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分析(精选12篇)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篇1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随着高校的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大学生就业转向了“自主就业, 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 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 这逐步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 作为特殊群体的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 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就业遭遇歧视, 就业率低于男生。
高校女大学生经常会感受到“大学生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扰, 就业机会不均等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尽管女大学生在学习成绩、社会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不少骄人之处, 但是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会倾向于要男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生简章中就写明:只限招男生。女大学生还没有任何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就直接被拒之门外。即使有机会参与应聘, 其就业准入条件也较高, 既要有出众的学识与能力, 又要有较好的形象气质, 还要承受一些隐形附加条件的压力, 譬如“五年内不能生育”等。
(二) 就业质量低, 就业层次不高。
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更为漫长, 所付出的成本也更高。然而, 即使经过艰辛好不容易获得了职位, 但其就业层次低, 总体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就业岗位大多以文秘、财会和客服等初级岗位为主, 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工作的女生不多;即使在同等岗位上, 以工资为主的各种物质待遇方面和男生也有差距;在工作满意度方面, 大多数女生感觉工作压力大, 上升空间没有男生大。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一) 社会因素
1、大学生整体就业局势严峻。
世界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起伏变化中,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 美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慢, 欧元区面临信贷危机, 新兴市场通胀上升及政策逐渐趋向紧缩。这种动荡的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 当前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从而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这就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袁贵仁在2011年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的深刻变化,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传统的性别图式的影响。
传统的男性图式就是刚性的, 是要有担当, 要肩负起家庭与国家的责任, 而女性图式则是柔性的, 是较为依赖的, 主要承担对家庭的照料。虽然社会进步了, 但是这种传统的性别图式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图式影响了社会对女性的认识, 将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局限于教师、文秘等行业, 因而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以岗位不合适而拒招女大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认为女性在社会成就方面远不如男性。
(二) 学校因素
1、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
我国高校对女性的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 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被忽视, 没能让女性通过教育取长补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理论较多, 而实践很少;知识积累较多, 而能力培养较少。而实践与能力正是女大学生所缺乏的, 很多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高, 但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容易将部分女大学生的缺点看成女生的普遍缺点, 认为女生缺乏独立意识与竞争意识, 因而对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要求较低,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下降, 职场的竞争力不足。
2、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
高校在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切实考虑到女性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要求, 与社会就业市场的衔接还有一定的距离, 具体体现在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滞后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学校的某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这也导致了女生就业难。
(三) 自身因素
1、女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 一生要经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这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所牵涉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虽然我国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都对女性就业的权益进行相应保护, 但用人单位从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必然要考虑女性在就业上的亏损。女性结婚、生育基本需要两年时间, 而且结婚生育后难免将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于“相夫教子”, 期间所造成的用人成本增加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直接原因。
2、就业定位不准确。
受传统思想和自身条件的影响,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定位不准确, 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色彩和不切实际的憧憬。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 缺乏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不够, 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认识不足。在过高期望值的心理作用下, 往往容易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地选择职业。只愿意到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比较优越的单位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把择业目光集中在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认为这里工作环境好、薪金高、利于生活, 结果造成了个人专业知识难以用于实践, 自身的价值没有真正实现, 这反映了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
3、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
当今女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 忽略了能力培养, 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 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而女大学生虽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不亚于男生, 但她们的知识结构却往往不及男生全面, 知识面狭窄, 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 全社会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全社会要致力于摒弃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 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媒体应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 树立美好、成功的女性形象;企业要改善男女价值评价体系, 多元、公正地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创造;国家要进一步健全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 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用法律手段积极矫正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可以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 在税收上对女性职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此外, 社会化的家政服务能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使其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二) 学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 优化专业结构。
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并充分考虑女性的教育特点, 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 实行“因性别施教”, 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女性特色, 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强化服务功能, 为女性就业提供细致的服务;要加大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创业等方面的指导, 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就业心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三) 女大学生自身要调整心态、提升自我。
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 女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实现多元化就业。而当前的就业形势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扭转, 女大学生必须调整好心态, 应充分认识就业的难度, 抛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此外, 女大学生还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力。
参考文献
[1]常大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2.2.
[2]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3.
