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2024-08-30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精选12篇)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1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 从个人、高校、社会三个维度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三维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且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大学录取学生人数的很大一部分。 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 农村籍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就业困境。 2014年3月至10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份, 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研。 调研显示, 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四倍。

目前, 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存在矛盾,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 中国经济形势不景气加上就业市场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 在这样一个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环境下, 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因家境贫寒, 社会资源匮乏, 个人综合素质较低, 在当今的就业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 出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 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局面。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大学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要真正缓解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 笔者将从个人、社会和高校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个人维度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村大学生从小获得的教育资源匮乏, 因而在进入大学后, 同龄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远不及城市学生。 近年来, 用人单位愈加重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艺特长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城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差距愈发扩大。 此外, 巨额的教育成本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因此许多农村大学生初入社会时就背负巨大压力, 急迫地想要改变生活现状, 薪酬的期望值过高。 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今天, 这种就业观无疑是给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

2.高校维度

自高校扩招以来, 尽管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其中包括农村学生, 但由于一些院校盲目扩招, 相应的教学水平并没有提高。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相适应, 使得许多农村大学生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后并没有掌握有用的技能, 城乡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2]。再加上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远不及高校的扩招速度, 这又给农村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 许多高校缺乏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引导, 未能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资源, 没有发掘农村大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在进入社会前找到合适的就业定位。

3.社会维度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源的作用往往超出求职者自身的能力。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 子女的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背景[1]。 但对于农村大学生, 他们家庭的人际网络和社会资源主要局限在农村无法与城市家庭相比。 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招聘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大。在同等条件下, 招聘单位更倾向录用综合素质较高、社会资源较强的城市大学生, 这无形中助长了就业歧视的势头, 使得就业的环境有失公平, 农村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招聘单位就业歧视的对象。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探讨

1.个人层面

农村大学生急需转变就业观, 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客观认识就业形势, 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一方面要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 调整个人心态, 降低期望值, 先就业再择业, 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素养外, 还应多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抗压能力等, 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农村大学生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弥补在社会资源和人脉方面存在的短板。

2.高校层面

高校应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就业指导。 此外, 高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紧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 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 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 学校应拓展信息渠道, 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吸引单位来校招聘,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为农村学生多提供就业信息和资源。

3.社会层面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创造良好环境。 一方面, 政府要更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 缩小农村与城市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 考虑到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村大学生到新农村就业的政策和制度, 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 建设新农村, 进而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 使农村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此外, 政府必须建立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消除就业中存在的歧视和腐败现象,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嘉贤.问诊农村大学生就业难[J].大学生就业.2014, 8.

[2]盛子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金融海啸引发经济衰退、高校扩招引发的毕业生人数骤增、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门槛趋高、高校对学生就业规划引导不够、大学生自身素质偏低等原因.一.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衰退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外向型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60%。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企业遭受很大影响。按照宏观经济学里分析,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增加一百万个。而2008年GDP比2007年减少了2.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减少了240万个就业岗位。对于逐年增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则意味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高校扩招一定程度上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

全国高校招生人数1998年为108万,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则为700多万。毕业生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就业难的困境会越来越明显。

三.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需要

当前,部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任意开设专业,致使在师资、教学条件、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着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大学生的培养周期为四年,在四年中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对职业、职位、岗位需求会发

生变化,由此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但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四.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规划引导不够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就业相关的一些就业培训或就业指导性质的课程,教师由学校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各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兼任.这些教师虽然在指导就业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是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讲解课程时往往理论性太强,操作性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对学生的实际帮助非常有限.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只是在毕业前举行,学校并未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部分高校还认为,只要学生能找到工作能保障就业率就行了,至于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专长,则很少问津.五.用人单位门槛抬高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面对庞大的毕业生人群,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高.选人用人时不按照岗位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而一味追求选用高学历的毕业生,致使出现用人的高学历趋势.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也要本科生,无形中加剧了毕业生供需的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降低了大学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困难.六.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低

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专业素质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 歧视 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103-02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中国的高校招生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到今年已高达68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现状紧密相连。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就业歧视。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就业率低

随着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女大学生的比例已接近50%。然而,资料显示,有60%的用人单位在同等的条件下会优先选择男大学生。通过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2010届男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9.5%,高于女大学生21%的就业签约率。随着十几年高校扩招影响的不断累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凸显。女大学生就业率低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各类招考女大学生受限制较多

在中国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等各类考试中,岗位设置的条件对女大学生的限制较多,主要是存在性别歧视。一些岗位明确表明只限男性报考,在招考的条件上直接就限制了女大学生。而现阶段,女大学生往往更倾向于从事公务员的工作或在事业单位工作,报考条件的限制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重重阻碍,就业面越来越窄、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就业中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也越来越多。

(三)女大学生工资水平较低

国内各类就业市场的调查均表明,女大学生不仅在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上与男大学生有差距,同时在薪酬的期望值上与男大学生也有较大的差距。这种薪酬期望值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人单位给予女大学生的实际工资低于男大学生。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用人单位签约时拟付给男大学生的工资高出女大学生11%的比例。工资低于3000元的女生所占比例高达78.8%,远超出男生。

(四)女大学生在招聘面试时遭遇不公平待遇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对男女大学生采取“双重标准”。有些工作岗位在招聘时原本没有身高、体貌的要求,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女大学生却会因为身高不足和体貌的先天缺陷被淘汰。“学生整容热”正是这一现象所折射出的真实写照。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层面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1)性别歧视。虽然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但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有七成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职位提出了性别限制,包括公务员考录及事业单位的招考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性别限制。女大学生在开始就业时就会因为性别歧视四处碰壁。这种就业平等机会的丧失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往往会使女大学生对就业丧失信心。

(2)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一直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影响至今。在人们的思想中,女性应该深居闺中,勤俭持家。虽然现在女性地位有所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强人”这个词虽然是对部分成功女性的一种“赞美”,但本质上却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漠视以及男女地位实质上的不平等。社会更多的将就业机会留给了需要肩负更多责任的男性。

(3)用人单位降低成本的需要。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考虑用人成本。如果招聘女大学生,就会面临需要支付女性职工哺乳期的相关费用。在此期间,用人单位不仅不能辞退女性职工,还需要支付工资等其他费用。与此同时,男性职工比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晚。相比较而言,男性职工的用工成本较低。从用工成本和公司利润角度出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优先选择男大学生。

