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结构

2024-08-23

大学生就业结构(通用12篇)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也很多, 有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影响, 有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不高, 学生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等等因素。但有一个大的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不能忽视, 那就是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附加值部分, 产品加工制造角色始终没有转换到研发仓储物流等高附加值角色上, 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带来的低层次岗位需求较多, 真正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不足, 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尴尬处境。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山东省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7:48:45, 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 这就意味着未来随着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高等院校要以此为契机, 以产业结构为蓝本设置专业, 培养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未雨绸缪, 真正做到教育服务经济发展。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平均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人均生产总值也有较大幅度提升, 由1978年的316元上升至2011年的47, 335元。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地区内产业结构也出现明显变化与波动, 产业结构调整也始终在进行。具体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如表1, 图1。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从1983年最高时的40.3%下降到2010年的9.2%, 30年时间里下降了31.1个百分点, 这与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低层次低效益的产业部门向高技术高收益的产业部门转移的历史经验是相符的, 也与山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实现区域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政策目标不谋而合。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始终较高, 改革开放初期略有下降, 但自1983年开始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 并且在2006年达到峰值,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以平均将近50%的比重显示了它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未来山东省应继续探索发挥区域工业发展的资本与技术密集性作用,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着力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呈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1978~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13.8%上升到36.6%, 且这一比重将持续增加。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经济及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山东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于本身的经济发展阶段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努力促进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未来一项重要任务。

总体来看, 山东省三大产业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趋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将继续走低并最终将在低位徘徊, 农业发展模式将以高效集约型为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工业产值比重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但工业产值的投入产出比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低碳环保工业是未来选择, 继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产业发展已经表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持续增加, 这样才符合山东省工业化处在中后期的产业结构要求。

二、山东省就业结构演变状况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三大产业中劳动力数量配置也在变化, 就业结构状况也在持续变化。具体见表2, 图2。

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整体上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比重由1980年的78.9%减少到2010年的35.5%, 30年时间里从事农业人口数量减少43.4个百分点, 说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是逐渐变弱的, 且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 随着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产业积极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同时伴随工业产值增长方式转变, 对拥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人才需求会慢慢增加, 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会平稳增加, 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种能力是会逐渐减弱的。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第二产业类似, 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其中从1992年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爬坡上升期, 随后进入稳步上升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吸纳劳动力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 其吸纳就业人口潜力巨大。

总体来看, 三大产业中,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减, 吸纳劳动力能力不断减弱,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始终处在平稳增加状态, 第二产业在吸纳转移劳动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将稳步提高, 现代化水平不断升高, 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对从业人员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在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时通常使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测度它们之间的匹配度或者说不对称状态。结构偏离度= (GDP的产业构成比/就业的产业构成比) -1, 即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 结构偏离度绝对值越接近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是趋于均衡状态, 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表明产业结构比大于就业结构比, 反之亦然。由此, 我们通过上面数据计算出山东省三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如表3。

1980年以来, 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且居高不下, 改革开放初期结构偏离度绝对值有过下降, 说明当时第一产业存在一定就业人口吸纳能力, 但随后特别是1992年之后, 这一数值持续下降, 并在2006年达到-0.749, 这充分说明第一产业已经不具吸纳劳动力能力, 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外流, 投入到其他产业中去, 山东省就业压力将不断加大。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体呈现逐渐降低态势但绝对数值仍然较大, 说明山东省正处在工业化加速阶段, 第二产业吸收就业人口的潜力巨大, 同时由于工业化水平提高,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特点愈加突出, 第二产业在吸收转移劳动力速度方面增长缓慢。

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大多数年份维持在0~1之间, 证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处于较为均衡合理的状态, 这与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本身特点有关:技术含量低, 劳动密集型, 进入门槛低, 转换灵活等。山东省工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城市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 必将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宽广市场, 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伴随电子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必将吸纳更多就业人口, 对人才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四、山东省三大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 大致反映出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下面我们用就业弹性来具体看一下三大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如何。就业弹性是各产业就业增长率与产值增长率的比值, 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它能够反映出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弱。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到,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大多数情况为负值, 与就业拉动作用相悖, 就业人员以净流出为主。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基本为正, 是拉动就业的主力, 其中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劳动力需求, 只是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国外市场需求萎缩, 不得不减员减产, 暂时减少用工需求,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2003年之前波动较大, 这与期间推出的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关, 之后便进入比较平稳的时期, 但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已经影响到对劳动力吸纳能力。

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对策

供给大于需求是造成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不合理引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因。三大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各不相同, 二次产业对大学生需求不足, 主要在当前的产业布局下, 由于我国制造业尚处全球产业链低端位置, 主要以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加工为主, 而真正需要大量高端知识型人才的产品设计、物流仓储、订单处理等环节发展不足。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要提升产业层次, 加快产业升级, 努力向高端产业链延伸。这势必会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以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 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变, 增加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 从而提高对大学毕业生吸纳能力。鼓励第三产业发展,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高校应该走注重特色的非均衡道路,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培养人才, 建设符合地区发展要求的特色专业。当前山东省正着力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 建设“蓝黄”经济区, 势必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各新兴产业部门必将带来庞大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需求, 山东省地方高校要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根据未来人才需求特点谋划专业设置,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改变过去学生上课听讲———期末大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将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放在第一位, 既要传授知识, 更要传以方法, 锻炼解决问题能力。以宽口径, 厚基础的办学理念打造通识型人才,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生专业知识扎实, 人文素养高, 既精通本专业, 又具备职业发展的各项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保证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蒋勇.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创业, 2010, 1:32~33

[2] .董志芸.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统计与管理, 2012, 5:13~14

[3] .山东统计年鉴 (2011)

[4] .王晓辉等.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3, 2:38~45

[5] .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 2007, 6:156~157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2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河北省十二五期间,从三次产业的产出构成来看,三次产业结构由的12.6∶52.5∶34.9调整优化为12.0∶48.1∶39.9。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2∶42.7∶48.1。通过分析一、二、三次产业得知,三个产业的产值在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不一样,按照比重从高到低,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作为传统型产业,占比略微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趋于上升。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河北省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第二,河北省严重依赖制造业,而且主要是低端制造业。第三,河北省的服务业太落后,比国家低了8.2个百分点。而且内部结构非常不合理。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金融保险、科研服务、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发展缓慢。因此,河北省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河北省20的XX中显示要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转型是实现河北省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所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转变。积极实施大数据战略,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打造行业发展局部强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安全农业。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河北省第一产业科技水平低。农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消费比重为4: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3的水平,缺乏品牌效应,农产品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等,因此不能提供大学生发挥才能的机会。目前第一产业主要吸引低端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待遇较低,对女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北京聚集了国家重点农业实验室,农业方面的技术主要提供给外省市,但目前流向河北的很少。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河北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商业化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做强第一产业,将为河北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

