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2024-08-08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通用12篇)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1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A1.你的性别

A.男B.女

B2.你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C3.你的家庭所在地A.城市B.城镇C.农村

C4.您平均每个月生活费是多少?

A 500元以下B 500-700元C 700—1000元D 1000元以上

D5.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A 400元以内B 400-600C、600-800D、800以上

A6.一般情况下,你每月的生活费A有多余B差不多花完C不够花B7.你的消费方式为A能省则省B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C.毫不在乎想花就花D其他 B8.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D放弃购买E兼职挣钱

C9..和朋友一起购物时是否会为了面子而买超出自己购买水平的商品

A 经常B 有时 C 偶尔 D 从不

.B10.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钱够不够用B.该商品的实用性C该商品的档次D.其他

.1C1.您每到月末,生活费用是否会紧张

A 基本会B 偶尔会C 不会

A12你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可多选)

A.父母给予B.勤工助学C.奖学金D做家教E校外兼职F.其他 D13.您最理想的消费来源是?

ABDEA.父母给予B.打工、勤工助学C.奖学金D.三者皆有

14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

A 基本生活所需B 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 购物(服装、饰品)D 学习(书籍)E 娱乐、交际

能谈一下你每项支出所占的比重吗?

食品:通讯(交通和话费):娱乐交际:书籍:

B15您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A.很满意B.没考虑过,无所谓C.不满意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2

一、调查方案

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有效度, 本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 对问卷进行了修改, 将与研究内容相关不大的题项进行了删减, 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假设进行了修订。

正式调查抽取了江苏某高校24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中的480名女大学生。在抽样过程中, 考虑了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家庭背景的城乡分布和年级分布。在调查收回的4 8 0份问卷中, 有效问卷4 1 2份 (对于数据缺失的问卷均定义为无效问卷) 。

数据处理方法主要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和分析, 用到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

二、调查对象的消费状况

1. 基本生活费

调查表明, 每月消费700元以上的占1 2.6%;消费在3 0 0~700元的占82.4%;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占5%。大部分女生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消费,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大部分消费合理的大学生中有极端的现象出现:有每月消费上千元的女学生, 也有每月消费在2 0 0元以下的, 各为2人, 占到调查人数的0.5%。

2. 服装及化妆品消费

高校女生对于服装时尚流行的追求较为突出。她们喜欢追求新潮, 时尚和品牌消费趋势强, 每学期的服装支出在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调查表明, 每学期在服装方面的支出有2 0.8%以上的女生在100元~300元之间, 27.1%的女生支出在300元~600元之间, 52.1%的女生支出超过600元, 而且大部分来自城市。每学期化妆品支出有40.3%以上的女大学生在100元~300元之间, 37.1%的女生的支出在300元~600元之间, 22.6%的女生支出超过600元。

3. 手机消费

就所调查的对象中, 有手机的学生占到8 6.5%, 手机的花费在部分学生的消费中已经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包括手机购买费用、通信话费 (包括短信费) 。购买1 0 0 0元以下价格手机的学生占65.6%, 其中农村学生占到60.1%, 1000元~1500元价格手机的学生占2 3.3%, 农村学生占到3 1.7%。就手机通讯费而言, 有45.5%的学生在50元以下, 40.4%的学生在50元~100元之间。

4. 谈恋爱支出

调查的480名学生中, 有56.4%的女生谈恋爱或以前谈过恋爱, 用于恋爱支出在200元以下的占59.3%, 200元~500元的占到20.8%, 花费在500元~800元的占12.7%, 800元以上的占到7.2%。可见谈恋爱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这其中部分女生在校外租房同居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 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女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调查, 在购买商品时, 女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 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 女生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 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

2. 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女大学生对美丽的消费毫不吝啬, 尤其是大二以上女生。大一女生由于高考学习的惯性因素, 平时仍以学习为重, 在装扮和追赶时尚上未投入太多的时间与金钱。在熟悉高校学习环境以后, 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她们追求时尚, 紧跟潮流, 在购买商品时, 较多地侧重于外观包装, 在意美的效果, 不断地追求产品的流行趋势, 使用一些新颖、奇特的产品来强调自我的惟一性。

3. 消费的攀比心理

女性通常喜欢与处于同一层次、境况相类似的人做横向比较, 总想要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商品。这种消费心理驱使女生在购买商品时, 考虑的不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和迫切需要, 而是为了赶上别人, 超过别人, 借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满足, 因此这种消费心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情绪冲动性的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女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 自我意识增强,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 虽然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日趋理性, 但是仍存在攀比情绪和爱慕虚荣的心理。高校应积极引导,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和谐的消费观, 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 女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问卷, 对江苏某高校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 对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如何树立正确消费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消费,心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素云:大学生不良消费现状及消费道德之重构[J].商场现代化, 2007, 11, 38~39

[2]曾莉韩之璐: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 2008, 8, 103~104

[3]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应对策略[J].工商大学学报, 2002, 17, 5, 42~43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3

第一部分:调查概况

调查主题:90后技校生的消费观念

调查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90后技校生的消费能力亦与以往大不相同。手机、电脑、名牌甚至奢侈品,已成为校园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消费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诚然令人欣慰。然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消费心理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本人开展了《关于肇庆市技师学院在校生消费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本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调查时间:2014年5月~9月

调查人数:220人

有效问卷:200份

调查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向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部分学生借助面谈进行深入了解,收集问卷后借用网络手段进行问卷的归纳总结。

问卷内容:(略)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统计汇总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

