,学生需要明确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是否是生活所必须。其次,判断商品价格是否在中学生正常资金支配范围内。最后,分析商品的实际意义。经过这样的消费反思,学生在进行下一次的消费便会有一个心理评价,对于阻止盲目消费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

4. 做好支出计划。

做好支出计划是保证中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措施。记账是钱财管理的重要措施。当前大多中学生都没有记账的习惯,这也是其出现随意消费的重要原因。中学生可以做好每笔钱财的记账,并且归纳消费的原因,确定哪些支出是必须的,哪些支出是冲动消费,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经过简单的分析能够大概地了解自己的消费状况,进而在未来确定合理的消费模式,做好支出的预算,降低冲动消费的可能性,攒出部分零花钱去进行理财或者工艺活动,还可以为家长购买礼物。

四、结束语

高中阶段学生想要做好资金的管理需要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早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升中学生理财能力,避免出现理财不当行为。本文就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消费和理财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杰妮.浅析当代中学生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长沙市部分中学生调查[J].科技视界,2015,(11):282~283.

[2]彭永俊.中学生对零花钱的正确使用[J].商业故事,2015,(28):11.

[3]姚彤奇.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中学生的影响[J].商业故事,2015,(28):18.

改善自己的消费习惯来理财 篇11

首先,在消费之前需要先进行规划。比如,一个家庭日常支出应该控制在收入的50%以内(若无房贷压力则可以略高些),假设一个家庭每月收入为8000元,那么这个家庭每月日常支出应该控制在4000元左右,为了保持不超支,可以将4000元按周分配给需要支出的家庭成员,这样一来,每个人钱包里的钱受到了限制,也能在一定程度控制消费欲望。

其次,多数情况下,信用卡消费是导致消费超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里并非不提倡使用信用卡,而是不提倡使用多张信用卡进行消费。因为当一个人使用多张信用卡时,往往对自己已经发生的消费行为和金额产生模糊记忆,而当你只使用一张信用卡时,由于信用卡额度有限,就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很好的控制。此外,在使用信用卡消费后应当选择次月及时还款,不应选择以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因为信用卡的循环利息非常高,若每月只按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的话,其需要缴纳的循环利息可能高达年化15%甚至更高。

再次,需要改变自己的消费心态。人往往会有许多冲动型消费,尤其是女性,对于“一见钟情”的商品往往毫无抵抗力。为了控制自己的这种冲动,不如每次在消费前先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在外出旅游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先问问自己这个东西买来自己用还是送人?送给谁?若自己用,那么应该把这件物品放置在哪里?也许想着想着购物的欲望就会越来越淡化,就不再冲动了。另外,在选择衣服、饰品时,建议MM们固定几个适合自己的品牌,这样缩小消费时的选择范围也是控制消费的手段之一,那么如何确定品牌呢?也许你可以问问自己,有哪几个品牌的衣服和包包,买回来半年以上时间,但自己仍旧愿意重复使用的呢?如果有的话,那这个品牌一定有适合你气质的元素,若你固定买这些品牌,就可以增加物品的利用率从而节约开支。

最后,改变消费渠道也是控制支出的重要手段。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去百货公司、大商场买东西,但若你经常上网,不妨试试网络购物,你会发现同样的商品,在网络上销售的价格可能只有商场的2/3甚至更低,这是由于网络销售省去了商家租用场地和雇佣销售人员的费用,因此商品价格非常便宜。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销售模式会把商品价格压得越来越低,比如一些“返利”网站,会根据你购买商品的金额返还现金券供你下次消费时使用。还有一些“团购”网站,利用“集散成群”的方式把零售变成批量采购,从而让参与“团购”的每个成员享受到低廉的批发价格。

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不仅可以省钱,也许还可以带给你不少新鲜感和乐趣,让理财变得更加轻松,你不妨也来试试吧。

责编/紫君

大学生消费与理财 篇12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 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标, 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科技与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国外起步较早, 以美国为例, 经历了金融体系的长期发展和变革, 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1999年美国推出了美版支付宝paypal。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 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颇为发达。日本的电子商务平台乐天几乎涵盖日本大半金融行业, 德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尤为发达, 英国则是P2P借贷的起源地。

