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2024-08-21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共10篇)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与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启示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最近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全球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我们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主要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此外,文章还谈到大学生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为了更好的就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 大学生 影响 启示

目前,美国经济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对于我国来说,在这一次危机中我国受到了那些影响?

一是国际金融震荡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

例如,美元大幅贬值,加剧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账面损失严重;全球股市下跌,连累我国股市重挫,迄今跌幅超过美欧日,也大于其他新兴市场,呈现严重的熊市态势;国际热钱拥入,加剧我国房地产和股市震荡;次贷危机使海外投资环境恶化,我国金融机构海外金融投资屡遭损失。

二是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是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

去年,我国CPI达到4.8%,今年,上半年CPI明显上涨,4月达到8.5%。这固然有国内食物价格上涨因素,但与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暴涨也有直接关系。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其他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口逐年增加,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直接拉动我国PPI上涨。可以说,当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具有三重因素,即结构性、输入型和周期型,解决通胀问题需多管齐下。

三是全球经济降温,是我国外部经贸环境复杂。

当前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与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我国面临的出口形势好于2001年,但对美欧日的出口份额依然达47.6%,美欧日经济疲惫无疑将

响我国出口增长,估计明年形势会比今年更加严峻。另外,世界经济走弱,将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将增多。而且,人民币持续升值,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深刻的。在危机面前,中国该如何应对,以尽量减少损失,将是我们一直需要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们应该吸取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第一、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隐忧。在国内,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其实不然。因为,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信用还有等级之分(即“次级信用”),但对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估计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连“次级信用”都没有。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过高的房价会把这类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掩盖起来。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就必然会暴露出来。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出来,国内银行将面临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风险。

第二、注重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所谓的“零首付”“零文件”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银行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四、加强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

这次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警示我们,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活动才刚刚起步,目前尚不具备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的条件;由于缺乏信用风险预警和评估的有力工具,商业银行不能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信用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困扰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第五、中国发展战略:转型与增长。

13亿人口的大国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既保持不断的经济增长需求,也能满足就业增长的需求?启动内需,控制物价与经济增长,启动内需战略的核心是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改革、启动农村市场,农民按照国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生产东西就行,农产品全部国家收购,所以欧洲农民的收入稳定有保障。这实际上是一个转移支付,目的是保证农村和城市的人均收入差不多,全欧洲平均差距大概在45--50%之间。

第六、加强资本管制——货币战争致胜的法宝。

在我国尚未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如果能够有效制止热钱流入,将为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创造更宽松的条件。同时必须防范突发性的资本流出。

第七、加快外汇市场发育。

外汇市场制度的推出与完善、推出更多的外汇避险工具,出台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等,不仅有利于建立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也有助于减少汇率调整给企业和居民带来的冲击。为了减轻最近的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已尝试放松资本管制和经常账户管制,以便提供更多资本外流渠道。这些措施虽然基本上符合中国政府关于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的长期目标,但这可能在时间顺序上出错。放松对资本外流的管制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可能刺激更多资本流入。

另外,在美国金融危机疯狂的冲击之下,必然对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给本已就业难的大学生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那么,对于正处在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又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调整好心态

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

二、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多数大学生在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被辅导员灌输了“职业生涯”的理念。每个职业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在择业方面容易迷茫,更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正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考虑,大学生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一开始的要求不能过高,最好是围绕自己的专业,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要从事自己不适合、不擅长的工作,那是没有发展空间的。

三、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四、提高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都有一条“要有几年的工作应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很多公司都希望能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就能以学生的身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五、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多损失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在党和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康强.形势与政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92、邓曦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5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2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问题

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我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皆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可仍旧存在部分高校教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严重制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1.课程内容不符规定。虽然教育部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有严格规定, 但由于教学内容多、教材发放滞后等原因, 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时会做出一定调整, 但调整并非与国家规定所吻合。2.缺乏课时。根据相关部门规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每学期至少要占16学时, 且必须贯穿大学四年教学, 不过通过调查发现, 很多高校仅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 甚至有的高校未开设该课程, 严重不符合国家要求。3.以影代讲不符教学规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播放音像资料的确能起到促进作用, 但播放内容乱、次数多则会起到反作用。部分高校课程影像教学几乎完全代替了教师讲授, 更甚者直接复制央视节目不做任何整理进行播放, 缺乏目的性、针对性的教育。而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分析, 进一步整合高校形式与政策师资力量, 提高学生素质将成为高校形式与政策教学中亟待改进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有效教学策略

