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2024-05-21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精选11篇)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1

0 引言

随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 养护管理滞后的问题亦愈来愈严重。目前, 农村大部分公路失养现象非常普遍, 政府又急于新建路, 养护措施基本无法到位, 重建轻养的观念很严重。在这种养护体制下, 新建的公路在一两年内转眼又将变成坑洼路。长期下去, 巨额的公路前期建设投资将付之东流, 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因此, 在农村公路大规模建成后, 公路养护管理需刻不容缓地提到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由于大规模的农村公路都是近几年才开始修建, 公路建设和管理起步晚, 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养护机制缺乏活力, 数据采集不全面, 缺乏规模养护经验。

1) 存在重建轻养倾向。我国只有国道、省道、县道、部分乡道公路才列入日常养护, 多数村路并没有列入日常养护, 村道只能靠村民自行养护, 实际上是处在失养的境地, 更谈不上路政管理。此外, 投入少、线路设计等级低、“以建代修”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使得农村公路陷入重复破坏的恶性循环境地。由于农村公路常年没有专人养护, 往往在公路濒临断交时采取突击性养护或在不利季节采取季节性养护, 盲目地养护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致使乡 (镇) 、村街养管的很多公路、桥梁年久失修, 技术状况低下, 相当部分还成为危桥和危险路段。

2) 资金缺乏。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的瓶颈问题。由于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养护经费仍沿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期的定额, 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仍然主要来源于各地收取的农拖养路费, 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虽然都担负着管理养护责任, 由于资金的缺乏和不足, 不少县乡公路养护只能采取季节性养护模式突击养护, 村级公路更是难以顾及, 造成村级公路长期失修、失养。经费短缺使许多农村公路不能按正常的周期进行维修, 导致公路路面超期服役, “带病服务”。

3) 规划与建设主体问题。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由交通局筹措, 养护工作由路段所属乡、镇负责, 县公路管理站负责业务指导和养护工程的计量及养护经费的支付。而乡、村公路养护经费多无稳定、长期来源, 管理混乱, 常常是建一条丢一条, 谁也不敢承担管养责任, 乡、村公路养护成了烫手山芋。养护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养护推诿和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农村公路路况愈来愈差。

4) 管理养护体制不完善。农村公路项目小、多而分布面广, 市、县一级公路管理机构技术人员数量极为有限, 乡 (镇) 政府、村民委员会基本上都没有专业的公路技术人员, 在养护监管中还不能完全到位。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机械设施, 养护工人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 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雇佣当地农民, 年龄大、文化水平低, 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 并且养护工具仍是以扫帚、铁锹为主, 养护机械化配置水平不高, 影响了规模公路的养护水平和效率。

5)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较为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很难发挥其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的作用。不少沿线村镇的居民, 从个人利益出发, 在公路两侧非法建筑、开厂、设店, 使多处公路形成了街道化路段, 造成公路排水不畅, 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外, 还有不少村民在公路两侧乱倒垃圾, 乱堆物料, 在公路用地内挖沙取土, 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公路的正常性能。

2 农村公路养护措施

如何加强我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使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养护进入良性循环, 实现建管养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思想上重视养护。“三分筑路、七分养护”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重要理念。公路建好了不及时养护, 会造成公路病害的扩延化, 从而进入需更大投资的养护周期。强化农村公路的路面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可避免日后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 是一种效益非常好的措施。

2) 保证养护资金的落实。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 要统筹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 结合当地实际, 逐步落实汽车养路费集中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 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 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乡村道路。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包括受益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捐赠资金用于乡村道路养护, 支持农村公路养护事业。

3) 规范养护市场的运作模式。农村公路应实行管养分离, 推进养护市场化。具体的说, 一是分离, 确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 将基层养护工区与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彻底剥离, 改组后的农村公路管理站不再直接从事公路养护生产, 而是具体负责公路管理养护的组织、管理、协调、考核、招投标等工作;二是改制, 对原公路工程队进行重组改制, 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人员、设备、技术、资质等基础上组建专业化养护公司, 实行聘用制, 按企业用工制度实行管理。通过建立协调、监管、考核机制, 制定养护定额、养护质量等标准, 使养护市场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

4) 强化路政管理。为了维护农村公路养护的成果, 路政管理是关键。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县道由县公路站的路政管理机构负责;乡、村道由乡镇公路站路政协管员负责监管;路政案件需进入司法程序的, 由县公路站路政机构负责实施。做好路政管理, 首先要建立公路的路产、路权档案, 成立路政管理队伍, 提高路政人员的技术和业务素质水平,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连续性和经常性, 对破坏公路路产路权的现象要严格禁止, 以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5)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制度。农村公路属于公益事业, 在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 多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的 (县级人民政府是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 负责乡村道路的养护及配套资金的筹措等工作) 。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制, 尽可能的精简、高效, 通过聘用、承包、委托的方式, 合理调配相关部门以及单位在农村公路养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 将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具体落到实处, 而不是由地方政府全权包办。

6) 严格要求养护质量, 保证公路畅通。公路养护的核心是提高路况质量。提高公路养护标准, 需要完善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工程的配套, 开展机械化养护, 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养护方式,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 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综合服务水平, 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畅通, 真正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路路通、晴雨通”的目标。

3 结语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末端环节, 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农村公路普遍等级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 路况必然急速下降, 公路寿命减少, 造成公路前期建设资金的巨大浪费。因此, 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对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娟.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J].四川建材, 2010, 36 (2) .

[2]董久民.乡村道路规划、建设、养护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 2008.

[3]李林.乡村公路工程管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10) .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2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形式新农村是当前我国针对农村实施的最重要项目这么做是为了保障民生。社会主义的逐渐发展,农村的建设也应该跟随时代进步。因而,作为群众,必须活跃大脑,用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模式、新进程,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做准备。但是农村公路的建设程度并不完全,仍有很多村镇的路面都是等外路和沙土路。路况的不良好,直接导致交通受阻,而交通问题,是所有农村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一旦道路受阻,交通无法运行,直接导致经济水平下降。造成这种路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的不合理。为改变目前的不利局势,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公路及养护公路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1.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面临的问题

1.1公路建设总数偏少,数量严重不达标。

农村的很多地方,都是等外路,占据着公路总数的70%左右,更严重的地方甚至是不能保证安全的公路路基。这其中还包括有些村落压根没有公路。

1.2农村公路修建缺乏经验,难以保证质量,极大的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期限。

由于不同的农村,公路的建设需求并不相同,所以资助标准也不相同。在一些缺少砂石的农村。修筑一条公路的成本太高,但是政府下拨的资助金数量有限,这就导致某些村落的公路难以修筑甚至无法按期完成。

1.3资金来源单一,存在资金缺口。

农村公路建设全凭的是国家、政府下拨的资金。但是每年国家下发的资助金是按照国家收入通过统一划分计算而决定的。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资金漏洞,单靠政府下拨的资助金是难以维持日渐亏损的公路修筑工程的。资金的缺少,更是进一步导致农村公路质量下降,质量差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有的公路甚至出现断层现象。加之农村经济收入本来就低,村民们募捐集资修筑公路也是无法实现的。