(二)河北省第二产业目前仍以传统行业钢铁、建材、石化、医药及纺织等为主导。主导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较低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就能胜任工作,而大学生是高文化层次的劳动者,不被低端产业需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状况。当然,随着河北省第二产业加速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将会给河北省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传统服务业仍占据较大比重。比如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金融保险、科研服务、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发展缓慢。随着河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高级化,当产业结构高级化到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占比重最高。这时,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贡献最大,并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服务业发展初期,以低端服务业如餐饮业、物流也等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为主,此时,服务业对劳动者要求不高,对女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现代人以及现代都市发展的要求,产生并日渐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文化含量和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主要有基础服务(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住宿、餐饮、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这些行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资源消耗少、产出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目前女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是第三产业,这些行业报酬较高、工作相对稳定、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对女大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据麦可思报告的数据,女性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有:教育业、医疗和护理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纺织业、零售商业。其中,本科女生比例最高的行业是教育业,高职高专女生比例最高的是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此外,北京与天津的第三产业都优于河北,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将会带动河北省第三产业更快更好的调整,同时,将给河北女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河北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根据河北省产业结构特点,调整专业结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专业的设置和产业结构存在着错位现象。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毕业生不足,出现岗位空缺,一些传统产业岗位少,毕业生多,出现失业现象。高等教育的设置呈现出“无序”和“自为”的状态。高校之间专业设置相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市场针对性,导致许多毕业生就业能力弱。因此,河北省在进行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使高等教育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使大学生学有所用。

(二)把企业引进校园,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目前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行业的需求,虽然这几年都在提倡校企合作,建立了许多虚拟实训室,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并没有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应真正把企业引入校园,引入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让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由企业的员工教给学生实用的技术,这样学生能真正学到将来工作必需的技能。

(三)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在是大众创业的时代,女性创业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男女两性创业,存在很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女性创业面临很多方面的障碍,比如较高的创业成本、缺乏支持女性创业的制度,传统家庭观念的制约等等,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必将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创业者,给女性创业者,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女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3

关键词:就业形势;知识结构;课程设置

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随着大学的历年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激烈、残酷。从政府角度来看,这几年一直在想各种办法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单位与学生之间无法达成共识呢?

一、就业形势的分析

学校面试时,要求应聘者能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教育工作是合力完成,不能太自我。学校当然愿意要那些更知道珍惜和把握机会的应聘者。学校有时更看重应聘者的素质,因为技能可以不断培养,但素質是长时间的积累。

在学校招聘的标准中,还得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在现代的教育过程中,招聘的原则必须首先认同学校的教育文化,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基础教育的工作扎实了,才会更好地开展教育。

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时对社会充满渴望,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但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常碰壁,自信心受到打击,频繁地换工作;有的学生在应聘时对自己的位置不清晰,自身估计的过高或过低直接影响了选择工作行业和职位,还有对自己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不确定。想先试着有个工作再说,或在面视中屡试不行,开始怀疑自身的价值。最后没办法开始继续求学之路,难道毕业以后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吗?所以种种情况导致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沟通不够,彼此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业压力自然增大。解决这一现状,首先必须了解所面试的单位需求,只有了解单位用人的标准后才能在学校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训练,再根据需求来安排相应的工作。所以关注就业变化的同时,就应当及时学习新知识,把自己规划为复合型人才。

二、就业形势对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今天,作为高师教育应该具备多个专业,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音乐教育。不能按照老模式让学生感到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在教育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不能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

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高师在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专业性是指: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的专门人才为目的,其专业知识技能应全面均衡发展。基础性是指: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在传授音乐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音乐里的内涵。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有些音乐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做了修改,但基本还是老套子,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和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联系不紧密,致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

三、就业形势对高师音乐专业课程配置提出的新要求

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它不仅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而且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的倾向,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舍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4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

近些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就业领域中突出的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人才结构不能有效对接产业结构、两者的变化和调整步伐不同步, 导致人才的供给与需求脱节, 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开始, 我国的人才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学生从过去百里挑一的“天之骄子”, 迅速演变成普通劳动者。在2000年, 我国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大学学历的人仅占4%, 到了2012年, 有大学学历的人已经超过了12%。而在这十余年增长的约1亿劳动年龄人口中,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增加了大约8000万。可见大学扩招在改变我国劳动力队伍的学历结构方面, 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问题制约大学生就业

在人才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持续发生。但是,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才结构的变动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经济发展方式长期转而不变, 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速度太慢, 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粗放型阶段, 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但收效却并不明显。其主要特征就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而非依靠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多数年份都要远超消费的贡献率。而我国投资的主要方向, 则集中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铁 (路) 、公 (路) 、机 (场) ”等方面。这些产业虽然对高端劳动力也有一定的需求, 但绝大多数需求都是以不需要太高学历和技能的劳动力为主。仅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房地产业为例, 2000年,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为47518万家, 从业人员为1994.3万人。到2011年, 房地产企业的数量上升到72280家, 而吸纳就业人数也跃升到3852.5万人, 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其结果,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 就出现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用工荒”、高校毕业生却“就业难”的奇怪现象。

其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阻碍了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一般来说, 第三产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产业。大学生不仅集中在传统第三产业的部门就业, 即使在工业企业就业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也从事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管理等工作, 也即在生产服务业领域就业, 实质是在第三产业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就业的大学生, 也绝大多数是在农村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运输、管理等农村的三产就业。

虽然我国的第三产业有所发展, 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而言, 依然相对滞后, 目前仅占GDP的45%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 差距更为明显。目前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降到5%以下, 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均已达到65%以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使得劳动力大量滞留在第一、第二产业。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 近些年来, 尽管各种产业振兴和鼓励性政策层出不穷, 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甚至倒退的势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年至2012年的35年间, 第二产业有18年即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增速要超过第三产业。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 第三产业要比第二产业慢0.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年底开始实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 第二产业的增速就一直快于第三产业的增速, 其中2009年快0.6个百分点, 2010年扩大到2.7个百分点, 2011年为1.7个百分点。2012年, 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 但也仅仅是取得了和第二产业一样的增速, 并未呈现出超速发展的势头。

再次, 在产业地区结构方面, 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不平衡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一方面, 我国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这些地区虽然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强, 就业机会较多, 但普遍面临着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西部、农村、基层等产业虽不发达但对大学生有强烈需求的地区, 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却远远不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产业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 劳动力队伍中大学生的数量也依然偏低。大学生的过度集中导致在局部地区就业形势严峻, 同时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却无法招到所需求的大学生。

