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2024-08-30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共8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气工程系072班 王 志 超 070313212 2009年5月25日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在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覆盖我校3个系2个年级,共回收问卷105份,有效问卷100%。其中大一大一75份,大二30份。问卷共包含12道题,覆盖了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并提出今后指导诚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下面我们就按照问卷的题目设置对调查的主要情况作简要分析:

首先是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看法,大一同学中有51%大二同学中有57%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认为自己基本是、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的同学大一中有30%大二中有45%,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大一中中有13%而大二中只有4%。从这项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平时还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当然,从结果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很多同学还是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的。

第二题调查的是对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的认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同学们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

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然而调查发现认为现在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较好、不值得担忧的大一和大二分别只有11%和3%,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诚信状况一般,大学生中不诚信的现象还很常见。

第三题调查的是同学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认识,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61%和63%的同学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来自与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这一看法的同学大一中只有12%而大二中却高达27%。把原因归于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大一中有21%,而大二中只有10%。

第四题则是调查同学们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措施的看法。题目共设有“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和“加强舆论监督”四个固定选项,都得倒了多数同学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诚信的渴望。对于种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学校、社会因素看,相关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不诚信成本偏低。2.从家庭因素看,家长没有以身作则,忽视诚信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还给孩子树立背信弃义的反面形象。3.从同学们自身看,道德修养不够高,自律能力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同学们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

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同学们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高校教师、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推行信用体系相对于在社会其他群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在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题调查了同学们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大一和大二分别有60%和70%,可见大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小时候有,大了就没有”和“没有,被家长忽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

六至十二题则针对一些具体情况调查了同学们的一些看法。首先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所占的分量,认为是互相交往的前提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5%和43%,认为比较重视,但不是决定条件的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41%和33%,但不同的是大二中却有24%的人认为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这一点与大一同学形成较大反差,也值得深思。

对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特困生补助时对家境情况大部分学生选择会如实填写,对于银行对助学贷款的担保及偿还要求上大部分同学认为银行有其难处,对银行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这说明很多同学认识到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没有简单的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同学们去履行。

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在“如何看待作弊行为中”一题中,大一和大二中分别有51%和40%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自己也绝不会作弊,同时也大一和大二也分别有32%和37%的同学表示既不赞成也不会制止,体现了部分学生折中的心理。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造成作弊现象普及的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从这一项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还有待加强。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这一点还需要同学们逐渐端正看法。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求职简历中有一定的修饰可以理解。对于将来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体现了对自己的放松。由此可见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篇二: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报告

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班级: 水文(2)班(10203102)

完成人员:张延平(1020310232)、张杨(1020310210)、洪庆仁(1020310229)(1020310228)(1020310213)指导老师:吴小龙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本应具有的发展理念。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次宝贵的人生机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大学生诚信现状,了解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及提出应对策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时间:2012年05月10日

调查对象: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全体同学或者老师。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实际收回53份,回收率达88.3%,符合标准。

调查人员:共三人(张杨,洪庆仁,陈海涛)。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

我们组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收回53份,其中男生填写29份,女生填写24份。调查问卷共有十二个选择题,一个简答题(具体调查问卷请见附表ⅰ)。以下是调查数据统计。1、75%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一般,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2、42﹪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并且认为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但是有56﹪的同学却认为自己基本是诚信的人,要看情况而定。

3、关于诚信问题34﹪的同学认为很重视,63﹪的同学认为只是一般关心。

4、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51﹪同学把诚信问题看得比较重,但诚信问题不是决定条件。

5、在关于是否经常对朋友说谎的问题中,82﹪是偶尔,12﹪是经常的,还有33﹪是从不对朋友说谎。6、75﹪的同学都会在平时考试中作弊,45﹪的同学从不作弊,21﹪的同学经常作弊。

7、在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问题中,94﹪的同学认为应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8、有88﹪的同学认为目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社会风气,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是自我意识太差。

9、关于学杂费或者贫困补助62﹪的同学会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大肆渲染,33﹪的同学会基本上照实说。10、98.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学校有必要为每位同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11、5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的论文写作都是引用资料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自己写的。

12、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自律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政府对大学生诚信观方面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缺乏等。

因此,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认为自身这个群体诚信方面较为缺失。我认为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要从最基本的教育做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四、原因分析

1、历史积淀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历史根源。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封建制度专制下,剥削阶级贪图享受的思想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加之历史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俗语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扭曲。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无真实则无诚信。因此,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确实还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且这种影响还具有“世袭”的趋势。