1.4相关部门互相推卸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拨款和具体安排是由镇政府承担的。但是镇政府本身流动资金少,难以维持建筑公路的庞大需求,同时不想加重自身负担。由于达不到国家要求,所以镇政府宁愿违背承诺,把这一责任推卸给乡政府或村委会。但是公路修筑应交由交通部门统一管理,镇政府是没有办法单独解决资金问题的。另外修筑公路也需要一定的工人技术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的缺乏更加严重。所以直接导致交通部门难以完成任务。

1.5存在建路不养路的局面。

建路不养路这一问题在农村中是极为普遍的行为,在修建公路是村民们都特别用心,且积极投入建设,但是至公路修筑成功之日起,就很少有人再来关注公路问题了。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公路修筑成功两到三年内,是必须对公路进行一次维护和检测的。由于天灾、人为损坏的公路,总结来说仍是管理不善、养护不周到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就是由于资金不够所以未能及时养护公路,而资金不够的原因主要就是被其他人挪用。

1.6相关建设未考虑后续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正不断加快,但是却缺乏系统的、合理的、科学的统一规划说明。从而导致我国公路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方便交通、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然而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在一些偏远山区,村民的居住地大都不集中,呈散落状居住,这也无疑给公路建设增加了难度。再则,不同的农民居住的地貌环境也不相同,很难进行集中处理解决。而这些地区,又很难得到专家的专业意见和指导,使得这些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了低谷期。

1.7建设质量过差

大多数农村公路建设都是通过招投标来决定的。以此来确定施工单位和施工图纸设计。但是这种方式决定的施工团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个体户承包施工项目,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施工团队专业与否、施工程序熟悉与否、施工技术规范与否、施工工期是否严格把控,施工操作是否规范,都极大的影响着农村公路施工的进程。再则,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一个监理人员,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对待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监理人员不在岗位、施工团队随意施工都会影响公路建设正常进行。

2.如何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要的材料提前做好规划和预算,在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及时向上级反映相关状况,争取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修护和完善,促进公路网的全面发展。

2.1.1对于农村公路建设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走进乡村城镇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方案改进,在公路通畅的基础上,对农村通往城镇的道路上实行优化设计,使得整个公路建设布局更加规整化。

2.1.2以改造和扩展农村道路为重点内容,提升对农村公路检测维修标准程度,进一步实现路网接线功能。

2.1.3减少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对各个村加大扶贫力度。

2.2对管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进行明确

规定划分,可以将管理乡镇的交通人员对道路进行修护和管理,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加强完善管理水平。道路养护分为多种方式,企业养护的范围主要针对县乡区域,兼职养护的范围主要针对乡道的专业养护。而对于路面的检测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对道路检查维修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强化和知识补充。

2.3多方收集养路资金

针对资金供应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养路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农村的养路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对于资金的来源问题可以通过汽车通行收取的费用投入到农村的养护中去,通过多方收集资金的收集有利于养路工程的全面维护。

2.4对养路的标准进行制定

目前为止,我国缺乏专业的养护制定方案,没有相关制度进行约束,需要相关部门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手册,加强完善公路养护体系,对公路养护存在的弊端问题及时进行意见指导,减少问题的产生。

2.5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质量还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各个阶层的管理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各个程序的相关细节,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在实施公路工程建设时,要以满足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公路的交通便捷,建设公路设计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则,不能使用劣质的材料投入到工程使用中去,使得政绩工程得到政府部门的相关认可。对存在缺陷的地方及时进行登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确保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

3.总结

农村公路的修筑,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政治面貌,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新理念,必须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不断探索农村道路发展的新局面,保证农村的公共设施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建设新农村的发展也需要每一个工民的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公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公路建设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从而带动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海玲,赵永.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29:267-268.

[2]谢亦琼. 农村公路建设水泥砼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 西部交通科技,2008,02:47-49.

[3]王照安. 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06:39-43.

[4]姜丽. 浅析我国农村公路养护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7:175+177.

[5]曹大林. 探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6:170-171.

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浅析 篇3

1 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对于公路的养护和爱护意识不足

这种现象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公路是很普遍的, 重视公路的建设而对养护工作轻视, 并且对公路的管理和爱护工作无法到位。导致了侵占公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乡镇将修建公路作为一项政绩, 认为只要修好了公路方便的百姓就完成了任务、就造福了百姓。并且在乡镇公路的建设上国家每公里都补贴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几乎不需要自己出钱建设。另外交通的方便使得群众在集资建路上积极性颇高。故而修建公路这种立刻就能看出成效积累政绩的工作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工作。而道路修建好之后的后期使用养护工作由于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因而无人问津。并且有些甚至认为现在的路面都是水泥混凝土的, 无需进行养护, 养护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行为。而公路沿线的群众对于公共设施以及交通安全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因此经常会把公路作为晾晒粮食以及草等农作物的场所。不但将晾晒的杂草谷物堆在路边, 更有甚者占道堆放, 这样就为行车以及行人的出型安全带来了隐患。

1.2 公路养护的资金严重不足

对于公路的养护, 省委要求的自己补助是:县级道路每公里一年是12000元, 乡道每公里一年是4000元, 村道每公里一年是1200元。而这些资金仅仅只能对养护元的基本工资进行保障, 有的甚至连工资都无法保证, 更不要说维护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养护设备了。农村公路即使出现了病害也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或者根本就无法维修, 道路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护和维持, 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再进行新一轮的公路建设, 如此一来资金投入不但会加大同时也给群众的生活以及出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1.3 现有的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并且队伍稳定性差

各个乡镇都按照规定对公路的养护队伍进行了编排但是公路养护员的工资普遍较低, 并且由于工作内容使得养护人员的年龄大多都很大, 有的甚至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 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公路的养护工作, 因为一名养护员需要负责的是3.5米的公路3到4公里的路程, 这样就无法对养护的质量进行保证, 更不要说养护水平的高低, 养护的水平以及质量都无法保证就使得公路的养护工作几乎成为了纸上谈兵。

2 解决措施

2.1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养护机制, 对管理内容以及运行体制进行明确规定

以县级单位为主, 通过统一的领导分级负责来开展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公路养护队伍, 明确其工作职责, 加大监管的力度。通过对农村养护队伍的机构进行建立, 职责进行明确, 对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的配备进行科学的管理, 并对管理工作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设施进行配备, 并对其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

2.1.1 由县交通局对农村的公路养护专门成立养护管理的办事机构。

其具体职责就是对农村的公路养护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以及监督和检查, 并且还对养护资金的拨付进行审核, 对下级公路养护机构进行监管。

2.1.2 县公路管理站 (路政大队) 内部机构进行整合和充实, 县

公路管理站增设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股, 负责对乡道养护、村道管理养护进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路政大队增设路政中队, 负责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村道的路政管理工作。

2.1.3 所属乡 (镇) 交管所设立专 (兼) 职路政员, 具体负责辖区

村道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并协助做好乡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接受路政大队业务指导和考核, 接受县交通局的监督。

2.1.4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 并

明确一名分管领导, 确定专职人员作为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管人员, 切实加强对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养护管理站下设路段长, 由村委会主任或村支书担任。管理站按村道每2-3.5公里、乡道每2-3公里1名的标准聘用农村公路管护员, 采用公开招聘或划段竞标的方式, 录用年龄在男55岁、女50岁以下、责任心强、身体健康, 有一定威信的村民 (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护站与所聘用人员签订用工协议或管养合同, 并为其交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2.2 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 以制度引导养护工作, 坚持农村公路建养并重的原则, 切实纠正公路重建轻的倾向。