[3]陈鉴.关于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4.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篇2
张学星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带有战略性的民生问题。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找出社会、学校、学生各个层面 的问题,据此分析原因与改进措施,有助于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 现象 分析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6-05-0153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共识。就业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概括起来。这与我国社会大环境因素、高校培养及指导、学生 个人就业观念等因素有关。
一、社会大环境因素
1.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加,往届毕业生未就业总量大
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2005 年为
338 万人,2013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 699 万人,而 2015 届毕业生 达到 749 万。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毕业生数已翻番。应 届毕业生找工作已属不易,往届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就更难了。在各类招聘会中,都有众多往届毕业生的身影,既有一直没有 找到满意工作的,也有辞职二次就业的。2.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
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国经
济增速低于年初预期,GDP 增速已落到 7% 以下,未来几年有 可能继续下降。重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速均有下降。受大环境及企业利润下降影响,一部 分企业、单位新招聘人数减少,甚至裁员。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外企转移国外的情况,这都影响社会就业环 境,加剧就业难。
二、高校教育与培养因素
1.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各企业用人实际安排上来看,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基本 上要试用或者学习培训半年至一年。有关企业招聘人员透露,除去业务开展经验需要从头学起外,应届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企 业业务水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等所代表 的专业知识水准,在市场上基本用不上。这也给了各高校一个 办学启示,那就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高校不能只顾埋头办 学,导致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高校应及时关注市场变化,培养更多的适销对路的人才。2.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一方面缺乏就业指导人员,万人以上规模的高校基本维持在 1~4 人,甚至更少。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教 材编制、师资培训等还停留在文件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多忙 于事务性工作,无暇于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工 作人员无就业指导专业背景,大多是党政干部或辅导员兼职,就业指导内容仅停留在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政策宣传、简历制 作和面试技巧等浅层次方面。在指导学生实践实习、职业类型 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深层次工作方面则无能为力。另外,高 校就业指导大多采取讲座和集中上大课等群体辅导方式,无法 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就业咨询需求。
三、大学生个人因素 1.就业观念落后
目前在大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他们对就业压力估计不足,不能真正了解社会就业形势,遇到 稍不如意的岗位就轻易放弃。不愿意到小地方、小企业就业,参加三支一扶、村官选任、其他援助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有些 学生还不愿意转行、接受不了暂时低薪等。业务能力、工作经 验的积累与成长,这决定以后的薪酬调整。要积极引导学生转 变就业观念,树立“小”观念,“从小单位小企业做起、从小 事做起、从挣小钱做起”。
2.部分大学生个体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笔者所在高校某学院曾组织过专场招聘会,从很多参会企 业的用人需求来看,绝大部分企业提供的岗位以与专业技术紧 密相关的岗位为主,此类岗位约占 70% 左右。其余岗位如客户 经理、业务员、行政文员等,也是要求有相近专业学习背景和 一定的专业能力。故毕业后如果不考虑转行,无论是进入专业 类公司从事专业还是行政、营销等岗位工作,都要求有较强的 专业水平与能力。这就说明,大学生在读期间,专业学习还是 第一要务,专业学习搞不好,就业竞争就已失去了优势。在要 求学生具备较强专业水平的同时,部分企业提出让学院推荐素 质较高的学生进行面试。明确提出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或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经验丰富的学生优先考虑甚至直接签 约,可以看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也不亚于专业学习。3.学生创业风气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形成有效规模
为更好地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国家除了扩大就业外,近年 来出台多项鼓励创业的政策。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个 人独资企业,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国务院还发文从教 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创业指导服务等 9 个方面促进大 学生创新创业。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难,还能带动就业。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普遍具有畏难情绪,由于经验比较 少还容易导致失败。以上因素造成现在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形成 有效规模,对就业难的缓解作用不突出。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高校需有所作为。笔者 所在学院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创业,例如在学生会成 立创新创业部门,设置学生干部团队专门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模 式探索、项目发掘、项目策划、实施指导与管理,建立实际意 义上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另外,积极申请政策支持,加强我院 创业工作与省金种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对接,引导与鼓励学 生积极申报创业项目。选拔专业拔尖学生进入相应专业工作室,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养,鼓励他们参与校企合作与各层次专业 实践。
总而言之,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学生个 人等多层次联动,需要各个层面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需要全社 会的参与和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包括高等教育改革,用人机制、保障机制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高校要大力推行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认清形势,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实事求是,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新形势下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模式浅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高等
教育的结构规模不符合社会岗位和需求的要求,大学生就 业难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据统计,2011 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 达到了 6 60 万,初就业人数占总数的 7 0%,也就是说,仍有 198 万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内蒙古地区高校毕业生今年 也首次突破了 1 0 万
人,达到 1 0.2 万
人,内蒙古劳动力市场
形势显然是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因此,针对当前情况,总结出我 区当前大学生就业模式的利弊并探索新的模式显得尤为 必要。
一、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模式
大学生就业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 密不可分。根据国家未来人事制度宏观改革的趋势,通过 分析大学生就业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可归纳为“学校 主导型”、“学生自主型 ”、“用人单位订单型 ”就业模式。笔
者认为,目前,我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依赖“学校主 导型”、“学生自主型 ”就业模式。
(一)“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 “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引导大
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内强学生素 质,外拓学生就业市场。“学校主导型
”就业模式在学生就
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就业的资源和经验相比 学生个体要丰富得多,因此,使学生就业选择的路更多,选 择的面更宽,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目前,我区各单位,特别是各高校高度重视,把大学生 就业问题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工程来抓,作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采取 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比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去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另外,为提 高大学生就业,很多高校,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交通职
0 1 4.6-8 KAO S HIYUZHAO S HE NG近
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 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 中,以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加就业筹码。研
究生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意 义上所讲的 “ 考研 ”
就是参加全国硕士学位研究 生招生考试
(以下简称研究生招生考试),研究生
招生考试政策性强、环节多、时间跨度大,为了
使同学们有一个简单直观的了解,这里就研究 生招生考试的主要环节及相关知识给大家做一 简单介绍。一、关于报考条件
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按照培养目 标和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 两种类型;根据考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国统 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和农村师资计划几种。当然
