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精选8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篇1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问卷
﹛您是: 男□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1,您认为自己是否诚信?A是 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B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C诚信与我无关D其他(请填空
2,您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诚信情况?A很好,不值得担忧B一般,不诚信
只是个别行为C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行为D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3,您对诚信问题?A很重视B 一般关心C无所谓D 其他__________(请填空)4,和他人交往时,是您否看重对方的诚信?A十分看重,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B比较重视 ,但不是决定条件C无所谓,大家开心即可D其他_________(请填空)5,您是否经常对您的朋友说谎?A经常B偶尔C从不
6,平时考试时有作弊的习惯吗?A.经常有B.偶尔有C.没有
7,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多选/填空】
A.大力弘扬诚信之风B.建立个人诚信档案C.开展诚信讲座D.领导家长以身作则8,您认为,造成目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A、社会风气造成的B、缺少宣传和教育C、社会上没有诚实守信观念D、自我意识太差
9,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您会对您的家境情况?
A.如实说B.大肆渲染C.基本上照实说,稍微有点渲染
10,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在学校里建立“个人诚信档案”?A没有必要,完全属于作秀行为
B有必要,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约束其行为C无所谓,可有可无D其他
11,大学期间很多科目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写论文,您作为学生通常是?(单选题)
A全部个人完成B大部分自己写,只引用少量资料中的语段C大量引用资料
中的语段D用别人的文章拼凑E直接抄一遍
12,你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多项选)*
A.自律力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B.家庭教育的缺乏,家长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
到家里,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C.学校教育的漏洞,学校专注于学业的学习,忽略
了学生的人生观培养D.社会上拜金主义,钱权主义等恶习陋习风气严重E.政府对大学生诚信观方面重视不够
13,您对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有何建议和意见?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篇2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座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其中“问卷调查法”是主要的方法。本调查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放问卷6000份, 收回5650份, 有效回收率94.1℅。样本的分布, 男女比例、学科比例、年级比例接近1∶1。
(二)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诚信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在调查中, “曾经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28.5%, 接近三分之一;“有过作弊想法, 但未付诸行动”的学生占36.6%;“经常作弊”的占3%。而且, 80.9%的学生认为学生作弊的原因“为了及格”, 所以,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动机, 很多大学生“为了及格”要去作弊, 而且, 作弊队伍在不断“壮大”, 33%的学生认为“别人作弊, 我不作弊吃亏”。
2. 助学贷款不守合同
当被问到“如果您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将来会被所有金融机构共享, 是否会对您的还贷意愿产生影响”时, 只有一半的人表示“一定会履约还款”, 而40%的学生表示“尽可能”还款。“尽可能”一词反映出了大学生存在着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按时还款的心理, 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还没有把诚信作为一项根本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3. 学术作假
在撰写论文时有22.4%的学生写论文时会选择“拼凑现有论文”。对于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曾因剽窃论文被开除的事件, 只有72.2%的人认为“做法合理”, 而其他的学生, 有的认为“没必要, 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 有的认为“惩罚过分, 一篇论文作假并不能代表其学术水平”。
4. 求职就业中诚信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一些学生为在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 在自己的个人履历表上耍小聪明, 夸大优势。为了填写一份重要的简历, 40.4%的学生会“如实填写”, 57.5%的学生会“略加夸大”的在简历中多添加闪光点, 而还有将近2%的人要“随意夸大, 不管那么多”。为了与一个条件更优越的单位签约, 有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视情况而定”, 只有39.6%的学生选择“遵守合同, 选择先签约单位”。
5. 恋爱动机不纯
有62.4%的学生选择了“弥补内心空虚, 寻找精神寄托”, 而只有15.2%的学生选择“出于真心”, 看来, 大学生对校园中的恋爱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恋爱价值观, 抱有一种“玩玩看”的、不诚信的恋爱态度。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 完善各种体制, 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 要打造一个诚信政府。讲求诚信应该从政府做起, 以政府的率先垂范, 来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讲求诚信的风气。没有守信的政府, 便不可能有守信的公民;没有一个信用政府, 便不可能建设一个信用社会。其次,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这里, 制度建设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 信用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商业化, 个人、企业、政府信用评估监督机制的建立, 也包括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再次, 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二) 营造诚信校园, 培养诚信意识
