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习惯(共12篇)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1
当代大学生是不断享受着改革开放卓越成果的一代人, 享受着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 同时形成了这一群体特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状况。 大学生消费与社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一直广受外界关注。 只有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习惯, 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 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型。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成熟与冲动同在, 热情与冷静兼有, 人情消费渐增, 攀比心理显著, 同时受到朴素消费观、超前消费观和享受消费观的影响, 分别形成了以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1]。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涌入的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 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 总体说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消费差异逐渐扩大
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 消费水平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个体间消费差异日益显著。 整体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 直接体现了家庭收入的贫富差距。 而不同个体间, 又存在由于所在年级、地区、性别等的不同, 形成个体间消费差异[2]。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调查结果的比较中显示,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消费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较而言, 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则普遍偏低。 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的影响、成长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这种反映在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不会消失, 可能会进一步扩大[3]。
在探究大学生群体差异的同时, 个体间的差异同样引人注意。 在大学校园中, 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 这主要是由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 但在装饰品方面, 则有95%的消费来自女性群体[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一样的消费, 这主要取决于群体所面临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5]。 大四学生主要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 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 面对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娱乐、恋爱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更多。
2.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网络信息的快速普及,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正在不经意间慢慢转变。 在饮食消费、学习消费和娱乐消费的基础上, 逐渐兴起的数码消费、通讯消费、旅游消费、人情消费等慢慢占据了一席之地。 以前的大学生消费领域主要是饮食和服装, 属于生活消费, 在学习方面主要是教材和考级消费, 但现在休闲娱乐型消费所占开支越来越大, 已经超过了学习型消费。 这部分消费主要用于旅游、KTV、听演唱会等。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较高中时期显著增多, 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流行趋势。 娱乐型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注重生活享受的特点。
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偏高是消费结构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在经济支出方面的一笔不小的支出, 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巨大冲击。 部分学生为加强人际交往, 扩大人际圈, 在总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之下, 减少自己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消费。 以请客吃饭发展关系, 交友模式越来越依赖于人情关系[6]。 这样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及, 人情消费变成一种不可缺少的消费。 样本显示, 近八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高于自我发展消费[2]。 一些本不该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消费, 或不该占据如此大比重的消费, 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领域越来越明显。
3.消费规划不完善
消费规划的欠缺具体表现在自我发展消费不足和金钱支配缺乏独立性。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侧重于当前需求, 往往与自己的人生规划无关, 在对自身的发展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消费意识极为欠缺。 即使大学生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群体, 但仍缺乏对于消费的控制和计划。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大学生在月初过着很舒适的日子, 但到了月末则极为拮据, 更有学生形成了“没钱—借钱—还钱”的恶性循环。 即使学生有闲置资金, 也不知道如何处置, 更倾向于存在卡上, 以备不时之需。 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消费的不确定。 当代大学生消费规划的欠缺, 是造成“月光族”消费群体存在的重要原因[7]。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虽然消费差异一直存在, 但当代大学生仍普遍具有以下三种消费习惯。
1.注重生活享受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早已不仅仅是满足生活的需要, 更多的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 在吃穿不愁的当今社会, 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成为当代大学生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外出旅游是大学生选择较多的放松方式之一, 即使是短短的三天假期也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同学之间的娱乐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多, 同学聚餐, 再相约KTV, 就算不出去逛街, 也会一起逛淘宝, 便捷的生活方式, 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更趋向于享受型消费。
2.品牌倾向
“品牌”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就是保障的和炫耀的代名词, 从生活必需品到休闲娱乐用品, 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品牌产品。 大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渐趋成熟, 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媒体信息的普及使得他们开始关注流行, 追逐时尚, 崇尚个性, 注重社交活动。 更倾向于品牌的消费习惯是当代大学生鲜明的消费特点, 大到衣服鞋子, 小到袜子, 无不要刻上品牌的标签。 这些品牌无论从感官设计, 还是销售方案, 以及所选择的代言人, 都彰显着青春与朝气, 这也是广受大学生群体喜爱的原因之一[3]。
3.攀比心理严重
攀比心理是消费观不正导致的不良心理, 不仅不利于个人消费, 反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便拥有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的, 一旦进入大学, 发现别人有的更好, 将会造成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 更有的大学生为追求品牌效应, 完全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 最终导致自己消费支出的不平衡。 当代大学生将花费与贫穷挂钩, 进行攀比消费以证明自己并非穷人。 攀比心理的存在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高消费的奇怪现象。
三、结语
通过以上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概括、 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规律, 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和客观环境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主观方面有来自自身家庭、 生源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对主题的意识形态影响等方面;在客观方面有来自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新一代青年群体, 乐于接受潮流, 追求个性独立与张扬。 这一类特殊群体的消费习惯、形成规律分析、成因剖析对于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罗超良.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 :304-306.
[2]李林娟.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商场现代化, 2015 (14) :29.
[3]杨春红, 吴楚明.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5) :84-87.
[4]荣梅生, 明丽娟, 马文静, 纪小平, 熊韵波.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4 (5) :44-49.
[5]郝占辉, 周洲.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2 (7) :54.
[6]陈璐笿.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研究———基于南京N高校的调查数据[J].当代经济, 2015 (21) :116-117.
