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2024-06-30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精选12篇)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1

摘要:通过调查可知, 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态度及消费习惯, 出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 并且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高。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冲动性、个体差异性、外控性、盲目性等特点, 所以社会各方面应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 鼓励他们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观教育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 课题组采用“大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态度调查问卷”随机从理工类、政法类、财经类等不同高校中抽取500名大一和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455份, 回收率达91%。数据的分析处理用SPSS12.0软件, 消费状况不包括学生每年的学费。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 总体状况。

目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调查相比, 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学生的比例高出很多, 由原来的3.87%增加到21.76%, 而月消费在7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 由原来的9.33%增加到19.34%, 月消费在300元~500元和500元~700元之间的比率分别由44.41%和34.17%下降到38.90%和20.00%。由此看出,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2. 不同性别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

总体上看, 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 这主要是由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

3. 不同年级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比较。

大四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这是由于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压力, 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上辅导班、日常通讯、必要的就业支出等都需要较多的费用, 而在生活消费上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比较。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交际、生活和总消费三个方面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的影响、成长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从小所受的教育, 在消费上比农村的学生要高一些, 而且城市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娇惯、溺爱的多一些, 农村学生很多是多子女家庭, 花费会比城市学生谨慎一些。

5. 不同月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比较。

月收入不同家庭的学生在交际、生活、总消费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家庭收入越高, 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就越多。这说明, 即使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不会减少自己的学习消费, 只能靠减少交际和生活消费来弥补。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特点

1. 消费心理的冲动性。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不理智。调查表明, 有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7500元, 而有的月消费还不到300元。

2. 消费的个体差异增加, 消费行为、认知喜好等存在年级差异。

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展现自我, 由此造成消费水准的个体差异。

3. 消费心理的外控性增加, 即易受外部影响。

4. 消费心理的盲目性。部分学生在消费上有攀比和追求名牌的心理, 认为自己应当永远走在时尚和品牌的前列。

三、教育对策

1.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树立科学消费观是促进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基础。 (1) 理性消费观。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7岁~22岁之间, 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 尤为重要的是, 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 在消费方面难免出现因盲目、攀比、赶潮、“面子”消费而导致的突发性高消费行为。对此, 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校更要强调理性消费,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2) 发展性消费观。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上除基本生活费用外, 还有更为可观的交际、娱乐、学习用品和其他费用 (主要包括交通费、通讯费、烟酒和化妆品) 等。对经济不独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 我们应促进其合理的消费行为, 帮助他们优化消费结构, 鼓励他们在自身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加大用于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发展性消费, 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含量, 尽量减少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 提升消费的价值, 实现最优最大的消费边际效应。 (3) 适度性消费观。适度消费由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支付能力不断增强, 适度消费的水平会随之“水涨船高”。但对无固定收入的莘莘学子来说, 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为此, 应教育大学生消费以量入为出、节俭节制为原则, 以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为目标, 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 反对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2.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

所谓“财商”, 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 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 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 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

3. 鼓励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等手段, 促使大学生巩固科学的消费观, 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 养成良好的财商。

参考文献

[1]唐沙, 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 P23-24[1]唐沙, 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 P23-24

[2]余展波.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调查报告, 2002 (12) , P27-29[2]余展波.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调查报告, 2002 (12) , P27-29

[3]赵祥禄.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4 (3) , P33-35[3]赵祥禄.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04 (3) , P33-35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2

前言:在我国现今未完全发展起来的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一千七百多万,位居世界第一。他们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购买力的滞后,使得他们的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态势。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渐趋形成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下面我们针对于三江学院的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通过这几天的调查和观察的结果,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1.研究的目的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势必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为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他们没形成完整稳定的消费理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所以本次研究调查目的在于可以在消费这个方面给予他们一个正确适时的引导,以便他们能够形成一个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

本次的研究调查报告是通过调查问卷法获得了本校区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及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样本数据,并据此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是为找出他们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最终希望以此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甚至能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2.大学生消费状况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的调查可以发现,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4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3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而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83%学生会去旅游、去KTV消费,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17%的同学会将钱用于学习和兴趣培养等方面。

另外从消费来源的调查结果看来,现今大学生大部分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念,部分学生存在盲目消费,铺张消费的现象。有75%的同学完全依赖父母,13%的同学依赖贷款,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8%的同学在奖学金方面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偿”,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

3.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结构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调查结果来看,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且生活来源基本都是来自于父母。现今大学生日常主要有以下几项支出:伙食费,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额外的小支出则是平日的休闲娱乐例如同学聚餐,游玩之类。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大体得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现状,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和铺张,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念。在物质满足的条件下忽略了自身的精神及价值观方面的需求。

4.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建议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消费给予正确的引导,并把它作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同样的,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的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5.强化大学生理财知识教育

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大学生高消费时有指责,尽管调查事实不是这样,但也存在一定的高消费,毕竟调查数据保守据多,一个高消费的学生往往在填表上是保守的,如果对大学生消费不引起重视,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大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沉着应对,而其中理财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理财知识的普及与强化应该走进当代的大学生课堂,实现大学生理财的教育。