还可从录取类别或学习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划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 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 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教育部 《
全国硕士学
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以下简称招生简章)中对
考生报考不同类型、选择不同考试方式都有着
具体的要求,例如对于报考单独考试或工商管 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等部分专
业学位的考生,不但在学历方面有明确要求,还 要求考生具有相应年限的工作经验;对于报考 法律硕士(法学)、法硕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 的考生,除学历要求外,对其之前在高校所学的 专业也有具体的要求等等。
各招生单位也可根
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也会对考生提出具体的业 务要求,同学们在正式报名前应按照教育部招 生简章、拟报考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及相关业
务条件要求,认真审核本人报考资格,遇到不清 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咨询,以免影响正常 的报名考试。二、报名环节
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加现 场确认的方式进行,报名和调剂的指定网站是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以下简称“研招 网”)。
同学们注册用户名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后,应认真阅读相关公告信息,根据系统页面提示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招生单位、考试 方式、报考专业、研究方向、报考点等项目,填写 个人相关信息。
所有栏目填报完毕,再三核对确 认无误后,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即可。
这里需提 醒大家,“
招生单位 ”、“ 报考点 ”、“ 考试方式 ” 三
项为报考的关键信息,不论是否已支付报名费(选择北京、河北、四川等省份报考点的需网上 支付报名费,选择其他省份报考点的需现场支 付报名费),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此三项 信息是不允许修改的。
同学们若要修改报名信
息,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注册用户名 进行报名、缴费。
(一)关于报考点的选择
不同于其他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研究生招生 考试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考生在选择报考点
方面也有着具体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在进行网上 报名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教育部发布的招生简 章,拟报考招生单位、拟选择报考点以及该报考
点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网报公告及关于网 上报名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正 确选择具体的报考点,以免因错选报考点而耽误 报名和考试。
———“ 考研 ”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大学生就业产业与专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一)实际现象
按照1990年的从业水平,到2006年初,我国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城镇劳动力达4395万人,实际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6.36%。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6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总量约2500万人,同时预测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2006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供给比上年增加22%,工作岗位增长缓慢,需求却减少22%,就业难度比上年几乎翻一翻。由于货币政策和银行体制平抑物价有效,扩大就业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平物价——低就业”的不良状态,对大学毕业生的增量就业极为不利。大学生的就业难,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
(二)理论原因
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物价增幅不大,奥肯定率失效,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菲利普斯曲线失准。这是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制度变迁时期出现的特殊经济现象。
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情况比较严重。据国际劳动和国家劳动部1995年联合调查,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国家发改委和体改委提出为25%,国家研究机关提出为20%-25%,国家统计局提出为20%,劳动部为10%)。1993年-1997年的减员并没有有效地减少无效就业人员,同时国有企业的新冗员还在不断增加。无效就业率达30%左右。在有效就业率很低的情况下,行政、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扩大产出,只须通过消化无效就业人员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需要接纳新的就业人员。社会总需求增加的同时,总供给也增加,而且需求的增加幅度没有达到足以冲销供给增加导致的物价下调。国家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不仅来自于科技进步率,还源自于对无效就业人员的充分利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和摩擦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高,整个结构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进步,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
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46.9:22.5:30.6,与1978年的70.5:17.3:12.2有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CDP之比是15.2:52.9:31.9。就是说,全国46.9%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5.2%,而22.5%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占全国GDP总量的52.9%。按人均GDP水平看,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总量比重,韩国64.34%,奥地利67.2%,瑞士、加拿大和美国分别达72.6%、78.4%和75.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还须提高33.8-47.8%,劳动总量需从第一和第二产业转移2.5-3.5亿劳动力到第三产业。
(二)专业结构问题
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只有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和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劳动力和专业人才,才能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从近几年情况看,社会对计算机、通讯、土建、电子、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历史、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各专业的就业也不平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也有盲目应对社会用人的急功近利导致一时热门的专业重复设置,最终形成专业结构失衡。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社会保障健全,信息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备,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较低,传统的条条框框对毕业生束缚多,信息资源有限,难以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如果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适合的工作,等将来有机会再进入发达地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现在的户籍制度、用人歧视等障碍因素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曲线就业和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去西部等偏远地区,再要进人发达地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因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集中涌向发达地区,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四)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
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思路不清晰,用人配置不准确,计划缺乏针对性,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档次和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门槛。本来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科生,本来适合本科生工作的岗位却非要录用研究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急功近利地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专挑已经在社会上泡过几年的大学生,以减少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成本,并把这种成本不切实际地转嫁给大学毕业生。
(五)户籍制度问题
户口制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仍然继续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重视户口的作用,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户籍制度在大学生就业制度中,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是“生源”。生源关系到指标控制管理、就业方案管理等一系列就业管理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选择。
(六)就业风险政策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篇4
1.1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职业素质, 即就业能力, 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本内涵, 以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取向的一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和非专业能力, 也可分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认为因其欠缺某项职业素质能力而影响就业的大学生占总大学生的百分比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 人际交往能力占56.8%, 自我表达能力占54.5%, 专业能力占47.7%, 外语能力占47.7%。
1.1.1 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呈现加速度发展的特点, 每个人相对固守一个工作的机率大大减少, 因此, 大学生只有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但有65.9%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其环境适应能力欠缺, 说明大学生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1.1.2 人际交往能力