根据目前的情况, 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 鼓励在农村公路养护上下功夫单位, 对农村公路养护好的给予重奖, 对不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单位给予重罚。

2.3 多渠道的筹措养护管理资金, 建立稳定养护资金保障体系, 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

2.3.1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除了省补资金以外, 市、县、乡级政府合理安排财政预算, 统筹养护资金。

村民委员会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投工投劳和短缺的资金, 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

2.3.2 加强监管, 管好用好农村公路管养资金。

县交通局会同县财政局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 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 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确保专款专用, 并接受县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接受省、市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组的监督检查。通过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杜绝挪用、挤占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现象的发生,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

2.4 认真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培训工作

要全方位、多层次对路政管理人员、养护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对乡镇农村公路管养人员的培训。由于目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 因此必须加大对现有的养护管理人员组织培训, 使其迅速地掌握一些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知识, 如公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公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的评定等。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

2.5 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各乡镇虽然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站, 但大多数为兼职人员, 把养护管理各种业余化, 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支养护管理专业队伍, 负责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 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通过承包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的散、差、乱现象。逐步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尽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 2007, (6) :22-25.[1]李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 2007, (6) :22-25.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4

綦江县公路管理所刘海波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全县“三年大变样、五年大通畅”公路建设大会战打响以来,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高,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截止2010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其中:县道***公里,乡道***公里,村道***公里,专用公路***公里),街镇公路通畅率达**%、村通达率达100%、村通畅率达***%。但是,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我县养护管理能力和养护管理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产路权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管理等问题,都亟待去认真探索和解决。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活动要求,我有幸深入到赶水镇负责公路建设管理,近一年的基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体验,我就当下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如何加强当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护资金缺乏保障。主要原因是:目前除国、省、县公路有养护资金保障外,我县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仅依靠交通部门对已建成通客车乡村公路按每公里1500元养护资金补贴,县、街(镇)、村三级财力用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

(二)养护缺乏长效机制。主要原因是:目前“重建轻养”现象严重,全县境内除国、省、县和部分乡道公路600余公里由交通部门专业养护外,其余近2100公里乡村公路几乎处于失管失养状态。尤其是对新建成通车的乡村硬化公路,虽然县政府已出台政策,硬化乡村公路移交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养护管理,但至今县财政未纳入财政预算,建成通车通畅工程基本缺乏失养状态,大大降低了公路使用寿命。就赶水镇而言,境内农村公路495公里,现已硬化近40公里、新修整治27公里,农村交通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由于缺乏公路养护资金保障,硬化公路存在失养状态,公路沿线杂草丛生,排水边沟淤积和路面障碍物严重,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三)路政法规不健全。主要原因是:现行《公路法》和《重庆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具体规定,路政只负责国、省、县公路管理,而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却是一块空白。同时,大量超限超载车辆长期碾压,加剧了公路破损。路政法规宣传不够,沿线农民一般缺乏公路法制意识,路护路意识差,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交通安全,加快了道路的破损。

(四)养护技术水平低。主要原因是:乡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

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常见病害不能及时处治,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缩减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难度大,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

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思考

为确保把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真正打造成为“精品工程”和“满意工程”,保障农村公路安全、便捷,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以下措施着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理顺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县政府出台《綦江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以政府总负责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由交通部门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和指导(不含市公路局管养的道路)。一是县公路管理所承担县道和已硬化乡村公路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监督和指导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二是各街镇制定《养护管理办法》,负责辖区内未硬化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监督指导村道养护管理工作。三是各村制定《护路公约》,负责村道养护管理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养护路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制作展板、设置咨询台、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培养全民爱路护路意识,营造

浓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路养护。

(三)多方筹资,严格资金监管。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积极争取公路养护资金,严格养护资金监管,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稳定。一是作好全县农村公路养护里程数据上报,争取列入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对市每公里每年县道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下拨养路经费统筹安排。二是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除正常养护经费外,不足资金应由县财政统筹解决。三是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农村公路,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和公路沿线受益企事业单位、个人,以组织义务劳动、支援设备材料、自愿捐资等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事业。四是上级下拨的养护资金和县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的养护资金由县交通局监督使用,并接受各级交通、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四)管养分离,养护市场运作。一是农村公路县道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可由县公路管理所依法组织实施。二是乡道、村道中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大中修、桥梁、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等竞争方式,择优选定有养护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组织实施。三是未硬化乡村公路的正常养护可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沿线村民。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别困难并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乡、村公路,可以通过聘用、委托、承包等方式由个人(农户)分段进行养

护,由当地村民委员会牵头办理。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 篇5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技术;问题

前言

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以及使用,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退化。为了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良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当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坚持预防性养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抗灾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公路养护状况问题

农村公路施工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争取国家投资补助,地方政府自筹,少数企业单位及个人捐资,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然而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投入经费较多,国家配套资金往往只占建设总投资的2/3,且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大部分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建设标准低,排水和防护工程往往由于资金缺乏而被忽略,资金匮乏造成公路养护方面一系列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限制,竣工交付使用的农村公路通常技术水平偏低,同时抗灾性能差。尤其是我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山岭重丘区农村公路发布较广,黄土湿陷性特点会导致极其容易发生水毁。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必要的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及涵洞、边沟涵等都无法进行处理,从而会加剧公路路基水毁塌方,路面翻浆、坑槽,以及边沟、挡土墙水毁等危害,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最后导致养护成本加大,令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按照我县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对照现有的公路养护机构,除县级设立县乡公路管理站外,乡级均没有专业的养护单位,何况村级单位。而且各县公路养护管理站主要承担县道的大中修任务,部分乡道承担干线公路的性质虽然纳入了县乡公路管理占来进行养护,但比例太小。而乡道和村道基本靠争取少量的专项养护资金外,根本没有资金来源。再加上农村公路线广、点多,较为分散,且随着建设里程的增加,养护难度和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令较多乡村公路存在一定的侵占现象,仅注重建设,却忽视了养护管理,“重管轻养”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将公路工程建设视为造福大众的政绩,完成建设后却没有注重定期做好养护管理。而较多农村群众则认为养护仅仅为上级单位以及政府机构的职责,与己无关。呈现出养护管理意识欠缺,仅图个人方便,任意的挤占和损坏公路,给车辆以及行人通行带来较多不便,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及难度。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素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可划分为路基工程养护、路面工程养护、桥涵隧道养护、沿线设施及绿化养护。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

3.公路使用性能状况要素

3.1路面损害状况

路面损害状况指数是指路面结构保持完好的程度,是路面破损状况物理性能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当然不同路面破环成都及反映也不尽相同。

沥青路面的破损类型: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裂缝类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推移裂缝;松散类有坑槽、松散等;变形类有沉陷等;其他类有泛油、冻胀、翻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破损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为面层断裂类、面层竖向位移类、面层接缝类、面层表层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面层断裂类有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断裂板等;面层竖向位移类有沉陷、胀起等;面层接缝类有接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等:面层表层类有磨损、露骨等。

3.2路基技术状况

路基的损坏主要反映在路肩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坍塌、水毁冲沟、路基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等方面。路基技术状况分析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进行。

3.3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

桥梁、隧道和涵洞构造物的损坏主要反映在桥头(涵顶)跳车、构造物部件破损、结构物排水性能不足,对农村公路来说,路桥同宽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进行。

