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2024-10-20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精选12篇)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1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 到2007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达到2374万人, 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 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行为在社会总体消费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如消费水平过高、浪费消费等。认真研究该问题, 分析其原因, 找出对策, 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节约社会资源, 甚至是形成社会未来良好的消费风气, 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山东日照大学城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 试图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剖析研究。

一、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1. 消费收入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的特殊消费群体, 其经济来源亦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学校助学金为主, 辅之以父母供给。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国家改助学金为奖学金, 父母供给和奖学金就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在90年代中后期以后, 随着学校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 大学生消费支出来源逐渐多样化, 有父母供给、打工所得、奖学金、亲友支持、社会资助、国家助学贷款等。其中家庭来源一直都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家庭来源所占比例在90%以上, 甚至部分学生达到100%, 其它来源总共只有10%以下。

2. 消费支出

研究者余展洪的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月均消费30元~50元, 主要满足基本生活费用;80年代初的大学生月均消费50元~100元, 满足生活费之余买点喜欢的书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学生月均消费120元~200元, 以饮食为主, 开始有了旅游消费;9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月均消费400元~600元, 旅游费用逐渐增加;90年代后期以来的大学生月均消费400元~800元, 除生活费用外, 手机、上网、旅游等费用激增。21世纪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发达的时代, 大学生的消费亦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研究者李巍将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分为基础消费、关系消费、偏好消费和表现消费四个部分。

(1) 基础消费

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了完成最基础的学业而进行的生活和学习的消费支出。

在生活消费上,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也不同。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元~300元的2.09%, 在300元~500元的占44.41%, 在500元~700元的占34.17%, 在700元以上的占9.33%。笔者对山东日照大学城 (以下简称大学城) 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生活费用在200元以下的占5%~10%, 在200元~400元之间的占70%~85%, 在400元以上的占5%以下。可见, 大学生基本生活费用从分布上是两头小中间大, 成菱形状分布。

在学习费用上, 由于学杂费的支出不由大学生自主支配, 因此本文大学生的学习支出主要包括购书消费、考证消费、电脑消费等。当代大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的双重供给下, 已经很少购书, 大部分的学生此项支出为零。而考证消费随着学生就业难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在校大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 对考证高度重视, 四六级、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师、驾证、导游、物流师等等考试项目, 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成为大学生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笔者对大学城在校生的调查显示:考证费用一般在800左右, 最低的也有600元, 最高的竟达到了3000多元。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21.2%, 部分宿舍甚至是人手一台。有些大学生虽然没有购买电脑, 通过去网吧来实现电脑消费, 且每月在50到几百元不等。现在大学生中还出现了租房消费现象, 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得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或考研空间在校外租房。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 大学城的大学生有近10%的学生在校外租房, 每月支出约为200元左右。

(2) 关系消费

是指大学生为了获取社会认同、群体归属感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

(1) 人情消费

有研究资料显示, 在大学生月均消费支出中, 每月用来人情往来消费支出额远远高于学习和文体消费支出额。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获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 甚至是家里来了汇款单都被列入请客之列, 否则便被视为“小气”、“不够人情”, 且被请学生亦要随礼。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城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每月每人也在100元左右, 人情消费在大学生中的蔓延之势, 已经成为一些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2) 通讯消费

随着国内电信费用和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 大学生对通讯消费特别是手机消费的需求是急速增长。根据笔者对大学城学生手机拥有情况的调查, 所调查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100%, 且价格一般在800元~1500元左右。大学生每月通讯费用在50元~100元不等, 高的能达200元以上。

(3) 恋爱消费

目前在大学生中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随之而来的谈恋爱的费用也成为大学生消费支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平时去喝杯咖啡、KFC、情人节礼物、生日礼物、鲜花等这些所谓的“爱情象征物”都是大学生在谈恋爱的必要支出项目, 不但花样繁多, 且价格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根据调查问卷显示, 大学城中大学生谈恋爱的费用约为每月200元, 最低的也有1000元, 最高的竟达400元。

(4) 毕业消费

是指大学生毕业之前为了找工作和同学间留念而支出的消费额。一些学生为了面试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 买高档服装、做美容美发等, 不惜花费重金。而毕业之前同学之间互赠纪念品、照相留念、社道别宴等更是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消费。笔者问卷调查显示, 大学生中毕业生在毕业消费时一般都在700元~800元之间, 高的能达到上千元。

3. 偏好消费

是指大学生为追求和实现个人爱好而进行的产品或劳务消费。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 精力旺盛, 爱好广泛, 热爱运动, 追逐时尚, 如体育、音乐、美术、旅游、溜冰、网络游戏等。大学生的一部分消费支出就用于了这些爱好追求上, 如购买体育运动或器材、磁带、溜冰鞋等。特别是旅游消费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项固定支出。根据调查结果, 大学城的大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在400元左右, 最低也在200元左右, 最高的甚至可达几千元以上。

4. 表现消费

是指大学生为了表现自我、体现个性的消费, 表现形式有两种:“趋同”和“示异”。“趋同”是指大学生在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 虽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 以获得一种“群体成员感”, 摆脱“落伍”的诟病。“示异”是指大学生为了体现优越感, 展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追求“高人一等”的炫耀性消费, 如你用1000元的手机, 我就用3000元的手机。

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良消费倾向, 如消费无计划、攀比消费、盲目追求新时尚、从众消费等消费误区。这些不良消费倾向对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良的连带影响, 应该认真对待。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形成因素分析

大学生中出现这些不良消费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 大学生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由高中备受老师和家长关注的尖子生进入大学后, 很难有突出表现, 难以引起老师或同学的注意, 感到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不甘落后的心理使得他们刻意去改变自身形象, 追随时尚潮流, 希望通过这样“示异”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弥补失落或是通过“趋同”来避免自己的落伍, 驱赶孤独。

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的家庭中, 人们习惯的是“向下的爱”, 将重心放在年轻一代, 在经济支出上也向子女倾斜, 不管经济条件好坏无节制的保证子女的物质需求, “有求必应”。家长的这种溺爱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另外, 家长了为了让子女考上好的高校, 将子女的精力重点限制于学习上, 除了学习不准考虑任何其他的事情, 缺乏对子女的理财能力的培养, 导致子女进入高校后无节制无计划的消费。在调查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竟然一无所知, 只知道自己的消费。

3.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超前消费、虚荣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主义蔓延开来, 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有些大学生经常是在学期初, 头两件事情一是还欠款, 二是约哥们去撮一顿, 之后手中可支配资金所剩无几了, 超前消费现象严重。

另外, 在现代的信息时代, 以广播、电视等为载体的社会传媒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传媒宣传的事物一般称之为时尚, 而当代大学生渴望并追求时尚, 其消费行为受大众传媒的左右, 尤其是各类明星所代言的名牌更是大学生的第一消费选择。

4. 高校因素的影响

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将教育重心放在文化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够了解和重视, 对大学生有关消费观的专题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 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 高校对周边环境的的治理不够也是不良消费的催化剂。众多的网吧、歌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室和桌球室等石刻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 促使其消费。

三、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

1. 高校方面

高校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观的专题教育, 培养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 反对各种不良的消费观念, 同时应加大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有效应对措施。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 吸引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注意力, 减少不良消费的时间和空间。

2. 家庭方面

家长应该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 不只关心学习, 还应该及时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和加强教育, 培养子女的合理消费习惯。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 教会子女一些必要的理财之道, 培养子女以后独立生活时的理财能力。另外, 家长对于已进入大学的子女应该有节制的供给各类正当费用, 从根头上节制大学生的不良消费。

3. 政府方面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受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为此政府应采取经济或行政等相关措施, 提倡合理消费, 净化社会风气, 制止不良消费风气, 努力提高全民的消费文明程度。另外,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周围环境的治理, 取缔那些纯赢利性的、不健康的娱乐消费场所,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弹性[J].重庆社会科学, 2006, 1

[2]方翰青: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 2006, 5

[3]江鸿: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6

[4]吴茜刘薰词: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及其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 2006, 6

[5]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26

[6]赵祥禄: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2

调查对象: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在校大一大二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调查分工:由全组队员共同探讨确定调查主题,两人一起查找资料,魏梦设计调查问卷的初稿,由两人一起修改并制作调查问卷,由全组队员到不同的地方分发及收回问卷;由魏梦和李思谚分工统计数据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由魏梦和李思谚探讨调查结果并撰写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从高中到大学我们远离家乡,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必须要学会独立,当然在财务方面也是如此。当我们拿到一个月的生活费,应该怎样去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它是很重要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表现在大学生没有经济的独立性但同时又具有比较前卫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月光族”、“负翁”也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风声雨声读书声”,还伴有声声的手机铃声。即使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对身体没有好处还是有人经常出入。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会很容易出现冲动消费的情况。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及理财能力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于2012年5月进行了此次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希望可以通过此次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学生消费的潜在问题并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1、通过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及分析,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理财观念

2、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月消费情况、在饮食、日用品、学习、通讯、娱乐、聚餐、服饰等各方面的消费支出,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二)调查设计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针对课题设计并制作了《关于重庆大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此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问卷有两个部分,前四道题反映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是否城镇居民和是否独生子女的情况,后一部分问题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多