经调查, 有56.8%的学生认为其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却难于就业, 原因在于其不善于交际, 任何一项工作能不可能在孤立状态下完成, 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 这正是用人单位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 也是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1.1.3 自我表达能力
问卷反馈有54.5%的大学生认为其自我表达能力不足, 调查表明, 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也是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善于表达, 必定影响人际关系, 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1.1.4 专业能力
有47.7%的学生认为其专业能力不足而导致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失利。
大学生认为专业基础扎实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 专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及核心。
1.2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根据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中一份关于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的调查, 用人单位主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有以下要求:
1.2.1 用人单位重视综合素质
调查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各种素质要求均偏向重视, 对所有要素的回答“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合计超过了60%, 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表现出一种重视综合素质, 而非仅考虑某种素质的趋势。
1.2.2 用人单位更注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用人单位重视的要素中, 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敬业精神中, 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视”, 而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是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 分别达到了77.8%、71.3%和69.4%。相反, 对于毕业学校的品牌和学历层次项目, 在非常重视栏分别列倒数第一位 (13.4%) 和倒数第三位 (15.1%) , 这说明用人单位更注重对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即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核。
1.2.3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包括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适应能力、主动性、分析能力等。只有13.9%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习成绩和50.3%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就业后是与社会中复杂的事务相接触, 而且如今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就业时, 专业不对口, 对其找工作最有帮助的自然是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能力, 很少用到公共课甚至是专业知识。
1.2.4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发展潜力
这个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视。调查显示59.5%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有35.4%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 56.3%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40.5%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习能力。企业之所以比较看重这两项能力, 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大学生就业后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是不满足企业需求的, 甚至恰恰是其欠缺的素质正是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职业素质, 大学生只有自身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 才能切实解决就业难问题。
2 提高大学毕业生通用素质的对策
2.1 从大学生角度而言
(1) 学生个人应该通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 提高职业素质, 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实务中去, 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关注学校开设的关于职业素质的选修课, 例如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培训课程, 从中汲取有关就业的信息、知识与技巧, 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3) 加强社会实践, 把握实习和各种临时工作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职业素质。
(4) 学会利用导师这个宝贵的资源, 为自身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 为就业做准备。
2.2 从高校角度而言
目前, 高校缺乏素质教育理念, 导致职业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高校应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1) 量化职业素质指标体系, 开设与其相关的课程, 建立起职业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使职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 结合专业素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 突出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差异, 个性在学生的职业素质构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观念创新性。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社会的稳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研究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 并引用数据系统分析阐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即其职业素质过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而导致就业率低。认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需要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外, 更主要的是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大学生通过自我努力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祝平, 王清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3) .
[2]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分析 篇5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用了“严峻”二字形容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还出现大学生就业扎堆,主要扎堆在大城市,不仅包括北上广,还包括一些热门的二线城市。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篇6
就业率;女大学生;普通高校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毕竟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最终实现男女平等的问题,还关系到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1]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分析和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基于Wilcoxon符号检验的实证研究
本文随机抽取了湖南某高校23个院系2008~2011年,共4年毕业生就业的数据信息,总计15355名毕业生。其中男生8339人,女生7016人,女生占数据总数的45.7%。在学历层次上表现为本科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定义如下:
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一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00%
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至到毕业当年12月31日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了统一标准有利于分析比较,本文统计的就业率是截至当年8月31日的数据。
根据所使用数据的特征,选择Wileoxon符号检验,对比考察男生和女生两组学生的就业率情况。Wilcoxon符号检验通过分析两配对样本,对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推断,其基本思想是:按照符号检验的方法,分别用第二组样本的各个观察值减去第一组对应样本的观察值。差值为正记为正号,为负记为负号;将差值变量按升序排序,并求出差值变量的秩;分别计算正号秩总和和符号秩总和。[2]在虚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小样本下的检验统计量服从Wilcoxon符号秩分布。
表1是根据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男生就业率数据求得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08~2011年,本科毕业生中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就业率的情形均远高于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就业率的情形。这意味着,从样本数据来看,大多数院系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
表2给出了Wilcoxon符号检验的结果,虚拟假设EMBED Equation.DSMT4为本科毕业生中女生和男生的就业率分布无显著的差异。2008~2010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可以拒绝虚拟假设;2011年,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拒绝虚拟假设。这四年均是负号秩小于正号秩,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生女生就业率比男生就业率低。
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从湖南某高校23个院系2008~2011年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统计分析看,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这一现象更为明显,2011年基本相当。在本科毕业生中,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的现象更为显著。
2.原因探讨
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社会的、传统观念的,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影响,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3]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女孩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