(二)个人层面的原因

(1)自身能力的原因。在大学中,成绩突出的往往都是女生,奖学金的获得者女生也居多。但是,女生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略逊于男生。这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主要从事的都是偏行政类的工作,而行政类的工作需求量较少。

(2)自身期望值过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她们都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城市,不愿意回老家就业或者去艰苦的地方。在择业时,女生都期望可以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体面轻松”的工作,基层一线的工作往往不是女大学生的第一选择。这些个人自有的思想也导致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步履维艰。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大学生各方共同长期的努力。

(一)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国家还没有相关的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所遭遇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法律保护。如果可以从法律上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那么今后用人单位就会在招聘时减少性别限制,这将大大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社会要破除性别歧视的传统观念

固有陈旧观念的破除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起着根本的作用。中国固有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一直主导着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女性的歧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和看法,可以让女性与男性一样,有更多的机会并且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竞争。社会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方共同长期的努力。

(三)女大学生要从自身改进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自身的能力和择业观的问题。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女大学生们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放弃“只能到大城市就业,只能去国家行政机构工作”的想法,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要从入校时就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就业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艰苦的工作。同时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也不能一味埋头学习理论知识。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只有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才能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海燕,张学雷.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商场现代化,2006,(8).

]2] 黄颖.美女经济热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3] 张京.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7).

[4] 吴秀霞.女大学生就业难与性别歧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6).

[5] 息彦春,郭金水.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研究[J].大学教育,2013,(1).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4

关键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 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2000年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0万、495万、559万、611万, 2010年毕业生达630余万人, 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 2010年等待就业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 加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农村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等原因, 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以及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

一、当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统计资料表明, 1998年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占总数的39.75%, 2000年占到41.07%, 2005年占到44%。而与此不对称的是,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占90.8%。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 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 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当前,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再加之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9年又增加了19万, 因此农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一) 自身的生理特点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 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决定了带有浓重体力色彩的工作一般由男性承担, 因此造成了女性在选择职业时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此外, 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的任务, 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 单位还得按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 加上女性比男性提前5—10年退休, 女性职工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这种生理上的差异, 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 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 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二) 就业观念滞后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农村女大学生常有不同程度的自卑, 自信心不足, 表现为畏首畏尾, 缺乏自我推销的勇气, 求职时常要同伴相陪, 作决定时优柔寡断, 难以让用人单位信任。还有的择业期望值过高, 向往大城市和高薪水, 好高骛远。一些女生存在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的想法, 毕业后宁愿漂泊于城市也不愿意回到农村, 人为地窄化了就业空间。有的女生求职择业缺少主动性, 对家庭对社会依赖心理强, 存在等、靠、要心理, 就业准备不充分, 从而耽误了尽早就业;还有部分女生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把未来寄托在婚姻而非事业上。

(三) 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虽然农村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学习都比较刻苦, 成绩也较为突出, 但一些女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 不愿参加更多的第二课堂活动, 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造成了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逊于男生, 与男生相比往往知识面窄, 心理素质较差。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 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还有的女生过于注重对自己外表的包装, 期望以青春和外貌为筹码, 而忽略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的提高, 这种不良意识同样影响着就业。

(四) 就业渠道缺乏、选择面单一影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

多数农村女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 再加上人际交往等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找工作时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起城市女大学生处于劣势。此外, 由于家庭经济原因, 大多数农村女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择业、就业, 而选择继续深造、出国和自主创业的少之又少, 这些都导致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

三、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一) 社会方面的原因。

1.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

目前, 我国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量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不对称增长的态势,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供求矛盾尖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校毕业生2006年为413万, 到2010年为630万, 每年增加约60万, 总计约2700万大学毕业生 (比“十五”期间净增1500多万人) 将融入到全国的就业大军之中。而按照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8%推算,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1000万之间, 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女大学生就业尤为艰难, 更不用说农村女大学生了。

2. 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现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 来切实保障和维护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尽管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 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 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 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 有67%的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 或规定女性在聘期不得怀孕生育。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 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整体就业困难,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 有些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践操作课程所占比例较少, 部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使得原本动手能力就不强的女生就业更为困难。

2. 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

针对就业难的现实, 为了保证学生就业率, 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中心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人员数量少等原因, 就业指导中心通常只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培养不够, 没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三) 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1. 追求利益最大化。

生理、婚姻和生育保险费用等原因, 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 用人单位或多或少存在性别歧视, 这也是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用人观念不科学。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 期望过高, 希望新招的员工能够独挡一面, 要求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许多大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甚至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不多, 这也是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四)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家庭投入了大量的教育成本, 家长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体面的工作, 期望较高。同时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女孩子应该从事文秘、教师、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工作, 因此会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意见。

四、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扩大劳动力需求, 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 为农村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挖掘就业潜力, 扩大有效岗位供给, 以此提高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 优化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法规, 完善保障体制。

首先, 在全社会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 以此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特别是用人单位应认识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 应该给予关心和支持。其次,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应充分认识农村女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做事细心认真、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等, 应根据岗位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考虑, 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全盘否定。最后, 国家要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 制定各种鼓励政策, 切实保障农村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三)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课程规划, 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 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因材施教, 使课程开设更有弹性, 强化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各高校要尽快构建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成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对她们的就业进行全程指导, 使她们在进入市场前就了解有关政策, 熟悉行情, 从容应对。

(四) 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提升就业能力。

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根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农村女大学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面对现实, 转变就业观念, 努力摒弃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讲实惠、图安逸的功利化的择业价值取向, 到基层就业和创业。

2.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 农村女大学生要注重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做到“博学多才”;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以多种方式接触社会, 拓宽视野, 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全面发展自己, 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 鼓励农村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

目前, 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对农村女大学生也不例外。各高校应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 使现有项目可持续发展。要进行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 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高校也要将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就业培训总体规划, 开展适合毕业生的创业实训, 推动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总之, 了解我国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原因, 采取有效对策, 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使高层次人力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利用, 对于维护农村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与进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 2002.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http://www.chinahrd.net/, 2006-04-03.

[3]廖克玲.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及对策.教育与职业, 2006, (3) .