最后,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相匹配。国内许多高校只顾追求建设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 并未根据自身实力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 反而纷纷增设诸如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 加之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致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成了“冷门毕业生”。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突出, 导致某些专业人才严重过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2012年, 全国高校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为1850个。但相比于旺盛的增设专业需求, 同年全国范围内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仅为32个, 而在2006年至2011年, 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都低于这个数字。另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即就业率低、薪资低, 且供大于求的专业) 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而且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专业连续三年 (2011-2013) 都是就业红牌专业。

与此同时,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滞后, 致使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专门型人才普遍缺乏, 技工短缺现象严重。据统计, 当前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仅占所有城镇从业人员的33%, 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则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1%, 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50%以上和30%。

四大举措调整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主要还在于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 也要在调整教育结构上面下工夫。换句话说, 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 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使国民经济增长尽快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我国目前以投资驱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 使得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要大大高于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创新、服务和质量, 是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及低碳发展的新型道路, 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上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毫无疑问, 这将大大扩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第二,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尽快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涵盖了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旅游等多个产业部门。近些年来, 第三产业一直充当了吸纳大学生主力军的角色, 特别是随着新兴服务业、网络服务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 对于拉动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也是吸引大学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当前, 应借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研究显示,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将增加600余万人;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 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第三,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更注重地区布局的合理性, 分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看, 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到企业效益好、工资待遇高、职位稳定的企业去。但我国竞争力强、待遇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 致使大学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却由于产业经济不发达, 即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 也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加盟。因此,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 应更重视产业的区域发展平衡性。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5

摘要:中国民工问题由来已久,近两年产能过剩和农民工返乡潮等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因此,借助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结构高级化指数,就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结构高级化倒逼效应

2003年,民工荒的出现让农民工问题跃成为焦点。农民工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健康发展与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化

中国最初的批农民工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倾向。当薪酬和工作环境不能达到他们理想预期时,他们就会做出其他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该行业。将2000-2014年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制成堆积柱形图,可以看出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图1 2000-2014年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如图1显示,2000年到2014年,农村劳动力在第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直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农民工绝大部分被工业、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吸收,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1%左右。

对于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虽直在增加,但2008年之后,增速也有所放缓,至2014年的七年问,占比从24.25%上升到27.46%,仅提高了3.2%左右。并且其增长主要是由建筑业带来的,农民工在工业就业的比例从2010年的高峰过后开始下降,由2010年的19.19%降低到2014年的16.03%。

第三产业的就业的比例则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在第三产业内,2000年从事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的农民工占总量的6.09%,到201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9.17%,上升了3.08%。但农民工在这些传统服务业中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是低于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的变化,说明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更加明显。

可见,第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流向从工业转向建筑业。同时,流向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也在稳定增多,并且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性分析

某产业经济的增长会促进该产业就业的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时刻同步。农民工是传统产业的主力军,在其就业结构已然发生大幅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能否与之保持

致性是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前提。对产业前景的预期和对产业结构与全社会就业结构关系的判断是农民工选择职业方向的根据,因此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是对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发出的信号。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分析工具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考察各产业结构与就业是否协调重要的指标之一。数学表达式为:

E=X/Y-1

其中,E为产业结构偏离系数,X为某行业的增加值与GDP之比,Y为行业就业人员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

如果E=O,表明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E>O,说明该产业有继续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如果E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4年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如下特点:

(1)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基本保持在-80%左右。这意味着第产业还存在着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业人员的比重虽然在大幅减少,第产业产值的比重却也在不断下降。使得E值保持在

定水平,难以提高。也就是说,第产业结构的首要矛盾,并非是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速度过慢,而是更为严峻的,第产业的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工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但是偏离程度并不大,并且2008年以后开始减小,趋近于0。这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在降低。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并非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就业人员的持续上升带来的结构均衡,而是由于工业吸引农民工的能力在降低。由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近几年发展并不景气,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下降。加之农民工大量返乡就业、创业,都极大的冲击了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出。可以看出,工业方面的产能过剩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如不尽快提升产业结构,未来几年的工业即使以提高工资为代价挽留住劳动力,也将以衰退的姿态迎来低水平的均衡。

(3)建筑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并且偏离程度较大。这表明建筑业也产生了定的剩余劳动力。建筑业农民工的比重直在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近十年来房价飞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扩大,几乎各个城市都在新建住房,劳动力需求大。从房地产业极高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业属于暴利行业,而基础层的建筑工人作为体力工种,薪水也较高,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自然不在少数。但近两年房地产业开始向常态迈进。2015年已有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多项指标恶化,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建筑业产能过剩的恶果也将凸显,对劳动力需求会大幅减少,剩余劳动力应转向其他产业。

(4)第三产业的情况较为复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交运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在0左右波动和趋近于0。这说明这些对劳动力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已基本达到均衡。批发和零售业的偏离度的提高,则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可行性。总体来说,传统服务业是吸收农民工的主要行业。可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限制了其进步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不强,仍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酒店餐饮和家政等服务行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高,很难实现人真正的价值,将难以吸引到新生代农民工。于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便会更加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加之农民工跳槽成本低,企业不仅劳动力成本在增加,培训成本也在提高。所以,在农民工群体的结构已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滞后,必然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失衡。

三、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自身观念和身份的“升级”走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前面,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变动不仅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最终也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

(一)结构高级化的度量

对于结构变动的衡量通常使用Moore指数,该方法运用空间向量的夹角来反映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程度。本文采用在Moore指数的基础上提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周明磊,2011)。该方法通过调查将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排序,列为第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和金融房地产业。由于农民工就业部门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向趋同,所以对各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增加值比重运用同样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构建方法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依上述排列计以不同次数,以反映高低级产业对结构高级化指数影响的不同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受数据限制,以1986年为基期计算中国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近20年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IS)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民工就业结构高级化指数(UES)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α为常数,β为参数,ε为随机误差。

UIS=α+βUES+δ

经过ADF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对UlS和UES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表4),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UES是UIS的Granger原因,所以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级化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分析,发现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动既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结果,也是最终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直接原因之一。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其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系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迅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总量上来看,2013年江苏省的GDP是1978年的21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7.14%,江苏省作为引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承接着国家对产业转移以及技术的进步重要需求,应该加强产业升级与价值链的提高,就目前而且,江苏省的劳动力总量与质量还存在一定的缺口。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业转换困难。因此,如何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发展下去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重要保障。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同时伴随的还有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三次产业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库兹涅茨法则”: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工业部门生产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劳动力会不断向第二产业转移。郭克莎(1999)通过对国内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在GDP的比重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发现,在仍然以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如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中国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并预测了产业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李仲生(2003)在研究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发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的时候出现了硬着陆,即第二产业的技术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第三产业已经开始了低效率发展。段敏方、徐凤辉(2011)认为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思路。刘玉成、童光荣(2013)认为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为人口规模、人均GDP和工资结构,并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国产业结构变迁和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如何解决江苏在调整就业结构的综合影响下,经过“十二五”之后,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和调整,且基本符合工业化演进规律。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并且与配第—克拉克定理进行对比,即劳动力的分布是否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终转向第三产业,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来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经计算(限于篇幅,数据没有列出,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1978年-1992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较大,以一、二产业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及1985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大幅转移至第二产业。