同时,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生理特征,增加了雇佣单位的经营成本,企业要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企业对女大学生的统计性成见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用人单位经常会把雇佣女大学生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夸大,忽视了女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诸多优势。
其次,从女大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尤其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4]并有着较低的创业意识,注重的是稳定,在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消极被动地依赖父母,等待用人单位的录用。加之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的认同,导致了女生创业意识的低下,错过了就业良机。这些都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同时,女性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弱势。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上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深深地体现着男性的生理优势,许多工作至今仍具有浓重的体力色彩,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上。[5]在心理上,女性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在性格上,独立性较差,意志力不坚强。此外,女大学生将来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担心女性在结婚时还要有分房压力,在今后的怀孕、生产、带孩子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为此,这些用人单位“宁要庸男,不要才女”。
3.政策建议
首先,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女性肩负着这一神圣职责,她们不应因此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所以,国家应采取得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至少是部分社会化,不应该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更不应该成为用人单位的包袱。社会保障部门要尽快建立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给生育的女性提供社会补助,并改革女性员工生育及哺乳期间的工资支付方式,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在社会运行机制上保障女性权益。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税收调节的方式来弥补企业的“性别亏损”,国家可以按照男女员工的比例征税,对女性员工比例大的企业少收税,降低其负担。
其次,女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能认真地认识自我,应能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的选择;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而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再次,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去就业或创业。首先,女大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能有“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竞争的信心,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以至于丧失良机。其次,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语言能力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从事文字编辑、翻译、教育等工作。二是思维能力的优势,女生在形象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适合于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三是管理能力的优势。
最后,还是要注意克服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对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战胜自身的弱点尤为重要。而要战胜自身的弱点。首先要摆脱择业中的心理障碍,正确地面对现代社会对女性、对女大学生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有竞争的勇气与必胜信念。从就业角度来讲,女大学生应该注意克服自己的自卑、自负和依赖心理。
[1]周小李.女大学生就业难: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的双重弱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1
[2]谢 洋.应届毕业生学历越高男女收入差距越大[N].中国青年报,2011
[3]史玉红,刘振霞.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L].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06
[4]王 艺.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7
1. 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转向大众化, 使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从社会精英人才向普通的知识劳动者进行转变, 传统的“精英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 尽管高校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 市场调节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
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影响和自身利益, 无视自身办学条件, 盲目增设一些热门专业, 扩大招生数量, 结果导致很多高校的专业雷同, 缺乏特色, 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撑, 几年之后, 热门不热, 却产生出大量的同类型人才;而对于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冷门专业, 又不能及时改变专业设置, 调整招生人数, 使得毕业生未毕业就先失业, 制约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3. 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的是素质教育, 在继承知识的基础上更看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而我国高校大多重理论轻实践, 对理论知识教授较多, 专业方面知识偏少, 尤其动手能力薄弱, 虽然各个高校也有实验实习, 但多数都是流于形式, 考试也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问答, 都有标准答案, 而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思维和能力无疑是低效率的, 很难符合社会对高价值综合人才的需求。
4.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各个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不高、学校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 难以对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更加个性化和先进的就业指导。对比欧美发达国家, 如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均按照在校生学费的5%进行拨款, 人员数量要求按学生人数1∶200配置, 分工明确, 不同岗位的人员均要有相关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的学位, 相比之下,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范围和质量仍有相当程度的欠缺。
5.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要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不但应熟知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 明白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劳动。而现在我国大多的高校教师, 无论是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还是自身知识水平都与此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校应分析未来的就业趋势, 根据市场的经济产业结构对毕业生的需求走向进行分析, 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为促进招生, 在大量增设“热门”专业的同时不断淘汰就业率低下的“冷门”专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 各专业都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高校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对自身专业结构统筹规划。
2.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模式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这就需要高校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手段以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 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使之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 形成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
3. 健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制度
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点就是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流于形式, 而是要真正做到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涯, 建立从提前认识社会需求, 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日常教学, 积极参与见习实习等多方位一体的就业导航机制。
4. 健全师资力量培养制度
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大学生的就业, 因此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教师的选拔和聘用、岗前培训、鼓励在校教师提高学历并设立学科带头人、增强进修机制、提高薪资待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打造一支能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队伍。
5. 加大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场所, 应负担起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责任。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人才培养体系中, 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学科优势, 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组织有效的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大规模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了大众型的新时代。本文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调整其专业设置, 加强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 以培养现今企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现实, 产生了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笔者就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秀芝.高校毕业生问题浅析[J].职教论坛, 2007 (10)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篇8
