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024-09-16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精选11篇)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消费有着强大的欲望需求。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行为影响了学校的校园风气,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消费观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本文着眼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以下调查。

(二)、调查时间: 年

(三)、调查地点: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就10市场营销2班所在教室进行了为期一个下午的调查。

(四)、调查对象: 经济管理系

(五)、调查方式:

本次问卷面向经济管理系全体同学,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月日

(一)、月生活费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同学的月生活费在500-600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属于中档生活水平,算得上温饱的小康大学生活,而月生活费400元以下占到15%和800元以上占到7.5%可以看出中国还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值得宣扬的是,有70%的同学会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大学生理性消费占主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消费。

(二)、娱乐通讯与支出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手机,电脑,MP3,MP4等娱乐通讯设备在大学里的使用尤为普遍。统计结果表明,超过95%的同学都配备有手机,而在其中不止一部手机的同学竟占到80%,因此,现在手机在大学里面不仅仅是普遍,用泛滥来形容也不为过了。电脑在大学生里的配有量也不逊色于手机,83%的同学都配备有电脑,可见其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小。在手机话费支出方面,月消费额在20-50元的同学占90%,这个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比较合理,也看得出大学生比较会精打细算,控制话费支出。

(三)、学习耗材

在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的今天,大学生对纸质的书籍的需求量也日益减少,数据统计,50%的同学在文具,书籍,复印等的耗额在100元以下,由此可以想到,大学图书馆可能在这个方面为同学省下不少花费,所以,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于种类是否齐全也能直接影响同学在这方面的消费。

(四)、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直接决定消费是否理性。结果显示,31.7%的大学生都以经济实惠为主,更有63.4%的大学生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消费观,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7.1%的大学生看中品牌,存在一定的攀比炫富心里。

(五)、消费比例

大学生活,占大学生消费最大的一块就是伙食费,数据表明97.6%的大学生生活费主要用在伙食方面,这个毋庸置疑。令人惊奇的事,竟有83.3的大学生生活费重要用在交通,通讯方便,由此可见,当地的交通时分不发达,严重阻碍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外出兼职办事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在交通方面花费巨大。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消费时理性的一面虽处于主导位置,但感性却仍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充满感性略搀理性的消费,就必然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得到解决,最终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理性的消费心理。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的两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理性的理财能力就至为关键。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例如通过课堂教育、名师讲座、网络教育等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的消费结构,引导其形成理性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对自身的消费具有合理、理智的规划和计算。

(二)、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营造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上学的目的,学会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过分追求时尚。同时,更应该注重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掌握理财技巧,提高理财能力。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2

自从我国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以来, 大学生招生数量由1998年的108.4万激增到2011年的681.5万, 13年间, 中国大学生招生人数增加了六倍多, 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8.5万。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差异日趋扩大, 由此而带来的消费行为差异,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 研究背景及调查的组织实施

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 笔者在2012年9月组建了由12名在校大学生所组成的调研小组。调研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当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本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 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经济状况、经济行为、价值观念等内容。

2012年10月至11月间, 针对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 我们采用网络电子调查问卷与纸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 以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在校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有关信息。调查问卷回收3512余份, 有效问卷3092份, 有效率88%, 符合统计要求。

2 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

(一) 大学生经济状况分组

为了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的经济行为差异进行分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类, 富裕大学生。本研究界定中产以上为富裕家庭, 参考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GDP起点 (3470美元) , 通过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 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换算, 购买力评价标准换算和人均收入与家庭总收入换算, 我们界定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为富裕大学生。第二类, 贫困大学生。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 我们界定年均家庭总收入减去年家庭最低生活成本小于5200元的为贫困大学生。第三类, 一般大学生。我们将介于富裕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界定为一般大学生。

(二) 大学生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 河南省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总支出平均为10580元, 其中富裕学生人均15393元, 一般学生人均10598元, 贫困生人均8362元。我们采用大学生在学校每年的总支出与家庭的平均年总收入的比例 (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 来表征家庭负担情况, 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为0.74, 其中富裕、一般、贫困学生家庭负担比分别为0.11、0.51和2.01 (图1) , 支持子女上大学成为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 (图2) ,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父母, 而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 除了来自父母, 还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作为一个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 所以自身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大学学费中有75.4%的富裕大学生没有借贷, 生活一般的大学生中有54.0%的学生没有借贷, 而贫困大学生中仅有12.5%的学生没有借贷。