2、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失信成本偏底则是最直接原因。“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被运用与人际关系中,效率的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人们评价一切的准则。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的惟利是图,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公德心淡漠和行为方式失范,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被物质化、功利化。这种现象存在于社会的广泛领域。从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掠产品冲斥市场、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浮夸虚报;从教育界的教师不安心教书、搞第二职业,领导只讲不做、失信于师生到学生考试时的替考、作弊等等。这些失信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很大的收益,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失信者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守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消极现象极大地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有无所适从之势,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的滑坡。

3、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首先,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工程中的主题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动,而不善于形成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以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其次,在评价机制上,存在着重知轻德的现象,把道德简单地用各种数据来量化衡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造成“老实人吃亏”的后果。这种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一些误导,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从学生考试作弊到偷盗自行车屡屡得手,从学生综合测评作假到后勤采购“黑心棉”事件的屡屡得逞,所有这些虚假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加剧了诚信缺失的泛滥。再次,高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给大学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机。高校中的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决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学院乃至本年级的重大决策、诸如重要学生干部的任用事项、综合测评的依据、学生入党、保送研究生的程序等等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少数人决定重大决策的事情在学生中经常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特别密切的职能部门,存在着严重的工作无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实施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诚信缺失学生的侥幸心理。

4、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失信现象处处可见,从高官受贿贪污落马,食品问题毒害劳苦百姓,再到学术论文抄袭,招生黑幕等等。大学生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各领域的失信现象间接的导致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扭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受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影响的占大多少数占到92.5%,社会的不良风气,追逐名权功利的思想在危害着我们这一代大学生。

5、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这种原因在大学生中占到75%,在思想与行动中的高度不统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6、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更是百般的溺爱,家长对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上缺乏教育,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五、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

1、大力加强大学教师诚信道德教育,使得他们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的模仿,起积极的引导作用。每个老师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学校中,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是十分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教师必须第一个站在前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作为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学生,就会真正地把诚信作为自己一门必修课,把自己塑造成诚实守信的当代大学生。

2、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仅仅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诚信评价制度和相应规范。

首先,要建立道德约束惩罚制度。要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对学习态度、责任、义务都可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定。从制度着手进行诚信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以制度化后的具体准则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道德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其次,要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行为特点,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对其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

再次,要设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诚信系统,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学校将大学生个人诚信信息包括身份证、户籍、基本经历、助学贷款、社会保险、信用简史、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建立档案。作为大学生的一份宝贵的个人资源,个人诚信档案可以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这会使大学生自觉地去珍惜、维护它,努力地构建诚实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六、总结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李嘉诚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由此可见,自古而今,诚信始终我们所崇尚所器重的一种珍贵品质。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基,经商之魂。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如今,在生产力的齿轮飞速转动的时代,诚信有时却以种种原因种种方式被我们放在了不易觉察的角落。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保证,我们理应加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较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失信现象、失信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七、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诚信乃做人之根基)。2010(6)

2、[期刊文章]-----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之报告。2008(3)

3、[网上书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2011(12)篇三: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诚信调研报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对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共回收问卷20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看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诚信的遵守情况等。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在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60%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35%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60%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50%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4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视情况而定。

理想层面与现实操作,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的遵守,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诚信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操守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并没有充分体现,即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诚信作为对他人的品质要求体现得较强烈,而作为自己的道德实践则较差,即对别人要求什么与自己做到了什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遵守诚信,不少学生的做法是“视情况而定”。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偿还要求是苛刻的、难以理解的。这说明很多同学并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契约,而更多地看作国家的一种资助。诚然,国家助学贷款有资助的性质,但贷款首先是作为一种契约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履行。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70%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30%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可见,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遵守诚信的原则来对待此事。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80%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20%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或者能拖就拖。

虽然诚信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义务,但道德义务的实现并不单纯依赖于道德本身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外在的约束机制来调整和控制这种道德价值的取向。在一个法制昌明的社会,诚信体系之所以健全是由于制度对诚信的反面——不诚信的约束力太强大了。一个人完全置道德义务于不顾,他无法承受违反这种道德义务所要面临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因此,在很多问题上,对契约的遵守本身就能够保障道德的实现。

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作为一种品质,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55%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3个题目看,一半以上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采取“折衷”态度,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正确性。换言之,面对择业,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相对于诚信的遵守,适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可能更重要,这时品质不再是绝对的。品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品质在一些我们看似更重要的事物面前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我们是坚持自己的操守还是灵活处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您认为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题中,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认为较多的占25%,认为较少的占46%,认为极少的占10%,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50%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3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0%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50%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60%,偶尔作过弊的占3%,经常作弊的占5%,可见,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对于作弊行为,50%的学生心理上是认同的,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在大学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我们或许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上升到道德的立场来去判断,但考试无疑不能例外,因为至少会涉及到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笔者在与同学座谈时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一个人作弊被发现了,自己感到很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周围人对他的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2

