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消费

2024-10-05

大学生体育消费(精选12篇)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1

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概念

1.1 大学生

什么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定义又是什么?一般认为大学生是指专科生和本科生, 至于研究生则不包含其中。然而在199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里面“大学生”是指中国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的总称, 通常是指专科生和本科生, 同时也包括研究生[1]。因此根据研究对象的范畴, 本文涉及的大学生是指在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学生。

1.2 体育消费

在《体育经济学概论》一书中, 钟天朗认为体育消费就是人们在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支出, 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的体育消费是指所有的与体育活动有关联的个体或家庭的消费行为, 是个人或是其家庭为了物质、精神以及劳务上的需求而在体育方面产生的消费支出;狭义的体育消费是指个人直接从事体育活动产生的消费行为[2]。然而在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是指在校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和健身需要而消耗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其主要的消费途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用于购买运动服装、运动休闲服装、鞋 (运动、休闲) 帽袜、运动营养品、小型体育用品、器材等的费用;第二种用于购买体育锻炼 (健身) 卡, 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培训班、俱乐部和租用体育场馆等的费用;第三种用于购买体育书刊、报纸、杂志、画报、音像品、体育纪念品、体育彩票等的费用;第四种用于观看体育比赛 (门票) 、体育表演 (门票) 、电视转播等的相关费用[3]。

2 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分类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他们一般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他们的经济来源都比较单一稳定, 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给予提供, 仅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靠自己平时闲暇时间勤工俭学;或者靠亲戚资助、获取奖学金;又或者极少数大学生 (这里专门指研究生带薪上学的学生) 是完全依靠自己上学等其他方式来获取经济的。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与低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可以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家庭收入的高与低对大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购买什么、如何购买、什么时间购买以及购买的地方和态度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高低取决于家庭条件收入的好与坏。

2.1 大学生月经济消费水平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与低对给予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则给予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是相对较高的;反之则是相反的。依据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大学生最近一个月的经济收入可划分为六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每月300~500元;第二种层次为每月500~700元;第三种层次为每月700~1000元;第四种层次为每月1000~1500元;第五种层次为每月1500~2000元;第六种层次为每月2000元以上。然而当今一代的大学生, 被很多人称呼为“米虫”以及“月光族”, 他们是有多少钱即可花多少钱的主儿, 很少有人去计算每个月花多少钱、攒多少钱。即我们可以大致认为大学生月经济收入相当于月经济可支配消费, 则月经济可支配消费相当于月消费, 则可表明大学生在月经济消费集中体现在第三、四这两种层次上, 及消费金额应该在700~1500元之间, 同时在专科学生、本科学生以及研究生学历层次上并没有在月经济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2 大学生月经济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的平均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消费资料的数量, 它反映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的物质和精神的支出能力[4]。衡量体育消费水平的指标有很多种, 可以用数量单位来表示;也可以用价值 (货币) 单位来表示;还可以用闲暇时间对体育消费时间的总量来表示等指标体现。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 所以采用的是衡量体育消费水平的指标则为价值 (货币) 单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金额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根据上面大学生月经济消费的资料, 可以表明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是处于中等水平的, 但是有多少消费是用在体育消费上的呢?依据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用在体育消费的金额是少之又少, 事实上有不少大学生就是不愿意进行体育消费。依据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资料可以将月经济体育消费金额的额度划分为三个水平:月经济体育消费额度在50 (包含50) 元以下则为较低水平, 月经济体育消费额度在51~100元则为中间水平;月经济体育消费额度在101元以上则为较高水平。

3 大学生体育消费比较强

体育消费水平高与低和大学生个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每个月可支配的生活费用是有着很大联系的。随着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用的提高, 其体育消费水平也相应地会有所提高。因此, 不难看出大学生每个月可支配收入从整体上是影响着体育消费水平的。大学生每个月体育消费金额额度为101元以上的可称为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之所以体育消费较高主要在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3.1 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及研究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高

专科、本科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其体育消费水平金额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其原是因为大学一年级阶段由于刚刚离开家, 来到新的环境, 还没有学会如何支配自己的资金, 有很多新生会跟随家庭收入比较好的大学生, 追求名牌运动服装、鞋等物品, 以此来满足“时髦、攀比”的心理需求, 这为原因之一;大一、大二年级的大学生由于有体育必修课课程的学习, 他们在这个时期要购买体育服装、鞋和一些上课需要的体育器材等, 这也是造成高于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高的原因之一。

研究生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专科生以及本科生, 因为研究生的年龄几乎都高于专科生以及本科生, 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学习方式的不同, 导致其研究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 他们可以自行支配时间进行体育消费。其消费形式主要体现在购买衣服、鞋帽袜, 以及购买门票去观看体育比赛等等, 进而达到缓解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

3.2 男生的体育消费高于女生

大学生的学历高与低并没有改变男生的体育消费高于女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这一现象。由于男生天生就比女生喜欢运动, 喜欢对抗性强、技术高的运动方式来体现自我男子汉的气魄, 其导致在体育消费上的投入比女生要相对大一些, 男生主要体现在购买运动服、体育器材 (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网球拍、哑铃等小器械) 、体育报刊、体育门票等, 然而女生的投入几乎都在运动服以及平时上课需要的器材上边, 这也就导致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女生的体育消费水平。

3.3 体育专业的体育消费水平较高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证明, 不管是处在哪个阶段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 他们的整体体育消费水平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究其原因, 第一, 本身就是科班出身, 对体育的喜爱早就对其体育的消费也是相当的乐观。他们会去买体育赛事门票观看网球大师赛、田径锦标赛、中超等等。第二, 科班出身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项特长, 都想在各自的专项上精益求精, 并希望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从而需要资金去加以前期的投资, 以满足其平时日常的训练和比赛等。

4 大学生体育消费比较弱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造成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较大, 间接地也会影响体育消费水平。大学生每个月体育消费金额额度为50 (包含50) 元以下的可称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之所以造成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弱的原因如下。

4.1 家庭经济收入有限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相对不是很高, 间接地会对其月经济可支配金额也是有限的, 再加上体育消费的项目价格过高, 体育门票价格相对太高, 大学生不愿意去投入太多资金, 只会买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 同时也是大学生体育课中不可少的体育产品, 如体育服装、鞋帽等物品。进而对其花费在体育上的消费金额就更是微乎其微了。经济条件差已经成为了阻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4.2 生源地不同, 体育消费水平差异大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可以把大学生的生源分为城市、中小城镇、普通农村以及偏远 (特困) 山区等四个地方。依据其他专家学者研究资料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呈显著性差异, 从高到低的体育消费水平依次为:城市、中小城镇和普通农村、偏远 (特困) 山区。来自偏远 (特困) 山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属于最低的, 其原因归结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 再加上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体育消费意识,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限, 从而限制了偏远 (特困) 山区大学生消费水平较弱的现象产生。

5 对策

5.1 体育管理、宣传部门应借助媒体, 加强宣传力度

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经济收入状况的大学生开展不同水平层次的体育消费项目, 并及时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 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 做好规划和服务工作, 同时让大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树立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等。

5.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动机

动机能决定体育消费的行为, 然而积极的体育消费动机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态度, 让其不要有盲目攀比、炫耀性体育消费的错误观念, 从而能进一步做出科学的体育消费决策。

5.3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大学生个人的体育消费观并能影响着其体育消费习惯。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一系列专题报告等活动, 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与大学生月经济收入、消费水平进而适度地开发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活动, 逐渐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3) .