[4]敬海波.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透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

[5]叶文振,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商业时代, 2006, (17)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篇5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总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调查,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局限性。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造成我国某些地方就业紧张,某些地方却求贤若渴的“奇怪”景象。

2、客观原因

(1)高校大学生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直观地可以从上面的数据看出,自从20xx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呈高速上涨。而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地区经济衰退,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数目减少,甚至有些企业开始裁员。由此造成供求数目上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2)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虽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制度等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重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全面素质不足,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造成了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此外,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峻。

(4)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1、政府方面

(1)国家政策引导,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一方面,必须取消限制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各地取消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以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另外,需要将城市里部分大学生转移之稀少地区。应当加强思想引导,认识到下基层对个人、国家的多重效益。多给与精神赞扬,适当增加物质待遇。同时,政府应该正视毕业生有家不能回的现象。可以这样说,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盛行各种“潜规则”,严重存在裙带关系,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依然缺乏一套公开、透明、有效的程序,因此建立新型的用人唯贤的制度尤为重要。

(2)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完

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2、高校方面

(1)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应时之需。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3、个人方面

(1)大学生应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去那些不发达地区就业作为就业的选择之一。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就业中的种种挑战。不可为达到就业的目的,而做违背做人基本原则的事。

(2)提高自身素质。对很多企业来说,这些年越来越难招到优秀毕业生。所以,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一个人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善待金贵的大学时光,使自己各方面有一个提升。虽然大学扩招,学生总量变大了,但真正优秀的毕业生增加却不明显,很多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滞后。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更新就业观念,变“我想做怎么样的工作”为“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寇杨。浅谈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xx(1)。

[3]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xx(5)。

[4]胡学勤,秦姓方。 《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5]胡鞍钢,陈永宏,杨韵新。 《扩大就业,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年版。

[6]穆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择业与就业,20xx(4)。

[7]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14):14—15。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6

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显示,劳动市场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其后依次排列的其他原因为:女生的竞争和发展意识弱于男生,用人单位重男轻女和女生综合素质低于男生。

一、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与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厦门大学的调查中,关于性别歧视表现在哪方面,认为最多的是工作机会,其次才是岗位层次和工资待遇,也就是说并不是女毕业生做得不好,而是很多企业就不给女大学生这个机会。这源于女性的生育问题,女性的生育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事实上,很多女性生活的目标还仅仅局限在生存,更不用说生育,尤其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们,她们更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更希望自己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更渴望这个社会会因为她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社会不该歧视她们,相反,更应该为她们创造条件,让她们也参与社会建设。

女性自身的生理结构使她们的就业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而根据国家福利制度的要求,雇佣单位必须担负起女工孕产期的补偿费用,所以选择女性职工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雇用女职工会增大企业负担,常常会使企业单位觉得不划算。很多工种,其实男女都能适应,只是由于男性在体力等方面优于女性,再加上雇用女性的成本更大,所以用人单位愿意录用男性。

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女性录用的比例,在税费上给与调节,以使用人单位因为录用女性产生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女性在产假中不能正常上班,而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她们有获得工资福利的权利,这就与企业的目的产生了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参与,用行政手段来贴补在这方面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以改革女职工生育和哺乳期的工资支付方式,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如,对女职工生育和哺乳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企业单位照常支付女职工在计划生育和哺乳期间的工资,而后从上交给国家的经营税收中扣除,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这样既符合企业利益,又让企业觉得雇用女性与男性没有多大区别。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及自我认识偏差

女大学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许多学校,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优于男生,但是究其根源,女生的好成绩更多的来源于“好面子”和“时间投入”。而男生的学习成绩,则更多的源于“兴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这就预示着在今后成功的路上,男生比女生走得更远。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比男大学生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原本男女都可胜任的岗位也被招聘单位限定为“只招男性”。

而在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上又存在着就业期望值高和创业意识低的矛盾。在调查中发现女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尤其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她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女生把“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把“大中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有的女生还希望未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和男生相比,女生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值。一些用人单位表示他们之所以愿意招男生、是因为他们更加务实,有些本科男生愿意当“技术蓝领”。

相对于较高的期望值,女生的创业意识又比较低。调查显示,女性创业中的最大担心不是资金,而是自己的能力和失败的风险。可见,很多女大学生对自身优势认识不够,缺乏创业信心。而招聘单位对女性的歧视就更加强化了这些女大学生的性别自卑感,在潜意识里形成“女生就是不如男生”的片面认识。在就业中,女生比较注重的是稳定,在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另外,由于很多女生一直处于被保护地位,使她们形成依赖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退缩,更愿意寻求帮助,寻找保护,导致她们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较强的面对挫折的素质和较强的竞争意识,这正是许多女大学生所缺乏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由自身的价值和市场需要共同决定的,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一方面,女大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能有“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竞争的信心,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以致于丧失良机。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许多男生不具备的优势。一是语言能力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从事文字编辑、翻译、教育等工作;二是在形象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三是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往能力使她们适合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等工作;四是忍耐力的优势使她们在相对单调的工作环境中,能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工作稳定性强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面对未知领域女大学生首先要有自信,这是一种对自己积极的评价,是一种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业时也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注重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

三、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在大学毕业生这个层面上,供需矛盾主要不在数量而在结构。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用人单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女大学生还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职业领域的拓展并没有和学历提高、职业能力加强成正常的正比例关系。一些需求旺盛的职业领域依然少有女性能够进入,原因在于在传统观念里,一些职业似乎具有天然的性别归属,尤其是待遇较优,压力较大的职业更容易排斥女性。但实际上,除了法律规定为女性禁忌的之外,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两性都可承担的。

其次,有的用人单位也过分夸大雇用女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宏观统计可以证明,女性的社会贡献总量决不少于男性,但其才智却长期遭到轻蔑。尽管已有许多女杰出人才在这方面给我们许多启示,但是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不愿雇用女毕业生。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认识到实力是因人而异,而非性别,能够科学认识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真正唯才是举,肯定会有更多的女性脱颖而出。

再次,招聘单位不要使用双重标准,即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不要从男权的审美角度更多地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如身高、身材和美貌等,使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大于条件相当的甚至比自己还差的男同学。致使女大学生或者经历要比男同学更多的被拒绝的求职经历,或者被迫去迎合用人单位的不合理性别偏好,更多地去展示自己的自然资源,结果给女大学生增加不合理的经济负担、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以及精神和人格的成本,形成比男同学要高得多的求职或就业成本。

以性别为标准挑选人才就像以户籍划分资格一样不合理。当今女性已经走入社会,与男性一起参与社会建设,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可是传统的社会观念仍要求女性承担主要的家庭与生育责任。单位要求女性要做好工作,传统的家庭观念又要求女性还要兼顾家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很难两全,雇了家庭就会忽视工作。可见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对女性的家庭责任要求得太多,女性在完成这些家庭责任的时候,必然不会像男性一样在工作上花费太多精力,于是在求职市场上就出现了“宁招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奇异”景观。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整个社会都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文化环境,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建立国家性别平等机制,保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就业公平的基本权益,建立以国家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一个对女性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男性一同施展才华,推动社会进步。