2012年一般家庭和贫困大学生人均借贷分别为1339.7元、3774.3元。目前, 河南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较顺利, 基本上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 受访贫困大学生中48.6% (图2) 的主要借款渠道为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但是, 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 贷款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不是真正需贷款的学生, 至少有12.3%的富裕学生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为了开源节流, 贫困大学生中约60.8%的人做过兼职, 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经济来源, 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减负。而富裕大学生做兼职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但也有约44.7%的学生做过兼职。

(三) 大学生经济状况差距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加剧,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校大学生是否"贫富悬殊"呢?本文用基尼系数测算大学生的收入状况, 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很多, 鉴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特点, 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协方差计算方法 (习明, 洪兴建;2007) 。其原理如下:

设n个人的收入分别为x1、x2、…、xn, 且x1≤x2≤…≤xn, μ为平均收入, 则

因此 此即为未分组 (原始) 离散数据的基尼系数协方差公式。采用此方法, 我们按照在校大学生家庭年收入测定基尼系数为0.56,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数字远远大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0.47。参照联合国界定, 我们认为, 在校大学生家庭的收入差距较大, 因此,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是既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大学生拥有公平教育机会的保障。

3 大学生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 消费结构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主要开销包括饮食、通讯、恋爱、学习、娱乐、交际、形象 (护肤衣着等) 等, 其中河南省大学生饮食约占52%, 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分析, 系数在50%至59%之间为温饱水平。大学生的饮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家庭的普遍状况, 许多含辛茹苦的中国父母都是宁愿自己过的差一点也要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一点。不同经济状况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如表1所示, 整体而言, 贫困学生在各个消费类别上都低于其他两类学生。在性别结构上, 总体上看男生在各个消费项目上花费大多大于女生, 仅在形象消费上女生大于男生。

为了分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将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学生恩格尔系数作散点图 (图3) , 我们发现恩格尔系数与学生经济状况负相关, 即经济状况越好恩格尔系数越低, 符合恩格尔定律。

(二) 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受消费能力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上看, 20.0%的富裕大学生表示在消费时没有顾虑, 而贫困学生仅有2.1%。并且82.0%贫困学生表示心痛父母的钱, 而这一指标在富裕大学生中仅有52.3%。显然受经济条件制约, 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表现的更加慎重, 也很少出现透支或提前消费的情况。调查发现如果学生想要买某样商品而钱不够时, 有32.3%的富裕大学生会选择买了再说, 而贫困大学生仅有9%会这样做。

从消费影响因素上看 (表2) , 贫困大学生消费观念更为理性, 而富裕大学生更为感性。贫困大学生在商品选择上更为看重质量、价格等, 而富裕大学生则更为看重外观、品牌、个人喜好等因素。从性别上看, 男生注重质量性能, 女生注意价格、品牌。

大学阶段, 学生们消费观念处于成长期, 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比较而言, 贫困大学生受到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较大, 而富裕大学生更易受到流行时尚的影响。同时朋友、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大 (表3) 。

(三) 消费计划

从2012年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1.5%的富裕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经常感觉"钱不够花", 而贫困大学生该项选择仅为6.3%, 更有42.4%的贫困大学生极少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况。富裕、一般、贫困大学生有消费记账习惯的分别为23.1%、24.0%和28.5%, 做个人财务计划的比例分别为36.9%、47.8%和53.5%。表明贫困大学生较比富裕大学生的消费更有计划性, 将有限的财力安排的更为合理。

对于攒钱习惯, 富裕学生、一般学生、贫困学生"正在攒钱"的分别占24.6%、21.8%和30.6%, "从没有攒过钱"的分别占10.8%、11.5%和6.3%, "现在没有攒钱, 准备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6.2%、25.6%和17.4%, "现在没有攒钱, 以前积攒过"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4.6%、22.0%和15.3%, "无钱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13.8%、19.0%和30.6%, 总体上说明大多数贫困同学在消费上显得较为节制。

调查结果还表明, 拥有千元以上高档消费品的同学21.2%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没有高档消费品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0.5%;非常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23.3%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1.4%;经常安排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8.7%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注重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7.3%。可见, 其实不是钱不够花, 而是不会花钱、不懂得合理安排消费计划。这正是大学生理财的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4 结论与启示

虽然每个人经济状况不同, 但在大学时代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 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往往受益终生。

(一)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贫困"在合理引导下会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 而在错误感知中又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 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 一方面, 要从生活上给以帮助, 通过提供多渠道的勤工助学方式, 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消除由于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提高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二)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观念, 倡导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鼓励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 应鼓励他们学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 努力发展自己, 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 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 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

(三) 注重大学生"财商"培养

作为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 家长对大学生"财商"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应加强对子女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合理引导。一方面, 家长要了解和调控子女的开支;另一方面,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纠正自身不文明、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消费, 优化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质量, 有意识地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摘要:本文基于河南省内9所大学3500余份"大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调查问卷, 在对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心理、的基础上, 剖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力求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汤宁.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5) .