相比于国外,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200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 同年10月推出支付宝。2013年6月余额宝的上市, 使各家电商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如理财宝、活期宝等。2014年余额宝资金规模超过了2, 500亿元。余额宝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使得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效仿, 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 其发展可谓欣欣向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这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庞大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灵活多变、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市场服务面广等优点所吸引。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 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方式。然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种类齐全为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它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 各种监管制度并不完善, 仍存在安全隐患。

二、文献综述

国外较早就有学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进行研究, 而对于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观念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消费的原因、差异性等方面展开了研究。Donna Mccloskey (2002) 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Yoo-Kyoung Seock、Lauren R.Bailey (2013) 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研究尚不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王春晓 (2009) 认为性别、网龄和上网时间使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钦国巍、顾若愚 (2012) 等指出便捷、自由和价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对于区域性尤其是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研究少之又少, 而不同区域之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存在差异。因此, 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进行研究, 可以对大学生消费理财观念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区域性文献进行补充和发展, 以及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十分广泛, 为了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影响, 本文仅围绕互联网金融消费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这两方面对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以实地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设计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理财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者随机抽查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在受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上, 男生占42.15%, 女生占57.85%;在年级分布上, 大一占16.12%, 大二占23.14%, 大三占34.17%, 大四占26.03%。

(一)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统计分析。

在500名受调查的大学生中, 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98.76%, 未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1.24%。受调查者去市区消费的频率分布上, 经常去的占6.3%, 一般占29.34%, 不经常去的占37.19%, 很少去的占27.27%。

由受调查大学生月均网络消费和月均生活费图可得知, 大多数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为1, 200元以下, 少部分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出1, 200元。近乎95%的大学生网购消费为500元以下, 500元以上的消费极为稀少。由此可知, 网络消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大学生会拿出月均生活费的10~30%来进行网络消费购物。又由于受调查大学生去市区消费的不频繁可以得知, 网络消费已经成为蚌埠三所高校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途径之一。 (图1、图2)

由统计数据可知, 上网时间越长、网购软件数量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越多, 在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中, 电子设备中的网购软件数量集中分布在2~5个之间, 并且月均网络消费金额较多。据分析得知, 网购软件数量与月均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表1、表2)

(二) 影响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 我们针对影响蚌埠大学生互联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蚌埠市三所高校地理位置相近, 所以校区与市区距离的因素并不在此次分析之中。

1、性别。

性别与消费是有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女性对于消费偏爱的天性也决定了她们对于网络消费的喜爱。在网络消费中, 女性总是处于主体地位。本次调查中, 57.85%的女性, 占据了网络消费的78.2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2、年级。

年级不同, 学生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不同, 据统计调查发现, 大一与大四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较为稀少且月均消费额度较低, 大二与大三的学生进行的网络消费较为频繁且月均消费额度较高。统计者认为, 大一新生刚踏进大学校园, 处于适应大学生活中对于网络消费相知甚少, 而大四学生进行过的网络消费较多, 加之实习等原因对于网络消费需求较低, 大二、大三学生正处于对网络消费的活跃期, 相对而言热衷于网络消费。

3、大学生月均生活费。

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用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月均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生活宽裕, 进行的网络消费也相对较多, 月均生活费用低的大学生则较少的将钱财花费在网络消费之中。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用与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4、大学生使用网购app软件的数量。

大学生使用网购软件数量的多少对于其网购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网购软件数量较多的学生更愿意在闲暇时间进行“逛淘宝”、“逛天猫”等行为, 从而有更多的消费机会, 进行了更多的网络消费。网购软件较少的大学生, 所占网络消费的份额较少。网购软件数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金额呈正相关。

5、大学校园的快递种类数量。

网络消费依靠着快递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 因此快递种类是否齐全对于该校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至关重要。统计中, 93.39%的大学生学校的快递种类齐全, 92.98%的大学生取快递都较为方便。因此快递对于网络消费影响颇大。快递种类的不齐全, 会影响买卖双方能否达成交易, 而领取快递是否方便则影响了消费者继续进行消费的意愿。

(三)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使大学生的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新技术, 在社会中应用广泛。逐渐出现的网银、支付宝、百度钱包等使得网络消费有了相对可靠的支付平台。京东、淘宝商城的出现令大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不必到市区进行寻找。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 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 银行对于分期付款支持力度较低, 小宗消费银行并不支持分期付款, 而大学生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能力颇弱。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使得分期付款产品如趣分期、名校贷、学生贷等层出不穷, 大学生在消费中就可以直接进行分期付款, 不需要到银行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 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信用消费, 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