四、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对于保障女性就业,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规定。《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女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在第十二章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只有规定而没有对违反此规定所应给的惩罚做出相应规定,只有法可依而不知如何执法,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这些法律法规却无法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原因在于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法律虽有禁令却没有相应的法则,劳动监察缺位以及司法渠道不明,这都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只有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管机构,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就业市场机制,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7

一、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影响

据有关统计, 2006年毕业生中当年未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比例接近25%, 而这些未就业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1农村大学生千辛万苦读完大学而不能顺利就业, 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

1. 农村大学生投资耗费巨大, 若不能及时得到回报, 将严重影响家庭幸福。

据测算, 目前培养一名本科生, 四年至少需要耗费5万元左右。对于不少农村家庭来说, 这笔费用往往意味着举家借债, 不少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又“因学返贫”, 家庭其他成员的就业、求学、就医甚至婚姻行为都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可谓投资巨大。一旦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 高额教育投资未能及时得到合理补偿, 对他们自己和家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打击, 必然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

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 是期望在孩子前途、家庭收入及家庭荣誉等方面得到回报。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无疑会使孩子考上大学的荣誉在家庭贫困面前黯然失色, 让更多贫困家庭放弃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持。这种负面的示范效应必然会打击到其他农村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目前在部分农村地区已有所抬头。

3.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影

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研究报告, 2008, 12.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农村大学生不能顺利充分就业, 他们耗费国家和家庭巨大投入所学习的文化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造成了知识和人才的极大浪费。这些未就业大学生经济困窘、生活不稳定, 精神压抑、情绪躁动, 极易卷入传销、偷盗等非法行为中, 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近年来, 高校逐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 而全球金融危机又使部分企业用人需求锐减, 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与城市大学生相比, 农村大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 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1. 农村大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 城乡之间教育投资差距较大, 农村教育资源有限,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理念也相对滞后, 导致农村的教育水平跟城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入学时, 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电脑操作、英语口语、文体特长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普遍要差于城市学生。在大学生活中, 出于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部分农村大学生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参与意愿不强或者竞争力不够, 致使他们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不多, 跟社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在与城市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是增加大学生求职的筹码, 但是昂贵的培训、报名费用让农村大学生只能望“证”兴叹。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去学习专业之外的技能或特长, 导致其就业技能单一, 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 就业期望值过高, 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发现, 择业预期过高是农村籍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瓶颈。教育支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负担较重, 农村大学生压力过大, 他们一心期望能早日从待遇优厚的工作中收回求学成本, 减轻家庭负担, 由于观念方面的原因, 在择业时只盯着大城市的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比较好的部门,

(TS1Z098) 资助

主要从事模具成型设备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愿意选择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心理准备不够充分、遇到困难和失败时不能及时调适及就业技巧掌握不好, 也影响到农村大学生在求职和就业中的表现。

3. 求职和创业门槛高, 影响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 求职成本也逐年攀升, 成为农村大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费、通讯费、招聘会门票等费用加起来, 往往要数千元, 这对于经济不够宽裕的农村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经济上的拮据迫使很多农村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去外地求职的机会, 限制了择业的范围。另外, 由于经济条件及能力方面的限制, 农村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意愿也不强。相关调查显示, 97%的农村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不敢也不愿进行创业。

4. 社会资本相对不足。

由于尚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 社会双向选择机制还不完善, 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学生家庭出身及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往往有着很大的影响。有调查资料显示:父亲的职业状况不同, 毕业生的落实率和升学率都有很大差异, 父母学历高, 职业越好, 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有些在校表现不佳的学生, 尚未毕业就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而有的优秀学生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使得社会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 失去展示才华的机会。

三、对策分析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到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等多个层面, 政府、高校、农村大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各方面要加强沟通, 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 构建起全方位的农村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 帮助农村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1. 深化经济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度看,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因此, 只有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产业,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的吸纳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2. 通过政策创新, 引导农村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

针对农村大学生不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现状, 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更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三支一扶”等相关制度, 鼓励和支持农村大学生到急需大量人才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岗位就业。在具体做法上, 可以对愿意毕业后回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农村大学生按照工作年限和具体岗位进行资金补助, 减免学费;提高工作待遇;强化培训,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其真正能学有所用;基层单位要千方百计为农村大学生在基层的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使他们在基层“有事干、能干事、能成事”, 用事业吸引他们、留住他们。

3. 建立农村大学生就业救助制度体系。

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大学生就业工作,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救助体系。建立技能培训救助基金, 对农村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进行资助, 鼓励大学生掌握就业技能, 考取技能证书。同时, 通过政府划拨、吸纳社会捐赠等方式, 建立贫困大学生求职救助基金, 对于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每人一千元左右额度的资助, 报销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各种必要支出, 保障农村大学生求职时候有必要的经济能力。此外, 还应完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帮扶制度, 为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帮助。

4. 以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需要为导向,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缓解“结构性失业”难题。

在大量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的同时, 又有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所以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大学教育与社会和市场实际需求脱节问题, 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为此, 国家要重视应用教育的发展,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使其高校顺应时代变化, 积极与社会接轨, 以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变化为导向, 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 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

5.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长, 高校应切实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重视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 多方搜集和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重视就业培训工作, 可以邀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授课, 掌握求职方法和面试技巧, 提高择业能力;对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大学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帮助毕业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试, 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与失败, 树立信心, 勇敢去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6. 农村大学生本人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这是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所在。

农村大学生要调整好心态, 认识和克服自身不足, 积极争取和把握好各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完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力。同时, 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响应政府号召, 积极投身到中西部地区建设事业中去。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度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而农村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占较大比例的特殊群体, 其就业情况更为悲观, 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家庭幸福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本文从农村大学生自身及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 提出建立就业救助机制、完善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等解决思路。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宪.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8) .

[2]蒲永华, 王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实证研究[J].传承, 2009, (11) .

