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2024-07-25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精选8篇)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1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很多大学生大多参加了学校的很多学生社团或者类似组织,我们希望通过此次问卷,分析这些校内的社会活动对大学生带来的诸多方面的影响。请您直抒胸臆,诚恳作答。

问卷共有15道题目,预计答题时间10分钟。

答案直接写在问题下面,完成后,以邮件方式发送到

364536383@qq.com,十分感谢您的配合。

您的学院简称 法政学院大几啦 大一

是1.是否参加过任何大学生自我组织,或者老师组织的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

A.是

B.否

如选B,直接跳到第15题

C2.参加过学生组织的数量,(指所有参加过的组织数之和,不论时间长短)

A.0

B.1-3

C.4-6

D.6个以上

Bcd3.所参加的学生组织的性质,若为多个,可以在各选项后注明数量 A.公益,志愿服务

B.学习,指某学科或专业学习

C.打工,以赚钱为主要目的D.学生会,共青团下属的学生自治组织

E.其他,可写明具体所属,不注明视为不符合上面所有标准

无 4.参加该组织是否有“入团费”,如果有,请分别写出具体额

B5.所参加的学生组织的人数规模,若为多个,可以在各选项后注明数量

A.10人以内

B.11人-30人

C.31人-100人

D.100人以上

B6.平均每周花费在学生活动上的时间

A.7个小时以内

B.8-16个小时

C.17个小时以上

A7.平均每月因学生活动需要支出的电话费用

A.¥50元以内

B.51-100元

C.101-200元

D.200元以上

A7.平均每月除电话费之外的其他如垫付公共活动,车旅,聚餐,娱乐等支出

A.100元以内

B.101-300元

C.301-500元

D.500元以上

B8.平均每月因参加学生组织带来的资金收入

A.100元以内

B.101-300元

C.301-500元

D.500元以上

E.0元

A9.在所参加的学生组织内,是否有因社团活动认识并投入恋爱的同学

A.有

B.无

A10.你的家庭是否知道你参加了的学生组织

A.完全知道

B.部分知道

C.完全不知道

A11.你的家庭对你参与学生组织的态度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D.可注明其他态度

B12.是否因内部不和等原因,导致你从某组织中退出

A.是

B.否

Abc13.你从学生组织中收获的主要是,可多选

A.学习资料,学习资源

B.工作能力,协调管理能力

C.同学的友谊,新的朋友

D.公益事业,不求回报

E.其他,可注明

A14.你所参加的学生组织对你的影响

A.巨大,给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一般,我还是那个我,只是稍微跟以前有所不同

C.恶劣,没吃到甜头,反倒尝了不少苦头

D.其他,我是特别的人,需要特别的解释:

15.你对学生社团活动以一句话,作为评价,当然写的多一些也可以,尽量简明 有独立的组织内容,有好的管理机制,就是很值得加入的社团或组织,就像我们中心,很有爱,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您对我们活动的支持!

活动结束后,您如需要,可向我索取本次调查活动的总结报告。

联系邮箱364536383@qq.com

电话***

赵亚伟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2

关键词: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准备,企业需求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在199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设置, 截止到2009年已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60所左右。在新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较晚, 已开设的本科院校有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石河子大学。

“大学生就业准备”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未来成功就业而做的各种准备, 是他们今后获得理想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为了解新疆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准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调查分析了当前社会对该专业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并及时反馈, 以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政策措施。本研究在2013年5月选取了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以及新疆师范大学4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200名在校生, 对就业准备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了87家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的4所高校均为新疆的二本本科院校, 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一调查对象

1. 在校本科生

调研对象是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以及新疆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电子问卷120份, 纸质问卷80份, 合计200份, 有效回收145份, 回收率72.5%, 被调查的学生以大二和大三为主, 占总数的91.03%, 男女比例为4∶6。