(二)消费水平

由上图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在500~800,800~1000这一幅度,每月可支配资金在1000以上的同学也有一定的比例,而500元以下的同学则有很少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普通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而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情况则是主要集中在500~1000这一范围,超过1000元的同学只占少数。相对于普通大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来说,同学们的消费水平是中等偏高。

现在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月光族”,“负翁”,重庆大学的学生们也有一定比例的这类人群,他们每月的生活费没有剩余。而相当大一部分的同学每月的生活费有剩余但不多。这也能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资金在可消费资金中比例是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用品的开销主要集中在20~50和50~100的范围内,由此看来我校学生的日用品开支还是比较合理的。在购买零食方面的开销则在20~50,50~100及100以上三个方面人数差不多,总体来看,同学们在购买零食方面的开销还是比较大的。而在学习费用方面,绝大多数同学的开销是20~50元,这表明同学们用在学习上的费用太少,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在学习方面的开销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

由上图可以看出,同学每月的通讯费和娱乐费主要是集中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之间,有12%的同学是在100到200之间,仅有2%的同学通讯费在200元以上,6%

理的。大学生到饭店吃饭出于不同的原因,有改善伙食的,有和朋友、老乡或者同学聚会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在这些方面一个月一次是合理的,大学生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交际也很重要。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到德克士、乡村基、乐捷、KFC、麦当劳、必胜客等餐饮店的消费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学期一次、每月一次和其他。有5%的同学每周两次以上,4%的同学每周一次,这种频率太大了。我们知道这些餐饮店的食物多以油炸食品为主,油炸食品对身体有很多不好的影响,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建议同学们尽量少去这类型的餐饮店消费。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消费原则方面,41%的同学是事先做好消费计划,40%的同学是能省则省,这两种消费原则都是合理的。还有10%的同学是毫不在乎、想花就花,这种消费原则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应该学会节约,不应该盲目消费。

从上图看出,仅有12%的同学对自己的所有支出都记账,有23%的同学只是对一些较大的支出记账,33%的同学很少有记账的习惯,还有32%的同学从来不记账。记账是一种不错的习惯,通过对自己消费情况的记录,更有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在消费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消费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绝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转入下月生活费,很少有同学会有存起来的做法,由此看出大学生的储蓄观念十分淡薄,总是有多少花多少,没有存起来一边不时只需的想法和观念。

(二)建议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我们针对此次调查中出现的潜在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建议。首先,大学生应该学会这独立和自立,不仅是在生活方面,同样要在经济方面,不能过多的依赖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我们要合理规划自身消费,增强理财意识,要 “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要尽量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但要有物质上的消费,也应该提高精神消费,要有一部分的钱用在学习上,或用于提升自我。要树立真确的消费观,要有良好的消费原则,避免盲目消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消费。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

11.您每月的开支中饮食费用: A、200~300 元

B、300~400元

C、400~500 元

D、500元以上 12.你平均每月购买日用品的费用大概在

A、20 元以下

B、20~50元

C、50~100 元

D、100 元以上

13.您每月学习方面的用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为多少: A、20 元以下

B、20-50 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14.你平均每月的通讯费用大概在

A、50 元以下

B、50~100 元

C、100~200 元

D、200 元以上

15.您平均每月的娱乐包括上网、电影、KTV、打球等费用为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 元

C、100-200 元

D 200 元以上

16.(男)您每月的烟酒费用: A、不抽烟喝酒

B、40 元以下

C、40~80 元

D、80 元以上(女)您平均每月购买化妆品的费用为多少: A、无

B、50元以下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17.你每月的零食费用是多少: A、20 元以下

B、20~50 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18.您一个学期的服饰费用为多少: A、50 元以下

B、50-150 元

C、150-300 元

D、300 元以上 19.你每个月到饭店吃饭几次每次花费多少

A、从未去

B、1 次100 元以内

C、2 次100~200 元

D、两次以上200元以上 20.您到德克士乡村基乐捷KFC、麦当劳、必胜客等地方消费频率 : A、每周 一次

B、每周两次以上

C、每月 1 次

D、每学期 1 次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3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降耗是否会付出经济增长的成本,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存在由经济增长向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则节能降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小;如果存在能源消费向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或者双向的因果关系,则节能降耗将会付出经济增长成本,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本文将对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利用协整理论来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分析长期与短期的影响程度,同时对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各产业能源消费与增加值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次利用主成分回归法来分析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两者关系的量化结构。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协整性分析

(一)分析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目前在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计量经济方法——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这一问题。之所以采用协整理论,是因为时间序列都很有可能是非平稳性的序列,非平稳的序列不能用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方法,否则分析时会出现伪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现象,以此做出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

协整关系(Co-integration)基本思想在于,尽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序列为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呈现稳定性,则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协整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满足协整的经济变量之间不能相互分离太远,一次冲击只能使它们短时内偏离均衡位置,在长期中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位置。

根据格兰杰(Granger)定理,如果若干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必然有误差修正模型(ECM)表达式存在,反之也成立。对变量进行单整性检验来检验序列平稳性后,然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性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的话,则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将长期关系与短期动态特征结合在一个模型中,利用该模型来分析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整关系。关于协整理论的检验和估计有许多方法,如E-G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法等,本文采用E-G两步法。

选取1980-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数据,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产业与其能源消费的关系,选取1980-2008年的各产业的增加值与所消费的能源数据来进行分析。

(二)分析结果及启示

通过协整性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1、能源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GDP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0.5571%,能源消费弹性相对比较高。

2、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而发现,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能源消费短期偏离均衡状态时,误差修正项将能源消费向长期均衡状态收敛。

3、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是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

4、从三次产业来看,三次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有所不同,第一产业增加值是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是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从上述分析中得到如下启示: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而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建立节能型工业、节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所在。

2、从能源消费对各产业的影响来看,第一、二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政策向第三产业倾斜。

二、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主成分回归分析

(一)分析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一部分分析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未能明确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数量关系,即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由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所以各因变量之间存在比较高的相关关系,建立普通回归模型就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造成模型的失真,不能很好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间的影响程度,所以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主成分回归法来进行分析。

选取1980-2008年各产业增加值与各能源品种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由于部分数据无法获得,我们利用插补的方法进行补齐。

(二)分析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知,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结构存在着强相关性,并且各个结构对各自总量影响也比较大,其影响结构图如下:

从图1-1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关程度达到0.987,经济结构与标准化能源消费总量相关程度达到0.988,同时标准化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程度达到0.993。各产业增加值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这说明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影响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标准化的能源消费总量相关程度达到0.985,其次是第二产业,相关程度达到0.983,最小的是第一产业,相关程度达到0.973。各类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性比较强,特别是对清洁能源消费的依赖性最强,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未来经济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分析中得到如下启示:

1、从整体来看,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有比较大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是能源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单向因果关系,要实现节能降耗,将会付出经济增长成本,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逐渐改变这种高能源消费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源消费高产出的产业,使我国能源消费的产出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2、从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来看,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有着比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更加趋向于合理化,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费关系最紧密,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而这也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90后”的在校大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 更不同于社会人群, 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意识形态的形成阶段;大部分学生依赖于父母的经济支持;大多数学生未经历过社会实践活动, 缺乏对工作经历的理性认知;性格活泼, 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保护过多, 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些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形势错综复杂, 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同, 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千差万别, 而这种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射到他们的消费行为上。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他们是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 同时引领着消费潮流, 因而他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着整个市场的消费心理走向。因此, 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观念等进行研究。本文以三江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该校在校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 了解其消费特点, 分析并评价其消费结构, 发现其消费存在的问题, 深度挖掘其原因, 找出理性消费的途径与方法,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予以纠正。从这个层面看, 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分析

(一) 可支配费用较高, 消费层次有所攀升。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长给予孩子的生活费也随之增加, 消费的内容不再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吃、穿、喝上,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物质以外的消费, 如网络游戏、高档商品、旅游等, 消费层次也有所提升。

(二) 网络、通迅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中的重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 电子产品及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乎每位大学生都有手机, 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 网上购物、聊天、游戏、交友等都不再是新鲜事物, 因而消费所占的比重也较大。

(三) 旅游消费和恋爱消费成为消费亮点。

由于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费用较多, 基本的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精神消费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迫切。调查发现, 90%以上的大学生有旅游的经历, 20%左右的大学生为自己存了恋爱经费。

(四) 高消费不容忽视。

调查发现, 仍有不少学生追求品牌商品, 甚至是高档侈奢品。这与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消费观念以及家庭生活圈的状况是分不开的。

(五) 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等。

在调查中,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消费观比较理性。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没有很客观的定性, 甚至认识不到自己消费行为的不理性之处。调查显示, 大部分人是由于自身原因购买商品, 但是, 在这些人当中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会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因此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 即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比较理性, 可从实际的消费行为分析来看, 他们的消费行为或者说消费结构超前于他们的消费意识。

三、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社会环境影响。

1. 整个社会的消费意识趋向利益化、金钱化。

大学生本身在自主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就不够成熟与独立, 加之长期处于这种利益化的社会大环境中, 很容易被社会上追逐经济利益的不同商家所”迷惑”, 部分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会想方设法使出各种促销手段, 这就容易对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意识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误导。

2. 网络平台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QQ”、“微信”等交友平台 (或称朋友圈) 的推出, 更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 成为大学生主要使用的交友和信息分享的软件。而淘宝、京东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 也为大学生消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网店的商品种类多, 选择性大, 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 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意识有一定影响。

