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辅导

2024-08-19

大学生就业辅导(共12篇)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1

0 前言

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选择, 也是大学生成熟和成长的转折点。大学生有着明确的理想与追求, 但就业不仅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生际遇, 也是重大挑战。因此, 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极易走入心理误区, 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能够避免大学生走入就业心理误区, 帮助大学生正确和合理就业, 发挥自身的潜力, 实现自我价值。

1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从主观方面来看, 面对当前国内就业压力, 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 加之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成熟, 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的结果, 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急需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帮助破除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紧张焦虑、空想幻想、自卑怯懦等[1]。紧张焦虑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即将毕业, 面临择业和就业问题, 心中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发挥, 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达成, 就业单位是否令人满意, 自身能力是否能够应对企业中的竞争等等。尤其是平时成绩一般, 缺乏特长,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 紧张和焦虑感更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之前, 这种紧张和焦虑极易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控制, 在应聘工作时无所适从, 甚至事与愿违;空想幻想的大学生害怕挫折, 面对就业竞争采取逃避的心态。甚至部分大学生幻想用人单位会主动上门, 自我陶醉, 脱离现实, 不思进取。这样心里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自卑和怯懦的大学生一般性格内向, 自信心不足, 自尊心较为敏感。这类心态的大学生面对应聘表现的十分紧张、语无伦次、难以正常发挥, 极易遭受失败和挫折。这类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自信心更低、自尊受损, 最后引发精神麻木、心灵扭曲、孤僻、丧失生活信心等负面情绪。

从客观方面来看, 国内高校教育模式缺乏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系统, 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室缺乏、就业心理辅导人员不够专业以及就业心理辅导专业内容缺乏[2]。首先, 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够重视, 因而并未设置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室, 甚至许多高校连大学生心理咨询室都没有建立, 根本无法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其次, 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国内大部分建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机构的高校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许多辅导员兼职大学生思政工作和心理辅导, 这些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平, 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效果也较差;最后, 大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辅导专业内容, 无专用教材做依据, 内容具有随意性。因此, 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十分有必要。

2 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

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目标。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对个人素质、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各种职业的性质、需求, 做出正确的择业判断[3];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个人条件, 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创造自我价值, 奉献社会;锻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自荐能力, 能够使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应对自如;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担当责任等良好心态。

其次, 科学合理安排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内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观念、职业长远意识、关心社会就业信息、择业价值观等。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观念, 能够是大学生在观念上适应国内就业现状, 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观念, 才能够面对就业压力从容不迫。大学生择业时自主的也是双向的, 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中具备良好择业观念的大学生能够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4];培养大学生职业长远意识是培养大学生自主缓解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一些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大学生, 缺乏远见, 一味追究职业价值, 频繁更换工作, 忽视了情感和理想, 难以在自己的职位上取得较大的作为。只有具备长远职业意识的大学生才能够适应自己的职业, 取得长远的发展;培养大学生关心社会就业信息对大学生选择要从事的职业、顺利就业以及选择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择业价值观, 能够减少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面对当前多元化价值时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但是负面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大学生走入生活和就业的误区, 只有踏踏实实工作, 将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相互结合, 不局限于个人利益发展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5]。

最后, 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辅导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开设相关就业心理课程或举办知识讲座, 向大学生普及就业心理健康知识, 改善高校大学生现有的就业心理状态, 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能力。积极建设高校就业心理辅导机构, 为存在就业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 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提供心理帮助。当然, 逐步实现一对一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目标, 目前需要循序渐进的实现, 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3 结束语

就业是大学生的重要人生转折点, 但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为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压力, 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生活。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心理辅导, 能够疏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避免走入心理误区, 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将会成为高校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摘要:目前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 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则是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对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 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开展方法, 能够为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李俊峰, 孔爱峰.就业难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27) :71-72.

[2]孔爱峰.职业心理辅导不可或缺[N].中国教育报, 2008-06-26.

[3]邓丹丹, 起玉彬.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8) :16-17.

[4]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5]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2

关键词:中专生就业思考实践

摘要:“老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拿中专文凭,我们能找到工作吗?”“人家大学生都难找工作,我们中专生更不用说了。”“出去不能做会计,我们还有必要学习财会专业吗?”从前几届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学生出去后从事本专业的极少,大部分都改行,有的做柜台营业员,有的做工人,有的干脆赋闲在家。中专职业教育的优势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专生求职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我们就中专学生就业辅导时遇到的种种状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不懈的探索。

中专生应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和本人学历、所学专业、爱好、特长等自身综合条件,积极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合理定位,以获取求职的成功。面对众多学生的困惑,我也在深思。念中专真的就没前途吗?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关键还是要看个人所掌握的东西到底有多少以及求职心态。中专毕业生应当需要熟悉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一、中专职业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以下优势。

(1)注重实用技术。中专教育面向市场,有很明确的市场定向,从招生开始,就已考虑了今后的就业市场情况,有针对性的招生,这就为同学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选择好了一个生存空间。

(2)毕业可拿“双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标准,不少工种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毕业时就实行两种证书制度,即考核合格后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可以领取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财会中专生毕业后可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了此证就可以专门从事会计工作。

(3)毕业也可高考。技工学校、中专学校、中师、职业中学的毕业生毕业既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可通过自考方式取得大学文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能力;财会专业知识更精深者,还可去考助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那时前途更是无可估量。

(4)中专毕业生是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而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5)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识日趋成熟,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高学历或盲目追求低工资,而是根据企业不同层次的岗位选择不同层次的人才。

二、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

二十一世纪企业最需要的会计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认真细致工作作风以及优秀道德品质的人。

财会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十分严格,另外,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这里,适应能力包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动性,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等。财会专业是个比较琐碎的工作,每天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都可能造成几十倍的损失,所以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是财会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是绝对不适合从事财会行业的。财会人员对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为财会工作每天要接触大量现金,如果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就很容易落入金钱的陷阱,给自己和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财会中专生具备了以上几点,那即便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也照样可以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三、财会中专生求职存在的误区

(1)有的财会中专生对自己的知识和学历层次认识不清,不愿意到企业、到基层去工作。

(2)误认为中专学校现在还像过去一样包找工作、包分配,没有危机感和危机意识。应该明白,现在的分配方式是双向选择,最后能否就业要取决于你自已和用人单位,学校不可能负责到底。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中专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轻视体力劳动及对高薪的追求使就业渠道变窄。有很多同学不愿意到基层尤其是不愿意到流水线上去工作,嫌工作太累,工资低;但事实上高薪、舒适而又稳定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想舒舒服服赚大钱,是不可能的。

(5)害怕面对,只希望通过父母、亲戚的社会关系为自己找一份稳稳当当的工作,一旦事与愿违,便灰心、气馁,继而抱怨找工作难。部分学生情愿呆在家里等待“好运气”,也不愿接受学校介绍推荐的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岗位。

四、财会中专生求职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专毕业生求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应根据社会及市场需求和本人学历、所学专业、爱好、特长等自身综合条件,合理定位,以获取求职的成功。。因此,财会中专生在求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素质决定了你适合做什么。一个人到底适合做什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你的脾气秉性,性格特点,你是开朗大方还是沉稳老练,甚至包括你的身高、胖瘦、视力等等身体条件,这些方面的素质决定了你最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例如:开朗大方的适合搞公关、老练沉稳的适合做管理、而周到细致的适合做文秘等等。

(2)你的爱好决定了你愿意做什么。个人爱好的重要在于你对工作的兴趣,它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但兴趣是可以转移的,社会上也没有那么大家都喜欢的工作可供选择,因此,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把个人爱好作为首选目标。同时还要考虑你适合做什么,比如,你很喜欢打篮球,但你的个子却很矮,那么不论你多么喜欢,都不能选择它。

(3)你的学识和能力决定了你可以做什么。你知道了你适合做什么,这时你就应衡量一下你能否胜任这个工作,比如,你适合做研究工作,但是你的专业知识却学得不好,那么你就不能选择做研究工作。

(4)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你能够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不论你愿意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最终都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没有需求,一切都是空谈。

(5)不能把求职的目标锁定在某几个著名单位。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中职生求职往往热衷于摩托罗拉、诺基亚、飞利浦、杜邦、松下等著名中国公司,有的还规定自己只能进西方国家的中外合资、独资企业,这就将自己求职的目标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其实,进著名的单位、西方国家的企业诚然名气响、待遇高,但也不是每个人进去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5)面对严峻的形势,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即,先在社会上立住脚,然后再进行选择,不能过于坚持专业对口。虽然中专生求职就业专业对口,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就业的愿望很难实现。比如毕业生顾某开始他坚持要专业对口,想当会计,求职时处处碰壁。后来,他只好放弃专业对口的求职打算,应聘一家药业公司的销售代表,结果被公司录用。他善于公关,工作不久就将自己公司的几种新药,打进了好几个城市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得到公司的赞赏。