2. 用人单位

在用人单位调查中, 我们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进行走访或发放纸质问卷, 问卷共计100份, 有效回收87份, 回收率87.0%。被调查的单位中国有企业占12.64%, 外资企业占24.14%, 私营企业占52.87%, 其他企业占10.35%, 单位行业中主要为餐饮业、现代服务业、快销产业以及制造业。单位类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44.83%) , 其次是技术密集型 (25.29%) 和国家、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5.29%) 。被调查企业中有29.89%的单位员工总数在500人以上, 37.93%的单位员工总数为200~500人, 16.09%的单位员工总数为50~100人, 16.09%的单位员工总数在50人以下。根据近几年毕业生流向的调查情况看, 大部分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其次是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 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以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调查为主, 并辅以电话和实地访谈, 调查结束后采用“问卷星测评系统”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了在校大学生就业准备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要求调查两套问卷。在校大学生就业准备调查问卷包含了个人基本情况、对本专业的认知度、择业目标、实践活动、竞争条件、就业渠道等项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要求调查包含了企业基本情况、工作职能、人才期望、招聘模式等项目。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限时完成, 所有测试数据均由课题组成员按要求录入。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 在校大学生就业准备调查

第一, 职业定向不明确, 缺乏择业目标。“职业定向”是指确定对自己来说比较适合的、理想的、将来要去争取从事的职业类型, 选择职业目标, 并为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各种行动的过程。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初衷的问题中, 本人兴趣所在、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影响、因为专业就业前景好三个选项的百分比分别为26.9%、23.45%、21.38%, 另外还有28.28%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填报志愿, 无特别的原因。在经过2~3年的学习后, 24.83%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一定了解, 有70.34%的学生不是很了解, 还有4.83%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完全不了解。对于是否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问题时, 有5.52%的学生有具体的规划, 75.17%的学生有规划但不具体, 还有19.31%的学生则完全没有规划。

这个结果说明学生在迈入大学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基本是随大流或是迎合长辈的意愿, 在大学期间对职业定向思考不足, 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所以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面临毕业的学生一想到找工作就会担心、害怕和焦虑。

第二, 就业压力大, 就业观存在偏差。通过此次调查发现, 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形势紧迫, 就业存在供大于需的情况, 有57.24%的学生迫切希望能在毕业前找到工作, 有48.97%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立即工作, 若专业不对口也希望能立即工作。在就业单位选择上, 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仍是学生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 若没有应聘成功, 会有31.03%的学生退而求其次选择自主创业, 而愿意去私营企业或公司工作的不足18%, “金饭碗”安逸稳定的工作依然是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在行业的选择上, 57.24%的学生想进入政府机关, 其次是金融、证券、保险业。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 40.69%的学生会选择留在首府乌鲁木齐, 31.03%的学生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 17.24%的学生选择了去内地一线城市发展, 还有6.14%的学生选择了出国。在择业上更多的是看中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 并不太注重单位的名气和规模, 也不希望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 有较强的能力准备意愿, 但对知识准备认识不足。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5.0%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 原因是有78.62%的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实践经验, 所以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问到“个人哪些条件会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时, 有80.69%的学生选择了工作经验, 而选择专业知识或成绩的仅占到22.07%。但是在目前就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 也会有84.14%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前考取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证、会计从业证甚至驾照等为自己增添求职的筹码。也有学生希望能通过辅修相关专业、社会实践、关注就业信息等方法为就业做准备。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社会实践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为将来的工作储备能力, 但是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性不强, 据调查参加专业单位实习的只有22.76%, 而参加日常兼职工作如发传单、在餐饮店打工的却占到61.38%。

2. 用人单位需求行为分析

第一, 企业招聘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职能部门, 企业对于本部门的重视程度也从某一方面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本次调查发现, 有80.6%的被调查企业在最近一年内有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计划, 其中87.9%的企业所招聘的为基层岗位。在人才招聘方式上 (多选题) , 有89.66%的企业倾向于发布网络、媒体信息招聘;41.38%的企业还希望能通过高校合作招聘, 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在这个时候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其他则是通过企业员工推荐或社会招聘会招聘。

第二, 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在对人员学历的要求上:本科层次最高, 达到42.53%, 其次是大专生和研究生, 说明了本科毕业生与其他层次人才相比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