[3]张秋山.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刍议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 篇8

关键词:就业问题,大学生,需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分析

2003年是第一批扩招本科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的第一年,那一年高校毕业生达212万,约为2001年的2倍。从此之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成倍增长。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共有高校毕业生约280万人,是上年的1.32倍;2005年数量迅速增加到338万人;2006年数据增至410万;2007年比2006年又增加了85万人;2008年其数量高达559万人,比2004年将近翻了一番 (如图1)

近期一份数据预测,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将高达610万人,加上2007年未毕业的100万人左右和2008年未毕业的约150万人,今年大概将有86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而有关人士估计,今年失业率将达36%,也就是说,约有500万人将面临无法就业的问题 (据此数据计算各年就业率如图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进入了缓慢的衰退阶段,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就业问题。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保八”,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每年有9.8%的经济增长,相比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就国民经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社会就可以新增就业岗位120万到150万来看,我国的就业岗位将减少240—300万。我国现在每年新增约1200万的劳动力,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也达1200万,而市场上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到1200万个。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市场上的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待业的大学毕业生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基于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违背”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基石,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即工资率可以自由变动,那么市场就能自发地起到调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使所有能提供的劳动力都能投入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均衡。然而我国却存在很多障碍与歧视,阻碍了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市场无法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产生了严峻的就业问题。

1. 需求的地区性不平衡和体制障碍。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速度不同,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更大,我国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可以吸收当地的生源,甚至还有多余的需求。而与之相对的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很难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据统计,我国东部省市吸纳高校毕业生占50%以上,中部为27.8%,西部地区为21.5%。同理,我国城市吸纳了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而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另外,我国就业市场长期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体现在地区之间存在着高校毕业生的进入指标和户口指标。这就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通与配给,不仅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也是我国就业难的一大根源。

2. 需求学历的不平衡和大学生扩招。

我国主要的用人单位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比较高,呈现出高学历高就业率、高学历高工资的情形。近几年,我国研究生就业率达九成以上。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开始注重毕业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历,本科生就业率可能会略高于研究生的,但是受大学生扩招的影响,大学生队伍的迅速壮大,大学的“精英教育”已成为了“大众教育”,大学教育的量是提上去了,但是质却渐渐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而研究生对专业更深、更专的研究使自身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研究生就业率居于高位将是今后就业市场的一种趋势。面对着供远远大于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拥有着较大的主动权,人力资源市场成了买方市场,企业不仅要求高学历,还只应允较低的工资。

3. 需求能力的不平衡和大学僵化教育。

现在大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能力差的往往可以搭能力强的便车。毕业生的就业与用人单位的应聘实际上是一场博弈,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盈利,不再盲目以学历定能力,而以多种方式来检验毕业生的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能力。而我国现在大学生普遍能力偏低、社会适应力弱,究其原因不得不谈到大学的僵化教育。大学里实行的是学分制,大部分大学生重视学分,而真正能力却远远不够。而大学的素质教育真正的实施力度与效果也不理想,同时现在大学很多专业并没有与企业的需求挂钩,没有做到定向培育,学的内容泛而不专或虚而不实,很难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学的僵化教育只给了毕业生一张文凭,而他们的能力远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本来的“敲门砖”现在渐渐失去了效力。

(二) 基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市场效应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他认为失业是由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即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造成的,从而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无法和供给相匹配,无数大学生无处就业,这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如下:

需求阶段的不平衡和待业队伍的扩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大大减少。同样的搜索条件,2008年三月份之前,一些人才招聘网站能搜索到约1000条招聘信息,到了年底,却只剩下200条左右,大幅缩水了80%,可能今年将会面临着就业市场的“寒冬”。从国外需求来看,金融危机造成我国主要出口国之一的美国的需求严重缩水,中美之间贸易依存度相当高,进出口贸易又占到我国GDP的60%,这就导致我国主要依靠出口的食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减少甚至停滞,如珠江三角洲玩具企业因此减少了约5000家,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问题,迅速地扩大了我国的待业队伍。从国内需求看,我国内需不足,短期内难以扩大;加上全球市场的动荡,减少了企业投资的信心,降低了居民消费的意愿,致使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降低,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大学生就业属于增量就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企业尽可能降低成本,转嫁损失,因此企业会选择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裁掉效用较低的员工,减少对新员工的招聘,取消部分校园招聘计划。总之,金融危机让我国就业市场萎缩,待业队伍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三、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的问题

(一) 大学生应改变观念,到中西部、基层等地工作

近几年,国家和国务院都表示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努力构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框架和服务平台,在消除体制性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9年3月18日,国家发布了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为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政府有优惠措施,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进,西部和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增加,西部和农村也亟待高校毕业生来开发、建设。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可以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大学生亲近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为群众谋福利。西部和基层虽然环境艰苦,但却可以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大展拳脚的平台。而目前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集结了很多高精尖的人才和庞大的待业农民工、下岗工人队伍,高校毕业生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类人,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应该摒弃“天之骄子”傲气,改变观念,到西部或基层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 大学生应该为自己“充电”,增加就业的砝码

1. 大学生可以读研究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所用的人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不是扩招让大学生无处就业,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有必要给自己充电,增加就业砝码。大学生在读研究生阶段,不仅要对专业深入研究,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获真知,为自己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要树立坚定的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与锻炼,为自己的就业找好出路;广交善友,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等。

2. 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

今年举行两会期间,如何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带动就业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2009年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大学生应该利用这些有利的政策,做到:首先要善于观察思考,了解市场动态,挖掘市场需求,选定创业项目;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订立企业的发展计划,组织资源与人才,确定企业内部的权利与任务;再次可以凭借国家扶持与税收优惠,积极解决融资问题。最后不能忽视对创业的管理,应认真从事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管理能力,借鉴管理经验。对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应该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 大学生应提高心理素质、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1. 克服焦虑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待业观。

我国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存在焦虑、担忧心理。这种焦虑自卑心理致使大学生烦躁、迷茫、消沉,在进行应聘的笔试、面试过程中也表现得慌张无措,往往错过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目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待业观。调整好心态是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起信心,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化焦虑心理为动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定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2. 克服自负从众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不少大学生仍将自己定位为“天之娇子”,嫌弃工资低、工作辛苦的岗位等。而另一些大学生则存在着从众攀比心理,造成就业市场的“扎堆”,更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大学生可以学习美国的择业观———能挣到钱的地方就是“岗”。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选择适合的岗位工作;也不可抱着“有工作就行了”的观念盲目从业,要从自身专业、技能、兴趣等方面出发。

3. 克服依赖、怕苦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依赖国家和家长为他们提供帮助,致使贻误了就业时机。大学生应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激流勇进,不畏辛苦、不畏失败;学习参加面试的技巧,关注招聘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了解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的发布,积极主动的寻找就业机会;放宽眼界,珍惜适合的就业机会,积累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总理勉励大学生:“你们会有用武之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12/22/content_10541284.htm.2008-12-22

[2]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有多大[EB/OL].http://www.labournews.com.cn/ldbzb/ldbzgz/ldjy/56052.shtml (劳动保障新闻网) 2008-12-25.