一、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背景介绍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即诚中有信,不诚则不信,信必见其诚。(1)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2)笔者所在单位为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在每栋宿舍楼的进门处设有“诚信驿站”,是一种设立在学生宿舍内部的、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无人看管的自选购物“超市”。“诚信驿站”运营已有两年多,由负责经营的学生进行进货、补货等工作,每个“诚信驿站”都放有专门的“投钱盒”,每个月由经营的学生负责统计自主购买的情况,以查盈亏。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诚信意识现状,了解学校学生对于“诚信驿站”运营方式的看法和态度,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问卷758份,回收率达94.8%。统计后发现,共有716份问卷全部作答,问卷有效率达89.5%。共包含十个问题:

1.是否认可“诚信驿站”这种经营模式?

2.是否会经常使用到“诚信驿站”?

3.当独自购买物品的时候是否存在不付款的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如有请说明大概的次数。

4.当发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情况后,是否会与同学及室友进行分享?请写明原因。

5.是否会因为没付款或者少付款而产生愧疚感?

6.是否出现过因没有零钱而多付款的现象?

7.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哪个时间段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出现的比较多?

8.在你经济较拮据的情况下,减少铺货量是否会影响对“诚信驿站”的使用次数?

9.减少铺货量是否会让你反省是由于自己的没有付款或者少付款而造成“诚信驿站”的亏本,进而减少铺货?

10.你所认识的同学中是否存在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如有,你是否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结果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71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最后,对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分析整理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宿舍内设置“诚信驿站”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诚信驿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仅有少部分同学不置可否或表示反对。约20%的同学曾经出现过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在这些同学中,又有近一半以上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们相互熟悉程度并不高,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现象较多的原因。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不付款和少付款现象都集中于学期末这个阶段。为印证这个想法,笔者又从“诚信驿站”的经营者处得到2014—2015学年收入情况:

2014—2015学年,无论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在学期初,“诚信驿站”都处于大幅盈利状态,这表明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初的两个月生活费是很充裕的,且有部分学生购买物品时不计较价钱,忽略了应找回的零钱。到了学期中的第三个月左右,我们发现截止此时,“诚信驿站”还是处于盈利或者平衡状态,但是盈利额度明显要小于学期初的两个月。但是,到了学期末的第四及第五月,我们发现“诚信驿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即“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整体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即学期初,学生普遍生活费较充裕,花钱大多不计小节;到了学期中,此时学费已上缴,学生的生活费整体还算充裕,相比学期初,生活水平还是有一部分下降,因此“诚信驿站”还是处于一定的盈利状态。相比于下学期,上学期的情况却会明显好转,究其原因,部分同学在上学期会陆续收到一部分奖学金,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生活费亏空。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我们可以看出“诚信驿站”处于明显的亏损状态,即不付款及少付款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彼时正处于期末状态,学生的大部分消费支出集中在聚会和车票上,因此可用余额并不如学期初及学期中那样充裕,具体则表现在“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上。

为验证以上假设,笔者与“诚信驿站”经营者选取三个宿舍,对2015—2016学年上学期“诚信驿站”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其中甲宿舍,采用增加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月的铺货量,并减少学期末两个月的铺货量的方法;乙宿舍,保持整体铺货量与2015—2015学年相一致,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诚信意识的宣传工作,如在宿舍楼入口处设置“我诚信,我骄傲”活动,加强微信、QQ、贴吧等网络舆论宣传等;丙宿舍,对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的铺货量保持与2014—2015学年一致,为判断学生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笔者在丙宿舍“诚信驿站”处设置了监控开启的提示。

一学期后,笔者从“诚信驿站”经营者出得到以下甲,乙,丙三个宿舍的营收情况:

我们发现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宿舍的营收状况与2014—2015学年的情况相似,都处于盈利状态。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对于甲宿舍,由于笔者减少了铺货量,导致诚信驿站所供应商品部不足,学生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因此并未出现如2014—2015学年般的较大亏损,但是学生普遍对甲宿舍减少学期末“诚信驿站”铺货量表示不满,普遍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反观乙宿舍,我们发现学期末同样未出现较大的亏损,亏损额度与甲宿舍相当,由此可见,加强诚信意识宣传对学生是有明显作用的,且相比于甲宿舍减少铺货量的做法,乙宿舍的做法获得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关于丙宿舍,我们发现,不论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其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都与2014—2015学年“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相似,因此我们发现学生的熟悉程度并不会对“诚信驿站”的营收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宿舍设置“诚信驿站”,通过多渠道的加强诚信意识等宣传教育,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诚信驿站”的亏损程度,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措施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诚信对一个学生、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诚信意识教育,是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育人的重要思考,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是为了找到切实有效的培育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一)以“舆论宣传”为手段,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