6.普及信用知识、加强诚信教育

近年来,信用消费也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之一。不断增长的信用消费与大学生信用不佳的实际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大部分大学生信用是由于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借贷上学,后来并且及时的还款了,但是还是存在部分学生诚信意识差,意识不强、恶意拖欠、即使有能力也不按时还款。因此,当前特别需要加强诚信教育,为大学生补上诚信这一课。首先,要普及信用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信用不仅是一种品行,是人的一种素质,同时也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还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其次,要确立若干行为规范和准则,从消费行为和观念上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7.提倡自强自立、广开勤工助学渠道

大学生消费不尽合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轻易得到来自家庭的供给,在只管支不管收的体制下,消费总会存在偏差。从调查看,90%以上的学生还是希望勤工助学的。学校应广开勤工助学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岗位,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大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可适当扩大奖、助学金比例,使更多学生受益。

8.总结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对石家庄市10所高校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学习消费的相关状况进行专题调查。先后抽取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女子学院、邮电职业学院、法商学院等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针对其日常消费状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研究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分析,大学生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一级指标五个,分别为饮食消费、形象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社交消费以及学习消费。其中饮食消费又包括正餐支出和零食支出两个方面,形象消费包括服装支出和美化支出两个方面,休闲娱乐消费包括旅游支出、上网支出以及体育支出三个方面,社交消费包括通讯支出和交际支出两个方面,学习消费主要包括考研支出、考证支出以及辅助学习支出三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

总体来讲,大学生年均消费为4764元,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体消费的60%以上,形象消费和交际消费次之,娱乐消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0%。男女生平均消费存在差异,女生年均消费为4525元,而男生偏高为5150元。各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从大一到大四消费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

各指标调查结果如下:1.正餐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基本持平,而年均消费男生比女生多500元左右。在零食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另外女生对零食的要求要远远大于男生。2.各年级学生在服装支出方面相对稳定,就性别而言,女生花费略高于男生。在美化支出上,男生较稳定,而女生比男生花费大且呈逐年级上升趋势。3.各年级在旅游支出上基本持平。上网支出在学生日常消费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支出明显多于女生。此外,男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支出明显高出女生,而总体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4.学生在通讯方面的支出逐年级增加。交际聚餐支出逐年级下降,但临近毕业则陡然升高。5.考研支出人均为1100元,总体差异不大。而考证方面支出存在差异,主要为男生逐年级减少,而女生相反。在辅助学习支出方面,男生对辅助学习电子产品的消费高于女生,总体上看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需求,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出现盲目跟风、消费不合理的现象,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大一新生对考证比较热心。考证热的直接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大,而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已经不堪重负的大学生雪上加霜。因此往往希望通过多拿证书来增加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同时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目前针对大学生的考证需求,培训机构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也增大了,进而致使大多数学生误认为在应聘时自己的证书越多越有优势。

(二)大一整体日常消费偏低。大一新生日常消费整体低于其他年级,尤其是在休闲娱乐和形象消费方面。由于高中时期学生的消费一般是由家长控制,在消费理念上多以节俭为主。学生在思想上尚未形成独立生活的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以前的消费观念,在面对一个独立自主的环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三)大三、大四学生考研热。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考研,人数明显多于往年,这主要是因为本科教育在我国已日渐普及,在教育层次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大多数学生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水平的教育,选择了考研。此外,国家政策放宽、就业压力的增加,都推动了大学生的考研。加之各考研辅导机构在校园大力宣传研究生的优势,考研在学校逐渐形成风尚。

(四)体育消费偏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设备、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对宽松,体育活动组织较少,致使参与率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在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健康观念比较淡薄。

四、完善对策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首先,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的不健康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开设关于消费理念指导方面的课程。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勤俭节约的健康消费行为,班集体内应该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加强理财知识和消费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

再次,家庭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决策有时起到支配的作用,因此家庭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应更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引他们理性消费,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使其进行合理消费。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4

1.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与支出渠道

经调查发现, 常州地区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有家庭供给, 奖学金与助学金及勤工俭学等。其中生活费来源为家庭供给的占到了87%, 而奖学金, 助学金及勤工俭学则只分别占了6.5%与6.5%。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单一性与依赖性。对大学生月生活费的统计调查显示:月生活费水平在500元到800元占35%, 800到1000元的占35%, 1000元到1500元占30%。而大学生主要的花销渠道的研究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餐饮上的花销为300-500元;日用品花销在100-150元;购物花销为100-150元;交通通信上的花销为:50-100元。

2. 大学生对通货膨胀及其影响的认识

调查表明, 28%的大学生非常了解通货膨胀, 64.3%的大学生则表示对通货膨胀的了解程度为很少, 当然还有7.7%的对通货膨胀不太了解。在对通货膨胀了解甚微的主要为非经济类的学生。应该对这类学生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同时我们发现, 认为通货膨胀对其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学生占28.5%, 认为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占71.5%。在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方面调查中, 绝大多数大学生将伙食与日用品及购物作为首选方面。

3. 通货膨胀压力下,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应对措施

在通胀预期下,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追求时尚个性的消费态度发生了转变, 产生了不再追求此类消费及适当减少相关开支的想法。并且大学生对自身目前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反思。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其消费不合理, 消费偏高需要进行改进。在应对通货膨胀消费措施方面, 7%的大学生选择向父母要求增加生活费, 14%选择省吃俭用, 减少开支, 而79%的大学生准备学习理财, 建立健康的消费观。