1.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当前,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以“多渠道组织, 分专题培养”为主。学科种类齐全师资力量丰厚是高校主要优势之一, 高校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聘请相应学科专家补充课程师资, 并将课程内容分专题施教, 比如分为国内或是国际形势专题等, 同时针对各个专题组织相应的教师讲师团。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还需要具备其他相关知识, 针对授课教师高校要加强专业课技能培训, 特别是从别科聘请的授课教师, 更应该加强专业培训,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授课教师要时刻保持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步伐, 随时充电自己拓展自身知识面, 充分利用各类信息传播技术实时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突发事件。最后教学活动重视与学生互动性探究。授课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对象,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 做到针对性引导学生理解形势与政策中的各种问题及思想, 促进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

2. 科学选择专题, 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动态性特点进行更新。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并非一成不变, 其具有较强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环境而变化。因此,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吻合国际国内形式需求, 第一时间将国内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在大学生眼前。但教学内容滞后则会得不到大学生认可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例:十八大后,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形势与政策教育主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地震后,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就是形势与政策教学重点……形势与政策教学要体现时政热点价值与教育的导向, 并且教学不能就事论事, 要以前瞻性、展望性眼光看待各时政热点。

另外, 该课程教学必须以教育部每年提出的教学要点为依据, 并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关注的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明确课程重点教育内容, 科学选择教育专题,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让学生真正融入课程学习中。借由师生共同探讨,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局变化, 让学生认识到对我国而言,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确有我国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更让学生清楚看到我国当前也有许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和领域,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为人才发展所创造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进而凸显该课程教学主题。

3. 根据层次需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形势与政策要依照学生个体特点, 根据不同层次构建“梯形”内容体系。由于学生思想实际以及接受能力在层次、专业、年级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差别很大, 因此只有把握住学生反映最激烈、最关心的问题, 找准联结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需求的点, 形势与政策才能进行针对性教育。例:尽可能将基本的政策和理论安排在中、低年级。教学时数采以“梯形”结构为主, 从低到高逐渐减少, 因为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独立分析形式能力, 累积有相应量的理论基础, 所以适当减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数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但要注意系统化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 并构建梯形教学内容层次, 促使课程内容整体衔接, 并具有一定可持续。

总结

总而言之,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还存有许多尚待改善的问题, 这需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而学校方面则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科学合理选择教学专题, 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构建层次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以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问题能有所改善。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担负着大学生思政教育重担, 是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教育渠道和阵地。纵观当前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都还存在尚待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主要在于教学方法、认知及经验等原因, 作为一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 笔者认为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丰富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理念, 将是各个高校当务之急。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际与前辈理论知识基础, 探讨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问题,形势与政策

参考文献

[1]邓小丹.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规范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4) :40-42.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政策形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88—02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每年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浪高过一浪,再加上近几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诸多企业倒闭,更是减少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逐渐沦为就业市场的弃儿。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是当今社会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原因分析

(一)形势分析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相继涌入高校。2003年是高校扩招以来的第一个就业高峰期,据统计,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2004年则达到280万,2005年338万,2011年758万,2012年预计将再创新高。

从专业看,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这使得部分学生就业受限,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是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另外,大学生的择业范围越来越小,受到地域因素的困扰,部分学生选择返回家乡就业,放弃外边的择业机会;部分学生则偏爱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去基层和西部偏远地区,这也使得京广沪等地人满为患,严重影响择业进程和择业优适度。

(二)原因分析

就社会方面来说,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近年涌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屡屡出现。另一方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就家庭方面来说,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人的宠爱和拥护下长大,很多学生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和恋家思想。想到远离家乡和父母,独自出外打拼吃苦,很多学生都接受不了。于是,很多毕业生都放弃外面良好的择业条件而返回自己的家乡,在家乡不能及时找到合适工作的便沦为无业游民。