4.农村公路养护科学策略

4.1 更新思维方式,完善养护管理

为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级政府单位、施工单位、公路管理单位,应摒弃以往重视建设忽视养护管理的片面思维,将养护管理视为公路工程的安全保障,推进交通事业优质全面发展。应基于战略发展高度,保障群众利益,首先更新思维,引入现代技术,强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同时,应做好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大众整体责任意识,营造保护爱护公路、全面养护公路的风气氛围,加强责任感。

4.2 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

农村公路良好的养护管理,应就不同的地区环境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路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度,不存在碾压农作物及建筑石料,不堆放杂物等;对于山区危险公路路段,应布设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位于学校工厂等门口布设减速带,规定安全限速标准,应确保指路标识以及公里桩完好的布设。对于杂物堆积占道行为,应有效禁止,确保不存在擅自的沟槽挖设施工、随意的埋管行为导致对整体公路造成破坏,并影响辅助设施功能的问题,还应杜绝车辆超载对公路承载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公路养护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创建政府投入为核心,专项补助投入,农村筹措资金为辅助的经费制度。

4.3 强化引导管理,做好员工技术培训

为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科学落实到位,应强化引导管理,进行精心规划,将养护工作作为责任考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监督中一旦发现问题应有效解决,制定整改时限。还应规范监督机制,全面应对机构断层、职能脱节问题。应促进监督机构合理深入至乡镇之中。信息时代,应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行业管理工作体系,创建工作档案台账。为确保养护工作队伍顺利的完成管理工作,应在工资待遇上保障员工利益,引入有效的激励手段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可引入定向招标手段,在养护工作量、具体操作标准审核以及报酬待遇等层面做到公平合理。可吸引村民代表全面参与,联合评标,进而提升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信誉度,赢得公众广泛认可,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农村公路工程整体养护管理工作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更新思维方式、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是各级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农村地区的政府要对公路养护工作予以重视,从根源上提高农民的认识,引导广大农民既重视建设,又重视养护,对于资金和技术上色各种困难,也要基于适当的支出,确保农村公路可以长期造福与农民,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程友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问题 篇6

1 公路养护的基本要求

公路养护是公路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累计交通的增大, 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 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 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其目的是能够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如路基、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标志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和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对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本判断, 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这一基本判断符合我国的现实实际。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也就是说, 我们的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最终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 实现共同富裕在我国具有及其重要和特殊的政治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在农村, 我国目前仍有约8亿人口在农村, 没有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 没有农村地区的发展、富裕和稳定, 也就不会有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农村交通是农村实现小康和富裕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很多地区, 农村公路仍是农民群众出入、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入、提供医疗服务等的唯一途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发展大局,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加快改变农村交通面貌。

第二,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是“十一五”交通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必须紧紧抓住机遇, 应对各种挑战, 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自主创新, 完善机制体制, 促进社会和谐,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党中央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管理。

农村公路的发展虽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无论从发展速度、投资力度还是道路水平等角度看, 与高速公路发展相比是相对滞后的。今后一个时期, 公路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己经成为公路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成我国公路交通的基础是农村公路, 目前占总里程75%的农村公路仍然是交通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还不能充分、平等地享受到交通的公共服务和它带来的便利。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农村地区道路质量差, 晴天尘土飞扬, 雨天泥泞难行, 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干线路网和农村公路互为依托, 缺少哪个层次都是不完善的, 整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考虑其协调均衡问题, 这是交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而我国国土广阔, 城乡发展差距大, 农村公路的发展任务又是相当繁重和艰巨的。因此, 必须认识到, 没有农村公路的现代化, 就没有我国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发展农村道路等公共事业, 必须从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 来看待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养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这其中, 当然包括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要增加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 要以建立便捷、高效和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 把农村交通发展摆在我国交通工作重要的位置, 在继续加快公路主干线建设的同时, 以更大的决心, 下更大的力气,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加速改善农村公路交通条件, 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现代交通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第三,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是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 我国农村公路己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基本形成了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公路网络。据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已达300万公里, 全国99.6%的乡镇, 92%的建制村实现通公路。但农村公路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 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 先后实施了县乡和农村公路改造等一系列农路专项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 其养护薄弱的问题日益严重, 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显突出, 已经严重制约农村公路交通的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己势在必行。据统计, 目前全国300万公里农村公路中, 能保证常年养护的仅占总里程的30%。绝大部分农村公路只能维持简单的季节性养护和临时性突击养护, 养护组织和生产方式原始落后, 养护技术水平低下, 失养状况较为普遍, 导致大量农村公路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状况, 使用周期缩短, 不能保障正常的运输生产, 甚至危及行车安全。随着农村公路规模的不断扩大, 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着力解决失养问题, 建立正常化、规范化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设和养护两者关系中, 更重要的是养护。在公路建设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管养发生矛盾时, 应该首先保证公路的管养。

因此, 改革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明确政府的职责, 建立长效机制, 妥善解决农村公路养护问题, 已经成为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 更好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因此,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 必须统筹公路建设与养护, 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 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 为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 加强农村公路工作, 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 全面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 里程线路长, 技术等级低。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比重2/3以上, 但普遍技术登记低、路况差。

(2) 大多数农村公路属于非专业养护。农村基本是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管理, 其养护效果不理想, 公路路况差。

(3) 道路技术标准低, 养护成本高。农村公路基本是四级路和等外路, 路面大部分未铺装, 即使油化的农村公路也存在缺沟少涵, 有路面无路肩, 公路残缺严重、等级低, 线形不规范, 各种结构物缺乏, 公路病害多, 使得公路养护困难、养护成本提高。

(4) 农村公路路政问题大, 倾倒垃圾、堆放农作物、打场、晒粮、排水等现象经常出现, 必须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排除农村公路上的障碍。

4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 旧的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 目前突出的问题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大多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不能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不能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 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4.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各乡镇普遍认为只要完成了公路建设, 把路铺到百姓家门前, 就以为完成了整个工程, 须不知, 公路的养护, 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目前, 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公路养护的意识, 认为路坏了, 有国家修;甚至有人认为现水泥混凝土路面, 根本就不需要养护, 要是养护也是白白的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而沿线的百姓, 更是图自家方便, 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的大好场所, 经常把各种堆积物都堆在路边, 有的更是占道堆放, 致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边坡坍塌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 严重破坏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4.3 养护管理不规范

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规章不完善, 管理不规范。养护责任不明确, 养护责任没有真正的落实, 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量的乡村公路缺管少养, 只能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组织沿线居民进行简单的季节性或临时养护, 路政管理不到位, 养护体制缺乏活力。

4.4 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少, 筹资工作难度较大

虽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拨付大量养护资金, 但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还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 管理人员及相应的设备资金也无法落实, 因而对农村公路出现的基本病害根本无法进行维修, 难以维持道路的路况稳定, 公路损坏程度有增无减, 形成了恶性循环。

4.5 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 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配备少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中极少有专业的养护技术人员, 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比例不足10%, 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能力差, 大大降低了养护水平。

5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5.1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法》, 建立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县级公路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 乡村配合的原则, 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明确一名乡 (镇) 领导负责, 在现有编制中明确管理养护人员;在各行政村设立交通管理员;真正建立起养护管理机构, 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5.2 确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应遵循“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为确保农村公路正常养护, 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 特别是地方财力的