[2]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3]韩湘平, 陈玉清.湖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 (3) .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2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从时间纬度看历史并不久远,高等职业教育起自19世纪80年代初,可视为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高职教育不可逆转的持续蓬勃发展,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人数,皆与普通高校旗鼓相当,由此便诞生了又一个庞大的带有明显高职特色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在此形势下,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探讨上海市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各种外显及内隐的体育消费特质,势必将对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改革,以及未来上海市体育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用随机非概率抽样抽取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发表的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归纳总结相关经验。

(2)问卷调查法。本文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根据不同场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范围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共随机现场发放调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发得到随机样本。

(3)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录入。

三、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高校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性别特征

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也迥然各异,具体到体育消费领域,性别对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然亦存在诸多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男生有402人,占样本总数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样本总数的31.9%。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及体育消费动机

通俗来说,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一经形成,会显著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消费动机则是消费者为了实现消费的目的而进行行动的原因,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消费者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因此,在对目标群体体育消费行为调研时,消费观念和消费动机是应用最广的两项指数,几乎无一例外,调研者推测某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时总是要了解其消费观念和动机。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呈积极肯定的态度,所占比例高达79.3%,仅有9.2%的学生不赞同体育消费,另有11.5%的学生表示中立态度。同时,在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时发现,大学生对此项问题的回答虽然较为分散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主要消费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和增加人际交往,三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1.5%、15.3%和11.2%。这充分说明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强身健体,在这一点上他们达成了共识。究其原因可能与高职院校特殊教育培养目标有关,1998年2月16日,国家教委印发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此种教育培养模式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需更注重体能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大学生在选择体育消费项目过程中会较多的考虑其是否具备强身健体的功能。

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同时在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性别差异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369),表明在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时,男女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程度不大。从访谈情况看,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表示假如他们选择某项自己喜欢的收费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消费时,为保证更好地掌握所授体育技能,将会相应的购买所需体育设备。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在报名参加跆拳道社之前,会以个别购买或团购的形式预购跆拳道服和相关的训练器具。显而易见,为保障参与体育活动,一些实物型的体育消费品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高职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其体育消费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进一步的追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市高职大学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偏低,对娱乐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现场观赏各类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培训费用等,并且男女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男生在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上大大优于女生。这些数据说明娱乐型体育消费在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娱乐型体育消费水平。

4.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从调查结果看,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年均体育消费金额在600元——1000元之间的占总人数的19.5%,1001元——2000元之间的占消费总人数的32.3%,2001元——3000元之间的占消费总人数的11.2%,而600元以下、4001元——5000元之间,以及5000元以上的仅占消费总人数的3.7%,从数据中得知,高职大学生的年均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600元——2000元之间,其中居于1001元——2000元之间的最多。这说明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年均体育消费水平较高,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商家而言,充满了巨大的商机。

5.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项目

根据访问调查,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多数青睐球类和健美类项目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按选择人数的多寡依次为: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网球等。在选择这些项目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身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加之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较多体育技术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发生体育消费行为时,主要体现利用业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外的诸多社会经营场所的体育消费行为,例如,在收费场所打羽毛球、篮球,以及跆拳道训练等等,而在学校进行体育项目消费亦仅限于不满足体育课获得的体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开设此项体育课程,学生转而借助学校体育设施并聘请体育人才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此种体育消费方式构成了校内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部分。这有力佐证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虽然体育消费项目种类繁多,但校内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的事实。

四、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这一结果与现场访问调查相吻合。

第二,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呈积极肯定的态度,所占比例高达79.3%,仅有9.2%的学生不赞同体育消费,另有11.5%的学生表示中立态度。同时,在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时发现,大学生对此项问题的回答虽然较为分散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主要消费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和增加人际交往,三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1.5%、15.3%和11.2%。

第三,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

前言

体育消费通常指:“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观赏体育竞赛,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要求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体育运动是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必不可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也在提高。而在众多的体育消费人群中,存在着一支对时尚流行特别敏感,对健身锻炼的兴趣特别强烈的队伍——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正逐步成为现代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并对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为高校体育改革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体育消费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体育消费行为是大众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消费行为即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类似政治、宗教活动的渗透力极强的社会活动。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大学生除了体育课堂之外的,以体育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派生。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以体育健身、娱乐、休闲、观赏、社交、认知、竞技、教育、宣泄、培训等为内容。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表现形式

根据体育消费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和体育服务型消费。所谓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学生用于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体育物品的消费支出。他们追逐时尚,紧随流行,并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他们或为了显示青春朝气;或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在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用“名牌”武装自己而不惜重金,可以肯定,此类消费生产的潜力巨大。体育信息消费是指人们为获得有关体育知识、信息而购买体育书报、期刊和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消费,也称为体育精神型消费。大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体育健身休闲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新的锻炼方法,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付之实践。应该说这种类型的体育消费是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健身、自我完善的一种好方法。体育服务型消费是指大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场所(如:游泳馆、健身房、乒乓球馆、网球馆等)通过购买健身卡、活动票或参加课外俱乐部在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锻炼的支出。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1.学习任务繁重

随着学校扩招后,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造成了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这样,学生真正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了。大部分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看小说、与朋友交流,甚至逛街去了。这样造成真正在课余时间能参加体育消费的人仅有一小部分。

2.体育基础设施不足

近几年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学生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场所,體育馆还尚未建成,场馆数量与学生人数的不协调,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特别是一些对场馆要求较高的项目——如乒乓球、网球、游泳等,而单纯进行跑步的锻炼,不能满足学生各种体育项目的爱好,不能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也抑制了学生的体育消费,所以学校中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

3.条件不好 经济来源少

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的数额与经济收入之间有重要的关系。针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学生在读书阶段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的资助,并且在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源于农村。根据恩格尔的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的比例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比重将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将会逐渐上升。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属于较高层次享受消费的体育消费只能抛于脑后,所以经济来源少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