[7]滕雨汐, 杨亮.我国大学生消费与理财现状及建议[J].对外经贸, 2015 (3) :151-152.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众多的消费群体中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拥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使得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
大学生消费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所以,了解大学生消费现象,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校园消费氛围,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和利用其潜在的商机,这也需要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模式的探究对大学生的消费进行科学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大学生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和认识,进而对自身的消费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使其向着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为此,我们南京审计学院618经济学社组织调研小分队以南京审计学院为调研起点,途经南京浦口各大高校,投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问卷,有效3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下几个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在大学校园里,富家子弟随处可见,他们的消费对于一般生
活收入的家庭来说是一项负担,而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他们省吃俭用,消费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这样的两极分化在几乎每所大学的校园都是普遍存在的。
2、储蓄意识淡薄,超前消费。一部分大学生会承认自己经常会超过计划的支出,很多人也承认自己没有储蓄的习惯。没有预防消费的意识,而在需要用钱的时候也就自然从父母那里得到,而不用考虑担心万一“用钱没有”的问题。因此很多同学会在月末有透支现象
3、经济独立意识差。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或家庭,一部分学生会做家教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处于在”拿来主义”阶段,而且对于这些”拿来主义”者们大都还没要尽早经济独立的打算。在调研过程中被问及月生活费来源时,大多数同学都说是家里补助,而对于做兼职,拿奖学金来维持一个月,同学们都不敢去想象。
4、消费观念不成熟。很多同学都承认自己有从众心理或是攀比心理,甚至很多同学会情绪化消费。情绪的起伏会改变他们原本愿意消费的数额
5、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所有被调查的同学中,吃这一方面消费比重高高在上,而学习性消费却占极少的比重。在大学这个依然以学习为主的地方,学习性的投入还是不可缺少的。
经过本次调查,以下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
一、性别,经本次调查综合发现,男生月消费比女生高,造成这个差距的最大方面可能是伙食。
二、年龄,本次调研分析来看,大
二、大三的月消费要比大一的高,这可能是大二以及大三较大一新生而言更能融入活跃的大学生活,出手难免会更阔绰。
三、城乡差距,城市的孩子月
消费较农村的要高很多,这点不难想象。
既然现在大学生的校园消费还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他们。重视消费与市场基础理论教育,消除不良消费习惯。
一、重视消费品基础知识的教育,具体包括: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维修与保护等,特别要重视提高学生评价和选择消费品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必要的市场知识,包括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市场、消费营销等知识,了解消费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机制与消费的基本理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利益,更使大学生在了解消费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从而可以更好地遵循科学消费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消费现象,在倡导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以解决最终的问题。
二、高校、家长及社会各界合力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与监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合力帮助,这样大学生可以在理性消费的同时,健康茁壮地成长。比如,制止大学生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行为。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从众和时尚特征,低年级学生的消费行为往往是以高年级学生为模仿对象的。所以,要切实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之对低年级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教师也应自觉做到生活简朴,不铺张浪费,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辅导员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在校情况,特别是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协同家长对高消
费的学生在经济上予以一定的约束,及时控制他们不必要的开支,使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上来,投入到自身素质和情操修养的提高上来。
三、加强引导与管理,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促进良好校园文化风气的形成,通过倡导文明消费,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引导未来的消费习惯。正确的消费文化应当成为一个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通过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艰苦朴素的作风;通过对学生成才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吸引到学习和研究方面来;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辛苦和金钱的来之不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101个消费坏习惯 篇3
91.加油优惠不闻不问
一些车主有去固定的加油站定期加油的习惯,但却未曾关注过的相关的加油优惠。事实上,办理部分加油站的固定加油卡就可享受1%~2%的加油优惠,而结帐时使用部分银行与加油站合作的银行卡也能参与不少优惠活动,节省不小的开支。
(集藏篇)
92.買不懂的玩意
艺术品投资的门槛高、门道多是众所周知的,其特殊点就在于艺术品本身的相对专业性。一件你看不懂的艺术品,又该如何去区分其好坏,弄清影响它价值高低的因素呢?况且,时下艺术市场又处在高速调整的发展阶段,各种门类繁多、市场混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贸然进入收藏市场去买自己根本不懂、不明了的各式“玩意儿”,显然是危难重重的。
93.忽视风险
对于艺术市场的风险忽视也是不少初学者的通病。同时,除了收到赝品、次品之外,还有不少艺术市场的风险是需要投资者注意。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品,收藏投资的风险在于一旦买到假货,所损失的往往是近乎全部价格,这就不单单取决于市场的好坏和走势了。另外,艺术品收藏还有平时的保管、仓储和保养问题,一幅画、一个瓷瓶,一旦出现了受潮、裂纹等问题,其价值就会大幅度地缩水,这一类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94.爱人云亦云
都说收藏市场的水很深,于是往往给人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可是这样一来,却又有许多人反而容易被所谓的专家、学者、老手所忽悠和蒙蔽,弄得云里雾里。我们看到,在如今繁杂的市场中充斥着造假、谣言、诓骗,迷信他人所说的好坏对错也是草率的。“哎呀你这个买贵了呀!”“这东西有瑕疵,便宜一点卖给我啦!”“过几年就要不景气咯,赶紧脱手!”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市场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味人云亦云,必是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投资方向的。
95.收藏不喜欢的东西
“我并不是喜欢我收藏的那些东西啊,我只是希望等它升值之后再卖掉。”确实,许多人进入收藏市场,看中的都是近年来市场的火热、价值投资的高回报。可是,他们没有认清的是,艺术品收藏首先是一种收藏,是有艺术价值和个人兴趣爱好在其中的,资本的回报并非投资艺术市场的全部。有时候一件东西,只要有人喜欢,往往就会卖出一个很高的价格。可以说,收藏市场中的价值评估是离不开收藏者群体的。
另一方面,收藏的钻研需要长久的时间和兴致,如果对自己所投资的门类兴致乏乏,是绝不可能在专业性上有所造诣的。既然无法深入下去,那就又回到了看不懂、弄不明白的境界,自然也是玩不好收藏的。
农村寄宿学生消费习惯教育浅析 篇4
一、学校中奢侈浪费、学生攀比现象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1. 各种媒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部分家庭都富裕起来, 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会接触到“摆阔气、讲排场”等浪费奢侈之风, 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学生往往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很酷”, 于是纷纷学起, 向家里要钱, 或把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钱用来请同学吃东西、买礼物等, “乐此不疲”。
2. 家长的错误理念。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 家长过分宠爱, 孩子“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即使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家庭, 父母也会本着“苦了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 一些学生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消费观, 没有的要有, 有了的要更好, 这不仅使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而且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不会带着感恩的心看待父母的劳动和付出。
3. 学校教育的缺失。
许多学校, 特别是中学, 迫于升学压力, 重智育、轻德育, 一心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下工夫, 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 而没有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合理消费的有效指导。
4. 低龄寄宿造成学生心灵情感贫乏。
低龄寄宿过早地隔断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 易使孩子性格孤僻, 没有责任感, 没有价值观, 没有同情心, 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过早形成。
5. 缺乏家长的监督, 易使孩子行为出现偏差。
由于远离家长的监督, 寄宿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差, 攀比和模仿的心理较强, 易养成乱花钱、说脏话、卫生习惯较差、偷窃等不良行为。没有家长的约束与管理, 孩子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6. 对寄宿制学校的不适应造成的负面影响。
由于寄宿制学校严格的管理, 学生远离父母的关爱。同时紧张的学习生活、激烈的学习竞争、频繁的考试压力等导致学生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自信心缺失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
二、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 正面引导, 增强学生的“勤俭”意识。
许多学生勤俭意识淡薄, 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知之不多。因此, 培养学生勤俭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提高学生对勤俭的道德认知。教师要多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搜集有关中华民族美德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开主题班会等形式, 使学生初步了解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 从而受到启发和正面引导。其次, 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课, 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认识, 加深对自己民族的感情。