增长, 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资金应当逐年增加。除了以上之外, 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都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措施。加强监管, 管好用好农村公路管养资金。

5.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的改进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实行专业化养护和个人承包养护两种机制,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农村公路日常保养可根据交通量、路面类型、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 采取个人承包养护、群众集中进行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等方式, 而对于公路养护大中修、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 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按路段或区域通过竞争或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专业化养护公司, 实行合同管理, 计量支付。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 也可采取聘用、委托个人 (农户) 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养护,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

5.4 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水平

推广使用农村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有效地减短工期, 提高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

配备实用的养护机械。现农村沥青路、水泥路的增多, 使养护作业不可能像过去对待砂石路那样, 需要许多机具完成。如沥青路面修补机, 路面破碎机具, 道路清扫机, 混凝土路面清缝机和道路边沟挖掘等设备, 能更好处理公路变形、车辙、裂纹、剥落、磨损、脱落和

坑洼等病害。建立一支养护管理专业队伍, 负责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 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 并要全方位、多层次对管护领导小组成员和具体管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使其迅速地掌握一些农村公路养护内容、措施、质量等基本知识, 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 从而提升养护人员管养水平。

6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是当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问题。所以, 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养护也是发展, 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 落实好有关措施, 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 更好的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 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处于迅速发展, 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呈现滞后现象, 已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公路数据库、图形化查询、电子政务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交通部行业标准.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2]许永明.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方法[Z].2008.

[4]吴迎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研究[J]..2009.

[5]韩进辉.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问题及改进 篇7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改进

最近几年, 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大面积的进行着, 使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这也为农民致富创造了便利的客观条件。所有的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的, 农村公路建设依然如此, 农村公路建设尽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比如数量庞大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养护资金缺口比较大等。

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

1.1 落实管理政策困难

有的乡镇认为公路养护与自己无关, 这是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 乡镇经费比较紧张, 没有管理经验和管理部门, 对公路养护束手无策。当公路被破坏的实在是无法通行的时候, 简单的进行一下修理, 这些工作治标不治本, 无法实现对公路的有效养护。例如, 大多数乡镇的公路都是砂石路, 养护工作非常关键, 刚修好的公路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 就会使公路出现严重的破坏, 使农村公路修建的目的无法实现, 还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1.2等级要求标准低, 养护难度系数大

虽然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本不高, 但是地方资金无法足额保证, 这就使得农村公路无法达到设计的标准, 会有严重的沟通问题存在。有的农村公路只能在原有的自然路上进行修建, 使农村公路勉强达到四季标准, 这样的公路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 就会出现严重的被破坏问题, 因此农村公路养护非常的困难。

1.3 养护资金缺口大

如今乡镇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三方面, 即摩托车、农用车和拖拉机的养路费、少数汽车的养路费和以工代赈。现在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原来的拖拉机和农用车等交通工具已经被汽车取代了, 政府增加了养路费的征收比例, 没有对其进行合理设置。原有的乡镇公路建设机制不健全, 公路养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无法实现有效控制。由于资金分配不科学, 使得公路养护无法正常开展下去, 从而使农村公路养护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

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改进方法

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使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增加, 农村公路在公路网中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农村公路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升, 因此,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创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使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促使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朝着更高的标准迈进。科学合理的设置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将每一步工作认真的落实好, 科学的安排所有的工作内容, 做好农村公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构, 使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而实现对人员工作安排的优化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一定要将自己的职责履行好, 不可以随意的增加工作人员, 从而使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得到高效的使用。所有的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技能, 在进行人员配备的时候, 市级公路每五百米安排一名养护人员, 县级公路每一百米安排一名养护人员, 乡镇公路配备一名专门的养护人员, 主要是对所有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衔接, 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工作。

2.2 创建高效的养护制度, 注重改革和创新

首先, 对公路养护的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路面已经基本实现了沥青路面或者是水泥路面, 这对于养护技术来说又有了新的标准。借鉴国家省级公路养护的先进经验, 使公路养护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将乡镇的地域局限性进行打破, 推行集中养护的策略。将乡镇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人才和设备进行科学的利用, 创建一支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使人员的工作压力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使公路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其次, 推行养护承包机制。对农村公路实现分类管理, 对于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路段, 可以推行家庭或者是个人承办的模式, 将养护的有关要求阐述清楚, 养护人员依据自己的劳动量来领取相应的报酬, 这样就可以使公路安全运行得到保障。对于那些通村公路在进行养护的时候, 执行“门前三包制度”, 谁受益谁来对公路进行养护, 这样人民群众就会自觉的将自己范围之内的公路养护好。所有的公路路面不可以出现坑洼, 边沟一定要保证通畅, 在公路的两边不可以出现任何的私搭乱建的情况。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 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得到全面实现。最后, 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力度。对农村公路养护市场进行不断的规范, 推行招标养护的策略。比如, 对一些县乡公路的养护进行招标, 有养护工内部招标和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 据各个线路的自身问题, 确定各个养护指标, 并拟议合同, 协商好各方权利和义务。县乡公路管理部门各司其职, 主要工作是做好日常检查, 依照合同标准行事, 及时支付养护人员经费, 这会督促养护人员更加认真负责。这样做会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得到双层效益。这样不仅节省经费, 而且提升百分之三的好路率。

2.3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首先,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加大投入。从去年至今, 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 中央财政将转移支付资金的一半都用在对农村公路的建设, 分配到各个县市区乡镇的公路管理部门, 运用该资金对县道公路进行养护, 支付养护公路工人的工资, 补助乡道公路养路费, 解决了以往养护工没有工资的问题。

其次, 在养路费的投入方面进行比例调整。一直以来对县乡公路的汽车养路费投入资金不变, 这违反公路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县乡公路的快速发展存在制约, 所以在汽车养路费的投向中进行适时调整, 适当提高县乡公路的资金所占比例。另一方面, 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在高速公路通行费中提取一定量的资金, 支持一下县乡公路发展, 对农村做贡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农村公路建设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时将养护工作高效的完成好,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 可见养护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因此,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同时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 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彻底的落实好。

参考文献

[1]窦军孝.贵州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 2010, (4) .

[2]张绪宏, 步跃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3) .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采取的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 公路建设的发展, 带动着养护发展, 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建设资金有限, 农村公路建设的标准等级相对较低, 再加上养护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养护经费不足等问题, 农村公路存在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如何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1.1 养护所需资金不足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农村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补助, 但地方配套资金少。另外存在地方政府重建轻养以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不足, 部分农村公路因此处于失养状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没有稳定的渠道来源, 导致公路养管资金普遍短缺, 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公路养护缺乏强有力的保障。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 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 附属设施差, 在自然灾害来临时, 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 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 增加了养护的压力。