2、互联网金融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便捷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天猫淘宝商城的立即购买, 支付宝的快捷支付, 各种快捷方便的消费通道, 使得离市区较远、消费不方便的大学生获得了新的消费渠道。

网络购物平台的产品种类繁多, 使大学生可以买到在附近买不到的东西, 而低廉的价格也使得消费更为实惠, 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四、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一)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74.79%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有结余, 25.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无结余, 54.96%的大学生知道有理财产品但并未使用过, 29.34%的大学生使用过理财产品, 剩下15.7%的大学生并不知道理财产品。 (图3)

由统计数据可知, 蚌埠市三所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理财观念较为薄弱, 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知之甚少, 只有少数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财, 且理财方式相对单一, 近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等理财产品, 仅有不到8%的大学生选择股票、基金和P2P平台。 (表3)

据图表可知, 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的方便快捷, 而非理财收益。

(二) 影响大学生理财的因素

1、月末结余生活费。

是否有月末结余生活费是能否进行理财的前提, 而月末结余生活费的多少则决定了理财的方式, 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多可以进行的选择也多, 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少则理财选择也相应较少。

2、理财最低金额。

大学生月生活费有限, 相应的其月末的结余生活费也有限, 理财最低金额则决定了大学生所掌握的流动资金能否进行理财行为。

3、理财收益。

财帛动人心, 收益是影响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收益往往能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 较低的收益则不能有效地激发理财的欲望。

4、理财方式的方便快捷。

大学生都喜爱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处理问题, 理财方式是否方便快捷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快捷的理财方式能使大学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钱财。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们。

5、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大多喜爱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三)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1、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互联网理财, 他们将闲置资金投入其中, 获取收益, 锻炼了理财能力。理财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规划生活, 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掌握理财知识, 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联网金融让大学生敢于尝试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广泛使用, 他们对于理财产品的理解也逐步加深,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敢于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从赚取微薄的利息变为投资理财高收益, 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在改变, 不再局限于银行利息, 而是放眼于广大的金融市场, 依靠自己的判断进行理财。

五、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和理财对策建议

近年来,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但飞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法制的不完善, 监管力度的不足。因此,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问题较多, 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而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 轻易相信别人, 正是骗子的重要目标群体之一。据本次调查问卷统计, 其中就有24.38%的大学生遭遇过网络诈骗, 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和理财时需要更加理智和谨慎。

(一) 加强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 网络消费需谨慎有度。

首先, 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 同时开展防范网络诈骗教育, 防止大学生网络受骗, 降低大学生受骗风险;其次, 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做到消费有度, 不攀比, 不盲目, 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要谨防上当受骗, 在进行交易付款时看清楚交易金额、网站信息等。此外, 家长也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 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络, 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 避免不恰当、不合理的额外消费。

(二) 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网络消费中要仔细辨别商品真伪, 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 不要与商家直接交易, 购买商品时要向商家索要并保管好发票。当权益受到损害时, 主动与商家协商解决, 若解决不了问题, 再向网站服务平台投诉, 对于仍旧未解决的问题, 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反映。总之, 大学生应当提高维权意识, 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建设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

(三) 谨慎理财, 接受理财教育, 积极了解理财知识。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人才, 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不应盲目从众, 而是应该建立在理财知识的基础上, 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了解, 进而选择购买。盲目的购买理财产品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而合理的理财方式则能够降低理财风险, 增加理财收益。因此, 掌握理财知识至关重要。

(四) 投资理财组合要多样化,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理财皆有风险, 不应只关注收益而忽视风险,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大学生应该进行多样的投资理财, 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提高收益, 进而培养自己的理财思维和意识。

六、结语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 蚌埠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行为比较普遍,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却知之甚少。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它将成为大学生消费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着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着大学生进行理财。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 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期, 不应盲目跟风, 而应多学习消费和理财相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 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 运用我们所学的消费理财知识, 为自己服务, 为大众服务。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 监管的加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繁荣。

参考文献

[1]曹素芳, 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3]谢平, 邹传伟.The Theory of Internet Finance[J].中国经济学人 (英文版) , 2013.2.

[4]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3.

[5]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 2015.1.

[6]高静, 李竹欣.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大学生理财[J].财经界, 2015.17.

上一篇:以受众为中心下一篇:开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