二、大学生消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水平的日益上升, 客观上为大学生高消费提供了前提。消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主要表现在扩大了消费范围、拓展了消费空间使得我们的生活已不在仅仅追求温饱, 而是更高程度的物质追求。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物价的大幅度上升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和生活。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方式、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而随着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日益加强, 其结果必然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上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 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而大学生消费心理还不成熟, 模仿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心理现象日趋普遍。

3. 家庭的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已较为富裕, 而当代大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 因而在绝大部分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大多十分溺爱, 会尽量满足其需要。特别是在子女上了大学以后, 由于担心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对子女的爱全部集中在了经济的一味满足上。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消费观念。

4.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事实求是的说, 高校对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学校虽然也会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 但大都过于教条化和书面化, 对实际问题不能给出及时有效的指导。

5. 自身原因

从主观因素上讲,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属于成年人, 但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成熟要落后于生理的成熟。对于自身缺乏很好的控制, 不能完全树立健康, 正确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在社会上的磨练缺乏自己去创造财富的经历, 不知金钱的来之不易,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且他们在进入大学前没有独自理财的经验。部分学生在大学里独立的生活时不能有计划的进行开支, 从而导致了消费的盲目性和攀比性。

三、对于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一些建议

1. 自主创业, 培养独立精神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 例如家教、实习等工作。也有些同学可能会帮人做一些劳动力型、技术型的工作以获取报酬, 例如打字、制作网站、翻译等工作。勤工助学是大学生体现自立自强精神的最佳方式, 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经济自主能力。但是这些事情应当以不影响学业为度, 毕竟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工作, 因为赚钱而荒废学习, 一般来说是不值得的。

2. 培养合理的理财观念

利用自己所学的金融知识, 利用金融工具帮助理财。大部分同学在经济状况富余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其他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理财。大学生一定要有投资的理念, 这很重要。此外, 要注重节俭, 泰山不让细土故能成其大,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就其深!须知大钱往往都是来源于小钱的积累。

3. 避免盲目的攀比消费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经管院12级经济学专业的女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方面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家在消费上的情况,希望能在学校消费上有所帮助。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真实反映了您的情况和看法就达到了此次调查的目的,希望您能积极参与,我们对您的回答是完全保密的,调查要耽搁您一些时间,请您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来自?()

A.城市B.乡镇C.农村

2.您的家庭月收入大约是()?

A.2000-4000B.4000-6000C.6000-8000D.8000以上

3.您每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是多少?

A.700-1000B.1000-1500C.1500-2000D.2000以上

4.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

A.全部来自于家庭B.大部分来自于家庭,自己打工占少部分

C.小部分来自于家庭,自己打工占大部分D.几乎全部靠打工或奖学金

5.您觉得您的每月生活费()

A.有富余B.刚好用完C.不够用

6.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

A.基本饮食B.零食小吃C.休闲娱乐D.学习辅导E.话费网费 F.请客送礼G.生活用品H.衣帽鞋包

7.您如何记账?()

A.每天详细记录B.隔三差五记以下C.不记账

8.您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电脑上网费用大约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以上

9.您每月用于饮食方面的费用大约是?()

A.400元以下B.400-600元C.600-800元D.800元以上

10.您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或报考试培训班的费用大约是?()

A.无B.50元以下C.50-100元D.100以上

11.你每月花费在旅游、电影等休闲娱乐方面的费用大约是?()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400元D.400元以上

12.您在购买东西时首先会考虑的是商品的?()

A.价格B.品牌C.质量D.实用性

13.您攒钱的情况是?()

A.每月固定攒一部分钱B.花剩下的钱会攒起来,没有剩的就不攒钱了

C.不攒钱

14.您每月请客吃饭或送礼的费用大约是?()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元以上

15.您每月用于衣帽鞋包的费用大约是多少?()

A.100元以下B.100-400元C.400-600元D.600元以上

为统一调查结果和方便统计,请留下您的专业及年级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东莞商业学校;学生月度消费开支

本学期,我们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在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月度生活消费开支调查活动,整个调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对学生进行日常消费计划开支调查;第二次一个月后对学生实际消费开支调查。然后将二次调查结果进行比对,进一步修改调查表,以确保调查项目的针对性和数据的真实准确性;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中职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发展倾势,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供第一手材料准备。

一、中职学生月度平均开支状况

1.学生日常生活开支调查表

2.各班月度平均消费开支学生分段表

通过调查,对获得的相关数据和问答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以下量表:

二、中职学生日常消费开支基本合理的主要依据

1.中职学生消费基本合理,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端正,中职学生每月在校生活标准700元-1000元可以满足日常开支需要;超过此标准,没有合理原因,都只会导致学生增加浪费或产生不恰当消费行为。

2.中职学生刚性消费主要表现为:每周充饭卡80-100元;每月伙食费300-400元,每日伙食费15-20元;交通费、开水费、日常生活用品费、手机套餐费。

3.中职学生对个人开支普遍有比较清楚认识,基本能做到实事求是,生活朴实,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符合学生心理、年龄、身份和家庭状况,对于偶然开支过大(网购、打电话、零用)会感到很痛心,多数学生对用钱都有反省意识,觉得父母挣钱不容易,很辛苦,有感恩思想,有分担意识。

三、中职学生消费意识和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个人、家庭、学校管理的影响)