(一)1993年—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且整体上绝对值较大。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这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虽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年下降,但与产值下降的速度不匹配。而整体绝对值较大,表明江苏省第一产业生产率还有待提高。

(二)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都为正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偏离度为正并且存在下降的趋势,说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小于产值比重,即第二产业具有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三)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波动较一、二产业大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呈现下降趋势后,于2008年出现反弹,结构偏离系数偏离了向均衡状态趋近的轨迹,说明了江苏第三产业虽然在吸收劳动力规模的速度上发展很快,但是却出现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大量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这就要求第三产业内部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自身效率和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四、产业结构调整下,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来看,只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就业人数分布不合理。从2013年数据来看,在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分布的就业人口最多,而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拥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与现代经济发展关联密切的特点,却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排在最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江苏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途径还是较传统单一的。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加之地区之间人员流动性不足等原因,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的矛盾。

五、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一致性。要使两者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结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的扩大。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推进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应该视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资本、自然资源等因素同等重要,因为劳动者的质量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第二产业在价值链分配中的地位

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增加创新在产品中的运用,努力摆脱价值链低端的地位,提升產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饱和,而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应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人员分布更加合理有效。其次,从政策上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与成本,让不同的市场主体公平有效的竞争,为第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David Deaton,Peter Nolna.“The Nature of Unemployment under technicalProgress,in Perek L.Boswohrt(eds)” The Employment Conseuqence ofTechnological Change,The Macmilland press,1983.

[2]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黄涛、陈良馄、王丽艳,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科学[J],2002(1).

[4]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J],2003(4).

[5]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

[6]金乃丽、徐盈之,江苏省各行业就业吸收能力的投入产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7

一.国外就业结构主要理论研究

国外对就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学角度, 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货币政策、技术创新、投资、消费等因素对与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分别在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就业结构理论,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业理论有配第-克拉克定理、钱纳里的研究、二元经济理论和结构性失业理论。在这里重点介绍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结构性失业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和比重下降,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 然后再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他认为, 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收入弹性差异和投资报酬 (技术进步) 差异产生的。由于收入弹性差异的存在, 当人们在第一产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 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 并小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 且劳动力收入越高,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就越低。另外, 第一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 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 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 因此, 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 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 工业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 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 产量的加大, 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 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更大发展。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经济发展与就业转移的内在联系, 随着经济发展, 从业人员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也因此被称为就业结构转移理论的一条基本定理。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西方国家经历经济大萧条时代, 经济不景气, 物价飞涨, 企业倒闭, 导致工人大量失业, 30年代末随着大萧条时代的过去, 经济逐步复苏, 生产力得到恢复, 失业率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时期的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导致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西方面临的最严重失业问题。外国有关结构性失业理论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理论、自然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结构性失业理论、人力资本学派结构性失业理论。

二.国内大学生就业结构研究

国内学者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因素有很多, 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地区结构、技术创新等, 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最直接, 也是最明显的, 产业结构决定总体就业结构。但同时, 经济结构、地区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视, 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这些因素在局部劳动力市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岳昌君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矛盾上:从阶梯型劳动力市场结构看, 城镇就业人口小于非城镇就业人口;从行业结构来看, 各行业就业规模的增长幅度很不均匀。1张志奇通过对行业就业弹性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定量研究后指出, 产业结构是影响就业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作为各行业产出间的比例关系, 它也受到要素投入———包括就业的制约。周源, 马煜天对产业结构演变影响我国就业的单因素模型进行研究后提出, 第一、三产业对大学生的影响大于重工业化对其的影响, 而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第一产业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2何德旭、姚战琪还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之间的转型速度, 结果显示, 就业结构转型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 也就是说就业结构是根据产业结构而被动调整。马云泽、吴昊坤也得出类似结论, 他认为,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发端于经济内部, 其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而人才培养机制则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的, 这就导致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无法迅速随社会需要作出调整, 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且, 经济结构变化越是剧烈, 产业结构调整越是迅速, 这种即时的失业问题也就越严重。由此可见, 准确掌握产业结构信息对降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具有重大意义, 这也是研究大学生就业结构指数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除产业结构外, 地区结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王光栋、叶仁荪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人才素质角度分析了就业结构特点, 指出,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 而工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就业吸纳能力, 导致中西部地区失业人员增加、人才流失严重;从从业人员素质来看, 东部地区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数量东部最多、中部次之, 西部最少。李乃伟、卫海燕将我国31个省区划分为四大区域, 分别对这些地区的GDP和三大产业就业比重进行了分析, 其中京津沪地区人均GDP大于20000元,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41-61%)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31-42%)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小于21%) ;辽冀黑苏浙闽鲁粤地区人均GDP在9000到200000之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31-49%)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25-38)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24-34%) ;晋吉皖赣豫鄂湘琼渝川陕青宁新内蒙古地区人均GDP在5500-9000元之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46~62%)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20~35)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3~25%, 琼9.16%) ;桂黔滇甘藏人均GDP小于5500元 (藏为6093元) ,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大于61%)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17-29%)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6-14%) 。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3个方面的结论:

1.目前, 国内外都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就业结构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就业问题的新趋势。国外的经典就业理论、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为研究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2.产业结构是影响就业结构最直接因素, 产业结构决定总体就业结构。因此, 研究就业结构问题重点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作用, 同时也要兼顾地区结构、经济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

3.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过快、信息不对称、技能不匹配、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构要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培训, 包括岗前培训、上岗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二是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强;三是高等教育要与市场接轨, 闭门造车只会加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建设, 信息建设是最基础,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内容, 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决策和行动, 大学生就业结构指数的研究也正是基于以上实际需要而开展的。

参考文献

[1]岳昌君.我国阶梯型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6) .。

[2]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 2012, (2) .

[3]王伯庆.2009年大学生就业和专业结构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4) .

[4]张于借, 吴洁, 肖晨帆, 章昆明, 刘亭亭.基于结构偏离度的新兴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9) .

[5]王志华, 董存田.我国制造业结构与劳动素质结构吻合度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12, (5) .

[6]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6) .