(二) 学校的影响。

1. 从学校的重视程度上看。

一般而言, 学校层次高的学校 (如211学校、985学校) 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教育, 而这些学校的学习、学术氛围比较浓郁, 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 淡化了在消费上的不理性;学校层次低的学校 (如职业技术学院) 比较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而忽视了学生素养的培养, 学校风气不佳, 体现在消费上是更随意、盲目、攀比。

2. 从学校的教育引导方式上看。

学校主要依靠专业教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和校园心理室, 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第一, 专业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他们为了上好课,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课程备课、专业学习、在职进修、职称评审和学科研究上, 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这就导致专业教师无法挪出时间用来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 从而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第二, 由于大学的合并、规模的扩大, 辅导员的工作量很大, 大部分精力分散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无暇分身。第三, 现在很多的大学校园都设有心理咨询室, 为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而这些“心理疏导”更接近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即有心理问题无法自己排解而需要医生来给予的引导和治疗, 这更像是在“治病”。我们所说消费心理、消费动机属于心理学范畴, 而这个“心理学”不仅仅要进行心理疏导还注重对行为、语言的矫正, 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室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三) 家庭的影响。

1.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大学消费的影响。

一般来说, 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的消费成正比关系。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度的溺爱, 担心孩子吃食住行上的花费不够, 往往会给孩子额外的费用, 加上有的家庭本身就富有, 有的孩子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花钱, 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家庭, 这些家庭的孩子一般会考虑到自家的生活状况, 在消费方面, 比富裕家庭的孩子有所节制, 更加趋于理性。

2. 家庭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大学生的很多想法、行为直接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家庭消费观理性的家庭孩子的消费观也会趋向于理性, 反之亦然。生长在消费观相对理性的家庭的孩子, 一般会从小养成相对理性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相反, 那些父母本身的消费观就是非理性的, 那么这种消费观对孩子也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四) 个人因素。

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对独立、相对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 社会可塑性也较强, 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感染和影响。在消费方面, 他们喜欢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因此, 在消费的过程中, 往往会形成盲目跟风, 炫耀消费, 超前消费, 冲动消费和随意性消费等相对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四、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途径

(一) 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导向, 营造积极、绿色、和谐的消费环境。

1. 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导向, 引导正确消费观。

作为主流意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介途径来加强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特别在大学校园, 大学生的敏感性极强, 反应度也极高, 自发地在校园里进行大力宣传, 形成一股校园主流价值观和消费观。当然, 正面的意识导向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 反面的意识导向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因此, 有必要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导向。

2. 加强网络管理、规范交易平台, 营造健康消费环境。

由于现在网络兼容性很强,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 这就使得不法商家, 非法分子可通过网络交易、交友平台进行非法活动。特别是大学生, 网络上不正确的消费观对其消费行为有着一定的误导性。所以, 应更加重视网络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和交友平台, 可以制定网络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 对那些传播非健康观念的网民、商家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 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 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消费意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1. 开设理财课程, 宣传理财理念。

学校可以专门开设有关如何正确理财的相关选修课程或系列讲座, 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分析, 让大学生明白理财的重要性, 以及理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行为。

2. 心理学知识进课堂。

合理利用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 发挥其意识引导、规范行为及心理疏导的综合作用。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学教育课程, 即将传统型等待转变为主动走进大学讲堂, 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模块式 (如消费心理、旅游心理、基础心理学;或需求、动机、行为等) 教育。通过教学,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同时, 通过案例分析来宣传正确的消费意识, 影响其消费行为。

3. 加强校风与学风的建设, 学以致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校风、学风建设的讨论及活动, 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同时, 本着让学生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有必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学科专业实践、进工厂企业实习、就业实习等, 来充实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专注于专业学习上, 同时通过实践, 能够了解家长的辛劳与不易, 学会珍惜与感恩。

(三) 父母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消费观。

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及父母自身的非理性的消费观更助长了孩子非理性消费行为和观念的滋生, 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从自身做起, 平时在家庭消费方面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进行有计划、科学合理的支出, 教育方面, 对孩子的生活费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每个月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费用, 不要因为溺爱而额外地给孩子高额的生活费, 避免因此给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创造契机。

(四) 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辨别能力, 抗诱惑能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如今的社会充满了许多诱惑, 如降价、打折、送赠品等等, 这些商业手段对大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迷惑性, 很多时候, 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者往往缺乏辨别能力, 进而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因此, 大学生自身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修养, 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对自己每月的消费状况能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清单, 有计划地消费, 从点滴做起,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大众消费能力也普遍提升, 而在我国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中, 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根据三江学院学生的消费状况, 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 以消费心理学、马斯洛需求理论和消费学理论为基础, 针对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行为, 提出解决途径和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消费,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汪小焰.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及其对策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 4:54~55

[2] .董玉刚.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原因分析及其引导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 2007:12~14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将抗消费。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请你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与意见。对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请不要有所顾虑,希望您能支持!

① 您的性别:

A、男

B、女 ② 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__ ③ 您的户籍所在地:

A、农村

B、城镇 ④ 您的生活费来源:

A、家属供应

B、国家奖学金

C、勤工俭学

D、亲友资助

E、其他__ ⑤ 您每月的生活费多少: A、600元以下

B、600-800元

C、8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⑥ 当拿到生活费您会怎样:

A、先存一部分,那剩下的做消费计划。

B、全部列入当期的消费计划

C、马上去买或者马上想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D、没什么安排,需要用的时候就用 ⑦ 您每个月的伙食费大概是多少:

A、200元以下

B、200-400元

C、400-600元

D、600元以上 ⑧ 除吃饭的花费外,您的其他花费主要在哪里:

A、购买学习资料

B、上网

C、电话费

D、购买日常用品

E、购买衣物

F、其他__ ⑨ 您平均每月电话费是多少:

A、20元以下

B、2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⑩ 您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花费是多少:

A、30元以下

B、3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11 您平均每月用于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是多少:

A、20元以下

B、2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12 当您进行消费的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什么:

A、经济实惠

B、追求高标准

C、实用性

D、经济实惠兼顾高标准

E、时尚性

F、其他__ 13 您平均每月上网次数:

A、从不上网

B、2次以上

C、2-5次

D、5次以上(选“从不上网”的请跳过14题)如果您上网,平均每周上网__小时,费用__元。15 如果您抽烟的话,每月费用是多少:

A、从不抽烟

B、30 元以下

C、30-60元

D、60元以上 16 您对您的支出是否有记账的习惯:

A、基本上对所有的支出都有记账的习惯

B、对一些比较的支出有记账习惯

C、偶尔有记账习惯

D、从没有记账习惯 17 您每月的生活费有结余吗:

A、绰绰有余

B、略有结余

C、大致为零

D、生活拮据 18 当您生活费紧张时,您会选择兼职吗:

A、当然

B、不确定

C、不会 19 您希望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600元以下

B、600-800元

C、8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20 您对目前大学生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有什么看法: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各位参与的朋友!谢谢您的支持!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6

摘 要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同一性,二者互为前提;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没有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消费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产业结构,因为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终极拉动力量。本文实证分析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关联关系

一、河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

1.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支出比例的变动趋势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2000年和2008年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的消费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项目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说明人们的消费层次在不断提高,人民的医疗保健意识有所增强。2008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项目在农村居民消费中占的比重位于食住之后,排第三位,这将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新增长点;而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项目支出有少许增加,这说明城镇居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消费。对于交通和通讯项目支出,城镇和农村均有明显增加,这与近几年移动电话的普遍使用,及我省公路的不断修建有很大关系。

2.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从消费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地位来看,消费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2008年,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服务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中,城镇居民分别为8.95%,10.35%,11.19%,仅占总消费的1/3,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分别为7.06%、9.55%、7.04%,仅占总消费的1/4,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然而,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64%,这与农村居民消费对各产业的贡献率是极为不协调的。农村居民对第二、三产业产品消费不足制约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在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层次的同时,也要重视农村居民的消费,才能带动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二、河南的产业结构分析

1.河南的产业结构现状

1990-2008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值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值稳步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值没有太大变化。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二、三、一的态势。2008年,河南省三大产业占GDP的比值为14.4%、56.9%、28.6%,各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5%、68.5%、25%,各产业对GDP的拉动率分别为0.8%、8.3%、3%。可见我省经济的重心仍在第二产业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太小,发展速度远不如工业。

2.河南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经过数据整理,得出我省居民消费增长与三次产业GDP增长、三次产业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图表所示:

根据表2,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分别得到我省居民消费与三次产业GDP之间的关系模型。

LnHCE=0.51+0.37lnGDP1+0.11lnGDP2+0.54lnGDP3 (1)

HCE1=-18.82+0.46GDP11+0.99GDP22+1.44GDP33(2)

HCE:居民消费支出 GDPi:第i产业产值

GDPii:第i产业产值增长率 HCE1:居民消费增长率

从(1)式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与三次产业产值都成正相关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增加一亿元时,居民消费将分别增加0.37亿元,0.11亿元,0.54亿元。同时,从(2)式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增长率与三次产业增长率都成正相关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居民消费将分别增加0.46,0.99,1.44个百分点,从该模型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影响比其他产业都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消费有重要作用。在产值方面,第一产业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省是农业大省,2008年,农业人口占64%,第一产业产值的变化会影响为数众多的农民的消费。

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1.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一,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力推进工业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大力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第二,在城镇中应注重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只有收入水平提高,才能拉动居民消费增长,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其次,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要逐步清理、废除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同时,需要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教育,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并能对新型消费品和服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了解和高效应用,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推进消费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

2.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河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对食品的消费越来越重视营养和食品的质量。因此,河南省应在保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为重点,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增加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其次,调整第二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应采取严格的政策限制那些低效益、高污染的产业,加快河南省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再次,通过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的支持,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对于传统的第三产业如商业、饮食业等,要实现规模经营,争取走集团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同时,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社会层次高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综合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等新兴行业,提高这些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郝正亚.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08.