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引导学生养成勤俭习惯。
学生勤俭习惯的养成, 单靠教师正面引导, 单靠校内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 我们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形成合力,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班级内, 我们努力营造浓郁的健康向上的氛围, 把勤俭教育列为日常行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有形的小事抓起, 如把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爱护公物等作为常规要求, 常抓不懈。同时, 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先做到, 切实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同时, 学校要帮助家长确立勤俭的教育观、生活观。学生与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 正确生活观的树立是勤俭素质养成的基础。
3. 建设一支高素质、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爱是关系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只有爱才能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才能最大地发挥教育的育人作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远离自己的父母, 缺乏情感的交流, 心理上比较孤独, 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平常一个关切的眼神, 一句温暖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动作, 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从而爱上自己的教师, 爱上自己的学校, 进而减少孤独感, 产生自信心, 一些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 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 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
由于农村学生比较害羞, 很难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 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困惑或想法, 并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解决办法, 从而避免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
5.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主要方法有: (1) 通过学习心理指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通过人际关系指导, 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合作与竞争, 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等交往原则。 (3) 通过耐挫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解除烦恼。 (4) 通过自我心理修养指导, 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我, 在自身发展变化中能较好地悦纳自己, 增强自信心。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题知识讲座, 加强心理引导。学校可以派人或到校外聘请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 开展心理咨询, 教给他们缓解和消除不良心理的具体方法,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勤俭节约, 量力而行”的消费理念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农村寄宿生心理健康和消费观念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 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人的和谐成就社会的和谐。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 其心理健康教育和消费观念应当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关注。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把握和引导, 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农村寄宿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努力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教育引导方法, 使我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美德, 使学生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零食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篇5
10.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现象普遍。3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宿舍)吃零食的显现比较普遍。43.75%大学生班级(宿舍)吃零食现象一般。只有8.33%的大学生班级(宿舍)几乎不吃零食。
由数据可知,大学生对零售的消费是个很大的量,这个零食生产商来说是个很好的现象。只要占有了大学生零食消费市场中的一定份额,就可以保证良好的经营。
9、零食代替早餐
6.25%的大学生经常用零食代替早餐。27.08%的大学生会偶尔性的用零食代替早餐。45.83%的大学生很少会用零食代替早餐。20.83%的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早餐。
只有少数大学生会用零食代替早餐,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是很紧迫,有足够的时间去吃早餐;二是大学生对身体方面的健康更加重视。所以,碎玉零食生产者来说,适合 代替早餐类的零食可以适当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10、喜欢的零食(多选项)
33.33%的大学生比较喜欢膨化类的食品,31.25%的大学生喜欢巧克力类的食品,54.17%的大学生喜欢果仁类的食品,35.42%的大学生喜欢糖果类的食品,45.83%的大学生喜欢饼干,45.83%的大学生喜欢卤制品类的食品,47.92%的大学生喜欢流质品类的食品,还有一些其他的食品也受大学生的喜爱。
各种种类的食品受喜爱的程度相差无几,每种零食都占有差不多的市场。这就给商家有了经营的选择性,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销售。
11、购买新的零食的原因(多选项)
31.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特殊的包装,62.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价格合理,37.5%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因为商家的宣传广告,45.83%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朋友介绍,52.08%的大学生购买没见过的零食是由于好奇心。
促使大学生尝试新的零食,有各种原因。这样生产者在每生产一种新的零食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份额,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考虑零食的口味、包装、营销方式等。
12、吃零食时的情绪和时间
25%的大学生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吃零食,16.67%的大学生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吃零食,来缓解情绪的低落,58.33%的大学生认为吃零食和情绪无关。
25%的大学生有空就会吃零食,这属于“吃货”类,33.33%的大学生平时饿了会选择零食来填肚子,41.67%的大学生零食根据自己当时的意愿。这可以给零食生产者一些提示。
13、购买时注重质量、口感、价格的大学生占了90%以上的比例,只有少数人会注重品牌之类的。这也是大所数人在选择零食类时看重的方面。
14、零食口味
33.33%的大学生偏向于甜的零食,47.92%的大学生喜欢辣味的零食,只有12.5%和6.25%的大学生喜欢咸的和酸的零食。这是大多数人的口味选择。
15、进口零食的看法
54.17%的大学生会去购买进口零食,45.83%的大学生不会去消费进口零食。会去消费进口零食的大学生中,66.67%的是因为觉得进口的东西比较新奇;29.17%是喜欢进口零食,觉得口味好;4.17%的人是因为朋友、同学的介绍。
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喜欢进口零食,他们觉得进口零食比我们国产的好,这和好多人比较喜欢进口的东西一样。而不去买进口的人一部分是因为比较贵。
16、不吃零食担心。。。
25%的大学生是因为怕身体长胖而不吃零食,20.83%的大学生是觉得零食消费高,20.83%担心零食存在质量问题,33.33%的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不吃零食。
这可以使我们想到一些家长在谈论孩子吃零食时,考虑的也基本上是这些东西。零食的质量、高卡路里等。这就对我们的零食生产者提出了考验。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17、上课吃零食
有2.08%的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吃零食,70%以上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在上课时吃过零食,22.92%的大学生从不在上课时吃零食。
零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活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正确的看待。
18、零食对身体
50%的大学生说不清楚零食对身体是好或者是坏,35.42%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只有14.58%的大学生认为零食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大部分人认为正常的生活里还是需要一定的零食。
七、调查结果:
1. 大学生普遍有吃零食的习惯。其中有21.28%的大学生经常吃零食,51.06%的大学生吃零食的程度一般,25.53%的学生偶尔会吃,有2.13%的学生几乎不吃零。
2. 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每周都会去购买零食,且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10—50元之间居多(其中有41.67%的学生一周用于购买零食的金额在21-50之间)。
3. 大学生的口味偏好不一,有很多学生比较偏爱甜味和辣味的零食,还有些口味比较好的膨化食品等。
4. 大学生购买零食主要是出于个人习惯。而且他们比较关注的是零食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和零食的口感诱人。
5. 大多大学生主要是采取就近原则,主要是在校内的超市和商店购买零食。
6. 大多数大学生不会用零食代替正餐。
八、建议:
1. 大部分大学生在饮食观念上还是比较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所以零食商家应特别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2. 现在的大学生在零食方面比较注重口味,且比较多样化,所以商家应该丰富零食的品种,提供足够多的选择空间。
3. 应合理制定零食价格。对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薄利多销”不失为一个盈利的好方法。
4. 合适地调整不同类别零食销售的结构,在保证零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些口感较好的零食并适当增加新鲜水果。
5. 对各种零食分不同规格包装销售,不同学生、不同时候对某种零食的数量需求都有区别,因此零食分大中小规格包装销售将会受欢迎。
6. 对于零食的包装设计应该新颖独特,适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7. 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网比较多,喜欢宅宿舍,建议商家可以根据情况提供电话及网络订购的销售方式。
8.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销活动,来激起学生的购物欲望,以促进消费。
9. 店家要想吸引学生购物就必须选方便的地点——寝室周围、校内。
消费习惯能够“开源节流” 篇6
所有人都想成为有钱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富人具备慷慨消费的能力。
