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行为

2024-10-23

大学生创新行为(精选12篇)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1

0 引 言

大学生知识创新是指大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不抄袭或剽窃他人智力成果的前提下,独自或与人合作所创造的知识产品。大学生知识创新的表现形式通常有:在正规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文艺作品;在正规出版社出版图书;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开发软件;搞出小发明;改进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知识创新的研究还很薄弱。据我们以表达式“题名=大学生+知识创新”对CNKI进行检索,共查到相关记录8条。其中:杨克勤阐述了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创新中的作用;[1]王群辨析了知识创新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2]李建兰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举措;[3]王海平强调了“知识创新学”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性;[4]张铁雄等谈到了求异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5]高桂银等研究了体育大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知识创新能力培养问题;[6]李光红等审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创新功能;[7]李晓英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8]另据我们对许多馆藏书目和网上书店书目的搜索,只发现一本专著,即洪文明编著的《大学生知识创新基础》(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探究了新世纪高等教育如何实施创造性教育、如何推行创造性教学和创造性学习的问题。但是,上述文献均是理论上的阐述,无一做实证研究,无一提供当代大学生知识创新实况方面的第一手材料。鉴于此,我们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知识创新行为现状”就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1 问卷及样本的基本情况

1.1 问卷设计

我们设计的问卷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二是大学生知识创新行为实况;三是大学生知识创新环境;四是大学生对知识创新的认识和评价;五是大学生对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的建议。问卷的多数题目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故百分比相加大于100%。

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面向高校本科学生,跨越北京、上海、天津、河南、辽宁、江苏、湖南、黑龙江、重庆等25个省市。我们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6份,回收有效率为93.7%。导致未回收和问卷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失误和问卷填写模糊、不完整。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本科生四个年级,分为高年级和低年级,低年级所占比例为25.69%,高年级所占比例为74.31%;人文社科类学生比例为49%,理科类学生比例为17%,工科类学生比例为24%,农医类学生比例为5%,其他专业类别学生比例为5%;“985”和“211”重点院校占45%,一般本科院校占55%。被调查学生的覆盖面较大,数据的代表性有保障,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大学生知识创新行为实况

2.1.1 有过知识创新经历的大学生所占比例

在回答“是否在大学期间进行过知识创新活动”时,45%的学生选择了是,22%和23%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正在考虑参加”和“了解但不想参加”,只有10%的学生对知识创新一无所知。可见,我国大学生的知识创新参与率和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后俩选项中超过2/5的学生对知识创新具有一定了解,其中一半愿意开展知识创新活动,这预示着一种潜力。 按年级要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进行过知识创新和了解但不想进行知识创新的比例不断增大,正在考虑参加和对知识创新一无所知的大学生比例在不断减小。

2.1.2 大学生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类型

在调查中,我们将知识创新的类型归纳为8类,其中设置其他类来提高选项的涵盖范围,使所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开展最多的知识创新活动为撰写社会调研报告,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每逢寒暑假,各高校都会鼓励大学生进行实践调研、撰写调查报告。

按照专业要素对大学生知识创新活动的类型进行分析发现,文、理科学生较多的知识创新活动类型为在正规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文艺作品,而工科学生和农医科学生则分别为搞出小发明和改进实验办法,这与其学科性质是吻合的。

2.1.3 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目的

在“从事或者想要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原因”中,被选率最高的前3项分别为: “个人兴趣”、“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可以加强专业学习”,详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这个结果明显反映了兴趣的重要性,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因为个人兴趣而进行知识创新活动,这启示高校在今后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1.4 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合作方式

在问及“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合作方式”时,所得调查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与同学或朋友合作进行”为主要的知识创新合作方式。若按年级对学生知识创新的合作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在老师的粗略指导下进行”、“与老师合作进行”的合作方式比例在不断上升。

2.1.5 大学生参加知识创新竞赛情况

问卷用表格形式列举了高校中较为常见的几类知识创新竞赛,即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竞赛、学术论文竞赛、小发明或专利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公益大赛等,详细调查结果参见图2。

从统计数据来看,选择“了解”选项的学生明显多于选择“参与”选项的学生,由此可知各类比赛的宣传工作比较到位,但是学生真正参与竞赛的却不多。另外,调查结果显示“985”、“211”类重点高校的学生对知识创新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院校。

2.1.6 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深度水平

我们将参与知识创新的深度水平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或校级、院系级四个级别,参与程度为别为11%、13%、18%、74%;在参与学生中获奖的仅有22%,其中国家级12%、省部级15%、厅局级或校级32%、院系级6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参与级别还是获奖级别,院系级的比例最高。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深度水平也有所提高。

在获奖的学生中,我们进一步调查促使其知识创新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此题共设置了四个选项,分别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老师的指导”、“团队的完美合作”与“学校和院系的大力支持”。选择“团队的完美合作”选项的学生最多,占总数的60%,其余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16%、14%和10%。

2.1.7 部分大学生未进行知识创新的原因

从前面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没有进行或不愿意进行知识创新活动,为此我们对相关原因做了调查,结果如表3。

由调查结果可知,部分学生未进行知识创新最主要的四个原因由主到次依次为:相关专业知识薄弱→学业较重,没有时间精力→没有获得相关信息→没有合适的载体或平台。“相关专业知识薄弱”与“学业较重、没有时间精力”明显形成一定的冲突性,这表明许多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比较陈旧和封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运用与发展。

2.2 大学生知识创新的环境

2.2.1 学校的教育管理环境

关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环境,我们从学校的政策支持、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实验条件、图书馆服务等方面设置了问题,分为是、否、不清楚三个选项以供选择,调查结果如表4。

上述结果不免令人担忧:虽然学校的政策支持工作做得较好,76%的高校都有鼓励学生参加知识创新类比赛或课题的政策;但是,57%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或者不清楚是否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门课程,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相关专业知识薄弱,阻碍了他们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更不容乐观,仅有39%的学生明确表示学校教师没有采用“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方法;而能够享用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设施的学生仅有49%。

由于图书馆在学生知识创新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为图书馆服务现状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题目,调查结果见表5。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藏书数量和种类、环境、硬件设施、信息检索、图书馆员服务上基本能满足学生读者的需求。对于“读者培训、用户教育是否开展”的问题,只有47%的读者回答“是”;虽然回答“不清楚”的占了21% ,且其中应含有一部分所在图书馆已开展读者培训和用户教育,但已有32%的学生肯定地回答所在学校图书馆未开展读者培训和用户教育。从学校要素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985”和“211”重点高校的图书馆服务明显优于其他普通高校。

2.2.2 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环境

关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环境,我们从学术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信息来源等方面设置了问题,如上也分为是、否、不清楚三个选项以供选择,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学生在学术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方面的环境良好,75%的高校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知识创新实践环境。

信息来源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我们设计了“您主要通过何种方式了解知识创新活动的选题信息”的问题来获取这方面的数据,调查结果将选项按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校内展板、海报、广播、传单等媒介→同学告知→辅导员→网络→任课教师→讲座会议→报纸杂志→其他→电视。其中校内展板、海报、广播、传单等媒介所占比例为68%,说明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依旧以校内通知为主,较为单一,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获得知识创新的相关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地开展知识创新活动,此结论与之前部分学生未进行知识创新的原因中“没有获得相关信息”、“没有合适的载体或平台”相互印证。

2.3 大学生对知识创新行为的认识与评价

2.3.1 大学生眼中知识创新的价值

问题“您认为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依次从学生自身、学校、国家和社会三个角度设置选项,每个角度两个选项,调查结果参见表7。从表7来看,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前程做铺垫,是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活动最主要的价值目标,这反映了大学生的务实心理。

2.3.2 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障碍

大学生所选的从事知识创新的障碍按降序排列为: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扎实的专业知识→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充足的信息保障→导师的指教→学校和院系的激励政策→其他。虽然学校在学术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依旧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该选项的比例高达59%。另外,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和充足的信息保障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2.3.3 大学生对知识创新环境的评价

采用五分制,分数越高表示评价越高。调查结果见表8。

显然,学生对知识创新环境的评价不高,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管理环境还是学生的创新实践环境。尤其是学术交流,不到一般水平,这对学校创建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是一种警示。