1.学生在校每周的开支前松后紧;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用伙食费来填补其它费用。

2.零食成为学生固定开销,月均50-100元,最高可达200元以上。

3.过度消费主要表现为:手机流量超过规定额度、零食、社交、网购、品牌。不合理消费表现为抽烟、周末上酒吧、卡拉OK。

4.个别高消费同学几乎在各个方面放开手脚开销,冲动消费,没有计划;相反大部分在合理开支区间的学生,表现得理性消费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强,能主动控制消费项目,控制消费数额;因此,学校应根据每个年度的物价变动情况,在确保学生满足身心健康,学习需要基础上,制定学生在校生活消费指导性标准(非硬性标准),规范学生的消费水平,从新生进校起,即对其进行生活指导,及时告知家长,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5.学生吃零食成风,主要原因是晚上易饿、无聊、好吃、伙食不好、抵挡不住各式小吃的引诱,这个年龄段学生吃货多,与其生理生长也有一定关系。

6.家长对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家长每周给学生一次零花钱100-200元,事后一般很少过问学生在校消费开支情况,除非学生消费超支才会过问。家长对学生消费状况的细心关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过度消费对家庭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更重要是家庭作为学生的唯一经济来源和安全屏障,家长的言传身教,点点滴滴对于培养学生理性消费,节约开支,计划开支意识,克服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性,形成生活朴素健康向上的心理都具有关键作用。富裕家庭家长更容易忽略这方面关注和教育。

7.学校以食堂为中心的后勤服务对学生生活消费起着重要影响。学生普遍对学校食堂伙食不满意,特别是对早餐油多量少,中餐价格贵,品种少,吃不好意见颇多;这也是导致学生正餐不好好吃,上课或课间大吃零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大学多因食堂问题引发学生群体事件,中学生虽然不会因食堂问题闹学潮,但是却会因此带来其它管理矛盾,比如:叫外卖屡禁不绝,卫生脏乱差等,因此,搞好学生食堂同样是稳定学生学习情绪,增强学校美誉度,改善学生与学校关系的重要方面。

8.学校实行校服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服装上的攀比心理,降低了学生在服装这一大类上的开销,现在学生主要是在品牌鞋、智能手机上盲目攀比消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大降低了学生课余校外社交消费,但是,必须进一步搞好学校内部食堂供应,提升服务质量,以不断满足学生相对丰富多样的需求,定期检查校内商业经营行为,注重食品的质量、卫生、价格监管,继续坚持禁止学生叫外买、抽烟、请客、浪费食物等不良行为,加大卫生管理力度,营造良好校园生活环境。

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数据库构建及意义

1.要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正面引导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消费、科学消费相关活动,大力提倡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文明风尚。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交活动,把学生注意力放到学习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来,通过营造文明建康的校园文化,抵制攀比、弦富、畸形、冲动的负面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断增强学生理性消费的知识、意识和能力。

2.要不断完善学生日常生活开支调查表格、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时间等,形成规范化的定量调查数据库,以便作长期比较研究。对费用开支高的和低的同学要作重点跟踪调查;对调查中归纳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重新设置调查提纲,进行深度调研;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辅助调查,以了解和比较家庭和社会对中职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差异度;通过调查为进一步确定中职学生月度生活消费基本标准提供第一手依据,以更好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和理念。

3.以此为基础,逐步对中职学生的德、知、体、美、劳各个方面作精确定量分析,为构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数据库,准备充分材料。通过了解学生真实思想状态,开展有针对性教育,不断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为创新和完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东莞市商业学校)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7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10所高校, 在校大学本科生1200人为研究对象 (不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 , 男生664人 (55.3%) , 女生536人 (44.7%) 。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 查阅国内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献资料,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收集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 对所设计的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 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共发放问卷1200份, 回收1158份, 剔除无效问卷68份, 有效回收1090份, 有效率90.83%。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 对有效数据运用百分比统计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表1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的目的是愉悦身心, 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的目的是锻炼身体, 男生和女生在其他目的的选择次序上有所不同, 男生更注重的是学习的需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女生则更注重时尚的追求和学习的需要。

2.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结构

表2数据显示: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占消费内容结构主体地位, 运动服装、体育用品占所列选项的前两位, 服装的支出成为日常体育消费支出的大项, 大学生运动名牌的服装攀比现象是导致出现服装消费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 体育课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服装消费比重最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据调查由于学生体育练习器材的不足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保护器具的需要是造成体育用品消费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 男生在运动饮料、健身培训项目选择上, 女生在健身培训、运动饮料选项选择上分别居第三、四位, 说明运动饮料消费在大学生体育消费, 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审美和形体塑形的需要在健身培训消费中占比重较大。从总体上看天津市大学生实物型消费偏高占到体育消费的60%, 虽然健身培训选项在非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比较大, 反映大学生对健身培训有较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但不能掩盖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均衡, 非实物性体育消费比率偏低, 消费结构不合理的事实。

3. 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是以学校免费场所为主, 其次是学校收费场所和公园群众性体育场所, 社会盈利性场所学生消费较少。大学生活学生以校园为主, 学生经济来源形式较单一, 可支配的资金相对较少, 学校场地离生活区域比较近, 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在路途上, 所以大学生大多是选择学校的免费场地为体育活动的场所。另外一方面, 由于学校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较丰富, 与个人相比, 俱乐部有相对充足的体育器材而且有高年级的同学进行技术指导, 租用学校体育场地费用也相对较便宜, 学生更加愿意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消费, 从而选择社会盈利场所进行体育消费的学生较少。