就学校方面来说,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现阶段的高校教育越来越疏于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上采取应付的态度,忽视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积极地融入社会当中。

就学生自身来说,首先,学生自身思想观念未得到及时转变,诸多学生的择业观仍然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放不下身段去做一些卑微的工作,这使得一些学生长久徘徊在职场门外。其次,学生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第三,很多学生因为男女朋友去了另外一座城市自己便尾随而去,从而放弃自身的工作机会,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找不到工作。

二、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家、社会、家庭应该积极为其创造相对宽松而理性的择业思想和环境,学生个人亦应该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综合实力为己任。

国家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首先,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就业含量。逐步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中东西部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逐步打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区局限性。其次,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贷款和免征税收等优惠条件;积极引导部分暂时未就业的学生下到基层和农村锻炼,帮助大学生从思想上消除职业和地区偏见,缓解就业压力。第三,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订和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就业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制订相关优待政策,为大学生择业消除部分后顾之忧。第四,要加快人才培养结构,减少一些长线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冷门专业的招生模式,加快社会紧俏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政府要积极地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尽可能避免职业歧视、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等情况的发生。

社会方面,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创造和谐、平稳的就业环境,降低大学生的就业门槛,消除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等歧视。企业应该本着“培养人才”的原则宽容对待刚毕业的大学生,积极地为其提供锻炼的机会。

学校方面,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加大社会紧俏型人才的招生力度,对一些冷门专业和教学较落后的专业的招生数量应加以控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增加应用性、技能性、实用性课程。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实用型人才为己任。

学生自身方面,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校期间,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特别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扩宽视野、汲取书本以外的知识。要增强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少对家庭的依赖,尽量消除今后求职过程中地域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容易在中途受挫,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且拥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求国家和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引导。高校和学生自身应及时认清现实状况并积极调整自身状态,尽量为就业铺一条平坦的大道。

[参考文献]

[1]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C].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 李迎军. 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 段月会,李文玲,申树清.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三农问题 篇4

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业基础地位脆弱,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3、农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差

中国作为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在土地制度这一问题上先做文章。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首先对农村的土地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把农村土地使用权直接交还到农民手中,让他们拥有处分权、收益权、继承权并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才能具备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前提。

其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不把农村人口比例将下来,不减少农民的人数,“三农”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这是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最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显著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是解决“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客观选择。多予、少取、放活,是党中央对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的重要方针。多予是重点,少取是前提,放活是根本。三者之间是有机的统一体。

多予,就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放活,就是搞活农村经营体制消除体质束缚和政策障碍,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资助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 篇5

大学生扩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估计从2005至今的扩增人数早已突破500万的关口。然而,社会岗位却没有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毕业生供需矛盾是如此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此处之外,就业困难的另一重要因素源自的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现今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学生的专业素质不过关,企业难以招到合适人选。许多企业直接从高校里面挑选应届或者低年级的学生去企业实习,除了为了留住学生,更是为了培养人才。这样的做法能鼓舞学生学习,也能留着学生对企业的忠心,在当下的很普遍的。

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什么不够硬?为什么令企业大跌眼镜?当中原因很多,归根到底是两方面:学生原因与学校原因,然后前者起着主要作用。由于许多学生是被调挤进入专业的,并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就业情况不乐观如就业辛苦或者失业率高等情况,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有所抗拒,觉得自己将来不会有什么好前途倒不如干点其他事情诸如打兼职,更糟糕的是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学生们应该想一想,就业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该行业已经饱满了,还是因为毕业生的素质不达标以至于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想一想为什么会就业辛苦,刚刚入行当然都得熬苦,那一个行业的毕业生刚进社会就坐空调房翘着二郎腿坐在电脑屏幕前的?