[2]曹渝, 陈圣博, 黎文忠, 等.大学生经济信用调查[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7 (5) .

[3]罗涤, 李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5) .

[4]杨盛菁, 李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倾向的调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3) .

[5]史伟波.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15) .

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调查 篇3

大学生在校学习现状

教材不受青睐,推荐教材无市场关于大学生在校征订教材的调查显示:68.18%的学生选择只订一部分,仅有11.04%的学生选择全订,17.53%的学生选择一本不订。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学生“订一部分教材”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有一些课程没必要上(42.73%)和只订与自己专业有关的(40.91%),紧随其后的是“反正老师也讲不完,订不订也无所谓”(16.36%)。

考取证书积极,但是盲目性很大考证最主要的原因有:为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122人次,57.28%),为扩大知识面(33人次,15.49%),兴趣爱好(28人次,13.15%),随大流(23人次,10.85%),其他(3.29%)。其中考取证书方面最多的是英语等级证、计算机证书、会计证(分别占到33.42%、25.94%、23.69%),紧随其后的是小语种证书(5.24%)和商务英语证书(3.74%),另有7.98%的学生选择考取其他方面的证书。(见表1)

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求职压力越来越大,文凭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同学们只能通过考取各种方法技能类证书,来为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盲目性很大,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

逃课现象严重,校园学习氛围差关于逃课的调查显示,47.40%的学生选择逃公共政治类课程,7.79%的学生选择逃方法技能类课程,22.73%的学生选择逃专业课程。逃课的原因主要是:课程内容陈旧(47.40%),教师水平低(约22.73%),仅仅7.79%的学生是因为课程难度太大。

大学生在校学习特点

毕业后期望值高,发展空间很重要目前在校大學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值均较高。毕业后的择业标准主要有:是否有发展空间(46.10%)、收入的高低(22.73%)、个人兴趣(20.78%)、工作的稳定性(15.58%)。毕业后工作的类型选择主要有:有晋升机会但工作强度大(62.34%)、收入高但是压力大(16.23%)、收入低但稳定(12.99%)、晋升机会小但工作强度小(3.90%)。调查表明,大学生更关注的是工作是否有发展空间,对工作的稳定性则要求很低。

校园服务不合理,与需求脱节严重在校园服务中,学生最满意的是校园环境(91人次,46.19%),其他如辅导员工作、去图书馆查资料的便利程度、校园购物的方便程度均占大约一成。最不满意的方面有:提供实践机会(57人次,22.35%)和学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6人次,18.04%),辅导员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学校内部网络建设以及上网费用方面均有大约10%的学生不满意。

课余时间很充裕,但极少用于学习调查发现,有大约51.30%的学生每天有超过4个小时的课余时间,24.68%的学生选择了3~4个小时,仅仅22.73%的学生感觉课余时间每天少于3个小时。这表明在大学中,学生有较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可是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并不丰富,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在宿舍内消遣与玩游戏。虽然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上自习,可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参加体育锻炼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详见图1。

大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不达标,名师授课课时少74.68%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水平一般,12.99%认为质量高,11.69%认为质量差。这表明学校教学的质量还是让很多同学不满意。在希望什么样的老师授课方面:41.5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反对“填鸭式”的教学;44.16%的学生选择能够介绍本学科最前沿动态的授课老师;仅有13.64%的学生选择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师;所有的学生均不喜欢完不成教学任务的老师。

授课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学习形式的调查显示:43.51%的学生希望“老师指点,自己钻研”,其他选择有:老师提供话题,集体讨论(42.86%),希望全由老师讲解,自己被动接受的只占到了12.99%。大学老师应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当代学生更需要的是习得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调动每一名同学的积极性,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当取得成绩时,学生会认为自己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以后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强。在高校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另外,有超过半数的学生(54.55%)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安排了太多没必要学习的课程(37.01%),重要的课程安排的学时不够与老师授课水平有限也各占到了15%左右。详见图2。

图书馆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在图书馆的利用方面,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仅占29.22%。其中,40.78%的学生是用来打发业余时间,16.50%的学生用来查学习资料,其余42.72%的学生是去读课外读物、扩充知识面。不经常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有:图书馆藏书自己感兴趣的太少(47.06%),网络时代不用去图书馆也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21.57%),娱乐项目太多没时间去(16.67%),对自己有用的藏书太少等(14.71%)。