总的来说,财会中专毕业生求职就业天地宽广,应从社会、市场需求和个人条件实际出发,放宽求职的职业范围,确定择业方向,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从低期望值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时你就会觉得其实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能力也会有一个适合自身发展、创造和施展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彭芸,,财会中专生就业浅谈,7月15日,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再根据其本身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职业素质。传统的就业指导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所进行的求职技巧、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形势、政策、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就业模式与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大学生对自我发展的重视,职业生涯辅导逐渐引起高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但无论是对这一命题的理性认知,还是实践探索,当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思考与研究,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加强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现状

我国80后大学生习惯于在教师、家长的安排下学习,兼之高中阶段缺少职业辅导的内容,许多高中生不了解行业与职业分类、不同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没有对自己的需要、能力、特长、价值、就业机会等做出比较充分的考虑,以致在高考专业选择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迷茫、浮躁、困惑、无聊,感觉学的知识无用;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不少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够科学,出现了自我评价与职业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想当然、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等问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遍地开花,缺乏职业方向性,注重量的积累却忽视了质的提高,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择业时乱投简历的现象比比皆是,求职成本很高,成功率却不高;学校、社会为其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但由于毕业生对自己、对社会缺乏了解,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而已签协议的部分学生,也不甘心本职工作,有的学生就业后又频繁跳槽。

二、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职业生涯教育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学生个人的最优化发展至关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未来20年,我国劳动力总供给量都在逐年增高,就业形势必更加严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着新的就业形势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工作不再是个人寻求糊口和温饱的手段,更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指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就业技能,即成为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职业生涯教育正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学生成才问题,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职业生涯辅导是高校提高办学能力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除了要在教学研究上有突出成果,在学科上有领军地位外,更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出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能满足其自身需要的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

大力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符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探讨职业生涯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应先从低年级大学生体验式教育抓起。

三、高校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要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践行科学发展观,高校应以社会活动为载体,突出实践特色。

1.推进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要求高校从2008年开始逐渐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但据笔者所知,对于职业指导,许多本科院校目前还是作为公选课、大班上课居多。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性质以实践体验式教学为主,上大班课很难收到预期效果。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地方行业和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论证分析,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成才需求相结合,实施职业规划课程建设工程,优化课程结构布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专业划分出不同的职业群,并对学生分别作出建设规划。从低年级开始实施试点带动,根据各专业不同职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面,明确不同职业类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能力结构和技能特色,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清晰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笔者调查发现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生普遍认为,上课前的迷茫、困惑,通过老师课堂互动和不断引导,自己对未来的职业方向越来越清晰,并且学会了如何真正了解自我,如何详细估量自身内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优势与限制,如何作决策和制定计划,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等,并开始分层次地向着目标努力。笔者认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让大学生早一些深入了解自我和社会,明确方向,有利于打好有准备的就业之战。

2.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立品牌

(1)新生以适应为主题开展“启航”系列活动。

“我的学校”——邀请学校各级领导老师通过系列讲座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校院系发展历程、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培养和优质学习资源,让学生尽快了解、热爱并融入学校。

“我的领域”——邀请具有海内外学习经历的资深人士、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各行各业的学生家长、合作单位、专业优秀教师、优秀校友、优秀学生代表等通过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沿,树立专业意识,学会专业学习方法,树立奋斗目标,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使专业认知与学业规划相结合。

“我的未来”——通过就业形势宣讲,自我生涯设计、大学生讲堂等各项活动,指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未来方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总之,所通过系列讲座和各种活动,让新生明白“读大学就是读职业”,在大学四年中,应紧紧围绕自身职业发展要求这一主线进行规划,以便使学生有目的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职业素质。

(2)低年级学生以确定职业方向为目的的提升系列活动。通过每年一次的大学生生涯设计活动,从学习教育与思想发动、环境评估和自我认知、制定规划与交流点评、规划实施与反馈调整等环节上,对大学生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职业观和成才观的教育,促使他们自身正确定位,明确目标,发奋学习,努力上进,切实克服价值迷茫、目标缺失、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便于学校根据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创建多元成才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和交流,引导学生科学定位。

通过每年一次的“‘第一印象求职简历制作自我比赛”,让学生将自我目前状况与毕业应聘时的理想状态相比较,寻找奋斗目标,逐渐掌握求职简历制作方法,为自己量身定制高质量求职简历,逐渐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推销自己。写简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接受新挑战、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从入学就开始写简历可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励学生自我奋斗,频频萌发新挑战的强烈欲望,其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通过每年春季毕业生在外实习、找工作零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返校后精选一批优秀毕业生团队为低年级学生传经送宝,认识社会,激发低年级学生提高自己就业能力的斗志。

通过以上活动,将就业压力转变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及锻炼自我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学校的优质资源转变为自己主动、自觉培养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外因条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提高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3)创新学生干部体制,为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保障。为了使职业生涯辅导富有成效,也为了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在新生组建班委时就设立“就业委员”一职,并明确具体岗位职责,院系学生会、校学生会均设立就业部,分别组织和指导班级、院系开展活动,校学生会就业部接受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四级联动,便于就业指导工作贴近学生实际,就业政策信息畅通、到位,也使生涯辅导更有针对性。通过职业规划品牌活动,让就业的意识贯穿于班级活动的每个角落,促使各年级学生都产生就业危机感,从而在大学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委员、就业部长既是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的岗位,也是让他们提前了解就业、参与就业服务,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锻炼素质的舞台。

(4)以求职体验为抓手,改变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体验是改变低年级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剂良药。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逐年重视,就业招聘会已由售票到免费开放,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场次逐年增多,这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求职体验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低年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淡薄、缺乏自信、没有资本、对参加人才招聘会盲目等多种原因,很少自愿参加。高校应因势利导,让他们以旁观者、参观者、应聘者的身份进行求职体验,只有亲身求职体验,学生才真正知道自己从现在起该为毕业时应聘准备些什么。笔者认为如果有老师指导或学生组成团队,学生以应聘者的身份参加招聘会收获会更大。教师可利用上职业规划课的机会,鼓励、引导低年级学生以应聘者的身份参加人才招聘会,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投递求职简历、如何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和个性化自我介绍如何进行,面试前的准备,初试、复试时我们应该询问什么,书面总结应聘过程心得体会,寻找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今后的打算,在课堂上挑选有思想、有激情的成功应聘者与大家分享求职感悟,然后每位学生写出书面感受,使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转变,意识到锻炼求职能力、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重要性,敢于尽早正视社会现实,直面就业,挑战自我,主动出击,转变非理性观念。

(5)精心打造专业兴趣团队,努力构筑“三链”促进“两链”。学生社团是自我修炼的最佳舞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通过不断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视野,逐渐认识自己,形成不轻信、不跟风的思维方式,逐渐寻找到自己一生兴趣所在,对自己未来人生道路做出选择。只有这样,在今后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才不会被沮丧击败,而是全身心地去享受整个过程。

高校在校团委下均设有许多普通社团,校级社团由于师生彼此之间认同感较低,组织较松散,活动有效性易弱化,但它可以作为全校学生探索各种兴趣的平台。随着大学生职业意识唤醒,笔者认为每个院系都应精心打造以大学生成才兴趣为纽带的专业社团,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应用能力,形成专业人才资源库。专业社团师生配合较默契,不仅使专业实践活动更富有成效,而且使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增强了沟通与交流,对处于分化期的高年级学生,能够基于专业兴趣继续留在社团,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有效的专业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形成学生链;毕业的学生可作为专业人才资源库的顾问,继续支援社团建设,社团成员组成团队到校友、行业名人所在单位参观、实习、进行深度的职业人物访谈等活动,不仅能够使低年级学生更有效地了解社会和职业,而且易形成校友链、行业链。“三链”(学生链、校友链和行业链)的形成有利于带动毕业生就业和结对自主创业,久而久之易形成“就业链”和“创业链”。如:我校的两届法协会会长,06届、07届法学专业毕业生李勇和刘宇利同学结对自主创业成功,带动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年年底至今分别被大河报、河南卫视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加之在校生对他们进行职业人物访谈的信息在校报上刊登之后,引起了校内外学生的强烈反响。现在我校的两届传媒协会会长,正在为毕业后创业做准备。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篇4

一、辅导员要准确定位自己, 明确自己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

1、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资源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 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和学生联系最密切、关系最亲近的良师益友, 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对毕业生的情况最熟悉, 与其接触最密切, 对其影响最直接, 是毕业生就业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承担上传下达, 落实就业政策, 沟通就业情况, 解决就业难题的重任, 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力军。

2、辅导员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指导师和服务者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贯彻就业方针和实现就业任务的重要角色, 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辅导员通过与学生长期接触, 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喜好, 清楚学生的专业能力, 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 是就业工作中最理想的一线指导师。辅导员要甘为学生服务, 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就业进展、疏导心理困惑、解决各种难题等等, 努力成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全程化”的重要服务者。