在企业需要的岗位类型上, 只有15.5%的被调查企业希望所招聘的员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某个职能的工作, 如绩效考核或员工招聘等, 有58.6%的企业需要他们能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职能的工作, 甚至有25.9%的企业希望他们所招聘的员工除了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 还可以兼任行政方面的其他工作。

在对员工所需资格证书中, 人力资源师三级、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是必备条件。大部分用人单位希望处于起始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 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各种办公室软件,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结果表明了企业既看中员工的专业技能, 也看中员工的综合素质,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重多方面发展, 全方面锻炼自己, 以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为自己良好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第三, 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在调查中发现, 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 在工作过程中则表现比较浮躁, 要求过高、对自身素质认识不够等现象, 这些导致企业对应届大学生不够满意。所以企业在招聘本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更乐于接受那些语言表达流畅 (97.7%) 、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 (91.95%) 、扎实的专业基础 (74.71%) 、担任过班级或学生干部 (51.72%) 、积极参与院级校级活动 (45.98%) 的学生。所以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化解压力、经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

四结论

近年来, 随着各高校的扩招,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紧迫, 大学生在就业准备中应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 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 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做好职业规划;在专业技能方面, 不能盲目跟风考证, 要多学习专业知识, 把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扎实, 让自己在应聘过程中更胜一筹;学校可根据企业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解决学生缺少而企业关注的素质能力问题;另外企业可以和高校合作, 定期召开校园招聘会, 寒、暑假时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 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经验, 有针对性地锻炼自己, 培养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云、罗筑华、陈熙等.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准备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art 3) [C], 2011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3

摘 要: 大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然而,调查显示,并不是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此次调查本着了解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合理利用,以期能发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弊端,帮助大学生革除弊端,从而更有效充分地利用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充实美好。

关键词: 大学生 业余时间 安排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分析

本次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采用的是以随机问卷调查为主。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但是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有两种情况很突出,调查发现有些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们每天的生活环境不是教室就是图书馆,有些学生与此相反,他们几乎不看书,每天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上网、娱乐活动上。本次调查就是为了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业余时间是指周一到周五除正常上课以外的生活空间与时间。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占41%,女生占53%;大一学生占12%,大二、大三学生占34%,大四学生占48%。问卷共设置十七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得知,不同学校的业余时间安排有显著的区别,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氛围和学校提供的教学设备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业余时间的管理存在差异性。

(一)此次调查在问及是否为您的业余时间制订计划时,有87%的同学的选项是“想过要制订,但没实行”。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业余时间是无计划性的,他们想到什么就什么,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回答是曾制订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二)在问及一般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时,有33%的同学回答去自习室或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23%回答参与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篮球、羽毛球等。大一的大部分同学都说各种社团活动占了大量业余时间,这个年段91%的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意识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可以为自己争取学分弥补学业成绩的不足。

(三)在问及“在您周围,同学们在业余时间学习的多吗?”时,有40%的同学说一般,26%回答比较多,说明业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周围环境对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或周围人课余时间利用得不好的原因,很多人受周围同学的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有时候自己计划好周末要早起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因为看到别人都在暖和的被窝,自己也产生惰性心理,为自己睡懒觉找理由。有时候本打算开电脑查些有用的资料,结果看到别人在玩游戏,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玩起游戏,把学业抛在脑后。

(四)针对“你每天通常学习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有41%的同学每天能坚持1-3小时,只有17%的同学能坚持5小时以上,其中这些同学主要还是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从这个现象可以得知大学生的学习强度已经明显不如高中了,也没有高中时的自觉性。

(五)7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据调查数据分析,25%的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必修课程比较多,还要上选修。18%的学生时间很充足,59%课余生活基本充足,他们在业余时间安排上注意劳逸结合。从这组数据分析可得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拥有的业余时间是有差异的。

(六)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从调查结果看,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女生的自制力明显比男生强,而男生业余时间比较重视实践,他们比较喜欢体育锻炼,也有喜欢宅宿舍玩游戏或睡觉的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学生每天花4-5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然而,只有27%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还不能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库促进自己的学业,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课外去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虽然占多数,但是目的各不相同。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同学是为了完成课外作业而去,有些是为了看课外书,还有些认为图书馆比较安静,于是把手机电脑等都搬到图书馆。但是调查发现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5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女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占67.6%。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吸收知识,课外同样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将来才能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