在有目前市场上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包括服装、鞋袜帽、体育器材等,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的体育比赛门票太贵,经济上无法承受,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原因

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显著地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这里面除了经济的原因外,还有体育基础及消费习惯的差别。

4.体育消费的项目价格过高

一些培训班和体育门票的费用太高,学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市场上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包括服装、鞋帽、体育器材等都超出了学生经济承受能力,价格的低质量不好,质量好的价格又高,因此阻碍了学生体育消费。

5.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够,体育消费观念不强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理论上都知晓“健康”的真正含义,但是在思想观念上却仍然摆脱不掉“没病就是健康”的片面、错误的想法。他们认为“一直以来都不锻炼,身体也不错”、即然不生病,又何必去锻炼“、有体育课就够了,不用花钱去锻炼。这些想法都说明了大学生对健身锻炼、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不够,对”健康“与”没病“的认识不足,也就造成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不大。即使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也不愿意积极进行体育消费。虽然校内的一些有偿健身场所收费较为低廉,但由于认识和观念上的原因,有相对部分的学生很少去锻炼。

四、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

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大学生就学期间,教会他们科学锻炼的方法,灌输“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大学毕业后,从收入来看,要高于普通人,所以抓住就读机会,让学生多一些体育消费的观念,多掌握锻炼的方法,毕业后体育消费市场上就会多一些大学生的身影。

2.大力投资各种形式的体育场馆建设

从设施上保证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增设适合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健身场所,引导大学生为健康而投资,从而扩大体育消费面。

3.充分利用高校宣传媒体的传播作用

宣传体育的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进入合理化、科学化的道路,从而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4.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除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外,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器材,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和主观能动力,开设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些体育项目(如:街舞、跆拳道、健美、球类等)的俱乐部或培训班,采用选修的形式进行有偿服务,逐步建立第二课堂,进一步延伸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并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有偿服务(指导),对学生较感兴趣,时下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休闲内容,进行专项技术辅导,一来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个性;二来可以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5.制定合理的价格

价格合理就意味着所制定的体育消费价格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在体育消费项目上要贴近学生实际,价格不能过高,体育产品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各种需求,降低体育产品生产成本,促进体育消费品价格适应大学生需求,刺激消费。

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研究 篇4

体育消费的概念在平时通常所指的意思就是居民个人消费。体育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为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耗体育产品和服务产品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 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也是体育运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证。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

(一)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

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内容按体育消费品的状态来划分, 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两类。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所消耗的实物品, 包括:运动服装、健身器材、体育书刊杂志等实物, 容易引起学生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是指学生购买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体育服务的消费行为。从调查中, 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偏爱于参与型消费,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 占了三分之二的比例, 这和他们较高的团体参与意识息息有关。

(二)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方式

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就本研究所调查的付费方式和购物同伴两方面而言,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趋势。首先就付款方式而言, 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以现金结账, 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开始选择以信用卡付款。在进行体育消费时选择的同伴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与同学一起外出进行体育消费, 如和家人、朋友等一起消费, 则相对较少。

(三) 驱动、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在众多驱动消费的因素中, 打折与降价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次每逢过年过节商家的大型促销活动也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类似于传单和店外搭台促销则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影响甚微。由于大学里的学习生活都比较轻松, 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课程负担是制约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 而经济能力仍是最重要的制约方面。

(四)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人际交往、自我宣泄、吸引异性、休闲娱乐和上课的要求等。对比男女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识基本正确, 在体育消费过程中除了满足健身需求, 还注重追求快乐的心理体验;好奇心也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一个原因, 他们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进行消费投入。从众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一种心理表现, 促使大学生出现攀比的不良习惯, 加重了大学生的消费负担, 这一点上女大学生表现得比男大学生强烈。

三、启示

由上面分析得出的结果, 本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提出以下建议:

(一) 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引导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受到舆论和媒体的直接影响, 为了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 就要学校宣传部门和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消费的意识, 加强对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理解体育消费是满足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费形式, 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使其慢慢接受“花钱买健康”的现代体育消费观念。

(二) 优化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这也说明了大学里是同学们追求个性消费的最佳场所之一。不同的体育消费方式会导向不同的效果, 高校和社会应把握这一趋势, 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多样化趋势, 积极引导。在尊重不同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 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大学生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

(三) 创建优良体育消费外部环境

由于大学生心理及生理上的特殊性,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树立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高校应根据不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关于商家的各类促销方式, 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认识并学会辨明, 以防上当受骗。同时, 当代大学生也要努力涉猎不同领域知识, 为自己进行合理体育消费增添筹码。

(四)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性体育消费动机

积极向大学生灌输“健康第一”理念, 引导他们建立适度的“需求”消费观。学校应注意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教育, 帮助学生转变体育消费价值观念, 不断扩大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此外, 高校还应实现校园与社会的互动, 把社会上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引入校园, 经过高校文化熏陶后又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回到社会上, 从而实现社会体育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

结束语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式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不断改变。要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质量, 形成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方式, 是我们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本研究是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著作以及本人亲自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该领域的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张小玲.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3) 39-40.

[2]宋哼国, 周爱光.体育消费行为的系统动态学分析[J].体育学刊, 2004, 6:130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5

您好,我是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的状况。本次调查不署名,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希望您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真实反映您的情况即可。对于您的答案我会严格保密。对于您的帮助我深表感谢!

1.你的性别()

A 男B女

2.您目前所处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是否喜欢体育运动()

A非常喜欢B喜欢C不喜欢D无所谓

4.你是否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A愿意B不愿意

5你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多选

A为了健康B兴趣爱好C丰富课余生活D增加自信心E改善形体F交际

6.你一般锻炼在什么时间段()

A早晨B中午C下午D晚上E课间

7.你每周参加课外活动的实际时间()

A 0.25h以下 B 0.25~05hC 0.5~1hD 1~2hE2~3hF 3~4hG 4~5hH 5h以上

8.你一般在哪里进行体育锻炼()多选

A学校运动场、空地B学校多功能馆、室C校外运动场D校外体育馆、室E街道、社区F公园

9.你课外活动一般进行什么项目的锻炼()多选

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E跑步F游泳G排球H网球I健身操 J跳绳K形态练习L体操M健美

10.你是否愿意在体育运动方面进行消费()

A愿意B不愿意C视情况而定

11.你一个月可支配的金额是()