2.4 大学生对知识创新的建议

注:A创新教育;B教学改革;C制定创新政策;D实践教育;E环境保障;F图书馆服务;G其他

近70%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但表4显示,设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门课程的仅占43%,这说明当前大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尚存在较大距离。另外两个需要加强的方面则为实践教育和教学改革,分别占回答人数的63%和54%。选择最多的三项均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密切相关,需要引起相关单位的认真思考。

3 几点思考

通过对上述调研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大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亟待提高。有过知识创新经历的大学生比例只有45%;大学生对各类知识创新竞赛的了解率高达83%,而参与率才达到19%,二者的反差非常强烈,这就是有力的证据。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可以三管齐下:第一,通过开设知识创新学、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来灌输知识创新意识;第二,通过科研实践来造就知识创新意识;第三,通过大学生中知识创新活动的成功典型来启发和传导知识创新意识。

(2)大学生的知识创新活动应不拘一格。从调查来看,大学生知识创新活动的种类较多,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大学生各显神通。各高校可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情况、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爱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创新,不宜搞一刀切。57%的学生从事知识创新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3)应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的知识创新活动。调查显示,62%的大学生知识创新活动有老师或深或浅的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值得大力扶持。实践证明,本科生中不乏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创新能力比许多一心想混文凭的硕士生还强。教师的科研眼睛不宜只盯着研究生,也要扫描一下本科生,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指导本科生搞创新。只要指导有方,本科生就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可喜的智力成果。

(4)全面改善大学生知识创新环境。大学生对衡量知识创新环境优劣的七项指标,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条件、学术交流、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图书馆服务的评价都不高,按百分制计,最高分为68分,最低分为60分,七项指标的分值均位于区间(60,70)中,每一项指标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7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承认本校开展了多种知识创新实践活动,但“实践活动”的得分只有64分,这表明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层次还有待提升。此外,只有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图书馆开展了读者培训和用户教育,只有58%的大学生认为图书馆员的服务到位,这表明图书馆的服务还大有潜力可挖,尤其要重视培养用户的信息能力和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克勤.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J].青年研究,2000(11):1-5

[2]王群.知识创新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4):95-97

[3]李建兰.关于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思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125-127

[4]王海平.知识创新学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课[J].教学研究,2002(4):300-302

[5]张铁雄.求异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探索[J].现代情报,2002(3):103,63

[6]高桂银.体育大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知识创新能力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自科版),2003(5):54-57,63

[7]李光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创新功能的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6(4):21-22

[8]李晓英.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159-160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2

一、行业重新洗牌带来的“思维转变”

不妨先看一下医药环境的变化:

医药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药品降价,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医药新政实施,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规范;企业之间不断兼并与重组,医药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更多外企进入,竞争惨烈,中小型企业生存危机突出……

再看一下药企的现状和表现:

很多企业目前还难以适应国家政策的严管和调整;行业的整合和变革让很多企业无所适从;常规的营销模式越走越窄,陷入困局。

有人说医药不好做了,确实是这样的。过去,只要是个药品,就能有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今天不是了。然而药品仍然属于高毛利产品,只是我们原来的营销手段不能适应今天已下调到15%~20%的利润空间而已,用原来最原始的、高毛利的办法做今天薄利的产品,肯定是不行的了。

都说今天消费者的忠诚度很差,这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因素是稳定的。在竞争中,必须在变量中求变量,才能显示出我们对医药行业的判断和管理技艺的高超,

二、营销管理困惑中的“思维提升”

医药行业正在从“医药产品的销售阶段”向“企业体系化管理阶段”过渡。当年第一批做医药产品的人是靠胆子大,第二批做医药产品的人是手头拥有很多暴利产品,第三批是靠与上下游的关系。今天在进行某种企业行为的时候,也就是说“商人”不能变成企业家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步履的蹒跚和思想的沉重。游戏规则告诉我们,只有用哲学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和视角,剖析我们在营销模式、营销管理及获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竞争力,才能再一次激活我们自己手里所拥有的资源,提高生存能力,扩展发展空间。

当前医药企业的困惑主要有:医药新政下,医药企业如何发展?营销模式和方法如何变化?为什么中国医药企业可以做大,而很少能做强、做长久?如何做好一个中国医药职场的职业经理人?如何与跨国医药公司竞争?医药企业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小企业如何“四两拨千金”?“切”市场需要几把“刀”?医药企业的竞争力是什么?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机会在哪里?

强化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行为 篇3

一、转变学校的教育行为

有学者说:教育是生长,是一种“慢养”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智慧。教育不是塑造,不能采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能急功近利。这很有道理。学校是土壤,是农田,应该为孩子们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和营养。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生产标准件的地方,不能只追求GDP。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谁也没有权力让孩子们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家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孩子们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用心地聆听花开的声音,无拘无束地挥洒青春的热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要具有人文情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放眼孩子的幸福未来,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所以,我们要真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要规划和把握好学生成长的路线,贯彻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思路。要实施良好的养成教育,要以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为抓手,追求学生学习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多方面发展,让人人都有优点、闪光点,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能多方面成功,把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活动,持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类节庆活动。要在创新中不断变革,各种教育行为转变的中心目的是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和品质。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心,转变教师职业的倦怠感觉,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确实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务实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相反,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了事,机械地教学,形式主义地工作,甚至投机取巧,那么“教书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方案,再严厉的管理措施也将于事无补。所以,教师要对教师职业心存热爱之心,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事业,而非职业。教师要有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去完成自身所肩负的使命。

教师的责任心就是“先正己,后教人”。“正己”是责任感的前提,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转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学生在学校缺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对学生终身来说,我们的学生不缺学习,缺的是养成教育,严重一些说是教养。我们很清楚,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千差万别,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养成教育、家庭习惯比较差,随意吃东西、随意丢垃圾自认为正常。再者,目前社会比较复杂,各种低俗文化,因监管不力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一些因素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养成教育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克服德育工作简单化和片面化、德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我们要从点滴抓起,转变独生子女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不良现象,使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从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我们基层教师而言,我觉得,今后一定要从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出发,转变观念,继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传授者”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能够为我所用地灵活的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舍,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出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

课堂上,老师还要转变以知识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展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严重缺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甚至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体罚、不训斥、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不当众批评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愉悦感。尽可能地赏识每一位学生。有区别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就同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策略,而不能一把尺子、一个模子、一视同仁。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4

1.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特点分析

1.1 独立的人格, 自我为中心和差的团队合作意识

2011年, 武汉大学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下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取受知识, 而不是直接接受前辈已经总结出的成果。他们有高度的选择性, 但是判断意识较差, 并在接受事物方面有一些盲目性。北京大学社科院曾随机对一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66.5%的当代大学生想要过独立的生活, 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他们渴望自由, 希望自己决定未来的道路, 而不是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当代大学生有着属于他们的个性, 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总体而言, 当代大学生的优点主要是:有活力, 积极向上, 心胸开阔, 动手能力强, 以及有更高的资质;而缺点有:任性, 依赖, 以自我为中心, 主动照顾他人的意识较弱, 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

1.2 多元化的价值导向, 对正确和错误的认识不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各种思想的碰撞, 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成为客观现实, 这是难以避免的。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交织, 思想激烈碰撞的环境下, 学生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思想教育研究》栏目报道60.8%的大学生同意“促进雷锋精神”的观点, 3.98%的大学生同意“金钱至上”的观点, 19.09%的大学生同意“报效祖国”的观点, 51.81%的大学生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理想。正是因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不足, 在2011年2月25日, 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咋舌的事件:一所大学的学生散布山西地震的谣言, 只为来增加自己的微博点击率。不得不说, 他们的行为着实让人担忧。

1.3 天真和冲动的心理, 行为比较冲动和极端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且在家庭关系中占重要位置。长者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爱发脾气, 易冲动的性格。当他们遇到挫折时, 看待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容易偏激和片面化, 常常因难以自我调节而使自己的情绪极端化, 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比较冲动。情绪波动较大, 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认识自己以及评价自己的过程中, 由于思想的不成熟, 他们或是胡思乱想, 患得患失, 缺乏自信, 转而产生自卑心理;或是桀骜不驯, 狂妄自大, 形成自傲心理。