但是仔细比较富人和普通人的消费习惯,却会发现“负翁”往往比“富翁”更舍得花钱。而即便是两者消费同一件商品,其目的和原因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而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
一个人要想成为富人或是取得成功,最需要的是有明智的头脑,明智的头脑会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而这种良好习惯又会导致财务上的充裕,良好的消费习惯无疑也是其中之一。低支出比高收入更重要
普罗大众很难想象,成功的富翁很少挥金如土。相反,他们往往有“视土如金”的倾向。
美国研究者Thomas Stanley和William 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必然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这些被调查的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无独有偶,《华盛顿观察》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提供了更精确的数字:在美国70%的富婆和68%的富翁都曾经补过鞋,58%的富婆和将近一半的富翁们都用优惠券买食物,近一半的人时常请人修理家具,给沙发换垫子或给家具上光而不买新的,近一半的人会到仓储式的商场去购买散装的家庭用品……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到超市去之前都有一个购物清单。这样做不仅会省钱,可以避免冲动购物,而且,如果有清单,他们在商店购物的时间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调查结果得出“收入必须高于支出”这个结论并不难,但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换句话说,你位于这条界线的哪一侧,就说明了你目前的消费习惯究竟是健康还是糟糕。
只为真正的价值买单
要论财富偶像,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一般人不会想到,身价466亿美元的比尔·盖茨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甚至对打折商品感兴趣。
关于他在花钱上如何保守有不少趣事。一次,他和朋友同车前往向谢拉顿饭店开会,由于饭店地处西雅图下区,结果去迟了找不到车位。这时,朋友建议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可最终,盖茨认为这个要价12美元的车位并不是一个好价钱,而且拒绝了朋友来付账的好意,因为他认为这是饭店超值收费。
这就是盖茨的特殊之处,而且这并不是吝啬。要知道,盖茨在请客吃饭之类的事情上相当大方,他只是厌恶物值不符。盖茨过着适度的生活,以致无需出售持有的股票,相反他的股票却因分红派股而越来越多。就这样,一个不在意钱的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在富人看来,穷人最容易出现的消费失误往往是把价格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比如,两个相邻的新建住宅区,开盘时价格相差无几,A小区聘请了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公司,B小区的物业管理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有钱人更愿意选择A小区,而穷人则相反。表面上看支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彼此的消费选择,但事实上由于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两个小区在数年后品质差距极大。一个依然保持着开盘时的模样,因为人气见旺而更加成熟,而另一个小区则初露颓势。在市场上的直接反映就是,A小区的房价比B小区高出一大截。
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万科开发的楼盘附近都能听到不少,当然优秀的开发商远不止万科一家,但有趣的是几乎国内堪称优秀的开发商,身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伙伴。在这个可以复制的故事里,他们也是很重要的价值提供者。
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出什么才是真正的节俭。《韦氏英语大词典》将“节俭”定义为“以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为特征,或者是反映了资源使用的经济性”。这里的关键词是资源,不只是首次成本所花费的钱,而是整个动态周期中的资源耗费。因此富人们多购买“极其耐用持久”的家具,购买节能的家电,这些行为的首次投资虽然通常都比较高,但从长远的资源利用和节省看来却是相当节俭的行为。
用投资的盈利满足消费
纽约的安德森夫妇最近买了一艘价值2300美元的船。而买船的钱来自他们对一家股份公司的投资所赚到的部分红利。这对夫妇很喜欢划船,他们还喜欢一起制订家庭预算、研究投资机会以及对长期的财务目标做计划。对于这对夫妇而言,划船尤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不是财富积累所能替代的。事实上,这艘船是一项奖励,他们因超出了所制订和积累财富的目标而相互奖励。其实,他们买船的费用只是在10年前购买的股票中所实现的盈利的一小部分,在他们工作之余,这对夫妇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研究各种股票的价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了那些特别具有潜力的股票。
而10年前和他们一同加入水上俱乐部的很多伙伴,现在依然无法拥有自己的船。除了缺乏发现投资机会的头脑外,每个月都花钱租船出海消耗了这些人太多的收入。时间的演变让安德森成为了船东,而其他人有时还会成为安德森的客户。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花掉本金来满足需求还是花利息来满足需求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的财富,前者注定难以富贵。警惕合伙消费的优惠
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是银行极力推崇的消费模式这种分期付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你大可不必为自己要一次性投资而烦恼,这对于手头没有资金但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又急于想拥有某件高价商品的人来说,是一种“提前享受”的“好办法”。
但是富人们却并不认同。这并不是因为富人们根本不需要用到分期付款就能轻松享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在他们看来分期付款其实是典型的合伙消费,付款人是和将来的自己合伙降低了消费的门槛。虽然轻易实现了追赶潮流的心愿,但是大大提高的消费意愿却让他的积蓄在不知不觉间就流失掉了
除了分期付款之外,合伙消费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租赁就是其中一种:汽车租赁公司能够帮助无车者轻松实现周末出游的愿望,租车的消费者不用一次性购置昂贵的私家车,借助于与其他消费者的合作,共同使用了租赁公司的车。但别忘了,如果没有租车公司,这些消费者大多数都会选择廉价的公共汽车或者是干脆取消出游的计划,支出就能在不知不觉间被控制住。
AA制也是典型的合伙消费。办公室工作的同事,经常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解决午餐。通常5~6个人人均30元就能在公司附近的餐馆摆上简单的一桌。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就餐方式比一个人去餐馆实惠不少,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如果没有聚餐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份快餐或者一碗面条,花费远远小于30元。
浅谈中学生消费习惯及投资理财 篇7
1. 冲动消费。
通过对周围同学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中学生最为突出的消费特征就是冲动消费。冲动消费是指在不经过思考下,所购买的产品,该产品非中学生必需品。造成中学生冲动行为产生的原因有:购买盲目、同学怂恿、出于逆反心理等。中学生正处于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当其拥有了一定的资金支配权力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难免会产生盲目性的消费;中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也会受到同学的引导或者干扰,出现消费从众的情况;此外,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年龄阶段,在家长所阻止的商品上购买欲望反而更强,现在网络发达的情况下,周围不少同学在网购,更加大了冲动消费的可能性。
2. 攀比消费。
在当前环境下,很多同学处于同一环境会互相攀比,别的同学拥有的东西自己也十分想要,这就导致消费出现多样性和对比性,进而助长了学生攀比之风。高中学生虽然有着独立的思想意识,但是抵制美好物质诱惑的能力还较低,这也为攀比消费形成了良好的条件,这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 维权意识差。
在实际消费中,中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低下,学生很少会在受到合法消费权侵害的情况下进行申诉,只是默默地接受。这和学生交叉的独立社会行为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周围很多同学都在使用网购的方式进行购物,加上学习时间安排较为紧张,所以维权更加成为一项难以顺利开展的事情。
二、中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
本文就身边的同学朋友进行了消费情况调查,得到了如下结果: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消费观念的形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和长辈给的压岁钱。统计数据分析,有1/10的学生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500元~1000元的人数占到一半,还有四成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元及以下。而每年压岁钱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多者能达到上万,而少的只有几百。
三、加强中学生理财能力的方法
1.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的消费行为对中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独立,其消费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加强对中学生消费习惯的培养,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消费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消费观念会对我们中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到中学阶段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为了保证中学生有着良好的消费习惯,应当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父母要从自身做起,避免自己盲目消费,鼓励中学生做好资金的管理,避免乱花钱。另一方面,中学生应当树立好消费意识,避免出现攀比之风,避免盲目消费,合理地规划自己的零花钱,避免入不敷出,随意向父母要钱。
2. 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学校是中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在培养学生消费习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和学生家庭的沟通,通过宣传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消费和理财,反对盲目消费,压制攀比等不良之风。
3. 盲目消费中的自我反思。
很多学生在盲目消费之后,都会懊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盲目理财的自我反思。首先,学生需要明确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是否是生活所必须。其次,判断商品价格是否在中学生正常资金支配范围内。最后,分析商品的实际意义。经过这样的消费反思,学生在进行下一次的消费便会有一个心理评价,对于阻止盲目消费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
4. 做好支出计划。
做好支出计划是保证中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措施。记账是钱财管理的重要措施。当前大多中学生都没有记账的习惯,这也是其出现随意消费的重要原因。中学生可以做好每笔钱财的记账,并且归纳消费的原因,确定哪些支出是必须的,哪些支出是冲动消费,哪些支出是可有可无的,经过简单的分析能够大概地了解自己的消费状况,进而在未来确定合理的消费模式,做好支出的预算,降低冲动消费的可能性,攒出部分零花钱去进行理财或者工艺活动,还可以为家长购买礼物。
四、结束语
高中阶段学生想要做好资金的管理需要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早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升中学生理财能力,避免出现理财不当行为。本文就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消费和理财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杰妮.浅析当代中学生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长沙市部分中学生调查[J].科技视界,2015,(11):282~283.
[2]彭永俊.中学生对零花钱的正确使用[J].商业故事,2015,(28):11.