一.消费现状分析

(一)总体消费水平较高,局部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平均一个月消费在900元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为35%,600-900元的受访者亦为35%,显示出本校学生消费水平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给子女的生活费也宽裕了许多。另一方面,来自落后地区的部分同学,消费水平停留在一个月300元以下的低水平。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学生每个月学习方面的花费所占比例偏低,占总费用1/5的受访者占35%,说明学生花在学习上的费用较少。而相对而言,学生花在娱乐方面的消费所占比例较高,娱乐花费占总生活费1/2的受访者高达45%。此数据显示90后青少年比较注重娱乐方面的消费。

(三)消费观多元化特征显著

消费时考虑的因素中,22%的受访者考虑钱够不够用,27%的受访者考虑该商品的实用性,28%的受访者考虑商品的档次,比较均衡。另外,23%的受访者在消费中以经济实惠为主,25%兼顾实惠和高标,21%尽量追求高标准,31%选择看心情。数据显示本校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四)具备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

38%的受访者表示校外兼职是生活费的主要来源,13%的受访者参与了勤工俭学,48%的受访者认为最理想的消费来源是父母给予、打工、奖学金三者结合。65%的学生对于找兼职工作赚钱表示很有兴趣,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此数据显示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

(五)普遍缺乏理财观念

40%的受访者表示每月生活费不够花,43%的学生消费时毫不在乎想花就花,66%的学生很少记账或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只有17%的受访者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受访者普遍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差及没有形成理财的观念。

二.成因浅析

(一)社会环境对校园消费观的影响

技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成型,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网络上部分人的奢靡消费,对技校生的消费观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家庭消费观念对技校生的影响

如上述所言,技校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90后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使学生从小就无需为金钱的来源而担忧。因此,理财的观念亦形成得较晚。

(三)消费观导向教育的缺失

接上所言,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的消费观导向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家庭从小注重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学校亦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地方。社会的舆论宣更是缺乏对青少年正确的消费观引导。

三.对于本校加强校园消费观导向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对技校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和引导

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技校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而发现问题,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适当运用教学资源,增加学生接触、了解理财知识的机会。通过开设理财兴趣小组等课余活动,定期举行省钱竞赛、网络模拟投资竞赛,定期召开理财讲座,及小抄报、宣传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使学生主动关注理财,合理消费。

(三)在德育课堂中渗透财商教育

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智商”、“情商”教育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财商”教育却往往被忽视了。所谓“财商”(F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改变财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利用压岁钱或零用钱进行投资理财?”“如何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这些问题可以在德育课堂中作为主题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渗透“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甚至可以以专题形式,在德育课中分章节讲授一些金融、证券、股市、投资等专业知识。

(四)搭建桥梁,引导家长进行消费文化教育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4

您好!我们是南京财经大学工商院的访问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南京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调研。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协助我们完成以下这份调查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B.女您的每月生活费多少?

A.1000以下B.1000到1499C1500到2000D2000以上

3您目前正在使用的手机品牌是?

A.苹果B.诺基亚C.HTCD.摩托罗拉E.LGF.三星G.其他

4您正在使用的这台手机在购买的时候处在什么价位?

A.1000以下B.1000到1500C.1500到2000

D.2000到3000E.3000以上

5.您目前正在使用的手机使用多久了?

A.半年以下B.半年到一年C.一年到两年D两年以上

6.您多长时间换一台手机?

A.半年以下B.半年到一年C.一年到两年D两年以上E.一直用到坏为止

7.你觉得多长时间换一台手机合适呢?

A.半年以下B.半年到一年C.一年到两年D两年以上

E.一直用到坏为止

8.您觉得什么价位的手机比较适合自己?

A.1000以下B.1000到2000C.2000到3000

D.3000到5000E.5000以上

9.您换手机的原因是?

A.新款上市B.手机降价C.原手机坏了D.功能不足

E.质量不好F.消费能力高G.身份地位的象征H.尝尝鲜

I.别人有了,我也要有J.其它

10.你选择手机的考虑因素是什么?(多选)

A.品牌知名度B.价格C.外观D.质感E.整机质量F.信号G.功能H.和弦铃声I.辐射性J.优惠K.售后服务

L.续航时间M.颜色

11.您最喜欢的手机品牌是?

A.苹果B.诺基亚C.HTCD.摩托罗拉E.LGF.三星

G.其他

12.你最喜欢的手机款式是?

(1)A.触屏B.直板C.翻盖D.推拉

(2)A.卡通的B.时尚的C.典雅的D.个性化的(3)A.圆形的B.椭圆形的C.横向长方形的D.纵向长方形的E.正方形

13.您一个月的通讯费用是?

A.30以下B.30到60C.60到100D.100以上

14.除了拨打和接听电话外,以下的功能对您最重要并且经常用到的是?(可多选)

A.收发短信B.下载图片C.下载铃声D.拍照E.相册

F.手机上网G.游戏H.闹钟I.铃声设定J.情景模式

K.电话本L.日表M.MP3功能N.功能移动QQ

O.MP4P.无线蓝牙Q.摄像

15.你一般到什么地方购买手机?(可多选)

A专卖店B大卖场C.移动、联通公司

D超市或百货店E网络

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篇5

大学生的过度消费主要分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超前性消费”

即为了提前享受或追赶潮流,不惜用举债的方式来提高生活档次。大学生们刚刚成年进入社会,银行为了尽早拉住这些潜在消费者,往往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办信用卡,打开皮夹有4,5张信用卡的同学绝对不在少数。新闻中也时不时会提到大学生卡奴,还不出信用卡债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外出打零工来还钱,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说,最后若不能完全还款还会影响将来进入社会以后的信用程度,除了满足一时的快感,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种是“炫耀性消费”