1.4 过度依赖网络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和计算机网络。他们中的许多人, 一起床就打开电脑, 聊QQ或者玩游戏。许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使用移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 一方面, 他们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接收信息的多元化渠道扩展了他们的知识,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但是另一方面, 网络上的很多不良信息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此外, 过度的使用网络, 使大学生的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 心理幸福感降低, 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 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障碍。

2. 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因素

2.1 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最为突出的。当代的大学生被贴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这一代人有机会接触更多新的事物, 他们对高科技有更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 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时代所洗礼, 他们思想开放、前卫、价值观多样。然而, 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它在便于信息传输的同时, 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是时代最敏感的群体之一, 太过眼花缭乱的信息, 也容易导致他们接受不好的信息, 从而误入歧途。

2.2 学校因素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与高中时候相比较变化很大。在生活方面, 大学生活相对独立与自由。从衣食住行到使用生活费, 都需要他们自己来安排, 必须依靠自身管理和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在学习方面, 他们需要适应从高中时代的被动教育到大学时代的主动学习的转变。有些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缺乏目标, 在大学里感到迷茫。这些大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都很优秀, 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表扬, 同学的羡慕。但是, 经过高考一役, 大学的同学都是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被录取的, 成绩的优势在大学里便荡然无存, 失去了预期优势的部分同学在大学生显的默默无闻, 与之前备受关注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心里落差, 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也有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因为不再有升学的压力, 在骤然减压后会产生放松心理, 并且还没有克服学习上的被动思想和消极依赖心理。

2.3 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中超过85%的是独生子, 并且他们生活在一个“6+1”模式下的家庭中, 所以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老人们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使得他们的私人空间很少, 时时受到家长的管制, 与同伴交流更多的是通过虚拟网络、社交软件等方式, 而非现实生活动中的直接交往。在进入大学之前, 他们往往缺乏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 考虑事物的角度有很大的局限性, 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他们习惯于根据父母的指引来做出决定。并且经常只考虑自己而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2.4 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都还是青春年少的阶段, 他们的心理正在受着从半天真和半成熟到的转中。他们普遍缺乏应对问题的经验、情绪不够稳定、缺乏分析和决策能力、容易受暗示、行为较为冲动, 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恐慌、紧张和焦虑, 无法做出理性的思考, 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 并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承担责任的意识不强。除此之外, 他们的认知能力不高, 自身的天赋并不稳固, 他们经受着独立和不独立的矛盾, 自我意识和未成熟的天性的撞击等一系列的挑战。

3.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

3.1 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从事思想教育的教育者把他们的工作当做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育者, 我们必须关心学生的成长, 并且注意他们最基本的兴趣爱好。在教育管理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陈客福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对教育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当代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激情活力的群体, 他们与老师应该是平等的, 所以老师必须建立平等的意识。尊重和关爱同学是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他们应该让学生们感觉到他们的爱, 学校要努力营造对大学生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的和谐校园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驱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自我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 他们能够学到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及怎样提高他们自身修养。

3.2 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

学院党组织和学生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并覆盖大学的整个范围。所以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应该加强学校的党建设,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还应该尽我们所能建立好党的基层组织, 让它成为思想教育的领导者, 组织者和激励者。努力发展大学生党员, 充分发挥学生类集体、社区组织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3.3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把校园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基础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应该尽力建设校园网站并让它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 将校园网络建设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2010年, 太原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关于“拒绝沉溺坏的网络”, 获得很好的结果。与此同时, 教育者应该积极寻求网络教育平台, 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方式给予指导。

3.4 加强就业指导,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社会转型的现状和职业发展的变化, 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职业方向。学生的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年级是职业意识和规划阶段;二年级是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三年级是职业定向指导阶段;四年级是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阶段, 这些阶段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 他们是一个有机连接的指导系统。

4. 结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应该解放我们的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密切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和学生。”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和影响因素,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实践, 对大学生这个特殊教育群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新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因素, 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作用,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加强就业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Chen Zaisheng,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self-checking to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y politics course in university, ”Journal ofIdeological&Theoretical Education, Vol.12, Dec.2012, pp.86-88.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

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分析 篇5

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分析

讨论了环境创新与非环境创新的区别,揭示了环境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并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用以分析理性市场主体对于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

作 者:陆利忠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00 刊 名:科技与管理 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2) 分类号:F132 关键词:环境创新   可持续发展   成本-收益分析   采纳行为  

组织中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篇6

关键词:目标导向;个人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组织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的企业才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人是创新的主体,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个人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创新能力。人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体,组织应当积极开发个人的创新潜力,所有员工的创新能力集合就是组织的创新能力。个人的创新行为能否转化为组织的创新行为还和组织是否能成功实施创新有关,也就是组织是否鼓励创新,是否支持员工个人的创新行为。因此,一次成功的创新行为是由个体创新行为和组织共同决定的。

二、个人创新行为

创新行为是指将有益的创新(包括新产品构想或科技发展、为改善工作关系所做的管理模式改变,或为提高工作流程效率所应用的新构想或技术)予以产生、导入以及应用于组织任何一个层面的所有个人行动。[4]

个人创新行为是个内涵丰富却不好定义的一个概念,可以指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产生新想法、新措施,得到新的工作成果。

也有学者将创新工作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想法产生、想法推动和想法实施,并用实证的方法证实了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本文作者认为在这些维度中第一维度是最重要的,创新想法的产生是最难得的,这一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个人的特质,即创新活动和个体相关,和个体的教育背景、性格特征、人生观、价值观、科学态度等相关,个体只有认识到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才会产生创新的意识,再加上本身所具有的学识和经历将想法付诸行为,才能完成创新行为。

二是目标,即用目标作导向,调整个人行为。目标是分析人“为什么”会投入到一项工作中,即人的动机是什么。目标导向是以目标为变量,通过对目标的分析发现一个人解释事件和对结果作出反应的模式,从而看出他是否有可能在工作中产生创新行为。Dweck 和她的同事们对小学生的研究使得他们发现具有无助式反应模式的孩子做事的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好评,具有适应性反应模式孩子做事的目的是学习新事物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所以,当面临挑战时,这两种不同的目标导向会对个体行为和绩效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高目标倾向的人在工作中会积极需求发展新能力的机会,并且集中精力思考如何达到目标,使用更方便的工具或技能。因此,在有了目标的导引下,个人会更加关注他所在做的事情,不断探索,积极求新,最后创造出达到满意的成果。

在这两个因素中,尤其又以目标最重要,目标决定了个体努力的方向和结果。

三、组织因素

个体的创新行为能否顺利完成还要取决于组织的态度。首先是组织领导的态度,如果领导是专制型且风险厌恶型,那么他会选择最保守的方案,也就是保持原有的传统不变,虽然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也不会造成损失,力求没有功也没有过。如果领导是民主型且风险喜好型,那么他会鼓励员工勇敢的冒险,尝试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才有创新存在的可能。其次,是组织氛围的影响,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环境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全公司员工都积极向上,认真工作并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和技术,那么在其中的每一个员工也会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对自身的要求更高,创新行为更积极。相反,如果整体气氛敷衍懒散,个体也会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本文作者认为这两个因素中组织的创新氛围更重要,因为创新个体往往会寻求他人对其想法的支持并试图建立支持者联盟。如果公司整体的大环境不欢迎创新,那么创新个体的想法很有可能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甚至被孤立,这是对创新想法最严重的扼杀。

而Litwin&Stringer 在1968年所写的《动机与组织气氛》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以组织整体系统为切入点研究组织内部员工创新行为,即从整体系统看员工是否能感知组织环境以及感知到的程度。在这里,他表示,员工是可以感知组织氛围的,其行为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这种氛围使得组织和其他组织气氛明显的相区别开来。氛围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此,企业领导在创造组织气氛时要避免陷入恶性循环中。