改善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建议

加强指导学生社团,让社团“动起来”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内容空洞。虽然现在有很多社团,很多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是社团组织的活动还是很单一。许多社团仅仅是入团时交一部分钱,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这就需要学校在批准设立更多社团的同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特别注意加强对社团负责人组织活动能力方面的指导,让社团真正“动起来”。只有动起来的社团才能发挥社团本身的积极作用。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吸引学生到课堂学习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是很满意教师的授课水平。这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培训,现在虽然也有培训,但是“形式主义”严重,达不到提高教学能力的效果。学校的培训应在两方面加以改进:(1)培训的质量。要紧跟社会、学生的需要,注重讲课方法的培训。(2)加强监督机制。注重检验培训的效果,使其不流于形式。另外,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请更多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来讲座,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增加实用选修课,加强课堂监管调查显示,同学们最希望得到关于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学校应该增加这方面课程的授课教师。这需要学校时时关注学生的选课情况,并加以统计分析,依此来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要求,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才能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毕业后才更加有竞争力。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4

团队队长

团队队员

专业班级

2011年11月13日

目录

项目一调研的相关概述

1.调研目的……………………第三页

2.调研对象……………………第三页

3.调研方法……………………第三页

项目二 调研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第三、四页

2.分析总结 ……………….......第四页

项目三 相关建议……………..第四页

一.调研的相关概述

1.调研目的:了解现今大学生的财务及消费状况,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消费、理财、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观念。

2.调研对象:在读大学生

3.调研方法:通过网上问卷调研的方式,更广泛的了解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的消费情况。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

(1)这次参加调研的男生占了47.83%,女生占了52.17%

(2)生活费在600以下占了30.43%,600—800占了47.83%,800—1000占了19.13%,1000以上只有2.61%

(3)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的占了61.74%,兼职占了6.96%,兼职和父母占了29.57%,其他占1.74%。

(4)70.43%学生生活费主要用于食用,14.78%的学生主要用于日用品,3.48%的学生主要用于娱乐,5.22%的学生主要用于学习,还有6.09%的学生主要用于其他方面。

(5)主要就餐场所:食堂占64.35%,小吃街占24.35%,餐馆占7.85%,其他占3.48%

(6)主要购物场所:商场占20%,超市占48.7%,小商店占27.83%,网购占3.48%

(7)购物注重的方面:质量占60%,价格占31.3%,品牌占

3.48%,其他占5.22%,没有人会注重包装。

(8)心目中奢侈品的价位,500—1000占了32.17%,1000—2000占32.1%,2000—3000占14.78%,3000以上的占28.8%

(9)有29.57%的同学购买过自己心中的奢侈品,70.43%没有买过

(10)生活费情况:有剩余的占19.13%,超支的占27.83%,刚好平衡的占53.04%

(11)53.91的学生有存钱习惯,46.09%的学生没有。

(12)66.96%的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合理,而也有33.04%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2.分析总结

人以食为本,每个月的伙食费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话题,从数据上看,大多数人在600—800元左右,600元以下的也不少。但是大学生的生活费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父母,说明大学生的依赖性还是很强,很少有人尝试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有生活就会有需要,通过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学生生活费主要用于食用和日用品,娱乐方面也占了相应的比例,但是学习方面比较少,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消费观还是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方面,精神追求还是次要的。

虽然说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费在不停地增长,可是还是有

限的,但是通过数据可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购买过与自己主要生活需求方面无关的奢侈品,这说明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消费观,没有准确了解自己的需要

中国人是相当有存钱观念的,但是存钱习惯一般都是从小养成,可是数据中显示有一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存钱的想法,并且还有很多学生得生活费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每月都有超支的现象

三.相关建议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5

随着高等教育学校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我以重庆理工大学09级材控专业四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11年2月20日至2011年9月23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

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38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8.4%,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6名,所占比例高达86%。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尤为突显。例如,其中戴某同学来自重庆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经济压力十分沉重,像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二、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比较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

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再除

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0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0元/月,日用品费20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5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十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相比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三,贫困学生中在学习方面反映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大多数十贫困学生,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和打球,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

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何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不听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三门没有通过。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大部分贫困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自立意识和很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

调查结果分析:

1、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6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了大学生旅游热。