[3]姚彤奇.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中学生的影响[J].商业故事,2015,(28):18.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8
调查小组共发放问卷260份,其中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为95.38%。调查对象覆盖北京联合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男生96人,占38.71%,女生152人,占61.29%。
1 大学生零花钱支出情况基本统计
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1.1 零花钱主要来源依靠父母
针对零花钱主要来源问题设计了排序题,根据选择比例以及排序权数进行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依旧是来自父母的帮助,少数学生自力更生,以兼职为主要收入。极少有学生依赖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获得主要零花钱来源。
1.1.2 学生基本信息
在调查的学生中,家庭月收入为5000~8000元的占比最多,为32.66%,2000元以下占12.5%,2000~5000元占19.76%,8000~12000元占19.35%,12000元以上占15.73%,家庭收入近似于正态分布;59.27%的学生为独生子女;来自市区、郊县和乡村的学生分别占46.37%、27.42%和26.21%;每个月获得的零花钱,占比最多的是800~1500元,为50.81%。
1.2 大学生消费构成
调查问卷通过“每月一般食品”、“每月的服饰以及化妆品”、“每月的日常生活用品”、“每月的学习方面”、“每月休闲娱乐”、“每月的人际交往”、“每月的话费支出”和“每月的交通费”8项支出进行具体调查。
其中食品支出最多,300元以下占22.58%,300~600元占41.94%,600~900元占26.21%,900元以上9.27%。学习、话费和交通费支出占比较少,学习支出选择100元以下的占68.55%,话费选择100元以下的占87.9%,交通费支出选择100元以下的占80.24%。其他支出中,100元以下的比例为21%~43%,100~300元以下的比例为25%~53%,其中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相对较少,300元以下共占81.25%,服饰及化妆品支出相对较多,300元以下共占68.95%。
由此可见,食品支出的开销为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最大支出,学习支出占比最少,服饰及化妆品的支出相对较多。精神类支出与物质类支出比例差距大。
话费消费较少的原因是现在通信运营商都推出了不同价位的套餐,尤其在开学季,会有运营商来到学校进行业务宣传。由于微信等通信社交软件的普及,导致人们打电话,发短信的次数显著降低,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新兴社交工具。
交通费支出较少是因为在调查数据中,95.56%的被调查学生在学校住宿,住宿能减少大部分交通费支出。
2 大学生消费行为统计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概括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挖掘消费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有必要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统计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 男生与女生消费观念差异
根据调查数据,对不同性别学生的6项消费支出进行整理:女生一般食品支出小于男生,这与部分女生经常节食减肥有一定关系;女生的服饰及化妆品支出更多,女生相对男生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需要通过服饰及化妆品装扮自己;但是学习方面的支出中,男生和女生并没有太多差别;休闲娱乐支出和人际交往支出均为男生多于女生,男生相对女生更喜欢参加娱乐活动,且男生之间相对大方,请客聚餐的机会比女生多。由此可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2.2 家庭月收入对零花钱支出的影响
根据调查数据,对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学生的六项消费支出进行整理:学生家庭月收入越高,每月的零花钱支出相对较高,其中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支出差距较小,服饰及化妆品支出差距最大,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越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容貌,会购买较多的服饰及化妆品,且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相对更喜欢攀比,在意自己的服饰是否比得过其他学生,是否紧跟时代潮流。
2.3 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2.3.1 互联网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调查小组针对大学生平时购物是否选择网购方式进行调查:51.21%的学生选择网购方式次数多,31.85%的学生选择去实体店和网购次数差不多,15.32%的学生选择去实体店购物次数多,只有4位同学从不选择网购方式。
结合研究资料,宋晓欣在《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出四个结论:个体自我形象定位决定其对网络消费的青睐,网络消费的流行由群体内部沟通促成,消费行为习惯加速了网络消费的流行,群体当期的社会心理推动了网络虚拟消费。
网络购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任意搜索自己喜爱的物品,并通过快递足不出户就能收到自己购买的物品,可以使大学生张扬个性,网络消费简单快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同时,大学生也不能过度依赖网络消费,在网上因为看不到实物,有可能买到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或者假货,因此在网上购物时一定要选择有保障的诚信网店。此外,大学生更不能沉迷于网购,这样会形成网瘾而不能自拔。大学生应学习网络维权知识,在网上要及时维护自己的利益。
2.3.2 大学生理财情况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多数大学生的理财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对零花钱支出进行合理规划,懂得的理财知识比较少。因此大学生应该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这种意识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才会提升,要合理规划自己每月的支出情况,养成记账的习惯,还可以定期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从调查数据中还可以得知,假设这月的零花钱不够用,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选择自己赚,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向家里多要。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多尝试自己赚钱,体会辛苦劳动,而不是完全依赖于父母的供给。大约一半学生的家人每月定时给零花钱,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没有规律用完就要,然而大学生应该尝试的是让家长开学一次给够一个学期,这样更容易锻炼、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不会再过分依靠父母的资助。
2.3.3 大学生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观念都是比较合理的。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最先考虑的就是实用和质量,如果只关注时尚、美观和个性等,极有可能产生盲目消费,不合理消费。大多数学生没有超前消费的习惯,这是值得赞扬的,信用卡一类的超前消费行为不适合大学生,毕竟大学生没有固定的工作,超前消费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与不必要的麻烦。多数学生认为消费观受到同学的影响,其次是家庭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少数同学选择“思想品德教学”与“教师的言传身教”,说明学校在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教育。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有时消费仅仅因为心情,因为心情而消费的行为并不可取,是消费观念不成熟的表现,很可能购买到本不需要的商品,从而产生经济损失。
3 提倡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具体建议
3.1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节流开源,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多数大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于父母。大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是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绝大多数大学的课程安排较为宽松,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自己赚取零花钱,减少父母的负担。通过劳动,锻炼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同时,参加兼职能使大学生培养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习惯,珍惜金钱,避免盲目消费。一直由父母提供生活费的学生,大多金钱观念很差,不懂得合理消费。
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开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尝试自己养活自己,对自己负责。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和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同样都需要在大学时期尝试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2 健康理性消费
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首先,大学生要避免攀比、从众、拜金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是培养良好消费行为习惯的基础。在消费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避免盲目消费,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合理规划还可以避免做“月光族”。大学生还应该多学理财知识,平日里要坚持记账,让自己了解到零花钱的流向。避免除合理贷款外的任何超前消费,因为超前消费将会给大学生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做到健康消费,就应避免一切没有意义的不健康消费习惯。在调查小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抽烟的学生占总体的9.68%,众所周知,吸烟对身体有很大伤害,尤其吸烟对周围的人同样也是有害的。吸烟的学生一定要减少吸烟次数,最好是能够戒烟。此外,要尽量减少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量,如腌制、烤制食品。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定不要过度饮酒。
3.3 增加精神支出
大学生应注重学习支出等精神文化支出,不要仅仅满足于物质消费。经调查,不论是男生女生,家庭收入多少,来自市区、郊县还是乡村,大学生的学习支出相对于其他方面支出都是最少的。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来到大学,不必好好学习,期末考前突击一下或许也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但是要知道,学习是终身的事,除了课内应该坚持好好学习,课下也应该多借书、买书、阅读课外书籍。同时,在大学期间时间充裕,可以多考证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还应该多学习中西方传统文化,尝试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者将来从事的工作。
虽然当今社会人们不得不进行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精神文化。大学生应该及时弥补自己的精神文化支出。不必要的社交娱乐等物质类支出完全可以节约一部分,用于弥补精神支出。
3.4 树立积极向上的消费观
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十分重视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多数学生的消费观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以及周围同学的相互影响形成的。高校可以尝试设立与消费行为习惯相关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没有固定的工作,因此更需要有合适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禹小英在《当前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与高校消费教育研究》一文中提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消费行为、个人消费价值观,了解社会的消费现象和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使其明确何种消费水平于经济收入更具合理性,什么样的市场状况和社会消费最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等,减少因攀比、赶时髦、盲从而导致的非理性的高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宋晓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0(36).