4. 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消费水平分析

据调查显示: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观念, 对体育消费从态度上是积极的, 有7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进行投资。70%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在300元~700元之间, 将近80%的学生每年的体育消费在100年~400元之间, 一年按十个月计算, 平均每个月在体育上的消费在10年~40元之间, 体育消费金额约占每月生活费用的3%~6%之间, 明显看出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中饮食、购买服装、学习资料占到生活费用比重的绝大多数, 由于经济条件不足, 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这与表4调查结果相同。

5.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在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中, 男女生前三位影响因素是相同的, 经济条件差、学业压力大与体育场地少。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由父母提供, 其他经济来源较少, 限制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经济条件差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也是一个影响体育消费重要因素, 二、三年级大学生课程负担重, 四年级面临毕业、就业和考验的压力, 从而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少, 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调查还显示:有10.37%的女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 7.64%的女生认为自己条件差, 自信心不足。需要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加强对大学女生进行体育引导, 增强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培养女大学生的锻炼兴趣, 从而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增强身体素质。

三、结论

1.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愉悦身心和锻炼身体。其次, 男生更注重的是学习的需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女生则更注重时尚的追求和学习的需要。

2.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 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太大。

3.虽然体育消费观念已经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 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经济条件差, 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4.学生更喜欢在学校免费和收费的场地进行活动。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 对天津市大学生体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愉悦身心和锻炼身体。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 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太大。体育消费观念已经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 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差, 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2]张水明张军: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2

[3]林少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1 (6) :11-13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 篇8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学年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9638元, 意味着大学生人均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 (8472元) 。如此高的消费水平, 对应的却是一个纯消费的群体。此外, 大学生的消费视野也日益多元化, 选择商品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 群体较特别, 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 在购买商品时, 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 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 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 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 大约在800-1200元之间, 家境较好的也不超过2000元, 而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 力求“花得值”, 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 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追求品位和档次, 虽然不一定买名牌, 但质量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 消费层次在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 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 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 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或时装化妆品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 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 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培训充电支出不断增加

由于近年来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 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本科读硕士, 读完硕士考博士, 成批量地买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 辅修其他学科, 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 他们出手大方。

4. 大学生消费时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 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 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 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 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 恋爱支出成为重要支出项目

大学生每月恋爱支出平均达到了5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 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 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 而出现三种情况, 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全部承担, 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6.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储蓄观念淡薄

在大学生中, 大多数人没有做过家教或兼职工作, 而且那些做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里面, 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 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 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 比起欧美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 差距较为明显。可是, 换个角度思考, 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

从以上看出,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 用于网络通信、交际、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学生的现实消费能力并不太强, 但他们代表的是未来的实力阶层, 而且大学生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消费欲望, 大学校园已告别“寒窗时代”。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待调整

1. 大学生需增强自身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 那么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 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垫, 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 是任性的表现, 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 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正确对待市场经济, 杜绝攀比心理

首先, 大学生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 生活上次于别人, 并不可耻, 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 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并且持之以恒, 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9

一、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经济状况

第一, 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中等或中等偏下, 十分富裕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小。该校属教育部直属高校, 是六所师范生免费就读的学校之一, 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学生较多, 一线大城市的生源较少。

第二, 贫困生较多。华中师范大学对入校大学生会集中进行一次贫困认定, 按照贫困程度不同分为生存型困难学生、生活型困难学生、发展型困难学生以及非贫困学生。目前所调查的学生中生存型困难学生占3%;生活型困难学生占28%;发展型困难学生占40%;非贫困学生约29% (见图1) 。贫困学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少数城镇居民低保户家庭。但全部生存型困难学生和一部分生活型困难学生可以获得国奖助学金, 其他困难型学生可以拿到一些其他助学金或者临时困难补助等, 据调查结果反映学校的资助面较大。

第三, 分析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情况, 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满足生活需要, 但生活品质还是有差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58.4%的学生靠父母供给, 10.1%靠亲友借款或贷款, 1.5%靠自己勤工俭学, 30%不需要父母额外资助。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人数较多, 享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 而且学费住宿费全免。但免费师范生中也有差别, 58%的免费师范生还是会得到父母补贴。图2是被调查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整体来说, 7.3%的学生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下, 82%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之间, 9.5%的学生超过1000元, 在1500元以下, 还有1.2%的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大学生的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 在备注一栏得知超过半数学生会通过做兼职改善自己生活, 多数学生会选择做家教, 这也与武汉对家教市场的需求相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适合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的, 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比较自立自强, 能通过劳动增加自己的生活费。在“每个月是否有剩余”的问题上, 高达93%的学生表示每个月没有剩余, 其中47%的学生会觉得生活费不够花。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 国家经济水平高度提升, 大学生对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仅6%的学生表示会额外向家里要, 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学生, 表明当代大学生随着心智的成熟, 学会了自尊和体谅父母。