A100元以下B100~299元C300~499元D500~699元E700~899元F900元以上

12.你每周用于体育消费的金额是()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体育消费日趋火爆,花钱买健康、运动享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消费趋势。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的特殊群体,他们对物质和精神消费敢于大胆追求,锐意创新,往往成为物质和精神消费最新潮流的代表者和生力军。本文通过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了解和把握现今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状况,为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河南科技学院2006年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剔除异常问卷26份,有效问卷974份,有效率为97.40%,其中男生506人,女生468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1.95%和48.05%。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數理统计法。数据经计算机的常规统计处理。《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问卷》发放前,请有关专家、教授对问卷进行了检验,认为问卷可行,具有较高效度;问卷回收后,间隔一个月后对其中的100人进行了重测,并对两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62,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

在对“健康第一”的观点调查中,有90.76%的学生表示认同。可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被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所接受,与我院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长期始终如一的向学生灌输“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关。30%多的学生对“花钱买健康”的观点表示肯定,“愿意‘花钱买健康’”,两成左右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这一现象与我院的基本校情有关,因为我院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宽松,认为“花钱买健康”不值得。47.63%的学生表示“今后愿意加大体育消费投资”,说明近半数的学生已经认同了体育消费,一但条件成熟,他们将成为体育消费的生力军,但仍有四成的学生表示说不清。在“你更愿意购买哪类体育用品”和“你更愿意到哪去购买体育用品”的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更愿意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和到体育用品专卖店购买,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名牌消费的意识和追求消费时尚的心理。

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身心健康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功能给予了积极地肯定。因此,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缓解学习压力和精神紧张就成了大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体育需求。体育成就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导动机。说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仅仅是为了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为了能有一技之长和多掌握一些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为自己将来能谋取一个好的职业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审美娱乐、社会交往、攀比炫耀是体育消费的高层次动机。只有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实现之后,才会去追求更高一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动机。大学生这种体育消费动机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消费心理。

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

(1) 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因素

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平均为200元~300元,94.05%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由家长供给,67.35%的学生平均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费用不足100元,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购买的体育用品质量”不太好和很不好;70%的学生“对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的售后服务”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在“制约你的体育消费原因”调查中,选择经济条件差876人,占89.94%;闲暇时间少458人,占47.02%;活动场馆少348人,占35.73%;没有兴趣142人,占14.58%;服务与产品质量差54人,占5.54%;其他(如体育消费种类少、场馆质量差等)106人,占10.88%。这与我院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相符。

(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

从体育消费结构上看,现阶段我院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仍然以物质型消费为主,消费单一。统计数据显示低年级学生偏重于实用,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这与体育教学中对服装的要求有关,而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层次有所提升,用于购买体育器材、报刊、图书、音像,参加体育技能培训班和观看体育比赛等比例明显增加。在“你更喜欢哪种款式的运动服装、运动鞋”和“你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的主要用途”的调查中,50%的学生表示更喜欢运动和休闲两者兼有的款式,其中男生偏向于运动款式,女生则更喜欢休闲款式;76.18%的学生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希望在运动和休闲时都能穿着,以展示自身的朝气与活力。这与对体育用品经销商的访谈结果相一致。

(3)大学生的体育投资项目

在“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的调查中,大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呈现多元化,其中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爬山、郊游等,并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普遍对足球、篮球、武术、游泳、爬山等项目比较感兴趣,女生则比较热衷于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郊游等项目。表明现代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正逐渐从传统的运动项目向休闲、娱乐、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户外运动项目转变,以缓解学习压力和精神紧张。调查发现大学生投资较多的体育项目仍然是一些比较传统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旱冰等。这些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刺激性和对抗性,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

(4)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场所

“喜欢在哪里的场馆活动”,选择校内免费场地678人、公园或群众性体育场地206人、校内收费场地68人、其他(如社会上纯营利性场地、某个单位福利性场地等)22人;高年级学生选择校内免费和收费场地者均高于低年级学生,而低年级学生选免费场地者远多于选收费场地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有较大地提升。

“校内的体育场馆课外活动是否应该收费”,只有6.98%的学生表示肯定,在“你认为收费是否合理”上,30%的学生认为收费基本合理。在上述两项调查中,高年级学生略高于低年级学生。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不赞同校内体育场馆有偿使用,还不理解学校场馆为什么要收费。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近半数的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体育消费意识。调查中发现两成学生对“花钱买健康”和四成学生对“今后愿意加大体育消费投资”表示说不清、不理解,说明我院体育教师在体育消费理念上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不够。

(2)身心健康、体育成就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审美娱乐、社会交往、攀比炫耀则是次要动机。

(3)经济条件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学习紧、空闲时间少。主要投资项目是那些具有较高趣味性、刺激性和对抗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旱冰等。主要活动场馆是校内免费场地。绝大多数学生对校内的体育场馆课外活动时间收费表示不理解。

(4)现阶段我院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仍然以物质型消费为主,消费单一。低年级学生偏重于实用,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这与体育教学中对服装的要求有关;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层次有所提升,用于购买体育器材、报刊、图书、音像,参加体育技能培训班和观看体育比赛等比例明显增加。

2.建议

(1)加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观念新、时代感强,但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制约了他们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对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强体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报刊、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形式,让他们明确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以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建立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俱乐部。一方面可以大量吸收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这些运动中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市场创造条件和机遇,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向着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实施理性投资,以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多元化。

(3)大学生是未来体育消费的生力军,各种体育用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应该通过提高其产品的生产与售后服务质量、让利等一些手段,积极开拓大学生这个极具消费潜力的市场,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增加企业与产品知名度。另外,政府部门应对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市场,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篇7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征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以实用消费为主, 即为满足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需要且以耐用品为主。如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运动服、运动饮料等。同时这些消费品的品牌, 款式、线条、色彩、时代感和个性感, 自然会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这类体育消费兼有运动和日常生活两方面效用, 运动服装的名牌效应也决不亚于世界时装潮流。另外还有一些小型体育用品及体育报刊杂志, 如中国体育报、足球报、围棋天地、健与美、新体育等体育刊物, 这些刊物制作精美, 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丰富, 使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能全面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动态, 体育运动发展趋势和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

体育消费产品呈现多元化, 拓展性强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饰、体育用品及器材、办理体育锻炼卡等的费用。此外诸多体育消费均属于互补性商品或者关联性商品, 一种体育消费或者一次体育消费将引发种类更为繁多、活动更为频繁的体育消费。如对于篮球爱好者而言, 其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篮球的购买, 同时还包括运动服、运动鞋、篮球俱乐部、篮球比赛等。同样,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消费活动必须建立在团体活动的基础上, 因此一旦该类体育消费热潮形成将引发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多元化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也不例外, 具体而言,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可以分为:健身要求、娱乐休闲要求、学习健身方法和技能要求、了解体育信息、课时要求等。调查表明, 强身健体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体育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一种社交手段, 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因为交流需要双方能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不论是独自运动项目还是集体运动项目, 都能从共同的媒体中获得彼此的信息, 达到互相了解的作用。大学生非常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扩大自己的社交面, 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 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 能有效地改善与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性别差异较大