[2]梁前德.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消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地区2662名大学生消费调查数据为例[J].江汉论坛,2009(08).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9
其实, 冷鲜技术是阻断消费者接触禽畜类传染病菌的最科学手段。禽畜类肉食品经过冷鲜处理, 不仅能保持营养不流失、口味不走样, 而且还能消毒、杀菌、排酸, 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这种消费方式, 早已成为国际消费潮流。
随着在家禽类中一次次出现疫情影响人类健康事件的不断发生, 市政府自去年以来, 一方面采取断然措施, 由有关部门发布一系列管理办法、规范细则, 用活禽交易季节性休市和有限设置、严格管理活禽零售交易点的办法限制活禽交易;另一方面又大力扶持冷鲜鸡生产企业, 积极宣传引导冷鲜鸡消费, 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目前有三家冷鲜鸡生产企业, 他们按照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精神, 已分别投入了上千万元巨资, 安置了具有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冷鲜鸡生产流水线, 三家企业冷鲜鸡的年供应量已达到150万-200万只。
上海旺园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三家企业之一, 其生产的“旺园”牌冷鲜鸡供应量目前已占据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旺园”理事长陈印权是一位专家型企业家,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多次出国考察、学习, 他从创办合作社开始, 就是一位“优质、健康、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的倡导者, 实施“规模化、生态化、良种化、信息化、设施化”的“五化”并举。合作社以种禽繁育、饲养、孵化及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各个环节组成一条产业链, 接轨国际先进水平。“旺园”冷鲜鸡早在几年前就直供各大宾馆、中高档餐饮企业。自从去年春上禽流感爆发、活禽交易关闭之日开始, 陈印权理事长意识到冷鲜鸡大发展的时期已经来到,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他果断作出决策, 带领合作社的全体员工下了三步棋:一是增强生产能力。投入巨资, 新添、改造生产设施, 形成两条生产流水线, 使之生产能力每日能达到3万多只标准冷鲜鸡。二是扩大销售点。目前已开出专营店、专卖柜200多家, 到年底, 门店数量要达到300家以上。三是全力打造“旺园”品牌。“旺园”鸡目前已拥有一批品牌拳头产品, 有饲养日龄180天的阉鸡, 富有口感;有饲养日龄150天-240天的土鸡, 鸡纤维富有韧性;有饲养日龄120天-150天的宫廷黄鸡, 肉味鲜美;有饲养日龄60天-90天的本地三黄鸡, 肉质鲜嫩;还有多种不同饲养日龄的优质鸡、优质鸭以及散养草鸡蛋、头窝蛋等等。为了确保品牌质量, “旺园”已全面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旺园”冷鲜鸡的这三步棋, 赢来了消费者的追捧, 目前的日销量已达近6000只。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 而作为90后的我们在享受丰厚物质生活的情况下, 消费习惯与理财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欧美等国学生从小开始自己挣取、管理零花钱不一样, 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就要的我们, 缺乏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和基本的理财观念。高中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 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 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 同时也处于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消费习惯、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改善等方面产生影响。为真实了解高中生的消费习惯、把握高中生的理财观念, 我们以深圳高中生为样本, 开展了以“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 调查的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 旨在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 发现高中生在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存在的问题, 为相关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以帮助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树立基本的理财观念。同时, 也可以给我们自己起到一些提醒作用, 使得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重要性。
(二) 调查的内容
1、深圳高中生的经济来源及消费水平;
2、深圳高中生的基本消费情况与消费方向;
3、深圳高中生的理财观念和相关知识水平;
4、深圳高中生对消费习惯与理财观念的理解与看法。
(三) 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 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 从高一、高二、高三在校生中按人数比例进行抽样, 采取进入自习室和宿舍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同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咨询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 以期得到一份较完善、具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 为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 生活费和压岁钱收入情况
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 高中生大多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 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补给。每月生活费在500元及以下的有40%, 500~800元的有30%, 800~1000元的有20%, 而1000元以上的也有10%。而每年压岁钱收入500元以下的有20%, 500~1000元的占了60%, 剩下的20%则集中在1000元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现在的高中生生活费用普遍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定差距。
(二) 高中生的月开销情况
虽然高中生的生活费用普遍较高, 但当我们调查到每月结余的生活费时, 将近50%的同学的答案是0, 还有30%的是100元以内, 剩下20%的同学的答案是不清楚。同时, 我们也发现, 平时零花钱多也就是收入多, 或者压岁钱多也就是预期收入多的学生, 更加容易将钱花在不必要的娱乐项目上, 往往所剩余的钱也较少甚至没有。这凸显出了一个问题, 也是我们调查的出发点, 或许对于一些生活费不多的同学而言, 每月除去日常必需开支确实所剩无几, 但是, 对于那些每个月生活费七八百甚至1000多的同学而言, 那些本应被他们存入自己梦想基金的钱就这么不翼而飞了。谁, 动了这些钱呢?
(三) 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的初步调查
在调查问卷的第二个部分, 我们开始进入正题。首先我们调查了同学们的初步理财观念, 较为乐观的是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将剩余的钱存入银行而不是花掉的观念, 但还是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有了闲置的钱会毫不犹豫地花掉。
随后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统计了同学们的主要消费方式, 如下表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 有将近30%的同学会将零花钱花在购买书籍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这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更多的零花钱被花在了外出聚餐、唱k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上。
身为一名高中生, 我知道大家平时周末放假喜欢和同学一起出去唱唱k、吃吃饭, 也可以理解一些同学把这些娱乐活动看成日常社交的关键部分。但每次出去玩都得花掉好几百, 对于还没有挣钱能力的我们而言, 用爸妈辛苦赚得的钱换取几个小时的热闹, 这是一种不正确、不理智的消费习惯。我们现在还处于学生阶段, 可以向父母伸手要钱, 可一旦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以后进入社会便不能平衡消费欲望与自己所能承担的消费能力, 陷入一手拿到工资一手还款的恶性循环中。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没有良好的消费观念, 又何来的财可以理呢!