[7]宋丰景.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与应用[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

[8]赖德胜.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 (2012)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8

2012年11—12月,《中国教育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

调查发现,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学生倾向直接就业,城市学生倾向出国深造;农村学生就业倾向较为稳定的学校,城市学生更倾向三资企业;农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在就业影响中缺乏实践成为农村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学生对未来的规划时间晚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认为在就业中专业技能比院校名气和社会关系重要,城市学生认为院校名气比专业技能和社会关系重要;城市学生在就业准备中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明显低于农村;农村学生在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更倾向于“先谋生,在发展中寻找机会”,而城市学生更倾向于“继续求学深造”。

2014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城市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而且前者比后者的月薪也高出654元。

由此可见,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存在明显落差。

二、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教育资源不均等

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农村大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首先,农村的师资力量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农村学校基础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发展平台狭隘,很少能吸引到优秀教育人才,尽管国家近年来也在农村设立了特岗教师岗位,但很多人都以特岗教师为跳板,每年依然有大量的教师流失。其次,农村的教育质量较低。由于投入的教育经费有限,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较差,学生接触的教育资源也比较单一,农村学生无法接触到现代化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方法,导致他们接受的教育质量比较低。再次,农村居民收入低使得孩子教育机会受阻。由于农民主要靠农业为生,收入水平较低、家里孩子多,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力不从心,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结果农村学生在教育最初阶段就先天不足,落后于城市学生。

2. 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如城市大学生。首先,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为了赢得奖学金就拼命学习,很少有机会参加社团活动,没有社会实践的积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多处于贫困的境地,内心比较脆弱和自卑,不能很好的与人交流,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而良好的人家沟通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正是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可或缺的能力。其次,农村大学生缺少社会关系网,就业的成功几率较低,尽管国家现在严厉打击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萝卜招聘”现象,但是不乏有一些单位招聘机制不够透明和公平,监管机制又不够全面,所以就出现一些有社会关系的城市学生还没毕业就已找到好的工作,或者在进入企业时走走场面,轻松获得工作。

3. 农村大学生工作后待遇较低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城乡大学生就业落差的调查显示,城市生源的毕业生比农村生源的月薪高出654元。这个差距相当之大。首先,农村大学生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贫穷无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法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他们的职业和教育程度也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据有关调查发现,父母的学历越高,职业越好,孩子的职业起点也越高,工资待遇也越高。其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选择了相对冷门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往往录取分数线比较低而且学费也较低,这也导致他们就业路径的狭窄,国家对冷门专业的扶持力度不大,导致他们毕业后找工作难度加大。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出路探讨

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这些外在政策的支持和学生自己这一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1. 外因

⑴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1)国家应建立农村大学生专项资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学生之所以不够自信、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贫困,觉得矮人一截。所以,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农村大学生资助制度,从他们的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各个方面提供最大的优惠政策,确保每一个农村大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另外,国家还应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辅导制度,从心理上对他们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自立自强的、艰苦奋斗的素质。

(2)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资力度,大力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政策上给予农村教育倾斜,在招生考试时加大农村学生的比例;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教育自信。

(3)国家应加快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大学生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一切都源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因此,加快改革二元体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国家应平均分配城乡教育资源,我国以农村人口居多,但是,获得的教育资源却与人口数量成反比,这一矛盾现象必将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加大,因此,国家应均衡甚至倾斜农村的教育资源。让农村大学生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教育公平、就业公平。

⑵社会组织、企业需提供帮助。地方政府应设立一些有关农村大学生教育的社会组织,保障农村大学生的受教育权益,可以通过选取农民出身的各行各业的精英担任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让他们以农村大学生的身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另外,政府应鼓励优秀企业积极吸纳农村大学生就业,在实习招聘时给农村大学生一定的倾斜,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

⑶学校应加强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社会和家庭背景,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大一到大四,分别对他们进行生涯规划定位、确定职业方向、职业实践、就业准备等方面的规划与指导。另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在、礼仪着装、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方面做出训练,还要积极引导求职心理,增加他们的自信。

2. 内因

⑴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农村大学生必须转变工作“等、靠、要”的观念,自己必须行动起来。首先要对当年的就业政策和职业需求有一个了解,以便自己有所侧重,另外,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招聘信息,做好信息材料的收集;其次,对自己已经从事的工作要认真对待,做好本职工作,注重经验积累。

⑵提高自身竞争力。首先,要自尊、自立、自强,找到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校园活动,培养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拓宽知识面,让自己开阔眼界。再次,要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可利用假期、学校安排的实习期,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活动,通过实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

⑶就业与创业并重,把握创业机遇。农村大学生要想完全脱贫,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斗志,因此,农村大学生应该有创业的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创业时应结合自身特长、所在家乡特色、自己所具备的创业资质,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摘要: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原因,本文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这一背景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教育资源不均等、农村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不足是主要影响,因此,需要探讨新的就业出路,本文从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企业的帮助、学校就业指导三个外因以及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业与创业并重这三个内因来破解这一难题。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大学生,就业出路

参考文献

[1]高慧斌.教育调查: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N].中国教育报,2013-8-26(3).

[2]郭立场,单承彬,田丰.城乡大学生有无明显落差[N].中国教育报,2014-2-21(02).

[3]孙玉雄,徐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07).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9

关键词:结构性矛盾,职业规划,就业保障,归属感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趋缓, 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总量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矛盾、区域性结构矛盾问题, 以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职业吻合度低、薪水低、半年离职率高等就业质量偏低问题接踵而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有专家指出, 社会发展到中上等收入阶段, 结构性失业加上经济周期总量增长速度放慢, 出现所谓高失业问题, 会给社会带来很大威胁。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 市场供需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是第一类结构性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 供给总量已经过大, 从我国现有的结构和职位空缺性质来看, 供求矛盾已经十分突出。【1】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其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往往快于高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速度,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甚至提前预判好劳动力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也没能打好这个时间差。麦肯锡2004年的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培养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实用技能与语言技能的要求, 此外据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 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市场需求和实际就业能力之间的差异或不匹配, 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表现。

(二) 学科结构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学科结构问题,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 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会直接导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校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培养也不够及时有效等。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等问题。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 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 高职高专为62%, 其中, 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43%, 高职高专为38%。【4】

(三) 自身期望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大学生自身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在就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 追求待遇、相互攀比等现象。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地域、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人职匹配等要求较高, 把一些偏远地区单位、基层单位、中小企业直招之门外, 表现为“想去的单位去不了, 可以去的单位又不想去”的尴尬情况。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 2012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 占24.1%;泛渤海区域 (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 占24.9%;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占20.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城市类型中,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 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 54%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5】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一) 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升就业“原动力”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其个人的能力、文化素质以及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毕业生的个人核心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此,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毕业生个人的核心能力, 这就需要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1. 正确定位, 合理规划