男性大学生在体育实物消费水平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上都比女性大学生高, 且以体育实物消费水平上的差异程度更大。女性大学生由于受生理上差异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 使得她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程度不及男性高校学生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体型健美的锻炼及自我形象、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即女生追求的锻炼效果是苗条的身材、卓越的气质, 男生选择非收费性体育项目锻炼的比例比女生多, 更多追求的是健美的身材。男性比较关心体育信息, 观看体育比赛, 参加的多是篮球、足球等项目, 愿意为此付出时间与金钱。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使得他们对参于体育活动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 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不同。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收入相关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受他们的经济水平而定的,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 另外一部分是学校发的奖、助学金和打工所得。而且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从整体上也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很正常, 花钱买健康是值得的”,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体现, 是一种时尚”, 总体上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是持一种积极态度的。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支付能力的增强,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结构会更趋向合理化, 大学生对有形的体育产品的需求会渐渐向无形的体育劳务产品的需求发展。

我国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 但劳务型体育消费的比例正在提高

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 全国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大学生体育消费在体育服装及运动营养两项上的支出是主要的, 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 体育实物消费与体育劳务消费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劳务、信息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必将成为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总趋势如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和书刊、观赏班级比赛等。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

体育锻炼习惯是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必然要为体育锻炼置备一些锻炼工具, 如球拍, 篮球, 足球及运动鞋等, 而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就没有这部分消费需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 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 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 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体育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在体育消费水平方面要远比没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高。

大学生体育消费与学校及周围的体育设施有关

体育休闲娱乐项目的多少、活动场地紧张等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数量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相比是明显供不应求的, 比如学校的篮球场上, 经常都是人满为患, 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却无奈场地有限。体育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一样, 是学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学生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普遍向教育、卫生等领域倾斜, 对体育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体育发展缓慢明显落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作为影响开展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层面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 需求的紧迫性和普遍性迅速上升, 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学习压力的制约

体育消费时间少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阶段, 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增大, 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 体育消费水平相应就低了。

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

积极的体育消费态度是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充分条件, 所以在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态度的转变与引导上要尽量做到多渠道、多视角, 从整体上改变其对体育消费的看法。向大学生宣传“健康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强壮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而体育锻炼的生理功效和心理功效恰恰能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投资”的认知程度,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劳务消费水平, 缓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明显失衡的现象。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大学生就学期间, 教会他们科学锻炼的方法, 灌输“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除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外, 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器材, 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和主观能动力, 对学生较感兴趣, 时下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休闲内容, 进行专项技术辅导, 一来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个性;二来可以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根据大学的具体情况, 合理安排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

保证体育锻炼时间是促进体育消费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和就业压力, 保持身心健康。可以根据大学生课程设置的相对规律性, 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合理安排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项目的开放时间, 以吸引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

加大对校内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动机研究 篇8

1、问卷设计

向高校学生发放开放式问卷58份, 通过词频统计得出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6大动机 :健康 (55次 ) 、乐趣 (47次 ) 、社交 (45次 ) 、成就 (25次 ) 、审美 (18次 ) 、竞争 (15次 ) 。结合Frederick, C. M. (1997) 研制的锻炼动机量表 (MPAM-R) 中部分题项, 制成包含27个题项的调查问卷。

2、预 调研

回收问卷33份, 男生19份, 女生14份。

2.1、题目分辨力分析

将样本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5%、共计16人选出, 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低分组在每题上的显著性差异, 删除P值大于0.05的6题。

2.2、探索性因子分析

KMO检验系数0.602, Bartlett球形检验P值 <0.05, 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7个, 累积变异率达84.074%。删除在多个维度上因子载荷大于0.3、在所有维度上因子载荷均小于0.3及包含少于两题的因素下的8题。

对删除后的12题进行主成分分析, 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5个, 命名为成就与社交、健康、乐趣、审美、从众攀比, 累计解释总变异量的74.167%。

2.3、题 项调整

根据2.1和2.2中分析结果删除无效题项后, 结合Trail, G. T. (2001) 研制的体育消费动机量表 (MSSC) , 增加了3个维度:消费者满意度、经济基础、家庭影响, 共7题。形成8个维度19题的正式问卷。

3、正式调研

回收有效问卷185份, 男生占50.8%, 女生占49.2%。样本覆盖本硕所有年级和8个学科门类, 来自我国20个主要省份和地区。

3.1、验证性因子分析

KMO检验系数0.774, Bartlett球形检验P值 <0.05, 结果表明题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5个, 累积变异率达66.561%。结果显示, 从众攀比维度中2个问题的因子载荷较弱, 排除该维度后再次进行因子分析, 累计变异率提升至70.703%。

3.2、结 构效度检验

根据研究假设和调查结果,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输出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1, 拟合分析结果如表1, 可以看出, 模型拟合程度总体良好, 问卷结构有效。

3.3、内 部信度检验

用Cronbach’sα系数对问卷的5个维度及总量表信度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2:

总量表与分量表的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6, 说明问卷信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4、比 较分析

4.1、各 维度间比较

计算五个维度得分均值, 并进行比较如表3:

由此看出, 在影响大学的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中, 健康与乐趣、消费满一定、社会认同三点作用较大, 其次为审美情趣和家庭影响。

4.2、不 同群组比较

按性别、学科、年级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大学生消费得分, 得到结果如表4:

可以看出, 在体育健身消费5个维度得分上, 男生与女生在健康与乐趣、社会认同、消费满意度维度上差异显著, 且男生高于女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审美情趣维度上差异显著, 且文科上高于理科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健康与乐趣、社会认同维度上差异显著, 且本科生高于研究生。

5、结 论及建议

5.1、结 论

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按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与乐趣, 即对身心健康和生活乐趣的追求; 消费满意度, 即对场馆设施及服务、自身锻炼效果的评价;社会认同, 即维持社会关系和自我成就的需要;审美情趣, 即对更佳体型和形象的追求;家庭影响, 即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和家庭成员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鼓励和支持。从众攀比并非大学生健身消费的主要动机。

与女生相比, 男生因消费满意度、社会认同、健康与乐趣3个原因而消费的可能性高; 文科生因审美情趣而消费的可能性高于理科生;低年级大学生因社会认同、健康乐趣的付费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更高。