一社会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爆发, 并很快蔓延全球, 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好多沿海沿边城市的出口型外资企业外商撤资, 纷纷倒闭, 高管和员工解聘, 形成一股强大的返乡潮, 使得我国原本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2各级各类人才众多, 而社会却不能提供如此多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薪资待遇
我国人口众多, 随着大学扩招和各级各类职业技校的迅猛发展, 人才培养已从单一的依靠大学转变为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培养模式, 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各级各类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 再加上跳槽的往届生和返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务工人员也挤进了就业的大军, 需要就业的人数多, 这无形之中也加剧了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说, 就业难是一个供求关系问题, 也就是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口之间的矛盾。我国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最重要的因素。而每年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就业的需求。在每年年初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上几乎场场人数爆满, 一个只需2~3人的工作岗位甚至有几百人去竟聘。用人单位在用人上也是千挑万选, 仔细斟酌之后, 才选出他们的满意人选。因此薪资待遇往往也达不到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值。
3用人单位用人机制有待完善
应届大学生因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由于职业和性别的偏见, 女生的就业面相对较窄, 就业率也较低。好多用人单位招聘干脆就明文规定招聘只限男性, 这也间接导致理工科特别是工科女生就业率偏低。文科生 (不论男生女生) 由于本身就业面就较狭窄, 就业率也一直很低。我国用人机制还长期存在某些弊端, 比如:找工作走后门、托关系、托人情等。
4政府措施不得力, 成效甚微
虽然这几年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举措, 出台了一系列可行的政策, 如:政府出面指导并培训大学生就业, 面向大学生公开招录公务员、教师、村干部, 大学生服兵役, 贷款鼓励大学生创业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 相比较一个庞大的就业人数, 总体成效甚微。
二学校因素
1利益驱使, 盲目扩招
目前有部分高校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招生。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电子商务等, 出现“乱招”“滥招”现象, 在两三年前就供大于求时还在继续扩招。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 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 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这种封闭状态, 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导致学校人才培养有较大的盲目性。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 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师资力量难以应对扩招后的学生需求
大学的师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扩招后, 大学的办学规模扩大了, 理工科实验仪器特别是精密仪器由于造价高维护难, 增设的却并不多。以前2~3人一组的实验, 现在, 有时仪器设备少只得8~10人一组,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的水平则反映着学校的软实力, 现在好多刚毕业的硕士生或是博士生没有实践教学的经验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就直接上讲堂, 有的连实验仪器都不认识更别说是操作。这样的老师亵渎的不仅是知识, 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和贻害。
3所学课程陈旧, 和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还与大学开设的课程陈旧与社会严重脱节有关。大学设置的有些课程跟十年前基本没什么变化, 比如,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的都是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文化概论等课程, 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从事教师、编辑、文秘等工作, 这本身缩窄了就业面, 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而市场需要的应聘者不仅要学好大学期间的各门功课还要有市场意识, 一个只懂中文的人已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 自由地驰骋职场和商界, 他还需要懂得营销策划、文案写作、广告设计, 还有计算机相关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的范例。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增强就业时的竞争力。
4重理论轻实践, 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1]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很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能力较弱, 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 没有实际操作学习的经历与经验。另外, 还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何以走到世界民族前列?
5对大学生管理失当[2]
对大学生应该及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指导, 保证大学生能学有所获, 学以致用, 而目前有一部分高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缺乏指导, 致使大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 具体表现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的盲目性, 只是为了赚钱。同时学校还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营造勤奋刻苦、求真务实的学风, 定时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和社会实践, 坚决抵制各类不良思潮影响, 培养学业优秀, 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1各类思潮迭起, 难以专心学业
(1) 谈恋爱、同居现象流行。大学生谈恋爱在大学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同居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一类大学生是爱情至上主义者, 追求浪漫的情调, 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感情和金钱。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游戏, 由于尚未成熟, 感情脆弱, 缺乏必要的性防护, 对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有的甚至造成终生遗憾。
(2) 沉迷网络, 自毁前程。[3]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 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有的大学生因为孤身一人, 远在他乡, 孤单无依;或因空虚无聊, 逃避现实, 以至于旷课并没日没夜地上网聊天, 玩网络游戏, 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 浪费了青春, 荒废了学业, 葬送美好的前程。
(3) 频繁参加各类选秀活动。这类大学生是标准的追星一族, 他们将学业抛在九霄云外, 频繁地参加各类选秀活动, 幻想着自己也能够一夜成名, 岂不知他们的这类做法是多么的幼稚和荒唐。事实上, 《星光大道》《非常6+1》《超级女生》等节目的确造就了一批草根明星, 但这毕竟是少数特别优秀的演艺人员。他们在台底下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 成名是靠实力, 而不是所谓的“上台露脸, 混个脸熟”。
(4) 做生意、做兼职, 赚钱忙。这类大学生认为, 上大学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他们抑或是认为将来赚很多的钱开创属于自己的财富帝国, 就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这类大学生是彻头彻尾的拜金主义者。于是, 在校园里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 打工赚钱, 积累社会经验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成了他们上大学的重头戏, 而学习的荒废致使他们终究走不远。
2对大学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1)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类大学生的显著特点是一味埋头苦学, 他们狭隘地将大学的教育理解为知识性教育, 他们普遍缺乏社会实践, 与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弱, 这样的大学生并不为我们社会所认可, 他们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面临很多非学业领域的难题。
(2) 学习不用功, 临时抱佛脚。“大学就是大概地学”,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好多大学生就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引下, 得过且过, 靠抄袭作业, 拼凑实验数据, 伪造实验报告。平时学习不用功, 考试靠突击, 有的大学生甚至考试舞弊或是找“枪手”, 照搬他人论文蒙混过关。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重地的声誉, 也给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1) 把大城市作为唯一的归宿地。[4]大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要是没有一个高学历和一个灵活的大脑, 在大城市安家后生活将会很困窘。于是, 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备战考研。可是, 硕士、博士毕业又将怎么办?那时, 就业会变得容易吗?恐怕未必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基层、农村和边疆的发展繁荣。面对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 大学生施展才华, 成就事业的舞台在基层、在农村、在边疆, 那里最需要人才, 最有利于大学生脱颖而出。
(2) 太理想化, 不切实际。一些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太高, 不切实际。有的抱怨工资低, 工作环境差, 有的嫌工作时间长, 工作单调、乏味。这类大学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自己既定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要知道, 平凡的工作岗位也可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先就业再择业, 在就业中做好创业的准备, 在就业中锻炼、提高创业的能力, 才能自觉走向创业的道路。
总之,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因素集聚起来的结果。我们的社会、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都应该深深地反思, 找出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 并付诸行动, 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形就会有较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 2005 (9) .