二、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协调好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工作可以说是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系到毕业生能否成功踏入社会, 也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是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和体现, 也是提升学校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窗口。因此, 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以及它在全校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要紧跟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 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

就业工作是与教学教务过程紧密结合的, 它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 也是牵扯辅导员精力最多的工作。因此, 辅导员要有先潜意识, 早做打算, 与领导沟通好, 与其他辅导员协调好, 做到分工合理, 各负其责, 互相帮助, 团结协作, 确保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就业工作。同时, 在不同的阶段, 要根据就业工作与其他学生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 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有的放矢, 保证就业工作的持续性和工作效果。

三、辅导员要把就业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要求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 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积压到大四一年来做, 而应该要从学生刚入大学开始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科学规划, 系统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就业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

1、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对于大一的新生, 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增强就业意识。一是通过入学教育活动, 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改变高中阶段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让学生明确上大学与就业之间的必然联系, 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 根据自身特点, 树立人生发展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二是通过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 辅导员要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意识, 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认识到大学生涯规划对顺利实现就业的必要性。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 实现对学生的初步就业教育和就业意识的培养。

2、夯实学生的就业基础

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 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提高学生实用技能和求职技能,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辅学员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各种机会,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设计的辅导, 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并督促学生认真做好评估, 适时调整自己的规划设计, 科学发展。另外, 在大三下学期, 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的机会, 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工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 每一项程序、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 以及就业中常见的问题。要通过课堂互动、模拟面试、布置撰写求职简历作业等形式, 让学生提前体验就业实践, 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毕业生, 做好角色的转变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3、实现学生的就业目标

对于已经进入大四的学生, 主要是指导学生完善好自己的求职简历、正确应对面试和选择用人单位, 保证学生就业安全, 以及帮助学生完成签约, 最终实现就业目标。

辅导员要在就业招聘活动正式开始前, 指导学生完善好自己的求职简历。要让学生在简历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征服面试官。在这个环节, 要求辅导员一定要对学生的求职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特点对简历进行分类指导。

在学生参加面试前, 辅导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 以及用人单位和所应聘岗位的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帮助学生做好面试准备。

虽然在讲授就业指导课的过程中, 辅导员已经把签约的程序向学生做了详细讲解, 但在实际签约的时候, 很多学生还是不清楚怎么签约, 或者是签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解释清楚, 及时处理一些疑难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签约, 实现就业。

4、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和跟踪调查

有些辅导员认为毕业生离校后, 这一届学生的就业工作也就结束了, 其实不然。就业工作的范畴不仅仅只涉及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 毕业生离校后, 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做, 这也是需要辅导员重视的。因此, 辅导员还应该延续一贯的优良作风, 继续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毕业生解决和处理好相关事务。

为了及时了解已就业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就业状态、现实表现和发展前景等情况, 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就业发展状况开展跟踪调查, 通过开展跟踪调查, 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学校发展的关注, 激发毕业生热爱母校、为母校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的热情;有利于拓展就业市场, 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四、辅导员要勤于思考, 主动提升业务水平

1、要勤于思考, 拓宽工作思路

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系统性的工作, 想要做好它, 取得好的成绩, 辅导员就需要在工作中勤思考, 多琢磨, 不断拓宽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模式。

高校的就业工作都是相通的, 要经常向兄弟院校和院系学习, 取长补短。要沉下心来, 多思考一下自己所在学院的就业工作现状, 与其他兄弟院系的工作做一下比较分析, 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路, 工作局面自然就会打开。

就业工作做的好的院系肯定有其独到之处, 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要汲取精华, 取而用之。辅导员要对一些院系良好的工作机制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 适时地应用到自己的学院, 要克服困难, 敢于尝试, 敢于创新工作模式, 要相信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 好经验。这样, 就业工作才会有所突破, 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2、要主动提升业务水平, 向着职业化、专业化得方向发展

辅导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 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就业工作的效果。因此, 辅导员要主动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去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指导技能, 积极参加就业方面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努力成为一名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者, 以适应新时代对辅导员的要求。

要审时度势, 及时掌握新的就业政策, 并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位毕业生。要主动学习就业知识, 提升就业指导技能。辅导员要增强主动性, 通过看书或者向老辅导员请教的方式尽快了解就业工作包含的基本内容。还要经常与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交流, 学习一些好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多参加与就业有关的培训、工作论坛、工作交流会, 提升自己的就业指导技能, 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要注意收集就业指导案例, 从中总结就业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做个有心人, 经常性与其他学院负责就业的辅导员交流工作, 多积累和收集自己或者其他辅导员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加以总结分析, 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从而得以提升自身的就业指导技能, 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注重对就业工作的研究, 成为一名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注重对就业工作的研究, 要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敢于探索, 发挥团队优势, 思索做好就业工作的有效措施, 形成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同时, 要积极参加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 考取国家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使自己成为新时期职业化的大学生指导专家。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辅导员的一项神圣使命, 也是促进大学生圆满完成高等教育, 顺利走向社会的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实施者, 要时刻保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早介入、顾大局、勤思考、重实效的工作理念,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指导水平,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嫱、张宇:试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 2009 (18) .

[2]周利亮、胡承波:做好高校就业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6) .

[3]陈双梅、罗伟: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9) .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5

一般来说,当社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这个数值上升到15%—50%时,社会就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而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时,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15%,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当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意味着社会中有更多的人员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随着每年毕业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挑动人们敏感神经的社会问题.深究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脱节问题,也有大学生的本身能力问题,更与近几年低迷的国际经济现状有关.然而,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还是要解决.于是许多大学开始在学校中就对学生们进行就业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社会工作介入,那么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呢?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 就业辅导 管理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之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失衡,高职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在当前高职学生的教育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专业设置上结构不合理,使得高职学生的教育与最终的就业情况出现不能对接的情况,引发就业矛盾突出,学生就业难的诸多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对高职学生进行与就业相关的教育,创新管理高职学生的办法。

一、高职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独立自我,追求多元化

当前社会发展多元化,学生接受的外来思想也较为丰富,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独立,自我意识较强,但相对的学生也呈现出较多的问题:部分学生意志力较为薄弱,素质较低,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低,法制纪律观念淡薄,崇拜个人主义,有些学生不会与他人相处,重视个人利益,缺乏独自处理事务的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在于用工单位签约过程中,单方面毁约,“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实干精神,只知享受;有些学生则由于出身等原因,性格和情感等方面都有欠缺。

(二)学生自我认识欠缺,没有学习动力

高职院校中学生一般基础较差,对高职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普遍认为读高职没有前途,厌恶学习,自我约束差,没有学习动力,另外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存在欠缺,没有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个人期望过高,没有准确的定位,因此在择业与就业的选择上徘徊不定,希望获取更高的利益,却忽视了个人的能力。

(三)没有树立全局意识,目光浅薄

就业属于全局问题,但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利益,无法从全局上进行把控,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好斗勇争强,冲动坏事;参加就业时则又只争当下,不愿多费心力,尽心奋斗,做事推三阻四,好偷懒。

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层面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有准备的定位,并在择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将自身的兴趣、特长与工作相互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一工作迫在眉睫。

二、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

(一)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相互渗透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教育部全面贯彻,高职院校也为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并从中渗透相关政治思想教育,转变当前高职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培养正确、全面的就业观,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无私奉献精神。

(二)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相互渗透的相关措施

1.就相关教学内容,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教育。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急功近利的思想状况,在《就业政策和职场认知》的教学中,以政策教育为导向,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就业政策、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避免择业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将自身的需求、个人才能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第二,进行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要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把思想、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不回避,也不能只讲大道理,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存在的“就业腐败”“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多从其成因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比较,得出客观的结论。第三,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是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主动关注社会需求,了解职业发展动态,明确个人求职目标和努力方向,并制订行动方案。

2.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动向为典型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对历届学生的案例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相当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上有“都市情结”,宁可往大中城市挤,也不愿前往县城、乡镇就业。对学生进行《就业去向》的教学中,和学生分析个人发展的空间问题,通过往届毕业生在较偏远的县城从就业走向创业,个人事业发展的成功例子,学生可以有这样的认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是金子,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中容易出现“信用危机”,因此应当把诚信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课堂中引入诚信就业的案例,让学生体会诚信的作用。此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就业要有抵抗挫折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再者,学生初入职场,就业时较易产生心理问题,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加深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第一,模拟教学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设置一定的场景,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完成教学环节中设定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提问和讨论环节,从中让学生获取相关方面的知识。比如,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推荐,这就必须有相应的材料和自我推荐的能力,可以就这一过程,针对学生的礼节等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增强就业的能力。这一教学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加强师生交流的同时,更能让生生之间相互学习。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师生之间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从案例中发掘其中的道理,这样一来更具影响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案例有一定的选择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应该以社会上的热点为主,真实、新颖、典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注意要选取历届毕业生的真实而又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选取正反两面的案例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从而进取。第三,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科技不断进行发展,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正不断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改变原本枯燥的教学环境,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比如,在教授“面试礼仪”的教学内容时,通过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能够有直观的感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解说职业发展这一模块时,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成功人士的讲座激发学生的职业斗志。

三、结论

目前,社会形势正朝一定方向发展,无法更改,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也无从社会局面更改说起,当务之急,只能通过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观、树立学生正确的集体荣誉感和事业奉献精神来加强学生的自我优势,从而在就业这一环节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好这一关,解决学生思想层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树标.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3).