四、结论

本文从个人和组织创新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个人创新行为在组织中受到的因素影响,从个人层面讲目标是最重要的,从公司角度看氛围是不可忽视的,希望这些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有所帮助。(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薛玉品·个人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 毛世佩·人际和谐倾向、分配公平倾向对个人创新行为影响研究——透过沟通方式的作用分析·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 温滢·下属目标导向、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和个人创新行为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7

一、责任感与创新行为的内在关联

创新行为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成才创新目标所进行努力的一系列行为, 其中最核心、最典型的行为是勤奋和执著, 而支配勤奋的心理品质则是责任感[1]。

责任感是一种对自己义务的知觉, 以及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或意愿。从具体内容上讲, 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感;从社会实质上看, 人的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人生价值问题。责任感与创新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

1. 责任感是创新人才行为的直接驱动力。

责任感是在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分为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两种形式。责任感不但是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2]。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 才会有自我成才的内在动机, 才能启用他的内在动力, 发挥创造性, 将自我责任感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 自觉地把社会要求和时代要求转化为自我成才的目标和行为, 形成强大的成才动力。而创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进行的, 人的需要和自然界其他生命体的需要不同, 不能靠消极地占有自然界现存的物质资料来实现, 只能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可以说创新是为推动人类的发展而进行的, 因而, 创新活动是社会的需求、是整个人类的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才会对自我负责对社会负责, 才会自觉地将社会的创新需要转化为自我行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才能够意识到创新不单单是个人问题, 而是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承担责任, 促使创新活动内在动力得到提升, 形成强大的创新直接驱动力。

2. 责任感是创新人才行为稳定持久的动力源泉。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把成才创新行为看成单纯的社会的事或自己个人私事, 其成才行为受个人兴趣、好恶及个人短期利益等的影响而不能持久。另外, 创新是一种艰苦探索的过程, 是一种批判、质疑、求证的过程, 是一种坚持独立见解的过程, 是一种接受新事物、维护新观点的过程[3]。往往要经历曲折反复、失败误解, 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最终成功。而人们接受创新成果的过程, 也是从怀疑、反对、否定、才到认可, 创新的过程中, 肯定会有人反对、有人挖苦。这些在创新行为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种种困难阻碍或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 都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高度、稳定和恒久的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面对这些困难与不解时, 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个人才能坚持要对自己身边的他人、群体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给自己创新行为提供持久动力, 创造出高于自身需要的价值贡献给社会。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缺陷

1. 以灌输教育为主, 忽视个体的自由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而对丰富的信息资源, 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怀疑性、独立性、自我选择性, 对从外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责任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愿行为, 而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 是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 强硬的灌输教育会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抵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于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的活动, 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 并能主动承担责任, 自由度越大, 承担责任的欲望越强[4]。而现在的责任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的多, 主动参与的少, 他们的自主选择没有得到实现, 对于很多知识他们即使认识了也不认同。

2. 以道德认识教育为主, 忽视对学生进行品德践行教育。

以往的责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责任教育沦落为知识教育, 学校教育主要传授知识性的毫无生气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学生对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道德一般规范甚是了解, 但在社会生活中, 他们却未能承担应有的道德责任。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学校未能从实践中将道德规范加以巩固, 致使责任感没能形成大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缺乏实践, 大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无法将其升华为个人的道德情感, 多数大学生认识能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践行, 导致学生知行不统一, 学生责任道德不能得到巩固。

3. 以单纯道德教育为主,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比较模糊。

在教学上,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比较模糊, 学校教育不但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而且还导致作为手段的学习和考试反倒成了目的。学校成了为了灌输规范而教育, 学生则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原本学生应通过学习走向社会, 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但结果是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的社会意识。在这种单纯道德教育模式之下, 学生对于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不能有很好的认识, 更不能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上升到社会需要的高度。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当今社会需要的脱离, 导致德育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劲力量。

三、从创新人才培养出发, 优化高校社会责任感培养

1.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 从认知基础上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 重视个人与社会关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其所学内容及其方面都总是有所选择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他们自认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学习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扬民主, 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自由选择天地, 在客观上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弹性选择范围, 努力创设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上, 进行积极的引导, 重视个人与社会关系教育, 从情感认知基础上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它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则是一个人成才创新的动力因素, 而创新活动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延续的需要。所以,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个人是社会的个人, 社会是个人的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 个人也离不开社会, 二者相互作用。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以社会利益为重, 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一个人只有当他正确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时, 才能认识到社会要求, 自觉的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在创新活动中, 才能自觉的将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实现创造与索取、贡献与享受有机统一的、完整的人生价值形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一致和统一。

2. 根据人的思想形成规律及特点, 在实践中巩固品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个体的道德品质是遵循知、情、意、行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通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达到道德信念, 再通过实践转化为道德行为, 持之以恒养成道德习惯, 形成道德品质的。因此, 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必须放在实践之中, 才能使责任感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品质, 自觉承担对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为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在实践方面, 高校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渠道, 将学生融入到社会之中, 在校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校外可以多组织“三下乡”活动、社会咨询、勤工俭学、教学实践等等, 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进一步地让大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作贡献。在实践中让他们感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作出贡献的满足感, 进而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也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另外, 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社会对于创新活动的需要, 进而将社会创新的要求转化为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其创新活动提供原动力。

3. 注重课程与创新人才的心理品质相结合, 突出创新品质培养。

在课程教学中, 应将社会需要与课程相结合。教育不能为教书而教书, 而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 不但掌握自己本学科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相关的社会知识, 并且能够将二者很好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对于理论性的责任感品德教育要与现实社会需要结合, 以凸显其重要性, 让大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的, 进而自觉学习。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社会的进步也要依靠创新活动的推动, 而责任感作为创新人才的优良心理品质, 是促进创新活动持久稳定的内在动力, 因此, 责任感在推动人类进步中具有巨大作用。责任感的培养与社会创新人才心理品质的结合, 必定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性。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 学校首先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 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 不做无用功;其次, 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 又要促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 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 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

参考文献

[1]周希贤.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6.

[2]张学书, 周希贤.思想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1.

[3]段志光, 卢祖洵.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创新的原动力探析[J].医学与哲学, 2005, (1) :16-19.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8

因此, 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切实提高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研究的主力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 使区域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1 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自主创新

1912 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 Schumpter ·J·A) 在他的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 “创新”概念, 认为 “创新”是 “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 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随着对国家创新系统得研究日益成熟,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当今区域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 “区域状态”逐渐代替了 “国家状态”, 成为了有代表性的经济利益体 ( Ohmae, 1993) [2], 单纯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无法深入到对次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进行解释。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开始了对区域层面创新活动以及这种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区域创新体系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 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创新理论。1992 年, 英国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Braczyk, Cooke & Heidenreich ( 1992 )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3]。国内的许多学者在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区域自主创新是 “区域对创新活动依靠内部创新主体自身起主导作用的创新”[4]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所开展的能够自主 ( 或基本自主) 解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5],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6], 是需要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和区域内外部各种资源 ( 资金、技术、知识、信息) 的聚集共同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7]。

本文认为, 所谓区域自主创新, 是指在区域层面上开展的依靠区域内部的创新主体而进行的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活动, 是区域内的行为组织在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活动。这里所说的 “行为组织”即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指的是: 企业 ( 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主体) 、中介机构 ( 创新传播和扩散的载体) 以及政府机构 ( 提供监督和政策服务) 。区域自主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结合市场需求而开展的旨在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创新行为。这就决定了区域自主创新是设计到多个主体相互联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图1) 。

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

2. 1 企业

2. 1. 1 自主创新投入

近年来, 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加深, 无论从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上、R&D经费支出规模上还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上, 企业都已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具体来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数由2000 年的7 116 家上升至2011 年的37 467 家; R&D人员全适当量由2000 年的32. 9 万人年逐年上升, 2011 年达到了193. 9 万人年; 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00 年的353. 4 亿元上升至2011 年的5 993. 8 亿元; 2011 年, 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 845. 9 亿元。然而, 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仍不足1% , R&D投入强度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全部企业R&D活动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2. 1. 2 自主创新产出