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的学习场所, 学校的教育、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 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 把诚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首先,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教学中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比重和内容, 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学习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 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 要从教师抓起。教师在诚信教育中, 要做表率和楷模, “言必信, 行必果”,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用良好的道德形象, 为大学生塑造一个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再次, 要结合学校实际, 运用多种形式, 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 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 建立诚信档案, 规范诚信建设
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的一部分,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对于培养他们诚信观念, 规范其诚信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问到“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时, 有56.6%的学生选择了“给每个人建立诚信档案”, 所以, 大部分学生还是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认可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并将诚信情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相结合, 有助于他们自觉的确立诚信目标、体验自尊、增强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M].本书编写组.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 3
[3]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J].外交学院学报, 2004 (6)
[4]王书贤.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探讨[J].基础理论研讨, 2006 (2)
大学生诚信观现状及问题调查 篇3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并已影响到了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和大学生学习生活。为此,围绕学习诚信和经济诚信两方面内容,笔者在201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人才项目实施情况调查与改进措施研究”资助下,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诚信观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调查问卷共2000份,有效问卷共收回1923份,有效回收率96%。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大学生诚信观亟待进一步引导、规范。
大学生学习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在学校各类作业完成中的失信现象普遍 针对“平时作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三项内容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平日的作业,超过33%的大学生会“自主完成”,有57%的受访大学生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基本上抄”的只有9%,“不作或全抄”的占1%;对于平日要完成的论文,“自主完成”的占了49%,有30%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有13%选择“网上下载,拼接”,选择“找人代写”的也达到了8%;关于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方面,60%的大学生会“并尊重事实结论”,30%的受访学生会“象征性地做,然后编结论”,“网上内容东拼西凑”的有9%,“会完全抄袭”的占1%。
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考核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考试问题上的表现,更能深刻地说明学生学习的诚信度。对于考试作弊,57%的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不会作弊,17%的人坦承曾经偶尔作弊过,还有3%的人觉得必要时可能尝试作弊。23%的人自己不作弊,然而还是对于考试作弊持有宽容的态度,而表示必要时可能作弊的同学,则是考试的潜在作弊者。
在大学里,作业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如果考试和作业都无法诚信,那么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被老师发现了,本人会感到非常羞愧,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是那么的严重,周围人都表示理解。换一句话说,对大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方法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成为一种风气,逐渐受到大家的宽容和理解时,这代表着大学生在诚信上走下坡路。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并没有较强的认识,也没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修养。我们可以推断出大学生的诚信并没有普及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却表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大学生表现出较一种强烈的渴望心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好多大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心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诚信作为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强的契约意识,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就无法得到保障。说到底,诚信是如何对待他人、同时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他人的态度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对自己进行评价,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实际的操作情况来分析。
大学生经济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经济诚信是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和守信情况。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以下这些现象。
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且比较纵容 对于部分学生虚报家庭情况获取国家助学贷款或资助的情况,有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聪明行为;45%的大学生认为这个现象普遍存在;40%的大学生体谅这是少数人的无奈之举,不会举报;13%的大学生坚决抵制,并表示发现一定会举报。
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诚信度调查 对于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或透支到一定限额后弃之不用的情况,13%的人认为这是聪明行为,自己正在或者想这么做;57%的人认为这是普遍存在的行为;27%的人将之视为少数人的无奈行为;有5%的人会坚决反对这样的情况。
经济失信问题调查 乘车逃票、借钱不按期归还等传统的经济失信现象在当前情况下已经逐渐销声匿迹,有61%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这样的现象;31%的大学生认为这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无奈之举,只有8%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比较正常。