[2]殷金桃.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难点及应对策略. 文教资料,2009(9).

[3]汤斌华,李晓.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及对策. 文教资料,2006(02).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7

三、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

学生一旦受到教师的批评, 心里总会产生阴影, 觉得自己成为了教师的“眼中钉”, 或是被“遗弃”的孩子, 由此, 他就表现出沉默或者以异常的举动吸引教师的注意。与其这样, 还不如不对犯错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应特别注意这些心理上易产生阴影的孩子, 多鼓励、关心他们, 时刻发掘学生内在的优点, 并让他们把内在优点展示于大众面前。在受到赞扬的时候, 学生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激动, 内心的矛盾也在成功的事例中慢慢地化解, 走出阴霾的情绪, 阳光地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班级中。

四、艺术地处理学生再次犯错

学生在反思期间, 内心充满着矛盾, 同时也惴惴不安, 一不小心, 时常发生再次犯错的事例, 正如上则案例提到的, 陈小力同学或许并不想打架斗殴, 但悲剧又一次在他身上重演, 这该怎么处理呢?学生在接受上次犯错误的教育后, 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个时候, 若再次当头棒喝, 直接以“不可救药”盖棺定论, 这势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消解了学生反思的成果, 同时也可能带来反思的终止。所以, 处理好学生再次犯错, 需要慎之又慎, 应艺术化地给予学生批评指正。这种艺术性的批评首要保存学生的尊严, 尽量不要提起上次犯错的事件 (学生毕竟是学生, 以学习为主, 每次犯错都是一种学习, 而看学生的成就, 是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 个人的品德也是要以今后的行为作为衡量的标准, 因此, 当前犯错的行为不要与上次的犯错相提并论) , 不应以一次犯错定终身, 只看到学生的缺点或错误, 而看不到学生积极的一面, 更不应该一起算总账。总而言之, 对待学生的再次犯错, 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信任他们悔改的成果, 理性地处理犯错的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是从传递知识到接受知识的一个过程, 接受不同于教师的宣读, 而是要让学生从心里反思并感受到这种道德、纪律等知识的存在, 而教师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创设反思的空间, 为学生科学地学习知识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实现双方共赢。

(责任编辑杨子)

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黄晓玲

香港2009年开始实行与“334”新学制 (初中3年, 高中3年, 高等教育本科4年) 相适应的高中新课程, 该课程力图通过多元化的构建以照顾学生的不同需要、能力和兴趣, 并顺畅地衔接高等教育及就业市场,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其核心是“全人发展, 多元出路”。升学及就业辅导是新课程实施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职业选择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于2010年全面展开的内地高中课程改革也强调对学生学习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对香港高中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进行全面分析, 对内地高中学校学生学习和生涯指导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

一、香港高中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概况

1. 地位和作用

香港高中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在高中课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能协助学生增进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让他们作出明智的选择, 以及应对学习和就业的转变。即让学生具有对学习和就业作出选择的知识和能力, 其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其性质不再只是在学生毕业前提供就业辅导和咨询服务, 而是一个较广泛的“全面经验”, 让学生获得有关认识自我和工作的知识和态度, 以及具备规划和准备就业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实施, 学生在对自己、自己与学习、自己与社会工作的认识、态度和相应的选择、应对能力上有所提升。其包括学生生涯规划、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探索和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升学辅导计划、个别学生的改善及跃进辅导等内容。《高中课程指引》第九册《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探索未来》说明了就业辅导在高中课程中担当的角色, 展示了一些就业教育和辅导的良好实践经验, 同时还提升学校推行就业教育和辅导的成效、协同性和持续性。

2. 基本理念

香港高中升学及就业辅导首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终身学习。这既是香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也是高中升学及就业辅导秉持的基本价值, 即强调升学及就业辅导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为在瞬息万变的社会, 一个人可能会投身不同行业, 而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懂得计划将来和应对转变。在终身学习能力中, 突出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对个人的负责, 因为选择职业并无对错之分, 但学生必须对个人的选择负责。面临就业的重要抉择时, 就业辅导服务不应只局限于提供“解决方法”、“提示”或“策略”。其次是联系整合的观点。即根据升学及就业辅导在高中阶段的定位, 学校应将就业辅导与其他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 如其他学习经历和学科学习灵活配合, 并与学生学习概览的发展联系起来, 而不是单独处理。鼓励各委员会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以加强协同效益及避免目标重迭。三是新的资源观。即升学及就业辅导实施不能仅局限于学校, 而是要把学生与社会、行业等联系起来, 广泛利用家长、校友、办学团体和本地企业等资源实施。

3. 主要内容

根据升学及就业辅导及早开始的原则, 初中阶段:应让学生了解高中阶段宽广而均衡的课程体系以及学校所开设的高中科目, 明确高中学校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潜能、方向和能力选课而不是要他们按将来就业或大学课程作出决定;并通过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科目的认识, 以使他们成为主动、明智的决策者。高中阶段: (1) 学校应提供机会, 让学生了解和讨论弹性的就业途径, 并鼓励他们列出一些可能影响某些出路的因素如机会、限制等; (2)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工具如自我评估问卷, 帮助他们认清及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以及工作和学习的目标; (3) 学校应让学生了解应用学习课程与高中课程是互相配合和补足的, 以便他们在选读选修科目时可作出明智的抉择; (4) 鼓励学生主动制订自己的就业计划和查询信息, 他们应懂得掌握不同的信息, 如大学收生准则、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课程、求职指南等, 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以装备自己。

4. 推行的主要原则

香港高中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推行的原则主要有: (1)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就业辅导重在培养学生为自己作出明智和负责任的选择, 在升学及就业辅导中, 学生是知识、能力的主动获取者,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鼓励学生在选择时考虑内外在因素的原则。即引导学生选择时既要考虑如职业前景、可供选择的科目、限制和机会, 也应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人的方向。 (3) 推广学生生涯规划的原则。鼓励学生制订个人的职业目标及自我反思, 因为在自我规划过程中, 学生有机会发展不同的生活技能, 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终身学习。 (4) 及早在初中阶段开始的原则。升学及就业辅导及早开始, 能让学生以“成熟而灵活”的态度面对将来, 建立个人理想。 (5) 以所有学生为对象的原则。即不论学生的能力和目标都应参与升学及就业辅导活动。 (6)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伙伴关系的原则。

5. 实施的主要方式

《课程指引》中提供了一些可供学校参考的实施方式: (1) 邀请嘉宾讲者和不同背景的旧生分享经验; (2) 在建立学生学习概览时, 与学生讨论其就业及升学的目标; (3) 为学生提供参观或联络校外机构和组织的机会, 让他们获取所需的资料和经验, 如通过专题研习、合办活动, 以及参与由外间机构所主办的活动等; (4) 由就业辅导组和学生辅导组合作, 制订全面的就业辅导计划, 作为学校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和认识自我的策略; (5) 搜集升学及就业的最新信息, 以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6) 鼓励家长、校友和外界团体参与学校的活动, 以协助学生选科及寻找发展路向。

二、香港高中升学及就业辅导实施的启示

1.制订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实施指南具有很好的导引作用

内地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要求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同时也指出要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学习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对于这项与高中新课程结构相配合的选课和学习指导制度, 课程方案只是提出基本原则, 没有具体的论述和相应的实施细则。就具体实施而言, 学校的情况参差不齐, 有的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内容, 有的安排到课外德育活动中, 有的通过班团会等形式进行, 虽层次和内容有差异, 但学校普遍认为其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障, 几年实验中学生对学习和生涯指导的需求更是直接和迫切。因此, 像香港一样出台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的实施指南, 阐明学习和生涯指导在高中课程中的角色 (地位和作用) 、主要内容、实施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 同时向学校提供实施的操作案例, 提升学校实施的有效性, 引导学校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的实施。