1.2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管理办法缺乏强制力和具体实施细则, 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责任主体不明确。县级道路养护管理主要是县交通局来实施, 但是乡村两级都没有把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更没有引入考核奖惩机制, 导致农村公路管养缺乏动力和活力, 效率较低, 效果极差。目前。各县基本建立了地方道路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县级及以下的地方道路。县级公路的养护资金由省负责拨付, 养管人员也按编制配齐。而乡、村级公路的里程约是县级公路里程的2.4倍左右, 却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养管。这也是乡村公路损坏严重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 建立乡村公路养管机构势在必行。各乡镇设公路管理机构, 人员不得少于2名。负责本乡镇的公路建养管工作, 纳入政府编制, 业务归县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乡级公路按路段就近划分给相关村委会负责养护养护资金由乡镇公路专项基金按路段长短支付。各村由村委会聘用专人负责本村公路和划分的乡级公路的养护, 村路养护费用由村委会筹措。乡村公路管理机构还应负责本辖区的公路规划、公路建养管情况的届时上报, 以便上级及时了解各乡镇公路发展及现状, 制定相应对策, 利于本地区公路事业发展。

1.3 超限车辆随意在农村公路上行驶, 损害严重

目前在农村公路上, 经常看到有的载荷20t的货车拉30t, 40t, 甚至拉着70t, 80t的重型货车也在村道上行驶。车轮一辗, 农村公路伤痕累累:路面龟裂、路基沉陷、坑槽连绵等, 给农村公路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虽然每年交通部门都对其进行维修养护, 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使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每况愈下, 服务水平大大下降。超限车辆已经成为最大的“农村公路杀手”。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应采取的措施

2.1 落实资金渠道

交通主管部门要逐步提高县、乡道养护费补助标准, 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区政府每年制定年度财政预算草案时, 将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

村道的日常养护经费由乡 (镇) 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养护经费的基金存入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 不足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安排财政资金予以补助, 县乡道路的日常养护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和拖拉机养路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 用于县乡道路养护及补助乡、村道路的日常养护。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列支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统一纳入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立的专用帐户进行管理。

2.2 逐步完善管养机制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 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 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 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 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同时, 要建立由车辆养路费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共同组成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新机制,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2.2.1 农村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道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 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多年来, 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 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 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2.2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成立办事高效, 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 负责监督并调控全县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 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统筹规划, 提出养护项目, 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对养护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改变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公路管理现状, 保证农村公路的及时养护。

2.3 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运输的查处力度

全面开展农村公路的流动、突击检查活动, 并加大处罚力度, 遏止超限运输车辆对农村公路的危害, 保护农村公路的完好。在农村公路设立防护墩等办法, 控制超限运输车辆驶入。

3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 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新问题。我们更应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 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力度, 使农村公路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只要各级部门切实履行职责, 落实好有关措施, 做到建养并重, 养护优先, 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 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9 (25) :57~57.

[2]王栋.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8 (19) :147~147.

[3]薛瑞波.浅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今日科苑, 2009 (21) :105~105.

[4]温瑞金, 马爱琴.对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思考[J].科技博览, 2005 (1) :172~172.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9

随着道路政策的调整, 近年来国家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改变农村公路落后的局面。公路建设的发展, 带动了养护的发展, 因此, 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 由于养护过程是个复杂的体系, 在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加上资金限制, 导致养护效果差强人意。现有的养护体系存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 从实际出发, 建立完善的养护调整体系是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农村公路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关键, 在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

1.1 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资金是必要的支撑,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常出现资金不到位的情况, 乡、镇级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列入资金预算中。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较多, 因此, 用在公路养护上的资金很少, 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各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造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 抗灾能力弱, 既浪费了资源, 又妨碍了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 增加了公路运行的危险性[1]。

1.2 安全事故隐患突出

安全事故隐患突出一直是交通管理的薄弱环节, 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 执法难度大, 相关执法政策无法落实到实践中, 导致各种超载、侵占的情况频发。大量超限超载的车辆绕行农村公路, 加剧了农村公路的损坏。农村公路建设本身设计标准就低, 难以承受体积大的车辆碾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公路网功能的发挥, 长此以往, 公路表面受损, 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山区农村道路, 临崖、坡陡、急弯路段较多, 安全防护设施缺失, 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1.3 养护机械化水平低

农村公路道路具有线长、面广、点多的特点, 但是, 由于公路管理部门没有道路养护的专用车辆, 养护工作没有专业的人员监督, 导致整体管理工作不尽人意。自然灾害来临时, 很容易发生塌方、挡土墙损坏的情况, 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留下隐患, 增加了公路养护难度。其次由于养护技术薄弱, 相关工作人员对公路知识了解甚少, 不懂得技术操作规范和养护的基本需求, 导致养护管理不到位。通常路面维护仅停留在清除路面杂物, 没有深入分析公路病害, 长此以往导致公路受到威胁, 质量管理差强人意。

1.4 养护主体不明确

养护主体不明确是现行管理制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现有的公路法中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没有做出详细的界定, 虽然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是乡镇政府, 但是实际上乡镇政府承担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 加上乡镇财力有限, 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缺少必要的养护管理措施。其次, 公路养护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 上下级关系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权责分配是管理的要点, 但是, 由于主体不明确, 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身上, 给养护管理带来众多问题[2]。

2 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是指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新建和改建的工程, 受到地形、地质、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技术标准无法达到等级公路的标准。以下将对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进行系统的分析。

2.1 路基工程

路基宽度:以通村四级公路为准, 单车道路基宽度在4.5 m以上, 双车道路宽度在6.5 m以上。村道建设中涉及到单车道路, 必须设置错车道, 长度在10 m以上, 错车道路基宽度在6.5m以上。针对路基不稳、路面宽度不够的情况, 可考虑采用挡土墙, 增加防护措施, 防护工程顶端宽度在60 cm。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交通量, 综合设置。

2.2 路面工程

路面结构必须具有基层和面层,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在修建村道通达工程泥碎石路面时, 要设置泥碎石路面层, 保证厚度在15 cm以上, 磨耗层2 cm;在修建村道通畅工程水泥路面时, 基层可采用厚度10 cm的二灰碎石结构或厚度15 cm的级配碎石, 水泥砼面层厚度不能低于20 cm。重载车辆通过乡村道路时要必须申请交通运输局审定同意。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策略分析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从养护主体的落实到养护资金落实到位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以下将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

3.1 明确公路养护主体

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的现状, 为了促进公路的良性发展, 需要重视道路的养护工作, 明确养护主体。省级政府担任规划管理的工作, 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政府是负责建设实施的责任主体;乡镇级政府是配合的主体, 负责将管理政策落实到实践中, 对现有的公路进行整体规划, 保证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位。明确和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主体,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 从本质上改变了农村养护缺位的情况。此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 将各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 明确公路养护的主体, 充分发挥乡、镇、村的工作积极性, 把养护责任落实到位, 进而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3]。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

针对当前安全隐患突出的发展现状, 要求在实践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在路政机构的统一管理下, 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行之有效的养护准则,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法。明确乡镇政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职责, 设置专门公路养护管理监督岗位, 增加专业的指导监督部门, 提升对农村公路情况监督检查能力, 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公路基础的基本需求。其次, 在实践中要强化公路建设基础调研工作, 了解公路实际使用情况, 定期对路面及路基破损情况进行分析, 加大检查力度, 制定严谨的实施计划。为了避免破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要划分好防范范围, 进而降低管理成本。

3.3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养护技术水平的情况, 需要在实践中组建专业化管理队伍, 通过加强对公路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及水平。必要时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及薪资体系, 保证公路养护队伍的实力。在培训中要增加养护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 熟练掌握各种机械化养护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对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难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自身角度出发, 完善自我, 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 进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加强养护队伍建设能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效率, 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以养护队伍素质建设及现代化技术为基础, 进而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能力是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的重点, 也是保证道路安全的关键所在。

3.4 扩展资金来源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的情况,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将养护资金落实到实践中, 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根据本区域实际需要, 统筹安排各项财政资金, 保证公路的正常养护。此外,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多方面开辟筹资渠道, 充分发挥各个企业、单位及独立部门的作用, 积极筹集养护资金, 鼓励相关经济部门增加对道路维护的资金支持, 满足实践中各个施工程序对资金的需要, 扩展资金来源, 提升养护技术水平, 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运行, 进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4 结语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必然要求, 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求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 完善现有的公路养护政策。农村公路担负着提升在本区域经济水平的责任, 为了促进本区域内各项指标的提升, 必须将公路养护作为管理的重点, 提升总体养护质量, 进而实现农村公路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芳, 柏建雄.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 .

