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

2024-05-16

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共7篇)

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 篇1

引言

绿色消费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先进理念及文化的传播者,其观念与行为直接影响群众的表现。经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大学生并未形成绿色消费观,其消费行为尚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对此,应结合实际,挖掘当前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中的不足,加强绿色消费观的构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政已经成为当前低碳经济时代的一项必然性发展要求。近年来,我国对气候变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关注度处于逐渐上升状态。从政策变化来看,6月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法案》,将可再生能源及低碳能源纳入重点发展范畴,并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了初步分析[1];短短3个月后,我国再次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这一目标,并从技术角度入手提出可行的发展方法。而从国际层面来讲,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各国经济增长模式、重点经济产业产生了直接影响,遵循低碳经济要求发展经济势在必行。

二、绿色消费与低碳经济关系分析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对绿色消费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细化分析。

(一)低碳经济是构建绿色消费观的基本要求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目标,将节能减排作为基本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给予上述要求,传统的铺张浪费、炫耀型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消费观念逐渐被低碳经济排斥,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的环保消费、健康消费等绿色消费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下,政府通过出台经济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人们逐渐形成绿色消费观。以环保消费为例,企业所提供给的产品包装是否拥有环保标示已经成为人们选购产品的一项重要标准。

(二)绿色消费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为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观的形成能够起到良好的节约能源作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作用。从本质角度来讲,绿色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另一种体现。当人们形成绿色消费习惯时,其消费行为的产生也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中,促进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已经成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当前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绿色消费认知整体偏低

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认知来看,理解不全面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们可能仅了解绿色消费的无污染属性、安全健康属性,而缺乏对绿色消费的可持续性及经济性的了解。此外,由于受到消费观念、获取信息途径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中国能效标识、绿色食品标识以及中国环境标识这三种基本绿色标识[2]。上述状况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在绿色消费认知方面的不足。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缺失

就我国当前大学生群体而言,绿色消费尚未成为其主流消费模式。以购物袋的使用为例,在到超市、商场购物时,能够自备购物袋或使用环保购物袋的大学生人数占比相对较少。他们认为,自备购物袋太麻烦,直接使用商家提供的购物袋更加方便。

(三)大学生能够支持绿色消费

虽然当前我国大学生并未建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认知,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排斥这种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由于大学课程较多、业余生活丰富(如社团等),部分大学生并不关注低碳经济、绿色消费等信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尚未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消费模式。通过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可知,在这个群体中,多数人有着较强的责任感,他们将自身作为社会的重要分子,并致力于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他们获悉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之间的关系后,均对绿色消费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他们会在后续学习及生活中,加强对低碳经济、绿色消费的了解,并尝试以绿色消费观念改善自身的消费行为。

四、低碳经济时代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可借助以下几种策略,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

(一)加强低碳经济教育策略

作为社会人才的储备群体,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将对其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产生直接影响。基于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观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快速认知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及构建绿色消费观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加强低碳经济教育策略的应用可按照如下方法完成。第一,教材引入及课时设置。为了保证低碳经济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高校可从经济学专业引入高质量教材,作为开展低碳经济教育的基本材料。此外,如有必要,还可以通过邀请各高校经济学专家的方式,组建低碳经济教材编制小组,专门为低碳经济教育涉及可靠的教材。而在课时设置方面,为了避免频繁的课程安排引发大学生的逆反情绪,可按照1w/次的频率涉及低碳经济课程的教学频率。第二,教学内容设计。低碳经济教育应在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的基础上,引入当前真实气候变化案例(如温室效应、频繁的雾霾天气)等,强化大学生对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重视,逐渐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观,身体力行,坚决杜绝各种不恰当消费行为,为可持续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微薄力量。第三,实践教学。除了单纯的理论教学外,高校教师还可以运用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快速形成绿色消费观并将其拓展为绿色消费行为。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将某个商场选为调查对象,要求学生通过亲身调查的方式,统计当前该商场商品性质及特征(如环保商品占比),并向商场商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低碳经济时代到来前,该商场的基本商品信息,最后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大学生而言,亲身参与低碳经济信息的调查,跟容易加深其对低碳经济的印象,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