相信答案显而易见了吧。所以请别自找借口沉沦了,别整天埋怨这埋怨那让自己颓靡了,定下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学习吧。由于是我们兽医专业,本来人数就少,竞争远远没有什么工程和信息软件的传统老式专业剧烈,而且他们要跟华南理工和中大广工等已理工科为强势专业的强势高校竞争,相比之下我们的就业前景乐观许多;此外,现在兽医,动物科学等新兴行业的发展苗头越渐明显,是朝阳专业,此方面的人才需要是越来越明显的,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进入企业就业。所以,请奋斗吧。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6

浅析话题:

现在,中国大学生之间喜闻乐道的有一项就是假期你到哪哪打工挣钱了,或是我现在在哪哪找了一份兼职,每天去几小时,能赚多少钱。这本无可厚非,他是对大学生的一种历练,让自己知道赚钱的辛苦,学会珍惜,并积累经验。但一些表面看上去完美的事情也许会引发大的动荡。今天我要挖掘的就是大学生打工这件事背后深藏的东西。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今中国有多少在读大学生呢?他们占有多大的比重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谋求一个小小的职位而拼命。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年鉴记录,我过在校大学生有2308.5万人,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全国人口7.7 %是65岁以上的老人,22.89 %是少年儿童,也就是说,对于剩余的有较高执行能力的人群,大学生是占有可观的比例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大学生打工有什么特点呢?我经实际调查对这个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大学生打工具有即时性,老板缺人时,大学生就去,老板不缺人时,大学生立即走人。

第二:大学生打工对薪水要求不苛刻,受一些企业喜欢。

第三:大学生的形象较为阳光靓丽,更能讨得市场大亨们的喜欢。

下面我们再剖析一下我题目中所说的受到冲击的社会中人有哪些涵盖。2010年光大学毕业生就有630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安排的大约有700万,还有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这一块大约也还有600万人,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从军队退伍需要安排的人员,一共有2400万人左右需要就业。而国家自己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另外,目前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是多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啊!然而老板、业主们不会管这些,有年轻肯干,旺季雇佣,淡季就能走人的在校大学生在哪里放着,干嘛不用呢?于是,千万在校大学生像一股钢铁洪流,涌入了低端劳力市场,这时候,受到冲击最大的就要数底层的农民工们了。

相比而言,他们打工的特点是:

第一:期望工作长久稳定,不论何时,工钱照领。

第二:对每一元钱都很看重,能省则省,能多赚则多赚。

第三:形形色色各类人都由,精神面貌普遍不及大学生。

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状况一直存在。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是普遍现象。据对就业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的调查,2009年,57%的人有过失业,其中,失业持续时间在1个月的占21%,1至2个月的占36%,4至6个月的占16%,6个月以上的占27%。政策缺陷固然是造成农民工就业不

稳定的制度原因,但在校大学生打工对其造成的冲击不可忽视。一些地方政策的歧视性倾向造成了农民工就业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一些企业在使用农民工时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农民工的个人资源禀赋条件也造成了就业不稳定状态。数据显示,农民工就业中最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职业技能。能够稳定地在一个单位工作三年及以上的农民工还不到三成。现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约80%是“80后”,大多数已经与农民这个身份标识无关而成为全职的非农劳动者,他们只有一条生存之路,就是靠打工挣钱养家。

实践记录:

这个暑假,我在家乡的一家名叫金德龙的超市做了一个月时间的售货员,收入是一千一百元,老板说由于我是临时来凑数,所以比一般员工少收入200元,日工作时间同样是九个小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货物来的时候帮着整理归类、上码标价,并有自己的一列货架,需要随时检查有没有过期或损坏的的商品,要及时上报调换,一旦顾客在我的负责区买到过期或损坏的商品,就需要我来赔偿。而作为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在校大学生,我做分类、标价、检查的活儿往往快而精,我们小组的大姐总是很满意,于是,对其他人的态度就略显不满。另外,我的普通话、精神面貌都比较突出,销售业绩很不错,这就使得超市的老员工们显得落伍。

在打工期间,我认识了一位与我邻货架的大姐,叫黄悦,大家都叫她小悦,我比人家小,当然就叫悦姐了。她人很好,结婚七年了,老公是在我们城里骑小三轮车帮人运东西的,给我感觉有点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的冯巩,呵呵,这里有点玩笑了,我只是为了让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她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刚能维持基本需求,每天还要面对超市领导的严苛要求。没事的时候,我经常跟悦姐聊天。通过聊天,我了解到,悦姐已经在这家超市干了5年,从刚开始的800元月薪到现在的1300月薪,越来越什么都买不起了,老公赚钱也很不容易,两人到现在还没敢生孩子。悦姐还告诉我,超市每年都有解聘的员工,因为现在购物淡旺时段分的太明显,如果放在前三四年,超市会多聘一些员工,以备周末和假期的大旺季使用,而且大家都喜欢那个时段,老板往往能给加班费。但现在,超市再也不想要那么多平常闲着拿工钱的人了,因为每到购物旺季,总会有大量的大学生出来大工赚钱,大学生们形象好,有家里养着,不在乎工钱少,老板更愿意要这些大学生。悦姐一定是无意的,但我站在一边突然觉得好愧疚。