[2]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 .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点探究 篇10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养护技术,以期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前言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解决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仅靠交通、公路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县乡公路特点的养护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真正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县乡公路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能。

1、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

1.1 裂缝填封

a 2~5mm以内的裂缝:首先利用高压空气器具从裂缝的一端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缝内无杂物及尘土,并清扫干净。用扁嘴壶从一端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入缝内,直至全部裂缝灌满为止。将干净石屑或砂撒到缝中,并捣实。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b 3~5mm以上的裂缝:拌制裂缝填封混合料用小粒经碎石或砂与乳化沥青(用量为骨料的17%一21%)按比例拌制填封混合料。如果细石料中有少量石粉,可适当增加乳化沥青的用量。清除松动边缘和缝内杂物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对于裂缝中较大的杂物可用扁铁片进行清除,用气泵对着裂缝处从一端开始,慢慢吹至另一端,直至縫内无杂物、松动料及尘土,并清扫干净。缝中填料将已拌制好的填封混合料填入裂缝中,再用扁钢进行捣实,如果裂缝较深可分层填补,填补处可略高于原路面。清理现场将缝外多余的填封混合料清除。

1.2 坑槽修补

①设置施工安全标志:在作业现场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置齐全醒目的施工安全标志。

②施划轮廓线: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在路面上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轮廓线必须是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小适中。

③开槽:沿轮廓线用铁镐人工刨挖,或用切割机沿轮廓线内侧1cm处顺线切直、开槽,开槽时,如基层损坏要深挖至槽底稳定部分(槽深最浅不小于20cm)。

④基层回填:开槽完毕后当天回填、夯实、养生。回填要层铺层夯,由外及内分层压实,压实一般三遍,注意边角压实度。

⑤油层摊铺:首先清除养生土,用切割机将油层边缘切齐,使边缘整齐,并将油层边缘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做到无尘土。然后刷边油、浇底油,要求整齐、抹油均匀。将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到槽内找平,新填补部分压实后应略高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碾压,碾压时仍按基层碾压方法进行,直到无轮迹印。

⑥现场清理:面层碾压完毕后,立即将现场清理干净,然后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施工作业区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

1.3 沉陷的处治

a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己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并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分别采取下列处治措施: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②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己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b 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路面沉陷,应处治好基层后再重做面层;

2、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技术

2.1 裂级维修

a 对于宽度小于3~的轻微裂缝,可采用扩缝灌浆法:①顺着裂缝扩宽成1.5~2c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确定,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3板厚;②用压缩空气清除缝隙中泥土杂物及混凝土碎屑,吹净灰尘后,填入粒径0.3一0.6cm的清洁石屑;③根据选用的灌缝材料,准备好灌缝材料,灌入扩缝内;④灌缝材料固化后,达到通车强度,即可开放交通。

b 对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巧mm的中等裂缝,可采取条带罩面进行补缝:①在裂缝两侧切缝时,且距裂缝距离不小于15cm;②凿除两横缝内混凝土的深度以7cm为宜;③每间隔50cm打一对把钉孔,把钉孔的大小应略大于把钉直径2cm,并在两把钉孔之间打一对与把钉孔直径相一致的把钉槽;④把钉宜采用甲16螺纹钢筋,使用前应予以除锈,把钉长度不小于20cm,弯钩长度为7cm;⑤把钉孔必须填满砂浆,方可将把钉插入孔内安装;⑥切割的缝内壁应凿毛,并清除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及表面尘土、裸石;⑦浇筑混凝土应及时振捣密实、抹平,并喷洒养护剂;⑧修补块面板两侧,应加深缩缝,并灌注填缝料。

2.2 沉陷处理

a 沉陷处理应设置排水设施:路面和路肩应保持设计横坡;路面裂缝、接缝应进行密封;设置纵向积水管和横向出水管。

b面板顶升基本要求:①面板在顶升前,应用水准仪测量下沉板的下沉量,测站距下沉处应大于50m,并绘出纵断面,求出升起值;②在混凝土面板上钻孔,孔深应略大于板厚2cm;③板块顶升宜采用起重设备或千斤顶;④灌注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⑤灌注材料压入后,每灌一孔应用木楔堵塞,压浆全部完毕,应拔出木楔,宜用高强水泥砂浆堵孔;⑥压浆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6MPa时,方可开放交通。

2.3 接缝养护与维修

①用凿除工具或清缝机清除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并将缝内灰尘吹净;

②在胀缝修理时,应先将热沥青涂刷缝壁,再将接缝板压入缝内。接缝板接头及接缝板与传力杆之间的间隙,必须用沥青或其他填缝料填实抹平。

③用加热式填缝料修补时,必须将填缝料加热至灌入温度,滤去杂物,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填灌。在填缝的同时,宜用铁钩来回钩动,以增加与缝壁的粘结与填灌的饱满。在气温较低季节施工时,应先用喷灯将接缝预热。

2.4 坑洞修补

a 对个别坑洞,应清除洞内杂物,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充,达到平整密实。

b 对较多坑洞且连成一片的,采取水泥混凝土薄层修补方法进行修补。①切割面积的图形边线,应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②切割的深度,应在6cm以上,取出修复区内有缺陷的混凝土,并将切割面内的光滑面凿毛。③清除槽内的混凝土碎屑。用水湿润或凿毛,④混凝土拌和物填入槽内,振捣密实,并保持与原混凝土面板齐平,初凝前用压纹器压纹,压纹深度宜控制在3rnrn左右。⑤喷洒养护剂养生。

c 对面积较大,深度在3cm以内,成片的坑洞,可用沥青混凝土进行修补。①用风镐凿除一个处治区,其图形边线应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②凿除深度以2一3cm为宜,并清除混凝土碎屑。③铺筑沥青混凝土前,应将凿除的槽底面和槽壁洒粘层沥青,其用量为0.4一0.6kg/m,。④沥青混凝土应碾压密实平整。

3、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公路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对于那些新建成的公路要进行定期的养护修复,尽量的与当地的政府相结合把这种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作为一个政绩的考核,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好的政策以及技术对于农村的公路养护得到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勇,吴玉卓,李晓明,李能富,公路养护工作区的管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12):32―33

[2]么建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若干建议[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23):18―19.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 篇11