(二)专业教师示范策略

为了促进绿色消费观构建目的的实现,高校各专业教师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亲身示范,带动大学生实现绿色消费,有效杜绝奢侈型消费、炫耀型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绿色消费示范并不是一时之举,它要求高校教师在深入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秉承绿色消费观完成各种消费行为。例如,在校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乘坐地铁、公交等环保方式出行,运用自身行为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3]。

(三)推行绿色管理策略

除了教师之外,高校本身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参照这一。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中,高校可以通过推行绿色管理、加强绿色高校建设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为了迎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可在正确分析高校当前能耗的基础上,投入资金更新相关基础设施,将高排放、高耗能设施转化为环保设施,为大学生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例如,高校可将无纸化办公作为目标,通过逐步取消纸张使用的方式,实现环保目的。如可将各专业大学生的实验报告册转为电子模式,由各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邮箱,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将实验思路、实验流程及成果记录在电子实验报告册中,并将其发送至相应教师邮箱。此外,在管理方面,高校还应提倡绿色管理模式,分别于食堂、学生管理等方面推行绿色管理。在食堂方面,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学生提供可重复利用的环保筷子,同时强调环保筷子的规范消毒及清洗。而在学生设施配置方面,摒弃传统工具,引入环保桌椅、环保床铺等基本设施,充分体现高校的绿色管理特征。绿色高校环境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合理构建。除了高校外,其他单位或机构也应当承担宣传绿色消费观的责任,根据低碳经济要求,通过加强绿色消费宣传、引导舆论方向等模式,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营造必要的环境基础,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中不断巩固自身的绿色消费意识,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缩短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与低碳经济时代要求间的差距,可运用多种有效策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构建绿色消费观环境,促使大学生不断纠正自身的不恰当消费行为,并转用绿色消费观作出各种消费决策,提升消费的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宁.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途径[J].民营科技,,(10):240-241.

[2]仲琳琳.低碳经济时代构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必要性[J].世纪桥,2014,(2):35-36.

[3]李宁.低碳经济主导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重建[J].商场现代化,,(19):114-115.

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 篇2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能源安全及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由此低碳经济(Low-Carbon E- conomy,LCE)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将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目前尚无理论上的概括。从专家学者们关于低碳经济的论述看,低碳经济应该属于可持续发展学的范畴,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和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绿色经济。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包括生产、交换、 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低碳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要求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消耗脱钩。

二、低碳经济的国际发展战略

目前,国际上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正在转变为全球行动。在2008年的G8峰会上,八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到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排放幅度将不得不减少75%~95%,基本上接近零排放的社会。德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0%,是目前欧盟目标的2倍,并投资4000亿欧元在撒哈拉沙漠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英国在2008年10月提出要在本世纪中期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将削减80%,建成“低碳经济社会”。目前已开征能源使用税,成立碳基金,启动气体排放贸易计划。法国提出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75%~80%。日本也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0%的目标,并将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研究。挪威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平衡的目标,即碳排放和碳吸收相等,净排放为零。美国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术,在生物质能、新能源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计划。国内外许多专家指出,低碳能源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世界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三、低碳经济的国内发展动向

目前我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1994年CO2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所占比重为76%,到2004年上升为83%,目前CO2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由“高碳”向 “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中科院近日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这预示着“十二五”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起点,低碳经济将成为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低碳经济区将成为各地区竞争的新经济制高点。目前,吉林市已被国家列为低碳经济区试点城市;广东提出要将珠海申请为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上海已拟定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河南省已率先组建了低碳集团有限公司,其发展势头很好。

四、对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思考

1、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

能源结构彻底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1tce(吨标准煤)的新能源相当于1.4t普通煤,CO2减排2.56t,烟尘减排245kg,SO2减排33.6kg,NO减排5.6kg。 可见,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宁夏新能源资源赋存条件好,已经有一定的新能源产业基础。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以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为突破,以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全面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区风电总装机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建成2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并网项目,根据城市发展规模争取在5个地级市建设垃圾发电项目,煤层气发电项目根据煤矿开发及煤层气抽采实际稳步推进;新能源发电占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18%。在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比例达到60%,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50%。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煤炭清洁利用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风机设备零配件本地化率达到80%。努力将宁夏打造成21世纪中国新能源生产和示范基地。