记得有一天早上,悦姐给老公准备早饭出了点意外,早上迟到了十几分钟,填考勤卡的时候,她一直央求那个负责考勤的中年男人,让他通融通融,不然她今天一天四十多的收入就会被扣掉三十。超市的规定是迟到或早退每五分钟扣十块,这对悦姐这些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每一分钱对她们都至关重要,可是,那中年男人同样是最底层的一员,不会为悦姐冒这个险。之后的一上午,悦姐都满面愁容,闷闷不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那个男人商量,给了他三十块钱,让他放过悦姐。

现在想来也确实是这样。我那一个月每天在家吃饭,只有平常很随意的一些花销,结果赚了1100块到头来剩下只有不到四百,那像悦姐她们这些一次为生计的人们是怎么坚持着呢,而且就连这样一份微薄收入的工作每天都提心吊胆怕

丢掉。店里唯一没什么担心的可能就数老李头了,他是一名退伍的军人,是超市里转职搬货的,一身肌肉,力气大的不得了,没人能顶替,而且因为军旅练就,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老板看他干得很有效率,所以活的还算不错。可是底层的劳动者、打工者中有几个老李头呢?我想一成都不到吧。本就脆弱的底层劳动着还要经受在校大学生的冲击,未免有点一者无知一者悲凉的感觉。

预见与总结:

现在,我们简单地做一些预测,未来会是什么局面。大学生打工,我们必然不能否定,但底层的劳动者们需要生存,更需要支持。所以在我看来似乎需要一些法令来对在校大学生打工做一个工作类型的限制,只做临时性质的,与各底层劳动人民冲突较小的工作,比如发传单、做礼仪等等。

同时,我们大学生自己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劳动所产生的价值,不能无所谓地,老板给多少就是多少,比别人少了也毫不在意,只图个工作新鲜。这样不仅是愚昧地将自身的劳动里贬值,更是会对原本靠这些基本劳动吃饭的同胞们造成很大的冲击。

在农民工等较为辛苦的劳动阶层这方面,国家应该会加强重视,让他们终有一天拥有过硬的素质,强大的竞争力,稳稳当当地凭自身的本事在社会中占有一席生存之地。

就业一直都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一大问题,几代领导人一直在解决,也一直不能彻底地解决,我今天所分析的只是其掣肘之一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只能看得到这么多了,更大的希望寄托在未来一代的身上。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7

一、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重点课程既好讲, 又不好讲。说它好讲在于它讲就是我们身边的事, 通俗易懂;而不好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形势与政策课并不专门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它的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总的来讲, 它属于马克思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这个学科, 是“思想政治理论”中的一门课, 它始终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观察分析形势, 制定及执行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真正理解、坚信、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树立讲政治的意识,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逐步增强学生正确分析判断国内外时事政治的能力, 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的能力, 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其次, 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等, 有人提出社会主义能否搞得下去?经济全球化是不是资本主义化?政治多极化是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学生渴求回答。再次, 当前国内学术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反马克主义思潮、反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研究也提出了挑战。

(一)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 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党的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在推进党的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三进”工作中, 关键是进学生头脑, 而在这方面, 学生究竟学到多少, 我们不得而知。教师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开卷考试, 这种形式仅仅是考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于是学生便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 课后抄笔记, 考试上网下载论文的状况。这种传统的考试法, 考不出学生的思想状况, 考不出学生的真实信仰。学生仅满足于应付考试, 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学完后仍然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 党的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重要思想进头脑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