(四) 对于品牌的基本概念
人们总会面临权衡取舍, 但收入总是有限的, 因而消费习惯的重要性由此体现了出来, 这其中对于品牌的概念是影响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着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对于品牌的观念。虽然大家都会说购物时优先考虑大众品牌, 但是随后发现在购买服饰、鞋包、电子产品等时, 同学们还是会倾向于名牌。而在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在购买物品时的消费心理之后, 我们对于这件事情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
只有约29%的同学是因为产品本身的性能选择了一些名牌商品, 剩余的71%中约40%是因为款式和包装或者服务态度、售后保障倾向于名牌的产品, 更有约31%的同学只是因为觉得使用一些比较知名、潮流的品牌, 会很有面子、很时尚。比如说手机这种换代十分迅速的电子产品, 其实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 但随着技术的革新, 智能手机已变得十分普及,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与享受外也带来了很多困扰, 助长了攀比的风气。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这些都说明, 在选择商品时, 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性, 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虽然现在有父母给我们买单, 一部新手机、一个新包包不会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父母也会对我们的花费有所限制, 可这些一定程度上会对我们消费习惯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诚然, 我们总受求异或从众的心理影响, 总希望可以成为光鲜亮丽的时尚达人, 但养成一个从自己需求出发、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我们今后更好的管理好自己有限的收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 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家长的购物习惯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一个追逐潮流和品牌的人, 他们的孩子也很难做到节俭。因此,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 不要让孩子对品牌产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念。
(五) 理财知识大调查
随后, 我们对同学们知道的理财产品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人对股票、基金、定存储蓄等基本理财产品都很熟悉, 但对于期货、结构性产品和外汇买卖等一些更加细化专业的理财产品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理财产品, 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 但知识面较为狭窄, 作为一群即将步入大学生活、走向社会的高中生,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更加全面化、专业化的理财知识, 因为不管以后是否从事相关工作, 理财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 我们也调查了同学们对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的认知, 65%的同学都选对了, 虽然可能存在乱蒙的偶然性, 但这也从一方面说明高中生是具有一些金融的基本概念。
(六) 谁动了你的钱?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平时的花销, 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的计算题, 假设一个学年有10个月, 每月的生活费除去吃饭剩余的钱X 10+压岁钱, 应该是每个同学本应该剩下的钱, 拿这个数字与我们现在身上剩余的钱进行比较, 你有那么多钱么?又是谁, 动了你的钱?!
同学们对于这个答案感到十分吃惊, 按照计算不少同学应该早已是万元户了, 但是没有一个同学现在剩余这么多钱。这些钱就是被我们平时不经意间花在了一些零碎的事情上, 如假期和朋友的聚会上, 或是满足自己一时的购物冲动买来却又闲置的物品上。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质疑, 认为消费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这种观念放在有能力的成年人身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在于我们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高中生, 现在就养成不节俭的消费习惯是不合适的,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或是培养自己的兴趣上。
(七) 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
最后, 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题目, 调查了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以下是我们截取的一些回答:
“消费前考虑消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有一定初资才可以理财, 平时一点钱觉得谈不上理财。”
“作为一名高中生, 我并没有太清晰的理财观念。但我明白金钱流入我们手中的不易, 对于我们得到的父母给的这些财富, 我们应该给予其更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不论是生活费还是零花钱, 能省就省不挥霍, 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才是明智的。”
“每天记帐, 记下自己的支出和余额, 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 这样钱数不会混淆, 有利于将来理财, 也不会陷入没钱的窘况。”
“小时候, 对于理财没什么概念钱到了手上就花掉, 但随着年龄增长, 我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正所谓要给自己留点粮食, 所以要养成更加精明的消费, 并开始存钱将来用于理财投资或是防止一些急事的发生。”
“理财在现在社会十分重要, 虽然作为中学生在理财方面没有太多了解和实践, 但可以从对家人的观察中看出家庭理财的必要, 用合适的理财手段也会增加收入, 但还是认为理财会有点麻烦。”
“投资股票基金, 赚钱, 去买镜头。”
从同学们对于理财的看法和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 不少同学已经意识到了培养理财观念、了解金融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生活在21世纪这个大数据时代的我们, 要紧跟上世界发展的飞速步伐。一方面, 既不要走的太慢, 有多少花多少, 没什么存款或者只是把它们永远放在定存的账号中;另一方面, 也不要因为一下子接触信用卡, 光顾着享受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物质生活而跑得太快, 让欠款跟着你跑。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 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才能够让我们在成年之后, 可以有一笔可供自己支配的第一桶金。
四、引导高中生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的建议
当代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 引导他们建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 加强对高中生健康的理财观念的培养与塑造, 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高中生养成正确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加强对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调查研究
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高中生消费状况的关注, 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与理财观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当然, 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
(二) 教育学生要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
引导高中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 科学规划安排, 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情况相适应。当然,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 但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 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行为是十分有害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现象,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 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 培养和加强高中生的理财观念
现代社会中, 理财已成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优质的理财, 不仅包括如何合理地支配金钱, 更包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因此对于理财, 应当像儿童识字一样自然, 贵在适时而行, 掌握尺度。良好的理财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帮助高中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五、结论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11
在形式上,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以小孩的玩具为原型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积木成为大人的玩偶,但在形式和体量上却难以真正把玩。这种略显荒诞的形式正是艺术家个体生活体验的直接表达,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情感认知方式,使人们在这儿童般天真无邪的背后隐隐感触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在色彩的运用上,艺术家采用明亮、饱和的纯色,是醒目、容易亲近的颜色,与玩具般的作品形式相得益彰。这种纯粹性渗透作品内外,作者的直觉表达就是这纯粹的形式和纯粹的情感体验的结合,远离甚至逃避纷扰的现实,是一种对原始性和自然性终将回归的期冀。
杨冬雪的艺术作品常以冗长拗口,并带有诗意的句子来命名,与明了简单的作品形式形成左右张弛的对比。在形式中,观众直观感受到的是儿童眼中明亮的世界,而作品的标题则将观者拉至一个暗淡模糊的空间,在这里,一切变得迟疑和不确定,甚至断然否定人们已然习惯了的认知。作品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声音的运用,这或许跟艺术家以前搞乐队的经历有关。但与其说艺术家将音乐元素引入装置,不如说这里的声音以“破坏性”的角色融进了作品自身,是作品“不和谐”的一份子,与美好的形式构成相互拉扯的张力。在楼梯上方的那件钢琴作品,外形酷似古老的音乐盒装置,观者须踮起脚才能窥见琴键的一隅,杨冬雪表示他所做的是将真切的个体情感和感触以物质的形式加以转译,至于是不是艺术创作,以及是否顾及观者的需要或感受,这些不是他考虑的因素。或许正因为如此,杨冬雪才强调他的作品需要一种“理想观众”。尽管由于身高等客观因素制约,部分观者并不能细细观摩琴键上斑驳的沧桑感和铅笔留下的带有记忆的痕迹,但其放置的位置(楼梯上的平台)给仰视的观者带来无形的压迫感,与“音乐盒”的美好形象相异互斥。
与之前绚丽的霓虹灯作品不同,这次展览的作品大多选用天然的木材,由艺术家亲自手工制作,追求一种天然和质朴感,承载了不沾染任何尘世诱惑的愿望。在向天然和纯粹回归的路途中,艺术家不断进行自我怀疑和否定,作品方案数易其稿,甚至直至展览开幕后又对小空间中的作品做出了较大改动。改后的作品去掉了积木造型的彩色方盒子,只保留了老鹰标本的翅膀和爪子,将其固定在标题“我们继续无耻下去,还是离开此地”两侧。耐人寻味的标题加上舒张有力的双翅,使人联想到这是一双欲想逃离现实、回归纯真的翅膀,但经过现实的桎梏和撕扯,怀揣梦想的翅膀终将“无耻”地站在原地,继续以习惯了的方式去习惯地消费自己。
大学生消费习惯 篇12
河北省具有丰富、独特、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但目前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低端的、落后的局面。为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笔者在河北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调查。笔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发放自填式问卷, 问卷主要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等问题, 共发出问卷4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08份, 有效回收率约为90.67%。