很多毕业生毕业之后, 直接拿着自己的简历和相关证书去面试求职, 几年之内换掉多次工作, 这是没有做好正确自我定位的后果, 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在职拼搏的人士, 都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学毕业生, 通过对自身合理的定位, 进行职业规划, 不仅可以做到了解自我, 更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估计自己的能力, 评价自己的智慧, 确认自己的性格, 找出自己的特点, 发现自己的兴趣, 明确自己的优势, 衡量自己的差距, 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并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 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6】

2. 转变观念, 调整心态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就业期望值过高, 毕业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一心想做“白领”, 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 挤在大城市、大企业, 从而大学生求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东部多, 西部少;城市多, 农村少;大企业多, 私企少。【7】毕业生个人要改变思维定势, 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认识正确的就业形势, 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 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在社会每个行业之中, 总会有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要有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 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 主动磨练, 增强适应能力

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大学生在校期间, 在完善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更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 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科技竞赛, 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使自己能够较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适应岗位要求。

(二) 政府加强就业保障建设, 优化就业“软环境”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纯粹利用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存有问题的, 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或市场力量是不够的, 还需要政府介入。因而, 政府作为民生的维护者, 它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 研究落实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相关政策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首先要政策先行。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研究制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从政策落实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提高政策效应的含金量, 把各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扶持政策, 通过具体有效的工作, 真正落实到实处, 落实到人头。例如抓紧落实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创业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 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形式的税收减免, 从而鼓励民营企业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需求等。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几年,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但是其中一些政策只是方向上的指导, 操作性较差。其中一些政策在执行中缺乏执行力, 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因此,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督力度, 切实落实好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责任, 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自由的择业环境。

2. 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创造良好环境

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 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政府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培育与调控, 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整合, 统一协调人力资源市场, 消除日趋突出的供需矛盾, 增强就业服务功能, 取消阻碍就业的政策性障碍, 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8】此外, 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维护就业公平、公正, 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尽量规避不公平现象, 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 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应当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

(三) 高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就业“硬实力”

人才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如果说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 政府、高校部门举办的招聘次数再多, 参会企业规模再大, 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问题也是解决不好的。因此高校的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一环。

1. 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 适应社会需求导向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 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主要原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 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 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问题, 会直接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 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紧跟市场动态, 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此外, 高校还应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流向和职业特点, 进行专业改革,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可以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 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是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 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9】在当前时期,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 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 努力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近年来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职业吻合度低, 这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有很大关系, 要培养学生立足自身就业能力实际, 着眼长远职业发展。在就业指导中, 尊重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异, 实施分类指导与服务,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实现学校毕业生高层次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参与创业人数的稳定增长。

3. 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 推动内涵发展, 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10】这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高校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 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评价机制, 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全面、客观挖掘相关就业数据, 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 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切入点、以科学的调查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调查为保障, 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研、毕业校友访谈等途径, 积极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 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四) 用人单位实施人才留驻工程, 提升就业“归属感”

从经济学角度看,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商品, 用人单位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11】用人单位所给予大学生的工作福利保障的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性, 工作岗位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等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 规范用工行为, 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也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劳动用工制度的需要。当前, 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用人单位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是比很多大中型企业高的多, 甚至要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都要好。但是, 很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在设计大学生一些切实利益方面相关问题, 大学毕业生的转正定级、档案管理、医疗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缺少一定规范。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经常发生纠纷, 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应规范用工行为, 为大学生提高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消除大学生的发展顾虑。

2. 优化工作环境, 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等方面制订出一些政策, 让员工在享受这些政策的同时更能够做到安心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 更能够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 更有利于处理好双方的劳资关系, 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比如, 有些企业通过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廉租住房、适当改善毕业生的福利, 加强毕业生的社会保障, 从而解决毕业生职业吻合度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五) 家庭和亲朋加强情感支持, 提供就业“支持力”

子女有一个理想的工作, 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因此, 要重视发挥家庭情感对子女就业工作的支持力, 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1. 转变对成功的观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很多时候, 家长们的操心最终过了头, 反而无意中成为了孩子就业路上的阻力。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观不正确, 却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把孩子当作工具, 一味要求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 喜欢叫子女做官、进国企, 不希望下基层去中小企业。全然不顾孩子的感觉, 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 在子女就业问题上, 家长观念亦须转变, 作为父母, 对子女的就业可以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但不应阻止孩子的就业选择。

2. 家庭的情感支持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大靠山。有研究指出, 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 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 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丰富的阅历和人脉关系, 完全有能力对子女的就业起着辅助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这时候的情感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就业父母要给予百分之百的支持与理解。父母在子女就业过程中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 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要多听听子女的想法, 选择工作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结束语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因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迅猛变化, 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变和教育结构的改变, 适应不了经济结构发展的迅速变化, 进而产生了摩擦, 这样的摩擦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它需要靠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 以及专业、知识、训练体系的改革才能加以改变。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设计到政府、高校、家庭、企业以及学生个体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整体上来讲, 毕业生个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前提;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 积极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是重要保障;高校培养部门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 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加强就反馈机制的构建是重点;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优化工作环境, 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是关键;同时, 毕业生家庭中亲朋好友的精神支持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3]曾湘泉, 李小曼.破解结构矛盾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3/14:22-23.

[2]陈志华.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3) :65-66.

[4][5]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麦可思研究院, 2011版:42-84.

[6]董文波.基于高校内部因素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途径[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3) :9-10.

[7]张琳.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6) :44-45.

[8]李强.浅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J].教育与职业, 2009 (12) :147.

[9]方明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我见[J].就业与保障, 2010 (12) :24.

[10]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01) :4-5.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技术人才需求,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服务业就业趋势引述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以大学扩招为中心意见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15万人, 预计2010年毕业生人数会达到630万人, 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从供需的角度看, 我们在思考大学生这一作为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本身问题的同时, 也要着力增强社会劳动力容纳力, 扩大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

(二) 我国对大学生就业的现有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研究就业问题主要是从劳动力经济学、人口学、制度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角度。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国家决策部门的研究机构中, 以胡鞍钢, 陈东琪, 杨宜勇等为代表。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的就业研究, 主要是从社会学, 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 多数是规范的定性的研究, 着重点在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学者更多地关注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的出台与制定, 提供就业指导等相关就业服务, 或致力于研究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同时也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与宏观经济结构结合的实证性研究方面, 很是欠缺, 在产业结构这一中观经济概念与大学生就业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只是散见于各种论文中。

(三) 服务业概念界定与就业趋势

1985年国家统计局规定了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农业, 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除了第一、二产业之外的产业。2002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 实行, 指出, 服务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可看出, “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这个两个概念是从不同研究角度对同一内涵的定义。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就业的主要产业, 其就业比重的提高不仅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更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