二、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

15%的学生每个月饮食费 (包括零食) 在300元以下。72%饮食费在300~600元之间, 13%在600元以上。大部分学生因为方便、便宜, 基本在食堂就餐, 少部分同学经常叫外卖或其他。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花在食物上了。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吃方面追求比较高, 同时大学生平时交友, 处理人际关系, 娱乐都离不开在外面就餐。

68%同学表示因为考级、驾校之类的学习费用较高, 30%同学表示承担得起。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为了节省生活费会选择电子书籍或者到图书馆借书, 少数学生因为喜爱收藏表示愿意购买纸质书籍。在考级方面费用相对有些高, 但同时大学生也许可以适当减少在饮食方面的费用。

现代大学生基本人手一台笔记本和手机, 在电子产品方面花销也比较大。10%还拥有平板。72%学生每个月网费和电话费在50~70元之间, 19%在50元以下, 9%在70元以上, 这部分同学备注里表示因为网游, 经常打异地电话而导致花销大。大学是一个微型社会, 同学们来自来自全国各地, 尤其是异地的学生因为经常要打长途电话, 费用会相对较高。

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消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女生每个月在化妆品和服饰上的花销比较大;男生则在交友、上网方面的开销大。同时大学生恋爱产生的费用也值得分析。随着时代发展, 男女生共同承担恋爱费用的情况越来越多。62%男生恋爱中由于看电影、吃饭、交通、通电话等产生的费用为每月500元, 54%女生则为200元。这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

三、思考分析

被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大多可以做到理性消费, 但非理性消费也存在。学生在购买物品时首先考虑的还是价格和质量, 消费还是较为理性的, 乱花钱的学生还是少数。非理性消费主要体现在上网, 打长途电话, 谈恋爱, 买名牌衣服鞋子等。第二, 支付方式网络化, 团购等方式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现在网络支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进入了网络时代, 但这种方便快捷又比较刺激消费, 有时候容易激发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第三, 消费倾向趋于多元。目前大学生兴趣广泛, 消费对象呈现多元化, 手机、电脑、运动用品, 影音器材甚至旅游都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第四, 来自城市的孩子和来自农村的孩子消费存在差异性, 城市的孩子出手比较阔绰一些, 讲究名牌, 农村的孩子比较质朴, 消费主要用于生活和日常开销。第五, 大学生中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主要表现在攀比和虚荣方面。虚荣心作祟会使部分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

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并不是那么富裕,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 不要盲目虚荣、一味追求名牌和高端消费。要学会理性消费, 也许可以解决每个月生活费基本用于吃的问题。在教育费用上, 也不能因为节约生活费而舍不得一笔钱从而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理智的得失观。电子产品方面, 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而选择适合自己品牌, 不要为了跟随潮流或面子一定要购买i Phone。恋爱中的同学更要学会理性消费, 纯靠经济建立起来的情感并不可取。每一个大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消费观, 更好的掌管自己的生活。

四、解决方案

为了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情况, 学校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加强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办讲座, 课堂等方式, 多创造机会通过教导来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观, 改正大学生不好的消费习惯。消费观是根植于思想之内的东西, 并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改正的, 这是一种内在素质, 必须从根源上去改正不好的消费观念, 这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培养大学生一定的理财能力。通过支配金钱, 合理消费, 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第三, 培养良好的消费风气。教育学生不能盲目攀比, 以勤俭节约为荣, 以奢侈浪费为耻。第四, 提倡勤工俭学。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的资助。总之,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

[2]刘建林, 张存库, 马宁.扩招条件下大学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2) .

[3]杨小劲, 潘矜矜.我校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4]肖沛雄, 陈国海.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10

本次调研共对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55份, 问卷有效率达94.4%。调查问卷共设计选择题35道,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 (2) 消费基本状况,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消费来源、消费结构状况、消费的用途等。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还采用查阅相关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 以弥补问卷的不足。

1. 消费水平总体偏高, 且差距加大

调查显示, 当代大学生每月平均花费为573.8元, 其中主要集中在300元—800元之间, 占据总调查人数的78%, 而300元以下的占6.28%, 超过800元的占15.7%。同时, 学生消费水平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行业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家庭贫富两极分化也直接投影在学生个体身上。“富”学生与“穷”学生每月消费差竟然超过2000元, 个别学生“炫富”无度, 而部分贫困生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保证。

2. 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

调查显示, 有85.9%的学生生活费完全来自父母, 经济上尚未独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 通过多种形式扩展收入渠道以减轻家庭负担、补充自身花销的情况逐渐增多。其中, 以校内勤工助学、家教、做产品促销员等为代表的兼职收入已成为学生另一主要收入来源。同时,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支持力度, 各类奖助学金覆盖面广、数额较大,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3. 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且存在不合理现象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在宏观上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 其中以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代表的生存型消费和以购买学习资料等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均属于合理消费范畴。而享受型消费中类似于人际交往费、通讯费也可归属于能促进今后人生和职业发展的理性消费。但需注意的是, 个别学生盲目攀比、跟风, 未能量力而行, 未能理性思考消费形式是否符合自身实际需要, 进而造成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浪费。由于学生本身尚属无收入人群, 过多的享受型消费已成为少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

4.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淡薄

由于中学阶段的日常生活基本处于家长“包办”状态, 导致当前大学生缺乏全面的理财能力, 未能形成成熟、科学的消费观。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因缺乏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 盲目地追随各种消费浪潮, 生活费用开支比较随意, 常常处于无计划的状态。根据调查, 在账户上拥有自己存款的仅占受访者的9.1%, 甚至有10.4%的学生根本不清楚每月花费数量。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发展趋势