目的是通过消费炫耀“我有钱”以满足虚荣心。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招收而来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有的父母可能只是辛苦劳作的农民,有的是工薪阶层,还有的却是大老板。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有钱的同学便会经常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奢侈品以显示自己的生活水平。在许多大学生都使用的社交网络人人网上,时常有同学会发一些奢侈品代购的信息,起初我看到时觉得他们并不会有生意,因为那些香奈儿,LV的包包动辄上万的价格并不是普通大学生能承受的。可是看到他们接收到的大量的来访询问以及订单,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很多同学的消费水平。

第三种是“病态性消费”

通过消费活动来满足自己内心一些不成熟的心态。尽管大学时代是曾经家长口口声声说的悠闲轻松的一段时光,但是在重点院校中是绝对不可能这么悠闲的,学霸多以至于在学习方面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由此,有的同学便会想方设法寻求放松的压力,其中暴饮暴食、买各种新衣服就是其中的一种,,以此满足自己内心的压抑,空虚以及不满,渐渐的就养成了这样一个过度消费的坏习惯。还有一种“病态性消费”源于身边的同学买了新产品,为了不落于人后,无论多少钱都舍得去花,就像上文中那个要买“苹果三件套”的女生,其实可能她并不知道乔布斯的发展史,也可能并不知道苹果到底好在哪里,可是大家都有所以她也就要,否则会有被同学看不起的可能。这样的一种觉得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的病态畸形的内心活动,对于即将踏足社会的大学生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6

“眼下的校园生活太丰富多彩了,花销也大。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生日聚会要钱,考计算机证也要花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喜欢,钱倒不是问题。”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同学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做了如上描述。

●75%以上每月日常消费在千元左右

●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

●爱买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品牌成为女生消费第一考虑因素

●恋爱中男生消费占七成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层次?据浙江工商大学对全校学生做的一次调查显示:75%以上的学生每月日常消费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元,超过普通白领消费水平。

大学生是如何支配这笔费用的?此次的调查告诉我们,恋爱、人际交往、考证以及出国筹备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项目。恋爱、人际交往费用是日常消费的大头。考证以及筹备出国的费用,成为让大学生消费水涨船高的新增长点。

“温饱”消费只占三成

吃饭穿衣每月花费不大

本次调查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共发放了5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30份。

调查发现,有98.1%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大部分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消费额度属适中。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学生日常消费的30%而已。书籍消费在5%以下爱买书的大学生不多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不爱买书了。64.2%的同学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仅占总消费5%以下。即便这5%,还有很大一部分购买的是服饰、化妆、漫画等方面书籍。“学校发的书还看不过来,谁还买专业书,再说什么文学书、工具书学校图书馆都有。”其中一名被访者回答说。

手机、电脑、MP3电子产品消费

大学生不亚于白领

调查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同学中的拥有率都超过半数。77.36%的同学已拥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

56.6%的同学拥有电脑。特别是对新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的必备“家当”之一。但在这些拥有电脑的同学中,58.5%的同学是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26.4%的同学用电脑来学习。

服饰、化妆品成女生消费大头

品牌成为第一考虑因素

对于绝大多女生来说,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是日常消费的一个大头。有将近一半的女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为了爱情可以不要“面包”

恋爱消费成男生消费的“主战场”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

“如果说一个月父母给1000元的话,每个月的‘恋爱经费’怎么样也要保证700元吧。”正在念大三的田锦生说,“大学生恋爱还是以男生出钱居多,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的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剩下的就只能保证日常饮食了。如果不够,就只能不吃早饭了!”

据了解,在大学中像田锦生这样的还是属于“普遍现象”,更有甚者,花费数千元买花,只为博得女生一笑。

交际、应酬、请客大学生消费大大升级

“寝室同学聚餐100元;请社团干部吃饭200元……”还在上大二的李旭正在算他上个月的开销,用他的话说,这种交际应酬的费用是不能少的。

记者对下沙高教园区做了粗略调查,发现学校边饮食店明显比其他店多,大多是中档消费,一般一顿下来也要100多元,同学请客多数选在这些地方。据说,现在大学校园的交际应酬与外面社会没什么两样,许多学生抱着“不得不应酬”的想法,反而给自己造成了负担。“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请客,这的确很费钱,但人情欠不得啊。”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丹抱怨道。

考证、出国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随着大学生对今后出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考证、出国就成为两大重要砝码,大学生花在这两方面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这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大三的王闽粗粗数了一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省二级证书,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像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秘书资格证对理科学生找工作来说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正在等待签证的王惠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GRE,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考G班,学费9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3000元;我还考了托福;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

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

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

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了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商学院经济系老师解释道,“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越来越追逐名牌,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7