[2]郭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和内容[J].宜宾学院学报, 2004 (4) .
[3]范萍, 陈应春.浅谈“80后”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1 (1) :89.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三维分析 篇9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三维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且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大学录取学生人数的很大一部分。 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 农村籍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就业困境。 2014年3月至10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份, 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研。 调研显示, 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四倍。
目前, 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存在矛盾,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 中国经济形势不景气加上就业市场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 在这样一个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环境下, 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因家境贫寒, 社会资源匮乏, 个人综合素质较低, 在当今的就业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 出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 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局面。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大学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要真正缓解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 笔者将从个人、社会和高校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个人维度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村大学生从小获得的教育资源匮乏, 因而在进入大学后, 同龄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远不及城市学生。 近年来, 用人单位愈加重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艺特长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城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差距愈发扩大。 此外, 巨额的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因此许多农村大学生初入社会时就背负巨大压力, 急迫地想要改变生活现状, 薪酬的期望值过高。 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今天, 这种就业观无疑是给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
2.高校维度
自高校扩招以来, 尽管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农村学生, 但由于一些院校盲目扩招, 相应的教学水平并没有提高。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 使得许多农村大学生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后并没有掌握有用的技能, 城乡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2]。再加上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远不及高校的扩招速度, 这又给农村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 许多高校缺乏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引导, 未能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没有发掘农村大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在进入社会前找到合适的就业定位。
3.社会维度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源的作用往往超出求职者自身的能力。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 子女的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背景[1]。 但对于农村大学生, 他们家庭的人际网络和社会资源主要局限在农村无法与城市家庭相比。 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招聘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大。在同等条件下, 招聘单位更倾向录用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资源较强的城市大学生, 这无形中助长了就业歧视的势头, 使得就业的环境有失公平, 农村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招聘单位就业歧视的对象。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探讨
1.个人层面
农村大学生急需转变就业观, 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客观认识就业形势, 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一方面要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 调整个人心态, 降低期望值, 先就业再择业, 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素养外, 还应多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抗压能力等, 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农村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弥补在社会资源和人脉方面存在的短板。
2.高校层面
高校应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就业指导。 此外, 高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紧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 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 学校应拓展信息渠道, 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吸引单位来校招聘,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为农村学生多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
3.社会层面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创造良好环境。 一方面, 政府要更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 缩小农村与城市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 考虑到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大学生到新农村就业的政策和制度, 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 建设新农村, 进而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 使农村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此外, 政府必须建立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消除就业中存在的歧视和腐败现象,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嘉贤.问诊农村大学生就业难[J].大学生就业.2014, 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篇10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 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 超越2015年的749万, 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同时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显示, 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数量, 今年共有1500万名大学生待就业。巨大的就业基数与当前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尖锐。虽然成熟的大型上市公司仍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 但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基数需求。普通公司更偏向招募有工作经验、入职适应快的员工, 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人才再培养成本, 留给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有限, 又碰到了最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 可想而知, 今年的就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大学生就业地域往往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 这些一线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很多学生选择工作时将物质利益看得过重, 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 只重眼前利益, 缺乏前瞻性, 淡化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然而, 随着近几年这些大城市为解决“大城市病”而推出的控制人口规模等政策, 导致一线城市就业越来越困难, 就业率总体持续走低。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从经济产业结构看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产业结构仍然集中在传统和能源行业。据以往统计, 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最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 尤其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 平均能够拉动140万人就业。由此可见, 经济结构是就业的基础。
另外我国产业结构还无法适应这么多高学历复合人才的需求, 目前需要最多的是中职学历的专业人才。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 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 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不少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很满意, 部分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缺乏应有的认知, 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构有很大的关联, 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
2.2 学用落差[1]与供需失衡
当前, 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用落差”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比较明显。市场的招聘与就业信息越来越广、渠道越来越多, 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共存, 并越来越突出。学生找不到自身满意的工作, 企业招不到心仪的人才, 就业难与招聘难共同存在, 面临有“人才困局”。现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需求相脱节, 大学教育过分看重学历文凭, 轻视社会实践。陈旧的课程缺少实用价值的教材未能及时更新授课内容, 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导致理论与社会应用脱轨。并且, 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 使许多大学生停留在书本理论学习状态, 高学历低技能, 认为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 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学“严进宽出的特点使很多能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并不具备企业要求的技能, 致使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市场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2.3 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因素
当今大学招考制度与管理制度脱节, 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于招考制度改革。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学生人数迅速上升, 高考录取分数线却在下降, 录取进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随之下降。学生人数增长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扩招后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大幅下降, 优秀生源被稀释, 很多大学依然采用自由的“放养”模式, 有些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 考入大学后压力骤减, 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 处于迷茫状态, 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缺少对毕业后的展望, 荒废时日, 无所事事, 从而使得原来就没有自制力的学生自由自在, 消极度日,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才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但不少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 没有完成转变, 在就业观念上仍存在较大落差[2]。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 姿态过高, 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 很难做到放下身段求职, 盲目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因此, 大学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
3. 改善大学生就业策略
3.1 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帮助
当前政府的工作重心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其次, 调整结构, 增加岗位[3]。从今后发展趋势看, 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再者,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架起沟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 加大投入, 搞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使劳动力市场信息越来越完善。同时政府要做好再就业工作, 对往届毕业生予以相应的关怀与帮助。
社会企业家应加强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树立诚信意识和长远目光,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企业要从长远考虑, 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 缺乏实际经验, 要发挥价值需要一个过程, 应对其进行培训, 形成人才梯队。总之, 用人单位应改变人才观念,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 高等教育方式的转变与指导
高等教育要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 精简招生, 减少数量, 提高质量。一方面改革高校课程设置, 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 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一致, 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 并对教学质量不高, 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 核减招生数量, 甚至停止招生。
应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实践需要。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学生规划, 收集、整理与发布本校毕业生社会用人需求信息, 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 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 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 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 依据市场人才供求, 按照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及用人单位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 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开发职业潜力, 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 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应用职业指导技术帮助往届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 以更加理智的态度择业。
3.3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提高
首先, 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 树立大众化的基层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 挖掘潜能,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转变择业观念, 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 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次,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过硬的本领,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最后, 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机遇, 发挥一技之长, 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 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 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 缓解就业压力, 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浩, 仇多利, 庄道元, 张文健.台湾经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6, 01:105-106.