5.2、建议

促进体育消费须合理激发体育健身需求。通过宣传体育健身的健康理念、提高健身项目的趣味性, 能有效满足大学生群体追求身心健康和生活乐趣的需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发的体育健身产品应重视满足其社会交往和自身成就的需要。 建议文科类学校周边体育健身场所重视开发减肥塑形类产品服务。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学生消费市场, 产品规划与营销应有所区分, 应注重满足低年级学生的追求健康乐趣和社会交际的需求。此外, 定期更新维护健身场所设施设备、保持舒适的健身环境和配套服务, 可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意愿。

摘要:本文基于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设计问卷, 通过两轮调查与统计分析, 得出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动机的5个维度, 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与乐趣、消费满意度、社会认同、审美情趣、家庭影响。同时发现, 男生因消费满意度、社会认同、健康与乐趣而消费的可能性高于女生;文科生在审美情趣上高于理科生;本科生在社会认同、健康乐趣上高于研究生。

关键词:健身消费,体育锻炼,消费动机,大学生量表

参考文献

[1]Ryan R.M, Frederick C.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ercise adher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97, 28 (4) .

[2]Trail, G T, and James, J D.Th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ort consumption:assessment of the scal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001, 24 (1) .

[3]陈善平, 陈丽, 容建中, 姚明霞.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修订与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5.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9

所谓的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更好的满足和提高自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层面的各种需求而支付的用于体育活动的参加体育赛事的观赏以及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等所花销的费用, 所以从体育消费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 体育消费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支出和消费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社会和经济研究范畴内,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作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和社会群体当中的其他人是有很大差异性的, 由于这个群体还未进入社会,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校园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欲望与其他社会群体有很大的区别, 尤其是处在大城市的大学生, 他们受到外界的影响, 再加上家庭经济来源相对较好, 所以他们在消费中, 比其他社会群体表现的更加积极,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研究这个群体的消费状况。

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各种数据的搜集和获得, 发现, 在现有的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中, 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体育的健身功能, 这本不应该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把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理解为两方面的内容, 对于男生而言, 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体育健身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形态更加的健壮, 并能在体育消费和体育娱乐中获得某种体育技能, 而对于女生而言, 她们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在与瘦身和塑形, 因为大多数女生都相信体育活动可以让自己变的更加的苗条, 身材会更好, 所以在追求身体塑形的过程中, 她们当中的很多人也加入了体育消费的队伍。调查显示:强身健体的动机占了37%, 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另外关注明星和追求时尚各占17%和10.5%, 这说明, 也有很多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是关注明星和对美的追求。

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主要是实物消费。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器材两者合起来为251人, 占调查总数的89%, 用于劳务消费、体育信息消费、购买体育彩票等方面有很少人数, 依次为8人, 19人, 4人。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经济未独立, 消费能力有限, 体育消费并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消费, 所以, 在他们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他们的消费内容还是以实物消费为主, 如购买运动服装、体育器材等。其他类的如信息类、劳务类和购买体彩等并不是主要的体育消费。因而在这几个方面消费的金额不高。女生在实物消费方面比男生多一些, 这是因为她们喜欢购买运动服装。男生在劳务消费、信息消费、体育彩票消费方面比女生多, 其原因是他们对体育的热情更大一些, 更喜欢从多种方式参与体育消费。

从消费购物形式上来看除了传统购物消费形式之外, 网络购物消费也是非常多见的一种消费形式, 调查发现, 有过体育用品网络消费的有60人, 占到15%。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 都会在体育花费方面投入一定的花费, 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支出都是需要依靠父母来供给, 所以学生在经济受限制的情况下对于体育消费的网络支出也就相应的少了。在被调查的400人中, 网民数量387人, 占到96.8%, 其中有过体育用品网络消费的有60人, 占到网民总数的15%。大学生在校期间经济能力受限是影响体育用品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在所有体育用品网络消费中, 服装和鞋帽所占比例最多, 分别为53%和27.2%, 器材占到14.7%, 户外用品装备占到3.9%, 运动营养品占到1.2%。这基本符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中的调查结果。

在体育消费方面表现在购买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运动服装、装饰品, 关注明星的赛事。在性别方面也有差异:男生大多是购买运动服装、装饰品等, 女生很关注明星, 尤其是阳光帅气的男明星, 如卡卡, 贝克汉姆。虽然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目前市场上质量好的品牌产品, 如:服饰、鞋、袜、器材等价格太高, 学生的经济能力承受不起。所以, 有很多学生选择购买假冒名牌。市场上虽然有很多货美价廉的商品, 但由于其不是名牌, 选择这类商品的人反而不多。这说明他们只是追求名牌, 这也侧面证明了名牌对学生的影响力。多数人都是崇拜明星, 不自觉地模仿明星。调查显示:女生受明星和品牌影响比男生更大一些, 男生为74%, 女生为80%。可以说,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候受到明星或者品牌影响很大。

体育运动是一种多变的, 刺激的活动, 很多学生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调查表明, 我校大学生中, 有79.9%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有66.9%的学生每周至少要参加2次或更多的体育运动。这些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 其体育用品消费要远远大于那些不太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在被调查的79.9%的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中, 有87.4%的学生有运动鞋或运动服, 而在被调查的20.1%的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中仅有65.2%的学生有运动鞋或运动服。由此可见, 兴趣爱好极大的影响着我校学生的体育用品的消费。

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经济来源、从众性、个人兴趣、明星和品牌作用、满意度五个方面。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 奖学金、勤工助学、校外兼职也占一定比例。他们的体育消费能力低一些, 这说明体育消费受经济来源制约比较明显。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和同学或者朋友一起进行体育消费, 受从众性影响较显著。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有了体育兴趣而参加体育运动, 进而进行体育消费的。明星和品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许多学生购买体育名牌产品是因为体育明星为其代言。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购买昂贵的名牌产品, 甚至有的学生愿意购买仿名牌。满意度对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他们对体育消费不满意, 他们不会再进行此类消费, 如果他们对体育消费满意, 他们会再次进行体育消费, 或者和同学推荐此类消费。学校体育社团的工作还不到位, 对学生的体育消费影响不是很大, 可以说微乎其微。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一直是高校消费问题的研究中心, 而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体育消费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研究内容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不单纯是学生消费能力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体育消费所展现出来的人们的健康里面值得每一个研究人员去探讨和分析。所以笔者在大健康里面的背景下, 对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展开调查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体育健康理念,体育消费,大学生,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于振峰, 叶伟, 许高航.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03) .

[2]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2) .

[3]刘建华.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2) .