对于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学校应当建立经济诚信制度,把学生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学校制度监控范围,建立学生经济诚信档案,对于经济诚信行为予以奖励,加大经济失信的惩罚力度,引导学生做到经济诚信。为避免这类经济失信情况发生,巩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涵养效果,应当完善学校助学体系,维护其公平性和严肃性;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财、消费,把经济失信杜绝在萌芽状态。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得知,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从现实来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大学生诚信行为与诚信认知相脱节、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还存在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等,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成为影响诚信度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心,普及道德自律 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产生和深化对他们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而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参加诚信教育和法律道德,促进知、行、情的相互转化。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责任感较强的大学生,中学时代都当过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学校和教师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了比一般同学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在这种实践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诚信的认识,而且强化了他们履行责任的意志行为,把当干部的荣誉感升华为责任感。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自觉履行诚信义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善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更进一步地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构建诚信校园 我们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评价时要做到教师评、自己评、集体互评等相结合,做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的负责任情况与学生评优、评先、奖贷学金、就业推荐等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责任评价机制的教育引导作用。例如,在校园里,要营造“负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作用,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做到因材施教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除了开设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编发诚信教育手册、开办各类讲座之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生开展相应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通过组织开展“诚信”特色日、诚信演讲、诚信语录等活动,启迪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观念,自觉地按照诚信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诚信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等活动中将诚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做到知行统一,培养诚信品质。
大学生助学贷款及诚信问题调查 篇4
一、引言
我国助学贷款业务自
1999年开办以来,已经历了5年,相关政策经过了3次调整后,助学贷款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广东贫困大学生比例在20%左右。2007年至2013年年底,广东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47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学生1428万人次。其中47.9亿元用于高校学生的资助,共资助180万人次,这种方式帮助许多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目前整个资助体系中有奖学金,还有贷款。根据广东省最新消息。以前每年可申请的贷款是6000元,今年增加到8000元,可用于交学费和住宿费;还有一块是补助,各级财政(包括省财政)给予一次性或者多次补助。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但是广东区域之间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多年来,广东大学生贫困生的比例约20%左右,需要得到资助。在147亿元中,有 47.9亿元用于高校学生的资助,共资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180万人次。目前,广东大学生资助政策涵盖了广东所有高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办理学校所 在地的贷款。
但与此同时,随着助学贷款偿还期的到来,由于借款学生违约率普遍较高,已有100余所高校被银行暂停发放贷款,使得贫困学生上学的“救急钱”—国家助学贷款走入了申贷两难的困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国助学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平均为20%,有些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梅州地区发放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星等调查工具,随机了解大学生关于在校大学生贷款的情况和看法,因为梅州市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广东省的。所以调查结果有一点的代表性。此外还发动珠三角的同学参与调查,结合了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地域性,针对他们对此类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总结分析。
(一)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调查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拓展银行消费信贷领域、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助学贷款由于开展时间短、各方面认识不足,实际执行并不理想。广东省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纷纷被银行叫停,致使助学贷款业务在我国举步维艰。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学生贷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落