[2]张美俊, 张景书.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04:25-26+108.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篇11
关键词:就业;校企合作;传统教育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要以中高端人才主,门槛较高。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发布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3.1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生人数的突增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學生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
3.5大学生个人因素
“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异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4对策及建议
4.1政府方面
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第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
4.2学校方面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生分师范,软件、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截至2010年9月就业率达到94%,从就业的层次上来看进企业和公司的占到65%,教师占32%,公务员占7%,考研占6%,还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取得如此成绩与学院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指导等积极有利措施分不开。
4.3用人单位或企业方面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政策落到实处,稳定企业岗位,确保员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借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之机,增加人才储备。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和薪水差别,进一步加强公平、公正的、透明的用人制度。
4.4学生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和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想基础。毕业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地区就业;以积极心态面对待就业竞争;夯实知识基础,拓宽择业视野,提高综合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5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转变和发展经济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在国家4万亿经济有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跑者,我国就业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原春琳.金融危机对硕士冲击最大[N].青年时讯,2009-11-13.
[2]曹洪军.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危机应对[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3):7-9.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篇12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 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就业人数也快速增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为115万, 2002年145万, 2003年212万, 2004年280万, 2005年340万, 2006年413万, 2007年495万, 2008年559万, 2009年突破600万的大关, 毕业生数量为610万, 2010年631万, 2011年660万, 2012年大学毕业生又创680万的新高。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 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胡锦涛同志谈到:就业是民生之本, 这关系到千家万户。温家宝总理也谈到: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党和政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 多管齐下, 加大力度, 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在首要地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大量扩招, 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的连年扩招,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 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产生了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社会不能及时相应的提供工作岗位,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 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置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方向, 近几年来, 高等教育改革从整体上看落后于经济改革, 结构不合理, 发展路径单一, 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与适应性较差, 知识面窄, 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课堂与理论知识的培养, 而不注重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训练, 使得人才培养方向, 管理方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这加大了双向选择的难度, 是大学生的学校出口与社会入口对接不通畅, 造成了大学生“待业”的现象。
(三)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 大部分高校知识一味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 不重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最终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业不精。部分大学生抱着混文凭的心态, 没有把学习放在主要位置, 造成了专业知识匮乏, 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社会能力不强。二是社交能力较差。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意识不强, 团队精神较差,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三是缺乏爱岗敬业的品质。一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大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 连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 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工作。五是缺乏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 自我定位模糊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盲目从众, 期望过高, 心理偏差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岗位, 不少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首选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外企为主。二是就业地点, 更多的毕业生就业目标定在发达城市、沿海城市, 不愿到偏远地区与基层。三是工资水平, 过高的工资期望值使许多毕业生与各种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就业观念, 自我定位模糊, 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 导致最终找工作四处碰壁。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 给予大学生及时帮扶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 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建立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 为避免“毕业即失业”。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水平, 增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要继续推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二) 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加强就业指导
为了更好地解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高校应转变办学观念, 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校应把就业指导设为大学生必修课, 建立就业指导机构, 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快就业指导机构对外交流, 拓宽就业资源, 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 正确的给自己定位,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 针对就业难的问题, 做出理性的选择, 规划好人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要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处理好专攻与博学的关系。第三, 要摆正心态, 积极面对社会。
(四) 要树立动态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难是随着高校扩招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它需要政府、学校、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积极应对。在国家积极政策的作用和推动下, 大学生们应正视现实, 客观面对现实, 保持信心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定会走出阴霾, 大学生也必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创业网.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 (2009-12-21) [2010-06-11].
[2]贾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透视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1) .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黄紫华, 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1) .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推荐阅读: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06-06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10-03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09-23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07-10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05-28
女大学生就业难08-03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11-07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简析10-22
大学生就业难解决之路11-25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研究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