2011 年企业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和专利有效数分别达到了47. 4 万件和122. 9 万件, 占全部总数的84. 9% 和67. 2% , 在数量和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 占据绝对的优势, 主体地位明显。此外, 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产出逐渐增加。从新产品开发上看, 随着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 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不断增加。2011 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 1 万亿元,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1. 9% , 其中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 1 万亿元。

2. 2 高校和研究机构

2. 2. 1 自主创新投入

高校和研究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均逐年增加, 2011 年分别达到了61. 5 万人年和1 995. 6 亿元。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为1 511. 2 亿元, 约占全部支出的75. 7 % ; 来自企业资金282. 8 亿元, 约占14. 2% ; 来自国外和其他资金201. 5 亿元, 约占10. 1% 。从中可见,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R&D研究仍然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 而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尚浅, 产学研合作仍需进一步加深。

2. 2. 2 自主创新研究结构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研究结构上看, 尽管近几年内基础研究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是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相比, 仍然较低 ( 见图2) 。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中, 只有19. 4% 用于基础研究, 39. 6% 用于应用研究, 41%用于试验发展研究。

2. 2. 3 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产出主要从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专注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以及R&D课题数来考查。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科技论文125. 8 万篇 ( 其中国外发表约25万篇) , 出版科技著作4. 2 万种,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3. 3 万件, 完成R&D课题67. 5 万项。近年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服务课题数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够针对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反馈信息, 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从而增加了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

2. 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产生于20 世纪80年代, 按照各自功能, 可划分为三类: 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 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 ( 如科技评估中心, 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咨询机构) 以及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 ( 如技术市场等) 。

2. 3. 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情况1

1992 年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 经过18 年的建设与发展,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010 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 032 家, 从业人员达到23 472人。2010 年, 在科技部的积极引导下,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共取得服务收入699 970. 63 万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 3. 2 技术交易市场

2000 年以来,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技术交易合同数和总金额增势显著, 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 年,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 技术市场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 加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 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 764 亿元。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2. 3. 3 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2008 年, 我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674家, 其中,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8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达到2351 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44832 家, 总收入达到了3284. 5 亿元, 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235 亿元。孵化器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创业辅导、创业投资、专业技术公共平台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08 年, 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2 000 多加, 培育出600 余家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和60 余家上市公司。2008 年毕业企业4 719 家, 其中1 127 家年收入超过千元, 有13 家已毕业企业成功上市。

2. 3. 4 大学科技园

“十一五” 以来,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 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 家, 涵盖了2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 年底, 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 5 万平方米, 入驻在孵企业6 617 家, 累计毕业企业4 364 家。2010 年, 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 606 项, 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 603 项, 其中发明专利2 333 项。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在孵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8]。

2. 4 政府

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全国科技筹集经费中政府资金等方面。

2. 4. 1 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

总体上看, 我国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额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速逐渐加快,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财政支持力度都在逐年增加 ( 如图3) 。从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的趋势曲线上看, 二者都在2006 年出现了拐点, 所不同的是, 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增量自2006 年起有所放缓, 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甚至已经与中央财政的科技拨款相平齐。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12年) [9]相关数据绘制

2. 4. 2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

总体上看, 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1995 年的962. 5 亿元,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1 902 亿元, 体现出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的意识不断增强2。但是, 同时要注意到的是,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的比重从1995 年的25. 84% , 经过几次波动, 到2008 年该比重为20. 85% , 而来自企业资金的比重则从1995 年的31. 71% ,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69. 82% , 接近科技经费筹集额到的七成, 说明企业已经成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 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来自政府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 其主要筹集来源是企业本身。

2. 4. 3 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

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还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从国家层面上看,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 伴随着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2006 -2020) 》 的出台, 中央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随之营运而生, 政策对象涵盖了国家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机构等自主创新的主体, 涉及知识产权服务、境外投资、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引进、海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等方方面面, 包括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种配套政策。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也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社等战略, 依照地区发展现状制定适应本地区与发展和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安排等, 以期对国家相关战略进行支持。

2. 4. 4 国家科技计划对区域自主创新中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指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 “九五”至今, 973 项目、863 项目、国际科技攻关 ( 支撑) 项目以及国家爱火炬项目和国家星火项目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九五” 期间, 据不完全统计, 产学研合作项目为2 399 项, 约占同期上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12. 4%; “十五”期间,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时注重支持产学研合作类项目, 这一时期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6 590 项, 占同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1. 9% , 与 “九五”相比项目数增加了1. 7 倍, 所占比例提高了近10 个百分点。 “十一五”前三年, 产学研项目数为5 458 项, 所占比例达到了20. 4% 。

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 1)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 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没有形成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应有的带动左右, 因此,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并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真正的主体, 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促进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 2)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等创新源头作用, 因此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中应着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 促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 不断完善并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 加快建设 “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 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4) 发挥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宏观指导作用,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 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与此同时, 加快转变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完善激励区域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制定并完善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

4结论

目前, 我国整体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还比较低, 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不尽相同。企业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核心技术, 竞争力较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与市场和企业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较差;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创新载体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督导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充分认识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发展现状和创新行为,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 易家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KENICHI O.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 1993, 72 (2) :78-87

[3]BRACZYK H J, COOKE P, HEIDENREICH 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M].Routledge Press, 1998

[4]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89

[5]林迎星.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6]黄英, 沈飞.区域自主创新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经济地理[J].2009 (8) :1256-1260

[7]焦少飞, 刘延松, 张薇, 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析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6) :41-43

[8]科技部, 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1-09-01) [2013-05-03].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9

一、组织创新氛围

组织创新气氛是“组织气氛”的延伸,是员工对组织创新环境的内在认知。关于“组织创新气氛”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以Ekvall(1996)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组织创新氛围是客观存在的,可再现的组织环境中的一系列特征;以Amabile(1996)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组织创新氛围是组织成员对影响创造性工作环境的感知,是一种主观认识。

组织创新气氛的构成要素最具代表性的是Amabile提出的8个要素:组织鼓励、上级鼓励、工作团队支持、自由度、资源充足、挑战性工作、工作压力、组织阻碍,后来的学者为配合研究都是根据这些要素稍加修正或延伸(见下表)。

二、员工创新行为

员工创新行为是指员工借助组织资源,运用个体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或创造有价值产品的活动和行为。关于创新行为的内容学者大多是以创新过程的角度划分的,虽具体划分的阶段不同,但都是遵循创意的产生后寻求创新想法的支持最后到想法的实施这样一个过程。

三、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

关于员工个体的创新大致分为三个方向。最初研究者认为创造力是个体的一种特质,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因素可能与个人特征有关,所以学者们主要关注个体特质比如人格特征、价值观、认知风格及思维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后来个人心理学的发展使研究者发现特质虽对员工创新有影响,但员工工作中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对创新也有很大的影响,于是转向那些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心理状态因素,如动机、情绪、心理资本、心理安全等,随着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肯意识到社会情境因素对个体创新的研究是一个关键要素,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组织氛围对员工创新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支持性的组织创新氛围如领导鼓励、同事支持、自主性、资源充足、充分授权等对员工创新有积极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既然个体心理因素对员工创新有重要影响,那组织环境是否会激活个体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创新呢,于是学者们开始探究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现阶段比较公认的研究路径是组织通过促进创新的支持性氛围激发员工对自我的心理认知从而产生动机积极地进行员工创新。

人的行为产生都是出于某种动机,员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包括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很多学者已验证了内部动机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最关键变量,Gagne和Deci(2005)提出的工作动机的SDT模型指出,工作中的自主动机受到工作氛围和个体差异(因果定向)等前因变量的影响,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员工的内部动机。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认为环境因素影响内部动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导致个体认知过程中的因果关系路径发生改变,外部的物质奖励、过度的绩效评估等使员工感觉感觉缺乏自主性,结果削弱内部动机;第二是导致胜任知觉的改变,当外在事件使个体感觉有自信可以胜任时,内部动机将会增强。根据上述理论,如果组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采取好的鼓励措施,允许员工犯错误,给与员工充分授权,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员工就会有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从而创新行为大大增强。大多数学者认为外在薪酬激励等会提高外部动机及员工努力的水平从而促进创新,而有的学者外部动机对员工创新的影响成倒“U”型变化,过度的外在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从而降低创新行为,动机作为一个复杂的心理变量,关于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如今仍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外部动机会削弱内部动机,有的学者认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是互补的交互效应,即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使外部动机内化,转变为内部动机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现已有不少学者对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中的涉及的重要变量进行了论证。主要的中介变量有创新自我效能感、心理授权、心理资本、情绪。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信念”。Tierney和Farmer针对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管理者支持性行为对创新行为及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国内学者顾远东(2010)选取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及部分MBA学员为研究对象,验证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的路径为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产生创新构想的行为→执行创新构想的行为。