[3]王现太.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研究.经济论坛.2008(12).

[4]向晓梅.产业结构变迁: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拉动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3).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7

理论上一般认为, 观念引导行为, 行为导致结果, 若观念不同, 必然会导致行为结果上的差异。大学生对于学习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培养倾向结构, 这必然影响他们学习的行为指向, 并通过他们利用大学时间 (精力) 的行为特征倾向表现出来, 形成一定的实际行为结构, 进而对四种核心能力的发展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三个社科类学院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对其学习价值取向、学习行为及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试图揭示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构现状, 以及学习价值取向、学习行为及行为结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以期研究结果能对高校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借鉴, 并对本科生自身学习价值取向调整和学习行为改进提供帮助。

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其中大一占19.2%, 大二占39.1%, 大三占26.5%, 大四占15.2%。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2份 (75.5%) , 所有数据处理均使用Excel。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随着年级升高, 学习目的呈逐步明确趋势, 但结果不容乐观。

目的使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向性, 毕业时取得的预期成果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如果目标明确, 学生就有可能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 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追求全面发展;反之,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时间 (精力) 分配及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则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致努力方向不明确, 精力分散, 效率低下, 学习效果差, 甚至要为此付出非所期望的代价。我们试图通过对“大学本科的学习目的 (毕业时取得的预期成果) 是否明确”的调查, 反映大学生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及其变化趋势。

1. 随着年级升高, 学习目的呈逐步明确趋势。

调查显示, 约50%的大一学生“已经明确”和“正在思考”学习目的;到了大二, “正在思考”学习目的的学生比例上升至62.71%, “已经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比例下降至32.20%;进入大三大四, “已经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据此我们推测, 虽然在刚入学时有近半成的学生表示已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但这大多源于其高中时期对学习目的的设想, 在对自身及专业特点认识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作出的这种判断往往不够成熟, 缺乏必要的依据。在随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由于学习观念的转变、对自身及专业的认识逐步加深等原因, 大部分学生在对学习目的的选择上会经历一个再思考的过程, 最终逐步确立学习目的, 明确大学毕业时应取得的预期成果。

2. 约50%的大学生对毕业时应该取得的预期成果尚不明确。

调查显示, 48.01%的学生“已经明确”学习目的, 48.68%的学生“正在思考”。可见, 约50%的学生都对毕业时取得的成果有了思考和预期, 这个结果至少是不会让人太悲观的, 但另外约50%的学生还处于迷茫或选择状态, 原因可能是部分大学生在高考的预期目标达成后, 会经历一个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的“真空期”, 在理论学习有限、自我认知尚不清晰且缺乏必要引导的情况下, 难免会感到迷茫, 以至在诸多选择面前不知所措。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

(二) 大学生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社会实践能力而非专业知识能力。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即是大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 我们将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分为四种: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其中专业知识能力是指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 专业技能是指对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方法等掌握的程度, 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认知思维的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参与或组织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通过请被调查学生根据其所要实现的发展目的, 按照重要性对以上四种能力进行排序, 我们试图从能力培养倾向角度来认识大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 大学生会兼顾这四种能力的培养, 但因学习目的不同, 不同学生对四种能力重要程度的认识是不同的。调查显示, 按重要性对四种能力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1) 社会实践能力; (2) 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 (3) 专业技能; (4) 专业知识能力。可见, 本科阶段大学生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上普遍偏重于社会实践能力, 而对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未予以足够关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 学生普遍受一种局限性观念的影响, 即认为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对未来发展而言缺乏实用性及实际意义, 而未认识到专业知识能力是专业技能的理论来源, 是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的基础, 也是大学生毕业后立足社会的根基;同时,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较低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出现“重社会实践能力轻专业知识能力”的倾向。另一方面, 学生用于课堂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受限于教学计划, 形式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可能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感到疲倦, 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使其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发生消极转变。本科阶段是学生培养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阶段, 但不少学生存在轻专业知识学习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 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 大学生对于获得能力的学习途径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不同学习内容 (四种核心能力) 的培养须运用与其特点相适应的途径, 我们试图通过调查探知大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否存在差异, 及其对不同能力培养途径的认知。我们所列出的主要学习途径包括:A.课堂学习;B.课后阅读图书、论文、期刊等资料;C.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上网、听讲座等途径获取信息;D.与老师、同学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思想等;E.参加学校的各种知识能力竞赛;F.参加学生工作 (学生会、分团委、社团等) ;G.参与工作实践 (如社会调查、工作兼职、专业实习) 。

调查显示, 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途径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A (64.20%) 、B (18.52%) 、C (9.88%) ;在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A (31.37%) 、B (27.45%) 、G (19.61%) , 由此可见, “课堂学习”是培养以上两种能力的首要途径, 其次是“课后阅读图书、论文、期刊等资料”;在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B (26.32%) 、C (23.68%) 、A (17.11%) , 即“课后阅读图书、论文、期刊等资料”是首要途径, 其次是“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上网、听讲座等途径获取信息”及“课堂学习”;在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中, 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G (48.94%) 、F (18.09%) 、C (9.57%) , 即“参与工作实践 (如社会调查、工作兼职、专业实习) ”是首要途径, 其次是“参加学生工作 (学生会、分团委、社团等)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不同能力的特点及要求, 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学习途径培养相应能力, 即他们知道该如何培养各种能力。

(四) 随着年级升高, 大学生用于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 (精力) 递减。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技能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 在此阶段学生若能有效利用时间 (精力) , 将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也关乎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对大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 (精力) 这项调查, 我们试图了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现状及其特点。

1. 绝大多数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与精力远低于高中时期。

我们可以认为, 同一高校的学生高中时期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 (精力) 大致相当, 我们以学生高中时期用于学习的时间 (精力) 为参照标准, 为衡量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时间 (精力) 的利用情况提供一个对比参照的依据。调查显示, 34.44%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用于学习 (包括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的时间 (精力) 为“高中时期20%左右”, 55.96%的学生为“高中时期50%左右”, 8.28%的学生为“高中时期80%左右”, 仅有1.32%的大学生“与高中时期相当”。

在所有被试中, 有高达90.40%的学生本科期间用于学习的时间 (精力) 低于或等于高中时期的50%, 与高中时期相差甚远。这种严重的时间浪费现象原因在于:第一, 在没有强制性约束的情况下, 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律性及时间管理意识;第二,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导致缺乏对时间 (精力) 利用的合理计划;第三, 从众心理易导致从众行为, 在缺乏足够判断力的情况下, 大学生易受周围环境和群体行为影响;第四, 高校缺乏对学生的必要引导, 校园学风建设有待加强。我们没有理由相信, 在学习时间 (精力) 没有保证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目标及大学本科教育目标能够高质量达成。

2. 随着年级升高, 大学生用于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 (精力) 递减。

调查显示, 随着年级升高, 用于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 (精力) 仅占“高中时期20%”的学生比例递增, 大四高达78.26%, 而占“高中时期80%左右”的学生比例递减。相比之下, 大一、大二学生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 (精力) 用于学习理论知识, 这可能与高中时期延续而来的“惯性”有关;而随着年级升高, 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花费大量精力的学生逐渐减少, 到大四则大幅度减少。这一方面与学生专业课程安排的客观状况有关, 另一方面与大三、大四多数学生即将进入就业市场这一现实情况有关, 使其将更多时间 (精力) 用于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外的实践性活动。

(五) 多数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的判断不容乐观。

价值观、性格、态度、动机等因素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也影响着行为的结果, 而行为结果也将反作用于价值观、性格、态度、动机, 从而不断塑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大学生对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衡量其学习行为的结果, 而且会影响其各种能力的未来发展, 进而关乎其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因此, 我们认为了解大学生对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是有意义的。

调查显示, 超过55%的大学生对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较低。对于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认知与理论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四种能力, 分别有53.77%、58.28%、50.33%、44.70%的学生对此种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为“一般”;分别有8.85%、5.30%、3.97%、8.61%主观评价为“满意”;分别有1.64%、1.66%、0.99%、2.65%主观评价为“不满意”。

总体上看, 大部分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为“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可见大学生对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的主观评价并不乐观, 对自身能力发展水平自信度不高, 这种主观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 多数学生并未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学习时间 (精力) 来培养能力, 使其各能力确实未得以有效提高, 另一方面, 学生可获得的能力培养机会仍显不足, 使其能力培养的实际水平有待提高。此外, 大学生缺乏必要的途径来对能力发展状况做出评价, 使其难以找到辨别自身能力的客观依据而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我们没有理由相信, 在自我评价较低或不明确如何评价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的情况下, 学生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分配学习时间 (精力) , 及时调整学习目标, 不断改进学习行为。