2.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应有相对统一的术语和比较严格的界定

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 目前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术语及其界定不统一, 香港《课程指引》中题目用的是“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 具体行文中多是“就业辅导”;内地诸如生涯辅导、生涯规划、生涯指导、学习指导等术语都有出现, 学校的实践中还出现社会生活指导、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学生学习与就业指导等。术语虽多, 但内容主要涉及对学生学习和生涯指导两个方面。从学校开展工作的角度, 形成相对稳定的术语有利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和学生学习。另一方面, 目前对这些术语的界定, 虽有相对稳定的内容, 但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提供学习、选课、专业选择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等方面的界定不够。从其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 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对学生重在引导, 以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涯发展, 而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学习辅导和就业建议。

3.明确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目前内地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作为课程建设还在尝试中, 从香港高中生升学及就业辅导的实施看, 将其作为贯通学生整个高中阶段, 并分年级有所侧重, 建立和学生课程学习、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考升学或就业的联系, 有助于学校整体规划和安排课程实施。从学校的实践讲, 部分学校将学习和生涯指导作为重点, 高一年级重在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理性选课, 高二年级重在有效学习方法、个性化课程选择、了解社会生活, 高三年级重在有效复习、高考志愿选择和填报, 同时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生活指导、行业体验、社会热点关注等活动, 已初步建立系列化的课程内容。从课程开发的角度, 学校还应加大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研, 整体提升学校特色与课程建设, 加强社会专业行业动态与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指导, 一方面发挥学校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实际作用, 同时也建立学校特色课程、学生个性选课、学生全面发展的共赢机制, 助力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4.确立新的资源观, 保障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的有效实施

香港和内地高中新课程都强调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突出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加多样化的体验, 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作为联系课程与学生学习、未来发展的专业课程, 其实施必须依赖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建立基于社会丰富资源的新的课程资源观, 即课程资源是课程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结构元素的源泉, 是课程活动中富含课程潜能的内容系统和活动支持系统, 是课程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终极依托和重要保证。其具有潜在性、人为命定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点, 一切社会资源都是现实或潜在的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与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实施方式结合起来,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有效转化潜在资源、巧妙整合校内外资源, 在开放的课程内容、丰富的资源基础、灵活的实施方式中, 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确立人生发展远大目标并科学规划, 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任务。

5.在总结、转化和推广相关成果的过程中提升成效和持续性

香港高中学生升学及就业辅导注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案例和经验, 将成功实践转化为有效成果, 如追踪学校的创新探索, 收集典型案例, 编辑实施指南供学校参考, 同时相关行政部门如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积极策划和赞助出版学生选课、学生生涯地图、家长手册等辅助资源, 相关专业部门如香港辅导教师协会设计了学校升学及就业辅导架构等, 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了丰富且专业的支持。内地高中生学习和生涯指导虽起步晚, 但在几年的探索中已积累了一些鲜活的资源, 特别是一些示范性高中的实践, 已相当规范且自成体系, 并在逐渐形成特色。相关行政部门和专业支持单位应重视这些前期探索, 协同学校不断转化和提升成果, 搭建平台推广成果, 在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加大专业支持力度, 确保学生选课制度的真正建立和对学生学习、生涯发展的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课程发展议会.高中课程指引——立足现在创建未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2009.

[2]香港辅导教师协会.寻找生命的色彩——新高中科目选择及个人抱负的探索.香港:香港辅导教师协会, 2009.

[3]教育统筹局.《策动未来——职业导向教育及特殊学校的新高中学制》.香港:教育统筹局, 2006.

[4]课程发展议会.《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香港:教育署, 2002.

[5]课程发展议会.《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2001.

论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篇8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优势

(一) 辅导员的素质优势, 利于指导工作的专业性。

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加入辅导员队伍成为很多学子的梦想。 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基本条件都是党员、主要学生干部、研究生学历等。 还有的学校甚至要求博士学位等。 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为辅导员队伍发挥就业指导作用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二) 角色优势, 拉近了与学生的沟通距离。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带领人, 起着引领、教育等作用。 高校辅导员大多由年轻老师担任, 他们的思想、生活习惯、爱好、价值观等与当代大学生基本差别不大, 也有很多辅导员与学生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背景, 与学生沟通方便, 消除了与学生的隔阂。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可以成为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中学生和学校、社会的关键纽带。 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可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 对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辅导员更容易发挥角色优势帮助缓解。

(三) 岗位优势, 利于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在就业心理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全程化就业指导等方面, 辅导员具有很强的岗位优势, 辅导员可以把就业指导各项工作融入学生工作中。 如开展就业交流会、就业主题会等, 也可以随时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求职心理, 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四) 常规性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 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辅学生之人、 导学生之才为教育根本和落脚点, 就业工作与常规性工作相结合, 可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强化意识。不仅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而且尽快达到就业指导预期目的。 既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又能增强就业的时效性。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健全学习机制。 包括辅导, 也就是要求专家、就业优秀学子和辅导员共同交流就业指导方面知识。 同时, 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辅导员老师参与就业培训, 特别是一些有辅导资格证书的就业指导培训。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及时督促辅导员完成相应任务。 考核制度实施中, 不能大而化之, 搞形式主义, 要真正落到实处, 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不同群体分类指导。

二、辅导员在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辅导员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 工作时间短, 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指导过程中仅停留在政策与形式宣讲上, 不能更详实地对每个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有些辅导员夸大就业形势, 更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导致学生盲目签就业协议。

(二) 工作忙碌影响就业工作的开展与指导。

辅导员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 学校大小方针都要通过辅导员上传下达,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是对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 辅导员要负责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 分散时间和有限精力, 很难让就业工作更规范化、系统化。

(三) 高效监督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如今, 大部分学校还没有明确把指导学生就业纳入辅导员职责要求中, 制定详实的考核制度。 辅导员考核中, 更多地侧重数量考核而忽视质的提升, 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就业情况与辅导员工作业绩考核关系不密切。

三、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 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要给学生灌输竞争择业意识, 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当前就业形势。 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员工专业知识水平, 还注重员工整体素质。 所以, 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 提升综合素质。 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所学专业等多方面内容, 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 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 辅导员要对就业工作有充分认识, 在目前就业形势下, 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 不断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教育。

(二) 加强自我学习和修养提升。

高校辅导员扮演着辅导的角色, 又扮演着就业工作者的角色。 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拥有广博就业知识, 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应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就业指导理论, 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多方面理论。 另外, 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调查能力, 如正确把握和分析当前就业趋势, 处理信息。 辅导员要深入思考, 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 学校应分批次派送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 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统一讲解, 最终实现就业工作可持续多样化发展。

(三)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实现自身价值。 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摆好心态, 科学总结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指引学生懂得在目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先就业融入社会未必不可。

(四) 及时做好企业调研与宣讲工作, 开拓就业市场。

现在很多高校都会举行企业招聘会, 邀请诸多企业来校招生, 就业市场的开拓为用人单位、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制度下, 就业市场给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提供了众多选择机会。 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 如果能掌握很多就业信息, 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 同时, 国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就业状况, 对毕业生有着直接效益。 因此, 辅导员要努力赢得市场, 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时常联系。 建立企业需求的信息库, 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 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到相关企业中, 调研企业的真实用人需求等多方面要求。

(五) 明确辅导员职责, 调动学生就业积极性。

学校制定辅导员职责时, 应认识到就业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 学校要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将就业指导理念与实践作为培训内容之一, 对受培训的辅导员提出培训目标。

(六) 注重工作研究方法, 提升工作层次。

毕业生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内容, 大多数辅导员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 要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辅导员不能停留在一般性事务中。 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 对工作方式与技巧多琢磨, 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 辅导员要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年级和个体给予指导。 所谓全程指导, 就是将就业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大学生四年生活中, 要求辅导员树立全程化的重要意识, 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教学要求、身心特点、侧重点等明确目标, 突出层次, 步步为营。 对于大一新生而言, 侧重于帮助学生规划好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及早适应大学生活, 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 采取考研报告会、座谈会、沙龙访谈等多种形式让新生接触就业。 营造良好氛围, 让新生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大二学生, 应侧重于教育学生理性认知就业, 培养良好兴趣, 明确自身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打好专业课基础, 深入了解学科知识点的内涵, 不仅停留在表面, 更应该抓住知识点的深层含义。 提高总结素质,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对于大三学生, 侧重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扬长补短, 增强做事主动性。 和毕业生一起参与学校或学院举办的招聘会, 提前感知就业形势。 提高科研立项能力, 多举办导师指导会等。 对于毕业生而言, 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就业方法, 指导择业技巧, 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把个人追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 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七) 做好每一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备份, 以便随时共享资源。

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就业沟通工作, 对于往届就业成功的学生, 最好做个学生档案备份。 从专业、个人需求等多方面整理。 每一年招聘本专业的用人单位在要求上会有些变化, 这样备份有利于指导应届毕业生的工作, 有利于推荐毕业生去合适的工作单位。

综上所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辅导员在不断接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 积累丰富经验, 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 高校辅导员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后备力量, 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更专业化、 系统化地开展。 学校就业工作常抓不懈, 高校辅导员应该以满腔热血对待学生的就业工作。

摘要:高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情况更加不乐观, 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工作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直接接触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 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大学生有直接联系, 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最具有发言权。本文分析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及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军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6) :109-110.