[3]王珩.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兰州学刊, 2008, (12) :218-219

[4]韩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283-285.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篇9

在笔者看来, 大学生就业难是复杂的问题复合体, 它是由多种因素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互动造成的。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既与当前的教育政策、体制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也是与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分不开的。下面, 本文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个问题进行几点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个结构性因素

(一) 大学应不应该扩招?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从2005年的76%降到了2010年的65.6%, 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解决毕业生就业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呼吁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 就业要面向基层、面向西部, 社会舆论也往往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矛头指向高校扩招。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教育部2006年放缓了高校扩招的步伐。表面看,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高校的扩招, 但从深层次上看, 高校扩招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统计结果显示,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CED) 国家25~65岁人口中大学文化的比重在20%左右, 而我国2005年该年龄段人口中大学文化人口只占7.2%, 只有中等收入国家的65%。从人均教育年龄来看, 我国2005年人均8.3年, 低于世界同期均值11年。1999年扩招以前, 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不足10%, 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许多与我国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 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 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长期以来, 我国具备大学文化的人口比重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与国外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仍有很大的扩招空间。

在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 大学生失业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之所以就业难问题得到如此的关注主要是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 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 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 社会反应过于强烈的结果。因此, 高校扩招, 不仅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也是在普及初中教育后, 我国针对高中 (或同等学历) 教育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偏小的矛盾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高校扩招是历史性的抉择。

(二) 城市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结构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

上大学就是为了在城市能够找到一分正规的工作, 而当前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使很多大学毕业生的这种愿望落空。这里所说的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主要是指城市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对立。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 中国城市就业单位不是一种结构, 而是一个二元结构。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是高工资和享受完备的福利, 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一般是低工资和享受不完备的福利, 这两种部门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

当前最能吸引大学生的是石油、电信、铁路、电力、汽车、金融等行业, 但是这些大部分是垄断行业, 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模糊性。并且当前这些部门近亲繁殖严重, 招聘劳动力存在不公平性。加上现在正规部门的相对规模在下降, 本来雇佣的人会减少。另外, 国有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力, 在新增职工中, 也以合同工、临时工的名义雇佣劳动力, 只招收少部分享受高工资、高福利的正式职工。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 从过去的中专大专, 到现在的本科, 甚至硕士、博士;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 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 甚至海归生。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在下降, 也就是说, 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

另一方面, 本应该吸收大量大学毕业生的非正规部门, 由于没有健全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其待遇对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学毕业生迫不得已才去民营、私营单位就业。调查显示, 2010年毕业的已就业的大学生, 只有16.3%到私营企业, 9.5%到三资企业就业。截至2010年底, 我国目前有4.7%的本科毕业生和2.7%的研究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 而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5年, 非公有制经济 (含外资) 在我国GDP中的比重约占65%, 随着近些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个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数据说明了本应该吸收大量劳动力的非正规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因而本质上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工作单位的不合理分割和就业单位的二元对立体制, 他们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部门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就业, 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去处。

(三) 高校体制的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一, 高校层次的设置和定位不合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和定位不太清晰, 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现象,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盲目地要把大学“升级”, 由专科要升级为学院, 由学院要升级为大学, 把学校的主要力量都用在了建设高楼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各个类型的学校都努力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 纷纷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 定格为所谓的研究型大学, 因为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所谓的“大学排名”、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因而部分高校往往不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 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形成人才“相对过剩”。按照国际惯例, 人才培养应符合“金字塔形人才结构规律”, 即塔首少量人才为研究型人才, 塔中及塔基为技能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但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却正好相反, 趋向于倒金字塔形人才结构。此种趋向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大学生就业都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 但是大学的专业设置还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 行政力量在专业设置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政化对专业设置的高度渗入导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对专业的需求, 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 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总之,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十分的滞后于市场的需求, 使得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 这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就业是社会的事情, 同时也是家庭个人的事情, 个人的基本素质对就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

(一) 就业观念的落后。

计划经济统招统分政策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只能是进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 但传统的就业观念仍在影响着现阶段的大学生,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却仍停留在“精英化”阶段。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一直没能从当前的文化中消失, 一些大学生或者家长总是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地要当国家干部, 或者成为国家的公务员, 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的工作, 只有去了公有制企业才算真正找到了工作, 如果去了民营企业等是很丢脸的事情。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有业不去就”、“想去的单位不要他, 能去的单位又不去”的就业难局面。

笔者认为, 出现当前就业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 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 而社会实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无论是精力、时间还是经费, 大学生都投入了很多, 因而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 大学生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的职位。大多数大学生都努力扎堆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东南部城市, 而不愿意去有大量需求的西部边远地区, 都希望留在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接受锻炼, 因而这些观念带来了大学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难现象。

(二) 毕业生个人素质存在问题。

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偏差。从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情况来看,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 对一个大学生评价不只是看你的文凭, 加强了面试的环节, 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自身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用人单位主要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诚信的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由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 只是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因而培养出的学生有专业知识不够宽广, 文、理、经、法不能交融, 能力偏弱、适应性不强等缺陷, 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另外, 由于生源质量等原因以及当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定好位, 还处于精英的概念化思维中, 在大学中没有好好地锻炼自己, 缺乏应有的素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严重,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 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要担当重要职位, 而不愿意踏踏实实“从零做起”, 这样的学生自身素质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造成用人单位不愿也不敢招聘应届的毕业生。

三、小结和建议

总体上说, 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 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 就业困难只是地区性和结构性的。这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 这种问题将会逐步解决直至消失。在经过社会转型、观念更新等复杂的社会过程后, 大学生就业问题慢慢会变得淡化, 当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时, 也就不会成为热点的问题了。既然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认可的社会事实,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

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 特别是大力推动吸收劳动力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 实际情况是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红头文件和各类自由裁量权等仍对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特别限制甚至歧视, 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吸纳力。民营企业想要进入传统垄断经济领域还存在巨大的障碍, 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而, 一定要在体制上给民营企业“松绑”, 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壮大, 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这是解决大学就业的根本途径。

(二) 主管教育的政府:

大学扩招构不成社会问题, 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扩招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加强职业技术学院的扩招, 对扩招高校的精英教育要有所限制, 明确人才的层次化, 并不是层次越高就越容易就业, 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 能否就业主要看人才的市场适应性。

(三) 学校:

完善大学生培养机制。要面向市场, 对那些基础学科, 国家要加大投入, 应用学科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市场需要去设置, 要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

(四) 大学生: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前大学生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学好专业知识, 还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还要有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

参考文献

[1]刘向锋.周加刚.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6.