2.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和结构安排不尽合理, 有的地方该集中的没有集中, 该分开的没有分开。不同版本的教材体系结构不一样, 而且专业色彩较浓;没有很好考虑与其他教材相配套, 有的内容或有重复或有遗漏;多数教材缺乏可读性和深度, 没有摆脱传统教材编写模式的影响;现有教材带有深厚的“专业”教材的痕迹。

3.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从目前来看,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组成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专职教师承担;二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三是由兼职教师承担。其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方式最为普遍。形势与政策课看似简单, 而要上好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绝非易事。但由于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 (班主任) , 或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 客观上造成时间和精力投人的不足。加之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不重视, 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这就使得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 教学水平得不到及时提高。

(二)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不同专业角度研究的人多, 而从整体研究、系统研究的人少。例如, 关于党的重要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 不同专业的有不同的理解。学经济学的认为党的重要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是“科学发展”, 学哲学的认为党的重要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学社会学的认为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等, 谁也说服不了谁。

2重复研究的人多, 而深入研究的人少, 特别是研究形势与政策课难点、疑点问题的人少。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科研素养是不断提高其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学与科研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两者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教师要提高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水平必然要以加强科研为基础, 力争成为学者型教师。

3. 从事理论表层研究的人多, 而分层次进行立体研究的人少, 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与层次的错位从而引起逻辑上的混乱。

二.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深化教学与研究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深化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特别提出深化目前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 要加强对目前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中的难点的探讨及教学规律的研究。应认真研究形势与政策课教材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系统完整性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研究形势与政策课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教材的生动性、可读性以及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关系。

(二) 坚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党的重要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也包括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的分析;不仅包括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教育, 也包括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分析。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而且具有鲜明的动态性, 一是坚持全校教学内容的统一, 使用统一编写的教学内容。我们紧紧围绕教育部颁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根据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要求, 在每个学期末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假期组织教师编写教学内容, 作为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重点, 以保证教材的现时性。二是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落实好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同时, 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实施计划。

(三)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是建设好一门课程的重要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首先, 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习惯于作大报告“满堂灌”, 现在应着力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其次, 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 力图通过社会实践、专题调查、党团活动等途径, 切实有效地深化理论学习;第三, 要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 积极探索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方法, 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避免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或撰写论文的形式评价学生, 应把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情况综合起来考核。第四, 把握教学针对性, 坚持内容时效性。“

(四)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专职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讲师团是高校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 形势与政策课讲师团可以由三部分组成: (1)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或硕士以上学历) 的教师, 他们是这支队伍的骨干; (2)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或硕士以上学历) 的学生工作干部, 他们是这支队伍的主体; (3) 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模范人物任兼职教师。

总之,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研究, 领导要重视, 不断加强纵向与横向的经验交流, 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才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从而对有关问题作出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回答, 进一步推进党的重要思想和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深化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研究的对策, 即如何将党的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 如何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建设, 如何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从而推进的“三进”工作。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与研究,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荣长海《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第4期。

[2]李忠杰《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式政策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我国的本科院校相比,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在专业理论上强调“实用”。有的高职院校把这一原则泛化,弱化专业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形势与政策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稍低,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政治热情低,对他们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本没有必要。

2、对《形势与政策》课管理不够,对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现在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还是带有开创性的,大家天天都在接触,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相比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新难度更大,而对一些新出现的大事件,又需要给学生及时讲清楚,具有“消防队灭火”的本事。因此,抓好形势政策这门课的教学,特别要有一批既对形势具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又对新问题具有攻坚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而高职院校普遍将思想政治课看成是基础课,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降低该课程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系数,使教师对上好该课程的心理期望值降低,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3、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从形势与政策的内涵来看,形势指的是现实事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即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形势政策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变化快,正是这一点形势与政策课才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但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时,老师们往往满足于书本知识,对新鲜的东西不能补充,对社会的难点、热点缺乏充分关注,使讲授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降低了学生的关注度,削弱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激情。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的老师们习惯于满堂灌,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机器,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缺乏心与心的沟通;在教学手段上,教师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觉着单调、枯燥和乏味。所有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大大降低,学生的创造性也难以提高。

4、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度不够,教育实效性难以充分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做到既要让学生进得去,又要让学生出得来。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要求学生既要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这些方法论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观察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充分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種无用论思想,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原则与特点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方向性、突出职业性、富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