通过的《旅游经济学》的学习,2008-11-15—2008-12-13我对贵阳中医学院、贵州亚泰学院和贵州财经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1.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与旅游目的有93%的学生对旅游感兴趣,这项调查表明了大学生在旅游态度及偏好方面,持有喜爱的态度。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体验民风民俗(33%)和休闲度假(21%),另外释放压力,调节心情的接近46%,而纯粹购物、远动健身,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所选择的目的也有所不同,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释放压力,调节心情,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2.旅游的时间与目的地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海滨沙滩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海相望。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有20%左右;反映了大学生想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不大喜欢受约束,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寒暑假期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给学生更多更充实的时间去浏览各地的名山好水、风土人情,而时间又是大家主要的选择。平时大家都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中,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出去游玩。放假的长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充实丰富的时间,也可以更好的和各地的朋友一起去旅游,身心在放假的时候也得到更多的放松,可以无忧无虑的去游玩。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国庆、五一长假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因而在寒暑假旅游人数多。

3.旅游消费的状况

有73%的学生的消费水平在500—800元,但只有10%左右的支出于旅游。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大学生可支配的经济支出有限,不可能支付得起大酒店高昂的住宿费用,个人小旅店虽然价格便宜,但小旅店经营的不规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使得大学生在安全方面、住宿的服务质量存在顾虑。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在大学生旅游中的消费基本都保持着简朴节约的优良传统。

4.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朋友结伴而游的(约67%)占大多数。

其次是自助游占总数的35%。

这项调查说明了大学生在旅游上更倾向于与朋友一起,主要是因为意气相投,能更开心的游玩。而自助游这是自我挑战的一派,充分展现人格魅力的年轻一族,也说明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能够更好的掌握游玩进度、地点、时间等,让大学生能够充分的享受旅游的乐趣,但同时,也反映了旅游产业对大学生旅游开发的忽视,致使许多大学生要么没有更好的旅行社和旅游线路的选择,学生经济能力还不是很强,正处于不上不下的阶段,也不好意思跟家长开口要很多钱用于旅游,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也不好意思跟家长开口要很多钱用于旅游,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出游。

5.旅游的频率与范围

以不定期,想去就去的学生最多(53%),表明了学生的不受约束,独立自我的特点。其次是1次/学期、1次/年,分别都是20%。

在出行范围上,省内、国内的旅游分别占了总数的47%、50%,说明目前大学生主要在国内游玩,由于铁路的大提速、高速公路的不断完善为远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就为大学生去外省旅游创造了条件。虽然省内旅游也占了47%,但选择去省外游玩的学生对省内的旅游景观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主要因为省内的旅游点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并且学生比较喜欢带有刺激性的行程,而选择省内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受经济的影响。

6.旅游的信息来源

调查表明,亲朋好友介绍的旅游景点可信度相当高(约占40%),其次是互联网约占33%,报刊约占20%,可以看出亲朋好友对大学生的出游有很大的影响力,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报刊广告、旅行社对大学生并没有起到较大到关键。目前各景点、旅行社及其它媒体提供的信息与实际享用服务自建的距离相差较大,由此可见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景观大相径庭。根据调查,一半大学生表明学校极少组织大学生出去旅游,并且部分大学生极少参加学生组织的旅游活动。可见学校对大学生的旅游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

空间。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经济不够独立,也没有充足的资金。

虽然有着闲暇时间,也有对旅游的需求;但因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出游的特点与问题。这是因为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消费需求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收入的分配、旅游产品的价格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旅游需求的结构与规模。

在现在社会经济中,大学生的收入越多,则对旅游的需求增大;而收入越少,则对旅游需求也会下降,因而大学生的收入水平关乎着是否会出游。当然,旅游产品的价格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动,在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当旅游产品的价格较高时,大学生往往会放弃旅游;而当旅游产品的价高较低时,大学生就会采取行动;因此,大多数会选择在淡季出游。

在旅游活动中,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放松心情,学会一些沟通技巧,这对大学生是有益的。

从上面的调查中,不难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开发的不注重。然而,在但今社会中:

1.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

2.客源市场主要是年轻人,基本上处于好动的年龄,很容易成为旅游者

3.可支配的收入的增多

上述的原因的可以看出,大学生是一个潜在的旅游市场,因此,我觉得旅行社们应重视这个市场,虽然受一定的经济的影响,但这个市场的数量庞大。当然,这个市场具有它的特性:

1.推出多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以供不同的大学生选择。如:观光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等。

2.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大学生旅游

市场时要机动灵活。一是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机动灵活。吃、住、行、游、娱、购项目分别列示,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二是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大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旅游方式。

3.旅游产品的价格的定价明确,因为大学生对价格敏感度高,出游人数随价格变动

弹性较大,又受经济的限制。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出游,形成规模市场。因此,在不损商家利益的情况下,希望价格实惠。

(1)明码实价。明码实价能令消费者感到诚实可信,增强大学生的出游信心。

(2)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

4.薄利多销。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实现规模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1 研究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和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的体育需求日益增长,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体育消费作为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种特定偏好与时尚追求,成为了体育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重要消费群体。然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消费问题,而是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问题。因此,研究与探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动机结构、消费水平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对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风气,并创造优良的体育消费条件,使对其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意义。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的对象