二、思考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 虽然社科专业大学生随年级升高学习目的逐渐明确, 但明确学习目的的时间明显滞后, 在学习价值取向上, 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轻专业知识学习;虽然对获得能力的学习途径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但在学习时间的投入上远低于高中时期, 且随年级升高在理论学习的时间投入上大幅度减少;大多数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缺乏自信。

此外, 调查显示, 大学生普遍认为影响自身能力发展的首要外因是高校专业软性资源相对不足, 其次是学校或宿舍学习氛围对培养能力难以提供支持。高校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 是大学生外部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足够而丰富的学习资源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行为及成效, 进而关系到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及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目前高校在对学生的引导上仍显不足, 在管理方面仍有改进与提升的空间, 高校应采取必要措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针对调查结论, 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帮助其建立对自身的全面深入的了解, 并为其提供广泛而充足的信息, 使其能够尽早合理确立学习目标, 并通过教师课堂指导、讲座、指示、政策等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2.高校应提供更多参与调查研究及实习的机会, 一方面满足大学生普遍希望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 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并验证自身能力, 为学生评价自身能力提供依据。

3.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综合能力测评系统, 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的认知。

4.高校应继续加强对专业软性资源的投入,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并加强学风建设, 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摘要:大学生在校期间, 愈早明确学习目的, 愈有利于养成有效的学习行为, 并直接关系到其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调查显示, 在社科专业学生中存在以下现象:随年级升高学习目的逐渐明确, 但在时间上明显滞后, 甚至四年级有约20%学生尚在思考学习目的;在学习价值取向上, 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轻专业知识学习;虽然对获得能力的学习途径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但在学习时间的投入上远低于高中时期, 且随年级升高在理论学习的时间投入上大幅度减少;大多数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状况缺乏自信。本文通过对以上现象的思考和原因分析, 为改进高校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社科专业大学生,学习目的,学习行为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何亚非.大学生思想意识、文化倾向和行为模式的调查报告.教育与职业, 2007, (9) .

[2]冯爱秋, 周华丽.大学生学习态度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建议.中国电力教育, 2008, (8) .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8

关键词: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在校大学生数量稳步递增,这一独立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总体消费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社会总体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广,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大学生攀比消费、浪费消费、不合理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也越来越严重。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研究了蚌埠医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当中的634名大学生,其中贫困大学生187名,通过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来了解、掌握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问题,为促进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和科学消费理念提供对策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1~4年级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634例,占学生总数的6.7%,涵盖的专业有临床、护理、预防、检验,覆盖1-4年级的所有年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贫困大学生187名,男生64名、女生123名;非贫困大学生447名,男生231名、女生216名。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调查讨论修改后确定。内容主要包括营养知识、消费态度、消费行为等。问卷由调查员现场发放,经调查员讲解后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答毕当场收回,并立即进行核对、补充、整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41份,收回有效问卷634份,问卷有效率98.9%。

2 结果

2.1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消费来源

贫困生的主要生活来源和非贫困生一样都是来自于父母供给,但是勤工俭学、奖学金和学校的助学贷款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相对非贫困生更加独立,学校的帮助和扶持对贫困生作用相对较大,见表1。

2.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消费结构

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及伙食、置装及娱乐、通讯费用等均低于非贫困生,每月的开支费用中以伙食开支占较大的比例(约60%~70%),其次是通讯和置装费用,见表2。

2.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消费额

贫困大学生的月消费额低于非贫困生,大多集中在300~600元,与部分文献中“消费低于300元的大学生为贫困大学生”的划定方法存在差异,仅有4.8%的贫困大学生月消费额低于300元,有1.1%的贫困大学生月消费额高于1 000元,这与部分文献中提及的贫困大学生存在高消费情况相吻合。总体上看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示正态分布,见表3。

2.4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消费水平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穷、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的为最富裕。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恩格尔系数大多≥50%,显示学生的消费主要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

a为与贫困生比较P<0.01,b为与贫困生比较P<0.05

2.5 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蚌埠医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分为生活型消费、交往型消费和娱乐型消费。生活型消费主要指学生基本的吃穿用等消费,交往型消费主要指上网、手机和恋爱等消费,娱乐型消费主要指上KTV、健身等消费。对问卷调查的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如下回归方程:y=0.765x1+0.112x2+0.117x3+d,其中y为消费总额,x1为生活型消费,x2为交往型消费,x3为娱乐性消费。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3消费之间的关系:

贫困大学生:y=0.822x1+0.097x2+0.063x3+d

非贫困大学生:y=0.734x1+0.123x2+0.128x3+d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型消费较非贫困大学生高,达到82.2%;交往及娱乐型消费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分别为9.7%及6.3%。由此可见,消费结构的构成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等个体因素相关,提示我们应分类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形成较为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3 讨论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研究较多,主要针对不良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等。相关研究认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都是在20~24岁开始吸烟,所以建议大学生少吸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De Bruij[1]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来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的水果类食品消费,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果类食品的消费。刘超[2]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得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合理,对自身消费认识明确,可给予贫困生和品学兼优者生活上的补助和奖励。陈亮[3]以重庆邮电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计量经济模型,指出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从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看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层次性,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来自父母,贫困大学生的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比例较高,因此建议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还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额的统计,有1.1%的贫困大学生每月消费额≥1 000元,消费水平甚至超过了非贫困生,这部分人群的高消费情况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得知,高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请客、恋爱和攀比,反映了一部分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易受虚荣心的驱使形成攀比心理[4]。这部分人群往往缺乏消费的控制力,很多学生坦言自己的消费超过了计划范围,可见,贫困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淡薄,需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财商。

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看来,不同开支分段的大学生每月总开支、伙食开支和恩格尔系数(贫困大学生恩格尔系数除外)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的恩格尔系数大多≥50%,显示学生的消费主要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型消费较非贫困大学生高,交往及娱乐型消费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由此可见,应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进行引导和教育,以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遇到伪劣产品时选择忍气吞声,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缺乏维权意识,没有足够的商品和法律知识,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给了商品以假乱真之机[6]。

4 小结

(1)提高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性:学校可增设勤工俭学岗位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提升他们的经济独立性,拓展锻炼空间,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2)增强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设消费观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促进贫困生适度消费,掌握贫困生消费现状,反对高消费和攀比消费。(3)提升大学生的消费决断力:教育学生主动抑制不合理消费,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同时加强学校的文化和舆论传播力,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De Bruijn GJ.Understanding college students’fruit consumption[J].Appetite,2010,54(1):16-22.

[2]刘超.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7(4):117-120.

[3]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钱晨.在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探析—以徐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例[J].高教研究,2008,(8):116-117.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专业、年级分层,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级,抽取南京市理科、工科、医科、文科、艺术等5所高校一 ~ 四年级3 238名15 ~ 24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共发放问卷3 238份,回收有效问卷3 183份,有效应答率为98. 3% 。其中男生1 544名,占48. 5% ;女生1 639名,占51. 5% 。理科生674名,占21. 2% ;工科生654名,占20. 5% ;医科生577名,占18. 1% ;文科生639名,占20. 1% ;艺术类学生639名,占20. 1% 。平均年龄(19. 86±1. 43) 岁。

1. 2方法采用卫生部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5]。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等。性信息源包括“学校”“同伴、朋友、同学方面”“家庭”“网络、媒体”等4个方面题目,接受过计1分,反之计0分。色情信息包括“是否登陆过色情网站”“是否阅读过色情影碟、录像”“是否观看过色情书籍、杂志”3个题目,是计0分,否计1分。性知识包括避孕知识和性生理知识,各2个题目,答对1题计1分,错误或不确定计0分。性态度包括“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宿舍留宿异性”“有多个性伙伴”3个题目,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计分为1 ~ 5分,总的支持程度为3个问题的平均得分。安全性行为意向包括“会与恋爱对象讨论使用安全套”“会询问恋爱对象的性经历”“会事先准备好安全套”“如果发生性行为,会使用安全套”4个项目,从肯定会到肯定不会,计分为1 ~ 5分,总得分为5个项目得分之和[6]。性行为是单指标潜变量,需要对该指标的测量误差和因子负荷做相应处理,即粗略估计该指标的信度,以此计算残差δ的方差θ 值并固定,并将该指标对应的因子载荷固定为1[7]。

1. 3质量控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要求调查前首先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匿名和保密的原则。调查时请学校老师回避,学生座位相互隔开,以保证调查质量,问卷由学生独立、匿名填写,并当场收回。

1. 4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 0软件双人双机录入数据,应用SAS 9. 1. 3和Lisrel 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比法,所有观察指标通过协方差矩阵检查,检验水准为α = 0. 05。为使数据适合分析要求,将部分变量进行量化处理。

2 结果

2. 1潜变量与测量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3 183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 7% (342 /3 183),其中男生为14. 7% (227 /1 544),女生为7. 0% (115 /1 639)。本次调查共提取6个潜变量,其中外生潜变量包括性信息来源、色情信息、性知识以及性态度4个变量,内生潜变量包括安全性行为意向和性行为2个变量。各测量指标与潜变量的因子负荷经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估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见表1。