一、卷烟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理论分析

从商品学角度来看, 卷烟消费的快速性、特殊性等特点, 决定了卷烟消费动机的多样性, 也使得影响卷烟购买决策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因此与其他商品消费相比, 对卷烟消费行为的研究不仅更为特殊、复杂, 而且因其消费人群广泛、影响深远, 使其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按照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 分析消费动机是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出发点。研究表明, 卷烟消费动机主要分为:方便交往动机, 用作提神、麻醉替代品的动机、消遣动机体验动机, 模仿从众动机和表现动机等。依据人文环境学, 卷烟消费行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过程, 而是一个与社会情境、文化、关系、符号、性别等各方面相互交织缠绕的复杂性社会行为, 并由此涉及到多元化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倾向。研究表明, 大学生吸烟行为与在校不良行为、心理障碍、学习成绩下降等行为、心理倾向有明显的相关性。运用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学、人文环境学等学科理论, 从卷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社会成因等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卷烟消费行为、心理特征及其规律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二、卷烟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研究方法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资助下, 课题组在专家访谈、小组座谈等定性调研基础上, 运用随机抽样技术、问卷调研方式向邵阳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420份, 剔除漏填、错填等问题问卷, 核实有效问卷共计400份, 其中吸烟卷302份, 非吸烟卷98份。本文将结合该调查相关数据, 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从各个方面对邵阳学院在校学生卷烟消费特点和社会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以此为政府、高校等社会各界合理管控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提出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依据。

三、大学生卷烟消费行为和心理调研数据分析

(一) 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整体状况。

1. 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日益普遍。

通过400份问卷数据统计, 我们可以发现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吸烟现象比较普遍, 必须引起重视。从吸烟的男女人数比例来看, 调查的400人当中, 有302人吸烟, 只要98人未吸过烟。吸烟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75.5%。而且吸烟人群中以男同学为主, 约占99.6%, 女同学吸烟的人数较少, 只占0.4%, 男女吸烟大致比例为301:1。其中男同学当中, 吸烟与非吸烟人数比例是4:1。显然, 吸烟行为在学校日益普遍化, 被更多人所接受。

2. 卷烟消费年级差异明显。

从本次调研数据整体来看, 大一到大四, 吸烟的总体人数在不断增加, 大一到大二吸烟人数增长率为31%, 大二到大三吸烟增长率5.2%, 大三到大四吸烟增长率为21%。这说明大一到大二这个阶段吸烟和大三到大四这个阶段为吸烟人数增长阶段。另外从每个年级来看, 如图1所示, 吸烟人数占每个年级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2.5%、76%、80%、74.6%, 这说明大二和大三是卷烟消费为高峰期, 呈现加剧趋势。

3. 卷烟消费水平层次偏低。

卷烟消费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层次, 这是与各自所处的群体, 收入, 消费偏好等都有一定关系。根据大学生主吸价位的调查数据可知, 61%的学生在10元以内, 31%的学生在10~20元之间, 仅有8%的学生在20~30元之间, 这反映出大学生卷烟消费水平层次整体偏低的事实。毕竟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并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 身边接触的人群就是同学, 他们共处于同一个层次, 故其消费水平也具有相似性, 属于卷烟消费层次的中下等, 香烟选择的价位也属于中低档价位。

4. 卷烟消费频率较低。

根据数据可以知道, 每日吸食香烟数量5支以下的人数比例为42%, 每日5到10支的人数比例为31%, 10到21支人数比例为21%, 每天20支以上的人只占6%, 这说明受经济状况等因素制约, 现阶段大学生卷烟消费频率虽然较低, 但随着毕业工作带来的经济状况改善, 加之卷烟消费的成瘾性, 未来时间段内, 大学生卷烟消费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频率必将有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 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的行为特征。

1. 校园是主要的卷烟消费场所。

据调查, 学生卷烟消费主要是以吸食为主, 而吸食地点又主要是在校园, 其中包括寝室 (28%) 、教学楼 (23%) 、集体聚会、就餐 (30%) 、校园道路上 (2%) 、KTV、游乐园等娱乐场 (5%) 、随时随地 (10%) 。显然, 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既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也为大学生卷烟消费的尝试和习惯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2. 卷烟购买地点相对集中。

通过数据分析, 我们发现学生主要买烟的地方是宿管阿姨手中 (41%) , 其次是学校经营的小卖部 (29%) , 再是超市 (27%) 、其他 (2%) 、网购 (1%) 。无论是阿姨手中还是超市, 小卖部等, 都集中于学生生活区附近, 这使得学生购买香烟都可以做到就近购买, 十分便捷, 这也说明学校生活区是香烟消费的重要场所之一, 买烟, 卖烟, 吸烟都是极容易滋生的行为。

3. 卷烟消费水平与经济状况有关。

调研数据表明, 不同生活费层次的同学, 每月香烟费用会一定程度上随着生活费的多少而增加或减少。如图2所示, 生活费在900元以下的同学卷烟消费费用主要是在150元以下。而生活费在900元以上1, 100元以下的同学人数最多, 而且卷烟消费费用聚集在350元以上, 1, 100元以上生活费的同学卷烟消费比较均衡, 主要集中在150元到350元之间。这表明生活费的多少不会对香烟消费起决定作用, 却是不可忽视的支持卷烟消费的因素。

4. 价格和品牌是影响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本次调查表明, 学生在购买香烟时都比较在乎香烟某些特性, 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价格和品牌, 各占比例为38%, 而价格则主要是在1到10元之间, 品牌也具有倾向性, 47%的同学是自己主动认购品牌, 42%是受其他同学影响, 5%受广告促销影响, 3%受营业员介绍, 3%是其他原因购买。另外有11%的同学很在乎有害物质的含量, 有7%的学生在乎口感, 6%的同学在乎其他方面, 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已有消费条件下, 把香烟消费作为自己尊严的外露手段, 重视面子, 但健康意识不强烈, 对有毒物质含量关注度不高。

(三) 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的心理动机。

1. 大学生卷烟消费的释压消遣动机。

大学生卷烟消费动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图3数据表明, 绝大部分同学 (67%) 由于学习压力大、负面情绪等因素影响, 希望通过吸烟来缓解压力, 赶走消极情绪, 或者暂时帮自己摆脱困境或者难过的心情。他们一般不注重品牌和档次, 多数是有什么抽什么。他们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的消费动机取向, 而是主要追求“个人导向”, 追求产品中的个人意义, 按照自己的品味和标准来判断产品的好坏。