二、关于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习惯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在关于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习惯的调查问卷设计中, 笔者主要设计了三方面的问题, 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以下是笔者将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简要的结果分析。
1. 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
关于个人基本情况的问题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及现居住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的平均年龄为29.63岁, 其中最小年龄22岁, 最大年龄62岁, 频数最高的为23岁年龄组, 占全部样本的13.7%;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 共占到样本的46.8%;约有58.6%的被调查者年收入在一万到三万之间;被调查者居住地来自石家庄地区和邢台地区的最多, 分别占到样本的20.5%和18.5%。
2. 休闲方式的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人中首选的三种休闲方式为娱乐场所 (KTV、酒吧、电影院、游戏厅等) 、逛街购物和外出就餐, 选择的人次分别为54.2%、51.7%和46.9%, 选择文艺演出的人次最少, 仅有11.2%。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的主要休闲方式仍以传统休闲方式为主, 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文艺演出占居民文化消费比例垫底。
3. 选择休闲娱乐时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被调查者在选择休闲娱乐方式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统计分析 (见图一) , 放松身心是居民首选的因素, 占全部样本的46%;其次考虑的因素是有新的体验, 占全部样本的21%。考虑放松身心和有新的体验的居民占到67%, 可见, 休闲娱乐项目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能否放松身心, 是否能够带给居民新的体验。
4. 休闲消费场所的选择。
通过对被调查者休闲消费场所的选择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传统消费场所仍居主导地位, 而选择文化创意街区的居民仅占14.22%, 居民对文化创意消费场所的认知有待加强, 但这也恰恰说明文化创意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 调查也显示出河北省居民对剧院这种休闲消费场所的认同度不高, 仅有8人约1.96%选择了此种休闲消费场所。见表一
5. 被调查者对文化创意地标 (标志性区域或地点) 的反应。
调查结果显示, 如果河北省出现一个独具创意、时尚舒适的文化创意地标 (标志性区域或地点) , 约有43.4%的居民选择一定会去体验一次;其次, 约有26.3%的居民选择听朋友或别人推荐才去;而会因交通不便或距离太远等原因不会去的居民占样本的19.6%。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对独具创意的项目有较大的兴趣,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应尽可能注意项目的可持续性及交通的便利性。
6. 被调查者对现有文化创意广场和文化休闲概念的了解情况。
笔者重点调查居民对石家庄市的文化创意广场的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居民比较了解的是省博物馆广场, 选择人数占到样本的45.4%;对于开发时间较近的石门1925国际文化创意街区和河北文化创意园 (新开发区) 了解程度最低;在被调查者中竟有32.7%选择都不了解。由此可见, 河北省对于文化创意广场的宣传力度不够, 居民的了解程度较低。
河北省居民对文化休闲商业概念嘉年华了解较多, 占到样本总数的41%;而对于其他休闲商业概念例如SOHO空间、文化创意工坊、Art-Mall等, 普遍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被调查者中有25.9%选择都不了解。
7. 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类型的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 河北省居民的主要文化消费为:电影电视 (电影院、网上购买影片、音像制品、衍生产品等) 、休闲度假 (旅游、度假村等) 和娱乐休闲 (游乐场、主题公园、酒吧、KTV) , 而动漫游戏产品 (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动画片、动漫衍生产品等) 、文化创意品 (潮品、创意礼品等) 、演出产品 (话剧、文艺演出、相声等) 、艺术品 (画作、工艺品、装饰品等) 等方面的消费仍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8. 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情况。
对河北省居民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的情况统计分析 (见图二) , 分析结果显示, 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在3000元以下的占多数, 约占到全部样本的65%, 每年文化消费平均支出在10001元以上的仅占到全部样本的10%。来自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的最新调查显示, 仅2012年上半年, 石家庄市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6243.20元。其中:20%低收入组人均4353.32元;20%较低收入组人均5682.15元;20%中等收入组人均5950.69元;20%较高收入组人均7356.64元;20%高收入组人均8878.31元。由此可见, 河北省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三、河北省居民文化产业消费特征及建议
1、文化产业消费主体以青年人为主, 文化产业消费主体文化水平较高。
从调查者的年龄分布来看, 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为20-30岁之间的青年人为主, 表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消费者年龄分布不均。分析表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内容不丰富并且需求分布不均, 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开花。河北省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水平较高, 一方面体现文化消费与文化水平有一定正相关的联系, 另一方面, 也反映着河北省居民文化消费群体面较窄, 这需要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注意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建议:文化企业在生产制造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前, 要以不同受众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思维为支撑, 使不同年龄层的文化消费者活跃起来。
2、文化产业消费主体年均收入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消费占总支出比例偏低。
河北省人均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下等水平, 这造成居民的文化产业消费偏低, 不利于文化市场的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能造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恶性循环, 经济跟不上文化需求的步伐, 文化需求就有可能降低, 这样一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阻碍。与此同时, 调查中还发现, 在居民年总支出中文化产业消费支出较低。
建议:经济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同步进行。目前, 河北省以“建设经济强省”为发展核心, 这保障了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但同时需要经济、文化两手抓, 相互促进, 相互支持才能提高河北省整体的文化形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营造文化氛围, 吸引更多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进驻河北, 从而推动河北省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3、居民文化产业消费场所和项目欠丰富, 不利于产生文化消费。
从调查中显示, 居民选择文化休闲娱乐的方式主要是大型休闲购物广场和公园, 这两个文化场所属于公共性质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是非直接产生文化消费的场所, 不利于直接产生文化消费。
建议:河北省的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鲜少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和项目。从政府层面, 应着重促进建设一些群众认同度高、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项目, 并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在省内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从文化产业企业层面, 应注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加大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
4、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模糊。
从调查统计中看, 居民对文化产业的一般概念比较清晰, 但对与文化创意相关的概念相对较模糊, 笔者还对河北省周边发达的北京、天津两直辖市的居民进行了街头随机口头问卷调查, 北京、天津两地居民对文化创意相关概念的了解更多, 并能够说出与文化创意有关的文化创意场所和该场所的主要文化功能和文化产品服务。
建议:河北省各城市在今后的文化地产规划中, 应该加强文化创意元素的涉入, 引导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的理解和消费。
5、居民对河北省整体文化印象模糊, 文化整体形象较弱。
通过调查走访河北省内外居民发现, 民众对河北省的文化印象比较模糊, 普遍认为河北省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缺乏自己的特色, 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政府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建议:尽快定位河北省文化形象, 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文化形象建设, 官企研结合, 政府牵头, 校企合作, 合力将河北省文化形象建设工程做好、做稳, 建设有河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良好的文化形象。
摘要:目前,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低端的、落后的局面, 本文通过在河北省主要城市范围内开展的居民文化产业消费习惯的调查发现, 存在文化产业消费占总支出比例偏低、居民对“文化创意”概念模糊、文化消费项目单一等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不同受众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思维为支撑, 尽快定位河北省文化形象, 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文化形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产业,消费习惯,调查
参考文献
[1]杜开林, 赵欢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 (2)
[2]葛红兵, 谢尚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问题——兼评2009年上海文化消费状况[J].科学发展.2009 (12)
[3]林东升.论文化消费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东岳论丛.2011 (5)
[4]林丕.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新视野.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