2、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13年宁夏三次产业比为8.7∶49.3∶42.0,与全国相比,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现实没有改观,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在工业结构方面,轻、 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偏高。据有研究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因此,宁夏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优先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并促使其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宁夏建成21世纪我国的 “一地三中心”———以面向穆斯林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伊斯兰金融中心,以穆斯林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文化交流中心,我国最大的清真食品集散与认证中心。二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促进我区工业低碳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区“五优一新” 产业集群空间战略新格局的形成,将其发展成为沿黄城市带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低碳产业高地。 三是通过使用沼肥、秸秆还田等代替传统化肥,大幅减少 “高碳”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农林剩余物作为饲料、肥料、 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综合利用等方式促进我区生态农业发展,走出一条有机、高效的低碳农业发展新路子。努力将我区建成21世纪西部乃至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3、加大低碳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

低碳技术是实现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区应在努力研发低碳技术的同时,大力引进国外已有先进低碳技术。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其中包括一个加速向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转让的战略性方案。宁夏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机会,并充分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其它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并将其消化、吸收,转化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活力,推动宁夏“两型社会”建设。

4、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倡导绿色消费

交通和建筑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两个大户, 因此宁夏应将发展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作为构建绿色宁夏的两个重要领域来抓。应加快规划建设宁夏轨道交通体系,加强全区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城市公交专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路为延伸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以银川为中心的 “一小时经济圈”和五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同时有效控制城市汽车的拥有量,优化出行方式,降低各类交通工具的综合碳排放量。发展低碳建筑应该主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单元的碳排放量。

5、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发展低碳经济良好环境

200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宁夏作为一个资源型省区,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 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是我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因此,应结合宁夏实际,根据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尽快制定出台促进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细则。同时,加大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障体系。注重支持新能源产业和能耗低、效益高的现代产业发展,推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 逐步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浅析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消费理念 篇3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理念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科技创新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煤炭等高碳能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社会效益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基本特征成为我国企业和经济转型的新指标,低碳或者无碳等绿色能源逐渐被人们认可,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追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和废物排放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范围,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类开始反思对对自然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一场宗旨为“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的“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绿色消费开始逐步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谓的绿色消费理念是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倡导绿色消费的意义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环保和节能成为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消费理念对于企业生产者和产品的消费者都是一种必须接受的消费观念,因为绿色消费理念的倡导有着极大的意义。

第一,使企业经济发展转型的成为必然。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和美丽中国的提出,环境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使低碳经济和企业经济发展转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克服破换环境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功利式行为,注重能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研发,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改变而不断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人们厌弃,可持续的理念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可持续发展是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有利的持续性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符。提倡绿色消费,在引导企业绿色生产、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刺激消费者健康消费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第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物质财富极大富余,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的生存环境却在原来的经济发展中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空气、水土就连人们生活所用的农产品都受到污染,人们的生命受到危害。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能够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保护环境,能够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氛围,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诱导意义。

三、绿色消费理念的推广

绿色消费理念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但是在我国的推广却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首先,全社会的绿色消费理念还未形成,这与我国的传统的固有消费理念难以改变和人们社会社会意识浅薄有着密切联系,人们的绿色消费知识还未得到普及教育。其次,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的实施有着很难跨越的一步,一方面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与绿色食品的价格有着极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的环保立法不够完善,执法力度欠缺也有着极大关系。

绿色消费理念被全社会范围内接受,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的的现状,在绿色消费理念的倡导中,应该做到:1、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环保立法,加强执法力度,注重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宣传;2、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3、消费者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接受绿色消费知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在生活中树立环保荣辱观,从自身出发保护环境。

总之,绿色消费理念是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创建低碳经济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一族打造绿色消费新时代. 篇4

loW-caRbon geneRations build gReen consumption in neW eRa 随着歌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无疾而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我们追求舒服生活的同时,也正在增加碳排放量。我们发现地球越来越暖和,天气越来越怪异,很多动物濒临灭绝,一些岛国接近海平面⋯⋯有一天地球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了。这一切并非危言耸听。