以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辽宁大学外语学院;辽宁职业信息学院;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大专院校13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调查表,共发出问

卷1300份,收回1174份,回收率90.31%;其中有效问卷1139份,其中男生741份,女生398分;有效率97.02%。

2.2.2 访问调查法对上述七所院校的各10~20名学生进行随机访谈,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与观点。

2.2.3 文献资料法收集查阅了有关体育消费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2.2.4 数据统计法利用微软Excel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得出准确的数据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消费的含义

体育消费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为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与体育有关的选择;是人们通过利用体育产品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完善人格和享受特有艺术的一种特殊消费行为。它包括实物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三大类。

体育消费作为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集健身、娱乐、精神愉悦于一体的社会文化消费现象,已逐渐成为人们衡量其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

3.2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3.2.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促进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是:强体健身(60.84%);满足兴趣爱好(52.68%);丰富业余文化生活(38.45%);愉悦身心(33.01%)和扩大交往(24.58%)。说明了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能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审美和社会性等各方面功能的认识较全面,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取向。“花钱玩体育”、“花钱买健康”的现代生活消费理念正逐渐被大学生们所接受。

3.2.2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对体育需求的一种个人经济性投入。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重要群体,其实物型性体育消费占据了体育消费的主体,体育消费需求主要倾向于购买运动服装、鞋帽和体育器材。在体育消费水平方面,由于男、女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频度、单位运动时间以及生活方式、消费心理不同,男生的实物型、享受型、文化型的非实物性体育消费水平均明显高于女生;但总体消费水平还是比较偏低的。

3.2.3 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主要消费项目及场所的选择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消费项目的选择是与个人对体育兴趣爱好、需求、消费动机和消费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项目的程度不同,对所消费的程度也不同。在消费项目的选择上,男生排在前三位的是: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女生排在前三位的是:健美操、乒乓球和游泳;总体倾向于室内项目的选择。

3.3 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辽阳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前三位因素是经济条件有限(71.73%),体育场设施少、项目单一(67.70%),社会上体育场、馆收费价格高(55.14%)。另有34.24%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忙、闲暇时间少,而19.6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体育消费。

3.3.1 学生的经济条件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共给,部分学生是靠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所得,学生的生活费用并不高。同时,目前市场上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如服装、鞋袜帽、体育器材和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的门票价格等,学生在经济能力上无法承受。这就制约了其体育消费行为。

3.3.2 体育场、馆及设施的不足是影响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从而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没有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这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原因。

3.3.3 体育锻炼习惯与参与的次数是影响体育消费的显著因素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主动、自觉地以体育运动为健身手段的一种有规律和经历的生活行为。良好的休锻炼习惯是学生对体育需求、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否,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参与的次数有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调查显示,学生参与各项各类活动的次数多少与其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经常参加学校有偿体育服务的学生在其实物消费中呈上升趋势。因此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越多,体育消费也就越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辽阳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均把强体健身作为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和首选,“花钱玩体育”、“花钱买健康”的现代生活消费理念正逐渐被大学生们所接受。

4.1.2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呈现多元化特征。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享受型、文化型的非实物性体育消费为辅;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生;但大学生的总体体育消费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4.1.3 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经济状况,闲暇时间,体育场、馆设施丰富与方便程度和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

4.2 建议

4.2.1 体育消费作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生活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会参与其中。应采取积极的教育手段促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其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

4.2.2 由于受社会环境、人文因素、体育兴趣爱好、消费动机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闲暇体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主动参与意识和和现代体育消费意识还很薄弱。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可能性。

4.2.3 学校在安排教学上要真正体现新的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倡的“三个自主”原则,同时应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器材的投入,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振锋等.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3).

[2]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1,(2).

[3]孙文琦等.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学报,2004,12,(3).