心理授权是员工对组织授权的感知,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一种内在动机的形式,对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的影响被学术界所重视。利于创新的组织氛围会给予员工充分的发挥空间,增强其内部动机,对工作绩效有很大帮助。Saly(2004)通过调查服务性行业员工,检验表明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某些方面(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等)的感知直接影响他们的授权感知,进而又影响着工作满意感;国内学者刘云以国内的实际情况同样验证了心理授权在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关于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但具体维度是如何影响组织创新气氛和个人创新行为的还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有信心、乐观、希望、坚韧,由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心理资本成为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组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给予员工以尊重,员工才会对企业有份责任感,为企业绩效努力创新。国内学者田喜洲通过在全国不同地区调查的721份样本,论证了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工作行为中发挥中介作用。柯江林、孙健敏等人(2009)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员工特征情况将心理资本分为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提供了另一研究视角。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态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实际工作中,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员工情绪态度的变化,与创新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有学者认为情绪这个即时性的变量能够影响员工的动机过程从而影响创新行为,当负面的情感事件发生时,好的创新氛围能增加员工的积极情绪从而促进创新,但因为情绪是一个即时性的变量,所以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仍存在分歧,Isen、Ashby、Lyubormirsky等学者都认为积极情绪会导致更高的认知流畅性,处理问题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面对复杂的任务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Martin(1993)提出的“情绪投入理论”认为当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则意味着周围环境处于一种良好的和平的状态,从而会促使人们放松下来,更少地付出努力去改变现状,阻碍了员工的创新。情绪对员工创新的影响机制仍处于混沌状态,需要进一步明确。

除了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有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变量对两者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甄美荣认为员工目标取向对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但未进行实证研究。员工的目标取向会影响他们的成就态度进而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动机与行为发生;Amabile(1999)发现,外在报酬对创新动机的影响起到抑制作用,外在报酬弱化气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刘云(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激励偏好对两者的关系,认为外在激励偏好反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但内在激励偏好正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在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中,关于调节变量研究较少,哪些变量是重要的调节变量,这方面仍值得我们挖掘论证。

四、现存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由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已成共识,但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仍存在漏洞。

1. 某些变量对员工创新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关注。

研究者虽已对工作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心理投入、心理资本与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但存在一些问题: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中介作用学者们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作用于创新行为的结论也存在分歧,这可能是由于这些个人变量在影响员工创新时会与其他情境变量发生交互作用,所以今后对个人变量与情境变量、情境变量与情境变量交互作用于员工创新的机制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满足胜任、关系和自主三种心理需要的组织环境因素可以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进而促进员工的创新绩效[8],外在动机如何影响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创新行为的路径还需进一步探讨。另外,现在学者大多研究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忽略了从调节作用视角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后续的研究可以找寻重要的调节变量进行研究。

2. 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本土化问题。

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和应用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各国在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均有诸多不同,所以员工的思想价值观也会有差异。在中国背景下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时,传统文化等必须考虑,所以要考虑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组织创新氛围是否还具有同样的结构?是否还包含其他的成分?现已有些国内学者在测量时对外国的量表进行修改,但是仍无法开发出中国自己的量表,所以,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的未来研究要注重适应国内情况的模型的开发。

3. 员工创新的负面作用。

现在研究大多从正面入手,情境变量通过影响员工积极的心理进而促进员工创新,而对于员工的负面心理较少研究,哪些情景因素会造成员工的负面影响进而阻碍创新需要加强关注。

摘要:系统回顾了有关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文献,对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深入探讨了组织创新气氛分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挖掘了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创新气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研究综述 篇10

1 个人创新行为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选取代表性观点如下, Scott和Bruce继承了Kanter的观点, 将个人创新行为分成三个阶段, 并据这一观点编制了个人创新行为量表, 三个阶段分别是: (1) 问题的确认, 包括创新构想或解决方案的产生, 这个构想有可能是新奇的, 并有被采用的可能。 (2) 寻找个人想法的支持者, 并试图建立一个支持其想法的联盟。 (3) 将创新想法“产品化”, 即将这个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产品。Kleysen和Street[3]认为个人创新行为是指将有益的创新予以产生、导入以及应用于组织任何一个层面的所有个人行动。有益创新包括新产品构想或科技发展、为改善工作关系所做的管理模式改变, 或为提高工作流程效率所应用的新构想或技术。这不仅扩大了研究的内容, 还使得研究的成果更具实际意义与实践意义。

国内研究者以特定的人群、特定的职业为背景, 对个人创新行为做了定义与研究。2006年, 王文斌、赵永乐提出创新是一个多阶段的行为过程,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组织性、计划性、以及协同性。

在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 研究者认为, 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应该从个体水平、工作群体、组织三个层面来理解, 基于这样的构架, Amabile认为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个体水平:个体内在动机和自由度;工作群体:工作团队支持、有挑战的工作、工作量的压力;组织:组织对创新的激励、资源、创新管理技能、组织支持、组织障碍、上级鼓励。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Scott和Bruce提出, 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体水平上:个人属性;工作群体:成员互动;组织:领导方式、对创意的支持、资源。

多数研究者得研究也基于以上的研究,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护理人员个人创新行为的评价量表

目前, 有张丽春的研究使用的创新行为量表。该创新行为量表是通过回顾Yeh (2000) 和Scott and Bruce (1994) 的研究来改进的。也增加了个人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处理结果。量表包括16题, 采用利克特评分法, 要求被试者对项目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同意程度的评分。1分表示对项目中的描述非常不同意, 5分表示非常同意。

3 国内外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主要研究

在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护理界的研究者们也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护理学, 研究侧重于了解哪些因素会对护理人员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如何在护理的教育中以及护理管理中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以便提升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提升个人创新行为。

3.1 护理管理者的创新行为

Williams和Lindy (2003) 提出影响健康保健组织中护理管理者创新的因素有:公平、信任、认可、监督鼓励、组织支持和奖励工作, 而关键因素是组织气候。2004年, McMurray, Adela J和Williams&Lindy[4]提出:管理风格和知识的组织结构影响护理管理者的创新行。

3.2 临床护士的创新行为

Patchana Hengboriboonpong和Pratumwan的研究在探讨成就动机、工作态度、创新环境和创新行为的专业护士的关系时, 并预测专业护士、社区医院的创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护士中谁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 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的这样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将有更高层次的创新行为。2009年, Knol J和Van Linge R[5]以创新行为:组织结构及心理授权对护士的影响为题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组织结构和心理授权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创新行为最相关的决定因素是非正式权力和影响力, 后者是最强的。心理授权在组织授权和创新行为之间有中介量的作用。研究指出:组织必须创造条件, 以便能够加强护士的能力。

2008[6]年, 台湾护理界同行张丽春从公共健康护士的员工授权、创新行为和工作效率几个方面出发。研究结论是:员工授权和创新行为对公共卫生护士的工作生产力的影响不大。能够更好的传递公共卫生信息的员工表现出更高自评工作生产率。在当前公共卫生政策下, 对工作生产率的负性影响可能与护士对公共卫生的意义冲击导致。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继续教育, 培养心理授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已提高工作效率。

3.3 创新行为的培养

国内研究者白建萍和梁玉玲[1]从护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护理学科的发展, 需要不断创新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支持。着重分析了影响护理人员创新的因素, 提出通过实施创新意识再教育;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强化创新行为的在职教育等措施, 促使护理人员树立创新意识, 产生主动创新行为。

4 小结

综上所述, 文章从个人创新行为的定义、引出护理人员创新行为的主要研究以及评价量表。试图让读者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回顾,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这一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并不系统, 各国研究者也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文章从纵向性的角度, 以期为未来的护理研究者提供主要的研究理论基础, 弥补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缺失。伴随着社会的进步, 护理事业要发展, 必须要紧跟时代, 有所创新。而个人创新行为的培养以及加强, 将会对护理学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摘要:创新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医疗护理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活动中重要力量, 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个人创新行为的研究, 选取了个人创新行为定义及影响因素的代表性观点做支撑, 并对其测量方法、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做了概括。并对此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影响因素,创新行为,测量

参考文献

[1]白建萍, 梁玉玲.试论护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2) :1.