1. 基本生活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继续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全国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一样, 预计未来几年, 大学生用于吃饭、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生存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下降, 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享受型的消费比重将不断上升, 学生将充分享受国家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学习和生活质量将显著改善。

2. 学车、培训等个人发展型消费逐渐成为新时尚

目前有33.7%的学生有意识的将平时节省下的钱, 用到了考取驾驶证、报考职业资格认证辅导班等促进个人发展的消费中。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 今后几年, 个人发展型消费投入比重将逐渐增大。且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发展型消费年级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比如, 低年级学生关心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 而高年级学生更多关注营养师、会计证等职业资格认证, 以及考研、司法考试、公务员面试等辅导班, 以增长学识和社会技能、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的对策

1. 加强学习,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工作中针对学生特有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探索其中规律。采取专题讲座等切实有效措施, 将消费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教育和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加强学生理财教育, 培养学生“财”商

所谓财商, 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 具体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 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高校可适当的开设“大学生理财”等选修课程, 围绕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通过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行为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消费意识, 以达到教育目的。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 以丰富多彩、灵活主动的形式, 浓厚的文化及道德氛围, 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将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消费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专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展板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 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兼职等有偿服务, 加强学生的机会教育和感恩教育, 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养成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蔡茂华:新时期农科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7)

[2]李妍: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商场现代化[J], 2005, (11)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至今已经施行了十年,这期间,它为保护每一位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消费者协会为了了解《消法》在这十年的施行中所 起到的作用,掌握当前中国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宣传《消法》,于 2003年8-10月主持开展了《消法》十年中国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甘肃、厦门、成都等16个省市作为调查地区,从这 16个省市分层随机抽取的每一个居民家庭作为抽样调查单位,对抽中的家庭进行了入户问卷 调查,主要调查了对家庭购买耐用消费品具有决策权的家庭成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40 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75份。

一、97.6%的被访者知晓《消法》,58.4%的被访者对其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

当我们问及被访者“是否听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调查结 果显示,有97.6%的被访者听说过《消法》,仅有2.4%的被访者没有听说过,这表明《消 法》的宣传效果显著,已经基本上做到家喻户晓,为城镇消费者所熟知。《消法》颁布实施 10年来,其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体现,对此,我们就《消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所发挥 的作用让被访者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58.4%的被访者认为《消法》的“作用大”, 有37.0%的被访者认为“一般”,仅有4.7%的被访者认为作用不大,这说明《消法》实施 的整体情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肯定。下面,我们分别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职业身份和收入水平的角度来具体看被访者对《消法》作用的评价情况。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大学专科”的被访者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高,达到60.5 %,“初中及以下”的被访者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但也有55.5%。

3、从不同职业或身份看,“党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答“作用大”的比 例最高,为62.0%;“学生”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为49.8%。

4、从不同的月收入水平看,月收入在“801-2000元”和“2001-5000元”的被访者回 答“作用大”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0.4%和60.1%。而月收入“5001元及以上”的被访者回 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为49.3%。

二、大约49%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

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维权打假力量,我们专门就“买假索赔”这一现象,了解了被访者 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9.3%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16.7%的被访者回答“不赞 同”买假索赔,另有34.0%的被访者回答“不好说”。这说明赞同“买假索赔”行为的群众 基础较好。

1、从不同年龄看,19-60岁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赞同”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31-4 5岁的被访者回答“赞同”的比例最高,为50.6%,其次是46-60岁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 “赞同”比例最低的为6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被访者,为42.8%。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赞同买假索赔的被访者比例也相对越高。其中 ,“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的比例最高,为54.1%,其次是“大 學专科”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其比例为50.0%。“高中、中专、中技”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 买假索赔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最高,为17.4%。

3、从不同职业或身份看,党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买假索赔持赞同意见的 比例最高,为52.5%,其次是独资、合资和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其比例为47.9%。学生中持 “不赞同”意见的比例最高,达19.2%。

大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篇12

关键词:常州市,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

一、当前通胀预期下大学生消费现状

1. 应对通货膨胀措施不力。

大多数大学生对通货膨胀都有切身感受, 在问题“您认为通货膨胀是否会对您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中, 有认为十分大的占26.31%, 有69.1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 而认为没有影响的不足5%。但是大学生对缓解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分析中, 选择省吃俭用能省则省的同学占31.25%, 选择向家里要钱的占6.73%, 选择做兼职勤工俭学的占17.63%, 而选择学习理财制定消费预算的则占44.39%。总体来说, 同学们对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还是比较理智的, 但是在主观题“您认为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理财观念”中, 有85.36%的同学没有回答或是应付性回答了几句话, 只有不到15%的同学能给出详尽的方法说明, 这表明了虽然同学能够以一个理智的态度应对通货膨胀, 但能否具体到实践中, 则存在一定问题。

2. 生活费来源单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有家庭, 兼职打工, 奖学金、助学金及其它方面, 其中选择来源于家庭选项的同学占了所有学生的85.74%, 兼职打工占了11.6%, 而奖学金、助学金只占不到4%。说明来自于家庭或父母的资助仍是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的主要部分, 在物价上涨背景下, 寻求家庭的帮助是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手段, 这也将成大学生应对其影响的最主要途径。