2. 大学生卷烟消费的模仿从众动机。

学校是一个集体学习生活的地方, 对于在大学的学生来说, 大学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因而无论是吸烟还是其他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和从众性。如图3所示, 有17%的学生由于朋友、家庭、影视作品等环境因素影响, 产生模仿从众的消费动机。在这种心理动机作用下, 学生往往把在一个群体中使用有别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消费品作为建立身份表述、获取群体认同的途径之一, 使自己在感觉上从属于某个特定等级的社会群体。调查数据表明, 58.2%的大学生选择在学校吸烟, 6%在家吸食, 8.4%在朋友家里;12.2%在社交交往中;9.6%在公众场所。这反映学校等学生聚集场所是大学生卷烟消费的主要场所, 同学、校友、老乡等相关群体对大学生卷烟消费的模仿和从众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3. 大学生卷烟消费的好奇体验动机。

图3调查数据也表明, 13%的大学生接触卷烟是出于好奇心理。比如看到亲友心情不好就吸烟, 上网就吸烟, 饭后就吸烟, 久而久之, 形成了某些固定意识, 认为自己在这些情景下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来度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以及尝新、好奇的心理动机促使他们从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吸烟行为, 如图4所示, 在吸烟学生中有3 4%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接触吸烟, 4 3%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开始接触, 23%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吸烟行为。这反映出受传统习俗和消费文化影响, 卷烟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扩散化趋势。

4. 在校大学生卷烟消费的社会成因。

(1) 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分析调查数据发现, 男孩吸烟的人数比例十分庞大, 而女孩吸食的较少, 有的还对男孩吸食香烟采取无所谓态度。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交际心理中认为吸烟行为是最简单易行的能激起反应者与刺激者信念理解的相似度的工具, 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采取了敬烟或者接烟的方式。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赞同以及无所谓态度的人群占75%, 而坚决反对或加以劝阻的人群比例仅为22.7%。这表明大家不是很重视吸烟问题, 甚至默许这种行为, 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进行卷烟消费。

(2) 社会习俗的耳濡目染。目前, 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还很严重, 吸烟已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 这对他们进行卷烟消费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表明, 大多数吸烟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 而且主要是长辈。许多学生吸的第一支烟, 来自长辈的烟盒。根据问卷调查也更加说明这个结论, 在这些被调查的同学中, 他们的亲友吸烟都是比较普遍 (61%) 或者非常普遍 (25%) , 这直接诱发了大学生模仿吸烟行为的产生, 致使他们也在该氛围中养成了吸烟的不良习惯。

(3) 学校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在朋友、同学交往需要中, 为数不少的学生, 错误地把吸烟当成是一种交际手段。另外, 教师的吸烟行为, 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 也不容怱视。调查表明, 70%以上的同学都喜欢和爱抽烟的同学一起聚集到一个小圈子里集中抽烟, 而且有将近86%的同学购买香烟的主要用途是自吸和招待朋友一起吸食, 这也充分说明学校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为大学生的吸烟倾向和行为提供了场所。

(4) 卷烟消费危害认识不足。由于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掌握的烟草, 烟雾以及被动吸烟的危害知识不足, 甚至有认识的误区。调查显示仅有21.3%的大学生能够明确具体说出香烟中的焦油, 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危害性。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产生吸烟可以消除疲劳、触发灵感、排遣情绪等错误认识。而对卷烟消费对身心健康、污染环境, 智力发展等负面影响认识不足。由于卷烟消费危害认识不足等原因, 本次调查的58%的吸烟学生, 根本没有戒烟计划, 不同的年级里没有戒烟计划的人数都多于有戒烟计划的人数, 甚至差距在拉大, 这充分体现出大家没有戒烟意识和足够的健康意识。

四、合理管控大学生卷烟消费的若干建议

目前, 大学生卷烟消费现象日益普遍, 但是如若不加干预, 任其发展, 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由于社会文化的传承性、开放性以及社会交往的多元性等原因,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控烟宣传和教育显然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事情, 也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一) 转变健康教育形式, 提高学生自我效能。

健康教育重点应从传统模式转变到改变教学环境, 学生生活环境, 消除家庭以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上来, 采取以技能为主的新的干预模式, 通过社会技能, 生活技能和行为技能训练等措施, 使学生从同伴中获得社会技能, 树立自信心, 提高自我控制消极行为能力, 改变其吸烟的认知和动机, 拒绝第一支烟。

(二) 增强学生群体认同感, 创造支持性校园环境。

群体环境是影响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同伴影响和伙伴压力;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更容易受同伴和朋友的影响。因此, 采取正确的措施, 加强学校环境管理, 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减少环境刺激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自身的群体认同感, 可以更有效地阻止易感者发展为成瘾者, 也更容易减少卷烟消费。

(三) 加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 营造无烟化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加大对子女在生活上, 学习上等各个方面的关注程度。多与子女交流, 让他们知道有关卷烟消费过度的危害知识;同时也可以在给零花钱时, 多注意子女对钱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子女嗜烟成瘾时, 要及时给予帮助, 督促其尽量少抽烟或者戒烟。如果家长也是烟民, 在子女面前就尽少抽烟, 或者不抽烟, 为子女做一个好榜样, 创造无烟化家庭环境。