三、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的重要性

首先,对大学生活要有所规划。计划是一种预见性的安排,它会帮助你对将要进行的事件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准备,这些准备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真正的自由、主动并不是来自于盲目随意,而是来自条理有序。

其次,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项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甚至就像吃饭一样简单,它需要的只是人们的有心。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首先改掉以往在处理时间方面问题的坏习气,正确认识到合理有效利用时间的作用及意义,旨在将大学生活引上正常轨道。其次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是最大限度上的合理又有效。

再次,良好的习惯是一种个人竞争力,而坚持不懈是一种个人精神。时间的管理是一门智慧哲学,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演习过程,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是最重要的因素。学贵有恒,不管是做什么,恒心和毅力都是最重要的。做到坚持,努力不懈,最后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会达到初衷。

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1.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人生有了目标,生活才有动力,只有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人才能有目的地学习、有计划地生活,生活才不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

2.课余时间充足,需要合理分配,提高时间效率。不仅要花时间娱乐放松,更要花时间刻苦学习,学习才是学生的主业。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制力,控制上网时间。我们要学会既学得开心又玩得尽兴,劳逸结合。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大学是我们迈进社会的起点,在大学我们就要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多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比赛,而且要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兼职和实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加我们的阅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采访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是合理的。他们的安排里注意劳逸结合,有规律地学习生活。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不合理,作息不规律,通宵达旦或者黑白颠倒。部分同学学习过度机械,他们早出晚归地在图书馆看书,不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整天与电脑为伴,男生大部分在玩游戏,女生不是看泡沫剧就是逛淘宝,部分大学生碌碌无为,在迷茫无聊中时间渐渐流失。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不合理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活枯燥,兴趣爱好狭隘,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学校社团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大学四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生活单调无味。通过此次的问卷分析希望能给还在迷茫中不知所措的大学生及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过个丰富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03).

[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3]宋美臻.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4

关于在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问卷

调查人姓名:性别:班级:院(系):专业:电话: 被调查人姓名:性别:班级:院(系):专业:电话:

1假期若有计划,是否按计划实行过?()

A.一直按计划行事B.实行一段时间就没坚持了C.没有付诸于实践过D.其他

2.假期的大部分时间在干什么?(多选题)()

A.看电视、上网或.睡觉B.外出旅游C.兼职或学习、考证D.其他

3.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有多少?()

A.0-1小时B.1-2小时C.2-3小时D.四小时以上

4.假期的精神状态如何?()

A.很好B.一般C.很差D.不知道

5.假期生活中你是否学习或复习一些课程?()

A.一直坚持学B.学一段时间C.偶尔学习一下D.一直没有

6.如果有,主要是学习或复习哪些方面的内容?()

A.进行电脑、英语等的培训B.驾校培训C.自己感兴趣的知识D.其他

7.你对于现在大学生的考证热有什么看法?()

A.多考些证,有利于就业B.能培养自己的技能C.是一种盲目跟从的趋势D.其他

8.你认为自己是否有必要去社会实践?()

A.很有必要B.一般C.没必要D.无所谓

9你认为暑假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挣钱,增加收入B.学习一些社会经验C.锻炼自己的能力D.其他

10.对于大学生暑假兼职“只要工作不要工资” 的看法是什么?()

A.赞成,积累社会经验比较重要B.是一种不现实的思想C.没想法D.其他

11.如果暑假兼职,一般考虑哪些工作?(多选题)()

A.家教B.市场调研员C.做志愿者D.其他

12.是否有考虑过假期外出旅游,游览河山?()

A.有,且去过B.有,但没去过C.有,且想去D.不想去

13.你对假期旅游的看法?()

A.能够丰富阅历,增长经验B.加强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

C.可以培养和提高与人的交流能力D.能够调剂心情,更好的投入到生活学习中

14.如果假期里没事做时,有什么感觉呢?()

A.会觉得日子很逍遥自在,很舒服B.很自责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

C.就是觉得自己很颓废,但也很无奈D.暂时还没出现过这种状况

15.对于自己的假期生活安排,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不是很满意D.很不满意

16.假期里有没有特别的烦恼?()

A.总是沉醉在网络中,想抽身出来却无法自拔B.整天想学习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问卷 篇5

封面信:

同学,您好!