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使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之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任务如此紧迫,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省了0.4千克煤的能耗和4升净水,同时还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我们实践“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在生活中存在着非常多的浪费现象,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为减缓环境恶化尽一份力。

家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家居设计走简约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尽量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厨房里的炉

具、吸油烟机、消毒柜和卫生间里的洗衣机、热水器都是家里的耗能大户,在“低碳”正在成为一

种时尚的今天,选择低碳环保的家居用品来替代高能耗的家居物品,将

家里的高能耗家居用品来个大变身,无疑是向环保迈出了一大步。投稿信箱 [文稿] greenchina@china.com [图片]greenchina@vip.sohu.net

绿色中国

款对账单、基金投资明细、证券公司对账单。这些纸质账单其实耗费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如账单和信封所使用的纸张,印刷过程中的墨粉、电能,邮递过程中的人工、耗能等等。因此,拒绝纸质账单,提倡电子账单同样是“低碳一族”选择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现在利用网上银行的平台,个人使用者不仅可以方便快速地查询到自己的账户信息和历史交易记录,还可以通过订制信息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获得自

己的综合对账单。采用电子账单不仅环保,还可以省去了纸质账单的邮寄费,是一种理财中简单实用而且低碳的方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低碳在我们的社会中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那些秉承绿色消费理念的

“低碳一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从上海到北京,飞行航线距离1178公里,产生的“碳足迹”是107.45公斤二氧化碳。除了自己掏钱为“碳足迹”买单外,乘客还可以用种树的形式来进行“碳中和”,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成为“零排放”,真正成为低碳使者。

减少碳排量,为自己的“碳足迹”买单,这样的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低碳、环保的身影。无需太多成本,只是一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就可以打造出低碳生活的“绿领”主张。

家住北京天通苑社区的赵英是“低碳一族”,她告诉记者,低碳生活既利人又利己,可以帮家庭或单位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在办公室的低碳方式有多用电邮、MSN,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打印纸两面用;少购买印刷品、光碟,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夏天把空调调高一度等。在交通中的低碳方式有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多爬楼梯,省电又健身;开车不要急行急停,浪费燃料等。在居家生活时的低碳的妙招有上超市尽量少买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淘米、洗菜的水浇

花;刷牙、打沐浴液的时候把水龙头关上;电视不看了要切断电源,亮着一盏小指示灯也费电;每次洗衣都尽量把洗衣机塞满,不空转;进出家门时随手关灯,及时关电脑等。

赵英还告诉记者,只要多留心,处处可以践行低碳生活。即使在家庭理财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低碳概念。网上银行让我们的金融理财生活越来越便捷,其实在使用网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减少了大量对资源的耗费,这些点滴汇聚起来,数据还颇为惊人。

随即她向记者讲述了某媒体的报道:近期民生银行就对其企业网银进行了统计和测算。民生银行介绍说,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可办理绝大多数柜面业务,像民生银行的企业网上对账业务,目前网上对账客户数超过了5万户。如果按照每位客户每月节省1公斤纸计算,那么5万客户全年可节省600吨纸,每年可使600立方树木免遭砍伐,可减少340吨碳排放;若这些客户利用

企业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汇款,以每位客户每周减少往返银行一次、平均每次10公里路程计算,累计全年可减少碳排放近5000吨。因此,尽可能多地使用网上银行业务,也是打造低碳金融“绿领”的一大重要内容。

网友淘淘介绍,她们低碳一族还成立了网购大联盟,小到一块香皂,大到家具装饰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购买,不仅节省了精力,而且环保低碳。记者在网络上浏览一下,发现为帮助消费者节省更多精力,降低购物流程中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不少家居卖场和建材品牌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购物平台。消费者登录这些网络平台,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下单、交订金等一系列操作。有网友坦言,家居网购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消费形式,他去年刚刚完成新房装