二、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以贴息或低息借贷给经济困难学生,鼓励他们完成学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一项政策。但是在调查中显示出了大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危机,部分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的家庭状况证明是虚假的。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甚至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经济困难证明。那些并不贫困的学生获得贷款后,把贷到的款项用于购买奢侈品,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学校贷款名额有限而贷不到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有近40%的受访学生怀疑贷款制度的公平性。由此可见,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审核和评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以及家庭各方面的经济压力。大学生刚毕业面临着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一些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济上明显存在压力,迫使其拖欠贷款不还。
(三)防范、应对的措施
针对调查结果显示的一系列问题,为确保大学生诚信还贷,让助学贷款政策更好地帮助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促进学校,银行与贷款学生三方的良性互动
调查结果表明,有52%的同学认为有些经济困难学生因未得到相关资助信息而不能向老师放映,有47%的受访学生认为贷款的名额非常有限,在争取贷款时甚至感觉这是一种竞争。这说明贷款制度在信息公开和政策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强,应尽快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促进学校,银行与贷款学生三方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
学校应当把提高学生的诚信素质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目标,通过条文或政策性手段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诚信素质,要求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行为规范。建立诚信档案,涵盖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品行说明、信用记录等,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而且,诚信档案进入人事档案,有利于用人单位督促大学生按时偿还国家贷款。
三、严格把关助学贷款申请环节
学校在把关助学贷款申请时,需要做到严谨认真,实际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防止骗贷、情面贷等违贷现象,以提高办学贷款的诚信度。
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问卷 篇5
1.您认为自己是否诚信? A.是 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 B.基本是 视具体情况而定 C.不是 诚信与我无关 2.您对待诚信的问题? A.很重视
B.一般 C.无所谓
3.您身边的人诚信情况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4.您遇到过不讲诚信的事情频率如何? A.经常遇到 B.有时发生 C.从没遇到过
5.对于自己遭到的不讲诚信的问题您会如何处理? A.今后注意小心防范 B.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 C.借助媒体舆论谴责
6.您认为当前社会上最常见的失信现象是? A.购买蔬菜水果时缺斤少两 B.假冒伪劣产品、假钞盛行 C.逃单、逃票、逃税现象频发
7.您认为造成现下不诚信风气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气造成的,大家都这样做我就这样做 B.缺少宣传和教育,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C.机制不健全,诚不诚信又不犯法 8.您觉得社会诚信度如何提升?(可多选)A.个人自律就好 B.家庭和学校加强教育 C.政府建全完善相应制度和法律
9.您对现今商家为了利益而不讲诚信的现象怎么看? A.很重视,应该受到谴责 B.觉得很不对,但并很不关心 C.随便了,这种事见怪不怪 10.您觉得这份调查问卷有意义吗? A.很有意义 B.一般 C.没有意义
大学生诚信观念调查 篇6
诚信,概言之即诚实和信用。诚信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笔者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21份,有效问卷611份。调查对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1、关于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方面:
认为目前社会诚信状况:好的占11.2%;差的占65.4%;无可救药的占6.5%;不清楚的占16.9%。在大学生的心中信用度最高的是父母占78.7%;认为是同学占7.7%;认为是政府的占11%;认为是商家的占3.6%。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占55.2%;基本是占42.1%;不是的占2.9%。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首先,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
其次,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社会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学生认为自己是和基本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占97.1%;仅有2.9%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
2、关于学业方面的诚信问题:
问卷中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作弊占4.9%;偶尔作弊占49.5%;心动但未行动的占29.7%;没想过的占16.9%。对于平时作业的态度:自己独立完成的占56.6%;偶尔抄袭占49.5%;经常抄袭的占6.7%;不完成的占1.5%。对于作弊的原因的调查:认为考差了没有面子的占11.8%;题目不会做时心慌的占30.4%;为了考试及格的占50%;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以获得奖学金的占7.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作弊、抄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大学里,考试、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在校园里大学生们对作弊、抄袭等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抄袭的成本很小,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更重要的是周围同学对这种行为的看法、舆论的宽容,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抄袭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第 1 页
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3、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时,你的选择是:揭露真相占61.7%;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抱希望26.9%;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占11.4%。对不诚信人的态度选择不与交往的占30%;选择内心鄙视,表面应付的占70%。当您拾到别人的东西时,您的态度:想方设法找失主占67.8% ;交给警察或老师的占26.1%;捡来的不拿白不拿占16.2%。你发现商贩正在欺瞒顾客时,悄悄的提醒他不要上当的占57.6%事后到有关部门举报 占18.1%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占18%;挺身而出,揭露真相的占6.3%。自己犯了错误,老师却冤枉其他同学时,心中不安占16.7%;想找老师说明情况占33.9%; 主动承担责任占47.1% ; 窃喜、毁证,觉得同学活该倒霉占2.3%。