3. 基本消费支出受通胀预期影响严重。

饮食购物通常来讲是我们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头, 这也在我们的调查分析中体现出来, 有58.38%的同学在每月的餐饮花销中选择了300元-500元, 有25.3%选择了500元以上, 而其余合计不足16%, 在每月购物花销中, 有45.86%选择100元-200元, 有33.83%选择了50元-100元, 而其它相关问题诸如交通通信花销, 学习娱乐花销则多集中与50元-100元之间。

而这些关乎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支出也是最受通胀预期影响的, 53.13%的同学选择了伙食, 认为它是将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的方面, 36%选择了购物, 有19.37%的同学选择了日用品, 其余合计不足5%。餐饮购物等基本消费支出影响着我们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调查结果也说明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将是相当大的。

4. 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缺乏通货膨胀的认知度。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将样本按专业进行了分类, 在专业分类中有29.62%学生是经济类专业, 有70.37%的学生是非经济类专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样本间的差异度是比较大的, 在问题“您是否了解通货膨胀这一概念”中有31.62%的经济学专业的同学选择非常了解, 有68.38%的学生选择了解一点, 没有同学选择不太清楚或不了解, 而在非经济专业的同学中, 21.41%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 58.63%选择了解一点, 14.63%选择不太清楚5.33%选择不了解。这说明非经济专业中的部分同学对于通货膨胀缺乏了解, 而这对于他们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利的。

5. 消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通胀对我们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愈发深远, 近期极为火爆的网络团购便是通胀催生的新消费方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选择消费方式中传统消费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您经常选择的购物方式”中, 有50.49%的同学选择了超市或便利店, 22.59%选择专卖店或购物中心, 23.58%选择了网购或团购, 另有3.32%选择其它。这一结果反映出大学生购物越发多样化,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 我们了解到即使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同学, 近日也迷上了网购、团购这些较前卫的购物方式。

二、大学生消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市场日益繁荣, 客观上为大学生高消费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的生活已不在仅仅追求温饱, 而是更高程度的物质追求。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及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

2. 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变化。

高校校园已不只是“象牙塔”, 它与社会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也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 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使得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也影响到大学生。同时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起到了强大的控制作用。由于社会行动出现越来越依赖人际交往的趋势, 大学生也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们将钱用于满足社会交往欲望的消费, 用来联络同学的感情。

3. 家庭原因。

大学生消费偏高与家庭有密切关系。因为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 他们的一切开支都由家庭承担。如果家人明确地反对学生的高消费, 那么自然大学生的开支相对家庭总开支就小一些。具体来说有两点: (1) 缺少独立意识。由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早已深入千家万户, 在生活上不曾遭受过半点委曲, 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独立意识淡薄, 我们调查, 大多数同学生活费由家庭提供, 很少有同学通过打工、奖学金或助学金等方式提供。可见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还是过多依赖于家庭。 (2) 家庭的经济支持充足。由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十分宠爱, 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即使简单的家务活也不用孩子动手。考上大学后, 孩子离开身边, 照顾不到, 就多给一些钱, 让孩子在大学享受。家庭的全方位呵护, 无疑使孩子从小就滋生了优越感, 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4. 自身原因。

(1) 自立与自律意识淡薄。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没有真正踏上社会, 他们的自立与自律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充足的经济支持, 他们的消费心理受外界的诱惑较大, 消费有时欠缺合理性。没有计划的买很多无用的东西。 (2) 同辈群体感染。同辈群体是一群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并且在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互动的人群所组成的群体。大学生在大学中, 同龄人对其影响很大, 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种产品在学生中成为潮流, 很多同学往往会跟风而至, 而不考虑其是否真的需要。 (3) 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同辈群体中容易出现消费模式的攀比, 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时候, 他们彼此已经将对方作为比较的标准, 从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他们更加注重炫耀、盲目的攀比, 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很多同学对奢侈品及名牌服饰情有独钟, 原因是不想让他的同学看不起, 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

三、对于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应对通货膨胀, 首先, 大学生要解决生活费来源单一化与过度依赖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的问题, 需将生活费来源途径多样化。大学生已具备了赚钱挣生活费的能力, 因此应当更多地承担起挣生活费的责任。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 课外进行兼职, 及获得奖学金与助学金等途径来增加生活费, 减轻通货膨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次, 大学生应该学习理财, 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通过理财, 大学生可以对自身经济情况进行合理地预算调控,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虽没到省吃俭用的程度, 但也要尽力提倡低碳与健康的消费观。

2. 对学校的建议。

(1) 学校应从理论方面给学生以极大的良性引导。在平时的课程教育上, 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 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另外适时增加一些专项讲座, 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最新的调控政策, 与时俱进。 (2) 学校应该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了解大学生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最真实的生活学习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基层组织如:辅导员与社区调解员等在第一时间给予困难大学生帮助, 适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增设心理驿站, 对部分适应性较弱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 学校应从最实际的角度, 增设勤工俭学岗位, 并出面同校外企业沟通合作,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 寻找校外兼职与有偿实习。同时对于贫困学生, 增大助学金的补偿力度。

3. 基于政府的政策建议。

上一篇: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下一篇:“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