[4]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8

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状况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状况,对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为更好地研究把握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状况,笔者采用“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观念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从西安市辖区内20余所综合类、高职类、理工类等不同类别民办高校中抽取500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5份,经过数据分析后,对民办学校学生消费心理及其状况有了大体认识。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

总体上看,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状况与11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做的调查相比,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学生比例高出很多,由原来的3.87%增加到21.76%,而月消费在7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9.33%增加到19.34%,月消费在300~500元和500~700元之间的比率分别由44.41%和34.17%下降到38.90%和20.00%。由此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显著攀高,同时,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男生消费高于女生

本次调查中,男生交回有效问卷157份,女生交回有效问卷298份。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中男女生的消费水平有较明显差距。男女生在必要的、常规的学习消费上,如购买学习资料、学习用具和学习辅导书等差距不大,消费差额比率为12.4%,在交际消费上,表现出女生略高于男生,消费差额比率为-16.3%,而在生活消费上,男生却远远高于女生,消费差额比率为62.3%。男女生总消费差额比率为56.8%。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这其中主要是由于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这也表明,男生的交际空间比女生大,交往的范围比女生广,男生更喜欢交友和参与社会活动。

高年级消费高于低年级

本次调查中,大一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32份,大四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23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60.4%、-61.9%、-33.8%、-43.7%。大四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这是由于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压力,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上辅导班、日常通讯、必要的就业联络支出等都需要较多费用。

城乡差异明显

本次调查中,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05份,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50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交际、生活和总消费三个方面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前者与后者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29.8%、85.1%、30.5%、46.5%。这和他们所处环境、家庭影响和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从小所受的影响,在消费上比农村的学生要高一些,而且城市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娇惯、溺爱的多一些,农村学生很多是多子女家庭,花费会比城市学生谨慎仔细一些。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几个显著特点。

冲动性

主要表现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不理智。调查表明,有的学生平均月消费7500元,而有的月消费还不到300元。这种消费水平的差异,虽然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但也有冲动性消费心理的促成影响。在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宏观政策背景中,青年人的消费心理也必定带有冲动性的色彩。

个体差异性

调查显示,当代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爱好不同,消费状况的个体差异增加,消费行为、认知喜好等存在年级差异。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也是造成消费水准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易感性

消费心理的外控性增加,即易受外部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体现在消费行为上往往是冲动多于理智,加之个人虚荣心及受社会、家庭不良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娱乐消费、社交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给家庭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盲目性

消费心理的盲目性表现在部分学生在消费上有攀比和追求名牌的心态,认为自己应当永远走在时尚和品牌的前列。他们不顾及商品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价值度,也不十分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等因素。

教育对策及建议

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会影响他们消费观念的养成和消费行为,需要我们正确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以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树立科学消费观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前提基础,基于民办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消费心理特点,民办高校应树立以下科学消费观念。

一是理性消费观。如今在校的民办高校学生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在消费方面难免出现因盲目、攀比、赶潮、“面子”而导致的冲动性高消费行为。对此,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校更要强调理性消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发展性消费观。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在消费上除基本生活费用外,还有更为可观的交际、娱乐、学习用品和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通讯费、烟酒和化妆品等。对经济不独立的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来说,我们应鼓励提倡其合理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优化消费结构,鼓励他们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加大用于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发展性消费,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含量,尽量减少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提升消费的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消费边际效应。

三是适度性消费观。适度消费由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增强,适度消费的水平会随之“水涨船高”。但对基本无收入的莘莘学子来说,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为此,应教育引导他们消费以量入为出、节俭节制为原则,以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四是文明消费观。当前某些民办高校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滋生了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念。对此,应坚决批判并杜绝各种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形式。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必要环节。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财商是由四个方面的专门知识所构成的:一是会计,即财务知识;二是投资,即钱生钱的科学;三是了解市场,即供给与需求的科学;四是法律,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运营一个会计、投资和市场领域的企业并实现爆炸性的增长。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问答》《消费心理学》《消费与生活》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能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甄别抵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

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有力保证。民办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等措施,促使学生巩固科学的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财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管、助工岗位,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倍加珍惜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宝贵机会,让他们意识到劳动更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对于一些综合能力素质和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创业,创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在校学生饮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篇9

同学,您好!这是一份关于我校大学生饮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这次调查旨在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场所、口味、价格等情况,为食堂餐饮的价格和种类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并对校外餐饮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调查大概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帮助,谢谢。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您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500~700元B.700~900元C.900~1000元D.1000元以上

4.您一个月的饮食消费额为多少

A.200元以下B.200~400元C.400~600元D.600元以上

5.您是否会选择在校外就餐

若不是请跳至第13题

6.您经常选择什么类型的餐馆

A.特色地方菜B.中式快餐店C.西式快餐店D.自助餐厅E.其他____

7.您比较注重餐馆的哪些方面(多选)

A.就餐环境B.菜品质量C.服务态度D.价格

8.您在校外就餐时的人均消费是多少

A.10元以下B.10~20元C.21~30元D.30元以上

9.哪种装饰风格最能吸引您

A.简约B.华丽C.温馨D.时尚E.其他____

10.您最喜欢哪种优惠方式

A.优惠券B.积分卡C.现金折扣D.赠送饮料或菜品E.其他____

11.您最初会怎样选择一家餐饮店

A.位置显眼B.装饰独特C.别人推荐D.店内客流量大E.传单广告宣传F.其他____

12.您会关注校外餐饮店的广告传单吗

A.是B.不是

13.您选择在校内食堂就餐的主要原因(多选)