调查显示许多选择更多地是出于对自身现实利益的考虑,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可见,多数学生的“诚信”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定,带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4、关于贷款方面诚信问题
在调查问卷“你对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的看法”时,有87.9的学生认为应及时还贷;10.5%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1.6%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的问题。在回答“您认为社会上的失信行为是否得到了应有惩罚”时,28.2%的人认为“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法规、制度保证, 诚信的成本远远大于不诚信的成本,这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这些问题说明,传统的诚信体系被打破,而失信行为得不到及时有力的惩戒,是导致高校诚信缺失最直接的原因。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积极为他们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和诚信体系,不但具备其它组织无可比拟的先决条件,也可为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信用评价和诚信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由此看来,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 第 2 页
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学院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唤起广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和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1、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评价
首先对于教师来讲,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对此教师要发挥教育的功能,以点带面、拉动中间群体促两头,正视大学生诚信的功利倾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让他们明白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不计功利的诚信,而不是以是否“利己”作为出发点的诚信,即要把诚信作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操守、作为立人之本来追求。教师只有端正了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才能真正实施诚信道德教育;而大学生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诚信道德观,才能从思想上保障个体的诚信行为。
2、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要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教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引导大学生确立诚信理念。陀思陀耶夫斯基曾说:“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诚信就会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趋向群体认同,自觉地克服和改变不符合诚信要求的行为和习惯。
其次,教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在建设诚信校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的作用,充实和完善“两课”的内容,在教学中采用讲授、讨论、小品、案例等具有诚信特色的教育体系,使学生不但了解诚信不但是道德之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社会上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学生,“信任透支”总是要偿还的,如果发生失信或欺诈,一经发现,社会将其从诚信的氛围中清除出去。这种清除不仅包含道义上的深刻谴责,而且包括法律上的制裁,甚至包括社会对其今后信用活动的拒绝。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要最终建立诚信服务的竞争机制。
3、建立约束机制,在管理中强化诚信教育
第 3 页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道德是通过会舆论、内心体验和社会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依靠的是人们的内心自觉。但当人们的诚信意识还比较薄弱的时候,仅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他律的作用。要强化“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观念,对校园内发生的不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形成人人信奉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相关的诚信制度,如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并和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协调一致,同时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手段,它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和谐校园的构建,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与研究 篇7
一、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背景介绍
“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诚”“信”的互释验证了诚实守信的内在联系,即诚中有信,不诚则不信,信必见其诚。(1)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2)笔者所在单位为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在每栋宿舍楼的进门处设有“诚信驿站”,是一种设立在学生宿舍内部的、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无人看管的自选购物“超市”。“诚信驿站”运营已有两年多,由负责经营的学生进行进货、补货等工作,每个“诚信驿站”都放有专门的“投钱盒”,每个月由经营的学生负责统计自主购买的情况,以查盈亏。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诚信意识现状,了解学校学生对于“诚信驿站”运营方式的看法和态度,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0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问卷758份,回收率达94.8%。统计后发现,共有716份问卷全部作答,问卷有效率达89.5%。共包含十个问题:
1.是否认可“诚信驿站”这种经营模式?
2.是否会经常使用到“诚信驿站”?
3.当独自购买物品的时候是否存在不付款的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如有请说明大概的次数。
4.当发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情况后,是否会与同学及室友进行分享?请写明原因。
5.是否会因为没付款或者少付款而产生愧疚感?
6.是否出现过因没有零钱而多付款的现象?
7.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哪个时间段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出现的比较多?
8.在你经济较拮据的情况下,减少铺货量是否会影响对“诚信驿站”的使用次数?
9.减少铺货量是否会让你反省是由于自己的没有付款或者少付款而造成“诚信驿站”的亏本,进而减少铺货?