修,所有的装修材料几乎全部是通过网络渠道买到的。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篇5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B、脱硫石膏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13、1988年()建立,开始了负责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评估。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B、世界气象组织(WMO)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4、()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A、节肥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节水农 15、2007年,我国由()部门牵头联合13个部门制定了《应对气侯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A、国家科技部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国家发改委

D、国家气象局

16、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7、()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之结果,又CO2为人类活动最常产生之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该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当量

C、一氧化碳

D、温室气体当量

18、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19、在世界文明史上首先获得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水力 20、2007年发布了《中国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新能源的战略定位:()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15%左右。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21、节水农业包括()。

A、节水灌溉农业

B、旱地农业

C、蓄水灌溉农业

D、湿地农业

22、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

A、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

B、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

C、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

D、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

23、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4、政府需要的绿色管理是以科学、明确、合理的绿色管理标准为依据,具体方面如()。

A、制定绿色产品标准,目前国际组织关于绿色标准已经有部分成型的认证体系

B、政府内部实施绿色政绩考评机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绿色政绩考核内容和标准

C、将”绿色”统计核算体系的内容和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D、强制绿色投资,要求投资的一定比例用于绿色管理

25、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主要目的有()。

A、提高本国竞争力,维护经济霸权,削弱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B、增加本国碳税收

C、通过征收碳关税,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

D、建立世界公平碳排放环境

2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通过提供()等要素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CDM项目。

A、资金 B、人力

C、技术

D、资源

27、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A、法律规范

B、行政命令

C、规划引导

D、市场途径 28、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布了《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和《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新的可再生能源视为绿色技术产业的增长新动力之一

B、计划到2030年,将新再生能源普及率由2007年的2.1%提高到11%;将新再生能源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2007年的0.7%提高到15%

C、新再生能源产值由2007年的5亿美元提高到1300亿美元,使韩国跻身世界能源强国之列

D、2010年4月,韩国政府正式实施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在2020年以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BAU)”的30%

29、要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需要在()等方面付诸行动。

A、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推动提高能效水平

C、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D、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30、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A、具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重点领域

D、政策措施

31、绿色能源的”绿色”含义在于()。

A、开发绿色光合作用能源

B、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C、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

D、积极开发利用核能

32、低碳经济是要求尽可能地(),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增加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B、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33、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清单范围的是:()。

A、水泥和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B、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C、半导体生产过程氢氟烃、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

D、燃煤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4、中国在如何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低碳方面也做了()等方面的工作和努力。

A、2010年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提出,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就是抓实节能减排,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

B、”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实现2020年能源结构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C、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等在内的50条节能减排措施

D、大力开发核电,形成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

35、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核电

B、发展可再生能源

C、石油代替煤炭

D、天然气代替煤炭

36、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

B、国际公平原则

C、人际公平原则

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37、《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以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A、英国

B、美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38、对于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条件,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电的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经济上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

B、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较广,风电开发资源有保障

C、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就地开发利用

D、核电是目前重要的替代能源

39、“绿色经济”的理念早在1989年于皮尔斯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被提出,其政策实践例如()等,已在部分国家取得成功先例。

A、”绿色GDP”核算

B、循环经济

C、绿色政府

D、生态产业 40、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70%来自于()等部门。

A、能源

B、工业

C、交通

D、住宅与建筑

41、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正确

不正确

42、低碳经济希望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43、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正确

不正确

44、中国无法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去寻求低碳技术和资金。正确

不正确

45、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

正确

不正确

46、发达国家历史欠帐多,现在排得也多,应该有更大的责任率先减排

正确

不正确

47、工业文明的发端与发展,及其物质财富爆炸式增长等均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因此必然受制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正确

不正确

48、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国际竞争力。

正确

不正确

49、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除了具有传统远期合约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对市场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特殊专业的要求。

正确

不正确

50、氧化亚氮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

正确

不正确 51、1987年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主要分为”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等三部分,并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正确

不正确

52、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处于从理念倡导、局部试验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起步阶段。

正确

不正确

53、作为一个低碳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离低碳城市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正确

不正确

54、石灰生产行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

正确

不正确

55、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低碳交通是必然趋势。

正确

不正确

56、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承担本国经济发展的责任,两者是互相矛盾而不可调和的。