[2]Scott SG, Bruce RA.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A Pa model of Individual in the Workplace[J].Acad Manag J, 1994, 37 (3) :580-607.

[3]Kleysen FR, Street CT.Toward A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n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J].J Int Cap, 2001, 3 (2) :284-296.

[4]Williams L, McMurray A J.Factors affecting the innovative practiceof nurse managers in health organizations[J].Contemp Nurse, 2003, 16 (1/2) :30-39.

[5]Knol J, van Linge R.Innovative behaviour: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nurses[J]..J Adv Nurs, 2009, 65 (2) :359-370.

大学生创新行为 篇11

文章基于家电市场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从行为聚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析智能家电创新设计的研究思路,旨在为智能家电创新设计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用户行为 智能 家电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97-02

一 家电市场的智能化趋势

在过去传统的家电行业中,人们一直依赖技术的更新,过分强调功能的多少、程序的数量,产品的机能价值长期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同质化的产品不断增多,以及消费者精神层面日益提高,传统家电产品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愈发显现,人们逐渐倾向于感性化消费,喜欢追求个性、时尚、智慧型的产品,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上世纪90年代,网络、移动和红外线传感等技术大量涌现并迅速普及,为人们创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可能,同时也人们提供了更为感性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拘泥于单个产品的功能,而是结合这些新技术对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大胆的设计构想。例如,人们出门在外,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远程操控家里正在运行的家用电器:家中冰箱能够变身为主人的健康厨师,量身定制每天的健康食谱,同时,它还可以不断监控食物的新鲜程度;又或者运动回到家累的不想动,只要启动语音化模式,空调就能自动送来习习的凉风:热水器能够记忆人们的沐浴方式,主动设置运作模式等等。可见,智能化产品可以将人们的不同需求与整个社会及人们的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以一种有形可见的形式,延伸到人与机器的交流之中。以一种更加惬意、感性的生活方式展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二 关于用户行为研究

用户行为研究是一种聚焦用户行为的研究方式,它不同于一般性的产品研究——般性产品研究主要是使用问卷调查( survey)、焦点组合(focus group)、访谈(interview是)、家庭访问(home visit)和易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来询问消费者对既有产品或样机和服务的意见。其优势是能快速而准确地发现重要细节并正确总结,但这种研究往往拘泥于细节。

用户行为研究主要是研究人们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为或行动。它的研究重在聚焦于人们使用的某一即将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时的行为。目的是收集信息,挖掘用户需求以及生活中待解决的设计问题,更为直观地为设计师提供用户、产品、环境等多方面信息,完成设计开发的工作。

在这方面,美国伊利诺伊设计学院的研究工作较为显著,其研究成果可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他们通过观察和访谈,结合相关的调查方法,围绕香港家庭日常生活的主题,了解人们的行为,使用POEMS模型(人、物、环境、信息、服务)和用户体验模型,进行行为分析,并研究出用户洞察工具,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与总结,为产品的创新设计带来实质性的信息。

三 聚焦用户行为研究的智能家电创新设计

智能家电的创新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它需要突破人们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的惯性思维,改变以往电器机械式的使用方式;另一方面,它要依赖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只有这样它才能扩展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心理学、行为学、生物学、生命学、仿生学等等;以人为中心,研究人的本性甚至其劣根性;研究人的喜怒与哀乐、衣食与住行,设计出吻合人们生活需求的创新家电产品。

用户行为研究正是有别于传统产品研究,新形势下家电设计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它能够通过对人们行为(行动)的关注,挖掘出潜在的设计需求并快速应用于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令产品在新的市场快速作出令人惊讶的反应。

综合用户行为研究的相关资料,我们结合一个2岁儿童的家庭研究案例对智能家电创新设计研究大致整理归纳出下述的研究思路。

首先,从用户行为中获取信息——基于用户行为的观察记录捕获实施过程中的有效信息。

任何产品设计项目的前期都是一个感性认识的阶段,观察是我们识别设计问题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观察,设计团队可以从中发掘用户行为的特别之处,以此作为下一步信息归纳与分析的有效参考。设计团队可以把不同角度的数据、信息、知识转化为不同的理解:从背景信息中生成意义,从用户研究中发掘出入、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用户交互行为中捕捉形象。

固然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简单的注视,而是一种踊跃的思考过程。在用户行为研究的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运用一定的方法连系产品设计研究的三要素(人、物、环境)进行整体性观察,通过积极的思考性,才能够获取丰富的用户信息。例如伊利诺伊设计学院曾运用行为聚焦的方法对几个家庭的家中生活、购物和其他地方的相关活动进行为期六周的观察。研究人员采用了亲自拍摄对象与家庭成员、产品、其他人、信息及服务交互作用的“每日生活追踪法”;用来识别在实时观察中难以发现的日常生活详细模式的“影响人种学方法,结果表明交互家庭在家庭娱乐、家庭安全和家庭管理等三个特别领域存在巨大商机。

其次,对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归纳——通过对用户自身行为及互动行为信息的归纳,筛选出有效信息。

通过观察,设计团队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不能够被直接使用的,紊乱的观察信息常常会阻碍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将这些已经获取到的用户行为信息(照片、视频、录音、图像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整理与筛选;通过规律性的排序,整理出与研究密切相关的有效信息。例如,在一个2岁儿童的家庭追踪观察中,研究者记录了大量的观察及访谈信息,经过有序的排列后,研究者发现白天留守在家中儿童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变化以及妈妈所呈现的生活反应在整个观察研究中可以形成一定的关联。这种整理与归纳看似简单,却往往能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关键性的设计信息。

再者,从用户行为信息的深度分析中,提取设计需求—通过对用户行为信息的细化,提取价值性内容——获取用户需求和设计问题,挖掘出用户行为中的行为模式与其特点,为产品的概念设计提供资源。

设计研究最终是需要解决不同的生活问题,在这一环节,就需要研究者们呈现出突破性的研究结果。通过对用户行为信息(包括人、物、环境等)的分析发现用户遇到的问题、影响用户行为过程体验的因素等。

经过有效的调查研究后,研究者们借助用户模型,详细回顾生活场景,并通过积极的思考链接不同信息,分析多频率出现的使用情景,剖析其重要性,据此深入理解被研究者,尤其是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体验和使用方式从而确定设计研究的最终目标。结合本文的案例——这个2岁儿童的家庭观察中,人们会发现这样的家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由老人或者保姆照顾的3岁以下孩童,都是上班族父母心中最大的牵挂。这位被定位调查的妈妈常常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打电话或发视频、照片给孩子,以此来了解孩子留守在家中的情况,同时希望及时的沟通能安抚孩子们分离时的焦虑情绪。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呈现出来——妈妈与孩子亲子互动的时间能否衔接,互动的方式是否合理等等。围绕这样的问题,设计者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最终,概念设计的形成——通过上述洞见,创新者将会析取出他们感兴趣的模式。

这是一个将设计结果逐渐具体化、清晰化的过程。是对前期研究完整性的总结。它可能是设计者们由一些最初的模糊感觉或概念开始,逐渐在使用情景中形成预见性设定,并一步步明确其假设的内容,不断推演,循环展开。如图1所示,该产品根据上述的行为研究,经过设计者的反复演绎,最终结合APP应用技术以一个智能化的产品形态呈现出来。家长和孩子可以借助它,通过语音交流增强彼此间的互动。同时,语音留言的功能也能避免了对工作中的家长以及休息中的儿童的干扰。