[2]高树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透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6.

[3]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07.15.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析 篇10

(一) 社会客观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就业难。

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衰退, 从金融业到实体经济, 受到重挫和影响。金融危机造成全球增加失业人员2.8亿。中国是人口大国, 就业难题更加凸显。

2、供需矛盾突出。

大学扩招, 毕业生人数激增, 增加了对社会的供应量, 而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相对加剧了就业难。

3、选材标准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用人单位抱怨“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 但是, 他们每年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人数有限, 要求过高, 特别是工作经验的要求将应届毕业生挡在门外。

4、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大学生相对过剩。

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应试教育、灌输教育、大众化教育。市场变化快, 专业调整慢, 白领过剩, 蓝领短缺, 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多科研型人才。

5、有效招聘信息少。

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 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 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 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多, 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 导致就业难。

(二) 主观因素

1、自身能力的差别。

自身能力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本条件, 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等等。部分女大学生过于看重学习成绩, 忽略了能力培养, 在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上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

2、自身就业观念的偏差与“自主创业”意识的欠缺。

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 就业岗位定位不准或是脱离现实, 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色彩和不切实际的憧憬, 或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她们一方面抱怨就业难, 另一方面则从内心里排斥低岗位就业, 加上女性固有的胆怯退让、缺乏竞争意识等弱势心理, 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主观原因。

3、对女性家庭角色的自我认同。

长期以来受传统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的影响, “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至今在社会上仍有相当市场。这大大削弱了女性的事业成就欲望和信心, 使得女性对职业和成功的追求期望值降低,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大多数女生对事业的理解是找一份稳定轻松、收入待遇好的工作, 而对家庭幸福却抱以极大的期望。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培养良好的择业就业心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改变眼高手低、天之骄子、精英心理, 必须低俯身子, 从基层做起, 扎扎实实干几年, 为今后生长提供空间。先上岗后就业, 放下架子, 提高自己的选择机率。

2、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岗位, 发挥女性自身优势, 提高择业能力。与男性相比, 在智力上, 在细腻的技术上, 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上, 公关社交上都有优势, 不能妄自菲薄, 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3、逆向思维找思路, 拓展择业视野。过去女性不能干的行业, 现在可以成为就业的冷门, 大胆进入。如电焊、数控专业, 女大学生也可干好。要树立“四自”精神, 变劣势为优势。

4、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女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同时又要树立自主创业的择业观, 化消极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的招聘为积极主动地自我创造就业机会。在自主就业方面起到示范和先导的作用。

5、学校给予女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1) 关注女大学生的成长,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完善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要着重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切实有效的素质教育, 培养她们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适应创新等能力;通过思想教育, 培养她们健康向上、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的精神;通过心理辅导, 培养她们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适时地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将“两个指导”贯穿于她们的整个大学生涯中。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育指导,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率。

(2)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提高工作能力, 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推荐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直接负责部门。该部门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指导知识, 对整个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就业咨询工作办公室, 安排专业咨询师为毕业生解答疑问。在就业推荐过程中, 要着重关注女大学生这个群体, 做到因才推荐,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从而提高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就业信心。

(3) 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 增加符合女性特征的专业。高等院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 可以根据女性生理、心理共性, 开设如学前教育、花卉设计、商务文秘等一些适合女性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6、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帮助女大学生就业。一、给予接收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企业减税、免税待遇;二, 给创业女大学生提供免息贷款, 扶持创业;三, 社会保障向女大学生倾斜;四, 给予到艰苦岗位、城乡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补贴;五, 为待业女大学生提供培训和继续教育。

女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 必定影响家庭稳定, 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及社会的未来发展, 这些都是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问题, 解决不好, 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将受到影响。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需要企业、社团、政府、高校、媒体等社会各界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变分配安置政策, 实行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开始, 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女大学生受过一定专业教育和训练, 比起社会上其他女性, 具有更高的择业要求。但由于社会和其他各种因素, 她们中的许多人择业不成功。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将围绕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分析, 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艺.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2]白秋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分析及对策[J].老区建设, 2009 (8)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成因 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徐跃进(1958- ),男,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茶金学(1969- ),男,云南昌宁人,东华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ZD05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40-02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由于我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中,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意识还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和“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高校按照教学大纲培养的合格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那么,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困难?企业为什么会对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为什么高校认为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企业却认为不是最合适的人才?凡此种种,说明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综观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既有全国一流的大学,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学,也有一批综合性的大学,还有一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这些高校,有的是研究型大学,有的是教学型大学,有的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按理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学,其承担的教育任务也是不同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高校却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从而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一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却打出精英教育的旗帜。这种不明确的办学定位,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使得许多高校培养的学生在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趋同,培养目标一致,办学模式单一,严重缺乏个性。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特色情况下,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被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了就业难。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客观地说,当前不少大学生,拥有的只是大学生的“身份”,而没有大学生的“品质”。为了能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过去几年中,很多高校发展了一批容易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高等教育求大求全的攀比之下,我国有一些高校也不管条件具不具备,一拥而上,几乎每所高校都办了像外语、会计、计算机类等专业。由于师资不足、实验条件较差,使得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了这些专业学生就业非常困难。

(三)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唯一的目标导向

目前,有的高校甚至在大三时就把学生全部放到用人单位去实习,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这样做,完全不顾大学本应该让学生达到的培养标准。企业或公司招聘人才的做法也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一些企业在10月份就进入高校招聘毕业生,一经面试合格就提出要毕业生到企业上班,有的甚至提出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全部到企业或公司上班。这种做法直接或间接地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了将近一个学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只好附和企业的要求,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生的就业让路。当今社会,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杆。客观地讲,这种做法,只会加重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最近一两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高校开展的,而且大多数只是两三次集中讲座,根本没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更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不间断的全过程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更把就业当做父母的事,当做家庭和亲戚的事,似乎就业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再加上由于受到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毕业生把就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少数热门行业和少数管理岗位上,“面子就业”思想极为严重,从而加重了就业的压力,也削弱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途径