10.你所认识的同学中是否存在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如有,你是否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结果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71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最后,对问卷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分析整理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宿舍内设置“诚信驿站”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诚信驿站”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仅有少部分同学不置可否或表示反对。约20%的同学曾经出现过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的现象,在这些同学中,又有近一半以上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们相互熟悉程度并不高,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不付款或者少付款现象较多的原因。此外,我们发现大部分不付款和少付款现象都集中于学期末这个阶段。为印证这个想法,笔者又从“诚信驿站”的经营者处得到2014—2015学年收入情况:
2014—2015学年,无论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在学期初,“诚信驿站”都处于大幅盈利状态,这表明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初的两个月生活费是很充裕的,且有部分学生购买物品时不计较价钱,忽略了应找回的零钱。到了学期中的第三个月左右,我们发现截止此时,“诚信驿站”还是处于盈利或者平衡状态,但是盈利额度明显要小于学期初的两个月。但是,到了学期末的第四及第五月,我们发现“诚信驿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假设:即“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整体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即学期初,学生普遍生活费较充裕,花钱大多不计小节;到了学期中,此时学费已上缴,学生的生活费整体还算充裕,相比学期初,生活水平还是有一部分下降,因此“诚信驿站”还是处于一定的盈利状态。相比于下学期,上学期的情况却会明显好转,究其原因,部分同学在上学期会陆续收到一部分奖学金,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生活费亏空。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我们可以看出“诚信驿站”处于明显的亏损状态,即不付款及少付款的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彼时正处于期末状态,学生的大部分消费支出集中在聚会和车票上,因此可用余额并不如学期初及学期中那样充裕,具体则表现在“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上。
为验证以上假设,笔者与“诚信驿站”经营者选取三个宿舍,对2015—2016学年上学期“诚信驿站”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其中甲宿舍,采用增加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月的铺货量,并减少学期末两个月的铺货量的方法;乙宿舍,保持整体铺货量与2015—2015学年相一致,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诚信意识的宣传工作,如在宿舍楼入口处设置“我诚信,我骄傲”活动,加强微信、QQ、贴吧等网络舆论宣传等;丙宿舍,对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的铺货量保持与2014—2015学年一致,为判断学生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笔者在丙宿舍“诚信驿站”处设置了监控开启的提示。
一学期后,笔者从“诚信驿站”经营者出得到以下甲,乙,丙三个宿舍的营收情况:
我们发现学期初及学期中三个宿舍的营收状况与2014—2015学年的情况相似,都处于盈利状态。到了学期末的两个月,对于甲宿舍,由于笔者减少了铺货量,导致诚信驿站所供应商品部不足,学生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因此并未出现如2014—2015学年般的较大亏损,但是学生普遍对甲宿舍减少学期末“诚信驿站”铺货量表示不满,普遍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反观乙宿舍,我们发现学期末同样未出现较大的亏损,亏损额度与甲宿舍相当,由此可见,加强诚信意识宣传对学生是有明显作用的,且相比于甲宿舍减少铺货量的做法,乙宿舍的做法获得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关于丙宿舍,我们发现,不论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其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都与2014—2015学年“诚信驿站”的营收状况相似,因此我们发现学生的熟悉程度并不会对“诚信驿站”的营收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宿舍设置“诚信驿站”,通过多渠道的加强诚信意识等宣传教育,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诚信驿站”的亏损程度,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措施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诚信对一个学生、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诚信意识教育,是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育人的重要思考,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分析是为了找到切实有效的培育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一)以“舆论宣传”为手段,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
舆论代表多数人的心理导向,正确的校园舆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行为准则,并用主流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高校以“舆论宣传”为手段,通过日常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广泛的网络舆论宣传等,努力构建校园诚信育人体系,让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以“诚信驿站”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要以“舆论宣传”为手段,但也要落在具体的载体上,才能得以有效的延伸。高校可以开展如“诚信驿站”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如诚信宣誓、主题演讲、诚信故事征文、团体辩论赛等活动,在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提高大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让所有大学生更加关注诚信、重视诚信、思考诚信,让高校校园成为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培育的重要平台。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确定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在诚信教育的问题上,应当做到以教育引导为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等,在诚信教育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制度建设的推进将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3)可以在高校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制度,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等相联系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具有长效机制。
摘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令人担忧,伪造贫困身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频有发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及诚信观一再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而诚信是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问题,诚信的品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诚信状况及诚信观培育更加值得关注。笔者以所在学校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诚信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研
参考文献
[1]韩娜.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5.