舆论代表多数人的心理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行为准则,并用主流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高校以“舆论宣传”为手段,通过日常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广泛的网络舆论宣传等,努力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让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以“诚信驿站”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要以“舆论宣传”为手段,但也要落在具体的载体上,才能得以有效的延伸。高校可以开展如“诚信驿站”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如诚信宣誓、主题演讲、诚信故事征文、团体辩论赛等活动,在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提高大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让所有大学生更加关注诚信、重视诚信、思考诚信,让高校校园成为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培育的重要平台。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定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在诚信教育的问题上,应当做到以教育引导为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等,在诚信教育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制度建设的推进将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3)可以在高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制度,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等相联系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具有长效机制。

摘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令人担忧,伪造贫困身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频有发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及诚信观一再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诚信是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问题,诚信的品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状况及诚信观培育更加值得关注。笔者以所在学校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诚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

参考文献

[1]韩娜.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

[2]王占文.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东阳.国内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4]滕静.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5]左旭乾,石琛琛,李韶宏,刘佳.基于“诚信驿站”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研究[J].才智,2015(12):30.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3

一、学生道德诚信现状

绝大部分大学生希望自己生活在诚实守信的环境里。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你是否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回答“是”的占94%,同时承认“校园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占51%,并且认为他人的诚信度一般的占67%,与人交往看重对方的诚信程度占77%。可见,大学生希望别人对自己能够诚信,而自己不想因为诚信而失去任何利益及荣誉。

学习方面道德失信的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运行实践不诚实;备课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内容不诚实;旷课,公开课作假、学术抄袭。某高校调查所知,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有10次以上旷课经历的占42.3%,有抄袭别人作业的占48.65%,有抄袭别人论文5次经历以上的占21.67%;并且在考试时挖空心思作弊,考场夹带,偷看他人试题答案,找人替考,找老师开后门要分数,为社会上的考试充当“枪手”等等[2]。

生活方面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欺骗与利用。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诚信教育正面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种情况:认为是家庭的占47%、社会26%、学校24%、先进个人事迹0.8%,有时因为对先进个人事迹宣传夸张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诚信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现实73.4%、学校教育的反差占20%、家庭环境占13%。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对一个人诚信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社会上各种虚假广告、推销等各种不诚信现象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助学贷款是国家针对大学生的一项资助政策,目前存在贷款不还的现象。对贷款不还的调查结果是91%的同学认为“我会如约还贷”,0.5%的同学可能不还,9.5%的同学到时再看看;调查显示41%的同学无故拖欠学费。事实上,学生拖欠学费或贷款也是道德失信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状况使国家资助贷款政策实施相当艰难。

二、影响大学生道德诚信的致因

1.内在因素

首先,大学生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失调,加上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诱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迷失,从而只追求个人名利得失,很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捏造假证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比别人高得多的利益,造成了极不公平的竞争,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诚信的缺失一是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二是因为追求诚信的代价过高[3],这样纵容了不诚信行为。某高校对1000余名学生的一份关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状况问卷中显示,分别有四分之一和四成以上的学生,并不认为偿还贷款和无故拖欠学费现象关乎道德和个人信用[4]。就该校某个学院调查结果表明,41%同学没有缴费,21%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缴费,20%的大学生无故拖欠学费,花销过大而超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费能拖就拖,老实人吃亏。

当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讲诚信的主要原因:虚荣心占34%,希望能在父母、朋友面前有个好印象,过分追求荣誉、渴望成功而抱着侥幸心理[5];从众随大流占36%;逆反心理,老师不认可越要违反占10%;恐惧心理,害怕诚信会得不到所希望占20%。

2.外在因素

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道德诚信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现实”的赞同率是73%,社会与学校没有健全必要的诚信监督、惩罚机制,少数同学利用欺骗手段获取高待遇、高地位被认为是能力的体现。这样给诚实守信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使更多的“老实人”去效仿。而对于失信的惩罚,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对诚信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忽视实际,63.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与道德诚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及人文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修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的偏差,家长应从早从小培养道德诚信,提高个人素养。