笔者认为,除了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有效需求之外,高校更应关注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一)高校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定位都要进行重新调整。大学校长要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明确大学生是普通的劳动者。大学校长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人人都能成才。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明确学校定位,确定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研究型的大学要突出科研优势,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教学型的大学要突出教学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职业技术学院要突出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否则将会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与千篇一律,学生也将难以就业。

(二)高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在传统的思维定式中,人们总以为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时至今日,一些高校的校长仍然认为如此,由此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根本任务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既然高校是以教学为中心,那如何理解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呢?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高等教育法》第39条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委主要职责就是“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主要职责、中心工作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所以高校的工作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不能有别的中心,更不能有多个中心。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充分就业,甚至于能不能自主创业,其实都与高校是否真正关注人才的培养、是否真正以人才培养为自身的核心功能密切相关。高校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大大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质量,从而严重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不可等闲视之。

(三)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必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制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而开展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利用“职业倾向测试”软件及相关科技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从而确立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在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职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大学四年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计划,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2.素质拓展与创业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团委要充分利用学生各类协会组织、文体活动、科技文化讲坛等阵地,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3.求职应聘的技能技巧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所进行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人才招聘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同时还应通过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和部分就业基地负责人来校讲学,对有不同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求职应聘基本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

4.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指导。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也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广泛宣传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政策,通过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专题报告,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并正确及时地处理就业信息。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毕业生派遣的手续和办事流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四)高校要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要在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和公司董事长担任。所有合作方案,比如经费预算、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改革方案、实践环节、教材、兼职教授的聘任等都要报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审批。

2.企业要全程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专业设置论证方案、教学内容强制更新的科学根据和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为高校的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学科建设和就业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产销对路,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

3.企业要积极参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捐赠。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有自己企业标志或企业形象的教学设施,也可以通过直接捐款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是非常乐于与企业合作的,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实现高校与企业双赢。

4.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高校要吸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做学校的客座教授,或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企业则要吸收高校的骨干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学习和工作,熟悉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和流程,着力为高校打造“双师型”教师,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5.鼓励优秀教授参与企业咨询。高校要主动出击,鼓励优秀教授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前景分析、产品质量论证、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工作。高校通过教授进行互动,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企业也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在委托教授做研究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时候,可以让教授多吸纳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参与研究项目,项目完成以后,企业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来企业工作。

6.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要与高校积极合作,在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都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切实做好大学生实习项目。通过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可以审核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可以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当学生毕业以后,企业就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来工作。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不但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博,孙海华.优质就业的法宝:特色与召回[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7-12-24.

[2]章国平,徐跃进.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3]莫军成.强化实习 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业时空,2007(22).

[4]程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5]郑超欣,孙光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35).

[6]张金华.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

[7]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篇12

(一)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性别歧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进行低估。同时由于女性自身的与男性的生理差异, 我们在招聘会上, 经常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招聘单位的性别歧视在女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 女大学生自身不积极就业

也有部分女大学生对就业抱可有可无的态度, 在她们看来, 找不到好的工作, 就继续升学, 缓解就业压力, 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而且也有部分女大学生抱有“学得好不如嫁的好”的想法, 都想找到一个有稳定收入, “三高”标准的男士结婚, 所以自身不积极就业。

(三) 女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一部分女大学生求职前就定下了从业的标准, 都想找到一个稳定、待遇较好的工作。这样就减少了许多就业机会。女大学生的就业难现状, 一方面将加大性别差异在传统思想中的影响, 另一方面将影响人才的平衡发展, 同时它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主观原因

(1) 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就业难

女大学生毕业以后, 大部分都已经23周岁, 甚至更大。心理、生理都已经比较成熟, 马上面临着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女大学生生孩子以后会把经历过多地放在家庭上, 不会像以前那么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这样影响单位的经济利益与企业效益。而男生相对来讲, 这个方面的负担就少很多。

(2) 女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

女大学生某些自身的性格因素也造成其就业难。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卑心理, 感到自己技不如人, 没有竞争力, 这种自卑感愈加强烈;另一种是自傲心理, 表现为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过高,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导致了这部分人错失良机。

(3) 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女大学生普遍依赖性较强, 独立性较差, 意志力不坚强, 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 竞争意识、前沿意识不强, 而这些能力与素质都是当前用人单位所倍加关注的东西。这与她们平时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关。

(二) 客观原因

(1) 传统的性别歧视, 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造成的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原因之一。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影响人们普遍认为, 男性优于女性。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每个人心中普遍存在着。

(2) 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 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有同步增加。从1999年起, 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 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女大学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3) 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

市场经济体制下, 用人单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使用什么样的人才最有利, 单位就会录用他。一般认为, 使用男性职工的成本低于女性职工, 但效益却高于女性职工。 (4)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女大学生就业是她们走向社会、报效祖国的重要途径。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不仅直接关系到女生的切身利益, 也是党和政府以及高校所有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必须改变性别歧视和社会偏见。女性承担着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压力。“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仍然在许多人的大脑中占主导地位。女性要面对工作的压力, 还要承担生育、家务的重担, 许多女性陷于两难的境地。我们必须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从心底上真正的理解女性。

(二) 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

人生来就有自然性别的差异, 但是, 人的社会性别并不是天生的, 它是后天在社会生活的文化构建中逐渐形成的。学生通过反思, 产生一种现代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男女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这一基本观念。这样有利于女大学生从性别视角来认识和分析自我, 提高女性的竞争实力, 增强女性的独立意识。

(三) 高校必须开展素质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

高等院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开展素质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 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四) 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国家和政府应该努力, 增加就业总量, 开发就业岗位。国家要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女性就业的产业经济, 开发适合女性特点的就业领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 积极发展包括商业、旅游、金融、信息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 拓宽女性就业渠道, 使女性就业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趋于合理, 为女性提供更多的适合她们的岗位, 提高女性就业的数量和层次。

总之,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不仅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努力, 提高素质, 同时更需要的是国家社会和学校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使学有所成的女大学生有机会回馈社会, 报效国家。我们呼吁政府、企业及女大学生自身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全社会都关注当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才能彻底解决它。

参考文献

[1]胡俊修,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男女平等, 社会, 2003, (5) 。

[2]姜凤华, 影响女大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分析, 教育研究, 1996, (12) 。

上一篇:对比阅读下一篇:牧草种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