二、服务业内部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一) 普通职工就业弹性

引入就业弹性系数这个概念: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系数大小, 代表吸纳就业能力强弱, 可得出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普通劳动力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如下。

依据图表一的数据, 对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可做如下划分:

1、波动范围在0.3~0.6的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波动范围在0.1~0.3的行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

3、波动范围在0~0.1的行业:教育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弹性系数在负值徘徊的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二) 大学生就业弹性分析

普通劳动力就业趋势并不能代表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下表利用既有的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得出大学生在各个行业内的就业弹性系数。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可得出:

1、大学生就业吸纳弹性系数趋近0.5的部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大学生就业弹性系数在0.3左右徘徊的部门: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

3、大学生就业弹性系数在0左右徘徊的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三) 普通职工与大学生就业弹性对比分析

前文已经提及,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 在就业弹性方面, 相较于普通劳动力就业存在很大的差异:

1、两者就业弹性变化幅度上存在差异的部门: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在改革开放后各行业的高速发展后, 先行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近几年来出现瓶颈, 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逐渐被后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取代, 而经济软化现象带来的从实物性服务业向服务性行业的转移必然带来的物流的减少, 在行业内涵式扩张的规模化发展后进入外延式的低速发展期, 从普通劳动力就业到大学生就业的弹性系数都在0左右徘徊, 相较于普通劳动力, 该行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更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作为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 表现出很大的普通劳动力及大学生的就业弹性, 行业规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尤其迫切。改革开放后率先对非国有经济主体开放, 批发和零售业在经过行业发展填补缺口式的数量扩张后, 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及经营条件的改变, 产值增长速度放慢, 但是出于就业考虑的政策扶持, 就业增长速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服务业中各行业重心从实物性服务业逐渐向服务性服务业转移, 不论是从普通劳动力和大学生的就业吸纳弹性系数来看看, 近年来这个行业都开始走下坡路。房地产业作为新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 房地产需求加大, 带动房地产服务业普通劳动力跟大学生就业的增加, 表现出高的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在今后的发展中是吸纳大学生与普通劳动力的重要部门, 同时也要警惕该行业的过热发展带来的经济泡沫。

2、二者变化趋势相反的部门: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这三个部门两个弹性系数的反向变化体现出了普通劳动力就业与大学生就业的不同。大学生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群体, 从事的多是一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在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并非随着部门的发展, 对大学生的就业就会产生促进作用。金融业垄断性是该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促使该行业走高效发展之路, 国有金融机构正在实行减员增效, 外资金融机构吸纳的就业人数极其有限, 虽对专业性人才有一定的需求, 但该行业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传导机制, 近年来在普通劳动力方面的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很低, 大学生就业吸纳弹性上更不容乐观。住宿和餐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两个部门的就业门槛较低, 虽然在普通劳动力就业的弹性系数上表现尚佳, 但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却没有明显帮助。

3、二者变化相对一致的部门: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教文卫四个部门作为国民发展的基础性部门,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基础性的行业, 这五个行业的稳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结论

随着人均GDP的增大, 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将日趋提高, 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而言, 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却并非等同于普通劳动力就业, 必须区别看待。在服务业中, 作为新兴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大学生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 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的趋势, 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缺口, 能容纳高层次的就业人员, 具有相当大的就业容量。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就业吸纳弹性系数也大, 但主要应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金融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应着重打破垄断体制, 引进新技术, 创造新服务, 在实现自身高效发展的同时, 推动服务业的结构优化;科教文卫普遍存在的低效问题, 解决后大学生就业容量会加大, 应该得到相应发展, 特别是教育和社会保障系统, 其潜力不可低估。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高, 服务业就业结构必将不断趋向合理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的选择[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学, 2005.

[2]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光辉.我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的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

[4]张胜冰, 吉宇.中国现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5]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6]潘光军.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11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产业结构偏离度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状况分析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GDP由1978年的123.7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0173.03亿元,增长了324.71倍,年均增长率16.92%,高于全国的14.97%的年均增长率。三大产业产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第一产业由47.09亿元增长到1777.18亿元;第二产业由53.52亿元增长到19175.06亿元;第三产业由23.11亿元增长到19220.79亿元。

与此同时,三大产业处于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迹:由70年代末的“一二三”,轉变为80年代中期的“二一三”,而后进一步提升为“二三一”,2014年首次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具体的产业结构构成变化如图1所示。

从产业结构构成变化图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日趋合理。从各产业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由1978年的38.1%下降到2014年的4.4%。第二产业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8.7%上升到2014年的47.9%。根据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将浙江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特征(1979年除外)。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处于下降趋势,1978年至1986年间,下降了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时升时降,处于波动状态;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8.7%上升到1986年的26.9%,上升了8.2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8年):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第一产业比重仍然保持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这一时期又可分为1987年—1991年和1992年—1998年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差异主要在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上。1987年—1991年间,第二产业比重变动不大,基本稳定在45%左右;在此期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79年的27.4%上升到1991年的32.1%。1992年—1998年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由47.5%上升到54.8%,波动幅度超过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上升势头受阻,比重基本稳定在32%左右。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在这一阶段,浙江省GDP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处于下降状态,到2014年,下降到4.4%;第二产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54.6%下降到2014年的47.7%;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达47.9%,高出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首次形成“三二一”分布特征。

(二)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浙江省就业人员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749.96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714.14万人,增加了1.12倍。其中1978年至1986年,增速较快;1987年至1999年增速放缓,甚至有所下降; 2000年以后又呈快速增长趋势。

从就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下降,由1978年的72.40%下降到2014年的13.51%,下降了近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波浪上升趋势,由11.80%上升到49.71%,增加了近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5.80%上升到36.78%,增加了20个百分点。

从就业结构的分布特征来看,浙江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就业结构呈现“一二三”分布特征。就业结构的这种分布特征一直持续到2000年。2001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特征。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稳步增长,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为“二三一”分布特征。具体变化如图2所示。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选取1978年—2014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及就业比重,运用SPA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i=a1+a2Xi+μ(i=1,2,3)

Yi表示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i表示各产业GDP占全省 GDP的比重;μ表示随即误差。

从表1所示的数据来看,浙江省第一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953,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2 值为0.909,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每增加1%,就可拉动就业1.469个百分点。但常数项为15.509,说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农村中还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

浙江省第二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585,表明二者呈现弱相关性。其原因是浙江省产业结构在这个阶段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R2 值为0.342,方程的拟合度较差,但第二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F检验中,回归方程显著通过检验。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二产业GDP每增加1%,可拉动就业1.412个百分点。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常数项为-34.058,说明浙江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起点高于第一产业。