三、 提高大学生道德诚信的途径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为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高校十分重视学校的诚信教育并且建立一套完备的诚信体系: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一系列诚信教育的政策与措施以及司法原则,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以教育为目的在高校中进行诚信教育。比如美国高校非常重视诚信教育,不仅进行诚信教育与培训,并且制定相关的政策(荣誉守则制度、判例法)予以保障,有关资料显示,98.3%的美国大学制定了校内诚信政策。

在我国,大学生道德诚信一直贯穿在学生的自我修养或道德舆论中,而没有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凸现,这种不容乐观的道德诚信光靠大学生的修养是很难得到很大的改善。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一切有利的契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度。综合本次调查中开放问卷的建设性意见,参照英、美、法、德、日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道德诚信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校有公开透明的行政制度;教师能言传身教,以德服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良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规范教师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其道德诚信的自觉性得到培养。

其次,高校诚信立法。调查结果表明77.8%的大学生主张诚信立法,11.2%的学生不主张立法,还有0.3%的学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同时有11.5%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诚信立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校规中引入了“诚信誓言”,每一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订诚信誓言,作出不剽窃、不作弊、不把互联网下载的资料化为己有等等保证,并承诺若不能信守诺言,甘愿承受一系列相关惩罚[6],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7],并伴随终生。大学生考试舞弊取消其助学贷款的资格及评奖评优的资格,建立一系列道德诚信管理、监督机制;在高校建立和完善教育、记录、评价、反馈与再教育为一体的诚信教育机制[5],对道德诚信进行立法;建立评价机制并且记录档案,反馈到各个部门。目前道德诚信的反馈不是很畅通,监控力度不严,道德失信的学生应该得到相应的谴责与惩罚,形成严格的校纪校规,明确道德诚信准则,并加大宣传的力度。当然我国高校进行诚信立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却是迫不及待的,高校辅导员为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评奖、评优、助学贷款、单位政审等等的标准。

最后,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利用班会以及团组织生活会进行民主、爱心和责任感的教育与交流,使学生之间进行真实的感情交流;采取榜样、践行、及时批评与表扬,尤其是课堂上的作业与论文的诚信进行表扬,注意学生道德诚信的培养;诚信教育与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使诚信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尤其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融合道德诚信的美德;加强诚信研究、讲座、活动及监督,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苟朝莉.“信用”≠“诚信”———信用与诚信辨析刍议[J].经济师,2005(12).

[2]吴磊,刘建荣.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4(10).

[3]万清祥.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4]潘秀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高教论坛,2004(2).

[5]李春生.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2).

[6]王诺译.美国大学引入“诚信誓言”.世界博览,第六期.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 篇4

各位同学:你们好!本调查问卷仅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仅供科学研究之用。由于各人的情况不同,任何选择都是可能的,答案无正确错误之分,调查采取匿名形式,对个人隐私绝对保密。希望您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将选项填入括号或者选项上打√即可)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单选题——您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E 其他

()3.单选题——你觉得在当今社会诚信重要吗?*

A 是B 否C 不确定

()4.请您给自己的诚信状况打一个分数,满分一百分

A 80~100B 60~80C 40~60D 40以下

()5.您考试有过作弊吗?*

A 经常作弊

B偶尔作弊

C 心动但未行动

D 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6.如果同学们在考试中作弊,您认为原因是:*

A 可以拿高学分,获得奖学金

B 不作弊就会不及格

C 认为大学生不应该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考试只要通过就行了

D 看比人作弊心里不平衡

()7.如果您要申请学校的助学金或困难补助,您会对您的家境情况:

A 完全照实说B 基本照实说C 大肆渲染

()8.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由银行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并由国家财政给予利息补贴的人民币信誉贷款。可不少学生贷款后并不能按期归还款项,使国家蒙受损失。对于这一现象,您认为:

A 这是个人信用问题,有借必有还,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B 不太清楚

C 是国家发放的补助,不还可以理解

D 还款程序过于复杂导致该现象

()9.您认为自己在哪些问题上做到诚信最困难?*

A 谎言可以保护自身利益时

B 指出他人缺点时

C 涉及到自己或他人的隐私时

D 其他

()10.你认为真正的诚信应该表现在哪方面?*

A 表现在言语上,平时要多向同学传输诚信的思想

B 诚信应该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

C 诚信是一种素质,一个人是否诚信并不是表面就能体现

D 其他

()11.您认为诚信给自己带来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A 得到别人的认可

B 对别人的承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C 影响其他人,使自己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12.当诚信使你的利益遭到损失时,你会如何选择?