[2]王占文.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东阳.国内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4]滕静.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5]左旭乾,石琛琛,李韶宏,刘佳.基于“诚信驿站”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研究[J].才智,2015(12):30.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 篇8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对资助体系的认知情况、对贫困生的认知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指出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校 资助体系 大学生 诚信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08-02
2007年以来,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高校资助体系对于缓解高校贫困生求学困难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的实际资助影响和效果,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笔者在2014年4~5月做了相关调查。调查选取了综合性大学——广西大学和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两所大学。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共对大学生(含本科生和专科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7份,经数据整合后有效问卷226份。
一、对广西高校资助体系的认知情况
为了把握学生对广西高校资助体系的认知水平,形成了解大学生诚信度的基础,问卷对“高校资助体系中各资助项目的重要程度”、“助学金的作用”、“在评选助学金时,影响您投票的最重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各资助项目重要程度。对资助项目重要性的认可度关系到大学生在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内选择什么样的资助方式,也关系到框架进一步完善的目的。问卷选取了“国家和校内外各类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以下简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助学金)、“各类贫困补助”(以下简称贫困补助)、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项目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资助项目重要程度的认知情况
项目 人 %
奖学金 27 12.0
助学贷款 95 42.0
助学金 52 23.0
贫困补助 10 4.4
勤工俭学 7 3.1
减免学费 35 15.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认为助学贷款最重要的学生最多,其次是助学金,二者总和占到75%。呈现这一结果应该来说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在资助金额和资助人数方面也是占了总额/数的大部分。但是对于勤工俭学重要性的认可度低,则有些出乎意料。从所有的资助项目来看,只有勤工俭学是需要真实地付出一定劳动之后才能获得资助的项目。3.1%的比率暗示着大学生目前存在着不愿主动“动手”的普遍情况。
(二)资助项目评选的矛盾指项。在问卷中,共选取了助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以下简称励志奖学金)、勤工俭学等资助项目进行了关于在评选过程中哪一资助项目存在突出矛盾的调查,见表2。
表2 评选过程中矛盾最集中的资助项目
项目 人 %
助学金 152 67.3
助学贷款 15 6.6
励志奖学金 41 18.1
勤工俭学 16 7.1
其他 2 0.9
在此类调查中,可明显发现资助项目评选的矛盾指项严重倾向于助学金,达到了67.3%。这一矛盾指项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助学金量大面广的后果,助学金的发放对象占获助学生的80%以上,量大面广人数多通常容易引发矛盾。助学金获得的最重要前提是贫困,其次才是学习成绩。但如何来判断贫困生及贫困程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三)助学金评选的影响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影响面最广、与大多数贫困生密切相关的资助项目——助学金,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作出评选的,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评选助学金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见表3。
表3 影响大学生评选助学金的影响因素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 %
贫困生的贫困程度 193 85.4
贫困生与自己的关系亲疏 11 4.9
贫困生在校的表现 20 8.8
贫困生与老师的关系 2 0.9
其他 0 0.0
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知到助学金的作用,并以这样地认知来参与助学金的评选活动。可以说,通过评选能够基本确保助学金发放至那些更为贫困的、需要接受帮助学生。尽管可能由于面广的原因一些非贫困生获得了资助,但真正贫困的学生已经囊括于内。以“贫困生在校的表现”来衡量评选的关键因素,表明一部分同学在投票过程中更为理智,更希望身边的同学形成自助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假贫困生的“投机”。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贫困生与自己的关系亲疏”或“贫困生与老师的关系”才是影响其投票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干部占到了约65%。这一情况表明一些学生干部的诚信观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来作出投票。
二、广西高校资助体系中对贫困生认知现状