[2]王宏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辅导员工作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192-194.

[3]周家伦.高校辅导员:理论、实务与开拓.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09.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9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除了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上的扶持之外, 高校辅导员更是在基层岗位上发挥着重要指导性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 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 对大学生成长的轨迹影响最大, 为大学生提供帮助也最大,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 竞争压力较大, 毕业班辅导员也时常会出现对待就业工作手足无措, 有心无力的现象。我目前担任毕业班年级主任职务, 通过不断更新工作方式方法并通过实践检测, 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我将具体实践方法总结出来, 与大家一起分享, 期待与我们高校辅导员取得共同进步, 让更多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了解学生意向, 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大学生是思想先进的集体, 每个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但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绝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没有做好从高校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思想准备, 面对未来的发展也很茫然。这样就要求我们高校辅导员根据不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情况以及家庭教育背景, 进行一对一谈话辅导, 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 引导大学生及时树立端正的信念和正确选择职业的观念。

有针对性地做具体的就业动员工作, 区分好参加研究生报考和准备直接找工作的学生, 并给予现实的指导意见。比如说我们可以鼓励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进行考研深造, 并对学生报考研究生院校和报考专业进行具体指导;鼓励曾经在大学期间参加社团活动较多, 得到能力和交际锻炼较多的学生找工作, 这样的学生更加擅长语言的沟通和实际应变能力的掌握, 对其所选择技术岗或者是销售岗等做具体指导。这样了解好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 教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准确的定位。有了解有区分,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工作。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就业意向也会随着找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和自身的兴趣爱好, 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因此, 随时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动态, 对我们辅导员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个人简历指导, 突出学生闪光点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前的指导, 是当前就业具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的就业指导能够为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提供积极的帮助, 对学生的就业观念的修正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大学生掌握关于就业的基本知识, 建立职业生涯的基本图景, 从而正确选择职业, 并顺利完成就业。

个人简历是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 让人看起来清爽的简历, 能够让学生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在看过所有学生简历之后, 我发现有的学生确实对自己的简历非常上心, 制作很精致, 这样的学生找工作的成功几率也很高。简历是大学生个人情况的精确概况, 既要把自己的优点和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和在校内的班干部任职情况, 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组织活动以及参观实习情况, 在校外的实习经历, 又要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一个高度概括, 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自我。而相反, 有的学生不能够认识到简历的重要性, 随便写出个人概况或者是通过网络随便找到个人简历的模板, 填补好相关的内容就草草了事, 用生搬硬套的个人简历模板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在竞争个别岗位的优势, 而导致人云亦云, 雷同率很高, 这样的简历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辅导员应该对大学生制作简历加以正确指导, 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简历在找工作时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能够端正态度, 掌握制作简历的技巧, 把自己的学业优势和校内活动以及工作能力能够得以发挥, 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 使得他们在找工作参与竞争时, 能够发挥自己最完美的一面。

三、创立就业研讨小组, 提升学生面试能力

就业研讨小组是以学术交流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研讨小组分为三个部分, 组织近期的就业情况讨论, 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经历, 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就业情况讨论按照每周例会的形式进行, 召集找工作的同学进行集中讨论, 围绕着每周参加的宣讲会和招聘企业的情况进行逐一讨论, 分享吸引学生就业的着眼点, 以及各种工作岗位和福利待遇情况;其次, 总结每位同学成功或者是失败的经验教训, 分享给各位同学, 大家一起分析企业, 为下一场招聘会做积极的准备, 有针对性地讨论, 针对某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 或者是在招聘会中遇到的事情,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换意见, 这样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

就业研讨小组由辅导员亲自组织带领, 通过三个步骤, 使得在轻松的研讨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面试的能力, 采用真实模拟场景对学生进行面试。可以将学生分为十人一组, 进行交换意见, 并在网上找到面试的就业指导相关具体问题, 按照自己心中的标准进行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逻辑进行纠正和指导。这样能够锻炼学生面试时候的口头表达能力, 面对问题的反应情况, 以及思维的缜密程度, 以达到招聘的岗位需求的目的。阶段性的总结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成长, 收获满意的工作。

四、组织学生干部, 带动整体就业氛围

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望也是相当高的, 组织学生干部带动整体的就业氛围, 在就业找工作的队伍中能够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对营造积极的班级风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些毕业班的同学平时爱玩游戏、爱看小说、爱睡懒觉, 他们的生活会出现黑白颠倒的状态, 每天都在宿舍中宅着, 久而久之, 不再关心外面的世界, 不再担心自己的前程, 逐渐变成了一批较为迷茫或者是缺失上进心的学生。在班级干部的带动、督导和鼓舞下, 舒缓一下心理压力, 提高信心, 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前程的重要性, 并逐渐转变过来, 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招聘会当中去, 用学生干部的干部经历和找工作的经验去交流, 学生们就有意识地去多多参加就业单位宣讲会, 能够增加笔试和面试的机会, 找到工作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因此, 整体的班级气氛在整个就业季十分重要。

五、积极联络学生家长, 双向促进就业信念

家长对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就业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找工作是为了生活需求, 为了家庭的美满, 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是学生努力奋斗永不枯竭的动力, 家长对大学生工作的满意度, 会直接影响签工作的效果, 家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影响程度, 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学生的就业的主动干预和认可程度, 以及取决于学生对家长提供建议的自我接受程度。这里所说的学生思想的独立程度是指, 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的较好的思想独立性, 思想独立性能够让大学生在找工作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凸显自我主见, 能够自己拿定主意, 不容易被客观环境或者是其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所左右, 对于家人提供的干预能够做出相当理性的主观反应。另一方面, 思想独立程度较小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家里的干预, 家人的意见往往能够在大学生找工作中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容易受到家长的左右。

鉴于家长在学生找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家长能够提供积极的真正有益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意见, 以及正确的就业形势分析, 合理评价自身优势, 合理地为学生安排就业单位, 对就业选择都会有很大帮助, 反之就会影响到就业的状态。家长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影响程度与学生自己选择的独立程度相结合, 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观念会有利于大学生, 使他们顺利就业, 有些家长的观念则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阻碍, 使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发展职业道路, 乃至错过就业的最佳高峰期。

这样就需要我们辅导员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 和家长关于学生就业进行有效沟通, 对学生的就业达成一致的想法。对有些不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的家庭, 进行详细地解读就业趋势和就业政策, 让他们学习就业指导, 了解学校的就业方法, 能够与老师共同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让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有些学生家长会有地域和岗位的要求, 这样就需要我们与家长及时地沟通, 让学校的政策和学生家长达成一致, 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并获得家长的支持, 这样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轻松, 也能够让学生及时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也避免了学生在找工作的同时, 还要顾虑家长想法或限定的担忧与压力。因此, 与家长及时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 即使在就业工作最忙碌的阶段也不能忽视与家长的沟通, 反而要增加和家长的联络, 双向努力促进就业信念, 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六、主动联系就业单位, 增加就业岗位需求

在为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 我们辅导员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寻求对口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面对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 有些单位可能不会主动来校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 那么我们就要积极主动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除了与来校招聘的单位沟通增加需求外, 我们还要主动联系任课教师, 利用教师的人脉去增大就业面, 尽量去联系相关专业的企业单位。因为主动联系的单位都是与专业需求紧密相关的, 所以创造和建立良好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 对大学生就业提供十分现实的帮助。同时,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用人单位可能有选择性地对各高校进行应届毕业生选择, 当我们主动去联系单位的时候, 以前的关系单位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 也能够增加对学校以及学生的信任程度, 会愿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我们的成就感也会随之上升, 这种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整个就业季,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们辅导员如果能够积极努力, 将以上六个方面综合运用, 相得益彰, 并有耐心地重复去做就业指导工作, 就会让更多的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深化正确的择业观, 平衡就业期望, 审时度势, 脚踏实地, 才能让学生最终实现目标和理想。辅导员将教育和引领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走向社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找到工作, 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学生有了合适的工作,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以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美好的前程和未来, 是我们辅导员最大的安慰和追求, 我一直坚信, 我们高校辅导员的不断努力和辛勤付出, 一定能够成就学生更好的明天。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和领路人的重要角色, 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 与学生接触最多, 对学生成长的轨迹影响最大, 为学生提供帮助也最大,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作为辅导员期间, 在就业实践中促进就业的具体工作方法, 与广大高校辅导员一起分享, 通过了解学生就业意向, 了解学生动态, 提供就业信息, 带动学生整体就业气氛等具体方法, 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完成。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10

就业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 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会逐渐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知识密集型企业, 相关产业的调整转移,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总体看来, 这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而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却逐步趋缓, 新创造的岗位不能够吸收所有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基于这种情况, 高校不能只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还需要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应该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通过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高效优质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 养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 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1]。