我们是XXX调查小组,我们在做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对于就业的看法。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各种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您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答案,或者在_____中填上适当的内容。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份调查表。谢谢!

问卷主体: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专业:

4.您对所学专业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还算了解 C.一般 D.了解不多 E.一点也不了解

5.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前景如何?

A.非常看好 B.比较看好 C.一般 D.不太看好 E.一点也不看好

6.您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

A很好好 B.挺好 C.一般 D.不太好 E.很差

7.您认为当前哪类专业就业更加容易?(多选)

A.文史类 B.工科类 C.管理类 D.外语类 E.医学类F.教育类

G.经济类 H.艺术类 I.法学类 J.其他

8.毕业后,您打算:

A.考研 B.考公 C.创业 D.出国 E.直接就业 F.其他

9.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难 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D.不了解

10.您觉得自身各方面能力如何?

A.实践强,理论强B.实践强,理论弱

C.实践弱,理论强D.实践弱,理论弱

11.您认为大学生目前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可多选)(反面)

A.缺乏工作经验 B.缺乏专业知识C.大学生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

D.人才市场供求不平衡E.专业不对口 F.毕业学校的原因 G.就业信息不足

H.“走后门”现象严重 I.其他

12.您以后择业时主要要是考虑是什么?(可多选)

A.兴趣爱好 B.专业对口 C.薪水相对较高 D.晋升空间大的 E.行业潜力大的 F.单位内部关系较为和谐的 G.其他

13.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哪方面的能力?(可多选)

A.所学的专业能力 B.毕业院校 C.社会经验 D.品德 E.特长 F.人际交往能力

G.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H.其他

14.您对将来就业的地区的选择是:

A.出生本地 B.学校当地 C.东部发达地区 D.西部发展区

E.其他

15.您对上述地区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条件好 B.消费水平低 C.对于人才需求量大 D.国家政策优越

E.发展潜力大 F.其他16.刚开始寻找工作,薪水多少您才会考虑它,或者递简历?

A.1000以下 B.1001-2000 C.2001-3000 D.3001-4000 E.4000以上

17.您怎么看待基层工作?

A.坚决不做,又苦又累,又有损大学生形象

B.实在找不到工作时,勉强可以接受

C.暂时立足,找到好工作了再换

D.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

18.刚毕业,您最想进入的单位是什么?

A.政府机关 B.国营企业C.私营企业 D.民营企业 E.事业单位

F.其他19.您最低期望值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可以升职?

A.一年以内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6

步入大学,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或者是由于个人其他原因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勤工俭学。为了详细调查分析这一状况,请您花上一到两分钟填写这份调查问卷。谢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

1.你的性别(B)A.男B.女

2.你所在的年级(A)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所在的学院(M)A.经管B.资环C.生科D.动科E.兽医F.G.林学H.园艺I.理学J.工程K.水利与土木L.信息、软件M.公管

O.人文与法学P.外国语Q.艺术R.自考

第二部分

1.您是否赞成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A)

A.完全赞同

B.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

C.完全反对

2.您有过几次勤工俭学的经历?(B)

A.一次也没有

B.1~3次

C.3次以上

3.你希望或曾经通过哪种获得兼职机会?(可多选)(D)

A.熟人介绍

B.中介

C.校内小广告

D.自己摸索门路

4.你希望做哪方面的兼职?(A)

A.工资高的B.长期稳定的C.自由灵活的5.兼职赚来的钱主要会用于哪方面?(C)

A.学习费用

B.生活费用

C.娱乐

D.其他

6.你认为兼职过程中最令你担心的是什么? C()

A.安全

B.身心健康

C.工资的不到保障

D.耽误学习E.其他

7.在你周围,哪一种兼职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可多选)(AB)