1、方向性。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使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学会“看”,学会“站”,学会“干”,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

2、职业性。我国的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突出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也要突出职业性,突出形势与就业的结合,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和影响,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富有针对性。目前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稍低,但政治敏锐性与普通本科生一样;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现实问题的诉求与本科生一样。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注意适合学生的这些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方式和新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高职院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做好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实效性,赋予创造性,认认真真抓好各项工作。

1、提高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速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站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站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支持。认真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建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组成的管理机构,使其职责明确,相互配合。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审定、教师聘任、教學组织、教学考核等具体工作,各教学单位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科目,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顺利开展。

3、以规范化、制度化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学校教务部门应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正式教学计划,排进课表。学校要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加强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抓好教学评估、强化教学督导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4、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1)建立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定期举办形势报告会,学校领导要带头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报告。并创造条件邀请知名企业家、人大代表或英雄模范人物等给大学生做报告;(2)建立重大节庆日和重大事件教育制度。每年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效果;(3)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中接受教育;(4)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空间。校园网要开辟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和专栏,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不断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

5、专兼结合,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探索,做到内外联合,逐步建立由政府官员、专家教授和形势政策课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自主分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巨大进步的认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无用论思想,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小兰.从实际出发提高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J].高教研究,2007.

[2]王杰康.论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性[J].新西部.

[3]阎昭武.形势与政策新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9

天津城建大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学班成生姓名 级 绩

刘星利 14电气11班

指导教师(签字)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5年5月7日

摘要

【摘要】 当今时代,伴随着越来越多诸如假冒伪劣、欺诈盗用等现象层出不穷,诚信问题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支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和整个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今,大学生诚信问题凸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考试作弊、代考替考、抄袭作业、无故旷课迟到、论文造假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比比皆是,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更是不利于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诚信,即诚实守信。古往今来,诚信都是作为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诚信是立国经商之根本,无信则无往来;诚信是维系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纽带。诚信是时代进步的代名词,大学生又是未来国家的主宰者,“诚信做人,诚信行事”是对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大学生只有秉承诚信的准则,才能够立足激烈竞争的社会,才能够被社会接受进而发挥所长,有所成就。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学生中存在了诸如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并涉及到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对大学生诚信问题开展研究,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是构建诚信校园和诚信社会的关键。本文研究的大学生诚信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诚信问题,涉及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科研造假和虚构简历的行为。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高校;

【文内图片】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论语》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的人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

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如何的重要标准。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的伦理的重要内容,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培养。而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值得关注,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但是,现在大学生的诚信确实成了问题。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据悉,毕业论文抄来抄去,把现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 2 的心得,在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同时,也有相当大部分所谓的“贫困生”在轻松拿到贷款的时候拒不交纳每月应付的利息,就更不用说在到期交还贷款了。其实,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在整个国人诚信缺失的背景下出现的。被视为相对纯洁的学术领域尚有“腐败”可言,举轻以明重,其他领域的诚信缺失,自不殆言。而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性,其危害性尤其重大。想想吧,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我们大学生的贷款问题也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事,一些贫困生会说:“我的家境很困难,要是没有贷款的资助我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然而,却有一部分自称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学校的贷款后并不珍惜读书的机会,反而学会如何挥霍得来的贷款,认为贷款还与否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的确,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拖欠贷款以至于国家曾一度停放高校的贷款,使那些真正想要上完大学的贫困生感到无所适从。曾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高校悲歌《父亲卖血,儿子挥霍》的文章,它讲述了一位为子求学长期卖血的父亲在看见儿子挥霍大学生活后的泣血故事。这里,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为何要让自己的诚信蒙尘呢?让年老的父母为此伤透了心,操白了一头乌发。

树立诚信,不能只靠个人的道德完善,它还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公众舆论,一种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完备机制。同样是学生的虚假舞弊行为,但中美的教育方法却相差甚远。有一部美国电影讲述了那里处理这一问题的过程:影片中的女学生为写一篇论文而绞尽脑汁,父亲见了于心不忍,便在电脑上帮她完成了这篇文章。学校发现后,校长亲自与女学生谈话,非常严厉地批评她,并警告,只要有第二次,立即开除,因为这是学校的制度。渗透在西方人生活中的诚信意识,就是这样从小训练出来的。它充分说明诚信意识的树立至关重要,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也不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多多,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