2. 2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在知识、态度、行为理论框架下,构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见图1,2。采用最大似然比法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参数界定、参数检验后得到拟合较好且相对精简的模型,男、女大学生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GFI、AGFI、NFI、CFI、NNFI均 > 0. 90、RMSEA均 < 0. 05,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见表2。

2. 3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效应分解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性信息源通过性知识、性态度对性行为有影响,色情信息通过性态度对性行为有影响;性知识和性态度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既有直接效果,也有间接效果;行为技巧对性行为有直接效果。安全性行为意向和性态度是男女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注:表中数值均为标准化效应系数。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性观念、性态度的变化,大学生性行为的年龄提前,性行为的发生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生殖健康问题[1],提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研究显示,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推迟大学生初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提高安全性行为的比例[8,9]。

研究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 7% ,高于宋逸等[10]的研究结果,其中男生为14. 7% ,女生为7. 0% ,高于孙昕霙等[11]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及研究对象的构成不同等因素有关。研究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安全性行为意向、性态度仍是主要影响因素,与张鹏等[12]的研究一致。研究显示,安全性行为意向高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低于行为技巧低的大学生[13,14],可能与安全性行为意向高的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强有关。

根据健康促进的知信行理论,知识是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基础。男、女生性知识对性态度及性行为均有直接影响,与张鹏等[15]、Lou等[16]的研究一致。本研究显示,部分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中的色情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性态度,色情信息通过性态度间接影响大学生安全性行为意向与性行为的发生,与郭静等[2]、Messman-Moore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更强烈,更主动地利用多种渠道去了解性并积极去尝试,另一方面提示要加强媒体监控,通过正确的途径使大学生获取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从源头控制网络淫秽色情内容在大学生中的蔓延,从而降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

摘要:目的 构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5所高校3 183名大学生进行性行为影响因素的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0.7%,其中男生为14.7%,女生为7.0%。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性行为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存在性别差异,安全性行为意向(β值分别为0.426,0.323)和性态度(β值分别为0.272,0.181)是男女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男、女生性知识对性态度和性行为均有影响。应采取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10

一、研究回顾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urs,OCB)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Dem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1983年首次创造性提出的概念,是指那些有益于组织、但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Dipaola&Tschannen(2001)首先借鉴Organ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概念来研究学校中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SOCB),并在后续研究中将其表述为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TOCB),即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表现的一种超越角色外的自愿帮助学生或同事的行为[1]。为了测量学校组织公民行为,Dipaola(2001)编制了由15个题组成的量表(后修正为12个题),通过因子分析发现15个题均负载在一个因子上,得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单维结构。Somech对以色列文化背景下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多次研究。Somech,Dranch-Zahavy(2000)使用自编的由23个题组成的量表,从学生、团队和学校三个构面探讨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得到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满意度、自我和集体效能感正相关的结论[2]。Somech,Dranch-Zahavy(2004)在研究组织学习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时,借鉴Williams&Anderson(1991)的组织公民行为两维量表进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3]。Somech,Rauter(2007)借鉴Podsakoff(1990)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五维结构量表,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4]。Oliver Chris(2003)认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分为三维结构[5],分别是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这与Somech(2000)所得结论一致。Feather,Rauter(2004)借鉴Wittig-Berman&Lang(1990)编制的包含10个题目的量表,对澳大利亚154名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研究[6]。Nguni,Sleegers和Denessen(2006)借鉴Smith(1983)的量表,以700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校长的变革型领导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而在这之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7]。Rego(2007)研究表明,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分为四维结构,分别是主动参与、实践导向、责任意识、礼貌周到[8]。我国学者对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既有理论性的,也有实证性的,并分别得出了从两维到九维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见表1)。

通过以上研究回顾不难发现,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百家争鸣,但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在进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要结合中国大陆文化背景分析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樊景立的研究表明,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有很大异同,应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具体分析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相比于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我国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胜任力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点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表现尤甚,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加以特殊的关注。第三,立足不同视角和方法展开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目前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多直接脱胎于企业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这种研究范式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探讨。此外,在研究评价的视角上,目前涉及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师自评,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我美化和印象管理的问题,使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所以在涉及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特别是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时,能否引入其受众———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来进行研究,值得探索。

注:表格由本研究整理归纳,EFA代表探索性因素分析,CFA代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构思

本研究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在校大学生眼中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搜集上来的条目进行分析,设计出封闭式调查问卷。再次,用封闭式的问卷进行施测,对回收上来的数据用SPSS17.0和AMOS18.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得出并验证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最后,对比已有研究,分析得出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特点。

(二)开放式调查

开放式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指导语,介绍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概念,并给出了两个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范例供参考,并提示研究对象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不包括学校纯行政岗位的教师。其次是问卷的主体,要求被试根据其对教师行为的观察,用完整的语句描述体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最后是背景信息,包括被试的性别、院校、年龄和专业。对14所在京高校50名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调查,其中有效回复47人,共收集描述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327条。

研究先将收集上来的条目进行初次的筛选和合并。对最初获得的327条关键行为事件,本研究采取了如下处理方法:将327条关键行为事件平均分给4名本科学生,先让其根据两个标准进行筛选:一是语言表达准确,含义清晰;二是所列举项目属于教师行为范畴之中。将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关键行为事件删除。随后4名学生将筛选后的关键行为事件中具有相同的含义的条目进行合并,记录下每条合并后关键行为事件包含原有事件的个数。最后,将4个人所筛选出的条目进行汇总,再次剔除重复条目,最终得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表现条目160条。

这160条关键行为事件可能因为被试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有错误判断,因此必须将不符合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行为事件剔除出去。这一研究步骤采用了多重一致性判断的方法,由参与本研究的4名本科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要根据本研究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对160条关键行为事件逐条进行筛选,判断其是否为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在小组内发表看法。若某一条目被4名同学同时认为符合要求,那么该条目将被保留。若某一条目被4名同学同时认为不符合要求,则该条目被删除。当小组中成员对同一条目出现分歧时,先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最终能够对条目符合要求与否达成一致,按一致意见处理条目。当小组讨论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小组对该类条目进行特殊标记,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以上应用多重一致性判断方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条目90条,有效率为27.5%。

这90条是开放式调查分析所得到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但其指向性较为复杂,因此研究借鉴Farh提出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民行为四层面同心圆模型,把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自我、群体、组织、社会。本研究将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分层,并将其中的群体层面分为学生层面和同事(教师)层面,即指向自我、指向学生、指向同事(教师)、指向组织和指向社会五个层面的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按照这样的发展,要求上述4名学生,将各自筛选出的有效行为描述进行归类,初步形成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

初步形成的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指向学生的关键行为事件41条,指向同事的关键行为事件12条,指向自我的关键行为事件11条,指向组织的关键行为事件22条,指向社会的关键行为事件4条。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中,直接与学生相关的事件条目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考虑到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现实状况,为了提高评价的内容效度,本次研究选定了直接指向学生的41条关键行为事件作为后续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研究的出发点。

(三)预试

将开放式调查最终分析确定的41条指向学生的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关键事件加以修正和完善,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编制调查问卷,要求被试按照教师表现出题项中的行为的频率进行判断,从1到5分别代表,“从不这样做”,“偶尔这样做”,“有时这样做”,“经常这样做”和“总是这样做”,设计成封闭式调查问卷。用预试问卷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等21所高校的358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47份,问卷有效率为96.93%。利用SPSS17.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如下处理:一是对于在三个及以上因子上都有载荷的题目,直接删除;二是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但各载荷均小于0.4的,直接删除;三是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其中一个载荷在0.4以上,与另一个相差0.2以上的予以保留。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剩下12个题项,形成为正式的调查问卷,进行下一步施测。

(四)正式施测

正式调查的样本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17所内地高校。共计发放问卷620份,回收问卷607份,回收率97.90%,其中有效问卷594份,问卷有效率为97.85%。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正式调查的数据将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00份)用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学生评价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模型;另一组(294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确认。

三、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根据被试的测试结果分别计算出每一题目的区分度与鉴别力。区分度用被试在该项目的得分与其所在分量表总分的相关来表示。项目的鉴别力主要是求出每一个题目的“决断值”(CR值),即通过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个题目上得分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来进行。根据运算结果,我们从中选取决断值达到0.05显著水准且数值大于3,区分度在0.20以上的12道题目组成了“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预测量表”。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首先要通过KMO检验来计算取样的适合性系数。KMO的取值在0和1之间。KMO值接近1,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对选取的正式调查中的300份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碎石图如图1所示)。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02.394(自由度为66),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取样数据适当性指标KMO为0.857,说明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不限定因子层面的前提下,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抽取公共因子,选取特征值大于1.0的共同因素如表4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如表4所示,最终共抽取了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这3个因素对总变异量的解释累计达到了63.076%,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如表5所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A1、A2、A3、A4、A5、A6六项归类为因素1。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涵盖了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方方面面,即在校社会实践、直接就业、出国留学和考研深造。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禀赋,力所能及地为学生规划未来的发展,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将因素1命名为职业帮助。

B1、B2、B3、B4四项归类为因素2。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是描述教师通过自身日常的行为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助力于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人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可将因素2命名为榜样树立。