A维护诚信B 无可奈何C 采用其相同的行为施予在其他人身上

()13.您认为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多选)

A 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B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C 开展宣传教育

D 加强舆论监督

()14.您认为,造成现在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 受社会的不良风气,追逐名权的功利色彩影响

B 缺少宣传和教育

C 自身诚信意识的缺乏

D 道德的约束力始终不及法律的强制力

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5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发展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为了了解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我收集了网上关于诚信的调查问卷对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进行分析。

一、诚信期望较高,但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家都愿意将诚信与为人、品质等联系起来,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在问及“诚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时,49.6%的人认为作用很大,93.9%的人认为应该在现代社会继续提倡诚信道德。数据表明,人们对诚信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但是人们对诚信的认识未能贯彻落实到生活细节之中,诚信行为受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明显。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仅有26.1%的人会“在繁华的大街上,交警不在时闯红灯”,但是“在小街口,四周无人时闯红灯”的人比例则上升到了48.3%。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反映出人们诚信与否因时因地而转移,诚信认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律意识。

二、诚信评价存在双重标准。

对人与对己的评价标准不同,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据调查,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94.4%的人十分看重或比较看重对方的诚信意识,但是绝大多数自己却不能做到时时事事讲诚信;在对周围人和自己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价时,对自己诚信状况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周围同学的满意度;虽然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失信行为十分反感,但是在自己身边的朋友发生不诚信行为时,有近三成的人会“考虑到友情或亲情予以原谅”。对人与对己的两套评价体系,反映出人们普遍缺乏一种统一的诚信道德标准,对诚信也缺乏实质性的认同。

三、利益关系成为决定诚信与否的一种尺度。

这个是在一所高校中做的诚信调查,“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费或困难补助,你会如实汇报你的家境吗?”58.2%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38.1%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稍微渲染困难程度”,还有3.7%的学生选择的是“大肆渲染困难程度”。在我们所列的日常生活中最不诚信行为的选项中,回答结果显示依次是,“学校里检到钱包把钱花掉,把证件秘密的归还失主”、“论文大量摘抄他人成果,不注明出处”、“收到100元假币时,尽力把它用出去”以及“若无其事收下店主多找的钱”等。学生在对诚信行为的认识还较多的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并且在非正当利益垂手可得的时候,大家的诚信意识十分薄弱。

从上述对人们诚信状况的调查中,社会环境和个人自身原因两方面都对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有很大影响。一方面,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及教育形式表面化,使部分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效率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评价一切的尺度,因而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长期缺乏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和框架,德育的系统性较差,缺乏有效衔接,德育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其收效甚微。另一方面,部分人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局限性,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在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诱导下,诚信观念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针对当今社会人们的诚信道德现状,我们需要法制与德治双管齐下,坚持制度环境他律与教育活动自律相结合,相辅相成。而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更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也不忘为自己的亲友、身边的人们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诚信充满每一个角落。

财经系09级11班

姓名:裴莹权

学号:091122

电话:***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篇6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 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枪 手”,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 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

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发布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 污受 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 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

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切实加强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

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领导重视是加强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首先,要立足高校的职能进一步认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的观念,明确加强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要抓好诚信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重要的是,高校领导要加强自身诚信修养,成为诚信的表率。

2、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认真、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加强自身在教书、科研、工作、生活中的诚信修养,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

3、青年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拥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诚信理论,具备明确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诚信的理论知识,把诚信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二)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突出丰富多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如不同年级、不同系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公益签名活动、诚信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剧社活动等;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学校统一组织、院系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联合组织等。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不仅要在校园内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走向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有效途径。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高校纷纷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对规范大学生诚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全校、甚至全社会都对此有所了解。其次,建立诚信档案要科学化、规范化。诚信档案建立要形成体系。

3、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医疗保险,大学生,诚信教育

近年来, 国内有近30所高校相继开设医疗保险专业, 目前已有8届超过千余名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通过对国内最早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的几所大学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四类毕业去向中以商业保险机构比重最大,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保险业由于特殊职业需要, 对从业人员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保险行业工作, 成为保险业的新生力量, 对诚信教育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某大学医疗保险专业1997级至2007级十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7份, 有效回收率为94.8%。其中男生134人 (56.5%) , 女生103人 (43.5%) 。

1.3 研究内容。

参考国内高校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诚信调查表》, 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两份, 调查表一是调查学生的诚信概念认知与诚信态度;调查表二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生活、经济、工作、交友、网络等诚信缺失问题, 采用五级记分制。