正确

不正确

57、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

正确

不正确

58、IPCC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也表明,”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已经获得提升。

正确

不正确

59、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正确

不正确

60、GDP增长速度和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属于我国”十一五”规划所列出的约束性指标。

正确

不正确 61、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千瓦,而国内市场需求仅为4万千瓦左右,占总产量的2%,市场规模很小。以另一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为例,其市场需求也正在明显减少,同时由于竞争激烈,风机整机的造价已经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到了3000元/千瓦,行业利润十分微薄。

(1)、我国低碳能源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形成健康而可持续性的发展态势。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能发电设备产业在我国获得快速地发展。

B、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该领域技术的成本。

C、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还难以承担领导中国占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的责任。

62、《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同时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

(1)、《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签订《京都议定书》是被强制而非自愿。

B、中国虽然暂不需承担减排义务,但是却积极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努力。

C、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63、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大约是116×1023kW,一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11892×1013千亿t,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倍。地球上的风能资源高达每年53万亿千万?时,而世界电力需求预计到2020年会上升至每年25.578万亿千万?时。因此,只要利用地球上50

(1)、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潜力丰富,因此完全在短期内实现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型,同时满足人类发展需要。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推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B、虽然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蕴藏量丰富,但是要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建设。

64、“巴厘岛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并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时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在”巴厘岛路线

(1)、”巴厘岛路线图”将美国也纳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范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巴厘岛路线图难以对发达国家产生制约。

B、巴厘岛路线图是对之前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化。

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 篇6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低碳经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构建论文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消费,山东省,消费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共识。低碳经济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低碳化,其中低碳消费是重要的环节。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最终目标。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生产的方向,也能保持低碳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只靠技术是不够的,低碳消费也是必要的。

山东省能源资源丰富,也是能源消耗大省,高碳结构明显。据统计,2014年山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约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8.3%。同时山东省的市场消费平稳增长,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调查,2016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07.1亿元,增长9.8%。居民收入平稳增加, 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918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6%,人们的购买力增强。山东省要发展低碳经济,决不能忽视平稳增长的消费市场,它是我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低碳消费的背景和内涵

1、低碳消费的背景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初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低碳经济模式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观念也日趋受到关注。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生活排放的CO2越来越多。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家庭年碳排放量达到平均2.7吨/ 人,其中仅日常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就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21%。在2010年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明确提出:“我国要努力建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强调发展低碳经济要“两条腿走路”,强调了低碳消费的重要性。

2、低碳消费的内涵

目前,对低碳消费的界定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陈晓春等学者认为,低碳消费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结合起来,秉着对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实施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行为。李国强则认为,低碳消费的重点应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高碳产品转向绿色环保型产品,并且消费者的偏好也应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型产品转移。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低碳消费指人们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时,尽最大努力降低能耗、减少浪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文明、健康、科学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二、构建低碳消费方式迫在眉睫

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而低碳经济发展也必须依托低碳消费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山东省高碳消费现象大量存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攀比消费”、“面子消费”仍然存在

我国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低碳消费观念淡泊,消费追求排场,穿名牌、开高档车、住豪宅现象比比皆是。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104人进行了调查,84.2% 的人确认,身边年轻人的“面子消费”现象普遍。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面子消费现象层出不穷。 虽然低碳经济发展对传统消费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大多数人虚荣心在作怪,仍旧避免不了攀比消费、面子消费的现象。

2、一次性便利消费随处可见

如今,一次性用品已经随处可见。餐馆里的一次性餐具、筷子、水杯;商场里的塑料袋;酒店里的一次性牙膏、牙刷、梳子等都非常普遍。一次性用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方便、快捷等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污染却日益严重。 根据财政部的消息,我国每年平均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用于国内消耗和出口。而数据显示,一棵成年树只能造出11 250双一次性筷子,500亿双就需要消耗两百万棵, 占我国全年树木消耗量的10% 以上。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必然会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次性便利消费违背了低碳消费的理念,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餐桌浪费严重