(四) 积极建设学校防御机制和应对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校规, 校纪, 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其中对重点对象不仅要强化教育, 而且要给予人性化关怀, 另外, 学校应提高全体教师对吸烟危害严重性的认识, 要求他们在学生面前不吸烟, 并动员教导, 政教等部门, 组织力量, 共同治理, 形成一种反吸烟教育的氛围。

(五) 大力宣传吸烟危害,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学校可以发布倡议书, 海报, 在醒目处粘贴禁烟宣传标语;也可以在宣传栏开辟专门的吸烟危害宣传专栏;同时开展主题班会和香烟危害讲座和实物展示等活动, 让学生学好吸烟危害的有关知识, 形成一种反对吸烟的习惯。学生自己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提高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应当适当交际, 不交损友, 只交善友。应当听从学校有关戒烟或反吸烟组织的建议或宣传戒烟知识, 保证有高度的吸烟警惕。

参考文献

[1]卷烟消费行为研究课题组.邵阳地区卷烟消费行为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5:768

[2]何建龙等.卷烟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对卷烟营销的启示[J].中国市场, 2010, 35:659

[3]耿慧霞等.中国高校学生吸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8

[4]杨建文等.普通高校男性国防生吸烟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10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33-01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95.5%。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结果与分析:(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57.59%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7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三项作用分别是:通话(85.86%),短消息(85.34%),上网(52.36%)。

(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79.06%)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53.93%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1500价位的机型,62.83%的选择国产品牌;92.76%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39.27%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

(4)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相关问题,选项A-B-C-D的给分分别是4-3-2-1分,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受调查者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占45.55%。有35.08%的受调查者每月的短信量在200——400条,每月短信量在800条以上的有21.47%。有65.45%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在上课时收到短消息,有33.51%的受调查者会忍不住掏出来看看,有46.07%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当问及与人聊天时是否会因短信而打断聊天,有60.73%的受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被问及是否会有发短信发到手指发麻这个问题时,有6.81%的受调查者表示“经常有”,27.75%的表示“偶尔会;被问及是否存在长期使用手机后会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现象时,有6.81%的受调查者选择“经常会”;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时就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等情绪时,有47.12%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其中有10.99%的表示“感觉强烈”;被问及是否一段时间手机没响就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时,只有30.37%的受调查者表示“无感受,无行为”,其余的69.63%均会表现出“有感受”或者“有行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达到了23.56%;当问及是否会出现手机响了的错觉时,“有此错觉”的占到了55.5%,“经常有此错觉”的占到了11.52%;有49.74%的受调查者偶尔会有写字时突然忘记了写法,需要用手机的拼音查了后才知道该如何写,经常有的占8.38%;46.0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只能记住5个以内的电话号码,记住10个以下的占到了72.77%;在被问及是否有发短信时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讲的情况时,60.21%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对手机依赖症了解情况:有40.31%的受调查者听说过“手机依赖症”,而被问及在大学生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时,有62.83%的受调查者表示“存在”。在13个相关问题中,最高得分为46分,最低得分为14分,平均为31.8分。得分≥39分者,即每题的平均分达到3分,我们认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共有146人得分≥36分,占到受调查者的15.29%。在全部调查中,而各项超出平均分的分别有819人,即有519人有偶尔出现手机依赖相关症状的现象,占总数的85.76%。

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形态与消费心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引导社会消费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形态和消费心理,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行为导向和心理特征,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消费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根据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大致有四种,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当然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和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购物目的是为了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关注商品的质量,而对外表则不十分挑剔,只要实用也就满足了,此种心理在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这是由于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打工挣钱的不多,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不超过2000 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购物消费时十分谨慎,力

求物有所值,尽量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的可靠性与商品价格的完美结合。

品牌时尚是永恒的追求。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高等学历、思想求新、观念先进的特殊群体,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于其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言,大学生消费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品牌代表高质量,代表了较高的价格,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搜集商品信息、做好购买准备、选择商品、使用商品、对商品使用的评价与反馈。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过程与社会其他人群大致一般。首先,日常的生活、学习、社交等活动对商品、服务产生了需要;当这种成为必不可少便形成了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动机;个人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普及为大学生搜集商品信息提供了便捷、优良的途径;心理、资金等一切购买准备都已做好;繁华的商业街、林立的各式商铺、无数的网络商家、便利的交通等都为大学生选择商品提供了丰富的、广阔的平台,购买

商品的便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之后使用商品以及对商品使用的评价与反馈,至此整个消费的心理过程完成。

在校大学生兼职调查问卷 篇10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参与和支持,本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在课外兼职状况,为学校就业委员会和个兼职机构提供参考。对于您的回答内容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您在所选选项上打钩或者在括号内填上自己的意见,谢谢合作!

1、你觉得大学期间有必要做兼职吗?

A、有B没有C 可有可无

2.到目前为止你有参加过兼职吗?或有兼职的打算吗?(不是转入第四题)

A、有B、没有C、有打算

3你是如何获得这份工作的?

A、学校勤工部门B、中介机构C、同学介绍D、其他

4.更愿意通过哪种途径获得兼职信息?

A.中介B.朋友介绍C.自己找D.学校

5、你觉得你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兼职?

A、长期稳定 报酬一般B、家教或培训班教师C、报酬较高的体力劳动D、导购、促销或者代理E餐饮业钟点工 F、其他

8、在一份兼职里尼最想获得什么?

A、经济收入 B、社会经验 C、充实大学生活,为求职做准备 D、其他

6、你一般在什么时候做兼职

A、周末B、类似“十一”的长假C、寒暑假D、没有

7.你对中介的态度是什么?