C1、C2两项归类为因素3。这些代表性行为主要是教师在科研上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也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在科研上给予他们启蒙和点拨。因此,可将因素3命名为科研促进。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选取正式调查中的余下294份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考量每个题项在所属的维度结构上的载荷是否明显,以及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本研究的结构模型共包含3个因子相关、12个载荷相关、12个残差方程,结果见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三因素模型与观测数据都有较好拟合,因此,三因素模型得到正式调查样本的支持。此外,在实际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时,模型在理论上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反应的:CFI、NFI、NNFI(TLI)、GFI和RMSEA,其中前四个指标的值在0.90以上表示模型拟合非常好,0.80以上被认为拟合较好,可以接受。RMSEA的值在0.80以下被认为模型拟合较好。本研究所得模型拟合指数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模型各拟合指标均达到统计检验要求,正式调查样本对三维结构模型的拟合较好,本研究的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得到了验证。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 信度检验。

通过SPSS 17.0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问卷整体信度系数在0.8以上,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本研究所开发和使用的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较为稳定。

2. 效度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来考察整个量表的因素结构是否明晰合理、含义是否符合理论构想是检验结构效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从表5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非常清晰,各个因素内所包括的项目在该因素上的载荷也较高,因子载荷大多集中在0.6-0.8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解释量也较高,达到63.076%。同时,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模型整体拟合度也较好。因此,说明本研究所开发的问卷量表有着比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自行设计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并检验了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职业帮助、榜样树立、科研促进。

对比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结论,特别是如前文中表1所示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不难发现,本研究所得出的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已有研究有着明显差异,集中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中小学教师有显著差异。在已有的关于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而虽然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同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但二者的工作有却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也就导致各方对这二者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比国内学者苏红(2007)、王建康(2008)等人的研究就不难发现,本研究所得的职业帮助和科研促进这两个维度是高校教师所特有的。这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受众对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着明显的关联。因此,这就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将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一概而论,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展开差异化和层次化的研究。

2.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着显著差异。在以往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中,评价主体多为教师自评。而在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中小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评价的能力和对标准的判断可能有欠缺,因此很可能不能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但是高校教师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评价能力较强,因此可以从大学生视角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评价。本研究发现,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所得出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有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周国华(2009)从教师评定视角得出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热爱学校、帮助同事和自我发展。这三维结构中并没有明显指向学生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这一研究结论也从侧面反应了在目前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中,与教学相关或与学生相关的行为所占权重较低,这与我国高校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相吻合。教师与学生两者对于教师工作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好老师”和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差距甚大。这种差异也提示了学校管理者,在今后对包括教师绩效评价在内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加多元化和多视角。因此,在评价高校教师的体系中,一方面要评价教师的角色内工作(任务绩效),另一方面还要对角色外工作(组织公民行为)予以重视,特别是基于学生视角的评价,更不可忽视。本研究引入大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对教师自评的组织公民行为的一重要补充,将二者关联起来,全视角地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评价,将是未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3.职业帮助在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中占有重要比重。研究发现,在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职业帮助这一因素上题项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由于高校教师所面向的群体是大学生,而大学阶段则是大学生从学生角色转化为职业人角色的过渡时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的重心也已经逐步从生活上关心和学习上的简单辅导转为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上来。因此,在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出现职业帮助这一维度也就可以理解。职业帮助这一维度内涵广泛,包括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分析就业形势,利用自身资源为在校生推荐工作,为考研和出国的学生做有益的推荐等诸多细节。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中职业帮助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高校教师在完成自身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从多个侧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毕竟学生的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的目的。

4.高校教师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重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父母式”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最为重要,而相比之下,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增长,高校教师行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却要弱化许多。而从学生评价视角下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包括教学在内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重要,因此我们并不能忽视高校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榜样树立的作用和重要影响。高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5.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关注的新焦点。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成为其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新生维度,这也是在以往的关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当中没有发现的。从这一结论出发进行反思,这与近年来大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关系。因此,教师在完成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大学既是教育阵地也是研究机构,高校教师也就具备了“教书匠”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本次调查样本(见表2)虽以本科生为主,但同样提取出科研促进的维度,也就反应出了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关注的又一焦点。但不可忽视的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和历练的过程,高校教师应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树立严肃的科研态度、关注前沿研究的理论,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最终实现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科研梯队的传承延续,这也是实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是促进教育科研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以学生评价为视角研究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对47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收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事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设计量表。再通过对3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预试量表,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对5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学生评价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维结构:职业帮助、榜样树立和科研促进。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三维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维结构模型拟合结果良好,合理可靠。最终通过对比以往的研究,讨论分析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特点。

合肥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篇11

关键词:消费结构;扩展线形支出系统;恩格尔系数

中图分类号:F713.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46-04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更是具有决定意义,据有关专家测算,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或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本文运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模型对合肥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为制定启动消费市场的政策提供建议。

我市将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按用途划分为8大类,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按照不同收入分组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见表1),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上述8类支出为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各类消费品的恩格尔函数,得到表2的回归结果。

根据表2计算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2004年合肥市居民将新增收入的63.57%用于消费,并且主要用于食品、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方面(占新增消费支出的60%)。由各类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看出,食品最大(0.1741),这说明我市居民在食品消费上仍处于主导地位,符合徽州人讲究饮食文化、重视饮食消费的特点。居住次之(0.1244),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将扩大个人居住面积,而且质量档次也有所提高。娱乐教育文化服务(0.0843),衣着(0.0793)也比较大,这说明我市居民将增加衣着的支出;同时,居民在追求精神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注重通过教育培训获得自身的发展。

根据1998—2004年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表3),从纵向方面计算和分析消费指出构成(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恩格尔系数从1998年的0.514逐年下降到2001年的0.400,但近两年恩格尔系数又有所回升,这是由于我市居民开始注重和改善饮食结构,饮食逐渐向多样化、营养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住房支出比重上升了5.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投资性购房需求比例过高、投机炒房现象较多推动房价快速上涨。根据2004年不同收入组的消费支出构成(表5)情况来看,最低收入户有59.5%的支出要用于满足基本的食品消费,而用于居住仅占总支出的3.9%,说明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讲,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离小康生活和发展型消费还有一段距离。最高收入户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31.8%,而用于居住的支出却占21.2%,说明这部分人群已经步入小康,用于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较大。其他收入户在消费支出结构方面差异不大,这是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掩盖了不同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量。

根据(3)、(4)和(5)式计算出各类消费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从表6中的收入弹性,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弹性均大于1,这说明收入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都超过1%,这几类商品的消费增长率超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因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个人居住面积的扩大,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高档现代化的家庭设备、优美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成为居民心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快速增长,说明我市居民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财富,以谋求个人和谐、全面的发展。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增加说明我市居民的个性化支出正在快速上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和美观,其中旅游消费也是居民消费的一大热点。表4列出的价格弹性中,每一行数字反映的是其他各列商品价格变动对该行商品消费需求的影响。从各行数字来看,各类商品的自价格弹性最大,说明居民的消费需求主要受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影响。自价格弹性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7663)和居住(-0.7076)的自身价格弹性比较大,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0.5743)、衣着(-0.5419)、杂项商品和服务(-0.5363)。这几类商品价格的变化将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居民对这几类商品存在需求欲望,但受价格的约束很大。每一列数字反映的是某列商品价格对其他各行商品消费需求的影响。从各列数字来看(自价格弹性除外),第一列食品的价格弹性最大,说明在所有消费品中,食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各类商品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食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他各类商品需求的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食品消费在我市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根据ELES计算的居民每人每年对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总额为4 109.86元,可将该数字定为居民的基本生活线。将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的各项消费指标与各项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市2004年居民消费低收入户(4 402.91)才刚刚达到基本需求水平,各类商品的消费指标也都在基本生活线左右,其中居住这一项增长最快,超出基本消费水平104.96%。而最低收入户除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两项超出基本消费水平32%外,其他各项消费指标都远未达到基本需求水平。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面临更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较强的基础和动力。届时,我市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加大对各种服务的需求,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更多考验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注重消费结构的升级,解决新的消费热点与新的消费领域的选择和培育,使得消费增长与产业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消费政策,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针对前面对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娱乐教育文化及旅游休闲服务业

我市素来重视文化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步上升。因此,在继续加大对不同层次教育投入的同时,着重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打造“学在合肥”的城市品牌。合肥市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在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推动与长三角旅游资源合作,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积极推进“园林科技、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

(二)推进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改革,使各项支出趋向合理

其中住房改革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虽然政府不同程度的施行了一些价格补贴措施以应对房价日益飚升的问题,但力度远远不够。因此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经营活动,完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其他各项改革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较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线以下者的消费支出构成情况。

(三)改革支持消费的金融政策,鼓励信贷消费

由于消费信贷供给主体集中,只有很少的几家银行提供,信贷业务发展不均衡,资金规模和来源也有限,信贷范围和品种较少,手续烦琐等。企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不良债务比过高,个人信用制和政府保障体系的不到位,无法确认消费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银行惜贷。政府应进一步出台鼓励使用信贷的相应政策,推行信贷供应主体多元化;鼓励平等竞争,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贷规章;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供针对当前具有消费热点的消费信贷,使消费信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信贷市场的发展。

(四)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消费

我市居民在传统的消费观念作用下,量入为出,不愿超前消费,从而使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也加剧了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支出,使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应加速经济发展,建立稳定的收入调控机制,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经济的进步有助于稳定居民心态,消除悲观心理预期,同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加速初次分配合法化、全部劳动货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35.