1.4 资料统计。

运用Excel2003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

我们从道德、法律、制度、经济和市场五个层面了解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 每个层面有两个答案。从表1可看出: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较多停留在道德、制度和法律层面, 其经济、市场层面的诚信概念还较淡薄, 最高的诚信道德层面概念比例分别为90.3%和77.6%, 而最低的诚信市场层面概念比例只有10.5%和9.3%。值得注意的是本题设计为多选, 其实每一选项均是对诚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概括, 全选的学生只有12人, 只占有效问卷的5.1%。

2.2 大学生整体诚信状况。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状况一般, 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回答“一般”为63.7%, 占大多数;“很好”与“较好”频率之和为14.7%, 较“较差”与“很差”频率之和 (21.6%) 低7个百分点, 表明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状况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认同 (评价以一般、较差为主) , 自我的诚信迷失情况值得我们关注。见表2。

2.3 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医疗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对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持认同态度, 有90.7%的同学表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只有3.4%的同学表示没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60名毕业生全部回答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说明大学生结合就业体会, 认识到基于保险行业对诚信的高要求, 保险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专门的行业诚信教育。见表3。

2.4 不同年级的诚信缺失选择。

把诚信缺失偶尔发生与经常发生放在一起看作已经发生, 从表4可看出:一年级的诚信缺失主要集中在学习不诚信, 以考试作弊和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为常见;二年级的诚信缺失主要集中在学习不诚信和生活不诚信, 以考试作弊、课堂作业抄袭、假借各种理由请假、寝室内偷用电器为常见, 网络道德虚拟排序上升;三年级考试作弊现象最严重, 同时许多学生沉迷网络, 网络道德虚拟排序第二, 交友不诚信的比例也较其它年级高, 最值得我们关注;四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实习和就业, 工作不诚信最严重, 主要表现为实习期间擅自离岗、求职自荐材料注水、面试时浮夸陈词等;毕业生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诚信, 不少同学反映因在校期间上网不普及, 网络道德虚拟现象不明显。

3讨论与建议

3.1

调查中显示医疗保险专业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与国内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相比, 同样存在诚信概念认知不足、诚信素养不高、对自身群体诚信状况不认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等许多问题[2,3]。但结合随机个别访谈表明,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他们积极认同诚信的重要性, 对社会和校园内各种不诚信的行为深恶痛绝, 希望拥有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尤其是60名已毕业的大学生全部认可, 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对诚信教育的高度重视。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符合特定社会领域的需要, 是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的目的与核心[4]。医疗保险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 相对于保险行业对诚信的高要求而言, 保险专业的大学生理应在诚信方面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要实现这一目标, 学校应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 配合德育教育,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做好大学生将来到用人单位后的诚信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发挥高校在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中的积极作用。

3.2

大学生对诚信概念的认知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较多停留在道德、制度和法律层面, 其经济、市场层面的诚信概念还较淡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其中学校诚信教育不够是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学者查理德·T·德乔治对“诚信”如下解释:诚信是时时处处使自身行为符合道德原理与规范[5]。而这种道德原理与规范无疑是具有时代性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诚信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多年来我们只把“诚实守信”当作道德、法律规范教育, 忽视了诚信的经济观和市场观的传输, 致使大学生对诚信整体概念认识淡薄, 为此要尽快树立科学诚信观, 采取灵活多样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法, 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的诚信认识。

3.3

调查中反映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诚信缺失的选择具有一定规律性:一年级情况最好;考试作弊现象及网络道德虚拟随年级递增而加重, 三年级表现尤为明显;四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实习和就业, 工作不诚信最严重。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人生课题, 实施诚信教育更要针对不同的思想成长过程, 采取不同的培养定位。因此建议:一年级阶段主要是认知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解决的是稳定专业思想, 适应大学生活, 诚实面对学校管理, 诚实展现自我。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 上好诚信教育第一课, 严把诚信教育关, 尽可能避免诚信缺失现象进一步恶化。二、三年级阶段, 主要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提倡公平竞争, 杜绝作弊, 赋予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诚实评价自我, 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逐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同时学校以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为契机, 作好诚信教育, 避免学生沉迷网络以及交友时持游戏态度、逢场作戏、未婚同居等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毕业阶段, 是平时诚信教育的持续和深入, 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讲信用、会合作, 诚实推荐自己,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詹长春, 周绿林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积极完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6) .

[2]何树华.大学生诚信状况剖析及诚信教育对策[J].高教探索, 2005; (4) .

[3]陈晓辉, 高超等.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2) .

[4]汤质如, 胡志等.医疗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 .