A.派传单

B.家教 农学食品N.C.校园代理

D.校内岗位

E.促销

G.餐饮服务员

H.其他

8.您认为勤工俭学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B)

A.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B.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己

C.为进入社会打基础D.体验生活

E.家庭所迫

F.其他

9.兼职中通常一天可以获得的报酬是?(B)

A.50元以下

B.50~70

C.70~90

D.90以上

10.您做兼职后的感觉是?(A)

A.很有意义,很充实

B.无聊,浪费时间赚小钱

C.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开心

D.还行,赚钱就可以了

11.您认为大学生在兼职中的不足是?(可多选)(B)

A.薪酬低

B.真正社会实践太少

C.自主决定权太小,无法施展才学

D.可以接受

12.通过勤工俭学,您认识到的社会是怎么样的?(C)

A.公平、公正、公开

B.关系、金钱、黑暗

C.有公平之处,也有不如意之处,还可接受

D.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13.您对改善目前提供给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平台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对在校学生犯罪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篇7

一、在校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 职业中学学生犯罪率高

在批准逮捕的22件41人中, 25人为职业中学学生, 占学生犯罪总数的60%。如某职业中学学生胡某某盗窃案, 犯罪嫌疑人胡某某通过网上交友、约网友见面后盗窃网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财物, 先后盗窃三次, 涉案金额8000多元。

(二) 侵财型犯罪比重大, 犯罪类型呈多元化

在办理的学生犯罪案件中, 以侵财型犯罪占多数, 41名学生犯罪嫌疑人中, 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犯罪人数23名, 占总人数的56%。犯罪类型多元化趋势明显, 出现猥亵儿童、非法拘禁、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等以往未成年人较少实施的犯罪。如犯罪嫌疑人栾某年仅21岁, 强迫一名17岁的未成年人诱骗儿童到租住的旅馆供其进行猥亵, 栾某先后猥亵多名儿童, 公安机关查实的就有3名,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三) 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两名以上学生共同犯罪以及学生参与社会人员共同作案的有18起, 占总人数的85%。反映出在校学生存有害怕单独作案的心理状态及在成年人的诱惑下参与作案的特点。这些共同犯罪又大多集中在抢劫、盗窃等案件上。例如于某、郑某等5人抢劫团伙, 其中3人未成年, 4名在校生, 一般都在学校周围作案, 将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骗至墙角, 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财物抢走, 在学校中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四) 性犯罪苗头显现

在校学生涉及性犯罪有所抬头, 五年来办理学生强奸罪3件5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1件1人。例如某外语学校学生傅某整日在宾馆居住, 并多次从网上寻找女性一起开房, 2013年春节期间, 其从网上认识刚上六年级的小女孩辛某, 辛某明确告诉傅某自己只有12岁, 傅某还将辛某约至宾馆, 与辛某发生性关系。且事后傅某态度蛮横, 与前来寻找女儿的辛某父母对骂, 体现了当前部分在校学生性格的偏激以及对情感的冷漠, 发人深思。

二、在校学生犯罪原因剖析

(一) 分辨是非能力较差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也是学习、模仿、探索阶段和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期, 生理发育快, 但心理发育却比较慢, 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并走向极端。如果没有家庭和学校等正确有效的引导, 很难靠自身素质来抵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 部分家庭教育方法欠妥

多数学生犯罪, 都发生在离异或父母管理缺失的家庭中, 家庭破碎对孩子内心情感和自尊心的伤害, 容易导致孩子感情淡漠、仇视社会等心态;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自己不工作, 贩卖毒品, 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导致孩子也日渐走上犯罪的道路。如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李某某贩卖毒品一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的父亲和母亲均以贩卖毒品为生, 有时还让李某某去给朋友递送冰毒, 让不到二十岁的李某某过早地接触到了毒品这一罪恶之物, 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三) 部分学校法制教育欠缺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 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缺乏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教育, 缺少根据学生特点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教育;二是以学习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好坏, 对后进学生缺乏个性化教育方法, 鼓励表扬少, 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管理, 甚至不愿管理;三是少数教师由于素质较低, 教育时不顾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意伤害其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最终脱离学校, 走上犯罪道路;四是法制教育活动流于形式。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对青岛市市北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发现该区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仅占60.1%, 学校从未开展法制教育的占31.5%, 被调查者称不清楚此事的占8.2%, 有6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说不出自己所在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的姓名和所在单位。