浙江省第三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956,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其原因是浙江省产业结构在这个阶段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R2 值为0.913,方程的拟合度较好。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三产业GDP每增加1%,可拉动就业0.97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但其内部就业空间逐步缩小,就业比重的增加受到限制。

(二)浙江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大于0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劳动作用,就业弹性值越大,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就越大,反之,越小。当就业弹性小于0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

其计算公式:就业弹性系数=就业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从图3可知,GDP的就业弹性整体不大,其平均值为0.140,这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就业结构不能随经济发展而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多数是负值,说明随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存在比较明显的挤出效应,尤其是1983、2000、2002、2003、2006几年中,挤出效应更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分别为0.407和0.239,说明产值的增加对就业具有劳动作用,但作用不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大于第三产业,说明整体来看,第二产业对于解决就业仍具有重要作用。

(三)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產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比重的比值与1的差。产业结构偏离度能够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

其计算公式: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的就业比重)-1

根据1978年—2014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如图4:

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小于零,表明该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逐步远离零值,说明劳动力逐步向外转移。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多数为正值,但近几年出现负值,表明该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变小。1978年—1984年第二产业偏离系数迅速变小,表明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吸纳了大量的从其他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步合理。1985年至1999年间,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系数缓慢上升,2000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逐步下降,到2012年,该值变为零,表明该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处于饱和状态。2013年、2014年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变为负值,说明该产业内存在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该产业产值构成超前于就业构成,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整体变动不大,处于波动状态,1999年以前呈逐步下降趋势,表明该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减少。 2000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说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出现短缺,该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

三、结论

第一,浙江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并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就业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第二,浙江省第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占全省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一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负值,产值增加对劳动力具有挤出效应;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为负值,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三,浙江省第二产业GDP比重稳中有降,但仍然占有较大比重,仍然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产业平均就业弹性较小,产值增加带来的就业效应较小;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逐步向零值靠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缩小。

第四,第三产业GDP比重持续上升,并且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全部为正,但数值较小,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近年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产业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针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的发展状况,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产业结调整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伍学林.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2]林宇.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陶秋燕,汪昕宇.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

[4]王瑞荣.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5A020);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C-CDIO理念下高职国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5336);2015年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创新驱动视角下浙江制造业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NDJC273YBM)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就业结构 篇12

一、河北省经济结构优化与战略调整

纵观河北省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4年的三大产业数据变化来看, 河北省产业结构从以往的“第二、第一、第三”经过升级调整转变为“第二、第三、第一”的模式, 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增加, 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居于第一, 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1978的21.02%增加至2014年37.23%, 比重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产值虽然也在增长, 但从增长势头和经济比重方面趋于下降。

河北省顺应发展趋势, 积极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在保证河北省经济水平不断上涨的同时, 也佐证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的。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来看, 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大产业的经济比重有了明显地调整, 尤其是第一产业的经济比重呈“保增长、占比降”, 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呈积极增长趋势, 第二产业是稳定型产业, 基本持续稳定发展状态, 使河北省总体产业结构趋向于“二、三、一”的特征。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必须要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第一, 优化第一产业建立现代化农业。由于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 农业人口占比很大, 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就能释放出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就可以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 但这个转移的过程却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就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要从劳动力转移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缩短转移过程, 使劳动力快速地融合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另一方面加强和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使之有效地吸收自身的剩余劳动力。河北省各地市可以依托城市为中心, 呈辐射状地发展现代新型农业, 并依据各地方的优势, 运用互联网手段, 建设生产、生态、生活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有机系统。

第二, 规划产业发展, 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河北省来说, 第二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河北省近年来在第二产业的优化方面做了很多的规划, 如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等, 使工业发展形势发生转变, 更趋向于集约型、规模型;同时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趋向于循环经济, 走低能耗、清洁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 优质服务,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 给河北省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是增强劳动力的吸纳力量。因为第三产业的辐射面最广, 再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必会给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从多层次和多渠道引进劳动力, 体现为更大的对劳动者在技术、文化、教育等的包容性。

研究表明, 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已经凸显出来, 这样的发展趋势也是发达国家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和客观规律。近些年来, 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河北省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经研究表明河北省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之间在吸纳就业上也存有差异性, 总体来讲河北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趋于均衡, 但还有必要对第三产业进行优化。

二、依托经济结构调整河北省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策略

第一, 提高高校毕业生质量, 转变就业思维。针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高校适应产业优化调整, 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面应不断紧随河北省经济优化调整的方向。高校专业设置本应该随着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风向标, 适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逻辑发展特点, 推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需要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 应对经济发展需要, 提高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 提升高校专业就业适应度, 引导在校生积极了解相关经济策略以及对本专业知识的新要求, 积极掌握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同时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式, 加强高校在学生培养中的实践、就业、创业能力, 应随着本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趋势的转变, 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提升也要随之产生变化。

当前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从就业市场和社会需要上看, 不仅仅是看中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越来越看中在拥有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拓展能力、创新能力。根据国家的一系列就业政策, 把创业教育当作重要的教研课题来对待, 因此, 需要高校建立能够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实训基地和相关教学平台。

第二, 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人生职业规划。从对河北省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来看, 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出现很多“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大学生对就业和市场的无知和自身的高估。高校应当让大学生从实际出发, 摈弃传统的“天之骄子、社会精英”情结,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大众化就业角度出发, 具有基层工作意识, 不能有好高骛远和速成的思想。目前河北省小城镇、城乡结合处、基层社区服务机构急需人才, 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存在用人缺口。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调整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 到基层去, 到大众岗位上锻炼自己, 结合当前河北省产业优化的趋势, 投身基层建设, 发展现代社区, 成就自我实现。

第三, 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 吸纳高校毕业生。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国家鼓励创业的一项举措, 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贡献。尤其是在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吸纳、社会稳定运行等很多方面, 中小型企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 我省的中小企业数量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还有扩大和发展的空间, 尤其是在吸纳多余劳动力方面表现突出。它们与大型企业比起来虽然规模上不足以相抗但灵活性强能够快速吸纳劳动力。正是因为这些特点, 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才得以快速增长, 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另外, 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发展, 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 企业运行较容易, 在人员配备上比较灵活, 更容易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次, 河北省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先就业再择业的良好平台。因此, 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 使其跟上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河北省不仅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建立一整套政策体系, 还要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提供条件和环境。

摘要:本文从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入手, 分析了河北省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并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角度出发, 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及经济结构的联系, 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结构,优化,大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岚岚.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J].学术天地, 2010 (03) .

[2]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 2010 (4) :133-135.

[3]王娜.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及关联性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 2010 (4) .

[4]肖海萍, 胡辉.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10 (7) :242-245.

上一篇:大型直流电机的维护下一篇:辐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