[4]胡学明, 尹长发.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 2005, (03) .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10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 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472份, 有效问卷465份。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数理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 得出本文的量化数据, 并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1.2.3 访谈法

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以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 为本文研究的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的经济状况分析

调研的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来自县城,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 在调研的体育专业学生中, 贫困生占32.71%。由此可以看出, 上述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经济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其消费水平也处于学生整体的中等水平。

2.2 学生体育消费形式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形式主要是购买运动服装, 比例达到71.72%;在第二位的是购买体育用品, 占45.37%;第三位的是购买体育书籍、报刊, 达38.25%。其他消费形式所占的比例分布如表1。

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消费, 在体育领域中主要是网上购物和购买体育赛事观看权。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购买网络赛事的观看权的态度可以看出, 在一些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没有电视直播的情况下, 也不会到网上购买观看权的占46.46%, 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能供个人使用的计算机, 并且网络转播费用不菲, 有28.28%的学生选择了如果是自己支持的球队比赛才考虑购买观看权。

2.3 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状况分析

在调查中可得出,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运动服装的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的有221人, 在100~200元的人数达174人。从现在市场上体育服装的价格上看, 质量较好的套装价格都在100~150元不等, 而运动鞋帽的价格也约50~150元。学生根据自身状况, 购买一套能较耐穿的运动套装和运动鞋需要花费约200元是较为合理的体育消费。

学生在体育器材的消费中, 消费金额的分布基本呈平衡的趋势 (表2) 。在分析他们订阅体育刊物、购买体育图书的消费情况中, 可看出他们主要还是集中在10~50元这个水平, 主要是因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 大多数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即时的体育新闻。他们上网浏览体育新闻以查阅比赛结果居多, 对一些体育专业知识的查阅相对较少, 因此在购买体育报刊、书籍方面的支出也较少。

2.4 学生体育消费场所及消费项目分析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场所的选择上, 有58.59%的学生选择学校里免费的场所, 有22.13%的学生选择学校里收费的场所, 仅有14.23%的学生选择到社会上的纯赢利性的场所进行体育消费。在过去一年里, 选择到收费的体育场馆进行活动次数在每月2~5次的占被调查学生的40.4%, 与在一年中几乎没有到过收费的体育场地进行活动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 未到收费的场馆进行活动的学生比例达32.33%, 如表3。出现这种消费趋势是由于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群体不同、爱好不同所造成的。在进行体育消费时, 他们更愿意与同学一起进行消费, 比例达44.36%;其次是与男 (女) 朋友一同进行消费, 占26.26%;而与老乡一同进行消费的有11.11%, 与家人进行消费的有13.21%。这种群体性消费势必会造成当某个人要进行某一项体育消费时, 整个群体中的成员也随之参与到消费中去。相反, 一旦群体中的某些人对某项体育消费不感兴趣时, 其所形成的心理倾向也会使同伴做出相同的选择。

2.5 学生体育消费倾向的分析

通过问卷及访谈发现,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所进行的消费中, 依然以三大球的消费占主要地位, 之后是羽毛球、乒乓球, 接下来的项目是健美运动、游泳、舞蹈, 如表4。对消费的项目在内容上细分, 其内在的倾向主要以参加裁判等级考试培训居多, 占40.4%;而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所进行的消费次之, 达33.33%;而自己开办培训班所需要的花费较少, 仅有15.15%。

2.6 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在探究影响广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原因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经济来源较少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消费的最重要的原因, 占49.5% (见表5) 。学生群体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的供给, 在保证日常生活开销的同时, 将有限的金钱花费在学习中的哪一方面一直是困扰着学生们的问题。因此不难想象, 要提高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 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来源是保证体育消费水平的最基本因素。影响他们体育消费水平的第二个因素是活动场地有限。他们在活动项目选择上, 乒乓球、羽毛球运动是他们乐于参与消费的排第二位的项目, 而在学校以及学校周边, 可供学生进行消费的场地较少, 很难达到学生体育消费的要求。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第三个因素是没有时间, 在兼顾文化学习的同时, 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 而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使自身的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巩固和提高, 他们就会将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文化学习当中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仍以购买体育服装为主, 而且消费金额在200元左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3.1.2 由于学生的经济收入水平有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选择体育消费场所时, 大多数会选择学校内的免费场所。

3.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内容上主要倾向于进行专业的裁判等级考试培训, 如篮球、排球等级培训考试。

3.1.4 校内外体育活动场地有限, 以及社会上纯赢利的活动场地空闲时间与学生的上课时间相冲突, 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原因。

3.2 建议

3.2.1 为了提高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应从体育教学入手, 引导他们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去进行体育消费。

3.2.2 在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上, 专业教师应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去引导他们进行多项内容的体育消费, 以求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3.2.3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者, 要着眼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多开放体育活动场地, 促进学生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

摘要:国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对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对衡量一个高校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把握更有利于推进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通过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总结出该学生群体中的体育消费观念及现状, 寻求相应的措施并提出建议, 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周丽凤, 巫寿生.对厦门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5) :25-26

[2]陈英军.湖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及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4) :467-468

[3]曾吉, 鄢明明, 等.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7, 26 (1) :78-80

[4]王奕全.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06, 28 (2) :62-64

[5]张全亭.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与分析[J].文化建设, 2007 (3) :69-71

[6]薛林峰, 李娜.浙江省中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29 (1) :59-60

[7]曾奇峰.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5 (1) :21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11

关键词:体育消费;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多,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在现阶段的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式和行为将会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拓宽他们体育消费领域,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能促进我国体育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现状

1、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

大学生对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作用的认识比较全面。他们认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丰富课余生活,缓解精神与学习的压力,还能防止疾病、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负面态度的占少部分,他们对“花钱买健康”这一观念的认可度较高,据调查显示:认为体育消费很必要的占30.9%,体育消费正常的占55.4%,认为体育消费是奢侈生活的体现的占13.7%,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积极态度。但是由于受自身消费水平的制约,“个人花钱于兴趣健身项目的学习”这种体育消费观念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步履维艰。

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内容、形式日趋多样化,体育实物消费与体育劳务消费在体育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出现变化。随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俱乐部的增加,为学生的体育劳务消费的增长提供条件,体育劳务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现阶段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是实物,低年级偏重于实用,实物消费最多的是体育服装、鞋帽等,高年级学生用于购买体育器材,参加体育学习、培训及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的比例明显增加;在有偿体育辅导活动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主要原因是男生喜欢力度大、技术性、对抗性强的锻炼形式,女生偏重于韵律、美态、形体较强的形式,部分女生愿意花钱参加有偿体育辅导活动。