三、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预防学生犯罪的实践探索

(一) 突出一个指导思想, 深化特殊预防

严格把握逮捕和起诉标准, 尽力挽救失足学生。2008年以来,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非羁押措施风险评估87人次, 努力减少逮捕措施的运用。就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79人次, 从心理、行为等多方面落实个性化矫治措施。委托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活动, 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注重案件处理效果, 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二) 优化两类关键措施, 坚持常态预防

首先, 抓住重点, 持续开展全覆盖法制教育。利用寒暑假前夕、开学初始等时间节点, 在驻区中小学校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 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 联合学校帮助其规范日常行为。其次, 找准问题, 及时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结合办案发现、分析学生教育、管理问题, 以检察建议形式通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 建议加强法制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良性互动。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加强文化场所监管,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 打造三项教育品牌, 凸显特色预防

首创“未成年人取保候审考察观护站”, 安排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观护站内学习和劳动, 由办案检察官负责对其进行考察帮教, 根据案件情况及其在观护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劳动表现等综合表现, 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从驻区中学选拔中学生, 组建“少年检察官宣讲团”, 将真实案例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 深入辖区学校, 为同龄人进行面对面宣讲;开辟网络宣教阵地, 共同探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话题, 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辐射面。

(四) 搭建四层基础平台, 注重长效预防

与综治、教育等部门及学校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会签规范性文件, 形成共建局面, 建立长效机制;以电子展板、互动触摸屏为宣教平台, 开展案例警示、法制动漫宣传、自我保护知识教育等;指派检察干警兼任中小学法制辅导员, 定期走访学校, 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提供引导和帮助;开设“未成年人维权热线”、“青少年维权博客”, 向在校学生广泛宣传, 并指定专人接听、回复, 提高解答质量。

四、进一步做好预防学生犯罪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深刻认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大社会意义

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抓好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措施, 而且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学校法制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把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二) 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 把法制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首先, 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 制定开展法制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要把握在校学生心理特征, 分析其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困惑和诱惑, 因地制宜提出对不同年级实施法制教育的要求和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 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活动。对所谓“双差生”更应给予关注和关爱。要重视维护他们的权益, 坚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要克服偏见, 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要教育他们从最根本的规范做起, 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在学生中开展学法、讲法、用法、守法活动, 把法制教育与校风、校纪结合起来, 使青少年学生逐步养成了解和掌握日常接触到的法律知识, 从小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良好品德。其次, 为使学校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还必须探索一套学校法制教育考核奖励机制。既要考核学校在法制教育上的教师、教材、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的落实情况, 又要考核法制教育课的实际效果。要把法制教育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各种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 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最后, 建议综治办组织办理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公、检、法等部门人员进校园, 开展增强“免疫力”活动, 在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犯罪的基础上,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法制课, 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增强其法制观念。

(三) 搞好治安综合治理, 大力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学生犯罪有很大的关系, 净化社会环境是遏制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对所有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等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加强管理工作。对容留学生参与不健康活动的娱乐场所要坚决关闭, 并对场所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消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市场。对那些出售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应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3) 对学生犯罪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办案原则, 教育从严, 打击从宽。管教部门要根据学生特点, 施以教育改造, 促其认罪服法, 改邪归正, 把犯罪“回头率”降至最低。 (4) 对严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不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放纵子女违法犯罪或对子女虐待和遗弃, 导致子女走上犯罪道路的, 应追究其父母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委、政府尤其是政法机关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摘要:在校学生犯罪发案率较低, 但因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从思想认识、学校法制教育、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找出预防对策, 努力从根本上遏制或减少学生犯罪的发生。