1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1.1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思想引导者,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教师, 他们始终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 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 因此最为熟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另外, 高校辅导员中大多是年轻教师, 和大学生的年龄、社会认知等比较接近, 从而较为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信赖,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更容易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 使大学生明白目前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清楚的进行自我定位, 更好、更积极的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同时, 辅导员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 能够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工作态度等影响学生,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 为未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1.2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劣势

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科设置上较为综合且专业, 不仅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 还需要讲授者具备一定的政治领悟力及感知力, 因此对老师要求较高。而现阶段虽然高校辅导员的都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 但是学科知识都较为单一, 学科综合能力不够强, 而且辅导员大多缺乏丰富的求职创业等经验, 也未曾经历复杂的求职过程, 对实际的社会就业环境理解的不够深刻, 甚至有的辅导员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一种形式, 学生就业用不着这些, 在思想上不重视, 这些也是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不足之处。

2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 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它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个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从专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经验的积累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 找出自己的兴趣目标所在, 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在自身就业选择过程中, 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职业, 并且一直坚持工作下去。把握合适的机会, 积极促进自身职业的飞跃发展。

2.1 大学一年级———就业探索期

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 高校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 通过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自我发展意向等, 确立基本的职业目标, 进行生涯设计, 做到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前途等, 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2.2 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期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低, 适应就业岗位能力差, 且当前就业方向之一就是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这一时期, 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结合起来, 同时开展实习、调研等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平台,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同时, 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让学生尽早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 明白如果不早做准备, 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就业观念, 到了毕业时往往感到很茫然, 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3 大学三年级———就业强化期

这一时期, 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 是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2]。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所学专业更加紧密联系, 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时期, 对于大学生来说, 十分关键, 是自身专业核心能力学习、深化加强的重要阶段, 一定要让大学生好好珍惜, 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时间, 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4 大学四年级———就业实践期

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 此时的辅导员应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技巧培训, 不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 搭建就业平台;倡导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建立联系, 拓宽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 以扩大求职范围。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相关企业一线实际考察、学习, 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 对照自身, 找出不足与差距, 抓紧时间弥补不足。

3 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困难的加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心理产生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 找准每个人的就业期望, 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心态,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 正确地认识自己, 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3]。同时, 辅导员需要将“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思想渗透地灌输给大学生, 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4 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意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毕业生具备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 高校辅导员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辅导员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 容易与学生沟通, 较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 因此要根据各种就业信息, 分析大学生个体与就业信息的匹配程度,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 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5 搭建全方位就业信息平台, 完善就业渠道

高校辅导员要高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 全方位搜集就业信息, 搭建信息平台。同时, 要有效利用众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例如校园网、班级QQ群、邮件、飞信、微博等方式, 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为学生掌握,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就业信息平台要严格审查相关招聘信息, 现代就业市场鱼龙混杂, 不时有骗子公司、皮包公司出现, 他们打着招聘大学生的旗号, 进行一些虚假宣传, 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 从学校层面一定要做到认真审查, 严格把关, 在丰富就业信息的同时, 拒绝不良招聘信息。

6 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 扩大就业方向

近年来, 中央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多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 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 (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 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 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 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 高校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工程, 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 要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 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目标, 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要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 要能够做到定期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签订协议情况, 掌握动态变化, 做到全程辅导、全程服务, 从而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摘要:当代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的高校辅导员责无旁贷。本文针对目前就业指导在课程设置、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不足, 试图通过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优势, 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关键词:就业形势,辅导员,就业指导全程化

参考文献

[1]邢士彦, 柳海英.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4-206.

[2]桑运川, 罗远渊.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5) :83-85.

[3]徐礼生.高校辅员对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宿州学院学报, 2009, 24 (3) .

[4]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12) .

[5]王新, 冯玉双.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J].人口学刊, 2010 (03) .

[6]丘斌.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多层次就业需求[J].西部金融, 2009 (08) .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1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注重观念引导,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其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管理者,有着其他群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解决好当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更好开展。

1.目前高校辅导员相关条例中并没有细化的关于就业指导的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条例中关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内容仅仅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到底如何开展,开展效果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并没有在条例中体现。这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困难。

2.辅导员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

我国现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专业,这就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学习就业指导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标准中并没有对这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很难向学生提供专业化、科学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这大大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3.高校辅导员偏事务性的工作模式阻碍其对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

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大部分时间都陷入事务性工作,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更不用说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目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就业信息传达和依据经验对学生就业问题的解答,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并没有达到教育部对高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的要求。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1.颁布相关条例规范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

没有具体的规范政策,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颁布相关条例就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具体方法以及工作效果量化的标准进行细化、明确的规定,这样一定程度上会解决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没有规章可循的现状。

2.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

可以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协会,辅导员可定期在会议上就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交流,通过协会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此外该协会也可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就业指导技术的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该协会可定期出版就业指导教材,加强辅导员的日常学习,提高就业指导技能。

3.减轻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负担,给予其充分的空间深入研究就业指导工作

冗杂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其就业指导的深入性很难实现。所以需要改变高校辅导员现有的工作模式,给予其充足的时间深入研究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性。可以设立学生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将就业辅导员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分割出去,减轻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压力。

4.辅导员应转变观念,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现在高校辅导员都能意识到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就业指导工作所做的努力仍不够,缺乏连续性和全面性。辅导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变现有状况。

(1)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往往“眼高手低”,毕业后想要立刻找到好的工作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往往有限,不容易获得,辅导员应转变学生高期待的观念,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可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下基层工作积累经验,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辅导员应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做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想法。

(2)辅导员应树立全程的就业指导观念,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可以在学生新入学开始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鼓励学生寻找实习机会。高校也可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包括提供空缺职位信息和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状况,提高学生工作所需技能。

(3)完善日常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高校辅导员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来说缺少连续性,影响了就业服务质量的提高。辅导员可定期向学生下发就业信息手册,内容包括职场技能小贴士、相关就业政策、工作招聘信息等,从而有效弥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连续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于泽朋,李知淘.浅析辅导员在促进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金田,2013(8).

[2]李辉,杨蕾,陈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怎样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青春岁月,2011(2).

[3]李伟.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

大学生就业辅导 篇12

一、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的就业表现

(一) 人际网络小, 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窄、数量少

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 获取就业信息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毕业生朋友多, 信息广, 就业信息获取畅通, 为就业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保障。而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一直都生活在较小的人际网络中, 到了毕业年级同样难以改变现状, 只能通过学校公告栏或者学院通知等接收就业信息, 很难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来获得更多快捷有效的就业信息。因而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窄、数量少, 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

(二) 自信心缺乏, 不敢应聘岗位要求高的职业

具有自信心的毕业生有着“敢想敢干”的作风, 就业过程中努力挖掘自身优势, 牢牢把握好的工作机会, 积极应聘心仪的工作岗位。而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因缺乏自信心, 低估自己的能力, 降低岗位要求, 选择挑战性较小、竞争性小的岗位。对于高要求的就业岗位望而却步, 轻易放弃眼前机会, 丧失很多就业机会。

(三) 表达能力差, 面试环节不能很好推介自己

人际关系良好的毕业生社会交往范围广, 结交了各种不同性格类型的朋友, 锻炼了自己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应聘面试时能够做到张弛有度, 恰如其分地推介自己。而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 由于社会交往能力差, 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在应聘面试时有的表现为紧张拘束, 只言片语;有的表现为慌张忙乱、词不达意;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容易失去录用机会。

(四) 交往能力弱, 试用期内人际关系差被解聘

人际关系良好的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 能迅速地融入到新的人际环境中, 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获得新同事的认可。而人际交往障碍的毕业生, 往往会在新工作岗位上延续自己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态度, 表现为退缩和被动, 被单位评价为“老实”“不善言辞”甚至“木讷”, 在实习期内暴露出不擅长人际交往的特点。因而, 他们可能因人际交往能力差, 在试用期内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而被解聘。

二、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是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一个人

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是在积极的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现为喜欢自己, 肯定自己, 相信自己。[2]自信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毕业生往往看不到自身价值, 对自己持否定态度, 影响人际交往。

首先, 自信心的缺乏导致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往往羞于主动与人打招呼, 遇到陌生人也不会主动交流, 固化了被动的人际交往模式。这对于需要“主动走出去”和“主动与人交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 自信心缺乏导致人际交往中心理开放程度较低。心理开放程度低的学生在与人交谈时容易紧张局促, 或是交往时畏畏缩缩, 与人交流层次浅, 即很难交到知心朋友, 获取的信息量又少。

再者, 自信心缺乏导致人际交往中消极情绪较严重。缺乏自信心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患得患失, 习惯于消极评价自己和他人, 难以承受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困难, 容易带给身边朋友消极情绪, 因而不受大家喜欢, 更加恶化了人际关系。