[2] 柳思维.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合肥市统计局.合肥统计年鉴(1999-2005)[K].

[4] 张仁寿.广州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及预测[J].消费经济,2002.

[5] 周建军,王韬.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2003.

[6] Frank Caliendo, David Aadland. Short-term planning and the life-cycle consumption puzzle[J].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7] Stephen J. Turnovsky, William T. Smith. Equilibrium consumption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s in a stochastically growing e

conomy[J].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结构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将保山市隆阳区 18 个乡镇按山区 ( 9个) 、亚热带气候区 ( 3个) 、盆地区 ( 6个) 分类后各选取1个乡镇作为调查点, 再随机抽取各个乡镇的中学、小学各1所一~九年级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3所学校共发放调查问卷810份, 得到有效问卷808份, 有效率为99.8%。其中男生379名 ( 46. 9%) , 女生429名 ( 53. 1%) ; 小学生391名 ( 48.4%) , 中学生417名 ( 51.6%) 。连续3 d的24 h膳食调查表共发放962份, 得到有效问卷959份, 有效率为99.7%。其中男生467名 ( 48.7%) , 女生492名 ( 51.3%) ; 小学生554名 ( 57. 8%) , 中学生405名 ( 42.2%) 。

1.2 方法

1.2.1问卷调查中小学生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问卷由参考有关文献[1,2,3,4,5,6,7]自行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信息、体力活动情况、营养KAP ( 知识、态度、行为) 4个方面, 其中营养KAP主要涉及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调查采用课堂或课间测试的形式, 低年级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统一指导下完成问卷的填写。根据专业知识, 对KAP问卷中的营养知识进行评分, 总分10分, ≥6分为及格, ≥8分为优秀。

1.1.2膳食调查根据卫生部相关标准[5],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连续3 d的个人食物摄入量调查, 计算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1.3质量控制从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如正确选择目标人群、合理设计调查问题、严格选择和培训调查员、进行预调查、及时清点和回访问卷、严格进行资料的录入 ( 重复录入) 和检查等。

1.4 统计分析 采用 EpiData 3. 1 软件进行数据录 入, 采用 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营养知识评分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t= 0.006, P>0.05) ; 中学生的营养知识评分 ( 7.53±1.21) 高于小学生 ( 6.38±1.46) ( t =-12.21, P < 0.01) 。学生营养知识及格率为80. 7%, 31.2%的学生达到优秀, 中学生的营养知识及格率 ( 92.6%) 高于小学生 ( 68.0%) ( χ2= 77.971, P<0.01) 。

2.2饮食习惯学生以稻米为主食 ( 92.0% 的学生每天吃, 5.0%的学生几乎每天吃) ; 副食主要是薯类、面食、蛋类、猪肉、新鲜蔬菜、奶类及其制品, 食用甜食的比例也较高 ( 13.9%的学生每天吃甜食, 24.0%的学生几乎每天吃) ; 而内脏、猪血、鱼类、杂粮、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以及坚果等则很少吃。

2. 3早餐行为74. 8% 的调查对象每天吃早餐, 21.8%的有时吃 ( 每周2 ~ 4次) , 2.7% 的很少吃。男、女生早餐食用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665, P > 0.05) ; 中学生早餐食用频率高于小学生 (χ2= 30.613, P<0.01) ; 且中学男、女生早餐食用频率均高于小学男、女生 (χ2值分别为11.799, 19.677, P值均<0.01) 。见表1。

%

学生早餐多倾向于选择牛奶及其制品、蛋类、面食 ( 面包、馒头、包子 等) 、粥类, 所占比例 分别为60.0%, 47. 9%, 46. 5%, 30. 1%, 而豆类及 其制品 ( 18.9%) 、蔬果类 ( 9.0 %) 、肉类 ( 3.1%) 则食用较少。

2.4学校饮用水情况49.3%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饮用自来水, 39.6%的学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 7.7%的学生饮用白开水, 3.1%的学生饮用井水。中学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高于小学生, 而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低于小学生 ( χ2= 13.393, P< 0.05) 。男、女生饮用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7.571, P > 0.05) ; 中、小学男生在校饮 用水情况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χ2=3.328, P > 0. 05) ; 而中学女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 ( 46.4%) 高于小学女生 ( 35.8%) , 饮用白开水的比例 ( 5.4%) 低于小学女生 ( 13.2%) ( χ2= 11. 239, P <0.05) 。

2.5 零食行为

2.5.1零食种类调查对象最近1个月内均吃过零食。中小学生零食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多选择冷饮类 ( 88.2%) 、糖果 ( 78.2%) 、果冻 ( 68.6%) 、油炸食品 ( 64.9%) 、碳酸饮料 ( 60. 1%) 、含糖饮料 ( 53.0%) 、膨化食品 ( 50.4%) 等, 而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水果类等选择较少。

2.5.2各类零食食用频率最近1个月内各类零食食用频率以1~5次居多。41.9%的调查对象吃过5次以上冷饮, 15.0%吃过10次以上, 9.1%吃过15次以上; 34.1%的调查对象吃过5次以上糖果, 13.5%吃过10次以上; 果冻、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含糖饮料、膨化食品最近1个月内吃过5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1.2%, 25.2%, 17.3%, 17.7%, 23.1%。

2.5.3各类零食花费88.2%的调查对象在购买冷饮时选择0.1~1元的品种, 仅有2.8%购买2元以上的品种; 在购买糖果时, 77.0%的学生选择0.1 ~ 1元的品种, 选择2元以上的占9.8%; 每次花费0.1~1元用于购买果冻的学生占81.0%, 而购买2元以上的仅占6.3%; 油炸食品的花费亦集中在0.1 ~ 1元 ( 64.1%) , 3元以上的占5.0%; 碳酸饮料的花费集中在1 ~ 3元 ( 53.8%) , 0.1~1元的占27.8%, 3元以上的占18.4%; 在购买含糖饮料时, 50.7%的学生选择0.1~1元的品种, 选择3元以上的占15.7%; 膨化食品的花费集中在0.1 ~ 1元 ( 74.0%) , 3元以上的占3.2%。

2.6 膳食调查

2.6.1 主要食物摄入情况 摄入食物前 10 位的依次 是米饭、牛奶、米线、土豆、猪肉、白菜、鸡蛋、面粉、玉 米、鸡肉。见表 2。

2.6.2膳食中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参照“混合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1], 959名中小学生日人均营养摄入中, 能量、维生素B1 、维生素C、磷、铁摄入量已达标, 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2 、钙及锌的摄入量尚不足。膳食中钙磷比为1∶2.6, 比例失调。见表3。

膳食能量来源中, 三大营养素的摄入失衡, 碳水化合物的供能较多 ( 72. 83%) 而脂肪的供能不足 ( 16.07%) , 蛋白质供能适宜 ( 11.10%) 。蛋白质来源中, 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占44.0%, 供应良好。动物性脂肪与植物性脂肪组成比例不恰当, 为4.83∶1。见表4。

注: 1 kcal = 4.18 k J。

注: 1 kcal = 4.18 k J。

2.6.3餐次比中小学生三餐外零食在全天能量供给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调查对象吃零食时间多在三餐之间。综合 比较, 早、中、晚三餐的 能量供给 ( 482.48, 799.02, 816.70 kcal) 基本符合2∶4∶4的比例。

3 讨论

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普遍匮乏, 得分较低, 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各级部门对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营养知识的意识。此外, 家长自身营养知识水平的提高、良好饮食行为的表率, 以及饮食习惯在采购、烹调食物中的表现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成影响。

来自早餐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有重要地位[8]。小学生可能由于营养知识的欠缺、学校供餐条件限制等原因而导致早餐食用频率不高。早餐食物种类单调、结构不合理是存在于中小学生早餐行为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中学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高于小学生, 而饮用自来水或白开水的比例低于小学生。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智力发育阶段, 加上好动而损耗许多无机盐及矿物质, 应及时进行补充。桶装密封的纯净水一旦启封与空气接触, 如不及时用完, 24 h内就会滋生细菌。所以, 最理想的饮用水是符合标准的天然水和自来水。

酷爱零食、选择低劣零食是本次调查中发现的中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突出问题[9]。小学生最常吃的零食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盐和高味精食品, 甚至含过多的添加剂, 营养价值低; 而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水果类等则选择较少。应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对学生的零食摄入加以正确引导, 以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调查对象膳食中的能量、维生素B 1 、维生素C、磷、铁摄入量已达供给量标准, 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 2 、钙及锌的摄入量尚不足[10,11]。与云南省其他地区调查的结果[10,11]相类似。蛋白质来源中, 优质蛋白 ( 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 占1/3以上, 供应良好; 动物性脂肪与植物性脂肪之比为4.83∶1, 组成比例不恰当。因此, 建议小学生膳食中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增加粗粮、蔬果、豆制品和奶制品等的摄入量。膳食中钙磷比为1∶2.6, 比例失调[12]。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平衡, 钙或磷的含量过多或过少, 均可能相互影响吸收率, 最终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奶及奶制品含钙丰富且钙磷比例适宜, 钙吸收率较高, 而发酵的酸奶更有助于钙的吸收; 此外, 水产品中的小虾皮和海带及豆制品、芝麻酱等含钙丰富, 钙磷比例较高, 应多食用。

上一篇:储层研究下一篇: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