A.价格便宜B.安全卫生C.方便快捷D.营养均衡

14.您通常一顿饭的花费

A.5元以下B.5~8元C.8~10元D.10元以上

15.您觉得校内食堂饭菜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

A.菜式少B.口味差C.分量不足D.搭配不当E.价格较高F.其他____

16.您最希望校外出现什么样的餐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0

您好!我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网购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大学生作为网上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情形我想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网上服装消费的情况,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点时间来配合此次的网购调查,请您认真阅读并根据自身情况来填写以下信息。完成这份问卷可能会耽搁你几分钟时间,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就业顺利,前程似锦!(此资料信息不对外公开,绝对保密)。(在您认为符合情况的选项上打√)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现在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

3.您的月生活费多少()

A1000元以上B 800—1000元C 500

4.您是否在网上购买过服装()A 有B 无

5.您网购服装的平均月消费额是(A 200元内B 200—300元

6.您网上购买服装的频率大概是(A一周一次B 一个月一次C 大四 —800元D 500 —500元)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1

第一部分:调查概况

调查主题:90后技校生的消费观念

调查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90后技校生的消费能力亦与以往大不相同。手机、电脑、名牌甚至奢侈品,已成为校园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消费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诚然令人欣慰。然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消费心理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本人开展了《关于肇庆市技师学院在校生消费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本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调查时间:2014年5月~9月

调查人数:220人

有效问卷:200份

调查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向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部分学生借助面谈进行深入了解,收集问卷后借用网络手段进行问卷的归纳总结。

问卷内容:(略)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统计汇总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

一.消费现状分析

(一)总体消费水平较高,局部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平均一个月消费在900元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为35%,600-900元的受访者亦为35%,显示出本校学生消费水平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给子女的生活费也宽裕了许多。另一方面,来自落后地区的部分同学,消费水平停留在一个月300元以下的低水平。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学生每个月学习方面的花费所占比例偏低,占总费用1/5的受访者占35%,说明学生花在学习上的费用较少。而相对而言,学生花在娱乐方面的消费所占比例较高,娱乐花费占总生活费1/2的受访者高达45%。此数据显示90后青少年比较注重娱乐方面的消费。

(三)消费观多元化特征显著

消费时考虑的因素中,22%的受访者考虑钱够不够用,27%的受访者考虑该商品的实用性,28%的受访者考虑商品的档次,比较均衡。另外,23%的受访者在消费中以经济实惠为主,25%兼顾实惠和高标,21%尽量追求高标准,31%选择看心情。数据显示本校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四)具备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

38%的受访者表示校外兼职是生活费的主要来源,13%的受访者参与了勤工俭学,48%的受访者认为最理想的消费来源是父母给予、打工、奖学金三者结合。65%的学生对于找兼职工作赚钱表示很有兴趣,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此数据显示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

(五)普遍缺乏理财观念

40%的受访者表示每月生活费不够花,43%的学生消费时毫不在乎想花就花,66%的学生很少记账或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只有17%的受访者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受访者普遍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差及没有形成理财的观念。

二.成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对校园消费观的影响

技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成型,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网络上部分人的奢靡消费,对技校生的消费观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家庭消费观念对技校生的影响

如上述所言,技校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90后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使学生从小就无需为金钱的来源而担忧。因此,理财的观念亦形成得较晚。

(三)消费观导向教育的缺失

接上所言,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的消费观导向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家庭从小注重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学校亦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地方。社会的舆论宣更是缺乏对青少年正确的消费观引导。

三.对于本校加强校园消费观导向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对技校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和引导

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技校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而发现问题,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适当运用教学资源,增加学生接触、了解理财知识的机会。通过开设理财兴趣小组等课余活动,定期举行省钱竞赛、网络模拟投资竞赛,定期召开理财讲座,及小抄报、宣传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使学生主动关注理财,合理消费。

(三)在德育课堂中渗透财商教育

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智商”、“情商”教育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财商”教育却往往被忽视了。所谓“财商”(F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改变财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利用压岁钱或零用钱进行投资理财?”“如何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些问题可以在德育课堂中作为主题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渗透“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甚至可以以专题形式,在德育课中分章节讲授一些金融、证券、股市、投资等专业知识。

(四)搭建桥梁,引导家长进行消费文化教育

上一篇: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下一篇:告别迎接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