四 结语

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篇12

钱爱民,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先后为博士、硕士以及本科等各层次学生讲授《会计理论前沿》、《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多门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2013年王林生奖教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财务质量分析与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等。曾先后在财务质量分析领域出版和发表了多部专著和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生态、企业财务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等。

一、引言

起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之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关注逐步从物质层面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人力资本理论也逐渐派生出一个新的分支——心理资本理论。该理论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积极心理因素的经济后果,将之前关注个体消极心理因素的倾向扭转为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因素。

现有文献论证了自信、乐观、坚韧等积极的心理因素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资本,具有积极的经济后果。Jensen和Luthans(2006)认为企业家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自我觉知的可信领导力越强。Larson和Luthans(2006)发现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对员工工作态度的预测准确率越高。Luthans et al.(2007)从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整体性评估,并验证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的要素与个体的行为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对个体的行为和满意度的预测效果越好。Luthans et al.(2008)发现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在支持性组织氛围中对员工绩效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积极的心理资本与员工行为、满意度、承诺显著正相关。上述一系列研究充分论证了心理资本对企业组织的推动作用,但关于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关注不足。甄美荣等(2015)认为组织创新氛围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韩翼和杨百寅(2011)研究认为,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国内关于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将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忽视了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根本性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因此,研究个体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迫切需要从资源型、能耗型产业向知识型、智力型产业升级,而企业的创新行为是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导向下,探求企业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对于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行为实施者的个体心理状态好坏是决定企业创新行为成败的关键因素,心理资本理论为研究微观个体心理状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概念界定

(一)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概念发端于社会学、经济学等文献当中,Luthans(2004)首次全面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研究视角,将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拓展至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并在以后的一系列研究论文中不断丰富心理资本概念。Luthans et al.(2005)提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因素,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心理状态,主张摆脱负面导向的视角,企业应当通过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调节员工心理达到最佳状态,而非过度关注员工消极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Luthans et al.(2007)从结果角度对心理资本进行了量化定义,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自信心,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状态,有勇气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付诸努力获取成功;(2)乐观,是一种阳光的心理态度,对当前和未来的成功做积极的归因;(3)希望,指有未来依托的对象,有为取得成功而重新选择路径的勇气和动力;(4)韧性,是指遭遇挫折甚至是失败时,能够百折不挠、迅速恢复并实现超越的意志力。由信心、乐观、希望和韧性四维度组成的心理资本概念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组织可以通过正面积极的管理范式,培养和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心理资本,使组织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变革和创新,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动力,提升组织创新绩效。

(二)创新行为

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组织创新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学术界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概念加以定义,过程的核心是“产生——执行”两个阶段。不同学者对创新行为的定义存在细微差别。Scott和Bruce(1994)认为,创新行为始于问题确认,经历产生创新构想、寻求创新构想的支持、实现创新构想三个阶段。Kleysen和Street(2001)认为创新行为的全过程包括:寻求机会、产生构想、实地调查、寻找支持和实际应用这五个阶段。卢小君和张国梁(2007)结合中国的现实情景,将上述创新过程归结为产生构想和执行构想两个阶段。综上,创新行为是指个体层面上产生的,对提高组织绩效具有价值的构念,并通过努力实现构念的两阶段过程。创新行为本质是一种员工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是非组织要求的员工自发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需要个体主观、能动地参与,需要积极的心理力量给予支持。因此,个体的微观心理状态对创新行为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积极心理因素的支撑下,个体才有可能完成非组织要求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高风险创新行为。

三、心理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

关于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直接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但从前述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创新行为是典型的员工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其“产生构念——执行构念”的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这种非组织要求的高风险创新活动,需要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给予支撑。心理资本是个体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心理状态,其“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的心理因素对推动组织创新具有正向作用:自信使得组织成员勇于面对高风险的创新活动,提升组织创新行为发生概率;乐观培养组织成员阳光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效率;希望强化组织成员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增强他们实施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韧性提升组织成员抵御失败的能力,使他们快速从挫折中恢复并实现新的超越。因此,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心理状态,为组织创新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助于推进组织创新。

此外,现有研究均证实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行为属于角色外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我们可以从组织公民行为角度合理推断: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具体来讲,首先,心理资本帮助个体导向成功目标的方式,通常是调动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寻求通向成功的路径,而这些方式往往是创造性的、非常规工作角色部分;其次,心理资本所强调的积极情感因素可扩展人们的关注范围、丰富个体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拓展性行为体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特性。因此,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的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度越高、个人首创性越强、公民道德感越强,自我发展意愿更强。这些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无疑会增强组织的创新行为,提升创新效率,最终改善组织绩效。第三,Sweetman et al.(2010)、张宏如(2013)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而创新行为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高质量的创新行为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反之,高效率的创新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高质量的创新行为。上述研究结论间接证明心理资本会对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我们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减轻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

四、管理层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行为

创新行为是一系列复杂的变革活动的综合体现,在创新的第一阶段——产生构念阶段,需要个体积极心理状态的支撑;然而在创新的第二阶段——执行构念阶段,单纯的心理资本不足以支持新构念的实施,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支持,比如充足的资金、必要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以及生产条件。在中国经济渐进式转轨的背景下,金融、土地、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源都具有稀缺属性,在资源配置的正式制度尚未成熟时,基于各种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llen et al.(2005)指出,中国的关系和声誉机制起到了替代法律保护、金融体系等正式制度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由企业管理层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可直接影响企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企业各种物质资源对“执行构念”过程的支持力度,最终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质量。

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管理层作为企业创新行为的领导者,其“纵向”和“横向”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进而对“构念执行”阶段的物质资源支持力度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管理层与政府部门的“纵向”关系网络越深厚,企业越容易获取各种稀缺资源,企业创新行为的物质保障越充分。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仍然掌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行政审批、科技奖励等核心权力,对稀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具有政府关系的企业管理者可依托其政府关系网络为企业创新活动争取更多物质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另一方面,管理层与其他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横向”联系越紧密,企业越容易获取资金、信息、技术等稀缺资源,提升创新“执行”阶段的效率。企业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个体,而是与其他企业发生紧密联系的企业网络中的一个纽节,管理层与其他企业的联系越紧密,越容易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得信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稀缺资源,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特别是在中国金融压抑的背景下,金融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核心稀缺资源,管理层与金融机构的关系越紧密,企业越容易获取研发投入所必须的资金供给,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越少,创新成功的概率越高。

综上所述,心理资本是决定企业创新“产生”阶段的核心要素,而管理层社会资本则决定企业创新“执行”阶段的资源支持力度。管理层社会资本越雄厚,越有利于企业获取各种稀缺资源,对创新“执行”过程的物质保障越充分,企业创新效率越高。

五、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创新行为

作为内生于制度环境中的个体企业,其内部的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是企业运转的基础外部治理环境,是包括政府治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制度与诚信文化四个基础要素在内的复杂生态系统。高水平的政府治理不仅能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少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而且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的实现;发达的经济基础能够孕育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土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良好的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增强交易主体的履约意愿,降低契约执行成本,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非必要损耗。因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内、外部各种治理机制的衔接、运转效率,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不足

在梳理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缓解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管理层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取稀缺资源,为创新“执行”阶段提供可靠物质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外部治理环境,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有利于企业创新。

然而本文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支撑。尽管企业创新可以通过研发投入、专利获取等途径取得大样本数据,管理层“纵向”和“横向”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高管的“政治关联”和“金融关联”等途径进行大样本量化处理,金融生态环境也能够通过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系列报告取得研究数据,但是心理资本数据主要依靠调查问卷方式获取,受限于问卷数量和覆盖面,获取心理资本的大样本数据成本较高。如果未来研究条件许可,开展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大样本实证研究将是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摘要:在梳理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并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可提升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生概率,缓解创新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韧性,是组织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支撑力量;管理层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取稀缺资源,为创新“执行”阶段提供可靠物质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外部治理环境,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损失,有利于企业创新。

上一篇:知识服务商业模式下一篇:幼儿球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