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从总体水平看,100元以下体育消费是各种收入学生都较能接受的范围,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占绝大部分。这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还处于低级消费阶段。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消费意识和观念问题,二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加上大多数大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总体来讲学生个人可支配花销仍很低,所以在进行各项消费上的量入为出及成本一效益因素考虑制约了体育消费的支出。

4、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与同学一起锻炼或个人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另一种普遍方式就是参加班集体的体育活动,少数学生参加体育辅导班进行锻炼。以上情况说明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正在向多元化、多极化方向发展,虽然现今大学校园内健身、运动方式的空l-日]有多种结构可供选择,但多数大学生仍选择花费少又方便的体育锻炼方式,喜欢在开阔的、不花钱的运动场地展现自我、表现个性。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1、学生的可支配收入

学生每月总的消费支出高低,对其体育消费项目、形式水平有制约作用,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受他们的经济收入而定的,而大学生的主要可支配收入来源于家庭,少部分来源于各种勤工俭学收入、家教收入和奖学金等,其消费承受力随着家庭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家庭经济好,学生经济相对收入高,总的月均消费支出越多,体育消费也随之增多,随之学生在参与体育消费的项目上选择余地扩大,月均消费低的这个群体对体育的主要消费以不花钱为主,因为他们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少量的体育消费开支要从生活费中挤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较低是限制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学习压力和时间安排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就业和生存的压力。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为了提高自身各种生存技能,将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甚至开辟第二专业,并更积极地参与各种直接有助于就业的各种活动,因此学生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在时间选择上,由于仍受校园学习、生活制度的制约,大学生锻炼大多数趋向于下午和早晨,并且多采用段时间锻炼的形式,没有大面积的时间参与到体育消费中去。

3、消费理念因素

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大学生仍然将体育锻炼作为学校指令型来看待认为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将体育锻炼置于一种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只有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意义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基于这样一种不完全的认识,再加上经济状况的因素,他们不会把宝贵的学习、生活资源用于体育消费。

4、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主动、自觉地以体育运动为健身手段的一种有规律和经验的生活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体育需要,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活动还不是大学生休闲方式的主流。

5、体育设施提供服务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掌握的资金有限,他们在消费中会考虑到花钱是否物有所值,因此,体育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

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体育消费的建议

1、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符合大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它关系到大学生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终身体育思想。而体育消费观念淡,体育消费意识较差,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其中,低年级和女生群体相对差一些。高校体育要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培养,用新颖的宣

传方式长期进行示范性宣传,让大学生明确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灌输“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培养其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体育消费行为。

2、不断开发高校体育市场,满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 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应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高校体育市场的定位就应该是以满足这些需求为目标。目前,学校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跟不上时代社会的发展,陈旧、单调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相对于其他学科较落后。各高校应抓住时机,深化高校体育的改革力度,充分利用体育场、馆、池等现有的设施,完善体育锻炼的服务设施功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资源,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健身活动和娱乐内容,增强有偿锻炼项目的开发,扩大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范围,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大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体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3、根据大学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好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

调查显示,管理类、文法类专业的学生体育消费略高于理工类学生,这是由于理工类学生余遐时间相对较少的缘故。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课程设置的相对规律性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合理安排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项目的开放时间,以吸引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

4、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地,整合社区内体育资源,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扩建和改建,并适当开发有偿的体育活动场所和适合大学生消费的体育项目,以引导学生的消费动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健身效果。

5、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水平,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对学生体育消费心理和方式的了解,改变教师和学生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放在消费者的位置上,着重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其适应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需求的能力,鼓励大学生自觉的开展课余、个体和小群体的体育活动,并且对体育锻炼过程进行更加合适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大学生体育竞技的兴趣和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体育消费形式,最终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

大学生体育消费 篇1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邢台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10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每个学校随机选取110人, 合计1100人, 其中男生700人, 女生400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设计了《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采取亲自、信函和委托发放与回收的方法, 发放问卷1100份, 回收问卷1060份, 其中有效问卷1020份, 有效率96.22%。问卷内容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健康投资意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82.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对个人健康进行投资, 其中46.37%的大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此表明, 大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他们对体育消费的存在和发展持认同态度。

2.2、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状况分析

体育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对体育的认可程度和购买力的表达方式。调查分析得出,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与个人消费数额息息相关, 且呈递增的速度增加。同时, 在较高体育消费档次上 (年体育消费>300元) 也呈现增加趋势。整体而言, 男生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2.3、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内容依次为运动服装和鞋帽、运动饮料、运动报刊和杂志、运动器材、场地租赁和健身指导。这表明实物消费的选择比率远远高于劳务消费和信息消费。调查中发现, 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接受校园运动场所的任何收费行为。

2.4、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念分析

调查显示, 经济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体育消费理念, 仍以“经济实用”为着眼点。大学生月消费支出能力越低, 持“经济实用”消费观念越强, 而随着大学生月消费支出能力的提高, 一些高体育消费的大学生群体逐渐形成, 持“追求名牌, 追求时尚”观念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多。

2.5、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分析

调查分析显示:男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通常以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为主;而女大学生则以审美追求、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为主导动机。修身养性成为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直接动机。但同时也发现, 有一部分大学生缺少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所以需要学校花大力气弥补教育上和制度上的缺失与不足。

2.6、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主要受以下几点制约, 依次为:个人经济水平、场地设施、学习压力。并且家庭经济条件教好的大学生, 购买力更强, 从而接触的领域更广阔;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专业的技能和服务并享受良好物质条件。

3、结论与建议

(1)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着正确的价值认识 , 建立了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的需求和理念逐渐加强。体育消费观念以“经济实用”观为主, 随着月消费支出的增加, “追求时尚, 崇尚品牌”的大学生群体也不断壮大。

(2) 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用以运动服装、鞋、帽等实物消费, 对于付费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多。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能力所限, 该群体整体消费水平不高。

(3) 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 男大学生的体育开销明显高于女大学生的;因个人体育运动动因存在差异, 虽都具有锻炼身体的基本出发点, 但男大学生还存有社会交往动因, 女大学生则更多为保持身材为主。

(4)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锻炼的科学引导 , 以获取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目的。同时, 加强学生课外活动, 放手让他们制定锻炼计划,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锻炼。建立校园体育活动专项俱乐部, 组织专项技术、技能及裁判方面的培训、交流, 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有偿服务, 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 他们逐渐成长为体育消费的生力军, 从客观的角度理性认识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 对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以及促进体育教学水平,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消费行为,消费内容,消费动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铮.论校园体育文化[J].体育文史, 2006, 20 (2) .

[2]孔祥生.试论体育消费行为的流行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8) .

上一篇:机关网络下一篇:机械式压力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