为更进一步了解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对贫困生的认知现状,对贫困生入库的认可情况、获助学生的认同情况和获助学贷款学生归还的信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对“入库”的认可情况。除国家奖学金和校内优秀奖学金等少量项目外,广西高校其他资助项目在参评之前学生均需“入库”,并在广西学生资助网进行申请,学校把关审核。从广西高校目前入库和贫困生认定的情况来看,却无法避免“假贫困生”的出现。因而,在“坊间”也就有了对入库学生的认可度问题的存在,见表4。
表4 对大学生“入库”的认可情况
因家庭经济困难需要资助的入库学生占总入库学生的 人 %
0~24% 35 15.5
25%~49% 45 19.9
50%~74% 76 33.6endprint
75%以上 70 31.0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入库的总体认可度并不是很高。约7成的学生认为3/4以下的入库学生是不需要资助的;而对入库现状认可度高的则有80%是入库学生,他们对入库认可度达到50%及以上的占76%。可以看出,入库学生更加认可库内学生的诚信度。
(二)对获得助学金学生的认同情况。基于助学金的重要性,进一步调查了对获得助学金学生的认同情况,即获得助学金的学生是否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入库学生与库外学生是怎么看待这些情况的,见表5。
表5 对真正需要获得助学金学生的认同情况
对获得助学金又真正需要帮助学生的认同情况 人 %
0~24% 46 20.4
25%~49% 50 22.1
50%~74% 73 32.3
75%以上 57 25.2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获得助学金的学生是否真正需要帮助的回答几乎形成了“四分天下”之局。不过,总体上看,和对“入库”的认可趋势一样,大部分学生较为认同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但是,对于获得助学金学生不太认同的人数也达到42.5%。说明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依然存在许多有待整合的问题。在不太认同的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约有54%是入库学生;在认同的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约有78%是入库学生。这与对“入库”的认可趋势相近,入库学生比库外学生更加认同获得助学金的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在制度不能约束人又受到社会负影响的情况下,面对物质利益的诱使,大学生行为与观念出现了错位,大学生“失诚”现象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如不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失诚”现象可能将不断增多,这也是对广西高校资助体系建设的一个挑战。
(一)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完善资助体系。自2007年以来,针对广西高校资助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用制度保障了贫困生入库和各资助项目评比发放的公正性,但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中存在的漏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策的执行力没有贯彻到位。因而,必须加大资助体系建设力度与广度,从源头抓好入库工作,进行入库管理数据化、联网化;不断充实高校资助管理人员,让相关人员有时间有精力肩负起评选与监管的责任。同时,还必须构建起由资助管理老师、辅导员、学生会、班级部干、学生组成的多维监管体系,对资助评选过程、资助金发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最重要的是,要对违规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罚处措施,因为在当前仅仅通过靠个人自觉来维系的诚信是不牢固的。
(二)优化资助体系结构,加强大学生自助能力培养。除了勤工俭学这一项目外,广西高校资助体系中的其他项目都是无偿的。无偿的后果就是许多大学生把各类资助视为一种可以不劳而获、可以通过做假来获得的待遇。其实,国家设置奖助学金的目的还有更深一层内涵,就是通过解决经济问题来帮助困难大学生自强自立。加强大学生自助能力,除了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精神、促进诚信价值观的形成。广西高校和教育部门除了要在勤工俭学这一块加大力度,进行岗位重组、设定,更要与社会联动,主动为大学生生成良好的创业、兼职氛围。
(三)改善社会宏观环境,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大学生的一些异化诚信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社会环境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要从源头上改变大学生的那些不良的诚信观念与行为,必须在社会中形成诚信风气。在高校里,也必须对教师员工进行诚信教育。教师是学生的直接领航人,如果教师弄虚作假、受礼行贿、变相要挟学生等行为不断存在,学生也会失去诚信方向。只有真正让大学生信服通过保有诚信原则是可以适应社会生存的,可以保全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时,才能使诚信内化于学生,生成行为。
【参考文献】
[1]庾虎,吴健冰.高校假贫困生生成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2014(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2012ZZ024)
【作者简介】庾 虎(1981- ),男,广西全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吴建冰(1977-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推荐阅读:
大学生对父母诚信问题调查问卷11-14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1-20
大学生诚信问题05-16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08-30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12-06
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报告20108-16
大学生学风问题调查问卷09-30
大学生早餐问题调查问卷12-01
大学生健康问题调查报告07-02
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报告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