如今,餐馆用餐越来越普遍。而中国人的用餐观念就是宁剩勿缺,尤其是在请人吃饭时,饭菜有所剩余才会感觉有面子、隆重,不然就会感觉招待不周,而剩余的饭菜很少有人会打包。政务宴请、商务宴请、举办婚庆等场合餐桌浪费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2013年,山东省政协委员意识到餐桌浪费的严重性,支招治理餐桌浪费。孙建国建议:“舌尖上的浪费”之风要想刹住,首先要管好公款消费。虽然近几年“光盘行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真正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这些高碳消费现象造成资源能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阻碍了低碳消费方式在我省的推广。

三、构建山东省低碳消费方式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们要树立低碳消费观念。为此,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入手, 探索构建低碳消费方式的对策。

1、政府引导低碳消费,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

山东省要实现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需先从政府抓起。首先,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应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因此,政府部门应从自身做起,带头优先购买低碳产品,出行选择节能交通工具,制定实施政府机构耗能定额标准,制定实施内部节能管理细则等。其次,山东省政府部门应广泛宣传低碳理念,进行消费引导,培养公众的低碳消费意识。可举行公众研讨会,鼓励公众对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还可通过网络、电视、微博、广播等多种形式普及低碳消费知识,使广大消费者参与到低碳消费中来,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低碳消费氛围。最后,山东省政府部门可以把低碳消费上升到法律高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碳消费方式的快速实现。比如,对使用太阳能、以及购买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品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

2、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低碳消费

推行低碳消费,社会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全省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应该广泛的开展宣传活动,推进低碳意识。比如,消费者协会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或者街头宣传、举办展览等形式普及低碳消费知识,使消费者接受低碳消费理念,从而在消费过程中真正实现低碳消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民间社会组织也要为环保、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目前,山东省主要有山东空气观察团(微博体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临澜环保公社、点点环保等民间环保组织,其数量不多,政府应该对这些民间环保组织给予补贴等便利条件,加大对环保活动的宣传和支持力度。

3、企业应加大低碳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低碳创新能力

企业对低碳消费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企业是产品的提供者,低碳生产可以有效率的引导低碳消费。但是,企业要想提供高质量、低碳的产品或服务,就必须加大其产品研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努力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目前,山东省市场上低碳产品有限,而且价格都偏高,极大地阻碍了低碳消费的发展,低碳消费是以低碳产品的问世为基础的,所以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可供市民选择的价格合适的低碳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低碳产品的消费。

4、公众应树立低碳消费观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消费者是低碳消费的主体,发挥着关键作用。山东省尤其是济南和青烟威沿海城市,有着强劲的消费动力,但消费过程缺乏合理引导,形成了不良习惯,带来了污染和浪费。倡导低碳消费,是每个消费者的责任与义务。首先,消费者要改变不良习惯,减少每个人的碳足迹。在日常生活中,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餐桌浪费;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等。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其次,选择低碳产品,尽可能的减少碳排放量。购买产品时先对产品做一番了解,尽可能选择购买碳排放量最少的。以家居产品为例,应以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作为原则,减少空调、暖气、电灯的使用次数, 节约用水等。最后,增加废物利用率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比如,将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做不同处理;将喝过的茶叶晒干做枕芯,舒适还减少浪费等。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EB/OL].2009.

[2]郑玉香,郭林.我国推进低碳消费的障碍与实现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4(11):62~64.

[3]冯登艳.构建低碳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J].消费经济,2012(4):88~91.

[4]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2):71~74.

[5]田晖.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低碳消费探析[J].林业经济,2013(6):103~117.

[6]黄冲.84.2%的人确认身边年轻人“面子消费”普遍[N].中国青年报,2011-11-12

[7]齐鲁网.餐桌浪费聚焦一次性筷子,专家建议考虑回收利用[EB/OL],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3/0424/1513189.shtml,2013-4-24

[8]朱彩玲,张雯雯.山东政协委员支招治理餐桌浪费:从一把手限吃喝[N].山东商报,2013-1-25.

[9]刘敏.低碳经济下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10):60~63.

上一篇:拾金不昧的感谢信500字下一篇:做安好的自己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