一、养护大中修工程

(一) 制定养护计划

南阳市《实施方案》规定, 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以下简称农村处) 根据省市补助资金的总量, 结合各县区养护里程、道路使用年限、道路状况的实地核查情况等, 制定全市年度养护建议计划, 报市交通局审批市财政局备案后实施。通过近年来对全市养护工程实施效果的不断总结, 南阳市年度养护计划目前包括:中修工程、边沟硬化、中心养护站建设、养护机械购置、标志牌安装、安保工程、文明示范路创建、文明示范乡创建几方面内容, 2011年的养护计划重点突出养护示范圈的打造:每个县区每年规划一定数量的县、乡、村三级道路进行高标准打造, 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将辖区内的主要列养路段打造一遍。

(二) 资金拨付

根据《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 (以下简称为《条例》) 第34条之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由省辖市、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实行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南阳市农村处于2007年开始建立养护专账, 用来核算省、市补助资金。资金下拨的流程是:养护科按照对计划项目开工、进展、完工各个阶段的验收情况开具拨款通知单, 财务科根据年度计划对拨款单进行审核报领导审批后, 将资金拨付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 (以下简称农村所) , 农村所在设立的专账中按基本相同的流程和养护施工合同将资金拨付施工单位。

(三) 存在问题和对策

1. 虽然详尽的养护计划和严谨的拨款程序确保了资金的

安全性, 但对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这种平均每公里造价在10万左右的项目来说, “一刀切”的采用与建设项目相差无几的资金审批拨付程序, 无形中降低了拨付速度和资金效率。为此农村处自2011年开始, 对实行了三年的养护资金拨付程序进行修改。中修工程:将原来的提交开工报告后拨付30%资金改为养护计划下达后市农村处拨付项目资金的50%;取消中期拨付;将项目完工后由农村处负责组织验收改为由各县区组织交工验收, 并向农村处上报招投标、交工报告和相关资料后拨付项目资金的30%;增加了项目完工后半年内市农村处组织人员按照各县上报资料对工程进行复验, 合格后拨付剩余20%资金。其他项目:养护计划下达后, 市农村处拨付项目资金的50%;完工后由各县区组织验收并上报相关资料;市农村处进行复验后拨付剩余50%资金。

通过上述修改, 一方面降低了各县区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市农村处年末养护资金账面余额过大, 被审计部门认定为“滞留”资金的情况发生。

2. 个别县区出现逾期未开工的情况。

为此, 市农村处在修订的拨付程序中特别规定对于逾期未开工的, 将收回投资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安排;对于逾期未完工的, 将按未完比例调整。

3. 个别县区养护大中修资金未设立专账。

自2007年养护体制改革开始, 南阳市农村处就下达文件要求各县设立养护专账, 主要核算省市补助的养护大中修资金和县财政配套的日常养护资金, 通过三年的不断规范, 目前已达到了《条例》中要求的管理水平。设立养护专账的必要性不再赘述, 督促各县设立专账的有效办法就是联合审计、财政部门力量对各县区多检查、多审计、多通报、多督促。

二、日常养护工程

(一) 现状及特点

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 地域面积位居全省第一, 下辖的10县2区1市中有平原为主的也有山区为主的, 多样的地理环境加上发展水平不一的经济状况, 决定了日常养护模式的多样性, 归纳起来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机构设置。

各县区农村所作为交通管理部门的二级单位, 具体执行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监督、指导职能;农村所根据区域面积和道路分布情况下设2~3个中心养护站 (或片区养护站) , 主要实施辖区内坑槽挖补、沥青灌缝等需要一定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各乡镇成立乡镇养护站或养护办公室, 负责管理辖区内养护工的考核和工资发放。

2. 采用分级养护制度。

对于县道和重要的乡道由农村所组织人员直接养护和考核;对于一般乡道和重要的村道 (通班车、小学和村部) 由乡镇养护站组织养护和考核;对于一般村道由村委会负责组织养护和考核。

3. 分段养护和集中养护相结合。

对于山区路段车流量较少, 日常养护清扫路面疏通边沟等工作量较小, 多采用每季度养护一次的方法;对于平原路段则采用分路段养护, 平均每个养护工负责1公里县道或2公里乡、村道路。

4. 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

对于适合承包的养护路段可与养护工签订承包协议, 对于工程量大, 需要大型机械进场施工的工程交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施工。

5. 考核机制。

农村所对养护中心站 (或片区养护站) , 养护中心站对乡镇养护站, 均采用层层考核分阶段评比公示的机制, 资金拨付与考评挂钩, 充分体现奖勤罚懒。

(二) 存在问题

通过近年来南阳市举办的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和市交通局进行的养护资金专项审计, 主要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县财政配套的养护资金都能够列入财政预算, 但存

在资金用途描述不清的情况, 容易发生既充当养护资金又充当建设配套资金的现象。县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 不能够从日常养护需要出发, 按季度或按比例及时足额的拨付资金。

2. 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直接用于日常养护的资金特别是

一线养护人员工资比例较低, 而农村所管理费用支出较高。水毁抢修工程、县区政府摊派工程挤占日常养护资金, 大量购置标志标牌、苗圃, 大量发生机械燃修费等挤占了日常养护资金。

3. 乡镇养护站发放养护工工资不能与考评情况挂钩, 养护工代签工资情况较多, 个别养护站发现虚报冒领现象。

4. 各县区农村所人员普遍超编, 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

势, 造成人员经费紧张, 客观上形成挤占挪用养护资金的巨大压力。

(三) 解决策略

1. 进一步明确日常养护资金必须根据年初市财政局、交

通局文件下达的基数足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该基数是根据南阳市《实施方案》制定的每年每公里标准和年末列养里程计算得出) , 预算文件中必须注明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

2. 对于突发性水毁工程所需资金, 要求各县区按照不低于年度日常养护资金配套基数10%的标准, 另行筹措。

3. 加强日常养护资金支出的计划管理。

各县区在年初应根据资金总量和工作需要, 编制全年的日常养护资金概算并报市农村处养护科、财务科备案。

4. 进一步规范日常养护资金的使用范围。

县级配套资金应按照省、市《实施方案》的规定全额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并编制年度概算, 其中:聘请一线养护工的人工费支出, 不低于资金总量的60%;其余40%可用于季节性、突击性集中养护;简易养护工具的购买;片区养护站必要的经费支出;对养护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标志标牌的维修、补栽;草籽及路边绿化的补植等;大型机械设备、车辆的燃油和地方政府摊派的建设项目不能占用日常养护资金。

5. 完善日常养护资金的拨付制度。

农村所对养护站拨付工资补助和经费时, 应编制费用支出明细表。明细表的要素包括:养护里程、补助标准、应拨资金、考核情况、实拨资金以及养护、财务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明细表一式三份, 分别在养护、财务部门和收款单位入账。

6. 养护资金的拨付应紧密结合当地金融机构设立的网

点, 尽可能以转账方式向养护站和养护工拨付经费和工资。对于不具备转账条件只能以现金形式发放工资的, 工资表必须注明养护工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并接受各级审计的抽查。

7. 加强片区养护站的资金管理。

根据养护站现有条件, 凡不能并入乡镇财政所建账管理的, 应建立收支明细的财务收支记录, 定期由养护站负责人审核签字。

8. 严格控制农村公路管理系统人员数量。

农村所现及下属尚未完全脱离关系的企业, 现有人事关系一律冻结;对各县区人员增减实行报批制度, 不经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人的, 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核减农村所人员和公用经费。

上一篇:机器人室内定位下一篇:沈从文的精神个性