回到大学生抄论文的话题上,能否在制度上与品格操行的记录上挂钩呢?这不仅仅为了评定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诚信要求发至内心的呼喊。因为在中国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那种形式主义者。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 3

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危机使人反省,而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促使人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我看来,各行业诚信缺失的表现虽有不同,但形成问题的原因却概出一辙。首先一个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谈到文化传统,人们老是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中国人很喜欢“瞒”和“骗”,鲁迅先生也曾撰文揭露过。那么,这种现象又是什么造成的呢?我认为,骨子里是的“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在作祟。对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这导致了人们拼了老命的去获得成功,拼了老命的去避免失败。从而有些人就会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手段都不加选择了,那么什么“瞒”呀“骗”呀自然也就粉墨登场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为了成功,一切的“瞒”和“骗”都是正当的,是迫不得已的。再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目前信仰缺失。现代社会物欲膨胀,很多人受到社会的冲击,追求所谓的钱、权、地位,所以就成了“有奶就是娘”,一切向“钱”看齐。他们没有什么信仰,只是追求他们所要的物质享受,追求他们要的东西,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他们看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他们就无视什么诚信了,能有好处就好,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所谓的“现实主义”现代的大学生就是生活在这种世界里。久而久之,他们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也沾染了这种风气,对他们来说,诚信并不算什么,无畏地“钱”进。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跟社会、跟教育、跟个人等方方面面是脱不了关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诚信问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我们应做的、能做的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大学生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因为是小事,是习惯的东西,就不去注意诚信问题,就可以不讲信用。4

形势与政策之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篇10

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的对策分析

据统计,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是630余万人,2011年的人数高达是660万人,2012年更是增加到680万人,预计2013年的毕业人数将会达到699万人。随着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创新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而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上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上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上届同期13个百分点。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境遇。除了社会多方的各种原因,大学生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缺陷导致就业这种境遇。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平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要衡量自己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就盲目就业,那么就是错误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一、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树立信心 许多大学生过于理想化,对人生有许多美好的追求,总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事情都是不遂人意的。

有些大学生把自己定位太高,认为自己应该在大企业、大公司上班,享受高薪和优待,他们看中的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一心想在城市里,对于小县城、农村的乡镇企业和艰苦环境不屑一顾。这样的心态使他们纠结于小细节之中,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一些大学生拘泥于传统思想,只想找“铁饭碗”,在国企或政府部门当公务员。这种具有局限性的观念表明这类的大学生并没有立足于现实。并且许多大学生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就感觉受挫,选择了逃避,长久地赖在家里消极度日。

因此,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立足现实。要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很多高层管理人员也是从基层做起的,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成功。首先,把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爱好综合起来,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工作都可以尝试。从先就业中做起,积累工作经验。其次,积极收集就业信息,择业指南,学习就业择业技巧,提高自己的主动性。通过网络资源、人才交流会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大胆把自己的才能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就业。

二、以正确的三观就业

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的“三观”可以正确引导人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总是把奉献社会、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最终追求。大学生不应当过于强调自身的追求,看中名誉、地位、金钱、利益、享受,而应投入建设社会中,服务人民之中。到山区支教,下农村当村官,去西部开发,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之一。并且要知道职业不分贵贱,劳动者地位不分高低。不应认为自己的学历高而看不起某些职业。

三、拓宽就业渠道,自主创业

全方位就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行业都可以考虑,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出一份光和热,无论什么行业、体制、区域都可以跨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使各种各样的行业产生和发展,就业机遇也就增多了。

大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别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作用。而这就需要创新精神,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自我,竞争就业 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学历,还有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储备。根据社会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这个社会。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懂得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要知道,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树立竞争就业思想,就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最近李克强在谈到大学生就业形势时说到: “你们是不断线的风筝”。他鼓励大学生们,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基层最能锻炼人。

他说,下基层、到基层工作,才能使人更快地成长起来。基层的经验,无论以后走到什么岗位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有经历基层锻炼,才会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上一篇: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所需的申请材料及认证范围下一篇: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