中职学生诚信培育调查 篇8

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中职生诚信教育的启示研究”(编号:14115)研究成果

正確分析并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开展中职学生诚信培育的前提。笔者通过对在赣州卫生学校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的汇总分析,得出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的主要成效

1.形成了一定的诚信培育理念

随着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赣州卫生学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加大了对诚信培育的关注力度,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加强中职生诚信培育,具体表现在一下几点:首先,学校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均为思政专业或心理学专业毕业,能够在德育课教学中很好的开展诚信培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诚信品质培养等方面专题讲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通过访谈得知,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一致认为诚信品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德育课及其他课程教学中应不断渗透。

2.奠定了较好的诚信培育基础。

笔者在对班主任和学生的访谈中得出,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做到以诚相待。问卷调查显示,78%的同学能够在“多数情况下”对同学以诚相待。76%的同学认为家长对自己诚信养成非常重视,74%的同学认为赣州卫生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诚信养成,并对学生的诚信培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提到“当今社会诚信意识出现滑坡现象,你对这个问题这么看”时,76%的学生认为对社会诚信意识加强“有信心”。由此可见,赣州卫生学校奠定了较好的诚信培育基础。

3.养成了良好的诚信习惯

近几年学校的诚信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诚信行为的事例也经常出现。通过访谈得出,在经济交往中,大部分同学能信守承诺,借同学的钱基本都能够及时归还,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归还的也会主动说明原因,得到同学的谅解,有能力时按时归还;对学校图书等公共物品也基本能够及时归还,如果不小心弄丢,会主动说明情况并赔偿损失。

二、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笔者发现,赣州卫生学校学生的诚信品德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反思和加强的地方还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诚信观念淡薄

从表2反映出,有5%的学生平时并没有注重自己诚信养成,诚信意识淡化。访谈数据反映出,有24%的学生谈到“当今社会诚信意识出现滑坡现象”时,认为提升社会诚信度“信心比较小”;有20%的学生对古今中外诚信的典故知之甚少。更令人担忧的是, 40%的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失信行为“习以为常”,32%的学生表示了“无可奈何”,10%的学生表示遇到失信行为时“不加理睬”。所以,诚信观念并没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在遇到具体事情时,学生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诚信观念。

2.学习诚信缺失较为普遍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恰恰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诚信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习诚信问题上,主要表现在考试舞弊和作业抄袭上。

3.个别同学经济诚信缺失

笔者自入校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个人的工作经历中及对个别班主任进行访谈中得知,也曾有个别学生因为借钱不还引发矛盾。更严重的是借用物品不还现象更为普遍。在对学校图书馆采编流通的老师进行访谈中得知,不能按时归还书籍的现象时有发生,每年学校的毕业生也存在不能及时归还所借书籍的现象,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经济失信行为曾多次发生在同一个学生身上,说明个别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诚信的坏习惯,对经济失信不以为然。

三、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环境影响,又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急功近利,也有轻视个人诚信养成,还有制度的缺乏。基于对赣州卫生学校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得出赣州卫生学校诚信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诚信培育制度的缺陷

第一,教育制度的缺陷。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从小到大都把讲德育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往往是“死记硬背”,分数上见分晓,最终没有起到德育育人的作用。小学、中学老师紧紧把德育理论灌输给学生,缺乏适当的引导。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的培育中,过分强调“一技之长”,重才轻德。

第二,教师诚信的缺失。“学高身正”是对教师的美誉,但当今社会,教师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能够时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教师数量有限。部分教师在学生眼里并没有威信,讲起道理滔滔不绝,做起事来又是另一番景象,故而对教师的教育持有怀疑的态度。

2.中职学校诚信评价机制的欠缺

完善的诚信管理及诚信制度保障诚信道德的实施。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诚信制度,但在我国,诚信评价机制还处在萌芽阶段,由此导致诚信观念在社会上得不到必要的认可,一些值得宣传的践行诚信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把诚信等同于“傻”。另外,一些不守诚信的人却从失信中获得利益,并使失信行为愈演愈烈,甚至严重影响身边的人。学生从小到大,直到进入职业学校,都没有受到评价机制的制约。致使失信者觉得失信后并没有受到惩罚,相反获得了一定的利益,这就使失信者不会就此收手,导致失信行为愈演愈烈。因此通过机制来为“诚信培育”提供保障,是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急需思考的问题。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一,社会诚信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随之而建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与计划经济时期大相径庭,之前的一系列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已不复存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还处在不完善阶段,特别体现在诚信方面,媒体对于社会上失信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信息充斥着正反两方面的评论,这种信息的广泛传播,对于价值观还处在养成阶段的中职生影响巨大。

上一篇:就业协议书注意事项下一篇:高考古诗鉴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