A 完全是骗子B 说到做不到C 想找兼职但找不到,只好找中介(可能被骗)D不错,帮我找到兼职

7.你通过的中介是什么模式?

A 会员制,X员服务X月B 服务一次,值到成功C其他形式

8.如果你被中介骗了,以后你还会通过中介找兼职吗?

A 不会了B会,但有了戒心C 还是相信中介

10(做兼职的请选择这道题),你对兼职与学业的关系如何让看待

A、互不影响B、学业为重,兼职有影响C、社会经验很重要D、没想过 11以下是您的个人资料

姓名性别年级专业(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每月生活费大概是多少:

主要收入来源:A、家庭 B、兼职 C、奖学金或者助学金

填写时间年月日

再次感谢你的参与和支持,如果你对本次问卷调查的问题有其他看法请写在下面空白处或者直接与我们调查组联系。(如果我们有兼职或者就业信息会及时和您联系)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11

【关键词】网络购物;大学生;维权意识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长医教〔2015〕89号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21世纪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已经为社会大众所喜欢和接受,其方便省事,低廉的价格等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消费的一大主体。但大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维权意识淡薄的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现行法律基础教育模式存在固有缺陷、法律知识缺乏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等。因此,选择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十分有意义。

一、基本调查情况介绍

通过对湖南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大学生网购现状及其维权意识,分析网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为完成本次调研结果,我们总共在湖南各大高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其中长沙医学院发放1000份,其余1000份随机选湖南五所大学,每所发放200份问卷,将总体按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回收问卷20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0份,有效率95%。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网购现状

(一)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消费金额相对较小。有效问卷的1900位在校大学生中有1631位同学有过网购经历,占85.88%。但大学生平均每月网购支出集中在0-100元和100-300元这两个区间,共占71.7%。可见网购购物在大学生中基本普及,但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较小。

(二)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产品价格便宜,方便快捷,选择范围广。有46.1%的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是产品价格便宜。对于主要依靠父母支持的大学生而言,价格便宜具有不可抵御的诱惑力。28.9%的大学生因为方便快捷而选择网购,25%的大学生是因为选择范围广大。大学生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大部分高校地处郊区、缺乏商业配套以及网络数万家网店、数亿件商品的独特优势,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尝试网购这种方式。

2.大学生网络维权目前状况

大学生网购侵权事件频发。接受访问的大学生中,有64.1%的同学表示曾遇到过网购侵权事件,其中15.4%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遇到网购侵权事件。在遭遇过侵权事件的大学生中,有75.86%的消费者遭遇到产品质量有瑕疵,虚假宣传,仿冒名牌等现象,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严重侵犯。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了解都是缺失的,因此很难就此判断展示商品的质量优劣和规格是否合适。此外,付款后未发货,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大学生网购侵权事件频发,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三、、对网购维权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对大学生网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1.政府层面

(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等网络购物相关的法律,并且加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尽快建立个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经营者信用保障体系以及网络支付安全系统三大安全体系。同务范围和职能时法律应当对网上支付行为的业做出明确的定位,为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社会大众的法律普及强度,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让商家不能违法,不想违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切身服务于消费者利益的执法队伍。对不良商家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1)高校层面

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购物观,消费观以及维权意识。学校可以开设专门针对网络购物维权问题的讲座或课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引导,避免单纯的说教,使学生学会如何合理的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系刊等宣传维权方面的知识,发挥辅导员,学生会,学生党支部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提高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

(2)大学生自身层面层面

首先大学生要货比三家,选择店铺时应谨慎。网上购物时最好选择那些信誉度高,消费者评价高,售后服务健全的网店,选择网上银行等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次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权,消费者在付款后要保存好汇款凭证留作凭据。

【参考文献】

[1]张雪,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思考[J].经法视点,2015,10:157

[2]夏海燕,大学生网购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2,11:42-44

[3]官国权.网络消费者法律维权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04:264-265

[4]官国权.网络消费者法律维权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04:264-265

在校大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12

一、资料收集

2010年11月—2011年3月, 本小组成员在王娟老师的指导下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收集好相关资料, 充分做好前期准备。

2011年4月—2011年6月, 本小组成员根据前期小组分工安排与时间情况相结合, 对之前收集的问题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 最终形成了针对四川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紧接着在学院内开展了一次充分考虑年级、宿舍类型 (空调房、普通房) 、专业 (艺术类、非艺术类) 等变量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 回收1000份, 有效率95.2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家庭月平均收入状况

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家庭月平均收入状况如下:家庭月收入在1999元以下的同学人数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23%, 家庭月收入在2000~2999元的同学人数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25%, 家庭月收入在3000~3999元的同学人数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38%, 家庭月收入在4000~4999元以上的同学人数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9%, 有5%的同学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上。由此可见, 月收入在3000~3999元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多, 这一数值基本代表了我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

(二) 经济来源

调查表明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有43%的同学主要经济来源选择的是“家庭供给”, 有12%的同学选择的是“奖助学金”, 有27%的同学选择的是“银行贷款”, 有10%的同学选择的是“自己赚钱”, 而其他剩余8%的同学, 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的是“家庭负债”。

(三) 调查所得大学生月消费水平情况汇总如表1所示。

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情况表 (表1) 中,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由700~899元向两边递减。而500~899元这一区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6%。我们把这一项与家庭收入相对照, 几乎完全吻合,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几乎成正比例的同方向增减。而且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家庭供给, 虽然有很多大学生通过兼职之类的经济活动得到生活补助, 但较之高昂的学费和生活开支, 并没有能够真正获得经济独立。