(二) 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态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好坏

人际交往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是至关重要的, 人际交往障碍的毕业生往往存在不恰当的人际交往观念。

首先, 一些学生以中学时代形成的友谊理想模式和标准来衡量大学校园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忽视了“朋友”与“人际”的不同, 认为志同道合、兴趣爱好一致的人才能交往共事。因而, 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缺点, 就深感失望, 甚至产生挫折感, 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

其次, 一些学生将人际交往看作一种“商品交换”, 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索取, 不喜欢奉献。与人交往时斤斤计较、功利性较强, 久而久之难以结交到真心朋友, 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的局面。

再者, 一些学生以不正确的心态与人交往。某些大学生以“我不好——你好”的态度处世, 依赖他人的施舍, 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 给朋友造成心理负担;某些大学生以“我不好——你不好”极端退缩的态度处世, 放弃自我的同时厌恶他人成长, 使身边的人避之惟恐不及;还有一些人以“我好——你不好”的态度处世, 不希望看到他人成绩和进步, 具有强烈的攀比心和妒嫉心。[3](72)这三种不良心态都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团体心理辅导帮扶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的目标

(一) 自信心的提升

1.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自信心提升的前提。在了解自我概念的基础上, 帮助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毕业生探索今天的“我”是如何形成的, 以及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加强对自我的全面了解, 形成鲜明的自我形象, 明确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性质和要求。

2. 合理归因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让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了解自我归因风格, 判断自我归因风格是否合理, 从而找出缺乏自信心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团体练习, 体验和尝试新的归因方式, 学会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3. 肯定自我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学习自我肯定的技巧, 学会通过自我暗示获得自信心。让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得到积极的自我体验, 认识到我的“独特性”, 产生成就感和能力感, 获得就业信心。

(二) 人际能力的提升

1. 认清自我人际交往模式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学习人际交往理论, 让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清晰地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并与他人比较, 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的不足之处, 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

2. 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在认清自我人际交往模式之后, 改变人际交往观念, 如区分“朋友”与“人际”的不同, 学会悦纳他人;养成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习惯, 确立“我好——你好”的生活态度。

3. 学习掌握人际交往基本技巧

通过团体练习, 使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如理解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使之在人际交往中应对自如, 获得更多自尊和自信。

四、团体心理辅导帮扶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的主题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 认识自我

步骤一:全面认识自我——“乔韩窗口探索”

乔韩窗口将自我划分为四个区域, “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领域、“别人知道我不知道”的盲目领域、“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秘领域和“别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的未知领域。[3](109)团体辅导老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印有乔韩窗口表格的纸张。团体开始后, 老师要求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其他同学的反馈将表格填写完整。回到团体后大家分享探讨, 尤其加强对“盲目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认识, 形成对自我较为全面的看法。这样, 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既能发现自己的缺点, 有利于今后的改进, 也能够发现自己优点, 提高自信心, 有利于增强就业信心。

步骤二:探讨自信心形成的影响因素——“原生家庭图”

原生家庭图是指用图形方式将家庭成员信息、关系、亲密程度等展示出来。原生家庭图能够清晰展示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团体辅导老师将原生家庭画法范例呈现给大家, 向大家介绍原生家庭图的画法;学生在20分钟之内完成自己的原生家庭图;画完后回到团体中讨论家庭对自信心发展的影响。团体辅导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氛围及教育有怎样的关系?如果看待父母对我们就业的期望?对于以往的失败就业经历, 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

2. 合理归因

步骤一:探索就业过程中不自信的原因——“我的担心”

团体辅导老师将纸和笔发给每一位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 让他们认真思考并在纸上写下就业过程中“自己担心的事情”。在团体中与大家分享, 并仔细分析为什么会担心这些事情。团体辅导老师应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意识到:就业过程中担心的事情具有普遍性, 如“害怕失败”等。老师引导大家放下心理负担, 坦然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

步骤二: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正确地看待过去的失败”

对于就业失败经历, 团体辅导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归因, 减轻对自我的否定。老师为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们讲解归因方式的有关知识, 让大家检视自己以往的归因方式。引导大家思考:过去将就业失败完全归结为自身能力差不是恰当的, 是什么让我们对事物作出这样的归因?然后重新面对自己的失败经历, 试着用其他归因方式对就业失败经历归因, 看看有什么不同, 从而体验到正确归因对克服就业失败恐惧的作用。

3. 肯定自我

步骤一:注入积极的力量——“给自己贴积极标签”

团体辅导老师提前为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为自己写一下标签, 来描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之后思考自己身上贴得最牢的自我标签是什么?老师帮助大家区分自己的积极标签和消极标签;通过讨论让大家认识到消极标签都是害怕失败、回避尝试的结果, 如“我很胆小”等, 会使人失去信心, 产生自卑感。老师要引导大家设法撕掉自己的消极标签, 给自己贴上积极标签, 如“我可以很勇敢!”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注入积极的力量, 体验积极标签的力量, 通过积极暗示肯定自己。

步骤二:获得积极的体验——“别人给我戴高帽”

团体辅导老师提前准备几顶纸做的帽子。请大家轮流坐在团体中央, 戴上高帽, 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令人欣赏之处, 如性格、相貌、处事等。被称赞者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已经知道或者没有察觉的。通过优点轰炸, 让大家感觉到“我也很棒”, 获得积极体验。通过此团体活动, 让大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 并将自己的优势在就业过程中发扬光大, 提高就业信心, 使自己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二) 人际能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 认识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现状

步骤一:明确自己的交往模式——“我喜欢的, 我不喜欢的”

团体辅导老师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写出五个“我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的句子, 和五个“我不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的句子。在团体中与大家分享, 归纳出普遍喜欢的与普遍不喜欢的交往类型。团体辅导老师引导大家思考:“我们原有的观念是不是可以改变?在与喜欢的人交往时要注意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与不喜欢的人交往?”通过此次团体辅导, 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今后不能仅局限于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 要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建立更多的人脉关系, 搭建良好的就业信息平台。

步骤二:看清自己的交往现状——“我的友谊之花”

团体辅导老师通过花瓣的比喻告诉大家:交友的要诀, 就像友谊花上的十片花瓣, 拥有的花瓣越多, 友谊之花就越美丽, 并让大家反思自己拥有几片花瓣。十片花瓣分别为:“主动开放、有礼貌、不挖苦别人、勇于认错、留意言行、严守秘密、尊重别人、坦诚、善于合作、不以自我为中心。”[4]之后,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之花, 看清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缺陷。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 审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这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促进大学生就业。

2. 建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

步骤一:学会悦纳他人——“人无完人”

团体辅导老师让大家认真审视自己最好的朋友身上的缺点, 并寻找自己最不喜欢的人身上的优点, 到团体中与大家分享。团体辅导老师引导大家思考人无完人的道理: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 关键是看的角度不一样。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大家意识到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他人过于苛求, 要将心比心, 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多体谅和宽容他人。

步骤二:学会积极主动——“结交陌生人”

团体辅导老师提前给大家布置作业:试着在不同的场合认识五个陌生人。在团体中与大家分享认识五个陌生人的情况, 包括这五个人是谁, 在什么地方认识的, 为什么要主动与他们认识, 相识的过程如何, 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现在的交往情况如何等。团体辅导老师引导大家思考:除了在认识陌生人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 对待身边的朋友也需要主动地关心和提供帮助, 才能收获友谊。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的重要性, 养成积极主动的交往习惯, 有利于获取就业信息和争取就业机会。

3. 学习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步骤一:学会理解倾听——“心不在焉”

团体辅导老师将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相互咨询, 倾诉的主题是“我生命中最伤心的一次经历”。开始前, 老师先安排一些学生故意不倾听,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两分钟后交换倾诉方和倾听方。团体辅导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在别人讲述过程中, 不认真倾听会对讲述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大家希望用什么样的交流模式?”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就业困难毕业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 希望交谈时对方倾听自己。用心听对方所传递的信息, 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 在就业面试或与同事相处时才能赢得关注和尊重。

步骤二:学会表达自己——“模拟招聘会”

团体辅导老师提前准备好职业图片和招聘启事, 并分发给每位学生纸和笔。模拟招聘会开始后, 根据岗位要求学生回答“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事该工作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你为什么要面试该工作?你曾经引以为豪的成就是什么?五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如何保证自己能胜任该项工作?”团体活动中着重训练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同时, 团体辅导老师让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为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此次团体活动, 让就业困难的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尤其在应聘面试环节中恰如其分地推介自己。

总之, 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循序渐进地开展以上心理辅导主题, 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帮助人际交往障碍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祁佳斌, 李晓庆, 赵成刚.试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知识经济, 2011 (01) :156.

[2]乔纳森·布朗.自我[J].陈浩莺, 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32.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通信监控系统下一篇:推广变动成本核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