关于在校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活动的调查问卷 篇8

关键词:科技社团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不仅要求高职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备包括职业能力、团队协作、社交应变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仅仅依靠高职学生在学校课堂的学习和训练不能满足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社团在校企合作中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社团加强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培养了企业的潜在骨干,实现中小企业微订单人才培养,保证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有助于教学进度及内容的整合,提高在校生顶岗实习针对性。

1 科技社团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

职业技术院校的科技社团不同于其他社团之处在于它的专业性。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置大多与高职院校所在地区域经济产业联系密切,因此,往往科技社团所涉及专业技术也与高职院校所在地区域经济产业联系密不可分。由于专业性强,社团成员需要在专业教师必要指导下提升自身技能、技术水平,这对专业指导教师提出要求,不仅要求指导教师熟悉本区域某产业发展状况、技术水平,还促使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相关产业的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增进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提高了专业教师特别是新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2 科技社团培养了企业的潜在骨干

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条件不足,很难提升本企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借助高职院校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技术理论水平,通过与高职院校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甚至企业员工带着问题加入科技社团,在高职院校的帮助下针对性地学习,不仅提高企业现有技术力量,还能够引领社团成员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做到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

部分科技社团发展方向和社团成员专业方向并不吻合,也没有得到企业的定向支持,但社团成员兴趣使然,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科技社团成员独立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调整工作对象,确定职业规划,汲取专业知识为毕业后工作和创业奠定基础。科技社团“X光观片机”组的X光观片机项目获沧州市首届青年创业活动初创项目组三等奖,智能制冷热饮水机项目、智能车载语音杯项目获河北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12部门联合发起的“青年创业·中国强”为主题的中国(河北)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奖,其中X光观片机项目和智能制冷热饮水机项目组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项目组的成员。通过几年科技社团活动,具备了一定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了信心,掌握了方法,养成良好工作态度,成为新企业创始人或技术骨干的潜在力量。事实证明,科技社团成员到企业后,相对其他本专科学生,对所属工种基本技能掌握快,工作态度好,受企业领导重视,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

3 科技社团实现中小企业微订单人才培养,保证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

科技社团为中小企业微订单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是订单班补充和延伸。学院以各系部为主,安排企业和企业所需专业有意向到该企业工作的在校生双向选择达成协议,组建科技社团。由企业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金,由学院提供场地和技术,供科技社团成员训练和学习,承担科技社团企业顶岗实习。社团成员则在毕业后优先到该企业工作。例如国内某专业从事电线电缆故障探测及专业探测设备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共同组建了科技社团“DIY电子爱好者协会——电缆故障探测方向”,向电气工程系交付该公司电线电缆故障探测设备用于培养几名有到该公司就业意向的学生。最后五名毕业生从顶岗实习阶段就开始到该公司工作,不仅能熟练使用公司故障探测设备探测电线电缆故障,维护维修探测设备,还积极参与检测设备创新性研究,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

4 科技社团促进教学进度调整及内容整合,提高在校生顶岗实习针对性

科技社团成员对其专业方向或兴趣方向的求知欲强,投入的精力较多,加上指导教师的额外指导,往往是这个方向的学习尖兵,学习进度超前,而且无论从态度、知识,还是技能方面均比其他同届学生略胜一筹,因此通过科技社团全体成员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及顶岗实习等环节的状态与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大致推断出大多数学生掌握情况,适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和修订。例如课改课程《基于MCS51的自动化单元应用》最早为学生讲解ATMEL公司的AT89S51微处理器,但后来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深圳某公司的STC单片机与MCS51兼容,而且性价比高,于是课程组与科技社团联系,首先在科技社团进行试验,经一年多的实验后推广到整个系的教学。

总之,高职院校的科技社团在校企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科技社团建设中仍存在机制不完善、指导不充分、经费不足等问题,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目标不清、组织松散,缺乏向心力、凝聚力等现象,甚至部分科技社团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探索高职院校科技社团如何建设以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作用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伍亚泰.大学生科技社团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2(28).

[2]王晖,王吉进,周佳权,高雁.大学生科技社团在高校学生培养中重要意义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

[3]吕冬诗,陈万海.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6):05.

基金项目:

上一篇:小班健康:赤足旅行下一篇:古代励志名言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