(四)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形式多种多样, 消费结构也各有不同。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大致分为日常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人情世故消费等几个方面。

日常生活消费:主要指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开支。由于学校所处的城市地区发展水平不同, 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不同, 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开支数额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学生大手大脚一个月能花掉几千元, 也有学生能省则省, 每月生活费不超过400元。

学习消费:主要指学费、书报费、文具费、考试费用等。其中, 大学生的学费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会存在一定差异。另外, 日益增多的考试项目让考试费用在学习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事业打好基础, 报考各类从业资格证、各类职称等级考试、各类语言水平等级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务员、研究生等等考试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考试报名费、书本资料费甚至培训费也跟着增加。

休闲娱乐消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大学生的休闲娱乐生活也日益丰富多样化。这使得休闲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笔记本电脑、品牌手机、数码相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渐渐普及, 泡网吧、唱KTV、溜旱冰、打桌球甚至打麻将等项目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休闲娱乐消费无论是从比例还是从总量上看, 都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

人情世故消费:主要指人情消费和恋爱消费。在校大学生在大学中为适应社会努力学习着各种社交技能, 离开父母渴望被理解的心态, 让他们喜欢结交朋友, 所以用于增进友谊请客吃饭的费用也日益增多。现在很多大学生为庆祝生日、庆祝得奖、获得奖学金等都会请朋友娱乐吃饭。另外, 如果是在谈恋爱的大学生, 用于约会、送礼等的恋爱消费也在人情世故消费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一) 当代大学生有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然而由于思想的不成熟, 往往会在消费中表现出许多问题

1. 缺乏对自己经济状况和经济来源的正确认识。

不少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无视父母挣钱的辛苦, 自己也没有理财观念和意识, 养成了盲目、赶潮流的非理性消费习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考虑实际就买, 为和同学攀比名牌手机、服饰, 不惜节衣缩食。此外为了和朋友搞好关系, 有个好人缘, 有的大学生出手阔绰, 常常向父母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借口要求增加生活费, 这无疑是给并不富裕的家庭增加更多压力。

2. 娱乐性消费多, 发展性消费少。

从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 他们多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 很少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或者是未来的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综合素质, 片面追求暂时的休闲享乐。你可以发现去网吧的同学比去图书馆的多, 上网娱乐比上网学习的多。他们沉溺在低层次、带有攀比性、炫耀性的消费中, 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 特别是对于发展性的精神文化消费重视不足、投入较少, 有的同学甚至连上课用的教材也一省了之。

(二) 如果上述问题的出现得不到足够重视, 并任其发展, 那么带给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是可以预见的

1. 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增加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出现。

有的大学生在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后, 养成了错误的消费习惯,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往往不惜采取各种手段,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便会向同学借钱甚至打起自己学费的主意。更有甚者还染上了赌瘾, 输掉了自己的学费, 为了维持生活和还债, 一些大学生受社会犯罪分子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犯罪道路。因为挥霍学费而自动退学的也大有人在, 与其说他们挥霍掉的是钞票, 不如说是自己的大好前程。

2. 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 部分学生存在的攀比性、炫耀性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贫困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面对自身的经济贫困, 许多贫困生会承受相当的经济压力, 从而出现明显的抑郁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 消费中部分学生攀比、炫耀心理的满足也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成熟。

四、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一) 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首先, 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监督作用。其实现在大学生的消费很多是受社会的影响,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和净化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 努力消除那些不健康、低趣味的文化娱乐场所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供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家长还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关心子女的思想心理变化, 了解其在校的消费情况, 及时进行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不能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消费和生长需要, 必须要更多地关注子女的精神消费和成长需要。其次, 应培养大学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坚决抵制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提高自身合理适度的消费能力。

(二) 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他们每天都需要独自消费, 而多种类、多层次的消费行为,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身心成长。首先, 学校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和理财教育。通过进行国情教育, 大力宣传我们的基本国情, 旨在提倡生活消费要与国力相适应;通过进行传统教育, 旨在宣扬我们必须继承“勤俭节约”传统美德;通过进行感恩教育, 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 体谅父母赚钱的艰辛, 感受祖国对他们培养的重视和寄予的殷切希望, 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 从而能在消费方面不辜负期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进行理财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价值观, 了解理财相关的基本知识, 从而掌握理财的基本技能, 重视发展性消费。其次, 提高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由于大学的学习较之中学相比, 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上课的时间比中学少, 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这一特点, 学校可以加大对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投入, 利用学生空余时间开展一些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如学术报告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类社团文化活动等等。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从而保持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充实。

(三) 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注意利用好课余的时间, 在闲暇时间多看书读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各类体育文艺活动, 这有助于学有所长、闲有所乐, 避免自己浪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物质享乐。二是要努力加强自律能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克服盲从、攀比等错误心理。避免为了赶潮流、炫耀、攀比, 把时间和金钱消耗在无休止的消遣娱乐中。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必须自觉培养思想观点能自辨的能力、行为情绪能自控的能力、工作学习能自主的能力和生活服务能自理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避免受到错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摘要:文章以四川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四川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经济收入与生活消费的状况, 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种类、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结构等方面, 并且涉及到家庭经济情况。通过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 探究个人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收入,经济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2)

[2].李明娟.透视大学生贫富差距现象[P].山东青年报, 2003.2.18

[3].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南华工商学院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P].

[4].邹刚.当代城市大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P].兰州大学

上一篇:答辩导师评语下一篇:销售部业务员业绩提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